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0039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0039A
CN1770039A CNA2005101193731A CN200510119373A CN1770039A CN 1770039 A CN1770039 A CN 1770039A CN A2005101193731 A CNA2005101193731 A CN A2005101193731A CN 200510119373 A CN200510119373 A CN 200510119373A CN 1770039 A CN1770039 A CN 1770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hotographic fixing
temperature
threshold values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193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2168C (zh
Inventor
西山隆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Prec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Prec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Prec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Precis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770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0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21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216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influence of heat loss, e.g. due to the contact with the copy material or other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99Timing, synchronis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45Variable fixing spe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比较加热体长度方向的端部的检测温度t和阀值Th,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打印速度(吞吐量)。阀值Th根据规定的条件切换。例如,进行了使打印速度下降切换的吞吐量下降执行次数达到了规定值作为上述规定的条件使用。或者,将小尺寸通纸比例是否大于规定值作为上述规定的条件使用。这样,可防止润滑剂溢出,定影薄膜和加热体的滑动性不会变差,不存在无法输送纸张、产生滑动音、导致定影不良的问题,提高定影装置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应用的、将记录材料(记录纸)上的未定影图像加热定影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人们所知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色粉像转印在记录纸上,然后将该记录纸输送至定影装置,然后将定影了未定影的色粉像的记录纸排出设备外。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无接头带状的定影薄膜接触固定在支持部件上的加热体,并且使例如是记录纸的记录材料接触定影薄膜,从其上使用施压部件施压,利用施压部件使记录纸和定影薄膜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移动。使用该定影方式具有加热上升快的特点。
在上述中,作为用于减少定影薄膜和加热体(加热器)间的滑动摩擦阻力的润滑剂,使用耐热性氟系列的润滑油。如果定影薄膜与加热体(加热器)间的摩擦阻力增大,则施压部件不能顺利地传送定影薄膜,或产生滑动的声音等。通过使用润滑剂,在确保施压部件针对定影薄膜的驱动力的同时,可以防止产生滑动音。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例子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涂敷在加热体上的润滑剂从定影薄膜的一端溢出,在定影薄膜的表面上蔓延。在加热体上涂敷润滑剂,在刚组装时不会从定影薄膜上溢出,通过装配施压部件进行施压、执行打印动作、使定影薄膜回转,润滑剂在定影薄膜的和施压部件相接触的面相反的一侧的整个内表面上蔓延,其余部分从定影薄膜的一端溢出,在表面一侧的面上蔓延。
特别地,在打印动作中使用宽度狭窄的记录材料的情形下,由于非通纸部分产生升温,润滑剂的粘度显著下降,变得非常容易从薄膜端部溢出。残留在薄膜和加热器之间的润滑剂如果长时间在高温下使用则渐渐凝固。由于定影薄膜比施压部件宽,在两侧存在不与施压部件接触的部分,流到表面一侧的润滑剂不直接地产生问题,然而通过就那样连续地回转,渐渐地向定影薄膜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侧扩展,会触到施压部件。并且,如果继续则润滑剂被施压部件拉伸,扩展到施压部件的整体。结果是,由于润滑剂的介入,施压部件的使定影薄膜回转的运送力大大减少,定影薄膜不回转,在钳口部不能输送记录材料的纸,出现阻塞(塞纸)或者图像劣质的情况。
虽然进行了稍微调整润滑剂的量、使其几乎不溢出等的操作,但润滑剂如果太少则定影薄膜和加热体的滑动性变差,由滑动音发出怪声,或润滑剂很容易就到了不能耐久使用的程度而消失,耐久性下降等。
