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5454A - 事件通知管理方法和事件通知管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事件通知管理方法和事件通知管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35454A CN1835454A CNA2005100844720A CN200510084472A CN1835454A CN 1835454 A CN1835454 A CN 1835454A CN A2005100844720 A CNA2005100844720 A CN A2005100844720A CN 200510084472 A CN200510084472 A CN 200510084472A CN 1835454 A CN1835454 A CN 18354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incident
- notice
- notification data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0724 Wisteria floribun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08 confectioner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09—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tandalone computer nodes, e.g. clusters, client-server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66—Error or fault reporting or storing
- G06F11/0769—Readable error formats, e.g. cross-platform generic formats, human understandable forma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66—Error or fault reporting or storing
- G06F11/0781—Error filtering or prioritizing based on a policy defined by the user or on a policy defined by a hardware/software module, e.g. according to a severity leve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26—Mapping or translating multi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事件通知管理方法和事件通知管理设备。该事件通知管理程序(110)使得起到处理设备作用的计算机控制向预定系统(200)给出与发生在系统(100)中的事件有关的信息的通知,该信息是从由系统(100)中的组成部分(20,30,40)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该处理装置具有根据管理信息(附图19)确定与从所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取的事件相应的通知处理的内容的功能,在该管理信息中,指定事件的事件识别信息与通知处理的内容相关联(S102),并且按照通知处理的内容控制向所述预定系统给出的与事件相关的信息的通知(S104,S10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事件通知管理程序和一种事件通知管理设备,它们对关于诸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各种软件等之类的系统中发生的事件的信息的通知进行管理。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用于管理有关诸如计算机等之类的系统中发生的事件的信息的通知的管理软件(程序)(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这一管理软件从系统(比如计算机等)内的各个组成部分(比如硬件、软件、固件等)获得关于不正常状态(比如故障等)的信息(通信信息)记录,并且控制该事件的提供给预定管理系统的通知,其中其发生时间、类型(OS,一种软件类型)、重要程度(故障、报警、信息等)用作关键字。通过这种操作,如果系统中的硬件发生故障,管理员终端(服务器)会通过(例如)电子邮件得到这一故障的通知。
根据这种类型的管理软件,管理员和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检查这一通知来判断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0-222241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8-106407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3-124933号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56-59357号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6-222957号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11-184732号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11-249986号
[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4-178705号
发明内容
顺便说一下,现有的管理软件是这样配置的,不管什么时候获得来自系统中的组成部分的通知记录,都会通知从通知信息中获得的系统内事件。系统内的事件并非各个必然是表现出高紧急程度需要在发生之后立即通知给管理员的事件,而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事件的发生要积累相当长的时段,并且适于将其结果通知出去。
然而,现有的软件在获得来自各个组成部分的通知信息的时候,就会通知与其相应的事件,因此,如果没有必要立即对其进行通知的事件增多,则通信成本会升高。此外,管理员还必须要查验原本没有必要查验的通知。因此,系统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系统的有效管理的事件通知管理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事件通知管理程序使得起处理设备作用的计算机控制向预定系统给出的与发生在系统中的事件有关的信息的通知,该信息是从由该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其中该处理设备具有根据管理信息确定与从所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取的事件相应的通知处理的内容的功能,在该管理信息中,指定事件的事件识别信息与通知处理的内容相关联,并且按照通知处理的内容控制向预定系统给出的与事件相关的信息的通知。
采用这种结构,根据与事件相关联的通知处理的内容对与事件有关的信息向预定系统给出的通知进行了控制,因此能够相应于事件的紧急程度等控制通知。
管理目标系统可以是诸如服务器、终端等的计算机,并且还可以是计算机中的软件,此外也可以是由多个计算机和网络构成的网络系统。而且,用于提供通知信息的系统内组成部分可以是硬件、软件和固件中的任何一种。此外,被通知了关于该事件的信息的预定系统可以是诸如服务器、终端等之类的计算机,并且也可以是安装在计算机中的软件。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事件通知管理程序中,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通知处理的内容至少包含: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通知与事件相关的信息所采用的通知处理单元的选派信息和通知条件,第一处理单元具有确定与从所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事件相应的通知处理单元的功能,并且指示所确定的通知处理单元通知与该事件相关的信息,第二处理单元具有在由第一处理单元确定的通知处理单元是第二处理单元的时候、按照通知条件控制与事件相关的信息的通知的功能。
通过这种结构,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可以分级控制发生在系统内的事件的通知。
在根据本发明的事件通知管理程序中,处理构件包括格式转换单元,该格式转换单元将由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提供的通知信息转换为预定格式。确定从所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事件相应的通知处理的内容,并且按照通知处理的内容控制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向处理系统的通知。
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当系统内的组成部分提供了采用多种格式的通知信息时,也能够根据统一成预定格式的通知信息控制与事件相关的信息的通知。因此,通知控制处理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事件通知管理程序中,格式转换单元可以包括:语句选择单元,从多条语句中选择表达由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提供的通知信息的语句;独特部分信息提取单元,提取包含在由所选择的语句表达的通知信息中的独特部分信息;和编辑单元,对预定格式中的通知信息进行编辑,该通知信息包括与选择的语句相关的识别信息和所提取的独特部分信息。
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切实可行地获取以预定格式表达的信息,该信息包含表达由系统内的组成部分提供的通知信息的语句的识别信息和包含在通知信息中的独特部分信息。可以根据包含在预定格式信息中的语句识别信息和通知信息的独特部分信息再生原始的通知信息。
而且,本发明可以采用这样一种形式:可由计算机等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有用于使得计算机、其它机器、装置等实现上述任何一种功能的程序。此外,本发明可以是网络管理方法,借助这种管理方法,计算机、其它装置、机器等执行上述任何一种处理。
而且,本发明可以是一种包括上面给出的功能的事件通知管理设备。例如,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管理设备,控制与系统中发生的事件有关的信息向预定系统的通知,该信息是从由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包括:存储单元,存储着管理信息,该管理信息中用于指定事件的事件识别信息与通知处理的内容相关联;和处理单元,确定从所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事件相应的通知处理的内容,并且按照该通知处理的内容控制与所述事件相关的信息向预定系统的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事件通知管理程序按照与事件相关联的通知处理的内容控制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向预定系统的通知,结果,能够依照事件的紧急程度等控制通知,从而能够实现系统的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示出了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事件通知管理程序的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2是示出了由附图1中所示的系统中的事件通知管理程序的0次过滤处理单元采用的设置文件中定义的正规表达语句的示意图;
