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15477A - 立体赋形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立体赋形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15477A
CN1715477A CN 200510077900 CN200510077900A CN1715477A CN 1715477 A CN1715477 A CN 1715477A CN 200510077900 CN200510077900 CN 200510077900 CN 200510077900 A CN200510077900 A CN 200510077900A CN 1715477 A CN1715477 A CN 17154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composite fibre
thermally extensible
nonwoven fabric
resinous princi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7790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15477B (zh
Inventor
松井学
金田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15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5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715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5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赋形无纺布(10),具有压接或粘接构成纤维的多个压粘接部(25),且在压粘接部(25)以外的部分,通过压粘接以外的方式接合了构成纤维彼此间的交点,至少在一个面上具有压粘接部(25)成为凹部(12)且凹部(12)之间成为凸部(11)的凹凸形状。作为所述构成纤维,采用长度经加热伸长的热伸长性纤维。

Description

立体赋形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凸部的立体赋形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将通常为平面的无纺布的表面形成为立体形状的立体赋形无纺布组合到如吸收性物品中,以减少无纺布与穿用者肌肤的接触,防止热闷或起斑疹,或加大厚度方向的变形量,使其柔软地适合肌肤的等。例如,提出了作为吸收性物品的表面材采用多皱性无纺布(参照,特开平6-128853号公报及特开平9-111631号公报)。此外,还提出了这样的方案:重叠潜在收缩性无纺布薄片和热收缩性比该无纺布薄片小的薄片状物,在相互的面上部分结合后,通过经热处理产生收缩,来得到具有凹凸结构的复合无纺布(参照,特开昭62-141167号公报)。在这些无纺布中,组合高收缩性薄片和不易收缩的薄片,利用它们的热收缩的差异,形成皱褶或凹凸。
如上所述,至今提出的立体薄片,具有收缩率不同的2层或2层以上结构,是通过进行热收缩处理得到的。因此,因其结构或制造方法,很难得到目付(日本织物单位面积重量,合每平方米重4.356克)低的无纺布。此外,由于其制造方法复杂,所以无纺布生产率低、成本高。
与这些无纺布不同,提出有这样一种无纺布(参照,特开平11-286863号公报),其是通过用由雌雄啮合型压花辊构成的压花加工装置,对纺粘型无纺布进行凹凸赋形,形成厚度是原来的5~50倍的凹凸。但是,该无纺布,由于因压花加工而损失柔软性,所以不能用于与肌肤接触使用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赋形无纺布,其具有构成纤维被压接或粘接的多个压粘接部,且在压粘接部以外的部分,通过压粘接以外的方式接合了构成纤维彼此间的交点。立体赋形无纺布至少在一个面上具有所述压粘接部成为凹部且该凹部之间成为凸部的凹凸形状。作为所述构成纤维,采用长度经加热伸长的热伸长性纤维。
此外,本发明作为所述立体赋形无纺布的优选的制造方法提供这样一种方法:对含有所述热伸长性纤维的纤维网进行压花加工来形成所述压粘接部,接着,进行利用热风的通气(エアスル一)加工,使该热伸长性纤维伸长,并通过热粘接接合该热伸长性纤维的交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立体赋形无纺布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纺布的制造过程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高速熔融纺丝法中使用的装置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基于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立体赋形无纺布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0采用单层结构。无纺布10的一面10a大致为平坦面,另一面10b为具有多个凸部11及凹部12的凹凸形状。凹部12包适压接或粘接无纺布10的构成纤维而形成的压粘接部。凸部11位于凹部12之间。凸部11内充满无纺布10的构成纤维。所谓压粘接部是指通过压接或粘接无纺布10的构成纤维而形成的结合部。作为压接纤维的方式,可列举加热或不加热的压花加工、超声波压花加工等。另外,作为粘接纤维的方式,可列举利用各种粘合剂的结合。