反过来如果润滑剂的量稍多一些,则前述润滑剂的溢出和向记录材料的热传导变差,不能提供定影所必需的温度而导致定影不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配置有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可防止润滑剂的溢出,定影薄膜和加热体的滑动性不会变差,不存在无法输送纸张、产生滑动音、导致定影不良的问题,具备优良耐久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加热体、传导该加热体的热量的热传导回转体和在该热传导回转体上压接的施压回转体,在上述热传导回转体和上述施压回转体之间挟持形成有未定影图像的记录材料并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使未定影图像定影,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温度调整单元,该单元挟持上述记录材料进行定影时,使加热体保持在规定的定影温调温度;温度检测单元,该单元检测上述加热体的温度;打印速度控制单元,该单元将通过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和阀值相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打印速度;阀值切换单元,该单元根据规定的条件切换上述阀值。
将切换打印速度的端部温度的阀值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切换,从而可以对应于随时间的变化将阀值从例如某个温度切换到较低的温度。这样,定影装置的润滑剂的滑动性能良好的时候实现足够的吞吐量的同时,若该性能渐渐下降,则通过降低一定程度的吞吐量来补偿该下降的性能,可提高装置的耐久性。
具体地,上述阀值切换单元具有计数单元,该计数单元累计进行了上述打印速度控制单元的使打印速度下降的切换的吞吐量下降执行次数,上述阀值切换单元可以将通过上述计数单元所得的吞吐量降低的执行次数达到了规定值作为上述规定的条件。
或者,具有: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记录材料的大小信息;计数单元,该计数单元计测记录材料的打印张数;小尺寸通纸比例计测单元,该小尺寸通纸比例计测单元计测相对于全尺寸的打印张数的小于或等于规定尺寸的通纸的打印张数的小尺寸通纸比例,上述阀值切换单元可以将上述小尺寸通纸比例是否比规定值大作为上述规定的条件。
本发明适用于使用定影薄膜作为上述热传导回转体的装置。特别地,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所具有的定影装置在定影薄膜和加热器之间使用了润滑剂,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便是在反复进行小尺寸的连续通纸的情形下,也可长期发挥润滑剂的润滑性能,不存在定影薄膜和加热器的滑动性变差、不能输送纸张、产生滑动音、导致定影不良的问题,可以提供具有优良的耐久性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概略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2为示出了在定影装置从冷状态到作为宽度相对较窄的记录材料的一例使A5大小的64g纸通过时的加热器端部的温度变化的图。
图3为示出了以往的定影装置和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关于特定的润滑剂性能的测定结果的图。
图4为示出了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定影装置的大致结构的图。
图5为放大示出了薄膜导向装置和陶瓷加热器的一部分的图。
图6为示出了用于温控的控制硬件的大致结构的方框图。
图7为概略地示出了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8为示出了当连续使70张尺寸不同的记录材料P通过时的加热器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的图。
图9为示出了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和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反复地使各种尺寸或不同尺寸的记录材料P连续通过时的耐热润滑剂的润滑性能的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4示出了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的大致结构,图5放大示出了该装置的一部分。
该定影装置使用作为热传导回转体的一例的定影薄膜4,作为发热体的陶瓷加热器1嵌入到作为支持部件的薄膜导向装置2。陶瓷加热器1由薄膜导向装置2的加热器贴附面3接触支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全长为270mm、宽度为7.8mm、厚度为1.0的氧化铝基板上,使得成为24Ω地把银钯电阻发热体在长度方向中心分开的方式印刷形成219mm后形成陶瓷加热器1。由陶瓷加热器1加热的无接头带状的定影薄膜4的内径为24mm,使用聚酰亚胺的基体材料厚度约为40μm,在该基体上镀有大约5μm的粘着剂层和大约10μm的氟树脂的表层。
该定影薄膜4以在作为施压回转体的施压辊5和陶瓷加热器1之间的方式朝向陶瓷加热器1由施压辊5施压而形成钳口部N。施压辊5在铝制的空心金属芯5a的14的外周上形成20mm的硅酮橡胶层,在表面镀氟乳胶。然后,以总压为10.5kg施压,以使钳口部在中间和端部的宽度一致的方式薄膜导向装置2的加热器贴附面3呈凸面。
施压辊5的金属芯5a由定影装置两侧的板块可回转自如地支持,从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受到驱动力。通过施压辊5如图4箭头方向所示回转,定影薄膜4在薄膜导向装置2的周围反方向移动。并且,固定在薄膜导向装置2上的板金制的加固部件6与薄膜导向装置2以面接触的方式,同薄膜导向装置2的加固部件安装面7接合。薄膜导向装置2和加固部件6在向定影薄膜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突出的部分被引导到未图示的定影装置两侧的板块。在这样的结构中,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输送来的记录材料P由入口导向装置8引导输送至钳口部N。
此时,定影薄膜4受在其内周设置的薄膜导向装置2的引导,在施压辊5的作用下回转。记录材料P进入钳口部N后由加热器1经定影薄膜4进行加热,由施压辊5施压进行定影。然后,记录材料P在未图示的排纸导向装置的引导下,被导向排纸辊,通过同一辊被排出到装置外,然后装载在排纸托盘上。
