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1046A - 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和光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和光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1046A
CN1571046A CNA2004100714633A CN200410071463A CN1571046A CN 1571046 A CN1571046 A CN 1571046A CN A2004100714633 A CNA2004100714633 A CN A2004100714633A CN 200410071463 A CN200410071463 A CN 200410071463A CN 1571046 A CN1571046 A CN 1571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ptical recording
cur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14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6467C (zh
Inventor
山崎刚
行本智美
宫田壮
加藤一也
久保田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tec Corp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1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10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64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64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5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56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layers other than recording layers of layers improving adhesion between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G11B7/246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containing dy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G11B7/246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containing dyes
    • G11B7/247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containing dyes methine or polymethine dy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1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2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G11B7/246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containing dyes
    • G11B7/248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of recording layers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s only containing dyes porphines; azaporphines, e.g. phthalocyan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1Circular sheet or circular bla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将固化后80℃下的比热容量为1.9J/g·℃以下的粘结剂层(11)和包括保护片材(12)的光盘制造用片材(1)层合在光记录介质基板(2)上形成的信息记录层(3)(反射膜(31)、电介质膜(32)、相变膜(33)和电介质膜(32′)的层合体)上。根据这样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即使在重复进行信息的记录、删除或再现的情况下,也可以正确地再现记录信息。

Description

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和光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追记型光盘或者重写型光盘那样的可写入光记录介质、以及可制造这类光记录介质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特别涉及即使在重复进行信息的记录、删除或再现的情况下,也可以正确地再现记录信息的可写入的光记录介质、以及可以制造这类光记录介质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
背景技术
作为用光进行记录的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可列举出仅可进行一次记录的追记型光盘,以及通过重复进行删除和写入而可进行多次记录的重写型光盘,近年来,通过缩短记录激光波长并采用高NA透镜,记录容量的大容量化不断进步。
以直径尺寸12cm的每个单层的记录容量为例,在使用波长635~660nm的激光和NA为0.60的物镜的数字通用盘(DVD)中,可达到4.7GB的记录容量,而在使用波长405nm的激光和NA为0.85的物镜的蓝光照射盘(Blu-ray Disc)中,可达到23GB以上的记录容量。
追记型光盘一般有基板和在该基板上形成的可进行写入的信息记录层,在信息记录层中使用有机染料材料或相变材料。
单面一层式的可写入光记录介质一般由具有沟槽和岛(land)构成的凹凸图形的基板、在该基板上形成的可重写的信息记录层、以及通过粘结层粘结到信息记录层的保护膜构成。可重写的信息记录层通常由反射膜、电介质膜、相变膜和电介质膜构成。
作为保护膜和信息记录层的粘结方法,已知在保护膜或信息记录层上涂敷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而将保护膜和信息记录层粘合的方法((日本)特开平10-283683号公报),以及将具有剥离片材的丙烯酸系粘结剂层(粘结片材)粘贴在保护膜或信息记录层上、通过将剥离片材剥离露出的丙烯酸系粘结剂层而将保护膜和信息记录层粘合的方法(特开2000-67468号公报)。
此外,单面双层式的可写入光记录介质一般是采用如下方法(特开2000-36135号公报)等制造的:在具有凹凸图形的基板上形成第1信息记录层(反射膜/电介质膜/相变膜/电介质膜),在该第1信息记录层上涂敷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后,用压模(stamper)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层上复制凹凸图形,进而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层上形成第2信息记录层(反射膜(半透明膜)/电介质膜/相变膜/电介质膜),通过粘结层(与单面一层式同样),在第2信息记录层上粘结保护膜。