附图3是示出了正规表达处理中定义的索引信息的示意图;
附图4是示出了0次过滤处理单元中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附图5是示出了将通知数据转换为通用数据格式的处理的示意图;
附图6是示出了正规表达处理中定义的索引信息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附图7是示出了将通知数据转换为通用数据格式的处理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附图8是示出了在由0次处理使用的设置文件中定义的彼此相关联的正规表达语句的示意图;
附图9是示出了利用如附图8所示的相关正规表达语句确定与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的0次过滤处理单元中的处理的流程图;
附图10是示出了在多条通知数据分开提供时设置文件中定义的彼此相关联的正规表达语句的示意图;
附图11是示出了在多条通知数据分开提供时设置文件中定义的彼此相关联的正规表达语句的另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附图12是示出了正规表达处理中定义的索引信息的又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附图13是更加具体地示出了附图12中的索引信息的示意图;
附图14是示出了在多条通知数据分开提供时在0次过滤处理单元中执行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部分1);
附图15是示出了在多条通知数据分开提供时在0次过滤处理单元中执行的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部分2);
附图16是示出了由附图1中所示的系统内的一次过滤处理单元和二次过滤处理单元使用的管理信息的示意图;
附图17是示出了由一次过滤处理单元使用的管理信息表的示意图;
附图18是示出了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使用的管理信息表的示意图;
附图19是示出了一次过滤处理单元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附图20是示出了二次过滤处理单元中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附图21A和21B是示出了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使用的管理信息表的特定状态(部分1)的示意图;
附图22A和22B是示出了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使用的管理信息表的特定状态(部分2)的示意图;
附图23A和23B是示出了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使用的管理信息表的特定状态(部分3)的示意图;
附图24A和24B是示出了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使用的管理信息表的特定状态(部分4)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事件通知管理程序的系统的构成如附图1所示。
在附图1中,受管理系统100(例如,服务器)预装有事件通知管理程序110。这个事件通知管理程序110包含在受管理系统100的OS(操作系统)之中,并且由受管理系统100的控制单元(CPU)执行。该事件通知管理程序110包括0次过滤处理单元10、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和通知处理单元15。
作为受管理系统100的各组成部分的硬件20和固件30向OS提供工作状态(作为通知数据)。记录采集单元120采集由硬件20和固件30通过驱动器21、31提供的多条通知数据,作为记录信息。此外,记录采集单元120还采集由受管理系统100内的软件(程序)40给出的通知数据,作为记录信息。由各个组成部分(比如硬件20、固件30和软件40)提供的通知数据可以采用由各个组成部分各自定义的格式。
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将由记录采集单元120从硬件20、固件30和软件40作为记录信息采集到的采用各种形式的通知数据转换成预定格式的数据(通用数据格式)。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确定受管理系统100之内发生的事件的通知处理装置,该通知处理装置是根据具有通用数据格式的通知数据中得到的,并且指示如此确定的通知处理构件通知关于事件的信息。例如,如果所确定的通知处理构件是通知处理单元15(电子邮件、SNMP陷阱(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陷阱消息)等),则通知处理单元15将关于事件的信息通知管理员终端200,并且,如果所确定的通知处理构件是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则关于事件的信息经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的处理之后由通信处理单元15通知给管理员终端200。
如果由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确定的有关受管理系统100内发生的事件的信息的通知处理构件是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则该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控制与事件相关的信息的通知。这样,与事件相关的信息的通知是由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和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分层次控制的。
现在具体介绍0次过滤处理单元10中的处理。
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具有设置文件(存储在未示出的存储单元上),在该文件中,如附图2中所示,定义了多个正规表达语句(regularexpression syntax),这些表达语句各自与一个标识符相关联,并且该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根据由受管理系统100的各个组成部分提供的作为记录信息的通知数据执行正规表达处理。该正规表达处理包括使用与如附图3中所示的那样定义的多条索引信息(RegExp、Header、ID、Data Cnt、Data*)相关的数据。注意,附图3中的[标识符]是用于指定如附图2所示那样定义的正规表达语句的标识符(比如Msg 111、Msg 123等),[RegExp]代表正规表达语句,[Header]和[ID]表示由[RegExp]指定的正规表达语句的特有值和这个值在通用数据格式中的存储位置,[Data Cnt]表示由正规表达语句表达的通知数据的独特部分(数据)的数量。[Data*]表示独特部分在通知数据上的排列位置和独特部分在通用数据格式中的存储位置。
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按照附图4中所示的过程执行处理。
在附图4中,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在获取了通知数据时(S1)执行正规表达处理,选择表达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即,从设置文件中定义的多个正规表达语句(见附图2)中选取与通知数据相适合的正规表达语句(S2)。当选取了适合的正规表达语句(S2中的‘是’)时,0次过滤处理单元10为索引信息设置一个值(附图3)。
例如,如附图5所示,在通知数据是[Device id 7is not ready(ID为7的设备未准备好)]的情况下,从多个正规表达语句中选取出与该通知数据相适应的正规表达语句(标识符=Msg 123),比如[Device id[0-9]is nor ready(ID在(0-9)之间的设备未准备好)]。然后,分别设置专属于该正规表达语句的Header值(值X)、在通用数据格式中的存储位置[1]、专属于该正规表达语句的ID值(值Y)和在通用数据格式中的存储位置[2]。
随后,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根据Data 1=3,3提取位于由正规表达语句表达的通知数据[Device id 7 is not ready]中第三位的独特部分[7](第三个单词)(S3)。这里,Data 1=3,3代表“提取正规表达中的第三个词并且设置在通用数据格式的数组中的第三个元素中”的意思。然后,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将所提取的值存储在通用数据格式中。此外,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按照DATA Cnt=1提取单个数据,然后终止处理。
如上所述的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在设置完索引信息的各个值的时候,根据相应于索引信息设置的值对与通知数据相应的通用数据格式数据进行编辑(S4)。即,将通知数据转换成通用数据格式。在附图5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Header值“值X”存储在通用数据格式中的第一个存储位置上,ID值“值Y”存储在通用数据格式中的第二个存储位置上,而通知数据的独特部分[7]存储在通用数据格式中的第三个存储位置上。通过这一处理,将通知数据转换成了具有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值X、值Y、“7”、…)。就是说,通知数据(Device id 7 is not ready)可以由通用数据格式中的数据(值X、值Y、“7”、…)来表示。
注意,如果在设置文件中定义的多个正规表达语句中没有与通知数据相适应的正规表达语句(S2中的“否”),则不将通知数据转换为通用数据格式。而且,处理(S2-S4)是对所取得的所有通知数据进行的。
此外,在正规表达处理中,正规表达语句与通知数据之间相适应的结果是得到了与预定的一致条件相符的关于通知数据的头位置(头字符位置)和尾位置(尾字符位置)。也可以利用这一匹配结果将通知数据转换为通用数据格式。
在这种情况下,如附图6所示,索引信息Data*代表第*个匹配结果是通知数据的独特部分,并且还给出了这一独特部分在通用数据格式中的存储位置,而其它的索引信息(RegExp、Header、ID、Data Cnt)与附图3中所示的相同。索引信息Data*代表提取通知数据的独特部分的条件和编辑(格式转换)的条件。
如果通知数据是与前面的情况相同的[Device id 7 is not ready],则由正规表达处理获得的匹配结果为,例如,如附图7所示,第一条件(总字符数)的头位置(头字符位置)是[01],第一条件的尾位置(尾字符位置)是[26],第二条件(独特部分)的头位置是[10],第二条件的尾位置是[11],第n个条件的头位置是[MM],第n个条件的尾位置是[NN]。另一方面,索引信息是Data 1=2,3,表示“代表独特部分的匹配结果的顺序[2]存储在通用数据格式的存储位置[3]中”。
