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3039A - 发动机的通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通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3039A
CN1573039A CN200410048805.XA CN200410048805A CN1573039A CN 1573039 A CN1573039 A CN 1573039A CN 200410048805 A CN200410048805 A CN 200410048805A CN 1573039 A CN1573039 A CN 1573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ead
dividing plate
communication passage
breather
ven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488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1302C (zh
Inventor
哈斯南·阿卜杜勒·卡哈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BERT NATIONAL PETROLEUM CO
Original Assignee
HOBERT NATIONAL PETROLEUM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BERT NATIONAL PETROLEUM CO filed Critical HOBERT NATIONAL PETROLEUM CO
Publication of CN1573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3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13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130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01M13/04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 F01M13/0416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air before leaving crankcase, e.g. removing oil arranged in valve-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气装置,该装置用于使从缸头和缸头端盖之间泄出的气体被吸入与缸筒相连通的一个连接通道中并在缸筒中燃烧掉,且不使油雾与泄漏气体相混合,这样就不会无效消耗掉油料。该方案包括一种发动机1,该发动机包括:一个缸头7;一个缸筒端盖9附加在缸头7的上侧而与缸头7一起形成一个凸轮腔8;凸轮轴14布置在凸轮腔8中且支撑在缸头7的上侧以围绕水平延伸的轴线11在字母R所指示的方向中进行转动;附加在缸头端盖9下侧上的一个隔板40与缸头端盖相结合而形成一个通气腔39;穿过隔板40而形成有的一个连通通道41,该通道41使缸头7的一侧与通气腔39相互连通;一个气体通道42,该气体通道42使与缸筒6相连的一个吸入通道30和通气腔39相连通。连通通道41具有处于缸头7一侧上的一个下开口49,该下开口49沿着凸轮轴14的轴线方向开启。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通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中的一种通气装置,在到达凸轮腔的泄漏气体被吸入与缸筒相连通的一个吸入管时,这种通气装置用于阻止油雾与处于缸头和缸头端盖之间的凸轮腔中的泄漏气体相混合。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JP-A-2002-129929)披露了一种发动机中的通气装置。根据官方的公报,发动机包括:一个缸头;附加在缸头上侧的一个缸头端盖以与缸头相接合而形成一个凸轮腔;布置在凸轮腔中的一根凸轮轴,该凸轮轴被支撑在缸头的上侧以围绕一条总体上水平延伸的轴线进行转动;附加在缸头端盖下侧上的一个隔板,该隔板与缸头端盖相结合而形成一个通气腔;穿过隔板而形成的一个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使缸头侧与通气腔相互连通;一个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使与缸筒相连的一个吸入通道和通气腔相连通。在凸轮腔中存储有润滑油。
在发动机被驱动时,从缸筒侧到达凸轮腔内的缸头侧的泄漏气体被顺次吸入连通通道、通气腔和气体通道而进入吸入通道,然后被吸入缸筒中而在其中燃烧。
在上述情况下,由发动机的运行而使凸轮轴转动所溅出的部分油雾可能会流入通气腔中。但是,所述油雾与隔板的下侧相撞击而被阻止流入通气腔中。这样,就阻止油雾与泄漏气体一起被吸入缸筒中而在其中燃烧掉。从而可阻止油料的无效消耗。
在上面的现有技术中,连通通道的缸头侧开口在凸轮轴的切向中开口。这样,由旋转的凸轮轴在其切向中所溅出的部分油雾就可通过该开口而进入连通通道中且到达通气腔。因此,现有技术就不足以阻止油雾与泄漏气体相混合。
