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7677B - 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7677B
CN103977677B CN201410155695.0A CN201410155695A CN103977677B CN 103977677 B CN103977677 B CN 103977677B CN 201410155695 A CN201410155695 A CN 201410155695A CN 103977677 B CN103977677 B CN 103977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tower
ozone
composite catalyst
air
malle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56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7677A (zh
Inventor
贾振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Zhong Tong Ozo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Zhong Tong Ozo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Zhong Tong Ozo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Zhong Tong Ozo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556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7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77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7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7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7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包括负压臭氧反应塔、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PLC微电脑控制器、空气制氧系统和臭氧发生器,所述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含有复合催化剂,所述空气制氧系统、臭氧发生器、引风机和增压泵均由PLC微电脑控制器控制,所述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内含有pH值为8-9的碱性水溶液。本发明可将化工厂、印染厂等企业生产车间及其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臭气完全氧化去除,没有二次污染,不仅解决了大气环保问题,而且解决了生产现场工人的职业卫生及身心健康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空气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化工厂、印染厂等企业生产车间及其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臭气含有胺R3N、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二甲硫化物CH3SCH3、二甲二硫化物CH3-S-S-CH3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长期残留性:一旦排放到环境中,他们难于被分解;生物蓄积性:经生物食物链富集后生物体内浓度远远高于周围环境中浓度;半挥发性:在空气中挥发能力强,可以在大气环境中远距离迁移;高毒性:对人和动物一般具有毒性作用,有的可以导致生物体内分泌紊乱、生殖及免疫机能失调,有的甚至引起癌症等严重疾病,虽然这些臭味物质大都可与臭氧进行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能,使其失去毒性和臭味,但也存在无法与臭氧发生反应的有机臭味物质。
因此目前通过臭氧除臭的除臭系统不能氧化全部的有机臭味物质,且造价高、能耗高、体积大、重量重、运行费用高,且除臭效果、效率受季节、环境温度的影响,特别是高能耗已不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降耗发展模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包括负压臭氧反应塔、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PLC微电脑控制器、空气制氧系统和臭氧发生器;
所述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含有复合催化剂,所述复合催化剂为骨架上含有负载物的三氧化二铝陶瓷空心球载体,所述负载物为稀土、Pt和Pb,所述三氧化二铝陶瓷空心球载体、稀土、Pt和Pb的质量份数分别为:35-45%、18-22%、15%和22-28%;
所述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设有螺旋喷头,所述负压臭氧反应塔的进气口连接引风管道,出气口通过引风机与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引风管道内设有风机,所述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设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气口直接排放达标气体,另一个出水口经管道与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的出水口通过增压泵与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的螺旋喷头连接,所述空气制氧系统的出气口经管道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经管道分别与负压臭氧反应塔的进气口和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制氧系统、臭氧发生器、引风机和增压泵均由PLC微电脑控制器控制,所述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内含有pH值为8-9的碱性水溶液。
优化的;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负压臭氧反应塔的进气口之间的管道设有臭氧流量计1,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的进气口之间的管道设有臭氧流量计2。
优化的;所述负压臭氧反应塔、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引风管道和引风机均由玻璃钢材料制成。
优化的;所述空气制氧系统为VPSA或PSA空气制氧系统。
优化的;所述螺旋喷头至少为1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除臭系统含有两级除臭反应,一级除臭反应是:在负压臭氧反应塔内臭氧与臭味物质的反应,首先通过臭氧氧化大量有机臭味物质;二级除臭反应是:在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通过臭氧与复合催化剂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来氧化臭氧氧化不了的大分子臭味有机物,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的复合催化剂通过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内的碱性水溶液进行pH调节。因此本发明可将化工厂、印染厂等企业生产车间及其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臭气完全氧化去除,没有二次污染,不仅解决了大气环保问题,而且解决了生产现场工人的职业卫生及身心健康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披露。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包括负压臭氧反应塔、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PLC微电脑控制器、VPSA空气制氧系统和臭氧发生器;
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含有复合催化剂,所述复合催化剂为骨架上含有负载物的三氧化二铝陶瓷空心球载体,所述负载物为稀土、Pt和Pb,所述三氧化二铝陶瓷空心球载体、稀土、Pt和Pb的质量份数分别为:35-45%、18-22%、15%和22-28%;
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设有螺旋喷头,负压臭氧反应塔的进气口连接引风管道,出气口通过引风机与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的进气口连接,引风管道内设有风机,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设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气口直接排放达标气体,另一个出水口经管道与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的进水口连接,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的出水口通过增压泵与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的数个螺旋喷头连接,VPSA空气制氧系统的出气口经管道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经管道分别与负压臭氧反应塔的进气口和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的进气口连接,VPSA空气制氧系统、臭氧发生器、引风机和增压泵均由PLC微电脑控制器控制,所述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内含有pH值为8-9的碱性水溶液。
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负压臭氧反应塔的进气口之间的管道设有臭氧流量计1,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的进气口之间的管道设有臭氧流量计2。
负压臭氧反应塔、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引风管道和引风机均由玻璃钢材料制成。
系统运行时,VPSA空气制氧系统首先生产出氧气,臭氧发生器再将氧气转化成臭氧,臭氧通过管道分别进入负压臭氧反应塔和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臭气通过引风管道进入负压臭氧反应塔与臭氧混合,臭氧对臭气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氧化后的混合气体或没被臭氧氧化的臭味气体通过引风机进入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来自臭氧发生器的臭氧首先与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的复合催化剂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然后羟基自由基(·OH)对混合气体进行氧化,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内的碱性水溶液通过增压泵在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循环,对塔内的复合催化剂进行pH调节,使催化氧化反应更加充分,彻底去除臭味物质,其中VPSA空气制氧系统、臭氧发生器、引风机和增压泵均由PLC微电脑控制器控制。

