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1751A - 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 - Google Patents

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1751A
CN1601751A CN 03135892 CN03135892A CN1601751A CN 1601751 A CN1601751 A CN 1601751A CN 03135892 CN03135892 CN 03135892 CN 03135892 A CN03135892 A CN 03135892A CN 1601751 A CN1601751 A CN 1601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withstand voltage
soi
voltage layer
with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358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肇基
方健
郭宇锋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 031358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01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601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1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ment Separation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其特征是在SOI功率器件中绝缘层两侧或一侧制作梯形、或矩形绝缘槽,绝缘层两侧的槽是对位排列或错位排列。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制作功率器件,可以在半导体层和绝缘层的界面上引入界面电荷,根据电位移的全连续性,大幅度提高绝缘层内电场,使绝缘层电场比常规SOI结构提高5~7倍(对于Si/SiO2体系,可从60V/μm提高到300~400V/μm以上),从而制作耐压极高的SOI功率器件。

Description

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领域,它特别涉及SOI(Semiconductor OnInsulator)功率器件耐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SOI功率器件的耐压取决于其横向耐压和纵向耐压的最小者,器件的横向耐压可以采用场板技术、降场层技术、RESURF(Reduced Surface Field)技术等体硅的结终端技术来解决。但由于工艺和结构的限制,如何提高器件的纵向耐压,成为SOI横向功率器件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图1给出了典型常规n型SOI LDMOSFET(Lateral Double Diffusion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Transistor,简称LDMOS)的示意图和漏端下纵向电场分布,图1a它由衬底半导体层1,绝缘层(I层)2,n型有源半导体层(S层)3,介质隔离区4,栅氧化层5,栅电极6,p型沟道区7,n+源区8,n+漏区9,漏电极10,源电极11组成。由图1b可见,常规SOI结构的纵向击穿电压主要有S层和I层承担,根据高斯定理,纵向击穿时的绝缘层电场为EI=εSEC.SI≈3EC.S,其中,EC.S是S层(Semiconductor层)的临界击穿电场,εSi和εI分别是S层和I层(Insulator层)的介电常数,从而纵向耐压为VB0=EC.S(0.5dS+3dI),其中dI和dS分别是I层和S层的厚度。可见I层电场受S层击穿电场的限制,纵向耐压随S层厚度和I层厚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S层和I层都不可能做的太厚。这是因为S层太厚,将为介质隔离带来困难。I层太厚,一方面工艺实施难度大,一方面也不利于器件散热。一般情况下,dS不超过20μm,dI不超过3μm。这样,器件的最高耐压不超过600V,大大限制了SOI功率器件的应用。这方面的内容可见参考文献(1)F.Udrea,D.Garner,K.Sheng,A.Popescu,H.T.Lim and W.I.Milne,“SOI powerdevices”,Electronics &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Journal,pp27-40(2000)。(2)Warmerdan I.and Punt,W.,“High-voltage SOI for single-chip power”,Eur.Semicond.,June 1999,pp19-20(1999)。
为了改善器件的纵向耐压,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措施。美国专利(3)YasuhiroUemoto,Katsushige Yamashlta,Takashi Miura,United states Patent,6,531738,Mar.11,2003,如图2所示,在氧化层2和顶层硅3之间插入一层p+耐压层12,使得漂移区耗尽而p+层不完全耗尽,而且,源端下的p+层耗尽区比漏端下的p+层耗尽区宽,这有利于顶层硅的耗尽层在漂移区均匀的扩展。从而改善器件体内的电场分别,提高器件耐压。这种结构在衬底接高端时效果尤其明显,可将相同器件结构的击穿电压从200V提高到400V;文献(4)N.Yasuhara,A.Nakagawa andK.Furukawa,“SOI device structures implementing 650V high voltage output deviceson VLSIs”,IEDM Tech.Dig.,pp141~144,(1991)则是在氧化层2和顶层硅3之间插入一层n+耐压层13,如图3所示。n+层可屏蔽埋层SiO2电场,使埋层SiO2上的电场达到很高时,器件Si层的电场仍低于临界击穿电场,从而避免器件过早在Si/SiO2界面上击穿,在dS=20μm,dI=3μm的情况下得到了650V的耐压。
