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8351B - 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以及旋转电机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以及旋转电机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48351B
CN1748351B CN2004800038164A CN200480003816A CN1748351B CN 1748351 B CN1748351 B CN 1748351B CN 2004800038164 A CN2004800038164 A CN 2004800038164A CN 200480003816 A CN200480003816 A CN 200480003816A CN 1748351 B CN1748351 B CN 17483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rnish
mentioned
rotating machine
electric rotat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800038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8351A (zh
Inventor
木村英明
川崎睦之
畔柳彻
浅冈信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48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8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48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83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2Impregnating, heating or drying of windings, stators, rotors or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2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对旋转电机的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其硬化的工序中使用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具备:在内径侧通过卡盘(3)支撑配备了线圈(Sc)的工件(S)并使其旋转的旋转装置(2)、与向工件投入电力的高频电源装置。据此,为了能够无需围绕工件(S)的装置进行工件支撑及加热,在最合适位置配置用于滴下凡立水的装置(6)并如以往的烤炉或热风循环炉所进行的加热处理那样、消除用于滴下凡立水的进程切换、使从预备干燥到硬化的全部处理能够以一个进程实施。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以及旋转电机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发电机、电动发电机等的旋转电机的制造,特别是涉及通过浸润凡立水的硬化将旋转电机的线圈进行固定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电动机及发电机等旋转电机的定子等制造工序中,有着以提高插入定子的槽中的线圈的绝缘强化、耐振、耐油、耐药剂、散热性等为目的的对线圈涂敷凡立水并使其硬化的凡立水浸润工序。在此凡立水浸润工序中,除了凡立水滴下工序外,作为伴随用于进行其前期处理以及后期处理的加热处理的工序、还有着如图17中处理流程所示的预备干燥、凝胶化、硬化的工序。在凡立水浸润工序中,一边旋转工件一边进行在芯部的外侧、内侧上不附着凡立水、仅向线圈终端及从槽的起始部分滴下凡立水的滴下浸润处理。在伴随加热处理的工序中,有着进行除去水分、缓和线圈应力的预备干燥以及边旋转工件边硬化凡立水以防止凡立水滴落的工序,并有使用烤炉或热风循环炉等进行加热的方法作为此工序下的加热方法。
作为以往的一般性加热方法,如图18所示的烤炉加热、如图19所示的通过热风循环炉等进行加热已为人所知。在如图18所示的烤炉加热中,采用将工件(图中表示为已插入线圈的定子)放入烤炉内,然后一边将其旋转一边通过加热器加热了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方法。因此,此方法为间歇批(分批)处理。还有,在如图19所示的通过热风循环炉进行加热中,采用一面旋转工件一面使其通过炉内的通道、并以同一加热器加热了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方法。此方法与烤炉加热不同,为连续处理。
因此,以往的凡立水浸润工序有着以下问题点。
(1)由于在预备干燥、硬化的加热处理中使用烤炉或热风循环炉等、而在此加热方法下由来自加热器的热量加热空气并由此加热工件,所以要确实地加热位于工件深处的线圈终端内、槽内需要很长时间、预备干燥要花长达1.5~2小时、硬化要花长达1.5~3小时、全部处理时间要花费长达3.5~6小时。还有,在凡立水浸润工序的各步骤的每个工序中都必须移动工件,故工作效率不佳。
(2)通过全部凡立水浸润工序,在预备干燥~冷却、凡立水滴下~硬化、硬化~冷却以及加热工件的工序的前后时期从烤炉或热风循环炉等中拿出、放入工件。为此,产生了拿出、放入工件的夹具、装置以及工作时间,并作了无用功。
(3)凡立水滴下时,如图20所示在工件中维持最初使凡立水粘度(在图中以实线表示)最低的温度的状态下涂敷凡立水,然而当一滴下凡立水、工件温度(在图中以虚线表示)就被凡立水吸收、并且在滴下开始时间与终止时间下工件温度由高温向低温变动的同时凡立水的粘度也由低粘度向高粘度变动。这样由于当粘度变高向磁线间的凡立水的浸透性就变差,所以,要花费较长时间(0.5~1小时)使凡立水浸透。
(4)以往,边向马达的线圈(工件)供给电流、边浸润凡立水的方法已被提出。然而,在边向工件供给电流、边进行滴下浸润之际,假如就这样一直旋转,供电线就会被扭曲或是缠绕在旋转轴上最终被切断。
