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6106A - 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06106A CN1806106A CN 200480016770 CN200480016770A CN1806106A CN 1806106 A CN1806106 A CN 1806106A CN 200480016770 CN200480016770 CN 200480016770 CN 200480016770 A CN200480016770 A CN 200480016770A CN 1806106 A CN1806106 A CN 18061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nt axle
- built
- motor
- shaft
- continuously vari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220035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CCZ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7 amalga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其中将通过连杆连接到活塞的曲轴与所述曲轴的旋转所传递到的变速轴互连以在这两个轴之间进行变速。从动带轮和离合器布置在所述变速轴上,且接收所述曲轴的旋转的平衡轴和所述离合器布置成在所述曲轴的方向上彼此交叠的位置关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CVT)的发动机,该无级变速器将曲轴和曲轴的旋转所传递到的变速轴互连以在这两个轴之间进行变速,其中变速轴的旋转传递到驱动轴。
背景技术
传统上存在各种内置有V型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其中附装到曲轴一端的驱动带轮(也称为初级带轮)和附装到变速轴一端的从动带轮(也称为次级带轮)通过V型带互连。
例如,如JP-A-2000-18348的图4所示,发动机曲轴在车身右侧上的一端通过离心离合器连接到V型带式自动变速器的驱动带轮,而曲轴的左端设置有飞轮磁电机。曲轴在曲柄臂左侧的部分通过齿轮与布置在车身后部中的平衡器连接。此外,冷却水泵通过齿轮与平衡轴的左端连接。但是,在具有内置CVT的此发动机中,离心离合器设置在曲轴上,并且因此离心离合器必须在曲轴方向上与位于曲轴附近的平衡器分离地布置。结果,虽然利用平衡器抑制了曲轴的振动,但存在发动机尺寸在曲轴方向上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其在抑制由于离心式离合器的设计布置引起的振动的同时大大减小尺寸。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所述无级变速器将通过连杆连接到活塞的曲轴与所述曲轴的旋转所传递到的变速轴互连以在这两个轴之间进行变速,其中从动带轮和离合器布置在所述变速轴上,且其中平衡轴和所述离合器布置成在所述曲轴的方向上彼此交叠的位置关系,所述曲轴的旋转传递到所述平衡轴。
根据本发明,由于从动带轮和离合器布置在远离曲轴的变速轴上,所以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其中平衡轴和离合器布置成在曲轴方向上彼此交叠的位置关系。与传统布置相比,可以将发动机在曲轴方向上的宽度与交叠的量相当地减小。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平衡轴相对于曲轴布置在变速轴的相对侧上。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中,由于平衡轴位于曲轴的前侧上,所以可以利用传统地用于布置平衡轴的曲轴后方的空间来增大气缸相对于水平的前倾角(将气缸的方向设定成更靠近竖直方向)。因此,可以缩短发动机在车身纵向上的长度。
这里,用于减小发动机在车身纵向上长度的方法之一是增大气缸相对于水平的前倾角。但是,在从动带轮和离合器两者都布置在变速轴上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中,大直径的从动带轮和离合器在车身的横向方向上并排位于车身中曲轴的后侧上。因此,如果在其中平衡轴位于车身中曲轴后侧上的布置中,气缸的前倾角从水平朝向竖直增大,则用于布置平衡轴的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通过减小气缸相对于水平的前倾角来确保用于布置平衡轴的空间,这使得难以用上述方式减小发动机在车身纵向上的尺寸。
