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4799A - 冷却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却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34799A CN1834799A CNA2005101032299A CN200510103229A CN1834799A CN 1834799 A CN1834799 A CN 1834799A CN A2005101032299 A CNA2005101032299 A CN A2005101032299A CN 200510103229 A CN200510103229 A CN 200510103229A CN 1834799 A CN1834799 A CN 18347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member
- transport device
- rotary part
- cooling
- recording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3—Feeding path after the fixing point and up to the discharge tray or the finisher, e.g. special treatment of copy material to compensate for effects from the fix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冷却传送装置,包括:旋转部件,其设置有弹性层;环状带部件,其在旋转部件与带部件之间传送记录介质,所述带部件在压力作用下与旋转部件接触以形成辊隙区,并被旋转部件旋转;以及吸热加压部件,其在辊隙区将带部件压在旋转部件上,并从记录介质吸热,所述吸热加压部件被设置在带部件的内表面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传送装置以及使用该冷却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冷却传送装置用在诸如复印机或传真机装置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以冷却和传送记录介质,并将在该记录介质上的未定影色调剂像进行加热熔化且定影。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或打印机中,众所周知有这样一种热定影法:即,对记录介质上未定影的色调剂像进行加热熔化并定影。然而,如果使定影加速或连续地重复进行定影,就会因定影后的记录介质未充分冷却而导致色调剂的硬化不足,由此可以理解:由于排出的记录介质之间的色调剂硬化不足而可能造成纸张彼此粘附。而且,在进行双面打印时,传送定影后的记录介质会导致带电的色调剂受到从记录介质排出的热量的影响,由此可以理解:可能会出现诸如浓度不均匀等的图像异常。
为解决这些问题,众所周知一种冷却传送装置,其紧随定影之后对记录介质进行强制冷却(例如,参阅JP-A-2003-233227)。
在文献JP-A-2003-233227中,提出了一种这样的冷却方法:即,如图8A所示,一对旋转体彼此挤压而形成辊隙区,经由该辊隙区夹持地传送并冷却紧随定影之后的记录介质103,这对旋转体包含具有弹性层101a的吸热辊101以及由热管构成的辊102。
此外,在该专利文献中,还提出了另一种冷却方法:即,如图8B所示,具有良好导热率的传送带106桥架于由热管构成的辊104与另一个辊105之间,具有弹性层101a的吸热辊101与传送带106相对以形成宽的辊隙区,在传送带106上传送和冷却定影之后的记录介质103。
然而,在一对旋转体之间传送记录介质的类型中,由于难以得到宽的辊隙区,所以记录介质的冷却效果不够。另一方面,在使用传送带的类型中,尽管能够得到宽的辊隙区,但记录介质是靠传送带自身的冷却效果而被冷却的,其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传送带在到达辊隙区前也有放冷效果,故在辊隙区的冷却效果受到了削弱。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冷却传送装置,其包括:旋转部件,其设置有弹性层;环状的带部件,其在旋转部件与带部件之间传送记录介质,所述带部件在压力作用下与旋转部件接触以形成辊隙区,并被旋转部件旋转;以及吸热加压部件,其在辊隙区将带部件压在旋转部件上,并从记录介质吸热,所述吸热加压部件设置在带部件的内表面侧。
附图说明
在各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冷却传送装置的说明图;
图2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使用所述冷却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说明图;
图3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冷却传送装置的说明图;
图4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到冷却传送装置的水冷装置的说明图;
图5A和5B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冷却传送装置的变形的说明图,其中,图5A是示意图,图5B是沿图5A所示的Vb-Vb线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6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冷却传送装置的说明图;
图7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冷却传送装置的说明图;以及
