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3226A - 用于传送平面工件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送平面工件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3226A
CN1683226A CN200510062791.1A CN200510062791A CN1683226A CN 1683226 A CN1683226 A CN 1683226A CN 200510062791 A CN200510062791 A CN 200510062791A CN 1683226 A CN1683226 A CN 1683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opening
conveyer
traction mechanism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627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8856C (zh
Inventor
罗伯特·弗里斯纳格
乌多·甘特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Original Assignee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filed Critical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Publication of CN1683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3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88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885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8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20Belts
    • B65H2404/26Particular arrangement of belt, or belts
    • B65H2404/261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elt(s) / roller(s) facing each other for forming a transport nip
    • B65H2404/2613Means for changing the transport path, e.g. deforming, length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送平面工件(6)的设备,该设备具有:第一及第二传送机(1、2),一个由传送机(1、2)构成的入口(33),其特征在于:考虑到传送机(1、2)共同取得的不同偏转位置,可优化入口(33)的几何结构。

Description

用于传送平面工件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一个传送方向上传送平面工件的设备,该设备具有:一个第一传送机,它与一个相应工件的第一表面相接触,一个第二传送机,它与一个相应工件的、位于第一表面对面的第二表面相接触;一个由这两个传送机构成的、带有开口上件及开口下件的入口开口。
背景技术
这种设备主要是一个由本申请人以型号SBP销售的固定式页张收纸器的组成部分。借此在传送方向上传送的平面工件涉及例如书芯,它们由一个位于传送方向的上游的加工工位如折纸机或装订机形式的前工位接收,向位于下游的另一加工工位、如一个加压工位传送。
不同类型的所谓的前工位尤其具有不同的出口高度。因为自传送它们的设备而来得书芯在一个从人机工程学来讲有利的高度上被传送,因此该公知设备可这样偏转地设置,即在基本上保持该设备的出口高度的情况下,其入口高度可与不同的前工位的不同出口高度相匹配。
公知设备的传送机被构成牵引机构驱动器。与此相应地,该设备包括侧壁、支承在侧壁中的轴及用于构成环形圆带形式的牵引机构的导向辊及驱动辊,这些牵引机构构成彼此面对着的传送回行段,这些回行段从一个入口开口延伸到一个出口开口。该入口开口及出口开口具有固定的几何结构。为了对抵抗当牵引机构传送机在一定的偏转位置上由该固定几何结构引起输入性能的变差,该牵引机构传送机的长度被这样确定,即在相对小的偏转范围中,入口开口可在足够大的范围内上升与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这样地设计开始部分所述类型的设备,以致即使在与开始所述的现有技术相比结构长度缩短的情况下在该设备中也可获得平面工件的合适输入性能。
为了解决该任务,提出一种在一个传送方向上传送平面工件的设备,该设备具有:一个第一传送机,它与一个相应的工件的第一表面相接触;一个第二传送机,它与一个相应的工件的、与第一表面对立的第二表面相接触;具有一个由这两个传送机构成的、带有开口上件及开口下件的入口开口,其中,可这样变化的入口开口几何结构,即在第一情况下开口下件超过开口上件伸出,在第二情况下开口上件超过开口下件伸出。