本发明通过将平衡轴布置在车身中曲轴的前侧上,使得即使在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中从动带轮和离合器布置在变速轴上,也可以减小发动机在车身纵向上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中,驱动带轮可以布置在曲轴上。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其将通过连杆连接到活塞的曲轴与所述曲轴的旋转所传递到的变速轴互连以在这两个轴之间进行变速,其中驱动带轮布置在所述曲轴上,且其中在将所述曲轴的轴线与所述变速轴的轴线互连的直线方向上,所述平衡轴相对于所述曲轴布置在所述变速轴的相对侧上。
这里,在驱动带轮布置在曲轴上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中,具有大直径的驱动带轮的外周部分在车身中位于曲轴的后侧上。因此,如果在其中平衡轴位于车身中曲轴后侧上的布置中,气缸的前倾角从水平朝向竖直增大,则用于布置平衡轴的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通过减小气缸相对于水平的前倾角来确保用于布置平衡轴的空间,这使得难以用上述方式减小发动机在车身纵向上的尺寸。
本发明通过将平衡轴布置在车身中曲轴的前侧上,使得即使对于其中驱动带轮布置在曲轴上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也可以减小发动机在车身纵向上的尺寸。
在此构造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从动带轮和离合器可以布置在变速轴上。
在本发明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带轮可以布置在曲轴的连接连杆的部分的一侧上,而驱动系统布置在另一侧上。就是说,可以将驱动系统布置在曲轴的一侧上,在相对侧上布置驱动带轮。
驱动系统是用于驱动曲轴旋转的部件。驱动系统的示例包括这样的构造,其包括:设置在曲轴上的链轮、绕链轮缠绕的正时链条、和设置在曲轴上用于缠绕正时链条的另一个链轮。
在此情况下,用于支撑曲轴的轴承可以插入在驱动带轮与驱动系统之间。换言之,驱动系统可以布置在支撑曲轴的轴承的相对侧上。
此外,用于驱动平衡轴的驱动部分可以布置得比驱动系统更靠近连杆。换言之,与驱动系统相比,用于驱动平衡轴的驱动部分可以布置在发动机的更内侧上。
用于容纳活塞的气缸可以从水平面朝向竖直方向倾斜在33至70度范围内的一个角度。
在本发明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曲轴的轴线与变速轴的轴线互连的直线方向上,启动电机可以布置得比曲轴更靠近变速轴。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将曲轴与变速轴互连的直线方向上,启动电机相对于车身的前进方向布置在平衡轴的后侧上,所述平衡轴相对于曲轴布置在变速轴这一侧上。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中,由于与传统构造不同,启动电机不与化油器干涉,所以化油器不需要布置在车身上部来避免与化油器的干涉。因此,可以将进气系统布置在车身的下部,并确保进气系统上方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中,当从车身的侧视图观看时,启动电机和平衡轴可以布置在无级变速器的带室的轮廓内。除了以上优点之外,此构造使得可以减小发动机的整体尺寸。
启动电机可以布置成使得启动电机的主轴平行于曲轴,且其动力输出部分相对于启动电机的主体位于发动机的内侧上。
在本发明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中,当从曲轴的方向上观看时,将启动电机轴线与平衡轴轴线互连的直线基本平行于将曲轴轴线与驱动轴轴线互连的直线。此构造也使得可以防止在相对于车身的前进方向向后延伸的进气系统与启动电机之间的干涉。
在本发明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中,在将曲轴与变速轴互连的直线方向上,启动电机相对于变速轴布置在曲轴这一侧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摩托车的左侧视图,其上安装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
