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3215A - 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3215A
CN1823215A CN 200480019824 CN200480019824A CN1823215A CN 1823215 A CN1823215 A CN 1823215A CN 200480019824 CN200480019824 CN 200480019824 CN 200480019824 A CN200480019824 A CN 200480019824A CN 1823215 A CN1823215 A CN 1823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axle
balace weight
cylinder
resp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800198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12332C (zh
Inventor
增田辰哉
铃木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23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3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23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233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6Engines with means for equalising torqu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可以缩短平衡器轴、和与曲轴中心交叉而与前述汽缸轴中心平行的第1平行线的距离的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相对于曲轴的轴中心,将汽缸的轴中心向一方侧偏置,同时相对于与前述曲轴中心交叉而平行于前述汽缸轴中心的第1平行线,在与前述汽缸轴中心所偏置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配置平衡器轴,并以具有该平衡器轴的平衡器的平衡器配重的旋转轨迹,和前述曲轴的曲柄臂的旋转轨迹,从前述曲轴方向看重合的方式构成。

Description

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两轮车、三轮车等骑乘型车辆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骑乘型车辆上设置的发动机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其上设有曲轴,在该曲轴上经由连杆连结有活塞,通过该活塞在汽缸内上下移动,从而经由连杆使曲轴转动。
并且,在该曲轴的附近,配置有与该曲轴相啮合的平衡器轴以及主轴。
在该平衡器轴上,形成平衡器齿轮以及平衡器辐板,该平衡器轴由设在曲轴箱上的一对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
该平衡器齿轮啮合在曲轴的曲轴齿轮上,该平衡器齿轮的直径被设定为与曲轴齿轮相同的直径。
另外,该曲轴和主轴经由离合器机构连结在一起,并以来自该曲轴的驱动力经由离合器机构传递给主轴的方式构成。
在该主轴上,配设有多个分档齿轮,通过换档操作选择这些齿轮中的任意一个齿轮,与驱动轴的齿轮相啮合,由此进行变速操作(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公平06-89813号公报
但是,对于这样以往的发动机,如果将平衡器轴配置在曲轴的后侧上方,汽缸的活塞裙部等就会接近平衡器辐板而成为妨碍,很难确保平衡器轴的配设空间,因此平衡器轴和与曲轴中心交叉而平行于前述汽缸轴中心的第1平行线的距离变长。
发明内容
于是,该发明是鉴于上述几点而研制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缩短平衡器轴和与曲轴中心交叉而与前述汽缸轴中心平行的第1平行线的距离的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的第1项发明,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曲轴的轴中心,汽缸的轴中心向一方侧偏置,同时相对于与前述曲轴中心交叉而与前述汽缸轴中心平行的第1平行线,在与将前述汽缸轴中心所偏置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配置平衡器轴,并以该平衡器轴的平衡器配重的旋转轨迹,和前述曲轴的曲柄臂的旋转轨迹,从前述曲轴方向看重合的方式构成。
本申请的第2项发明,除了第1项所述的构成之外,其特征在于,以前述平衡器配重的旋转轨迹位于前述汽缸的外形的延长面上的方式构成。
本申请的第3项发明,除了第1项所述的构成之外,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包括前述曲轴的轴中心、且垂直于前述汽缸的轴中心的第1平面,将前述平衡器轴配置在前述汽缸侧。
