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9290A - 有机金属络合物、发光固体、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有机金属络合物、发光固体、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9290A
CN1769290A CNA2005100551626A CN200510055162A CN1769290A CN 1769290 A CN1769290 A CN 1769290A CN A2005100551626 A CNA2005100551626 A CN A2005100551626A CN 200510055162 A CN200510055162 A CN 200510055162A CN 1769290 A CN1769290 A CN 1769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
atoms
organometallic complex
ring structure
nit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551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6993C (zh
Inventor
外山弥
佐藤佑
猿渡纪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DC Ireland Ltd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9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9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69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699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5/00Household implement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wearing apparel; Dress, hat or umbrella holders
    • A47G25/14Clothing hangers, e.g. suit hangers
    • A47G25/44Slidable hangers ; Adjustable hangers
    • A47G25/441Slidable hangers ; Adjustable hangers having adjustable width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5/00Household implement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wearing apparel; Dress, hat or umbrella holders
    • A47G25/74Necktie holders ; Belt holders
    • A47G25/743Necktie holders ; Belt holders of the clothes hanger-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15/0006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mpounds of the platinum group
    • C07F15/0086Platin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41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 H10K85/346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comprising platin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07Non-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11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09K2211/10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with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09K2211/10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with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5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hree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8Metal complexes
    • C09K2211/185Metal complexes of the platinum group, i.e. Os, Ir, Pt, Ru, Rh or P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10Triple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ther In-Ba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Pyridine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了前述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有机EL元件等,其显示出发磷光性质,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热和电稳定性,以及长的工作寿命。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含有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具有的性质包括:金属原子;通过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且碳原子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的三合配体;以及通过选自N原子、O原子和S原子中的一个与上述的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的单齿配体,该配体还包括在离金属原子的对位以外的位置上具有取代基,或被卤素原子取代的环结构。

Description

有机金属络合物、发光固体、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 示器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享有申请日为2004年11月4日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4-321295的优先权,并将该申请全文引入本文作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展示了磷光发射,涉及利用有机金属络合物或发光固体的有机电致发光(EL)元件,该有机金属络合物或发光固体适于在有机EL元件和发光器等中用作发光材料、色彩转换材料等,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该有机EL元件的有机EL显示器。
背景技术
有机EL元件包括一层或多层位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薄有机层,当将来自正电极的正空穴和来自负电极的电子分别注入到上述的有机层中时,正空穴和上述有机层中的负空穴在重组期间的重组能量激发了有机层中发光材料的发光中心,且当这一发光材料从激发态失活到基态时,发出的光被这一发光元件所利用。这种有机EL元件具有例如自发发光、高速响应等性质,且具有良好的可见度、超薄模式、光亮度、高速响应能力和良好的图像显示性质,因此它们有望用于全色彩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尤其是由于已经报道了具有薄片状的正空穴传输性质有机薄层(正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性质有机薄层(电子传输层)的两层(薄片状)有机EL元件(C.W.Tang和S.A.VanSlyke,Applied Physics Lettersvol.51,p.913(1987)),近来这种有机EL元件已经作为能以10V或10V以下电压进行发光的大面积发光元件而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从提高上述有机EL元件的发光效率的观点出发,在作为主要成份的发荧光主体材料中掺杂入少量作为客体材料的,具有高发荧光性质的颜料分子,形成了显示出高发光效率的发光层,如C.W.Tang,S.A.VanSlyke,和C.H.Chen,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vol.65,p.3610(1989)中所述。
近年来,上述作为有机EL元件发光材料的荧光材料的代替物是利用从分子最低的激发三重态发光的磷光材料,由此,已显示出能提高上述有机EL元件的发光效率,并且这已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M.A.Baldo,等.,Nature,Vol.395,p151,(1998);M.A.Baldo,等.,Applied PhysicsLetters,vol.75,p.4(1999))。根据导致发光的激发态的性质而将有机材料的发光归类为荧光和磷光。目前为止,由于普通的有机材料在室温下并不发磷光,因此已经在有机EL元件中利用了荧光材料。从EL发光机理来讲,预计磷光状态以荧光状态的四倍概率产生,且正是由于此,近来应用在室温下导致发光材料发磷光的重金属络合物作为提高EL元件效率的一种方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然而,在采用磷光材料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是在室温下能发出强磷光材料非常少,这些材料的选择范围非常窄。
利用在室温下发磷光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有机EL元件的一个已知例子是以下包括三合配体的金属络合物,具有铂元素和两个氮原子相接的两个配位键,铂元素和碳原子的直接偶联,以及上述配位键的两个相邻氮原子形成的N^N^C配位模型(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JP-A)2002-363552)。
然而,该金属络合物在室温下的发磷光效率(光致发光的量子产率)不足,在利用该金属络合物的有机EL元件中,存在的问题是发磷光效率低。另一方面,有报道(J.A.G.Williams等,Inorganic Chemistry Vol.42,p.8609(2003))说铂络合物包括铂原子,具有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的三合配体(该配体通过两个氮原子之间的碳原子形成了N^N^C配位模型),以及键接到铂上的一个Cl原子,这类铂络合物显示出比溶液中的N^N^C型铂络合物更高的发磷光效率。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在有机EL元件和发光器等中充当发光材料和色彩转换材料等的合适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和发光固体,其显示出发磷光效率高以及高持久性的性质。本发明的目的也在于提供利用了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或发光固体的有机EL元件,其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热和电稳定性,以及很长的工作寿命。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适于全色彩显示器等的有机EL显示器,其中采用了上述的有机EL元件,具有高性能和优异的色彩平衡性而并不改变发光面积,同时平均驱动电流可以是恒定的,并不依赖于发光像素,还具有很长的工作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问题,本发明人通过认真讨论之后得到了如下的知识。即,有机金属络合物具有金属原子、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与金属原子配合键接的三合配体,以及单齿配体,其中的三合配体具有由上述两个氮原子之间的碳原子形成的N^N^C配位模型,而其中的单齿配体含有环结构,在该环结构除离金属原子最远的结合位置之外的位置上具有取代基或被卤素原子所取代,该有机金属络合物表现出适于有机EL元件的发磷光效率高和持久性好,升华性质优异的性质,也能通过真空汽相沉积法形成优异的高纯膜和掺杂膜,适于用作有机EL元件、发光器等中的发光材料,而含有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发光固体以及采用该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有机EL元件和有机EL显示器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热和电稳定性、非常长的工作寿命和高性能。本发明基于发明人的知识,而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本发明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性质包括:(1)金属原子和(2)通过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且碳原子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的三合配体,以及(3)通过选自N原子、O原子和S原子中的一个与上述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的单齿配体,该配体还包括在离金属原子的结合位置最远位置之外的其它位置上具有取代基,或被卤素原子取代的环结构。
有机材料的发光根据产生发光的激发态的性质归类。目前为止,普通的有机材料在室温下不发磷光。而具有发荧光性质的材料已经被用于有机EL元件中。然而,从EL发光机理来看,预计发磷光的状态比发荧光的状态多四倍,而正是由此,应用在室温下导致发光材料中的磷光材料的重金属络合物作为提高EL元件效率的途径,近来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由于从上述具有发磷光效率和高工作寿命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得到本发明,可获得采用荧光材料的EL元件,其内量子效率最大为25%,而理论上的发光效率则最高达100%。因此,表现出高磷光效率和高持久性的有机金属络合物适于用作有机EL元件等的发光材料。本发明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可通过改变特定三合配体(N^C^N模型)或单齿配体的取代基类型和数目以及骨架结构,从而改变发光色彩。
本发明的发光固体包含上述本发明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含有本发明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本发明发光固体具有非常长的工作寿命和优异的发光效率等,且可适用于发光器和显示器等中。
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包括插入到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有机薄膜层,该有机薄膜层包括上述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包含本发明有机金属络合物的本发明有机EL元件具有非常长的工作寿命和优异的发光效率等,且适用于发光器和显示器等。
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采用了上述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采用了本发明有机EL元件的这一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具有非常长的工作寿命和优异的发光效率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描述本发明有机EL元件中的层结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2是描述包括色彩转换层的有机EL显示器一个实施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3是描述包括色彩转换层的有机EL显示器一个实施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4是描述包括色彩转换层的有机EL显示器一个实施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5是描述无源矩阵法有机EL显示器(无源矩阵板)结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6是描述图5所示的无源矩阵法有机EL显示器(无源矩阵板)中电路图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7是描述有源矩阵法有机EL显示器(有源矩阵板)结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8是描述图7所示的有源矩阵法有机EL显示器(有源矩阵板)中电路图的一个实施例的说明示意图。
图9是描述计算磷光量子产率的实验概要的说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机金属络合物和发光固体)
本发明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包括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的特定三合配体,以及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键合的特定单齿配体。
本发明的发光固体包括本发明的有机金属络合物,还包括根据目的适当选择的其它组分。对发光固体的状态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为晶体、薄膜等等。发光固体中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含量没有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通常为0.1%-50%(质量),优选为0.5%-20%(质量),具有高效率并能获得长久的磷光。
-金属原子-
