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4019A - 除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4019A
CN1354019A CN01137497A CN01137497A CN1354019A CN 1354019 A CN1354019 A CN 1354019A CN 01137497 A CN01137497 A CN 01137497A CN 01137497 A CN01137497 A CN 01137497A CN 1354019 A CN1354019 A CN 1354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tmost point
odor removal
ion wind
sparking electrode
generation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7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服部隆雄
及川巧
岡田大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54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4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5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by deodori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4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 F25D2317/041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 F25D2317/0416Treating air flowing to refrigeration compartments by purification using an ozone generat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即使在气体不循环的封闭空间内也能有效除去气体中的臭气成分的除臭装置。该除臭装置(9)是在管道(26)的内部配置直流放电机构(27)、光催化剂模块(28)及臭氧分解催化剂过滤器(29)而构成。直流放电机构(27)由线状的放电电极(30)和一对对极(31)所构成。在所述对极(31)的左右方向中心线A的左侧配置偏置所述放电电极(30)。对所述放电电极(30)加上直流高压电位,在电极(30、31)之间产生高电压放电,产生离子风,产生沿箭头B方向在管道(26)内流动的气流。结果是,冰箱内的冷气从流入口(26a)流入管道(26)内,在通过光催化剂模块(28)及臭氧分解催化剂过滤器(29)时被除臭,从流出口(26b)被排出到冰箱内。

Description

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除去气体中的臭气成分对气体除臭的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冰箱中,为了降低冰箱内食品引起的各种臭气及防止臭气影响其它食品,历来采用的方法是在冰箱中配置由活性碳等吸附剂构成的除臭装置。但是,吸附剂一旦其吸附能力饱和,效果就丧失,故必须适当更换。另外,如果在吸附能力饱和的状态下放置,还存在相反从吸附剂本身再次放出臭气的问题。
作为延长除臭性能的方法,采用的方法是在除霜加热器的附近装入铂催化剂,吸附冰箱内空气中所含臭气物质,除霜时利用加热器加热分解臭气物质。另外,近年来,作为具有更强除臭效果的装置,开发出了利用臭氧的氧化力的除臭装置,以及如日本发明专利申请2000-181518所提出的、将放电产生的光与光催化剂组合的除臭装置。
上述的除臭装置均是通过提高臭气物质与吸附剂、催化剂及臭氧分子的接触效率来提高除臭效果的。因此,进行的方法是将所述除臭装置安装在冰箱内的冷气循环路径之中,使包括臭气在内的冷气在装置内流通。
因此,例如将上述除臭装置应用于冷气(气体)在冰箱内不进行循环的直冷式电冰箱或下层箱时,就必须设置除臭装置专用的送风风扇,使气体在除臭装置内流通,这样就存在整个装置体积相应增大的问题。此外,即使是利用送风风扇使冷气循环的这种形式的电冰箱,也因为除臭装置的设置部位限于冷气的循环路径,所以存在除臭装置的设置自由度低的问题。还有,当送风风扇停止、冷气不循环时,除臭效率就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气体不循环的封闭空间内也能有效除去气体中臭气成分的除臭装置。
本发明权利要求1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对极和放电电极、在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对极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引起高压放电而产生离子风的离子风发生手段,以及除去气体所含臭气成分用的除臭手段。
根据上述构成,因为利用对离子风发生手段施加高电压而产生的离子风,使气体朝向除臭手段流动,所以,即使是配置在气体不进行循环的封闭空间内,也能有效除去气体所含臭气成分。而且,与使用风扇装置使气体流通的结构相比,可以做得小型紧凑,并能降低噪声。另外,因为利用放电电极与对极之间的高电压放电来产生臭氧,所以,可以利用臭氧的氧化力来分解并除去臭气成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内部有气体的流通路径并装入离子风发生手段和除臭手段的管道,所述离子风发生手段是将放电电极配置在偏离对极的气流方向中心的上游侧而构成,而所述除臭手段配置在所述离子风发生手段的下游侧(权利要求2的发明)。
根据上述构成,因为利用离子风发生手段产生的离子风使管道内发生气流,能使气体有效进入管道内而朝向除臭手段,所以除臭效率进一步提高。
此外,所述除臭手段可以由光催化剂模块构成,该光催化剂模块包括通过高电压放电产生紫外线的紫外线发生用放电手段、以及利用因照射所述紫外线而产生的光催化剂作用来分解气体中所含臭气成分和有害物质等的光催化剂过滤器(权利要求3的发明)。
