CN1848921A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48921A
CN1848921A CN 200610072632 CN200610072632A CN1848921A CN 1848921 A CN1848921 A CN 1848921A CN 200610072632 CN200610072632 CN 200610072632 CN 200610072632 A CN200610072632 A CN 200610072632A CN 1848921 A CN1848921 A CN 1848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ke
view data
image
recovery
han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726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7741C (zh
Inventor
大久保光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48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48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77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774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摄像装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包括根据通过光学系统(2)形成的被摄体像得到图像数据的摄像部(114)。抖动检测部(108、109)检测摄像装置的抖动。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根据在摄像部(114)的曝光期间内从抖动检测部(108、109)输出的时序的抖动检测信号来计算抖动复原函数。抖动复原部(123)基于从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输出的抖动复原函数,对抖动所引起的图像数据劣化进行复原。显示控制器(119、133)进行控制,使得在显示元件(6、10)上显示作为从摄像部(114)得到的图像数据、在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抖动从而将抖动图像复原为没有抖动的图像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数字照相机、摄像机等的摄像装置中,要求对摄像时的抖动所引起的劣化图像进行校正从而复原接近于原始图像的图像。例如,已知有下述技术:在数字照相机(以下,适当简称为‘照相机’)中,对于静止图像等的抖动校正,使用角速度传感器等来检测照相机的抖动的轨迹,基于检测出的抖动轨迹,在摄像后进行预定的抖动复原运算。
提出了在抖动复原时,利用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来进行校正。如果利用点扩展函数,则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图像复原。这里,利用点扩展函数校正后的复原图像以抖动轨迹上的像素的亮度值作为函数,但也不能忽略抖动轨迹以外的像素的影响。因此,根据点扩展函数运算出的抖动轨迹和抖动图像的抖动轨迹不完全对应,难以进行准确的抖动复原。
因此,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134481号公报中,根据抖动图像和由抖动轨迹数据求出的点扩展函数来对抖动图像进行复原。由此,在复原时,考虑抖动轨迹的周边的像素的亮度值而生成复原图像。根据该抖动复原方法,抖动轨迹以外的像素的影响也考虑在内,得到比以往更好的复原图像。
这里,抖动复原运算在通过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中所广泛使用的小型LSI等来进行处理的情况下,需要例如几秒钟的较长的运算时间。因此,拍摄后的图像无法立即显示,不能快速确认构图或快门定时。
此外,在采用了上述的抖动复原方式的情况下,如果仅显示复原处理后的图像,则存在难以令使用者理解该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可进行抖动复原运算,在摄像后可以快速进行构图或快门定时的确认、同时可以容易地确认抖动复原前后的效果的摄像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可使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元件上。而且,例如可并列显示或切换显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
换言之,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摄像装置具有以下部分:摄像部114,其根据通过光学系统2形成的被摄体像得到图像数据;抖动检测部108、109,其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其根据在所述摄像部114的曝光期间内从所述抖动检测部108、109输出的时序的抖动检测信号来计算抖动复原函数;抖动复原部123,其基于从所述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输出的抖动复原函数,复原抖动所引起的所述图像数据的劣化;显示元件6、10,其显示图像数据;以及显示控制器119、133,其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显示元件6、10上显示作为从所述摄像部114得到的图像数据、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摄像装置是:在第1方式中,摄像装置还具有抖动检测信号存储部113,其存储在所述摄像部114的曝光期间内从所述抖动检测部输出的时序的抖动检测信号,所述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根据存储在所述抖动检测信号存储部113中的所述时序的抖动检测信号来计算抖动复原函数。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摄像装置是:在第1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在所述显示元件6、10上显示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时,在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中显示预定的一部分的相同区域。
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摄像装置是:在第3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预定的一部分的相同区域是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的中央部的区域。
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摄像装置是:在第3方式的摄像装置中,还具有从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中选择所述预定的一部分的相同区域的图像选择部。
本发明的第6方式的摄像装置是:在第1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使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并列显示。
本发明的第7方式的摄像装置是:在第1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使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切换而显示。
本发明的第8方式的摄像装置是:在第1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使作为拍摄后从所述摄像部得到的图像数据、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暂时显示在所述显示元件上,在通过所述抖动复原部123进行的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结束之后,切换为并列显示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摄像装置是:在第8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切换为并列显示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之后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切换为实施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单独显示。