凸部11和凹部12在整个无纺布的一方向(图1中X方向)上交替配置。另外,也可以在整个无纺布的与该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中Y方向)上交替配置。通过如此配置凸部11和凹部12,在将无纺布10用于例如一次性尿布或生理用卫生巾等一次性卫生物品领域的表面薄片的情况下,能够降低与穿用者肌肤的接触面积,有效地防止热闷或起斑疹。
在无纺布10中,在压粘接部以外的部分,具体来说主要在凸部11上,通过压粘接以外的方式,接合该无纺布的各构成纤维间的交点。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0的其特征在于,作为其构成纤维,采用了经加热延长其长度的纤维(以下,将该纤维称为热伸长性纤维)。作为热伸长性纤维,可列举例如经加热改变树脂的结晶状态并进行伸长;或者是实施卷曲加工的纤维,是在解除卷曲后外观长度伸长的纤维。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0中特别优选采用的热伸长性纤维,可列举如下的复合纤维(以下,将该纤维称为热伸长性复合纤维),该复合纤维由取向指数为40%或40%以上的第1树脂成分、和具有比该第1树脂成分的熔点低的熔点或软化点且取向指数为25%或25%以下的第2树脂成分构成,第2树脂成分在纤维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沿长度方向连续存在。以下,参照图2说明采用该热伸长性复合纤维的无纺布10的优选的制造方法。
首先,用预定的纤维网(ウエブ)形成方法(未图示)制作纤维网20。纤维网20含有热伸长性复合纤维,或由热伸长性复合纤维构成。作为纤维网形成方法,能够采用例如(a)用梳理机(カ一ド機),开纤短纤维的梳理法,(b)直接用空气吸管牵引熔融了纺丝的连续长丝,使其堆积在网格上的方法(纺粘法),(c)在空气流中传送短纤维,使其堆积在网格上的方法(无接触法)等公知的方法。
纤维网20被送入热压花装置21,在此实施热压花加工。热压花装置21具有一对辊22、23。辊22是周面平滑的平滑辊。另外,辊23是在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凸部的雕刻辊。各辊22、23能够加热到预定温度。
热压花加工,是在高于等于纤维网20中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中的低熔点成分的熔点、且在低于等于高熔点成分的熔点的温度下进行。此外,在低于热伸长性纤维的伸长开始温度的温度下进行。通过热压花加工,对纤维网20中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进行压粘接。由此,在纤维网20上形成多个压粘接部,形成热粘合无纺布24。各个压粘接部是面积为0.1~3.0mm2左右的圆形、三角形、矩形、其它多角形、或它们的组合,在热粘合无纺布24的全区域有规则地形成。此外,压粘接部也可以是宽0.1~3.0mm左右的连续的直线、曲线等,能够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但是,为产生立体赋形,需要某种程度地存在未压粘接状态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从能够有效形成立体的凹凸形状的角度考虑,压花率优选1%~20%,更优选2%~10%。
图3(a)模式地表示热粘合无纺布24的剖面状态。通过热压花加工,在该无纺布24上形成了多个压粘接部25。在该压粘接部25,利用热及压力的作用压接了热伸长性复合纤维,或通过熔融固化熔接了热伸长性复合纤维。另外,在压粘接部25以外的部分,热伸长性复合纤维形成不引起压接·粘接等的自由状态。
再返回到图2,热粘合无纺布24被传送到热风吹喷装置26。热风吹喷装置26对热粘合无纺布24实施通气加工。即热风吹喷装置26构成为使加热到预定温度的热风贯通热粘合无纺布。
通气加工是在通过加热将热粘合无纺布24中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进行伸长的温度下进行。并且,在对存在于热粘合无纺布24中的压粘接部25以外部分的自由状态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彼此间的交点进行热粘接的温度下进行。尤其,需要在所述温度低于热伸长性复合纤维的高熔点成分的熔点的温度下进行。
通过上述的通气加工,存在于压粘接部25以外部分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伸长。由于热伸长性纤维的一部分被压粘接部25固定,所以伸长的是压粘接部25之间的部分。另外,通过用压粘接部25固定热伸长性纤维的一部分,伸长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的拉伸部分失去向热粘合无纺布24的平面方向的去处,向该无纺布24的厚度方向移动。由此,在压粘接部25之间形成凸部11。图3(b)示出此状态。进而,利用热粘接,对通过通气加工存在于压粘接部25之间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彼此间的交点(参照图3(b))进行接合。这样能够得到作为目标的立体赋形无纺布10。
以上的说明表明,在无纺布10上,在压粘接部25压粘接作为无纺布10的构成纤维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并在压粘接部25以外的部分,具体来说,主要在凸部11,利用压粘接以外的方法即通气方式热粘接接合热伸长性复合纤维彼此间的交点。结果,无纺布10具有三维的凹凸形状,成为柔软的无纺布。进而,凸部11上的纤维之间的接合强度高,不易起毛刺。除此以外,所述的制造方法作为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只是组合了极普通的方法即热粘合法和通气法,不包括特殊的工序。因此,制造工序简便,而且制造效率高。进而,如果采用所述的制造方法,即使无纺布10是低定量(坪量)的,也能够容易形成三维的凹凸形状。此外,与以往的凹凸无纺布不同,即使无纺布是单层的,也能够容易形成立体形状。
