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90520B - 识别光盘的方法、重放光盘的方法和光盘设备 - Google Patents

识别光盘的方法、重放光盘的方法和光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0520B
CN1790520B CN200510119337.5A CN200510119337A CN1790520B CN 1790520 B CN1790520 B CN 1790520B CN 200510119337 A CN200510119337 A CN 200510119337A CN 1790520 B CN1790520 B CN 17905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ored
playback
video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193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0520A (zh
Inventor
宍户由纪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90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0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90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0520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79Direct read-after-write metho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11B19/125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involving the detection of carrier data forma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11B2020/1823Testing wherein a flag is set when errors are detected or qualifi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11B2020/183Testing wherein at least one additional attempt is made to read or write the data when a first attempt is unsuccessful

Abstract

要求的数据是在步骤ST46通过中断处理从DVD盘读出的,并且在步骤ST47存储指示数据标题部分的ID信息和指示数据的有效或无效的EDC识别结果。当在步骤ST48设置DVD视频标志时,和当在步骤ST50中重试次数N被识别为大于NR以及在步骤ST51中读出的数据未被识别为控制数据时,执行数据传输。当未设置标志时,则在步骤ST49中根据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否具有预定数据,来执行光盘识别。当在步骤ST52中识别已经检测到一个差错时以及当在步骤ST53中重试次数N大于NS时,通知一个差错的出现。

Description

识别光盘的方法、重放光盘的方法和光盘设备
本案是申请日为2001年1月22日、申请号为01800444.X、题为“识别光盘的方法、重放光盘的方法和光盘设备”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在使用多种具有相同物理规格的光盘情况下识别光盘的方法,一种重放光盘的方法和一种光盘设备。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有关光盘技术的发展,已经提出了具有相同物理规格和具有不同记录信号内容的光盘。例如,作为致密盘,除了记录音乐数据的CD-DA外,还提出了诸如记录计算机数据等的CD-ROM的光盘,以及记录图像(即,视频图像)、声音等的视频CD(即,致密盘)。此外,作为被称作数字通用盘的光盘(DVD),它具有通过给予高于致密盘的记录密度而达到的高记录容量,目前已经提出记录计算机数据的DVD-ROM、记录电影的图像和声音的DVD-Video等。
CD-ROM是通过给予CD-DA一种将纠错码记录到扇区的数据区中的能力并使用纠错数据来构成的,CD-ROM具有比CD-DA增强的纠错能力。在这种结构中,当利用上述纠错码执行纠错的CD-ROM解码电路设置到重放设备上时,该设备通过读出记录在CD-DA上的信号并然后解调该读出的信号获得重放输出信号,这样在单一重放设备中可以重放CD-DA和CD-ROM两种盘。视频CD使用通过扩展CD-ROM标准而建立的CD-ROM XA的物理格式记录按照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标准压缩的视频和声频数据。在这种结构中,当解码压缩数据的解码器电路也设置到盘重放设备上时,在单一盘重放设备中不仅可以重放CD-CA和CD-ROM而且还可以重放视频CD。
同样,在重放DVD盘的盘重放设备中,当用于解码按照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2标准压缩的视频数据的MPEG解码电路设置在DVD-ROM盘重放设备上时,该设备通过读出记录在盘上的信号并通过执行解调和对该信号纠错获得重放的输出信号,在单一盘重放设备中不仅可以重放DVD-ROM盘也可以重放DVD视频盘。
在上述光盘中,在光盘本身有缺陷、光盘上造成擦痕或者光盘上附着灰尘的情况下,因为受到缺陷、擦痕、灰尘等的影响,不能正确读出光盘上所记录的数据的可能性增加。如果这种麻烦出现在记录数据是计算机数据的情况中,需要重复再读出记录数据的重试,以便尽可能获得正确的数据。然而,如果记录数据是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并重复重试以试图获得正确数据,则不能读出数据的周期将变长,从而导致图像和声音的中断。
在这种情况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识别光盘的方法,其中每个光盘中记录的数据的种类被识别并根据每种光盘执行重放操作,一种重放光盘的方法和一种光盘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识别光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一预定的、用于识别数据区中预定位置上的视频数据的字符串;和在根据检测结果每个光盘被重放的状态下进行光盘的识别。
本发明的识别光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重放每个光盘的状态下,根据数据区中的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否具有预定数据,来执行光盘的识别。
每个光盘按照预定顺序进行重放,并当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被重放时执行光盘的识别。
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一个数据块单元的数据,并且预定数据是在数据块内完全的纠错码的数据。
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在每个光盘中记录的预定文件结构中的数据,并且预定数据是与记录数据的内容有关的数据。
按照本发明的重放光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重放光盘所获得的数据区中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否具有预定数据,执行每个光盘的识别;以及根据识别结果控制重放操作。
当在重放每个光盘而获得的数据中检测到差错时,根据识别结果切换转换到用于响应差错检测的处理。
在响应差错检测的处理中,执行从每个光盘中再次读出数据的重试。在获得正确数据之前所执行的重试的次数或重试的时间周期根据识别结果来转换。当一个差错已经被检测的数据是关于操作的控制数据时,取消用于响应差错检测的处理的转换。
从每个光盘读出数据的速度或从每个光盘预先读出的数据量根据识别结果来转换。
本发明的光盘设备包括:数据读出装置,用于在重放每个光盘的状态下读出盘中记录的数据;和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数据读出装置所获得的和位于数据区中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否具有预定数据来识别光盘,和根据识别结果执行对操作的控制。
光盘设备包括:差错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由数据读出装置所获得的数据的差错,其中,当差错检测装置检测到差错时,控制装置根据识别结果转换用于响应差错检测的处理。
控制装置根据识别结果以转换从每个光盘读出数据速度的方式控制数据读出装置,或者根据识别结果以转换从每个光盘中预先读出的数据量的方式控制数据读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致密盘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CD信号的帧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子码Q结构的图;
图4A至图4D的每个是表示一个数据块中数据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CD-ROM的盘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视频CD的盘结构的图;
图7A至图7D是说明在一个轨迹(truck)中记录的压缩数据的图;
图8是表示重试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副标题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另一个重试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盘重放设备的图;
