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9459A - 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39459A CN1639459A CNA028170539A CN02817053A CN1639459A CN 1639459 A CN1639459 A CN 1639459A CN A028170539 A CNA028170539 A CN A028170539A CN 02817053 A CN02817053 A CN 02817053A CN 1639459 A CN1639459 A CN 16394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ypass channel
- valve
- driver
- mentioned
- control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8—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 F02D9/10—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pivotally-mounted flaps
- F02D9/1035—Details of the valve housing
- F02D9/1055—Details of the valve housing having a fluid by-pas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8—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 F02D9/10—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pivotally-mounted flaps
- F02D9/1035—Details of the valve housing
- F02D9/106—Sealing of the valve shaft in the housing, e.g. details of the bea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3/00—Apparatus for adding secondary air to fuel-air mixture
- F02M23/006—Valves specially shaped for supplying secondary ai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69/00—Low-pressure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 Apparatus with both continuous and intermittent injection; Apparatus inje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fuel
- F02M69/30—Low-pressure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 Apparatus with both continuous and intermittent injection; Apparatus inje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fuel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starting-up or idling of engines or by means for enriching fuel charge, e.g. below operational temperatures or upon high power demand of engines
- F02M69/32—Low-pressure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 Apparatus with both continuous and intermittent injection; Apparatus injecting different types of fuel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starting-up or idling of engines or by means for enriching fuel charge, e.g. below operational temperatures or upon high power demand of engines with an air by-pass around the air throttle valve or with an auxiliary air passage, e.g. with a variably controlled valve therei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设置在通过在节流阀体(17)的吸气道(17a)上连接迂回节流阀(21)的旁路通道(30),在开闭该旁路通道(30)的旁路阀(35)上连接使其动作的驱动器(39)而构成的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在嵌装旁路阀(35)并使其能够在轴向移动的阀孔(34)与安装驱动器(39)的驱动器座(42)之间,设置保持其间的气密,同时在驱动器(39)的输出轴(39a)的根部外周面上紧密接触的环状密封部件(57)。