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8925A - 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8925A
CN1608925A CN 200410080786 CN200410080786A CN1608925A CN 1608925 A CN1608925 A CN 1608925A CN 200410080786 CN200410080786 CN 200410080786 CN 200410080786 A CN200410080786 A CN 200410080786A CN 1608925 A CN1608925 A CN 1608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cover plate
body front
upper cover
front enclo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07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1855C (zh
Inventor
小山贤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565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97409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565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5348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08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8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18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185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既考虑了车辆的外观,又容许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发动机罩之间的干涉。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改善了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的连接部分的外观,并且能吸收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自身的公差和伸缩。其特征为,在构成车身(2)的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一部分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在发动机罩(3)打开时与该发动机罩(3)发生干涉的部位上设有具有弹性的可挠部(33)。其另一特征为,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端部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下端部重叠,并且设有密接于所述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26b)、具有可挠性的唇缘(40)。

Description

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等车辆用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机动车等车辆中,一般在前车窗玻璃的下缘部与发动机罩的后缘部之间设置构成车身的车身前围箱部的一部分的树脂制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该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由于接近发动机罩的后缘部的缘故,所以或构成为例如两侧部可倒式,从而可以避开发动机罩的铰接件而装配到车身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公平1-27989号),或将在发动机罩打开、关闭时与发动机罩的后缘部发生干涉的部位切出缺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开昭64-8478号)。
此外,以往,在机动车等车辆中,一般在前车窗玻璃的下缘部与发动机罩的后缘部之间设置构成车身的车身前围箱部的一部分的树脂制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在这样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中存在这样的部件,即,其两端部弯曲,并且形成有沿配设于前车窗玻璃侧缘部的车窗侧嵌条延伸的延伸部。在这种场合,延伸部与车窗侧嵌条相连续地连接,使得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看上去为一体,借此来改善连接部分的外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开平6-83412号)。
然而,在近年来的机动车等车辆中,为了使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成车身外表面的一部分而将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发动机罩设置成大致齐平的等,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对车辆的外观的影响一直较大。
不过,在将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发动机罩设置成大致齐平的场合,由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发动机罩更加容易发生干涉,所以这一点有待改善。
于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既考虑了车辆的外观,又可以容许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发动机罩之间的干涉。
此外,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由于其自身为沿前车窗玻璃的下缘延伸的部件,所以在车宽方向上的公差比较大,而且在受到热影响的场合主要在车宽方向上发生伸缩。因此,人们期待着发明一种能够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的连接部分吸收上述公差和伸缩的构造。
于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改善了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的连接部分的外观,并且可以吸收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自身的公差和伸缩。
发明内容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在构成车身(例如实施例的车身2)的车身前围箱部(例如实施例的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一部分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例如实施例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在发动机罩(例如实施例的发动机罩3)打开时与该发动机罩发生干涉的部位上,设有具有弹性的可挠部(例如实施例的可挠部33)。