金属原子充当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种的中心金属,不受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如为Fe、Co、Ni、Ru、Rh、Pd、Os、Ir、Pt。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的一个分子中含有这些金属原子中的一个,且两个或两个以上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分子中的每个金属原子可为单独的,也可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在上述金属原子中,Pt是特别优选的(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有机金属络合物是铂络合物)。
-三合配体-
上述的三合配体是通过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条件是碳原子位于两个氮原子之间(N^C^N模型)。该三合配体不受特殊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对上述两个氮原子和碳原子这三个原子,优选它们分别为不同结构的一部分,而如果两个氮原子分别为第一氮原子和第二氮原子,则优选与含上述第一氮原子的环结构中的第一氮原子联接的原子连接到含上述碳原子的环结构中与第一碳原子联接的原子上;与含上述第二氮原子的环结构中的第二氮原子联接的原子连接到含上述碳原子的环结构中与第二碳原子联接的原子上,等等。特别优选上述与第一氮原子联接的原子和与第二氮原子联接的原子是碳原子。
上述含第一氮原子的环结构,含第二氮原子的环结构,以及含碳原子的环结构相互之间可以相同,也可不同;然而,优选含第一氮原子的环结构和含第二氮原子的环结构相同。
三合配体的优选特例的结构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A20051005516200141
表1中,对于表达为“dpt”的结构,两个吡啶环结构分别是含第一氮原子和第二氮原子的环结构,而位于两个吡啶环结构中间的甲苯环对应于含有碳原子的环结构。对于两个吡啶环结构,与吡啶环结构中的氮原子以及甲苯环结构联接的碳原子是第一氮原子的联接原子和第二氮原子的联接原子。对于甲苯环结构,与吡啶环结构中联接第一氮原子的原子(碳原子)相键接的碳原子,以及与吡啶环结构中联接第二氮原子的原子(碳原子)相键接的碳原子分别对应于联接第一和第二碳原子的原子。对于以“dpt”表示的结构,两个吡啶环上的两个氮原子,以及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也位于联结第一碳原子的原子(碳原子)和联结第二碳原子的原子(碳原子)之间的甲苯环上的碳原子这三个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
对于表达为“dpb”的结构,两个吡啶环结构分别是含第一氮原子和第二氮原子的环结构,而位于两个吡啶环结构中间的苯环对应于含有碳原子的环结构。对于两个吡啶环结构,与吡啶环结构中的氮原子以及苯环结构相邻的碳原子是与第一氮原子相邻的原子和与第二氮原子相邻的原子。对于苯环结构,与吡啶环结构中联结第一氮原子的原子(碳原子)相键接的碳原子,以及与吡啶环结构中联结第二氮原子的原子(碳原子)相键接的碳原子分别对应于联结第一碳原子的原子和联结第二碳原子的原子。对于以“dpb”表示的结构,两个吡啶环上的两个氮原子,以及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也位于邻近第一碳原子的原子(碳原子)和邻近第二碳原子的原子(碳原子)之间的苯环上的碳原子这三个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
对于“diqt”的结构,两个异喹啉基环结构分别是含第一氮原子和第二氮原子的环结构,而位于两个异喹啉基环结构中间的甲苯环对应于含碳原子的环结构。对于两个异喹啉基环结构,与异喹啉基环结构中的氮原子以及甲苯环结构联结的碳原子是第一氮原子的联结原子和第二氮原子的联结原子。对于甲苯环结构,与异喹啉基环结构中联结第一氮原子的原子(碳原子)相键接的碳原子,以及与异喹啉基环结构中了联结第二氮原子的原子(碳原子)相键接的碳原子分别对应于联结第一碳原子和第二碳原子的原子。对于以“diqt”表示的结构,两个异喹啉基环上的两个氮原子,以及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也位于联结第一碳原子的原子(碳原子)和联结第二碳原子的原子(碳原子)之间的甲苯环上的碳原子这三个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
对于表达为“tp”的结构,位于第三个吡啶环结构两端的两个吡啶环结构分别是含第一氮原子和第二氮原子的环结构,而位于这两个吡啶环结构中间的吡啶环对应于含有碳原子的环结构。对于位于两端的两个吡啶环结构,与两端吡啶环结构中的氮原子以及中心吡啶环结构联结的碳原子是第一氮原子的联结原子和第二氮原子的联结原子。对于中心吡啶环结构,与联结第一氮原子的原子(碳原子)相键接的碳原子,以及与联结第二氮原子的原子(碳原子)相键接的碳原子分别对应于联结第一碳原子的原子和联结第二碳原子的原子。对于以“tp”表示的结构,两个吡啶环上的两个氮原子,以及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也位于联结第一碳原子的原子(碳原子)和联结第二碳原子的原子(碳原子)之间的中心吡啶上的碳原子这三个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
对于表达为“dpzb”的结构,两个(N-吡唑基)环结构分别是含第一氮原子和第二氮原子的环结构,而位于两个(N-吡唑基)环结构中间的苯环对应于含有碳原子的环结构。对于两个(N-吡唑基)环结构,与(N-吡唑基)环结构中的氮原子以及苯环结构联结的碳原子是第一氮原子的联结原子和第二氮原子的了联结原子。对于苯环结构,与联结第一氮原子的原子(碳原子)相键接的碳原子,以及与联结第二氮原子的原子(碳原子)相键接的碳原子分别对应于联结第一碳原子的原子和联结第二碳原子的原子。对于以“dpzb”表示的结构,两个(N-吡唑基)环结构上未与苯环相键接的两个氮原子,以及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也位于联结第一碳原子的原子(碳原子)和联结第二碳原子的原子(碳原子)之间的苯环上的碳原子这三个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
-单齿配体-
上述的单齿配体的第一种形式是含有环结构的单齿配体,该环结构在离金属原子键合位置最远的位置之外的其他位置上具有取代基,该单齿配体通过选自N,O和S的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键合。第二种形式则包括含有被卤素原子取代的环结构的单齿配体,它通过选自N,O和S等之一的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
在采用第一种形式的单齿配体的情况下,对取代基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取,如为烷基、芳基等。
上述的烷基可例如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异丙基等。在这些基团中特别优选甲基。
上述的芳基可例如为苯基、甲苯甲酰基等。优选苯基。
在采用第一种形式的单齿配体的情况下,对环结构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取,例如为六元环、五元环等,这些环可包含或不含杂原子。如果环结构是六元环,则上述单齿配体可例如为含有环结构的单齿配体,该环结构在除了所述金属原子的对位之外的其它位置上具有取代基。
在采用第二种形式的单齿配体的情况下,卤素原子可例如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等。在这些原子中,优选活性低且持久性优异的氟原子。
单齿配体的优选特例由下列表2中的结构表示。
表2
Figure A20051005516200171
表2中,表达为“o2Fph”的结构对应第二种形式的单齿配体,它通过O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并它所包括的苯环在相对于金属原子的邻位上被氟原子所取代。
表达为“odmp”的结构对应第一种形式的单齿配体,它通过O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且所包括的苯环在相对于金属原子的邻位上被两个甲基所取代。
表达为“o2pph”的结构对应第一种形式的单齿配体,它通过O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且所包括的苯环在相对于金属原子的邻位上被苯基所取代。
表达为“o26dpph”的结构对应第一种形式的单齿配体,它通过O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且所包括的苯环在相对于金属原子的邻位上被两个苯基所取代。
表达为“dmpr”的结构对应第一种形式的单齿配体,它通过吡唑环上的N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且包括这样的结构,其中与邻近上述N原子的那个N原子相邻的碳原子被甲基取代。
表达为“mbtaz”的结构对应第一种形式的单齿配体,它是包括以下结构的单齿配体,在该结构中作为异喹啉(isoquinorile)环的苯环结构的一部分,且距离与金属原子键接的N原子最远位置处的碳原子被甲基取代。
在上述的单齿配体中,优选能中和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全部电荷,并能为有机金属络合物提供升华性质的那些单齿配体。
-有机金属络合物结构示例-
有机金属络合物结构的示例有由下列通式(1)或通式(2)表示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相对于金属原子为以“dpt”,“dpb”,“diqt”,“tp”和“dpzb”任意之一表示的三合配体,以及与“o2Fph”,“odmp”,“o2pph”,“o26dpph”,“dmpr”和“mbtaz”任意之一表示的单齿配体相键接的有机金属络合物更为适合。
通式(1)
对于通式(1),M表示金属原子。Ar1,Ar2和Ar3表示环结构,且都与M键接,Ar1和Ar2相键接,Ar2和Ar3相键接,整体上形成了与M进行三原子键合的三合配体。Ar1上的N表示氮原子,其包括Ar1中所示的环结构。Ar2上的C表示碳原子,其包括Ar2中所示的环结构。Ar3上的N表示氮原子,其包括Ar3中所示的环结构。R1,R2和R3可以彼此相同也可彼此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它们可为多个,且相邻的基团可键接形成环结构。L表示单齿配体,其中含有通过选自N,O和S之一的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的环结构。R4表示在L中除M对位之外的其它位置上取代的取代基。
Figure A20051005516200182
通式(2)
对于通式(2),M表示金属原子。Ar1,Ar2和Ar3表示环结构,且都与M键接,Ar1和Ar2相键接,Ar2和Ar3相键接,整体上形成了与M进行三原子键合的三合配体。Ar1上的N表示氮原子,其包括Ar1中所示的环结构。Ar2上的C表示碳原子,其包括Ar2中所示的环结构。Ar3上的N表示氮原子,其包括Ar3中所示的环结构。R1,R2和R3可以彼此相同也可彼此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它们可为多个,且相邻的基团可键接形成环结构。L表示单齿配体,其中含有通过选自N,O和S其中之一的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的环结构。X表示卤素原子。
对于通式(1)和通式(2),M是上述的金属原子,优选Pt(在金属原子为Pt的情况下,有机金属络合物是铂络合物)。只要Ar1,Ar2和Ar3含有上述的环结构,则对它们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取,但是优选从这些基团中选取的五元环基团、六元环基团和稠合环基团。
对于Ar2,在从这些基团所选择出的五元环基团、六元环基团和稠合基团中,至少优选苯环、吡啶环、嘧啶环或芘环,更优选下列的结构:
然而,在这些结构式中,M表示的上述金属原子是与Ar2键接而不是Ar2结构的一部分。Ar1和Ar3与Ar2一起形成上述的三合配体,且Ar1和Ar3不构成Ar2结构的一部分。
对于本发明,优选Ar1或Ar3是同素环共轭芳基或多环共轭基团,尤其是更优选下列的结构。Ar1和Ar2相互之间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但优选Ar1和Ar2相同。这些结构中的R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
Figure A20051005516200192
Figure A20051005516200201
对于通式(1)和通式(2),R1,R2和R3分别表示取代基或氢原子取代的Ar1,Ar2和Ar3,而无论是否相同,也无论R1,R2和R3是多个的或相互邻近而键接形成环结构。R1,R2和R3的特例有卤素原子、氰基、烷氧基、氨基、烷基、乙酸烷基酯基团、环烷基、芳基、芳氧基等。这些基团可被公知的取代基所取代。
L表示单齿配体,其含有通过选自N、O和S之一的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的环结构。
通式(1)中的-L-R4或通式(2)中的-L-X的实例是下列结构的基团。R表示-L-R4中的R4或-L-X中的X。
Figure A20051005516200202
通式(1)或通式(2)中所示的有机金属络合物是电中性的,在真空下表现出升华的性质,因此当其形成薄膜时是有利的,不仅可采用公知的涂布方法,也可采用真空汽相沉积法等进行涂覆。
在通式(1)所示的有机金属络合物中,其中Ar2为苯环的结构如下所示:
在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中,其中Ar1和Ar3为苯环的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A20051005516200212
在通式(2)所示的有机金属络合物中,其中Ar2为苯环的结构如下所示:
在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中,其中Ar1和Ar3为苯环的结构如下所示:
当制成薄膜时,由三(8-羟基喹啉)铝(Alq3)制成的薄膜(PL量子产率=22%)计算厚度与参照物相同的本发明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以下缩写为“PL”)的值,优选量子产率大于70%,更优选大于90%。
可按照下述方法测定和计算PL量子产率。也就是说,将来自光源的激发光100(365nm恒定光)倾斜地照射透明基底上的薄膜样品102上,如图9所示,由辐射分光计(Minolta,CS-1000)104测定的薄膜PL光谱转换计算出PL光子数目[P(样品)]。在进行发光测定的同时,检测由镜子106吸收的从样品透射和反射的激发光的总强度[I(样品)]。然后,对参照物Alq3薄膜(PL量子产率22%)也进行同样的测定,计算参照物的PL光子数目[P(参照物)]以及透射的和反射的激发光的总强度[I(参照物)]。接下来计算仅在透明基底上的激发光的透射和反射总强度[I(基底)]。薄膜样品的PL量子产率可由下式计算:
Figure A20051005516200222
-合成方法-
对本发明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合成方法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使三合配体(N^C^N模型)和包括金属和卤素原子(氯原子)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前体)与卤素取代基或单齿配体的碱金属根据合适的选定条件进行反应等。
上述的反应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合适地进行,该催化剂不受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为铜盐-有机胺催化剂等。催化剂可单独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一起使用。
含有三合配体、单齿配体以及卤素原子(氯原子)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前体)的合成方法不受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可为D.J.Cardenas和A.M.Echavarren,Organometallics Vol.18,p.3337(1999)等中所描述的方法。
-应用-
本发明中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和含有该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发光固体具有如上所述的优异PL量子产率并表现出高发光效率,可适用于所有领域中,可获得高亮度和长持久性的优选发光色彩的点,特别适用在有机EL元件或发光器中。对于利用有机EL的有机EL显示器来说,为了获得全色彩显示,将红、绿和蓝每一种色彩的组合有机EL元件作为一个像素采用,但在这种情况下三色有机EL元件是必须的。可通过适当改变三合配体的分子结构而控制或改变本发明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发光色彩。为获得发出红、绿和蓝每一种色彩的点,优选将该有机金属络合物使用到有机EL元件中。
(有机EL元件)
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包括插入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有机薄膜层,且该有机薄膜层含有上述本发明的有机金属络合物,还含有适当选择的其它材料层。
有机薄膜层不受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发光层,也可有必要的正空穴注入层,正空穴传输层,正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或电子注入层。上述的发光层可为单一功能的发光层,也可为多功能的,例如既为发光层,同时也是传输层,或既是传输层,同时也是正空穴传输层。
-发光层-
发光层不受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合适地选取,例如优选含有本发明有机金属络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发光层。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发光层可独立地为本发明有机金属络合物的纯膜,或者为优选包括有机金属络合物作为客体材料而其它材料作为主体材料的掺杂膜,其中主体材料的发射波长接近客体材料吸收波长。优选发光层或正空穴传输层或电子传输层中含有主体材料。
在本发明的有机金属络合物是联合采用的上述客体材料的情况下,当产生EL发射时,首先激发主体材料。然后,主体材料的发射波长与客体材料(上述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吸收波长交叠,因此激发能量从上述的主体材料有效地转移到上述的客体材料,主体材料则返回到其基态而不发射光,而仅有激发的客体材料将激发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因此,这一材料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色彩纯度等。
