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3778A - 阴端子以及此使用该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阴端子以及此使用该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3778A
CN1773778A CN 200510120140 CN200510120140A CN1773778A CN 1773778 A CN1773778 A CN 1773778A CN 200510120140 CN200510120140 CN 200510120140 CN 200510120140 A CN200510120140 A CN 200510120140A CN 1773778 A CN1773778 A CN 1773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entioned
filling
bit
contact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2014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6039C (zh
Inventor
波多野贵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Publication of CN1773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3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60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603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阴端子以及电连接器,该阴端子不易由于振动而产生微滑动磨耗,可得到较强的接触压力,并且低插拔力下的作业性好。此外,防止扭转。阴端子(1),包括端子主体(2)以及安装在该端子主体上的加强部件(3)这两个部件,所述端子主体(2)在前部具有与被插入的所匹配的插片端子(80)接触的弹性接触片(34),并且在后部具有与电线连接的电线连接部(6、8),所述加强部件(3)具有弹簧片(38),在上述接触片(34)由于与上述插片端子(80)的接触而挠曲时,所述弹簧片(38)支承该接触片(34)以加强上述接触片(34)的接触压力。

Description

阴端子以及此使用该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阴端子以及使用该阴端子的电连接器,尤其涉及具有与所匹配的插片(tab)端子接触的弹性接触片的阴端子以及使用该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与插片端子连接的阴端子,已知类型的阴端子(所谓的フアストン(本申请的申请人登记的商标))例如从板状主体部的两侧缘向上方弯折,再向板状主体部侧呈弯曲状弯折,在其被弯折的顶端部与板状主体部之间形成间隙,将所匹配的插片端子插入此间隙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其它类型的阴端子,已知类型的阴端子(所谓的ポジテイプロツク(本申请的申请人登录的商标))能够在2片对置的弹性接触片之间插入插片端子,在一方的弹性接触片上可以卡合·脱离地设置与插片端子的卡合孔相卡合的的突起。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76550号公报(图7)
在前者的现有技术中,为了使端子彼此不错开,增强端子的接触压力(接触压)而得到规定的接触压力,使得难以受振动的影响。但是,在这种类型的端子的情况下,由于接触压力大,所以需要大的插拔力。因此,例如,在为了变更布线的路径而需要插拔插片端子或阴端子的情况下,随着极数的增多,作业所要的力增加,插拔作业变困难,也需要专用的工具。
另一方面,在后者的阴端子的情况下,插拔所需要的力不大,但是在受到振动的情况下,在插片端子和阴端子的接触部分,有可能受到振动而发生微滑动磨耗。如果产生这种微滑动磨耗,就会产生金属粉(金属屑),这种金属粉发生氧化后的氧化物如果介于端子彼此的接点之间,就将产生电阻增大的恶劣影响。
另外,插拔时,在插片端子或接触片上,如果由于扭转而产生变形,就容易发生微滑动磨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端子以及使用该阴端子的电连接器,该阴端子不易由于振动而产生微滑动磨耗,可得到较强的接触压力,并且低插拔力下的作业性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在端子彼此间连接之际能够防止扭转的阴端子。
本发明的阴端子的特征在于,包括端子主体以及安装在该端子主体上的加强部件这两个部件,所述端子主体在前部具有与被插入的所匹配的插片端子接触的弹性接触片,并且在后部具有与电线连接的电线连接部,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弹簧片,在上述接触片由于与上述插片端子的接触而挠曲时,所述弹簧片支承该接触片以加强上述接触片的接触压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优选地,在上述端子主体上,在与上述接触片对置的位置上,通过从上述端子主体的前部折回而形成在其与上述接触片之间容纳上述插片端子的悬臂梁状的弹性锁定片,在该弹性锁定片的中央部上形成以远离上述插片端子的方式弯曲的凹处,在从该凹处向上述弹性锁定片的自由端部侧偏移的位置上,形成有与上述插片端子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