此外,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发明,将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前缘部(例如实施例的前缘部11a)设置成与所述发动机罩的后缘部(例如实施例的后缘部3a)大致齐平。
根据上述构成,特别是在为了使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成车身外表面的一部分,将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前缘部与发动机罩的后缘部设置成大致齐平的场合等,即使发动机罩在其打开时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发生干涉,该干涉也由可挠部的弹性变形来吸收。此外,无需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上开设切口或槽等开口。
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发明中的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装饰件主体(例如实施例的装饰件主体11A)由硬质树脂制成,所述可挠部由与装饰件主体一体形成的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根据该构成,不用增加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自身的部件数目,而且可以赋予一体感。此外,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整体由软质弹性材料形成的场合相比,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形状可以靠自身的刚性保持。
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发明中的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侧缘部(例如实施例的侧缘部31)设置成与前翼子板(例如实施例的前翼子板6)的上缘部(例如实施例的上缘部6a)大致齐平,所述可挠部形成为从所述侧缘部的前翼子板侧的外缘(例如实施例的外缘34)延伸至比所述发动机罩的后缘部侧端(例如实施例的后缘部侧端3c)更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部位的三角形,并且该可挠部的一边(例如实施例的前侧边36)设置成同所述发动机罩与前翼子板的分界线(例如实施例的罩侧分界线30)相连续。
根据该构成,将可挠部局部配置在发动机罩的在其打开时容易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发生干涉的后缘部侧端的附近。此外,为了使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侧缘部构成车身外表面的一部分而将其设置成与前翼子板大致齐平,并且将材质不同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装饰件主体与可挠部的分界线,设置成同发动机罩与前翼子板的分界线相连续。
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发明,在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侧缘部的与所述前翼子板的上缘部邻接的部位上,设有与所述可挠部相连续的缓冲部(例如实施例的缓冲部38)。
根据该构成,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车宽方向上的部件公差和因热而引起的伸缩,通过缓冲部发生弯曲而被吸收。此外,如果用同一材料制成可挠部和缓冲部,则可以在制造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时,把它们同时成形,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制造变得容易。
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技术方案6中记载的发明,将构成车身(例如实施例的车身2)的车身前围箱部(例如实施例的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一部分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例如实施例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端部,与车窗侧嵌条(例如实施例的车窗侧嵌条26)的下端部重叠,并且在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端部,设有密接于所述车窗侧嵌条的上表面、具有可挠性的唇缘(例如实施例的唇缘40)。
根据该构成,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的连接部分,由唇缘吸收其间的间隙和台阶状变形而成为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圆滑连续的外观。此外,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部件公差和因受到热的影响而发生的伸缩,通过具有可挠性的唇缘的变形而被柔软地吸收。
技术方案7中记载的发明,在构成车身(例如实施例的车身2)的车身前围箱部(例如实施例的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一部分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例如实施例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端部,形成有沿车窗侧嵌条(例如实施例的车窗侧嵌条26)延伸的延伸部(例如实施例的延伸部27),该延伸部与车窗侧嵌条的下端部重叠,并且设有密接于所述车窗侧嵌条的上表面(例如实施例的上表面26b)、具有可挠性的唇缘(例如实施例的唇缘40)。
根据该构成,除了技术方案6所具有的作用效果之外,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端部看上去经由延伸部与车窗侧嵌条相连续。而且,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和车窗侧嵌条实际上并不制成大型的一体部件,其仍然分体构成。
技术方案8中记载的发明中的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装饰件主体(例如实施例的装饰件主体11A)由硬质树脂制成,所述唇缘由与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主体一体形成的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根据该构成,不用增加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自身的部件数目,而且可以赋予一体感。因此,可以使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的连接部分的构成简洁化而且不显眼,可以保持该连接部分的外观良好。此外,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整体由软质弹性材料形成的场合相比,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形状可以靠自身的刚性保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2中记载的发明,特别是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成车身外表面的一部分的场合,由于能够吸收发动机罩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干涉,所以可以得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发动机罩一体外观,并且可以将发动机罩的开度设定得较大。此外,由于无需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上开设开口,所以可以防止雨水或异物进入车身的车身前围箱部内。
