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8983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8983A
CN1638983A CNA038043882A CN03804388A CN1638983A CN 1638983 A CN1638983 A CN 1638983A CN A038043882 A CNA038043882 A CN A038043882A CN 03804388 A CN03804388 A CN 03804388A CN 1638983 A CN1638983 A CN 1638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mentioned
decorative pattern
bar shaped
vertical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43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2991C (zh
Inventor
佐口隆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38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8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29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29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18Tread patterns irregular patterns with particular pitch sequ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60C11/0309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fur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1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isolated elements, e.g.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0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 B60C11/132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asymme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0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 B60C2011/1338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comprising protrus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S152/902Non-directional tread pattern having no circumferential rib and having blocks defined by circumferential grooves and transverse groo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10),该充气轮胎(10)在胎面部(11)的胎面表面部(T)上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至少1条纵向条形花纹沟(12),在由该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形成纵向条形花纹列(B)的周向上形成了产生轮胎车轴力的变动的刚性不连续部分(13)。在纵向条形花纹沟(12)内设置可消除在不连续部分(13)所发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量的刚性变化部分(20),从而降低车轴的激振力,有效地降低由此引起的花纹噪音。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沿由纵向条形花纹沟所形成的纵向条形花纹列的周向形成有产生轮胎车轴力的变动的刚性不连续部分,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降低由该不连续部分引起的车室内的噪音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安装在汽车等车辆上的子午线轮胎等的充气轮胎上,为了提高同路面的抓着性能而形成有胎面部。该胎面部的构成是,在与路面接触的胎面部上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条纵向条形花纹沟(周向沟)而形成多条花纹列,并且,在该花纹列上以适当的间隔形成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条横向花纹沟(横沟),通过这些纵向条形花纹沟和横向花纹沟形成块状体(接地部)。
但是,为了改善由这样的胎面部花纹所引起的花纹噪音,考虑到胎面部的花纹、特别是由纵向条形花纹沟和横向花纹沟所包围的块状体与路面接触而引起冲击,所以多采用改变接地形状和沟的几何学的关系等的方法。
但是,在由这样的轮胎花纹所引起的噪音之中成为问题的现象之一是,车辆在行驶中在车室内可听到噪音(以下,称为花纹噪音)。
该花纹噪音现象也包括轮胎直接放射出的成分,但是一般认为,由于其频率是在1000Hz以下,所以轮胎使车轴激振而使车体振动所产生的间接声音的影响也很大。
这种场合的间接声音的原因,可将其作为由沿轮胎的周向成为刚性的不连续成分的横向花纹沟所引起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来进行掌握。即,在横向花纹沟与路面接触了的一瞬间,该横向花纹沟的空间成为刚性的低下部分,所以荷载大幅降低,从而使轮胎车轴力产生很大的变动。