图12是表示设置重放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确认视频CD识别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A和图14B的每个是表示其每个从4.00秒位置上的扇区读出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标题的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DVD盘的物理扇区号的图;
图17是表示目录结构的图;
图18是表示UDF桥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9是表示盘重放设备的结构的图;
图20是表示数据重放操作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数据识别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RAM中存储的数据的一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图1是表示例如致密盘的一个光盘的结构的图。在盘的内边缘侧,形成了一个导入区,并且在其外边缘侧形成了一个导出区。导入区与导出区之间的区域是数据区。
在这里,记录在致密盘中的CD信号的一帧由帧同步数据和子码、以及数据和奇偶校验构成,如图2所示。子码处于从P道到W道的8比特中;并且一个子码帧由98帧的CD信号构成。在子码帧中,前两个CD信号帧被定义为同步信号Sync-0和SYNC-1,其余的96帧被用来指示信息。
如图3所示,子码的Q道(以下称作“子码Q”)包括:控制字段(Q1至Q4),地址字段(Q5至Q8)、数据字段(Q9至Q80),和CRC字段(Q81至Q96)。
控制字段表示识别记录的信号是声频数据还是数字数据的信息、识别声道数目的信息、加重是否存在的信息等等。例如,对于没有预加重的2声道其控制字段被定义为(0000)。对于例如在CD-ROM中记录数字数据的盘,其控制字段被定义为(01x0(其中x是0或1))。
地址字段表示地址字段之后的数据字段具有的信息的内容。数据字段表示与地址字段关联的信息。例如,当地址字段被定义为(0001)时,数据字段显示了一个轨迹号、一个经过的时间、绝对时间等。当地址字段被定义为(0011)时,数据字段表示国际标准记录码(一个ISR码)。CRC字段设置奇偶校验比特。在图1所示的导入区中,由数据字段指示的轨迹号TR被定义为“00”,而在导出区中,轨迹号TR被定义为“AA”。
当致密盘是图2所示的CD-ROM时,数据区被安排包括98帧的CD信号,即2352字节被设置为1数据块,以及在这些数据块中的单元的记录信号。
在图4所示的CD-ROM中,根据待记录数据的类型,把数据块中的数据归类为从模式0到模式2的三种模式。图4A所示的模式0被用作在导入区和导出区设有CD-ROM结构情况下的虚拟块。数据块中的前12字节区域构成分类数据块的同步信号,下面的4字节区域被用作标题区域。剩余的2336字节区域全部定义为“0”。
图4B所示的模式1用于记录数据。标题区域之后的2048字节区域被用作辅助数据区域,其中记录在该数据块中完全的纠错码。具体地,如图4B所示,是差错检测码的循环冗余码(CRC)和是纠错码的奇偶校验被记录在辅助数据区域中,以便除同步信号外在2340字节区域中启动检错和纠错。在该方式中,不仅提供交叉交织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码而且还提供在数据块中完全的纠错码(分层的ECC),从而使误码率降低到10-12
在模式2中,标题区域之后的2336字节区域被打开,以作为用户数据区域。在允许在计算机数据与视频或声频数据间交织的CD-ROM XA标准中。为模式2准备格式1和格式2。在图4C中示出的模式2的格式1中,标题区域之后的8字节区域被定义为副标题区域,副标题区域之后的2048字节区域被定义为记录计算机数据的数据区。数据区之后的280字节区域被定义为记录在数据块中完全的纠错码的辅助数据区。在图4D所示的模式2的格式中,标题区域之后的8字节区域被定义为辅助标题区域,以及辅助标题区域之后的2324字节区域被定义为用于视频和声频的数据区。该数据区之后的4字节区域被定义为保留区域。
在CD-ROM中,为了可以不依赖计算机设备的操作系统读出记录数据,使用了图5所示的按国际标准组织(ISO)9660标准化的盘结构。
在上述导入区与导出区之间提供的数据区中,待记录信息的数据设有2K字节单位的的逻辑块号(LBN)。第一LBN“0”的位置被定义为从导入区的端部位置经过的150个扇区(对应2秒钟声频)的预留间隙的位置。
由于具有LBN“0”至“15”的区域被用作系统区域,因此CD-ROM中记录的数据的区域从LBN“16”开始。
此后在从LBN“16”开始的区域中记录主卷描述符(PVD)。在PVD的卷描述符中,记录的是识别卷描述符类型和文件格式的信息,和重放诸如逻辑块(LB)的字长、“路径表”的字长和地址以及“根目录记录”的记录数据所需的信息。
在PVD的后面,所记录的是指示目录文件的引导端的路径表和指示文件的引导位置的目录等。
下面对视频CD进行说明,在视频CD中,所记录的数据包括诸如图像和声音的内容,它们依据运动图像专家组1标准按照CD-ROM XA标准的格式来压缩。
在视频CD中,如图6所示,导入区之后的具有轨迹号TR=“01”的区域包括PVD和卡拉OK部分、视频CD信息部分、片断播放部分和CD-I应用部分。在此后的轨迹号TR=“02”的区域中,按压缩状记录视频和声频信号。在具有轨迹号TR=“01”的区域中,按模式2的格式1记录数据,此后在轨迹号RT=“02”的区域中,按模式2的格式2记录压缩数据。
视频CD信息部分是记录各种盘信息和类似信息的区域,这些信息由1个扇区(2K字节的用户数据)的“INFO.VCD”、1个扇区的“ENTRIES VCD”、32个扇区的“LOT.VCD”和最大256个扇区的“PBC.VCD”构成。
在“INFO.VCD”中,记录关于盘的信息、关于片断播放项目(将在下面说明)的信息和类似信息。在“ENTRIES.VCD”中,记录指示位置的登录号,从此位置重放在轨迹号TR“02”之后记录的视频或声频数据。最大可以设置5百个登录。在“LOT.VCD”中,记录了一个表,用于指示与重放顺序相对应的列表的地址。在“PBC.VCD”中,记录了一个重放顺序的列表。
在此后的具有轨迹号TR=“02”的区域中,如图7A所示,15个扇区的前边缘区域设置在从轨迹的引导端(索引号“00”)算起的第150扇区的位置上,并设置了从最后端算起的15个扇区内的后边缘区域。位于前边缘区域与后边缘区域之间的区域被定义为记录压缩视频和声频数据的压缩数据区域。此外,在压缩数据区域中,如图7B所示,压缩视频数据和压缩声频数据按交织方式记录,使压缩视频数据的扇区VS与压缩声频数据的扇区AS之间的比值平均为6∶1。视频数据的传输速率被设置为约1.2M比特/秒,声频数据的传输速率被设置为约0.2比特/秒。
图7C表示压缩视频数据的扇区VS的格式。1个扇区的2324字节数据被记录在光盘中,以作为图4D所示的模式2的格式2的数据区域中的数据。压缩视频数据的扇区VS由包标题部分和分组部分构成,供给分组部分的视频数据区被用作压缩视频数据的区域。包标题包括:包标题的一个起始码,一个系统时钟基准SCR,等等。分组部分的分组标题包括:一个起始码,一个ID,一个显示时间标记PTS,一个解码时间标记DTS,等等。仅对引导分组提供STD缓冲。
图7D表示压缩声频数据的扇区AS的格式。作为压缩视频数据的情况,1个扇区的2324字节数据按模式2的格式2记录在光盘中。与压缩视频数据的扇区相似,压缩声频数据的扇区由一个包标题部分和一个分组部分构成。供给分组部分的声频数据区域被用作压缩声频数据的一个区域。包标题部分包括:一个用于包标题的起始码,一个系统时钟基准SCR,等等。分组部分的分组标题包括:一个起始码,一个ID,一个显示时间标记PTS,一个解码时间标记DTS,等等。
在重放记录在光盘中的压缩视频数据和压缩声频数据的时候,使用分别设置在压缩视频数据的扇区VS和压缩声频数据的扇区AS中的系统时钟基准SCR、显示时间标记PTS、解码时间标记DTS,使图像和声音相互同步,
如果在上述结构的致密盘的重放期间出现由于盘的缺陷、划痕或灰尘附着而导致的不能正确读出记录信号的故障,则从不能读出的信号的区域进行再尝试信号读出的重试,从而以正确方式启动信号。此外,该重试执行对应于致密盘中记录的数据的处理。例如,当记录数据是计算机数据时,该重试执行置于重要地位的获得正确数据的处理。当记录数据是视频或声频数据时,该重试执行置于重要地位的保持操作连续性的处理,同时允许某些数据缺陷以便防止图像和声音中断。在下文中,把执行置于重要地位的获得正确数据的处理的重试称作正常重试,把执行置于重要地位的保持操作连续性的处理的重试称作简化重试。
图8是表示重试的流程图。当记录信号不能被正确读出时,执行重试,然后程序进行到步骤ST1。在步骤ST1,识别执行重试的数据是否具有在数据块中完成的纠错码。
在这种情况下,当准备辅助数据区和在其中记录奇偶校验码或类似数据时,把该数据识别为具有在该数据块中完成的纠错码的数据,然后程序进行到步骤ST2。反之,当数据被识别为没有在该数据块中完成的纠错码的数据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3。
在步骤ST2,致密盘中记录的数据被识别为诸如计算机数据的需要有高可靠性的数据,因为记录数据已经增强了纠错能力,在此情况中,执行正常重试。在正常重试中,在可以正确读出记录数据前所执行的重试次数N被设置到等于或小于一个预定次数NE。如果在读出被重复NE次之后还不能正确读出记录数据,则宣布差错出现并结束重试,而且不发送未被识别为正确数据的数据。代替次数的限制,读出的重复可以由时间周期进行限制。读出可以同便于记录数据读出的处理一起重复,所述的处理例如是在高速重现期间减低盘的转速以便可以容易地读出数据的处理。
在步骤ST3,记录数据被识别为不同于计算机数据的不需要有高可靠性的数据,该数据被识别为需要置于重要地位的保持操作连续性,即保持数据转换速率的数据,因为该记录数据没有在数据块中完成的纠错码。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简单重试。
在简单重试中,重试的最大次数N被设置为小于预定重试次数NE的一个预定次数NF。当读出的重复被时间周期限制时,时间限制被设置为比正常重试中使用的时间限制短。另外一种方案,可以重复数据的读出,直到数据的转换速率没有过分地降低到中断图像和声音的程度。如果记录数据不能正确读出,则在未被识别为正确数据的数据也被传送的状态下执行重试。