然后,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根据索引信息的指示将通知数据编辑成通用数据格式。具体地说,在附图7所示的情况中,将Header值“值X”存储在通用数据格式中的第一存储位置上,将ID值“值Y”存储在通用数据格式的第二存储位置上,并且此外将由第二条件的头位置[10]和尾位置[11](第二匹配结果)指定的通知数据内的字符[7]存储在通用数据格式中的第三存储位置上。通过这一处理,按照与前述情况相同的方式将通知数据转换成了具有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值X、值Y、“7”、…)。
为了在正规表达处理(附图2中的S2中的处理)中能够有效选择与通知数据相适合的正规表达语句,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在设置文件中定义多个正规表达语句:在一组组的基础上划分这些语句。在这种情况下,如附图8所示,设置文件具有组选择定义区E1和通知数据选择区E2。
在组选择定义区E1中定义的是,例如,用于指定受管理系统100中的组成部分的类型(硬件、软件、装置的功能、装置的制造商等)的组标识符([Fuji:].、[Device].、[Status].)。组标识符是根据可以包含在通知数据中的数据部分确定的。
组选择定义区E1中定义的组标识符通过链信息(Nextclass)相互关联。如果该链信息是NULL(空),这代表没有与相应的组标识符相关的组标识符。多个正规表达语句定义在通知数据选择区E2中。组选择定义区E1中的每个组标识符(例如[Fuji:].)借助链信息(NextMsg)与在通知数据选择区E2中定义的包含该组标识符的正规表达语句(例如,Fujiid[0-9]is not ready)相关联。此外,通知数据选择区E2中以相同的组标识符开始的正规表达语句借助链信息(NextMsg)相关联。这样,借助该链信息将该多个正规表达语句关联了起来,从而以一个组标识符一个组标识符为基础对多个正规表达语句进行了分组。
这样,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利用设置文件(其中定义了通过分组进行管理的多个正规表达语句)按照例如附图9中所示的过程执行正规表达处理(参见附图4中的S2)。
在附图9中,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执行组选择处理(S21)。在这个组选择处理中,从组选择定义区E1中定义的多个组标识符中选择一个组标识符,并且将所选择的组标识符与所获得的通知数据(参见附图4中的S1)相比较。然后,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判断所选择的组标识符是否与通知数据的一部分(例如,头部分)相一致(S22)。即,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判断所选择的组标识符是否包含在通知数据中。然后,如果所选择的组标识符没有包含在通知数据中(S22中的‘否’),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根据所选择的组标识符的链信息判断是否存在下一个组标识符(判断用数据)(S23)。即,判断所选组标识符的链信息是否为NULL。
当判定下一组标识符存在时(S23中的‘有’),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再次执行组选择处理(S21),并且判断由链信息指定的组标识符是否与所获得的通知数据的一部分相一致(S22)。在重复进行这些处理(S21、S22、S23)的过程中,如果所指定的组标识符与所获得的通知数据的一部分相一致(S22中的‘是’),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执行通知数据选择处理(S24)。注意,如果没有与所获得的通知数据的一部分相一致的下一组标识符(即,如果没有包含在所获得的通知数据中的下一组表示符)(S23中的‘无’),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终止该正规表达处理。
在通知数据选择处理中,选择通知数据选择区E2中定义的正规表达语句(由与通知数据的头部相一致的组标识符的链信息指定),然后与通知数据进行比较。然后,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判断所选择的正规表达语句是否与通知数据相一致(S25)。如果彼此不一致(S25中的‘否’),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根据所选择的正规表达语句判断是否有下一个正规表达语句(选择用数据)(S26)。即,判断所选择的正规表达语句的链信息是否为NULL。
当判定存在下一正规表达语句时(S26中的‘有’),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再次执行通知数据选择处理(S24),并且判断所获得的通知数据是否与链信息指定的正规表达语句相一致(S25)。在重复进行这些处理(S24、S25、S26)的过程中,如果所获得的通知数据与所指定的正规表达语句相一致(S25中的‘是’),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执行附图4中从步骤S3向前的步骤。通过这一操作,将所获得的通知数据转换成了通用数据格式。注意,如果没有与所获得的通知数据相一致的下一正规表达语句(S26中的‘无’),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完成该正规表达处理。
这样,从分成多个组的多个正规表达语句中选取出了与通知数据相一致的正规表达语句,并且因此能够有效地指定与通知数据相一致的正规表达语句。结果,正规表达处理能够得到有效地执行。
有这样一种情况,其中与单个事件有关的通知数据是由受管理系统100的组成部分(硬件20、固件30和软件40)分多次提供的。注意,代表单个事件的多条通知数据的头个通知数据在下文中将称为头通知数据(head notification data),而跟在头通知数据之后的通知数据将称为后续通知数据。0次过滤处理单元10的设置文件可以构成为例如附图10中所示的样子,以便为针对单个事件提供了头通知数据和单条或多条后续通知数据的情况提供灵活性。注意,附图10中所示的例子基于这样一种假设:由一种类型的组成部分(比如用于提供属于组标识符[Fuji:]的通知数据的硬件、软件等)给出的通知数据可以以将通知数据分为多个段的状态来提供。
在附图10中,类似于前面解释过的例子(见附图8),设置文件具有包含组标识符的定义的组选择定义区E1和包含多个正规表达语句的定义的通知数据选择区E2,所述多个正规表达语句借助链信息与各自的组标识符相关联。设置文件还包括后续数据选择区E3、管理表E4和临时保存区E5。
后续数据选择区E3包含与单条或多条后续通知数据相关联的正规表达语句的定义。在通知数据选择区E2中定义的多个正规表达语句中,与头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借助链信息(Next Sentence)与在连续数据选择区E3中相应于跟在该头通知数据之后的后续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相关联。此外,如果存在跟在该后续通知数据之后的其它后续通知数据,则借助链信息(Next Sentence)将与后续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与相应于其它后续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相关联起来。如果该链信息为NULL,则这代表不存在与该后续通知数据(该正规表达语句)相关联的其它的后续通知数据(正规表达语句)。如果存在与头通知数据(或后续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相关联的多个正规表达语句作为用来替代头通知数据(或后续通知数据)的候选正规表达语句,则该多个候选正规表达语句借助链信息(NEXT MSG或Next Candi)相关联起来。
如果所获得的通知数据是带有后续通知数据的头通知数据(或此外还带有后续通知数据的后续通知数据),则采用管理表E4来存储表示与头通知数据或后续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与哪里相关联的链信息(Next Sentence)。而且,临时保存区E5是用于临时保存已经提取出来的头通知数据和后续通知数据的区域。保存在临时保存区E5中的头通知数据和后续通知数据是借助链信息(Next Msg)相关联起来的。
该例子(见附图10)基于这样一种假设:由一种类型的组成部分给出的通知数据可以以分开的方式提供,不过,如果由多种类型的组成部分给出的通知数据能够以分开的方式提供,则可以将0次过滤处理单元10的设置文件构成为附图11中所示的样子。
在附图11中,组选择定义区E1、通知数据选择区E2和后续数据选择区E3的结构均与附图10中所示的情况相同。管理表E4是这样构成的:使其能够存储指示与来自多种类型的组成部分的多种类型的头通知数据(或者另外还具有后续通知数据的后续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分别与哪里相关联的链信息(Next Sentence)。而且,临时保存区E5是这样构成的:使其能够临时存储多种类型的头通知数据和后续通知数据。然后,类似于附图10中所示的情况,借助链信息(Next Msg)将相同类型的头通知数据和后续通知数据关联起来,并且借助链信息(Next Data)将来自多种类型的组成部分的不同类型的头通知数据关联起来。
如上所述,如果由受管理系统100的组成部分给出的通知数据可以以分开的方式提供,则这一正规表达处理包括使用与如附图12和13(具体示例)中所示的那样定义的索引信息(RegExp、Header、ID、Data Cnt、Data*)相应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索引信息RegExp代表与头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以及跟随其后的后续通知数据的标识符。注意,如果存在针对头通知数据的多条后续通知数据,则索引信息RegExp代表多条后续通知数据的标识符。
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按照附图14所示的过程执行处理。
在附图14中,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在获取通知数据(S31)的时候检查管理表E4(见附图10和11)(S32),判断管理表E4中是否设置了链信息(Next Sentence)(S33)。如果链信息(Next Sentence)没有设置管理表E4中(如果设置的是NULL)(S33中的‘是’),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执行附图15中所示的头数据处理。即,如果可以分开提供的第一个通知数据(头通知数据)实际上仍未提供(S33中的‘是’),则执行附图15中所示的头数据处理(S50)。
在附图15中,与示例相类似(见附图9),执行组选择处理S51,并且通过参照设置文件的组选择定义区E1判断从组选择定义区E1中定义的多个组标识符中选取的组标识符是否与通知数据相一致(S52、S53)。当通知数据的头部与该组标识符相一致时(S52中的‘是’),与已经解释过的示例(见附图9)相类似,执行通知数据选择处理S54,并且通过参照设置文件的通知数据选择区E2,进行有关与通知数据选择区E2中定义的正规表达语句相一致的判断,该正规表达语句是由来自与通知数据的头部相一致的组标识符的链信息指定的(S55、S56)。
如果存在与通知数据相一致的正规表达语句(S55中的‘是’),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判断这一正规表达语句是否由链信息(NextSentence)与相应于后续数据选择区E3(见附图10和11)中定义的后续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相关联(S57)。即,判断与通知选择区E2中定义的通知数据相一致的正规表达语句的链信息是否为NULL。
