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2897A - 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2897A
CN1622897A CN02824327.7A CN02824327A CN1622897A CN 1622897 A CN1622897 A CN 1622897A CN 02824327 A CN02824327 A CN 02824327A CN 1622897 A CN1622897 A CN 1622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volume
reservoir volume
discharging
pouring sp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243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3403C (zh
Inventor
卢启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tex Texron Co Ltd And Chuanghe Co
Original Assignee
Mewes Axe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wes Axel filed Critical Mewes Axel
Publication of CN1622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2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34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34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3/00Details of bottles or ja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23/10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02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 B65D1/0223Bottles or similar containers with necks or like restricted apertures, designed for pouring cont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B65D1/023Neck constr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12Cans, casks, barrels, or drums
    • B65D1/20Cans, casks, barrels, or drums characterised by location or arrangement of filling or discharge aper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38Devices for discharging cont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05/00Ven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其包括一内部的容积和一倒出口(8),其中该内部的容积成分一贮存容积(3)和一排放容积(4),它们相互连通,其中排放容积(4)这样通向倒出口(8),即,在容器(1)在极限角与容器(1)的倒顶位置之间倾斜时倒出口(8)总是成为排放容积(4)的最低点。该容器具有一充气导管(17),其从倒出口(8)起延伸并通入贮存容积(3)。在容器的倒顶位置时,容器(1)的向下限定贮存容积(3)的壳体部分(13)具有一向贮存容积(3)与排放容积(4)之间的连通孔(10)或连通通道的方向的坡度,和/或容器(1)的向下限定排放容积(4)的壳体部分(25)具有一向倒出口(8)方向的坡度。

Description

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特别是瓶子,其具有一内部容积和一倒出口,其中该内部容积分成一贮存容积和一排放容积,它们相互连通,从而在容器的正常的垂直位置时排放容积位于贮存容积的上方并且避免液体从贮存容积向排放容积溢流,直到使容器从垂直位置倾斜越过一预定的极限角为止。
可以例如通过一隔壁将容器容积分成一贮存容积和一排放容积,该隔壁设置在容器容积内。这样的隔壁可以例如在瓶(桶)状容器竖立时在液面的上方水平通过容器的内腔并由此彼此分开两个容积。通过隔壁中的一孔或通道实现两容积的连通,或例如也可以使隔壁从容器的一个侧壁只延伸到接近对面的侧壁的区域内,借此在隔壁的端面与该侧壁之间保持一用于液体通过的缺口。
这样的容器,结构上的耗费是很大的,以瓶子的形式由US专利文献4,856,685是已知的。利用US 4,856,685中公开的结构达到,例如在汽车油用的油瓶(桶)中可以将油瓶从其正常的垂直定位偏转到90°的角度,即转到水平的位置,而没有油从贮存容积向排放容积溢流并从那里进入倒出口。
如果人们想例如向一狭小的汽车马达室补注油,则其在传统的油瓶或容器中总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对于装得很满的瓶,在瓶稍微倾斜时,虽然油瓶的倒出口还没有足够精确地经由马达的注油管定位,油就已从倒出口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油流到注油管旁边的情形,这从经济学上和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是成问题的。
利用同一类容器,例如US 4,856,685中描述的油瓶,可以使容器首先从垂直的正常定位偏转或倾斜到一极限角,例如水平位置(极限角=90°),从而在油从油瓶的倒出口流出之前,油瓶的倒出口可以很精确地经由马达的注油管定位。
