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8737A - 离心风扇 - Google Patents

离心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8737A
CN1598737A CNA2004100782170A CN200410078217A CN1598737A CN 1598737 A CN1598737 A CN 1598737A CN A2004100782170 A CNA2004100782170 A CN A2004100782170A CN 200410078217 A CN200410078217 A CN 200410078217A CN 1598737 A CN1598737 A CN 1598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centrifugal fan
bar
cylindrical par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82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8936C (zh
Inventor
竹下和美
北村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98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8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89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893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F04D17/162Double suction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 F04D25/0606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 F04D25/0613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pump being electrically driven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tegration in the pump the electric motor being of the inside-out type, i.e. the rotor is arranged radially outside a central st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4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 H01L23/467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involving the transfer of heat by flowing fluids by flowing gases, e.g. ai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细长轮廓的离心风扇,它由壳体、马达部件和气流产生部件构成。盘状部分、圆柱形部分、多个杆和多个叶片组成了气流产生部件。所述多个杆沿着圆柱形部分的外圆周面以预定的周向间隔布置且从那里突出;多个叶片中的每一个都设在相应一个杆上。所述杆具有充分大于叶片的厚度。因此,在杆和叶片之间形成空气隙,并且叶片通过所述杆而牢固地保持在圆柱形部分上。

Description

离心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长轮廓设计的离心风扇。
背景技术
在诸如笔记本式计算机的信息装置中,因为诸如CPU的电子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所以为了冷却这些元件,所述装置通常设有冷却风扇。近几年,由于改善了信息装置的性能,因此由装置中电子元件发出的热量趋于增加。因为如果产生太多的热,这些电子元件就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必须表现针对所产生热量的冷却性能。同时,适应用户对便携、紧凑及类似特点的需要,信息装置被小型化或扁平化,这增加了装置内部元件的密度。
因此,在这种电子装置中使用的冷却风扇需要具有足够的冷却性能,即使在风扇安装在有限的空间中的情况下(例如,高度受到限制)。在选择用于这种场合的冷却风扇时,通常已知离心风扇为最佳的选择。例如,在日本未审专利申请No.2002-21782的图6中示出的离心风扇就为一个恰当的例子。这里“离心风扇”是指这样的风扇,它沿风扇的旋转轴线(或者更准确地说,沿平行于旋转轴线的垂线)吸入空气,并且沿与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即,径向向外)排出所吸入的空气。
在本发明说明书附图的图9中示出的离心风扇1中,气流产生部分2由合成树脂模制成单一元件,并容置于扁平壳体4中。多个叶片2a从气流产生部分2的圆柱形转子部分2b呈辐射状延伸。进气口10和12分别设在壳体4的顶侧6和底侧8上,并且排气口14设在壳体4的侧面部分中。(一些设备仅具有上进气口10或下进气口12。)
这种离心风扇1构造成使得叶片2a的顶部和底部边缘与壳体4的顶侧6和底侧8靠近,从而风扇的结构具有细长的轮廓。风扇结构的进一步方面是每一叶片2a的顶部和底部边缘的径向向内部分被切掉以形成气道16和18。因此,通过这些气道16和18,大量的空气从壳体4的外部被吸入内部。这种结构可实现离心风扇1的期望的空气运送特性,而不论其细长轮廓结构。
