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20172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20172A
CN1820172A CN200480019631.2A CN200480019631A CN1820172A CN 1820172 A CN1820172 A CN 1820172A CN 200480019631 A CN200480019631 A CN 200480019631A CN 1820172 A CN1820172 A CN 1820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or
ozone
deodorization device
space
col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196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0172B (zh
Inventor
冈田大信
服部隆雄
及川巧
上野俊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037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06965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037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06964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4/00700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5005899A1/ja
Publication of CN1820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0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20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0172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2Inflammable refriger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5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by deodori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6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using an ozone generator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冰箱,在隔热箱体内划分配置有冷藏空间(2)和冷冻空间(5),在各空间分别配置专用的冷却器(6、8),通过冷气的强制循环进行冷却控制,将由臭氧发生装置(20)和臭氧分解装置(21)形成的脱臭装置(15)配置在所述冷藏空间和冷冻空间的冷气循环路附近(16)。通过不仅在冰箱中的冷藏空间、而且在冷冻空间也设置脱臭装置,可在任何储藏空间中都减少向食品的臭气转移并可冷却保存。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别在冷藏空间和冷冻空间具有专用冷却器和脱臭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冰箱倾向于饮食生活多样化和收纳量大型化,作为其形式,一般在上部设置有储藏物收纳容积最大的冷藏室,在其下部设置蔬菜室,再在其下部在宽度方向左右划分设置有收纳容积较小的制冰室和温度切换室,最下部设置有冷冻室。
利用将一侧枢装在所述冷藏室的前面开口部附近处的门,以转动方式将所述冷藏室的所述开口予以封闭,蔬菜室和冷冻室、以及制冰室或温度切换室,往往从收纳物进出操作的方便性出发,将容器安装在各门的储藏室侧并作成抽屉式来进行划分,以根据各自保存目的进行冷却。
通过使由冷却器所生成的冷气进行循环,使各储藏室分别冷却到规定温度,但由于冷藏温度空间和冷冻温度空间中的温度差较大,故在最近,从冷却效率方面出发而分别在冷藏与冷冻空间设置专用的冷却器、在各储藏空间独立进行温度控制方式的冰箱被商品化,由此,可减小各室温度的变动幅度。