还有,所述除臭手段可以由臭氧除臭手段构成,该臭氧除臭手段包括通过高电压放电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用放电手段、以及分解所述臭氧的臭氧分解催化剂过滤器(权利要求5的发明)。
根据上述构成,可以利用臭氧的氧化力,分解气体中的臭气成分。
再有,所述除臭手段也可以具有吸附气体中所含臭气成分及有害物质等的活性碳过滤器。(权利要求6的发明)。
上述权利要求3、4及6的任一构成,由于都能积极使含有臭气成分的气体朝向除臭手段,所以,能对气体高效进行除臭。
此外,在权利要求3的发明中,理想的构成是,所述光催化剂模块的光催化剂过滤器是在多孔陶瓷构成的基体表面固定光催化剂粒子而构成的,且所述紫外线发生用放电手段是由隔着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相对配置的放电电极和对极构成的,将所述紫外线发生用放电手段的对极面对离子风发生手段配置,并使所述紫外线发生用放电手段的对极及所述离子风发生手段的对极为接地电位(权利要求4的发明)。
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将光催化剂过滤器配置在气体的流通路径内,对气体的流通也不会有太大的妨碍。此外,可以使光催化剂模块的放电电极及对极间的高电压放电而产生的无方向性紫外线有效照射到光催化剂过滤器上,可以高效进行光催化反应。还有,可以防止离子风发生手段与光催化剂模块之间发生放电。
再有,离子风发生手段也可以由在与气流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对配置的一对板状对极、以及配置在所述一对板状对极间的、在与所述对极平行方向且与气流方向正交方向延伸的线状放电电极构成(权利要求7的发明)。
根据上述构成,因为从两侧夹着放电电极设置对极,所以与仅在所述放电电极的一侧设置对极的构成相比,能增加离子风的产生量。此外,因为板状对极在与气流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对配置,所以能尽量防止因对极而妨碍气流。
还有,离子风发生手段也可以由沿气流方向直线排列配置的数个放电单元构成,所述放电单元包括在与气流方向正交的方向配置的一对板状对极,以及配置在所述一对板状对极之间的、在与所述对极平行方向且与气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线状放电电极(权利要求8的发明)。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尽量防止在管道内妨碍气体流通,同时增加离子风的发生量。
此外理想的是,离子风发生手段由在与气流方向正交方向上并列配置的数片板状对极,以及在所述数片对极之中分别配置在相对的两片对极间且在与所述对极平行方向且与气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数个线状放电电极构成(权利要求9的发明)。
根据上述构成,不必在气流方向加大装置,就能增加离子风的发生量。
另外,对离子风发生手段的放电电极,也可以加上负的高压电位( 10的发明)。根据上述构成,因为臭氧的发生量增加,所以除臭性能提高。
相反,对离子风发生手段的放电电极,也可以加上正的高压电位( 11的发明)。根据上述构成,因为可以减少臭氧的发生量,所以,也可以不设置臭氧分解催化剂,因此可以相应减小装置的体积。又,因为臭氧发生量较少,故除臭性能下降,所以,本发明适用于设置在气体中的臭气成分量较少场所的除臭装置。
此外,也可以具有使离子风发生手段的放电电极与对极之间所加的高压电位发生变化的电压变化手段(权利要求12的发明)。根据上述构成,能根据气体所含臭氧成分量使除臭性能变化。
还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12的除臭装置可以装入直冷式的电冰箱箱体内。直冷式的电冰箱虽然其箱体内不存在使冷气强制性循环用的风扇装置,但根据上述构成,即使冷气在冰箱箱体内不循环,也能将冰箱内冷气主动吸入管道内,使冷气中的臭气成分与除臭手段有效接触,所以能提高除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是除臭装置的简略纵向剖视图。
图2为示出除臭装置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所示为直冷式电冰箱的纵向侧面剖视图。
图4所示为电气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5所示为冷冻循环的简略构成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5实施例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第6实施例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第7实施例的与图1相当的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第8实施例的与图1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5,对在电冰箱内设置有本发明的除臭装置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电冰箱的纵向侧面剖视图。在该图3中,在隔热箱体构成的电冰箱本体1的内部,由隔热分隔壁2分隔出上部的冷藏室3和下部的冷冻室4。
在所述冷藏室3的下部,由隔板5形成果菜室6。在所述果菜室6内,装有下盒体7及放置在该下盒体7上部的上盒体8。此外,在所述冷藏室3内的所述隔板5的上面后部,配置有除臭装置9。关于所述除臭装置9的构成后面将叙述。还有,在所述隔板5的上方部分,设有激冷盒体10。在所述冷藏室3的后壁部分,设有由冷却配管构成的冷藏室用冷却器11(以下称R冷却器11)。
另一方面,所述冷冻室4内,由隔板12分隔成上下两层,上部的冷冻室4内设有盒体13,同时下部的冷冻室4内设有上盒体14和下盒体15。另外,在所述冷冻室4内的所述隔板12的后方,隔着安装板16设有冷冻室用冷却器17(以下称F冷却器17)。
此外,在所述电冰箱本体1的下部的后面部分,形成有机械室18,在所述机械室18内,设有冷冻循环的压缩机19。所述压缩机19是以压缩电动机20(参见图4)为驱动源的往复式压缩机。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电冰箱的冷冻循环,所述压缩机19的排出口通过冷凝器21与流道阀22的入口连接。所述流道阀22有选择地开启RF排出口及F排出口,其切换动作根据阀电动机23(参见图4)的正反转而进行。