从使无纺布10的凹凸形状更显著的观点出发,优选从与所述热压花加工中采用的平滑辊对置的面开始进行所述通气加工的热风吹喷。
如上所述,无纺布10是包含热伸长性复合纤维而形成的,或是由热伸长性复合纤维构成的。在无纺布10是包含热伸长性复合纤维而形成的情况下,作为含在无纺布10内的其它纤维,可列举由熔点比热伸长性复合纤维产生热伸长的温度高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纤维,或原本不具有热粘接性的纤维(例如棉花或纸浆等天然纤维、人造丝或醋酸盐纤维等)。这些其它纤维,优选在无纺布10中含有5%~50重量%,更优选含有20%~30重量%。另外,从可有效形成立体的凹凸形状的角度出发,热伸长性复合纤维优选在无纺布10中含有50%~95重量%,更优选含有70%~95重量%。从可更有效形成立体的凹凸形状的角度出发,更优选无纺布10由热伸长性复合纤维构成。
如果详细说明热伸长性复合纤维,该热伸长性复合纤维优选通过高速熔融纺丝法制造。高速熔融纺丝法如图4所示,采用由挤压机1A、2A和齿轮泵1B、2B构成的双系统挤压装置1、2,及具有纺丝喷嘴3的纺丝装置进行。用挤压机1A、2A和齿轮泵1B、2B熔融且计量的各树脂成分,在纺丝喷嘴3内合流,并从喷头吐出。纺丝喷嘴3的形状,可根据作为目标的复合纤维的形态适当选择。在纺丝喷嘴3的正下方设置卷取装置4,在预定速度下对从喷头吐出熔融树脂进行拉丝。高速熔融纺丝法的纺出丝的拉丝速度一般在2000m/分钟以上。拉丝速度的上限值不特别限定,现在能够以超过10000m/分钟的速度拉丝。
热伸长性复合纤维中的第1树脂成分是维持该复合纤维的强度的成分,第2树脂成分是产生热粘接性的成分。第1树脂成分的取向指数优选40%或40%以上,更优选50%或50%以上。另外,第2树脂成分的取向指数优选25%或25%以下,更优选20%或20%以下。取向指数是构成纤维的树脂的高分子链的取向程度的指标。另外,通过第1树脂成分及第2树脂成分的取向指数分别是上述数值,热伸长性复合纤维能够通过加热伸长。此外,能够形成低热量、高强度的熔接点。热伸长性复合纤维中的各树脂成分为达到上述的取向指数,例如只要采用熔点不同的2种树脂,利用所述高速熔融纺丝法形成纤维就可以。
第1树脂成分的取向指数的上限值不特别限定,优选越高越好,但如果是70%左右,可得到应足够的效果。另外,第2树脂成分的取向指数的下限值不特别限定,优选越低越好,但如果是15%左右,可得到应足够的效果。
第1树脂成分及第2树脂成分的取向指数,在将热伸长性复合纤维中的树脂的双折射值作为A,将树脂的固有双折射值作为B时,用下列式(1)表示。
取向指数(%)=A/B×100                 (1)
所谓固有双折射指的是在树脂的高分子链完全取向的状态下的双折射,其值例如在用于成型加工(“成型加工的塑料材料”初版、附表)的代表性塑料材料(塑料成型加工学会编,西格马出版,1998年2月10日发行)中有记载。
在干涉显微镜上安装偏光板,相对于纤维轴平行的方向及垂直的方向的偏光下,测定热伸长性复合纤维的双折射。作为浸渍液使用Cargille公司制造的标准折射液。浸渍液的折射率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根据利用干涉显微镜得到的复合纤维的干涉条纹像,用以下文献记载的计算方法,求出相对于纤维轴平行及垂直方向的折射率,并作为算出两者的差的双折射。
“芯鞘型复合纤维的高速纺丝的纤维结构形成”408页(纤维学会志,Vol.51,No.9,1995年)
从可得到凹凸形状显著的无纺布10的角度出发,优选热伸长性复合纤维在比第2树脂成分的熔点或软化点高10℃的温度下的延长率为0.5%~20%,更优选3%~10%。
为了得到具有如此的热伸长率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如后述,在热伸长性复合纤维纺丝后,只要对该复合纤维进行加热处理或卷曲处理,且不进行拉伸处理就可以。另外,在上述的温度下测定热伸长率的理由是因为:在通过热粘接纤维的交点制造无纺布的情况下,通常在高于等于第2树脂成分的熔点或软化点且按比它们高10℃左右的温度范围内制造。
热伸长率按以下方法测定。采用热仪器分析装置TMA-50(岛津制作所制造),按夹头(チヤツク)间距离10mm安装平行排列的纤维,在负载0.025mN/tex的一定负荷的状态下,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测定此时纤维的伸长率变化,读取在比第2树脂成分的熔点或软化点高10℃的温度下的伸长率,作为热伸长率。
纺丝后进行的加热处理的条件,根据构成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第1及第2树脂成分的种类,选择适当的条件。例如,本发明的复合纤维为芯鞘型,在芯成分为聚丙烯、鞘成分为高密度聚乙烯的情况下,加热温度优选50~120℃,更优选70~100℃,加热时间优选10~500秒,更优选20~200秒。作为加热方法,可列举吹喷热风、照射红外线等。
作为纺丝后进行的卷曲处理,进行机械卷曲比较简便。机械卷取有二维状或三维状的方式,此外,有在偏芯式的芯鞘型复合纤维或并列型复合纤维中出现的三维的显著卷曲等。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进行任何方式的卷曲。在机械卷曲中有时加热。在此种情况下,能够同时实施加热处理和卷曲处理。
在卷曲处理时,有时纤维多少被拉长,但这样的拉长不包括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拉伸处理中。所谓本发明中所述的拉伸处理指的是对未拉伸丝通常进行的拉伸倍率为2~6倍左右的拉伸操作。