因此,由于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相对于在横向花纹沟等的刚性不连续部分所发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而产生相反方向的车轴力,因而可降低由胎面部的刚性不连续部分引起的花纹噪音。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技术方案1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胎面表面部上形成有在沿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至少1条纵向条形花纹沟,由该纵向条形花纹沟形成的纵向条形花纹列的周向上形成有用于产生轮胎车轴力的变动的刚性不连续部分,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纵向条形花纹沟内设有可消除在上述不连续部分产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量的刚性变化部分。
在这种场合下,当形成在纵向条形花纹列上的不连续部分伴随着轮胎转动而达到接地线的时候,尽管轮胎车轴力因该不连续部分而变动,但是可以通过设置在纵向条形花纹沟内的刚性变化部分来消除该轮胎车轴力的变动量。因此,可由上述刚性变化部分来抑制由上述不连续部分引起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进而可降低车轴的激振力,从而可有效地降低由此引起的花纹噪音。
此外,把用于消除由不连续部分引起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的刚性变化部分设置在纵向条形花纹沟内,从而该刚性变化部分不会从轮胎表面突出来,即使在刚性变化部分位于胎面表面部的区域内时,也可使轮胎表面平稳地与地面接触。
在此,上述接地线是指轮胎和路面的接地缘,可在把轮胎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下进行测定,但是作为轮胎单体也可在以下的状态下进行测定。在该场合下,载荷是指在下述标准中所记载的适用尺寸中的单轮最大载荷(最大负荷能力),内压是指与在下述标准中所记载的适用尺寸中的单轮的最大载荷(最大负荷能力)相对应的空气压力,轮辋是指在下述标准中所记载的适用尺寸中的标准轮辋(或是已批准的轮辋、推荐的轮辋)。
此外,所谓规格是指在轮胎生产或是使用的区域中由有效的产业标准来决定的标准。例如,在美国是The Tire and Association Inc.的Year Book进行规定,在欧洲是The European Tire and Rim TechnicalOrganization的Standards Manual进行规定,在日本是由日本汽车轮胎协会的JATMA Year Book进行规定。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中所描述的充气轮胎中,使上述刚性变化部分成为形成在上述纵向条形花纹沟的壁面上来增强胎面压缩刚性的突出部。
在该种场合,通过把突出部形成在纵向条形花纹沟的壁面上,使纵向条形花纹列在该突出部的形成部分上沿轮胎的宽度方向增宽,从而可简单地增大刚性,在该刚性增大部分接地时,可增加胎面部压缩刚性。此时,成为使前述突出部从纵向条形花纹沟的壁面突出的简单的结构。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中所描述的充气轮胎中,上述不连续部分是在纵向条形花纹列的周向上隔开适当的间隔形成的在轮胎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横向花纹沟。
在该场合,横向花纹沟是形成在纵向条形花纹列上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沟部分并被是设置在充气轮胎的一般的胎面部上,该横向花纹沟的空间在接触到路面的一瞬间,成为刚性低的部分,可通过上述刚性变化部分抑制由该横向花纹沟产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描述的充气轮胎中,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刚性变化部分设置在相对于上述不连续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位置上。
在该场合,轮胎伴随着其转动而大体在轮胎的宽度方向上依次连续地与地接触,但是通过使刚性变化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与不连续部分相对,从而这些刚性变化部分和不连续变化部分大体同时与地接触,可消除在不连续部分所产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化量。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中所描述的充气轮胎中,上述不连续部分和上述刚性变化部分同时存在于轮胎的接地线上。
在该场合,由于不连续部分和刚性变化部分同时存在于轮胎的接地线上,所以在刚性不连续部分与路面接触的瞬间,刚性变化部分的形成部分也在同一时刻接地,从而可高精度地消除在刚性不连续部分上的变动的轮胎车轴力。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中所描述的充气轮胎中,对应于每规定数量的上述不连续部分设置上述刚性变化部分。
在该场合,即使是在使刚性变化部分与每规定数量的上述不连续部分对应的场合,也不会降低在轮胎整体中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降低效果,可减少刚性变化部分的形成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基本的构成中的胎面部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本的构成中的胎面部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基本的构成中的形成在纵向条形花纹沟中的突出部的平面形状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基本的构成中的突出部截面形状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基本的构成中的胎面部的平面形状的尺寸例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图6是用一般部分(a)和突出部的形成部分(b)来表示本发明的基本的构成中的纵向条形花纹沟的截面形状的尺寸例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基本的构成中的轮胎车轴力的比较特性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基本构造)