这里,对加热器1和薄膜导向装置2、以及薄膜导向装置2和加固部件7的接合面进行说明。薄膜导向装置2使用耐热性高的液晶聚合物。加固部件7的设置为了防止由施压辊5导致薄膜导向装置2发生弯曲以及潜伸变形,把板金弯曲成“コ”的字形加固。
接下来如图5所示,作为在加热器1和定影薄膜4之间的润滑剂,氟系列的耐热润滑剂在加热器1上以长度方向中心分开的方式涂敷在X范围、180mm上。此处使用的耐热润滑剂采用由作为原油的全氟聚醚、作为增调剂的聚四氟乙烯(PTEE)等构成的、ダウコ-ニングアジア制造的HP-300润滑油。该润滑油的使用温度范围是-30℃至250℃,可在高温下使用。在加热器贴附面3的中央和端部分别配置有用于温度检测的热敏电阻9a,9b。
关于温度控制,如图6中控制硬件的概略结构所示,将设置在加热器1的中央和端部的热敏电阻9(9a,9b)的输出进行A/D转换,输入CPU10,根据该信息对由三端双向开关11向加热器1供给的AC电压进行相位控制、频率控制等,从而对加热器通电电力进行控制。本发明中的“温度调整单元”由CPU10和三端双向开关11构成。“温度检测单元”由热敏电阻9a,9b构成。“打印速度控制单元”、“计数单元”、“阀值切换单元”由CPU10构成。
图1的流程图大致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顺序。并且在表1中示出了设置在端部的热敏电阻检测到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的次数,以及设置在端部的热敏电阻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的关系。
[表1]
  使吞吐量下降的检测温度的检测次数   使吞吐量下降的端部热敏电阻检测温度阀值
  1--100   250℃
  101--   230℃
图1的打印动作由图6的CPU10读出存储在CPU10中所附存储器中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后续其他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打印动作也是一样。图1的处理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收到打印信号时开始。首先,判断热敏电阻检测到使打印速度(即吞吐量)下降的温度的次数N(吞吐量下降执行的检测次数N),该热敏电阻为了检测主体使宽度窄的记录材料连续通过时的非通纸部的升温而设置在加热器端部(S11)。此处进行是否N≥100的判断。在端部的热敏电阻9b检测到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的次数N例如是75次的情形下(S11,否),将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阀值Th设定为250℃(S12)。并且,检测到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的次数N例如是125次的情形下(S11,是),将温度阀值Th设定为230℃(S17)。
在主体中设置完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后,由于使宽度窄的记录材料连续通过时的非通纸部的升温而端部热敏电阻9b的检测温度t达到上述设定的吞吐量下降执行时的检测温度阀值Th或其以上为止(S13,否或S18,否),每分钟从主体排出记录材料的打印速度(以后称作ppm)作为第一速度(在这里为16张:16ppm)进行打印动作(S14,S19)。并且,继续打印动作,当检测到端部的热敏电阻9b的检测温度t大于或等于上述设定的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阀值Th(S13,是或S18,是)时,使吞吐量下降并转移到第二打印速度(此处是6ppm)(S15,S20)。
执行步骤S15的时候,被累计计数的吞吐量下降执行次数N被累加(S16)。该值在电源关闭期间也被不挥发性地被存储。
图2为示出了在定影装置从冷状态到作为宽度相对较窄的记录材料的一例使A5大小的64g纸通过时的加热器端部的温度变化的图。如该图所示,曲线a示出了通纸张数为75张时非通纸部升温的检测温度达到250℃、从第76张开始吞吐量下降的情形下的温度变化。曲线b示出了通纸张数为28张时非通纸部升温的检测温度达到230℃、从第29张开始吞吐量下降的情形下的温度变化。
图3示出了关于二硫化钼HP-300润滑剂的性能,以往的定影装置和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测定结果。该测定使用A5尺寸的64g纸,从定影装置冷状态开始,连续100张作为一组进行反复通纸。曲线aa是利用以往的定影装置进行通纸的情形,曲线ab是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进行通纸的情形,曲线ac示出了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从一开始设定为230℃的情形下的变化。
通过比较这些曲线可以得出,以往的定影装置从125组左右开始润滑剂凝固,不能发挥润滑作用。这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累计时间、即端部的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持续设定为250℃,致使在230℃-250℃的高温下的使用时间(即,图2所示的通纸时间α)很长。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中,检测到端部的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的次数100次为止温度阀值设定为250℃,大于或等于101次时将该温度阀值切换为230℃。这样,累计通纸张数增加后将端部升温抑制在230℃,通过降低端部润滑剂的使用环境的温度来防止润滑剂凝固。
另外,在将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阀值设定为230℃的情形下,可以长期发挥润滑剂的润滑作用,但是在使小尺寸纸张通过的时候生产率低,这是不期望的状态。
因此,通过对端部的使吞吐量下降的检测温度阀值进行切换,不会过量涂敷润滑剂,通过适量涂敷,使端部润滑剂可长期发挥作用,定影薄膜和加热器之间的滑动性不会变差,从而提供具有优良的耐久性能的定影装置。上述次数“100次”不是简单地表示累计通纸张数增加,而是意味着实际吞吐量下降执行的次数达到了规定次数,并且作为指标表示为了防止润滑剂进一步劣化,到了应下降阀值温度的时期。“100”这个具体的数值不具有特别的意思,也可是其他数值。