这样,能够与旁路阀的结构、形式无关地,以单一的密封部件实现驱动器和旁路通道之间的可靠密封,而且,可减小密封部件的摩擦阻力,提高旁路阀的响应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在节流阀体的吸气道上,连接迂回用于开闭该吸气道的节流阀的旁路通道,并在开闭该旁路通道的旁路阀上连接使该旁路阀动作的驱动器而构成的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在驱动器和旁路通道之间密封,以防止燃料或水分从旁路通道浸入驱动器的密封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这样的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299624号公报中公开,已为人所知。
在现有的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中,在安装驱动器的驱动器座和以在轴向可移动的方式收容旁路阀的阀孔的边界部上安装环状的密封部件,由于将在该密封部件的内周上形成的缘部在旁路阀的外周面上以在轴向可相对滑动的方式紧密接触,因此,上述的缘部相对旁路阀的轴向的滑动阻力比较大,存在降低旁路阀的响应性的可能。而且,为了在旁路通道侧挡住驱动器的输出轴和旁路阀之间的间隙,旁路阀设计为袋状,以盖住输出轴的顶端部。从而,使驱动器的输出轴的顶端在旁路通道侧上露出,在简化了旁路阀的结构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密封输出轴和旁路阀之间的另外的密封部件,整体上,使密封结构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而研究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与旁路阀的结构、形式无关,可以用单一的密封部件可靠地将驱动器与旁路通道之间密封,而且通过尽量减小密封部的摩擦阻力,有助于提高旁路阀的响应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此密封结构设置在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该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通过在节流阀体的吸气道上,连接迂回用于开闭该吸气道的节流阀的旁路通道,在开闭该旁路通道的旁路阀上连接使其动作的驱动器而构成,本发明的第1特征是,在嵌装旁路阀并使其能够在轴向移动的阀孔与安装驱动器的驱动器座之间,设置保持其间的气密性同时在驱动器的输出轴的根部外周面上紧密接触的环状的密封部件。
按照该第1特征,可与旁路阀的结构无关地只通过单一的密封部件,对驱动器和旁路通道之间进行可靠的密封,防止燃料或水分从旁路通道向驱动器的浸入。并且,因密封部件相对于驱动器的输出轴的旋转面的摩擦阻力极小,可消除对旁路阀的响应性的不利影响。另外,与旁路阀的结构无关地完成驱动器和旁路通道之间的密封,通用性高。
而且,本发明的第2特征是,在第1特征的基础上,在阀孔和驱动器座之间形成阶梯部,将上述密封部件的外周部气密地夹持在该阶梯部与驱动器之间。
按照该第2特征,密封部件在向驱动器座上安装驱动器的同时被定位保持,从而组装性良好。
而且,本发明的第3特征是,在第2特征的基础上,上述密封部件由环状的加强板和嵌套在该加强板外面的弹性外罩构成,在该弹性外罩上形成与上述阶梯部和驱动器的夹持面的至少一方紧密接触的外周缘、和与上述输出轴的外周面紧密接触的内周缘。
按照该第3特征,可通过加强板,适当地保持外周缘和内周缘的密封姿势,提高密封功能。
而且,本发明的第4特征是,在第3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合成树脂制成上述加强板,并在其上设置可充填上述弹性外罩的固定孔。
按照该第4特征,通过将加强板用合成树脂制成,可使密封部件轻量化,并且,通过在固定孔上充填弹性外罩,可有效地强化加强板和弹性外罩的接合力,可提供小型而耐久性高的密封部件。
而且,上述驱动器相当于后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步进电机39。
至于本发明的上述的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下面按照附图详细说明的良好的实施例,可清楚地知道。
附图说明
图1是装有本发明的吸气量控制装置的二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箭头2所指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上述吸气量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该吸气量控制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箭头6方向的视图,
图7是图5中箭头7方向的视图,
图8是图7中箭头8方向的视图,
图9是沿图7的9-9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5的10-10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5的11-11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5的12-12线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旁路阀周边部的放大图,