通过无纺布10含有热伸长性复合纤维,除凹凸形状显著外,无纺布10的强度也提高。其理由如下。热伸长性复合纤维的第2树脂成分(熔接成分)的取向指数低。因此,即使用比以往少的热量也能够将熔接点的强度维持在高的值。此外,热处理的温度造成的影响小,能够在从低温到高温的大的范围内,将熔接点的强度维持在高的值。而且,该熔接点的强度是比用通常方法得到的同种复合纤维的熔接点的强度高的值。进而,复合纤维中的熔接成分在粘接点均匀地凝集,熔接的形状大致一定。其结果,减小熔接点的强度偏差。上述结果表明,能够形成将构成无纺布10的纤维的熔接点的强度维持在高的值且偏差小的状态。通常,通过吹喷热风热粘接各纤维彼之间而得到的无纺布10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熔接点的强度。即,为了得到高强度的无纺布,需要将纤维的熔接点强度维持在高的值。此外,由于当该熔接点的强度偏移时,当然会从弱的熔接点处开始产生无纺布的破坏,因此无纺布的强度达不到高强度。如果采用上述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如前所述,由于熔接点的强度高,偏差也小,因此能够得到高强度的无纺布。进而,由于热处理的温度造成的影响小,所以能够使所得的无纺布的机械强度均匀。
作为热伸长性复合纤维,能够采用芯鞘型或并列型的。作为芯鞘型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能够采用同芯式或偏芯式的。特别优选是同芯式的芯鞘型。在此种情况下,从提高热伸长性复合纤维的热伸长率的角度出发,优选第1树脂成分构成芯,且第2树脂成分构成鞘。第1树脂成分及第2树脂成分的种类不特别限定,只要是具有形成纤维性能的树脂就可以。尤其,从易于利用熔接制造无纺布的角度考虑,优选两树脂成分的熔点差或第1树脂成分的熔点和第2树脂成分的软化点的差在10℃以上,更优选20℃以上。在热伸长性复合纤维是芯鞘型的情况下,采用芯成分的熔点比鞘成分的熔点或软化点高的树脂。作为第1树脂成分和第2树脂成分的优选的组合,作为将第1树脂成分设定为聚丙烯(PP)时的第2树脂成分,可列举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共聚物(エチレンプロピレン共重合体)、聚苯乙烯等。此外,作为第1树脂成分,在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等聚酯系树脂的情况下,作为第2成分,除上述的第2树脂成分的例外,可列举聚丙烯(PP)、共聚聚酯(共重合ポリエステル)等。另外,作为第1树脂成分,还可列举聚酰胺类聚合物或所述第1树脂成分的2种或2种以上的共聚物,此外作为第2树脂成分,还可列举所述第2树脂成分的2种或2种以上的共聚物。这些成分可以适当组合。在这些组合中,优选采用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理由是因为,由于两树脂成分的熔点差在20~40℃的范围内,因此易于制造无纺布。此外,由于纤维的比重低,因此能够得到重量轻且具有成本优势、能够用低热量焚烧处理的无纺布。
第1树脂成分及第2树脂成分的熔点,采用示差扫描型热分析装置DSC-50(岛津公司制造),按升温速度10℃/min进行细裁断的纤维试样(样品质量2mg)的热分析,测定各树脂的熔融峰值温度,用该熔融峰值温度定义。在用该方法不能明确测定第2树脂成分的熔点的情况下,作为第2树脂成分的分子开始流动的温度,在能够计测纤维的熔接点强度的范围内,将第2树脂成分熔接的温度作为软化点。
本发明的复合纤维中的第1树脂成分和第2树脂成分的比率(重量比),优选10∶90~90∶10%、更优选30∶70~70∶30%。只要在此范围内,纤维的力学特性充分,成为能够耐实用的纤维。此外,熔接成分的量足够,纤维彼此间的熔接牢固。
热伸长性复合纤维的粗度可根据复合纤维的具体用途选择适当值。从纤维的纺丝性或成本、梳理机通过性、生产率、成本等方面考虑,作为一般的范围优选1.0~10dtex、更优选1.7~8.0dtex。
本实施方式的无纺布10能够用于有效利用其凹凸形状、膨松高度及高强度的多种领域。例如非常适合用作一次性尿布或生理用卫生巾等一次性卫生物品的领域中的表面薄片、第2薄片(配置在表面薄片和吸收体之间的薄片)、背面薄片、防漏薄片或对人体使用的擦拭薄片、皮肤清洁用薄片、对物体使用的擦拭物等。
在用于上述用途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无纺布优选其定量为15~60g/m2,更优选20~40g/m2。此外其厚度,优选1~5mm,更优选2~4mm。但是,由于根据用途其适当厚度不同,所以可结合目的适当调整。
以上,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压粘接部25的形成中采用了加热的压花加工即热压花加工,但也可以取而代之采用不加热的压花加工或超声波压花加工来形成压粘接部。或者也能够利用粘合剂形成压粘接部。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5及比较例1~11]
按表1所示的条件进行纺丝,得到同芯式的芯鞘型粘接性复合纤维。将得到的复合纤维加工成纤维长51mm的短纤维,对该短纤维实施二维的机械卷曲。按所述方法,测定取向指数、热伸长率及树脂的熔点。其结果示于表1。
表1
  实施例纤维   比较例纤维
  A   B   C   D
  第1树脂成分(重量%)第1树脂成分(重量%)   PP(50)HDPE(50)   PP(50)HDPE(50)   PP(50)HDPE(50)   PP(50)HDPE(50)
  喷嘴温度(℃)   250   250   250   250
  纺丝速度(m/min)   2000   1300   760   390
  纤维直径(dtex)   3.3   3.3   3.3   3.3
  拉伸   无   无   2倍   4倍