另一方面,在这种离心风扇1中,考虑到必须设有气道16和18,叶片2a的垂直宽度必须较薄,而这在确保它们接合到转子部分2b上所需的强度方面是不允许的。叶片2a的气道形成部分的薄度使得叶片更趋于弯曲变形,从而导致更大的风扇振动和噪声,并产生空气运送性能不确定的危险。作为将气道用作获得更大的冷却能力的替换方案,可加快风扇的转速;但是,加快风扇的转速,如果增加了接合到转子上的叶片部分2a上的负载,则产生了叶片自身将断裂的危险。因此,能满足信息装置所需的高性能、并具有细长轮廓尺寸的冷却风扇成为了难于实现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离心风扇中有利的空气运送特性而不论风扇细长轮廓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离心风扇由壳体、马达部件和气流产生部件组成,其特征为气流产生部件锚定到马达部件的转子部分上。气流产生部件设有多个用于产生气流的叶片,每一叶片都锚定到设在转子的圆柱形部分上的相应杆上。在每一叶片和转子的圆柱形部分之间设置的杆形成了间隙。因此,气流通过该间隙供给每一叶片。此外,不但每一杆生成用于气流的间隙,而且每一杆比所安装的叶片要厚。因此,由于叶片通过较厚的杆坚固地安装到转子上,所以即使马达以高速旋转,也不会产生这样的危险,即,由于叶片振动或断裂而导致风扇不能适当地工作。因此,离心风扇能以较高的转速运转,并且可改善其空气运送特性。这种功效在这种设备中尤为显著,其中离心风扇被小型化或扁平化从而安装在诸如笔记本式计算机的信息装置中。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离心风扇的俯视图;
图2是穿过图1中离心风扇的剖切线C1和C2剖取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从上面看的离心风扇的内部结构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图1中离心风扇的气流产生部件的斜视图;
图5是图4中气流产生部件的局部俯视图;
图6是离心风扇的局部侧视图,示出了图4中气流产生部件的主要特征;
图7是图1中示出的离心风扇的修改示例的局部侧视图;
图8是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离心风扇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9是示出了常规离心风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到图6,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构成离心风扇20的主要部件是:壳体22,马达部件26和气流产生部件50。离心风扇绕着图2中示出的旋转轴线L转动。
壳体22由两个元件构成:顶侧板23和底侧板24,它们都由高导热率的材料(例如,铝)形成。
顶侧板23是半圆形薄板,圆形开口23a位于其大体中心处。用于将这种离心风扇紧固到信息装置或其他设备上的两个螺纹孔位于顶侧板23的径向相对的边缘上,并位于开口23a的两侧。
底侧板24由与顶侧板23轮廓相同的、半圆形薄板部分24a构成,并包括侧壁部分24b,该侧壁部分24b形成了沿着薄板部分24a周缘的“U”形形状。侧壁部分24b包括两个螺纹孔,它们位于与顶侧板23中的上述两个螺纹孔相匹配的位置处。三个弓形孔隙24c沿着薄板部分24a的接近中心上的圆开口。薄板部分24a的圆形部分由这些孔隙24c包围,并支承马达部件26。如在图2中所示,薄板部分24a的该马达支承部分24d从这个区域向下倾斜,即,薄板部分24a位于围绕着三个孔隙24c的周长的区域。因为马达支承部分以这种方式向下倾斜,所以即使离心风扇20抵靠在所装入的信息装置的底表面上,沿着薄板部分24a中孔隙24c侧边的区域也不会被封堵。
为了生成壳体22,顶侧板23设在侧壁部分24b的上边缘的表面上并通过粘接剂固定在该表面上,因此形成了中空的箱体。上述开口23a是进气口,空气通过该进气口沿着壳体22的顶侧被吸入风扇内部;多个孔隙24c是进气口,空气通过这些进气口沿着壳体22的底侧被吸入风扇的内部(以下将开口23a和孔隙24c称为进气口)。矩形开口25通过侧壁部分24b没有延伸穿过的、顶侧板23的线性部分和底侧板24的线性部分而形成,矩形开口25是排气口,壳体22内部的气流通过该排气口排放到风扇的外部。(以下将开口25称为排气口。)
马达26为旋转驱动装置,它由固定组件和旋转组件构成。在固定组件中,定子41以合适地靠着圆柱形部分24e的外圆周装配,圆柱形部分24e从上述马达支承部分24d延伸进入壳体22的内部,并且定子41和马达支承部分24d之间的电路板42通过设在定子41上的金属销41a而得以保持。
滑动轴承43由多孔的、圆柱形状的浸油金属制成,并通过圆柱形垫片44经压力插入而以整齐地沿着圆柱形部分24e的内圆周装配,圆柱形垫片44由合成树脂制成。因为垫片44稍微收缩,所以滑动轴承43安全地得以锚定,而不会使滑动轴承43或圆柱形部分24e产生变形。滑动轴承43通过润滑剂支承径向施加到轴45上的负载,轴45是旋转组件的组成之一。
轴45的下端面通过在圆止推板46上滑动而转向,止推板46由高度润滑的树脂制成,并支承在圆柱形部分24e的底面上。止推板46支承向下施加到旋转组件上的负载。具有“L”形截面的环形件47固定到滑动轴承43和垫片44的上表面上。环形件47通过包围轴45的圆周面覆盖滑动轴承43的上边缘表面,它防止了润滑剂从滑动轴承43泄漏。
在旋转组件中,由金属制成的轴45以合适地装配进在滑动轴承43中,并抵靠在止推板46上,且可再次插入;气流产生部件50设在轴45的上端部上。
如在图4、5和6中所示,气流产生部件50包括:圆盘部分51,其中心定在轴45上;圆柱形部分52,其从圆盘部分51的边缘向下延伸;多个(在实施例中为11个)杆53,与风扇的旋转轴线L正交地突出,它们沿着圆柱形部分52的外圆周在表面上周向均匀地分开;以及多个叶片54,以与旋转轴线L垂直的角度延伸,它们设在杆53上。平行于旋转轴线L的多个肋均匀地沿着圆柱形部分52的内圆周表面周向地分开。如在图6中所示,由圆柱形部分52的外圆周表面形成的圆的半径r大约为圆柱形部分52的高度h1的两倍。上述马达部件26的大部分都容置在由圆柱形部分52和圆盘部分51包围的空间中。因为圆盘部分51、圆柱形部分52、杆53、叶片54和轴45模制成一个单元,所以容易形成气流产生部件50,并且易于在气流产生部件50和轴45之间生成直角。