另外,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特征,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端子腔的绝缘壳体,在该绝缘壳体的上述开口部附近,具有对与上述的阴端子连接的电线进行推压的电线推压部,所述绝缘壳体在前端具有上述所匹配的插片端子插入的开口,并且在后部形成用于插入与上述电线连接的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阴端子的开口部。
根据本发明的阴端子,由于包括在前部具有弹性接触片的端子主体、和具有在接触片由于与插片端子的接触而挠曲时支承接触片以加强接触片的接触压力的弹簧片的加强部件这两个部件,所以可以得到以下阴端子:可以得到不易由于振动而产生微滑动磨耗的强接触压力,并且低插拔力下的操作性好。
另外,在上述端子主体上,通过从端子主体的前部折回而形成在其与接触片之间容纳插片端子的悬臂梁状的弹性锁定片,在弹性锁定片的中央部上形成以远离插片端子的方式弯曲的凹处,在从凹处到弹性锁定片的自由端部侧的位置上,形成有与插片端子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在这样地构成时,凹处在插片端子插入之际就会避开而不与其接触,所以不易产生扭转,端子变形的可能性变少,不易产生端子的微滑动磨耗。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端子腔的绝缘壳体,在该绝缘壳体的开口部附近,具有对与阴端子连接的电线进行推压的电线推压部,所述绝缘壳体在后部形成用于插入阴端子的开口部,所以与环境的振动相伴的电线的振动得以抑制,振动传播不到阴端子,所以能够防止端子的微滑动磨耗。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阴端子,(a)表示俯视图,(b)表示侧视图,(c)表示仰视图,(d)表示主视图。
图2是沿着图1(a)的2-2线局部剖开的、图1的阴端子的侧视图。
图3表示图1的阴端子的主体,(a)表示俯视图,(b)表示沿着图3(a)的3b-3b线局部剖开的侧视图,(c)表示仰视图。
图4是局部放大说明图1的阴端子的接触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表示图1的阴端子的加强部件,(a)表示局部纵剖视图,(b)表示仰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壳体,(a)表示俯视图,(b)表示侧视图。
图7表示图6的电连接器的壳体,(a)表示主视图,(b)表示后视图。
图8是沿着图7(a)的8-8线的壳体的纵剖视图。
图9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a)表示纵剖视图,(b)表示插入了插片端子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阴端子以及电连接器的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此外,说明时,上、下、左、右的表达,是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指附图中的上下左右。图1表示本发明的阴端子,图1(a)表示俯视图,图1(b)表示侧视图,图1(c)表示仰视图,图1(d)表示主视图。如图1所示,阴端子1由主体(端子主体)2以及安装在该主体2上的盖体部件即加强部件3这2个部件构成。主体2,在前端部分具有与所匹配的插片端子80(图2)连接的接触部4,在后端部分具有与电线150的外皮152(图9)连接的舌片状的绝缘圆筒部(barrel)(电线连接部)6、以及位于接触部分4和绝缘体圆筒6之间的舌片状的导体圆筒部(barrel)(电线连接部)8。
加强部件3,是配置成覆盖主体2的前部的矩形筒状的部件,将一片金属板弯折成筒状而形成。加强部件3在前端有开口10,通过侧部的燕尾形状的插片10a以及燕尾槽状切口的10b,使弯折成筒状的金属板材相互卡合,从而维持在筒状。在加强部件3的上表面14的后端部,从两侧向上方突设1对舌片12,将主体2容纳在筒状内部之后,舌片12压紧并固定在主体2上。另外,在加强部件3的上表面14的后部,通过切起而形成向前方倾斜的1对突片16。在2个互相隔开的突片16之间,形成向后方开放的矩形的切口18。在此矩形的切口18中,具有弹性的锁定片22(弹性锁定片)(图2)向上方突出。
下面,就主体2和加强部件3的组合,参照图2~5,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是沿着图1(a)的2-2线局部剖开的侧视图。图3表示主体2,图3(a)表示俯视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3b-3b线局部剖开的侧视图,图3(c)表示仰视图。图4表示局部放大说明主体2的接触部4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表示加强部件3,图5(a)表示局部纵剖视图,图5(b)表示仰视图。在主体2的底壁20上,通过向主体2内的切起,形成在主体2的前端部有固定端的悬臂梁状的、有弹性的锁定片(弹性锁定片)22。此弹性锁定片22,在后端即在自由端部一侧,具有在垂直底壁20的方向上向上方延伸的推压部26。推压部26的上端部26a,从上述的切口18向上方突出到突片16的上缘16a附近。
从锁定片22的推压部26的下端部起到固定端的板状接片28的前部,在上方即插入插片端子80的一侧,有隆起的导入部24,在板状接片28的中央部分形成向下弯曲的凹处30。从此凹处30到推压部26的部分,形成和导入部24大致相同高度的平坦面32。在此平坦面32上,向上突设有卡合突起32a。另外,如图4所示,在推压部26的两侧缘形成突起26b。在上端部26a被压向下方时,这些突起26b与主体2的底壁20的端缘20a(图3(c))抵接,以使板状接片28不会向下方下降到产生塑性变形的程度。