只是在继续倾斜而超过极限角,例如水平位置,亦即超过90°时,油从贮存容积特别是经由连通的孔或连通的通道流入排放容积并可以从那里进入倒出口。
但已知的油瓶的结构具有缺点,油首先流入排放容积的一个区域内,该区域位于倒出口的下方并且只在完全充满该区域直到倒出口的下边缘以后才从倒出口流出。
因此,想要从这样的容器中排放液体的人员不太容易感觉液体何时发生从倒出口流出,因为首先发生液体从贮存容积向排放容积的过渡并且紧接着只当其充满到一规定的液位时液体才进入倒出口。但是,特别对于需要从容器排放液态的危险材料时,倒出时的感觉是特别重要的。因此已知构造方式的容器并不适用于敏感的定量和这种材料的安全的排放。
已知的用作为油瓶的容器还具有缺点,即,容器在贮存容积中因排出油产生的负压通过出口和两容积之间的连通孔亦即在流出的油结束时实现平衡。
由于这样的压力平衡不可能连续地实现,而在贮存容积中低于一规定的负压时总是只可冲击式或脉冲式实现,由这样已知的油瓶中均匀地倒出油是不可能的。在这里,由于脉冲式压力平衡冲击而发生油从瓶的倒出口的脉动的排出,这可能导致,油甚至在倒出口经由注油管的以前的精确定位处流向注油管之旁边,这再次从经济学上和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被视为较大的缺点。特别是对于液态的危险材料,该缺点构成对手持该瓶的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此外,通过在按照US 4,856,685的油瓶中的隔壁的简单的结构不可能完全排空油瓶的贮存容积,因为残油可能聚集在隔壁的表面上,其不能可靠地导向倒出口或者不可能完全从排放容积中倒出。
就此而言,在已知的按照US 4,856,685的油瓶中可能在瓶中保留油残留物,这在瓶弃置时例如在油或液态的危险材料的使用中,导致环境负担并且还意味着丢失的不可利用的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型式的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特别是瓶子,借其可以安全而均匀地倒出液体并且将容器剩余完全排空。
按照本发明,该目的首先这样来达到,即排放容积这样地通向倒出口,即,在容器在极限角与容器的倒顶位置(berkopfposition)之间倾斜时倒出口总是成为排放容积或围定排放容积的容器壳体区域的最低点。
其次该目的也这样来达到,即容器具有一充气导管,其从倒出口起延伸并通入贮存容积中。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目的同样这样来达到,即,在容器的倒顶位置,向下限定贮存容积的容器壳体部分具有向贮存容积与排放容积之间的连通孔或连通通道的方向的坡度和/或向下限定排放容积的容器壳体部分具有向倒出口方向的坡度。
按本发明的考虑,容器的正常的垂直位置被理解为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将容器或瓶通常竖立地提供出售。在这种情况下容器壳体通常在容器底面的上面延伸,后者在容器的正常的垂直位置中水平定位。
容器在该垂直的定位中的其他外部的成型对于发明重要的特征是不重要的,例如瓶可以具有矩形的、圆形的或其他型式的横截面,横截面也可以向着上面设置的倒出口的方向有变化。
在容器的正常的垂直位置优选倒出口设置在上端,例如和优选成使倒出口的口平行于容器的底面定位。在该定位中优选设置的螺纹盖的旋转轴线垂直于容器的底面。但也不一定要这样设置,倒出口也可以取不同的角度定位。
此外在正常的垂直位置容器的内部的容积分成一贮存容积和一排放容积,其中排放容积设置在贮存容积的上方。两容积相互连通,例如通过一孔或通道。
容器的倒顶位置被理解为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容器的倒出口指向下方并且同时容器的底面再次水平定位。因此倒顶位置相当于容器从正常的垂直位置转180°。
极限角位置是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容器相对于正常的垂直位置处于一偏转的位置,由此起在继续倾斜时液体从贮存容积向排放容积溢出。在从正常的垂直位置偏转到该极限角的过程中在两容积之间不发生液体溢流。
按照结构情况的不同,该极限角可以确定成不同的。原则上在0与180°之间任何要求的角度都是可能的,其中在90°+/-30°范围内的角度、优选90°的倾斜选定为极限角位置,亦即容器水平定位的位置。
高度参数(高/低的说法)在本说明书的范围内原则上是相对于向下的重力作用而言的。
在极限角位置,由此起发生贮存容积与排放容积之间的溢流,亦即例如和优选在从正常的垂直位置倾斜90°时并从而在容器的基本上水平位置时,此时其底面垂直定位,液体流入排放容积并由于重力作用到达其最低点,在该最低点设有倒出口,从而液体立即从倒出口排出,而不首先聚集在排放容器的另一区域内。
因此利用按照本发明的结构只有一个阻挡层,其必须在贮存容积与排放容积之间越过液体。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从容器中很敏感地排出液体,对危险材料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容器。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通过一隔壁实现两容积的分开,在这种情况下该隔壁具有例如一通孔或通道。两容积的连通也可以这样实现,即隔壁不完全延伸到一容器的壳体内壁,从而借此在两容积之间产生一孔口。在隔壁的构成中通孔或通道位于接近一容器壳体的侧壁处,从而在倾斜到极限角的过程中该通孔总是保持在液面的上方并且只在越过极限角倾斜时由液体流过。
排放容积按照另一可供选择的方案并优选地可以设计为使其构成一通道,其一端通向倒出口而其另一端通向贮存容积。优选在这种情况下当容器倾斜到极限角时排放容积或在贮存容积的上部、特别是最高的区域内的排放通道通向贮存容积。
在容器超过极限角倾斜时该区域下降,直到其进入液位以下,从而液体经由该构成孔口的区域从贮存容积向排放容积溢流。
关于容器的正常的垂直位置,该结构还可以描述为按照本发明的容器具有一高度逐渐升高的排放通道,其上端通向一倒出口而其下端接近或邻接一侧面的容器壁通过容器的上面的壳体壁通向贮存容积,其中排放通道从一容器侧壁向对面的侧壁的方向延伸。