图2是安装在图1所示摩托车上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的局部剖开的简化左侧透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所取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3所示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的曲轴箱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中的线V-V′所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2中的线V-V′-V″所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与图2相应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所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主要示出图7所示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的起动电机、曲轴、平衡轴和驱动轴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的优选实施例。下述实施例是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示例,而不是意味着将本发明限于这些实施例。所以,本发明可以以各种方式被实施,只要它们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即可。
用于这些实施例的术语前、后、左和右指坐在摩托车车座上的驾驶员所看到的。术语“前”对应于摩托车的前进方向。
如图1所示,根据实施例的具有内置V型带式CVT的发动机安装在摩托车1上,前叉5通过轴来支撑前轮4,用固定到车身框架1a前端的头管3支撑前叉5使得前叉5绕其轴线在左右方向上转向。支撑后轮7的后臂8在固定于摩托车1中央部分处的后臂支架6上可枢轴转动地上下摆动。由驾驶员座9a和后乘客座9b组成的车座9附装到车身框架1a的上部。如将在以下描述的,发动机以驱动轴位于曲轴后侧的姿态安装在车身上,且车身后臂的用于支撑后轮的枢轴转动点位于驱动轴后部附近。
车身框架1a由以下部件组成:从头管3倾斜向下延伸的左右下管1b、从下管1b的后端向上倾斜地接续延伸的左右上管1c、以及作为纵向梁将下管1b和上管1c互连的左右车座轨1d。车身框架1a覆盖有包括前封盖10a、护腿板10b和侧封盖10c等的树脂制成的封盖10。转向把手11附装到前叉5的上端并覆盖有把手封盖11a。后减震垫12插入在后臂8与后臂支架6之间。用车身框架1a的下管1b悬架支撑发动机单元2。
如图1至5所示,发动机单元2设有:风冷四冲程单缸发动机15;V型带式CVT16;湿式多片离心离合器机构17;和减速齿轮系18。
发动机15构造有:连接到气缸体19的顶配合表面上的气缸盖20、布置在气缸盖20顶部上的气缸盖封盖21、和连接到气缸体19的底配合表面上以支撑将在以下详述的曲轴28和变速轴47的曲轴箱22。气缸体19、气缸盖20和气缸盖封盖21在其前倾角从水平(地面)向竖直成45度的状态下连接到曲轴箱22。
与燃烧凹部20a连通的进气端口(未示出)在气缸盖20的后表面上开口。化油器23通过进气管23a连接到进气端口。与燃烧凹部20a连通的排气端口(未示出)在气缸盖20的前表面上开口。排气管24连接到排气端口。排气管24在发动机15的后下方延伸之后,向后倾斜地经过右侧,并连接到放置在后轮7的右侧上的消音器25。火花塞30向着燃烧凹部20a插入。
经过曲轴箱22的内部与气缸盖20的内部之间的链条室19a形成在气缸体19的左侧部分中。用于通过曲轴28来驱动凸轮轴31旋转的正时链条34布置在链条室19a中。通过凸轮轴31来驱动进气门和排气门(未示出)打开和关闭。
在气缸体19的气缸孔中插入活塞26用于自由滑动。连杆27在其小端部27b处连接到活塞26。连杆27的大端部27a连接到曲轴销29,该曲轴销29装配在曲轴28的左曲轴臂28a与右曲轴臂28b之间。
曲轴箱22由第一箱体40和第二箱体41组成,这两者的拼合表面在气缸体19的轴向L上延伸。第一箱体40和第二箱体41的配合表面(即曲轴箱22的拼合表面D)与气缸体19的轴线L平行,并偏向轴线L的左侧。由于拼合表面D如上所述偏离,所以确保了第二箱体41内部的空间大于第一箱体40内部的空间。
第二箱体41包括其箱体封盖,且箱体封盖的一部分可以分离为箱体封盖71。箱体封盖71可以密闭在第二箱体41的右侧表面上开口的开口41e。箱体封盖71通过螺栓72可拆卸地紧固到第二箱体41。因此,其布置为在箱体封盖71从第二箱体41拆下之后,可以将在以下详细描述的离心离合器机构17与变速轴47一起取出。
用于容纳将在以下详细描述的发电机42的发电机箱体44可拆卸地附装到第一箱体40的左前侧(图3至5中的左上侧)。用于容纳V型带式CVT 16的变速箱45附装到第二箱体41的右侧。V型带式CVT容纳在形成于变速箱中的变速室中。
变速箱45独立于曲轴箱22形成,并由以下部件组成:其开口位于第二箱体41外侧上的有底盒状的箱体45a、以及用于封闭箱体45a开口的盖构件45b。用螺栓70将变速箱45紧固到第二箱体41。在箱体45a的底壁45c与第二箱体41之间存在间隙a,以抑制来自发动机15的热传递到变速箱45。标号60表示面封盖。
曲轴28布置在曲轴箱22的前部(图3至5中的上部)中。曲轴28通过轴承35固定到第二箱体41的位于气缸体19的轴线L的左侧上的左端表面。曲轴28通过轴承36固定到第二箱体41的位于轴线L的右侧上的右端表面。曲轴28的右端部超出第二箱体41延伸到变速箱45中,且V型带式CVT 16的驱动带轮55(初级带轮)设置或共轴地安装在该右端部上。曲轴28的左端部超出第一箱体40延伸到发电机箱体44中,并设有作为驱动系统的发电机42。就是说,驱动带轮55位于曲轴28的连接连杆27的部分的一侧上,而发电机42越过曲轴28的连杆连接部分以及轴承35和36位于另一侧上(与驱动带轮55相对)。