根据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发明,可以使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构成简洁化,并且可以保持可挠部设置部位的外观良好。此外,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整体由软质弹性材料形成的场合相比,容易处置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而且没有必要增设向车身的固定部等,所以,可以保持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装配性良好。
根据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发明,既可以将相对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而言刚性较低的可挠部的面积抑制为最小,以保持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刚性,又可以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发动机罩容易发生干涉的部位上设置可挠部。此外,由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侧缘部构成车身外表面的一部分,而且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装饰件主体与可挠部的分界线设置成同发动机罩与前翼子板的分界线相连续,所以可以得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同发动机罩与前翼子板的一体外观。
根据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发明,由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车宽方向上的部件公差和因热而引起的伸缩通过缓冲部发生弯曲而被吸收,所以可以保持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前翼子板的齐平状态良好。此外,由于可以同时成形可挠部和缓冲部,所以可以降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制造成本。
根据技术方案6中记载的发明,可以使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的接缝不显眼,并可以改善该连接部分的外观。此外,不受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公差和伸缩的影响,可以保持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的连接部分的外观良好。
根据技术方案7中记载的发明,可以得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的一体外观。而且,由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仍然分体构成,所以可以良好地进行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和车窗侧嵌条向车身的装配。
根据技术方案8中记载的发明,可以使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的连接部分的构成简洁化而且不显眼,可以保持该连接部分的外观良好。此外,由于容易处置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而且没有必要增设向车身的固定部等,所以,可以保持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的装配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辆的车身前围箱部周边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断面图。
图3是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右侧部周边的主视图。
图4是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左侧部周边的主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的B-B线的断面图。
图7是沿图5的C-C线的断面图。
图8是从图5的箭头D方向看到的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等朝向的记载与车辆的朝向相同。此外,图中的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箭头RH和LH分别表示车辆右方和左方。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机动车等的车辆1在其车体2的前部具有发动机舱2a。发动机舱2a由发动机罩3从其上方将其覆盖,在发动机罩3的后方连续有前车窗玻璃4和车顶5。车顶5的前缘部两端由左、右的前立柱8、8支承。此外,在发动机罩3的两侧方配设有前翼子板6、6。发动机罩3通过设在其后部两侧的铰接件7(参照图3、图4、图6)能以沿车宽方向的轴线E为中心打开、关闭。而且,在发动机罩3的后缘与前车窗玻璃4的前缘(下缘)之间,配设有树脂制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该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构成用于导入外气和排出雨水等的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一部分。另外,12是前车窗玻璃4用的刮水器装置,该刮水器装置12的刮水器枢轴(未图示)贯通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而伸出到车外侧。
如图2所示,车身前围箱部10具有呈朝上方凸起形状的钢板制车窗护板组件13和呈朝下方凸起形状的同样钢板制前围板上部组件14,该车窗护板组件13和前围板上部组件14共同与多个加强部件15适宜接合,从而形成跨越两前翼子板6、6的一体的箱构造。这些由钢板部件形成的箱构造部分位于前车窗玻璃4的前缘的后方,车窗护板组件13隔有粘合剂和密封件支承着前车窗玻璃4的前缘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安装在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上部前侧,其将发动机罩3的后缘和前车窗玻璃4的前缘之间的空间堵塞。
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具有在发动机罩的后缘与前车窗玻璃4的前缘之间朝外部露出的断面呈大致的倒V字状的上壁部16。上壁部16的前部构成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前缘部11a,该前缘部11a设置成与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3a大致齐平。具体地说,前缘部11a的外表面11b形成为将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3a的外表面3b向后方延长,然后向下方凸起的缓缓的弯曲形状。上壁部16的后部从前缘部11a的后缘朝斜下方向后延伸,形成在前车窗玻璃4的前缘部着陆的腿部18,该腿部18的前端部沿前车窗玻璃4的外表面4b折曲而形成接触部19。此外,说明中的“外表面”表示车外侧的面。