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SOI器件的击穿电压,但是并没有突破零界面电荷高斯定理的限制,I层的最高电场仍只有硅层的3倍,其值为60V/μm,仍然不能充分发挥I层高耐压的特点(600V/μm),因此对SOI的纵向耐压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SOI功率器件耐压层结构,在此结构上制作功率器件,使绝缘层电场比常规结构提高5~7倍(对于Si/SiO2体系,使绝缘层电场从60V/μm提高到300~400V/μm以上),从而制作耐压极高的SOI功率器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它包括衬底层1、绝缘层(I层)2、有源层(S层)3,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耐压层14和15,耐压层14和15分别由多个绝缘槽单元35均匀分布在I层2的两侧组成;耐压层14和15分别位于I层2的两侧并与I层2相连,耐压层14的另一侧与衬底1相连,耐压层15的另一侧与S层2相连(如图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槽单元35的形状可以是梯形的(如图4a),也可以是矩形的(如图4b);耐压层14中绝缘槽单元35的排列和耐压层15中绝缘槽单元35的排列可以是完全对位的(如图5a),也可以是错位的(如图5b);绝缘槽单元35的材料与I层相同,可以是二氧化硅、氮化硅、玻璃或陶瓷等;S层的材料可以是硅、碳化硅、砷化镓或锗硅等,其导电类型可以是n型或p型。本发明提供的耐压层可以没有耐压层14而只有耐压层15(如图7);组成耐压层14和耐压层15的绝缘槽单元35也可以只位于SOI器件(以LDMOS为例)漏区和漂移区下方(如图8);组成耐压层14和耐压层15的绝缘槽单元35、I层2也可以只位于漏区和漂移区下方,形成部分隔离SOI结构(如图9);在有源区内也可以设置m个(m>1)由I层2、耐压层14和耐压层15组成的耐压层结构(如图10)。
本发明提供的槽形绝缘耐压层设计方法如下:如果要求耐压为VB(伏),则半导体层厚度dS和绝缘层厚度dI满足:VB=0.5EC.SdS+kIEC.IdI,其中,EC.S和EC.I分别是半导体层和绝缘层的击穿电场,kI是槽结构形状因子。通常,其取值与和槽的结构参数有关。图11和图12分别给出了I层厚度和槽壁倾角对形状因子的影响。可见kI=0.72~1.00,因此对I层厚度和槽的形状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得到较高的kI值,从而得到较高的纵向耐压。图13以Si/SiO2体系为例,比较了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结构和常规SOI结构在了不同I层厚度时S层厚度和器件纵向耐压的关系。可见本发明的结构克服了常规SOI结构在S层厚度为1~10μm时的器件耐压非常低的缺陷,其纵向耐压为常规SOI结构的3~5倍,此时的绝缘层电场可达常规结构的5~7倍。而且习用SOI结构不同,影响新结构耐压的主要因素已经不再是半导体层而是绝缘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下面以SOI LDMOS为例,对上述耐压层的工作机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6是一种典型具有双面梯形绝缘槽耐压层的SOI LDMOS结构示意图,它和常规SOI LDMOS的区别在于增加了耐压层14和耐压层15,耐压层14和15阻止了载流子沿绝缘层(I层)2界面的流动,使槽内积累了高浓度的载流子,形成界面电荷。界面电荷主要分布在槽底小于0.1μm范围内。当半导体导电类型是N型时,上侧积累界面电荷为空穴,下侧积累界面电荷为电子;相反,当半导体是P型时,上侧界面电荷为电子,下侧为空穴。界面电荷面密度可高达1.95~2.2×1013cm-2。在两个界面处分别应用有界面电荷的高斯定理,可得到I层2内电场为:EI上界面=(εSES+Qs)/εI,EI下界面=[εSES-(-Qs)]/εI,器件纵向耐压为 V BV = V BV 0 + Q s d I ϵ I , 其中VBV0是常规SOI器件的耐压值。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结构在引入高浓度界面电荷后,可以大幅度提供绝缘层电场,使器件的纵向耐压主要由绝缘层(I层)2承担。
图7是单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其特点是仅在I层2和S层3之间插入梯形槽绝缘耐压层15。该结构在工艺上易于实现,但其绝缘层(I层)2纵向电场比双面槽耐压层低20V/μm,这是因为绝缘层下表面不再有一层高浓度电荷,绝缘层内纵向电场分布均匀性下降,器件耐压降低。
图8是局部槽形绝缘耐压层结构,其特点是绝缘耐压层14和15只位于电场较强的的漏区和漂移区下方,而沟道区和源区下方没有槽。这种结构在不改变器件纵向耐压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器件的散热能力。
图9是部分隔离槽形绝缘耐压层结构,其特点是I层2、耐压层14和15都只存在于漏区和漂移区下方,而源区和衬底相连。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改善器件的翘曲效应和散热性能,但是其寄生电容比常规SOI结构大。
图10是多层槽形绝缘耐压层结构(以m=2层为例),其特点是在在漏极下方的强电场区的S层中插入多层绝缘层,并在绝缘层上下表面引入槽形绝缘耐压层,以进一步提高器件的纵向耐压。
上述耐压层可以采用直接键合SDB(Silicon Direct Bonding)或隔离注氧SIMOX(Separation by Implantation Oxygen)等常规SOI制备方法进行制作。
本发明的实质是在常规SOI功率器件中设置一种槽形绝缘耐压层结构,在此结构上制作SOI功率器件,可以在半导体层(S层)3与绝缘层(I层)2的界面和衬底层1与绝缘层(I层)2的界面上引入界面电荷,根据电位移的全连续性,大幅度提高绝缘层内电场,使绝缘层电场比常规结构提高5~7倍(对于Si/SiO2体系,使绝缘层电场从60V/μm提高到300~400V/μm以上),从而制作耐压极高的SOI功率器件,为制作性能优良的各类新结构SOI高压功率器件奠定基础。
附图及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SOI高压器件结构示意图及纵向电场分布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n型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型沟道区,8为n+源区,9为n+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
