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3744A - 有机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3744A
CN1773744A CNA2005101154690A CN200510115469A CN1773744A CN 1773744 A CN1773744 A CN 1773744A CN A2005101154690 A CNA2005101154690 A CN A2005101154690A CN 200510115469 A CN200510115469 A CN 200510115469A CN 1773744 A CN1773744 A CN 17737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ight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apparatus
main body
iri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154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73744B (zh
Inventor
李俊烨
千民承
崔镕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983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603404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73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3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73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3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5Hole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H10K50/16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7Carrier injection layers
    • H10K50/171Electron injectio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8Carrier blocking lay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S428/917Electroluminesc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装置。所述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所述装置还包含荧光掺杂剂和包含至少两种空穴传输材料的荧光主体。混合的荧光主体材料提高了能量迁移效率,从而提高了所得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效率和寿命。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在该装置中,至少两种空穴传输材料用作荧光主体,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效率和寿命。
                          背景技术
用在有机发光装置中的发光材料分为采用单重态激子的荧光材料和采用三重态激子的荧光材料,其中,这两种材料的发射机理不同。
通常,荧光材料包含含有重原子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在荧光材料中,激子从三重态跃迁至单重态,从而发光。荧光材料可采用构成75%的激子的三重态激子,从而比采用构成剩余的25%的激子的单重态激子的荧光材料具有更高的发射效率。
含有荧光材料的发光层包含主体材料和从荧光主体材料接收能量以发光的掺杂材料。普林斯顿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已经报导了采用铱金属化合物的一些荧光掺杂材料。更具体地,基于氟化PPy配体结构的(4,6-F2ppy)2Irpic和铱化合物已经被开发作为蓝色发光材料。它们的主体材料通常为4,4’-双咔唑基联苯(CBP)。已经报导了CBP分子的三重态能带间隙适于产生绿光和红光,但是由于CBP分子的能带间隙小于蓝色材料的能隙,所以,可需要非常低效的吸热能量跃迁来产生蓝光。结果,CBP主体导致蓝色发光材料发射效率低和寿命短。
近来,当采用荧光材料形成发光层时,已经使用具有比CBP更高的三重态能带间隙的咔唑基化合物。
然而,当采用传统的咔唑基化合物时,荧光装置的效率低并且寿命短,所以荧光装置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发射效率和寿命的有机发光装置。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提到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部分将从描述中清楚,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获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发光层含有荧光掺杂剂和包含至少两种空穴传输材料的荧光主体。
本发明也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发光层含有荧光掺杂剂、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其中,所述第一荧光主体的三重态能量为大约2.3eV至大约3.5eV,所述第二荧光主体的三重态能量为大约2.3eV至大约3.5eV。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具有不同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能级或者不同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能级。
应该理解,前面的概况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都是为了对如权利要求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所包含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包含于此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光层的能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装置的能级。