此外,所述流道阀22的RF排出口通过RF毛细管24与R冷却器11的入口连接。所述R冷却器11的排出口上连接着F冷却器17的入口,所述F冷却器17的排出口与压缩机19的吸入口连接。因此,RF排出口开启时,从所述压缩机19排出的制冷剂同时供给R冷却器11及F冷却器17。
而所述流道阀22的F排出口通过F毛细管25后连接在所述R冷却器11的排出口与F冷却器17的入口之间。因此,所述流道阀22的F排出口开启时,从所述压缩机19排出的制冷剂仅供给F冷却器17。
下面参照图1及图2,对除臭装置9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及图2分别为除臭装置9的主要部分构成的纵向侧面剖视图及立体图。除臭装置9的构成为,在呈矩形筒状的管道26的内部,从图中左侧起依次配置有直流放电机构27、光催化剂模块28及臭氧分解催化剂过滤器29。在所述管道26的图1中左右两端部,分别设有开口部26a、26b,冰箱内的冷气(气体)通过该两个开口部26a、26b在管道26内流通。
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由例如用钨等形成为线状的放电电极30及相对配置的一对平板状对极31构成。所述一对对极31沿着冷气在所述管道26内流通的方向(即左右方向)配置,所述放电电极30与所述对极31平行,并沿着横穿冷气流通方向的方向延伸,并配置在所述对极31的相对方向的中心部位。此时,所述放电电极30如图1所示,配置在偏离所述对极31的左右方向中心线A的一侧,此时是配置在偏向左侧的部位。
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的构成为,使所述对极31为接地电位,同时对所述放电电极30加上负的直流高压电位例如-4.5kV的直流高压电位。其结果是,在所述放电电极30与对极31之间发生电晕放电,在所述放电电极30附近产生离子(负(-)离子)。
所述放电电极30附近产生的离子由于电场作用而向所述对极31移动,同时与气体中的中性分子(主要是氧分子)碰撞而提供动能,与中性分子一起向对极31移动。这样的离子及中性分子向对极31的移动称为离子风。因此,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具有作为离子风发生手段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将所述放电电极30配置在所述对极31的中心线A的左侧,所以,所述离子风从放电电极30向对极31并偏向右方的方向流向对极31。
因此,在管道26内,受离子风的吸引,产生沿图1中箭头B所示方向流通的气流,结果是冰箱内冷气从左侧开口部26a流入所述管道26内。而流入管道26内的冷气顺着气流向箭头B方向流通之后,从右侧的开口部26b流出。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所述开口部26a及26b分别称为流入口26a和流出口26b。
另外,所述放电电极30相对所述对极31的位置设定为,当在所述放电电极30与所述对极31之间加上-4.5kV的直流高压电位时,所述管道26内会发生0.1-0.2m/sec程度的气流。
另一方面,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由用钨等形成为线状的多个放电电极32、形成为平板状的两片对极33及分别配置在所述放电电极32与对极33之间的两片光催化剂过滤器34所构成。
所述多个放电电极32与所述放电电极30一样,沿着横穿冷气流通方向的方向延伸,并在上下方向配置成一排。所述2片对极33呈栅格状,配置成在冷气流通方向从前后夹着所述放电电极32的状态。因此,左侧的对极33在管道26内配置成面对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的状态。
此外,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34包括由多孔状的陶瓷(例如氧化铝、二氧化硅等)构成的基体,以及涂布在该基体表面并经干燥或绕结而固定的氧气钛等光催化剂材料。
在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中,使所述对极33为接地电位,并对所述放电电极32加上正的脉冲状直流高电压例如+10kV左右的脉冲状高电压。结果是,在所述放电电极32与所述对极33之间发生放电,产生紫外线(波长380nm以下)。因此,所述放电电极32具有作为紫外线发生用放电手段的功能。
如果对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的放电电极30加上-4.5kV的直流高压电位而发生放电,就会在产生离子的同时产生臭氧。而如果对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的放电电极32加上+10kV左右的脉冲状直流高压电位而发生放电,则在产生紫外线的同时产生臭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电电极30和32及所述臭氧分解催化剂29构成臭氧除臭手段,所述放电电极30及32具有作为臭氧发生用放电手段的功能。
图4示出本实施例的电冰箱的电气构成,在控制装置35上连接着R温度传感器36、F温度传感器37、R蒸发器温度传感器38、F蒸发器温度传感器39、R门开关40及V门开关41。
所述R温度传感器36及F温度传感器37均由热敏电阻构成,分别输出与冷藏室3及冷冻室4内的温度对应的电压值的温度信号。所述R蒸发器温度传感器38及F蒸发器温度传感器39也都由热敏电阻构成,分别输出与R冷却器11及R冷却器17的表面温度对应的电压值的温度信号。所述R门开关40及V门开关41是分别检测冷藏室门3a及果菜室门6a的开闭的检测开关,输出其开闭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35的内部ROM存储着电冰箱的运转控制程序,按照所述控制程序,根据来自所述温度传感器36-39的温度信号,经驱动电路42对所述压缩机电动机20和所述阀电动机23进行驱动控制。所述控制装置35驱动控制高电压施加部43,对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的放电电极30施加负的直流高电压,同时驱动控制高电压施加部44,对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的放电电极32加上正的脉冲状直流高电压。