图2是具有P+缓冲层的SOI高压器件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n型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型沟道区,8为n+源区,9为n+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2为p+缓冲层。
图3是具有N+缓冲层SOI高压器件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n型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型沟道区,8为n+源区,9为n+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3为n+缓冲层。
图4是本发明的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14和15为槽型绝缘耐压层,35为绝缘槽单元。其中,图4a是双面梯形绝缘耐压层,图4b是双面矩形绝缘耐压层,图4c示出梯形槽的结构参数,图4d示出矩形槽的结构参数。其中dI为绝缘层厚度,W为绝缘层单元槽宽,H为绝缘层电影槽高,D为绝缘层单元槽壁厚,θ为绝缘层单元槽壁倾角。
图5是本发明的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槽排列方式
其中,图5a是双面对位排列,图5b是双面错位排列。
图6是本发明的耐压层的典型结构:双面槽形绝缘耐压层SOILDMOS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4和15为绝缘耐压层,35为绝缘槽单元。
图7是本发明的耐压层的一种形式:单面槽形绝缘耐压层结构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5为绝缘耐压层。
图8是本发明的耐压层的另一种形式:局部槽形绝缘耐压层结构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4和15为绝缘耐压层,35为绝缘槽单元。
图9是本发明的耐压层的第三种形式:部分隔离槽形绝缘耐压层结构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4和15为绝缘耐压层,35为绝缘槽单元。
图10是本发明的耐压层的第四种形式:多层槽形耐压绝缘耐压层结构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4和15为绝缘耐压层,35为绝缘槽单元。
图11是绝缘层厚度和绝缘层电场之间的关系。
图12是梯形耐压槽槽壁倾角和绝缘层电场的关系。
图13是半导体层厚度和器件耐压的关系。
图14是漏端和介质隔离区相连的具有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结构的SOILDMOS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4和15为绝缘耐压层,35为绝缘槽单元。
图15是源端和介质隔离区相连的具有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结构的SOILDMOS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源区,9为n+(或p+)漏区,10为漏电极,11为源电极,14和15为绝缘耐压层,35为绝缘槽单元。
图16是阳极和介质隔离区相连的具有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结构的SOIIGBT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阴极区,9为n+(或p+)阳极区,14和15为绝缘耐压层,35为绝缘槽单元,16为阳极,17为阴极,18为p(或n)阱。
图17是阴极和介质隔离区相连的具有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结构的SOIIGBT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区,5为栅氧化层,6为栅电极,7为p(或n)阱,8为n+(或p+)阴极区,9为n+(或p+)阳极区,14和15为绝缘耐压层,35为绝缘槽单元,16为阳极,17为阴极,18为p(或n)阱。
图18是具有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结构的SOI横向晶闸管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层,14和15为绝缘耐压层,35为绝缘槽单元,19为p+栅极,20为阴极,21为p+栅区,22为p阱,23为n+阴极区,24为n+阱,25为p阱,26为阳极,27为n+栅极,28为n+栅区。
图19是具有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结构的SOI PN二极管示意图
其中,1为衬底层,2为绝缘层(I层),3为有源半导体层(S层),4为介质隔离层,14和15为绝缘耐压层,35为绝缘槽单元,29为p(或n)阱,30为阳极,31为p+(或n+)阳极区,32为阴极,30为n+(或p+)阴极区。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SOI槽形绝缘耐压层结构,可以制作出性能优良的各类新结构功率器件,举例如下:
1)有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结构的SOI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简称SOILDMOS,如图14和15所示;
2)具有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结构的绝缘栅双极型功率晶体管,简称SOIIGBT,如图16和17所示;
3)具有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结构的SOI横向晶闸管,如图18所示;
4)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结构的SOI PN二极管,如图19所示。
具有上述结构类型的SOI高压器件,分别和其同类型的常规SOI结构相比,由于在耐压层14和15的绝缘槽单元35中引入了高浓度的界面电荷,大大提高了绝缘层电场,从而突破了SOI的纵向耐压极限,获得了极高的纵向耐压。比如当dS=20μm,dI=3μm时,常规SOI的纵向耐压为600V左右,而采用双面梯形槽绝缘耐压层后的纵向耐压可高达1600V以上。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耐压层除可以应用于上述所列几类SOI功率器件外,还可用于其它种类的功率器件,如静电诱导晶体管(SIT),而且随着SOI技术的发展,在本发明提供的槽形绝缘耐压层上还可以制作更多的SOI功率器件。