本发明的第10方式的摄像装置具有以下部分:摄像部114,其根据通过光学系统2形成的被摄体像得到图像数据;抖动检测部108、109,其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其根据在所述摄像部114的曝光期间内从所述抖动检测部108、109输出的时序的抖动检测信号来计算抖动复原函数;抖动复原部123,其基于从所述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输出的抖动复原函数,复原抖动所引起的所述图像数据的劣化;显示元件6、10,其显示图像数据;存储保持部116,其存储作为从所述摄像部114得到的图像数据、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显示控制器119、133,其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显示元件6、10上显示存储在所述存储保持部116中的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图像选择部9,其选择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中的任意一方;以及记录控制器119,其使由所述图像选择部9选择出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132中。
本发明的第11方式的摄像装置是:在第10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使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并列显示在所述显示元件6、10上。
本发明的第12方式的摄像装置是:在第10方式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切换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而显示在所述显示元件6、10上。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中进行阐述,一部分可以通过说明书而明了,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体验到。通过下面具体指出的结构和组合,可以实现或获得本发明的各个优点。
附图说明
在此并入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与以上的概述和下面的实施例的详细叙述一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的前面立体图。
图1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的背面立体图。
图2是镜头单元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4A是表示X轴方向上的抖动旋转角θx的变化的图。
图4B是表示Y轴方向上的抖动旋转角θy的变化的图。
图4C是表示摄像元件上的抖动轨迹的图。
图4D是表示原始图像和摄像图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摄影模式的主流程图。
图6是图5中的图像记录处理1的流程图。
图7是图5中的图像记录处理2的流程图。
图8A是表示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的显示例的图。
图8B是表示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的显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图像记录介质的图像文件的结构的图。
图10是图7的图像记录处理2中的图像选择记录的流程图。
图11A是表示在并列显示中选择抖动复原后的图像的框时的例子的图,是选择了抖动复原后的图像的框的图。
图11B是表示在并列显示中选择抖动复原后的图像的框时的例子的图,是选择了抖动复原前的图像的框的图。
图11C是表示所选择的图像框的单独显示例的图。
图12A、图12B以及图12C是表示显示图像的放大以及缩小的显示例的图。
图13A、图13B以及图13C是表示显示图像的左右移动的显示例的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选择记录的流程图。
图15A是表示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的显示例的图。
图15B是表示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的显示例的图。
图16A、图16B、图16C以及图16D是表示显示图像的放大/缩小、左右移动的显示例的图。
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重放模式的流程图。
图18是图17中的重放处理1的流程图。
图19是图17中的重放处理2的流程图。
图20A是表示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的显示例的图。
图20B是表示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的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数字照相机的前面立体图,图1B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数字照相机的背面立体图。
从图1A可知,在照相机主体1的前面连接有镜头单元2。此外,从图1B可知,在照相机主体1的背面上一体地安装了取景器(view finder)6。镜头单元2由多个摄影用透镜及其驱动部构成。根据图2在后面叙述镜头单元6的细节。
快门开关3为通过第一释放(半按)和第二释放(全按)而动作的二档开关。通过第一快门开关的接通,开始摄影准备动作,通过第二快门开关的接通,开始摄影动作。变焦开关4是由T按钮4-1、W按钮4-2构成的开关。按下T开关4-1时,向望远侧进行摄影镜头的变焦动作,按下W开关4-2时,向广角侧进行摄影镜头的变焦动作。通过按下抖动模式开关5,将照相机的模式设定为抖动模式。此时,模式灯5-1被点亮。由此,摄影者可以知道照相机的模式为抖动模式。
取景器6例如是通过放大镜对小型LCD进行放大的电子取景器。该取景器6可以显示实时地对摄像元件(CCD)的图像进行显示的取景图像(也称为‘实时图像,live view’)。模式键(滑动键)7是静止图像、运动图像的切换键。将模式键7置为S侧(STILL)时,设定静止图像摄影模式,置为M侧(MOVIE)时,设定运动图像摄影模式。
闪光灯8在低亮度时发光,来对被摄体进行照明。模式操作键9在确定按钮的周围配置四个按钮而构成。由该模式操作键9来设定微距拍摄、自拍定时器、闪光灯等的开启。在背面LCD面板10上可重放所拍摄的图像,同时也可以显示取景图像。背面LCD面板10与取景器6一起用作监视器(显示元件),根据来自顺序控制器119的控制信号,通过后述的LCD驱动器133来对取景器6、背面LCD面板10进行驱动控制。这里,将取景器6、背面LCD面板10适当表示为LCD 6、10。通过按下电源开关11,可进行照相机的曝光、拍摄等。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模式操作键9具有作为下述开关的功能:将取景器6和背面LCD面板10上所显示的图像左右移动的开关、对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和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切换的图像切换开关、以及用于记录所显示的图像的记录开关。例如,周围的四个按钮中、右边的按钮是将图像向右移动的右移开关,左边的开关是将图像向左移动的左移开关,上侧的按钮是图像切换开关。而且,在确定了要记录的图像时,按下中央的确定按钮来进行图像的记录。即,中央的确定按钮是图像记录开关。
也可以不使模式操作键9具有作为左右移动开关、图像切换开关、记录开关的功能,而将左右移动开关、图像切换开关、记录开关配置为独立的开关。
图2是作为光学系统的镜头单元2的概略图。镜头单元2例如具有三个透镜12、13、14。三个透镜中、透镜12、13是通过改变相互的位置关系来改变镜头的焦距的变焦透镜(zoom lens)。在变焦时,变焦电机104的驱动力通过齿轮18a、18b传递给变焦用透镜驱动凸轮机构17。而且,通过变焦用透镜驱动凸轮机构17,使透镜12、13沿其光轴移动。
透镜14是通过沿光轴向前后移动来进行焦点偏离的调节的对焦透镜。在对焦调节时,对焦电机105的驱动力通过齿轮20a、20b传递给对焦用透镜驱动凸轮机构19。然后,通过对焦用透镜驱动凸轮机构19,使透镜14移动。例如由CCD构成的摄像元件(摄像部)114位于透镜14的后方。通过透镜12、13、14的光束在摄像元件114上成像,由摄像元件的各像素进行光电转换。由此进行拍摄。由光圈15以及快门16控制对摄像元件114照射的光量(曝光量)。也可以使用摄像元件114的元件快门(电子快门)来代替机械式的快门16。