图8A和8B示出传统冷却传送装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冷却传送装置包括:具有弹性层1a的旋转部件1;环状的带部件2,其传送在旋转部件1与带部件2之间的记录介质3,所述带部件在压力作用下与旋转部件1接触,并随旋转部件1一起旋转;以及吸热加压部件4,其在预定区域将带部件2压在旋转部件1上并从记录介质3上吸热,所述吸热加压部件设置在带部件2的内表面侧。
旋转部件1设置有弹性层1a并被设计为可弹性变形。可以在旋转部件1的表面上设置具有良好导热率的诸如金属薄膜等的薄层或诸如氟树脂层等的防粘层。可以在旋转部件1的诸如金属薄层等的薄层表面上设置防粘层。当在旋转部件1的表面上设置高导热层时,增强了旋转部件1从记录介质3吸热的效果,使得更容易从记录介质3上带走热量,从而提高了冷却效果。另外,通过在旋转部件1的表面上涂覆防粘层,可以防止记录介质3上的色调剂T粘附到其上。
可以将带部件2设计为金属带或者树脂带,只要其具有耐热性即可,并且也可以是单层或者复合层结构。
当带部件2压在旋转部件1上时,吸热加压部件4形成预定的辊隙区。为提高冷却效率,优选的是,要保证辊隙区尽可能的宽。另外,必要的是吸热加压部件4能够从记录介质3上吸热。虽然是整体地还是部分地(内部或在表面上)具有吸热功能部分这样的部件结构并不重要,但吸热加压部件4可以由具有高导热率的诸如金属等的材料构成。而且,只要能获得从记录介质3上吸热的效果,也可以使用填充有高导热率填料的树脂。
而且,只要能确保预定辊隙区较宽,辊隙区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形状,例如在旋转部件1那一侧是凸形,在吸热加压部件4那一侧是凸形,或者是水平形状等。
将吸热加压部件4连接到通过其使冷却介质循环的冷却装置5上。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提高从记录介质3上吸热的效果。
冷却装置5可以是水冷装置,因而能有效且经济地冷却吸热加压部件4,并能稳定地维持从记录介质3上吸热的作用。
带部件2和吸热加压部件4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面具有低摩擦层,用以减小它们之间的摩擦阻力。通过涂覆该低摩擦层,带部件2的旋转操作变得更平稳,从而抑制了走带(belt walk)的发生。另外,对于传送记录介质3的影响也较小,从而抑制了纸张出现皱损。
可以通过在带部件2的内表面涂覆润滑剂来形成低摩擦层,其中,借助于简单的结构可以减小带部件2与吸热加压部件4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带部件2的旋转操作变得更加平稳。
带部件2可以由金属制成,由此确保了带部件2的高导热性,使得从记录介质3到吸热加压部件4的吸热变得更有效。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部件1和带部件2之间的辊隙区在旋转轴方向上的宽度可以比所用的记录介质3的最大宽度宽。
在本实施例中,从不需要进行走带控制和减小装置大小的观点出发,旋转部件1可以具有驱动源,带部件2可以通过旋转部件1来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带部件2的内部设置对带部件2的移动路径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6,就可以抑制带部件2的不必要的偏移,由此使带部件2的旋转操作变得更平稳。此外,可以将用于减小与带部件2的摩擦阻力的层(例如,防粘层)设置在导向部件6在带部件2那一侧的表面上。
可以将上面参考图1描述的结构应用到图像形成装置中。这种情况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承载色调剂像的图像载体、将图像载体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3上的转印单元、加热并定影被转印到记录介质3上的色调剂像的定影装置,以及上述在定影后冷却记录介质3的冷却传送装置。此外,在转印的同时进行定影的这种形式中,转印单元也可以作为定影单元使用。
可以这样传送记录介质3,以使被定影的色调剂像T面向旋转部件1的那一侧。通过将定影的色调剂像T设置在可弹性变形的旋转部件1的那一侧,可以抑制在旋转部件1与吸热加压部件4之间的辊隙区中出现图像紊乱。
第二实施例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2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其具有能够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0;图像读取单元11,其读取装置主体10顶部上的原稿;原稿输送装置12,其位于图像读取单元11的上面,用于将原稿传送到图像读取单元11中;以及多级抽拉式送纸盒51至53,其位于装置主体10的图像形成单元20的下面,用于供给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图像形成单元20采用电子照相法,并具有所谓串联型的结构,其中,将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四种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平行地设置在中间转印带30上。因此,由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形成的四种颜色的色调剂像顺序地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并被多重化(multiple)。接着,通过二次转印装置35将多重化的色调剂像集中转印到从送纸盒51至53供给的纸张上,接下来,将纸张导入定影装置40中,然后导入到冷却传送装置70中。当然,不需要将四种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1按这种顺序设置,而是也可以按其它顺序设置。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包括:感光鼓22,其形成并承载彩色组分的色调剂像;诸如充电辊等的充电装置23,其对感光鼓22进行充电;激光曝光装置24,其在带电的感光鼓22上形成潜像;显影装置25,其使感光鼓2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一次转印装置26,其由一次转印辊构成,用于将感光鼓22上的色调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以及清洁装置27,其清除残留在感光鼓22上的残余色调剂。在本实施例中,单独设置激光曝光装置24,以将四种颜色的所有图像形成单元21曝光。