此外,对于冷藏室和蔬菜室,通过减小室内空气温度与冷却器温度之差,可减少冷藏用冷却器上的霜附着,并且,在非冷却时使冷却风扇旋转,可将因溶解附着在冷却器上的霜所产生的高湿空气返回到储藏室,将冷藏空间保持成高湿度。由此,防止蔬菜等食品的干燥、保持鲜度的冷却方式成为主流,但随之使储藏室内的湿度变高,且因冷藏空间是较高的设定温度和收纳有生鲜食品等各种储藏品而容易发生臭气,故一般设置有脱臭装置。
由于近年来的冰箱的冷却方式大部分是冷气强制循环式,故该脱臭装置设在对通常冷藏室内进行循环的空气流通道中,使触媒吸附循环冷气中所含的臭分子,用臭氧等进行分解,再通过对触媒再生,而半永久性保持脱臭效果,这种方式已被实用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2001-336871号公报),在冷冻空间,由于利用冰点以下的低温而不使细菌繁殖,或将细菌杀死,故已无臭气问题,没有设置上述那种脱臭装置的例子。
但是,即使在冷冻空间中,以内部冰冻方式从生状态进行冰冻过程中的鱼肉等各种的臭气也进入到其它冷冻阶段的食品中,例如米饭、或容量较大而进行好几次用膳和反复冷冻的冰淇淋等中,另外,在配置于冷冻空间的自动制冰装置中,臭气在进入设置在冷藏室的给水箱或给水路径的水中的同时,在冷冻过程中的鱼肉臭气等也进入制冰中的水中。
此外,对于在冷冻空间具有能将室内温度切换成多温度的温度切换室的冰箱,在将切换室作成冷却温度或冷藏温度等比较高的温度带的场合,在切换室储藏的鱼之类的臭气进入到制冰过程中的制冰的水中,结果,臭气附着在冰中,在饮用使用了该冰的食物时,会产生不快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作成的,提供如下一种冰箱:不仅在冰箱的冷藏空间,而且在冷冻空间也设置脱臭装置,在任何储藏空间都可减少臭气进入食品并进行冷却保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冰箱是,在隔热箱体内划分配置冷藏空间和冷冻空间,在各空间分别配置有专用的冷却器,通过冷气的强制循环进行冷却控制,其特点是,将用臭氧发生装置和臭氧分解装置形成的脱臭装置配置在所述冷藏空间及冷冻空间的冷气循环路附近,采用该冰箱,不仅在冷藏空间,而且可在冷冻空间进行脱臭,以减少臭气从冷冻过程中的鱼肉向制冰的水等的臭气转移,与冷藏空间的脱臭作用一起减少食品间的臭气转移。
另外,技术方案5的冰箱,其特点是,将由臭氧发生器和臭气吸附触媒构成的脱臭装置配置在冷冻空间的自动制冰装置附近的冷气循环管道中,而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高电压的变压器部、与其结合利用电晕放电而发生臭氧的电极板,在制冰时,对所述脱臭装置赋能,可防止制冰过程中臭气附着在制冰的水中,可制成无臭气进入的美味的冰和储藏冰。
另外,技术方案12的冰箱,其特点是,具有:将制冷剂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冷却器和吸入管连接成环状并封入可燃性制冷剂的冷冻循环;以及由臭气吸附触媒和臭氧发生器构成的、配置在由所述冷却器生成的冷气的循环通道中的脱臭装置,所述脱臭装置的臭氧发生器作成如下结构:将发生高电压的变压器部和与其结合通过电晕放电而发生臭氧的电极板放在壳体内一体地作成单元化,并包覆放电面以外的部分,采用该冰箱,由于是通过壳体一体地将臭氧发生器的变压器部和电极板作成单元化、用遮盖体或树脂成型件遮盖充电部或金属部的结构,因此,即使制冷剂万一泄漏、充满在脱臭装置部分,也没有可能成为着火源的部分,是安全的。另外,即使发生氧化力较强的臭氧,臭氧发生器也无金属的露出部,在冰箱内的可能结露或结冰的某个部位都可使用,并可用简单的结构作成小型化,也可设置在狭小的空间的冷气通道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冰箱的纵剖视图。
图2是图1中冷冻室的脱臭装置部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3是图2的脱臭装置正面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2的脱臭装置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详细表示图3中臭氧发生器的纵剖视图。
图6是从图5下面看到的仰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臭氧发生器的立体图。
图8是变压器输出电压和臭氧发生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控制方框图。
图10是通过图9控制的定时图。