在薄膜中只存在个别发光分子或存在高浓度的发光分子时,发光分子通过相互靠近而产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并发生了被称作“浓度骤减”的发光效率降低现象。在联合采用上述的客体材料和上述的主体材料的情况下,作为客体材料的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以较低的浓度分散于主体材料中,因此有效地抑制了以上的“浓度骤减”现象,发光效率优异。而且,在发光层中联合采用客体材料和主体材料的情况下,主体材料通常具有优异的成膜性质,因此在保持发光性的同时,成膜性质优异的特点也是有利的。
上述的主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取。然而,优选发射波长接近客体材料吸收波长的那些主体材料,例如下列结构式(1)表示的芳香胺衍生物,下列结构式(2)表示的咔唑衍生物,下列结构式(3)表示的8-羟基喹啉络合物,下列结构式(4)中表示的1,3,6,8-四苯基芘化合物,下列结构式(5)中表示的4,4’-二(2,2’-联苯基乙烯基)-1,1’-联苯(DPVBi)(主要发射波长=470nm),下列结构式(6)中表示的对-联六苯,下列结构式(7)中表示的9,9’-联蒽(主要发射波长=400nm),以及随后提及的聚合物材料都是合适的。
Figure A20051005516200251
结构式(1)
在上述的结构式(1)中,n表示整数2或3。Ar表示二价或三价的芳基或杂环芳基。R7和R8可以相同也可不同,表示一价的芳基或杂环芳基。上述一价芳基或杂环芳基不受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取。
在上述结构式(1)中表示的芳胺衍生物中,由下列结构式(1)-1表示的N,N’-二萘基-N,N’-联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NPD)(主要发射波长=430nm)和衍生物是优选的。
结构式(1)-1
Figure A20051005516200253
结构式(2)
在上述的结构式(2)中,Ar表示含有芳香环的二价或三价基团,或者含有杂环芳香环的二价或三价基团。
Figure A20051005516200261
这些基团可被非共轭的基团所取代。R表示连接基团,例如下列基团是合适的。
Figure A20051005516200262
在上述的结构式(2)中,R9和R10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烯基,n芳基,氰基,氨基,酰基,烷氧基羰基,羧基,n烷氧基,烷基磺酰基,羟基,酰胺基,芳氧基,芳烃或芳杂环基团,这些基团还可被取代基进一步取代。
在上述的结构式(2)中,N表示整数,2或3特别适合。在上述结构式(2)中表示的咔唑衍生物中,Ar是其中两个苯环通过单键连接的芳基,R9和R10是氢原子,n=2。优选选自下列结构式(2)-1表示的4,4’-二(9-咔唑基)-联苯(CBP)(主要发射波长=380nm)和其衍生物的结构,原因是它们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
Figure A20051005516200271
结构式(2)-1
Figure A20051005516200272
                          结构式(3)
在上述的结构式(3)中,R11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烯基,芳基,氰基,氨基,酰基,烷氧基羰基,羰基,烷氧基,烷基磺酰基,羟基,酰胺基,芳氧基,芳烃基或芳杂环基团,这些基团还可被取代基进一步取代。
在上述的结构式(3)表示的8-羟基喹啉络合物中,优选下列结构式(3)-1表示的三(8-羟基喹啉)铝(Alq3)(主要发射波长=530nm)。
Figure A20051005516200273
                         结构式(3)-1
结构式(4)
在结构式(4)中,R12-R15可以相同也可不同,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可以适当提及的取代基有烷基、环烷基或芳基,这些基团可进一步被取代基进一步取代。
对于结构式(4)中表示的1,3,6,8-四苯基芘化合物,R12-R15表示氢原子。由于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等,优选下列结构式(4)-1中表示的1,3,6,8-四苯基芘化合物(主要发射波长=440nm)。
Figure A20051005516200282
1,3,6,8-四苯基芘
                                                   结构式(4)-1
Figure A20051005516200291
结构式(5)
Figure A20051005516200292
P-联六苯
                                                                         结构式(6)
Figure A20051005516200293
                                   9,9’-联蒽
Figure A20051005516200294
                                   结构式(7)
聚合物主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取,例如优选为下列结构式中所示的聚(对-亚苯基亚乙烯基)(PPV),聚噻吩(PAT),聚(对-亚苯)(PPP),聚(乙烯基咔唑)(PVCz),聚芴(PF),聚(乙炔)(PA)和其衍生物。
Figure A20051005516200301
  PPV衍生物                     PAT衍生物                 PPP衍生物
Figure A20051005516200302
       PVCz衍生物                        PF衍生物                     PA衍生物
在上述的结构式中,R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氧基,氨基,烷基,环烷基,可含有氮原子或硫原子的芳基,或者芳氧基,其中的每一个基团都可被取代基所取代。X表示整数。
在作为聚合物材料的主体材料中,优选下列结构式(8)中所示的聚(乙烯基咔唑)(PVCz),其中有效地进行从主体材料到客体材料的能量转移。
结构式(8)
上述结构式(8)中的R17和R18分别表示处于环结构任意位置上的几个取代基,也可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氧基,氨基,烷基,环烷基,可含有氮原子或硫原子的芳基,或者芳氧基,其中的每一个基团都可被取代基所取代。X表示整数。
在采用上述聚合物材料的主体材料的情况下,将主体材料溶解于溶剂中,与作为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客体材料相混合,制备涂覆液体之后,可采用湿式成膜法,如旋转涂布法,喷墨法,浸涂法,交织涂布(braidcoat)法施涂该涂布液体。此时,为了提高涂布形成的层的电荷传输性质,可在该层上同时混合正空穴传输层材料和电子传输层材料而成膜。这些湿式成膜法特别适于形成上述的多功能发光层(正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以及发光层)成为一层。
上述发光层中含有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层的含量为0.1%-50%(质量),更优选为5%-30%(质量)。如果该含量低于0.1%(质量),则寿命和发光效率不足,而如果该含量高于50%(质量),则色彩纯度将变差。相反,如果含量落在上述优选范围之内,则寿命和发光效率都是优异的。
上述发光层中作为客体材料的有机金属络合物与主体材料的比例(摩尔比,客体材料:主体材料)优选为1∶99-50∶50,更优选为1∶99-10∶90。
在发光层是多功能层时,如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或发光层和正空穴传输层,有机金属络合物在这些层中的含量与上述类似。
在上述的发光层中,可在施加电场的同时从正电极、正空穴注入层或正空穴传输层引入正空穴,或者可从负电极、电子注入层或电子传输层引入电子。可在空穴和电子之间提供用于重组的区域,此时由于产生的重组能量而使有机金属络合物(发光分子,发光材料)发光。除了有机金属络合物之外,可以不妨碍发光的程度加入其它的发光材料。
可按照已知的方法形成上述的发光层,如汽相沉积法,湿式成膜法,MBE(分子束外延)法,簇离子束法,分子叠层法,LB法,印刷法,转移法等。
在这些方法中,从不采用有机溶剂从而不存在废液处理问题,以及实现低成本、简单和有效的制造这一观点出发,优选采用汽相沉积法。在将发光层作为单层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例如当使这一发光层形成正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时,优选采用湿式成膜法。
对汽相沉积法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从已知方法中适当选择,例如为真空汽相沉积法,耐热汽相沉积法,化学汽相沉积法,物理汽相沉积法等等。化学汽相沉积法的例子有等离子体CVD,激光CVD,热CVD和气源CVD。可采用真空汽相沉积法形成有机金属络合物,或者在发光层除含有上述的有机金属络合物之外还含有上述的主体材料的情况下,可采用真空汽相沉积法同时形成有机金属络合物和该主体材料。对于前者,由于共蒸发不是必要的,因此易于形成。
对上述的湿式成膜法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从已知的方法中加以适当选择,例如为喷墨法、旋转涂覆法、绕线棒刮涂法、交织涂法、浇注涂装法、捏合涂覆法、浸渍法、幕涂法等等。
在上述的湿式成膜法中,可采用其中溶解了发光层材料或发光层材料与树脂组分一起分散于其中的溶液。该树脂组分的例子有聚乙烯基咔唑,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酯,聚砜,聚苯醚,聚丁二烯,烃类树脂,酮类树脂,苯氧基树脂,聚酰胺,乙基纤维素,乙酸乙烯酯,ABS树脂,聚氨酯,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的聚酯树脂,醇酸树脂(alkyde resin),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等等。
可采用(涂覆和干燥)例如在溶剂中溶解有有机金属络合物以及如果必要溶解有树脂材料的溶液形成由湿式成膜法得到的发光层,或者如果该发光层中除了有机金属络合物之外还含有上述的主体材料,则采用(涂布和干燥)在溶剂中溶解有有机金属络合物和主体材料以及在必要时还溶解了树脂材料的溶液(涂布液)形成由湿式成膜法得到的发光层。
上述发光层的厚度不受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取,例如优选1nm-50nm,更优选为3nm-20nm。
如果发光层的厚度落在上述优选的数字范围内,则由该有机EL元件发出的蓝光的发光效率,发光亮度和色彩纯度是充足的,而如果落在更优选的范围内,则这些效果就会更突出。
-正电极-
对正电极并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取。尤其是,当该有机薄膜层仅包括发光层时,优选向发光层提供正空穴(载体);当该有机薄膜层还包括正空穴传输层时,优选向该正空穴传输层提供正空穴(载体);以及当该有机薄膜层还包括正空穴注入层时,优选向该正空穴注入层提供正空穴(载体)。
对正电极的材料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取正电极的材料,例如为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导电化合物、其混合物等。优选功函为4eV或4eV以上的材料。
正电极材料的具体实例有导电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铟锡(ITO)等等,金属如金、银、铬、镍等,这些金属和导电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或叠片,无机导电物质如碘化铜、硫化铜等等,有机导电材料如聚苯胺,聚噻吩,聚吡咯等,以及这些材料与ITO的叠片,等等。这些材料可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优选导电金属氧化物,从生产率,高导电性和透明度的观点出发,尤其优选ITO。
对正电极的厚度无特别限制,可根据材料选取,但优选为1nm-5000nm,更优选20nm-200nm。
正电极通常是形成于诸如玻璃状碱石灰玻璃或非碱性玻璃,或透明树脂的基底上。
当采用上述的玻璃作为基底时,从减少来自于玻璃的洗提离子这一角度出发,优选具有硅等阻挡涂层的非碱性玻璃或碱石灰玻璃。
只要足以保持机械强度,对基底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当采用玻璃作为基底时,厚度通常为0.2mm或更厚,更优选为0.7mm或更厚。
可由上述的任何方法合适地形成正电极,例如通过汽相沉积法、湿式成膜法、溅射法、反应物溅射法、MBE(分子束外延)法、簇离子束法、离子电镀法、等离子体聚合法(高频激发离子电镀法)、转移法、化学反应法(如溶胶凝胶法)等施涂ITO的分散剂。
通过洗涤正电极和进行其它的处理,可降低该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电压,增加发光效率。当正电极材料是ITO时,可提及的其它处理的例子有UV臭氧化处理和等离子体处理等。
-负电极-
对负电极并不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取。尤其是,当该有机薄膜层仅包括发光层时,优选向发光层提供电子;当该有机薄膜层还包括电子传输层时,优选向该电子传输层提供电子;以及当在该有机薄膜层和负电极之间还存在电子注入层时,优选向该电子注入层提供电子。
对负电极的材料无特别限制。可根据与邻近该负电极的层或分子,如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的粘结性质,以及根据电离电位和稳定性适当地选取负电极的材料。例子有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导电化合物、其混合物等。
负电极材料的例子有碱金属(如Li、Na、K、Cs等)、碱土金属(如Mg、Ca等)、金、银、铅、铝、钠-钾合金或其混合物、锂-铝合金及其混合物、诸如铟、镱等的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等等。
这些负电极材料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优选其中功函为4eV或4eV以下的材料。更优选铝、锂-铝合金或其混合物、或者镁-银合金或其混合物,等等。
对负电极的厚度无特别限制,可根据负电极的材料选取,但优选为1nm-10000nm,更优选20nm-200nm。
可由上述的任何方法合适地形成负电极,例如汽相沉积法、湿式成膜法、电子束法、溅射法、反应物溅射法、MBE(分子束外延)法、簇离子束法、离子电镀法、等离子体聚合法(高频激发离子电镀法)、分子叠层法、LB法、印刷法、转移法等等。
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这些材料作为负电极的材料时,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同时进行汽相沉积而形成合金电极,或者可采用预制合金进行汽相沉积而形成合金电极。
正电极和负电极的电阻非常低,优选为几百欧姆或更低。
-正空穴注入层-
对正空穴注入层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选取,但优选正空穴注入层具有例如在施加电场时从正电极注入正空穴的功能。
对正空穴注入层的材料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取,如为下式表示的星形放射状胺(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缩写为2-TNATA,如下式表示)、铜酞菁、聚苯胺等等。
Figure A20051005516200351
对正空穴注入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进行选取。例如优选为1nm-100nm,更优选为5nm-50nm。
可由上述的任何方法合适地形成正空穴注入层,例如汽相沉积法、湿式成膜法、电子束法、溅射法、反应物溅射法、MBE(分子束外延)法、簇离子束法、离子电镀法、等离子体聚合法(高频激发离子电镀法)、分子叠层法、LB法、印刷法、转移法等等。
-正空穴传输层-
对正空穴传输层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来选择。优选的空穴传输层实例是当施加电场时具有从正电极传送正空穴的功能的层。
对正空穴传输层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来方便地选择。材料实例包括芳族胺化合物,咔唑,咪唑,三唑,唑,噁二唑,多芳基链烷烃,吡唑啉(pyrrazoline),吡唑啉酮(pyrrazolone),苯二胺,芳基胺,胺取代的查耳酮,苯乙烯基(stylyl)蒽,芴酮,腙,芪(stylbene),硅氮烷,苯乙烯基胺,芳香族二甲亚基(dimethylidene)化合物,紫菜碱化合物,聚硅烷(polisilane)化合物、聚(N-乙烯基咔唑)、苯胺共聚物、导电的低聚物和聚合物例如噻吩低聚物和聚合物、聚噻吩和碳膜。如果正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与发光层的材料混合而形成正空穴传输层,则得到的层也可作为发光层。
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结合使用。其中,优选芳香族胺化合物。尤其是,更优选下式所表示的TPD(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和下式(67)表示的NPD(N,N’-二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
Figure A20051005516200361
Figure A20051005516200362
结构式(67)
对正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来选择。厚度通常是1nm-500nm,更优选10nm-100nm。
正空穴传输层可以通过适合的上述方法制成,这些方法例如汽相沉积法、湿式成膜法、电子束法、溅射法、反应物溅射法、MBE(分子束外延)法、簇离子束法、离子电镀法、等离子体聚合法(高频激发离子电镀法)、分子叠层法、LB法、印刷法、转移法等等。
-正空穴阻挡层-
对正空穴阻挡层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来进行选择。但正空穴阻挡层优选具有阻隔来自正电极的正空穴注入的功能。
对正空穴阻挡层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来适当选择。
如果上述有机EL元件包括正空穴阻挡层,则从正电极一侧传送的正空穴被该正空穴阻挡层阻挡,而从负电极传送的电子通过该正空穴阻挡层而输送到上述发光层中。因此,电子和正空穴在该发光层中有效地进行重组,于是可以防止正空穴和电子在除发光层之外的有机薄膜层中发生重组。因而,有效实现了目标发光材料的发光,就色彩纯度而言这是非常有利的。
正空穴阻挡层优选布置在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