如果与通知数据相一致的正规表达语句没有与相应于后续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关联起来(链信息=NULL)(在S57中“=NULL”),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判定所获得的通知数据不是分开提供的头通知数据,并且针对与该通知数据相一致的正规表达语句执行附图4中从步骤S3向前的处理。通过这些处理,可以将所获得的通知数据转换成通用数据格式。
然而如果与通知数据相一致的正规表达语句与相应于后续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相关联(链信息≠NULL)(S57中的“≠NULL”),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判定通知数据是分开提供的头通知数据,于是将其链信息设置在管理表E4中(S58),并且将所获得的通知数据(头通知数据)存储到临时保存区E5中(S59)(见附图10和11)。
回过头来参照附图14,如果管理表E4中设置了链信息(NextSentence)(S33中的‘否’),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判定已经获得了头通知数据或后续通知数据,并判断由后续数据选择区E3中定义的链信息(Next Sentence)指定的正规表达语句是否相应于(相一致于)所获得的通知数据(S34)。如果判定彼此不一致(S34中的‘否’),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通过再次检查管理表E4(S32)判断是否有设置在管理表E4中的下一链信息(S33)。然后,在没有下一个链信息的情况下(S33中的‘是’),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按照与前述相同的方式,执行附图15中所示的头数据处理(S50)。在这种情况下,当在附图15中的处理(S57)中判定有指向后续通知数据的链信息时,将已经设置管理表E4中的数据之外的新的链信息设置到管理表E4中。即,接收到了分成多个数据段的新类型的通知数据。此外,如果存在下一个链信息(S33中的‘否’),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判断相应于由该链信息指定的后续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是否相应于(相一致于)该通知数据(S34)。
在重复进行这些处理(S32、S33、S34)的过程中,判定相应于由链信息(即管理表E4的组成部分表[n]的值)指定的后续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与所获得的通知数据相应(相一致)(S34中的‘是’),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判定所获得的通知数据是后续通知数据。然后,将该通知数据(后续通知数据)与包含头通知数据的各条通知数据(在该时间点已经存储到了临时保存区E5中)接起来(S35)。就是说,产生了一串的通知数据。
注意,如果临时保存区E5中存储了多种类型的头通知数据,则查阅临时保存区E5中与作为管理表E4的组成部分的表[n]相关的位置(在与附图11中的Next Sentence相应的位置上的Next Data)。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记住指向从管理表E4的各组成部分(表[n])中得到的临时保存区中的列表的头部(每个Next Data的位置)的指针。
然后,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判断后续数据选择区E3中定义的与所获得的通知数据(后续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是否由链信息(Next Sentence)与相应于其它后续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相关联(S36)。
如果与此时获得的通知数据(后续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与相应于其它后续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相关联(S36中的‘否’),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判定还没有获取到所有分开的通知数据,并且在管理表E4中设置与此时获得的通知数据(后续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的链信息(参见S34中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将指向与其它后续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的链信息重写为指向具有已经设置在管理表E4中的设置值“Next Sentence”的组成部分(用于S34中的判断的表[n])。即,(用链信息)重写用于S34中的判断的作为管理表E4的组成部分的表[n]。而且,将此时获得的通知数据以与一连串其它通知数据相关联的状态存储在临时保存区E5中(S40)(见附图10和11)。
另一方面,如果与此时获得的通知数据(后续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不与相应于其它后续通知数据的正规表达语句相关联(链信息=NULL)(S36中的“是”),即,如果所有的分开的通知数据都已经获得了,则0次过滤处理单元10针对通过相连接获得的一连串通知数据进行正规表达处理(S37)。具体地,执行附图4中所示的步骤S2、S3、S4中的处理,选择与相连接的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提取一连串通知数据的独特部分(见附图12和13),并且基于这些处理的结果将该一连串通知数据转换成通用数据格式。
此后,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执行管理表E4和临时保存区E5的更新处理(S38、S39)。具体地,是从管理表E4中删除与已经处理过的通知数据有关的链信息,并且从临时保存区E5中删除已经处理过的通知数据。
在S38或S40中的处理之后,0次过滤处理单元10对分开的数据进行个别处理(S51)。具体来说,执行附图4中所示的步骤S2、S3、S4中的处理,选择与分开的各个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提取该一连串通知数据的独特部分(见附图12和13),并且在这些处理的结果的基础上将各个通知数据转换成具有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通过这一处理,借助正规表达逐一对分开的通知数据进行了处理。
如上所述,分别与构成代表单个事件的通知数据的头通知数据和单条或多条后续通知数据相应的正规表达语句是以相关联的方式管理的(见附图10和11),并且这些处理是按照附图14和15中所示的过程进行的,从而即使当由受管理系统100中的组成部分以分开的方式提供了代表单个事件的多条通知数据时,对其中结合了多条通知数据的一连串通知数据也能有效进行正规表达处理。结果,将代表单个事件的这一连串通知数据转换成了具有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
如上所述,在由0次过滤处理单元10转换为预定格式(通用数据格式)的通知数据的基础上,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和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控制从通知数据中获得的事件对管理员终端200的通知。
如附图16所示的管理信息是预先定义在事件通知管理程序110中的。更加具体来说,定义了[类型(共用)]、[通知处理手段(一次处理)]、[通知处理手段(二次处理)]、[发生次数上限值(二次处理)]、[监控时间(时间间隔)(二次处理)]、[禁止时间(二次处理)]、[发生次数(二次处理)]、[通知完成时间(二次处理)]和[发生时间(二次处理)]作为管理信息。
[类型(共用)]是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和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共用的信息,其代表了用于识别从通知数据获得的事件(异常等)的信息。[通知处理手段(一次处理)]是由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使用的信息,代表通知处理手段,比如SNMP陷阱(消息)、电子邮件、二次处理(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等,通过这些通知处理手段通知有关事件的信息。这样,一次过滤处理11中使用的[通知处理手段(一次处理)]可以视情况代表二次过滤处理12。
[通知处理手段(二次处理)]是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使用的信息,代表通知处理手段,比如SNMP陷阱、电子邮件等,通过这些手段通知有关事件的信息。[发生次数上限值(二次处理)]是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使用的信息,代表事件发生次数的上限值。[监控时间(二次处理)]是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使用的信息,代表用于监控所发生事件的时间周期(时间间隔)。[禁止时间(二次处理)]是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使用的信息,用作在从最近一次通知的时刻开始没有经过指定时间周期(禁止时间)的情况下禁止通知的判断标准。[发生次数(二次处理)]、[通知完成时间(二次处理)]和[发生时间(二次处理)]是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使用的信息,并且分别代表时间的发生次数、事件通知完成时的时间和事件发生时的时间。
如附图17所示,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具有这样的管理信息表:其中,每个按上述方式定义的[类型]与作为通知处理内容的[通知处理手段(一次处理)]相关联。此外,如附图18所示,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具有这样的信息管理表:其中,每个按照上述方式定义的[类型]与[发生次数上限值]、[监控时间]、[发生次数]、[通知完成时间]、[发生时间]、[通知处理手段(二次处理)]和[禁止时间]联系在一起。在附图18中所示的信息管理表中,[发生次数上限值]、[监控时间]、[禁止时间]、和[通知处理手段(二次处理)]代表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进行的通知处理的内容,并且在这些值当中,[发生次数上限值]、[监控时间]、[禁止时间]代表通知条件。
在由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保存着的管理信息表(见附图17)中,二次处理(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之外的通知处理手段(电子邮件等)可以设置在与指定了表现为相对较高紧急程度的事件的[类型]相关联的[通知处理手段(一次处理)]当中,而二次处理(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可以设置在与指定了表现为相对较低紧急程度的事件的[类型]相关联的[通知处理手段(一次处理)]当中。