图11是设在冷藏空间的光触媒脱臭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净水装置的关系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是表示冰箱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本体由隔热箱体1构成,内部作成储藏空间,从上方配置冷藏空间即冷藏室2和蔬菜室3,下方配置冷冻室5,并在冷冻室5的上部一并设置与冷冻室连通的制冰室4、未图示的可切换成多温度环境进行冷却的温度切换室,作为冷冻空间。
在所述蔬菜室3的背面配置有通过盖体对冷藏空间进行冷却的冷藏用冷却器6及冷却风扇7,在冷冻室5的背面,同样配置有对冷冻空间进行冷却的冷冻用冷却器8及冷却风扇9,通过用三通阀将来自于配置在本体下部的机械室的压缩机的制冷剂进行切换,而交替地供给于所述冷藏用冷却器6和冷冻用冷却器8,在划分成对冷藏空间进行冷却的冷藏运转模式和对冷冻空间进行冷却的冷冻运转模式、将冷藏和冷冻空间分别予以独立后的冷气循环路径中,进行冷却控制。
另外,为对付氟利昂气体造成的臭氧层破坏和地球温室化问题,冷冻循环中的制冷剂使用不会造成臭氧层破坏、地球温室化系数低的异丁烷(R600a)等碳化氢类制冷剂,代替以往使用的含氢氟烃(HFC),另外,在冷却器8的下方,配置有使加热器发热而将因冷却运转的累积等在冷却器上产生的霜除去的除霜加热器12。
并且,在冷藏室2的底部,配置有将制冰的水供给于配置在所述制冰室4中的自动制冰装置11的制冰盘12的给水箱13,在由自动制冰装置11进行的制冰结束、将制冰盘12旋转、脱冰并使冰落到下方的储冰盒14后,利用泵驱动,将给水箱13中的水通过给水管再供给于制冰盘12,继续制冰循环运转。
该制冰循环,只要在给水箱13内存在制冰用的水就继续,在给水箱13无水或储冰盒14储满冰时,另外,在冬季等而不要进行自动制冰动作时,分别通过检测信号或操作来停止制冰循环。
15是脱臭装置,如图2所示,配置在位于蒸发器盖17下方前部的凹部17a中,而蒸发器盖17将回流管道16内的所述冷冻用冷却器8的前面遮住,而回流管道16是将冷冻室5内进行循环的冷气返回到冷冻用冷却器8用的。
脱臭装置15,从作为图2正面的剖视图的图3和表示装置的安装状态的图4可知,由臭氧发生器20和触媒21部分构成,并配置在将这些各部分20、21划分形成的脱臭容器19内,是将该脱臭容器19收纳设置在所述凹部17a内的装置。触媒21由在氧化铝陶瓷制的蜂窝状形成体上承载氧化锰的构件构成,并面对回流管16、与循环冷气接触而接受由臭氧发生器20放出的臭氧。
臭氧发生器20的剖视详细图如图5所示,其仰视图如图6所示,其立体图如图7所示,由发生高电压的变压器部22、与其结合并利用电晕放电发生臭氧的电极板23构成,并支承在下方开口的壳体25内,所述壳体25呈伞状而遮住所述变压器部22部分和电极板23及输入端子24的上方并将它们进行支承,在壳体25中央的壁面内部,用环氧树脂成型件28而埋设有:由高电压线圈22a和铁心22b所构成的变压器部22、安装有对放电波形进行设定的振荡电路元件26的基板27。
电极板23使用了在氧化铝陶瓷的底板上用钨电极构成的构件,且放电面面对壳体25的外方,与位于所述触媒21的收纳部上部的臭氧的积存部29对应。
在作为所述放电面的电极板23的表面设有作为电气绝缘物的小于等于10μm的薄的氧化铝层,由于未使金属露出,故即使附着异物也不会发生强的火花放电,利用上述结构,金属部或充电部就不会露出在臭氧发生器20的外面。
作为冰箱的可燃性制冷剂的异丁烷气体的着火能量,在空气中的气体浓度为3.12%时是最小,是0.52毫焦耳。火花放电可能发生大于等于它的能量,但本发明方式的由电晕放电所产生的能量是0.001毫焦耳左右,气体无着火的可能性。
在壳体25的一侧形成有卡合槽25a,该槽25a中卡合支承着电极板23的上缘。电极板23的下端,用形成有与上述卡合槽25a相同的卡合槽25b的遮盖体30夹持支承,并将来自高电压线圈22a的作为供电线的高压销31收纳,遮住下方开口。
所述高压销31是臭氧发生器20中的金属部唯一露出的部位。在变压器部22上施加有4500伏的脉冲波形的电压,若使电极间接近,则产生空气的绝缘破坏,引起电弧放电,但由于高压销31的收纳部分的容积是10毫升左右的极小的容积,因此,万一其内部有泄漏气体,也是很小地燃烧成最后熄灭的程度,无发展到火灾的危险。另外,由于收纳部被遮盖体30封闭,故有难以进入泄漏气体的效果,也可防止异物进入电极间引起异常放电。
此外,在高压销31间形成有与壳体一体的分隔凸肋25c,通过将极间漏电距离加长,就减少异物或渗水所引起的异常放电发生的可能性。
使从载放有振荡电路元件26的基板27向上方再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大致L字状的输入端子24伸出到壳体25的外方。另外,所述高压销31与高电压线圈22a的二次侧线圈连接,且其也与所述输入端子24同样,构成了将沿壳体25顶壁延伸的水平部的前端向下方折弯的大致L字状,将折弯端部用焊锡32与电极板23的电极连接。