图3是数字照相机的控制电路的结构图。电池101例如由锂离子充电电池等的可充电的电池构成。电源电路102根据电池101的电压,通过升压电路或降压电路来生成各处理电路所需电压的电源之后提供给各处理电路。电机驱动电路103由包含开关晶体管的电路构成。该电机驱动电路103根据顺序控制器119的指示,对变焦电机104、对焦电机105、快门电机106以及光圈电机107进行驱动控制。角速度传感器108、109对绕相互垂直的X轴、Y轴的角速度进行检测。该角速度传感器108、109如图1A所示,以各个元件的长边方向为轴、配置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检测沿着该轴的角速度。
模拟处理电路110消除或放大角速度传感器108、109的输出的偏移。模拟处理电路110的输出由A/D转换电路111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入给基本轨迹运算电路112。基本轨迹运算电路112通过按照时间对来自A/D转换电路111的输入进行积分,来计算每个时间的位移角度。然后,根据该位移角度和镜头的焦距信息,计算摄像面上(摄像元件114上)的光轴附近的图像的由于抖动造成的上下方向(Y方向)、左右方向(X方向)上的抖动轨迹。这里,抖动的检测不限于角速度传感器108、109,也可以不使用角速度传感器108、109,而通过角加速度传感器或两个一对的加速度传感器来进行。轨迹存储电路113是存储由基本轨迹运算电路112检测出的抖动轨迹(轨迹数据LOT-DT)的存储器。
摄像元件114是由图2所述的位于镜头单元2的背后的CCD构成的摄像元件。根据来自顺序控制器119的控制信号,通过CCD驱动器(未图示)来对摄像元件114进行驱动控制。CCD输出处理电路115处理来自摄像元件(CCD)114的输出。图像存储器116暂时保存由CCD输出处理电路115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对于图像存储器116,例如使用SDRAM。图像处理1电路117-1对于图像存储器116中所存储的数据进行YC分离处理(RGB处理)。进而,还使用校正值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失真校正数据或暗角(shading)校正数据等来进行失真校正处理、暗角校正处理等的处理。
顺序控制器119由微计算机等的CPU构成。该顺序控制器119检测快门开关3、变焦开关4(T、W)、电源开关11、抖动模式开关5、模式键7等的接通/断开,基于其检测结果,控制各构成要素的动作,从而进行数字照相机整体的控制。由于轨迹存储电路113存储有曝光时间内的时序的抖动复原检测信号,因此可以在取得图像数据后进行抖动复原运算,可以按顺序执行处理。
抖动复原函数计算电路122是针对每个画面区域计算用于对抖动所造成的图像劣化进行复原的抖动复原函数f-1的电路(抖动复原函数计算电路;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抖动复原函数f-1根据基本轨迹运算电路112的输出,预测计算原始图像如何变化。这里,抖动复原函数f-1是由于抖动而产生的抖动劣化函数f的反函数。
数字照相机的镜头具有取决于变焦位置以及对焦位置的图像失真,因此需要校正。这里,图像失真是指与画面的中心相比,周边部的图像形状变形的现象,通常具有桶形失真(barrel shape distortion)或枕形失真(pin-cushion distortion)等的特性。此外,根据镜头的特性,具有取决于变焦位置以及对焦位置、相对于画面的中央、在周边光量低下的特性(暗角)。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中,针对画面的每个区域,在校正值存储器118中存储有与变焦位置、对焦位置对应的图像失真(distortion)校正数据或暗角校正数据等的校正数据,以进行失真校正处理、暗角校正处理。在以下的说明中,将YC分离处理、失真校正处理、以及暗角校正处理合并为图像处理1。这里,在图像处理1电路117-1中,不执行成为抖动图像的复原运算的障碍的γ转换或图像压缩。把未进行γ转换以及图像压缩的图像数据发送给抖动复原处理电路123或图像处理2电路117-2。
这里,γ转换如下:将在拍摄时刻得到的图像数据的灰度特性调节为符合人的视觉,使得将图像数据显示在监视器等中时,或者印刷在纸等上时,图像的灰度特性与人的视觉一致。如果由图像处理1电路117-1执行γ转换,则执行抖动复原的处理前,可能失去图像数据的基础线性。因此,在抖动复原处理后执行γ转换。此外,由于不能对压缩后的图像数据执行抖动复原处理,因此在图像处理1电路117-1中不进行压缩处理,在抖动复原处理之后进行压缩处理。
未进行γ转换或图像压缩的图像数据从图像处理1电路117-1发送给抖动复原处理电路123。抖动复原处理电路123进行使用抖动复原函数f-1的抖动复原运算,该抖动复原函数f-1是针对画面的每个区域、由抖动复原函数计算电路122计算而得到的。对于通过抖动复原处理电路123排除失真、暗角的影响后进行了抖动所引起的图像劣化的复原的图像,由图像处理2电路117-2进行γ转换(图像处理2),进而由图像压缩/解压电路130进行数据压缩。然后,由读取/写入电路131写入到图像记录介质132中。由来自顺序控制器119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通过读取/写入电路131对图像记录介质132进行的写入。换言之,顺序控制器119也作为记录控制器而工作。
这里,作为图像记录介质132,应用了如内置闪存这样的内置存储器、或如装填式存储卡这样的外部存储器。此外,如果在内置闪存、外部存储器(例如装填式存储卡)等的图像记录介质132中记录由抖动复原处理电路123进行了处理的图像数据,则可以记录画面整体清晰的图像数据。这里,读取/写入电路131作为图像压缩数据的写入/读取部而工作。
图像压缩/解压电路130还具有用于将通过读取/写入电路131从图像记录介质132中读取的图像数据显示在取景器6、背面LCD面板10上的解压功能。图像压缩/解压电路130对进行了图像数据的压缩、进而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132中的压缩图像数据进行读取而解压,显示在LCD 6、10(取景器6、背面LCD面板10)上。这里,图像处理1电路117-1、抖动复原处理电路123、图像处理2电路117-2、图像压缩/解压电路130与图像存储器116连接,图像存储器116作为用于暂时保存由这些电路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器(缓存)而工作。
接着,叙述静止图像中的电子抖动校正。图4A~图4D是表示静止图像中的电子抖动校正的概念的图。更具体地说,图4A是表示X轴方向上的抖动旋转角θx的变化的图,图4B是表示Y轴方向上的抖动旋转角θy的变化的图,图4C是表示摄像元件(CCD)114上的抖动轨迹的图,图4D是表示原始图像和摄像图像之间的关系的图。
如图3所述的那样,根据由角速度传感器108、109检测出的X轴以及Y轴的抖动,向基本轨迹运算电路112输出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的对应于时间的即时序的位移角θx、θy的数据。接着,由于可根据在输出了位移角θx、θy的数据的时刻的变焦位置得知镜头的焦距,所以如图4C所示,通过近轴计算来计算摄像元件(CCD)114上的抖动的位移轨迹。把该抖动的位移轨迹存储在轨迹存储电路113中。而且,根据轨迹存储电路113中所存储的摄像元件114上的抖动轨迹,计算抖动所引起的抖动劣化函数f。这里,可知摄像图像(原始图像)i根据抖动劣化函数f劣化为抖动图像j,因此可以求出f的反函数f-1即抖动复原函数。如果使用抖动复原函数f-1进行逆变换,则可复原没有抖动的影响的摄像图像i。
这样,在静止图像中,根据拍摄时的抖动所引起的时序的、基于抖动的摄像元件114上的抖动轨迹,来计算抖动劣化函数f,通过基于f的反函数f-1即抖动复原函数的逆变换来对抖动图像进行复原。
图5表示摄影模式的主流程。首先,按下电源开关11时,对退缩状态的镜头进行设置。然后,判断是否接通了快门开关3的第一快门开关(S501)。在接通第一快门开关之前,摄像元件(CCD)114以预定周期连续地动作而得到的图像数据(取景图像)显示在电子取景器6、背面LCD面板10上(S502)。接通了快门开关3的第一快门开关时,由测光传感器(未图示)来进行测光,基于其测光结果进行测光曝光运算(S503)。进而,由测距传感器(未图示)来进行测距,基于其测距结果驱动控制对焦电机105。由此,驱动对焦透镜14而进行自动对焦(AF)(S504)。
然后,判定快门开关3的第一快门开关是否断开(S505)。如果中止了第一快门动作而中止了拍摄动作,则返回S501,等到下次第一快门开关接通为止。在S505中,如果第一快门开关为接通,则接着判断是否接通了快门开关3的第二快门开关(S506)。如果未接通第二快门开关,则返回S505,判断是否断开了第一快门开关。在S506中快门开关3的第二快门开关接通时,使摄像元件(CCD)114动作而进行拍摄。换言之,进行曝光动作(拍摄)(S507),对摄像元件(CCD)114中所积蓄的电荷进行光电转换。然后,通过CCD输出处理电路115读取图像数据(S508)。然后,由图像处理1电路117-1进行YC分离处理、失真校正、暗角校正等的图像处理1(S509)。然后,进行了图像处理1的图像数据(设为DTR)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16中(S510)。这里,虽然图5中未图示,但作为抖动检测部的角速度传感器108、109始终进行工作,把该曝光动作(拍摄)的执行期间内的由于抖动产生的轨迹数据(LOC-DT)存储在轨迹存储电路113中。
