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12497A - 图像拾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拾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12497A CN1812497A CN200610005936.9A CN200610005936A CN1812497A CN 1812497 A CN1812497 A CN 1812497A CN 200610005936 A CN200610005936 A CN 200610005936A CN 1812497 A CN1812497 A CN 18124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um unit
- lens drum
- optical axis
- protecgulum
- image pi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3660 reticul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04 medi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其中,透镜筒单元相对于前盖关于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的定位能够以高精度实现。一种图像拾取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摄像光学系统的透镜筒单元201,以透镜筒单元201可沿着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透镜筒单元201的结构216,和覆盖图像拾取装置的前侧的前盖205,在这种图像拾取装置中,当前盖205被安装时,透镜筒单元201相对于前盖关于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和关于光轴的方向的位置由前盖205确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拾取装置,特别涉及透镜筒单元的定位。
背景技术
图像拾取装置例如照相机或摄像机通常包括:透镜筒单元,其中设置摄像镜头单元和图像拾取元件以形成一个单元;和图像拾取装置主体,该主体由一种结构例如机架组成,其中安装透镜筒单元。外盖例如前盖和后盖装配在图像拾取装置主体和透镜筒单元上。能够在图像拾取装置主体上安装附件镜头例如远摄转换镜头、广角转换镜头或近摄镜头的图像拾取装置已经广泛应用。(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件NO.2000-231148)。这能够提高摄像效果。当使用附件镜头例如远摄转换镜头时,在安装于图像拾取装置主体上的透镜筒单元的光轴与设置在附件镜头中的透镜的光轴对准的条件下,能够实现足够的光学性能。
典型地,透镜筒单元定位在设置于图像拾取装置主体中的一个结构(例如机架)上,并借助螺钉固定于其上。附件镜头的可拆卸机构设置在覆盖图像拾取装置主体的前侧的前盖上,且该前盖位于机架上并固定于其上。这意味着透镜筒单元的光轴和附件镜头的可拆卸机构的中心轴被这些部件所处的机架调停(mediated)。在这种结构中,尺寸误差有可能会发生。近年来,图像拾取装置的摄像镜头的放大率已经增加了,且为了保证光学性能,光轴的对准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一种图像拾取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将透镜筒单元的光轴与装配在附件镜头中的透镜(多个透镜)的光轴对准的调节机构(见日本专利NO.3453536(图1至3))。
不具有附件镜头可拆卸机构的图像拾取装置还存在与它的外观有关的问题,即,该问题是,形成在前盖上的开口内并围绕透镜筒单元的间隙存在变化和不均匀性,该前盖覆盖着图像拾取装置主体,用于将透镜筒单元暴露在图像拾取装置之外。
一种传统的图像拾取装置具有如图25所示的结构,其中,透镜筒单元相对于前盖关于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定位。在这种结构中,透镜筒单元102固定在具有中间橡胶衬套106a、106b和106c的机架103上,因此,透镜筒单元102可沿其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在下文中,将透镜筒单元保持或支撑在一个结构(或机架)上的下述方法称为“浮动支撑”,即,在这种结构中,透镜筒单元可沿光轴方向和垂至于光轴的方向移动。橡胶衬套106a、106b和106c被装配在孔103a、103b和103c中,且螺钉105a、105b和105c与橡胶衬套106a、106b和106c一起固定在透镜筒单元102上以及机架103。前盖100相对于机架103在底部(A)和侧部(B)处定位。前盖环101装在前盖100的中心部分上。从而,在前盖100被组装之前,透镜筒单元102以这样一个方式保持在机架103上,即可以相对于机架103在橡胶衬套106a至106c的弹性范围内移动。因此,直到透镜筒单元102被装配到前盖100,透镜筒单元102才相对于前盖环101被直接定位。参考标号104指示后盖。
图26示出了从前面观察的装置。图27示出了在后盖104被拆下的状态下从后面观察的装置。图28为图27中沿着线A-A的截面图。
在图28中,可以理解,透镜筒单元102能够借助橡胶衬套106a、106b和106c的弹性沿着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透镜筒单元102的前端外周部分102a被设置在前盖环101的内周部分101a的内侧。这样,前盖环101的开口101b的中心轴和透镜筒单元102的中心轴将对准,且在开口101b内围绕透镜筒单元102的镜头可移动部分的外周的端部102b的间隙将保持均匀。因此,即使机架103、前盖100和透镜筒单元102的尺寸精度不够高,由于橡胶衬套106a到106c的弹性变形,在缝隙101b内围绕镜头可移动部分的外周的端部102b的间隙的外观也能够保持均匀。