通过这样的结构确保:在极限角与倒顶位置之间倾斜时,排放通道从贮存容积到倒出口向重力方向延伸并且倒出口总是形成排放通道或排放容积的最低点。
在该结构中排放通道可以成一体成形在构成贮存容器的容器壳体上或与其经由适当的连接装置如螺钉连接相连接。一这样的排放通道因此也可以追加安装在现有的容器上,该排放通道在其各外部的通口之间基本上具有S形延伸。
有利的是,使将排放通道与构成贮存容积的壳体连通的通孔关于容器的垂直位置构成贮存容积的上面的壳体壁中的最高点。
为了使排放通道稳定在贮存容积的上方,该通道在倒出口的下面可以经由一连接部与在其下面的贮存容积壳体相连接。该连接部优选相对于容器壳体部分是间隔开的,该容器壳体部分构成两容积间的通口区域,从而在该两容器区域之间形成一通透部并从而该排放通道也可以构成为手柄。
现在如果将本发明的容器从正常的垂直定位倾斜到越过极限角,例如倾斜到越过90°,则位于贮存容积中的液体在具有隔壁的结构中越过尖顶或通过孔口,或者在设置的排放容积/通道中通过溢流孔或溢流通道向排放容积溢流并由那里进入倒出口。
在容器只微小地越过上述极限角倾斜时,其中液体只浸湿排放容积或通道的下面的区域而还没有充满位于上面的排放通道的容积。在该定向时无疑可以在贮存容积与外部的大气之间实现压力平衡。
但如果大大倾斜容器或瓶,则使排出的液体完全充满连通孔和/或排放容积。因此不再能通过排放容积或通道实现压力平衡。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容器结构,其也可以与上述的结构无关,规定:容器具有一充气导管,其从倒出口起延伸并通入贮存容积。
通过设置一从倒出口的口一直延伸到贮存容积的充气导管,创造性地可以在倒出液体时连续实现压力平衡。借此防止贮存容积中的负压达到一规定的极限值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容器或容器的倒出口吸进大量空气。其结果是导致液体的波浪式排出。因此通过充气导管确保,液体可以从容器中均匀地排放,而不会导致不合目的的液体的倾泄和喷溅。
因此,通过充气导管,其在倒出口中开始不再吸进液体,该充气导管的孔口关于重力方向设置在倒出口的上部的区域内,其在容器倾斜时不被排出的液体浸湿。
有利的是,将充气导管设置成使该导管从倒出口一直延伸到容器的贮存容积中的一个通孔,该通孔径向对置于倒出口。
因此在容器越过极限角倾斜时充气导管的通孔终止于贮存容器中的一个位置,其构成容器的最高点,其中聚集流入的空气。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容器越过极限角倾斜时该通口位于贮存容积中的液面的上方。
借此确保,通过充气导管流入的空气不必在任何位置通过正倒出的液体,而是导入在容器的上端不断扩展的液体倒空的空气空间,从而液体在容器内的静止状态不受流入的空气任何方式地干扰。因此这种按照本发明的容器结构的解决方案也可以例如用于液态的危险材料,对这种材料必须确保安全而均匀的和良好定量的倒出。
通过将充气导管构成在容器壳体内或在其壁上可以达到充气导管的特别简单的构造。这样,例如可以直接在容器制造过程中考虑充气导管,例如在吹气成型时或在两半容器焊接时考虑之。
通过这样的制造过程同样也可以在容器中实现一隔壁。这样,例如隔壁可以通过插入壳体壁的柄槽制成。
优选地,将充气导管构成在容器壳体的壁内或该壁的区域上,该壁在所述容器从垂直位置倾斜时相对于重力方向指向上方。由此可以确保,通过一短的充气导管将贮存容积中液体倒空的上部区域与围绕的外部空气经由该充气导管连通。
以上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容器的功能,其确保:当容器越过一规定的极限角,亦即例如越过水平位置倾斜时,液体从贮存容积只向排放容积中溢流。原则上在这里可以设定任何可能的角度,由其开始发生液体从贮存容积向排放容积中转移,例如通过连通两容积的孔或过渡区域的延长。
在容器的正常的垂直位置和在容器壁内或其上构成充气导管时,其中该充气导管在贮存容积中具有一通孔,该通孔在容器的竖立位置时位于液体的下方,根据互通管的原理得到在充气导管内液位高度与贮存容器中的完全一样。
在容器从该竖直的定位倾斜到水平位置时虽然按照本发明的结构考虑到从贮存容积没有液体进入排放容积或到达倒出口,然而可以发生,同样处于充气导管中的液体通过其在倾斜时和重力作用下到达倒出口,特别是因为充气导管在容器的水平位置至少在末端部分还具有一顺着重力作用直向倒出口的边缘的延伸。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在容器倾斜到水平位置或极限角时虽然没有液体从贮存容积中通过排放容积到达倒出口,但液体从充气导管到达倒出口并由那里从充气导管的末端滴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按照本发明的一优选的进一步构成规定,在容器的极限角位置充气导管至少在一分段内具有一向倒出方向逐渐升高的延伸,从而在充气导管内的液体在容器从垂直定位到极限角的全部位置处于充气导管的一分段内,其相对于重力方向具有所述升高的延伸。
因此确保:在容器从垂直的正常位置倾斜到极限角位置,亦即例如倾斜到容器的水平定位时,充气导管内的液体通过充气导管的升高的延伸由于充气导管内出现的倾斜平面的力作用被挤回贮存容积中。因此即使在容器倾斜到极限角位置时也没有液体能从充气导管漏进倒出口。
为了实现这样的升高的延伸,该结构优选是这样,充气导管在其延伸中具有至少一个导管部分,该导管部分在瓶倾斜到极限角时高于通入贮存容积中的充气导管的通孔。
为了至少在充气导管的一分段在极限角位置时保持一特别陡峭的延伸,可以规定,充气导管在高于通孔的导管部分与通孔之间具有至少另一低于通孔的导管部分。借此充气导管在该两点之间保持一很大的弯折延伸,其考虑到在充气导管的高于通孔的导管部分中达到一陡峭的倾斜平面,而以较大的可靠性阻止液体从充气导管到达倒出口。因此充气导管内的液体在极限角位置被聚集于该弯折的导管部分内并封闭充气导管。
为了能可靠地避免液体从充气导管内排出,按照本发明还规定,所述的高于通孔的导管部分在任何的倾斜位置均高于容器的贮存容积中的液位。
这可以确保:虽然设有在容器的水平定位或在极限角时高于通孔的导管部分,其在容器的垂直定位,亦即正常的定位时也至少部分地高于液位,特别是高于两容积间的过渡孔。因此充气导管的液位不在任何倾斜位置越过该高于通孔的导管部分。