另一方面,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与锁定片22对置地形成具有弹性的接触片(弹性接触片)34。此接触片34是将主体2的上壁36向内挠曲以使前端成为自由端而形成的。接触片34,在中央部通过敲打而形成向内侧最突出的弯曲凸部34a,其前后板面分别向前方以及后方倾斜。在这些接触片34和板状接片28之间的间隙G中插入插片端子80。再者,接触部4,指包含这些接触片34和板状接片28的、主体2的前部。
另外,如图4所明示的那样,在主体2的接触部4的两侧壁44的下端部,通过切起,沿着插片端子80的插拔方向形成支承壁46。再者,在图4中仅表示了单侧的支承壁46。此支承壁46,其高度设定成与上述的导入部24以及平坦部32大致相同的高度,引导被插入的插片端子80。另外,在各侧壁44上形成在插片端子80的插拔方向上隔开的2个平坦的凸部48,同样地引导被插入的插片端子80。另外将被插入的插片端子80定位在宽度方向的规定位置上。
如图2所示,在接触部4的周围,作为盖体部件,如前所述安装着例如不锈钢制的加强部件3。在加强部件3的上表面14侧,从加强部件3的前端向内侧弯折、并延伸到接触片34的上方、前端部38a进而呈弯曲状地弯折到上表面14侧、从而形成双悬臂状的弹簧片38。此弹簧片38,当接触片34容纳插片端子80而向上方挠曲时,从上方支承接触片34,发挥加强接触片34和插片端子80的接触压力的作用。另外,在加强部件3的下表面3a上,形成从下表面3a向斜后方突出的、在前端有固定端的触头(コンタクトランス)40。
下面,关于阴端子1所插入的绝缘性的壳体(绝缘壳体),参照图6~8进行说明。图6表示壳体102,图6(a)、图6(b),分别表示俯视图、侧视图。另外,图7(a)、图7(b)分别表示主视图、后视图。另外,图8表示沿着图7(a)的8-8线的剖视图。绝缘性的壳体102,由例如尼龙66等形成,呈细长的矩形形状,具有2个沿着壳体102的长度方向贯通的平行的端子腔104。
壳体102,在前端部有通过阶梯部106形成的带极性的突起108,在后部有开口部128,在后端有拉片110。在壳体102的阶梯部106,形成插片端子80所插入的开口112。如图8所示,在端子腔104内的上壁114上,在与插入的阴端子1的推压部26的上端部26a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倾斜的卡合阶梯部116。另外,在底壁118上,从卡合阶梯部116起、到在端子腔104的长度方向上靠前方的位置上,形成有向前面120a的停止部120(图8)。
另外,在上壁114的后端部,通过铰链122,形成与上壁114连结的电线推压部124。另外在上壁114上,在电线推压部124的后部侧、形成形状与电线推压部124大致相配合的切口126。电线推压部124,在两侧有卡合部124a,电线推压部124如果嵌入切口126被封闭,卡合部124a就与切口126的侧缘126a相卡合而卡住。在电线推压部124的内表面上,形成与所匹配的电线150的外皮152的圆弧状的外周相对应的圆弧面124b。
下面,参照图9,说明在这样地形成的壳体102中插入阴端子1而构成的电连接器100。图9(a)表示电连接器的纵剖视图,图9(b)表示插入了插片端子80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100的纵剖视图。如果将与电线150连接的阴端子1,从壳体102的后部插入端子腔104中,则如图9(a)所示,触头40的自由端卡合在停止部120的向前面120a上,防止阴端子1向后方的脱落。另外,推压部26的上端部26a位于壳体102的卡合阶梯部116附近。接触部4位于壳体102的开口112附近。
如图9(b)所示,如果插片端子80从开口112被插入,则插片端子80就会推开接触片34和板状接片28,进入到接触片34和板状接片28之间。接触片34虽然向上方挠曲,但由于弹簧片38位于接触片34的上表面,所以接触片34如果接触到弹簧片38,则接触片34对插片端子80就有较强的接触压力。如果插片端子80被装入到规定位置,则板状接片28的卡合突起32a与在插片端子80的顶端部形成的卡合孔82相卡合,插片端子80被锁定从而不易脱落。此时,卡合突起32a的附近形成为部分的平坦面32,所以锁定时的触感即插锁(咔哒)感良好,能够可靠地感知到已卡合这一情况。
另外,在插片端子80上形成阶梯部即止动部84,其与壳体102的阶梯部106抵接以阻止插片端子80的过度插入。上述的电线推压部124,压住电线150的外皮152而封闭,从而如上所述地锁定。据此,电线150的移动、振动被抑制,能够防止振动传递到阴端子1上。作为其结果,微滑动磨耗得以抑制。另外,在将插片端子80上下倒转着插入的情况下,止动部84与带极性的突起108抵接而不可能实现插入,所以止动部84也有防止倒插入的机能。
再者,为了解除电连接器100和插片端子80的卡合即锁定状态,用例如钳子(ペンチ)等未图示的工具将拉片110向后方即在图9中向右侧拉即可。通过此拉片110的操作,壳体102稍向后移动,卡合阶梯部116的倾斜面向下推压锁定片22的推压部26的上端部26a。据此板状接片28向下方下降,卡合突起32a和卡合孔82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可以将插片端子80拔出。另外,为了将阴端子1本身从壳体102取出,从壳体102的顶端向空隙S插入工具,抬起触头40,则其与停止部120的卡合脱开,可以将阴端子1从壳体102中取出。
因为本发明的阴端子1以及电连接器100如上所述地构成,所以即使是小型的阴端子1以及电连接器100,也能确保高接触压力,防止接触部4的微滑动磨耗。

Claims (3)

1.一种阴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主体以及安装在该端子主体上的加强部件这两个部件,
所述端子主体在前部具有与被插入的所匹配的插片端子接触的弹性接触片,并且在后部具有与电线连接的电线连接部,
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弹簧片,在上述接触片由于与上述插片端子的接触而挠曲时,所述弹簧片支承该接触片以加强上述接触片的接触压力。