圆柱形状的轭铁48由铁磁性金属制成,并通过对着肋压力插入而以合适地沿着圆柱形部分52的内圆周表面固定到肋上。圆柱形磁体49通过粘接剂紧固到轭铁48内圆周上。磁体49跨过一空气隙而对着定子41的外圆周。带有所安装磁体49的轭铁48的高度与圆柱形部分52的高度相等。因为轭铁48和磁体49的全部以及定子41的重要部分都位于由圆柱形部分52和圆盘部分51包围的空间中,所以马达部件26的结构为扁平。
在马达部件26中,当向定子41通电时,在定子41中就感应产生旋转磁场,并且通过来自定子41的旋转磁场和来自磁体49的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旋转组件旋转。
通过定位磁体49以使得其磁中心位于定子41的机械中心的上方,磁体49连续地向下施加推动磁力;当该力存在时,轴45不能从滑动轴承43中出来。
如在图5中所示,圆柱形状的杆53突出以使得角β接近40度,角β通过中心轴线c1和切线s1在中心轴线c1与由圆柱形部分52的周长限定的圆相交的点处形成,中心轴线c1由沿着杆53突出的方向被限定;如在图6中所示,杆53大体位于圆柱形部分52的高度中心处。换言之,杆53相对于从圆柱形部分52的半径延伸的线成预定角度,该线通过中心轴线c1和圆柱形部分52的外圆周面之间的交点并位于包含中心轴线c1和所述半径的平面中。当与没有相对于所述径向线以预定角度定位杆的结构相比较,这种结构提供了用于将杆53接合到圆柱形部分52上的更大的表面区域,这使得杆53坚固地锚定到圆柱形部分52上。
如在图5和图6中所示,叶片54为近似均匀厚度的矩形板,且叶片的高度并没有延伸超过圆柱形部分52的高度(因此在图6中位于高度h1之内)。叶片54设在与旋转轴线L平行的、杆53的突出端的侧面上,并与杆53的中心轴线c1平行。叶片54的内直径边缘和圆柱形部分52的外圆周面之间的最短间距r1大约是圆柱形部分52的半径r的十分之一。叶片54的出射角α1大约为60度,而入射角α2大约为40度。为了确保杆53和叶片54之间坚固的接头,该接头设计成使得接头表面区域和与杆的中心轴线c1正交的、通过杆的切面的截面区域相同。因此,杆53和叶片54之间的接头充满了形成在杆53的外圆周面和叶片54的扁平表面之间的整个区域。
因为按上述构造的气流产生部件50设计成具有圆柱形部分52,圆柱形部分52的半径r大约为其高度h1的两倍,并且也设计成叶片54的高度不大于圆柱形部分52的高度,所以气流产生部件50提供了扁平结构。通过杆53,叶片54被定位在以径向间距(长度r1)与圆柱形部分52分开的位置处,因此在杆53的上面和下面以及叶片54的表面之间都形成了用于空气的空间65,叶片54相对于风扇的旋转方向R(图3)和圆柱形部分52的外圆周面向后成一角度。
然而,应理解杆53并不一定是截面为精确圆的圆柱形状,杆53的横截面轮廓可以为椭圆或类似弯曲的形状,或者为除了摆线以外的形状,但是必须为这样的形状,即,叶片54通过它得以牢固地支承同时确保在叶片和圆柱形部分52之间有充足的空气隙。基于此,杆53和叶片54具有以下关系:杆53的与中心轴线c1正交同时与旋转轴线L正交的圆周向宽度为周向外切宽度e1,而杆53的周向外切宽度e1充分大于叶片54的厚度d2(图5);此外,在风扇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杆53的高度d1充分小于沿着旋转轴线的、叶片54的固定到杆53上的部分附近的宽度h3(图6)(等于稍后描述的叶片54的沿着它们内径的高度)。周向外切宽度e1优选地为叶片厚度d2的至少两倍,同时旋转轴向宽度h3为旋转轴向高度d1的至少两倍。
叶片54的上、下边缘在叶片的大体长度中心的纵向向内的点处被修整,从而径向向内逐渐减少一定程度,而后变平。叶片54的纵向向内的高度h3小于叶片的纵向向外的高度h2。(具有高度h3的叶片区域将被称为叶片54的较小宽度部分,且由高度h2限定的叶片区域将被称为叶片54的较大宽度部分)。因此,在气流产生部件50中,具有高度为(h2-h3)/2的空气隙66分别形成在叶片54的较小宽度部分的上、下侧上。叶片54的最大高度为h2。
叶片54的较小宽度部分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分别对着壳体22的顶侧板23中的进气口23a和底侧板24中的进气口24c。与较小宽度部分相比,叶片54的较大宽度部分分别与顶侧板23和底侧板24更接近(h2-h3)/2的高度。通过这种结构,马达26布置在具有扁平的构造的气流产生部件50的圆柱形部分52中,使得离心风扇20在整体上具有细长的机构。
如上所述,叶片54构造成使得其高度并不大于圆柱形部分52的高度h1;然而,在一示例中,壳体22构造成具有这样的高度,使得包围马达支承部分的底侧板部分离开马达支承部分,且马达支承部分从底侧板稍微突出,或者如在图7中所示,壳体22构造成具有这样的高度,使得包围马达支承部分的底侧板部分24′与马达支承部分平齐,叶片54的下边缘延伸壳体22包围马达支承部分的高度,因此使得空气隙增加相同的量。同样,如果在叶片54和顶侧板23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那么叶片54的上边缘可向上延伸并超过圆盘部分51的上表面。因此,叶片54的较大宽度部分的高度h2(叶片54的最大高度)可大于圆柱形部分52的高度h1。然而,叶片54的最大高度h2优选地小于马达部件26的高度h4(图7),从而保持了离心风扇20的细长结构,这是由于其优选地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叶片54并不伸出超过马达部件26的高度h4。