另外,作为旋转电机的凡立水浸润处理所涉及的技术,有着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平7-311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鉴于上述情形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旋转电机的制造下对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其硬化的一系列工序中能够在安装工件的状态下在短时间内以一个环节进行预备干燥、凡立水滴下、直到硬化、能够边向工件供给电流边使该工件旋转、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旋转电机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1侧面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对旋转电机的三相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其硬化的工序中使用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中具备支撑配备了三相线圈的工件并使其旋转的旋转装置、向上述三相线圈投入电力的电源装置、向上述三相线圈供给凡立水的凡立水浸润装置,连接上述电源装置与工件的三相线圈的供电线通过三条集电环进行连接,向上述三相线圈供给比商用电源高的高频电力。
本发明的第2侧面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对旋转电机的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其硬化的工序中使用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中具备支撑配备了线圈的工件并使其旋转的旋转装置、向上述线圈投入电力的电源装置、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的凡立水浸润装置,上述旋转装置是交替进行向第1方向的旋转与向其逆方向的旋转的往复旋转运动装置。
本发明的第3侧面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包含对旋转电机的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其硬化的工序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中,在支撑配备了线圈的工件并使其进行向同一方向连续地旋转的连续旋转的同时,一面向上述线圈投入电力一面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
本发明的第4侧面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包含对旋转电机的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其硬化的工序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中,在支撑配备了线圈的工件并进行交替进行向第1方向的旋转与向其逆方向的旋转的往复旋转运动的同时,一面向上述线圈投入电力一面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
在本发明中,由于具备工件的旋转装置,故通过凡立水的滴下时的工件的旋转使凡立水涂敷的均匀化成为可能。
还有,通过向工件的线圈直接供给电力,能够通过同时并用从线圈内部的自行发热与感应加热来进行为预备干燥以及为硬化凡立水的加热处理。并且,此加热由于无需围绕工件的机构,故可与凡立水的滴下浸润处理同时进行。
还有,由于在供给电力的状态下能够使工件连续或者往复旋转运动,所以能够以供给电力的控制一面将工件的温度设定在适当温度一面进行凡立水的滴下浸润工序。
还有,由于具备凡立水浸润装置,故能够进行凡立水浸润工序的预备干燥、滴下、凝胶化以及硬化的全部工序。
还有,如本发明的第1侧面的制造装置,当具备集电环时能够自由设定工件的旋转方法,还有,能够更容易实现向同一方向的连续旋转。并且,如本发明的第3侧面的制造方法,当连续旋转时使凡立水涂敷的理想均匀化成为可能。
还有,如本发明的第2侧面或第4侧面的制造装置或制造方法,当往复旋转运动时能够同时实现进行凡立水滴下工序时的凡立水涂敷的均匀化与供电线敷设的简单化。
还有,当旋转装置为往复旋转运动装置时,希望通过供电线扭曲防止机构支撑从上述电源装置起的供电线。在此构成下,能够防止伴随旋转装置的往复运动化发生供电线的损坏。
还有,最好向上述线圈投入电力的上述电源装置是产生比商用电源更高频的高频电力的高频电源装置。据此,能够大幅度缩短加热处理时间。
还有,在将工件作为旋转电机的定子时,在凡立水浸润工序中能够特别有效的体现上述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的局部剖开侧视图。
图2是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从轴端方向所见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高频电源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将高频加热的加热原理与以往的加热原理进行对比的模式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的局部剖开侧视图。
图6A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做360°以上的往复旋转运动时的滴下喷嘴的构成及配置从工件端面侧所见的说明图。
图6B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做360°以上的往复旋转运动时的滴下喷嘴的构成及配置从工件轴方向剖面所见的说明图。
图7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做360°以上的往复旋转运动时的滴下喷嘴的构成及配置的说明图。
图8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做360°以上的往复旋转运动时的涂敷辊类型的凡立水供给机构的构成及配置的说明图。
图9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做180°以上的往复旋转运动时的滴下喷嘴的构成及配置的说明图。
图10A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通过做180°的往复旋转运动涂敷凡立水的例的说明图。
图10B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通过做180°的往复旋转运动涂敷凡立水的例的说明图。