为了解决上述的关于透镜筒单元和附件镜头的光轴的对准问题和有关透镜筒单元与前盖之间的间隙的不均匀的审美问题,已经导致了部件批量生产产量的降低,从而导致部件单价的增加。这是因为需要提高每个部件的尺寸精度,以便尽可能减小构成图像拾取装置的每个部件的误差和在制造过程中的组装误差。调节机构的使用导致了装置尺寸的增加或成本的增加。另外,在安装附件镜头之后操作调节机构很麻烦。
由于如图25至28所示的传统浮动保持结构使用橡胶衬套形式的弹性体,因此弹性体的推斥力持续地作用在透镜筒单元上。由于长期变化,这有时会导致透镜筒单元的变形。
图29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透镜筒单元102以沿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倾斜的方式安装。在前盖环101的开口101b内围绕透镜筒单元102的镜头可移动部分的外周的端部102b的外观间隙保持均匀。然而,橡胶衬套106c弹性变形,从而在透镜筒单元102上施加一推斥力。换言之,一力矩持续地作用在透镜筒单元102上。因此,透镜筒单元102的光轴107从前盖环101的中心轴108偏离。
由于摄像镜头单元和用于进行变焦的镜头伸展机构设置在透镜筒单元中,由于长期变化而导致的透镜筒单元的变形可能导致光学性能变差,和镜头伸展机构的操作误差。
为了相对于前盖,在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调整透镜筒单元,透镜筒单元可以装配在前盖上。然而,如果透镜筒单元被装配在构成外盖的前盖上,就会产生以下的风险。即,当一个结构例如机架和电路板被装入其中时,所述外盖存在擦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考虑到上述状况的情况下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拾取装置,其中,透镜筒单元以较高的精度相对于前盖关于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一个(多个)方向定位。
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图像拾取装置来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图像拾取装置包括:
包括摄像光学系统的透镜筒单元;
以透镜筒单元可沿着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透镜筒单元的保持单元;
和覆盖图像拾取装置的前侧的前盖;
其中,所述透镜筒单元相对于所述前盖关于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和关于光轴方向的位置由所述前盖确定。
根据本发明,前述目的也可以通过提供一种图像拾取装置而实现,该图像拾取装置包括:
包括摄像光学系统的透镜筒单元;
以透镜筒单元可沿着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透镜筒单元的保持单元;和
覆盖图像拾取装置的前侧的前盖;
其中,所述透镜筒单元的一部分和所述前盖的一部分彼此啮合。
根据参照以下附图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很清楚,在以下的附图中,类似的参考符号指示全部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附图说明
包含在本文中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本发明的实施例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前透视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前透视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电源被打开,且透镜筒单元已经伸长。
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后透视图。
图4为透视图,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状态,其中前盖和后盖已被拆开。
图5为分解透视图,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前盖、透镜筒单元、机架和有肩螺钉。
图6为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前盖和透镜筒单元暂时固定在机架上。
图7为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透镜筒单元暂时固定在机架上。
图8为沿着图7中的线B-B的放大截面图,其中插入了沿着线C-C和线D-D的放大截面图。
图9为定位了透镜筒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该透镜筒单元相对于前盖被暂时固定在机架上。
图10为沿着图9中线E-E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正好在安装前盖之前的状态。
图11为沿着图9中线E-E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示出了在前盖安装之后的状态。
图12为从与图1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3为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卡口环已被拆下。
图14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卡口环的锁定机构的局部截面透视图。
图15为局部截面透视图,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卡口环与透镜筒单元之间的关系。
图16为卡口环和附件镜头的透视图。
