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7075A - 按摩器 - Google Patents

按摩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7075A
CN1827075A CN 200610009448 CN200610009448A CN1827075A CN 1827075 A CN1827075 A CN 1827075A CN 200610009448 CN200610009448 CN 200610009448 CN 200610009448 A CN200610009448 A CN 200610009448A CN 1827075 A CN1827075 A CN 1827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gear
chassis
worm
massag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094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7075B (zh
Inventor
古家义也
常峰丰彦
吉川知也
铃木孝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7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7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27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70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过用底盘直接形成减速机构的齿轮箱,提供可使蜗轮与蜗杆的轴间距维持一定的按摩器。一种按摩器,其具备按摩单元(30),该按摩单元(30)是通过将安装有治疗指(40)(40)的按摩轴(72)、对该按摩轴(72)进行旋转驱动的按摩电机(71)、以及在按摩轴(72)与按摩电机(71)之间以可传达动力的方式连接的减速机构搭载在由金属板构成的底盘(90)上而形成,该按摩器的特征在于,减速机构具有齿轮箱(95),该齿轮箱(95)是通过对底盘(90)的金属板(93)进行弯曲而制成。

Description

按摩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装配了治疗指的按摩单元的底盘的改良,具体来说,是减速机构的齿轮箱可由底盘构成的按摩器。
背景技术
以往,对被治疗者的肩膀、腰等患部实施按摩的座椅型或床型按摩器已为人所知。作为这样的按摩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就有在被治疗者后背所靠着的靠背部上下配备设有按摩球的左右一对治疗指,并将该治疗指装配在按摩单元中的装置。
上述按摩器,使治疗指包括前后方向作上下方向和横向的往复运动,通过按摩球对患部进行敲击按摩或搓揉按摩,使按摩单元在靠背部的纵向方向作往复运动,可从脖颈向腰部方向进行滚动按摩。
治疗指,将可转动的杠杆枢(中点)支撑到向按摩轴倾斜并被枢支撑着的按摩臂上,并在支撑杆的上下装配按摩球而构成。按摩轴介于包括蜗轮及蜗杆的减速机构与按摩电机相连。
蜗杆收容在齿轮箱内,齿轮箱由螺钉等安装在底盘上。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37257号公报
蜗轮与蜗杆一旦有游隙,就会发生齿隙、发生齿轮特有噪音、或发生蜗轮与蜗杆的磨损、缺损等。
特别是在按摩器的情况下,当治疗指对被治疗者的患部施加按压力时,由于受到来自患部的反作用力,所以希望尽量减小蜗轮与蜗杆的游隙。
然而,当把齿轮箱由固定螺钉等另外安装在底盘上时,由于在安装齿轮箱时的安装失误或齿轮箱等产品的偏差,很难以游隙极小的状态安装蜗轮与蜗杆。另外,另行安装齿轮箱,也会增加作业工序、增加零部件数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通过由底盘直接形成减速机构的齿轮箱,提供一种可使蜗轮与蜗杆维持一定轴间距的按摩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按摩器,其具备按摩单元,该按摩单元是通过将安装有治疗指的按摩轴、对该按摩轴进行旋转驱动的按摩电机、以及在按摩轴与按摩电机之间以可传达动力的方式连接的减速机构搭载在由金属板构成的底盘上而形成,该按摩器的特征在于,