图10C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通过做180°的往复旋转运动涂敷凡立水的例的说明图。
图11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做180°以上的往复旋转运动时的滴下喷嘴的构成及配置的说明图。
图12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做180°以上的往复旋转运动时的滴下喷嘴的构成及配置的说明图。
图13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做120°以上的往复旋转运动时的滴下喷嘴的构成及配置的说明图。
图14A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通过做120°的往复旋转运动涂敷凡立水的例的说明图。
图14B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通过做120°的往复旋转运动涂敷凡立水的例的说明图。
图14C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通过做120°的往复旋转运动涂敷凡立水的例的说明图。
图15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做120°以上的往复旋转运动时的滴下喷嘴的构成及配置的说明图。
图16表示在第3实施例中做120°以上的往复旋转运动时的滴下喷嘴以及涂敷辊类型的凡立水供给机构的构成及配置的说明图。
图17是一般性凡立水浸润工序的说明图。
图18是概括表示以往的烤炉加热处理的模式图。
图19是概括表示由以往的热风循环炉进行的加热处理的模式图。
图20是表示根据以往的方法进行的凡立水滴下中的凡立水粘度变化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电源装置,如上所述,认为供给比商用电源更高频的高频电力是有效的。在此,商用电源是由电力供给业者(供电所)供给的50Hz或60Hz的电源又或是以此为基准的电源,包括产生商用三相电力的三相电源。据此由于在预备干燥、硬化的加热处理中向工件通电流,所以通过同时并用从线圈内部的自行发热及感应加热,预备干燥能够在数分钟、硬化能够在数十分钟程度的短时间内进行处理。还有,本发明的装置能够适用于对旋转电机的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其硬化的工序中的线圈的预备干燥工序、浸润了线圈的凡立水的凝胶化工序以及硬化处理工序的全体中,尤其是用于希望使工件旋转的滴下浸润工序中特别有效。
还有,最好在内径侧支撑工件并使其旋转,据此,能够随着工件的支撑消除围绕工件的障碍物,并能将为滴下凡立水的装置配置在最合适位置上。
还有,上述往复旋转运动装置所进行的工件的旋转最好为交替反复向同一方向做360°以上角度的旋转。据此,设在凡立水浸润装置中的凡立水供给机构的数量能够为最低限度、使设备小型化。
还有,上述往复旋转运动装置所进行的工件的旋转亦可为交替反复向同一方向做180°以上、小于360°的旋转。此时,凡立水浸润装置中的凡立水供给机构对于应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的一个凡立水涂敷对象部分(例如,线圈终端的外周面或内周面)、最好设在两个以上的场所。此时,全部的凡立水供给机构能够不干扰线圈的端子、连接器供电线等进行配置,并能旋转。还有,对端子侧的线圈终端的内周面供给凡立水的凡立水供给机构也能够从线圈的外周侧伸展进行配置。特别是,当作为从内径侧支撑上述工件的构造时,能够防止在支撑部材上附着凡立水。
还有,上述往复旋转运动装置所进行的工件的旋转亦可为交替反复向同一方向做120°以上、小于180°的旋转。此时,凡立水浸润装置中的凡立水供给机构对于应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的一个凡立水涂敷对象部分最好设在三个以上的场所。
还有,作为上述凡立水供给机构,除了由喷嘴沿重力方向滴下的以往的类型以外,还能够应用构成为通过喷射器喷出凡立水的喷射器类型或是构成为通过从刮起了凡立水的涂敷辊转印凡立水来供给该凡立水的涂敷辊类型等。
实施例1
作为例子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组装有三相线圈的定子的制造时的情况。图1及图2表示第1实施例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如图所示,此装置构成有:配置在装置机台1上的旋转装置2、作为其附带的工件支撑机构的夹盘3、设置在其它位置上的图中未标示的高频电源装置、以及工件S的外周支撑机构5。在与装置机台1不同的支撑框上支撑配置凡立水滴下浸润装置6,其滴下喷嘴61向工件S下垂。
旋转装置2由在装置机台1上通过轴承11自由旋转地支撑了两端的主轴20、与通过在其一端侧、本例中以由同步带与皮带轮构成的皮带传动机构构成的传动机构21使主轴20进行往复旋转驱动的马达22构成。并且,为了防止伴随此往复旋转驱动的供电线7的损坏,在支撑主轴20的轴承11之间配置由电缆支撑件构成的供电线扭曲防止机构70,并以此支撑从电源装置起的供电线7。在主轴20的另一端设置从内径侧把持工件S的夹盘3。当通过此装置实施凡立水滴下工序时,为了分散由旋转装置2的翻转造成的凡立水涂敷的不均匀,能够控制翻转位置在翻转角度0~360°内间隔10°任意改变。外周支撑机构5配置在工件S的下方,并在其支撑框内配置承接凡立水的托盘62。
如图3的方框图所示,高频电源装置4通过用于除去杂波的变压器41连接到商用的三相200V电源40上。此例中的高频电源装置4将经过除去杂波的波形不紊乱的三相电流变换成直流,例如,其构成为具备由变频器构成的整流部42、将由整流部42整流了的脉动电流进行平滑化的例如由电容器构成的平滑部43、以及将平滑化了的直流变换成单相20KHz程度的高频电流的例如由换流器构成的高频发生部44。此高频发生部44通过控制部45进行控制并向控制部45输入温度信息及控制条件,例如将组装在线圈Sc中的热敏电阻连接到作为检测元件的温度信息取得机构46以及加热条件的条件输入机构47。另外,在图3中,符号S表示作为处理对象的工件S的已插入旋转电机的线圈的定子。
回到图1及图2,高频电源装置4与工件S的线圈Sc能够通过供电线7进行连接。具体讲,来自用于向工件S供电的高频电源4的3条供电线7的3极连接器71被支撑在夹盘3上,并能将具备嵌合至此连接器71的连接器72的接线机构安装在夹盘3上。此接线机构由具备3极中继线柱的端子台73构成。此端子台73构成为具备“コ”形状的安装金属件与由通过绝缘材料固定在安装金属件上的导体构成的3极中继线柱,并在安装金属件的两脚部位具备用于安装到夹盘3上的螺栓孔。各中继线柱通过导线74连接到端子台73侧的连接器72上,并对每个连接器设有自由装卸地连接线圈的引线端子的连接部。