在公开本发明实施方式之时,首先,通过图1到图7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0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胎面部11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2是胎面部11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形成在纵向条形花纹沟12上的突出部20的基本平面形状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突出部20的基本平面形状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胎面部11的平面形状的尺寸的实施例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6是用一般部分(a)和突出部20的形成部分(b)表示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截面形状的尺寸例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7是表示轮胎车轴力的比较特性的曲线图。
即,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0的胎面部11的构成是,在胎面部11的胎面表面部T上形成有沿轮胎周向X延伸的至少1条(通常为数条)的纵向条形花纹沟(周向沟)12,由该纵向条形花纹沟12形成花纹列B,同时,在该花纹列B的周向上,沿轮胎宽度方向Y横穿该花纹列B,以适当的间隔形成许多条相对于周向X刚性不连续部分的横向花纹沟(横沟)13。
而且,由上述纵向条形花纹沟12和上述横向花纹沟13形成许多个块状体(陆部)14,这些块状体14的表面成为与图外的路面相接触的接地面。再者,在本基本例中,相对于轮胎周向X若干倾斜地形成上述横向花纹沟13,而且,在这些相邻的花纹列B,B之间使横向花纹沟13在轮胎周向X上相互错开地形成,以便使形成在相邻的纵向条形花纹沟B上的横向花纹沟13在轮胎宽度Y上不重叠。
上述充气轮胎10,其在上述胎面表面部T的边界上形成有接地线K,该接地线K伴随着行驶时的轮胎转动,向以箭头U表示的图中的上方移动。该接地线K在上述充气轮胎10的轮胎宽度方向Y的中心部分中沿车宽度方向Y延伸。
在此,在本发明中,如图2所示,在上述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壁面12a上形成有用于消除因上述横向花纹沟13所产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化的作为刚性变化部分的突出部20。即,在横向花纹沟13同路面之间形成有空间部,如作为现有技术的课题点描述的那样,该横向花纹沟13也成为刚性的降低部分而显著地使轮胎车轴力降低。
此时,上述突出部20形成在与形成设有该突出部20的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花纹列B相对一侧、即远离侧的壁面12a上。此外,在图1中,突出部20夹着横向花纹沟13而形成在两侧的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壁面12a上。但也可仅形成在任何一侧的纵向条形花纹沟12上。
此外,如图1所示,上述突出部20的中心C1只要存在于第1线位置K1与第二位置线K2之间的范围Z内即可,其中,该第1线位置K1通过接地线K最初接触到横向花纹沟13的接触开始点P1,该第二位置线K2通过最后从该横向花纹沟13离开的接触终止点P2。
图3、图4表示相对于胎面部11的上述突出部20的形状以及其大小,如图3中所示,突出部20在其前端上设置平坦面20a而使其俯视形状大致为圆弧状地从上述壁面12a突出设置,同时,如图4中所示,突出量从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底面12b向着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开放部12c逐渐地减少,其以截面大致为三角形形状的方式突出设置。
此时,如图3、图4中所表示的那样,若将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轮胎表面宽度取为W1,将横向花纹沟13的轮胎表面宽度取为W2,则最好将突出部20的轮胎周向X的长度Wa设定为0.5W2≤Wa≤4W2,此外,最好将突出部20的突出量Wb取为0.05W1≤Wb≤0.5W1。并且,若将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深度取为D1,则最好将从突出部20的底面12b算起的高度Dc设定为0.3D1≤Dc≤1.0D1。
图5、图6表示上述胎面部11以及突出部20的具体尺寸的尺寸例,纵向条形花纹沟12形状形成为:其宽度W1以及深度D1都为8mm的截面为正方形的沟,并且,横向花纹沟13的形状形成为:其宽度W2以及深度(无标号)也都是为8mm的截面为正方形的沟,该横向花纹沟13的倾斜角度是30度。此外,突出部20形成为长度Wa为8mm、突出量Wb为3mm、高度Dc为8mm。图5中CL表示轮胎宽度方向Y的轮胎赤道面。
(作用)
在成为这样的结构的充气轮胎10中,在形成在胎面部11的胎面表面部T上的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壁面12a上,与在花纹列B的周向上隔开适当的间隔形成的横向花纹沟13相对应地形成突出部20,由于该突出部20用作刚性变化部分,所以花纹列B可用突出部20的形成部分增强压缩刚性。
因此,由于可由上述突出部20消除伴随轮胎转动在当横向花纹沟13达到了接地线K时刻所产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化量(在该场合,横向花纹沟13成为刚性下降的部分而降低轮胎车轴力),从而可由突出部20抑制起因于横向花纹沟13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进而,降低车轴的激振力,从而可有效地降低起因于此的花纹噪音。由此,可确保在行驶中的车室内的安静性,可提高乘坐舒适性。