图17为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安装了附件镜头。
图18A和18B示出了作为第一实施例的变型的旋入式附件透镜安装机构。
图19为截面图,示出了具有另外一个用于阻挡光的弹性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型。
图20为截面图,示出了具有另外一个用于释放冲击的弹性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型。
图21A和21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22A和22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23为透视图,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中以浮动方式将透镜筒单元安装在机架上的方法。
图24A和24B示出了第四实施例。
图25为具有透镜筒浮动支撑结构的传统图像拾取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6为如图25中所示的传统图像拾取装置的正视图。
图27为如图25中所示的传统图像拾取装置的后视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后盖已经被拆下。
图28为如图25中所示的传统图像拾取装置的截面图。
图29为如图25中所示的传统图像拾取装置的截面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透镜筒单元倾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根据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将在下文的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以电子图像拾取装置作为示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拾取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至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图像拾取装置。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正视截面图。图2为示意性正视截面图,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状态,其中,电源被打开且透镜筒单元已经伸长。图3是它的示意性后视截面图。
在图1中,参考标号200指示图像拾取装置主体。在图像拾取装置主体的前侧上,部分露出了装配有摄像光学系统透镜的透镜筒单元201、镜头挡板、图像拾取元件例如CCD、镜头伸展机构、变焦机构和快门等。设置在透镜筒单元201中的光学系统在图像拾取元件上形成物像。参考标号202指示一握持部分,使用户的右手能够握持住图像拾取装置主体200。
在透镜筒单元201的右上方设置有闪光发射窗203,在需要时,例如在摄像时可利用的光量不够时,光线可以通过该窗发射。在透镜筒单元201的左上方设置有用于获取声音的麦克风204。
参考标号205指示用于覆盖图像拾取装置主体200的前侧部分的前盖。在该前盖205上,整体地形成有一部分205a,该部分限定用于露出上述闪光发射窗203的孔,还形成有一部分205b,该部分205b限定用于露出取景器单元的物镜206a的孔。参考标号207指示卡口环,该卡口环在不使用下文将要描述的附件镜头时隐藏整体地形成在前盖205上的附件镜头安装部。
在图2中,参考标号208指示电源按钮。当电源被打开时,如果处于摄像模式,如图2所示透镜筒单元201伸出到预定位置。参考标号209指示变焦刻度盘,该变焦刻度盘209以这样的形式构造,即,它能够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到预定位置。通过旋转作为图像拾取装置主体200的入口界面的变焦刻度盘209,设置在透镜筒单元201中的摄像光学系统透镜的位置关系能够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在广角和远角之间的变焦。
如图3示出了覆盖图像拾取装置主体200的后侧的后盖210。在后盖210上的中心偏左设有液晶显示装置211,该装置用于观察要拾取的物像,和显示拾取到的图像。参考标号212指示快门按钮。当操作快门按钮212时,物体的图像即被拾取,且物像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在设置在图像拾取装置主体200中的记录介质中。此时,由上述麦克风204拾取的声音数据可以与图像数据一起被记录。用于再现声音的扬声器213设置在所述装置内部,从而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声音或预先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操作声音可以被再现。
在图像拾取装置主体200的底面上,设有电池室门(未示出),该门可相对于图像拾取装置主体200打开/关闭。用作电源的主电池(未示出)被可取出地插入图像拾取装置主体200中。取景器单元的目镜透镜206b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211的上方。参考标号214标识模式杆,该模式杆使用户能够在摄像模式和再现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参考标号215指示存储卡盖。该存储卡盖215能够相对于图像拾取装置主体200打开/关闭。当存储卡盖215处在打开状态时,记录介质(或存储卡)能够被插入/取出。
接下来,将参照图4至11对用于将透镜筒单元安装到第一实施例的主体结构上的机构进行详细描述。
图4为透视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前盖和后盖已经被拆下。在图4中,箭头A指示光轴方向,箭头B指示垂直于光轴的方向。