本申请人设想在连通通道开口下部的附近区域中布置一个挡板以阻止油雾直接进入所述开口。但是,为做到这一点,在凸轮腔中需要有一个空间以额外布置所述挡板。这种情况不是优选的,因为这样布置就可能增大发动机的尺寸。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使从缸头和缸头端盖之间泄出的气体被吸入与缸筒相连通的一个连接通道中并在缸筒中燃烧掉,且使油雾不与泄漏气体相混合,这样就不会无效消耗掉油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不增大发动机尺寸的情况下实现上述目的。
发明内容
实现上述目的所用的本发明发动机中的通气装置是以下述方式构造的。在“发明实施例”部分中的术语所用的参考数字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权利要求1中的发明内容涉及发动机中的通气装置,该发动机包括:一个缸头7;一个缸头端盖9,该缸头端盖9附加在缸头7的上侧而与缸头7一起形成一个凸轮腔8;凸轮轴14、15布置在凸轮腔8中且支撑在缸头7的上侧以分别围绕轴线11、12进行转动,所述轴线11、12总体上水平延伸;附加在缸头端盖9下侧上的一个隔板40与缸头端盖相结合而形成一个通气腔39;穿过隔板40而形成有的一个连通通道41,该通道41使缸头7的一侧与通气腔39相互连通;一个气体通道42,该气体通道42使与缸筒6相连的一个吸入通道30和通气腔39相连通。
其中,连通通道41在缸头7的侧面上具有一个较低的开口49,该开口49沿着凸轮轴14、15的轴线方向开启。
权利要求2中的发明内容除具有权利要求1中的内容之外还具有一个特征,即连通通道41具有一个底表面,该底表面从通气腔39侧朝着下开口49的下缘向下倾斜延伸。
权利要求3中的发明内容除具有权利要求1或2中的内容之外还具有一个特征,即沿着凸轮轴14、15的轴线11、12的方向观察,下开口49与凸轮轴14、15的凸出鼻部18的转动轨迹52相交迭(如图6所示)。
权利要求4中的发明内容除具有权利要求1-3之一中的内容之外还具有一个特征,即隔板40具有:附加在缸头端盖9下侧上的一个主隔板46;以叠置的方式附加在主隔板46上的一个挡板48,连通通道41即形成于主隔板46和挡板48之间;隔板40还具有处于通气腔39一侧上的上开口50,该开口50形成于主隔板46处于挡板48之上的部分中。
权利要求5中的发明内容除具有权利要求4中的内容之外还具有一个特征,即上开口50的开口边缘的下侧与挡板48的上侧相互分离而在其间形成有一个空间53。
权利要求6中的发明内容除具有权利要求5中的内容之外还具有一个特征,即上开口50的开口边缘的上侧从上开口50周围的水平区域朝着上开口50逐渐向下倾斜。
权利要求7中的发明内容除具有权利要求1-6之一中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垂直延伸的一对第一和第二垂直板58、59,所述垂直板58、59处于相互间隔的位置中而将通气腔39分为处于连通通道41一侧的一个空间56及处于气体通道42一侧上的一个空间57,第一垂直板58从隔板40处向上凸伸,而第二垂直板59从缸头端盖9的顶表面(ceiling surface)上向下凸伸。
权利要求8中的发明内容除具有权利要求7中的内容之外还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垂直板58、59之间的空间之下的隔板40部分中形成有一个排放孔60,该排放孔60延伸至缸头7的一侧。
权利要求9中的发明内容除具有权利要求8中的内容之外还具有一个特征,即从隔板40向上凸伸的第一垂直板58具有一个切口61,该切口61形成于第一垂直板58一侧的较低端。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而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所示为从附加的箭头方向观察而沿图4中的1-1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发动机的正视图;
图3所示为发动机的侧视图;
图4所示为发动机的平面视图;
图5所示为图1所示部件的平面视图;
图6所示为从附加的箭头方向观察而沿图4中的6-6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7所示为从附加的箭头方向观察而沿图4中的7-7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8所示为图7所示部件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图4中,参考数字1指示的是安装在车辆如汽车上的一个多缸(四缸)四冲程发动机(内燃机)。发动机1具有由车体支撑的一个发动机体2。
发动机体2具有:曲轴箱5,该曲轴箱5用于支撑曲轴4以使其围绕总体上水平延伸的轴线3进行转动;从曲轴箱5向上延伸的缸筒6;附加在缸筒6上侧上的缸头7;附加在缸头7上侧上的缸头端盖9,该缸头端盖9与缸头7相结合而形成一个凸轮腔8;容装在凸轮腔8中的一个阀机构10。阀机构10由存储在凸轮腔8中的油料及由单独的油料供应泵供应的油料来润滑。
阀机构10具有吸入凸轮轴14和排放凸轮轴15,吸入凸轮轴14和排放凸轮轴15布置在凸轮腔8中并由轴承13支撑在缸头7的上侧以分别围绕轴线11、12而在字母R所示的方向中转动,并与曲柄轴4的轴线平行延伸;该阀机构10还具有链输送装置16以使凸轮轴14、15与曲柄轴4操作性地相连。凸轮轴14、15均具有由轴承13支撑的一个轴部件17及与轴部件17整体形成的凸出鼻部18。参考数字19指示的是一个火花塞。