减速机构具有齿轮箱,该齿轮箱是通过对底盘的金属板进行弯曲而制成。
优选方式是:在减速机构中具备被安装在按摩轴上的蜗轮、和与该蜗轮齿合并与按摩电机相连的蜗杆,
在对底盘的金属板进行弯曲而形成的齿轮箱上,开设有对蜗杆的蜗杆轴进行轴支撑的轴孔。
优选方式是:在底盘的金属板上,开设轴支撑按摩轴的轴孔。
根据本发明的按摩器,通过由底盘的金属板构成齿轮箱,就不需要在底盘上进行安装了。
另外,通过将蜗杆轴或按摩轴的轴孔直接开设在底盘的金属板上,可容易使蜗轮与蜗杆的轴间距保持一定。另外,通过将金属板上开设的轴孔位置按照与蜗杆和蜗轮等齿合的直径进行调整,可尽量减小蜗杆与蜗轮的游隙。由此,可防止产生齿轮机构特有的齿隙或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按摩器的剖面图。
图2是从侧前方看按摩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从侧后方看按摩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从侧后方看按摩单元的立体图,省略了敲击机构的一部分和齿轮箱的一部分加固板等而进行表示的。
图5是治疗指的立体图。
图6是治疗指的剖面图。
图7是从内侧看第一按摩臂的立体图。
图8是从外侧看第一按摩臂的立体图。
图9是从内侧看第二按摩臂的立体图。
图10是从外侧看第二按摩臂的立体图。
图11是形成齿轮箱安装板的展开图。
图12是齿轮箱周边的放大图。
图中:(10)按摩器,(30)按摩单元,(40)治疗指,(41)按摩球,(5)按摩臂,(70)揉搓机构,(72)按摩轴,(75)蜗轮,(76)蜗杆,(76a)蜗杆轴,(90)底盘,(93)金属板(安装板),(96)轴孔,(96a)轴孔,(96b)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适用于座椅型按摩器(10)的例子进行说明。再者,本发明,不局限于座椅型,例如,可适用于床型按摩器,还可适用于看护用床等。
再者,本发明申请的特征在于,将底盘(90)的金属板(93)弯曲并使齿轮箱(95)直接在金属板(93)上形成,按摩单元(30)或按摩臂(5)的构造和动作机构,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构造说明>
按摩器(10)的座椅,如图1所示,是由:被治疗者就坐的座垫部(11)、从该座垫部(11)的后端向上形成的靠背部(12)、从座垫部(11)左右两侧向上形成的扶手部(14)构成。座垫部(11)、靠背部(12)、扶手部(14)在内部分别由金属制的管子、支架或板等连接而形成,外周,用垫布等柔性遮盖物(13)或靠垫包裹。
在靠背部(12)的内部,如图1所示,在上部及下部分别设有上支架(16)与下支架(17),上下支架(16)(17)的左右两端部,与上下方向平行延伸的左右一对导轨(18)连接。导轨(18)的上端,越过上支架(16)向上方延伸,在导轨(18)的前端,安装放置被治疗者头部的枕头部(15)。在导轨(18)下部,枢支撑在形成座垫部(11)的支架上。另外,在下支架(17)上,连接周知的仰角可调机构(19),靠背部(12)相对座垫部(11)可摆动。
左右的导轨(18),断面形状为“コ”字形,并将槽对向配置,沿着该导轨(18)可升降地安装按摩单元(30)。
在靠背部(12)的内部,装配有导轨(18)和平行枢支撑的螺旋轴(22)、由使该螺旋轴(22)旋转的升降电机(21)构成的升降装置(20)。在螺旋轴(22)的下端设有带轮(23),介于升降电机(21)的旋转轴和皮带连接,一旦驱动升降电机(21),螺旋轴(22)就进行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
按摩单元(30),如图1所示,嵌入底盘(90)左右导轨(18)槽内的辊(31)(31)(31)分别以由左右多个轴支撑的状态安装在导轨(18)上。在底盘(90)上,具有与螺旋轴(22)齿合的螺旋筒(35)(参照图1),通过旋转螺旋轴(22),按摩单元(30)通过螺栓的推力在靠背部(12)内沿导轨(18)升降。