这里,接触部19的前端部构成为由软质弹性材料(例如弹性体)制成打玻璃用唇缘20。该玻璃用唇缘20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一体形成,其朝着前车窗玻璃4延伸并与该前车窗玻璃4的外表面4b密接,通过吸收它们之间的间隙和台阶状变形来改善外观品质。另外,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上壁部16右侧形成有对应于刮水器装置12的刮水器臂的基部和未图示的刮水器枢轴的安装凹部16a(参照图3、图5)。
另一方面,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下部设有下侧腿部21,该下侧腿部21在其断面从上壁部16的前缘起大致呈曲柄状地变化之后,朝斜下方向后延伸,在前围板上部组件14的前缘部着陆,在该下侧腿部21的前端部折曲成形有与前围板上部组件14接触的下侧接触部22。在下侧腿部21的上端部设有朝斜上方向前伸出的密封凸缘23,在该密封凸缘23上安装有挡风雨条24。该挡风雨条24是为了防止雨水等进入发动机舱2a内而在发动机罩3的关闭状态下与设在该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3a车内侧的密封面25密接的部件。
此外,如图1所示,由于前车窗玻璃4的前缘和发动机罩3的后缘在俯视图中以车宽方向中央侧较之外侧位于前方的形式略微弯曲,所以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也设置成同样地弯曲。此外,由于发动机罩3的后缘比前车窗玻璃4的前缘的弯曲程度大,所以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越靠近端部侧(车宽方向外侧)越窄。而且,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两端部形成有沿车窗侧嵌条26弯曲延伸的延伸部27、27,其中,所述车窗侧嵌条26配设在前车窗玻璃4的侧缘部,上述各延伸部27被连接成与各自对应侧的车窗侧嵌条26相连续(参照图3、图4)。
如图3所示,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延伸部27设置成比前翼子板6的上缘部6a更靠近车宽方向内侧。前翼子板6的上缘部6a是与前立柱8的下端部8a相连续地延伸的前翼子板6的立柱部28的一部分。前立柱8和立柱部28,其下端和上端在立柱侧分界线29处对接,使各自的外表面8b、28b大致齐平地连续。此外,前立柱8的外表面8b还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外表面)26b大致齐平。发动机罩3与前翼子板6的分界线(以下称为罩侧分界线)30的后端部弯曲成越向后方越位于车宽方向内侧(参照图5)。
将延伸部27中的与前缘部11a连续的部位作为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侧缘部31,该侧缘部31具有与前缘部11a的外表面11b大致齐平地连续的外表面31b。该外表面31b还与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3a的外表面3b和前翼子板6的上缘部6a的外表面6b大致齐平。而且,侧缘部31上的与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侧端3c的打开、关闭轨迹相交的部位构成为由软质弹性材料(例如弹性体)制成的可挠部33。该可挠部33是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装饰件主体11A一体形成的部件,而该装饰件主体11A由较之可挠部33质地要硬的树脂(例如聚丙烯)制成。此外,图中3’和3c’表示打开时的发动机罩及其后缘部侧端。
可挠部33形成为从侧缘部31的前翼子板6侧的外缘34延伸至比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侧端3c更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部位。具体地说,可挠部33在侧缘部31的外表面31b上形成以前翼子板6侧的外缘34的前部为底边、顶部35朝车宽方向内侧凸起的大致三角形。可挠部33的外表面与侧缘部31的外表面31b大致齐平。夹着可挠部33的顶部35的两条边是与罩侧分界线30的后端部连续地设置的、位于顶部35的前侧的前侧边36和位于顶部35的后侧的后侧边37。而且,由于罩侧分界线30的后端部朝车宽方向内侧弯曲,所以与之相连续的前侧边36也同样地弯曲,其结果是可挠部33的顶部35较之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侧端3c位于车宽方向内侧。
侧缘部31上的隔着翼子板上部分界线32与前翼子板6的上缘部6a邻接的部位构成为由与可挠部33相同的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部38。该缓冲部38沿前翼子板6侧的外缘34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宽度,而且与可挠部33一体地相连续。即,与可挠部33相同,缓冲部38也与装饰件主体11A一体形成。在缓冲部38的外侧方与之一体形成有锁定爪39,该锁定爪39由与缓冲部38相同的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其从车内侧跨越翼子板上部分界线32而与前翼子板6锁合,借此抑制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两端部的浮起。
延伸部27的前端设置成与立柱侧分界线29相连续。而且,延伸部27的前端部构成为由与可挠部33和缓冲部38相同的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具有可挠性的唇缘40。该唇缘40与缓冲部38一体地相连续,其同缓冲部38和可挠部33一起与装饰件主体11A一体形成。窗侧嵌条26的下端部延伸至较之立柱侧分界线29更靠近下方,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延伸部27从车外侧以与该下端部重叠的状态连接在该下端部上。
唇缘40从延伸部27的前端侧朝车窗侧嵌条26延伸,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延伸部27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下端部重叠地连接的状态下,唇缘40的前端部密接于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外表面)26b(参照图8)。
另外,图4中的要部具有基本上与图3中的要部左右对称的反向构成,且同一部分标以同一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图5是从上方看延伸部27附近所得到的图,其表示可挠部33的顶部35较之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侧端3c位于后方而且更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由于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3a的侧端侧比车宽方向中央侧位于后方地弯曲的缘故,所以在发动机罩打开时,后缘部侧端3c最接近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
如图6所示,在该车辆1中,发动机罩3的开度被设定成,在其完全打开时其后缘部侧端3c与可挠部33发生干涉。而且,后缘部侧端3c的干涉通过可挠部33朝车内侧弯曲(发生弹性变形)而被吸收。