例如,中间转印带30环绕多个张紧辊31至33而张紧,并借助于作为驱动辊的张紧辊31而被循环传送。另外,将由二次转印辊构成的二次转印装置35与作为支撑辊的张紧辊33对置。此外,将去除中间转印带30上的残余色调剂的中间转引带清洁装置36设置在与该中间转印带30的张紧辊32相对的位置上。
这里,本实施例的纸张传送系统被设计如下:即,纸张传送系统包括:从送纸盒51至53垂直向上延伸的垂直传送路径61、在垂直传送路径61的下游侧水平延伸的主传送路径62、在主传送路径62的最下游侧附近像字母Y一样向下延伸的退避传送路径(refugeconveying path)63以及从退避传送路径63的中间直到垂直传送路径61水平延伸的反转传送路径64。
在主传送路径62上设置有:控制纸张位置的定位辊54;将多重化的色调剂像集中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的二次转印装置35;传送其上已集中转印有色调剂像的纸张的传送带55;将色调剂像定影在纸张上的定影装置40;传送紧随定影之后的纸张同时对其进行冷却的冷却传送装置70;以及设置在装置主体10侧面的排纸辊56,该排纸辊56将纸张排出到用于堆叠纸张的排纸托盘57上。
在这些传送路径61至64上,适当地设置诸如传送辊和传送导向装置等的传送部件以可靠地传送纸张。
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40通过将色调剂加热熔化来使色调剂定影,该定影装置40包括:内部具有诸如卤素灯等热源的加热辊41以及与加热辊41对置的加压辊42。
本实施例的冷却传送装置70被设计为如图3所示的结构。如图3所示,冷却传送装置70包括在纸张S上色调剂所在面那一侧设置的具有弹性层71a的弹性辊71,并且还包括环带72和加压部件73的主要组件,环带72与该弹性辊71一起旋转以传送该辊与该带之间的纸张S,所述加压部件73通过接触环带72的背面来将环带72压在弹性辊71上,以及当纸张S在弹性辊71与环带72之间传送时从纸张S上吸热。
为使环带72充分旋转,并使加压部件73能够从纸张S上有效地吸热,而在弹性辊71和加压部件73之间形成较宽的辊隙区。
弹性辊71具有由硅树脂的海绵橡胶制成的弹性层71a,该弹性层71a覆盖在具有良好机械强度的金属芯71b的周围。弹性辊71受驱动而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层71a的表面未经处理,但可以将由具有良好机械强度和高导热率的不锈钢、镍或硬铝制成的金属薄层设置在弹性层71a的表面上,或者也可以使用其他树脂(只要它们具有机械强度和高导热率即可)。如果设置了这种薄层,就可以在弹性辊71那一侧积极地进行从纸张S上吸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果。
可以将由氟树脂或硅树脂制成的具有良好防粘能力的高防粘层设置在弹性辊71的表面上,以取代薄层。利用该高防粘层,即使是紧随定影之后的纸张S上的色调剂处于半硬化状态,也能防止其粘附到弹性辊71上,从而防止了图像缺陷。氟树脂的典型例子包括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和PTFE(聚四氟乙烯),硅树脂的典型例子包括热塑性硅橡胶。
为将这些材料覆盖在弹性辊71的表面上,可以使用诸如溅射法等的涂层法,或者放置树脂管的方法。
而且,可以将这些高防粘层进一步形成在金属薄膜上。
另一方面,必要的是环带72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热性(大约100到120℃)。环带可以由聚酰亚胺树脂的树脂膜制成,但优选的是由诸如不锈钢、镍或硬铝等金属制成的薄层带,以提高纸张S的冷却效果。如果环带72是由金属制成的薄层带,就更能确保导热率,而且更能有效地表现出加压部件73的吸热作用。
尽管本实施例中使用了金属环带72,但环带72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复合层结构,或者可以在金属环带72的表面上设置作为防粘层的树脂层。可以形成PFA、PTFE、FEP(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的氟树脂层来作为该树脂层,从而提高了防粘能力,降低了摩擦力,在夹持地传送纸张S时提高了纸张传送性能,并且抑制了纸张皱损的发生。
将润滑剂涂覆在环带72的内周面上,以提高环带72与加压部件73之间的滑动能力,并使环带72更平稳地旋转。
硅油、氟油或者它们的油脂可以用作润滑剂。为提高纸张S的冷却效果,可以使用诸如硅油混合物等的导热油脂,该硅油混合物是由具有良好导热率的诸如氧化铝等的粉末与硅油混合而成的。
将加压部件73设置在环带72的背面,加压部件73通过与环带72接触而将环带72压在弹性辊71上,并从纸张S上吸热。
加压部件73具有由诸如不锈钢、铝、镍、铜或锌等金属或者这些金属的合金制成的基材,并由加压部分73a和支撑部分73b构成,所述加压部分73a用于形成它和弹性辊71之间的辊隙区,并且加压部分73a在其内部具有镗出的空间74,所述支撑部分73b用于支撑加压部分73a。
加压部件73并不限于金属部件,而是可以使用热管或者散热片,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形状可以被任意地设置成像片状或辊状,以符合要形成的形状。另外,可以将加压部分73a和支撑部分73b分开设置。