下面以所述除臭装置9的除臭作用为中心,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一旦除臭装置9在所述控制装置35的控制下开始运转,在直流放电机构27中的放电电极30与对极31之间就发生高电压放电,产生离子风同时产生臭氧。而在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中的放电电极32与对极33之间也发生高电压放电,产生紫外线及臭氧。
结果是,所述管道26内产生箭头B方向的气流,与此同时,含有臭气成分的冷藏室3内的冷气从所述流入口26a流入所述管道26内而到达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而通过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时,因高电压放电而发生的臭氧与冷气混合后流向后面的光催化剂模块。
在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中,因高电压放电而产生的紫外线照射光催化剂过滤器34,氧化钛接受该紫外线的光能而带有活性,起光催化剂作用。结果是,冷气中所含的氨等臭气成分被氧化分解。
此外,在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中,由于高电压放电在产生紫外线的同时产生臭氧。因此,在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中与臭氧混合后的冷气在通过光催化剂模块28时再与臭氧混合,然后到达后面的臭氧分解催化剂过滤器29。在所述臭氧分解催化剂过滤器29,臭氧被分解,产生活性氧,利用该活性氧的氧化力来氧化分解臭气成分。
经过如上所述除臭后的冷气从管道26的流出口26b流出到冷藏室3内。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因为设置直流放电机构27,通过高电压放电产生离子风,并利用该离子风在管道26内产生箭头B方向的气流,利用所述离子风将冰箱内冷气主动吸入管道26内并进行除臭,然后排出到冰箱箱体内,所以,即使是冷气在冰箱箱体内不进行循环的直冷式电冰箱,也能有效除去冷气中的臭气成分。
而且,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的构成为,通过将放电电极30配置在偏离对极31的中心线A的一侧这样简单的结构,使管道26内发生箭头B方向的气流。因此,与利用风扇使冷气在管道26内流通的结构相比,可以实现静音化及小型化。
此外,将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配置在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的上游侧,同时将所述放电电极30配置在偏离所述对极31的中心线A的上游侧。因此,能使所述对极31远离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能防止在所述对极31与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的放电电极32及对极33之间发生放电。还有,使所述放电电极30的所述对极31及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的对极33分别为接地电位。因此,能避免在所述对极31与33之间发生放电。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施加负的直流高电压来产生臭氧,并设置光催化剂模块28来产生紫外线及臭氧,再利用紫外线和臭氧进行臭气成分等的分解和除去。因此,能分解并除去各种臭气成分等,能收到很强的除臭效果。此外,与使用活性碳等吸附剂的除臭装置不同,不必进行吸附剂的更换及药剂成分的补充等作业。
还有,因为设置臭氧分解催化剂过滤器29来分解臭氧,所以,能防止冷藏室3内的臭氧浓度过度上升,能防止冰箱箱体内各部件发生腐蚀。
此外,因为直流放电机构27由线状的放电电极30和板状的对极31所构成,所以与隔着绝缘物进行放电的表面放电方式相比,在管道26内可以取得更多的进行除臭处理的空间。还有,因为将两片对极31配置在所述放电电极30的两侧,所以与在放电电极30的仅一侧配置对极的结构相比,能产生更多的离子风量,能提高除臭效率。
此外,在光催化剂模块28中,因为将光催化剂过滤器34配置在放电电极32与对极33之间,所以,因所述放电电极32与对极33间的高电压放电而产生的无方向性紫外线能有效照射到光催化剂过滤器34上,能有效进行光催化剂反应。又因为在所述放电电极32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两处配置所述对极33和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34,所以能提高光催化剂模块28中产生的紫外线的利用效率。
而且,因为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34是在由多孔陶瓷构成的基体表面固定氧化钛而构成的,所以即使配置在冷气的流通路径内,对所述冷气的流通也无太大的妨碍。而且,在基体上固定氧化钛所用的面积可以取得更大,所以,即使在尽量减少氧化钛的使用量的情况下,也能高效进行光催化剂反应。
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下面说明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又,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符号。在该第2实施例中,除臭装置9的离子风发生手段通过在管道26内配置数个例如2个直流放电机构27而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沿气体的流通方向直线排列配置。因此,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作为放电单元起作用。