其次,就实施使用此装置的凡立水浸润工序的各步骤工序的具体方法进行说明。在实施此各项工序之前,工件S通过夹盘3把持并安置在旋转装置2上,进而将线圈Sc的U、V、W相的引线端子连接到端子台73的三极中继线柱上。此后,通过将从端子台延伸的导线74的连接器72嵌入夹盘3侧的连接器71中完成工序实施的准备。此工序准备通用于后述的全部工序的实施中。
首先,实施预备干燥工序时,仅使高频电源装置4工作以进行加热处理。在此处理中,将高频电源装置4的高频电流的输出侧连接至通过夹盘3设置在机台1上的工件S的三相线圈Sc,按照U-V相、V-W相、W-U相的顺序投入电力。通过这种电力供给,工件S通过从线圈Sc内部的自行发热及感应加热自身从内部发热。通过这样加热工件S,在缓和向线圈Sc及槽插入线圈时产生的残留应力的同时,能够蒸发干燥工件S的水分。
其次,当实施滴下浸润工序时,使高频电源装置4工作的同时使旋转装置2工作,更进而使滴下装置6工作,然后同时进行加热处理和滴下浸润处理。在此处理中,由于通过高频电源装置4,一面通过与上述相同的电力供给将工件S维持在凡立水粘度最佳的温度一面通过旋转装置2使工件S旋转,所以从滴下浸润装置6的各喷嘴61滴下的凡立水通过凡立水适温维持达成的最佳流动性没有遗漏地浸透至工件S的深部,进行均匀的凡立水涂敷。
当接着滴下浸润工序实施硬化工序时,使高频电源装置4工作的同时使旋转装置2工作以进行加热处理。在此处理中,由于通过高频电源装置4、一面通过与上述相同的电力供给将工件S维持在适合凡立水硬化的最佳温度一面通过旋转装置2使工件S旋转,所以边防止由于硬化初期的流动性使已涂敷的凡立水产生偏移,边进行硬化,最终得到均匀的硬化状态。
图4表示将高频加热的加热原理与以往的加热原理进行对比。图中模式化表示工件的层叠芯部槽的剖面,在如图中左侧所示的以往的烤炉加热中,将加热器的热量通过空气传达至工件。此时,由于从外侧逐渐使工件温度上升,故硬化需要很长时间。与此相对,当进行本实施例的高频加热,通过向槽内部的磁线M/W施加高频电流、在磁线通过自身的电阻自行发热的同时,由于通电产生磁场,故在芯部中产生涡流电流,并且在芯部侧也产生发热作用。据此由于从工件自身的加热,能够使已涂敷在槽内的凡立水短时间内硬化。
如上述的处理内容明确所示,由于本实施例装置中的加热处理仅通过高频电源装置与工件S的接线进行,所以无需特别的围绕工件S的装置。因此,在最合适位置滴下凡立水的装置6、并如以往的烤炉或热风循环炉所进行的加热处理那样,能够消除为在最适位置滴下凡立水的进程切替,使从预备干燥到硬化的全部处理能够以一个进程实施。而且,为了能够边旋转工件S边通过向工件S传导高频电流加热工件,由组装在线圈内的热敏电阻46感知温度并将此温度信号反馈给高频电源4,并通过控制传导的电流量及通电时间能够将线圈温度维持在任意温度。据此在滴下凡立水时进行此加热处理时,通过消除工件温度变动、并且也消除凡立水粘度的变动、并在滴下时维持最佳的凡立水粘度,使磁线之间的凡立水的浸透性变得流畅、也缩短了时间。
如以上详述,根据此第1实施例,由于向线圈Sc直接投入高频电力,所以通过同时并用由线圈Sc内部的自行发热及感应加热能够将预备干燥、凝胶化、硬化处理在短时间(0.5~1小时程度)内进行加热处理。还有,作为加热线圈Sc的装置,无需烤炉、热风循环炉等大型装置、能够由仅使用高频电源装置4将装置小型化。还有,万一当即使产生不良品时,由于处理时间很短、亦可在短时间内了解处理结果,故能在早期发现不良品、并能将损失抑制在最小限。而且,通过使用纳入线圈Sc的热敏电阻监控作为温度关联信息的线圈温度自身或根据温度进行变化的阻力并进行温度控制,能够可靠地进行凡立水硬化以稳定品质。
另外,温度关联信息的取得机构并不仅限于热敏电阻,也能够用非接触温度计、热电偶、热描绘仪等替代。还有,当投入高频电力、通过感应加热支撑工件S的夹盘3的材质使用铁等磁性体时,夹盘就变得高温,并且夹盘温度传达到线圈Sc导致产生温度的偏差。夹盘3的材质最好使用高传导率的铝、铜以及陶瓷等材质的以抑制夹盘S的发热。通过这样做,完全不产生线圈温度的偏差。
实施例2
图5表示第2实施例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由于此装置除了旋转装置2实质上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故向对应第1实施例的部分附上相同的参照符号以代替说明,以下仅就不同点进行说明。在此装置中,作为旋转装置2采用连续旋转装置。由于旋转驱动机构与之前的相同,在图4中仅表示传动装置21的从动侧的皮带轮,省略包含马达的关联机构的图示。伴随采用此连续旋转机构,在连接图中未标示的高频电源装置与工件S的线圈Sc的供电线的中途,将通过在相对旋转部滑动来在固定侧与旋转侧之间连续进行电流的授受的集电环8设在支撑主轴20的两轴承11之间。此集电环8除了为向工件S的三相线圈Sc通电的三条环以外,也设有为将纳入了工件S的线圈内的热敏电阻46的信号反馈至为控制供给电力的高频电源装置的其它的环。
由于使用此装置实施凡立水浸润工序的各步骤工序的具体方法与之前的第1实施例相同故省略说明。
根据此装置,由于无需多余的翻转部分及电缆支撑件,从而使供电线7的敷设最短,但其反面,集电环8的配置部分增加了装置结构的复杂性,然而当实施凡立水滴下浸润工序时,由于工件S始终向一定方向旋转,故获得能够使凡立水涂敷更均匀的优点。还有,与之前的第1实施例的工件摇摆方式相比,无需控制翻转位置,从而简化了高频电源装置4的控制与旋转装置2的驱动马达的操纵控制。关于其余的效果,全部与通过第1实施例的装置获得的效果相同。
实施例3
本例表示实施例所示的旋转装置2的往复旋转运动角度与供给凡立水99的滴下喷嘴61等的配置构造的变形例。
首先,图6~图8表示旋转装置2作为每360°进行翻转的往复旋转运动装置的场合。
图6所示的例为将向垂直下方滴下凡立水类型的滴下喷嘴61对于各个凡立水涂敷对象部分逐个场所进行配置的例。此例为与实施例1相同的例。即,如同一图所示,在线圈Sc的线圈终端91、92的外周面911、921逐个配置与其分别相对的滴下喷嘴61,在圈Sc的线圈终端91、92的内周面912、912逐个配置与其分别相对的滴下喷嘴61。
此时,通过一面使工件即线圈Sc每360°做往复旋转运动、一面从滴下喷嘴61滴下凡立水99,能够向线圈终端91、92的外周面911、921以及内周面912、922均匀地供给凡立水99。
图7所示的例为将喷射凡立水99的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对于各个凡立水涂敷对象部分逐个场所进行配置的例。另外,在图7以及后述的图8~图16中,为了容易理解图,故使用仅将工件与滴下喷嘴类为主体进行描述的图。
当如图7所示的例时,由于能够在不局限于重力决定的凡立水99的滴下方向的希望位置上配置滴下喷嘴612,故能提高装置构成的自由度。
图8所示的例为通过所谓的辊涂进行向线圈终端91、92的外周面涂敷凡立水99的例。在此例中,使用具备储存凡立水99的平底盘616与刮起凡立水的涂敷辊615的凡立水浸润装置。