在容器越过极限角或优选越过水平位置倾斜时,液体从贮存容积向排放容积溢流并且此时在两容积之间连通孔完全充满液体,从而贮存容积内的压力平衡从该位置起仅仅只还通过充气导管才是可能的。因此在从倒出口排出液体时通过贮存容积中形成的负压使充气导管内残留的液体通过充气导管的末端吸回和滴回贮存容积中。
这样,充气导管内的剩余液体直到倾斜于极限角的范围或水平定位通过作用在充气导管中构成的倾斜升高的平面上的重力作用被阻止排出并且在容器继续倾斜时通过形成的负压状态,借其将剩余的液体从充气导管内吸回贮存容积中。
因此利用本发明的充气导管的构造可以确保:没有任何可想象的容器位置能够从充气导管内不受控地排出液体。
利用本发明的容器同样确保:能够将容器剩余完全排空。该剩余排空可以结合上述特征但也可与其无关地首先这样来保证,即,在容器的倒顶位置向下限定贮存容积的容器壳体部分具有一向贮存容积与排放容积之间的连通孔或连通通道的方向的坡度。
在该位置和所述结构对确保:全部处于贮存容积内的剩余液体通过面向贮存容积的壁面的倾斜平面由于重力作用而通过连通孔或连通通道被导入排放容积。
另一方面剩余排空还受到另外的支持,即,在所述的容器的倒顶位置时排放容积的容器壳体部分也具有向倒出口的方向的坡度。因此已出现在从贮存容积向排放容积的通路的全部剩余液体也可以被从那里导向倒出口,其中如上所述,在容器的倒顶位置时倒出口的口位于排放容积的最低点。
相关的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于诸附图中并在以下更详细地加以说明。其中:
图1-5:一构成为瓶的已知的同一种的容器处于不同的位置;
图6-11:充满液体的本发明的容器在不同的倾斜角时的相应的剖视图;
图12:本发明的容器的俯视图;
图13:本发明的容器的底面视图;
图14:本发明的容器的后视图。
图1示出一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同一种的按瓶(桶)1形式的容器1,其例如用于汽车油。瓶1通过一隔壁2分成一贮存容积3和一排放容积4。在所示的正常的定位,其中下面的壳体底面5水平定位,瓶1充满液体,例如油。液位6差不多达到隔壁2的下面。
在图2中所示的沿顺时方向向箭头P方向倾斜90°时,隔壁2基本上垂直定位并阻止处于贮存容积3中的液体向排放容积4溢流,因为由于预定的容器装液量液位6仍然低于隔壁2的上边缘或端面7。因此,直到图中所示的90°的极限角通过瓶的内部结构很有效地阻止了液体从倒出口8排出,从而倒出口8首先可以例如经由注油管9精确地定位。
只在越过90°的极限角继续倾斜时,如其在图3所示,液位6才超过隔壁2的上边缘7,从而液体进入排放容积4。但按照图中所示的结构液体首先聚集于排放容积4的下部4a内并且只当排放部分4a中的液位再次达到倒出口8的下边缘的高度时液体才经由倒出口8从瓶1中流出。
在这方面,这里按图1至5所示的瓶1具有基本上两个阻挡层,在液体可以通过倒出口8排出之前,它们必须超过液体。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涉及隔壁2的上边缘7和倒出口8的下边缘。由于该两阻挡层,必须依次越过它们,对操作人员来说没有任何可能性来感觉而精确地定量待排放的液体量,从而所示的瓶1不适用于危险材料的精确定量和排放。
图4示出瓶1的继续倾斜,此时排放容积4和通孔10高于隔壁2的上边缘7,该通孔10连通排放容积4与贮存容积3,并由液体完全充满。此时如果液体从倒出口8流出瓶1,则在贮存容积3的区域内导致负压,其必须被平衡,以便可以继续排放瓶中液体。在所示情况下压力平衡这样实现,即通过倒出口8吸进空气,其以或多或少大的气泡11的形式通过排放容积4、通孔10和液体向上流入贮存容积3直到瓶的上部的区域12。由于该压力平衡一般脉冲式进行,因此可能导致瓶1内的很大的压力变化,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液体从排放口8中波浪式排出并因此可能导致液体的倾泄和喷溅。同样由于这个原因所示已知的瓶1对于可以安全而良好定量地排放危险的液体材料是不适用的。
图5示出一种情况,其表示瓶1处于倒顶位置。该相当于180°的倾斜角的位置,再次显示出上述的间或脉冲式压力平衡的缺点并且可以看出,瓶1在该位置也不能被完全排空,因为特别在高粘度的粘稠的液体时在隔壁2的上表面可能留下残余物,其不能通过连通孔10进入排放容积4。就此而言,这样的包括剩余含量的瓶1的弃置从环境污染的角度来看是很成问题的,其中还丢失了作为材料的剩余含量。
图6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瓶1形式的容器用以贮存和倒出液体,其包括一内部的容积和一倒出口8,其中该内部的容积分成一贮存容积3和一排放容积4,它们相互经由连通孔10连通,从而在按图6容器的正常的垂直定位时排放容积4位于贮存容积3的上方并且避免液体从贮存容积3向排放容积4溢流,直到瓶1从垂直位置倾斜越过一预定的按图8的极限角为止。
在按图6的视图和以下各视图中变得明显的是,排放容积4这样通向倒出口8,即使在容器在瓶1的极限角(图8)与倒顶位置(图11)之间的倾斜过程中,如其在图8-11中所示,该倒出口总是形成排放容积4的最低点。
这特别在图8中是明显的,其中示出本发明的瓶1处于极限角位置,亦即反时针方向偏转90°时的位置,这里按照当前的构造排放容积4构成为一通道,其一端4.1通向倒出口8而其另一端4.2经由连通孔10通向贮存容积3。在该位置,如其在图8中所示,倒出口8处于排放容积4的最低点。这同样对于其他的在倾斜中按图9、10和11的偏转位置也是存在的,其中达到倒顶位置。
因此在极限角的彼边的全部角度直到达到倒顶位置倒出口8都形成排放容积4的最低点,因此避免了在排放容积4内构成在从倒出口8排出之前首先聚集液体的区域,如其在现有技术中作为缺点是已知的。因此这样的瓶结构可以感觉到液体排放时的定量。
由图7可得知,只要倒出口8由于偏转位于两容器3/4间的连通孔10的下方,倒出口在小于极限角之角度时就已形成排放容积4的最低点。这得自排放容积的通道的唯一的延伸,其在两容积之间的过渡部分10处开始并终止于倒出口8。
按照本发明的瓶1为了利用按照本发明的重要特性被充满一液体量,而使液位6在瓶按图6的竖立水平定位时位于两容积之间的过渡孔10或尖端7的下方。该最大的填液量是完美地充分利用本发明重要的特性的先决条件。
现在如果按图7的瓶1继续反时针方向沿箭头P的方向向极限角倾斜,则液位6仍保持低于两容积3/4之间的通孔10或尖端7,直到达到按图8的极限角为止,在该情况下极限角为90°。在继续越过极限角偏转时,则如其在图9中所示,液体经由孔10或尖端7流入排放容积4,该排放容积构成为通道并从那里由于重力被导向位于最低点的出口8,从而其可以从该出口排出。