此外,通过将上述突出部20设置在纵向条形花纹沟12内,该突出部20不会从轮胎的表面突出出来,因而当突出部20位于胎面表面部T的区域内部时,也可使轮胎10表面平稳地与地面接触。由此,通过上述突出部20可防止在轮胎10上产生其他的振动原因。
更进一步地说,将上述突出部20设置在轮胎宽度方向Y上与上述横向花纹沟13相对的位置上,所以当轮胎10伴随着其转动并沿着大体轮胎宽度方向Y依次连续地与地面接触时,突出部20和横向花纹沟13大约同时地接触到地面,从而通过突出部20的刚性变化部分稳定地消除在该横向花纹沟13发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化量,可提高降低花纹噪音的效果。
另外,通过使上述横向花纹沟13和上述突出部20同时位于轮胎的接地线K上,从而,在横向花纹沟13接触到路面的瞬间,在同一时刻突出部20的形成部分也接触地面,可高精度地消除因横向花纹沟13而引起变动的轮胎车轴力,可显著地提高抑制花纹噪音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中,把刚性变化部分取为形成在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壁面12a上而增加胎面压缩刚性的突出部20,从而可将其做成为使该突出部20突出于上述壁面12a的这种简单结构,可简单地形成刚性变化部分,而不大幅度地使轮胎的硫化模框复杂化。
下面,用轮胎车轴力检查装置对将上述充气轮胎10构成为轮胎型号195/65R14,内压200kPa,负荷4kN的情况进行试验,通过图7的曲线图对该结果进行表示。
即,该试验分别比较,(1)只有不设置突出部20的横向花纹沟16的场合(用峰值F1表示),(2)只在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一侧壁面12a上设置了突出部20的场合(用峰值F2表示),(3)在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相对的两个壁面12a上设置突出部20的场合(用峰值F3表示),在用P-P值比较上述各种情况得到F1>F2>F3的结果,与(1)的只有横向花纹沟16的场合相比,在把(3)的突出部20设置在两侧壁面12a上的场合,可获得40%的改善效果。
(实施方式)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充气轮胎10的基本结构,通过图8~图14中所表示的第1~第7实施方式,对具体的充气轮胎10a~10g进行公开。
(第1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a的胎面部11的俯视图,在与上述基本结构相同的构成部分上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来进行阐述。
该第1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a的胎面部11,在其轮胎宽度方向Y的中央部上设置有3列的花纹列B1、B2、B3,同时,在两肩部分(宽度方向Y的两侧部分)上设置有宽的花纹列B4、B5。
在该场合,把中央部的3列花纹列B1、B2、B3中的B1称为中央花纹,把B2、B3称为第二花纹,并且,把两肩部分的花纹列B4、B5称为胎肩花纹。不言而喻,通过沿轮胎周向X延伸的多条花纹列12形成各花纹列B1、B2、B3、B4、B5,并且,在各花纹列B1、B2、B3、B4、B5形成有许多条横向花纹沟13,通过这些纵向条形花纹沟12以及横向花纹沟13形成许多个块状体14,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轮胎的周向X上配置60个块状体14进行配置。
再者,在该实施方式中,形成在中央花纹B1以及第二花纹B2、B3上的横向花纹沟13虽然沿一定方向倾斜(倾斜角度为θ),但是形成在胎肩花纹B4、B5上的横向花纹沟13与轮胎宽度方向Y平行地形成。
上述充气轮胎10的接地时的胎面表面部T的外周边界为接地线K,该接地线K随着轮胎转动而连续地向着图中上方移动。此外,胎面表面部T的轮胎宽度方向Y的边界位于胎肩花纹B4、B5上,设定接地宽度线Kw。
在此,在该第1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各花纹列B1、B2、B3、B4、B5的各横向花纹沟13相对应地设置突出部20,各突出部20形成在与各横向花纹沟13相对的各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侧壁面12a上。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各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两侧壁面12a上分别设置有突出部20。
此外,与全部的横向花纹沟13相对应地设置突出部20,从而,在各壁面12a的轮胎周向X上设置有与块状体14的个数对应的60个突出部20。
但是,如图1中所示的那样,上述突出部20的形成位置设定在对于横向花纹沟13来说接地线K通过接触开始点P1的第1线位置K1和通过接触终止点P2的第1线位置K2之间,但对于胎肩B4、B5,通过横向花纹沟13与接地宽度Kw之间的交点对接触开始点P1’进行设定。这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再者,与中央部的花纹列B1、B2、B3同样,由横向花纹沟13与接地线的交点来决定胎肩花纹B4、B5的接触终止点P2’。
(第2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b的胎面部11的俯视图,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上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来进行阐述。
该第2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a的胎面部11,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以及数目形成有纵向条形花纹沟12以及横向花纹沟13,同时,在各花纹列B1、B2、B3、B4、B5上,沿轮胎周向X设有60个块状体14。
在此,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每隔一个上述各花纹列B1、B2、B3、B4、B5的各横向花纹沟13设置突出部20,在各壁面12a的轮胎周向X上设置有是块状体14个数一半的30个突出部20。
在该场合,相当于块状体14个数一半的突出部20,在中央花纹B1以及第二花纹B2、B3上是每隔一个形成在这些各花纹B1、B2、B3上的块状体14配置在块状体14的两侧。