此时,能够根据上述涂敷辊615的宽度正确地调整涂敷领域,并能够据此谋求涂敷精度的提高。
其次,图9~图12表示旋转装置2作为每180°以上且小于360°范围的角度进行翻转的往复旋转运动装置的场合。
图9所示的例为将向垂直下方滴下凡立水类型的滴下喷嘴61对于各个凡立水涂敷对象部分每两个场所两个场所地进行配置的例。即,相对线圈Sc的线圈终端91、92的外周面911、912、在错开了约180°的位置两两配置滴下喷嘴61,还有,相对线圈Sc的线圈终端91、92的内周面912、922、也在错开了约180°的位置上两两配置滴下喷嘴61。
此时,如图10所示,一面使工件即线圈Sc每约180°做往复旋转运动、一面从滴下喷嘴61滴下凡立水99。即,通过向第1方向(逆时针旋转)旋转约180°((a)→(b))、然后向反方向(顺时针旋转)旋转转约180°((b)→(c)),能够向线圈终端91、92的外周面911、921以及内周面912、922均匀地供给凡立水99。
图11所示的例为组合通常的滴下喷嘴61与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的例。更具体来讲,如同一图所示,组合使用在工件的最高点处相向的滴下喷嘴61、与在工件的最低点处相向的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作为对线圈终端91、92的外周面911、921进行涂敷的机构。还有,组合使用在工件的最低点处相向的滴下喷嘴61与在工件的最高点处相向的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作为对线圈终端91、92的内周面912、922进行涂敷的机构。
此时,对任意的涂敷位置都能从相对线圈终端91、92的外周面911、921或内周面912、922的正面垂直地供给凡立水。故此,能够使涂敷精度进一步提高。
图12所示的例为2个一组的喷嘴全部为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的例。
此时,由于能够在不局限于重力决定的凡立水99的滴下方向的希望位置上配置滴下喷嘴612,故能提高装置构成的自由度。
其次,图13~图16表示旋转装置2作为每120°以上且小于180°范围的角度进行翻转的往复旋转运动装置的场合。
图13所示的例为把一个向垂直下方滴下凡立水99的类型的滴下喷嘴61与两个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组合作为一组、然后对于凡立水涂敷对象部分错开约120°进行配置的例。即,相对线圈Sc的线圈终端91、92的外周面911、912,在其最高点配置一个滴下喷嘴61,然后在由此错开约120°的位置上配置各个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还有,相对线圈终端91、92的内周面912、922,在其最低点配置一个滴下喷嘴61,然后在由此错开约120°的位置上配置各个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
此时,如图14所示,一面使工件即线圈Sc做约120°的往复旋转运动、一面从滴下喷嘴61、612滴下或喷射凡立水99。即,通过向第1方向(逆时针旋转)旋转约120°((a)→(b))、然后向反方向(顺时针旋转)旋转转约120°((b)→(c)),能够向线圈终端91、92的外周面911、921以及内周面912、922均匀地供给凡立水99。
图15所示的例为3个一组的喷嘴全部为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的例。
此时,由于能够在不局限于重力决定的凡立水99的滴下方向的希望位置上配置滴下喷嘴612,故能提高装置构成的自由度。
图16所示的例为把一个向垂直下方滴下凡立水99的类型的滴下喷嘴61、一个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与辊涂用的涂敷辊615组合作为一组、然后对于凡立水涂敷对象部分错开约120°进行配置的例。即,相对线圈Sc的线圈终端91、92的外周面911、912,在其最高点配置一个滴下喷嘴61,然后在由此错开约120°的位置上配置各个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与涂敷辊615。还有,相对线圈终端91、92的内周面912、922,在其最低点配置一个滴下喷嘴61,然后在由此错开约120°的位置上配置各个喷射器类型的滴下喷嘴612。
此时亦可向线圈终端91、92的外周面911、921以及内周面912、922均匀地供给凡立水99。
工业上的使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用于一般的多相旋转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的制造,例如能够用于三相的感应电动机及发电机中三相线圈的凡立水浸润工序的各细部工序中。

Claims (23)

1.一种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作为在对旋转电机的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该凡立水硬化的工序中使用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支撑配备了线圈的工件并使该工件旋转的旋转装置、向上述线圈投入电力的电源装置、以及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的凡立水浸润装置,
上述旋转装置是交替进行向第1方向的旋转与向第1方向的逆方向的旋转的往复旋转运动装置,
上述往复旋转运动装置构成为交替反复向同一方向做360°以上角度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供电线扭曲防止机构支撑来自上述电源装置的供电线。
3.一种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作为在对旋转电机的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该凡立水硬化的工序中使用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支撑配备了线圈的工件并使该工件旋转的旋转装置、向上述线圈投入电力的电源装置、以及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的凡立水浸润装置,
上述旋转装置是交替进行向第1方向的旋转与向第1方向的逆方向的旋转的往复旋转运动装置,