一个有利的进一步构型在于,为了与平面工件的不同厚度相匹配,在两个传送机之间可调节不同的距离。这例如在牵引机构驱动器形式的传送机的构型中,当用于第一牵引机构驱动器的驱动及导向的辊直接地与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的这些辊对立地布置时,尤其具有优点。
这种构型例如存在于,当两个牵引机构驱动器之一约为另一个的镜像且两者不可相对移动时,例如在水平定向的传送机上完全可以这样设置。就这一点而言,尤其在具有移动地布置的传送机的这种构型中,对平面工件的不同厚度的可调节性扩大了该设备的应用范围。
有利的是,第一传送机可在第一方向上、第二传送机同时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可调节。
有利的是,设有一个调节轮、如齿轮,第一及第二传送机在它们的调节中,在该调节轮上同时地碾滚。
有利的是,两个传送机可相对垂直于传送方向延伸的几何轴锁止在共同取得的不同偏转位置上。
有利的是,几何轴位于设在这两个传送机之间的传送平面中。
有利的是,为了与平面工件的不同厚度相匹配,在两个传送机之间可调节不同的距离。
有利的是,两个传送机由一个第一及一个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构成。
有利的是,为了与平面工件的不同厚度相匹配,牵引机构驱动器包括可调节地设置的牵引机构导向辊。
有利的是,承载牵引机构导向辊的支承杠杆可调节到不同的偏转位置上。
有利的是,在一个第三情况下,入口开口的开口上件与开口下件对齐。
附图说明
从附图及以下参照附图的说明中可得到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实施例。
附图中表示:
图1:主要用于传送平面工件的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设有牵引机构驱动器形式的传送机,在图示情况下,这些传送机被水平地定向,
图2:具有相互调整的并倾斜到第一方向上的牵引机构驱动器的、根据图1的设备,
图3:具有相互调整的并倾斜到第二方向上的牵引机构驱动器的、根据图1的设备,
图4:具有用于使该设备与平面工件的不同厚度相匹配的装置的、图1中的细节,
图5:根据图1的设备的一个视图,其中强调了用于驱动该设备及使传送机锁止在对置的相对位置上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由图1中可看出的,在以下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传送机1通过一个第一牵引机构驱动器1′构成,第二传送机2通过一个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2′构成。这些传送机基本上具有一个相对传送平面3成镜像的几何结构并包括在各自第一端部及各自第二端部上的多个转向辊4.1至4.4,这些转向辊被环形带5环绕。第一牵引机构驱动器的带5构成第一回行段,该第一回行段面向着由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2′的带5构成的第二回行段,第一回行段在工作中与待传送的平面工件6的第一表面相接触,而第二回行段在工作中与按照箭头T的传送方向待传送的平面工件6的、与第一表面对立的第二表面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回行段从设置在按照箭头T的传送方向的下游的转向辊4.2与4.4一直延伸到牵引机构导向辊7.1与7.2,这些导向辊7.1与7.2在向着下游的一定距离上跟随着相应牵引机构驱动器设置在上游的端部上设置的转向辊4.1与4.3,这些转向辊4.1与4.3本身被设置在相对传送平面3的一定距离上。
在图1中所描绘的状态下,转向辊4.1与4.2及第一牵引机构驱动器1′的牵引机构导向辊7.1相对转向辊4.3与4.4及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2′的牵引机构导向辊7.2直接地对置。这种对置布置证实,对于如图1所示的传送回行段水平定向的情况是合适的。
可以理解,两个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各具有多个所述带5、相应数目的转向辊4.1至4.4以及牵引机构导向辊7.1与7.2,该牵引机构导向辊7.1与7.2与按照箭头T的传送方向垂直地排列在两个以后还要详细描述的滑架8与9的侧板8.1与9.1之间。
如图2中所示地,对于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位于上游的的端部下降的情况,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2′相对第一牵引机构驱动器1′优选在向着按照箭头T的传送方向上移动。如图3中所示地,与此相反,对于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位于上游的端部上升的情况,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2′相对第一牵引机构驱动器1′优选在逆着按照箭头T的传送方向上移动。在这两种情况下,通过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2′相对第一牵引机构驱动器1′在各优选方向上的移动,与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2′相对第一牵引机构驱动器1′无相对移动而仅是倾斜地设置的情况相比,可得到输入该设备的平面工件输入性能的改善。