接着判断抖动校正模式是否开启(S511)。如果抖动模式开关5接通而设定为抖动校正模式,则对于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16中的图像处理1后的图像数据(DTR)进行图像记录处理1(S512)。如果抖动模式关闭,则进行图像记录处理2(S513)。然后,经过图像记录处理1、2,1张照片的摄影顺序结束,返回S501。
图6以及图7表示子程序的图像记录处理1、2的流程图。在图6所示的图像记录处理1的流程图中,首先读取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16中的图像处理1后的图像数据(DTR),进行图像处理2(γ转换)(S520),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16中(S521)。为了区别,将在抖动复原处理前进行了图像处理2的图像数据设为图像数据(DT)。
对于进行了图像处理2的图像数据(DT)未进行抖动校正,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DT)如图8A所示,暂时显示在LCD 6、10上(S522)。然后,基于存储在轨迹存储电路113中的轨迹数据(LOC-DT),在抖动复原函数计算电路122中计算抖动复原函数(S523)。然后,基于计算出的抖动复原函数,对图像存储器116中存储的图像数据(DTR)进行抖动复原处理(S524)。
在图8A所示的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DT)的显示中,“抖动标记”闪烁,同时表示正在进行抖动复原运算。通过使“抖动标记”闪烁而表示正在进行抖动复原运算,可以向数字照相机的使用者通知当前显示的图像数据是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
接着,对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2(S525)。为了区别所得到的图像数据(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而设为图像数据(DTB)。然后,把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TB)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16中(S526)。然后,选择图像并存储在图像记录介质132中(S527)。在后面叙述图像的选择记录。
这里,在图像存储器116中存储有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DT)和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TB),因此可实现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DT)和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TB)的并列显示。此外,也可以通过图像切换开关将LCD 6、10上显示的图像从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DT)切换为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TB),如图8B所示,显示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TB)。
接着,参照图7,叙述图像记录处理2的流程图。在图像记录处理2中不执行抖动校正。首先,读取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16中的图像数据而进行图像处理2(γ转换)(S530)。接着,在LCD 6、10上显示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DT)(S531)。在图像压缩/解压电路130中以基于JEPG的压缩格式对图像数据(DT)进行压缩处理(S532)。接着,作成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DT-JPG)和轨迹数据(LOC-DT)合并而成的图像文件,存储在图像记录介质132中(S533)。
图9表示图像文件的结构。图像文件构成为具有:记录压缩图像数据(DTB-JPG)的数据部;以及记录了轨迹数据(LOC-DT)、图像文件所附带的头信息(摄影参数或图像数据的规格信息等)、及作为表示该图像文件是否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标志的B标志的头部。
而且,压缩图像数据记录在图像文件的数据部中,轨迹数据(LOC-DT)存储在头部中。由于在图像记录处理2中未对图像数据(DT)进行抖动复原处理,因此图像文件的头部的B标志被记录为0(无抖动复原处理)。
在抖动校正模式中的摄影中,在进行运算需要时间的抖动复原运算期间内,如图8A所示,显示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DT),因此可以快速进行构图或快门定时的确认。
图10表示图6中的图像选择记录的流程图。首先,读取图像存储器116中存储的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DT)和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TB),如图11A所示,并列地显示在左右分割的画面上(S540)。并列显示时间例如为5秒,在该情况下,5秒定时器复位而启动(S541)。
并列显示对于在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DT)和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TB)各自的整个区域中的、预定的一部分的相同区域进行显示。由于并列显示了预定的一部分的相同区域,因此可以直接比较抖动复原前后的图像数据。由此,可以视觉上确认抖动复原的效果,可以进行高效的确认。
一般,主被摄体存在于中央部。从而,如果显示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的中央部的区域作为预定的一部分的相同区域,则自动地显示了主被摄体存在的概率高的区域。由此,可以高效地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
在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TB)的显示中,通过同时显示不闪烁的抖动的标记,通知显示中的图像数据为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DTB)。
5秒定时器的复位启动后,判断是否接通了变焦开关4(S542)。变焦开关4为接通时,所接通的变焦开关4如果为T按钮4-1,则放大LCD6、10(取景器6、背面LCD面板10)的显示。如果W按钮4-2为接通,则显示被缩小。图12A~图12C表示LCD 6、10上的显示图像的放大/缩小。图像数据如图12A→图12B→图12C所示放大而显示,或如图12C→图12B→图12A所示缩小而显示。显示图像被放大/缩小时,返回S541,5秒定时器被复位而启动。然后,开始以放大/缩小后的图像数据为对象的处理。
由于不显示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而显示预定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放大/缩小所显示的区域。进而,由于对于相同区域显示预定的一部分,因此放大/缩小后,可以以适当的大小比较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DT)和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TB)。由此,可以详细地确认抖动复原的效果。
如果在步骤S542中变焦开关4断开,则接着判断是否接通了移动键(S544)。移动键接通时,如果该接通的移动键为左移键,则所显示的图像左移。如果该接通的移动键为右移键,则所显示的图像右移(S545)。图13A~图13C表示显示图像的移动。显示在LCD 6、10的中央部的图像通过左移键如图13A至图13B所示地左移。此外,通过右移键如图13A至图13C所示地右移。显示图像左右移动时,返回S541,5秒定时器被复位,开始以左右移动后的图像数据为对象的处理。
所显示的图像数据为预定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区域,因此可以将所显示的区域向左右移动而选择所期望的区域。因此,即使在主被摄体不在整个区域的中央部的情况下,也可选择并显示主被摄体所存在的区域。从而,主被摄体不论存在于哪个区域中,都可应对,可以根据选择显示的区域中的被摄体的拍摄状态来确认抖动复原效果。
如果在S544中移动键断开,则判断是否接通了图像切换开关(S546)。如果图像切换开关为接通,则切换图像选择框。然后,返回S541,5秒定时器被复位,开始将所选择的图像数据作为对象的处理。
这里,如果图像切换开关为接通,则通过按下图像切换开关来交替地选择抖动复原前的图像(DT)和抖动复原后的图像(DTB)。然后,在并列显示的抖动复原前的图像(DT)和抖动复原后的图像(DTB)中、在图11A中选择抖动复原后的图像(DTB)的框,在图11B中选择抖动复原前的图像(DT)的框。