弧形带行程导板75设置在环带72的内部中加压部件73与环带72不接触的部分上,并与加压部件73的支撑部分73b连接,以抑制在旋转期间环带72的偏移并使其保持平稳的旋转。
带行程导板75可以由金属或者树脂制成,只要其具有刚性即可。带行程导板75在环带72那一侧设置有氟树脂制成的防粘层。因此,即使环带72与带行程导板75接触,摩擦阻力也会足够小从而不会阻碍环带72的旋转。
冷却水流经加压部件73的加压部分73a内部的空间74。如图4所示,柔性软管85与铜管73c连接,所述铜管73c与加压部分73a内部的空间74连接并在两端延伸,柔性软管85的另一端通向冷却装置80。
冷却装置80包括:散热器82,该散热器82使冷却水通过在装置主体81内部延伸的铜管;风扇83,其输送空气到散热器82中;以及微型泵84,其与装置主体81外部的多个柔性软管85连接,并将冷却水经由柔性软管85泵入到冷却装置80和加压部分73a的空间74中。这种冷却装置80具有与个人计算机的冷却装置相同的结构,并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10(见图2)的内部。
下面将参考图2说明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传送系统的操作。
从送纸盒51至53中任意一个送纸盒中送出的纸张在垂直传送路径61上移动,并通过设置在主传送路径62上的定位辊54进行定位和控制,然后移动到二次转印装置35中。
另一方面,由图像形成单元21(21a至21d)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的各色的色调剂像被承载于中间转印带30上,并被引到二次转印装置35中。然后,中间转印带30上多重化的色调剂像被二次转印装置35集中转印到纸张上。通过传送带55来传送其上已集中转印有色调剂像的纸张,并将该纸张传送至定影装置40中。其后,定影装置40对色调剂像进行加热熔化,并将其定影在纸张上。紧随定影之后的纸张由冷却传送装置70进行冷却,然后将冷却的纸张在主传送路径62上移动,并由排纸辊56排出到排纸托盘57上。
因此,由于色调剂被硬化,所以,即使排出的纸张被堆叠在排纸托盘57上,也能防止排出到排纸托盘57上的纸张由于色调剂的粘附作用而导致彼此粘附。
在进行纸张的双面打印时,由冷却传送装置70冷却的纸张暂且从主传送路径62退避到退避传送路径63。纸张在退避传送路径63上充分移动后,当纸张的尾部超出反转传送路径64的入口时,退避传送路径63上的预定传送辊就执行反转操作,以便将退避传送路径63上的纸张反向传送到反转传送路径64上。接着,将反向传送的纸张以纸张的内、外面颠倒的状态再次传送到主传送路径62上,并形成新的色调剂像。其后,纸张经过定影装置40、冷却传送装置70以及排纸辊56,并被排出到排纸托盘57上。
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向传送的纸张被冷却传送装置70冷却,所以,可以防止在传送路径上出现由于纸张排出的热量所导致的缺陷(nonconformity)。
下面将主要参考图3说明冷却传送装置70的操作。
通过定影装置40对其上已集中转印有色调剂T的纸张进行加热,并将其插入到冷却传送装置70中。
在冷却传送装置70内部,纸张S在弹性辊71与加压部件73之间的预定辊隙区内被冷却。这时,冷却装置80(参见图4)使冷却水循环地流经加压部件73,以维持从纸张S吸热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金属制成的环带72具有高导热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从纸张S到加压部件73的吸热效果。即使环带72是例如聚酰亚胺树脂的树脂膜,但由于它的厚度很薄,所以也不会妨碍加压部件73对纸张S的吸热效果。
由于冷却传送装置70被设计为这样:即,将弹性辊71和加压部件73对置,环带72夹在它们之间,并通过弹性辊71带动环带72转动以冷却加压部件73,所以,可以有效地从在高温状态下由定影装置40(在定影装置40中对色调剂进行加热熔化)中排出的纸张S上吸热,从而防止由于纸张S排出的热量而导致出现各种缺陷。
而且,不必进行环带72的走带控制,从而简化了冷却传送装置70,并使其更小。
此外,由于色调剂像T位于弹性辊71的那一侧,所以可以防止由于弹性变形而导致在纸张S上出现色调剂图像紊乱。
图5A和5B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变形实例,其中,加压部件73具有不同的结构,在加压部分73a内部没有空间74(见图3),由铜管构成的冷却管76在加压部分73a内部延伸。在本实例中,冷却管76与未显示的冷却装置连接,以使冷却水循环地流过冷却管76。图5B是沿图5A所示的Vb-Vb线得到的剖视图。
而且,在本实例中,将冷却管76的冷却水入口侧76a和出口侧76b设置在相同的方向上,并将它们从一个方向安装到冷却传送装置70(例如,见图3)中,从而简化了装置的结构。
由于加压部件73的冷却完全在该结构中进行,所以与第二实施例具有相同的效果。
尽管在本实例中将冷却管76的入口侧76a和出口侧76b设置在一个方向上,但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适当地选择冷却管76的形状、大小和安装间距。
第三实施例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冷却传送装置的示意图。在第三实施例的冷却传送装置中,与第二实施例的冷却传送装置(例如,见图3)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冷却水循环通过加压部件,而且在加压部件中未设置空间。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的加压部件73由加压部分73a和支撑部分73b构成。具体而言,加压部分73a沿弹性辊71的轴向设置有多个散热片731,这些散热片731有助于加压部件73的散热。
因此,加压部分73a的热量由散热片731散发,以防止加压部分73a的温度异常上升。