但是,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是以每隔一个沿轮胎周向X形成的横向花纹沟13地设置突出部20,像这样地使突出部20与每规定数的横向花纹沟13对应的场合,也在不怎么降低轮胎整体中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降低效果的情况下可使突出部20的形成总数降低,从而降低轮胎的成本。此外,在如下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也同样是这种情况。
(第3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c的胎面部11的俯视图,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上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来进行阐述。
该第3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a的胎面部11,也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以及数目形成纵向条形花纹沟12以及横向花纹沟13,同时,在各花纹列B1、B2、B3、B4、B5上沿轮胎周向X设有60个块状体14。
在此,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每隔一个各花纹列B1、B2、B3、B4、B5的各横向花纹沟13设置突出部20。因此,在各壁面12a的轮胎周向上设置有为块状体14个数一半的30个突出部20,但是,这些突出部20只是配置在形成在各花纹列B1、B2、B3上的块状体14的单侧。
(第4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d的胎面部11的俯视图,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上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来进行阐述。
该第4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d的胎面部11,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以及数目形成纵向条形花纹沟12以及横向花纹沟13,同时,在各花纹列B1、B2、B3、B4、B5上沿轮胎周向X设有60个块状体14。
在此,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只在对应于形成在胎肩花纹B4、B5上的横向花纹沟13设置突出部20,因此,突出部20形成在第二花纹B2、B3与胎肩花纹B4、B5之间的纵向条形花纹沟12中、且形成在的第二花纹B2、B3侧的壁面12a上。
此外,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由于对应于胎肩花纹B4、B5的全部横向花纹沟13设置突出部20,因此沿轮胎的周向X设置有60个突出部20。
(第5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e的胎面部11的俯视图,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上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来进行阐述。
该第5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e的胎面部11,也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以及数目形成有纵向条形花纹沟12以及横向花纹沟13,同时,在各花纹列B1、B4、B5上,沿轮胎周向X设有60个块状体14。
在此,在该第5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e,在设置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d上的第二花纹B2、B3上未形成横向花纹沟13地使第二花纹B2、B3形成为连续的带状形状。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f的胎面部11的俯视图,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上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来进行阐述。
在该第6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f的胎面部11上,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设置有中央花纹B1、B2、第二花纹B2、B3、胎肩花纹B4、B5,但特别是在该第6实施方式中,横向花纹沟13只形成在中央花纹B1以及第二花纹B2、B3上,在胎肩花纹B4、B5上没有形成横向花纹沟13。再者,替代横向花纹沟13而在胎肩花纹B4、B5上形成有花纹细缝15。
而且,在该第6实施方式中,只对应于形成在胎肩花纹B2、B3上的横向花纹沟13设置突出部20,因此,突出部20形成在第二花纹B2、B3与胎肩纵向条形花纹沟B4、B5之间的纵向条形花纹沟12中且形成在的第二花纹B2、B3侧的壁面12a上。
此外,由于在该第6实施方式中与第二花纹B2、B3的全部的横向花纹沟13对应地设置突出部20,所以60个这样的突出部20被设在轮胎的周向X上。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g的胎面部11的俯视图,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分上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来进行阐述。
在该第7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g的胎面部11上,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有中央花纹B1、第二花纹B2、B3、胎肩花纹B4、B5,但特别是在该第7实施方式中,横向花纹沟13形成在第二花纹B2、B3以及胎肩花纹B4、B5上,没有横向花纹沟13形成在中央花纹B1上,中央花纹B1形成为连续的带状。