如上所述,当数据具有在数据块中完成的纠错数据时,执行正常重试。当数据没有在数据块中完成的纠错数据时,执行简单重试。按照这种方式,需要有诸如计算机数据之类的高可靠性的数据进行重试,其中附加读出正确数据的优先级。如果不能正确读出数据,则宣布差错出现。结果,只有正确数据可以输出。此外,通过增加预定次数NE可以增加按正确方式读出数据的可能性。反之,当数据需要附加优先级以保持诸如视频数据和声频数据的转换速率时,执行附加优先级以保持连续性的重试。结果,可以重放数据,而不中断图像和声音。
上述的CD-ROM XA标准允许计算机数据时和视频数据及声频数据共存。在图4C和图4D所示的模式2中,提供了副标题。如图9所示,在副标题中,4字节标题信息包括文件号、信道号、允许格式是格式1还是格式2的识别的子模式信息,它们被两次重复记录。下面将说明使用副标题执行适于记录数据的最佳重试的情况。
图10是表示使用副标题执行重试的流程图。当记录信号不能被正确读出并执行重试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11。在步骤ST11,识别要进行重试的数据扇区是否有副标题。如果数据扇区被识别为具有副标题,则程序进行到步骤ST12。反之,如果数据扇区被识别为没有副标题,程序则进行到步骤ST14。
在步骤ST12,根据副标题的子模式信息,识别数据是否处于格式2。当数据被识别为处于格式2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13。反之,当数据被识别为未处于格式2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14。
在步骤ST13,由于数据是按模式2的格式2记录的,并且在数据块中没有完成的纠错码,因此记录数据被识别为需要附加优先级以维持保持连续性的转换速率而不是高可靠性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简单重试。
当程序从步骤ST11或ST12前进到步骤ST14时,在步骤ST14中,记录数据被识别为不需要附加优先级来维持保持连续性的转换速率的数据,也就是说,作为需要有高可靠性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正常重试。
如上述方式中,副标题的使用还使它能够执行记录数据的最佳重试。
在图8和图10所示的流程中,当执行重试时,根据副标题,识别数据是否具有在数据块中完完成的纠错码,或者识别该重试应当被设置到正常重试还是简单重试。在这种情况中,如果关于要经历重试的扇区的信息由于盘的缺陷等原因而不能正确读出时,则存在作出错误识别的担心。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可以使用在执行重试前已经正确读出数据的扇区的信息,识别数据是否具有在数据块中完成的纠错码;另一种方案,可以根据已经正确读出数据的扇区的副标题,识别重试应当被设置到正常重试还是简单重试。
当在识别步骤ST11中不存在副标题的情况下执行图8所示的流程的处理时,根据数据是否具有在数据块中完全的纠错码,即使对于没有副标题的致密盘,也能够把重试设置到或者正常重试或者简单重试。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当在数据重放期间记录数据不能读出并且执行重试时,重试被设置到正常重试或者简单重试。在能够重复各种致密盘的致密盘重放设备中,例如当一个致密盘被安装到盘重放设备上时,使用致密盘中记录的信息,从包括CD-DA、CD-ROM、视频CD等的致密盘中识别致密盘的类别。然后,根据盘识别的结果,执行适于盘类别的信号处理操作,以输出正确重放信号。在这种结构中,可以根据盘识别结果确定重试应当被设置到正常重试还是简单重试。
图11表示不仅能够重放CD-DA而且能够重放CD-ROM以及视频CD的盘重放设备的结构。主轴电动机部分32以预定速度旋转致密盘10。主轴电动机10是根据来自伺服控制部分24(下面将要说明)主轴控制信号SP驱动的,使致密盘以预定旋转速度旋转。
用来自光拾取器21的被控光量中的光束照射致密盘10。该光束被致密盘10反射,然后被照射到光拾取器21中的光电检测部分(未示出)。光电检测部分根据反射的光束执行光电转换和电流电压转换,按照与反射光束的光量对应的信号电平产生电压信号,然后把得到的电压信号供应给RF放大部分22。
RF放大部分22使用来自光拾取器21的电压信号产生读出信号SRF,然后把得到的读出信号SRF供应给CD信号处理部分23。RF放大部分22还产生跟踪误差信号STE和聚焦误差信号SFE,并把得到的跟踪误差信号STE和聚焦误差信号SFE供应给伺服控制部分24。
伺服控制部分24根据所供应的聚焦差错信号SFE产生用于控制光拾取器21的物镜(未示出)的聚焦控制信号,使激光束被聚焦到致密盘10的记录层的一个位置上,并且把聚焦控制信号SFC供应给驱动器25。伺服控制部分24还根据所供应的跟踪控制信号STE,产生用于控制光拾取器21的物镜的跟踪控制信号STC,使光束被辐射到预期轨迹的中心位置上,并且把得到的轨迹控制信号STC供应给驱动器25。伺服控制部分24还产生螺纹(thread)驱动信号SSL,并把得到的螺纹驱动信号SSL供应给螺纹电动机部分33,以便驱动螺纹电动机33朝致密盘10的射线方向移动光拾取器21。
驱动器25根据聚焦控制信号SFC产生聚焦驱动信号SFD,并且还根据跟踪控制信号STC产生跟踪驱动信号STD。如此产生的聚焦驱动信号SFD和跟踪驱动信号STD被供应给光拾取器21的传动装置(未示出),其结果是控制物镜的位置,使光束聚焦在预期轨迹的中心位置。
CD信号处理部分23执行所供应的读出信号SRF的不对称校正和二进制化(binarzation),并把读出的信号SR转换成数字信号。CD信号处理部分23还执行EFM解调和CIRC再生,以产生重放信号Daa。CD信号处理部分23还把在致密盘10中记录的子码和在致密盘的预定位置中记录的信息供应给控制部分35。
当控制部分35(下面将要说明)把致密盘10识别为CD-DA时,CD信号处理部分23输出重放信号Daa,并供应给声频输出部分26。声频输出部分26把从CD信号处理部分23供应的数字重放信号Daa以及从MPEG解码器29(后面将要说明)供应的重放信号Dav转换成模拟声频信号。当控制部分35把致密盘10识别为CD-ROM或视频CD时,声频输出部分26把重放信号Daa供应给CD-ROM解码器27。
CD-ROM解码器27使用在数据块中完成的纠错码执行解码。当控制部分35把致密盘10识别为CD-ROM时,CD-ROM解码器27执行解码,并把作为解码结果获得的信号作为重放信号Db经接口28供应给外部设备。当控制部分35把致密盘10识别为视频CD时,CD-ROM解码器27把重放信号Db供应给MPEG解码器29。
MPEG解码器29将视频扇区VS的信号与声频扇区AS的信号相互分离,然后对压缩视频数据解码以产生重放信号Dv。MPEG解码器29还对压缩数据进行解码,以产生重放信号Dav。此外,MPEG解码器29使用在视频CD中记录的系统时钟基准SCR、显示时间标记PTS、解码时间标记DTS,使视频重放信号Dv和声频重放信号相互同步并输出它们。视频重放信号Dv被供应给视频输出部分30,同时,声频重放信号Dav被供应给声频输出部分26。视频输出部分30将重放信号Dv转换成NTSC模式等的声频输出信号Svout,并输出得到的信号。
操纵部分36和显示部分37连接到控制部分35。当操作操纵部分36向控制部分35供应操纵信号PS时,控制部分35根据ROM 38中存储的操作控制程序控制每个部分,以根据操纵部分36的操纵操作这些部分。控制部分35还根据外部装置(例如,计算机装置)经接口28供应的命令控制每个部分。
控制部分35还根据CD信号处理部分23供应的子码和从预定位置读出的信息执行光盘的识别。基于识别结果,控制部分35根据致密盘的类别执行重放并输出信号。控制部分35还产生显示信号HS并供应给显示部分37,以操作显示部分37显示盘重放设备的操作状态、从致密盘中读出的信息等等。
下面结合图12的流程图说明在盘重放设备中设置重试的操作。当致密盘10被安装到盘重放设备上时,在步骤ST21,读出导入区中记录的TOC信息。然后,程序进行到步骤ST22。
在步骤ST22,控制部分35根据与TOC信息一起读出的子码Q的控制字段中的数据,识别致密盘10是否是记录数据的盘。当控制字段中的数据是(01x0),并且致密盘10被识别为记录数据的盘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23。反之,当致密盘10未被识别为记录数据的盘时,例如,当控制字段中的数据是和CD-DA一样的(0000)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26。
在步骤ST23,识别视频CD识别信息是否被记录在具有TR=“01”的轨迹号的区域中。图13是显示用于确认视频CD识别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T13,如图6所示,数据从4.00秒的位置(逻辑块地址LBA=96h(其中h代表十六进制符号)),即视频CD信息部分的起始位置读出。然后程序进行到步骤ST32。在步骤ST32,识别数据是否已经被正确读出。当数据被正确读出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33。反之,当数据未被正确读出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36。
在步骤ST33,从4.00秒的位置上的扇区读出的数据中获得从引导端算起的只有8字节的用户信息数据。图14表示在消除同步信号的状态下,从4.00秒的位置上的扇区读出的示范性数据。数据的前4字节构成标题。标题的构成在图15中示出,也就是,前三字节指示“分钟、秒、帧”,后面的一字节指示模式段。如上所述,由于视频CD信息起始于4.00秒的位置,则标题的前3字节被定义为“00,04,00”。后面的1字节指示一个模式段。由于模式段具有“02”的数据,因此得知数据结构处于模式2。当数据结构处于模式2时,如图4C和图4D所示,副标题被设置在标题之后。因此,模式指示数据之后的8字节指示副标题。如9图所示,在副标题中,4字节标题信息被重复记录两次。在图14A所示的情况中,标题信息“00,00,89,00”在副标题中被重复两次。在图14B所示的情况中,标题信息“00,01,88,00”在副标题中被重复两次。
副标题之后的数据是用于视频CD信息部分的用户信息。与从引导端算起的第13字节相对应的位置是用于视频CD信息部分的用户信息。具体地说,在步骤ST33,除了同步信号外,数据捕获是起始于与从引导端算起的第13字节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在与从引导端算起的第20字节相对应的位置结束数据的捕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起始于视频CD信息部分的引导端的仅8字节的数据。