在一个优选构型中,第一传送机——在此为第一牵引机构驱动器1′的形式,可在向着或逆着箭头T的传送方向上移动。
为了实现可移动性,第一牵引机构驱动器1′被设置在第一滑架8上,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2′被设置在第二滑架9上。在附图中,对于两个滑架8与9仅可看到各两个侧板8.1与9.1中的一个。滑架8与9由侧壁支承,对于这些侧壁,在附图中仅可看到用10表示的侧壁。侧壁10具有定向在传送方向上的槽11,在这些槽中配合有设在滑架8与9上的导向销12。在一个变换的构型中设置了导向滚子来取代导向销12,这些导向滚子可转动地支承在滑架8与9上。
在至少一个侧壁10上,在两个滑架8与9之间可转动地支承着一个齿轮13。在两个滑架8与9的对应的上设有一个第一齿条齿部14及第二齿条齿部15的、在向着或逆着按照箭头T的传送方向上相继排列的齿,这些齿条齿部与齿轮13形成啮合。可以看出这样将导致:当两个滑架8与9中的一个在第一方向上位移调整时,另一滑架将在一个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同时并以相同方式调整。在此情况下,该齿轮13为一个调节齿轮,在该齿轮上,第一牵引机构驱动器1′及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2′同时地碾滚。
在此为第一及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1′及2′形式的两个传送机可相对一个与按照箭头T的传送方向垂直延伸的几何轴16被锁止在共同取得的各个不同偏转位置中。该几何轴16最优选位于两个传送机1与2之间的传送平面3中,此外最好在后随该设备下游的加工工位的入口区域中,该加工工位在本实施例中被表示为一个加压工位17。
为了实现在此作为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构成的传送机1与2相对所述几何轴16锁止在共同取得的偏转位置中,至少一个侧壁被配置有一个在图中未示出的位置固定的支架,该支架具有一个平面平行的并与侧壁10平行的区域,该区域被一个与几何轴16同心的、有足够大纵向延伸量的滑槽穿过。在配置了支架的至少一个侧壁10上设有凸肩10.1,当传送机1与2取得一个确定的工作位置时——水平的或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倾斜,该凸肩10.1达到滑槽18的区域中。在至少一个侧壁10的凸肩10.1上例如设有销19或亦可转动地支承的滚子,它们在传送机1与2的一个确定位置中以一定的相互距离配合在槽18中。由此,这两个在此为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形式的传送机1与2可被调节到一个共同的偏转位置上。为了锁止在该偏转位置上,在本例中在所述支架及凸肩10.1之间产生足够大的摩擦锁合力,例如可借助一个螺母20,它将凸肩10.1与所述支架相互压紧。
为了与平面工件6的不同厚度相匹配,在两个传送机1与2之间可调节不同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传送机1与2以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的形式出现,传送机1与2之间的距离由两个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的传送回行段的距离来确定。在这方面,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包括用于与平面工件6的不同厚度相匹配的、可调节地设置的牵引机构导向辊,它们确定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的传送回行段的相互距离。
如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当用于引导两个传送回行段之一的牵引机构导向辊被可调节地设置时就满足要求。与此相应地,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2′的牵引机构导向辊7.2及同样用作牵引机构导向辊的转向辊4.4被可调节地设置。
为此,在第二滑架9的侧板9.1中可自由转动地支承着一个第一回转轴22与一个第二偏回转轴23,且优选在两个回转轴端部区段中各用销连结一个双臂的支承杠杆21,在该杠杆的第一杠杆臂21.1上支承着支承转向-牵引机构导向辊4.4的轴4的一个端部或支承牵引机构导向辊7.2的轴7的一个端部。
如尤其从图4可看出的,在第二杠杆臂21.2上总是这样地设有一个调节销24,即在施加一个调节力的情况下,该调节销在使第一杠杆臂21.1离开传送平面3地偏转的意义上操作支承杠杆21,并抵抗一个在此虽未示出的、作用在该第一杠杆臂21.1上的力存储器的影响、例如一个压力弹簧。