发动机1具有一个吸入系统部件23和一个排放系统部件24,吸入系统部件23布置在发动机体2的一侧上且与缸头7的一侧相连,排放系统部件24布置在发动机体2的另一侧上且与缸头7的另一侧相连。吸入系统部件23具有:从缸头7处延伸的一个吸入管26;与吸入管26的延伸端相连的一个调压室27;从调压室27延伸的一个吸入管28;布置在吸入管28中的一个节流阀29,该节流阀29处于吸入管28的长度中间位置处。吸入系统部件23的内部构成一个吸入通道30以使大气侧通过空气净化器(图中未显示)与缸筒6相连通。
在驱动发动机1时,通过与曲柄轴4操作性相连的阀机构的运行,将空气34和油料作为空气——油料混合物35通过吸入系统部件23而供应至缸筒6以进行燃烧,空气34的量是由节流阀29的开口大小所决定的。通过燃烧所产生的排放气体作为废气36而通过排放系统部件24排至大气侧。
就如在所有附图中所显示的那样,发动机1布置有通气装置37。通气装置37使已到达凸轮腔8的泄漏气体33回流入缸筒6中进行燃烧,所述泄漏气体33是由于发动机1的运行而从曲轴箱5和缸筒6到达凸轮腔8中的。
通气装置37具有:一个金属隔板40,该金属隔板40通过固定部件38而附加在缸头7的较低侧上且与缸头7一起形成一个通气腔39;在隔板40中形成的一个连通通道41,该连通通道41将缸头7侧与凸轮腔8中的通气腔39相互连通;一个气体通道42,该气体通道42将与缸筒6相连的吸入系统部件23的吸入通道30与通气腔39相连通。
此处,将凸轮轴14、15的轴向限定为纵向,将图3和图4中的左手侧(箭头Fr所指示)限定为前侧。通气腔39、隔板40、连通通道41和气体通道42的左右两侧分别包括:一对第一和第二通气腔39a、39b;一对第一和第二隔板40a、40b;一对第一和第二连通通道41a、41b;一对第一和第二气体通道42a、42b。第一通气腔39a、第一隔板40a、第一连通通道41a、和第一气体通道42a处于吸入凸轮轴14之上。第二通气腔39b、第二隔板40b、第二连通通道41b和第二气体通道42b位于排放凸轮轴15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在凸轮轴14、15的轴向中看去,第一连通通道41a形成于第一隔板40a的一侧端部(在下文中将其称为“后端部”),第二连通通道41b形成于第二隔板40b的另一侧端部(在下文中称为“前端部”)中。第一气体通道42a使第一通气腔39a的另一侧端部与节流阀29上游的吸入管28中的吸入通道30相互连通。第二气体通道42b使第二通气腔39b的一侧端部与节流阀29下游的调压室27中的吸入通道30相互连通。允许气体从第二通气腔39b流至吸入通道30中所用的一个单向阀43布置在第二气体通道42b中,该单向阀43处于第二气体通道42b的长度中间位置处。
隔板40具有一个主隔板46和一个挡板48。主隔板46基本水平延伸且通过固定部件38附加在缸头7的较低侧。挡板48通过固定装置47而以叠置的方式附加在主隔板46的下侧且从主隔板46向下凸伸。沿着凸轮轴14、15的轴线方向观察,挡板48的截面呈U形(特别如图6所示)。挡板48的外周缘的上端部分与主隔板46的下侧相结合且固定于其上。固定装置47可以是一个紧固件或一个螺栓,图中所示的例子为点焊的方式。主隔板46和挡板48可通过压制属片材料而整体形成。
在主隔板46和挡板48的下侧之间形成有所述连通通道41。连通通道41具有一个下开口49,此时,缸头7侧端部形成于主隔板46的下侧和挡板48的外周缘之间,隔板40还具有处于通气腔39一侧上的上开口50,该开口50形成于主隔板46处于挡板48之上的部分中。下开口49和上开口50为矩形,也可为圆形。
下开口49沿着凸轮轴14、15的轴线方向开启。连通通道41具有一个底表面,该底表面从通气腔39侧向下朝着下开口49的下缘以约15-30度的角度倾斜线性延伸。隔板40的挡板48位于凸出鼻部18之上。凸出鼻部18的转动轨迹52与挡板48之间在垂直方向中的最小间隙约为5mm。在沿着凸轮轴14、15的轴线11、12的方向观察时(特别如图6所示),下开口49与凸出鼻部18的轨迹52相重合。挡板48的向下凸出端位于轴部件17的附近区域中。
如图1所示,上开口50的边缘下侧与挡板48的上侧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分离而在二者之间形成一个空间53,空间53的厚度至少为几个毫米。上开口50的边缘上侧从上开口50周围的基本水平区域朝着上开口50以约为5-20度的角度逐渐倾斜。
如图1及图5-8所示,在第一和第二通气腔39a、39b中的每一个中,一对第一和第二垂直板58、59基本垂直延伸且在纵向相间隔的位置处相对布置,从而在连通通道41的一侧形成一个空间56,而在气体通道42的一侧形成一个空间57。
第一垂直板58由金属盘制成且从隔板40处向上凸伸,第一垂直板58的下端通过点焊而固定在隔板40的主隔板46上。在缸头端盖9的顶表面和第一垂直板58的凸出端之间形成有一个气体通道。第二垂直板59从缸头端盖9的顶表面整体性地向下凸伸。在隔板40的主隔板46的上表面和第二垂直板59的凸出端之间形成有一个气体通道。第二垂直板59可与缸头端盖9相分离。
更具体地说,在第一通气腔39a中,第一垂直板58位于第一连通通道41a的侧部上,第二垂直板59位于第一气体通道42a的侧部上。在第二通气腔39b中,第一垂直板58位于第二气体通道42b的侧部上,垂直板59位于第二连通通道41b的侧部上。