在视频CD情况中,如图14所示,自视频CD信息部分的用户信息的引导端起的8字节被定义为“56,49,44,45,4F,5F,43,44”,用于把一个预定字符串“VIDEO_CD”指示为视频CD识别信息。因此,在步骤ST34中,识别步骤ST33中获得的数据是否为预定字符串,也就是,指示“VIDEO_CD”的数据“56,49,44,45,4F,5F,43,44”。按照这种方式,可以识别视频CD识别信息的有无。在步骤ST34中,当数据“56,49,44,45,4F,5F,43,44”与步骤ST33中获得的数据一致时,认为检测到视频CD识别信息,于是程序进行到步骤ST35。当这些数据相互不一致时,则认为未检测到视频CD识别信息,于是程序进行到步骤ST36。
在步骤ST35,由于视频CD识别信息已经被检测到,因此被设置到控制器35内的寄存器上的视频CD识别标志开启,并且结束确认视频CD识别信息的处理。当程序从步骤ST32或步骤ST36进行到步骤ST36时,由于没有检测到视频CD识别信息,因此视频CD识别标志关闭,并且结束确认视频CD识别信息的处理。
在步骤ST23中,识别视频CD识别信息是否已经被检测。此时,当视频CD识别标志被图13所示的处理关闭并且指示没有检测到视频CD识别信息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25。当视频CD识别标志被开启并且指示已经检测到视频CD识别信息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26。
在步骤ST25,设置在控制部分35内的处理模式设置标志,即,用于将不能正常读出数据时执行的重试设置到正常模式或简单模式的一个标志,被设置到正常模式。当程序从步骤ST22或步骤ST24进行到步骤ST26时,处理模式设置标志被设置到步骤ST26中的简单重试模式。
此后,在盘重放设备中重放致密盘10。如果出现记录数据不能被正确读出的情况,则根据处理模式设置标志执行正常重试或简单重试。
在如上所述的方式中,致密盘的识别是在该致密盘安装到设备上时自动执行的。根据识别结果,将重试设置到正常重试或简单重试。由于这种安排,能够设置当需要数据具有诸如计算机数据的高可靠性时附加正确读出数据的优先级的重试。另一方面,还能够设置当数据需要维持诸如视频或声频数据的转换速率时附加保持数据连续性的优先级的重试。所以能够执行对记录数据的最佳的重试。
对于需要维持诸如视频或声频数据的转换速率的数据,执行附加保持连续性的优先级的重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数据不正确,也连续执行重放。所以,即使重放质量很差的光盘,也可以获得视频或声频信号。
作为视频CD识别信息的预定字符串“VIDEO_CD”的检测在上述的盘重放设备中自动执行。按照另外一种方案,也可以在诸如主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或重放应用程序为盘识别目的作出对盘重放设备的一个读出请求时,执行该检测。此外,由于作为视频CD识别信息的预定字符串“VIDEO_CD”被记录在一个预定位置,因此该检测是容易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致密盘识别结果选择重试模式。致密盘识别的结果也可以在其它操作中利用。
假定对主轴电动机旋转的控制根据致密盘识别结果进行切换。例如,当致密盘被识别为视频CD时,操作是不需要高速读出数据的图像重放。在这种情况下,盘按正常速度旋转,从而避免电源消耗增加并且降低盘设备的工作造成的声音。当致密盘被识别为CD-ROM时,在以高于正常速度旋转光盘的状态下读出数据,从而增加数据转换速率。所以,可以在计算机设备中处理数据时从CD-ROM中有效地读出数据。
根据盘识别结果转换预先读出的数据量是可能的。对于视频CD,存在多种顺序读出为重放图像和类似物的使用而记录的数据的情况。因此,当光盘被识别为视频CD时,增加预先读出的数据量。按照这种方式,读出数据可以被有效处理,此外可以避免例如图像的中断。另一方面,对于CD-ROM,有多种随机读出数据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中,预先读出的数据可能是无效的。还有一些需要各种控制参数以便缩短存取时间的情况。由于这些原因,预先读出的数据量被减少。所以可以有效地读出数据,而不读出无用数据。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已经对光盘是致密盘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同样,当光盘是通过增加比致密盘高的记录密度而具有高记录容量的DVD时,可以根据盘中记录的数据执行重放。
图16表示DVD中的物理扇区号。从盘的最里边缘侧上物理扇区号“0h”到“2FFFFh”的区域被定义为导入区,用于指示盘的物理规格和内容供应商的信息。从导入区之后的物理扇区号“30000h”到最外边缘侧的区域被定义为数据区域。数据区域的外边缘侧,设置指示数据区域的终点的导出区。光束照射位置可以在导入区至导出区的范围内移动。
作为按DVD-ROM标准使用的文件系统,所利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用作CD-ROM标准的9660,和通用盘格式(UDF),所述的UDF可与不仅专用于重放而且能够写和改写的物理层的标准结合使用。为了满足这两种标准,使用被称作“UDF桥”的文件结构。
图17表示“UDF桥”的文件结构。在该结构中,从“0”至“15”、从“21”至“ 31”、从“66”至“255”的逻辑扇区号(LSN)被定义为保留区域。从“16”至“20”的LSN被定义为“UDT桥卷识别序列”(VSR)区域。“16”的LSN被定义为“主卷描述符”。“17”的LSN被定义为“卷描述符设置终结符”。“18”的LSN被定义为“起始扩展区域描述符”。“19”的LSN被定义为“NSR描述符”。“20”的LSN被定义为“终止扩展区域描述符”。由“16”的LSN定义的“主卷(volume)描述符”是ISO 9660标准化的CD-ROM的卷描述符。由“17”的LSN定义的“卷描述符设置终结符”指示“主卷描述符”的终止。由“18”的LSN定义的“起始扩展区域描述符”是指示扩展区域的开始的描述符。由“19”的LSN定义的“NSR描述符”是标准描述符,并且使用国际电技术委员会(ISO/IEC)1344中指示的描述符。由“20”的LSN定义的“终止扩展区域描述符”是指示扩展区域的终止的描述符。
从“32”到“47”的LSN被定义为主要VDS区域。“32”的LSN被定义为“主卷描述符”。“33”的LSN被定义为“实施使用卷描述符”。“34”的LSN被定义为“划分描述符”。“35”的LSN被定义为“逻辑卷描述符”。“36”的LSN被定义为“未分配空间描述符”。“37”的LSN被定义为“终止描述符”。由“32”的LSN定义的“主卷描述符”是按“通用盘格式(IDF)”定义的卷描述符。由“33”的LSN定义的“实施使用卷描述符”是用于逻辑系统的卷描述符。由“34”的LSN定义的“划分描述符”是划分描述符。由“35”的LSN定义的“逻辑卷描述符”是逻辑卷描述符。由“36”LSN定义的“未分配空间描述符”是被分配空间描述符。由“37”的LSN定义的“终止描述符”指示描述符的终止。后面的从“38”至“47”的LSN被定义为“跟踪逻辑扇区”。
从“48”至“63”的LSN被定义为被保留VDS区域。被保留VDS区域做成与主要VDS区域相同,并且被用作信息不能从主要VDS区域读出信息时的备用区域。
由“64”的LSN定义的“逻辑卷描述符”是完整性描述符,用于控制逻辑卷中生成的故障信息。由“65”的LSN定义的“终止描述符”指示描述符的终止。
由“265”的LSN定义的“定位名描述符”是指示主要VDS区域的位置的定位点。此后的“257”的LSN指示ISO9660文件结构,例如用于指示读出目的文件的路径的“路径表”、“根目录”等。在这些区域之后,指示由UDF标准化的信息,例如包括“文件设置描述符”和“文件登录”的UDF文件结构。该区域之后的区域被定义为记录计算机数据、视频数据等的UDF/ISO文件串区域。最后的LSN被定义为第二定位点。第二定位点被做成与“256”的LSN定义的定位点相同,并且用作当“256”的LSN定义的定位点不能被读出时的备份。
从具有用于指示UDF文件结构的逻辑扇区号p的位置开始分配UDF逻辑卷空间。逻辑块号q从具有逻辑扇区号p的位置开始分配。
图1 8示出了目录结构。视频数据被存储到“VIDEO_TS”目录。视频数据被存储到“AUDIO_TS”目录。计算机数据时被存储到计算机数据目录。具有“IFO”扩展名的目录是关于重放和控制信息的目录。“VOD”的扩展名是关于视频数据的扩展名。“AOD”的扩展名的关于声频数据的扩展名。“BUP”的扩展名被用作备份。
图19表示用于重放DVD 50的盘重放设备60的结构。DVD 50由主轴电动机部分66以预定速度来旋转。主轴电动机部分66是根据来自读信道/伺服控制部分63(下面将进行说明)的帧同步信号SF按照控制DVD 50以预定速度旋转的方式来驱动的。
DVD 50用来自盘重放设备60的光拾取器61的可控光量的光束照射。DVD 50反射的光束被照射到光拾取器61的光电检测部分(未示出)。根据反射的光束,光电检测部分执行光电转换和电流-电压转换,按照对应于反射光束的光量的信号电平产生一个电压信号,并把产生的电压信号供应给RF放大部分62。
RF放大部分62使用来自光拾取器的电压信号产生读出信号SRF、跟踪误差信号STE和聚焦误差信号SFE,并把得到的信号供应给读出信道/伺服控制部分63。
读出信道/伺服控制部分63根据所供应的聚焦差错信号SFE,以激光束聚焦在DVD50的记录层的位置上的这样一种方式,产生用于控制光拾取器61的物镜(未示出)的聚焦控制信号SFC,并且把得到的聚焦控制信号SFE供应给驱动器64。读出信道/伺服控制部分63还根据所供应的跟踪误差信号STE,以向预期轨迹的中心位置辐射光束的方式,产生用于控制光拾取器61的物镜的跟踪控制信号STC,并将得到的跟踪信号STC供应给驱动器64。
驱动器64根据聚焦控制信号SFC产生聚焦驱动信号SFD,并且还根据跟踪控制信号STC产生跟踪驱动信号STD。如此产生的聚焦驱动信号SFD和跟踪控制信号STD供应给光拾取器61的传动器(未示出),所以按照光束在预期轨迹的中心位置聚焦的方式控制物镜的位置。
读出信道/伺服控制部分63对所供应的读出信号SRF执行不对称校正和二进制化,并将读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产生数据信号DRF,然后将得到的数据信号DRF供应给数据处理部分65。读出信道/伺服控制部分63还与作为变换结果获得的数字信号同步地执行时钟信号CKRF的产生,和帧同步信号的检测,然后把这样产生的时钟信号CKRF供应给数据处理部分65,并把帧同步信号SF供应给主轴电动机部分66。
读出信道/伺服控制部分63还产生用于控制光拾取器61朝着DVD 50的径向方向移动的螺纹控制信号(thread control signal)SSC,以便避免激光束辐射到跟踪控制范围之外,并且把得到的螺纹控制信号SSC供应给螺纹部分67。螺纹部分67驱动一个螺纹电动机,以控制光拾取器61朝着DVD 50的径向移动。