而且,在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保存着的管理信息表(见附图18)中,可以在与指定了表现为相对较高紧急程度的事件的[类型]相关联的[发生次数上限值]中设置相对较小的值,在与这种[类型]相关联的[监控事件]中设置相对较短的时间,并且此外可以在与这种[类型]相关联的[禁止时间]中设置相对较长的时间。
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按照附图19所示的过程执行处理。
在附图19中,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获取由0次过滤处理单元10提供的通知数据(通用数据格式)表达的受管理系统100中发生的事件(S101)。具体来说,与通知数据相应的事件是以查阅通知数据的内容与事件之间的相关表的方式获得的。
随后,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查阅管理信息表(见附图17),并且因此获得了与指定了该事件的[类型]相关联的[通知处理手段(一次处理)](S102)。判断该所获取的[通知处理手段(一次处理)]是否为二次处理(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S103)。如果所获得的[通知处理手段(一次处理)]是二次处理,则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将事件通知给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S104)。而如果所获取的[通知处理手段(一次处理)]是二次处理(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之外的通知处理手段,则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查阅管理信息表(见附图17)并且指示与指定了该事件的[类型]相关联的[通知处理手段(一次处理)](通知处理单元15)将事件通知给管理员终端200(S105)。通过这一通知,管理员终端200能够确定受管理系统100中发生的事件。
接收到来自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的事件通知的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按照附图20所示的过程执行处理。
在附图20中,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在获得了事件的时候(S201),选择与相应于所得到的事件的[类型]相关的管理信息表(见附图18)(S202)。然后,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将事件获取时间设置在该管理信息表中的[发生时间]内(S203),并且将设置在该[发生次数]中的值递增1(+1)(S204)。结果,例如,将如附图21A所示的管理信息表(其中,[发生次数]=0,[类型]=A,代表在[发生时间]内未设置时间的初始状态)更新成了如附图21B所示的状态,其中[发生次数]=1并且在[发生时间]中设置了时间(例如,7:30)。注意,这个管理信息表中是这样预设的:[发生次数上限值]=3,[监控时间]=60分钟,[通知完成时间]=0(代表初始值:没有完成通知),[通知处理手段]=电子邮件(通知处理单元15),[禁止时间]=60分钟(等等)。
随后,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判断设置值[发生次数]是否达到了[发生次数上限值](=3)(S205)。在附图21B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发生次数](=1)没有达到[发生次数上限值](=3)(S205中的‘否’),因此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终止一系列的处理。
例如,作为获得事件的结果(参见S201),管理信息表(其中,如附图22A所示,[发生次数]=2,时间“7:30”和时间“7:31”设置在了[发生时间]中)被更新为如附图22B所示的状态,其中[发生次数]=3,事件获得时间(例如,时间“7:45”)设置在了[发生时间]中,从而判定[发生次数](=3)达到了[发生次数上限值](=3)(S205中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还要判断达到[发生次数上限值](时间的数量)的事件是否发生在监控时间(60分钟)之内(S206)。
在附图22B所示的情况下,第一事件发生时间是7:30,而这一次(第三次)的事件发生时间是7:45,从而判定达到了[发生次数上限值](=3)的事件发生在监控时间(60分钟)之内(S206中的‘是’)。随即,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计算从上一次的[通知完成时间]到这次的事件获得时间的时段(S207),并且判断从上一次的[通知完成时间]开始的时间是否处于禁止时间(60分钟)之内(S208)。在本情况下,上一次的[通知完成时间](见附图22A)采用的初始值(=0),并且因此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判定从最后一次的[通知完成时间]开始的时间超过了禁止时间(S208中的‘否’),并且控制事件通知(S209)。即,通过设置在管理信息表中的[通知处理手段]中的电子邮件(通知处理单元15)向管理员终端200给出发生在受管理系统100内的由管理信息表中描述的[类型]=A指定的事件的通知。
在完成了事件通知控制之后,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将,例如,事件通知时间(例如,7:45)设置在管理信息表的[通知完成事件]中(见附图22B)。
这样,在管理信息表更新状态下(见附图23A(与附图22B相同)),当此外再获得由[类型]=A指定的事件时(参见S201)时,如附图23B所示,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更新发生次数,比如[发生次数]=4,并且将事件获得时间(事件发生时间:例如,时间“8:40”)设置在[发生时间]中(S202-S204)。注意,最多可以在[发生时间]中设置三个时间值,在这种情况下,删除了第一个时间“7:30”,设置了新的发生时间“8:40”。结果,管理信息表进入了这样一种状态:在[发生时间]中设置了三个时间值,比如时间“7:31”、时间“7:45”和时间“8:40”。
在这种状态下(见附图23B),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判定事件发生次数达到了[发生次数上限值](=3)(S205中的“是”)。此外,设置在[发生时间]中的第一时间“7:31”和最后的时间(此次设置的时间)“8:40”之间的时间周期超过了60分钟,因此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判定达到了[发生次数上限值](次数的数量)的事件的发生超过了监控时间(60分钟)(S206中的“否”)。结果,虽然事件发生次数达到了[发生次数上限值](=3),但是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判定事件发生频率是很小的,并且不给出通知就完成处理。
此外,在管理信息表的经这样更新了的状态下(附图24A(附图23B也一样)),当此外还获得了由[类型]=A指定的事件时(参见S201),如附图24B所示,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更新发生次数,比如[发生次数]=5,并且将事件获得时间(例如,“8:41”)设置[发生时间]中(S202-S204)。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也删除了[发生时间]中设置的第一时间“7:31”,并设置新的发生时间“8:41”,结果管理信息表进入这样一种状态:在[发生时间]中设置了三个时间值,比如时间“7:45”、时间“8:40”和时间“8:41”。
在这种状态下(见附图24B),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判定事件发生次数达到了[发生次数上限值](=3)(S205中的‘是’)。而且,设置在[发生时间]中的第一时间“7:45”与最后一个时间(此次设置的时间)“8:41”之间的时间周期没有达到监控时间“60分钟”(S206中的‘是’),并且因此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计算从最后一次的[通知完成时间](7:45)到此次的事件获得时间(8:41)的时间周期(56分钟)(S207),并且判定从最后一次的[通知完成时间]开始的时间周期(56分钟)处于禁止时间(60分钟)之内(S208中的‘是’)。结果,虽然达到了具有事件发生次数的设置值的[发生次数上限值](=3)并且在达到[发生次数上限值](=3)之前的时段处于监控事件(60分钟)之内,但是在达到[发生次数上限值](=3)之前的时段处于禁止时间(60分钟)之内,所以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不给出通知就终止了处理。
按照如上所述的由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和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进行的分层处理,对于表现为高紧急程度的事件,在获得了与这一事件相应的通知数据的时刻,可以通过由一次过滤处理单元11进行的处理(见附图19)将该事件通知给管理员终端200。此外,对于表现为不是这么高的紧急程度的事件,只有在涉及到在预定的监控时间之内发生了预定次数(发生次数上限值)的事件的情况(相对较高发生频率的情况)下,才会通过由二次过滤处理单元12进行的处理将受管理系统100内发生的事件通知给管理员终端200。而且,即使在某一事件在监控时间内发生了预定次数的情况下,如果该事件是在预定的禁止时间内发生了预定的次数,那么也不会将这一事件的发生通知给管理员终端200。
这样,可以相应于事件的紧急程度对事件通知加以控制,并且因此能够防止这样一种情况的发生:不必要立即通知的事件增多,造成通信成本增加,并且管理员必须要查验原本不必要查验的通知,从而能够实现系统的有效管理。
注意,在附图20中的事件通知控制(S209)中,如果由某种[类型]指定的事件发生了多次,也可将根据该发生的事件预测出的事件作为预测性信息通知给管理员终端200。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切实防止可能会在受管理系统100中发生的事件(故障)。
在上述的例子中,受管理系统100是诸如服务器等的计算机系统,并且也可以是软件或固件。此外,事件通知的目的地并不局限于诸如管理员终端200等的计算机系统,而是也可以是软件或固件。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到事件通知的软件或固件可以根据事件改变处理的内容。
《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用于使得计算机、其它机器、装置(下文中将称为计算机等)实现任何一种功能的程序等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然后,计算机等读取并运行这一记录介质上的程序,从而能够提供该功能。
这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等意味着能够采用电子手段、磁性方式、光学手段、机械方式或通过化学反应存储能够由计算机等读取的诸如数据、程序等的记录介质。在这些记录介质当中,例如,软盘、磁光盘、CD-ROM、CD-R/W、DVD、DAT、8mm磁带、存储卡等等,是作为可从计算机等上拆装的记录介质而给出的。
此外,硬盘、ROM(只读存储器)等是作为固定在计算机等中的记录介质而给出的。
Claims (8)
1.一种事件通知管理设备,控制与系统中发生的事件有关的信息向预定系统的通知,该信息是从由所述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包括:
存储单元,存储着管理信息,该管理信息中的用于指定事件的事件识别信息与通知处理的内容相关联;和
处理单元,确定与从所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事件相应的通知处理的内容,并且按照该通知处理的内容控制与所述事件相关的信息向所述预定系统的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通知管理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
所述通知处理的内容至少包含:第一处理单元用于通知与事件相关的信息所采用的通知处理单元的选派信息和通知条件,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含第一通知控制单元,该第一通知控制单元确定与从所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事件相应的通知处理单元,并且指示所确定的通知处理单元通知与所述事件相关的信息,和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含第二通知控制单元,该第二通知控制单元在由第一处理单元确定的通知处理单元是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时候,按照所述通知条件控制与所述事件相关的信息的通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事件通知管理设备,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格式转换单元,该格式转换单元将由所述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提供的通知信息转换为预定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事件通知管理设备,所述格式转换单元包括:
表单元,存储和管理多条语句;
语句选择单元,从多条语句中选择表达由所述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提供的通知信息的语句;
独特部分信息提取单元,提取包含在由所选出的语句表达的通知信息中的独特部分信息;和
编辑单元,对所述预定格式中的通知信息进行编辑,该通知信息包括与选择的语句相关的识别信息和所提取的独特部分信息。
5.一种事件通知管理方法,控制与系统中发生的事件有关的信息向预定系统的通知,该信息是从由所述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所述方法包括:
查阅步骤,查阅管理信息,在该管理信息中,指定事件的事件识别信息与通知处理的内容相关联;和
处理步骤,确定与从所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事件相应的通知处理的内容,并且按照所述通知处理的内容控制与所述事件相关的信息向所述预定系统的通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事件通知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处理步骤包括第一处理步骤和第二处理步骤,
所述通知处理的内容至少包含第一处理步骤中用于通知与事件相关的信息所采用的通知处理单元的选派信息和通知条件,
所述第一处理步骤包含第一通知控制步骤,该第一通知控制步骤确定与从所提供的通知信息中获得的事件相应的通知处理单元,并且指示所确定的通知处理单元通知与所述事件相关的信息,并且
所述第二处理步骤包含第二通知控制步骤,该第二通知控制步骤当在所述第一处理步骤中确定的通知处理单元是由该第二处理步骤进行的处理的时候,按照所述通知条件控制与所述事件相关的信息的通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事件通知管理方法,其中所述处理步骤包括格式转换步骤,该格式转换步骤将由所述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提供的通知信息转换为预定格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事件通知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格式转换步骤包括:
语句选择步骤,从多条语句中选择用于表达由所述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提供的通知信息的语句;
独特部分信息提取步骤,提取包含在由所选出的语句表达的通知信息中的独特部分信息;和
编辑步骤,对预定格式中的通知信息进行编辑,该通知信息包括与选择的语句相关的识别信息和所提取的独特部分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73612 | 2005-03-15 | ||
JP2005073612A JP4652090B2 (ja) | 2005-03-15 | 2005-03-15 | 事象通知管理プログラム、事象通知管理装置及び事象通知管理方法 |
JP2005073612 | 2005-03-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35454A true CN1835454A (zh) | 2006-09-20 |
CN1835454B CN1835454B (zh) | 2011-08-24 |
Family
ID=35447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08447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35454B (zh) | 2005-03-15 | 2005-07-08 | 事件通知管理方法和事件通知管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08524B2 (zh) |
EP (2) | EP2341435A1 (zh) |
JP (1) | JP4652090B2 (zh) |
KR (1) | KR100707331B1 (zh) |
CN (1) | CN18354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27589A1 (en) * | 2007-04-12 | 2008-10-23 | Thomson Licensing | Centralized work flow monitoring |
CN101309165B (zh) | 2007-05-14 | 2012-04-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报告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
JPWO2011051999A1 (ja) * | 2009-10-26 | 2013-03-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5724670B2 (ja) * | 2011-06-23 | 2015-05-2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監視装置、監視方法、およ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
JP2015191327A (ja) * | 2014-03-27 | 2015-11-0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システム監視装置、システムの監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20160048529A1 (en) * | 2014-08-13 | 2016-02-18 | Netapp Inc. | Coalescing storage operations |
JP6023858B1 (ja) * | 2015-08-17 | 2016-11-09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計算システム、計算装置、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919569B2 (ja) * | 2015-11-13 | 2021-08-1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ログ分析システム、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MX2018008795A (es) * | 2016-01-25 | 2018-11-29 | Velocity Tech Solutions Inc | Sistemas y metodos para la gestion de eventos en sistemas de planificacion de recursos empresarial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59357A (en) * | 1979-10-18 | 1981-05-22 | Nec Corp | Event information appratus |
JPH0823836B2 (ja) * | 1989-03-20 | 1996-03-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即時通知方式 |
JPH03172038A (ja) * | 1989-11-30 | 1991-07-25 | Nec Corp | アラーム・メッセージ編集処理の集中管理方式 |
JPH04178705A (ja) | 1990-11-13 | 1992-06-25 | Yamatake Honeywell Co Ltd | 診断装置 |
US5592664A (en) * | 1991-07-29 | 1997-01-07 | Borland International Inc. | Database server system with methods for alerting clients of occurrence of database server events of interest to the clients |
JPH06222957A (ja) | 1993-01-25 | 1994-08-12 | Fuji Xerox Co Ltd | 事象自動通報方法 |
JPH06250887A (ja) * | 1993-02-26 | 1994-09-09 | Fuji Xerox Co Ltd | 管理情報自動伝送システム |
JPH07262049A (ja) * | 1994-03-17 | 1995-10-13 | Fujitsu Ltd | Flagコード生成方法,及び回路 |
US5682325A (en) * | 1994-09-12 | 1997-10-28 |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 Level 1 gateway for video tone networks |
JPH08106407A (ja) | 1994-10-07 | 1996-04-23 | Fuji Elelctrochem Co Ltd | 異常警報装置 |
US5655081A (en) * | 1995-03-08 | 1997-08-05 | Bmc Software, Inc. |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computer resources and applications across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ing an intelligent autonomous agent architecture |