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装置包括发光层,以提高该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射效率和寿命,其中,所述发光层含有荧光掺杂剂和作为荧光主体的至少两种空穴传输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发光层包含荧光掺杂剂和至少含有两种空穴传输材料的荧光主体。使用至少两种空穴传输材料,用于提高发光层中的复合概率,从而提高该装置的效率和寿命。
空穴传输材料可包括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和第二空穴传输材料。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和第二空穴传输材料可具有不同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能级或者不同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能级。
当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和第二空穴传输材料具有不同的能级时,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在更稳定的能级运动。因此,所述空穴和所述电子在发光层内具有高复合概率,电荷不迁移到发光层外面。当所述两种材料具有相同的能级时,不能得到这种效果。因此,当所述两种材料具有不同的HOMO能级或者不同的LUMO能级时,电荷能在稳定的能级运动。
荧光主体的三重态能量表示基态单重态和三重态之间的能量差。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和第二空穴传输材料的每个的三重态能量优选地为大约2.3eV至大约3.5eV。如果三重态能量小于2.3eV,则能量不能有效地传输到荧光掺杂剂,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特性。如果三重态能量大于3.5eV,则驱动电压不合适的升高或者效率降低。
优选地,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和第二空穴传输材料为咔唑基化合物。
咔唑基化合物的例子可包括1,3,5-三咔唑基苯、4,4’-双咔唑基联苯(CBP)、聚乙烯咔唑、间-双咔唑基苯基、4,4’-双咔唑-2,2’-二甲基联苯(dmCBP)、4,4’4”-三(N咔唑)三苯胺、1,3,5-三(2-咔唑苯基)苯、1,3,5-三(2-咔唑-5-甲氧基苯基)苯以及双(4-咔唑基苯基)硅烷,但是不限于此。
优选地,CBP用作第一空穴传输材料,优选地,第二空穴传输材料包含比CBP的带隙宽的材料。在这些情况下,电荷在发光层中有效地复合,从而提高发射效率。
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和第二空穴传输材料的混合重量比可为大约1∶3至大约3∶1,优选地,为大约3∶1。如果第一空穴传输材料的浓度小于上面的范围,则与采用单个主体相比,没有提高工作特性。如果第一空穴传输材料的浓度大于上面的范围,则不能提高发射效率。
按发光层的重量以100份计,发光层可包含以重量计大约70份至以重量计大约99份的荧光主体和以重量计大约1份至以重量计大约30份的荧光掺杂剂。如果荧光主体的浓度以重量计小于70份,则发生三重态猝灭,从而降低发射效率。如果荧光主体的浓度以重量计大于99份,则发光材料是低效的,从而降低了所得装置的发射效率和寿命。
用在发光层的形成物中的荧光掺杂剂可用Ir(L)3或者Ir(L)2L’表示,其中,L和L’是从下面的结构中选择的:
Figure A20051011546900081
发光材料可包括:双噻吩基嘧啶乙酰丙酮铱、双(苯噻吩基嘧啶)乙酰丙酮铱、双(2-苯基苯并噻唑)乙酰丙酮铱、双(1-苯基异喹啉)乙酰丙酮铱、三(1-苯基异喹啉)铱、三(苯嘧啶)铱、三(2-苯基嘧啶)铱、三(2-联苯嘧啶)铱、三(3-联苯嘧啶)铱、三(4-联苯嘧啶)铱等,但是不限于此。
优选地,发光层包含荧光掺杂剂和作为荧光主体的CBP、dmCBP。具体地,荧光掺杂剂为(2-苯基嘧啶)铱[Ir(ppy)3],优选地,按发光层的重量为100份计,它的浓度以重量计为大约1份至大约3份。当荧光掺杂剂的浓度以重量计小于1份时,所得装置的发射效率和寿命降低。当荧光掺杂剂的浓度以重量计大于30份时,发生浓度猝灭,从而降低发射效率。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还可包括位于第一电极与发射层之间的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射装置还可包括位于发射层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荧光掺杂剂用来形成发光层。发光层还包括三重态能量为大约2.3eV至大约3.5eV的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当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具有不同的HOMO能级和/或不同的LUMO能级时,空穴和电子的复合效率提高,从而提高发射效率。
如果荧光主体的三重态能量小于2.3eV,则能量不能有效地传递到荧光掺杂剂。如果三重态能量大于3.5eV,则驱动电压升高。另外,如果第一荧光主体的HOMO能级和第二荧光主体的LUMO能级之间的差为零,第一荧光掺杂剂的LUMO能级和第二荧光掺杂剂的LUMO能级之间的差为零,则发射效率降低。
第一荧光主体可具有大约5.5eV至大约7.0eV的HOMO能级和大约2.1eV至大约3.5eV的LUMO能级。第二荧光主体可具有大约5.5eV至大约7.0eV的HOMO能级和大约2.1eV至大约3.5eV的LUMO能级。选择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要满足HOMO能级和LUMO能级的条件。
另外,选择第一荧光主体以使其具有比第二荧光主体小的三重态能量。另外,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的每个可具有HOMO能级和LUMO能级之间的大约2.5eV至大约4.0eV的能带间隙。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光层的能级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有机发光装置的能级。
现在,将参照图1和图2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荧光掺杂剂可包含例如,三(2-苯基嘧啶)铱(Ir(ppy)3)。