调节销24在一个被固定在侧板9.1上的导向块25中被导向,该导向块25为此设有一个相应的孔,并且,调节销再次在侧板9.1的一个拐角接板26的另一相应的孔中被导向。在调节销24向着接板26的端部区段上1,在该调节销上固定着一个与其垂直地定向的夹板27。该夹板支承一个与调节销24垂直地定向的轴28,一个双臂的调节杠杆29可相对该轴28偏转。当调节杠杆29相应地偏转时——在根据图4的布置情况下顺时针地偏转,在该调节杠杆29的一个臂的、这里为特殊造型的端部与接板26接触的情况下,该调节杠杆压着轴28及由此压着夹板27抵抗弹簧30的作用离开接板26,以致调节销24引起支承着轴4的支承杠杆21在顺时针方向上偏转并引起支承轴7的支承杠杆21在逆时针方向上偏转,这时转向-牵引机构导向辊4.4及牵引机构导向辊7.2离开传送平面4。
借助至此所述的用于使该设备与平面工件6的不同厚度相匹配的调节装置可以非常简单地进行对确定厚度的确定调节,其方式是,在借助调节杠杆29于接板26与夹板27之间产生的间隙中夹入一个与该厚度相对应的部分。为此优选使用一个待传送的平面工件6的相应切削部分31。
为了从调节销24向支承杠杆21最佳地传递调节力,在它们之间设置一个滚珠32,该滚珠嵌放入各个构成在调节销24上及构成在支承杠杆21的第二杠杆臂21.2上的球缺中。
至此,间接支承转向-牵引机构导向辊4.4及牵引机构导向辊7.2的支承杠杆21可被调节到不同的偏转位置上,及转向-牵引机构导向辊4.4及牵引机构导向辊7.2被可调节地设置,以与平面工件6的不同厚度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形式构成的传送机1与2以其位于上游的端部构成一个具有端开口上件33.1及开口下件33.2的入口开口33并用其位于下游的端部构成一个具有开口上件34.1及开口下件34.2的出口开口34。
如图1中可看到的,在使用带有被水平定向的传送机的设备时,开口上件33.1与34.1及总是附属的开口下件33.2与34.2时齐平的。在相应调节传送机1与2的情况下,每个开口上件33.1与34.1及/或每个开口下件33.2与34.2在下列的位置间是可调的,即其中一方面开口下件33.2或34.2伸出超过开口上件33.1或34.1及另一方面开口上件33.1或34.1伸出超过开口下件33.2或34.2。
在这方面,入口33(及出口34)的几何结构鉴于各个所需的偏转位置——取决于该设备前面的加工工位上的出口高度,可进行优化。
图2中表示对此的第一例。在该例中,一个来自前面加工工位的平面工件6的出口位于比连接在该设备后面的加工工位——这里为加压工位17——的入口低的高度上。为此,传送机1与2——这里为第一及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1′及2′——锁止在一个共同取得的偏转位置上,在该位置上,传送机1及2相对已述的几何轴16向下偏转了。就开口下件33.2超过开口上件33.1伸出而言,考虑到该偏转位置,入口33的几何结构在此进行优化,。由在几何轴16——传送机1及2可绕该轴共同转动——水平面以下的一个前面加工工位推出的平面工件6,在此情况下显然无阻碍并符合规定地到达两个牵引机构驱动器1′及2′的回行段之间。
在此情况下,对于出口开口34得到:开口上件34.1超过开口下件34.2伸出,除传送机1及2的倾斜布置外,从它们向在本例中构成加压工位17的后继加工工位的传送关系通过传送机1及2相对移动的位置仅在这样的范围上有不大的改变:为了使入口33的开口下件33.2超过其开口上件33.1一定的超出量,在一个优选构型中对于两个传送机强制地方向相反地旋转移动开口上件34.1而开口下件34.2仅必需移动所述超出量的一半。
图3中表示的状态是对于这样的情况,即前面的加工工位在高于几何轴16的高度上输出平面工件6。
因此传送机1及2相对几何轴16向上偏转。在此情况下通过两个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这样地调节来得到入口33的优化几何结构,即入口33的开口上件33.1超过其开口下件33.2伸出。
从位于几何轴16的高度以上的前面加工工位推输出的工件6在此情况下显然无阻碍并符合规定地到达两个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之间。对于出口34,结合图2所述的方式在这里同样适用。
图5相对图1至3补充了一些细节,并在这方面可看到一个止动装置35,借助它可使支承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的滑架8及9相对支承滑架的侧壁10锁止在一个每次都选择的滑架位置上,在该图中还可看到用于驱动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个与几何轴16同心布置的双带轮36,该双带轮由在此构成加压工位的、在下游后继的加工工位的驱动旋转轮38通过一个环形带37驱动及被另一环形带39缠绕。后者构成一个上回行段39.1,该上回行段由双带轮36出发用带内侧缠绕一个转向轮40,然后用带外侧缠绕驱动转向辊4.3的带轮4.3′,接着用带内侧缠绕驱动转向辊4.1的带轮4.1′,然后用带外侧缠绕转向轮41及接着用带内侧缠绕另一转向轮42,带39的下回行段39.2从该转向轮42返回到双带轮36。这样设计的带驱动装置最好是一个具有内、外开齿的环形齿带的齿带驱动装置。
在此情况下双带轮36逆时针地转动。
虽然在至此所述的实施例中传送机1及2被构成牵引机构驱动器1′与2′,此外它们的传送回行段沿整个传送区段延伸;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包括对此变换结构的传送机,例如各具有多于一个沿传送区段延伸的传送回行段的牵引机构驱动器,或构成辊柱式传送机或构成至少一个辊柱式传送机与至少一个牵引机构传送机的组合的传送机。