当离心风扇20沿图3中箭头R指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空气从壳体22的外部通过进气口23a和24c沿着旋转轴线L而被吸入内部(图2中的箭头F1和F2)。通过叶片54产生的离心力施加到已吸入的空气上,并且空气通过相邻叶片54之间,在与旋转轴线L正交的方向上被吹出。从叶片54吹出的空气被逆时针引导同时与侧壁24b碰撞,并通过排气口25被吹出(图2中的箭头F3)。
离心风扇20构造成使得叶片54的外边缘和侧壁部分24b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在逆时针方向上逐渐增加,使得图3中用附图标记S表示的区域最小化,并且在排气口25处的区域最大化。从叶片54吹出的空气通过增加在其通过壳体22的内部流动中的静压而得以排出。假设叶片54的外边缘平行于旋转轴线L,因为侧壁部分24b的内圆周面24b1在附图标记S指示的区域中如在图2和3中所示倾斜,所以叶片54和侧壁部分24b之间的径向间隔在向上的方向上增大。结果,减轻了由当位于区域S上游的空气流入区域S中时存在的压力差而产生的湍流,并减轻了由湍流产生的噪声。
因为离心风扇20在圆柱形部分52和叶片54之间具有空气隙65,所以沿着叶片54的内径侧连续地设置了环形气道。由空气隙65形成的环形气道在进气口23a和进气口24c附近提供了充足的自由流动的空气,其中空气被平稳地从离心风扇20上方和下方的气道引导叶片54的内径侧。该环形气道允许叶片54生成大的气流容积,使得离心风扇20表现出充足的空气运送能力。
离心风扇20除了具有空气隙65之外还具有空气隙66的事实意味着存在更多的空气可沿着叶片54的内径侧自由地流动,并且都被更容易地引导叶片54。
因此,尽管根据空气流动性,离心风扇20由于其细长构造而具有以下不利的结构,其中顶侧板23和底侧板24靠近叶片54的上、下边缘,空气通过进气口23a和进气口24c被平稳地引导叶片54,但是仍然可获得期望的空气运送特性。此外,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即,离心风扇20安装成在进气口23a和24c附近形成障碍以阻止空气的通过,由于设置了空气隙65和66,因此通过进气口23a和进气口24c,空气可平稳地供给壳体22的内部。
此外,叶片54通过杆53支承在圆柱形部分52上,杆53的厚度大于叶片54的厚度,并在叶片54和圆柱形部分52之间设有足够的空间65和66。另外,叶片54的刚性相对于叶片54固定到杆53上的支点的周向挠度较大,杆53将叶片54牢固地保持在圆柱形部分52上。基于此,本发明的离心风扇20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高速旋转)旋转,即,在常规离心风扇中,由于考虑到叶片54在恶劣条件下将变弯而难于实现这种旋转。
通过这种离心风扇20,需要考虑,免得由于提供了空气隙65和66而使叶片54的表面区域变窄损害了风扇的空气运送效率。然而,因为叶片54在内径侧的圆周速度小于在外径侧的圆周速度,所以如果空气隙的大小如在本实施例所示的那样,那么几乎不会有空气运送效率的损失;当然,通过如上述提供空气隙65和66而获得的有效性要大于任何这种损伤。此外,应理解在仅通过空气隙65就可实现足够的空气运送性能的示例中,也可省略空气隙66。
根据上面描述,尽管具有细长轮廓结构,但是通过消除由于过度的振动或噪声或断裂而导致叶片54的差的可操作性或不可操作性故障,离心风扇20可实现良好的空气运送特性,而常规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通过比较,在日本实用新型No.3,080,194的图2中公开的风扇,具有如本发明的离心风扇20、在多个叶片(在图中附图标记33)和圆柱形部分(在图中附图标记32)之间的空气隙,但是叶片设在环形板(在图中附图标记34)上,并同时通过多个肋(在图中附图标记35)设在圆柱形部分上,该多个肋位于环形板的内径侧上。因此,在该实用新型中公开的风扇结构复杂,这阻止了一体地模制风扇。因为来自叶片和环形板的负载施加到薄的肋上,所以风扇的转速变得越高,在肋上的负载就会越大,从而使得风扇不适于以较高的转速工作。
接着,参考图8,将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将阐述这样的示例,其中上述离心风扇20安装在紧凑的、细长轮廓的信息装置(例如,笔记本式计算机)中。应了解,图8中与图1到图7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等价部件。
通过部分修改了壳体22的结构,上述离心风扇20安装在图8中所示的信息装置中。(以下将使用附图标记20′来表示该离心风扇。)母板82布置在外框架81中,在母板82上安装了多个电子部件H(包括CPU)和离心风扇20′。离心风扇20′用于冷却电子部件H。在离心风扇20′中,母板82用于代替图1中示出的离心风扇20的顶侧板。与图1中示出的顶侧板23中的进气口23a相似的圆开口82a形成在母板82中。离心风扇20′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到母板82的下侧上,即,开口82a的中心与风扇的旋转轴线一致。因此,母板82遮蔽了离心风扇20′的底侧板24的上部,并且开口82a变为上侧进气口。在离心风扇20′的排气口81a定位成与在外框架81的侧面上安装有格子的开口对准。离心风扇20′基本上具有与图1中示出的离心风扇20相同的结构,并且相同地工作并表现出相同的效果。
因为信息装置80制造成平的,同时密集地设有多个电子部件H,所以在外框架81内部的空气隙十分缺乏。在这些情况下,由于该细长轮廓结构,离心风扇20′甚至易于安装在厚度尺寸受限的空间中。
在包围了设有离心风扇20′的空间中,电子部件H和外框架81在进气口82a和进气口24c的外部具有最接近的位置关系,其中空气的流动性较差。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离心风扇20′可以高速旋转,所以空气可如前所述平稳地吸入叶片54中,从而可充分地冷却电子部件H。
因此,尽管该信息装置80的结构保持为细长轮廓,但是该装置可充分地冷却,虽然它使用了发出大量热的高性能的电子部件。因此,该信息装置80可实现扁平设计并同时改善性能。