图14是沿图5的14-14线的剖视图,
图15是沿图13的15-15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16A是从旁路阀的测量槽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16B是从旁路阀的键槽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17是图12中箭头17所指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在图1-图3中,二轮摩托车1是在将串列型的座位2兼用作盖、在其前后方向长的行李箱3的正下方配置动力单元4的轻便摩托车。动力单元4,由将气缸组6向前方大角度倾斜的发动机5、和与在该发动机5的曲柄箱9的一侧向后方延伸的变速箱10一体连接的无级变速机8构成,变速箱10的后端部上轴支承作为驱动轮的后轮16。
在二轮摩托车1的车架11中,在支承行李箱3的左右一对的上部构架11a和从头管延伸出来左右一对的吊管11b,11b的向上的后端部之间的连接部上设置上部托架12。另一方面,在发动机5的曲轴箱9的上部形成左右一对下部托架13,在其两端部被可摇动地支承在上部托架12、12上的曲柄状的发动机吊架14的中间部上可摇动地支承着下部托架13。这样,动力单元4被可上下摇动地支承在车底架11上,在后部构架11、11和变速箱体10之间,安装有缓冲该上下摇动的缓冲单元26。
在连接气缸组6的前端的气缸盖7上形成有将上游端向车身后方开口的吸气口7a,把吸气道17a连接在吸气口7a上的节流阀体17通过连接管15,安装在气缸盖7上。这时,节流阀体17配置在行李箱3和发动机5之间,吸气道17a在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地(图示的例中,略微向前方下降)延伸。从而,节流阀体17是横卧型。该节流阀体17的后端上,通过经过发动机吊架14上方的吸气管18,与空气滤清器19连接。
在气缸盖7上,安装有朝向吸气口7a的下游端的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20。
下面详细说明包含上述节流阀体17的本发明的吸气量控制装置。
如图4~图8所示,在节流阀体17的吸气道17a上,配置有开闭该吸气道17a的蝶型节流阀21,并且支承该节流阀21的阀轴22,在水平方向横切吸气道17a,且可旋转地支承在节流阀体17的左右两侧壁上。在该阀轴22向节流阀体17一侧方突出的一端上固定有节流线盘(throttle drum)23,在该节流线盘23上连接单一的节流线(throttlecable)24和将节流阀21向关闭方向施力的复位弹簧25,通过用未图示的节流操作部件牵引节流线24,开放节流阀21。
在节流阀体17的外侧壁上一体形成有连接凸缘27,其中阀轴22的另一端从该节流阀体17突出,该连接凸缘27延伸成与阀轴22相正交并且与吸气道17a平行。与节流阀体17相分离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控制组件28,通过多个螺栓29、29...以可装卸的方式连接在该连接凸缘27上。这些节流阀体17和控制组件28之间,形成旁路通道30,该旁路通道30迂回节流阀21,与吸气道17a连接。
如图4,图9和图13所示,旁路通道30包括有:,旁路通道入口31i,其贯通设置在节流阀体17上,以使节流阀21的上游侧的吸气道17a的一部分与上述连接凸缘27的连接面连通;旁路通道出口31o,其贯通设置在节流阀体17上,以使节流阀21的下游侧的吸气道17a和上述连接凸缘27的连接面连通;旁路通道上游槽32i,其限定在上述连接凸缘27的一端与旁路通道入口31i相连接的连接面上;旁路通道下游槽32o,其形成在上述连接凸缘27的一端与旁路通道出口31o相连接的连接面上;阀孔入口33i,其形成在控制组件28上,与旁路通道上游槽32i的另一端连接;阀孔出口33o,其形成在控制组件28上,与旁路通道下游槽32o的另一端连接;和具有底缸状的阀孔34,其形成在控制组件28上且与吸气道17a平行,用于在这些阀孔入口33i和阀孔出口33o之间进行连通。这时,阀孔34被配置在高于旁路通道入口31i和旁路通道出口31o的上方,阀孔入口33i和阀孔出口33o在该阀孔34的下面开口。
在图12和图13中,控制阀孔入口33i和阀孔出口33o之间的连通量的活塞状旁路阀35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嵌装在阀孔34中,该阀35中,在轴向上驱动该阀35的驱动部件37通过欧氏联轴节(Oldham’s joint)50以可在径向上相互变位的方式连接,步进电机39的输出轴39a通过丝杠机构40连接在该驱动部件37上。即,在丝杠上形成的输出轴39a与驱动部件37的螺纹孔41螺旋接合,通过该输出轴39a的旋转,使驱动部件37在轴向进退,并可通过欧氏联轴节50,使旁路阀35进退。
该步进电机39插在与阀孔34同轴设置并在控制组件28的一侧开口的驱动器座42上,同时,该步进电机39用螺旋接合在该驱动器座42的开口部上的螺纹塞(plug)44来保持并且在其间设有密封部件43。
在旁路阀35中,如图16A和图16B所示,设置朝向阀孔34的底部开口的相对深的圆筒状的有底中空部45,和连通该有底中空部45内外侧的切口状的键槽47和测量槽48。从阀孔34的底部立起的键49嵌合在键槽47中,既允许旁路阀35的滑动又阻止该阀的旋转。测量槽48由与阀孔出口33o对应设置,并且该测量槽包括:具有恒定的槽宽并沿旁路阀35的轴向延伸的宽槽部分48a,和与该宽槽部分48a的一端连接,并随离开幅宽部48a,其槽宽变小的锥形部分48b构成。