收纳有高压销31的壳体25的下方开口虽然也可用所述环氧树脂成型件28封住,但如本实施例所述,若使用遮盖体30,通过用其卡合爪30a进行的凹凸卡合等卡装在壳体25上进行封闭,则装拆成为可能,因此,通过卸下遮盖体30,就可使高压销31露出,可通过检查工序来确认输出电压是否输向高压销31。
即,施加在臭氧电极板23上的电压若是2.4千伏以上,就有利于臭氧发生,但臭氧浓度过高的话,会影响人体,还有可能腐蚀箱内的金属零件,因此,若对高压销31的输出电压波形进行测定、控制,就能控制臭氧发生量。
并且,当电压施加在输入端子24上时,利用内藏在环氧树脂成型件28中的振荡电路26和升压变压器22,来生成4.5千伏的脉冲状的波形,当将该电压施加在电极板23上时,在其突起电极部集中了电场,引起电晕放电,通过附近的氧气借助能量而成为激发等离子状态,再结合时生成臭氧。
该等离子脱臭装置15中的臭氧有臭分子的分解和除菌效果,在本实施例的场合,输入端子24是2个端子、是恒定的4.5千伏,但也可再增加1个端子,将切换信号给予基板电路,改变输出电压。
当输出电压改变时,如图8所示,变化成输出电压越大、臭氧发生量就越多,臭氧发生量一多,对臭分子分解的能力就大,可提高脱臭效果。
所述冰箱的冷冻循环运转、自动制冰装置11和脱臭装置15,以图9的方框图所示的形式被控制。
将上述构成的脱臭装置15从后方向箭头方向插入安装在凹部17a中,而凹部17a形成于图2和图4所示的冷冻室5中的蒸发器盖17的下方前部,当施加电压时,臭氧发生器20在壳体25中的臭氧积存部29的空间中从电极板23的放电面发生臭氧,比空气重的臭氧从穿设于积存部29底面的通孔19a流出,纷纷降在触媒21上。
由于触媒21面对冷冻室5的回流管道16,去除冷冻室5内发生的臭分子,消除附着在表面上的臭气,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吸附能力饱和,但通过纷纷降临的臭氧对臭分子效率良好地进行分解,使触媒表面被复活再生,故可获得不需要进行触媒更换等维护保养的脱臭装置。
冷冻室5或包含温度切换室等的冷冻空间的空气,由于全部通过回流管道16中的脱臭装置15周围,因此,在将臭分子吸附脱臭后,通过冷冻用冷却器8并利用冷却风扇9再进行冷却,所以,即使是收纳在冷冻室5内的冷冻过程中的鱼肉或是设定成冷藏温度带等较高温状态的温度切换室的食品,也能可靠地捕捉其臭气进行脱臭,防止臭气转移到其它食品,并可制出无臭气的冰。
另外,如上所述,在将该脱臭装置15设在冷冻室5内的场合,因将冷冻室门打开时进入温度较高的潮湿的外部空气,而有可能在冷却的部位结露,但如前所述,由于脱臭装置15被配置在室内的里面,并且臭氧发生器20的充电部被树脂成型件28或遮盖体30遮盖,故可阻止较湿外部空气的进入,即使是低温的冷冻室5,也可载放所述脱臭装置15。
另外,通过由该遮盖体30和所述树脂成型件28将壳体25的下方开口封闭,即使是水滴等从上方滴下的场合,也形成了臭氧发生器20整体的伞的作用,因此,位于端部的输入端子24部分也不会淋到水,从而可防止绝缘恶化的现象。
此外,利用所述输入端子24和高压销31的L字状不仅不会淋到水,而且即使浸水,充电部也不会浸在水中。另外,通过将遮盖体30从下方抵接在壳体25的下方开口上并将对接部配设在下侧,则浸入的水不滞留在内部而流出。
所述脱臭装置15的设置场所是冷冻用冷却器8的附近,在可燃性制冷剂万一从冷冻循环配管的焊接部位泄漏的场合,虽然成为泄漏制冷剂的滞留场所,但由遮盖体30或树脂成型件28将臭氧发生器20中的有可能产生异常放电的变压器部22及高压销31等的充电部位全部遮盖,故不会着火,是安全的。
另外,冷冻空间中成为臭气转移问题的部位是制冰过程中的制冰盘12中的水,因此,脱臭装置15的设置场所也可不是像上述那样的冷冻空间的回流管道16部分,而设置在朝向制冰室4的冷气吹出口的附近。
并且,当给水箱13中有制冰用的水、在制冰盘12中有水的制冰时,该脱臭装置15被通电,发生臭氧的脱臭作用就继续,因此,可防止臭分子附着在处于制冰过程的水中而生成带有臭气的冰的现象,同时,通过由对制冰盘12给水的有无检测所进行的对给水箱13内的制冰用水的有无检测,或通过对储冰盒14的是否满盒检测来停止脱臭作用,可进行无浪费的有效的脱臭控制。
另外,脱臭装置15,由于使对给水于制冰盘12进行检测的制冰传感器或制冰优先,故在对使冷冻运转模式连续的急速制冰开关的赋能作用进行检测的制冰时,如图10的定时图所示,在通常冷冻运转时,只要将对运转时间的10~30%左右加以赋能的臭氧发生器20的通电100%地进行,以使臭氧发生量增加,就可获得更强的脱臭力。
该脱臭控制也可作成例如冰箱在冷冻、冷藏交替冷却运转控制中处于冷冻冷却模式期间连续地对脱臭装置15赋能。