而且,即使是在第7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同样只与形成在第二花纹B2、B3上的横向花纹沟13相对应地设置突出部20,但是在该第7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0形成在中央花纹B1与第二花纹B2、B3之间纵向条形花纹沟12中、且形成在的中央纵向条形花纹B1的壁面12a上。
另外,即使在该第7实施方式中,由于与第二花纹B2、B3的全部的横向花纹沟13对应地设置突出部20,所以在轮胎方向X上可设置60个突出部20。
(各实施方式的胎面部及突出部的尺寸)
但是,在上述第1~第7实施方式中所表示的各充气轮胎10a~10g的胎面部11以及突出部20的具体的尺寸(参照图3,图4),在各个实施方式下都相同,纵向条形花纹沟12的宽度W1以及深度D1同为8mm,横向花纹沟13的宽度W2以及深度(没有符号)同为8mm。此外,突出部20的周向长度Wa为10mm,突出量Wb为3mm,高度Dc为8mm。此外,中央部的纵向条形花纹列B1,B2,B3的纵向条形花纹宽度为24mm。
下面,在2000cc级别的客车中,分别使用第1实施方式~第7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a~10g(轮胎型号为195/65R14,内压为200Kpa),逐一地测定现有轮胎对比的车室内噪音(包含花纹的节距1次频率的400~600Hz的频带值),在下表中表示该结果。在该场合,车室内噪音是以司机耳边的声音为基准进行测定,也同时记载有包括司机的官能评价。再者,将客车的行驶条件取为:在2人乘车的状态下,车速为50Km/h在平稳的混凝土路面上行驶。
                      表
现有轮胎对比的车室内噪音(包含花纹的节距1次频率的400~500Hz的频带值) 司机的官能评价
第1实施方式 ▲3.5dB ◎(提高)
第2实施方式 ▲3dB ◎(提高)
第3实施方式 ▲3dB ◎(提高)
第4实施方式 ▲2.5dB ◎(提高)
第5实施方式 ▲2.5dB ◎(提高)
第6实施方式 ▲2dB ◎(提高)
第7实施方式 ▲2dB ◎(提高)
因此,从上述表可以认定,车室内噪音在第1实施方式中改善(降低)了3.5dB,在第2、第3实施方式中改善了3dB,在第4、第5实施方式中改善了2.5dB,在第6、第7实施方式中改善了2dB,并且在司机的官能评价中,在所有的实施方式中都被提高。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突出部20也可以是任何形状,只要是能增加胎面压缩刚性的形状就可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作为刚性不连续部分的减少轮胎车轴力的横向花纹沟13作为问题,公开设置了作为刚性变化部的增大刚性的突出部20,但是并不限于此,如镶钉那样,上述不连续部分在进行刚性增大的场合,作为刚性变化部分可作成为降低刚性的凹设部。
并且,刚性变化部分并不限于突出部20或凹设部等的凹凸部分,也可通过局部地改变其部分的材质改变刚性。
此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范围以内可采用各种实施方式。
根据技术方案1中所描述的发明,在纵向条形花纹沟内,设置可消除在不连续部分所发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量的刚性变化部分,从而可由刚性变化部分抑制起因于不连续部分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进而可降低车轴的激振力,有效地降低由此引起的花纹噪音。并且,由于降低车轴的激振动并有效地降低由此引起的花纹噪音,所以可确保车室内的安静性,可提高乘车舒适性。此外,在纵向条形花纹沟内,设置消除在不连续部分所发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量的刚性变化部分,可平稳地使轮胎的表面与地面接触,从而可防止由于上述刚性变化部分而产生的其他的振动原因。
根据技术方案2中所描述的发明,除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效果以外,由于还把上述刚性变化部分作成形成在上述纵向条形花纹沟的壁面上而增加胎面压缩刚性的突出部,所以成为使纵向条形花纹沟的壁面突出的简单的结构,可简单地形成刚性变化部分,而不必大幅度地使轮胎的硫化模框复杂化。
根据技术方案3中所描述的发明,除技术方案1、2的发明的效果以外,由于上述不连续部分是在纵向条形花纹列的周向上隔开适当的间隔地形成、沿轮胎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花纹沟,所以通过上述刚性变化部分可抑制由于该横向花纹沟而产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从而高效率地降低普通的充气轮胎的花纹噪音。
根据技术方案4中所描述的发明,除技术方案1~3的发明的效果以外,由于使上述刚性变化部分相对于上述不连续部分而设置在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位置上,所以可使这些刚性变化部分和不连续部分大体同时接触地面,从而可稳定地消除在不连续部分发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量,可提高降低花纹噪音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5中所描述的发明,除技术方案1~4的发明的效果以外,由于使上述不连续部分和上述刚性变化部分同时存在于轮胎的接地线上,所以在刚性不连续部分接触到地面的一瞬间,刚性变化部分的形成部分也在同一时刻与地面接触,从而可高精度地消除在刚性不连续部分变动的轮胎车轴力,可显著地提高花纹噪音的抑制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6中所描述的发明,除技术方案1~5的发明的效果以外,由于对应于每规定数量的上述不连续部分地设置上述刚性变化部分,不怎么降低轮胎整体中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降低效果,就可减少刚性变化部分的形成总数从而来达到降低轮胎的成本。

Claims (6)