该本发明的瓶的优点是,直到倾斜到一极限角,在该情况下为90°,没有液体从倒出口8排出,从而例如经由一注油管(未示出)可以极精确地定位倒出口8。
在所示瓶1的当前情况下排放容积4作为一管形部分在瓶1的贮存容积4的上面的壳体部分在过渡孔10的区域内成一体成形,从而该通道形的管部分在壳体部分13的上方延伸,后者向上限定贮存容积3。按照该图其中通道形的排放容积4可以构成为手柄,以便可以可靠地携带本发明的瓶1。在这方面为了使由排放容积4构成的手柄元件稳定,设置一连接部14,其将在倒出口8下面的部分与在贮存容积4的上面的壳体部分的位于下面的部分相连接,从而在该连接部14与容积3/4间的连通孔10的区域内的成一体的过渡部之间形成一通透部15,其供接纳手指之用。
图中所示的结构也可以被理解为,贮存容积3的上面限定的壳体壁13和排放容积4的下面限定的壳体壁16构成隔壁2的两侧面,借其将本发明的瓶1的内部容积分成贮存容积3和排放容积4。该容积壳体部分13/16的连通部分因此构成该隔壁的尖端7,在该处容积3/4之间的液体在过渡部分10中溢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瓶1的优点是,在液体排放的过程中为贮存容积3提供充分均匀的充气。这通过一充气导管17实现,其从倒出口8起延伸并通入贮存容积3。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该实施形式贮存容积3中的充气导管17的通入口/通孔18径向对置于倒出口8,从而在瓶1按图9、10和11倾斜时充气导管17的通孔18在贮存容积3内总是进入贮存容积的最高点。因此,按照本发明吸进倒出口8的空气可以不与液体接触地流入贮存容积的上面的充气区域12,而此时并不干扰液体的静止状态和不必担心其紊流。因此通过充气导管17的这种结构确保均匀的平静的液体排放。
特别是附图12和13显示,充气导管17的口19在倒出口8内设置于一在垂直位置时的上部中,从而该通孔19,在其中吸进空气,不被排出的液体浸湿。就此而言可以防止由于贮存容积3中的负压液体被重新吸入充气导管17并因此其被堵塞。此外由图12和13可得知,充气导管17设置在本发明的瓶1的表面上并且经由构成为手柄的排放通道4和关于图12和13经由瓶1的右边的侧面20向下延伸到一点,在该点充气导管17,如其在图14以及图6中所示,在竖立位置时在最低点通入贮存容积3内。或者有可能在其他的结构中将充气导管17也直接设置在容器1的壳体壁内。
为了避免通过充气导管17,其中按图6液体已达到如贮存容积3内同一的液位高度,使液体不受控地导向倒出口8,本发明的瓶1具有一特殊的结构,其基本上由图8可得知。图8示出容器1的极限角位置,亦即从垂直位置倾斜90°的位置,由此可得知,充气导管17至少在一分段17a具有一向倒出方向A,亦即在图中向左逐渐升高的延伸。图8还示出有利的构造,即充气导管17在通孔18与所述的分段17a之间具有另一导管部分17b,其低于该所述的通孔18。借此达到充气导管17的弯折的、首先从通孔起逐渐下降的并然后向分段17a陡峭地升高的延伸,这使得在所示的极限角位置存在于充气导管17内的剩余液体聚集于特别是在充气导管17的陡峭升高的段17a的前面构成的弯折部21内并且通过作用的重力阻止向分段17a的左侧溢流到充气导管17的逐渐下降的部分17c。
现在如果将本发明的瓶1继续越过极限角倾斜,如其在图9所示,则液体经由连通孔10流入排放容积4并且其中排放容积4和通孔10均被完全封闭,从而由于液体排放在贮存容积中形成的负压只能经由充气导管17实现压力平衡。
因此通过充气导管17吸入空气22,其将在弯折部21聚集的剩余液体量推向充气导管17的通孔18的方向,从而该剩余液体24如图9中所示,在充气导管17的在极限角位置逐渐升高的分段17a在继续按图9倾斜时达到一水平定位时以前就已滴回23贮存容积3内,在所述水平定位液体可以基本上向逐渐下降的充气导管部分17c溢流。
因此通过所述的结构很有效地确保,在本发明的瓶1倾斜过程中还可以避免由充气导管17发生不受控的液体排放。
对于具有按照本发明的效果的充气导管17的构成不一定需要将充气导管17分成逐渐升高的和逐渐下降的导管部分17a和17b。原则上足够的是:在容器的极限角位置时充气导管17从在贮存容积3内的通孔18起具有一特别相对于贮存容积3中的液位6逐渐升高的延伸。
当高于充气导管的通孔18的导管部分17a在极限角位置(图8)、在瓶1的垂直的正常定位(图6)和全部中间位置设置成至少部分地高于容积3/4间的连通孔10时,则达到充气导管17的逐渐升高的分段17a的充分而足够可靠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在所述的各位置剩余液体量24总是反向于逐渐升高的充气导管部分17a流动,其避免向倒出口8的继续流动。
图11清楚地表明,在本发明的瓶1的倒顶位置完全的剩余排空同样是可能的,而操作人员不必通过精确的定量考虑可能排空瓶。图11在这里特别显示出,在该倒顶位置时瓶1的向下限定贮存容积3的壳体部分13具有一向在贮存容积3与排放容积4之间的连通孔10的方向的坡度。现在如果使本发明的瓶只大致垂直定位于倒顶位置,则该坡度考虑到使贮存容积3的全部液体可靠地在重力作用下被导向连通孔10并由那里导入排放容积4或构成的排放通道4中。
由于向下限定排放容积4或排放通道4的壳体部分25也具有向倒出口8方向的坡度,确保已出现在直到排放容积4的通路的液体量也可靠地被导向倒出口8,其中倒出口8形成该排放容积4的最低点。至此确保可靠地排空剩余液体。
或者,为此在该实施例所示的构成中通过包括一在容器容积内的隔壁的结构达到完全的剩余排空,只要在容器容积内实现的隔壁2具有向隔壁2的尖端7或向隔壁2的孔口10方向逐渐缩小的延伸,其构成使隔壁的面向贮存容积的壁侧面13在倒顶位置同样具有一向孔口10的方向的坡度。
上述的瓶1,由于其结构上的特征,对于液态的危险材料,必须确保从瓶中安全而均匀定量地排放液体和完全排空剩余量,也是特别适用的。
                           附图标记清单
1  容器,瓶                        18  充气导管在贮存容积内的通孔
2  隔壁                            19  充气导管在倒出口内的通孔
3  贮存容积                        20  容器的右边的侧面
4  排放容积,排放通道              21  充气导管中的弯折部