另外,对于分别设在冷藏冷冻空间的冷却风扇7、9的各自运转同步地对脱臭装置赋能的话,可由风扇引起的冷气循环进行按照将臭分子吸附在脱臭装置15的触媒21部分上的作用的脱臭控制,不会发生因对臭氧发生器20的连续通电所产生的臭氧过剩或增加耗电,并在冷却风扇7、9运转时,将储藏室门关闭,因此,设在室内的臭氧发生器20的通电时所发生的放电声也不会泄漏到冰箱外,有能与降低噪音对应的效果。
作为其它的制冰时的脱臭控制,也可作成比通常时提高冷却风扇7、9的转速,并通过增加箱内冷气的循环量来提高脱臭能力,当在规定时间内的冷冻室门的开闭次数多到规定次数以上时,为了对付处于外部空气中的臭分子向室内进入或因冷冻室温度上升使室内食品发生臭气,而控制成使臭氧发生器20中的臭氧发生量增加。
另外,在将温度切换室配置在冷冻空间的冰箱中,在温度切换室的设定规格温度高于冷冻温度带时,即,在冷藏温度带或蔬菜室温度带那样的场合,与冷藏室2同样,臭分子飞散较多并流入制冰室4,因此,通过增加臭氧发生器20中的臭氧发生量,来提高脱臭能力。
另外,在近年来的冰箱用自动制冰装置中,从卫生方面的观点出发,附加有不仅对给水箱13而且可对给水管等给水路径进行拆卸、洗净的结构,或附加有向制冰盘12供给临时给水的洗净功能,在洗净后,向脱臭装置通电规定时间,对制冰装置各部分进行脱臭和除菌,很有效。
另外,虽然在冷藏室2中也可配置冷藏用脱臭装置,但冷藏空间中有蔬菜室3,为了将蔬菜发生的老化荷尔蒙即乙烯气予以分解去除、保持鲜度,冷藏空间用的脱臭装置35使用光触媒。
使用光触媒的脱臭装置35被设置在图1所示的冷藏室2底面的冷藏室循环冷气的回流管道部18上,并如图11所示,由光触媒模块36和臭氧分解触媒过滤器37构成。
光触媒模块36的结构是,在由氧化铝和硅等的多孔质陶瓷构成的基体的表面承载了以氧化钛为代表的光触媒材料,将通过对其干燥或烧结而固定着的光触媒过滤器38、38邻接2个,在该光触媒过滤器间,立设有对不锈钢等的薄板进行蚀刻而形成网状的放电电极39,并在所述2个光触媒过滤器38的上风和下风侧分别配置与所述放电电极同样形成的电容器极板40、40。
另外,光触媒过滤器38不一定设置2个,在冷气通道中的臭气成分或乙烯气浮游菌较少的场合,也可在1个光触媒过滤器38的前后设置电容器极板40和放电电极39。
41是电源电路,利用高电压发生变压器42将正脉冲状直流高电压施加在所述放电电极39与各电容器极板40之间。
利用该结构,放电电极39和电容器极板40起到紫外线发生用的放电装置的功能,在双方的电极间产生放电,发生波长为小于等于380nm的紫外线。
另外,当该放电电极39和电容器极板40放电时,由于与紫外线一起发生臭氧,故所述光触媒模块36起到用紫外线发生的活性氧使有害气体成分完全分解的功能,还起到作为臭氧发生装置的功能,从该光触媒模块36至下风侧空开规定距离设置的吸收臭氧的臭氧分解触媒过滤器37,由以二氧化锰为主体的蜂窝状的烧结体形成。
并且,当向所述脱臭装置35的电源电路通电、将电压赋予放电电极39和电容器极板40之间时,电极间产生放电,发生紫外线。通过紫外线照射在光触媒过滤器38、38上,使光触媒活性化,所发生的活性氧流下,用氢氧化基(游离基)的强氧化作用,将附着在光触媒过滤器38、38表面上的臭气成分或有机化合物的结合予以分解,通过进行无臭化或低臭气化来脱臭。
另外,使菌的菌细胞膜脆化进行抗菌,并通过氧化分解作用来抑制光触媒过滤器38、38表面的微生物的繁殖,将脱臭装置35和周围的壁表面的污秽分解去除。当将臭气物质氧化时,必定有有机物质的碳被氧化,发生二氧化碳。我们知道,一般通过叶类蔬菜呼吸空气而吸收氧,使鲜度下降,但二氧化碳具有抑制这种叶类蔬菜呼吸的作用,可保持蔬菜室3收纳品的鲜度。尤其,由于光触媒具有强氧化力,故非常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发生。
此外,采用上述光触媒的脱臭装置35不仅有通过臭气物质的氧化分解进行的脱臭作用,而且有从果实等中发生、对使食品熟化即老化的乙烯气予以分解的作用,也可获得通过该乙烯气分解作用保持食品鲜度的效果。
还有,若如上述那样将光触媒作成放电型光触媒机构,则就通过放电而发生使光触媒活性化的紫外线,因此,只要电力供给连续,就可供给同量的紫外线,与将紫外线灯或LED作为光源的方法相比,无光源寿命的问题,脱臭性能或乙烯气分解性能不会下降,这种冰箱,对于长期连续使用的电气设备来说,不必进行零件更换等维修保养,是有效的。
接着,对采用光触媒的脱臭装置用作净水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2表示概略结构,在从配置在冷藏室2的底面部侧方的给水箱13至自动制冰装置11的制冰盘12的给水路径33中配设有采用光触媒的脱臭装置55,脱臭装置55在由构成给水路径33一部分的玻璃或合成树脂等的电介质所形成的圆筒状的壳体57内,收纳有将光触媒涂布在圆柱状陶瓷载体上的光触媒过滤器58,在其中央孔插入放电电极59,并在壳体57的外周密接配置由导电体所形成的电容器极板60。