图2是从侧前方看按摩单元(30)的立体图,图3及图4是从侧后方看按摩单元(30)的立体图,图4表示拆下底盘(90)的一部分及敲击机构(80)的一部分的状态。
按摩单元(30),如图2乃至图4所示,在底盘(90)上装配有治疗指(40)(40)、使该治疗指(40)(40)工作的揉搓机构(70)及敲击机构(80)。
底盘(90),是将多块弯曲的金属板(91)(93)(94)用螺钉或点焊连接构成。
在底盘(90)前方的金属板(91)上,为了使治疗指(40)(40)在中央突出而设置开口(92)。前方金属板(91)的左右两端向后方弯曲,轴支撑多个辊(31)(31)(31)。
另外,在前方金属板(91)的后面,支撑揉搓机构(70)及敲击机构(80)的安装板(93)(94)空出间隔地突出设置。
上述螺旋筒(35),安装在使前方金属板(91)向后弯曲而形成的底板的下端(再者,在图2乃至4中未表示螺旋筒)。
揉搓机构(70),设有:轴支撑治疗指(40)(40)的按摩轴(72)、使按摩轴(72)旋转的按摩电机(71)以及从按摩电机(71)向按摩轴(72)传达动力的皮带(78)等减速装置。
按摩轴(72),轴支撑在底盘(90)的安装板(93)(94)上。在按摩轴(72)上,如图3乃至图6所示,固定着使治疗指(40)(40)互相对称地倾斜并枢支撑的凸轮体(73)(73),在按摩轴(72)的一端,如图4所示,安装有蜗轮(75)。蜗轮(75)与设置在一侧安装板(93)的齿轮箱(95)内的蜗杆(76)齿合,嵌入蜗杆轴(76a)上端的带轮(77)介于皮带(78)与固定在另一方安装板(94)的按摩电机(71)的带轮(79)相连,从而将按摩电机(71)的旋转力传送给按摩轴(72)。
图示揉搓机构(70)的减速装置,如图4所示,支撑蜗杆轴(76a)的齿轮箱(95),在底盘(90)的金属板上,具体说是在安装板(93)的一部分上开设轴孔(96a)(96b),通过弯曲加工将安装板(93)弯曲而制作出来(参照图11)。再者,关于在安装板(93)上的齿轮箱(95)的形成后述。
敲击机构(80),设有装配在按摩轴(72)下方的敲击轴(82)、使敲击轴(82)旋转的敲击电机(81)以及从敲击电机(81)向敲击轴(82)传达动力的皮带(85)等减速装置。
敲击轴(82),轴支撑在底盘(90)的安装板(93)(94)上,敲击轴(82)与治疗指(40)(40)通过连接杆(45)(45)连接。连接杆(45)(45),一端介于球关节(49)(49)与治疗指(40)(40)连接,另一端通过偏心轮机构(88)等以相位偏移180°的偏心状态枢支撑在敲击轴(82)上。敲击轴(82),如图3所示,嵌有带轮(84),带轮(84)介于皮带(85)与固定在安装板(93)上的敲击电机(81)的带轮(86)可传达动力地连接。
治疗指(40)(40),如图5所示,在大体中央位置呈“く”字型弯曲的板状支撑杆(60)的上下两端设有各一对的按摩球(41)(42),支撑杆(60)的弯曲部分枢支撑在板状的按摩臂(5)上。再者,图5是图3左侧的治疗指(40)的立体图。按摩臂(5),枢支撑在按摩轴(72)的凸轮体(73)上,对按摩轴(72)左右对称地倾斜。凸轮体(73)也对按摩轴(72)偏心。按摩臂(5)的后端,介于球关节(49)连接上述连接杆(45)。左右的连接杆(45)(45),如图3所示,通过抑制振动的弹簧(46)向相互拉近的方向加力。
图6是将图3左侧的治疗指(40)的按摩臂(5)、支撑杆(60)及按摩球(41)(42)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如图6所示,在支撑杆(60)上,将相互对向的治疗指(40)(40)(参照图3)的按摩球(41)(42)对向地装配,支撑杆(60),轴支撑在按摩臂(5)上并可转动。按摩臂(5),介于凸轮体(73),以向按摩轴(72)倾斜的状态枢支撑。
按摩臂(5),如图6所示,由内侧的第一按摩臂(50)和外侧的第二按摩臂(57)构成。第一按摩臂(50)和第二按摩臂(57),互相不是通过粘结剂或螺栓固定,而仅仅是表面接触的状态,可与支撑杆(60)在平行的表面上摩擦接触。
第一按摩臂(50)及第二按摩臂(57),为了具备柔软性,最好由各种树脂制作。作为树脂,可列举POM(聚缩醛,注册商标「ジユラコン」)或尼龙等。