根据上述构成,因为直流放电机构27中的离子风发生量增大,可以增大流入管道26内的冷气量,所以能提高除臭性能。另外,其它构成与第1实施例的相同,故能获得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图7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下面说明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符号。在该第3实施例中,作为除臭装置9的离子风发生手段的直流放电机构27由沿与气流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向并列配置的数片例如4片对极31、以及配置在所述对极31中的相对2片对极31之间的放电电极30所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述放电电极30也配置在偏离所述对极31的中心线A的左侧。
根据上述构成,直流放电机构27中的离子风的发生量增大,能增大流入管道26内的冷气量,所以能提高除臭性能。另外,与上述第2实施例不同,装置体积不会增大。又,其它构成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能获得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下面说明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符号。在该第4实施例中,对除臭装置9的直流放电机构27中所述放电电极30所加的直流高电压是可以进行可变控制的。即,所述控制装置35驱动控制所述高电压施加部43,对所述放电电极30加上-4至-6kV的直流高电压。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35及所述高电压施加部43作为电压变化手段起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例如检测冰箱内诸如氨浓度等臭气成分的传感器,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所加电压发生变化。根据这样的构成,能根据冰箱内臭气成分的量使除臭性能变化,能高效除去冷气中的臭气成分。又,其它构成与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能获得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下面说明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符号。在该第5实施例中,省略了除臭装置9中光催化剂模块28。即,该除臭装置9仅利用臭氧进行臭气成分的分解和除去。
根据上述构成,虽然与第1实施例的除臭装置9相比除臭性能较差,但省略了光催化剂模块28,可以相应减小装置的体积。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下面说明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符号。在该第6实施例中,通过在管道26内配置直流放电机构51和活性碳过滤器52而构成除臭装置9。所述直流放电机构51的构成与第1实施例所示的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一样,由放电电极30及对极31所构成,但对所述放电电极30加上正的直流高压电位,例如加上+4.5kV的直流高压电位。
在上述构成中,如果对所述放电电极30施加+4.5kV的直流高压电位,则产生离子风,箭头B方向的气流流入管道26内。结果是,冰箱内的冷气经流入口26a流入管道26内,通过直流放电机构51之后到达活性碳过滤器52。
这样,当通过活性碳过滤器52时,冷气中的臭气成分被活性碳过滤器52吸附,除臭后的冷气从流出口26b排出到冰箱内。因此,根据上述构成的除臭装置9,由于能将冰箱内含有臭气成分的冷气主动吸入管道26内,因此能有效除去冰箱内的臭气成分。
此外,根据上述构成,因为是通过在管道26内配置直流放电机构51和活性碳过滤器52而构成除臭装置9,所以,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又,在上述构成的除臭装置9中,当活性碳过滤器52的吸附能力饱和时,必须进行其更换作业。但与仅配备活性碳过滤器的传统除臭装置相比,因为是主动使冷气流入管道26内,所以具有除臭性能提高的效果。
此外,对所述放电电极30加上+4.5kV直流高压电位时,所述直流放电机构51中产生的臭氧浓度降低到所述直流放电机构27中发生的臭氧浓度的约1/5。因此,在上述构成的除臭装置9中,即使不设置臭氧分解催化剂,冰箱内的臭氧浓度也不会过度上升。
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下面说明与第6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与第6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符号。在该第7实施例中,在所述直流放电机构51的下游侧配置光催化剂模块28,代替除臭装置9中的所述活性碳过滤器52,。
如果在所述光催化剂模块28的放电电极32与对极33之间加上正的脉冲状直流电压,就同时产生紫外线和臭氧,但臭氧的发生量少。因此,根据上述构成,经流入口26a流入管道26内的冷气主要在通过光催化剂模块28时,利用其光催化作用,氨等臭气成分被氧化分解。
另外,如上所述,所述直流放电机构51中的臭氧发生量也很少。因此,即使不设置臭氧分解催化剂,冰箱内的臭氧浓度也不会过度上升。
图12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冷气在冰箱内循环方式的冷冻冷藏冰箱的第8实施例,下面说明与第1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本实施例的冷冻冷藏冰箱中,冷藏室3及果菜室6内的冷却由冷冻室用冷却器61(以下称R冷却器61)进行。
即,所述果菜室6的里面部分,由隔板62形成冷藏室用冷却器室63。在所述冷却器室63内的上部,设有冷藏室用风扇装置64,与该风扇装置64对应,在所述隔板62的上部,设有圆筒状的冷气排出部分62a。所述冷气排出部分62a的顶端开口部分位于装在果菜室6内的上盒体8内。所述上盒体8的上侧面,装有可关闭的设有冷气流出孔8a的盖子8b。
此外,在所述冷却器室63内的下部设有所述R冷却器61。还有,在所述隔板62的下部前面部分,设有百页窗状的冷气吸入口65。