在第一通气腔39a中,垂直延伸至缸头7侧部的排放孔60的至少一部分是在隔板40的主隔板46的部分中形成的,所述部分主隔板46处于第一和第二垂直板58、59之间的空间的下面。第一垂直板58下端部的侧面上具有切口61。在不布置排放孔60时,连通通道41的底表面的倾斜角度最好约为20度。
就如在所有附图中所示的那样,在发动机1被驱动且节流阀29的开口增大以向缸筒6供应大量的空气——油料混合物35时,发动机1高速转动,处于吸入系统部件23中的节流阀29的上游和下游的吸入管道30中的负压增大。然后,通过所述负压的作用,凸轮腔8中的缸头7一侧上的泄漏气体33就按着实线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而被顺次吸入连通通道41、通气腔39中,并进入吸入通道30。然后,泄漏气体33与空气——油料混合物35一起被吸入缸筒6中且在其中燃烧掉。
在减小节流阀29的开口以减小供应至缸筒6的空气——油料混合物35的量时,发动机1以较低的速度进行转动,处于吸入系统部件23中的节流阀29上游和下游的吸入管道30中的负压降低。由于节流阀29的开口减小,节流阀29下游处的调压室27中的吸入通道30中的负压就保持较高的水平。
然后,通过调压室27的吸入通道30中的负压的作用,新鲜的大气空气34就被顺次吸入气体通道42的第一气体通道42a、通气腔39的第一通气腔39a、连通通道41的第一连通通道41a中,并按照虚线箭头所指示的那样进入凸轮腔8中的缸头7的一侧且在其中与泄漏气体33相混合。然后,泄漏气体33被顺次吸入气体通道41的第二连通通道41b、通气腔39的第二通气腔39b、单向阀43、气体通道42的第二气体通道42b,然后进入调压室27中的吸入通道30中,就如双点画线箭头所指示的那样。然后,泄漏气体33与空气——油料混合物35一起被吸入缸筒6中且在其中燃烧掉。
根据上述构造,缸头7一侧上的连通通道41的下开口49沿着凸轮轴14、15的轴线方向开口,就如在图1和图7中特别显示的那样。
如上所述,在发动机1被驱动时,从凸轮腔8中的缸头7一侧上溢出的泄漏气体33被吸入连通通道41,且在吸入通道30中的负压作用下进入通气腔39中。然后,泄漏气体33穿过气体通道42和吸入通道30而进入缸筒6且在其中燃烧掉。
在发动机1被驱动时,凸轮轴14、15按照字母R所指示的方向转动,凸轮轴14、15就在它们的切线方向中溅起油雾。此处,连通通道41的下开口49沿着凸轮轴14、15的轴线方向开启。
这样,就可阻止由凸轮轴14、15溅起的油雾进入连通通道41的下开口49中。也就是说,可阻止油雾与通过连通通道41而被引入通气腔39的泄漏气体33相混合,从而阻止油雾与泄漏气体33一起被吸入缸筒6中而被燃烧掉。因此,可阻止油料的无效消耗。
如上所述,连通通道41的底表面从通气腔39的一侧朝着下开口49的下缘倾斜向下延伸。
这样,即使在由凸轮轴14、15于其切线方向中溅起的油雾进入连通通道41的下开口49时,油雾也可能会附着在连通通道41的内表面上。然后,油料就在连通通道41的向下倾斜的底表面上平顺向下滑动,并通过下开口49而回流至凸轮腔8中的缸头7。
这样,即使在油雾进入下开口49中的情况下,也可阻止油雾到达通气腔39。也就是说,通过阻止由通气腔39将油雾和泄漏气体33一起吸入缸筒6中则可阻止油料的无效消耗。
如上所述,在沿着凸轮轴14、15的轴线11、12的方向中看去,下开口49与凸轮轴14、15的凸出鼻部18的转动轨迹相重合。
这样,由于凸轮轴14、15和隔板40以一种较紧凑的形式布置,则在不增大发动机1的尺寸的情况下就可阻止油料的无效消耗,连通通道41即是穿过隔板40而形成的。
如上所述,隔板40具有附加在缸头端盖9下侧上的主隔板46及以叠置的方式附加在主隔板46上的挡板48,连通通道41形成于主隔板46和挡板48之间,隔板40还具有在互隔板46的下侧和挡板48之间形成的下开口49及在连通通道41的通气腔39侧端部处形成的上开口50,该开口50形成于主隔板46处于挡板48之上的部分中。
这样,由于上开口50由挡板48从下部完全遮盖,挡板48就阻止由凸轮轴14、15在它们切向中溅起的油雾通过上开口而到达通气腔39。
这样就可阻止油雾与泄漏气体33一起通过通气腔39而被吸入缸筒6中,从而可阻止油料的无效消耗。
挡板48位于凸轮轴14、15的凸出鼻部18之上。
因此,虽然凸轮轴14、15的凸出鼻部18可溅起大量的油雾,但油雾会即刻与挡板48的下侧相撞击。这样,就可更可靠地阻止油雾进入连通通道41的下开口。
如上所述,上开口50的边缘下侧和挡板48的上侧相互分离而在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53。
这样,即使在由凸轮轴14、15溅起的油雾进入连通通道41的下开口49且附着在连通通道41的内表面上时,以及在附着于连通通道41的内表面上的油料在泄漏气体33的能量作用下朝着通气腔39流动时,下开口49的边缘下侧也可阻止油料的流动,所述泄漏气体33经过连通通道41而进入通气腔39。
这样,即使在油雾进入下开口49中的情况下,也可阻止油雾到达通气腔39。也就是说,通过阻止由通气腔39将油雾和泄漏气体33一起吸入缸筒6中则可阻止油料的无效消耗。
如上所述,上开口50的边缘上侧从上开口50周围的水平区域边缘的上侧朝着上开口50逐渐倾斜。
这样,即使油雾穿过连通通道41而到达上开口50边缘的上侧,附着在所述上侧上的油雾也会由于所述上侧的倾斜而流至上开口50,并通过连通通道41而回流入凸轮腔8中的缸头7一侧。
如上所述,特别参考附图1和附图7,在通气腔39中,成对的第一和第二垂直板58、59垂直延伸且在相互分离的位置处定位,这样就在连通通道41的一侧上形成空间56,且在气体通道42的一侧上形成空间57。第一垂直板58从隔板40向上凸伸,第二垂直板59从缸头端盖9的顶表面处向下凸伸。