图7是唇缘40周边的断面图,其表示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延伸部27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下端部重叠地连接的状态下,唇缘40的前端部密接于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26b。在车窗侧嵌条26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连接的状态下,延伸部27不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26b接触,在其间设有规定的间隙,通过具有可挠性的唇缘40密接于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26b,来吸收延伸部27的前端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26b之间的台阶状变形和间隙。
如图8所示,虽然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与车窗侧嵌条26的连接部分是,尤其是从车室侧,容易看到的部分,但是由于延伸部27的前端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26b之间的间隙和台阶状变形被唇缘40吸收,所以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与车窗侧嵌条26成为圆滑连续的外观,其接缝并不显眼,从而改善了其外观。
另外,图5-图8表示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右侧部周边,该部件的左侧部周边具有基本上与右侧部周边左右对称的反向构成,因而省略其图示和说明。
根据上述实施例,由于在构成车身2的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一部分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在发动机罩3打开时与该发动机罩3发生干涉的部位上,设有具有弹性的可挠部33,所以特别是在为了使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构成车身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将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前缘部11a的外表面11b与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3a的外表面3b设置成大致齐平的场合等,即使发动机罩3在其打开时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发生干涉,该干涉也由可挠部33的弹性变形来吸收。
因此,具有可以得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与发动机罩3的一体外观,并且可以将发动机罩3的开度设定得较大这样的效果。
而且,无需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上开设切口或槽等开口。
因此,具有能够防止雨水和异物进入车身2的车身前围箱部10内这样的效果。
此外,由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装饰件主体11A由硬质树脂制成,可挠部33由与装饰件主体11A一体形成的软质弹性材料制成,借此,不用增加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自身的部件数目,而且可以赋予一体感。
因此,具有可以使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构成简洁化,并且可以保持可挠部33的设置部位的外观良好这样的效果。
而且,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整体由软质弹性材料形成的场合相比,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形状可以靠自身的刚性保持。
因此,容易处置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而且没有必要增设向车身2的固定部等,所以,具有可以保持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装配性良好的效果。
再者,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侧缘部31的外表面31b设置成与前翼子板6的上缘部6a的外表面6b大致齐平,可挠部33形成为从侧缘部31的前翼子板6侧的外缘34延伸至较之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侧端3c更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部位的大致三角形,并且该可挠部33的一边与罩侧分界线30相连续地设置,借此将可挠部33局部配置在发动机罩3打开时容易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发生干涉的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侧端3c的附近。
因此,具有既将相对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刚性较低的可挠部33的面积抑制为最小而保持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刚性,又可以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发动机罩3容易发生干涉的部位上设置可挠部33这样的效果。
而且,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侧缘部31的外表面31b,为了构成车身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而设置成与前翼子板6的上缘部6a的外表面6b大致齐平,并且材质不同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装饰件主体11A与可挠部33的分界线设置成同发动机罩3与前翼子板6的分界线相连续。
因此,具有可以得到装饰件主体11A与发动机罩3,以及可挠部33与前翼子板6的一体外观这样的效果。
还有,在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侧缘部31的与前翼子板6的上缘部6a邻接的部位设有与可挠部33相连续的缓冲部38,借此,可以通过缓冲部38发生弯曲来吸收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车宽方向上的部件公差和因热而引起的伸缩。
因此,具有能够保持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与前翼子板6的齐平状态良好的效果。
而且,若可挠部33与缓冲部38使用同一材料,则可以在制造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时,同时将它们成形,所以,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制造变得容易。
因此,具有可以降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制造成本的效果。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在构成车身2的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一部分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两端部,形成有沿车窗侧嵌条26延伸的延伸部27,该延伸部27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下端部重叠,并且设有密接于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26b、具有可挠性的唇缘40,借此,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与车窗侧嵌条26的连接部分,由唇缘40吸收其间的间隙和台阶状变形,成为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与车窗侧嵌条26圆滑连续的外观。