上述往复旋转运动装置构成为交替反复向同一方向做180°以上且小于360°的旋转,并且,上述凡立水浸润装置在两个以上的场所具有对于应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的一个凡立水涂敷对象部分供给凡立水的凡立水供给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供电线扭曲防止机构支撑来自上述电源装置的供电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凡立水供给机构中的至少一项构成为通过喷射器喷出凡立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凡立水供给机构中的至少一项构成为从刮起了凡立水的涂敷辊转印凡立水来供给该凡立水。
7.一种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作为在对旋转电机的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该凡立水硬化的工序中使用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支撑配备了线圈的工件并使该工件旋转的旋转装置、向上述线圈投入电力的电源装置、以及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的凡立水浸润装置,
上述旋转装置是交替进行向第1方向的旋转与向第1方向的逆方向的旋转的往复旋转运动装置,
上述往复旋转运动装置构成为交替反复向同一方向做120°以上且小于180°的旋转,并且,上述凡立水浸润装置在三个以上的场所具有对于应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的一个凡立水涂敷对象部分供给凡立水的凡立水供给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供电线扭曲防止机构支撑来自上述电源装置的供电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凡立水供给机构中的至少一项构成为通过喷射器喷出凡立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凡立水供给机构中的至少一项构成为从刮起了凡立水的涂敷辊转印凡立水来供给该凡立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装置构成为从内径侧支撑上述工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装置是产生频率比商用电源高的高频电力的高频电源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工件是旋转电机的定子。
14.一种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作为在包含对旋转电机的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该凡立水硬化的工序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支撑配备了线圈的工件并交替进行向第1方向的旋转与向第1方向的逆方向的旋转的往复旋转运动的同时,一面向上述线圈投入电力、一面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
通过交替反复向同一方向做360°以上角度的旋转而进行上述往复旋转运动。
15.一种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作为在包含对旋转电机的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该凡立水硬化的工序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支撑配备了线圈的工件并交替进行向第1方向的旋转与向第1方向的逆方向的旋转的往复旋转运动的同时,一面向上述线圈投入电力、一面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
通过交替反复向同一方向做180°以上且小于360°的旋转而进行上述往复旋转运动,并且,对于一个凡立水涂敷对象部分,由设置在两个以上场所的凡立水供给机构同时进行向上述线圈的凡立水的供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凡立水供给机构中的至少一项构成为通过喷射器喷出凡立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凡立水供给机构中的至少一项构成为通过从刮起了凡立水的涂敷辊转印凡立水来供给该凡立水。
18.一种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作为在包含对旋转电机的线圈浸润凡立水并使该凡立水硬化的工序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支撑配备了线圈的工件并交替进行向第1方向的旋转与向第1方向的逆方向的旋转的往复旋转运动的同时,一面向上述线圈投入电力、一面向上述线圈供给凡立水,
通过交替反复向同一方向做120°以上且小于180°的旋转而进行上述往复旋转运动,并且,对于一个凡立水涂敷对象部分,由设置在三个以上场所的凡立水供给机构同时进行向上述线圈的凡立水的供给。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凡立水供给机构中的至少一项构成为通过喷射器喷出凡立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凡立水供给机构中的至少一项构成为通过从刮起了凡立水的涂敷辊转印凡立水来供给该凡立水。
21.根据权利要求14~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内径侧支撑该工件来实现上述工件的旋转。
22.根据权利要求14~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上述线圈投入的电力是频率比商用电源高的高频电力。
23.根据权利要求14~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工件是旋转电机的定子。
CN2004800038164A 2003-09-10 2004-09-10 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以及旋转电机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483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8948/2003 2003-09-10