<第二实施方式>
由于定影装置的概略同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说明。图7的流程图概略地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顺序。另外,表2示出了小尺寸记录材料的通纸比例和设在端部的热敏电阻使吞吐量下降的阀值温度Th的关系。
[表2]
  小尺寸通纸比例Ax   使吞吐量下降的端部热敏电阻检测温度阀值
  Ax≥50%   230℃
  Ax<50%   250℃
在图7的处理中,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接收到打印信号时,开始打印动作。通过检测记录材料P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单元,例如设置在未图示的主体色带盒中的尺寸检测传感器来检测打印的记录材料P的宽度和长度,判断记录材料P的宽度是否小于或等于182mm(S22)。在记录材料P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82mm的情形下,对存储在未图示的主体存储单元中的、记录材料P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82mm的总打印张数A加1(S23),并且同时对作为主体的全部打印张数Z加1(S24)。在记录材料P大于182mm的情形下,返回步骤S23,在全部打印张数Z上加1(S24)。进一步地,与本发明虽然和没有直接关系,也可用其他方法对检测了尺寸的记录材料P的一个作业的打印张数进行计数。
此处,利用全部打印张数Z和记录材料P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82mm的总张数A,由计算式Ax=A/Z*100推导出小尺寸总通纸比例Ax(S25)。根据主体中存储的表2中的小尺寸记录材料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82mm时的通纸比例(小尺寸通纸比例)Ax(S26),由该计算所得的计算值来决定将使吞吐量下降的端部热敏电阻的检测温度阀值Th设定为250℃或230℃(S27,S31)。此处将同小尺寸通纸比例A比较的阀值设定为50%,然而不限于此。
在主体中设定使吞吐量下降的阀值温度Th后,由于使宽度窄的记录材料连续通过时的非通纸部的升温而端部热敏电阻的检测温度t达到上述设定的吞吐量下降执行时的检测温度阀值Th或其以上为止(S28,否,或S32,否),每分钟从主体排出记录材料的打印速度作为第一速度(此处为16张:16ppm)进行打印动作(S29,S33)。并且,继续打印动作,当检测到端部热敏电阻的检测温度t大于或等于上述设定的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阀值Th(S28,是或S32,是)时,使吞吐量下降并转移到第二打印速度(此处是6ppm)(S30,S34)。
图8示出了在使70张尺寸不同的记录材料P连续通过时的加热器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曲线d是记录材料P的宽度为182mm,大小为B5的情形,在记录材料P通过的位置,为了将根据热敏电阻9a而控制的温度保持在190℃,对加热器1的通电进行控制。因此,在记录材料P不通过的位置加热器1的热量不被记录材料P带走,而是造成非通纸部的升温。曲线c是记录材料P的宽度为210mm,大小为A4的情形,由于记录材料P通过的位置和加热器1的发热电阻的全长几乎相同,不存在无记录材料P且加热器1的热被带走的位置,就不会产生升温的位置。即,基于热敏电阻9a控制的温度190℃在长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内被保持。
如图8所示,在曲线d的加热器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中,如图5所示涂敷在定影薄膜4和加热器1之间的涂敷范围X为180mm的耐热性润滑剂,其粘度在中间部位低,并渐渐向端部移动。并且,移动到端部的润滑剂粘度更低,从定影薄膜4的内部溢出。另外,残留在端部的少量的润滑剂若在高温下持续使用,则后来会凝固,不能发挥润滑剂的润滑作用。
在曲线c的加热器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中,中间部位和端部几乎没有温差,润滑剂的粘度为几乎均匀的状态。因此,从定影薄膜4溢出的量非常少,润滑剂可长期地存在于定影薄膜4和加热器1之间。
此处,图9所示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反复使各种尺寸或不同尺寸的记录材料P连续通过时的耐热润滑剂(上述二硫化钼HP-300,ダウコ-ニング制造)的润滑性能的变化。图9所示的曲线ba是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反复地使100张B5尺寸的记录材料连续通过的情形。在设置于端部的热敏电阻9b使吞吐量下降的检测温度时常设置为250℃。在该状态下,全部通纸张数为30k(30,000张)张时,端部的润滑剂凝固,不能发挥润滑作用。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如曲线bb所示,在最初的打印作业中根据计算结果小尺寸的通纸比例Ax变得大于或等于50%,在设置于端部的热敏电阻9b使吞吐量下降的检测温度阀值从下一个作业开始设置为230℃。这样,润滑剂的润滑作用可保持到47k张。另外,曲线bd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反复使100张A4尺寸的纸连续通过的情形。在该状态下温度分布同前述加热器1的长度方向上的分布相同,由于不在高温下使用润滑剂,端部或者中央部位的润滑剂可长期发挥润滑作用。并且,曲线bc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反复使A4和B5的纸连续通过时的情形。在E期间使13k张A4纸通过、在F期间使13k张B5纸通过,由于在该期间内小尺寸的通纸比例Ax未到50%,在设置于端部的热敏电阻9b使吞吐量下降的检测温度阀值被设置为250℃。在G期间,再次使8k张A4纸、在其后的H期间使8k张B5纸通过为止,使吞吐量下降的检测温度阀值被设置为250℃,在I期间使吞吐量下降的检测温度阀值被设置为230℃进行打印。