本申请的第4项发明,除了第1项所述的构成之外,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前述第1平行线,在与配置前述平衡器轴的一侧相同的一侧配置主轴,同时将前述平衡器轴配置为比前述主轴更靠近前述汽缸侧。
本申请的第5项发明,除了第1项所述的构成之外,其特征在于,将前述平衡器轴相对于前述第1平面配置在前述汽缸侧,同时将起动电动机,在前述曲柄臂的旋转轨迹附近,相对于前述第1平面配置在与前述汽缸侧相反的一侧。
本申请的第6项发明,除了第1项所述的构成之外,其特征在于,将前述平衡器轴配置在前述第1平面上,同时将前述起动电动机在前述曲柄臂的旋转轨迹附近相对于该平衡器轴配置在前述汽缸侧。
本申请的第7项发明,除了第1项所述的构成之外,其特征在于,将前述平衡器轴相对于前述第1平面配置在与前述汽缸侧相反的一侧,同时将前述起动电动机相对于前述第1平面配置在前述汽缸侧。
根据该发明,如果将平衡器轴配置在汽缸附近等,虽然汽缸的活塞裙部等接近曲柄臂而成为妨碍,但在此,由于通过相对于曲轴的轴中心,将汽缸的轴中心向一方侧偏置,汽缸的活塞裙部的位置也向偏置方向偏移,所以可以将平衡器轴的配设空间扩大与其相当的量,同时通过将平衡器轴配设在该位置上,可以缩短平衡器轴和与该曲轴中心交叉而与汽缸轴中心平行的第1平行线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骑乘型车辆的发动机的概略侧视图。
图2是该实施形态1的发动机的从与图1相反一侧看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展示该实施形态1的发动机的曲轴、平衡器轴、起动电动机等的概略剖面图。
图4是展示该实施形态1的发动机的曲轴、主轴、离合器机构等的概略剖面图。
图5是展示该实施形态1的汽缸、活塞、平衡器配重等的概略图。
图6是该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相当于图5的概略图。
图7是该发明的实施形态3的相当于图5的概略图。
图8是该发明的实施形态4的相当于图5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该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发明的实施形态1)
在图1至图5中,展示了该发明的实施形态1。
首先,说明构成,图1中标号11,是配设在作为骑乘型车辆的机动两轮车上的单缸4循环、4阀门的发动机,在该发动机11上设有曲轴12,在该曲轴12上经由连杆13连结有活塞14。
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通过该活塞14在汽缸15内上下移动,经由连杆13使曲轴12以沿着车宽方向的轴为中心旋转。
并且,相对于该曲轴12的轴中心O2,将汽缸15的轴中心O1向一方侧(前方侧)偏置规定长度。通过这样偏置,从而设定为当活塞14受到了燃烧压力时损失功率变小。
另外,相对于与曲轴12的轴中心O2交叉而与汽缸15的轴中心O1平行的第1平行线L1,在与将汽缸轴中心O1偏置的一侧相反一侧上,配置有平衡器轴18。
相对于该第1平行线L1,在与配置平衡器轴18的一侧相同一侧上,配置有主轴19,同时该平衡器轴18被配置在比主轴19更靠近汽缸15侧。在图1所示的发动机11的配置状态下,主轴19被配置在该曲轴12和平衡器轴18的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上。
在该平衡器轴18上,如图3所示,形成有平衡器齿轮18b以及平衡器配重18c,该平衡器轴18由设在曲轴箱21上的一对轴承22、22旋转自如地支撑,前述平衡器配重18c位于这一对轴承22、22之间,同时前述平衡器齿轮18b配设在图3中右侧端部。
并且,该平衡器配重18c,被插入曲轴12的一对曲柄臂12a之间,并被构成为该平衡器配重18c的旋转轨迹18d和曲柄臂12a的旋转轨迹12d,从曲轴12方向看重合。另外,以该平衡器配重18c的旋转轨迹18d位于汽缸15的外形的延长面上的方式设定。
另外,平衡器齿轮18b,与曲轴12的曲轴齿轮12b相啮合。该曲轴齿轮12b和平衡器齿轮18b是相同的直径。
进而,如图4所示,设在该曲轴12侧的驱动侧一级减速齿轮24,与旋转自如地设在主轴19上的被驱动侧一级减速齿轮25相啮合。并且,以来自于该被驱动侧一级减速齿轮25的驱动力,经由离合器机构26传递给主轴19的方式构成。
在该主轴19上,配设有1速齿轮27、2速齿轮28、3速齿轮29、4速齿轮30、5速齿轮31以及6速齿轮32,该5速齿轮31以及6速齿轮32配设在各齿轮27...的两端侧,并且,在其内侧配设1速齿轮27以及2速齿轮28,进而,在这些1速齿轮27以及2速齿轮28之间(各齿轮27...的中央侧),配设直径比最大的1速齿轮27小的3速齿轮29以及4速齿轮30。
并且,如图4所示,被配置为使前述平衡器配重18c的前端正对该4速齿轮30的前端。由此,以主轴19中的直径大的齿轮27,和设在前述平衡器轴18上的平衡器配重18c的旋转轨迹,从轴方向看重合的方式,设定主轴19和平衡器轴18的轴间距离。
进而,在平衡器轴18的上侧附近,如图2所示,配置有起动电动机35,该起动电动机35,从图3中左侧嵌合到曲轴箱21的左箱37内。
并且,该起动电动机35的起动齿轮35a突出到左箱37内,该起动齿轮35a与空转轴39的大径齿轮39a相啮合,同时该空转轴39的小径齿轮39b,与曲轴12的连结齿轮12c相啮合。由此,当驱动起动电动机35时,便经由空转轴39旋转曲轴12。