数据处理部分65执行数据信号DRF的8/16解调,并且还使用作为工作区域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的一部分存储区域利用reed-solomon(里德所罗门)码执行纠错。纠错后的数据信号被存储到为RAM68的一部分存储区域的高速缓冲区,然后经过遵从例如AT附件分组接口(ATAttachmentPacket Interface ATAPI)标准的接口部分69供应给计算机设备,以作为重放数据信号RD。数据处理部分65从数据信号DRF中读出指示光盘位置的位置信息,并把该位置信息供应给控制部分70。在数据处理部分65读出记录在DVD 50中记录的故障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将故障位置信息供应给控制部分70。
ROM 71连接到控制部分70。控制部分71根据ROM 71中存储的用于操作控制的程序处理来自计算机设备的命令,并且控制盘重放设备60中的每个部分的操作。例如,当存在使用逻辑地址用ATAPI命令的来自计算机设备的一个存取请求时,控制部分70参考数据处理部分65所供应的光盘的故障位置信息,将该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在这种情况中,控制部分70使用数据处理部分65供应的用于指示光盘的位置的信息,按照接入进行转换所得到的物理地址的位置这样一种方式,来同时驱动光拾取器61。
下面将结合图20说明盘重放设备60中的数据重放操作。当计算机设备供应用于请求DVD 50中写入的数据的一个命令时,在步骤ST41中,盘重放设备60中的控制部分70识别所供应的命令是否有效。当命令是错误的或者被识别为不能被处理的命令,因而被识别为一个无效命令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42,在此将无效的命令通知给计算机设备。然后,终止处理。当命令有效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43。
在步骤ST43,识别响应命令请求的数据是否存储在RAM 68中。当识别数据被存储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44,在此将所请求的数据从RAM 68传送到计算机设备。然后,终止处理。当为识别到数据被存储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45。
在步骤ST45,重试的次数N被设置到“0”,然后,程序进行到执行中断的步骤ST 46。在步骤ST 46的中断中,在16个扇区的单元中读出数据,并且经光拾取器61和RF放大器62从光盘中读出所需的数据。与此同时,数据处理部分65对于从读出信道/伺服控制部分63供应的数据信号DRF执行纠错。通过使用加到每个扇区的纠错码(EDC),识别纠错是否被正确执行。然后终止中断。重试的次数N指示步骤ST 46中的中断由于不能读出正确数据而重复了多少次。
在步骤ST 47,例如在第一扇区中的物理扇区号作为ID信息被存储在控制部分70中。同时,又在寄存器中存储使用EDC所执行的识别结果。然后,程序进行到步骤ST 48。在步骤ST 48,识别用于将光盘识别为DVD视频盘的指示的检测标志是否被设置。如果由于光盘是否为DVD视频盘的识别仍然未被执行而没有设置检测标志,或者如果由于光盘未被识别为DVD视频盘,由此识别而导致未设置检测标志,则程序进行到步骤ST 49。在步骤ST 49中执行用于识别光盘是否为DVD视频盘的光盘识别。当由于光盘已经被识别为DVD视频盘而设置识别结果标志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50。
图21是表示步骤ST 49中盘识别的流程图。在步骤ST 61中,根据使用EDC的识别结果,识别所存储的ID信息是否具有指示“256”的LSN的“30100h”的物理扇区号,和识别纠错是否已经正确完成。当ID信息指示“30100h”的物理扇区号,即,在包括“路径表”的信息的情况下读出16个扇区的数据,以及已经正确完成纠错。当ID信息未指示“30100h”的物理扇区号或者未正确完成纠错时,终止识别。
在步骤ST62,用于指示目录信息的数据从包含存储在RAM 68中的数据的“路径表”的扇区的数据中读出。然后,识别用于指示视频数据的目录的字符是否已经被检测。
图22是一个转储表,指示已经从具有“256”的LSN的位置读出并且已经被存储到RAM 68中的16个扇区的部分数据。在步骤ST 62,数据从具有“257”的LSN(30101h的物理扇区号)的31st扇区数据(在认为第一数据的地址为“0h”的地址“1Eh”上)中读出。然后识别预定字符串例如使它能够把视频数据识别为已经被记录的字符串“VIDEO_TS”(具有56、49、44、45、4F、5F、54、53)的预定字符串是否已经被检测。当字符串已经被检测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66。当未检测到字符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63。
在步骤ST 63,数据从还在步骤ST 62中使用的第47扇区(在假定第一数据的地址是“0h”的地址“2Eh”上)中读出。然后,识别预定字符串是否已经被检测。当字符串已经被检测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66。当未检测到字符串,程序进行到步骤ST 64。
如上所述,在步骤ST 62、63,在相同扇区的不同位置执行字符串的检测。按照这种方式,即使声频数据未被记录从而使“VIDEO_TS”字符串的位置被设置到图22所示的“AUDIO_TS”上时,也可以可靠地检测该字符串。
然后,在步骤ST 64,数据从包括存储在RAM68中的数据“路径表”的扇区中的一个预定位置中读出,该扇区不同于在步骤ST 62、ST 63中使用的扇区。然后识别预定字符串是否已经被检测。例如,数据从包含“类型M路径表”的具有“258”LSN(具有“30102h”的物理扇区号)的31st扇区数据中读出。然后识别一个预定字符串是否已经被检测。当字符串已经被检测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66。当未检测到字符串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65。
在步骤ST 65,数据从也在步骤ST 64中使用的第47扇区中读出。然后识别是否已经检测到一个预定字符串。如上所述,对步骤ST 62、63与步骤ST 64、65之间的不同扇区执行字符串的检测。在此方式中,能够更可靠地检测字符串。
当字符串已经在步骤ST 65中检测到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66。当未检测到字符串时,意味着未检测到能够将视频数据识别为被记录的字符串。在这情况下,光盘未被识别为DVD视频盘,于是终止处理。
当程序从步骤ST 62-ST 65进行到步骤ST 66时,检测到能够把视频数据识别为被记录的“VIDEO_ST”的字符串。在这情况下,已经读出数据的光盘被识别为DVD视频盘,并且设置识别结果标志。然后终止识别。
如上所述,当视频数据被记录时,数据从记录能够将视频数据识别为被记录的字符串的扇区中读出。然后,检测用于指示包含该视频数据的字符串。根据检测结果,可以正确进行关于光盘是否为DVD视频盘的识别。
在上述情况中,字符串的检测从31st或47th扇区开始,因为能够把视频数据等识别为被记录的字符串被记录在其每个包含“路径表”的两个扇区的预定位置上。如果字符串的位置未固定,则数据不能从扇区的引导端读出,并且识别该数据是否是指示记录视频数据的字符串的数据。此外,不把存储数据的扇区限制到包含“路径表”的扇区,但可以是从任何其它扇区读出具有指示记录视频数据的字符串的数据的扇区。
当识别被终止时,程序从图20所示的步骤ST 49进行到步骤AT 52。当程序从步骤ST 48进行到步骤ST 50时,在步骤ST 50,识别重试次数N是否变得大于预定次数NR。当重试次数N变得大于预定次数NR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51。当重试次数N不大于预定次数NR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52。
在步骤ST 51中,根据步骤ST 47中存储的ID信息,识别从DVD视频盘读出的数据是有关重放的信息的数据还是用于重放图像的数据等等。当关于重放的信息的数据时,例如卷描述符或文件结构的数据被记录在“3000h”至“kh”的物理扇区号的范围内,能够根据被存储ID信息的“RSh”的物理扇区号是否大于“kh”的扇区号,来识别读出数据是关于重放的信息的数据还是用于重放图像的数据等。当存储的ID信号的“RSh”的物理扇区号不大于“Kh”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52。当被存储的ID信息的“RSh”的物理扇区号大于“kh”的物理扇区号时,这意味着RAM 68中存储的数据是重放DVD视频盘中的图像等的数据,并且使重试的次数大于预定次数NR。在此情况下,在步骤ST 51中从RAM 68中读出所请求的数据,并供应到计算机设备中。然后,终止用于命令的处理。
在步骤ST 52中,根据使用EDC的识别结果,识别纠错是否已经完成,以及识别纠错是否已经被正确执行。当未正确完成纠错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53。当已经正确完成纠错时,这意味着RAM 68中存储的数据是正确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来自计算机设备的命令所请求的数据在步骤ST 54中从RAM 68中读出,并且供应给计算机设备。然后,终止用于该命令的处理。
在步骤ST 53中,识别重试次数N是否变得大于预定次数NS。当重试次数N不大于预定次数NS时,程序进行到步骤ST 55,在该步骤中将重试次数N加1,以产生新的重试次数。然后程序返回到再从光盘中读出数据的步骤ST 46。当重试次数N大于预定次数NS时,则不能正确读出数据,并且该光盘不是DVD视频盘。在此情况中,在步骤ST 56中,把一个差错通知给计算机设备,然后终止用于该命令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图20和图21所示的处理中,当进行用于从计算机设备读出数据的一个请求并且从记录关于重放的信息的数据的“30100h”的物理扇区号读出16个扇区的数据时,自动识别读出数据的光盘是否为记录视频数据的DVD视频盘。当该光盘被识别为记录视频数据的DVD视频盘并且以大于预定次数NR的次数读出数据时,如果识别到未能正确完成用于被读出的数据的纠错,则把数据供应给计算机设备。当光盘未被识别为记录视频数据的DVD视频盘以及以大于预定次数NR的次数读出数据时,如果识别到未能正确完成用于被读出的数据的纠错,则把一个差错通知给计算机设备。