  卷曲加工   机械卷曲   机械卷曲   机械卷曲   机械卷曲
  取向指数(%)  第1树脂成分第2树脂成分   6219   5615   6850   9564
  热伸长率(%)*   5.40   4.26   -4.85   -1.10
熔点(℃)  第1树脂成分第2树脂成分   163128   160127   168132   170132
*:在比第2树脂成分的熔点高10的温度下测定,负号(-)表示收缩。
以得到的复合纤维作为原料,按表2~4所示的条件制作无纺布。此处,所用的其它纤维为通常市售的纤维。这些市售的纤维是可得到膨松的无纺布的纤维。
此外,表2~4中的S1、S2、SR1、Ni、NR1的符号表示无纺布的制造方法。符号的意思如下。
S1:压花加工(压粘接部面积率3%(圆形)、加工温度130℃)→通气加工(从平滑辊对面吹喷、加工温度136℃)
S2:压花加工(压粘接部面积率8%(连续线)、加工温度130℃)→通气加工(从平滑辊对面吹喷、加工温度136℃)
SR1:压花加工(压粘接部面积率3%(圆形)、加工温度130℃)→通气加工(从雕刻辊对面吹喷、加工温度136℃)
N1:通气加工(加工温度136℃)→压花加工(热风吹喷侧为平滑辊面、压粘接部面积率3%(圆形)、加工温度130℃)
NR1:通气加工(加工温度136℃)→压花加工(热风吹喷侧为雕刻辊面、压粘接部面积率3%(圆形)、加工温度130℃)
按以下的方法测定得到的无纺布的厚度、定量、比容积,此外按以下的方法评价立体赋形无纺布。其结果示于表2~4。
[厚度、定量、比容积的测定]
在测定台上放置12cm×12cm的平板,将此状态下的平板上面的位置作为测定的基准点A。接着,取下平板,在测定台上放置成为测定对象的无纺布试验片,并在起上放置上述平板。将该状态下的平板上面的位置作为B。根据A和B的差,求出成为测定对象的无纺布试验片的厚度。平板的重量可根据测定目的进行多种变更,但此处,采用重54g的平板测定。测定仪器采用了激光位移计((株)吉恩斯(キ一ェンス)制造,CCD激光位移传感器LK-080)。也可以代之采用度盘式厚度计。但是,采用厚度计时需要调整施加给无纺布试验片的压力。此外,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无纺布的厚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无纺布的定量。因此,作为膨松高度的指标,采用从厚度和定量算出的比容积(cm3/g)。定量的测定方法虽是任意的,但计量要测定厚度的试验片本身的重量,并根据测定出的试验片的尺寸来算出。
[立体赋形性的评价]
目视无纺布,并根据以下基准判定。
◎:形成明确的立体形状
○:形成立体形状
△:几乎不能认为是立体形状
×:不是立体形状
表2
  实施例
  1   2   3   4   5
纤维   纤维A100%   纤维B100%   纤维B100%   纤维B100%   纤维B 70%
  PET 2.2dtex  30%
  制造方法   S1   S1   S2   SR1   S1
  定量(g/m2)   36.4   36.3   32.5   28.6   33.5
  厚度(mm)   2.99   2.94   3.03   2.88   3.08
  比容积(cm3/g)   82.2   81.0   93.0   100.9   92.1
  立体赋形性   ◎   ◎   ◎   ○   ○
PET 2.2dtex:用PET的单一纤维实施明显存在的卷曲。
表3
  比较例
  1   2   3   4   5
纤维   纤维C100%   纤维C100%   纤维D100%   纤维D100%   纤维C 70%
  PET 2.2dtex 30%
 制造方法   S1   S1   S2   SR1   S1
 定量(g/m2)   36.6   33.7   26.5   27.9   42.1
 厚度(mm)   1.81   2.10   2.00   2.13   2.60
 比容积(cm3/g)   49.5   62.5   75.4   76.2   61.8
 立体赋形性   ×   ×   ×   ×   ×
PET 2.2dtex:利用PET的单一纤维实施显著卷曲。
表4
  比较例
  6   7   8   9   10   11
  纤维   PET/PE 3.0dtex 100%   PP/PE 3.3dtex 100%
  制造方法   S1   N1   NR1   S1   N1   NR1
  定量(g/m2)   28.6   29.3   29.3   29.6   36.6   36.6
  厚度(mm)   2.49   2.77   2.86   3.46   3.03   3.12
  比容积(cm3/g)   87.2   94.6   97.7   116.8   82.8   85.3
  立体赋形性   ×   △   △   △   △   △
PET/PE 3.0dtex 100%:利用芯中配设了PET、鞘中配设了HDPE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实施机械卷曲。
PP/PE 3.0dtex 100%:利用芯中配设了PP、鞘中配设了HDPE的芯鞘型复合纤维,产生显著卷曲。
表2~4所示的结果表明,实施例1~5的无纺布,形成膨松的立体形状。此外,表明,在采用认为能得到膨松的无纺布的纤维的比较例6~11的无纺布,实际上得到了膨松的无纺布,但不能通过与压花的组合赋予立体形状。
如以上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即使不采用特殊的制造方法,也能够得到具有三维的凹凸形状的柔软且低定量的无纺布。

Claims (8)