尽管前面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离心风扇的单一实施例和信息装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各种修改。
叶片54可具有弯曲的表面(在纵向延伸绘制弯曲的线条),并可相对于风扇的旋转轴线而倾斜。此外,可改变出射角α1和入射角α2。
另一可能修改为,尽管离心风扇20和20′设有上、下进气口23a(82a)和23c,但是风扇可仅设有其中一个进气口。
另一变体为,对于气流产生部件50,尽管盘状部分51、圆柱形部分52、杆53和叶片54都由合成树脂形成为一个单元,但是圆柱形部分52、杆53和叶片54可由合成树脂一体形成,并且对应于盘状部分51的部分可由轭铁48的修改形式替换。
同样,尽管离心风扇20和20′与部件的发热体分离,但是散热部分可设在壳体22的部分上,并设置成使得部件的发热体直接或间接地向散热部分传热。
此外,尽管叶片54的、平行于旋转轴线的表面是平的,但是根据这些设计利用空气流动性的考虑,它们可相对于旋转轴线倾斜或具有弯曲的表面。在一相应修改中,叶片54可形成为具有较小部分,其中仅叶片54的内径侧相对于旋转轴线倾斜。

Claims (16)

1.一种细长轮廓的离心风扇,包括:
壳体;
马达部件,支承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马达部件具有定子和旋转部分,该旋转部分设有转子磁体并绕着旋转轴线旋转;以及
气流产生部件,固定到所述旋转部分上,所述气流产生部件具有:
盘状部分,其中心位于所述旋转轴线上并限定了所述气流产生部件的轴向上端,
圆柱形部分,从所述盘状部分的边缘向下延伸,
周向均匀分开的多个杆,它们从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外圆周表面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地向外突出,以及
叶片,每一叶片都固定到各所述杆的相应外圆周端上,
所述气流产生部件构造成这样,即,假设所述杆的旋转轴向高度为d1,所述杆的、与高度d1正交的周向外切宽度为e1,所述叶片的厚度为d2,并且所述叶片在固定到杆上的部分的附近处的旋转轴向高度为h3,那么d1<h3且e1>d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磁体设在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
所述定子设在由所述盘状部分和所述圆柱形部分所包围的空间中,并且对着所述转子磁体;以及
假设所述圆柱形部分的旋转轴向高度为h1,且到所述圆周形部分的外圆周面的半径为r,那么所述圆柱形部分满足关系式h1<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定位成这样,即,在所述杆从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外圆周面突出的方向上,通过所述杆的中心轴线相对于从圆柱形部分的半径延伸的线成预定角度,该线通过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圆周形部分的外圆周面的交点并位于包含所述中心轴线和所述半径的平面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包括有所述盘状部分的上表面的水平面作为基准面,所述叶片布置成没有延伸超过该基准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产生部件、所述盘状部分、所述杆和所述叶片由合成树脂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具有由旋转轴向高度h3限定的较小宽度部分和较大宽度部分,在该较大宽度部分处所述叶片从它们与所述杆的接头处沿纵向向外延伸;以及
所述叶片构造成这样,即,假设该较大宽度部分的旋转轴向高度为h2,那么所述叶片满足h3<h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较大宽度部分满足h2<h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假设所述马达组件的旋转轴向高度为h4,那么所述叶片的较大宽度部分满足h1<h2<h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旋转轴向高度h3为所述杆的旋转轴向高度d1的约至少两倍;以及
所述杆的周向外切宽度e1为所述叶片厚度d2的约至少两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磁体设在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内圆周面上;
所述定子设在由所述盘状部分和所述圆柱形部分包围的空间中,并且对着所述转子磁体;以及
假设所述圆柱形部分的旋转轴向高度为h1,到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外圆周面的半径为r,那么所述圆柱形部分满足关系h1<r。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定位成这样,即,在所述杆纵向延伸的方向上,通过所述杆的中心轴线将相对于从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半径延伸的线成预定角度,该线通过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圆柱形部分的外圆周面的交点并位于包含中心轴线和所述半径的平面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包括有所述盘状部分的上表面的水平面作为基准面,所述叶片布置成没有延伸超过该基准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产生部件、所述盘状部分、所述杆和所述叶片由合成树脂一体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具有由旋转轴向高度h3限定的较小宽度部分和较大宽度部分,在该较大宽度部分处,所述叶片从它们与所述杆的接头处沿纵向向外延伸;以及