如果在S546中图像切换开关断开,则把要记录的图像数据作为选择数据,判断是否接通了记录开关(S548)。如果记录开关未被按下(如果断开),则判断是否接通了第一快门开关(S549)。如果第一快门开关为断开,则判断5秒定时器是否到时(S550)。如果第一快门开关为断开、变焦开关、移动键、图像切换开关、记录开关均断开的状态经过5秒后5秒定时器到时,则判断为带有选择框的图像被选择为应该记录的图像。在该情况下,用于显示1秒钟图像的1秒定时器被复位而启动(S551)。如果未经过5秒,则返回S542判断是否接通了变焦开关。在S548中记录开关为接通或在S549中第一快门开关为接通的情况下,判断为选择了要记录的图像数据,不等待5秒定时器的到时而转移到S551。然后,1秒定时器被复位而启动。
1秒定时器被复位而启动时,从并列显示变成所选择的图像数据的单独显示。图11C是单独显示的一例。在图11A所示的选择了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DTB)的框的状态下,在按下了记录开关或第一快门开关时,不按下记录开关或第一快门开关而经过了5秒时,如图11C所示那样,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DTB)使用LCD 6、10的整个面而单独显示1秒钟(单独整面显示)。在图像压缩/解压电路130中按照基于JEPG的压缩格式来对单独显示的图像(DTB)进行压缩处理(S553)。然后,作成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DT-JPG)和轨迹数据(LOC-DT)合并而成的图像文件并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132中(S554)。
压缩图像数据(DTB-JPG)被存储在图像文件的数据部中,轨迹数据(LOC-DT)、图像文件所附带的头信息(摄影参数或图像数据的规格信息等)以及作为表示抖动复原处理的有无的标志的B标志被记录在图像文件的头部中。如果图像文件为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文件(DTB-JPG),则B标志为1。如果为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文件(DT-JPG),则B标志为0。
如果经过1秒钟的单独显示时间后1秒定时器到时,则返回摄影模式的主流程,显示取景图像并等待直到接通了第一快门开关。
在进行需要时间的抖动复原处理的期间内,通过显示未进行抖动复原的图像数据(DT)(参照图8A),可以快速进行构图或快门定时的确认。而且,抖动复原处理后,从未进行抖动复原的图像数据(DT)的单独显示切换到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DTB)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DT)两个图像数据的并列显示(参照图11A、图11B)。因此,可以通过并列显示而容易地比较两个图像数据,可以高效地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
此外,在切换到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DTB)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DT)两个图像数据的并列显示之后,如果在选择了某一个图像数据之后切换为所选择的图像数据(DT或DTB)的单独显示(图11C),则使用者可以仅着眼于所选择的图像数据(DT或DTB)来详细地进行确认。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抖动复原处理中单独显示未进行抖动复原的图像数据(DT)。然后,在抖动复原处理之后,切换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DTB)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DT)两个图像数据的并列显示。进而,选择并列显示的两个图像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图像数据进行记录。相对于此,也可以代替并列显示而对两个图像数据进行切换显示,将所显示的图像数据作为选择图像数据进行记录。在以下将该切换显示的结构作为第二实施方式而进行叙述。
图14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选择记录的流程图。首先,读取图像存储器116中存储的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TB),如图15A所示,显示在LCD 6、10(取景器6、背面LCD面板10)上(S640)。显示时间例如为5秒,在该情况下,5秒定时器被复位而启动(S641)。
然后判断是否接通了变焦开关4(S642)。变焦开关4为接通时,如果所接通的变焦开关4为T按钮4-1,则放大LCD 6、10的显示图像。如果W按钮4-2为接通,则显示图像被缩小。图16A、16B表示LCD 6、10的显示部的放大/缩小。图像数据如图16A→图16B所示地放大而显示,或如图16B→图16A所示地缩小而显示。接通了变焦开关4、显示图像被放大或缩小时,返回S641,5秒定时器被复位而启动。然后,开始以放大/缩小后的图像数据为对象的处理。
在S642中,如果变焦开关4断开,则接着判断是否接通了移动键(S644)。如果移动键为接通、所接通的移动键为左移键,则所显示的图像左移。如果所接通的移动键为右移键,则所显示的图像右移(S645)。图16B~图16D表示显示图像的移动。在LCD 6、10上放大显示的图像(图16B)通过左移键如图16C所示地左移,此外通过右移键如图16D所示地右移。显示图像通过移动键向左右移动时,返回S641,5秒定时器被复位,开始以左右移动后的图像数据为对象的处理。
在S644中,如果移动键断开,则判断是否接通了图像切换开关(S646)。如果接通,则判断显示中的图像数据是否为抖动复原后的图像(DTB)(S647)。如果显示中的图像数据为抖动复原后的图像(DTB),则切换为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DT)后,如图15A所示地显示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DT)(S648)。如果显示中的图像数据不是抖动复原后的图像(DTB),则切换为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DTB),如图15B所示地显示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DTB)(S649)。在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DT)、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DTB)相互间对显示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切换时,返回S641,5秒定时器被复位,开始以切换后的图像数据为对象的处理。
在S646中如果图像切换开关断开,则接着判断是否接通了记录开关(S650)。如果未按下记录开关(如果断开),则判断是否接通了第一快门开关(S651)。如果第一快门开关为断开,则判断5秒定时器是否到时(S652)。如果第一快门开关为断开、变焦开关、移动键、图像切换开关、记录开关均断开的状态经过5秒后5秒定时器到时,则判断为显示中的图像数据被选择为应该记录的图像数据。在该情况下,在图像压缩/解压电路130中按照基于JEPG的压缩格式进行压缩处理(S653)。然后,作成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DT-JPG或DTB-JPG)和轨迹数据(LOC-DT)合并而成的图像文件,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132中(S654)。把图像文件记录在图像记录介质132中后,返回摄影模式的主流程,显示取景图像并等待,直到接通了第一快门开关。
压缩图像数据(DT-JPG或DTB-JPG)存储在图像文件的数据部中,轨迹数据(LOC-DT)、图像文件所附带的头信息(摄影参数或图像数据的规格信息等)以及作为表示抖动复原处理的有无的标志的B标志记录在图像文件的头部中。如果图像文件为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文件(DTB-JPG),则B标志为1,如果为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文件(DT-JPG),则B标志为0。
如果在S650中按下了记录开关,或在S651中按下了第一快门开关,则不等待5秒定时器的到时而转移到S653,对所选择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处理。此外,如果在S652中5秒定时器未到时,则返回S642,判断是否接通了变焦开关。