此处,假定油雾穿过连通通道41且与泄漏气体33一起到达通气腔39中的流体通道41一侧上的空间56,然后流入气体通道42一侧上的空间57中。在这种情况下,油雾和泄漏气体由第一垂直板58和第二垂直板59所引导且其流动方向变为从上向下流动。这样,油雾就在惯性力的作用下附着在通气腔39的内表面上或附着在第一、第二垂直板58、59的表面上,从而可阻止油雾和泄漏气体33一起进入吸入通道30中。
如上所述,延伸至缸头7一侧的排放孔60是在隔板40的一部分中,该部分处于第一和第二垂直板58、59之间的空间之下。
在通气腔39中,从空间56流至空间57的大部分油雾由第一和第二垂直板58、59捕获且向下流动。这样,这些油料就通过排放孔60平顺地回流至凸轮腔8中的缸头7一侧。
如上所述,在从隔板40向上凸伸的第一垂直板58的下端侧面上形成有切口61。
这样,当油料在隔板40的上表面上积聚时,或者,在车辆运行而油料在隔板40的上表面上流动时,油料就不会受到第一垂直板58的阻挡而通过切口61平顺地流入排放孔60中,且通过排放孔60回流至凸轮腔8中的缸头7一侧。
在上面的内容中通过附图中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可将单向阀43和第二气体通道42b省略。在这种情况下,通气腔39可通过第一气体通道42a与节流阀29下游的吸入通道30如调压室27中的吸入通道相连通。
在下文中将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描述。
权利要求1中的发明内容涉及发动机中的一种通气装置,该通气装置包括:一个缸头;一个缸筒端盖附加在缸头的上侧而与缸头一起形成一个凸轮腔;凸轮轴布置在凸轮腔中且支撑在缸头的上侧以分别围绕基本水平延伸的轴线进行转动;附加在缸头端盖下侧上的一个隔板与缸头端盖相结合而形成一个通气腔;穿过隔板而形成有的一个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使缸头的一侧与通气腔相互连通;一个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使与缸筒相连的一个吸入通道和通气腔相连通。
其中,连通通道在缸头的侧面上具有一个下开口,该下开口沿着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开启。
如上所述,在发动机被驱动时,从凸轮腔中的缸头一侧上溢出的泄漏气体在吸入通道中的负压作用下被吸入连通通道且进入通气腔中。然后,泄漏气体穿过气体通道和吸入通道而进入缸筒且在其中燃烧掉。
在发动机被驱动时,凸轮轴进行转动,凸轮轴就在它们的切线方向中溅起油雾。此处,连通通道的下开口沿着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开启。
这样,就可阻止由凸轮轴溅起的油雾进入连通通道的下开口中。也就是说,可阻止油雾与通过连通通道而被引入通气腔的泄漏气体相混合,从而阻止油雾与泄漏气体一起被吸入缸筒中而被燃烧掉。因此,可阻止油料的无效消耗。
在权利要求2所限定的发明内容中,连通通道具有一个底表面,该底表面从通气腔一侧朝着下开口的下缘倾斜向下延伸。
这样,即使在由凸轮轴于其切线方向中溅起的油雾进入连通通道的下开口时,油雾也会附着在连通通道的内表面上。然后,油料就在连通通道的向下倾斜的底表面上平顺向下滑动,并通过下开口而回流至凸轮腔中的缸头一侧。
这样,即使在油雾进入下开口中的情况下,也可阻止油雾到达通气腔。也就是说,通过阻止由通气腔将油雾和泄漏气体一起吸入缸筒中则可阻止油料的无效消耗。
在权利要求3所限定的发明内容中,沿着凸轮轴的轴线方向观察,下开口与凸轮轴的凸出鼻部的转动轨迹相交迭。
这样,由于凸轮轴和隔板以较紧凑的形式布置,则在不增大发动机的尺寸的情况下就可阻止油料的无效消耗,连通通道即是穿过隔板而形成的。
在权利要求4所限定的发明内容中,隔板具有:附加在缸头端盖下侧上的一个主隔板;以叠置的方式附加在主隔板上的一个挡板,连通通道即形成于主隔板和挡板之间;隔板还具有处于通气腔一侧上的一个上开口,该上开口形成于主隔板处于挡板之上的部分中。
这样,由于上开口由挡板从下部完全遮盖,挡板就阻止由凸轮轴在它们切向中溅起的油雾通过上开口而到达通气腔。
这样就可阻止油雾与泄漏气体一起通过通气腔而被吸入缸筒中,从而可阻止油料的无效消耗。
在权利要求5所限定的发明内容中,上开口的开口边缘的下侧与挡板的上侧相互分离而在其间形成有一个空间。
这样,即使在由凸轮轴溅起的油雾进入连通通道的下开口且附着在连通通道的内表面上时,以及在附着于连通通道内表面上的油料在泄漏气体的能量作用下朝着通气腔流动时,下开口的边缘下侧也可阻止油料的流动,所述泄漏气体经过连通通道而进入通气腔。
这样,即使油雾进入所述下开口,也可阻止油雾到达通气腔。也就是说,通过阻止由通气腔将油雾和泄漏气体一起吸入缸筒中则可阻止油料的无效消耗。
在权利要求6所限定的发明内容中,上开口的开口边缘的上侧从上开口周围的水平区域朝着上开口逐渐向下倾斜。
这样,即使油雾穿过连通通道而到达上开口边缘的上侧,附着在所述上侧上的油雾也会由于所述上侧的倾斜而流至上开口,并通过连通通道而回流入凸轮腔中的缸头一侧。
在权利要求7所限定的发明内容中,该装置还包括:垂直延伸的一对第一和第二垂直板,所述垂直板处于相互间隔的位置中而将通气腔分为处于连通通道一侧的一个空间及处于气体通道一侧上的一个空间,第一垂直板从隔板处向上凸伸,而第二垂直板从缸头端盖的顶表面上向下凸伸。
此处,假定油雾穿过连通通道且与泄漏气体一起到达通气腔中的流体通道一侧上的空间,然后流入气体通道一侧上的空间中。在这种情况下,油雾和泄漏气体由第一垂直板和第二垂直板所引导且其流动方向变为从上向下流动。这样,油雾就在惯性力的作用下附着在通气腔的内表面上或附着在第一、第二垂直板的表面上,从而可阻止油雾和泄漏气体一起进入吸入通道中。