图5为透视图,以分解的方式示出了前盖、透镜筒单元、机架和有肩螺钉。
图6为透视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前盖和透镜筒单元暂时固定在机架上。
图7为正视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透镜筒单元暂时固定在机架上。图8为沿着图7中的线B-B的放大截面图,其中插入了沿着线C-C和线D-D的放大截面图。
图9为定位了透镜筒单元的正视图,该透镜筒单元相对于前盖被暂时固定在机架上。图10为沿着图9中线E-E的截面图,示出了正好在安装前盖之前的状态。图11为沿着图9中线E-E的截面图,示出了在前盖安装之后的状态。
在图4中,构成主体结构的机架216设置在前盖205和后盖210内,且透镜筒单元201借助三个有肩螺钉217a、217b和217c被暂时安装在机架216上。借助这种暂时安装,透镜筒单元201以浮动方式被支撑,从而相对于机架216在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方向上可移动。在该第一实施例中,它被三个有肩螺钉保持,但是螺钉的数量可以变化。当前盖205被安装时,透镜筒单元201的前端圆周部分201a被前盖205的定位导向部分205e(将在下文说明)引导。前端圆周部分201a被引导部分205e引导,以便与定位部分205d啮合。关于前盖205和透镜筒单元201之间的位置关系,前端圆周部分201a用作相对于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的定位啮合部分。一椭圆形深孔201b形成在透镜筒单元201的一部分上。该椭圆形深孔201b与从前盖205凸出的防旋转啮合轴205c啮合,以便相对于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的旋转,调节前盖205和透镜筒单元201之间的位置关系。
透镜筒单元201在右侧和左侧具有沿着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中的一个方向延伸的凸缘部分201c和201d。右侧和左侧凸缘部分201c和201d的每一个的一个表面与机架216接触。每个凸缘部分的另一个表面与设置在前盖上位于透镜筒单元201附近的弹性体218a、218b接触。通过与弹性体218a、218b接触,透镜筒单元201被朝着机架216偏压,从而透镜筒单元201和机架216之间的位置关系调节透镜筒在光轴方向上的运动。
图5为透视图,示出了处于分解状态的前盖205、透镜筒单元201、三个有肩螺钉217a、217b和217c、机架216和安装在机架216上的侧盖219。透镜筒单元201置于机架216上,设在透镜筒单元201上用于暂时定位的啮合孔201e和201f分别与设置在机架216上用于暂时定位的轴部216a和216b相啮合。用于暂时定位的啮合孔201e和201f充分大于用于暂时定位的轴部216a和216b的直径。这样,就能够使透镜筒单元201相对于机架216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中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用于暂时定位的啮合孔201e和201f在装配透镜筒单元201时可用作定位孔,尽管对它的详细说明被省略。有肩螺钉217a、217b和217c在光轴方向调节透镜筒单元201。透镜筒单元201并不完全固定在机架216上。所述螺钉留有预定间隙地固定,因此,透镜筒单元201能够相对于机架216在光轴方向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在有肩螺钉217a至217c被固定之后,机架216以浮动方式被支撑在透镜筒单元201上。
在图6中,透镜筒单元201以浮动方式被支撑在机架216上。弹性体218a和218b固定地附着在前盖205上。在该第一实施例中,一种片状泡沫元件被用作所述弹性体。也可以采用橡胶元件或凝胶元件、片簧或盘簧来代替。在前盖205上,设有相对于垂直于光轴的方向调节透镜筒单元201的定位部分205d,和用于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中调节透镜筒单元201的旋转的抗旋转啮合轴205c。定位部分205d和抗旋转啮合轴205c分别与透镜筒单元201的前端圆周部分201a和深孔201b(如图5所示)啮合。通过上述啮合,透镜筒单元201相对于前盖205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定位。
当前盖205被装配时,透镜筒单元201相对于机架216的运动在光轴方向受到调节。这是因为附着在前盖205上的弹性体218a和218b弹性偏压透镜筒单元201的凸缘部分201c和201d,从而将它们压靠在机架216上。
图7和8示出了一种状态,其中,透镜筒单元201以浮动方式被支撑在机架216上。在图8中,参考标号X标识沿光轴方向的一个间隙,参考标号Y指示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的一个间隙。线X-X对应于光轴。在沿着线C-C的截面图中,有肩螺钉217b被螺旋固定在机架216上,它们之间留有预定间隙。这样,有肩螺钉217b可沿着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相对于孔部201g移动,该孔部以避开有肩螺钉217b的形式形成在透镜筒单元201的凸缘部分201d的一部分上。沿着线D-D的截面图示出了在透镜筒单元201被置于机架216上时用于暂时定位的轴部分216a和用于暂时定位该透镜筒单元的啮合孔201e。
图9为在定位透镜筒单元时的正视图,该透镜筒单元相对于前盖被暂时安装在机架上。图10示出了正好在安装前盖之前的状态,图10对应于沿着图9中的线E-E的截面图。图11示出了在前盖安装之后的状态,图11也对应于沿着图9中的线E-E的截面图。
在图10中,以浮动方式被支撑在机架216上的透镜筒单元201相对于前盖205定位,同时,前端圆周部分201a被前盖205的定位导向部分205e(倾斜表面)引导。透镜筒单元201最终被定位部分205d定位,该定位部分是与光轴同轴的圆柱形表面。之后,如图11所示,弹性体218a和218b沿着将其压靠在机架216上的方向弹性偏压透镜筒单元201。透镜筒单元201被安装在图像拾取装置主体上,同时相对于前盖205定位,且不会受到来自光轴之外的其它方向上的不必要的力矩。这是因为,透镜筒单元201在其完成在前盖205上的定位之后,被弹性体218a和218b偏压。