通过对这些变化的比较可以看出,在利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连续使B5的记录材料通过的情形下,从30k张左右开始端部的端部的润滑剂凝固,不能发挥润滑作用。这是由于高温条件下使用的累计时间、即端部的使吞吐量下降的温度阀值被持续设定为250℃,所以如图8所示端部在250℃附近的温度下使用的时间长造成的。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计算小尺寸的通纸比例,在该计算值的比例Ax未到50%时设置为250℃、大于等于50%时切换为230℃,从而从小尺寸的通纸张数的比例增大的情形开始将端部的升温抑制在230℃,通过降低端部润滑剂的使用环境的温度防止了润滑剂的凝固。
因此,通过对端部的使吞吐量下降的检测温度阀值进行切换,从而提供了具有不用过量涂敷润滑剂而通过适量涂敷,使端部润滑剂可长期发挥作用,有效地防止了生产率的下降,定影薄膜和加热器之间的滑动性不会变差,具有优良的耐久性能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比较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只要不发生由于定影装置的更换等而检测次数N复位的情形,则一旦阀值Th被改变(减少)就不能复原,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通信比例Ax的变化,阀值Th在变化后还可复原。
根据本发明,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配置有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具有加热体、传导该加热体的热量的热传导回转体、以及在该热传导回转体上压接的施压回转体。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得吞吐量和机械性能的平衡,在性能良好的时候实现足够的吞吐量,在性能渐渐下降时通过降低吞吐量,从而补偿该下降的性能提高定影装置的耐久性,甚至可延长其寿命。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在上述所述之外还可进行多种变形和变化。例如,上述说明中所列举的温度、张数、打印速度、次数、通纸比例、长度、压力、电阻的具体数值、材料等只是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加热体、传导该加热体的热量的定影薄膜以及在该定影薄膜上压接的施压回转体,在上述定影薄膜和上述施压回转体之间夹持形成了未定影图像的记录材料并进行加热和施压从而使该未定影图像定影,其特征在于具有:
温度调整单元,该单元在夹持上述记录材料进行定影时,使上述加热体保持在规定的定影温调温度,
温度检测单元,该单元检测上述加热体的温度,
打印速度控制单元,该单元将由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的温度与预先确定的阀值相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打印速度,以及
阀值切换单元,该单元根据规定的条件切换上述阀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计数单元,该单元累计进行了上述打印速度控制单元的使打印速度下降的切换的吞吐量下降执行次数;上述阀值切换单元将由上述计数单元所得的吞吐量下降执行次数达到了规定值作为上述规定的条件而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检测记录材料的尺寸信息的单元,
计测记录材料的打印张数的计数单元,以及
计测规定尺寸或其以下的通纸尺寸的打印张数相对全尺寸的打印张数的小尺寸通纸比例的小尺寸通纸比例计测单元,
上述阀值切换单元将上述小尺寸通纸比例是否大于规定值作为上述规定的条件而使用。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加热体、传导该加热体的热量的定影薄膜以及在该定影薄膜上压接的施压回转体,在上述定影薄膜和上述施压回转体之间夹持形成了未定影图像的记录材料并进行加热和施压从而使该未定影图像定影,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在夹持上述记录材料进行定影时,使上述加热体保持在规定的定影温调温度的步骤,
检测上述加热体的温度的步骤,
将通过该温度检测步骤检测的温度与预先确定的阀值相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控制打印速度的步骤,以及
根据规定的条件切换上述阀值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累计进行了上述打印速度控制步骤的使打印速度下降的切换的吞吐量下降执行次数的步骤;在上述切换阀值的步骤中将吞吐量下降执行次数达到了规定值作为上述规定的条件而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
检测记录材料的尺寸信息的步骤,
计测记录材料的打印张数的步骤,以及
计测规定尺寸或其以下的通纸尺寸的打印张数相对全尺寸的打印张数的小尺寸通纸比例的步骤,
在上述切换阀值的步骤中,将上述小尺寸通纸比例是否大于规定值作为上述规定的条件而使用。
CNB2005101193731A 2004-11-02 2005-11-02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1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18691A JP4667005B2 (ja) 2004-11-02 2004-11-02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18691 2004-11-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0039A true CN1770039A (zh) 2006-05-10
CN100442168C CN100442168C (zh) 2008-12-10

Family

ID=36386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937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168C (zh) 2004-11-02 2005-11-02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13339B2 (zh)
JP (1) JP4667005B2 (zh)
KR (1) KR100730417B1 (zh)