在权利要求8所限定的发明内容中,该装置还包括:在第一和第二垂直板之间的空间之下的隔板部分中形成有一个排放孔,该排放孔延伸至缸头的一侧。
在通气腔中,从通气腔中的一个空间流至另一个空间的大部分油雾由第一和第二垂直板捕获且向下流动。这样,这些油料就通过排放孔平顺地回流至凸轮腔中的缸头一侧。
在权利要求9所限定的发明内容中,从隔板向上凸伸的第一垂直板具有一个切口,该切口形成于第一垂直板的较低侧端部处。
这样,当油料在隔板的上表面上积聚时,或者,在车辆运行而油料在隔板的上表面上流动时,油料就不会受到第一垂直板的阻挡而通过切口平顺地流入排放孔中,且通过排放孔回流至凸轮腔中的缸头一侧。
参考符号和参考数字的内容
1.发动机
6.缸筒
7.缸头
8.凸轮腔
9.缸头端盖
10.阀机构
11.轴线
12.轴线
14.凸轮轴
15.凸轮轴
18.凸出鼻部
23.吸入系统部件
29.节流阀
30.吸入通道
33.泄漏气体
34.空气
37.通气装置
39.通气腔
40.隔板
41.流体通道
42.气体通道
46.主隔板
48.挡板
49.下开口
50.上开口
52.转动轨迹
53.空间
56.空间
57.空间
58.第一垂直板
59.第二垂直板
60.排放孔
61.切口
R.转动方向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的通气装置,该通气装置包括:
缸头;
缸头端盖,该缸头端盖附加在缸头的上侧而与缸头一起形成一个凸轮腔;
布置在凸轮腔中的凸轮轴,所述凸轮轴支承在缸头的上侧以便围绕基本水平延伸的轴线进行转动;
附加在缸头端盖下侧上的隔板,该隔板与缸头端盖相结合而形成通气腔;
穿过所述隔板形成有的一连通通道,该通道使所述缸头的一侧与通气腔相互连通;以及
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使与缸筒相连的吸入通道和所述通气腔相连通;
其中,所述连通通道在缸头的侧面上具有一下开口,该下开口沿着所述凸轮轴的轴线方向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发动机中的通气装置,其中:所述连通通道具有一底表面,该底表面从通气腔一侧朝着下开口的下缘倾斜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发动机中的通气装置,其中:沿着凸轮轴的轴线方向看,所述下开口与凸轮轴的凸出鼻部的转动轨迹相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发动机中的通气装置,其中:隔板具有:附加在缸头端盖下侧上的一主隔板以及以叠置的方式附加在主隔板上的一个挡板,连通通道即形成于主隔板和挡板之间,并且所述连通通道具有处于所述通气腔一侧上的一上开口,该上开口穿过所述主隔板的位于所述挡板之上的部分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发动机中的通气装置,其中:所述上开口的开口边缘的下侧与所述挡板的上侧相互分离而在其间形成有一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发动机中的通气装置,其中:上开口的开口边缘的上侧从水平包围所述上开口周围的区域朝着所述上开口逐渐向下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发动机中的通气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垂直延伸的一对第一和第二垂直板,所述垂直板处于相互间隔的位置,从而将所述通气腔分为一个位于所述连通通道一侧的空间及一个位于所述气体通道一侧上的空间;
所述第一垂直板从隔板处向上凸伸,而所述第二垂直板从所述缸头端盖的顶表面上向下凸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发动机中的通气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一排放孔,该排放孔穿过所述隔板的位于在第一和第二垂直板之间空间之下的部分形成,并且该排放孔延伸至所述缸头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发动机中的通气装置,其中:从所述隔板向上凸伸的所述第一垂直板具有一切口,该切口形成于该第一垂直板一侧的下端处。
CNB200410048805XA 2003-05-28 2004-05-28 发动机的通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130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50309 2003-05-28
JP2003150309A JP2004353505A (ja) 2003-05-28 2003-05-28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ブリー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3039A true CN1573039A (zh) 2005-02-02
CN100451302C CN100451302C (zh) 2009-01-14

Family