接下来,将参照图12至17对透镜筒单元、卡口环、附件镜头和它们的结构进行描述。
图12为图像拾取装置主体的透视图。图13为图像拾取装置主体的透视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卡口环已被拆下。图14示出了卡口环的锁定机构的截面透视图。图15为截面透视图,示出了卡口环与透镜筒单元之间的关系。图16为卡口环和附件镜头的透视图。图17为透视图,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安装了附件镜头。
下面将参照图12进行说明。当卡口环锁定释放按钮220被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压下时,锁定被释放。如果在锁定被释放的状态下,卡口环207相对于光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度,分别设置在前盖205和卡口环207中的啮合部分脱离。这样,卡口环207就能够沿着光轴方向拆下。
图13示出了一个状态,其中,卡口环207已经被从图像拾取装置主体上拆下。卡口环207在其内圆周上具有三个向内凸出的定位肋207a。所述定位肋207a的作用是将卡口环207相对于前盖205关于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定位。参考标号207b标识用于防止关于光轴方向脱离的保持啮合元件。一向外凸起且基本上呈圆柱形的突出外壁205f起到的作用是充当用于调节卡口环207相对于前盖205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定位轴。从突出外壁205f凸出的保持啮合部件205g与保持啮合部分207b啮合,以防止卡口环207在光轴方向脱离。参考标号221指示卡口锁片,该卡口锁片与上述的卡口环锁定释放按钮220互锁,用于锁定卡口环207,从而防止卡口环207不期望地旋转。
参照图14,卡口锁片221被锻造在片轴223上。卡口锁片221通过卡口锁片支架222由e形环226装配,使得卡口锁片221在克服围绕片轴223设置的弹簧224的力时可沿着图14中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如图14所示,弹簧224向上偏压卡口锁片221。卡口锁片支架222借助螺钉(未示出)固定在机架216上。卡口环锁定释放按钮220穿过前盖205借助e形环(未示出)以可沿着图14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移动的方式被组装。卡口环锁定释放按钮220的一端被设置成抵接卡口锁片221,从而它与卡口环锁板221配合工作。
参照附图15,充当透镜筒单元201的定位啮合部分的前端圆周部分201a与前盖205的定位部分205d啮合。图15中示出了特定截面。前端圆周部分201a和定位部分205d沿围绕着中心处光轴的圆周彼此始终处于啮合状态。卡口环207的定位肋207a与前盖205的突出外壁205f啮合。图15仅在特定截面上显示了它们。从卡口环207向内凸出的三个定位肋207a至207c(已参照附图13对它们进行了描述)也被定位在突出外壁205f上。透镜筒单元201被定位在前盖205的定位部分205d上,卡口环207被定位在前盖205的突出外壁205f上。因此,仅通过前盖205的定位部分205d和突出外壁205f就确定了卡口环207与透镜筒单元201的光轴的同轴性。换言之,卡口环207与透镜筒单元201的光轴的同轴性不受其他部件的尺寸精度的影响。
另外,如图1所示的卡口环207和透镜筒单元201之间的外观间隙仅仅受到三部分的影响,即,透镜筒单元201、前盖205和卡口环207。因此,仅通过提高这三部分的尺寸精度就能够保证该外观间隙的均匀性,而不需要努力提高其它结构例如机架216的尺寸精度。
在图16的右侧示出了卡口环207,在图中左侧示出了附件镜头227。在典型的情况下,当在将附件镜头安装于装置上时,之间可使用中间部件例如镜头适配器。然而,在下文的说明中,如果有的话,包括辅助元件例如镜头适配器的整个附件都将称为附件镜头227。
卡口环207和附件镜头227分别具有相同形状的三个肋227c和227b。因此,卡口环207和附件镜头227在它们的结构上恰好相同,以便以精确的定位安装到图像拾取装置主体上。
图17中的线X-X对应于光轴中心。在安装状态下的附件镜头227的光轴和透镜筒单元201的光轴的同轴性仅由前盖205决定。因此,提高了精度并能够完全实现附件镜头227的性能。可以准备远摄转换镜头、广角转换镜头、近摄镜头和各种滤光镜作为附件镜头。
第一实施例的说明涉及一种具有锁定结构的附件镜头安装机构。然而,所述安装机构可以是螺纹机构,其中,螺钉分别螺旋固定在前盖205的突出外壁205f和卡口环207的定位肋207a上。
图18B为沿着图18A中的线F-F的放大截面图。线X-X对应于光轴中心。如图18A和18B所示,在没有卡口环207的结构中,仅借助前盖205也能够确定透镜筒单元201的光轴和附件镜头227的光轴的定位。这可通过在附件镜头227的基座附近设置螺纹部分207a,在前盖205的前端上设置螺纹部分205h来实现。
如图19所示,环形(虽然并不限于环形)弹性体228被设置在透镜筒单元201和前盖205之间。这样就能够获得与弹性体218a和218b相同的效果。另外,如果弹性体228由遮光材料制成,就能够遮挡可能通过透镜筒单元201的小间隙进入的不需要的光线。具有遮光功能的弹性体可以是例如,深色橡胶、深色泡沫材料或深色弹性树脂。
如图20所示,弹性体229a和229b被设置在机架216和透镜筒单元201的凸缘部分201c和201d之间。这样就能够实现与弹性体218a和218b相同的效果。另外,当图像拾取装置主体被不小心跌落的情况下,对透镜筒单元201的撞击将被有利地减轻。