第一驱动齿轮121在轴承35与发电机42之间压配合到曲轴28。第二驱动齿轮127设置在第一齿轮121的轴承35这一侧上来一起旋转。第二驱动齿轮127与设置在以下详述的平衡轴129的一端的平衡齿轮132啮合。以上述构造,曲轴28的旋转从第一驱动齿轮121通过第二驱动齿轮127传递到平衡齿轮132。单向离合器120设置在第一驱动齿轮121与发电机42的套筒43之间。单向离合器120设有启动齿轮120a,该启动齿轮120a通过中间齿轮124连接到以下详述的启动电机125的驱动齿轮。
用于缠绕正时链条34的凸链轮122在轴承35与第二驱动齿轮127之间设置在曲轴28上。
密封构件37设置在第二箱体41的右端面的一部分(曲轴28通过其突出)与变速箱45的底壁45c之间,因此变速箱45与第二箱体41封闭开。这使得可以使用湿式多片的离心离合器作为容纳在第二箱体41中的离心离合器,这将在以下详述。
发电机42构造有:固定到与曲轴28锥度配合的套筒43上的转子42a,和面对转子42a固定到发电机箱体44的定子42b。
平行于曲轴28的变速轴47布置在曲轴箱22的后部中。变速轴47通过轴承38固定到位于气缸体19的轴线L的右侧上的箱体封盖71,并且还通过轴承39固定到第二箱体41位于左侧上的左端表面。变速轴47的右端部超出第二箱体41延伸到变速箱45中,且V型带式CVT16的从动带轮(次级带轮)56设置或共轴地安装在该右端部上。离心离合器机构17设置在变速轴47的与从动带轮56相对的另一端侧上。就是说,离心离合器机构17布置在变速轴47上,比从动带轮56更靠近气缸体19。通过将曲轴箱22的拼合表面D移向气缸体19的轴线L的左方来实现此布置,因而增大了第二箱体41中的空间。
离心离合器机构17是湿式多片的,构造有花键配合到变速轴47用于联锁旋转的碗状外离合器机构83,并构造有同轴地布置在外离合器机构83的内侧上的内离合器机构84。内离合器机构84花键配合到初级减速小齿轮74用于与其联锁旋转,该初级减速小齿轮74安装在变速轴47上。
多片外离合器机构片85布置在外离合器机构83中,其中两个压片86布置在其两端位置处。外离合器机构片85和两个压片86配合而与外离合器机构83联锁旋转。内离合器机构片87布置在外离合器机构片85与压片86之间。内离合器机构片87与内离合器机构84的外周配合用于与内离合器机构84联锁旋转。
外离合器机构83的内侧形成有凸轮表面83a,重物88插入在凸轮表面83a与位于外侧上的压片86之间。当重物88在外离合器机构83的离心力作用下径向向外移动时,重物88沿着凸轮表面83在离合器配合方向上移动,来挤压并移动压片86,使得外离合器机构片85与内离合器机构片87彼此配合。在图3和4中,离心离合器机构17在其轴线前侧上的部分示出为未配合状态,而离心离合器机构17在其轴线后侧上的另一部分示出为配合状态。
V型带式CVT16由以下部件组成:附装到曲轴28右端部的驱动带轮55、附装到变速轴47右端部的从动带轮56、以及绕驱动带轮55和从动带轮56缠绕的V型带57。
驱动带轮55由以下部件组成:固定到曲轴28右端的驱动侧固定半带轮55a、和通过可滑动地布置在驱动侧固定半带轮55a的左方(在曲轴28的轴向内侧)的滑动环59而与曲轴28一起旋转的驱动侧移动半带轮55b。凸轮片58布置在驱动侧移动半带轮55b的左方。圆筒形的重物61布置在凸轮片58与驱动侧移动半带轮55b之间。
从动带轮56由以下部件组成:从动侧移动半带轮56b,其通过螺旋弹簧67可滑动地附装到变速轴47的右端,并与变速轴47一起旋转;和在从动侧移动半带轮56b的左侧上固定到变速轴47的从动侧固定半带轮56a。圆筒形的滑动环62固定到从动侧固定半带轮56a的轴部。滑动环62花键配合到变速轴47。
在V型带式CVT16中,随着曲轴28的转速增大,重物61在离心力作用下径向向外(向右)移动,使得驱动侧移动半带轮55b轴向向外(向右)移动。由于此运动,驱动带轮55上的V型带缠绕半径增大。同时,从动侧移动半带轮56b在其轴向向外(向右)移动时压缩螺旋弹簧67,使得从动带轮56的缠绕半径减小且减速比减小。随着曲轴28的转速减小,重物61径向向内(向左)移动以允许驱动侧移动半带轮55b轴向向内(向左)移动,从动侧移动半带轮56b被螺旋弹簧67压迫而轴向向内(向左)移动,且从动带轮56的缠绕半径增大。这使得驱动带轮55的缠绕半径减小,从而减速比因此增大。
从动带轮56利用拧到变速轴47顶端的止动螺母66而紧固到变速轴47。止动螺母66被布置成嵌入滑动环62的右端部62a中。滑动环62的内径以步进的方式大于变速轴47的外径。变速轴47的右顶端47a的直径以步进方式减小。此构造使得可以不用挂接件就将止动螺母66插入并布置到滑动环62的右端部62a中。因此,止动螺母66可以定位在用于螺旋弹簧67的弹簧接纳构件65的左方。因此,可以利用简单结构使向外的突出最小化,同时确保了螺旋弹簧67的必要长度。