对正空穴阻挡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选择。厚度通常是大约1nm至500nm,更优选10nm至50nm。
正空穴阻挡层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
正空穴阻挡层可以通过已知方法简便地制成,这些方法例如汽相沉积法、湿式成膜法、电子束法、溅射法、反应物溅射法、MBE(分子束外延)法、簇离子束法、离子电镀法、等离子体聚合法(高频激发离子电镀法)、分子叠层法、LB法、印刷法、转移法等等。
-电子传输层-
对电子传输层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来适当选择。电子传输层的实例优选具有从负电极传送电子的功能的层,或具有阻隔来自正电极的正空穴注入的功能。
电子传输层的材料的实例是喹啉衍生物,例如上述的三(8-羟基喹啉)铝(Alq3),噁二唑衍生物,三唑衍生物,菲咯啉衍生物,苝衍生物,吡啶衍生物,嘧啶衍生物,喹喔啉衍生物,二苯基醌衍生物,硝基取代的芴衍生物等等。这些电子传输层材料与发光层材料混合而形成膜,则可以制成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而且,再混合入上述的正空穴传输层材料而形成膜,则可以制成电子传输层、正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这时,可以使用诸如聚(乙烯基咔唑)、聚碳酸酯等聚合物。
对电子传输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来适当选择。厚度通常是大约1nm-500nm,优选10nm-50nm。
电子传输层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在该情形下,优选的是,用于邻近发光层的电子传输层的电子传输材料具有比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更短的光吸收波长边界,如此使得它限定有机EL元件中的发光区域为发光层并且防止来自电子传输层的过度发光。具有比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更短的光吸收波长边界的电子传输材料的实例包括菲咯啉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和三唑衍生物等。下式(68)所示的2,9-二甲基-4,7-脱苯基-1,10-菲咯啉是合适的。
结构式(68)
2,9-二甲基-4,7-联苯基-1,10-啡咯啉
Figure A20051005516200382
2-(4-叔-丁基苯基)-5-(联苯基)-1,3,4-噁二唑
Figure A20051005516200383
3-苯基-4-(1-萘基)-5-苯基-1,2,4-三唑
3-(4-叔-丁基苯基)-4-苯基-5-(4’-联苯基)-1,2,4-三唑
电子传输层可以通过已知方法简便地制成,这些方法例如汽相沉积法、湿式成膜法、电子束法、溅射法、反应物溅射法、MBE(分子束外延)法、簇离子束法、离子电镀法、等离子体聚合法(高频激发离子电镀法)、分子叠层法、LB法、印刷法、转移法等等。
-电子注入层-
对电子注入层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取,例如可适当地选择碱金属氟化物如氟化锂、碱土金属氟化物如氟化锶。对电子注入层的厚度无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取,例如通常为约0.1nm-10nm,但优选0.5nm到2nm。
可例如采用汽相沉积法、电子束法、溅射法等方便地制成电子注入层。
-其它层-
本发明有机EL元件可以具有其它层,可以根据目的来适当选择。例如色彩转换层和保护层等等。
-色彩转换层-
上述的色彩转换层优选含有磷光材料,更优选含有本发明上述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可仅采用本发明上述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形成色彩转换层,或可采用其它材料进一步形成色彩转换层。
在该色彩转换层中,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联合使用。
然而在一般情况下,通过某种波长的光激发的有机分子在从激发态发光之前以热能形式失去了激发能的一部分,因此,激发光和发射光的波长不一致。激发光和发射光的能量差称作斯托克斯转移。就此来说,对于上述色彩转换层中使用的色彩转换材料,从材料的选择范围宽出发,采用仅从单重激发态发荧光的荧光材料,该荧光材料的斯托克斯转移小(<100nm),原因是与存在于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强吸收带相比,在长波范围内检测到的发射光,例如蓝光发射系统可能未被有效地吸收和转换成红色系统的光。另一方面,上述的本发明有机金属络合物是发磷光的材料,所以,当用某种波长光激发至单重激发态时,它可迅速转移至较低能量的三重激发态而发出磷光。所以,与荧光材料相比,斯托克斯转移加大(当为普通有机物时,已知三重激发态比单重激发态的能量低0.1~2eV左右)。例如,在采用作为激发源的蓝光系统的发光转换成红光时,采用磷光材料的色彩转换层与采用荧光材料的情况相比,由于蓝光的吸收率更高,故每个分子的色彩转换率变高。换言之,由于采用上述荧光材料的色彩转换层不吸收蓝色光,所以,更多的蓝光透过了色彩转换层。为进行补充,不改变分散浓度而增大色色彩变换层的厚度,蓝光吸收率增加而使红光增强,但在制作有机EL元件时,由于存在来自色彩转换层的渗出物,例如水分或有机溶剂残留物,使含有有机EL元件的材料老化,出现不发光区域成为大问题,因此尽可能使色彩转换层的厚度变薄是有益的。在采用荧光材料的色彩转换层中联合采用吸收蓝光的主体材料,对客体吸收率低加以弥补,但在使用上述磷光材料时未必联合采用主体材料,即使单独使用磷光材料时也可以得到高的色彩转换效率,所以有利的是,联合采用主体材料的色彩转换层中,诸如主体分子发光、形成色彩转换层的性质变劣、基板制造成本增加等诸多问题也同时得到解决。另外,在采用主体时,如上述,当发荧光材料的浓度过高时,发生浓度骤减,多数发光显著减弱,但是,对于上述的发磷光材料与上述发荧光材料相比,已知很难发生浓度骤减,对分散浓度并无限制。例如,上述发磷光材料即使是粉末状态,所发射的光也比荧光材料多,反之,当分散浓度过低时,因氧分子的光猝灭作用产生的骤减作用而使发光减弱。以粉末状态使用的磷光材料的有效性在于可以抑制色彩转换层的老化。在基板制作期间色彩转换层总是暴露于光下,如其中色彩转换是作为一个要件进行的光刻法或ITO构图工序,故产生因光老化使色彩转换效率降低的问题。当采用分散于色彩转换层中的发光材料时,将每个单元上的发光材料暴露在光下,其老化非常迅速,很难防止。与此相比,将采用粉末态发磷光材料的色彩转换层大量暴露于光下,故可以得到抑制老化,寿命长,转换效率恒定的色彩转换层。
上述色彩转换层的设置位置不受特别限定,可根据目的加以适当选择,例如,当在进行全彩色显示时,优选设置在面板上。
本发明上述的有机EL元件中的上述色彩转换层优选能将入射光转变成比该光波长长100nm或100nm以上的波长的光,更优选能将入射光转变成比该光波长长150nm或150nm以上的波长的光。
上述色彩转换层优选可将紫外光波长范围的光变换成蓝光,再变换成红色。
上述色彩转换层的形成方法不受特别限定,可根据目的加以适当选择,例如汽相沉积法、涂布法等是合适的。
本发明的色彩转换层可采用公知的滤色器等。
-保护层-
对上述保护层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选择。但优选的保护层实例是能够防止促使有机EL元件变坏的分子或物质例如湿气和氧等渗入有机EL元件的层。
上述保护层材料的实例包括金属例如In、Sn、Pb、Au、Cu、Ag、Al、Ti和Ni等,金属氧化物例如MgO、SiO、SiO2、Al2O3、GeO、NiO、CaO、BaO、Fe2O3、Y2O3、TiO2等,氮化物例如SiN、SiNxOy等,金属氟化物例如MgF2、LiF、AlF3、CaF2,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亚胺,聚脲,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二氯二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和二氯二氟乙烯的共聚物,通过使包括四氟乙烯和至少一种共聚单体的单体混合物共聚合而获得的共聚物,在共聚物主链上具有环状结构的含氟共聚物,吸水率大于或等于1%的吸水材料,和吸水率小于或等于0.1%的防潮材料。
保护层可以通过适合的已知方法来制成,这些方法例如汽相沉积法、湿式成膜法、溅射法、反应物溅射法、MBE(分子束外延)法、簇离子束法、离子电镀法、等离子体聚合法(高频激发离子电镀法)、印刷法和转移法等。
-层结构-
对本发明有机EL元件的结构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来进行选择,即下述的层结构(1)-(13):
(1)正电极/正空穴注入层/正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负电极,
(2)正电极/正空穴注入层/正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负电极,
(3)正电极/正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负电极,
(4)正电极/正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负电极,
(5)正电极/正空穴注入层/正空穴传输层/发光和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负电极,
(6)正电极/正空穴注入层/正空穴传输层/发光和电子传输层/负电极,
(7)正电极/正空穴传输层/发光和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负电极,
(8)正电极/正空穴传输层/发光和电子传输层/负电极,
(9)正电极/正空穴注入层/正空穴传输和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负电极,
(10)正电极/正空穴注入层/正空穴传输和发光层/电子传输层/负电极,
(11)正电极/正空穴传输和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负电极,
(12)正电极/正空穴传输和发光层/电子传输层/负电极,
(13)正电极/正空穴传输和发光和电子传输层/负电极,等等。
当有机EL元件具有正空穴阻挡层时,其中第(1)至(13)种层结构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插有正空穴阻挡层的这种层结构也是合适的。
这些层结构中,第(4)种结构正电极/正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负电极示于图1中。有机EL元件10具有包括依次形成于玻璃基底12上的正电极14(例如ITO电极)、正空穴传输层16、发光层18、电子传输层20和负电极22(例如Al-Li电极)的层结构。正电极14(例如ITO电极)和负电极22(例如Al-Li电极)通过电源彼此连接。有机薄膜层24由正空穴传输层16、发光层18和电子传输层20形成。
优选本发明有机EL元件的发光半衰期很长,例如在50A/m2电流密度的连续驱动下,为5小时或更长,更优选为20小时或更长,进一步优选40小时或更长,尤其优选60小时或更长。
由于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的颜色发光峰值波长没有特别的限制,因此可适当地选自可见光范围,例如优选600nm-650nm。
考虑到本发明有机EL元件的发光电压,优选它在小于或等于10V电压时发光,更优选它在小于或等于8V电压时发光,进一步优选它在小于或等于7V电压时发光。
优选的是,使用5A/m2电流密度时,本发明有机EL元件的电流效率为10cd/A或更大,更优选为30cd/A或更大,进一步优选为40cd/A或更大。
-应用-
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特别适合用在如计算机、车载显示设备、室外显示设备、家庭设备、工业设备、家用电器、交通显示设备、钟表显示设备、日历显示设备、发冷光的屏幕和音频设备等各种领域,尤其适用于如下所述的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中。
(有机EL显示器)
除了利用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之外,对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并无特别限制,可以从已知结构中选择。
有机EL显示器可发出单色光、多色光或全色光类型。
该有机EL显示器可以是Japan Display Monthly,2000年9月,第33到37页公开的全色型显示器,也就是三色发光方法,其中分别发出对应三原色(蓝(B)、绿(G)和红(R))光的发光有机EL元件分布在基板上;白色光方法,其中从发白光的有机EL元件发出的白光通过滤色器分离为三原色;以及色彩转换法,其中从发蓝光的有机EL元件中发出的蓝光经荧光颜料层而转变为红(R)光和绿(G)光。在本发明中,因为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发蓝光,所以可以使用三色发光方法和色彩转换法,特别适用三色发光方法。
在采用本发明的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作为色彩转换材料的情况下,上述的色彩转换法特别适用。
采用该色彩转换法的本发明有机EL显示器的具体例子,例如,如图8所示,该有机EL显示器在对应于像素设置的电极25的整个表面上设置有发蓝光的有机薄膜层30,再在该层上设置有透明电极20。而在透明电极20上穿过保护层(平坦层)15设置发红光的色彩转换层60及红色过滤器65薄片,以及发绿光的色彩转换层70及绿色滤色器80薄片。而且,在其上设置玻璃基板10。
当在该有机EL显示器中的电极25及透明电极20间施加电压时,发蓝光的有机薄膜层30显示为发蓝光。发射蓝光的一部分透过透明电极20,透过保护层15、玻璃基板10,发射至外部。另一方面,在存在发红光的色彩转换层60及发绿光的色彩转换层70的区域,上述发出的蓝色在这些色彩转换层中分别变成红色、绿色,再透过红色滤色器65、绿色滤色器80,分别变成发红光、发绿光,透过玻璃基板10。结果是,在该有机EL显示器显示全彩色是可能的。
在采用本发明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发磷光材料)制成色彩转换层60和70的情况下,尤其是即便在发红光的色彩转换层中没有与主体材料等联合使用的情况下,可制成该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的单膜,除了制造容易的特点之外,它们的色彩转换效率优异。图3示出了采用3色发光法的有机EL显示器的结构,而图4示出了采用白色发光法的有机EL显示器的结构。图3及图4中的附图标记含义与图2中相同。
在采用上述三色发光法制造全彩色型有机EL显示器时,例如在采用发红光的上述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时(本发明上述的有机EL元件可用于发其它色彩的光,由上述的本发明有机EL元件可形成所有的色彩),还要求采用发绿光的有机EL元件及发蓝光的有机EL元件。
对用于发蓝光的有机EL元件并无特别限制,可以从公知的层结构中选择,例如为ITO(正电极)/NPD/Al-Li(负电极),等等。
对用于发绿光的有机EL元件并无特别限制,可以从公知的层结构中选择,例如为ITO(正电极)/NPD/Alq3/Al-Li(负电极),等等。
对有机EL显示器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来选择,但在NikkeiElectronics,No.765,2000年3月13日,55-62页中公开的无源矩阵板和有源矩阵板是适合的。
上述无源矩阵板例如可具有彼此平行布置在玻璃基底12上的条带形正电极14(例如ITO电极)。在正电极14上,发红光的条带形有机薄膜层24、发蓝光的有机薄膜层26和发绿光的有机薄膜层28依次平行布置并且有效地垂直于正电极14,如图5所示。在发红光的有机薄膜层24、发蓝光的有机薄膜层26和发绿光的有机薄膜层28上具有相同形状的负电极22。
在上述无源矩阵板上,包括多个正电极14的正电极线30和包括多个负电极22的负电极线32,例如,基本上成直角相交从而制成如图6所示的电路。每一个发红光、发蓝光和发绿光的有机薄膜层24、26和28被设置在各自的交叉点上,发挥着像素的作用,而多个有机EL元件34与各个像素相对应。在该无源矩阵板上,当通过恒流电源向正电极线30中的任一个正电极14和负电极线32中的任一个负电极22施加电流时,电流被施加到处于交叉点的有机EL薄膜层上,从而在该位置的有机EL薄膜层将会发光。通过控制每一像素单元的光发射,可以容易地形成全彩色图像。
在有源矩阵板上,例如,如图7所示,将扫描线、数据线和电源线布置在玻璃基底12上的网格图案中。与扫描线等等相连从而形成网格图案的TFT电路40被设置在各个方格中,并且设置在各个方格中的正电极14(例如ITO电极)能被TFT电路40驱动。发红光的条带形有机薄膜层24、发蓝光的有机薄膜层26和发绿光的有机薄膜层28依次彼此平行布置。负电极22也如此布置以便于覆盖发红光的有机薄膜层24、发蓝光的有机薄膜层26和发绿光的有机薄膜层28。发红光的有机薄膜层24、发蓝光的有机薄膜层26和发绿光的有机薄膜层28各自都形成正空穴传输层16、发光层18和电子传输层20。
在上述有源矩阵板上,如图8所示,彼此平行的多个扫描线46与彼此平行的多个数据线42和多个电源线44基本上成直角相交,从而形成网格,并且切换器TFT48和驱动器TFT50连接至各个网格形成电路。如果从驱动电路38施加电流,则可以为每个网格驱动切换器TFT48和驱动器TFT50。在每一个网格中,发蓝光、发绿光和发红光的有机薄膜元件24、26和28起像素的作用。在该有源矩阵板中,如果从驱动电路38向水平方向布置的扫描线46和垂直方向布置的数据线42之一施加电流,则安置在交叉点的切换器TFT48被驱动,结果驱动了驱动器TFT50,于是在该位置的有机EL元件52通过来自于电源线44的电流而发光。通过控制该像素单元的光发射,可以容易地形成全彩色图像。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特殊实施例,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合成实施例1
合成Pt(3,5-二(吡啶基)甲苯)(2-氟代苯酚)(以下以“Pt(dpt)(o2Fph)”表示)
按照下列方法合成(3,5-二(2-吡啶基)甲苯)(以下以“(dpt)”表示)。即将3,5-二溴代甲苯(5.0g,20mmol),2-三-n-丁基甲锡烷基吡啶(26.9g,73mmol),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1.55g,2.2mmol)和氯化锂(11.7g,276mmol)加入130ml甲苯中并回流两天。静置冷却后,加入50ml KF饱和水溶液。过滤出沉淀的固体,用少量冷却的甲苯(20×3次)洗涤,真空干燥。将得到的固体加入二氯甲烷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彻底洗涤。分离出有机层,用MgSO4粉末干燥后,用蒸发器除去溶剂。从二氯甲烷中重结晶,得到灰色的固体3,5-二(2-吡啶基)甲苯2.2g。收率为48%。
按照下列方法合成氯化Pt(3,5-(2-吡啶基)甲苯)(以下以“Pt(dpt)Cl”表示)。即将得到的3,5-二(2-吡啶基)甲苯(300mg,1.2mmol)和K2PtCl4(550mg,1.3mmol)加入脱气的乙酸(30ml)中并在130℃下回流两天。冷却至室温后,沉淀出浅黄色晶体。用甲醇、水和二乙醚彻底洗涤过滤出的固体,真空干燥。从二氯甲烷中重结晶出436mg黄色的粉末目标产物Pt(dpt)Cl。收率为75%。
Figure A20051005516200471