因此,具有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与车窗侧嵌条26的接缝并不显眼,从而可以改善其连接部分的外观这样的效果。
再者,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部件公差和因热影响而引起的伸缩因具有可挠性的唇缘40的变形而被柔软地吸收。
因此,具有不受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公差或伸缩的影响,可以保持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与车窗侧嵌条26的连接部分的外观良好这样的效果。
还有,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两端部看上去经由延伸部27与车窗侧嵌条26相连续。
因此,具有可以得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一体外观这样的效果。
而且,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与车窗侧嵌条26实际上并不制成大型的一体部件,其仍然分体构成。
因此,具有可以良好地进行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和车窗侧嵌条26向车身2的装配的效果。
此外,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装饰件主体11A由硬质树脂构成,唇缘40由与装饰件主体11A一体形成的软质弹性材料构成,借此,不使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自身的部件数目增加,而且可以赋予一体感。
因此,具有可以使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与车窗侧嵌条26的连接部分的构成简洁化而且不显眼,从而可以保持该连接部分的外观良好这样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装饰件主体11A和可挠部33等的材质和形状可以在不脱离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做适宜的变更。而且,虽然一体形成了可挠部33、缓冲部38和唇缘40,使其分别构成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一部分,但是将分体的部件接合于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而成的组件也是可以的。再者,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和车窗侧嵌条26也可以不具有与车身2的外表面齐平的外表面。

Claims (8)

1.一种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特征为,在构成车身(2)的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一部分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在发动机罩(3)打开时与该发动机罩(3)发生干涉的部位上设有具有弹性的可挠部(3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特征为,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前缘部(11a)设置成与所述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3a)大致齐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特征为,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装饰件主体(11A)由硬质树脂制成,所述可挠部(33)由与装饰件主体(11A)一体形成的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特征为,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侧缘部(31)设置成与前翼子板(6)的上缘部(6a)大致齐平,所述可挠部(33)形成为从所述侧缘部(31)的前翼子板(6)侧的外缘(34)延伸至比所述发动机罩(3)的后缘部侧端(3c)更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部位的大致三角形,并且该可挠部(33)的一边(36)设置成同所述发动机罩(3)与前翼子板(6)的分界线(30)相连续。
5.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特征为,在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侧缘部(31)的与所述前翼子板(6)的上缘部(6a)邻接的部位设有与所述可挠部(33)相连续的缓冲部(38)。
6.一种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特征为,构成车身(2)的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一部分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端部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下端部重叠,并且在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端部设有密接于所述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26b)的、具有可挠性的唇缘(40)。
7.一种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特征为,在构成车身(2)的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一部分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端部形成有沿车窗侧嵌条(26)延伸的延伸部(27),该延伸部(27)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下端部重叠,并且在该延伸部(27)的前端部设有密接于所述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26b)、具有可挠性的唇缘(40)。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特征为,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装饰件主体(11A)由硬质树脂制成,所述唇缘(40)由与所述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主体(11A)一体形成的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CNB2004100807869A 2003-10-16 2004-10-15 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18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6521/2003 2003-10-16
JP2003356521A JP3974097B2 (ja) 2003-10-16 2003-10-16 カウルトップ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JP356522/2003 2003-10-16