在取景器单元或闪光灯单元附加在透镜筒单元201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防旋转啮合部分205c和深孔201b之间的关系可以由取景器单元或闪光灯单元的一部分与前盖205上处于这些单元附近的一部分相抵接来替代。这样,同样能防止透镜筒单元201相对于前盖205旋转。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透镜筒单元201的前端圆周部分201a用作与前盖205的定位啮合部分。用于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调节透镜筒单元和前盖的结构并不限于此。
作为第二实施例,将对与第一实施例中不同的另一种用于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调节透镜筒单元和前盖的装置进行描述。
图21A和21B是正视图和沿着线G-G的截面图,仅示出了透镜筒单元301、前盖305和机架316。透镜筒单元301以浮动方式被支撑在机架316上。在前盖305的内侧上,设有两个从它突出的轴,即,定位啮合轴305i和防旋转啮合轴305c。在透镜筒单元301的凸缘部分301c和301d上,形成有用来插入定位啮合轴305i和防旋转啮合轴305c的孔。定位啮合轴305i是用于相对于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定位透镜筒单元301的轴。防旋转啮合轴305c是用于防止透镜筒单元301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中旋转的啮合轴。
通过设置从透镜筒单元301突出的一个轴(或多个轴),并在前盖305上形成与上述一个轴(或多个轴)啮合的一个孔(多个孔)或一个凹槽(多个凹槽),也能够实现相同的效果。
按照上述结构,能够在这些部件上的任何位置处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调节透镜筒单元301和前盖305。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透镜筒单元201以浮动方式被有肩螺钉217a至217c支撑。以浮动方式在机架上支撑透镜筒单元的另一种形式将在下文中描述。
图22A和22B是正视图和沿着线H-H的截面图,仅示出了透镜筒单元401、前盖405和机架416。
在图22A和22B中,基本上具有相同形状的钩部416c、416d、416e和416f是通过对机架416的一些部分进行切割和弯曲而形成的。如图23所示,透镜筒单元401的凸缘部分401c和401d滑动到与机架416啮合。在这个过程中,闩锁轴416g被引导部分401k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挠曲,进入闩锁孔401i,从而闩锁于其中。闩锁孔401i的直径实质上大于闩锁轴416g的直径,因此,透镜筒单元401可相对于机架416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闩锁轴401j和闩锁孔416h也具有类似关系。如图22B中的放大的H-H截面图所示,透镜筒单元401的凸缘部分401c相对于钩部416c具有足够的间隙(对于其它钩部416d、416e和416f中的每一个也存在这种间隙),因此,透镜筒单元401以可相对于机架416在光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撑。
按照上述结构,不使用有肩螺钉也能够实现浮动支撑。
在第三实施例中,虽然透镜筒单元向下滑动,但滑动方向也可改变为其它方向。或者是,通过绕着光轴上的中心轴线旋转透镜筒单元401,该透镜筒单元401也可以被安装在机架416上。
(第四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弹性体218a和218b被用于相对于前盖205在光轴方向调节透镜筒单元201,同时对其施加偏压。在下文中,将对不使用弹性体,而相对于前盖在光轴方向调节透镜筒单元的结构进行描述。
图24A和24B是正视图和沿着线I-I的截面图,仅示出了透镜筒单元501、前盖505和机架516。
在图24A和24B中,透镜筒单元501以浮动方式被支撑在机架516上。
在前盖505的内侧上,设有钩部505j、505k和505l。类似地,还设有与透镜筒单元501的凸缘部分501c和501d相接触的肋505m和505n。当前盖505被安装时,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透镜筒单元501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的调节借助前盖505来实现。另外,钩部505j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挠曲,从而与透镜筒单元501的凸缘部分501c啮合并闩锁。肋505m起止动器的作用。凸缘501c的边缘被形成为斜面501l,凸缘部分501c被钩部505j的弹力沿着箭头所述的方向偏压(即,图24B中的向上的方向)。其它钩部505k、505l具有与钩部505j相同的形状,它们也以类似方式施加偏压力。钩部505i、505k和505l从由弹性树脂制成的前盖整体地凸出。在钩部由附加在前盖505上的分离元件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相同的效果。
钩部的位置并不限于上述位置。在钩部被形成为从透镜筒单元凸出和闩锁部分被设置在前盖上的情况下,也将实现相同效果。
Claims (11)
1.一种图像拾取装置,该装置包括:透镜筒单元,该透镜筒单元包括摄像光学系统;以所述透镜筒单元可沿着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所述透镜筒单元的保持单元;和覆盖所述图像拾取装置的前侧的前盖,