Claims (8)

1、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它包括衬底层(1)、绝缘层(I层)(2)、有源层(S层)(3),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耐压层(14)和(15),耐压层14和15分别由多个绝缘槽单元(35)均匀分布在I层(2)的两侧组成;耐压层(14)和(15)分别位于I层(2)的两侧并与I层(2)相连,耐压层(14)的另一侧与衬底(1)相连,耐压层(15)的另一侧与S层(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槽单元(35)的形状可以是梯形的,也可以是矩形的;绝缘槽单元(35)的材料与I层相同,可以是二氧化硅、氮化硅、玻璃或陶瓷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其特征是所述的S层的材料可以是硅、碳化硅、砷化镓或锗硅等,其导电类型可以是n型或p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其特征是所述的耐压层(14)中绝缘槽单元(35)的排列和耐压层(15)中绝缘槽单元(35)的排列可以是完全对位的,也可以是错位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其特征是所述的耐压层可以只有耐压层(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其特征是所述的组成耐压层(14)和耐压层(15)绝缘槽单元(35)也可以只位于SOI器件的高电场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其特征是所述的组成耐压层(14)和耐压层(15)绝缘槽单元(35)、I层(2)也可以都只位于SOI器件的高电场区,形成部分隔离SOI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有源区内也可以设置m个(m>1)由I层(2)、耐压层(14)和耐压层(15)组成的耐压层结构。
CN 03135892 2003-09-25 2003-09-25 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 Pending CN1601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35892 CN1601751A (zh) 2003-09-25 2003-09-25 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35892 CN1601751A (zh) 2003-09-25 2003-09-25 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1751A true CN1601751A (zh) 2005-03-30

Family

ID=34659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35892 Pending CN1601751A (zh) 2003-09-25 2003-09-25 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0175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0753A (zh) * 2012-07-26 2012-10-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一种具有界面n+层的soi ldmos半导体器件
CN104251751A (zh) * 2014-09-26 2014-12-3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多感官集成的电子皮肤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05403A (zh) * 2015-01-28 2015-04-0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介质层固定电荷的soi功率器件
CN105097920A (zh) * 2014-05-22 2015-11-25 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 一种具有阶梯形屏蔽槽耐压结构及双漏极结构的soi高压器件
CN110518070A (zh) * 2019-09-03 2019-11-29 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单片集成的碳化硅l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0753A (zh) * 2012-07-26 2012-10-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一种具有界面n+层的soi ldmos半导体器件
CN102760753B (zh) * 2012-07-26 2014-12-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一种具有界面n+层的soi ldmos半导体器件
CN105097920A (zh) * 2014-05-22 2015-11-25 上海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 一种具有阶梯形屏蔽槽耐压结构及双漏极结构的soi高压器件
CN104251751A (zh) * 2014-09-26 2014-12-31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多感官集成的电子皮肤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05403A (zh) * 2015-01-28 2015-04-0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介质层固定电荷的soi功率器件
CN110518070A (zh) * 2019-09-03 2019-11-29 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单片集成的碳化硅l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14C (zh) 一种用于半导体器件的表面耐压区
CN100342505C (zh) 高压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39959C (zh) 具有改善的较小正向电压损耗的半导体器件以及制作方法
CN101477999B (zh) 用于功率器件的具有界面电荷岛soi耐压结构
CN1215570C (zh) Mos晶体管组件
CN1528020A (zh) 具有较低栅极电荷结构的沟槽mosfet
CN1845332A (zh) 具有低k介质埋层的SOI结构及其功率器件
US20010025984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331495A (zh) 横向半导体器件
CN102184856B (zh) 一种槽型纵向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2148163B (zh) 超结结构和超结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2142378B (zh) 具有延伸沟槽的超结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886835A (zh) 沟槽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
CN1812129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663049A (zh) 横向半导体器件
CN101083278A (zh) 一种具有双介质埋层的耐压层结构及采用双介质埋层的soi功率器件
JP4733247B2 (ja) 選択的エピタキシャル成長により形成したトレンチ壁を備えたトレンチゲート装置
CN1992342A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77373C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969389A (zh) 高压器件结构
CN1601751A (zh) 一种soi功率器件中的槽形绝缘耐压层
CN1809931A (zh) 沟槽mos结构
Chen et al. A Novel IGBT With High-${k} $ Dielectric Modulation Achieving Ultralow Turn-Off Loss
CN1787229A (zh) 双异质结构氮化镓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结构及制作方法
CN100470811C (zh) 一种具有窗口的双介质soi耐压结构及其soi功率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