所述叶片构造成这样,假设该较大宽度部分的旋转轴向高度为h2,那么所述叶片满足h3<h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较大宽度部分满足h2<h1。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
假设所述马达组件的旋转轴向高度为h4,那么所述叶片的较大宽度部分满足h1<h2<h4。
CNB2004100782170A 2003-09-17 2004-09-17 离心风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89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24485 2003-09-17
JP2003324485A JP4458800B2 (ja) 2003-09-17 2003-09-17 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情報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8737A true CN1598737A (zh) 2005-03-23
CN1318936C CN1318936C (zh) 2007-05-30

Family

ID=34270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821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8936C (zh) 2003-09-17 2004-09-17 离心风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63510B2 (zh)
JP (1) JP4458800B2 (zh)
CN (1) CN1318936C (zh)
TW (1) TWI26373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0516C (zh) * 2005-10-27 2009-04-2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离心式风扇
CN101377207B (zh) * 2007-08-27 2012-09-05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扇轮
CN104763652A (zh) * 2015-02-04 2015-07-08 张宏松 一种卧式鼓风机
CN111828256A (zh) * 2020-06-15 2020-10-2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自发电地铁轨道维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2055B2 (en) * 2004-05-07 2012-06-19 Delta Electronics, Inc. Fan and impeller
JPWO2007043119A1 (ja) * 2005-09-30 2009-04-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ァン装置
JP4899523B2 (ja) * 2006-02-20 2012-03-2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遠心ファン
TWI322234B (en) * 2006-04-24 2010-03-21 Quanta Comp Inc Centrifugal fan
US8313284B2 (en) * 2006-07-21 2012-11-20 Panasonic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fan device and ele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1363449A (zh) * 2007-08-08 2009-02-11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扇叶结构
TW200942142A (en) * 2008-03-17 2009-10-01 Qin Prec Ind Co Ltd Motor base of heat-dissipation fa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1586575A (zh) * 2008-05-23 2009-11-25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离心风扇及使用该离心风扇的电子装置
CN101600321B (zh) * 2008-06-04 2011-12-28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风扇及采用该散热风扇的电子装置
TWI402666B (zh) * 2008-06-13 2013-07-21 Foxconn Tech Co Ltd 散熱風扇及採用該散熱風扇的電子裝置
US8250876B2 (en) * 2008-09-15 2012-08-28 Mike Blomquist Modular cooling system