Claims (5)

1.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臭氧反应塔、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PLC微电脑控制器、空气制氧系统和臭氧发生器;
所述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含有复合催化剂,所述复合催化剂为骨架上含有负载物的三氧化二铝陶瓷空心球载体,所述负载物为稀土、Pt和Pb,所述三氧化二铝陶瓷空心球载体、稀土、Pt和Pb的质量份数分别为:35-45%、18-22%、15%和22-28%;
所述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设有螺旋喷头,所述负压臭氧反应塔的进气口连接引风管道,出气口通过引风机与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引风管道内设有风机,所述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设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气口直接排放达标气体,另一个出水口经管道与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的出水口通过增压泵与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内的螺旋喷头连接,所述空气制氧系统的出气口经管道与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经管道分别与负压臭氧反应塔的进气口和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制氧系统、臭氧发生器、引风机和增压泵均由PLC微电脑控制器控制,所述pH水溶液调节循环罐内含有pH值为8-9的碱性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负压臭氧反应塔的进气口之间的管道设有第一臭氧流量计,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的进气口之间的管道设有第二臭氧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臭氧反应塔、正压复合催化剂反应塔、引风管道和引风机均由玻璃钢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制氧系统为VPSA或PSA空气制氧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喷头至少为1个。
CN201410155695.0A 2014-04-18 2014-04-18 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 Active CN103977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5695.0A CN103977677B (zh) 2014-04-18 2014-04-18 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5695.0A CN103977677B (zh) 2014-04-18 2014-04-18 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7677A CN103977677A (zh) 2014-08-13
CN103977677B true CN103977677B (zh) 2016-01-13

Family

ID=51269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5695.0A Active CN103977677B (zh) 2014-04-18 2014-04-18 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76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5663A (zh) * 2016-08-31 2016-12-14 山东铁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和正压结合的脱硫系统及工艺
CN107010783B (zh) * 2017-04-20 2021-01-29 佛山市佳利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臭气的处理方法
CN107789980A (zh) * 2017-11-22 2018-03-13 深圳市利源水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催化氧化除臭工艺及其装置
CN111499094A (zh) * 2020-04-13 2020-08-07 南京卓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吡啶醇钠酸水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3552A (ja) * 2000-11-20 2002-05-28 Toshiba Corp 脱臭装置
CN101816894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山大学 一种耦合催化氧化除臭方法及其装置
CN202876643U (zh) * 2012-10-31 2013-04-17 东莞市华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3552A (ja) * 2000-11-20 2002-05-28 Toshiba Corp 脱臭装置
CN101816894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山大学 一种耦合催化氧化除臭方法及其装置
CN202876643U (zh) * 2012-10-31 2013-04-17 东莞市华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7677A (zh) 201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7677B (zh) 一种催化氧化臭氧除臭系统
CN102641644B (zh) 一种废气处理空气净化装置
CN105056726A (zh) 一种voc的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系统
CN103599684A (zh) 一种光催化氧化与生物降解除臭装置及除臭工艺
CN101804296B (zh) 除臭装置及其方法
CN211328836U (zh) 一种厨余垃圾废气治理装置
CN104028066A (zh) 一种VOCs废气治理方法和装置
CN105169908A (zh) 恶臭气体及有机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03971716U (zh) 光氧-生物组合除臭装置
CN202315700U (zh) 一种有毒、有害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5055776U (zh) 一种处理恶臭气体的一体化设备
CN204247050U (zh) 一种污泥干化产生恶臭气体uv光解净化设备
CN201669049U (zh) 除臭装置
CN205760561U (zh) 一种新型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CN103357057B (zh) 铁路客车车内空气净化方法及系统
CN207270995U (zh) 一种吸附催化一体化废气治理设备
CN206715686U (zh) 一种光氧化催化净化处理有机废气系统
CN204107266U (zh) 一种汽车喷漆房废气uv光解净化设备
CN206476379U (zh) 一种垃圾转运站的空气净化系统
CN202802262U (zh) 铁路客车车内空气净化系统
CN204093281U (zh) 一种VOCs废气治理装置
CN211886249U (zh) 一种异味除臭净化系统
CN202933264U (zh) 室内恶臭气体消除装置
CN201030285Y (zh) 一种恶臭气体处理装置
CN102397747B (zh) 含油臭气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