这里,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是:图像数据的显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并列显示,相对于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切换显示。而且,由于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切换而显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DTB)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DT)两个图像,可以比较刚刚显示过的图像数据和当前显示的图像数据。由此,可以高效地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特征在于重放模式的显示的第三实施方式。图17表示重放模式的流程图。首先,在重放画面中,检测出右移键或左移键的接通时,进行图像数据的变更而选择成为重放对象的图像数据(S700)。然后,从图像记录介质132中读取所选择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S701)。
这里,在图像文件的数据部中存储了压缩图像数据(DT-JPG或DTB-JPG),在图像文件的头部中存储有轨迹数据(LOC-DT)、图像文件所附带的头信息(摄影参数或图像数据的规格信息等)以及作为表示抖动复原处理的有无的标志的B标志。而且,如果图像文件为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文件(DTB-JPG),则B标志为1,如果为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文件(DT-JPG),则B标志为0。
根据是否为B标志=0来判断图像数据是否是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DT)(S702)。如果B标志为0、图像文件是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压缩图像数据(DT-JPG),则通过重放处理1进行重放处理(S703)。如果B标志为1、图像文件是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压缩图像数据(DTB-JPG),则通过重放处理2进行重放处理(S704)。然后,重放处理1以及2结束时,返回S700,选择成为重放对象的下一个图像数据。
图18以及图19分别表示图17的重放处理1以及2的流程图。首先,参照图18叙述重放处理1时,首先,在图像压缩/解压电路130中对所选择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S710)。在重放处理1中,由于以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作为对象,因此解压后的图像数据是图像数据(DT)。从而,把图像数据(DT)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16中(S711)。然后,读取图像数据(DT),如图20A所示,显示在LCD 6、10(取景器6、背面LCD面板10)上(S712)。
接着,判断是否接通了图像切换开关(S713)。如果图像切换开关为断开,则转移到S724,判断是否接通了左移键或右移键。如果按下了移动键,则返回重放模式,如果未按下,则返回S713。
如果在S713中按下了图像切换开关,则判断显示中的图像数据是否为图像数据(DT)(S714)。如果不是图像数据(DT)而是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DTB,则读取并显示在S711中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16中的图像数据(DT)(S715)。接着,转移到S724,判断是否接通了移动键,如果按下了移动键,则返回重放模式,转移到下一个图像数据,如果未按下,则返回S713,继续重放处理。
在S714中,如果显示中的图像数据为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DT),则判断对应的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DTB)是否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16中(S716)。在S716中,如果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DTB)未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16中,则需要进行抖动复原处理。在该情况下,基于(在S701中从图像记录介质132中读取的)轨迹数据(LOC-DT)在抖动复原函数计算电路122中计算抖动复原函数(S717)。接着,把图像数据(DT)发送给抖动复原处理电路123,基于由抖动复原函数计算电路122计算出的抖动复原函数执行抖动复原处理(S718)。然后,把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DTB)记录在图像存储器116中(S719)。然后,从图像数据(DT)的显示切换为图像数据(DTB)的显示,图像数据(DTB)如图20B所示显示在LCD 6、10上(S720)。
接着,判断是否接通了记录开关(S721)。如果为了再次记录而将记录开关接通,则在图像压缩/解压电路130中按照基于JEPG的压缩格式来对图像数据(DTB)进行压缩处理(S722)。然后,作成将压缩后的图像数据(DTB-JPG)和轨迹数据(LOC-DT)合并而成的图像文件,在图像记录介质132中进行改写(S723)。如图20B所示,如果进行图像数据(DTB)的显示的同时进行促使再记录的显示,则可以防止忘记再记录。如果在S721中未按下记录开关,则不对图像数据(DTB)进行再记录,在S724中判断是否接通了移动键。如果按下了移动键,则返回重放模式,如果未按下,则返回S713,开始下一个重放处理。
在S716中,在首次(第一次),图像数据(DTB)未存储在图像存储器中。相对于此,在第二次以后图像数据(DTB)已经被记录,因此在第二次以后省略S717~S719,转移到S720,从图像数据(DT)的显示立即切换为图像数据(DTB)的显示。
接着,参照图19叙述重放处理2。首先,在图像压缩/解压电路130中对所选择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S730)。在重放处理2中,由于以抖动复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作为对象,因此解压后的图像数据是图像数据(DTB)。从而,在显示了该图像数据(DTB)之后(S731),判断是否接通了移动键(S732)。如果按下了左移键或右移键,则返回重放模式,转移到下一个图像数据,如果未按下,则等到按下为止。
这样,通过图像切换开关的切换,如图20A、图20B所示那样,在重放模式下交替地显示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DT)和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DTB)。因此,通过在重放模式下切换显示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DT)和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DTB),在拍摄后也可以确认抖动复原效果。
这里,第三实施方式的重放模式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应用。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DT)和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DTB)的两个图像数据如图20A、图20B所示地切换显示。也可以代替这样的切换显示,进行如图11A、图11B所示的并列显示。如果进行并列显示,则可以直接比较抖动复原前的图像数据(DT)和抖动复原后的图像数据(DTB)。从而,可以在视觉上确认抖动复原效果,可以实现高效的确认。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由于显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的两个图像数据,所以可以视觉上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由于利用信号存储部来存储曝光期间内的时序的抖动检测信号,因此可以在图像数据的取得后进行抖动复原运算。从而,可以按顺序执行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显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来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时,显示两个画面的一部分的相同区域。由此,可以更详细地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在两个画面数据的显示时,显示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的中央部,因此可以自动地显示主被摄体存在的概率高的区域。