JPH08314763A (ja) * | 1995-05-15 | 1996-11-2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ログ情報解析装置 |
US5942986A (en) * | 1995-08-09 | 1999-08-24 | 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ritical event notification |
US5936659A (en) * | 1996-01-31 | 1999-08-10 |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video delivery using pyramid broadcasting |
JP3282652B2 (ja) * | 1996-02-19 | 2002-05-2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Osiマルチレイヤ管理システム |
US5828882A (en) * | 1996-03-15 | 1998-10-27 | Novell, Inc. | Event notification facility |
US5721825A (en) * | 1996-03-15 | 1998-02-24 | Netvision,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lobal event notification and delivery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
US6421737B1 (en) * | 1997-05-02 | 2002-07-1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odularly implemented event monitoring service |
US7315893B2 (en) * | 1997-07-15 | 2008-01-01 | Computer Associates Think,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ltering messages based on context |
US6269369B1 (en) * | 1997-11-02 | 2001-07-31 | Amazon.Com Holdings, Inc. | Networked personal contact manager |
JP3157763B2 (ja) * | 1997-12-22 | 2001-04-16 | 中部日本電気ソフトウェア株式会社 | 障害通報管理装置および障害通報管理用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3279517B2 (ja) | 1998-03-05 | 2002-04-3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イベント処理方法、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
US6167538A (en) * | 1998-03-06 | 2000-12-26 |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components of a computer system |
US6070190A (en) * | 1998-05-11 | 2000-05-3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lient-based application availability and response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for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
US6237114B1 (en) * | 1998-05-13 | 2001-05-22 | Sun Microsystem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monitored computer systems |
US6275957B1 (en) * | 1998-09-21 | 2001-08-1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Using query language for provider and subscriber registrations |
JP2000222241A (ja) | 1999-02-03 | 2000-08-11 | Nec Corp | 装置検査結果の管理方法と検査システム |
US7143431B1 (en) * | 1999-08-06 | 2006-11-28 |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 Method for reduced bandwidth for on-demand data streaming using mini-clusters |
JP3812236B2 (ja) * | 1999-09-10 | 2006-08-2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イベント制御手段を備えた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システム |
US7155735B1 (en) * | 1999-10-08 | 2006-12-26 | Vulcan Patent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broadcast dissemination of time-ordered data |
US6715083B1 (en) * | 1999-10-13 | 2004-03-30 | Ericsson Inc. | Method and system of alerting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 that a hacker may be using their system to gain access to a target system |
WO2001053947A1 (fr) * | 2000-01-18 | 2001-07-26 | Fujitsu Limited | Dispositif de compte-rendu d'information de message pour systeme sous surveillance |
US6792456B1 (en) * | 2000-05-08 | 2004-09-1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oring and executing operational policies that use event rates |
US6769079B1 (en) * | 2000-12-21 | 2004-07-27 | Borland Software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gging messages in an embedded computer system |
US6973667B2 (en) * | 2001-03-01 | 2005-12-06 | Minerva Network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time-shifted delivery of live media programs |
US20020124214A1 (en) * | 2001-03-01 | 2002-09-0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iminating duplicate reported errors in a logically partitioned multiprocessing system |
US6792564B2 (en) * | 2001-03-01 | 2004-09-1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tandardized format for reporting error events occurring within logically partitioned multiprocessing systems |
JP4752137B2 (ja) * | 2001-05-28 | 2011-08-17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入力データの変換方法、入力データの変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入力データの変換システム |
JP2003006772A (ja) * | 2001-06-18 | 2003-01-10 |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 自動通報システム |
JP2003006255A (ja) * | 2001-06-22 | 2003-01-10 | Fujitsu Ltd | Hdl自動修正装置およびhdl自動修正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同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
CN1194316C (zh) * | 2001-06-28 | 2005-03-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计算机网络远程网络监控方法 |
US7308714B2 (en) * | 2001-09-27 | 2007-12-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Limiting the output of alerts generated by an intrusion detection sensor during a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
US7287063B2 (en) * | 2001-10-05 | 2007-10-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torage area network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event notifications with data |
JP2003124933A (ja) | 2001-10-12 | 2003-04-25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監視方法、システム、監視端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JP4050497B2 (ja) * | 2001-11-06 | 2008-02-20 | インフォ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 ログ情報管理装置及びログ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 |