CN (1) CN100442168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5144B2 (en) 2007-03-15 2011-1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408747B (zh) * 2007-10-09 2011-11-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501644A (zh) * 2011-10-26 2012-06-20 苏州工业园区鑫海胜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机变速温度控制方法
CN102555551A (zh) * 2012-02-24 2012-07-11 苏州工业园区鑫海胜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机变速温度控制装置
CN101303558B (zh) * 2007-05-07 2013-03-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定影设备、具有其的成像设备及其定影温度控制方法
CN114063416A (zh) * 2020-08-07 2022-02-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8875A (ja) * 2005-09-12 2007-03-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記録材搬送方法
KR101297709B1 (ko) * 2008-01-04 2013-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157601B2 (ja) * 2008-04-03 2013-03-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085831A1 (en) * 2009-10-13 2011-04-14 David William Hullman Fuser for a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5170182B2 (ja) 2010-07-28 2013-03-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交換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の管理装置及び同システム、定着制御プログラム、交換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の管理方法並びに管理プログラム
US8886099B2 (en) * 2010-11-15 2014-1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eating apparatus
US8670012B2 (en) * 2011-06-28 2014-03-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rasing apparatus and erasing method
JP6417693B2 (ja) * 2014-03-28 2018-11-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44068B2 (ja) * 2015-06-16 2019-07-1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鑑別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WO2018140044A1 (en) * 2017-01-27 2018-08-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device temperature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9464U (ja) * 1991-03-08 1993-08-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複写制御装置
JPH11352828A (ja) * 1998-06-05 1999-12-24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こ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67507A (ja) * 1999-03-18 2000-09-29 Copyer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35485A (ja) * 2000-10-25 2002-05-10 Murata Mach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2162862A (ja) * 2000-11-27 2002-06-07 Canon Inc 定着装置及びこの定着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14964A (ja) * 2001-01-19 2002-07-31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681779B2 (ja) * 2001-09-25 2011-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面性識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892038B2 (en) * 2002-02-21 2005-05-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cording medium speed control feature