图7及图8,是将图6左侧治疗指(40)的第一按摩臂(50)取出表示的立体图,图7是从右侧看第一按摩臂(50)的图,图8是从左侧看第一按摩臂(50)的图,图8所看到的一侧是与第二按摩臂(57)对向的一侧。在第一按摩臂(50)上,开设有介于基端侧凸轮体(73)(参照图6)嵌入按摩轴(72)的凸轮安装孔(52),在前端内侧凹陷设置收纳扭簧(47)的缠绕部(48)的环状凹部(53)。在环状凹部(53)的周面内,凹陷设置固定扭簧(47)一端的弹簧固定部(54)。
在环状凹部(53)的内侧,如图6及图8所示突出设置枢轴(51),将第二按摩臂(57)及支撑杆(60)嵌入该枢轴(51)。
在枢轴(51)上,如图7及图8所示,开设贯通环状凹部(53)中央的两个螺钉插通孔(55)。在螺钉插通孔(55)内,如后述,为了固定扭簧(47)销和防止第二按摩臂(57)及支撑杆(60)脱落的压板(101)(102)的螺钉(100)(100)以游嵌的状态插通。
第一按摩臂(50),如图6所示,为了使树脂制的第一按摩臂(50)具备所定的柔软性和强度,最好从基端侧向前端侧、中央向外侧倾斜地形成。
在第一按摩臂(50)的基端侧端部,如图8所示,形成作为与连接杆(45)进行连接的球关节(49)的半体的半球状凹部(49a)。
图9及图10是将图6左侧治疗指(40)的第二按摩臂(57)取出表示的立体图,图9是从右侧看第二按摩臂(57)的图,图10是从左侧看第二按摩臂(57)的图,图9所看到的一侧是与第一按摩臂(50)对向的一侧。
第二按摩臂(57),如图6、图9及图10所示,在基端侧开设介于凸轮体(73)嵌入按摩轴(72)的凸轮安装孔(59),在前端开设嵌入第一按摩臂(50)的枢轴(51)的枢轴插通孔(58)。枢轴插通孔(58),游嵌在第一按摩臂(50)的枢轴(51)上,为了使第一按摩臂(50)与第二按摩臂(57)可摩擦接触,具有比枢轴(51)的直径稍大的内径。
第二按摩臂(57),如图6所示,与第一按摩臂(50)相同,从基端侧向前端侧、中央向外侧倾斜地形成。使倾斜部分不与第一按摩臂(50)的倾斜部分接触。
在第二按摩臂(57)的基端侧端部上,如图9所示,形成作为与连接杆(45)进行连接的球关节(49)的半体的半球状凹部(49b)。半球状凹部(49b),与成为第一按摩臂(50)的半球状凹部(49a)相对地构成球关节(49)。
第一按摩臂(50)和第二按摩臂(57)的安装是将第二按摩臂(57)的枢轴插通孔(58)游嵌在第一按摩臂(50)的枢轴(51)上,由两个按摩臂(50)(57)的半球状凹部(49a)(49b)组成的球关节(49)夹持连接杆(45)的前端,枢支撑固定在按摩轴(72)上的凸轮体(73)的凸轮安装孔(52)(59)。凸轮体(73),以周面向按摩轴(72)的轴心倾斜且偏心的状态固定在按摩轴(72)上。
扭簧(47),如图5及图6所示,在枢轴(51)的环状凹部(53)收容缠绕部(48),扭簧(47)一侧的端部(无图示),安装在第一按摩臂(50)上形成的弹簧固定部(54)。扭簧(47)的另一侧端部(47b)形成环状,通过将该环挂在后述的支撑杆(60)的弹簧固定部(62)上,将扭簧(47)安装在治疗指(40)上。
扭簧(47),如上述收容在环状凹部(53)内,由于没有从治疗指(40)突出,所以在按摩器(10)的盖板(13)内缠绕部(48)不会挂住或摩擦。
支撑杆(60),如图6所示,嵌在第一按摩臂(50)的枢轴(51)上。作为支撑杆(60),如图5所示,可例示在中央弯曲成大体上的“く”字型的形状,在中央的弯曲部分开设有游嵌在枢轴(51)上的枢轴安装孔(64),在支撑杆(60)的上下前端轴支撑按摩球(41)(42)。支撑杆(60)与按摩臂(5)相同,也可以由树脂制作。
在支撑杆(60)上,在成为安装上述扭簧(47)一端的弹簧固定部(62)的同时,形成限制支撑杆(60)的转动角度的挡片(61)。挡片(61)为圆柱状,为了缓和支撑杆(60)与按摩臂(5)的碰撞而嵌有缓冲橡胶(63),比该缓冲用橡胶(63)更靠近前端侧缠绕着扭簧(47)的一端(47b)。扭簧(47)前端的环状部分(47b)挂在弹簧固定部(62)上,将支撑杆(60)上侧的按摩球(41)向前方推出的方向加力。支撑杆(60),在无负荷状态下,通过扭簧(47),挡片(61)成为碰到按摩臂(5)的状态(图5的状态)。
如上述,将扭簧(47)的一端(47b)做成环状并嵌入支撑杆(60)的挡片(61)内,通过将挡片(61)与弹簧固定部(62)兼用,从一端(47b)挡住缓冲用橡胶(63),就不需要另外的防脱销,从而可使零部件的形状简略化,并可减少零部件数。