5  容器底面                        22  吸入的空气
6  液位                            23  液滴
7  隔板的外边缘/尖端               24  剩余液体
8  倒出口
9  注油管
10  贮存与排放容积之间的过渡/连通
11  气泡
12  贮存容积内的上部的空气区域
13  贮存容积的上/下壳体部分
14  连接部
15  通透部
16  排放容积的下壳体部分
17  充气导管
17a 逐渐升高的充气导管部分
17b,c 逐渐下降的充气导管部分

Claims (15)

1.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特别是瓶(1),其包括一内部容积和一倒出口(8),其中该内部容积分成一贮存容积(3)和一排放容积(4),它们相互连通(10),从而在容器(1)的正常的垂直定位时排放容积(4)位于贮存容积(3)的上方并且避免液体从贮存容积(3)向排放容积(4)溢流,直到使容器(1)从垂直位置倾斜越过一预定的极限角为止,其特征在于,容器(1)具有一充气导管(17),所述充气导管从倒出口(8)起延伸并通入贮存容积(3)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通孔(18)径向对置于倒出口(8)。
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1或2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充气导管(17)的通孔(18)在贮存容积(3)中设置成使其在容器倾斜越过一大于极限角之角度时位于贮存容积(3)的一上部的区域(12)内,特别是位于贮存容积(3)的最高点。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将充气导管(17)构成在容器壳体的壁内或其壁上,特别是在容器的极限角位置构成在容器壳体内或其向上的壁上。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容器(1)的极限角位置,充气导管(17)至少在一分段(17a)内具有一向倒出口方向(A)逐渐升高的延伸。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充气导管(17)经由通孔(18)通入贮存容积(3)内,在容器(1)的极限角位置,充气导管(17)在其延伸中具有至少一个高于所述通孔(18)的导管部分(17a)。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充气导管(17)在高于通孔(18)的导管部分(17a)与通孔(18)之间具有至少另一导管部分(17b),此导管部分低于通孔(18)。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容器(1)的极限角位置,高于通孔(18)的导管部分(17a)在容器(1)的垂直定位时至少部分地高于两容积(3、4)间的连通孔(10)。
9.特别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其包括一内部容积和一倒出口(8),其中该内部容积分成一贮存容积(3)和一排放容积(4),它们相互连通(10),从而在容器(1)的正常的垂直定位时排放容积(4)位于贮存容积(3)的上方并且避免液体从贮存容积(3)向排放容积(4)溢流,直到使容器(1)从垂直位置倾斜越过一预定的极限角为止,其特征在于,排放容积(4)这样地通向倒出口(8),即,在容器(1)在极限角与容器(1)的倒顶位置之间倾斜时倒出口(8)总是成为排放容积(4)的最低点。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排放容积(4)构成为通道,其一端(4.1)通向倒出口而其另一端(4.2)通向贮存容积(3)。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通道形的排放容积(4)的容器壳体部分构成一手柄。
12.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排放容积(4)的一壳体部分与贮存容积(3)的一壳体部分经由至少一个连接部(14)相连接,该连接部特别与两容积(3、4)之间的过渡部分(10)是间隔开的。
1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容器(1)向极限角倾斜时排放容积(4)在上部的区域(10)内特别是在贮存容积(3)的最高区域内通向贮存容积(3)。
1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排放容积(4)和贮存容积(3)通过一将容器(1)的内部容积分开的隔壁(2)而构成。
15.特别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1),其包括一内部容积和一倒出口(8),其中该内部容积分成一贮存容积(3)和一排放容积(4),它们相互连通(10),从而在容器(1)的正常的垂直定位时排放容积(4)位于贮存容积(3)的上方并且避免液体从贮存容积(3)向排放容积(4)溢流,直到使容器(1)从垂直位置倾斜越过一预定的极限角为止,其特征在于,在容器(1)的倒顶位置时,容器(1)的向下限定贮存容积(3)的壳体部分(13)具有一向贮存容积(3)与排放容积(4)之间的连通孔(10)或连通通道的方向的坡度,和/或容器(1)的向下限定排放容积(4)的壳体部分(25)具有一向倒出口(8)方向的坡度。
CNB028243277A 2001-12-06 2002-10-25 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3034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159988.9 2001-12-06
DE10159988.9A DE10159988B4 (de) 2001-12-06 2001-12-06 Behälter zur Bevorratung und zum Ausgießen von Flüssigkeit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2897A true CN1622897A (zh) 2005-06-01