平衡轴129在曲轴28的前方布置成与曲轴18平行。平衡轴129的右端部通过轴承131固定到第二箱体41。另一方面,平衡轴129的左端部通过轴承130固定到第一箱体40。与驱动齿轮33啮合的平衡齿轮132紧接着设置在轴承130的右边。如上所述,由于平衡轴129布置在曲轴28的前方,所以之前用于布置平衡轴129的曲轴28后方的空间可以用于增大气缸体19、气缸盖20和气缸盖封盖21相对于水平的前倾角(在此实施例中为45度)。因此,可以减小发动机在车身纵向上的尺寸。此外,如作为沿着图2中的线V-V′-V″所取视图的图6所示,由于离心离合器17设置在变速轴47上,且平衡轴129相对于曲轴28布置在变速轴的相对侧上,所以平衡轴129和离心离合器17能以在曲轴28的方向上彼此交叠尺寸T的位置关系布置,并因此可以在曲轴方向上减小发动机宽度。
具体如图2所示,启动电机125布置在曲轴28的后侧上,或布置在变速轴47这一侧上。驱动齿轮(未示出)的顶端(或主轴的顶端)布置成与曲轴28平行且相对于启动电机125位于发动机的内侧上。当从车身的侧视图观看时(见图2),启动电机125布置在变速箱45的轮廓内。由于启动电机125布置在车身中较高的位置,所以即使例如在行驶期间水等从地面溅起,也可以防止水打湿启动电机125。
减速齿轮系18如下构造。减速轴(中间轴)52与变速轴47平行布置,并设置有初级减速大齿轮75,该初级减速大齿轮75与可旋转地设置在变速轴47上的初级减速小齿轮74啮合。减速轴52一体地形成有次级减速小齿轮76。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的驱动轴48一体地形成有与次级减速小齿轮76啮合的次级减速大齿轮77。
减速轴52的右端部通过轴承91固定到第二箱体41的左端面。减速轴52的左端部可旋转地固定到第一箱体40的左端面。
驱动轴48与减速轴52平行布置。换言之,驱动轴48具有与变速轴47不同的旋转轴。驱动轴48的右顶端通过轴承92固定到第二箱体41的左端面。驱动轴48的左端部通过轴承93可旋转地固定到第一箱体40的左端面。驱动轴48的左顶端设有链轮49。链轮49通过链条50连接到后轮7的从动链轮51。启动轴110设置在驱动轴48下方并与其平行。
此实施例描述为这样的布置,其中驱动带轮55布置在曲轴28上且同时从动带轮56和离合器机构17布置在变速轴47上。但是,该布置并不限于上述情况,而只要平衡轴129布置在车身中曲轴28的前侧上,就可以将该实施例布置为满足以下条件的任意一个:驱动带轮55布置在曲轴28上,或者从动带轮56和离合器机构17布置在变速轴47上。
此外,此实施例也描述为这样的布置,其中气缸(包括气缸体19、气缸盖20和气缸盖封盖21)相对于水平向上倾斜45度的前倾角α(见图2)。但是,只要平衡轴129布置在车身中曲轴28的前侧上,前倾角α就不限于上述情况而可以是其他,优选地在33至70度的范围内。
此外,虽然此实施例也描述为具有减速齿轮系18的这样的布置,其中设置在变速轴47上的初级减速小齿轮74与设置在减速轴52上的初级减速大齿轮75啮合,且其中设置在减速轴52上的次级减速小齿轮76与设置在驱动轴48上的次级减速大齿轮77啮合,但是该布置并不限于上述情况,而可以是例如设置在驱动轴48上的次级减速大齿轮77与初级减速小齿轮74啮合,而不使用减速轴52和初级减速大齿轮75。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7是根据此实施例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的左侧透视图,且图8是沿着图7中的线VIII-VIII所取的剖视图。此实施例的说明参考上述图1、2、3、4。图7中的发动机与图2中的发动机的不同在于气缸轴线的倾斜朝向水平方向改变。
平衡轴129平行于曲轴18布置在曲轴28的后侧上方。平衡轴129的右顶端部通过轴承131固定到第二箱体41。平衡轴129的靠近其左端部的部分通过轴承130固定到第一箱体40。平衡轴129的左端部延伸超出第一箱体40,并且平衡轴129的延伸顶端设有平衡齿轮132。
这里,曲轴28的左曲轴臂28a和右曲轴臂28b插入在轴承130与131之间。平衡轴129的平衡配重129a布置在曲轴臂28a与28b之间并靠近曲轴28以与曲轴销29的旋转轨迹交叠。因此,使平衡轴129的周围区域较紧凑。此外,当从车身的侧视图观看时,平衡轴129布置在变速箱45的轮廓(周线)内。
如图7所示,启动电机125布置得比平衡轴129更靠近变速轴47,其中在将曲轴28与变速轴47互连的直线方向上,平衡轴129相对于曲轴28布置在变速轴47这一侧上。而且,在将曲轴28与变速轴47互连的直线方向上,启动电机125相对于变速轴47布置在曲轴28这一侧上。驱动齿轮125a的顶端(或主轴的顶端)平行于曲轴28布置,并相对于启动电机125布置在发动机的内侧上。此外,当从车身的侧视图观看时,启动电机125布置在变速箱45的轮廓内(见图2)。
这里参考图9,本发明的发动机15布置成使得将驱动轴48的轴线D与曲轴28的轴线C互连的直线基本平行于将平衡轴129的轴线B与启动电机125的轴线S互连的直线。因此,由于如图7所示启动电机125不与化油器23干涉,所以与传统布置不同,化油器23不需要布置在车身上部来避免启动电机125与化油器23之间的干涉。因此,可以将进气系统布置在车身的下部,并确保进气系统上方的空间。例如,该空间可以有效地用于提供头盔等的存储部分。