1.一种立体赋形无纺布,具有构成纤维被压接或粘接的多个压粘接部,且在压粘接部以外的部分,通过压粘接以外的方式接合了构成纤维彼此间的交点;至少在一个面上具有所述压粘接部成为凹部且该凹部之间成为凸部的凹凸形状,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构成纤维,采用长度经加热伸长的热伸长性纤维。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立体赋形无纺布,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热伸长性纤维采用如下的热伸长性复合纤维:由取向指数为40%或40%以上的第1树脂成分、和具有比该第1树脂成分的熔点低的熔点或软化点且取向指数为25%或25%以下的第2树脂成分构成,第2树脂成分在纤维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沿长度方向连续存在。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立体赋形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在纺丝后实施加热处理或卷曲处理,且不进行拉伸处理。
4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立体赋形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是用纺丝速度大于等于2000m/分钟的高速熔融纺丝制造的。
5.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立体赋形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在比第2树脂成分的熔点或软化点高10℃的温度下的伸长率为0.5%~20%。
6.一种立体赋形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赋形无纺布是权利要求1记载的立体赋形无纺布,
对含有所述热伸长性纤维的纤维网进行压花加工来形成所述压粘接部,接着,进行利用热风的通气加工,使该热伸长性纤维伸长,并通过热粘接,接合该热伸长性纤维的交点。
7.如权利要求6记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伸长性纤维是所述热伸长性复合纤维,所述压花加工是采用热压花的加工,在高于等于该复合纤维中低熔点成分的熔点且低于高熔点成分的熔点的温度下,进行所述热压花加工及所述通气加工。
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花加工,采用具有雕刻辊和平滑辊的压花装置进行,且从与所述平滑辊相对的一面进行所述通气加工中的热风的吹喷。
CN 200510077900 2004-06-14 2005-06-13 立体赋形无纺布 Active CN1715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6196/2004 2004-06-14
JP2004176196A JP3989468B2 (ja) 2004-06-14 2004-06-14 立体賦形不織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5477A true CN1715477A (zh) 2006-01-04
CN1715477B CN1715477B (zh) 2010-05-05

Family

ID=35585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10077900 Active CN1715477B (zh) 2004-06-14 2005-06-13 立体赋形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989468B2 (zh)
CN (1) CN1715477B (zh)
TW (1) TWI34559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3491B (zh) * 2006-05-12 2011-11-16 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热粘合性复合纤维和其制造方法
CN101321900B (zh) * 2005-12-07 2011-11-30 花王株式会社 热伸长性纤维
CN102459736A (zh) * 2009-06-24 2012-05-16 Jnc株式会社 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无纺布及使用了该无纺布的制品
CN102482816A (zh) * 2009-10-16 2012-05-30 花王株式会社 无纺布
CN104136683A (zh) * 2012-02-22 2014-11-05 宝洁公司 经压花的纤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3466A (zh) * 2015-06-04 2017-01-04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重压花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91136A (zh) * 2017-04-07 2018-10-23 科德宝两合公司 经热压印的无纺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99745A (zh) * 2016-02-22 2018-10-23 旭化成株式会社 皮肤触感优异的长纤维无纺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5984B2 (ja) * 2005-11-08 2010-09-01 