从而,可以更高效地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在两个画面数据的显示时,可以从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中选择所希望的区域。因此,即使主被摄体不在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的中央部,也可以选择主被摄体存在的区域来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式,由于并列显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因此可以直接比较两个图像数据。由此,可以视觉上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可以实现高效的确认。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式,由于切换显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因此可以高效地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式,由于在进行需要时间的抖动复原运算处理期间内显示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因此可以快速进行构图或快门定时的确认。此外,由于从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的显示切换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的两个图像数据的并列显示,因此,可以容易地比较抖动复原处理前后的两个图像,可以视觉上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式,在并列显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之后,切换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单独显示,因此可以仅详细地确认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式,显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而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之后,可以选择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中的任意一方,记录在所采用的记录介质中。由此,可以适当地存储图像数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式,由于并列显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因此可以直接比较两个图像数据。由此,可以视觉上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可以实现高效的确认。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式,由于切换显示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因此可以高效地确认抖动复原处理的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想到其它的优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宽的方面不限于这里示出和描述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的实施例。从而,只要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定义的总发明构思的精神或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2)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部分:
摄像部(114),其根据通过光学系统(2)形成的被摄体像得到图像数据;
抖动检测部(108、109),其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
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其根据在所述摄像部(114)的曝光期间内从所述抖动检测部(108、109)输出的时序的抖动检测信号来计算抖动复原函数;
抖动复原部(123),其基于从所述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输出的抖动复原函数,对抖动引起的所述图像数据的劣化进行复原;
显示元件(6、10),其显示图像数据;以及
显示控制器(119、133),其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显示元件(6、10)上显示作为从所述摄像部(114)得到的图像数据、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抖动检测信号存储部(113),其存储在所述摄像部(114)的曝光期间内从所述抖动检测部输出的时序的抖动检测信号,
所述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根据存储在所述抖动检测信号存储部(113)中的所述时序的抖动检测信号来计算抖动复原函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在所述显示元件(6、10)上显示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时,在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中显示预定的一部分的相同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的一部分的相同区域是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的中央部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从图像数据的整个区域中选择所述预定的一部分的相同区域的图像选择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对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进行并列显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对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进行切换显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在所述显示元件上暂时显示作为拍摄后从所述摄像部得到的图像数据、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前的图像数据,在通过所述抖动复原部(123)进行的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结束之后,切换为并列显示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切换为并列显示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之后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切换为实施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的单独显示。
10.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部分:
摄像部(114),其根据通过光学系统(2)形成的被摄体像得到图像数据;
抖动检测部(108、109),其检测所述摄像装置的抖动;
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其根据在所述摄像部(114)的曝光期间内从所述抖动检测部(108、109)输出的时序的抖动检测信号来计算抖动复原函数;
抖动复原部(123),其基于从所述抖动复原函数计算部(122)输出的抖动复原函数,对抖动引起的所述图像数据的劣化进行复原;
显示元件(6、10),其显示图像数据;
存储保持部(116),其存储作为从所述摄像部(114)得到的图像数据、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
显示控制器(119、133),其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显示元件(6、10)上显示存储在所述存储保持部(116)中的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
图像选择部(9),其选择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中的任意一方;以及