该起动电动机35,如图2以及图3所示,以从侧方看时,与平衡器轴18的平衡器齿轮18b以及平衡器配重18c重合的方式配置。
对于这样的发动机,当将平衡器轴18配置在曲轴12的后侧斜上方时,虽然汽缸15的活塞裙部15a接近平衡器配重18c而成为妨碍,但在此,由于相对于该曲轴12的轴中心O2,将汽缸15的轴中心O1向一方侧(前方侧)偏置规定长度,因此汽缸15的活塞裙部15a的位置也向偏置方向(后方)偏移,所以可以将平衡器轴18的配设空间扩大与其相当的量。并且,通过将平衡器轴18配设在该位置上,可以缩短平衡器轴18和第1平行线L1的距离。
另外,虽然在主轴19的端部设有离合器机构26,但由于不希望该离合器机构26浸泡在汽油中,同时竖起的发动机11更方便使用,因此在将发动机11竖起的状态下,希望将主轴19设定得较高。
于是,为了避免平衡器配重18c与主轴19的齿轮27...干扰,平衡器轴18便离主轴19更远,发动机11的外形就会变大。即,这是因为由于平衡器轴18的旋转和曲轴12的旋转必须是1∶1,因此平衡器轴18和主轴19的距离较远,平衡器齿轮18b的直径就会变大的缘故。
于是,在此,将主轴19的径较小的3速或4速齿轮29、30配置在中央侧,并以平衡器配重18c的前端部正对该径较小的4速齿轮30的前端的方式配置。即,由于使主轴19中的径较大的齿轮(1速齿轮27)和平衡器配重18c的旋转轨迹从轴方向看重合,因此可以缩短主轴19和平衡器轴18的距离,并可以将平衡器轴18和曲轴12的轴间距离缩短与其相当的量,所以可以缩小平衡器齿轮18b的直径,结果是可以谋求发动机11的小型化。
另外,通过将起动电动机35和平衡器轴18在曲轴12的上侧彼此接近地并列配置,可以缩短发动机11的前后长,同时没必要将起动电动机35配置在发动机11的前侧,如果将平衡器轴18、起动电动机35配置在曲轴12的上侧,就不会浸泡在汽油中。
顺便说一下,如果将起动电动机35配置在发动机11的前侧,就会成为溅水的位置,同时如果要将平衡器轴18配置在下侧,就会浸泡在汽油中,给发动机11的驱动带来障碍,因此不能配置。这些问题,通过本实施形态就可以消除。
另外,通过利用省略详细说明的减压装置释放掉燃烧室内的压力,可以减小起动电动机35的驱动力,因此可以谋求起动电动机35的小型化,并可以配置在左箱37的凹处37a内。
并且,由于可以采用较小的起动电动机35,因此可以配置在比发动机中心O3更靠近左侧。以往,由于起动电动机较大,因此配置在发动机中心O3上,不能实现从侧方看将起动电动机和平衡器配重18c重合的配置。
进而,将平衡器轴18和起动电动机35配置在曲轴12的后侧上方,平衡器齿轮18b和起动电动机35从侧方看重叠。
通过这样配置,可以谋求发动机11整体的紧凑化。另外,由于起动电动机35被从曲轴箱21的左箱37的图3中左侧插入,配置在左箱37的凹处37a内,因此可以有效地配置起动电动机35。
并且,通过将发动机11紧凑化,可以扩大配置在平衡器轴18和起动电动机35的上侧的吸气系统的配设空间。
进而,如图3所示,由于将平衡器轴18的平衡器配重18c插入曲轴12的一对曲柄臂12a之间,并以平衡器配重18c和曲柄臂12a从侧方看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可以缩短平衡器轴18和曲轴12的轴间距离,并可以谋求发动机11的紧凑化。
再进而,由于平衡器轴18的轴承22和空转轴39被配置为从侧方看重合,因此可以较短地设定这些空转轴39以及平衡器轴18、和曲轴12的轴间距离。
并且,如图1所示,离合器机构26和起动电动机35以从侧方看重合的方式设定。由此,可以使起动齿轮35a和主轴19的轴间距离接近,并可以扩大吸气系统的配设空间。
再者,如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即便在相对于包含曲轴12的轴中心O2、且垂直于汽缸15的轴中心O1的第1平面P1,将平衡器轴18配置在与汽缸15相反一侧的情况下,通过将平衡器配重18c的旋转轨迹18d与曲柄臂12a的旋转轨迹12d重合,也可以使平衡器轴18接近第1平行线L1。
(发明的实施形态2)
在图6中,展示了该发明的实施形态2。
该实施形态2,是将起动电动机35配置在曲柄臂12a的旋转轨迹12d附近的形态。即,相对于前述第1平面P1,将平衡器轴18配置在汽缸15侧,同时将起动电动机35,配置在曲柄臂12a的旋转轨迹12d附近,且相较于第1平面P1配置在与汽缸15侧相反的一侧。
由此,可以使平衡器配重18c的旋转轨迹18d靠近汽缸15外形的下端,并可以使其接近第1平行线L1,同时可以使起动电动机35也接近曲柄臂12a的旋转轨迹12d。因而,可以谋求作为发动机11整体的紧凑化。
由于其他的构成以及作用和实施形态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发明的实施形态3)
在图7中,展示了该发明的实施形态3。
该实施形态3,是将平衡器轴18配置在第1平面P1上,同时将起动电动机35,在曲柄臂12a的旋转轨迹12d附近,相对于平衡器轴18配置在汽缸15侧。
由此,可以使起动电动机35靠近汽缸15外形的下端,并可以使其接近第1平行线L1,同时可以将平衡器配重18c的旋转轨迹18d与曲柄臂12a的旋转轨迹12d重合。因而,可以谋求作为发动机11整体的紧凑化。
由于其他的构成以及作用和实施形态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发明的实施形态4)
在图8中,展示了该发明的实施形态4。