因此,通过将光盘识别为DVD视频盘时的预定次数NR减小到小于预定次数NS来重放不中断的图像是可能的。即使光盘不能被识别为DVD视频盘或者读出的数据是控制数据,也能够通过增加预定次数NS来增加正确读出数据的可能性。此外,当不能正确读出数据时,通知一个差错。在此方式中,例如在DVD-ROM盘的情况下,只有正确数据可以被供应给计算机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请求的数据响应所供应的命令进行读出。当未设置检测标志时,如果步骤ST 49中的光盘识别中读出的数据是从“30100h“的物理扇区号起算的16个扇区,则自动执行光盘识别。另外一种方案,当光盘被安装到盘重放设备中以进行光盘是否为DVD视频盘的识别时,读出从“30100h”的物理扇区号起算的16个扇区的数据,并且存储识别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在步骤ST 48中,使用存储的识别结果。按照这种方案,如同上述的情况,还能响应命令供应数据。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光盘的识别结果转换供应数据的操作。另外一种方案,光盘的识别结果可以被利用到其它的操作。
假设根据光盘的识别结果,转换主轴电动机的旋转控制。例如,当光盘被识别为DVD视频盘时,该光盘被用于视频重放,并且不需要高速读出数据。因此,光盘按正常速度旋转,从而避免功耗的增加和减少因光盘设备的操作产生的声音。当致密盘未被识别为DVD视频盘时,在按照高于正常速度的一个速度旋转光盘的状态下读出数据,从而增加数据转换速率。结果,数据可以在计算机设备中被有效地处理。
根据盘识别结果转换预先读出的数据量是可能的。至于DVD视频盘,有多种顺序读出被记录供重放图像或类似物而用的数据的情况。因此,当光盘被识别为DVD视频盘时,增加预先读出的数据量,按照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处理读出的数据,此外,可以避免例如图像中断。
另一方面,对于存储计算机数据的的DVD-ROM,有多种随机读出数据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中,数据的预先读出可能是无效的。还有一些需要各种控制参数来缩短访问时间的情况。由于这些原因,预先读出的数据量被减少。所以可以有效读出数据,而不读出无用的数据。此外,通过在光盘旋转速度和读出数据的条件被改变的情况下执行重试可以增加按正确方式读出数据的可能性。
上述已经进行的对基于光盘识别结果的操作控制的说明仅仅是用于示范说明的目的,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操作控制。
工业应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识别光盘的方法、重放光盘的方法和光盘重放设备在重放具有不同内容的数据的多种类型光盘的情况下是有用的,特别是在重放存储着诸如计算机数据的要求数据高可靠性的光盘和记录着诸如视频数据的优先保持传输速率的数据以保持连续性的光盘两种盘的情况下尤为有用。

Claims (10)

1.一种识别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类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预定顺序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和
通过判断数据区中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存储的数据是否包括预定数据,来根据数据的重放识别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类型,其中,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在预定文件结构中的数据,而预定数据对应于所记录数据的内容。
2.一种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判断重放光盘所获得的数据区中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否包括预定数据,来识别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类型;和
根据识别结果控制重放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在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而获得的数据中的差错;和
根据识别结果转换响应差错检测的处理。
4.一种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判断重放光盘所获得的数据区中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否包括预定数据,来识别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类型;
检测在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而获得的数据中的差错;
通过从光盘中重读数据来响应差错检测;和
根据识别结果转换数据被重读的次数或者时间周期,直到获得正确的数据。
5.一种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判断重放光盘所获得的数据区中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否包括预定数据,来识别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类型;
检测在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而获得的数据中的差错;
当其中已经检测到差错的数据是关于操作的控制数据时,取消响应差错的处理。
6.一种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判断重放光盘所获得的数据区中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否包括预定数据,来识别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类型;和
根据识别结果改变从光盘中读出数据的速度。
7.一种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判断重放光盘所获得的数据区中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否包括预定数据,来识别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类型;和
根据识别结果,改变从每个光盘预先读出的数据量。
8.一种用来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设备,包括:
判断模块,用来通过判断重放光盘所获得的数据区中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否包括预定数据,来识别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类型;
检测模块,用来检测在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而获得的数据中的差错;
处理器,用来通过使设备从光盘中重读数据来响应差错检测;和
转换模块,用来转换数据被重读的次数或者时间周期,直到根据识别结果获得正确的数据。
9.一种用来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设备,包括:
判断模块,用来通过判断重放光盘所获得的数据区中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否包括预定数据,来识别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类型;
检测模块,用来检测在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而获得的数据中的差错;
处理器,用来当在关于操作的控制数据中检测到差错时,取消任何响应所检测到的差错的处理。
10.一种用于识别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类型的系统,包括:
重放设备,用来按照预定顺序重放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和
用于通过判断数据区中逻辑格式的预定位置上存储的数据是否包括预定数据来根据数据的重放识别存储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类型的装置,其中,预定位置上的数据是在预定文件结构中的数据,而预定数据对应于所记录数据的内容。
CN200510119337.5A 2000-01-21 2001-01-22 识别光盘的方法、重放光盘的方法和光盘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905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398/00 2000-01-21
JP2000013398 2000-01-21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0444.XA Division CN1258763C (zh) 2000-01-21 2001-01-22 识别光盘的方法、重放光盘的方法和光盘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0520A CN1790520A (zh) 2006-06-21
CN1790520B true CN1790520B (zh) 2010-09-01

Family