可是,在现有的可写入光记录介质中,如果重复进行信息的记录、删除或再现,则有不能正确地再现记录信息的问题。特别是在保护膜的粘结中使用丙烯酸系粘结剂时,这种问题特别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和可以制造这种光记录介质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即使在重复进行信息的记录、删除或再现的情况下,也可以正确地再现记录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作为与可写入光记录介质中的信息记录层相邻的层,包括固化后的80℃下的比热容量在1.9J/g·℃以下的固化性层(发明1)。
在使用这样的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制造的可写入光记录介质中,即使在重复进行信息的记录、删除或再现的情况下,也可以正确地再现记录信息。其理由如下。
即,随着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密度升高,照射到信息记录层的激光束的照射点尺寸变小,其中心部分的照射功率密度变大。其结果,产生温度上升到必要以上或在降温时需要时间等的现象,因这样的现象造成的热,使信息记录层或位于信息记录层附近的基板和粘结剂劣化,产生记录信息的再现不良。但是,在使用本发明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的情况下,可抑制激光束的照射点附近的蓄热,抑制上述热造成的劣化。此外,用Gb-Sb-Te为代表的相变材料,可以抑制减小形成标记时的熔融区域,可降低交叉擦除。再有,上述热造成的劣化状态可以作为抖动值的变化来捕获。
在上述发明(发明1)中,优选所述固化性层的固化后的80℃下的导热系数在0.19W/m·K以上(发明2)。通过这样规定固化性层的导热系数,上述本发明的热劣化抑制效果更好。
在上述发明(发明1、2)中,优选所述信息记录层是无机系材料构成的膜或该膜的层合体(发明3),特别优选所述信息记录层是反射膜、电介质膜、相变膜和电介质膜的层合体(发明4)。在信息记录层由这样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更容易获得上述本发明的热劣化抑制效果。
再有,本说明书中的“反射膜”是反射全部激光或部分激光的膜,也包含半透明膜。
上述发明(发明1~4)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可以是将所述固化性层层合在保护层上形成的(发明5)。此外,上述发明(发明1~5)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的固化性层可以是压模接收层(发明6)。
在上述发明(发明1~6)中,优选所述固化性层的固化前的储能弹性模量为103~106Pa,固化后的储能弹性模量在106Pa以上(发明7)。
在上述发明(发明1~7)中,优选所述固化性层以能量线固化性的材料作为主要成分(发明8)。优选这种能量线固化性的材料是侧链中有能量线固化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发明9),优选能量线固化性基的平均侧链导入率为0.1~20mol%(发明10)。这种情况下,优选所述能量线固化性基是不饱和基,并且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00以上(发明11)。
在上述发明(发明8)中,优选所述能量线固化性的材料是侧链中有能量线固化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与、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和/或低聚物的混合物(发明12)。
第二,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其使用所述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发明1~12)来制造(发明13)。
第三,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信息记录层;以及作为相邻于所述信息记录层的层的80℃下的比热容量在1.9J/g·℃以下的层(发明14)。
在上述发明(发明14)中,优选相邻于所述信息记录层的层的80℃下的导热系数在0.19W/m·K以上(发明15)。
在上述发明(发明14、15)中,所述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可以具有保护层,相邻于所述信息记录层的层是粘结所述信息记录层和所述保护层的粘结层(发明16),相邻于所述信息记录层的层可以是压模接收层,在所述压模接收层的至少单侧上层合所述信息记录层(发明17)。
在上述发明(发明14~17)中,优选所述信息记录层是无机系材料构成的膜或该膜的层合体(发明18),特别优选是反射膜、电介质膜、相变膜和电介质膜的层合体(发明19)。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使用了同一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可写入的光盘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使用了同一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可写入的光盘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使用了同一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可写入的光盘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用于形成作为可写入光记录介质的光盘的保护片材的光盘制造用片材。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剖面图,图2(a)~图2(d)是表示使用了该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光盘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剖面图。
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1由粘结剂层(固化性层)11、在粘结剂层11的一个面(图1中的上面)上层合的保护片材(保护层)12、以及在粘结剂层11的另一面(图1中下面)上层合的剥离片材13构成。再有,保护片材12是光盘的保护层,剥离片材13在光盘制造用片材1的使用时被剥离。
粘结剂层11是用于粘结光盘基板2上形成的信息记录层3(参照图2)和保护片材12的,由固化后的80℃下的比热容量为1.9J/g·℃以下的固化性粘结剂构成。通过使粘结在信息记录层3上的粘结剂层11具有这样的比热容量,可以抑制获得的光盘D1的激光的热产生的劣化,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重复特性(在重复进行信息的记录、删除或再现的情况下,可以正确地再现记录信息的特性)。
优选上述粘结剂层11固化后在80℃的导热系数在0.19W/m·K以上。通过使粘结剂层11具有这样的导热系数,可以提高粘结剂层11的热劣化抑制效果,使重复特性更良好。
优选上述固化性的粘结剂在固化前显示压敏粘结性(粘结性),而固化后显示坚固的粘结性。具体地说,优选粘结剂层11的固化前的储能弹性模量为103~106Pa,特别优选是104~5×105Pa,固化后的储能弹性模量在106Pa以上,特别优选是107~1010Pa。
再有,将固化前的储能弹性模量的测定温度设为与叠合(进行压粘)光盘制造用片材1和光盘基板2的作业环境相同的温度。一般地,光盘制造用片材1和光盘基板2在室温下被叠合,所以在室温下测定储能弹性模量。另一方面,将固化后的储能弹性模量的测定温度设为与获得的光盘的保管环境相同的温度,即室温。
如果粘结剂层11的固化前的储能弹性模量在上述范围内,则通过将光盘制造用片材1压粘在光盘基板2上,可以容易地粘结保护片材12和信息记录层3。此外,如果粘结剂层11的固化后的储能弹性模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可以可靠地粘结固定保护片材12和光盘基板2,维持获得的光盘D1的强度和耐久性等的可靠性。