CN101727154A (zh) * 2008-10-28 2010-06-09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TW201020400A (en) * 2008-11-27 2010-06-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Fan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8647051B2 (en) * 2009-09-16 2014-02-11 The Bergquist Torrington Company High efficiency low-profile centrifugal fan
US10137542B2 (en) 2010-01-14 2018-11-27 Senvion Gmbh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 components and machine for making same
CA2786561C (en) 2010-01-14 2018-03-20 Neptco, Inc.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 compon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JP5551481B2 (ja) * 2010-03-24 2014-07-1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電算機室専用空調室内機
TWI464329B (zh) * 2010-11-24 2014-12-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離心式風扇及其扇葉
TWI503484B (zh) * 2010-12-14 2015-10-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離心式風扇
JP2012163021A (ja) * 2011-02-04 2012-08-30 Nippon Densan Corp 送風ファン
JP5940266B2 (ja) * 2011-08-29 2016-06-29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遠心式ファン及び遠心式ファンの製造方法
US9028576B2 (en) * 2011-11-09 2015-05-12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Gearbox deoiler with pre-pressuring component
KR101388842B1 (ko) * 2012-05-25 2014-04-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동송풍기용 임펠러
JP5665802B2 (ja) 2012-07-05 2015-02-04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遠心式ファン
TWI530243B (zh) * 2012-12-20 2016-04-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JP5705945B1 (ja) * 2013-10-28 2015-04-22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遠心式ファン
CN203604227U (zh) * 2013-12-02 2014-05-21 讯豪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风扇结构
KR20150081180A (ko) * 2014-01-03 2015-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각팬장치
KR20160063743A (ko) * 2014-11-27 2016-06-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원심송풍기용 팬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장치
DE202015105163U1 (de) * 2015-09-30 2017-01-02 Elektrosil Systeme Der Elektronik Gmbh Kompakte Kühlvorrichtung mit auf einem Kühlkörper aufgeklebtem Radiallüfter
CN105485783B (zh) * 2016-01-28 2018-07-03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JP6280585B2 (ja) * 2016-03-15 2018-02-14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遠心式ファン
DE102016005552A1 (de) * 2016-05-09 2017-11-09 Stiebel Eltron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Heizlüfter
JP6514794B2 (ja) * 2018-01-19 2019-05-15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遠心式ファ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8894U (ja) * 1983-09-29 1985-04-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扇