JP2003318948 2003-09-10
PCT/JP2004/013235 WO2005027320A1 (ja) 2003-09-10 2004-09-10 回転電機製造装置及び回転電機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8351A CN1748351A (zh) 2006-03-15
CN1748351B true CN1748351B (zh) 2010-11-03

Family

ID=34308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0381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48351B (zh) 2003-09-10 2004-09-10 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以及旋转电机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15260B2 (zh)
EP (1) EP1610445A4 (zh)
JP (1) JP4691448B2 (zh)
KR (1) KR100961029B1 (zh)
CN (1) CN1748351B (zh)
WO (1) WO20050273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5368B2 (en) * 2005-03-23 2010-10-1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Temperature detector and fixing material transfer suppressing structure
US8641855B2 (en) 2007-09-25 2014-02-04 Siemens Energy, Inc. Method for spacing electrical conductors and related devices
CN101783554B (zh) * 2009-12-14 2015-04-22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大型发电机滚动式旋转烘焙方法及装置
JP6018847B2 (ja) * 2012-09-07 2016-11-02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回転電機巻線コイルの加熱処理装置及び加熱処理方法
EP2996228B1 (en) * 2013-07-12 2017-10-11 Aisin Aw Co., Ltd. Varnish impregnation device and varnish impregnation method
CN106191382B (zh) * 2014-10-16 2018-07-06 Posco公司 具备一对直线式炉和集电环的热处理装置
JP2016213928A (ja) * 2015-04-30 2016-12-1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ニス供給路を有する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JP6458708B2 (ja) * 2015-11-04 2019-01-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18055004A1 (en) * 2016-09-23 2018-03-29 Aktiebolaget Skf Dielectric heating of motor insulation with rf energy stimulus to repair defects and degradation in the insulating material in-situ
CN111492567B (zh) * 2017-12-22 2022-09-27 泰科诺菲尔马股份公司 用于电动马达的部件的浸渍设备和方法
WO2021192531A1 (ja) * 2020-03-25 2021-09-30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回転電機
CN114257052B (zh) * 2020-09-23 2023-09-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转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008U (zh) * 1989-07-18 1990-01-10 哈尔滨绝缘材料厂 一种绝缘油漆布
CN1202757A (zh) * 1997-04-03 1998-12-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00794A (en) * 1937-05-08 1940-05-14 Bell Telephone Labor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GB1241416A (en) 1967-08-02 1971-08-04 Newage Lyon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wound electrical rotors
US3953275A (en) * 1975-01-30 1976-04-27 Emerson Electric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quid adhesive application
US4559698A (en) * 1983-12-21 1985-12-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of treating a loose wound core,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loose wound cor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pparatus
IT1200443B (it) * 1985-04-02 1989-01-18 Axis Spa Macchina e procedimento per la formatura di avvolgimento sugli statori di motori elettrici