为了允许在含有荧光材料的发光层中的能级跃迁,荧光主体的三重态能量大于荧光掺杂剂的三重态能量。因此,荧光主体的三重态能量的波长大于红色发光材料的波长。因此,优选地,荧光主体具有2.3eV或者更大的三重态能量。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具有不同的能级,所以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在更稳定的能级运动。因此,在发光层中,空穴和电子具有高复合概率,电荷不迁移到发光层的外面。
另一方面,如果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具有相同的能级,则不产生上述的效果。因此,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应该具有不同的HOMO和LUMO能级,以使电子在更稳定的能级运动。
在图1中,S1 H表示荧光主体的单重激发态,S0 H表示荧光主体的单一基态,T1 H表示荧光主体的三重激发态,S1 G表示表示荧光掺杂剂的单重激发态,S0 G表示荧光掺杂剂的单一基态,T1和T2分别表示荧光掺杂剂的三重激发态。
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可包括:4,4’-双咔唑基联苯(CBP)(三重态能量:2.56eV,HOMO=5.8eV,LUMO=3.0eV)、2,9-二甲基-4,7-联苯-9,10-邻二氮杂菲(BCP)(三重态能量:2.5eV,HOMO=6.3eV,LUMO=3.0eV)、BAlq3(三重态能量:2.4eV,HOMO=5.9eV,LUMO=2.8eV)。
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的混合重量比可为大约10∶90至大约90∶10。
按发光层的重量为100份计,发光层可包含以重量计大约70份至以重量计大约99份的荧光主体和以重量计大约1份至以重量计大约30份的荧光掺杂剂。如果荧光主体的浓度以重量计小于70份,则发生三重态猝灭,从而降低发射效率。如果荧光主体的浓度以重量计大于99份,则发光材料是无效的,从而降低了所得装置的发射效率和寿命。
荧光掺杂剂为发光材料。该发光材料可包括双噻吩基嘧啶乙酰丙酮铱、双(苯噻吩基嘧啶)乙酰丙酮铱、双(2-苯基苯并噻唑)乙酰丙酮铱、双(1-苯基异喹啉)乙酰丙酮铱、三(1-苯基异喹啉)铱、三(苯嘧啶)铱、三(2-苯基嘧啶)铱(Ir(ppy)3)、三(2-联苯嘧啶)铱、三(3-联苯嘧啶)铱、三(4-联苯嘧啶)铱等,但是不限于此。
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3,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有机发光装置的方法。
首先,将阳极材料涂覆在衬底上,以形成作为第一电极的阳极。这里,所述衬底是可用在普通有机发光装置中的任何普通衬底。所述衬底为具有优良的透明度、表面平滑度并易于加工的防水有机衬底,或者它可为透明塑料衬底。阳极可由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等形成。
空穴注入层材料被真空热沉积或者旋转涂覆在阳极上,以选择性地形成空穴注入层(HIL)。空穴注入层的厚度可为大约50至大约1500。如果空穴注入层的厚度小于50,则会劣化空穴注入特性。如果空穴注入层的厚度大于1500,则驱动电压升高。
空穴注入层可包含铜酞菁(CuPc)、或者星射线型胺TCTA、m-MTDTA和IDE 406(Idemitz,Inc),但是不具体地限于这些材料。
空穴传输层材料被热蒸发或者旋转涂覆在空穴注入层上,以选择性地形成空穴传输层(HTL)。空穴传输层可包含N,N’-双(3-甲基苯基)-N,N’-联苯-[1,1-联苯]-4,4’-二元胺(TPD)、N,N’-二(萘-1-y1)-N,N’-二苯基联苯胺(NPD)、IDE320(Itemitz,Inc.)、N,N’-联苯-N,N’-双(1-萘)-(1,1’-联苯)-4,4’-二元胺(NPB)等,但不限于此。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可为大约50至大约1500。如果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小于50,则空穴传输特性劣化。如果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于1500,则驱动电压升高。
接着,满足上面能级条件的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与荧光掺杂剂一起用于在空穴传输层上形成发光层(EML)。发光层可通过真空沉积、喷墨印刷、激光诱导热成像、光刻法等形成,但是不限于此。
发光层的厚度可为大约100至大约800,具体地,大约300至大约400。如果发光层的厚度小于100,则会降低发光层的效率和寿命。如果发光层的厚度大于800,则会升高驱动电压。
如果有必要,空穴阻挡层材料可被真空沉积或者旋转涂覆在发光层上,以形成空穴阻挡层(HBL)(未示出)。空穴阻挡层材料不具体地限于此,但是可具有电子传输能力和比发光化合物高的电离电势。这种材料的例子包括Balq、BCP、TPBI等。HBL的厚度大约为30至大约500。如果HBL的厚度小于30,则空穴阻挡性能差。如果HBL的厚度大于500,则驱动电压升高。
Figure A20051011546900121
电子传输层(ETL)可通过真空沉积或者旋转涂覆形成在HBL或者EML上。电子传输层可包含Alq3,但是不限于此。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可为大约50至大约600。如果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小于50,则电子传输层的寿命缩短。如果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大于600,则驱动电压升高。
另外,电子注入层(EIL)可选择性地形成在电子传输层上。电子注入层可包含LiF、NaCl、CsF、Li2O、BaO、Liq等。电子注入层的厚度可为大约1至大约100。如果电子注入层的厚度小于1,则它功能失效,从而升高了驱动电压。如果电子注入层的厚度大于100,则它用作绝缘层,从而升高驱动电压。
Figure A20051011546900122
接着,阴极金属被真空热沉积在电子注入层(EIL)上,以形成作为第二电极的阴极,从而完成了有机发光装置。
阴极金属可包括锂、镁、铝、铝-锂、钙、镁-铟、镁-银等。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装置还可包括基于阳极的组份的一个至两个中间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阴极。除了前面提到的层以外,电子阻挡层可包含在有机发光装置中。
下面,将利用下面的例子来描述本发明,下面的描述不意图限制本发明。
例1
为了制备阳极,15Ω/cm2(1200)的ITO玻璃衬底(Corning Inc.)被切成50mm×50mm×0.7mm的大小,然后,切开的玻璃衬底用超声波分别在异丙醇和去离子水中清洗五分钟,然后,清洗的玻璃衬底在紫外线和臭氧中暴露三十分钟。