然后,按照下列方法合成氯化Pt(3,5-(2-吡啶基)甲苯)(2-氟代苯酚)(以下以“Pt(dpt)(o2Fph)”表示)。即将得到的Pt(dpt)Cl 200mg(0.21mmol)加入300ml丙酮中,搅拌。此时缓慢加入2-氟代苯酚47mg(0.42mmol)。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加入几滴纯水,进行反应,开始沉淀出黄色固体,搅拌3小时,同时加热。使反应体系冷却,过滤出沉淀的浅黄色固体,依次用纯水、甲醇、二乙醚彻底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到Pt(dpt)(o2Fph)黄色固体。收率为50%。
Figure A20051005516200472
(合成实施例2)
合成Pt(3,5-二(2-吡啶基)甲苯)(2,6-二甲基-苯酚)(以下以“Pt(dpt)(odmp)”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6-二甲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t)(odmp)。收率为65%。
(合成实施例3)
合成Pt(3,5-二(2-吡啶基)甲苯)(2-苯基苯酚)(以下以“Pt(dpt)(o2p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苯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t)(o2pph)。收率为70%。
(合成实施例4)
合成Pt(3,5-二(2-吡啶基)甲苯)(2,6-二苯基苯酚)(以下以“Pt(dpt)(o26dp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6-二苯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t)(o26dpph)。收率为60%。
(合成实施例5)
合成Pt(3,5-二(2-吡啶基)甲苯)(3,5-二甲基吡唑)(以下以“Pt(dpt)(dmpr)”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3,5-二甲基吡唑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t)(dmpr)。收率为68%。
(合成实施例6)
合成Pt(3,5-二(2-吡啶基)甲苯)(5-甲基-1H-1,2,3-苯并三唑)(以下以“Pt(dpt)(mbtaz)”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5-甲基-1H-1,2,3-苯并三唑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t)(mbtaz)。收率为62%。
(合成实施例7)
合成Pt(1,3-二(2-吡啶基)苯)(2-氟代苯酚)(以下以“Pt(dpb)(o2Fph)”表示)
按照下列方法合成(1,3-二(2-吡啶基)苯)(以下以“(dpb)”表示)。即将1,3-二溴代苯(4.74g,20mmol),2-三-n-丁基甲锡烷基吡啶(26.9g,73mmol),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1.55g,2.2mmol)以及氯化锂(11.7g,276mmol)加入130ml甲苯中并回流两天。静置冷却之后,加入50ml KF饱和水溶液。过滤出沉淀的固体,用小量冷却的甲苯(20×3次)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将得到的固体置入二氯甲烷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彻底洗涤。分离出有机层,用MgSO4粉末干燥之后,用蒸发器除去溶剂。从二氯甲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灰色的固体目标1,3-二(2-吡啶基)苯2.3g。收率为50%。
按照下列方法合成氯化Pt(1,3-(2-吡啶基)苯)(以下以“Pt(dpb)Cl”表示)。也就是说,将得到的1,3-二(2-吡啶基)苯(283mg,1.22mmol)和K2PtCl4(550mg,1.3mmol)加入脱气的乙酸(30ml)中并在130℃下回流两天。冷却至室温后,沉淀出浅黄色晶体。用甲醇、水和二乙醚彻底洗涤过滤出的固体,真空下干燥。从二氯甲烷中重结晶出410mg黄色的粉末目标产物Pt(dpb)Cl。收率为72%。
然后,按照下列方法合成氯化Pt(1,3-二(2-吡啶基)苯)(2-氟代苯酚)(以下以“Pt(dpb)(o2Fph)”表示)。即将得到的Pt(dpb)Cl 100mg加入30ml丙酮中进行搅拌。此时缓慢加入2-氟代苯酚49mg(0.44mmol)。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加入几滴纯水进行反应,开始沉淀出黄色固体,搅拌3小时,同时加热。使反应体系冷却,过滤出沉淀的浅黄色固体,依次用纯水、甲醇、二乙醚彻底洗涤,真空干燥,得到Pt(dpb)(o2Fph)黄色固体。收率为45%。
(合成实施例8)
合成Pt(1,3-(2-吡啶基)苯)(2,6-二甲基-苯酚)(以下以“Pt(dpb)(odmp)”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7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6-二甲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7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b)(odmp)。收率为58%。
(合成实施例9)
合成Pt(1,3-二(2-吡啶基)苯)(2-苯基苯酚)(以下以“Pt(dpb)(o2p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7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苯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7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b)(o2pph)。收率为64%。
(合成实施例10)
合成Pt(1,3-二(2-吡啶基)苯)(2,6-二苯基苯酚)(以下以“Pt(dpb)(o26dp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7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6-二苯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7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b)(o26dpph)。收率为53%。
(合成实施例11)
合成Pt(1,3-二(2-吡啶基)苯)(3,5-二甲基吡唑)(以下以“Pt(dpb)(dmpr)”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7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3,5-二甲基吡唑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7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b)(dmpr)。收率为55%。
(合成实施例12)
合成Pt(1,3-二(2-吡啶基)苯)(5-甲基-1H-1,2,3-苯并三唑)(以下以“Pt(dpb)(mbtaz)”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7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5-甲基-1H-1,2,3-苯并三唑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7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b)(mbtaz)。收率为50%。
(合成实施例13)
合成Pt(3,5-二(1-异喹啉基)甲苯)(2-氟代苯酚)(以下以“Pt(diqt)(o2Fph)”表示)
按照下列方法合成(3,5-二(1-异喹啉基)甲苯)(以下以“(diqt)”表示)。即将3,5-二溴代甲苯(5.0g,20mmol),2-三-n-丁基甲锡烷基-异-喹啉(28.8g,73mmol),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1.55g,2.2mmol)以及氯化锂(11.7g,276mmol)置入130ml甲苯中并回流两天。静置冷却之后,加入50ml KF饱和水溶液。过滤出沉淀的固体,用小量冷却的甲苯(20×3次)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将得到的固体置入二氯甲烷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彻底洗涤。分离出有机层,用MgSO4粉末干燥之后,用蒸发器除去溶剂。从二氯甲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灰色的固体目标产物3,5-二(1-异喹啉基)甲苯2.8g。收率为41%。
Figure A20051005516200511
按照下列方法合成氯化Pt(3,5-二(1-异喹啉基)甲苯)(以下以“Pt(diqt)Cl”表示)。也就是说,将得到的3,5-二(1-异喹啉基)甲苯(422mg,1.22mmol)和K2PtCl4(550mg,1.33mmol)加入脱气的乙酸(30ml)中并在130℃下回流两天。冷却到环境温度之后,沉淀出浅黄色晶体。用甲醇、水和二乙醚彻底洗涤过滤出的固体,真空干燥。从二氯甲烷中重结晶得到的粗粉末,获得452mg Pt(diqt)Cl。收率为64%。
Figure A20051005516200521
然后,按照下列方法合成氯化Pt(3,5-二(1-异喹啉基)甲苯)(2-氟代苯酚)(以下以“Pt(diqt)(o2Fph)”表示)。即将得到的Pt(diqt)Cl127mg(0.22mmol)加入30ml丙酮中进行搅拌。此时缓慢加入2-氟代苯酚49mg(0.44mmol)。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加入几滴纯水进行反应,开始沉淀出黄色固体,搅拌3小时,同时加热。使反应体系冷却,过滤出沉淀的浅黄色固体,依次用纯水、甲醇、二乙醚彻底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到Pt(diqt)(o2Fph)黄色固体。收率为45%。
Figure A20051005516200522
(合成实施例14)
合成Pt(3,5-二(1-异喹啉基)甲苯)(2,6-二甲基-苯酚)(以下以“Pt(diqt)(odmp)”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3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6-二甲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3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棕色固体Pt(diqt)(odmp)。收率为45%。
(合成实施例15)
合成Pt(3,5-二(1-异喹啉基)甲苯)(2-苯基苯酚)(以下以“Pt(diqt)(o2p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3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苯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3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棕色固体Pt(diqt)(o2pph)。收率为42%。
(合成实施例16)
合成Pt(3,5-二(1-异喹啉基)甲苯)(2,6-二苯基苯酚)(以下以“Pt(diqt)(o26dp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3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6-二苯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3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棕色固体Pt(diqt)(o26dpph)。收率为40%。
(合成实施例17)
合成Pt(3,5-二(1-异喹啉基)甲苯)(3,5-二甲基苯酚)(以下以“Pt(diqt)(dmpr)”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3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3,5-二甲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3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红棕色固体Pt(diqt)(dmpr)。收率为40%。
(合成实施例18)
合成Pt(3,5-二(1-异喹啉基)甲苯)(5-甲基-1H-1,2,3-苯并三唑)(以下以“Pt(diqt)(mbtaz)”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3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5-甲基-1H-1,2,3-苯并三唑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3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红色固体Pt(diqt)(mbtaz)。收率为42%。
(合成实施例19)
合成Pt(3,5-三吡啶)(2-氟代苯酚)(以下以“Pt(tp)(o2Fph)”表示)
按照下列方法合成3,5-三吡啶(以下以“(tp)”表示)。即将3,5-二溴代甲苯(4.74g,20mmol),2-三-n-丁基甲锡烷基吡啶(26.9g,73mmol),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1.55g,2.2mmol)以及氯化锂(11.7g,276mmol)加入130ml甲苯中并回流两天。静置冷却之后,加入50ml KF饱和水溶液。过滤出沉淀的固体,用小量冷却的甲苯(20×3次)洗涤,真空干燥。将得到的固体置入二氯甲烷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彻底洗涤。分离出有机层,用MgSO4粉末干燥之后,用蒸发器除去溶剂。从二氯甲烷中进行重结晶,得到灰色的固体目标产物3,5-三吡啶2.3g,收率为40%。
按照下列方法合成氯化Pt(3,5-三吡啶)(以下以“Pt(tp)Cl”表示)。即将得到的3,5-三吡啶(284mg,1.22mmol)和K2PtCl4(550mg,1.33mmol)加入脱气的乙酸(30ml)中并在130℃下回流两天。冷却至室温后,沉淀出浅黄色晶体。用甲醇、水和二乙醚彻底洗涤过滤出的固体,真空干燥。从二氯甲烷中重结晶得到的粗粉末,获得Pt(tp)Cl 390mg。收率为69%。
Figure A20051005516200542
然后,按照下列方法合成氯化Pt(3,5-三吡啶)(2-氟代苯酚)(以下以“Pt(tp)(o2Fph)”表示)。即将得到的Pt(tp)Cl 122mg(0.22mmol)置于30ml丙酮中进行搅拌。此时缓慢加入2-氟代苯酚49mg(0.44mmol)。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加入几滴纯水,进行反应,开始沉淀出黄色固体,搅拌3小时,同时加热。使反应体系冷却,过滤出沉淀的黄色固体,依次用纯水、甲醇、二乙醚彻底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到Pt(tp)(o2Fph)黄色固体。收率为60%。
(合成实施例20)
合成Pt(3,5-三吡啶)(2,6-二甲基-苯酚)(以下以“Pt(tp)(odmp)”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9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6-二甲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9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tp)(odmp)。收率为40%。
(合成实施例21)
合成Pt(3,5-三吡啶)(2-苯基苯酚)(以下以“Pt(tp)(o2p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9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苯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9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tp)(o2pph)。收率为35%。
(合成实施例22)
合成Pt(3,5-三吡啶)(2,6-二苯基苯酚)(以下以“Pt(tp)(o26dp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9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6-二苯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9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黄色固体Pt(tp)(o26dpph)。收率为32%。
(合成实施例23)
合成Pt(3,5-三吡啶)(3,5-二甲基吡唑)(以下以“Pt(tp)(dmpr)”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9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3,5-二甲基吡唑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9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黄色固体Pt(tp)(dmpr)。收率为37%。
(合成实施例24)
合成Pt(3,5-三吡啶)(5-甲基-1H-1,2,3-苯并三唑)(以下以“Pt(tp)(mbtaz)”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9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5-甲基-1H-1,2,3-苯并三唑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9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黄色固体Pt(tp)(mbtaz),收率为38%。
(合成实施例25)
合成Pt(1,3-二(N-吡唑基)苯)(2-氟代苯酚)(以下以“Pt(dpzb)(o2Fph)”表示)
