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7143A -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7143A
CN1607143A CN 200410080841 CN200410080841A CN1607143A CN 1607143 A CN1607143 A CN 1607143A CN 200410080841 CN200410080841 CN 200410080841 CN 200410080841 A CN200410080841 A CN 200410080841A CN 1607143 A CN1607143 A CN 1607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auxilliary
cover
peristome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808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2729C (zh
Inventor
友松利晴
中村二二男
中野润一
矢野谦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07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7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27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27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阻碍从正面主盖开口部进行维修,且提高正面主盖刚度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覆盖车体车架(2)的顶管(2a)前侧的正面盖(15)由固定在车体车架(2)上的在上部中央具有左右两内侧缘构成V字形的开口部(20)的正面主盖(15M),以及覆盖上述开口部(20)且与该正面主盖(15M)相连的正面辅盖(15S)构成。其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为相互连接上述开口部(20)的左右两内侧缘上端部的增强壁(21)整体形成在正面主盖(15M)上,由此,正面辅盖(15S)从前方覆盖上述开口部(20)和增强壁(21)。

Description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的改良,由固定在车体车架上的在上部中央具有左右两内侧缘构成V字形的开口部的正面主盖,以及覆盖上述开口部且与该正面主盖相连的正面辅盖构成的覆盖车体车架的顶管前侧的正面盖。
背景技术
这种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例如由下述专利文献1介绍的那样已经众所周知,如果将正面辅盖从正面主盖上拆卸,通过该正面主盖的开口部,可以对安装在顶管上的喇叭等其它附属机器和配线进行维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文献3199759号公报。
但是,现有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由于正面主盖的开口部为上缘部敞开的V字形切口状,存在正面主盖的刚度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阻碍从正面主盖的开口部进行维修且有效地增强正面主盖上部刚性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由固定在车体车架上的在上部中央具有左右两内侧缘构成V字形的开口部的正面主盖,以及覆盖上述开口部且与该正面主盖相连的正面辅盖构成的覆盖车体车架的顶管前侧的正面盖,相互连接上述开口部的左右两内侧缘上端部的增强壁整体形成在正面主盖上,使得正面辅盖从前方覆盖增强壁。
除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特征之外,本发明第二方面是,在正面主盖上,形成沿开口部左右两内侧缘向顶管侧后退的段部,该段部与正面辅盖的两内侧缘部相结合。
除了上述第一和第二方面的特征之外,本发明第三方面是在正面辅盖中央部,由单个连接元件将正面辅盖固定在车体车架上。另外,所述单个连接元件对应于下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螺钉33,133。
除了上述第三方面的特征之外,本发明第四方面是由将正面辅盖固定在车体车架上的单个连接元件、将正面主盖固定在车体车架上的多个连接元件固定正面盖前方的篮。另外,所述多个连接元件对应于下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螺栓125。
通过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正面主盖上,由于构成开口部V字形的左右两内侧缘的上端部与增强壁相互整体相连,可以增强正面主盖上端部的刚性,并且由于提高了正面主盖各部分的位置精度,可以提高相对于此的正面辅盖的组装性。
正面辅盖覆盖上述增强壁,并不露出到外部,可以良好地保持正面盖的外观。
如果拆下正面辅盖,与现有技术相同,可以从开口部对喇叭和其周边附属机器进行维修。
通过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上述增强壁和上述段部的协调可以进一步增强正面主盖上端部的刚性。
通过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如上所述增强正面主盖上端部的刚性,仅由单一连接元件将正面辅盖固定在车体车架上,正面辅盖可以牢固地推压保持正面主盖,因此在行驶时,可以防止在开口部周边产生摩擦音,此外,可以减少部件数以及组装步骤,可降低成本。
通过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由于利用将正面主盖和正面辅盖固定在车体车架上的连接元件安装篮,为了进行这种安装,无需对正面主盖和正面辅盖进行新的加工,因而,不仅上述篮的组装性良好,而且在拆卸所述篮时,可以确保正面主盖和正面辅盖的良好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同一个车辆的正视图;
图3是图2关键部位的放大视图;