由于启动电机125布置在车身中较高的位置上,所以即使例如在行驶期间水等从地面溅起,也可以防止水打湿启动电机125。
虽然此实施例描述为这样的布置,即启动齿轮120a通过单个中间齿轮124连接到启动电机125的驱动齿轮125a,但是该布置不限于上述情况,而启动齿轮120a可以按需要通过两个或更多中间齿轮连接到启动电机125的驱动齿轮125a。
工业应用性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布置为:平衡轴布置在车身中曲轴的前侧上,所以传统地用于布置平衡轴的位于曲轴后方的空间可以用于增大气缸的前倾角(将气缸的方向设定为更靠近竖直方向)。因此,可以减小发动机在车身纵向上的尺寸。
而且,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内置CVT的发动机布置为:启动电机布置得比平衡轴更靠近变速轴,其中在将曲轴与变速轴互连的直线方向上,平衡轴相对于曲轴布置在变速轴这一侧上,所以获得了启动电机不与化油器干涉的效果。因此,与传统布置不同,化油器不需要布置在车身上部来避免与启动电机的干涉。结果,可以将进气系统布置在车身的下部并确保进气系统上方的空间。该空间可以被有效地利用。
Claims (16)
1.一种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所述无级变速器将通过连杆连接到活塞的曲轴与所述曲轴的旋转所传递到的变速轴互连以在这两个轴之间进行变速,
其中从动带轮和离合器布置在所述变速轴上,且
其中平衡轴和所述离合器布置成在所述曲轴的方向上彼此交叠的位置关系,所述曲轴的旋转传递到所述平衡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在将所述曲轴的轴线与所述变速轴的轴线互连的直线方向上,所述平衡轴相对于所述曲轴布置在所述变速轴的相对侧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驱动带轮布置在所述曲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驱动带轮布置在所述曲轴上,且
其中在将所述曲轴的轴线与所述变速轴的轴线互连的直线方向上,所述平衡轴相对于所述曲轴布置在所述变速轴的相对侧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离合器布置在所述变速轴上。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所述驱动带轮布置在所述曲轴的连接所述连杆的部分的一侧上,而驱动系统布置在另一侧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用于支撑所述曲轴的轴承插入在所述驱动带轮与所述驱动系统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用于驱动所述平衡轴的驱动部分布置得比所述驱动系统更靠近所述连杆。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用于容纳所述活塞的气缸从水平面朝向竖直方向倾斜在33至70度范围内的一个角度。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在将所述曲轴的轴线与所述变速轴的轴线互连的直线方向上,启动电机布置得比所述曲轴更靠近所述变速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在将所述曲轴与所述变速轴互连的直线方向上,启动电机布置得比所述平衡轴更靠近所述变速轴,所述平衡轴相对于所述曲轴布置在所述变速轴这一侧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当从车身的侧视图观看时,所述启动电机和所述平衡轴布置在所述无级变速器的带室的轮廓内。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所述启动电机布置成使得所述启动电机的主轴平行于所述曲轴,且所述启动电机的动力输出部分相对于所述启动电机的主体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内侧上。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当从所述曲轴的方向上观看时,将所述启动电机的轴线与所述平衡轴的轴线互连的直线基本平行于将所述曲轴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互连的直线。
15.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其中在将所述曲轴与所述变速轴互连的直线方向上,所述启动电机相对于所述变速轴布置在所述曲轴这一侧上。
16.一种跨乘式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170904 | 2003-06-16 | ||