JPS6132596U (ja) * 1984-07-30 1986-02-27 株式会社東芝 扇風機
GB8717949D0 (en) 1987-07-29 1987-09-03 Yarsley Technical Centre Ltd Water absorbent structures
JPH11193798A (ja) * 1997-12-26 1999-07-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風装置
JP3377182B2 (ja) * 1999-03-31 2003-02-17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ファンモータ
JP2000341902A (ja) * 1999-05-26 2000-12-08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ヒートシンク付きファンモータ並びに小型扁平モータ
JP2001135964A (ja) 1999-11-04 2001-05-18 Nippon Densan Corp ファン装置
JP2001140790A (ja) 1999-11-17 2001-05-22 Nippon Keiki Works Ltd 小形横流しファン
JP2001182691A (ja) 1999-12-27 2001-07-06 Nippon Densan Corp 遠心ファン
JP2002021782A (ja) * 2000-07-05 2002-01-23 Toshiba Home Technology Corp 遠心型ファン
JP3080194U (ja) * 2001-03-12 2001-09-14 建準電機工業股▲分▼有限公司 吹込式ファンの双方向から送風する構造
US6568907B2 (en) * 2001-09-28 2003-05-27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Impeller structure
JP2003218568A (ja) * 2002-01-18 2003-07-31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0516C (zh) * 2005-10-27 2009-04-2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离心式风扇
CN101377207B (zh) * 2007-08-27 2012-09-05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扇轮
CN104763652A (zh) * 2015-02-04 2015-07-08 张宏松 一种卧式鼓风机
CN111828256A (zh) * 2020-06-15 2020-10-2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自发电地铁轨道维护装置
CN111828256B (zh) * 2020-06-15 2022-01-1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自发电地铁轨道维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90346A (ja) 2005-04-07
US7063510B2 (en) 2006-06-20
TW200517591A (en) 2005-06-01
TWI263737B (en) 2006-10-11
US20050058543A1 (en) 2005-03-17
JP4458800B2 (ja) 2010-04-28
CN1318936C (zh) 2007-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98737A (zh) 离心风扇
US7381027B2 (en) Fan motor
CN1238641C (zh) 风扇和罩组件
US7946805B2 (en) Fan unit including tapered airflow passage
US7201565B2 (en) Fan blade set for cooling fan
CN1723348A (zh) 带有重叠风扇的发动机冷却风扇组件
JP2006057631A (ja) 熱放散ファンおよびそのハウジング
JP2008261280A (ja) 軸流ファン
CN1975180A (zh) 轴流式风扇
CN1955493A (zh) 离心式风扇
CN1478178A (zh) 高效单件式离心鼓风机
US8550781B2 (en) Heat dissipation fan and rotor thereof
JP2008038637A (ja) 直列式軸流ファン
CN1752457A (zh) 鼓风机叶轮
JP4621980B2 (ja) ファンモータ
CN212407116U (zh) 扇轮及具有该扇轮的散热风扇
CN1203257C (zh) 组合式风扇及其扇框构造
JP2007303333A (ja) 二重反転式軸流ファン
CN1643261A (zh) 双向吸入型离心式风扇和用于计算机的冷却装置
CN1578614A (zh) 轴流风扇装置和发热体冷却装置
US8133022B2 (en) Axial fan and frame thereof
US10458423B2 (en) Impeller and fan including the impeller
TWI337643B (en) Centrifugal fan
EP3670923A1 (en) Heat dissipation fan
CN101338768A (zh) 风扇叶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