上述欧氏联轴节50由,如图13和图15所示,邻接上述有底中空部45、在旁路阀35上设置的第一方孔51;嵌入在该第一方孔51内能够在第一横方向X上滑动的连接部件53;和在该连接部件53上设置的,将上述驱动部件37嵌合在其中,并使其能够在与第1横方向X成直角的第2横方向Y上滑动的第二方孔52构成。驱动部件37做成为较长形,以贯通连接部件53,同时,在其一端上设置与连接部件53和旁路阀35的一端面接触的大凸缘37a。而且,连接部件53的另一端为位于有底中空部45内的小凸缘37b,在该小凸缘37b和旁路阀35之间,压缩着将该阀35压向大凸缘37a的保持弹簧54。从而,旁路阀35,在驱动部件37上被大凸缘37a和保持弹簧54在轴向上弹性夹持,同时,该阀35的轴向两面,通过第一和第二方孔51、52,以及该阀35和阀孔34之间的滑动间隙相互连通。而且,连接部件53,由面向旁路阀35的第一方孔51的阶梯部35a和驱动部件37的大凸缘37a夹持在轴向上。
如图9,图13和图14所示的那样,与吸气道17a平行,且同轴排列的旁路阀35和步进电机39位于节流阀21上水平配置的阀轴22的上方。而且,旁路阀35朝向吸气道17a的上游侧配置,步进电机39朝向吸气道17a的下游侧配置,因此,旁路通道下游槽32o做得比旁路通道上游槽32i长。
而且,由于沿阀孔34平行配置旁路阀35的吸气道17a,吸气量控制装置可实现小型化。而且,步进电机39和旁路阀35平衡配置在节流阀轴22的上方,也使得吸气量控制装置小型化。
在图12和图13中,将驱动器座42的直径做得比在其前方同轴排列的阀孔34大,与阀孔34的边界上形成环状阶梯部55。该环状阶梯部55和装在驱动器座42上的步进电机39的前端面之间夹着密封部件57。即,由于在驱动器座42上同时安装有步进电机39,密封部件57被固定在步进电机39的前端面和环状阶梯部55之间予定位置上,故组装性良好。
该密封部件57,由环状的合成树脂制加强板58和覆盖在该加强板58上的橡胶制的弹性外罩59构成。在该弹性外罩59的外周上形成前后一对侧缘60、60,另外在内周面上形成内周缘61,该侧缘60、60分别紧密接触在上述环状阶梯部55和步进电机39的前端面上,而且,内周缘61紧密接触输出轴39a的根部的外周面。由于这些侧缘60、60和内周缘61,通过加强板58保持适当的密封姿势,所以可始终发挥良好的密封作用。
在加强板58上穿透设置多个固定孔62,孔中充填弹性外罩59,从而提高了加强板58和弹性外罩59的接合力。而且,用合成树脂制成该加强板58,可使密封部件57轻量化。
图5、图10和图11中,在控制组件28上装有用于检测节流阀21的开度的节流传感器64。该节流传感器64具有在控制组件28的外侧面上形成的安装凹部65上嵌装的壳体66;在该壳体66内与节流阀21的阀轴22的端部连接的转子67;和通过转子67的旋转角度来检测节流阀21的开度的固定在壳体66上的定子68。
如图5、图9和图14所示,该节流传感器64的安装凹部65的一侧,在节流阀体17和控制组件28上设置有,与连接凸缘27正交,并在吸气道17a的上游侧开口的第一传感器安装孔71,从控制组件28侧,在该安装孔71上安装检测吸气道17a上游温度的吸气温度传感器73。而且,节流阀体17上设置了在吸气道17a下游侧开口的加速负压检测孔74,且在控制组件28上设置了位于上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孔71的正上方的第二传感器安装孔72。连通这些加速负压检测孔74和第二传感器安装孔72之间的连通路径75,作为迂回节流传感器64的下方的弯曲槽而形成在连接凸缘27的接合面上。并且,第二传感器安装孔72中安装了通过加速负压检测孔74来检测吸气道17a的下游侧的吸气负压、即发动机5的加速负压,的加速负压传感器76。于是,吸气温度传感器73和加速负压传感器76相互靠近配置。
旁路通道30的上游端的旁路通道入口31i设置在吸气道17a的上游侧的靠近上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孔71的位置上。连通路径75迂回配置在节流传感器64的下方,而旁路通道下游槽32o迂回配置在节流传感器64的上方。
图4到图8,以及图14中,控制组件28的上部设置有上下扁平的连接器(coupler)80。该连接器80,由控制组件28一体形成的连接器主体81,和在该连接器主体81上埋设的多个端子82构成。该连接器主体81,越过连接凸缘27,一直延伸到节流阀体17的正上方,接合口80a的朝向与控制组件28相反的方向。在该接合口80a上连接与电源等相连的带状配线86连接的外部连接器83。
带有这种连接器80的控制组件28,形成将与上述连接凸缘27相反侧的外端面开放的箱型,在该控制组件28的外端面上设置电子控制单元84的基板84a。这时,上述吸气温度传感器73,加速负压传感器76和节流传感器64的端子64a,以及连接器80的端子82的内端通过焊接被直接连接在基板84a上(参考图10-图12)。符号85表示基板84a上附设的各种半导体元件。
而且,横卧型节流阀体17中,即使由于发动机5的吸气回吹现象使燃料油滴等杂质,从吸气道17a浸入加速负压检测孔74中,由于在加速负压检测孔74和位于其上方的加速负压传感器76之间,通过连通路径75形成大的落差,而且连通路径75为流体阻力大的弯曲路径,故,上述杂质不能上升到加速负压传感器76,从而,保护加速负压传感器76免受杂质的影响,确保其功能和耐久性。
而且,由于节流传感器64的一侧上集中配置吸气温度传感器73和加速负压传感器76,故,可将这些装置集中地与电子控制单元84连接,使该单元84小型化。
而且,由于作为连通路径75的槽,与作为旁路通道30的主要部分的旁路通道上游槽和下游槽32i,32o形成在节流阀体17的连接凸缘27的接合面上,故可与节流阀体17的成形同时形成,不需要为了形成这些槽的特别加工,可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通过在位于吸气道17a的上游侧的靠近第二传感器安装孔72的下方的第一传感器安装孔71的位置上配置旁路通道入口31i,可将第一,第二安装孔71,72和旁路通道入口31i互不干涉地集中配置,可使控制组件28小型化。