ID=185409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933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90520B (zh) 2000-01-21 2001-01-22 识别光盘的方法、重放光盘的方法和光盘设备
CN0180044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8763C (zh) 2000-01-21 2001-01-22 识别光盘的方法、重放光盘的方法和光盘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044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8763C (zh) 2000-01-21 2001-01-22 识别光盘的方法、重放光盘的方法和光盘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6985420B2 (zh)
JP (1) JP4759903B2 (zh)
CN (2) CN1790520B (zh)
WO (1) WO20010541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54123A1 (fr) * 2000-01-21 2001-07-26 Sony Corporation Procede de differentiation de disque optique, procede de lecture de disque optique et dispositif a disque optique
WO2003012780A2 (en) * 2001-07-31 2003-02-13 Enterpris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Method for recording to optical disc media
US6981092B2 (en) * 2002-10-31 2005-12-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utomatic media readying system and method
JP4343551B2 (ja) * 2003-02-25 2009-10-1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等
JP2005251276A (ja) * 2004-03-03 2005-09-15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と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KR100619020B1 (ko) * 2004-05-22 2006-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기록 정보 저장 매체 및 기록/재생 장치
KR101276820B1 (ko) 2006-09-15 2013-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WO2007091779A1 (en) 2006-02-10 2007-08-16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receiver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WO2007126196A1 (en) 2006-04-29 2007-11-08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WO2007136166A1 (en) 2006-05-23 2007-11-29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JP4957149B2 (ja) 2006-09-27 2012-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873104B2 (en) * 2006-10-12 2011-01-18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television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receiv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broadcasting data
WO2008056424A1 (fr) * 2006-11-10 2008-05-15 Pioneer Corporation Programme de reproduction de données en continu et dispositif de lecteur de disque optique
KR101285887B1 (ko) 2007-03-26 2013-07-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253185B1 (ko) 2007-03-26 2013-04-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KR101285888B1 (ko) 2007-03-30 2013-07-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US8433973B2 (en) * 2007-07-04 2013-04-30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WO2009005326A2 (en) 2007-07-04 2009-01-08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KR20090012180A (ko) * 2007-07-28 2009-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WO2009028857A2 (en) 2007-08-24 2009-03-05 Lg Electronics Inc.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data in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KR101398212B1 (ko) * 2008-03-18 2014-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메모리 장치 및 인코딩/디코딩 방법
JP2010092574A (ja) * 2008-10-12 2010-04-22 Kyoto Software Research Inc フラッシュファイルシステムの誤り訂正機能
JP5545002B2 (ja) * 2010-04-15 2014-07-09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フォーマット判定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72A (zh) * 1995-02-24 1996-11-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光盘及光盘重放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9451A (en) * 1984-11-29 1994-0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type of recording medium
JPS62119773A (ja) * 1985-11-19 1987-06-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誤り訂正方法
US5355355A (en) * 1987-03-18 1994-10-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file apparatus capable of storing code data and image data into optical memory
JPH0770150B2 (ja) * 1988-05-20 1995-07-31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Cdオーディオ/rom兼用プレーヤ
JPH077567B2 (ja) * 1988-11-15 1995-01-30 ティアツク株式会社 フロッピーディスクの識別方法
JPH03288359A (ja) * 1990-04-05 1991-1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制御方法と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2809835B2 (ja) * 1990-07-30 1998-10-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JPH05307753A (ja) * 1992-04-30 1993-11-19 Kyocera Corp マルチ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ディスク判別方法
JPH06259927A (ja) * 1993-03-09 1994-09-16 Sony Corp ディスク収納筐体
JPH0773600A (ja) * 1993-09-02 1995-03-17 Nikon Corp 光記録再生方法、光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記録媒体
JPH07272402A (ja) * 1994-03-31 1995-10-20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8102140A (ja) * 1994-09-30 1996-04-16 Sony Corp ディスク装置