CN1303403C CN1303403C (zh) 2007-03-07

Family

ID=770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43277A Expired - Lifetime CN1303403C (zh) 2001-12-06 2002-10-25 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293679B2 (zh)
EP (1) EP1451070B1 (zh)
CN (1) CN1303403C (zh)
AT (1) ATE323030T1 (zh)
AU (1) AU2002346879B2 (zh)
BR (1) BR0214755A (zh)
CA (1) CA2469337A1 (zh)
DE (2) DE10159988B4 (zh)
WO (1) WO200304798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6365A (zh) * 2017-09-01 2018-01-12 丁木(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流量的液体容器及其液体流量检测方法
CN110320480A (zh) * 2019-05-17 2019-10-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便于清洗的角部单尾管立方体形碱金属气室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70773B2 (en) * 2004-12-21 2008-05-13 Mcneil-Ppc, Inc. Child-resistant closure for dispensing containers
ATE514631T1 (de) 2008-10-21 2011-07-15 Rieke Germany Gmbh VERSCHLUSSEINRICHTUNG ZUM VERSCHLIEßEN EINES BEHÄLTERS
SI23581A (sl) * 2010-12-15 2012-06-29 IÄŚ Damjan URĹ Vsebnik za tekočine s kontroliranim iztekanjem in pripomoček za zagotavljanje kontroliranega iztekanja tekočine iz tovrstnega vsebnika
WO2013139888A1 (de) * 2012-03-21 2013-09-26 Freiberger Compound Material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iii-n-templaten und deren weiterverarbeitung, und iii-n-template
SI24653A (sl) * 2014-03-28 2015-09-30 Dalibor Kervina Posoda z lijem za tekočine
DE102015205532A1 (de) 2015-03-26 2016-09-29 Kautex Textron Gmbh & Co. Kg Einsatzstück für den Ausgussstutzen eines Behälters für Flüssigkeiten sowie Behälter zur Bevorratung und zum Ausgießen von Flüssigkeiten
US20180297750A1 (en) * 2017-04-12 2018-10-18 David Allen Stewart Containment vessel for filling, storing and dispensing motor oil and similar fluids
CN107499661B (zh) * 2017-09-23 2023-04-18 中山市华宝勒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倒灌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71A (en) * 1861-10-15 Improvement in oil-cans
US236997A (en) 1881-01-25 Dose-measuring bottle
US1849950A (en) * 1930-05-17 1932-03-15 George D Walthall Bucket
DE573385C (de) * 1931-04-10 1933-03-31 Hans Adler Dipl Ing Messflasche, deren Messraum sich durch Wiederaufrichten der Flasche nachfuellt
GB506706A (en) 1938-08-24 1939-06-02 Leon Jacob Weatherwax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milk bottles
US2370820A (en) * 1943-10-15 1945-03-06 Harold R Stott Dispensing bottle
CH439083A (de) * 1966-09-30 1967-06-30 Neukomm Juerg Verpackung für Schüttgut
US4236655A (en) * 1978-09-05 1980-12-02 S.A.Y. Industries, Inc. Container with flexible nozzle
SE432406B (sv) * 1979-05-16 1984-04-02 Sjoenell Goeran Forpackning for pulverformiga material
CH638114A5 (de) * 1980-07-03 1983-09-15 Duering Ag Hand-quetschflasche zur erzeugung eines gerichteten fluessigkeitsstrahles.