而且,通过将旁路通道下游槽32o和连通路径75配置成从上下包围节流传感器64,可将旁路通道下游槽32o和连通路径75互不干涉地紧凑地配置在节流传感器64的周围,可使控制组件28更加小型化。
在图4中,带有连接器80的控制组件28的外端面上,在一对角线上的两个角部上形成定位突起87,在另一对角线上的角部形成螺栓孔88,另一方面,在基板84a上,设置对应于定位突起87的定位孔89,和对应于螺栓孔88的螺钉孔90,将该定位孔89嵌合在定位突起87上,螺钉91穿过螺钉孔90螺旋接合在螺纹孔88上,基板84a被固定在控制组件28的规定位置上。
而且,控制组件28中,如图12和17所示,略呈长方体的合成树脂制连接块92定位固定在步进电机39和基板84a之间。该连接块92上埋设多个引线架93,93...,位于各引线架93的一端上的连接端子93a通过焊接直接连接在基板84a上,各引线架93另一端上形成连接器插孔94。
另一方面,从步进电机39的外侧面上突设的端子引出部95的前端面(步进电机39插入驱动器座42的方向的前方侧端面)突出多个连接器插针96,96...,这些连接器插针96,96...,在步进电机39插入驱动器座42的同时,被嵌入上述连接器插孔94,94...中。
电子控制单元84,根据节流传感器64、加速负压传感器76、吸气温度传感器73,和未图示的发动机转数传感器以及发动机温度传感器等的输出信号,不仅控制步进电机39和燃料喷射阀20,还控制点火装置(未图示)等的动作,通过连接器80以及与其连接的外部连接器83进行信号和电力的接收和发送。
如图4和图9所示,在连接凸缘27的接合面上形成围在旁路通道上游槽32i、旁路通道下游槽32o、第一传感器安装孔71、加速负压检测孔74和连通路径75的周围的密封槽97,在该密封槽97上安装与控制组件28紧密接触的密封部件98,使上述旁路通道上游槽32i、旁路通道下游槽32o等保持气密性。
如图4,图11和图12所示,容纳电子控制单元84的AL(铝)合金板制成的盖101,被气密嵌合在带有连接器80的控制组件28的外端部外周上形成的带有阶梯的嵌合面100上。这时,在这些嵌合面上形成的固定突起105和固定孔106(参考图4和图11)被弹性扣合。该盖101由AL合金板压制成形,具有无皱褶的良好外观。从而,由于盖101使控制组件28具有良好外观,故适用于像二轮摩托车1那样的将控制组件28在外部露出的场合。
在控制组件28上,靠近盖101的开放端面,设置了在连通到盖101内部的同时,在盖101的反对侧上开口的封装口102(参考图8和图14)。并且,使盖101朝向下方,从封装口102向盖101内浇注合成树脂103直到盖101的气密嵌合部,由此,将电子控制单元84围住的同时,盖101的气密嵌合部得到密封。
上述封装树脂103保护电子控制单元84免受雨水、尘埃和振动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对盖101和控制组件28的气密嵌合部进行密封,可提高防水、防尘的效果,进而通过封装树脂103的接合力,可强化盖101与控制组件28的接合力。
而且,由于将电子控制单元84收容在盖101内,使该盖101朝下,从上方的封装口102浇注合成树脂103,故,可用最少量的封装树脂103有效地进行电子控制单元84的保护和盖101的接合,从而,可防止合成树脂103浸入盖101上方的旁路阀35或步进电机39。
在浇注时,可一边从封装口102观察合成树脂向盖101内的浇注状态,一边容易地调整其浇注量。而且,由于封装树脂103也围住各种传感器64、73、76的连接端子64a、73a、76a和连接块92的连接端子93a在基板84a上的连接部,故,可提高上述连接端子64a,73a,76a,93a的耐振性。
在图3和图7中,具有上述各种传感器64、73、76以及电子控制单元84的控制组件27,被配置在节流阀体17的左右一侧上,与此不同,连接器80被配置在节流阀体17的上方,即,在节流阀体17和行李箱3的底壁之间。这样,分散配置各种传感器64、73、76以及电子控制单元84和连接器80,即使在二轮摩托车1的节流阀体17周围的狭小空间,也可容易配置这些装置,特别是由于可使连接器80在上下方向扁平,故,即使将其配置在节流阀体17的上方,也几乎没有必要将上方的行李箱3的底部向上方移动,可扩大行李箱3的容积。
而且,由于使连接器80的与外部连接器83的接合口80a朝向与电子控制单元84的反对侧,故,可不受电子控制单元84或发动机5的妨碍,容易地将外部连接器83连接在连接器80上,组装性和维修性良好。
而且,在左右方向延伸的阀轴22与电子控制单元84相反的一侧的一端上固定节流线盘23,与该节流线盘23连接的节流线24被配置成,使其通过连接器80的接合口80a的下方(参考图8)。由此,可避免节流线24,与和连接器80连接的外部连接器83的带状配线86干涉,提高组装性和维修性。
如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与节流线盘23连接的节流线24,首先通过节流线盘23的下侧部,向后方延伸,在发动机吊架14的曲柄部内弯曲成U字状后,沿着车底架11的一侧的吊管11b,向前方延伸,与方向操纵盘36(图1)上附设的节流操作部件(未图示)连接。
而且,二轮摩托车1的方向操纵过程中,在动力单元4随着缓冲单元(reaction unit)26的伸缩而上下移动时,节流阀体17也与动力单元4一起摇动,随之,通过节流线24主要是U字状弯曲部的合理弯曲,可防止节流线24上产生过大的应力,确保其耐久性。而且,尽管将节流线盘23和连接器80的接合口80a配置在节流阀体17的同侧上,也可通过将单一的节流线24进行上述配置,在连接器80的接合口80a的周围,确保不受节流线24妨碍的比较大的作业空间,容易地将外部连接器83连接到该接合口80a上。