ID=32677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880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1302C (zh) 2003-05-28 2004-05-28 发动机的通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482136B1 (zh)
JP (1) JP2004353505A (zh)
CN (1) CN100451302C (zh)
GB (1) GB2402435B (zh)
MY (1) MY1364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3964A (zh) * 2010-09-06 2012-03-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发动机
CN114991986A (zh) * 2021-03-01 2022-09-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气缸盖罩以及发动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1733B2 (ja) * 2006-08-22 2011-03-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セパレータ装置
US8011338B2 (en) 2008-09-11 2011-09-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amcover oil separator
JP5330050B2 (ja) * 2009-03-26 2013-10-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4ストロークサイクル内燃機関
JP5613594B2 (ja) * 2011-03-03 2014-10-29 株式会社クボタ 頭上カム式エンジン
JP5740290B2 (ja) * 2011-11-25 2015-06-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油路構造
JP5994362B2 (ja) * 2012-04-27 2016-09-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分離装置
CN104594975B (zh) * 2014-12-05 2017-12-26 重庆龙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水平轴立式汽油机单向呼吸系统
CN104594974B (zh) * 2014-12-05 2018-06-12 重庆龙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水平轴立式汽油机
JP6412425B2 (ja) 2014-12-18 2018-10-24 株式会社マーレ フィルターシステムズ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セパレータの入口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67906U (ja) * 1983-04-26 1984-11-10 愛知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ロツカ−カバ−の油分離装置
JPS6179813A (ja) 1984-09-26 1986-04-23 Toyota Motor Corp ブロ−バイガスのオイル分離装置
JPS61186716U (zh) * 1985-05-15 1986-11-21
DE3713210A1 (de) * 1987-04-18 1988-11-03 Porsche Ag Entlueftungsvorrichtung mit integriertem oelabscheider
JPH01157216U (zh) * 1988-04-21 1989-10-30
US5129371A (en) * 1991-09-03 1992-07-14 Saturn Corporation Cam cover oil separator for crankcase ventilation
JP3137397B2 (ja) * 1991-12-24 2001-02-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装置のオイルセパレータ
JP3283687B2 (ja) * 1994-02-28 2002-05-20 株式会社テネックス オイルミストセパレ−タ
GB9526349D0 (en) * 1995-12-22 1996-02-21 Rover Group Separation of oil fromair breather gases
JPH1026012A (ja) * 1996-07-10 1998-01-27 Hino Motors Ltd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セパレータ
DE19700733C2 (de) * 1997-01-11 2001-11-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Kurbelgehäuse-Entlüftung durch die Zylinderkopfhaube mit integrierten Zusatzfunktionen