其中,所述透镜筒单元相对于所述前盖关于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和关于光轴方向的位置由所述前盖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相对于所述前盖关于垂直于光轴的方向定位的光轴垂直方向定位装置包括彼此啮合的所述透镜筒单元的一部分和所述前盖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相对于所述前盖关于光轴方向定位所述透镜筒单元的光轴方向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透镜筒单元和所述前盖之间的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相对于所述前盖关于光轴方向定位所述透镜筒单元的光轴方向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透镜筒单元之间的弹性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适合于遮挡穿过所述透镜筒单元和所述前盖单元之间的间隙而进入的光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相对于所述前盖关于光轴方向定位所述透镜筒单元的光轴方向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前盖上的钩部,所述钩部闩锁所述透镜筒单元。
7.一种图像拾取装置,该装置包括:透镜筒单元,该透镜筒单元包括摄像光学系统;以透镜筒单元可沿着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所述透镜筒单元的保持单元;和覆盖所述图像拾取装置的前侧的前盖,
其中,透镜筒单元的一部分和前盖的一部分彼此啮合。
8.一种图像拾取装置,该装置包括:透镜筒单元,该透镜筒单元包括摄像光学系统;以透镜筒单元可沿着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透镜筒单元的保持单元;覆盖所述图像拾取装置的前侧的前盖,以及设置在所述透镜筒单元和所述前盖之间的弹性体。
9.一种图像拾取装置,该装置包括:透镜筒单元,该透镜筒单元包括摄像光学系统;以所述透镜筒单元可沿着所述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和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保持所述透镜筒单元的保持单元;覆盖所述图像拾取装置的前侧的前盖,以及设置在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透镜筒单元之间的弹性体。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个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附件镜头可安装在所述前盖上。
11.如权利要求3至9中任何一个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光轴方向定位装置围绕所述透镜筒单元设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11081A JP2006201321A (ja) | 2005-01-19 | 2005-01-19 | 撮像装置 |
JP2005011081 | 2005-01-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12497A true CN1812497A (zh) | 2006-08-02 |
CN100505836C CN100505836C (zh) | 2009-06-24 |
Family
ID=3668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0593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5836C (zh) | 2005-01-19 | 2006-01-19 | 图像拾取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90534B2 (zh) |
JP (1) | JP2006201321A (zh) |
CN (1) | CN100505836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3895A (zh) * | 2010-04-09 | 2011-10-1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摄影装置 |
CN109782513A (zh) * | 2019-03-12 | 2019-05-21 | 马远腾 | 单反相机防水袋镜头筒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295091A (ja) * | 2006-04-21 | 2007-11-08 | Fujifilm Corp | デジタルカメラ、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1126830B (zh) * | 2006-08-18 | 2011-12-07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镜片固持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
USD625348S1 (en) * | 2008-01-22 | 2010-10-12 | Sony Corporation | Camera |
JP5361219B2 (ja) * | 2008-03-06 | 2013-12-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アクセサリー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
JP4585588B2 (ja) * | 2008-09-02 | 2010-11-24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レンズユニット |