记录控制器(119),其把由所述图像选择部(9)选择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132)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在所述显示元件(6、10)上并列显示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两者。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器(119、133)切换在所述抖动复原部(123)中进行了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和未进行所述抖动复原处理的图像数据而显示在所述显示元件(6、10)上。
CNB2006100726324A 2005-04-05 2006-04-05 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77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08970 2005-04-05
JP2005108970A JP2006295238A (ja) 2005-04-05 2005-04-05 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48921A true CN1848921A (zh) 2006-10-18
CN100477741C CN100477741C (zh) 2009-04-08

Family

ID=37078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263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7741C (zh) 2005-04-05 2006-04-05 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295238A (zh)
CN (1) CN100477741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0835B (zh) * 2008-03-04 2013-05-08 日东光学株式会社 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的生成方法及信号处理装置
CN103402056A (zh) * 2013-07-31 2013-11-20 北京阳光加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图像捕获设备的补偿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7370941A (zh) * 2017-06-29 2017-11-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697471A (zh) * 2020-12-29 2022-07-0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004680A (zh) * 2019-12-11 2022-09-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15382119A (zh) * 2022-08-30 2022-11-25 湖南半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脉冲输出的控制方法及治疗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3534B (zh) * 2013-05-13 2018-07-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4632B2 (ja) * 2002-12-25 2009-03-2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ブレ補正カメラ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0835B (zh) * 2008-03-04 2013-05-08 日东光学株式会社 变化要因信息的数据的生成方法及信号处理装置
CN103402056A (zh) * 2013-07-31 2013-11-20 北京阳光加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图像捕获设备的补偿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402056B (zh) * 2013-07-31 2016-05-25 北京阳光加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图像捕获设备的补偿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7370941A (zh) * 2017-06-29 2017-11-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370941B (zh) * 2017-06-29 2020-06-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004680A (zh) * 2019-12-11 2022-09-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14697471A (zh) * 2020-12-29 2022-07-0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382119A (zh) * 2022-08-30 2022-11-25 湖南半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脉冲输出的控制方法及治疗仪
CN115382119B (zh) * 2022-08-30 2024-03-12 湖南半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脉冲输出的控制方法及治疗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95238A (ja) 2006-10-26
CN100477741C (zh) 2009-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6691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o control an exposure time based on motion of a detected optical image
US8131142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N1725811A (zh) 摄像装置和图像恢复方法
TWI459126B (zh) 可產生廣角影像之影像處理裝置、影像處理方法及記錄媒體
CN1725808A (zh) 摄像装置和图像恢复方法
CN1773361A (zh) 除去数字图像处理设备中热噪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848921A (zh) 摄像装置
JP2005252657A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TW201301866A (zh) 可產生廣角影像之影像處理裝置、影像處理方法、及記錄媒體
CN1838732A (zh) 摄像装置
CN101557470B (zh) 摄像装置
JP2000175089A (ja) レンズ交換式電子カメラ及び交換レンズユニット
KR20100075159A (ko) 촬상 장치
CN1867045A (zh) 摄像装置
JP2001285698A (ja) 電子カメラ
JP2000022998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9089037A (ja) 撮影制御装置、撮影制御方法、撮影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撮影装置
JP2006060585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509466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140204A (ja) ブレ補正装置
KR101612445B1 (ko) 렌즈 경통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상 장치
JP200001365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455305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1281533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264043C (zh) 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