花王株式会社 凹凸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4785700B2 (ja) * 2006-10-17 2011-10-05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4989960B2 (ja) * 2006-12-27 2012-08-0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66833B2 (ja) * 2007-11-14 2013-03-2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078602B2 (ja) * 2007-12-27 2012-11-2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10148730A (ja) * 2008-12-25 2010-07-08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JP5374142B2 (ja) * 2008-12-25 2013-12-25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
JP5021719B2 (ja) * 2009-12-18 2012-09-12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
JP5190441B2 (ja) * 2009-12-22 2013-04-24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
JP5211032B2 (ja) * 2009-12-25 2013-06-12 花王株式会社 立体賦形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5211033B2 (ja) * 2009-12-25 2013-06-12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5211035B2 (ja) * 2009-12-28 2013-06-12 花王株式会社 立体賦形不織布
JP5593124B2 (ja) * 2010-06-01 2014-09-17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JP5513267B2 (ja) * 2010-06-10 2014-06-04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548041B2 (ja) * 2010-06-21 2014-07-16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
JP5775802B2 (ja) * 2011-12-02 2015-09-09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
JP5828550B2 (ja) * 2011-12-15 2015-12-09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5941278B2 (ja) * 2011-12-27 2016-06-29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ープ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JP6021566B2 (ja) 2012-09-28 2016-11-09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112816B2 (ja) 2012-09-28 2017-04-1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5840100B2 (ja) * 2012-09-28 2016-01-0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不織布
JP5683742B1 (ja) 2014-06-30 2015-03-1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該吸収性物品を備える着用物品
JP5669976B1 (ja) 2014-06-30 2015-02-1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該吸収性物品を備える着用物品
JP6219449B2 (ja) * 2016-05-20 2017-10-25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テープタイプ使い捨ておむつ
TWI731294B (zh) * 2019-01-22 2021-06-21 南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花紋之熱風不織布在線製程及其製品
JP6874107B1 (ja) * 2019-12-10 2021-05-1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0424B4 (de) * 1999-01-08 2006-04-06 Carl Freudenberg Kg Dreidimensional strukturiertes Faserflächengebild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KR100665456B1 (ko) * 2000-10-12 2007-01-04 가오가부시끼가이샤 3차원적 형태의 돌출부를 갖는 입체시트 재료