2.一种阴端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端子主体上,在与上述接触片对置的位置上,通过从上述端子主体的前部折回而形成在其与上述接触片之间容纳上述插片端子的悬臂梁状的弹性锁定片,在该弹性锁定片的中央部上形成以远离上述插片端子的方式弯曲的凹处,在从该凹处向上述弹性锁定片的自由端部侧偏移的位置上,形成有与上述插片端子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
3.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端子腔的绝缘壳体,在该绝缘壳体的开口部附近,具有对与上述阴端子连接的电线进行推压的电线推压部,所述绝缘壳体在前端具有上述所匹配的插片端子插入的开口,并且在后部形成有用于插入与上述电线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端子的开口部。
CNB2005101201403A 2004-11-05 2005-11-07 阴端子以及此使用该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60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21556A JP2006134681A (ja) 2004-11-05 2004-11-05 雌端子およ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気コネクタ
JP2004321556 2004-11-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3778A true CN1773778A (zh) 2006-05-17
CN100566039C CN100566039C (zh) 2009-12-02

Family

ID=36728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014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6039C (zh) 2004-11-05 2005-11-07 阴端子以及此使用该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134681A (zh)
CN (1) CN100566039C (zh)
TW (1) TW20063125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6012A (zh) * 2013-02-12 2014-08-13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0021851A (zh) * 2017-12-21 2019-07-16 泰连公司 低插入力的凸片插座
CN110546820A (zh) * 2017-04-14 2019-12-0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阴端子
CN112823450A (zh) * 2018-10-02 2021-05-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阴端子
CN113574738A (zh) * 2019-03-29 2021-10-2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21255B1 (ko) 2005-02-09 2012-03-23 에프씨아이 오토모티브 홀딩 탄성 접촉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암형 전기 접촉부
JP4678341B2 (ja) 2006-06-21 2011-04-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雌端子金具
KR100957488B1 (ko) 2007-12-31 2010-05-14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터미널
JP6031318B2 (ja) 2011-10-14 2016-11-24 Dowaメタルテック株式会社 嵌合型接続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54219B (zh) 2012-01-13 2016-07-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67450B (zh) 2012-01-20 2017-10-1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19057423A (ja) * 2017-09-21 2019-04-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雌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74516A (ja) * 1991-09-12 1993-03-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ネクター
JPH11233182A (ja) * 1998-02-13 1999-08-27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コネクタの端子構造
JP3489042B2 (ja) * 1998-12-28 2004-01-1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コンタクト