下面说明上述吸气量控制装置的作用。
在节流阀21全闭时,电子控制单元84根据节流传感器64、吸气温度传感器73和加速负压传感器76等输出的信号,判断在发动机启动时、高速(fast)空转时、通常空转时、发动机制动时等的发动机的运转条件,为了得到与此对应的旁路阀35的开度,启动步进电机39,使输出轴39a正向或反向转动。
当输出轴39a正向或反向转动时,驱动部件37在轴向进退,由此,通过连接部件53,使旁路阀35沿着阀孔34前后滑动,增减测量槽48相对阀孔出口33o的开口面积,即,旁路通道30的开度,控制旁路通道30中的吸气流量。特别是,通过使测量槽48的锥形部48b相对阀孔出口33o进行进退,可在从0到规定的最大值的范围内,极细微地控制上述吸气流量。其结果是,自动地适当地进行发动机的启动、高速空转和通常空转。
这时,欧氏联轴节50,即使在旁路阀35和步进电机39的输出轴39a的轴线之间存在因制造误差所造成的偏差,其偏差被沿着连接部件53的第一横方向X的移动和沿着驱动部件37的第二横方向Y的移动所吸收,可与其偏差无关地,保证旁路阀35的顺利滑动,同时,可通过保持弹簧54抑制旁路阀35的振动。
而且,虽然在旁路阀35的全闭状态下,在面临阀孔出口33o的旁路阀35的侧面上作用发动机5的吸气负压,但这时,由于欧氏联轴节50容许旁路阀35向上述吸气负压作用方向的平行移动,旁路阀35可靠地紧密接触在阀孔出口33o的周围,防止旁路通道的吸入的气体从阀孔出口33o漏出,或者,可将之控制到极小。从而,阀孔34和旁路阀35上可不需要特别高的尺寸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由于旁路阀35的轴向两端面,通过欧氏联轴节50的第一和第二方孔51、52,以及该阀35和阀孔34之间的滑动间隙而相互连通,所以无论阀孔34上被传递何种压力,旁路阀35的轴向两端面之间都不会产生压力差,从而,即使通过步进电机39的比较小的输出,也可轻快地启动旁路阀35。这意味着,可提高旁路阀35的响应性,并可减小步进电机39的输出,进而可实现小型化。
而且,旁路阀35,受到来自保持弹簧54从阀孔入口33i向阀孔出口33o方向的施力,同时,由步进电机39的输出轴39a直接螺旋接合的驱动部件37的大凸缘37a支承该施力,故,特别是在输出轴39a向旁路阀35的关闭方向旋转时,驱动部件37通过大凸缘37a,将旁路阀35向直接关闭方向按压,从而,与保持弹簧54的存在无关,可提高旁路阀35的关闭速度。
另一方面,若开放节流阀21,则与其开度的增加相应的量的吸气通过吸气道17a向发动机5供给,可控制其输出。
可是,由于在这种吸气量控制装置中,节流阀体17的连接凸缘27上连接单独形成的带有连接器80的控制组件28,在该控制组件28上安装旁路阀35、步进电机39、吸气温度传感器73、加速负压传感器76、节流传感器64和电子控制单元84,故,可同时进行节流阀体17的加工和包含控制组件28的控制系组装体的制造,特别是,在将控制组件28连接在节流阀体17之前,连接器80上适宜地连接电源等,由此,可进行步进电机39,旁路阀35,各种传感器64、73、76,以及电子控制单元84等的功能检查,从而,可仅将检查合格的器件安装在节流阀体17上,由此可提高组装作业的效率和生产效率。
而且,在控制组件28的外端面上设置电子控制单元84,通过该电子控制单元84在步进电机39,各种传感器64,73,76和连接器80之间电连接,可简化步进电机39,各种传感器64,73,76和连接器80之间的接线,进一步提高组装性。
另外,由于在步进电机39中,朝着向驱动器座42的插入方向突出设置连接器插针96,嵌入该连接器插针96的连接器插孔94设置在与控制组件28侧的连接器80连接的引线架93上,故,在将步进电机39安装在控制组件28的同时,电连接步进电机39和连接器80,不需要特别的电气连接作业,可进一步提高组装性。
而且,由于将具有上述连接器插孔94的引线架93埋入设置在步进电机39和电子控制单元84之间,被定位固定在控制组件28上的小部件的连接块92上,故,这种埋入设置与在大部件的控制组件28上埋入设置的场合相比,极为容易且正确,而且,通过将连接块92设置在控制组件28上,可将引线架93的连接器插孔94在规定位置上正确配置,保证步进电机39与连接器插针96的正确的嵌合。
另外,由于不把安装步进电机39的驱动器座42设置在置电子控制单元84的控制组件28的外端面,而是在控制组件28的外周面上开口,故,可在使控制组件28小型化的同时,可使步进电机39的装卸与电子控制单元84的设置无关,容易进行步进电机39和旁路阀35的维修。
虽然在发动机5的运转停止时,阀孔34内的空气中的水分在阀孔34的内壁上结露,但是,其结露的水滴,通过在阀孔34和驱动器座42之间配置的密封部件57,阻止了向步进电机39内的浸入,故,可保护步进电机39,提高其耐久性。
特别是,密封部件57被夹持在阀孔34和驱动器座42之间的环状阶梯部55和步进电机39之间,其内周面具有在步进电机39的输出轴39a的根部外周面上紧密接触的内周缘61,内周缘61对输出轴39a的旋转面的摩擦阻力极小,可消除对旁路阀35的响应性的影响,而且,即使是在阀孔34内露出输出轴39a的顶端的旁路阀35,用该单一的密封部件57,可在步进电机39和阀孔34之间进行可靠密封。即,由于与旁路阀35的结构无关,故,该密封部件57的适用范围很广。
而且,由于在发动机5的运转停止时,通常,旁路阀35使阀孔出口33o处于完全封闭状态,故,即使吸气道17a的下游侧上产生的燃料气体浸入旁路通道30的下游侧,通过旁路阀35,可阻止向阀孔34的浸入。从而,万一上述密封部件57的密封功能下降,也可防止步进电机39被暴露在燃料气体中,确保其耐久性。
另外,由于将旁路通道30的靠近阀孔34的下游侧的长度,设定得充分长,故,吸气道17a的下游侧上产生的燃料气体很难通过充分长的旁路通道的下游部分,从而,可防止燃料气体向阀孔34的浸入,进一步保护步进电机39。