然后,N,N’-二(1-萘基)-N,N’-二苯基联苯胺(NPD)被真空沉积在衬底上,以形成厚度为600的空穴传输层。
按主体材料的重量为100份计,以重量计90份的CBP和以重量计10份的dmCBP和按发光层的重量为100份计,以重量计5份的作为荧光掺杂剂的Ir(ppy)3被真空沉积在空穴传输层上,以形成400的发光层。
Alq3被沉积在发光层上,以形成厚度为300的电子传输层。
含有LiF的厚度为10的电子注入层和含有Al自的厚度为1000的阴极顺序地被真空沉积在电子传输层上,以形成LiF/Al电极,从而形成有机发光装置。
例2
除了采用以重量计75份的CBP和以重量计25份的dmCBP来形成发光层外,用与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构造发光装置。
例3
除了采用以重量计50份的CBP和以重量计50份的dmCBP来形成发光层外,用与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构造发光装置。
例4
除了采用以重量计25份的CBP和以重量计75份的dmCBP来形成发光层外,用与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构造发光装置。
例5
除了采用以重量计10份的CBP和以重量计90份的dmCBP来形成发光层外,用与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构造发光装置。
对比例1
为了制备阳极,15Ω/cm2(1200)的ITO玻璃衬底(Corning Inc.)被切成50mm×50mm×0.7mm的大小,然后,切开的玻璃衬底用超声波分别在异丙醇和去离子水中清洗五分钟,然后,清洗的玻璃衬底在紫外线和臭氧中暴露三十分钟。
然后,NPD被真空沉积在衬底上,以形成厚度为600的空穴传输层。按主体材料的重量为100份计,以重量计100份的CBP和按发光层的重量为100份计,以重量计10份的作为荧光掺杂剂的Ir(ppy)3被真空沉积在空穴传输层上,以形成400的发光层。
Alq3作为电子传输材料被沉积在发光层上,以形成厚度为300的电子传输层。
含有LiF的厚度为10的电子注入层和含有Al的厚度为1000的阴极顺序地被真空沉积在电子传输层上,以形成LiF/Al电极,从而形成如图1中示出的有机发光装置。
对比例2
除了按主体材料的重量为100份计,以重量计100份的dmCBP和按发光层的重量为100份计,以重量计10份的作为荧光掺杂剂的Ir(ppy)3被用来形成发光层外,用与对比例1中相同的方法来构造有机发光装置。
测试以例1、例2、例3、例4、例5、对比例1、对比例2的方法构造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射效率和寿命特性。
使用分光计来测试发射效率,使用光电二极管来评估寿命。结果在表1中示出。
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射效率分别为大约24cd/A和22cd/A,例2和例3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射效率为30cd/A。因此,本发明的有机发光装置提高了发射效率。
用初始发射亮度被减小至50%所用的时间来确定寿命。例2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在1000cd/m2时为8,000小时,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在1000cd/m2时分别为5,000小时和4,000小时。因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机发光装置提高了寿命。
                         表1
  CBP∶dmCBP   效率(cd/A)   寿命(h)
  例1   90∶10   25   5500
  例2   75∶25   30   8000
  例3   50∶50   30   7000
  例4   25∶75   28   7000
  例5   10∶90   23   5000
  对比例1   100∶0   24   5000
  对比例2   0∶100   22   4000
例6
为了获得阳极,15Ω/cm2(1200)的ITO玻璃衬底(Corning Inc.)被切成50mm×50mm×0.7mm的大小,然后,切开的玻璃衬底用超声波分别在异丙醇和去离子水中清洗五分钟,然后,清洗的玻璃衬底在紫外线和臭氧中暴露三十分钟。
然后,N,N’-二(萘-1-y1)-N,N’-二苯基联苯胺(NPD)被真空沉积在衬底上,以形成厚度为600的空穴传输层。
按主体材料的重量为100份计,以重量计75份的CBP和以重量计25份的BCP和按发光层的重量为100份计,以重量计5份的Ir(ppy)3被真空沉积在空穴传输层上,以形成厚度为400的发光层。
Alq3被沉积在发光层上,以形成厚度为300的电子传输层。
含有LiF的厚度为10的电子注入层和含Al的厚度为1000的阴极顺序地被真空沉积在电子传输层上,以形成LiF/Al电极,从而形成有机发光装置。
对比例3
除了采用Alq3(三重态能量:2.0eV,HOMO=5.8eV,LUMO=3.0eV)来代替BCP外,用与例6中相同的方法来构造有机发光装置。
对比例4
除了不采用BCP外,用与例6相同的方法来构造有机发光装置。
测试以例6、对比例3和对比例4的方法构造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射效率和寿命。
对比例3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射效率为大约10cd/A,寿命为1000小时(@1000cd/m2),对比例4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射效率为大约24cd/A,寿命为5000小时(@1000cd/m2)。例6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射效率为大约32d/A,寿命为10,000小时(@1000cd/m2)。与对比例4相比,例6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射效率更高和寿命更长。表2示出了所得的结果。
                         表2
  主体材料   效率(cd/A)   寿命(h)
  例6   CBP,BCP   32   10000
  对比例3   CBP,Alq3   10   1000
  对比例4   CBP   24   5000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意图覆盖落入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25)

1、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发光层含有荧光掺杂剂和荧光主体,