JP3958108B2 (ja) 2002-05-10 2007-08-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947679B2 (en) * 2002-08-29 2005-09-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xing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US7218873B2 (en) * 2003-03-31 2007-05-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5144B2 (en) 2007-03-15 2011-1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303558B (zh) * 2007-05-07 2013-03-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定影设备、具有其的成像设备及其定影温度控制方法
CN101408747B (zh) * 2007-10-09 2011-11-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501644A (zh) * 2011-10-26 2012-06-20 苏州工业园区鑫海胜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机变速温度控制方法
CN102555551A (zh) * 2012-02-24 2012-07-11 苏州工业园区鑫海胜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机变速温度控制装置
CN114063416A (zh) * 2020-08-07 2022-02-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4063416B (zh) * 2020-08-07 2023-10-2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13339B2 (en) 2007-12-25
KR100730417B1 (ko) 2007-06-19
CN100442168C (zh) 2008-12-10
JP2006133250A (ja) 2006-05-25
KR20060052310A (ko) 2006-05-19
JP4667005B2 (ja) 2011-04-06
US20060104652A1 (en) 200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003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75265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1594017B1 (en) Closed Loop Control of Nip Pressure in a Fuser System
US7609985B2 (en) Fixing apparatus having determinatiion of cleaning member smearing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43559B2 (ja) 定着装置
JP4125023B2 (ja) 定着装置
US718787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ts control method
CN102955406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40105659A1 (en) Heating belt
US5331384A (en) Fixing apparatus having temperature controller which controls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width size and number of recording sheets
US6961533B2 (en) Image heat apparatus with first and second rotatable members forming nip together with external heating rotatable member
EP205617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ease agent application and cleaning of a fuser surface using a release agent impregnated web
US7742731B2 (en) Roller drive control method for fixing apparatus
CN101310954A (zh) 薄板/薄膜成形装置及薄板/薄膜成形方法
US1031043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controls a temperature of at least one of a rotating member based on a wearing amount of the rotating member and a pressing member based on a hardness change amount of the pressing member
JP2008275756A (ja) 加熱定着装置
EP1098229A1 (en) Fixing apparatus for fixing at low nip pressure
CN1087841C (zh) 定影设备与成象设备
CN103207555B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4513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049503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057184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controls a degree of temperature rise of a rotatable member of a fixing portion
JP4065495B2 (ja) 加熱定着装置
JP2019012172A (ja) 定着部材、加熱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42897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