采用所述脱臭装置55,通过从高压电源61施加电压,使设置有光触媒的空间因电极间的放电而发生紫外线,利用紫外线使光触媒激发而对水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解,对水质进行净化,在该方式中也不必进行零件更换等的维修保养,也可获得长期而高度的净水功能。
另外,所述脱臭装置55虽然以配设在给水路径33中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但也可配置在给水箱13自身的水中。
[产业上的实用性]
采用本发明,通过设置脱臭装置,可用于在冷藏空间、冷冻空间中都减少储藏品臭气转移的冰箱的结构。

Claims (13)

1.一种冰箱,在隔热箱体内划分配置冷藏空间和冷冻空间,在各空间分别配置有专用的冷却器,通过冷气的强制循环进行冷却控制,其特征在于,将用臭氧发生装置和臭氧分解装置形成的脱臭装置配置在所述冷藏空间及冷冻空间的冷气循环路附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脱臭装置配置在冷藏空间和冷冻空间中各自的冷气吸入通道的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脱臭装置的至少任何一方由空间放电装置和光触媒模块和臭氧分解装置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脱臭装置设置在自动制冰装置的给水路径中,作为净水装置。
5.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将由臭氧发生器和臭气吸附触媒构成的脱臭装置配置在冷冻空间的自动制冰装置附近的冷气循环管道中,而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高电压的变压器部、与其结合利用电晕放电而发生臭氧的电极板,在制冰时,对所述脱臭装置赋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向制冰盘吹出冷气的冷气吹出口附近配置有脱臭装置。
7.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将由臭氧发生器和臭气吸附触媒构成的脱臭装置分别配置在冷冻空间的自动制冰装置附近的冷气循环管道中、和设于冷藏室的给水箱附近的给水路径中,而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高电压的变压器部、与其结合利用电晕放电而发生臭氧的电极板,在制冰时,对所述两脱臭装置赋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与储藏室内进行冷气循环的冷却风扇运转同步地对脱臭装置中的臭氧发生器赋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制冰时,使臭氧发生器中的臭氧发生量增加。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规定时间内的储藏室门的开闭次数为大于等于规定次数时,使臭氧发生器中的臭氧发生量增加。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在冷冻空间具有温度切换室的冰箱中,当温度切换室的设定温度高于冷冻温度带时,使臭氧发生器中的臭氧发生量增加。
12.一种冰箱,具有:将制冷剂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冷却器和吸入管连接成环状并封入可燃性制冷剂的冷冻循环;以及由臭气吸附触媒和臭氧发生器构成的、配置在由所述冷却器生成的冷气的循环通道中的脱臭装置,所述脱臭装置的臭氧发生器作成如下结构:将发生高电压的变压器部和与其结合通过电晕放电而发生臭氧的电极板放在壳体内一体地作成单元化,并包覆放电面以外的部分。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壳体构成伞状,将变压器部和电极板及输入端子的上方遮住地支承,壳体的下方开口利用盖体或树脂成型件进行封闭。
CN200480019631.2A 2003-07-10 2004-05-17 冰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01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94952A JP4458779B2 (ja) 2003-07-10 2003-07-10 冷蔵庫
JP194952/2003 2003-07-10
JP2003303735A JP2005069650A (ja) 2003-08-27 2003-08-27 冷蔵庫