而且,在旁路通道30中,比旁路通道入口31i和旁路通道出口31o,占据更高的位置的阀孔入口33i和阀孔出口33o在阀孔34的下面开口,由此,尘埃等杂质很难从阀孔入口33i和阀孔出口33o侵入阀孔34,从而,可避免由侵入的杂质引起的旁路阀35的动作不良。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其技术构思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设计变更。例如,也可在控制组件28的与连接凸缘27的结合面侧上形成旁路通道上游槽32i、旁路通道下游槽32o和连通路径75。
Claims (4)
1.一种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其设置在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所述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通过在节流阀体(17)的吸气道(17a)上,连接迂回用于开闭该吸气道(17a)的节流阀(21)的旁路通道(30),且在开闭该旁路通道(30)的旁路阀(35)上连接使其动作的驱动器(39)而构成,其特征在于:
在嵌装旁路阀(35)并使其能够在轴向移动的阀孔(34)与安装驱动器(39)的驱动器座(42)之间,设置保持其间的气密,并同时与驱动器(39)的输出轴(39a) 的根部的外周面紧密接触的环状的密封部件(57)。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阀孔(34)和驱动器座(42)之间形成阶梯部(55),将上述密封部件(57)的外周部气密地夹持在该阶梯部(55)与驱动器(39)之间。
3.权利要求2所述的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件(57)由环状的加强板(58)和嵌套在该加强板(58)外面的弹性外罩(59)构成,在该弹性外罩(59)上形成与上述阶梯部(55)和驱动器(39)的夹持面的至少一方紧密接触的外周缘(60)、和与上述输出轴(39a)的外周面紧密接触的内周缘(61)。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合成树脂制成上述加强板(58),并在其上设置可充填上述弹性外罩(59)的固定孔(6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264692A JP3954819B2 (ja) | 2001-08-31 | 2001-08-31 | バイパス吸気量制御装置におけるシール構造 |
JP264692/2001 | 2001-08-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39459A true CN1639459A (zh) | 2005-07-13 |
CN100396911C CN100396911C (zh) | 2008-06-25 |
Family
ID=19091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17053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96911C (zh) | 2001-08-31 | 2002-08-28 | 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422419B1 (zh) |
JP (1) | JP3954819B2 (zh) |
CN (1) | CN100396911C (zh) |
DE (1) | DE60238772D1 (zh) |
ES (1) | ES2356810T3 (zh) |
TW (1) | TW533264B (zh) |
WO (1) | WO200302110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66807B2 (ja) * | 2002-12-02 | 2007-08-29 |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 エンジンのアイドル吸気量制御装置 |
CN1938503B (zh) * | 2004-03-31 | 2012-01-18 | 株式会社京浜 | 燃料喷射装置中的空转空气控制装置 |
JP4191703B2 (ja) * | 2005-05-20 | 2008-12-03 |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 多気筒エンジン用吸気装置 |
JP2010163890A (ja) * | 2009-01-13 | 2010-07-29 | Keihin Corp | バイパス吸気量制御装置 |
JP6108303B2 (ja) * | 2013-02-14 | 2017-04-05 |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 流量制御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422519A1 (de) * | 1974-05-09 | 1975-11-27 | Bosch Gmbh Robert | Absperrvorrichtung fuer ein in einem kanal stroemendes medium |
JPS60157947U (ja) * | 1984-03-29 | 1985-10-21 | 日本電子機器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アイドルスピ−ド制御弁 |