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的胎面表面部上形成有在沿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至少1条纵向条形花纹沟,在由该纵向条形花纹沟形成纵向条形花纹列的周向上形成了产生轮胎车轴力的变动的刚性不连续部分,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纵向条形花纹沟内设有用于消除在上述不连续部分产生的轮胎车轴力的变动量的刚性变化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刚性变化部分是形成在上述纵向条形花纹沟的壁面上的用来增加胎面压缩刚性的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不连续部分是在纵向条形花纹列的周向上隔开适当间隔形成且在轮胎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横向花纹沟。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刚性变化部分被设置在与上述不连续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不连续部分和上述刚性变化部分同时存在于轮胎的接地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规定数量的上述不连续部分地设置上述刚性变化部分。
CNB038043882A 2002-01-18 2003-01-16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29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747/2002 2002-01-18
JP010747/2002 2002-01-18
JP2002010747A JP4344501B2 (ja) 2002-01-18 2002-01-18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8983A true CN1638983A (zh) 2005-07-13
CN1322991C CN1322991C (zh) 2007-06-27

Family

ID=27605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438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2991C (zh) 2002-01-18 2003-01-16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82113B2 (zh)
EP (1) EP1473175B1 (zh)
JP (1) JP4344501B2 (zh)
CN (1) CN1322991C (zh)
DE (1) DE60333545D1 (zh)
WO (1) WO200306199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0615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0893741A (zh) * 2018-09-13 2020-03-20 韩国轮胎与科技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79459B2 (en) * 2007-02-07 2015-07-14 Bridgestone Firestone North American Tire, Llc Tire with tread including rib having chamfered surface
JP5062881B2 (ja) * 2007-03-19 2012-10-3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07032226B4 (de) * 2007-07-11 2016-07-07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JP4280297B2 (ja) 2007-10-03 2009-06-1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223812B1 (en) * 2007-11-28 2012-06-27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neumatic tire
JP5160870B2 (ja) * 2007-12-10 2013-03-13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8776847B2 (en) * 2007-12-21 2014-07-15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Mechanisms for ejecting objects from a tire tread
WO2009084666A1 (ja) * 2007-12-28 2009-07-09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タイヤ
JP5288922B2 (ja) * 2008-07-22 2013-09-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DE102009044244A1 (de) 2009-10-14 2011-05-12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Laufstreifenprofil eines Fahrzeugluftreifens
JP5640517B2 (ja) * 2010-07-16 2014-12-1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278582B2 (en) * 2010-12-21 2016-03-08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tread having developing grooves
JP5785010B2 (ja) * 2011-07-13 2015-09-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N105682944B (zh) 2013-10-30 2017-06-09 普利司通美国轮胎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方向性桨状块的雪地轮胎