这样,即使没有冷却水循环通过加压部分73a,也能将加压部分73a的温度抑制得较低,由此能有效地进行从纸张S上吸热。
为提高散热片731的散热效果并防止所散发的热量对图像形成装置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可以使用多叶片式风扇将空气送给散热片731。而且,可以设置送风导管,以防止由多叶片式风扇送入并被散热片731加热的空气流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部分中。
因此,即使没有冷却水流过加压部件73,也可以防止加压部件73的温度上升,从而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将散热片731设置在加压部件73的加压部分73a的那一侧,但它们也可以设置在支撑部分73b的那一侧。
第四实施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冷却传送装置的示意图。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冷却传送装置中,与第二实施例的冷却传送装置(例如,见图3)不同之处在于环带是被张紧的。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的环带72环绕在三个张紧辊91至93上且张紧,并进行旋转。通过将加压部件73压在弹性辊71上来确保弹性辊71和环带72之间的辊隙区,并且与第二实施例一样,将未显示的水冷装置与加压部件73的空间74相连。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确保了弹性辊71和环带72之间的辊隙区较宽,以便提高加压部件73的吸热效果,并有效地从纸张S上吸热。
实例
本实例具有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的结构,其中,对冷却传送装置的冷却效果进行评价和确认。
在本实例中,弹性辊由海绵状弹性层、不锈钢管以及PFA管构成,所述海绵状弹性层由发泡的硅树脂制成,覆盖在不锈钢金属芯周围;所述不锈钢管具有30μm的厚度,覆盖在所述弹性层的表面上,所述PFA管具有30μm的厚度,覆盖在表面上。该弹性辊具有26mm的外径以及360mm的长度。
另一方面,环带具有内径为30mm、厚度为50μm以及长度为330mm的镍电铸带作为基材,并在基材的外周表面上涂有30μm厚度的PFA作为防粘层。此外,将作为润滑剂的具有0.3Pa×s粘度的氨基变性硅酮涂覆在环带的内表面上,以降低环带与加压部件之间的摩擦。
加压部件由内部具有空间的铝合金制成,并经由不锈钢管连接到外部水冷装置上以使冷却水循环。并且调节加压部件的压力,以使加压部件与弹性辊之间的辊隙区的宽度(沿纸张传送方向的长度)可以为15mm。
而且,加压部件稳固地支撑由PBT树脂制成的带行程导板,以使环带平稳地旋转。
通过在这种条件下旋转弹性辊,当弹性辊与环带的圆周速度达到104mm/sec时,使用基重为127g/m2的单面涂层纸(coated paper)作为纸张来测试冷却效果,获得如下结果:
由定影装置定影后的色调剂表面温度和通过冷却传送装置后的表面温度之差是15℃。
为确认该冷却传送装置的稳定性,以与上面相同的方法连续供给10000张纸。结果,在环带中没有出现诸如折缝或褶皱等的破损,或者也没有因定影后的图像通过冷却传送装置而导致紊乱。
从而,确认了本发明的优点。
正如参照这些实施例详细说明的,由于冷却传送装置包括:具有弹性层的旋转部件;在旋转部件与带部件之间传送记录介质的带状部件,所述带部件随旋转部件一起旋转;以及吸热加压部件,该吸热加压部件在预定辊隙区内将带部件压在旋转部件上,并从记录介质上吸热,在带部件的内表面侧设置所述吸热加压部件,所以,能得到较宽的旋转部件与带部件之间的辊隙区,并能有效地进行记录介质的冷却。
通过使用所述冷却传送装置能够提供这样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即,画质不受从定影后的记录介质排出的热量的影响。
尽管参考这些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这些讲述,显然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形。显而易见,这些变化和变形被认为是在由附加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和意图之内。
2005年3月15日提出的申请号为No.2005-073454的日本专利中公开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在内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全部并入本文。
Claims (14)
1.一种冷却传送装置,其包括:
旋转部件,其设置有弹性层;
环状的带部件,其在旋转部件与带部件之间传送记录介质,所述带部件在压力作用下与所述旋转部件接触以形成辊隙区,并通过所述旋转部件而旋转;以及
吸热加压部件,其在辊隙区将所述带部件压在所述旋转部件上,并从所述记录介质上吸热,所述吸热加压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内表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吸热加压部件连接到冷却装置上,所述冷却装置使冷却介质在所述吸热加压部件的内部进行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装置是水冷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吸热加压部件设置有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将从所述记录介质上吸收的热量中的至少一部分热量进行散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带部件和所述吸热加压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在其接触面上设置有低摩擦层,所述低摩擦层减小所述带部件和所述吸热加压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传送装置,其中,