JPH08161831A (ja) * 1994-12-02 1996-06-21 Sony Corp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570791B2 (ja) * 1995-03-28 2004-09-2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データ記録異種媒体情報再生装置
JPH08315515A (ja) * 1995-05-18 1996-11-29 Sony Corp 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データ記録媒体
JP3066301B2 (ja) * 1995-05-30 2000-07-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再生方法、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3446926B2 (ja) * 1995-09-07 2003-09-16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への記録方法
JPH09161413A (ja) * 1995-12-06 1997-06-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KR100189899B1 (ko) * 1996-02-14 1999-06-01 윤종용 두께가 다른 광 디스크의 판별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광학장치
JP3323050B2 (ja) * 1996-02-16 2002-09-09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H09259522A (ja) * 1996-03-21 1997-10-03 Toshiba Corp 転送データのバッファリング制御装置
JPH09306088A (ja) * 1996-05-17 1997-11-28 Aiwa Co Ltd コンパクト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3707137B2 (ja) * 1996-07-04 2005-10-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H1027414A (ja) * 1996-07-11 1998-01-27 Toshiba Corp 複数種類の情報伝達媒体に対応する情報再生システム
JPH10188495A (ja) * 1996-12-24 1998-07-21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H10198985A (ja) * 1997-01-10 1998-07-31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655433B2 (ja) * 1997-06-20 2005-06-0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JP3559836B2 (ja) * 1998-04-22 2004-09-02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光ディスク用データ読み出し装置
US6295260B1 (en) * 1998-05-13 2001-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computer with the optical disk apparatus built in
JP3754834B2 (ja) * 1998-11-09 2006-03-15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
WO2001054123A1 (fr) * 2000-01-21 2001-07-26 Sony Corporation Procede de differentiation de disque optique, procede de lecture de disque optique et dispositif a disque optique
JP4806849B2 (ja) 2001-01-15 2011-11-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72A (zh) * 1995-02-24 1996-11-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光盘及光盘重放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9-306088A 1997.11.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1054123A1 (fr) 2001-07-26
US6985420B2 (en) 2006-01-10
US7417928B2 (en) 2008-08-26
JP4759903B2 (ja) 2011-08-31
CN1364295A (zh) 2002-08-14
US20050135213A1 (en) 2005-06-23
CN1790520A (zh) 2006-06-21
US20030012104A1 (en) 2003-01-16
CN1258763C (zh) 2006-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90520B (zh) 识别光盘的方法、重放光盘的方法和光盘设备
TW425544B (en)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dia with parental control
EP050739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volumes in a track of a record carrier, and a device for reading the record carrier thus obtained
US5694381A (en) Information data reproducing system, reproducing apparatus, reproducing method, data forming apparatus, and data record medium
US8155504B1 (en) Method of disaster recovery for re-writable disk media
KR100256662B1 (ko) 데이타 기록 또는 전송을 위한 데이타 배치 방법 및 매체와 그 처리 장치
JPH08212561A (ja) データ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データ記録媒体を使用する記録/再生装置
JP2003228921A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JP2005222599A (ja) 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データ記録装置
US200700032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and playback information
JP2001297536A (ja) データ再生方法、データ再生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並びにデータ記録装置
WO2003100784A1 (fr) Dispositif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dispositif d'enregistrement/lecture d'informations, procede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programme et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associes audit procede et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informations
JPH0950677A (ja) 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データ記録媒体
JP2001014800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制御方法
JP2004199782A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JPH09306088A (ja) コンパクト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4696931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7885513B2 (en) Seamless reproduction from a signal recorded on a first and a second layer of a record carrier
JP2001357601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そのディスクモータ制御方法
JPH10293971A (ja) 光ディスク、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2001332036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JPS58133690A (ja) デイスク再生装置
JPH05174386A (ja) 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
CN100492516C (zh) 在或涉及光盘的复制保护方面的改进
JP2004071029A (ja) メモリ管理方法、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