JP3649434B2 (ja) * 2000-04-28 2005-05-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慣性ロックコネクタ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6012A (zh) * 2013-02-12 2014-08-13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986012B (zh) * 2013-02-12 2018-01-23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0546820A (zh) * 2017-04-14 2019-12-0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阴端子
CN110546820B (zh) * 2017-04-14 2020-12-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阴端子
CN110021851A (zh) * 2017-12-21 2019-07-16 泰连公司 低插入力的凸片插座
CN110021851B (zh) * 2017-12-21 2022-04-05 泰连公司 低插入力的凸片插座
CN112823450A (zh) * 2018-10-02 2021-05-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阴端子
CN113574738A (zh) * 2019-03-29 2021-10-2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CN113574738B (zh) * 2019-03-29 2023-03-0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66039C (zh) 2009-12-02
JP2006134681A (ja) 2006-05-25
TW200631253A (en) 2006-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3778A (zh) 阴端子以及此使用该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JP3468351B2 (ja) コネクタ
US6953358B2 (en) Connector, a disengagement jig and a method
US6579113B2 (en) Inertial locking connector
CN1652412A (zh) 防水电连接器
EP1635425A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EP038804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527579B2 (en) Connector-shaking prevention structure
JP258035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885626A (zh) 电连接器
EP1919036B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ing method
EP1107380A1 (en) Connector
US20100055955A1 (en) Connector housing and connector
CN1525200A (zh) 光纤连接器辅助插锁
US6817904B2 (en) Connector and a method for inserting a terminal fitting thereinto
US20030049965A1 (en) Terminal fitting,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terminal fitting
JP3101203B2 (ja) リテーナ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JPH05258792A (ja) 過度応力防止手段を有する雄電気端子
US633479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nd housing having a lance in a terminal accommodation chamber
EP1801926B1 (en) A conne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6280234B1 (en) Wire shaking prevention structure of connector
CN1881700A (zh) 阴端子以及使用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CN110581370A (zh) 端子和连接器
EP1523072A1 (en) A connector, a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JP3246894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TYCO ELECTRONICS JAPA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ANPU TYCO ELECTRONICS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AMP Tech Electronics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