按照下列方法合成1,3-二(N-吡唑基)苯(以下以“(dpzb)”表示)。具体来讲,将1,3-二碘代苯(6.6g,20mmol),吡唑(3.26g,48mmol),CuI(76mg,0.4mmol),反式-二氨基环己烷(456mg,4mmol),磷酸钾(17.8g,84mmol),以及十二烷(1.36g,8mmol)加入40ml二噁烷中并回流两天。静置冷却之后,加入120ml乙酸乙酯,进一步使600ml作为流出物的乙酸乙酯流经硅胶柱。浓缩流出物。由采用己烷∶乙酸乙酯=50∶1为流出物和硅胶柱的柱层析得到2.2g目标产物(浅黄色晶体)1,3-二(N-吡唑基)苯。收率为52%。
Figure A20051005516200561
按照下列方法合成氯化Pt(二(N-吡唑基)苯)(以下以“Pt(dpzb)Cl”表示)。即将得到的1,3-二(N-吡唑基)苯(256mg,1.22mmol)和K2PtCl4(550mg,1.33mmol)加入脱气的乙酸(30ml)中并在130℃下回流两天。冷却至室温后,沉淀出浅黄色晶体。用甲醇、水和二乙醚彻底洗涤过滤出的固体,真空下干燥。从二氯甲烷中重结晶得到的粗粉末,获得Pt(dpzb)Cl 410mg。收率为76%。
Figure A20051005516200571
然后,按照下列方法合成氯化Pt(二(N-吡唑基)苯)(2-氟代苯酚)(以下以“Pt(dpzb)(o2Fph)”表示)。即将得到的Pt(dpzb)Cl 97mg(0.22mmol)加入30ml丙酮中进行搅拌。此时缓慢加入2-氟代苯酚49mg(0.44mmol)。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加入几滴纯水进行反应,开始沉淀出黄色固体,搅拌3小时,同时加热。使反应体系冷却,过滤出沉淀的黄色固体,依次用纯水、甲醇、二乙醚彻底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到Pt(dpzb)(o2Fph)黄色固体。收率为45%。
(合成实施例26)
合成Pt(1,3-二(N-吡唑基)苯)(2,6-二甲基-苯酚)(以下以“Pt(dpzb)(odmp)”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25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6-二甲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25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zb)(odmp)。收率为43%。
(合成实施例27)
合成Pt(1,3-二(N-吡唑基)苯)(2-苯基苯酚)(以下以“Pt(dpzb)(o2p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25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苯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25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zb)(o2pph)。收率为40%。
(合成实施例28)
合成Pt(1,3-二(N-吡唑基)苯)(2,6-二苯基苯酚)(以下以“Pt(dpzb)(o26dp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25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6-二苯基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25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黄色固体Pt(dpzb)(o26dpph)。收率为36%。
(合成实施例29)
合成Pt(1,3-二(N-吡唑基)苯)(3,5-二甲基吡唑)(以下以“Pt(dpzb)(dmpr)”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25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3,5-二甲基吡唑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25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黄色固体Pt(dpzb)(dmpr)。收率为40%。
(合成实施例30)
合成Pt(1,3-二(N-吡唑基)苯)(5-甲基-1H-1,2,3-苯并三唑)(以下以“Pt(dpzb)(mbtaz)”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25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5-甲基-1H-1,2,3-苯并三唑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25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黄色固体Pt(dpzb)(mbtaz)。收率为38%。
(合成实施例31)
合成Pt(3,5-二(2-吡啶基)甲苯)(2,6-二甲基-苯硫吩)(以下以“Pt(dpt)(sdmp)”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6-二甲基-苯硫吩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t)(sdmp)。收率为67%。
(合成实施例32)
合成Pt(3,5-二(2-吡啶基)甲苯)(2-氯代苯酚)(以下以“Pt(dpt)(o2Cl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氯代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t)(o2Clph)。收率为65%。
(合成实施例33)
合成Pt(3,5-二(2-吡啶基)甲苯)(2-溴代苯酚)(以下以“Pt(dpt)(o2Brph)”表示)
除了将合成实施例1中的2-氟代苯酚换为2-溴代苯酚之外,其余按照合成实施例1中的相同方式进行,得到浅黄色固体Pt(dpt)(o2Brph)。收率为53%。
Figure A20051005516200601
(比较合成实施例1)
合成联苯基草酸Pt(3,5-二(2-吡啶基)甲苯)(以下以“Pt(dpt)(oph)”表示)
向30ml丙酮中加入氯化Pt(3,5-二(2-吡啶基)甲苯)100mg(0.21mmol)并进行搅拌。此时缓慢滴加入溶解于20ml甲醇中的53g(0.32mmol)苯氧化钠三水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滴入几滴水进行反应,开始沉淀出浅黄色固体,反应体系在加热的同时搅拌3小时。冷却反应体系,过滤出沉淀的浅黄色固体,依次用纯水、甲醇和二乙基醚彻底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目标产物Pt(dpt)(oph)浅黄色固体。收率为80%。
(比较合成实施例2)
合成Pt(3,5-二(2-吡啶基)甲苯)(1,2,4-三唑盐)(以下以“Pt(dpt)(taz)”表示)
向30ml丙酮中加入氯化Pt(3,5-二(2-吡啶基)甲苯)100mg(0.21mmol)并搅拌。此时缓慢滴加入溶解于20ml甲醇中的29g(0.32mmol)1,2,4-三唑钠,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滴入几滴水进行反应,开始沉淀出浅黄色固体,反应体系在加热的同时搅拌3小时。冷却反应体系,过滤出沉淀的浅黄色固体,依次用纯水、甲醇和二乙基醚彻底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到目标产物Pt(dpt)(taz)浅黄色固体。收率为82%。
Figure A20051005516200611
(比较合成实施例3)
合成2-苯并噻唑草酸Pt(3,5-二(2-吡啶基)甲苯)(以下以“Pt(dpt)(obtz)”表示)
向30ml二甲基亚砜(DMSO)中加入氯化Pt(3,5-二(2-吡啶基)甲苯)100mg(0.21mmol)并进行搅拌。此时加入200mg(3.5mmol)KOH粉末,在室温下搅拌10分钟。如果滴入几滴纯水,则进行反应,开始沉淀出浅黄色的固体,反应体系在加热的同时搅拌3小时。冷却反应体系,过滤出沉淀的浅黄色固体,依次用纯水、甲醇和二乙基醚彻底洗涤,在真空下干燥,得到目标产物Pt(dpt)(obtz)的浅黄色固体。收率为69%。
Figure A20051005516200612
(比较合成实施例4)
合成联苯基草酸Pt(1,3-二(2-吡啶基)苯)(以下以“Pt(dpb)(oph)”表示)
除了将比较合成实施例1中的氯化Pt(3,5-二(2-吡啶基)甲苯)换成氯化Pt(1,3-二(2-吡啶基)苯)之外,其余按照比较合成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进行,得到Pt(dpb)(oph)的橙色固体。收率为45%。
Figure A20051005516200621
(比较合成实施例5)
合成联苯基氧化Pt(3,5-二(1-异喹啉基)甲苯)(以下以“Pt(diqt)(obp)”表示)
除了将比较合成实施例1中的氯化Pt(3,5-二(2-吡啶基)甲苯)换成氯化Pt(3,5-二(1-异喹啉基)甲苯)之外,其余按照比较合成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进行,得到Pt(diqt)(obp)的橙色固体。收率为83%。
(比较合成实施例6)
合成苯氧化Pt(3,5-二(2-吡啶基)吡啶)(以下以“Pt(dppr)(oph)”表示)
除了将比较合成实施例1中的氯化Pt(3,5-二(2-吡啶基)甲苯)换成氯化Pt(3,5-二(2-吡啶基)吡啶)之外,其余按照比较合成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进行,得到Pt(dppr)(oph)的橙色固体。收率为55%。
(比较合成实施例7)
合成苯氧化Pt(1,3-二(N-吡唑)苯)(以下以“Pt(dpzb)(oph)”表示)
除了将比较合成实施例1中的氯化Pt(3,5-二(2-吡啶基)甲苯)换成氯化Pt(1,3-二(N-吡唑)苯)之外,其余按照比较合成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进行,得到Pt(dpzb)(oph)的橙色固体。收率为40%。
Figure A20051005516200631
此时,分别将从合成实施例1到33中得到的每个有机金属络合物中的上述三合配体和单齿配体列于表3和表4中。将合成实施例1到30中上述三合配体和单齿配体的组合列于表5中。
表3
Figure A20051005516200632
表4
Figure A20051005516200633
表5
  配体   dpt   dpb   diqt   tp   dpzb
o2Fph   合成实施例1   合成实施例7   合成实施例13   合成实施例19   合成实施例25
odmp   合成实施例2   合成实施例8   合成实施例14   合成实施例20   合成实施例26
o2pph   合成实施例3   合成实施例9   合成实施例15   合成实施例21   合成实施例27
o26dpph   合成实施例4   合成实施例10   合成实施例16   合成实施例22   合成实施例28
dmpr   合成实施例5   合成实施例11   合成实施例17   合成实施例23   合成实施例29
mbtaz   合成实施例6   合成实施例12   合成实施例18   合成实施例24   合成实施例30
(实施例1)
在玻璃基底上通过共蒸发方法将合成实施例1中合成的Pt(dpt)(o2Fph)制成厚50nm的薄膜(发光固体),依据汽相沉积速率以2%掺杂入CBP中。按照下列的测定方法,以三(8-羟基喹啉)铝(Alq3)薄膜的已知PL量子产率(PL量子产率:22%)为参照,计算该薄膜(发光固体)的PL量子产率(光致发光)。
也就是说,将来自光源的激发光(365nm恒定光)倾斜地照射透明基底上的薄膜样品上。由分光辐射谱仪(Minolta,CS-1000)104测定薄膜的PL光谱,由该PL光谱转换计算出PL光子数目[P(样品)]。在进行发光测定的同时,由光电二极管检测从样品透射和反射的激发光的总强度[I(样品)]。然后,对参照物Alq3薄膜(PL量子产率22%)也进行同样的测定,计算参照物的PL光子数目[P(参照物)]以及透射的和反射的激发光的总强度[I(参照物)]。接下来计算仅在透明基底上的激发光的透射和反射的激发光的总强度[I(基底)]。薄膜样品的PL量子产率可由下式计算:
Figure A20051005516200641
(实施例2-30,30a-c,以及比较实施例1-7)
除了将作为发光材料的有机金属络合物从Pt(dpt)(o2Fph)换为表6-表8所列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由上述的合成实施例合成)之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所形成的薄膜(发光固体)发磷光的量子产率。结果示于表6到表8中。
表6
  发光材料   发射峰   PL量子户率(%)
  实施例1   Pt(dpt)(o2Fph)   516   99
  实施例2   Pt(dpt)(odmp)   529   77
  实施例3   Pt(dpt)(o2pph)   525   94
  实施例4   Pt(dpt)(o26dpph)   527   97
  实施例5   Pt(dpt)(dmpr)   504   96
  实施例6   Pt(dpt)(mbtaz)   505   92
  实施例7   Pt(dpb)(o2Fph)   505   94
  实施例8   Pt(dpb)(odmp)   516   70
  实施例9   Pt(dpb)(o2pph)   512   92
  实施例10   Pt(dpb)(o26dpph)   515   95
  实施例11   Pt(dpb)(dmpr)   496   91
  实施例12   Pt(dpb)(mbtaz)   497   90
  实施例13   Pt(diqt)(o2Fph)   605   75
  实施例14   Pt(diqt)(odmp)   608   64
  实施例15   Pt(diqt)(o2pph)   603   79
  实施例16   Pt(diqt)(o26dpph)   605   84
  实施例17   Pt(diqt)(dmpr)   600   80
  实施例18   Pt(diqt)(mbtaz)   601   75
  实施例19   Pt(tp)(o2Fph)   475   85
  实施例20   Pt(tp)(odmp)   480   72
  实施例21   Pt(tp)(o2pph)   477   84
  实施例22   Pt(tp)(o26dpph)   479   88
  实施例23   Pt(tp)(dmpr)   474   83
  实施例24   Pt(tp)(mbtaz)   475   81
  实施例25   Pt(dpzb)(o2Fph)   445   69
  实施例26   Pt(dpzb)(odmp)   450   56
  实施例27   Pt(dpzb)(o2pph)   447   70
  实施例28   Pt(dpzb)(o26dpph)   449   71
实施例29 Pt(dpzb)(dmpr) 443 67
  实施例30   Pt(dpzb)(mbtaz)   445   65
表7
  发光材料   发射峰(nm)   PL量子产率(%)
  实施例30a   Pt(dpt)(sdmp)   535   91
  实施例30b   Pt(dpt)(o2Clph)   519   94
  实施例30c   Pt(dpt)(o2Brph)   522   91
表8
  发光材料   发射峰   PL量子产率(%)
  比较实施例1   Pt(dpt)(oph)   523   98
  比较实施例2   Pt(dpt)(taz)   503   98
  比较实施例3   Pt(dpt)(obtz)   504   94
  比较实施例4   Pt(dpb)(oph)   511   95
  比较实施例5   Pt(diqt)(oph)   608   80
  比较实施例6   Pt(tp)(oph)   476   85
  比较实施例7   Pt(dpzp)(oph)   447   70
从表6到表8所示的结果来看,显然本发明有机金属络合物制成的发磷光薄膜具有非常高的磷光发射量子产率。
(实施例31)
采用得到的有机金属络合物Pt(dpt)(o2Fph)作为发光层的发光材料而制造出叠层型的有机EL元件。采用水、丙酮和异丙醇清洗其上附着有ITO电极的玻璃基底。采用真空汽相沉积设备(真空度=1×10-4Pa,基底温度=室温)在该ITO电极上形成作为正空穴注入层的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2-TNATA),至厚度为4nm。然后在正空穴注入层上形成作为正空穴传输层的上述NPD,至厚度达10nm。在发光层上形成作为正空穴阻挡层的上述BCP,至厚度为20nm。在该正空穴阻挡层上形成作为电子传输层的上述Alq3,至厚度达20nm。然后在该电子传输层上汽相沉积LiF至厚度为0.5nm,最后汽相沉积铝至厚度为100nm,并在氮气氛下密封。
在上述所制造的叠层型有机EL元件中,以ITO作为正电极,以铝作为负电极,施加电压并测定EL性质。将电流密度为5A/m2时的电压和电流效率列入表8中。
(实施例32-60,实施例60a-60c,以及比较实施例8-14)
除了将作为发光材料的Pt(dpt)(o2Fph)换成表8到表10中所列的有机金属络合物(按照上述的合成实施例合成)之外,在与实施例31相同的条件下制造有机EL元件。在这些有机EL元件中,采用ITO作为正电极而采用铝作为负电极,施加电压,如实施例31中一样测定EL性质。将电流密度为5A/m2时的电压和电流效率列入表9至表11中。
表9
  发光材料   电压(V)   电流效率(cd/A)
  实施例31   Pt(dpt)(o2Fph)   6.2   58.5
  实施例32   Pt(dpt)(odmp)   6.2   47.5
  实施例33   Pt(dpt)(o2pph)   6.1   59.2
  实施例34   Pt(dpt)(o26dpph)   6.1   60.4
  实施例35   Pt(dpt)(dmapr)   6.3   57.5
  实施例36   Pt(dpt)(mbtaz)   6.3   57.9
  实施例37   Pt(dpb)(o2Fph)   6.3   52.5
  实施例38   Pt(dpb)(odmp)   6.3   45.5
  实施例39   Pt(dpb)(o2pph)   6.3   53.6
  实施例40   Pt(dpb)(o26dpph)   6.2   54.8
  实施例41   Pt(dpb)(dmpr)   6.3   50.1
  实施例42   Pt(dph)(mbtaz)   6.4   51
  实施例43   Pt(diqt)(o2Fph)   5.9   13.1
  实施例44   Pt(diqt)(odmp)   5.9   11.5
  实施例45   Pt(diqt)(o2pph)   5.8   13.8
  实施例46   Pt(diqt)(o26dpph)   5.8   14.5
  实施例47   Pt(diqt)(dmpr)   5.9   13.9
  实施例48   Pt(diqt)(mbtaz)   5.9   14.1
  实施例49   Pt(tp)(o2Fph)   6.8   25.3
  实施例50   Pt(tp)(odmp)   6.8   23.7
  实施例51   Pt(tp)(o2pph)   6.7   26.5
  实施例52   Pt(tp)(o26dpph)   6.7   28.3
  实施例53   Pt(tp)(dmpr)   6.8   24.3
  实施例54   Pt(tp)(mbtaz)   6.8   24.9
  实施例55   Pt(dpzb)(o2Fph)   7.2   11.1
  实施例56   Pt(dpzb)(odmp)   7.2   10.2