JP303733/2003 2003-08-27
JP2003303733A JP2005069649A (ja) 2003-08-27 2003-08-27 冷蔵庫
JP303735/2003 2003-08-27
PCT/JP2004/007008 WO2005005899A1 (ja) 2003-07-10 2004-05-17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0172A true CN1820172A (zh) 2006-08-16
CN1820172B CN1820172B (zh) 2010-05-05

Family

ID=3420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1963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20172B (zh) 2003-07-10 2004-05-17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58779B2 (zh)
CN (1) CN182017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1490A (zh) * 2010-11-11 2011-04-06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一种具有杀菌和降解农残功能的果蔬贮运保鲜箱
CN103119384A (zh) * 2010-09-21 2013-05-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雾化装置的控制方法、放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冷藏库
CN103983069A (zh) * 2013-02-12 2014-08-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冰箱的金属光触媒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CN102016463B (zh) * 2008-07-08 2016-04-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食品储藏库和冷藏库
CN113915831A (zh) * 2021-06-28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冰箱净化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10218A (ja) * 2009-03-12 2010-09-2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冷蔵庫
JP5349386B2 (ja) * 2010-03-26 2013-11-20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64954A (ja) * 1986-12-27 1988-07-08 鈴木 輝一 超小形殺菌.殺虫.脱臭器
JPH0822726B2 (ja) * 1987-12-10 1996-03-06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コロナ放電反応の生成方法
CN2033684U (zh) * 1988-06-21 1989-03-08 张仲龄 冰箱电子除臭保鲜器
JPH11211332A (ja) * 1998-01-28 1999-08-0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JP2001336871A (ja) * 2000-03-22 2001-12-07 Toshiba Corp 脱臭装置及び冷蔵庫
JP3708405B2 (ja) * 2000-06-19 2005-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可燃性冷媒使用の家電機器
JP2002065830A (ja) * 2000-09-04 2002-03-05 Toshiba Corp 冷蔵庫の脱臭装置
JP2002090058A (ja) * 2000-09-14 2002-03-27 Sharp Corp 冷蔵庫