支撑杆(60),如图6所示,枢轴安装孔(64)嵌入第一按摩臂(50)的枢轴(51),在圆盘状的压板(101)(102)上为了防止部件从两侧用螺钉(100)(100)固定。在靠近螺钉(100)(100)头部的压板(101)上开设没有螺扣的螺钉插通孔(101a)(101a),在螺钉(100)前端侧的压板(102)上,开设有螺扣的螺钉孔(102a)(102a)。嵌入枢轴(51)第二按摩臂(57)、支撑杆(60),以从两侧压板(101)(102)夹住枢轴(51)的状态,通过螺钉(100)固定,将第二按摩臂(57)及支撑杆(60)安装在第一按摩臂(50)上。
安装在支撑杆(60)上下端的按摩球(41)(42),外形为树脂制的扁平球体,轴支撑在支撑杆(60)上。图6表示上侧的按摩球(41),可转动地嵌入向支撑杆(60)前端突出设置的支撑轴(65)上。
图11,是安装板(93)的展开图。安装板(93),是开设了安装蜗轮(75)的按摩轴(72)的贯通的轴孔(96)、在与通过该轴孔(96)中心的假想线A平行的假想线B上安装蜗杆轴(76a)的两个轴孔(96a)(96b)的装置。齿轮箱(95),如图11所示,在安装板(93)上一次打通轴孔(96)(96a)(96b),打通以后从虚线C向直立方向垂直弯曲而形成。在轴孔(96a)(96b)上,嵌入在蜗杆(76)上下配备轴承(76d)(76d)的蜗杆轴(76a)。如图12所示,将安装了蜗轮(75)的按摩轴(72)嵌入轴孔(96),通过将蜗杆轴(76a)嵌入轴孔(96a)(96b),可使按摩轴(72)与蜗杆轴(76a)保持一定的轴间距D。轴孔(96a)(96b),最好将蜗轮(75)与蜗杆(76)之间的游隙尽量小地开设。换而言之,轴间距D,以尽量小的游隙状态可容易保持一定。
再者,贯通敲击轴(82)的轴孔(96c)也可以同时打通。
这样,通过可使蜗轮(75)与蜗杆(76)的轴间距D以小的游隙状态保持一定,能够防止齿隙,并可控制齿轮特有的噪音的产生。
如果仅靠弯曲加工安装板(93),不能得到充分的强度,如图11所示,在成为蜗杆(76)的齿轮箱(95)的金属板部分形成为了加固材料(99)的耳片(97)(97),如图3及图12所示,用螺钉固定加固材料(99)就可以。由此,在加固齿轮箱(95)的同时,可防止变形。
如上述通过弯曲底盘(90)的金属板(93)直接在金属板(93)形成齿轮箱(95),可使轴间距D保持一定,所以不需要对齿轮箱的安装位置进行微调或因产品偏差而进行的调整,从而可削减工序。另外,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齿轮箱,还可以做到削减零部件数。
对装配了上述构成的按摩单元(30)的按摩器(10)的按摩动作进行例示。
<搓揉按摩>
驱动按摩电机(71),蜗杆轴(76a)介于带轮(79)、皮带(78)及带轮(77)旋转,嵌入蜗杆轴(76a)的蜗杆(76)旋转。蜗杆(76)的旋转,传给与蜗杆(76)齿合的蜗轮(75),安装了蜗轮(75)的按摩轴(72)旋转。
治疗指(40)(40),分别以倾斜的状态枢支撑在按摩轴(72)上,由于按摩臂(5)(5)与各个连接杆(45)(45)连接其旋转受到阻止,所以一旦按摩轴(72)旋转,左右的按摩球(41)(42)就一边画椭圆状轨道,一边反复进行接近、分离的往复运动,进行搓揉动作。
这时,由与蜗杆(76)与蜗轮(75)的轴间距D,即蜗杆轴(76a)与按摩轴(72)的距离D,通过弯曲底盘(90)的金属板(93)制造的齿轮箱(95),调整为尽量小的游隙,所以不会产生齿隙,另外,也不会产生齿轮特有的噪音。因此,被治疗者可接受静音按摩。
在进行搓揉按摩时,治疗指(40)(40)的按摩球(41)(42)受到来自被治疗者患部,如图5及图6的箭头符号F方向的反作用力。由于上侧按摩球(41)通过扭簧(47)向前方突出地加力,所以与下侧按摩球(42)相比受到很大的反作用力。
加在按摩球(41)(42),特别是上侧按摩球(41)上的反作用力F,通过支撑杆(60),传送给按摩臂(5)。
本发明申请,如图6所示,按摩臂(5)由第一按摩臂(50)和第二按摩臂(57)构成,由于第一按摩臂(50)和第二按摩臂(57)不是直接固定,而是可摩擦接触,第一按摩臂(50)和第二按摩臂(57),一边摩擦接触一边受到反作用力而弯曲,所以分散了应力,在第一按摩臂(50)和第二按摩臂(57)之间不产生应力。
因此,当受到反作用力F时,可不破坏第一按摩臂(50)和第二按摩臂(57)各自的柔软性及强度而弯曲,不会感到机械性的生硬或过于柔软,从而可长时间稳定地提供良好感觉的搓揉按摩。