JP2003356522A JP4053488B2 (ja) 2003-10-16 2003-10-16 カウルトップ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8925A true CN1608925A (zh) 2005-04-27
CN100361855C CN100361855C (zh) 2008-01-16

Family

ID=34797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078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1855C (zh) 2003-10-16 2004-10-15 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61855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8835A (zh) * 2009-10-14 2012-07-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103847666A (zh) * 2012-11-30 2014-06-1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风挡进气格栅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汽车
CN109927645A (zh) * 2017-12-18 2019-06-25 森六汽车配件株式会社 前围上部装饰件
CN114103829A (zh) * 2020-08-25 2022-03-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378A (ja) * 1983-06-30 1985-01-22 Nissan Motor Co Ltd フロントアンダ−カバ−構造
JPH0127989Y2 (zh) * 1985-05-31 1989-08-25
JPH0514948Y2 (zh) * 1987-07-06 1993-04-20
JPS6441444A (en) * 1987-08-06 1989-02-13 Mazda Motor Movable cowl cover for vehicle
JPH04129312U (ja) * 1991-05-18 1992-11-26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構造
JPH0516562U (ja) * 1991-08-21 1993-03-02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カウルルーバ
JP3230885B2 (ja) * 1993-03-26 2001-11-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カウルグリ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118945A (ja) * 1994-10-26 1996-05-14 Toyoda Gosei Co Ltd カウルルーバトップ
JP2001180522A (ja) * 1999-12-22 2001-07-03 Suzuki Motor Corp カウルトップ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JP2002002539A (ja) * 2000-06-23 2002-01-09 Fuji Heavy Ind Ltd カウルパネルリップ構造
JP3640637B2 (ja) * 2001-12-10 2005-04-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ウルトップパネルのシール構造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8835A (zh) * 2009-10-14 2012-07-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102548835B (zh) * 2009-10-14 2014-01-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103847666A (zh) * 2012-11-30 2014-06-1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风挡进气格栅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汽车
CN103847666B (zh) * 2012-11-30 2016-08-17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风挡进气格栅组件及包含该组件的汽车
CN109927645A (zh) * 2017-12-18 2019-06-25 森六汽车配件株式会社 前围上部装饰件
CN114103829A (zh) * 2020-08-25 2022-03-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CN114103829B (zh) * 2020-08-25 2024-01-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61855C (zh) 200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1582B (zh) 前罩板
CN1229243C (zh) 用于汽车门的模制件连接结构
CN1177718C (zh) 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CN1190338C (zh) 车辆车颈结构
CN1724292A (zh) 保险杠皮的紧固结构
EP1738997A2 (e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CN1654258A (zh) 车辆的车颈结构
CN1603196A (zh) 车辆前部车身结构
CN101070078B (zh) 车身结构
CN1895947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990325A (zh) 车辆的后部构造以及车辆后部的组装方法
JP3516235B2 (ja) 車両のリヤスポイラー構造
US9783242B2 (en) Wind-noise reduc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1436681A (zh) 车辆乘员保护系统
JP5262400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CN101066664A (zh) 车门分隔密封
CN1608925A (zh) 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
JP4246050B2 (ja) コンバーチブルタイプの車両におけるシール構造
JP2011031701A (ja) 車両のカウル部構造
JP4962167B2 (ja) 自動車のカウルルーバ
JP3974097B2 (ja) カウルトップ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US20160221537A1 (en) Wiper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JP4053488B2 (ja) カウルトップガーニッシュ構造
US20210309175A1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211468577U (zh) 一种汽车前围上盖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