WO2015100435A1 (en) 2013-12-26 2015-07-02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tread having a flexible gate apparatus
US20170157990A1 (en) * 2015-12-08 2017-06-0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Pneumatic tire
JP6620003B2 (ja) * 2015-12-14 2019-12-11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62898B2 (ja) * 2017-02-20 2021-04-2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DE102017202939A1 (de) 2017-02-23 2018-08-23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JP6891556B2 (ja) * 2017-03-14 2021-06-1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6947244B1 (ja) * 2020-05-07 2021-10-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4037597A (ja) * 2022-09-07 2024-03-1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9793A (en) * 1991-05-15 1993-05-11 Bridgestone/Firestone, Inc. Low noise pneumatic tire tread with voids balanced over each half tread region
DE4138687C2 (de) * 1991-11-25 1995-09-14 Pirelli Reifenwerke Laufflächenprofil für einen Fahrzeugreifen
US5964267A (en) * 1994-05-10 1999-10-12 Uniroyal Englebert Reifen Gmbh Tread configuration
WO1997027070A1 (en) * 1996-01-25 1997-07-3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n on/off road radial pneumatic light truck or automobile tire
JP4559638B2 (ja) * 1999-02-26 2010-10-1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0247111A (ja) * 1999-02-26 2000-09-12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1219712A (ja) * 2000-02-09 2001-08-14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410910B2 (ja) * 2000-05-16 2010-02-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0615A (zh) * 2017-04-28 2018-11-1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08790615B (zh) * 2017-04-28 2022-04-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0893741A (zh) * 2018-09-13 2020-03-20 韩国轮胎与科技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44501B2 (ja) 2009-10-14
EP1473175A1 (en) 2004-11-03
WO2003061993A1 (fr) 2003-07-31
US20050076986A1 (en) 2005-04-14
EP1473175A4 (en) 2006-09-13
EP1473175B1 (en) 2010-07-28
DE60333545D1 (de) 2010-09-09
CN1322991C (zh) 2007-06-27
JP2003211916A (ja) 2003-07-30
US7182113B2 (en) 2007-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8983A (zh) 充气轮胎
CN1270908C (zh) 特别用于雪地的机动车轮胎胎面
EP2465705B1 (en) Pneumatic tire
CN1743189A (zh) 充气轮胎
EP2070732A1 (en) Pneumatic tire
CN1891500A (zh) 充气轮胎
CN1907738A (zh) 重载充气轮胎
CN1990281A (zh) 充气轮胎
CN1460059A (zh) 橡胶条、及以此橡胶条制造轮胎与轮胎构件的方法及用于此方法的装置
CN1860041A (zh) 充气轮胎
KR20080113036A (ko) 공기입 타이어
CN1708416A (zh) 用于冬用轮胎的胎面花纹
CN106132729A (zh) 充气轮胎
CN1402674A (zh) 用于汽车的多用途轮胎
JP200811069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50097C (zh) 尤其用于卡车及类似车辆的汽车轮胎
JP201201184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976819A (zh) 充气轮胎
CN1189335C (zh) 轮胎及其胎面
JP200731402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795111A (zh) 重型车辆的轮胎
CN1874904A (zh) 充气轮胎
CN1807133A (zh) 充气轮胎
JP200502258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8296858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