JP5853175B2 (ja) * | 2011-03-28 | 2016-02-0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TWI708089B (zh) * | 2019-09-04 | 2020-10-21 |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數位成像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04400B2 (ja) * | 1995-10-17 | 2004-03-08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カメラ |
US6132110A (en) * | 1997-04-01 | 2000-10-17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Pivotally mounted lens cover for a moveable lens barrel capable of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 lens barrel upon the occurrence of an external force to protect the coupling mechanism from breakage |
JPH11218801A (ja) * | 1998-01-29 | 1999-08-10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レンズ保護カバー付きカメラ |
JP2000321148A (ja) | 1999-05-15 | 2000-11-24 | Kamoi Kakoshi Kk | 商品の管理状態を表示できるシールまたはラベル |
JP3453536B2 (ja) | 1999-08-03 | 2003-10-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コンバージョンレンズ取付機構 |
JP3529369B2 (ja) * | 2001-04-06 | 2004-05-24 | Necビュ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投写レンズシフト機構 |
CN1635394A (zh) * | 2003-12-30 | 2005-07-06 | 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 照相机的摄像部件调整装置 |
-
2005
- 2005-01-19 JP JP2005011081A patent/JP2006201321A/ja active Pending
-
2006
- 2006-01-12 US US11/331,318 patent/US719053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1-19 CN CNB2006100059369A patent/CN10050583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13895A (zh) * | 2010-04-09 | 2011-10-1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摄影装置 |
CN109782513A (zh) * | 2019-03-12 | 2019-05-21 | 马远腾 | 单反相机防水袋镜头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190534B2 (en) | 2007-03-13 |
JP2006201321A (ja) | 2006-08-03 |
US20060158750A1 (en) | 2006-07-20 |
CN100505836C (zh) | 2009-06-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12497A (zh) | 图像拾取装置 | |
US10638026B2 (en) |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hat control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body according to lens barrel mounted there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01051108A (zh) | 透镜镜筒和成像装置 | |
CN1893562A (zh) | 数字照相机 | |
US6639730B2 (en) | Lens barrel | |
CN1854786A (zh) | 透镜镜筒 | |
CN1707657A (zh) | 盘记录和/或复制设备 | |
US20110273777A1 (en) | Lens barrel | |
CN1698006A (zh) | 透镜适配器 | |
CN1782854A (zh) | 防水外壳 | |
JP2011095618A (ja) | レンズ装置 | |
CN1811510A (zh) | 图像拾取设备以及镜头筒 | |
JP2002314854A (ja) | 電子カメラ | |
CN1297180C (zh) | 照相机 | |
JP2018072485A (ja) |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 |
CN1729426A (zh) | 光学单元和包括该光学单元的图像拾取装置 | |
CN1200316C (zh) | 照相机及照相机制造方法 | |
JP6685748B2 (ja) | 光学機器 | |
JP6366435B2 (ja) | 光学機器 | |
JP5252851B2 (ja) | 撮像装置 | |
US20220236624A1 (en) | Imaging device | |
JP2006349750A (ja) | カメラ | |
CN1163792C (zh) | 带有能可靠地引导出胶卷的机构的照相机 | |
JP2006030499A (ja) | カメラ用マウント | |
JP3731671B2 (ja)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