图4是沿着图3中4-4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3中5-5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3中6-6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7是车体盖的斜视图;
图8是车体盖中正面主盖的斜视图;
图9是正面辅盖的斜视图;
图10是后部上盖的斜视图;
图11是后部下盖的斜视图;
图12是将篮安装在正面盖上时的正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2中13-13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14是操作把手的平面视图;
图15是沿着图14中箭头15方向所看到的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5中16-16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17是沿着图15中17-17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18是把手盖的分解斜视图。
符号说明
1小轮摩托车型车辆;2车体车架;2a顶管;15正面盖;15M正面主盖;15S正面辅盖;20开口部;21增强壁;22段部;25小螺钉(连接元件);33小螺钉(连接元件);125螺栓(连接元件);133螺栓(连接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介绍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同一个车辆的正视图,图3是图2关键部位的放大视图,图4是沿着图3中4-4线所作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3中5-5线所作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3中6-6线所作的剖视图,图7是车体盖的斜视图,图8是车体盖中正面主盖的斜视图,图9是正面辅盖的斜视图,图10是后部上盖的斜视图,图11是后部下盖的斜视图,图12是将篮安装在正面盖上时的正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中13-13线所作的剖视图,图14是操作把手的平面视图,图15是沿着图14中箭头15方向所看到的视图,图16是沿着图15中16-16线所作的剖视图,图17是沿着图15中17-17线所作的剖视图,图18是把手盖的分解斜视图。
首先在图1和2中,小轮摩托车型车辆1包括在前端具有顶管2a的车体车架2、可操作地支承在顶管2a上的前叉3、安装在前叉3上端部的驾驶杆上的杆型操作把手4、可上下摆动地安装在车体车架2上的包含发动机的动力装置5,前轮6F轴支承在前叉3的下端部上,由动力装置5的动力驱动的后轮6R轴支承在动力装置5的摆动端部上。
如图1和图7所示,车体车架2由从顶管2a的后面侧向下方延伸后而向后方水平地弯曲的前部车架2F,以及从前部车架2F后端向后方向上延伸后而向后方水平地弯曲的后部车架2R组成,包围顶管2a周边部的车体前盖8F以及与其下部相连的梯级底板9安装在前部车架2F上,行李箱10以及包围它的车体后盖8R安装在后部车架2R上。作为行李箱10的盖的板11安装在车体后盖8R的上部。而且,与动力装置5的后端部相连的后座垫12的上端连接到后部车架2R上。将包围除了左右把手之外的中间部的把手盖13安装在杆型操作把手4上。
由图3~11介绍前盖8F。
车体前盖8F由覆盖顶管2a前侧的正面盖15以及覆盖顶管2a背面侧的背面盖16构成。另一方面,用于支承上述正面盖15的上部托架17和下部托架18固定在顶管2a上。将喇叭14安装在上部托架17上。
背面盖16由安装在顶管2a上且与正面盖15结合的背面上盖16U(参考图10)以及与正面盖15和梯级底板9(参考图7)相连的背面盖16L(参考图11)组成。在所述背面上盖16U和背面下盖16L之间,形成敞开上面的可放物品的部位19(参考图4)。
如图3、4、8和9所示,正面盖15分为正面主盖15M和正面辅盖15S,在正面主盖15M上,左右两内侧缘20a构成V字状的开口部20设置在上部中央,相互连接所述开口部20的左右两内侧缘20a上端部的增强壁21被整体地形成,因而,开口部20变成倒三角形。而且,在正面主盖15M上,形成沿开口部20左右两内侧缘20a向顶管2a侧后退的段部22。在所述段部22上,在邻接开口部20的下部和左右两侧部的三个位置上,形成结合孔23。而且,从其左右两端部的背面突出的有底圆筒形的一对中空突起部24整体地形成在增强壁21上。正面主盖15M由一对小螺钉25固定在上述下部托架18的左右一双臂部18a上。此时,小螺钉25与焊接在各个臂部18a上的螺母26螺纹连接。图8中,符号29是上述小螺钉25穿过的正面主盖15M上的螺纹孔。
正面辅盖15S从正面上看是倒三角形,同时其横截面是向前方膨胀地弯曲的形状。在其上端形成向后方伸出且包围操作把手4的基部前半周的凸缘27,由凸缘27给予正面辅盖15S整体提供刚性,此外,在上述正面辅盖15S与上述喇叭的对应部分设置多个音孔28。
正面辅盖15S配置成其左右两侧缘与上述段部22结合,且从前方覆盖开口部20和增强壁21。从正面辅盖15S的背面突出且可以与上述结合孔23结合的在下方弯曲的三个钩型结合爪30;插入上述有底圆筒状一对中空突起部24的一对侧部连接突起31;从正面辅盖15S与上述开口部20对应的中央部背面突出的中央连接突起32被形成在正面辅盖15S上。
当安装正面辅盖15S时,由于从上方将三个结合爪30与正面主盖15M上的三个结合孔23结合,中央连接突起32由螺钉33在上述开口部20内搭接地固定在上部托架17上,此时,小螺钉33拧入焊接在上述托架17上的螺母34内。图9中,符号35是螺钉33穿过的正面辅盖15S上的螺纹孔。
然后,如图5所示,将侧部连接突起31、中空突起24和背面上盖16U三者重叠,从背面上盖16U侧将自攻螺钉37拧入侧部连接突起31内。
如上所述,由于正面辅盖15S由在邻接倒三角形开口部20的三个位置上通过结合孔23和结合爪30结合到正面主盖15M上,仅由一个小螺钉33就将正面辅盖15S的中央部固定在上部托架17上,可以将正面辅盖15S牢固地固定在上部托架17上,同时由正面辅盖15S,可以推压正面主盖15M。因而,正面盖15通过小螺钉固定在下部托架18上的两个位置以及上部托架17上一个位置总共三个位置安装在顶管2a上。
在正面主盖15M上,构成所述开口部20的V字形的左右两侧缘20a的上端部与增强壁21相互连接,而且由于形成沿左右两侧缘20a使其后退的段部22,显著地强化了正面主盖15M上端部的刚性,因而,设置在增强壁21左右两端部的一对结合孔23的相对位置精度提高,结合爪30与结合孔23的结合变得更容易,可以使正面辅盖15S的组装性优良。