<敲击按摩>
驱动敲击电机(81),动力介于带轮(86)、皮带(85)及带轮(84)传送,敲击轴(82)旋转。其结果,介于向敲击轴(82)偏心连接的连接杆(45)(45),使治疗指(40)(40)向上下方向(包括前后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进行敲击动作。
支撑杆(60),如图5及图6所示,在第一按摩臂(50)上通过扭簧(47),使上侧按摩球(41)向前方突出地加力,当进行敲击按摩时,按摩球(41),就从被治疗者的患部受到向图5的箭头符号F’方向的力。
这时,支撑杆(60),由于通过扭簧(47)的加力以适当的强度对按摩臂(5)进行旋转,改变按摩球(41)的突出量,所以不会感到机械性的生硬,可实施良好感觉的敲击按摩。
<其他的按摩>
另外,如果同时驱动按摩电机(71)和敲击电机(81),就可实施复合了搓揉动作与敲击动作的按摩。在复合按摩中,通过按摩臂(5)由第一按摩臂(50)与第二按摩臂(57)构成,另外支撑杆(60)通过扭簧(47)向第一按摩臂(50)加力,就不会感到上述两种作用及效果相乘的机械性的生硬,可以接受良好感觉的按摩。
再者,通过一边进行搓揉按摩或敲击按摩等,一边通过升降装置(20)使按摩单元(30)上下升降,可在延及宽广的范围内实施按摩。
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不应解释为限定或缩减所记述的发明申请范围的。同时,本发明的各部分构成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发明申请所记述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针对具有蜗轮(75)和蜗杆(76)的减速机构进行了说明,在齿轮箱(95)内收容蜗杆(76),但本发明申请,不局限于蜗轮(75)与蜗杆(76)的组合,当然也适用于其他的齿轮机构的齿轮箱。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控制减速机构齿隙的产生和齿轮特有噪音的产生,作为可做到削减工序和零部件数的按摩器非常有用。

Claims (4)

1.一种按摩器,其具备按摩单元(30),该按摩单元(30)是通过将安装有治疗指(40)(40)的按摩轴(72)、对该按摩轴(72)进行旋转驱动的按摩电机(71)、以及在按摩轴(72)与按摩电机(71)之间以可传达动力的方式连接的减速机构搭载在由金属板构成的底盘(90)上而形成,该按摩器的特征在于,
减速机构具有齿轮箱(95),该齿轮箱(95)是通过对底盘(90)的金属板(93)进行弯曲而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在减速机构中具备被安装在按摩轴(72)上的蜗轮(75)、和与该蜗轮(75)齿合并与按摩电机(71)相连的蜗杆(76),
在对底盘(90)的金属板(93)进行弯曲而形成的齿轮箱(95)上,开设有对蜗杆(76)的蜗杆轴(76a)进行轴支撑的轴孔(96a)(96b)。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在底盘(90)的金属板(93)上,开设有对按摩轴(72)进行轴支撑的轴孔(9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齿轮箱(95)是通过在底盘(90)的金属板(93)上同时打通轴孔(96)(96a)(96b)之后,对金属板(93)的开设有轴孔(96a)(96b)的部分进行弯曲加工而制成。
CN2006100094485A 2005-02-28 2006-02-22 按摩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7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52572A JP4070773B2 (ja) 2005-02-28 2005-02-28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5-052572 2005-02-28
JP2005052572 2005-0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7075A true CN1827075A (zh) 2006-09-06