该实施形态4中,平衡器轴18,相较于第1平面P1,被配置在与汽缸15侧相反的一侧,同时,相较于第1平面P1,起动电动机35被配置在汽缸15侧。
由此,可以使起动电动机35靠近汽缸15外形的下端,并可以使其接近第1平行线L1,同时通过将平衡器配重18c的旋转轨迹18d与曲柄臂12a的旋转轨迹12d重合,可以使其接近第1平行线L1。因而,可以谋求作为发动机15整体的紧凑化。
由于其他的构成以及作用和实施形态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该发明,只要是相对于曲轴的轴中心,将汽缸的轴中心向一方侧偏置,同时设有平衡器轴的发动机,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形态的发动机。
标号说明
11     发动机                12     曲轴
12a    曲柄臂                12d    旋转轨迹
15     汽缸                  18     平衡器轴
18c    平衡器配重            18d    旋转轨迹
19     主轴                  26     离合器机构
27     1速齿轮(直径大的齿轮) L1     第1平行线
P1     第1平面

Claims (7)

1.一种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被构成为,相对于曲轴的轴中心,汽缸的轴中心被向一方侧偏置,同时相对于与前述曲轴中心交叉而与前述汽缸轴中心平行的第1平行线,在与前述汽缸轴中心所偏置的一侧相反一侧配置平衡器轴,具有该平衡器轴的平衡器的平衡器配重的旋转轨迹,和前述曲轴的曲柄臂的旋转轨迹,从前述曲轴方向看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被构成为,前述平衡器配重的旋转轨迹位于前述汽缸的外形的延长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包含前述曲轴的轴中心、垂直于前述汽缸的轴中心的第1平面,前述平衡器轴被配置在前述汽缸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前述第1平行线,在与配置前述平衡器轴的一侧相同的一侧配置主轴,同时前述平衡器轴被配置为比前述主轴更靠近前述汽缸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平衡器轴,相对于前述第1平面被配置在前述汽缸侧,同时起动电动机,在前述曲柄臂的旋转轨迹附近,相对于前述第1平面被配置在与前述汽缸侧相反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平衡器轴被配置在前述第1平面上,同时前述起动电动机,在前述曲柄臂的旋转轨迹附近,相对于该平衡器轴被配置在前述汽缸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平衡器轴相对于前述第1平面被配置在与前述汽缸侧相反的一侧,同时前述起动电动机,相对于前述第1平面被配置在前述汽缸侧。
CNB2004800198248A 2003-07-10 2004-06-25 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233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95207 2003-07-10
JP195207/2003 2003-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3215A true CN1823215A (zh) 2006-08-23
CN100412332C CN100412332C (zh) 2008-08-20

Family

ID=34055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982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2332C (zh) 2003-07-10 2004-06-25 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4514712B2 (zh)
CN (1) CN100412332C (zh)
WO (1) WO20050058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5329B2 (en) 2005-02-21 2010-12-07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Engine for motorcycle
JP2006257927A (ja) * 2005-03-16 2006-09-28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のスタータ装置