而在所述冷藏室3内的里面部分及上面部分,由大致L字形的管道罩66形成冷气管道67。在所述管道罩66上,形成有多个冷气排出孔66a。
在上述构成中,一旦所述风扇装置64运转,冷却器室63内的冷气的一部分即如图12中箭头所示,从冷气排出口62a排出到上盒体8内,通过冷气流出孔8a放出到上盒体8与隔板5之间的空间。然后,一部分冷气流入下盒体7内,余下的冷气沿下盒体7的前侧面和下侧面流动后,经冷气吸入口65返回冷却器室63内。
另一方面,冷却器室63内剩余的冷气如图12中箭头所示,通过冷气管道67上升,从冷气排出孔66a及冷气管道67的上端部排出到冷藏室3内。再通过激冷盒体10与隔板5之间,从流入口26a流入除臭装置9的管道26内。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臭装置9配置在冷气的循环路径中。
因此,根据上述构成,除了直流放电机构27产生的离子风,再加上利用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的流动,能高效将冷气取入管道26内。
但在上述冷冻冷藏冰箱中,如果风扇装置64的驱动停止,则冰箱内的冷气循环即停止。但是,在上述除臭装置9中,即使在冰箱内循环的冷气停止流动时,由于直流放电机构27中产生的离子风,也能主动地使冰箱内的冷气流入管道26内。因此,冰箱内的除臭效率提高。
又,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且附图所述的实施例,例如可以作如下所述的变形或扩大。
在直流放电机构中,是从两侧夹着放电电极设置对极,但也可以仅在一侧设置对极。此外,所述对极也可以是栅格状或线状。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不太妨碍气体的流通,所以可以以横穿气流方向的状态在放电电极的气流方向一侧设置对极。
也可以使对极为负电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放电电极产生的离子与对极之间斥力起作用。因此,当在直流放电机构中,将放电电极配置在偏离对极的气流方向中心的一侧时,就产生从放电电极流向一侧方向的离子风。具体是,如果使第1实施例中的直流放电机构27的对极31为负电位,则离子风向箭头B的反方向流动。
在第6及第7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直流放电机构51配置在除臭手段(活性碳过滤器52、光催化剂模块28)的下游侧。在上述实施例中,因为直流放电机构51专门作为送风手段起作用,所以无论配置在除臭手段的上游侧或下游侧,均可获得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对光催化剂模块28的放电电极32加上的电压极性也可以是负的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臭氧的发生量增加,所以可获得提高利用臭氧(活性氧)的除臭效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除臭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冰箱之外的封闭空间,例如鞋箱、化妆室、卫生间及运动员的更衣室等。
从以上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的除臭装置的构成为,在离子风发生手段的放电电极与对极之间产生高电压放电,产生离子风,主动使气体向除臭手段流动而与之有效接触,所以除臭性能提高。此外,与设置风扇装置使气体流通的构成相比,可以实现小型化和低噪声化。还有,因为通过高电压放电也产生臭氧,所以可以利用臭氧的氧化力来分解并除去臭气成分。

Claims (13)

1.一种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对极和放电电极、在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对极之间加上直流高电压引起高压放电而产生离子风的离子风发生手段,以及,
除去气体所含臭气成分用的除臭手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内部有气体的流通路径并内装有离子风发生手段和除臭手段的管道,所述离子风发生手段是将放电电极配置在偏离对极的气流方向中心的上游侧而构成,且所述除臭手段配置在所述离子风发生手段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手段由光催化剂模块构成,该光催化剂模块包括通过高电压放电产生紫外线的紫外线发生用放电手段,以及利用照射所述紫外线而产生的光催化剂作用来分解气体中所含臭气成分和有害物质等的光催化剂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剂模块的光催化剂过滤器是在多孔陶瓷构成的基体表面固定光催化剂粒子而构成的,并且所述紫外线发生用放电手段是由隔着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相对配置的放电电极和对极所构成的,
所述紫外线发生用放电手段的对极面对离子风发生手段配置,并且所述紫外线发生用放电手段的对极及所述离子风发生手段的对极为接地电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手段由臭氧除臭手段构成,该臭氧除臭手段包括通过高电压放电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用放电手段,以及分解所述臭氧的臭氧分解催化剂过滤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手段具有吸附气体中所含臭气成分及有害物质等的活性碳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发生手段由在与气流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对配置的一对板状对极,以及配置在所述一对板状对极间的、在与所述对极平行方向且与气流方向正交方向延伸的线状放电电极所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发生手段通过沿气流方向直线排列配置数个放电单元而构成,所述放电单元包括在与气流方向正交的方向相对配置的一对板状对极,以及配置在所述一对板状对极之间的、在与所述对极平行方向且与气