JPH02127778U (zh) * | 1989-03-31 | 1990-10-22 | ||
CN2141013Y (zh) * | 1992-12-08 | 1993-08-25 | 余春宁 | 密封包 |
JPH11241668A (ja) * | 1998-02-26 | 1999-09-07 | Keihin Corp | ステップモータ式流量制御弁 |
JPH11270394A (ja) * | 1998-03-25 | 1999-10-05 | Keihin Corp | アイドル空気量制御装置 |
WO2002097254A1 (fr) * | 2001-04-27 | 2002-12-05 | Keihin Corporation | Dispositif d'admission de moteur |
-
2001
- 2001-08-31 JP JP2001264692A patent/JP395481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
- 2002-08-28 ES ES02760768T patent/ES2356810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8-28 CN CNB028170539A patent/CN10039691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8-28 DE DE60238772T patent/DE60238772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8-28 EP EP02760768A patent/EP142241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8-28 WO PCT/JP2002/008675 patent/WO200302110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2-08-29 TW TW091119693A patent/TW53326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422419B1 (en) | 2010-12-29 |
JP3954819B2 (ja) | 2007-08-08 |
CN100396911C (zh) | 2008-06-25 |
ES2356810T3 (es) | 2011-04-13 |
DE60238772D1 (de) | 2011-02-10 |
EP1422419A1 (en) | 2004-05-26 |
JP2003074443A (ja) | 2003-03-12 |
TW533264B (en) | 2003-05-21 |
WO2003021104A1 (fr) | 2003-03-13 |
EP1422419A4 (en) | 2009-01-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01368C (zh) | 发动机的吸气量控制装置 | |
CN1311150C (zh) | 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控制单元 | |
CN1760632A (zh) | 相对位置检测装置和跨乘式车辆 | |
CN1239819C (zh) | 发动机用吸气量控制装置 | |
CN1313722C (zh) | 发动机控制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及电子控制单元壳体 | |
CN1639459A (zh) | 旁路通道吸气量控制装置中的密封结构 | |
CN1314889C (zh) | 发动机的进气量控制装置 | |
CN1412429A (zh) | 机动二轮车的燃料供给装置 | |
CN100540871C (zh) | 节流阀系统以及传感器单元 | |
CN1249337C (zh) | 小型车辆的发动机的进气量控制装置 | |
CN100343501C (zh) | 两轮摩托车的吸气装置 | |
CN100365261C (zh) | 小型发动机节气门模块 | |
JP3784679B2 (ja) | バイパス吸気量制御装置 | |
CN1274952C (zh) | 发动机的吸气装置 | |
JP4474080B2 (ja) | エンジンの吸気量制御装置 | |
CN1523219A (zh) | 机动二轮车的空气滤清器装置 | |
CN1109187C (zh) | 发动机的吸气量控制装置 | |
JP4021168B2 (ja) | エンジンの吸気量制御装置 | |
JP2013221420A (ja) | 燃料供給装置 | |
JP3975159B2 (ja) | エンジン用スロットルボディ装置 | |
CN1085299C (zh) | 机动二、三轮车中的发动机的吸气装置 | |
CN1558851A (zh) | 两轮摩托车中的排气用2次空气控制阀的配置构造 | |
JP2007198346A (ja) |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1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Patentee after: HONDA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KEIHIN Corp. Patentee before: HONDA MOTOR Co.,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