JP4671887B2 (ja) * 2006-02-24 2011-04-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ランサ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JP2008143511A (ja) 2006-11-15 2008-06-26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レームおよび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5482A (ja) 1983-04-18 1984-11-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525403B2 (ja) 1987-04-14 1996-08-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エンジンの始動装置
JP2860793B2 (ja) * 1988-10-21 1999-02-2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の2軸式バランサ装置
JPH0479875A (ja) * 1990-07-20 1992-03-13 Japan Tobacco Inc フイルタ付たばこ
ATE246702T1 (de) * 1993-04-12 2003-08-15 Univ Northwestern Verfahren zur darstellung von oligonukleotiden
JP2592999Y2 (ja) * 1993-08-30 1999-03-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JP3875341B2 (ja) * 1996-07-03 2007-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ランサー装置付きエンジン
JP4338110B2 (ja) 1999-12-06 2009-10-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用エンジン
JP3960450B2 (ja) * 2000-02-22 2007-08-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組付構造
JP3829599B2 (ja) 2000-07-31 2006-10-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JP3569678B2 (ja) * 2000-12-28 2004-09-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クボーン型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
JP2002201954A (ja) * 2001-01-05 2002-07-19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JP3986760B2 (ja) * 2001-02-02 2007-10-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エンジン
JP2003184566A (ja) 2001-12-20 2003-07-03 Yamaha Motor Co Ltd 単気筒エンジ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12332C (zh) 2008-08-20
JP4514712B2 (ja) 2010-07-28
JP5349395B2 (ja) 2013-11-20
WO2005005808A1 (ja) 2005-01-20
JPWO2005005808A1 (ja) 2006-11-09
JP2010159769A (ja) 2010-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47C (zh) 机动二轮车的动力机组
CN1924324A (zh) 可变冲程发动机
CN1667248A (zh) 发动机润滑结构
CN1862005A (zh) 摩托车用发动机装置
CN1171144A (zh) 往复机械
CN1891566A (zh) 动力单元和设置有该动力单元的跨乘式车辆
CN1673022A (zh) 转向减震装置
CN100344499C (zh) 转向减震装置
CN1514915A (zh) 回转传动装置及油压驱动装置
CN1277045C (zh) 多气缸内燃机
CN1823215A (zh) 骑乘型车辆用发动机
CN1755168A (zh) 小型车辆用传动装置
CN1755073A (zh) 车辆中的发动机排气结构
CN1294347C (zh) 主架型两轮摩托车的发动机
JP2008045516A (ja) 低振動の内燃機関又は圧縮装置
CN1768195A (zh) 具有反转曲轴的活塞发动机
CN1576085A (zh) 汽车发动机附件驱动系统
CN1806106A (zh) 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CN1242160C (zh) 车辆用散热装置
CN1511754A (zh) 自行车的踏板曲柄机构
CN1490186A (zh) 车用发动机的启动装置
CN1712682A (zh) 发动机
CN1126508A (zh) 回转驱动机构
CN1303314C (zh) 发动机
CA2609901A1 (en) Dual hydraulic machine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