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线状放电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发生手段由沿与气流方向正交方向并列配置的数片板状对极,以及在所述数片对极中分别配置在相对的两片对极间且在与所述对极平行方向且与气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数个线状放电电极所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离子风发生手段的放电电极,加上负的高压电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离子风发生手段的放电电极,加上正的高压电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使离子风发生手段的放电电极与对极之间所加的高压电位发生变化的电压变化手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1项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装置装入直冷式的电冰箱箱体内。
CN01137497A 2000-11-20 2001-11-19 除臭装置 Pending CN13540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52885A JP2002153552A (ja) 2000-11-20 2000-11-20 脱臭装置
JP352885/00 2000-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4019A true CN1354019A (zh) 2002-06-19

Family

ID=18825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37497A Pending CN1354019A (zh) 2000-11-20 2001-11-19 除臭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02153552A (zh)
KR (1) KR100454832B1 (zh)
CN (1) CN1354019A (zh)
SG (1) SG90787A1 (zh)
TW (1) TW49929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8152C (zh) * 2003-05-20 2009-06-1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电冰箱用等离子体空气净化/除臭装置
CN101929786A (zh) * 2009-06-22 2010-12-29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CN102823090A (zh) * 2010-06-22 2012-12-12 京瓷株式会社 离子风产生体、离子风产生装置以及离子风产生方法
CN104279829A (zh) * 2014-10-31 2015-01-14 张伟 一种带臭氧除药剂残留功能的冰箱
CN104645401A (zh) * 2015-01-16 2015-05-27 德清新明辉电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除臭灯
CN105170327A (zh) * 2015-08-13 2015-12-23 南通河海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 电晕放电空气净化装置
CN108993106A (zh) * 2018-08-13 2018-12-14 黄仕叶 生物离子除臭异味控制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33525B2 (ja) * 2002-05-30 2007-06-20 株式会社東芝 脱臭装置
KR101374673B1 (ko) 2013-08-29 2014-03-17 주식회사 이에스티 공기정화장치
CN103977677B (zh) * 2014-04-18 2016-01-13 青岛中通臭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
CN113996146B (zh) * 2020-12-05 2023-09-22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有机废气处理的吸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9056A (en) * 1983-11-23 1987-08-25 Nippon Soken, Inc. Air cleaner using ionic wind
JPS61257251A (ja) * 1985-05-08 1986-11-14 Nippon Denso Co Ltd イオン風発生装置
JPS6257662A (ja) * 1985-09-05 1987-03-13 Nippon Denso Co Ltd 空気清浄器
AU610566B2 (en) * 1987-03-13 1991-05-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odorizing apparatus
JPH01260277A (ja) * 1988-04-11 1989-10-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H0420773A (ja) * 1990-05-15 1992-01-24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
JPH04279169A (ja) * 1991-03-07 1992-10-05 Toshiba Corp オゾン脱臭装置
KR950003816B1 (ko) * 1992-01-25 1995-04-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의 살균탈취장치