通过强化正面主盖15M上端部的刚性,仅由小螺钉就将正面辅盖15S的一个部位固定在上部托架17上,可以在行驶时防止在开口部20周边产生摩擦音。如上所述,在三个位置将正面盖15螺纹固定在上部托架17和下部托架18上,可以牢固地安装在顶管2a上,提高装配性。
由于正面辅盖15S增强壁21,由于增强壁21覆盖正面辅盖15S,使其没有露到外部,可以良好地保持正面盖15的外观。
拆下螺钉33,如果向前方向上拉正面辅盖15S,结合爪30从正面主盖15M的结合孔23脱离,由于可以将正面辅盖15S从正面主盖15M上拆下,可以从开口部20对喇叭14和其周边附属机器进行维修。
下文结合图12和13介绍将篮38安装在正面盖15的前面的结构。
首先,将正面主盖15M和正面辅盖15S固定在上部托架17和下部托架18上的三个小螺钉25、25、33更换为在头部具有螺纹孔125a、133a的三个螺栓125、125、133,重叠在这些螺栓125、125、133头部上的篮38的背板38a由三个螺钉39固定在上述螺纹孔125a、133a内。
因而,在安装篮38时,由于利用将正面主盖15M和正面辅盖15S固定在上部托架17和下部托架18上的螺栓125、125、133,无需为了这种安装而在正面主盖15M和正面辅盖15S上进行新的加工,从而不仅篮38的组装性良好,当拆下篮38时,也可以确保正面主盖15M和正面辅盖15S的良好的外观。
最后结合图14~18介绍上述把手盖13及其周围部分的结构。
把手盖13由覆盖杆型操作把手4的左右把手之外的中间部前侧的把手前盖13F、覆盖该中间部后侧的把手后盖13R构成,将前照灯40h和其左右的方向灯40w一体化的组合灯40安装在把手前盖13F上,将包括速度计41a和油量表41b等的计量装置41安装在把手后盖13R上。
如图17所示,把手后盖13R通过螺钉44、44′固定在操作把手4上的多个托架43、43′(参考图16和17)上,把手前盖13F的上下两侧缘部与把手后盖13R的上下两侧缘部接触,两个盖13F、13R由多个螺钉45相互连接。
如图14所示,从平面上看,上述计量装置41是底边朝向前方同时各边向外方弯曲的两边大致相等的等边三角形。对计量装置41的透镜42的整个表面实施烟雾处理,从而可以吸收目眩光线(幻惑光线),在透镜42的前缘部,形成护目镜状的隆起部42a,隆起部42a的前后两面是构成山形的斜面。
计量装置41如下述那样安装在把手后盖13R上,如图15和18所示,在把手后盖13R的中央部位上,设置对应于计量装置41的两边大致相等的等边三角形形状的开口部47,在开口部47的前缘,形成向下方突出的增强壁48。当把手后盖13R是单个元件时,使计量装置41的上端部外表面从下侧嵌合在上述开口部的内面上,因而,设置在计量装置41的左右两侧面和后面上的三个安装臂49由螺钉5 1而固定在三个安装突起50上,所述安装突起50对应于安装臂49设置在把手后盖13R内侧面上。从而,将计量装置41安装在把手后盖13R上。
把手前盖13F和把手后盖13R的左右两端部彼此的上部结合线L设置成与上述开口部47的左右角部相交。换句话说,上部结合线L被开口部47左右分割。把手前盖13F中央部后缘13Fa超过增强壁48配置成与开口部47相邻,更具体地说,与开口部47的前缘上下对齐。与把手前盖13F中央部的上述后缘13Fa相连的上面与计量装置41的透镜42的隆起部42a的前部斜面连续弯曲形成。
如上所述,由于嵌合所述计量装置41上端部的开口部47左右分割上述把手前盖13F和把手后盖13R的左右两端部彼此的上部结合线L地被设置在后盖13R上,计量装置41从上述结合线L向前方露出,不阻碍上部结合线L,在把手后盖13R上形成大的开口部47,可以安装大型计量装置。
由于在下方弯曲的增强壁48与大型开口部47的前缘一体地形成,由增强壁48可以克服由大型开口部47的形成所造成的影响,确保把手后盖13R的必要刚度。
由于把手前盖13F中央部后缘13Fa一边覆盖开口部47前端的增强壁48,一边与开口部47的前缘上下一致,在将计量装置41安装在开口部47上的状态下,开口部47恰好被形成在把手前盖13F和把手后盖13R之间,可以使外观简单。
如上所述,由于与把手前盖13F中央部的上述后缘13Fa相连的上面与计量装置41的透镜42的隆起部42a的前部斜面连续且弯曲形成,行进时的风力从把手前盖13F的上面顺利地流向透镜42的隆起部42a,可以减少空气阻力。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精神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进。

Claims (4)

1一种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由固定在车体车架(2)上的在上部中央具有左右两内侧缘构成V字形的开口部(20)的正面主盖(15M)、覆盖上述开口部(20)且与该正面主盖(15M)相连的正面辅盖(15S)构成的覆盖车体车架(2)的顶管(2a)前侧的正面盖(15),其特征在于:相互连接上述开口部(20)的左右两内侧缘上端部的增强壁(21)整体形成在正面主盖(15M)上,由此,使正面辅盖(15S)从前方覆盖增强壁(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正面主盖(15M)上,形成沿开口部(20)左右两内侧缘向顶管(2a)侧后退的段部(22),段部(22)与正面辅盖(15S)的两内侧缘部相结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正面辅盖(15S)中央部,由单个连接元件(33,133)将正面辅盖(15S)固定在车体车架(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正面辅盖(15S)固定在车体车架(2)上的单个连接元件(33,133),以及将正面主盖(15M)固定在车体车架(2)上的多个连接元件(125)固定正面盖(15)前方的篮(38)。
CNB2004100808414A 2003-10-15 2004-10-09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7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54964A JP4188201B2 (ja) 2003-10-15 2003-10-15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カバー構造
JP2003354964 2003-10-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7143A true CN1607143A (zh) 2005-04-20