AU3535784A (en) * 1983-11-25 1985-05-30 Sipuro A.G. Squeeze bottle with drip catching depression
FR2560582B1 (fr) * 1984-03-05 1987-05-29 Codet Jacques Recipient portatif non reutilisable
DE3441172A1 (de) * 1984-11-10 1986-05-22 Barnängen Deutschland GmbH, 5020 Frechen Flasche
US4666065A (en) * 1986-06-30 1987-05-1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Liquid measuring and pouring device
US4856664A (en) * 1987-11-17 1989-08-15 Eagle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ermoplastic container, having an integral nozzle, for a flammable liquid
US4856685A (en) * 1988-02-02 1989-08-15 Mlw Corporation Dispensing container
US4893732A (en) * 1989-06-12 1990-01-16 Container Mfg. Inc. Exact volume dispensing container
DE4100742A1 (de) * 1991-01-12 1992-07-16 Henkel Kgaa Ausgiesshilfe fuer kanister in form eines belueftungsrohres
US5356053A (en) * 1992-12-07 1994-10-18 Joseph Di Fatta Funnel-less squeeze cap
WO1994024011A1 (en) * 1993-04-20 1994-10-27 Roderick Perry A container to facilitate tilted dispensing
CN2151107Y (zh) * 1993-07-09 1993-12-29 武文昭 可充压瓶式全塑喷雾装置
US5556011A (en) * 1993-12-13 1996-09-17 Jennings; Robert M. Measuring container
US5503284A (en) 1994-12-23 1996-04-02 Li; Hofman Y. Single continuous wall, multi-chamber container
CN2227619Y (zh) * 1995-08-23 1996-05-22 王国柱 自动排吸气的塑料中空容器
ES1039082Y (es) * 1997-12-23 1999-03-16 Caamano Olivares Guillermo Jus Recipiente perfeccionado para liquidos.
US6520386B2 (en) 2000-04-13 2003-02-18 David G. Harbaugh Overfill safety spout for fluid contain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6365A (zh) * 2017-09-01 2018-01-12 丁木(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流量的液体容器及其液体流量检测方法
CN110320480A (zh) * 2019-05-17 2019-10-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便于清洗的角部单尾管立方体形碱金属气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51070A1 (de) 2004-09-01
DE10159988B4 (de) 2016-01-07
BR0214755A (pt) 2004-09-14
CN1303403C (zh) 2007-03-07
US20050006420A1 (en) 2005-01-13
DE50206416D1 (de) 2006-05-24
WO2003047983A1 (de) 2003-06-12
US7293679B2 (en) 2007-11-13
AU2002346879B2 (en) 2008-09-25
CA2469337A1 (en) 2003-06-12
AU2002346879A1 (en) 2003-06-17
EP1451070B1 (de) 2006-04-12
ATE323030T1 (de) 2006-04-15
DE10159988A1 (de) 200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3403C (zh) 用于贮存和倒出液体的容器
US7661381B2 (en) Self-righting pool cleaning robot
KR102288601B1 (ko) 충전 레벨을 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US20110127297A1 (en) Measuring and dispensing container
CN1720178A (zh) 食品和饮料的容器
EP0547182B1 (en) Storage drum with drain channel
US6758375B2 (en) Spill-resistant, smoother pouring container for liquids
CN1901872A (zh) 底面带过滤器的液体收纳容器
EP1138372A2 (en) Method for stirring liquid
CN105946354B (zh) 一种取向液供给系统
CN112456423A (zh) 一种转动式罐装设备
JP2010104975A (ja) 浮遊物・表層液の回収装置
JP4955330B2 (ja) 分注装置用ノズルチップ
CN103161624B (zh) 一种囊式油箱
JP4916675B2 (ja) ポンプ付きの容器
JP3169580U (ja) 容器
KR102648644B1 (ko) 파이펫 컷팅 시스템
CN1430567A (zh) 运输及储藏装置
EP1332092B1 (en) Barrel-like container with cover designed for complete drainage
US20240066532A1 (en) Separation device
WO2022244466A1 (ja) 貯液槽
CN208683426U (zh) 一种小桶稳流结构
CN209906828U (zh) 一种高速钢钢材加工用真空脱气设备
JP7062121B1 (ja) 液処理装置
JPH04505048A (ja) 容器内の液体の自己レベル化装置およ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AUTEX TEXTRON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EWES AXEL

Effective date: 20130909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U QIYE

Effective date: 201309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09

Address after: Bonn

Patentee after: Cotex. Texron Co., Ltd. and Chuanghe Co.

Address before: Dusseldorf

Patentee before: Axel Mayves

Patentee before: Lu Qiye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