  实施例57   Pt(dpzb)(o2pph)   7.1   11.3
  实施例58   Pt(dpzb)(o26dpph)   7.1   11.8
  实施例59   Pt(dpzb)(dmpr)   7.3   10.9
  实施例60   Pt(dpzb)(mbtaz)   7.2   11.3
表10
  发光材料   电压(V)   电流效率(cd/A)
  实施例60a   Pt(dpt)(sdmp)   6.1   55.3
  实施例60b   Pt(dpt)(o2Clph)   6.2   48.5
  实施例60c   Pt(dpt)(o2Brph)   6.2   44.2
表11
  发光材料   电压(V)   电流效率(cd/A)
  比较实施例8   Pt(dpt)(oph)   6.2   59
  比较实施例9   Pt(dpt)(taz)   6.3   55.7
  比较实施例10   Pt(dpt)(obtz)   6.2   55.9
  比较实施例11   Pt(dpb)(oph)   6.3   57.3
  比较实施例12   Pt(diqt)(oph)   5.8   13.3
  比较实施例13   Pt(tp)(oph)   6.8   25.6
  比较实施例14   Pt(dpzp)(oph)   7.1   10.9
表9到表11的结果明显地表明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实施例30-60和实施例60a-60c)整体上表现出非常高的EL效率。
(实施例61-90和比较实施例15-21)
采用10A/m2的电流密度分别连续驱动实施例31-60和比较实施例8-14制造的有机EL元件。初始亮度和初始亮度的半衰期列于表12和表13中。
表12
发光材料   10A/m2电流密度中的初始亮度(cd/m2)  0A/m2电流密度中的亮度半衰期(h)   50A/m2电流密度中的初始亮度(cd/m2)   50A/m2电流密度中的亮度半衰期(h)
 实施例61   Pt(dpt)(o2Fph)   580  1830   2610   330
 实施例62   Pt(dpt)(odmp)   471  1930   2120   350
 实施例63   Pt(dpt)(o2pph)   585  1790   2620   320
 实施例64   Pt(dpt)(o26dpph)   600  1880   2680   340
 实施例65   Pt(dpt)(dmpr)   571  1850   2550   330
 实施例66   Pt(dpt)(mbtaz)   574  1760   2570   310
 实施例67   Pt(dpb)(o2Fph)   522  1770   2330   310
 实施例68   Pt(dpb)(odmp)   452  1910   2000   350
 实施例69   Pt(dpb)(o2pph)   534  1870   2390   340
 实施例70   Pt(dpb)(o26dpph)   545  1850   2450   330
 实施例71   Pt(dpb)(ampr)   499  1790   2200   320
 实施例72   Pt(dpb)(mbtaz)   504  1790   2210   320
 实施例73   Pt(diqt)(o2Fph)   129  3530   560   690
 实施例74   Pt(diqt)(odmp)   112  4220   490   810
 实施例75   Pt(diqt)(o2pph)   135  3800   590   740
 实施例76   Pt(diqt)(o26dpph)   142  3890   620   750
 实施例77   Pt(diqt)(dmpr)   136  3690   600   730
 实施例78   Pt(diqt)(mbtaz)   139  3700   610   730
 实施例79   Pt(tp)(o2Fph)   260  1210   1110   220
 实施例80   Pt(tp)(odmp)   235  1390   1030   240
 实施例81   Pt(tp)(o2pph)   264  1240   1150   220
 实施例82   Pt(tp)(o26dpph)   285  1270   1270   230
 实施例83   Pt(tp)(ampr)   241  1190   1060   210
 实施例84   Pt(tp)(mbtaz)   246  1200   1090   220
 实施例85   Pt(dpzb)(o2Fph)   108  1030   470   190
 实施例86   Pt(dpzb)(odmp)   100  1150   440   210
 实施例87   Pt(dpzb)(o2pph)   110  1070   470   200
 实施例88   Pt(dpzb)(o26dpph)   114  1130   480   210
 实施例89   Pt(dpzb)(dmpr)   107  1100   470   210
 实施例90   Pt(dpzb)(mbtaz)   111  1140   470   220
 实施例90a   Pt(dpt)(sdmp)   462  1780   2020   320
 实施例90b   Pt(dpt)(o2Clph)   530  1230   2420   210
 实施例90c   Pt(dpt)(o2Brph)   520  930   2370   170
表13
发光材料   10A/m2电流密度中的初始亮度(cd/m2)  0A/m2电流密度中的亮度半衰期(h)   50A/m2电流密度中的初始亮度(cd/m2)   50A/m2电流密度中的亮度半衰期(h)
  比较实施例15 Pt(dpt)(oph)   585  350   2610   58
  比较实施例16 Pt(dpt)(taz) 521 290 2090 42
  比较实施例17 Pt(dpt)(obtz)   545  310   2570   52
  比较实施例18 Pt(dpb)(oph)   469  340   2080   55
  比较实施例19 Pt(diqt)(oph) 131 560 580 98
  比较实施例20 Pt(tp)(oph)   264  180   1160   32
  比较实施例21 Pt(dpzp)(oph) 106 130 446 21
表12到表13所示的结果明显表明,与比较实施例15-21相比,本发明有机EL元件(实施例61-90和实施例90a-90c)的亮度半衰期非常长,且寿命非常长。
根据本发明可解决本领域固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在有机EL元件和发光器中作为发光材料和色彩转换材料的合适有机金属络合物和发光固体,其显示出高亮度和寿命长的磷光发射。本发明可提供利用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或发光固体的有机EL元件,其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热和电稳定性、以及非常长的寿命。此外可提供适用于全色显示器中的有机EL显示器等,其采用上述的有机EL元件,具有高性能和优异的色彩平衡而不改变发光面积,平均驱动电流可是恒定的,不依赖于发光像素,且具有非常长的工作寿命。
本发明的有机金属络合物或发光固体表现出发磷光的性质,适于用作有机EL元件或发光器等中的发光材料、色彩转变材料等。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采用了这一有机金属络合物,因此具有优异的寿命、发光效率、热和电稳定性、色彩转变效率等,还具有工作寿命长的特点,可适用于各种领域,如计算机、车载显示设备、室外显示设备、家庭设备、工业设备、家用电器、交通显示设备、钟表显示设备、日历显示设备、发冷光的屏幕和音频设备,特别适用于发光器和后述的本发明的有机EL元件中。
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器采用上述的有机EL元件,因此性能高、寿命长,可适用于各种领域如电视、便携式电话、计算机、车载显示设备、室外显示设备、家庭设备、工业设备、家用电器、交通显示设备、钟表显示设备、日历显示设备、发冷光的屏幕和音频设备中。

Claims (41)

1.有机金属络合物,包括:
金属原子;
通过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且碳原子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的三合配体;以及
通过选自N原子、O原子和S原子中的一个与上述的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的单齿配体,其包括在离金属原子的键合位置最远位置之外的其它位置上具有取代基的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取代基选自于烷基或芳基。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三合配体中的两个氮原子和碳原子这三个原子分别是不同的环结构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当该两个氮原子分别被指定为第一氮原子和第二氮原子时,与含第一氮原子的环结构中的第一氮原子联结的原子连接到含碳原子的环结构中与第一碳原子联结的原子上;
与含第二氮原子的环结构中的第二氮原子联结的原子连接到含碳原子的环结构中与第二碳原子联结的原子上。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与第一碳原子和第二碳原子联结的原子是碳原子。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由下列的通式(1)表示:
Figure A2005100551620002C1
通式(1)
对于通式(1),M表示金属原子;Ar1,Ar2和Ar3表示环结构,且都与M键接,Ar1和Ar2相键接,Ar2和Ar3相键接,整体上形成了与M进行三原子键合的三合配体;Ar1上的N表示氮原子,其包括Ar1中所示的环结构;Ar2上的C表示碳原子,其包括Ar2中所示的环结构;Ar3上的N表示氮原子,其包括Ar3中所示的环结构;R1,R2和R3可以彼此相同也可彼此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它们可为多个,相邻的基团可键接形成环结构;L表示单齿配体,其中含有通过选自N,O和S其中之一的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的环结构;R4表示在L中除M对位之外的其它位置上取代的取代基。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Ar1,Ar2和Ar3选自五元环、六元环和稠合环基团。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Ar2至少是苯环结构、吡啶环结构、嘧啶环结构或芘环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Ar1或Ar3是同素环共轭芳基或多环共轭芳基。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Ar1和Ar3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金属原子是选自Fe,Co,Ni,Ru,Rh、Pd,Os,Ir或Pt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有机金属络合物是电中性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有机金属络合物在真空下显示出升华性质。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有机金属络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或发光器中。
15.有机金属络合物,包括:
金属原子;
通过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且碳原子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的三合配体;以及
通过选自N原子、O原子和S原子中的一个与上述的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的单齿配体,其包括被卤素原子取代的环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卤素原子是氟原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由下列的通式(2)表示:
Figure A2005100551620004C1
通式(2)
对于通式(2),M表示金属原子;Ar1,Ar2和Ar3表示环结构,且都与M键接,Ar1和Ar2相键接,Ar2和Ar3相键接,整体上形成了与M进行三原子键合的三合配体;Ar1上的N表示氮原子,其包括Ar1中所示的环结构;Ar2上的C表示碳原子,其包括Ar2中所示的环结构;Ar3上的N表示氮原子,其包括Ar3中所示的环结构;R1,R2和R3可以彼此相同也可彼此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它们可为多个,相邻的基团可键接形成环结构;L表示单齿配体,其中含有通过选自N,O和S其中之一的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的环结构;X表示卤素原子。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Ar1,Ar2和Ar3选自五元环、六元环和稠合环基团。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Ar2至少是苯环结构、吡啶环结构、嘧啶环结构或芘环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Ar1或Ar3是同素环共轭芳基团或多环共轭芳基团。
21.根据权利要求17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Ar1和Ar3相同。
22.根据权利要求15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金属原子是选自Fe,Co,Ni,Ru,Rh、Pd,Os,Ir或Pt中的至少一种。
23.根据权利要求15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有机金属络合物是电中性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5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有机金属络合物在真空下显示出升华性质。
25.根据权利要求15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其中该有机金属络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或发光器中。
26.含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发光固体,其中该有机金属络合物包括:
金属原子;
三合配体,其通过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且碳原子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以及
单齿配体,其通过选自N原子、O原子和S原子中的一个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还包括在离金属原子的键合位置最远位置之外的其它位置上具有取代基的环结构。
27.含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发光固体,其中该有机金属络合物包括:
金属原子;
三合配体,其通过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且碳原子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以及
单齿配体,其通过选自N原子、O原子和S原子中的一个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还包括被卤素原子所取代的环结构。
28.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插入正电子和负电极之间的有机薄膜层,
其中,该有机薄膜层包括有机金属络合物,
其中,该有机金属络合物包括:
金属原子;
三合配体,其通过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且碳原子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以及
单齿配体,其通过选自N原子、O原子和S原子中的一个与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还包括在离金属原子的键合位置最远位置之外的其它位置上具有取代基的环结构。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该有机薄膜层包括位于正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发光层,而该发光层包括作为发光材料的有机金属络合物。
30.根据权利要求28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该发光层由有机金属络合物单独制成。
31.根据权利要求28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该发光层包括由下列结构式(2)表示的咔唑衍生物:
Figure A2005100551620006C1
结构式(2)
在结构式(2)中,Ar表示含有芳香环的二价或三价基团,或者含有杂环芳香环的二价或三价基团;R9和R10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烯基,n芳基,氰基,氨基,酰基,烷氧基羰基,羧基,n烷氧基,烷基磺酰基,羟基,酰胺基,芳氧基,芳烃基或芳杂环基团,这些基团还可被取代基所取代;在上述的结构式(2)中,n表示整数2或3。
32.根据权利要求28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该电子传输层中包含的电子传输材料为下列结构式(68)表示的2,9-二甲基-4,7-脱苯基-1,10-菲咯啉:
Figure A2005100551620006C2
                        结构式(68)
3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插入正电子和负电极之间的有机薄膜层,
其中,该有机薄膜层包括有机金属络合物,
其中,该有机金属络合物包括:
金属原子;
通过两个氮原子和一个碳原子与金属原子进行三原子键合,且碳原子位于这两个氮原子之间的三合配体;以及
通过选自N原子、O原子和S原子中的一个与上述的金属原子进行单原子配合的单齿配体,其包括被卤素原子取代的环结构。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该有机薄膜层包括位于正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发光层,而该发光层包括作为发光材料的有机金属络合物。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该发光层由有机金属络合物单独制成。
36.根据权利要求33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该发光层包括由下列结构式(2)表示的咔唑衍生物:
Figure A2005100551620007C1
结构式(2)
在结构式(2)中,Ar表示含有芳香环的二价或三价基团,或者含有杂环芳香环的二价或三价基团;R9和R10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烯基,n芳基,氰基,氨基,酰基,烷氧基羰基,羧基,n烷氧基,烷基磺酰基,羟基,酰胺基,芳氧基,芳烃基或芳杂环基团,这些基团还可被取代基所取代;在上述的结构式(2)中,n表示整数2或3。
37.根据权利要求33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该电子传输层中包含的电子传输材料为下列结构式(68)表示的2,9-二甲基-4,7-脱苯基-1,10-菲咯啉:
Figure A2005100551620008C1
                              结构式(68)
38.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8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39.根据权利要求38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其中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无源矩阵板和有源矩阵板之一。
40.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3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41.根据权利要求40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其中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无源矩阵板和有源矩阵板之一。
CNB2005100551626A 2004-11-04 2005-03-18 有机金属络合物、发光固体、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Active CN1005469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21295A JP5243684B2 (ja) 2004-11-04 2004-11-04 有機金属錯体、発光性固体、有機el素子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2004321295 2004-11-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9290A true CN1769290A (zh) 2006-05-10
CN100546993C CN100546993C (zh) 2009-10-07

Family

ID=36050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51626A Active CN100546993C (zh) 2004-11-04 2005-03-18 有机金属络合物、发光固体、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93854A1 (zh)
EP (1) EP1667493B1 (zh)
JP (1) JP5243684B2 (zh)
KR (1) KR100686265B1 (zh)
CN (1) CN10054699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6328A1 (zh) * 2015-07-30 2017-02-02 西安宝莱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动态一维码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82921A (ja) * 2004-12-28 2006-07-13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el素子用材料、有機el素子、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JP4786917B2 (ja) * 2005-03-17 2011-10-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金属錯体、発光性固体、有機el素子及び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WO2006100888A1 (ja) * 2005-03-22 2006-09-2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有機el素子用材料、有機el素子、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KR20080037006A (ko) * 2005-08-05 2008-04-29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이금속 착체화합물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유기 전기발광 소자
ITBO20050722A1 (it) * 2005-11-28 2007-05-29 Consiglio Nazionale Ricerche Dispositivo elettroluminescente organico
US8106199B2 (en) * 2007-02-13 2012-01-31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For And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Organometallic materials for optical emission, optical absorption, and devices including organometallic materials
US20110301351A1 (en) * 2007-12-21 2011-12-08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For And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latinum (II) Di (2-Pyrazolyl) Benzene Chloride Analogs and Uses
US8389725B2 (en) * 2008-02-29 2013-03-05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For And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ridentate platinum (II) complexes
JP5691826B2 (ja) * 2011-05-17 2015-04-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140203270A1 (en) 2011-09-12 2014-07-24 Nippon Steel & Sumikin Chemical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material having silicon-containing four membered ring structur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JP5914500B2 (ja) 2011-09-12 2016-05-11 新日鉄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03907217B (zh) 2011-09-12 2016-10-12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EP2793280B1 (en) 2011-12-12 2017-03-29 Nippon Steel & Sumikin Chemical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ment using same
JP6140146B2 (ja) 2012-03-12 2017-05-31 新日鉄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04396042B (zh) 2012-06-28 2016-10-12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US20150171351A1 (en) * 2012-07-10 2015-06-18 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 Limited Light-emitting compound
CN104471734B (zh) 2012-07-19 2016-11-09 新日铁住金化学株式会社 有机电场发光元件
TWI599570B (zh) 2012-09-28 2017-09-21 新日鐵住金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Compounds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WO2015131158A1 (en) 2014-02-28 2015-09-03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Chiral metal complexes as emitters for organic polarized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US9502671B2 (en) 2014-07-28 2016-11-22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ridentate cyclometalated metal complexes with six-membered coordination rings
US9818959B2 (en) 2014-07-29 2017-11-14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la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Metal-assisted delayed fluorescent emitters containing tridentate ligands
US9865825B2 (en) 2014-11-10 2018-01-09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Emitters based on octahedral metal complex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48991A1 (en) * 1999-02-18 2000-08-2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licylamide-lanthanide complexes for use as luminescent markers
WO2000048990A1 (en) * 1999-02-18 2000-08-2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hthalamide-lanthanide complexes for use as luminescent markers
US6645645B1 (en) * 2000-05-30 2003-11-11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JP3965319B2 (ja) * 2001-03-08 2007-08-29 ザ ユニヴァーシティ オブ ホンコン 有機金属発光材料
US7166368B2 (en) * 2001-11-07 2007-01-2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lectroluminescent platinum compounds and devices made with such compounds
WO2004039781A1 (ja) * 2002-11-01 2004-05-13 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白金錯体
WO2004039914A1 (ja) * 2002-11-01 2004-05-13 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発光素子
US7029766B2 (en) * 2003-12-05 2006-04-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Organic element for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CN1984889B (zh) * 2004-04-30 2011-08-2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有机金属络合物、发光性固体、有机el元件及有机el显示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6328A1 (zh) * 2015-07-30 2017-02-02 西安宝莱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动态一维码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46993C (zh) 2009-10-07
JP2006131524A (ja) 2006-05-25
KR100686265B1 (ko) 2007-02-26
EP1667493A1 (en) 2006-06-07
EP1667493B1 (en) 2014-10-15
US20060093854A1 (en) 2006-05-04
JP5243684B2 (ja) 2013-07-24
KR20060042243A (ko) 2006-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69290A (zh) 有机金属络合物、发光固体、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CN1678712A (zh) 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有机el元件及有机el显示器
CN1291983C (zh) 发光元件材料和使用该材料的发光元件
CN100340630C (zh) 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
CN1206311C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777663A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和金属络合化合物
CN1219747C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01076902A (zh) 稳定和有效的电致发光材料
CN101076528A (zh) 有机化合物、电荷传输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1065389A (zh) 过渡金属卡宾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中的用途
CN1626540A (zh) 铱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871322A (zh) 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射体的包含碳烯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
CN1239446C (zh) 稠合八环芳族化合物,和使用它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CN101041633A (zh) 芳香胺化合物和利用该芳香胺化合物的发光元件、发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703937A (zh) 有机电致发光的器件
CN1659931A (zh) 场致发光器件
CN1791655A (zh) 有机发磷光物质和有机光电子器件
CN1748017A (zh) 咔唑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CN1918260A (zh)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材料和使用该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526002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505450A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464871A (zh) 有机el元件用化合物与有机el元件
CN1487778A (zh) 1,3,6,8-四取代的芘化合物,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
CN1556803A (zh) 用于电致发光的新有机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934213A (zh) 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和采用该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0428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tsu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FILM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 FILM CORP.

Effective date: 20130204

Owner name: UDC IRELAND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CORP.

Effective date: 201302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204

Address after: Dublin, Ireland

Patentee after: UDC Ireland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Film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20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