通过在所述带部件的内表面涂覆润滑剂来形成所述低摩擦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带部件由金属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部件的表面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具有比所述旋转部件更高的导热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部件的表面设置有防粘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带部件之间的辊隙区在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轴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记录介质的最大宽度宽。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部件设置有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的驱动源,
其中,所述带部件在辊隙区与所述旋转部件接触,并通过所述旋转部件而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却传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带部件的移动路径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内表面侧。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其承载色调剂像;
转印单元,其将所述图像载体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单元,其对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加热并定影;以及
冷却传送装置,其在色调剂像被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后对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冷却,所述冷却传送装置包括:
旋转部件,其设置有弹性层;
环状的带部件,在所述旋转部件与带部件之间传送所述记录介质,所述带部件在压力作用下与所述旋转部件接触以形成辊隙区,并被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以及
吸热加压部件,其在辊隙区将所述带部件压在所述旋转部件上,并从所述记录介质吸热,所述吸热加压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带部件的内表面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以被定影的色调剂像面向所述旋转部件一侧的方式来传送所述记录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73454A JP2006258953A (ja) | 2005-03-15 | 2005-03-15 | 冷却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073454 | 2005-03-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34799A true CN1834799A (zh) | 2006-09-20 |
CN100524054C CN100524054C (zh) | 2009-08-05 |
Family
ID=37002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10322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54C (zh) | 2005-03-15 | 2005-09-15 | 冷却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80795B2 (zh) |
JP (1) | JP2006258953A (zh) |
CN (1) | CN100524054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0189A (zh) * | 2009-03-18 | 2010-09-22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1324767B (zh) * | 2007-06-14 | 2011-09-28 | 株式会社理光 | 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526789B (zh) * | 2008-03-07 | 2014-06-11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49199B2 (ja) * | 2005-02-08 | 2010-09-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装置 |
ATE450324T1 (de) * | 2006-08-31 | 2009-12-15 | Oce Tech Bv | Temperatursteuerungssystem für eine walze einer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