Claims (10)

1.在一个传送方向(T)上传送平面工件(6)的设备,该设备具有:
-一个第一传送机(1),它与一个相应的工件(6)的第一表面相接触;
-一个第二传送机(2),它与一个相应的工件(6)的、与第一表面对立的第二表面相接触;
-具有一个由这两个传送机(1、2)构成的、带有开口上件(33.1)及开口下件(33.2)的入口开口(33),
其特征在于:入口开口(33)的几何结构可这样变化,即在第一情况下开口下件(33.2)超过开口上件(33.1)伸出,在第二情况下开口上件(33.1)超过开口下件(33.2)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传送机(1)可在第一方向上、第二传送机(2)同时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调节轮(齿轮13),第一及第二传送机(1及2)在它们的调节中,在该调节轮上同时地碾滚。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传送机(1及2)可相对垂直于传送方向(T)延伸的几何轴(16)锁止在共同取得的不同偏转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几何轴(16)位于设在这两个传送机(1及2)之间的传送平面(3)中。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与平面工件(6)的不同厚度相匹配,在两个传送机(1及2)之间可调节不同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传送机(1及2)由一个第一及一个第二牵引机构驱动器(1′及2′)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与平面工件(6)的不同厚度相匹配,牵引机构驱动器(1′及2′)包括可调节地设置的牵引机构导向辊(4.4、7.2)。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承载牵引机构导向辊(4.4、7.2)的支承杠杆(21)可调节到不同的偏转位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至少一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个第三情况下,入口开口(33)的开口上件(33.1)与开口下件(33.2)对齐。
CNB2005100627911A 2004-03-30 2005-03-30 用于传送平面工件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885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15592.5 2004-03-30
DE102004015592A DE102004015592A1 (de) 2004-03-30 2004-03-30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flächiger Werkstück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3226A true CN1683226A (zh) 2005-10-19
CN100488856C CN100488856C (zh) 2009-05-20