CA2365427A1 (en) * | 2001-12-19 | 2003-06-19 | Ibm Canada Limited-Ibm Canada Limitee | Internal product fault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6862698B1 (en) * | 2002-01-22 | 2005-03-0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of labeling alarms to facilitate correlating alarm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JP4109463B2 (ja) * | 2002-02-21 | 2008-07-02 |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 貨幣処理機の異常報知システム |
JP2003304481A (ja) * | 2002-04-12 | 2003-10-24 | Sony Corp | 画像処理装置と画像処理方法 |
US6931405B2 (en) * | 2002-04-15 | 2005-08-16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Flexible subscription-based event notification |
US6925586B1 (en) * | 2002-05-09 | 2005-08-02 | Ronald Perrella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entrally-controlled client-side filtering |
US7072898B2 (en) * | 2002-05-30 | 2006-07-04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heterogeneous applications |
US7266733B2 (en) * | 2002-06-13 | 2007-09-0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application event integration |
US7698276B2 (en) * | 2002-06-26 | 2010-04-13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Framework for providing a subscription based notification system |
JP4130615B2 (ja) * | 2003-07-02 | 2008-08-0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トレージ装置を有する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障害情報管理方法及び管理サーバ |
US7409583B2 (en) * | 2002-10-07 | 2008-08-05 | Hitachi, Ltd. | Volume and failure management method on a network having a storage device |
JP4202709B2 (ja) * | 2002-10-07 | 2008-12-2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トレージ装置を有する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ボリューム及び障害管理方法 |
US7471645B2 (en) * | 2002-10-25 | 2008-12-30 |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cast in a broadband satellite system |
US20040088715A1 (en) * | 2002-10-31 | 2004-05-06 | Comverse, Ltd. | Interactive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WO2004061681A1 (ja) * | 2002-12-26 | 2004-07-22 | Fujitsu Limited | 運用管理方法および運用管理サーバ |
US7496630B2 (en) * | 2003-05-06 | 2009-02-2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daptive notification delivery in a multi-device environment |
US7543280B2 (en) * | 2003-09-08 | 2009-06-02 | Sap Ag | Converting and executing applications |
CA2444834A1 (en) * | 2003-10-10 | 2005-04-10 | N-Able Technologies Inc. | Multi-network monitoring architecture |
US20050183143A1 (en) * | 2004-02-13 | 2005-08-18 | Anderholm Eric J.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nitoring user, application or device activity |
US20050278708A1 (en) * | 2004-06-15 | 2005-12-15 | Dong Zhao | Event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network managemen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
JP4746850B2 (ja) * | 2004-06-21 | 2011-08-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パターン生成プログラム |
US7373552B2 (en) * | 2004-09-30 | 2008-05-1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Model based diagnosis and repair for event logs |
US7324542B2 (en) * | 2005-01-19 | 2008-01-29 | Alcatel Lucent | Multicast distribution of streaming multimedia content |
US7523359B2 (en) * | 2005-03-31 | 2009-04-2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monitoring and responding to error events |
-
2005
- 2005-03-15 JP JP2005073612A patent/JP465209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6-10 EP EP11159054A patent/EP234143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6-10 EP EP05253586A patent/EP1703394A3/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5-07-07 KR KR1020050061121A patent/KR10070733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7-08 CN CN2005100844720A patent/CN183545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9-28 US US11/236,534 patent/US790852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212743A1 (en) | 2006-09-21 |
KR100707331B1 (ko) | 2007-04-13 |
EP1703394A2 (en) | 2006-09-20 |
CN1835454B (zh) | 2011-08-24 |
JP4652090B2 (ja) | 2011-03-16 |
US7908524B2 (en) | 2011-03-15 |
KR20060101146A (ko) | 2006-09-22 |
JP2006259892A (ja) | 2006-09-28 |
EP2341435A1 (en) | 2011-07-06 |
EP1703394A3 (en) | 2008-1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35454A (zh) | 事件通知管理方法和事件通知管理设备 | |
CN1135857C (zh) | 电信性能管理系统 | |
RU2599967C2 (ru) | Управление жизненным циклом приложений | |
CN1922578A (zh) | 系统、管理服务器、承担服务器、控制方法及程序及记录媒体 | |
CN1862279A (zh) | 电池组老化率估算、故障检测方法和电池组管理监测装置 | |
CN1920828A (zh) | 一种垃圾文件清理方法及系统 | |
CN1684472A (zh) |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应用启动控制方法 | |
CN1649311A (zh) | 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行为异常检测系统和方法 | |
CN1741460A (zh) | 一种电信网络通用性能管理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942854A (zh) | 屏幕转换控制装置 | |
CN1677934A (zh) | 监控网络业务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35472C (zh) | 系统应用软件管理方式 | |
CN1886976A (zh) | 用于使用动作列表及版本控制对一无线装置执行动作的方法、软件及设备 | |
CN1913692A (zh) | 按配置下载设备软件的方法 | |
CN1262946C (zh) | 半导体处理过程的控制系统 | |
CN1975772A (zh) | 整合多个系统中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0351809C (zh) | 一种在监控系统中实现代理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4866951B (zh) | 业务流程中的业务信息更新方法和系统 | |
CN1878322A (zh) | 故障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 |
JP5187318B2 (ja) | 棄却判定機能を有する合成ワークフローモニタリング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940867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记录媒体和程序 | |
CN1901467A (zh) | 一种快速处理告警的方法和系统 | |
CN1842997A (zh) | 终端装置、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网络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 |
CN1284093C (zh) | 安全漏洞诊断系统 | |
TWI482033B (zh) | 排程方法及電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