EP1338262B1 (en) * 2002-02-25 2005-10-12 Kao Corporation Topsheet for absorbent article
JP3625804B2 (ja) * 2002-02-25 2005-03-02 花王株式会社 立体シート材料
US7131171B2 (en) * 2002-09-25 2006-11-07 Ka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storing bulkiness of nonwoven fabric
JP3868892B2 (ja) * 2002-11-19 2007-01-17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1900B (zh) * 2005-12-07 2011-11-30 花王株式会社 热伸长性纤维
US8968859B2 (en) 2005-12-07 2015-03-03 Kao Corporation Heat extensible fiber
CN101443491B (zh) * 2006-05-12 2011-11-16 帝人纤维株式会社 热粘合性复合纤维和其制造方法
CN102459736A (zh) * 2009-06-24 2012-05-16 Jnc株式会社 具有表面凹凸结构的无纺布及使用了该无纺布的制品
US9486979B2 (en) 2009-06-24 2016-11-08 Jnc Corporation Nonwoven fabric with surface uneven structure, and product using same
CN102482816A (zh) * 2009-10-16 2012-05-30 花王株式会社 无纺布
CN104136683A (zh) * 2012-02-22 2014-11-05 宝洁公司 经压花的纤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83466A (zh) * 2015-06-04 2017-01-04 福懋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多重压花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99745A (zh) * 2016-02-22 2018-10-23 旭化成株式会社 皮肤触感优异的长纤维无纺布
CN108699745B (zh) * 2016-02-22 2020-11-06 旭化成株式会社 皮肤触感优异的长纤维无纺布
CN108691136A (zh) * 2017-04-07 2018-10-23 科德宝两合公司 经热压印的无纺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91136B (zh) * 2017-04-07 2021-01-15 科德宝两合公司 经热压印的无纺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45597B (en) 2011-07-21
CN1715477B (zh) 2010-05-05
JP3989468B2 (ja) 2007-10-10
JP2005350836A (ja) 2005-12-22
TW200615409A (en) 2006-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15477A (zh) 立体赋形无纺布
CN101321900B (zh) 热伸长性纤维
JP4785700B2 (ja) 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CN102257201B (zh) 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82817B (zh) 透液性纤维无纺布
CN103993428B (zh) 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CN1732294A (zh) 热熔融粘合性复合纤维
CN102482816B (zh) 无纺布
JP4535984B2 (ja) 凹凸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2822405A (zh) 简易地制造具有凹凸的无纺布的方法以及简易地加工无纺布的方法
JP5603575B2 (ja) 積層不織布
JP4975091B2 (ja) 不織布
WO2018092444A1 (ja) スパンボンド不織布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22507B (zh) Hot extensible fibers and nonwoven fabrics using them
JP4131852B2 (ja) 熱融着性複合繊維
CN100347369C (zh) 立体片
JP4318594B2 (ja) 不織布
JP4749320B2 (ja) 複合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KR20150105767A (ko) 수분산성 부직포 제조방법
JP2019094584A (ja) 不織布
JP2012001856A (ja) 不織布
JP2020139244A (ja) 積層不織布
TW202143929A (zh) 吸收性物品用不織布及具備其之吸收性物品
CN103459693A (zh) 具有提高的蓬松度的无纺织网以及形成这样的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