CN100522729C CN100522729C (zh) 2009-08-05

Family

ID=34612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084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2729C (zh) 2003-10-15 2004-10-09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188201B2 (zh)
CN (1) CN100522729C (zh)
TW (1) TWI28276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9924A (zh) * 2009-05-05 2010-11-1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前盖装置
CN1891559B (zh) * 2005-06-29 2011-0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罩安装结构
CN102001388A (zh) * 2009-09-02 2011-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CN103192910A (zh) * 2013-04-24 2013-07-10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车头覆盖件安装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16310A1 (ja) 2008-08-08 2010-02-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5129060B2 (ja) * 2008-08-08 2013-01-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カウルステー構造
MY172190A (en) * 2012-03-08 2019-11-15 Honda Motor Co Ltd Structure for front part of saddle-type vehicl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559B (zh) * 2005-06-29 2011-0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罩安装结构
CN101879924A (zh) * 2009-05-05 2010-11-1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前盖装置
CN101879924B (zh) * 2009-05-05 2015-02-25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的前盖装置
CN102001388A (zh) * 2009-09-02 2011-04-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CN102001388B (zh) * 2009-09-02 2013-12-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
CN103192910A (zh) * 2013-04-24 2013-07-10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车头覆盖件安装结构
CN103192910B (zh) * 2013-04-24 2015-07-01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车头覆盖件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119391A (ja) 2005-05-12
TW200523161A (en) 2005-07-16
CN100522729C (zh) 2009-08-05
TWI282765B (en) 2007-06-21
JP4188201B2 (ja) 2008-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6342A (zh) 摩托车
CN1945106A (zh) 车辆用方向指示灯
CN1772555A (zh) 车辆
JP2010501399A (ja) 二輪車
CN1827459A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CN1754749A (zh) 二轮摩托车的车把罩装置
CN1229254C (zh) 摩托车上的前方向指示灯的安装结构
JP2008024289A (ja) 自動二輪車
CN1607143A (zh)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
CN1269682C (zh)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CN100351135C (zh) 前罩和具有该前罩的车辆
CN1607144A (zh) 转向手柄的手柄罩构造
JP4322309B1 (ja) 自動二輪車
CN1376609A (zh) 自动二轮车的后座踏板架结构
CN1305729C (zh) 自行车用车身架构造
JP4478195B1 (ja) 自動二輪車
CN1200841C (zh) 两轮摩托车用的车体框架
CN1211247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用车体构架
CN101811535A (zh) 摩托车
CN1084273C (zh) 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前挡泥板构造
CN101734319B (zh) 摩托车
CN1840411A (zh) 车辆的照明器结构
CN1373068A (zh) 小型摩托车车身外罩结构
CN1196622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CN1116194C (zh)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缓冲部件的安装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