其中,所述荧光主体含有至少两种空穴传输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空穴传输材料含有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和第二空穴传输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和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材料具有不同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能级和/或不同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和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材料的每个的三重态能量为大约2.3eV至大约3.5eV。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和第二空穴传输材料含有咔唑基化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咔唑基化合物包括从由1,3,5-三咔唑基苯、4,4’-双咔唑基联苯(CBP)、聚乙烯咔唑、间-双咔唑基苯基、4,4’-双咔唑-2,2’-二甲基联苯(dmCBP)、4,4’4”-三(N咔唑)三苯胺、1,3,5-三(2-咔唑苯基)苯、1,3,5-三(2-咔唑-5-甲氧基苯基)苯以及双(4-咔唑基苯基)硅烷组成的组种选择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和第二空穴传输材料以重量比为大约3∶1至大约1∶3结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材料含有4,4’-双咔唑基联苯(CBP),
其中,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材料的带隙比CBP的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荧光掺杂剂含有从由双噻吩基嘧啶乙酰丙酮铱、双(苯噻吩基嘧啶)乙酰丙酮铱、双(2-苯基苯并噻唑)乙酰丙酮铱、双(1-苯基异喹啉)乙酰丙酮铱、三(1-苯基异喹啉)铱、三(苯嘧啶)铱、三(2-苯基嘧啶)铱、三(2-联苯嘧啶)铱、三(3-联苯嘧啶)铱、三(4-联苯嘧啶)铱组成的组种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发光层含有以重量计大约70份至以重量计大约99份的所述荧光主体和以重量计大约1份至以重量计大约30份的所述荧光掺杂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的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中的至少一个。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的至少一个。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发光层含有作为空穴传输材料的4,4’-双咔唑基联苯和4,4’-双咔唑-2,2’-二甲基联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4,4’-双咔唑基联苯和4,4’-双咔唑-2,2’-二甲基联苯以重量比为大约1∶3至大约3∶1结合。
14、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包括: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
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发光层含有:
荧光掺杂剂,
第一荧光主体的三重态能量为大约2.3eV至大约3.5eV,
第二荧光主体的三重态能量为大约2.3eV至大约3.5eV,
其中,所述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具有不同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能级和/或不同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荧光主体的所述三重态能量小于所述第二荧光主体的所述三重态能量。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荧光主体和所述第二荧光主体的每个的所述最高占有分子轨道能级和所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级之间的能带隙为大约2.5eV至大约4.0eV。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荧光主体和所述第二荧光主体以重量比为大约10∶90至大约90∶10结合。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荧光主体和所述第二荧光主体的每个含有从由4,4’-双咔唑基联苯和2,9-二甲基-9,10-邻二氮杂菲以及BAlq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发光层含有以重量计大约70份至以重量计大约99份的所述荧光主体和以重量计大约1份至以重量计大约30份的所述荧光掺杂剂。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荧光掺杂剂含有从由双噻吩基嘧啶乙酰丙酮铱、双(苯噻吩基嘧啶)乙酰丙酮铱、双(2-苯基苯并噻唑)乙酰丙酮铱、双(1-苯基异喹啉)乙酰丙酮铱、三(1-苯基异喹啉)铱、三(苯嘧啶)铱、三(2-苯基嘧啶)铱、三(2-联苯嘧啶)铱、三(3-联苯嘧啶)铱、三(4-联苯嘧啶)铱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荧光主体为4,4’-双咔唑基联苯,
其中,所述第二荧光主体为BAlq,
其中,所述第一荧光主体和第二荧光主体的比为大约10∶90至大约90∶10。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荧光掺杂剂含有三(2-苯基嘧啶)铱。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
其中,按所述发光层的重量为100份计,所述荧光掺杂剂的浓度为以重量计大约1份至以重量计大约30份。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的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的至少一个。
2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个。
CN2005101154690A 2004-11-05 2005-11-04 有机发光装置 Active CN17737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89651 2004-11-05