US4969414A (en) * 1985-06-10 1990-11-1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aratus for treating cores
US5094960A (en) 1988-10-07 1992-03-10 New York Blood Center, Inc. Removal of process chemicals from labile biological mixtures by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JPH05115160A (ja) 1991-07-16 1993-05-07 Toshiba Chem Corp 固定子コイルの絶縁ワニス含浸方法
JPH06327203A (ja) * 1993-05-17 1994-11-25 Toshiba Corp 電気機器のワニス含浸方法
JPH0731108A (ja) 1993-07-09 1995-01-31 Toshiba Corp 電気機器のワニス含浸方法
KR200253278Y1 (ko) 1996-08-31 2001-12-28 구자홍 바니시 도포장치
US5990450A (en) * 1996-11-08 1999-11-23 Odawara Automation, Inc. Rotary conveyor
JPH10290573A (ja) * 1997-04-14 1998-10-27 Hitachi Ltd 電流制御装置
DE19729778A1 (de) 1997-07-11 1999-01-21 Blutspendedienst Der Drk Lan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irusinaktivierten biologischen Flüssigkeiten
US5919907A (en) 1997-12-22 1999-07-06 Shanbrom Technologies Llc Prepa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 novel sterile albumin
DE10111660B4 (de) 2001-03-09 2021-09-02 Maschinenbau Gottlob Thumm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schichten von mit Wicklungen versehenen Bauteile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1008U (zh) * 1989-07-18 1990-01-10 哈尔滨绝缘材料厂 一种绝缘油漆布
CN1202757A (zh) * 1997-04-03 1998-12-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開平10-290573A 1998.10.27
JP特開平6-327203A 1994.11.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10445A1 (en) 2005-12-28
KR100961029B1 (ko) 2010-06-01
US20060165879A1 (en) 2006-07-27
JP4691448B2 (ja) 2011-06-01
US8215260B2 (en) 2012-07-10
KR20060061928A (ko) 2006-06-08
EP1610445A4 (en) 2006-01-04
JPWO2005027320A1 (ja) 2006-11-24
CN1748351A (zh) 2006-03-15
WO2005027320A1 (ja) 2005-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8351B (zh) 旋转电机制造装置以及旋转电机制造方法
EP2996228B1 (en) Varnish impregnation device and varnish impregnation method
CN105359394B (zh) 定子加热装置以及定子加热方法
KR101496775B1 (ko) 전기 유도 열 처리
WO2021035936A1 (zh) 一种电机绕组通电加热旋转浸漆设备及其浸漆工艺
US8454340B1 (en) Heat treated formation of tubular articles
US2561982A (en) Varnish treatment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JP2011062036A (ja) ワニス処理方法
JP2005110493A (ja) 回転電機巻線コイルの加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207573202U (zh) 一种交流电机定子的绝缘浸渍处理装置
JP7222252B2 (ja) モータコアの焼鈍装置及びモータコアの焼鈍方法
JP2008092733A (ja) 回転電機巻線の加熱法及びこの加熱法を行う処理装置
JP2005102404A (ja) ワニス含浸装置
US65692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ating an electric coil including vibration
JP6641973B2 (ja) フレームレス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3408982B2 (ja) 等速ジョイントの高周波焼入装置
JP2003304671A (ja) コイル巻装体含浸樹脂硬化方法
JP2007203166A (ja) 塗装ホイールの製造装置及び塗装ホイールの製造方法
KR102506598B1 (ko) 고압가스실린더 코팅 장치
JP2512044Y2 (ja) 塗装装置
JP6018847B2 (ja) 回転電機巻線コイルの加熱処理装置及び加熱処理方法
JPS6142246A (ja)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絶縁方法
JP6253260B2 (ja) ワニス処理装置およびワニス処理方法
CN107025962A (zh) 低能耗漆包工艺
JPS6142244A (ja) 回転電機のコイル絶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