JP2010078665A (ja) * | 2008-09-24 | 2010-04-08 | Fuji Xerox Co Ltd | 記録材冷却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45621A (ja) * | 2008-12-17 | 2010-07-01 | Ricoh Co Ltd | 記録媒体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181491A (ja) * | 2009-02-03 | 2010-08-19 | Fuji Xerox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606138B2 (en) | 2009-08-05 | 2013-12-10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Cooling device having a turbulence generating unit |
US8351817B2 (en) | 2009-08-26 | 2013-01-08 | Ricoh Company, Ltd. | Cool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
US8412068B2 (en) * | 2009-08-28 | 2013-04-02 | Ricoh Company, Ltd. | Cooling device including a water-absorbing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2012168216A (ja) * | 2011-02-10 | 2012-09-06 | Ricoh Co Ltd | 熱交換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10930B2 (ja) * | 2011-03-07 | 2016-04-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熱交換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725026B2 (en) | 2011-06-10 | 2014-05-13 | Ricoh Company, Ltd. | Cool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JP5824903B2 (ja) | 2011-06-23 | 2015-12-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沢付与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182190A (ja) * | 2012-03-02 | 2013-09-12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56788B2 (ja) | 2012-03-27 | 2018-01-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029844A (ja) * | 2012-09-06 | 2013-02-07 | Ricoh Co Ltd | 転写材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TWI514096B (zh) * | 2013-11-01 | 2015-12-21 | Teco Image Sys Co Ltd | 滾輪及其適用之定影裝置 |
TWI514095B (zh) * | 2013-11-01 | 2015-12-21 | Teco Image Sys Co Ltd | 定影裝置及其滾輪 |
JP6340669B2 (ja) * | 2014-12-09 | 2018-06-1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物冷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印刷機 |
US9498992B2 (en) * | 2014-12-09 | 2016-11-22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Sheet material cooling device and printer including the same |
JP7180236B2 (ja) * | 2018-09-25 | 2022-11-30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0201369A (ja) | 2019-06-10 | 2020-12-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84459A (ja) * | 1990-11-20 | 1992-07-01 | Ricoh Co Ltd | 画像記録機の記録シート冷却装置 |
JPH04369677A (ja) * | 1991-06-19 | 1992-12-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099169A (ja) * | 2000-09-20 | 2002-04-05 | Fuji Xerox Co Ltd | 定着装置 |
US6618573B2 (en) * | 2000-09-20 | 2003-09-09 | Fuji Xerox Co., Ltd. | Fixing belt and fuser |