KR10-2004-0089651 2004-11-05
KR1020040089651A KR20060040829A (ko) 2004-11-05 2004-11-05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20040098370 2004-11-27
KR1020040098370A KR100603404B1 (ko) 2004-11-27 2004-11-27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2004-0098370 2004-1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3744A true CN1773744A (zh) 2006-05-17
CN1773744B CN1773744B (zh) 2010-05-05

Family

ID=36760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154690A Active CN1773744B (zh) 2004-11-05 2005-11-04 有机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60040829A (zh)
CN (1) CN177374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2084A (zh) * 2010-03-06 2012-11-14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3367646A (zh) * 2012-04-05 2013-10-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串联白色有机发光器件
CN104538559A (zh) * 2014-12-31 2015-04-22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rgb像素区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05070846A (zh) * 2011-03-23 2015-11-1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343689B2 (en) 2009-05-29 2016-05-1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CN105932170A (zh) * 2011-02-16 2016-09-07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
CN106133938A (zh) * 2014-04-09 2016-11-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和用于该发光元件的组合物
CN110073511A (zh) * 2016-12-27 2019-07-30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03404B1 (ko) * 2004-11-27 2006-07-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0787428B1 (ko) * 2005-03-05 2007-1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102009804B1 (ko) * 2011-12-26 2019-08-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053443B1 (ko) * 2013-10-23 2019-12-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CN110246973A (zh) 2018-03-09 2019-09-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量子点器件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83986B1 (ko) * 2002-06-20 2005-04-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인광 재료의 혼합물을 발광 재료로 사용한 고분자 유기전계 발광 소자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43689B2 (en) 2009-05-29 2016-05-1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US11889711B2 (en) 2009-05-29 2024-01-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US10910579B2 (en) 2009-05-29 2021-02-0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US10050221B2 (en) 2009-05-29 2018-08-1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CN102782084B (zh) * 2010-03-06 2016-02-10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2782084A (zh) * 2010-03-06 2012-11-14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US10593895B2 (en) 2011-02-16 2020-03-1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CN105932170A (zh) * 2011-02-16 2016-09-07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
CN105932170B (zh) * 2011-02-16 2018-04-0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