JP171342/2003 | 2003-06-16 | ||
JP170904/2003 | 2003-06-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06106A true CN1806106A (zh) | 2006-07-19 |
CN100400821C CN100400821C (zh) | 2008-07-09 |
Family
ID=3686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16770X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00821C (zh) | 2003-06-16 | 2004-06-14 | 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00821C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0510B (zh) * | 2006-12-28 | 2010-06-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两轮摩托车用发动机 |
CN101936218A (zh) * | 2010-09-10 | 2011-01-05 | 浙江信阳实业有限公司 | 发动机和变速器一体化结构 |
US8002653B2 (en) | 2006-12-28 | 2011-08-23 | Honda Motor Co., Ltd. | Power unit having engine an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thereof,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
CN101327830B (zh) * | 2007-06-22 | 2011-10-0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自动二轮车用动力单元 |
CN106523592A (zh) * | 2015-09-09 | 2017-03-22 | Fev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平衡发动机壳体的旋转加速度的离心质量装置 |
CN108138926A (zh) * | 2015-08-03 | 2018-06-08 | 比亚乔及C.股份公司 | 三速摩托车变速器 |
CN109209720A (zh) * | 2018-11-06 | 2019-01-15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一种水冷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布置方式 |
CN109404194A (zh) * | 2018-11-06 | 2019-03-01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一种踏板摩托车发动机用电起动机构 |
CN109774833A (zh) * | 2017-11-15 | 2019-05-2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76577B2 (ja) * | 1984-11-13 | 1995-08-16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用直列4気筒型エンジン |
JP3223535B2 (ja) * | 1991-09-18 | 2001-10-29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用エンジンユニットのバランサ |
JP4282845B2 (ja) * | 1999-10-08 | 2009-06-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
JP3960450B2 (ja) * | 2000-02-22 | 2007-08-1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組付構造 |
JP2002266653A (ja) * | 2001-03-09 | 2002-09-18 | Yamaha Motor Co Ltd | 雪上車 |
-
2004
- 2004-06-14 CN CNB200480016770XA patent/CN10040082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0510B (zh) * | 2006-12-28 | 2010-06-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两轮摩托车用发动机 |