Family

ID=3487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279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8856C (zh) 2004-03-30 2005-03-30 用于传送平面工件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22724B2 (zh)
EP (1) EP1582491B1 (zh)
CN (1) CN100488856C (zh)
AT (1) ATE457283T1 (zh)
DE (2) DE102004015592A1 (zh)
PT (1) PT1582491E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5008A (en) * 1905-07-17 1906-03-13 Howe And Davidson Company Paper-delivery.
US2737390A (en) * 1951-10-12 1956-03-06 United Shoe Machinery Corp Automatic stacking devices
US2815949A (en) * 1955-02-01 1957-12-10 Time Inc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printed material
CH511175A (de) * 1970-07-06 1971-08-15 Mueller Hans Grapha Masch Vorrichtung zur Beschickung eines Anlegers
DD128106A1 (de) 1976-05-28 1977-11-02 Udo Wolf Halbschrittschalteinrichtung fuer den wagen von schreib-oder aehnlichen maschinen
DD126257B1 (de) * 1976-06-22 1981-01-28 Guenter Thieme Bandfoerdervorrichtung zum ausgeben und weiterfoerdern von bogen
DE2643906C2 (de) * 1976-09-29 1983-03-10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lose Filmblätter
FR2470747A1 (fr) * 1979-12-07 1981-06-12 Hotchkiss Brandt Sogeme Dispositif de transport de tri d'objets minces et flexibles, et machine equipee d'un tel dispositif
FR2544658B1 (fr) * 1983-04-22 1985-12-20 Dev Mat Emballage Intallation pour produire des caisses en carton sous forme pliee
DE3327108A1 (de) * 1983-07-27 1985-02-14 Graubremse Gmbh, 6900 Heidelberg Laengenverstellbare zuggabel fuer kraftfahrzeug-anhaenger
DE3827108C2 (de) 1988-08-10 1996-06-20 Ernst Haas Abstapler
JPH02231360A (ja) * 1989-03-06 1990-09-13 Hitachi Ltd 紙葉類の搬送放出回収機構
JP2961456B2 (ja) * 1991-08-29 1999-10-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紙幣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CH687245A5 (de) * 1992-12-04 1996-10-31 Grapha Holding Ag Einrichtung zum Foerdern und Trennen von gefalteten Druckprodukten.
US5492216A (en) * 1994-03-09 1996-02-20 Simplimatic Engineer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containers while maintaining vertical orientation
ATA18497A (de) * 1997-02-06 2004-02-15 Greiner & Soehne C A Einzelraupe, insbesondere für abzugsvorrichtung, sowie abzugsvorrichtung für längliche bauteile
DE19913451C2 (de) * 1999-03-25 2001-11-22 Gsf Forschungszentrum Umwelt Gaseinlaß zur Erzeugung eines gerichteten und gekühlten Gasstrah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57283T1 (de) 2010-02-15
PT1582491E (pt) 2010-04-29
DE502005008985D1 (de) 2010-03-25
DE102004015592A1 (de) 2005-10-27
CN100488856C (zh) 2009-05-20
EP1582491B1 (de) 2010-02-10
EP1582491A2 (de) 2005-10-05
US7222724B2 (en) 2007-05-29
EP1582491A3 (de) 2008-08-13
US20050217979A1 (en) 2005-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9037B (zh) 输送装置和包括输送装置的堆垛机
US4712484A (en) Conveyor arrangement
US7568571B2 (en) Conveyor device
CN1289373C (zh) 卷材的供给装置
CN100542921C (zh) 装订装置
CN1226871A (zh) 用来使传送皮带居中的皮带转向组件
JPS58148134A (ja) ル−ズな紙層を周期的に送るための送り機構
JP2001010714A (ja) ばら荷を仕分け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12047048B (zh) 带式输送机中输送带跑偏矫正机构
CN1508054A (zh) 具有交叉分类器的分类输送机
US6832678B2 (en) Escalator with high speed inclined section
JP3038269B2 (ja) 超重量物搬送用連接金属製ベルト装置
JPH04505432A (ja) シートを伸張及び固着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683226A (zh) 用于传送平面工件的设备
CN111890812B (zh) 一种防伪票证印刷加工系统
GB2309218A (en) Suction-head sheet feeder
CN1693165A (zh) 传送带装置
WO2023065794A1 (zh) 一种追接模块、极片裁切设备及出料方法
CN204094859U (zh) 一种横切机出纸输送装置
US7753357B2 (en) Stacking apparatus having tiltable main conveyor and variable length transfer conveyor
CN2808821Y (zh) 带式运输机大调偏角皮带调偏装置
US4019358A (en) Rolling mill
CN205151122U (zh) 一种窄带分拣机
US6308820B1 (en) Assembly for conveying stacked documents
CN208394189U (zh) 固定带式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29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Heidelberg printing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Assignor: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The duration of the contract is from 2005.10.01 to 2025.09.30

Contract record no.: Contract filing No. 200799000001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device used to transfer flat workpiec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Unauthorized authorization day

License type: License type general permission

Record date: 20070621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COMMON LICENC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5.10.1 TO 2025.9.30

Name of requester: HEIDELBERG PRINTING EQUIPMENT ( SHANGHAI ) CO., L

Effective date: 20070621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829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503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