US10573829B2 (en) 2011-02-16 2020-02-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US10586934B2 (en) 2011-02-16 2020-03-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US10978661B2 (en) 2011-03-23 2021-04-1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US9634279B2 (en) 2011-03-23 2017-04-2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CN105070846B (zh) * 2011-03-23 2018-07-06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070846A (zh) * 2011-03-23 2015-11-1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照明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367160B2 (en) 2011-03-23 2019-07-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US11871592B2 (en) 2011-03-23 2024-01-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CN103367646B (zh) * 2012-04-05 2016-05-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串联白色有机发光器件
CN103367646A (zh) * 2012-04-05 2013-10-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串联白色有机发光器件
CN106133938A (zh) * 2014-04-09 2016-11-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和用于该发光元件的组合物
US10693107B2 (en) 2014-12-31 2020-06-23 Beijing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having RGB pixel areas
CN104538559A (zh) * 2014-12-31 2015-04-22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rgb像素区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10073511A (zh) * 2016-12-27 2019-07-30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US11063225B2 (en) 2016-12-27 2021-07-1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including a nitrogen-containing six-membered heteroaromatic skeleton
CN110073511B (zh) * 2016-12-27 2022-06-07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40829A (ko) 2006-05-11
CN1773744B (zh) 201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3744A (zh) 有机发光装置
CN1269232C (zh) 在空穴传递层或电子传递层或两者中含有色中性掺杂剂的有机发光器件
CN1728902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US8911881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CN1825658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772839A (zh) 有机发光器件
CN1728908B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773746A (zh) 有机场致发光装置
CN1841810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897325A (zh) 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CN1905238A (zh) 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606393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838846A (zh) 有机发光器件
CN1697580A (zh) 电极结构、有机发光装置及改善其效率的方法
CN1728903A (zh) 有机场致发光器件
CN1733730A (zh) 铱化合物和使用铱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717136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682574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CN1897777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668155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显示装置
CN1828965B (zh) 有机发光器件
CN1783531A (zh) 有机发光器件
CN1643109A (zh) 有机场致发光装置
CN1582073A (zh) 一种有机电致磷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784098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具有该元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116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SDI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SD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116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1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107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Patentee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