KR950003816A (ko) * 1993-07-02 1995-02-17 조말수 용액내 중금속 크롬 정성분석용 흡착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637693B2 (ja) * 1994-04-05 1997-08-06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冷蔵庫の多機能付加装置
JP3481770B2 (ja) * 1996-03-19 2003-12-22 株式会社テルモ工業 空気清浄装置
JPH1043628A (ja) * 1996-07-31 1998-02-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オン風空気清浄機
JPH10309493A (ja) * 1997-05-08 1998-11-24 Daikin Ind Ltd イオン風式空気清浄機の集塵部
JP3754601B2 (ja) * 2000-06-16 2006-03-15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US7056476B2 (en) * 2000-06-15 2006-06-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efrigerator and deodorizer producing ozone by high-voltage discharg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8152C (zh) * 2003-05-20 2009-06-10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电冰箱用等离子体空气净化/除臭装置
CN101929786A (zh) * 2009-06-22 2010-12-29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CN101929786B (zh) * 2009-06-22 2013-01-30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CN102823090A (zh) * 2010-06-22 2012-12-12 京瓷株式会社 离子风产生体、离子风产生装置以及离子风产生方法
CN104279829A (zh) * 2014-10-31 2015-01-14 张伟 一种带臭氧除药剂残留功能的冰箱
CN104279829B (zh) * 2014-10-31 2016-07-06 张伟 一种带臭氧除药剂残留功能的冰箱
CN104645401A (zh) * 2015-01-16 2015-05-27 德清新明辉电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除臭灯
CN105170327A (zh) * 2015-08-13 2015-12-23 南通河海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 电晕放电空气净化装置
CN105170327B (zh) * 2015-08-13 2017-03-15 南通河海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 电晕放电空气净化装置
CN108993106A (zh) * 2018-08-13 2018-12-14 黄仕叶 生物离子除臭异味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39243A (ko) 2002-05-25
TW499297B (en) 2002-08-21
SG90787A1 (en) 2002-08-20
KR100454832B1 (ko) 2004-11-05
JP2002153552A (ja) 2002-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995C (zh) 冰箱及除臭装置
CN101846360B (zh) 空调装置
US7056476B2 (en) Refrigerator and deodorizer producing ozone by high-voltage discharge
CN1324285C (zh) 电冰箱
AU2010248679B2 (en) Liquid treatment discharge unit, humidity control device, and water heater
US20180023821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354019A (zh) 除臭装置
CN1035438A (zh) 除臭器
CN1175230C (zh) 电冰箱
JP2008148832A (ja) 脱臭装置
JPH11156240A (ja) 電子式集塵器の集塵極のセルフ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セルフクリーニング機能を有した電子式集塵器並びに電子式集塵器付き空気調和機
CN1849673A (zh) 用从冷阴极电子发射器产生的电子处理和改善目标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CN207515327U (zh) 用于冰箱的净化模块及冰箱
CN108619817A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废气净化设备
KR20170005679A (ko) 전기집진기와 오존 및 촉매를 이용한 일체형 수평식 악취제거장치
JP2005226861A (ja) 脱臭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冷蔵庫
CN1820172A (zh) 冰箱
JP2002277152A (ja) 冷蔵庫
JP2006097982A (ja) レンジフード
CN219646353U (zh) 杀菌净味装置及制冷设备
JP2009047382A (ja) 冷蔵庫
CN117989793A (zh) 杀菌净味装置、制冷设备及杀菌净味控制方法
JPH09141233A (ja) 生ごみ分解処理装置
CN1553106A (zh) 空调器的空气净化运转控制装置及方法
JP3793675B2 (ja) オゾン脱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