JP4028706B2 (ja) * 2001-09-28 2007-12-26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3920064B2 (ja) * 2001-10-02 2007-05-30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3999961B2 (ja) * 2001-11-01 2007-10-31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6463B (zh) * 2008-07-08 2016-04-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食品储藏库和冷藏库
CN103119384A (zh) * 2010-09-21 2013-05-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雾化装置的控制方法、放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冷藏库
CN103119384B (zh) * 2010-09-21 2015-09-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雾化装置的控制方法、放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冷藏库
CN102001490A (zh) * 2010-11-11 2011-04-06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一种具有杀菌和降解农残功能的果蔬贮运保鲜箱
CN103983069A (zh) * 2013-02-12 2014-08-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冰箱的金属光触媒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CN103983069B (zh) * 2013-02-12 2016-09-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及冰箱的金属光触媒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US9803910B2 (en) 2013-02-12 2017-10-31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etal photocatalyst filter of the refrigerator
CN113915831A (zh) * 2021-06-28 2022-01-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冰箱净化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0172B (zh) 2010-05-05
JP2005030651A (ja) 2005-02-03
JP4458779B2 (ja) 201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25444B2 (ja) 冷蔵庫
CN101663551B (zh) 冷藏库以及除菌装置
JP2637693B2 (ja) 冷蔵庫の多機能付加装置
CN100478634C (zh) 冰箱
TWI407067B (zh) refrigerator
JP3754601B2 (ja) 冷蔵庫
CN101368782B (zh) 冰箱
US20020037240A1 (en) Refrigerator and deodorizer producing ozone by high-voltage discharge
JP2007278569A (ja) 冷蔵庫
CN102200367B (zh) 冷藏库以及除菌装置
CN1820172B (zh) 冰箱
JP2011038771A (ja) 冷蔵庫
CN102313423A (zh) 冰箱
CN102062512B (zh) 冷藏库
JP2009127977A (ja) 冷蔵庫
CN103575032B (zh) 冰箱
CN102753921A (zh) 冷藏库
JP2006322662A (ja) 冷蔵庫
CN1354019A (zh) 除臭装置
JP5390089B2 (ja) 冷蔵庫
JP2006258332A (ja) 冷蔵庫
JP2012078054A (ja) 冷蔵庫
CN112432407A (zh) 一种新型制冰机
CN215002472U (zh) 一种实现分区控温的冰箱
JP2001108355A (ja) 高湿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