DE19715061C2 (de) * 1997-04-11 1999-01-21 Daimler Benz Ag Entlüf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Kurbelgehäuse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JP2000045749A (ja) * 1998-07-31 2000-02-15 Tennex Corp ブローバイガスにおけるオイルの分離装置
JP3917303B2 (ja) * 1998-09-14 2007-05-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構造
JP4119023B2 (ja) * 1998-11-25 2008-07-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ブリーザ装置
US6443136B1 (en) * 2000-10-25 2002-09-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reather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3378234B2 (ja) 2000-10-25 2003-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ブリーザ装置
US6412478B1 (en) * 2001-01-02 2002-07-02 Generac Power Systems, Inc. Breath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10154669A1 (de) * 2001-11-07 2003-05-22 Porsche Ag Brennkraftmaschine mit mindestens zwei Zylinderbankreihe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3964A (zh) * 2010-09-06 2012-03-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发动机
CN114991986A (zh) * 2021-03-01 2022-09-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气缸盖罩以及发动机
CN114991986B (zh) * 2021-03-01 2024-05-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气缸盖罩以及发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402435A (en) 2004-12-08
EP1482136A1 (en) 2004-12-01
GB0412042D0 (en) 2004-06-30
EP1482136B1 (en) 2012-03-28
JP2004353505A (ja) 2004-12-16
GB2402435B (en) 2006-08-02
MY136461A (en) 2008-10-31
CN100451302C (zh) 2009-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053C (zh) 用于润滑空冷四冲程发动机的系统
CN1102193C (zh) 发动机的通气装置
CN1317489C (zh) 内燃机的泄漏气体换气装置
CN1573039A (zh) 发动机的通气装置
CN1576527A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呼吸室结构和内燃发动机
CN1793635A (zh) 汽化器
CN1258644C (zh) 具有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
CN1821563A (zh) 内燃机的燃烧室结构
CN1298974C (zh) 四冲程内燃机
CN1201069C (zh) 在发动机中用来润滑阀操纵机构的系统
CN1210493C (zh) 箱体元件安装结构
CN1287081C (zh) 发动机的缸体
CN1607158A (zh) 机动两轮车及机动两轮车用发动机
CN1924305A (zh) 内燃机
CN1385606A (zh) 用于把燃油泵安装到发动机上的结构
CN1287068C (zh) 内燃机
CN1337522A (zh) 内燃机的冷却构造
CN1896489A (zh)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CN1534176A (zh) 斜置发动机
CN1515787A (zh) 内燃机的阀驱动装置
CN1161536C (zh) 立式发动机
CN1609440A (zh) 进气装置的共振器
CN1079760C (zh) 单元摆动式内燃机的起动马达安装构造
CN1759235A (zh) 发动机的上部构造
CN1759250A (zh) 引擎的外罩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14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