JP3788221B2 (ja) * | 2000-09-20 | 2006-06-2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2003233227A (ja) * | 2002-02-13 | 2003-08-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987399B2 (ja) * | 2002-08-22 | 2007-10-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該定着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4300946B2 (ja) * | 2002-09-24 | 2009-07-2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定着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05
- 2005-03-15 JP JP2005073454A patent/JP2006258953A/ja active Pending
- 2005-08-30 US US11/213,811 patent/US7280795B2/en active Active
- 2005-09-15 CN CNB2005101032299A patent/CN10052405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24767B (zh) * | 2007-06-14 | 2011-09-28 | 株式会社理光 | 自动原稿搬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526789B (zh) * | 2008-03-07 | 2014-06-11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840189A (zh) * | 2009-03-18 | 2010-09-22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设备 |
CN101840189B (zh) * | 2009-03-18 | 2012-11-07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210333A1 (en) | 2006-09-21 |
US7280795B2 (en) | 2007-10-09 |
JP2006258953A (ja) | 2006-09-28 |
CN100524054C (zh) | 2009-08-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34799A (zh) | 冷却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US9423730B2 (en) | Cool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
CN1296783C (zh) | 图像加热装置 | |
US9599940B2 (en) | Fixing device with nip forming member having a high thermal-conductive layer with a low thermal conductive portion | |
CN101251742B (zh) | 定影单元和使用该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 |
CN1677272A (zh) | 图像加热装置及其内使用的传送辊 | |
CN1704854A (zh)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
CN1821900A (zh)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818810A (zh)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US8244166B2 (en) | Fu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 |
CN104216261A (zh)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311310C (zh) | 成像装置 | |
US7809317B2 (en) | Intermediate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107541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244043A (ja) | 印刷に有用な装置 | |
JP2010128299A (ja) | 加熱定着装置 | |
JP201615709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冷却装置 | |
CN1132067C (zh) | 调色剂定影装置 | |
JP6650107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930366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145621A (ja) | 記録媒体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155628B2 (ja) | 光沢付与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4076662B (zh)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3208049A (ja) | 加熱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4604772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