CN1827075B CN1827075B (zh) 2010-06-23

Family

ID=36945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0944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7075B (zh) 2005-02-28 2006-02-22 按摩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70773B2 (zh)
CN (1) CN182707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4676A (zh) * 2018-06-15 2019-12-24 富士医疗器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单元以及按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9994B2 (ja) * 2013-01-24 2017-01-11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86815Y (zh) * 1999-08-10 2000-07-12 陈永泉 按摩椅的驱动正逆转装置
CN2421011Y (zh) * 2000-03-31 2001-02-28 光昱金属有限公司 改良的按摩椅传动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4676A (zh) * 2018-06-15 2019-12-24 富士医疗器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单元以及按摩机
CN110604676B (zh) * 2018-06-15 2023-09-01 富士医疗器股份有限公司 按摩单元以及按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70773B2 (ja) 2008-04-02
JP2006230855A (ja) 2006-09-07
CN1827075B (zh) 201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702C (zh) 具有完全记忆的便于进出的座位组件
CN1244852C (zh) 在倾斜结构方面得以改进的监视器
CN1248667C (zh) 按摩椅
CN1254312A (zh) 车辆用旋转座椅
JP5386344B2 (ja) シートアジャスタ用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デバイス
EP1884266B1 (en) Balance practicing machine
CN1079346C (zh) 由中间舱分隔的交通车辆的相邻车厢用的复合式铰链接头
CN101068524A (zh) 椅子型按摩机及按摩机构
CN1647724A (zh) 椅子
CN1827074A (zh) 按摩器
CN1683183A (zh) 头枕高度调节装置
CN1459388A (zh) 汽车的后轮悬架装置
CN1576134A (zh) 车辆转向系统
CN1893857A (zh) 可调节的活动靠背座椅
CN1745013A (zh) 车辆用转向装置
CN1488531A (zh) 汽车座椅收纳辅助装置
CN1684854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系统
CN1613438A (zh) 按摩头凸出量调节机构及按摩机
CN1217251C (zh) 可调踏板
CN1827075A (zh) 按摩器
CN1904214A (zh) 用于除雪机的喷射器
CN1989922A (zh) 按摩机
CN1711513A (zh) 位置可调的踏板
CN1955043A (zh) 车辆座椅安全防护装置
CN1371672A (zh) 椅式按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