US8002653B2 (en) | 2006-12-28 | 2011-08-23 | Honda Motor Co., Ltd. | Power unit having engine an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thereof,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
CN101327830B (zh) * | 2007-06-22 | 2011-10-0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自动二轮车用动力单元 |
CN101936218A (zh) * | 2010-09-10 | 2011-01-05 | 浙江信阳实业有限公司 | 发动机和变速器一体化结构 |
CN108138926A (zh) * | 2015-08-03 | 2018-06-08 | 比亚乔及C.股份公司 | 三速摩托车变速器 |
CN106523592A (zh) * | 2015-09-09 | 2017-03-22 | Fev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平衡发动机壳体的旋转加速度的离心质量装置 |
CN109774833A (zh) * | 2017-11-15 | 2019-05-21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跨骑型车辆 |
CN109209720A (zh) * | 2018-11-06 | 2019-01-15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一种水冷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布置方式 |
CN109404194A (zh) * | 2018-11-06 | 2019-03-01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一种踏板摩托车发动机用电起动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00821C (zh) | 2008-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814C (zh) | 混合型摩托车的动力装置布置结构 | |
CN1094861C (zh) | 带混合驱动系统的摩托车 | |
US8002653B2 (en) | Power unit having engine and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thereof, and vehicle incorporating same | |
CN1891566A (zh) | 动力单元和设置有该动力单元的跨乘式车辆 | |
CN1862005A (zh) | 摩托车用发动机装置 | |
CN1738160A (zh) | 电动车辆的电动机冷却结构 | |
CN1730330A (zh) |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切换装置 | |
CN1891567A (zh) | 动力单元和设置有该动力单元的跨乘式车辆 | |
CN1499057A (zh) | 发动机的驱动皮带冷却结构 | |
CN1977120A (zh) | 用于小型车辆的v型带式无级变速器和跨乘式车辆 | |
CN1079747C (zh) | 机动二轮车的动力机组 | |
CN1736787A (zh) | 混合型车辆的防音结构 | |
CN1754770A (zh) | 摩托车 | |
CN1118405C (zh) | 车辆用动力单元 | |
CN1806106A (zh) | 具有内置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 |
CN1822985A (zh) | 跨乘式车辆发动机和具有该发动机的跨乘式车辆 | |
CN1806113A (zh) | 结合有v型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 | |
CN100520010C (zh) | 用于鞍骑式车辆的发动机和安装有该发动机的鞍骑式车辆 | |
CN1290718C (zh) | 车用发动机的启动装置 | |
CN1070991C (zh) | 四冲程内燃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 |
CN100351550C (zh) | 轴承的配置结构 | |
CN1646821A (zh) | 发动机的离合器机构润滑结构 | |
CN1317488C (zh) | 顶置凸轮型发动机 | |
CN1823237A (zh) | 跨乘式车辆发动机和具有该发动机的跨乘式车辆 | |
CN1350956A (zh) | 车辆自动变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