优选粘结剂层11是以具有能量线固化性的聚合物成分为主要成分的粘结剂层,除此以外,也可以是以没有能量线固化性的聚合物成分和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和/或低聚物的混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粘结剂层。
以下说明粘结剂层11以具有能量线固化性的聚合物成分为主要成分的情况。
优选构成粘结剂层11的具有能量线固化性的聚合物成分是在侧链上具有能量线固化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此外,优选这种丙烯酸酯共聚物是将具有含有官能团的单体单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a1)以及具有结合该官能团的取代基的含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a2)进行反应获得的、在侧链上具有能量线固化性基的分子量100000以上的能量线固化性共聚物(A)。
这里,优选能量线固化性基的平均侧链导入率为0.1~20mol%,更好是5~15mol%。如果能量线固化性基的平均侧链导入率低于0.1mol%,则不能获得优选的能量线固化性,而如果能量线固化性基的平均侧链导入率超过20mol%,则随着粘结剂层11的固化,有时由于体积收缩而在光盘上产生弯曲。
再有,能量线固化性基的平均侧链导入率按照下式计算。
能量线固化性基的平均侧链导入率=(能量线固化性基的摩尔数/构成丙烯酸系共聚体的单体的总摩尔数)×100
丙烯酸系共聚物(a1)由从含有官能团的单体衍生的构成单元以及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其衍生物衍生的构成单元构成。这里,本说明书中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是指丙烯酸酯单体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丙烯酸系共聚物(a1)具有的含有官能团的单体是分子内具有重合性的双键和羟基、羧基、氨基、取代氨基、环氧基等的官能团的单体,优选使用含有羟基的不饱和化合物、含有羧基的不饱和化合物。
作为含有这样的官能团的单体的更具体例子,可列举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等的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等的含有羧基的化合物,它们可单独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这种含有官能团的单体,优选选择在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中存在羧基的单体。如果在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中存在羧基,则粘结剂层11和信息记录层的粘结力高,获得的光盘D1的强度、耐久性提高。
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中存在的羧基的量按单体换算,优选为0.01~30mol%,更优选是0.5~20mol%。再有,在羧基和后述的含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a2)产生反应的情况下(含有官能团的单体为含有羧基的单体的情况),根据(含有羧基的单体的摩尔数)-(含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的摩尔数)计算出的值为羧基的含量。
作为构成丙烯酸系共聚物(a1)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使用环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烷基的碳数为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它们当中,特别优选使用烷基的碳数为1~1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
丙烯酸系共聚物(a1)通常含有3~100重量%、优选5~40重量%、特别优选10~30重量%的从上述含有官能团的单体衍生的构成单元,通常含有0~97重量%、优选60~95重量%、特别优选70~90重量%的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其衍生物衍生的构成单元。
丙烯酸系共聚物(a1)通过按常规方法将上述的含有官能团的单体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或其衍生物进行共聚来获得,但除了这些单体以外,也可以按少量(例如10重量%以下、更好在5重量%以下)的比例,共聚二甲基丙烯酰胺、甲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苯乙烯等。
通过将上述具有含有官能团的单体单元的丙烯酸系共聚物(a1)和具有结合该官能团的取代基的含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a2)进行反应,获得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A)。
含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a2)具有的取代基,可根据丙烯酸系共聚物(a1)具有的含有官能团的单体单元的官能团的种类适当选择。例如,在官能团为羟基、氨基或取代氨基的情况下,作为取代基,优选是异氰酸酯基或环氧基,在官能团为羧基的情况下,作为取代基,优选是异氰酸酯基、吖丙啶基、环氧基或噁唑啉基,在官能团是环氧基的情况下,作为取代基,优选是氨基、羧基或吖丙啶基。这样的取代基在含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a2)的每个分子中平均包含一个。
此外,在含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a2)中,能量线聚合性的碳碳双键在每个分子中包含1~5个,优选1~2个。作为这样的含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a2)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间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酰基异氰酸酯、异氰酸烯丙基酯;通过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反应获得的丙烯酰基单异氰酸酯化合物;通过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反应获得的丙烯酰基单异氰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2-(1-吖丙啶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乙烯基-2-噁唑啉、2-异丙烯基-2-噁唑啉等。
含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a2),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a1)的含有官能团的单体100当量,通常以10~100当量、优选20~95当量、特别优选25~90当量的比例使用。
在丙烯酸系共聚物(a1)和含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a2)的反应中,可以根据官能团和取代基的组合,适当选择反应的温度、压力、溶剂、时间、有无催化剂、催化剂的种类。由此,丙烯酸系共聚物(a1)中的侧链上存在的官能团和含有不饱和基的化合物(a2)中的取代基产生反应,不饱和基被导入到丙烯酸系共聚物(a1)中的侧链上,获得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A)。这种反应中的官能团和取代基的反应率通常在70%以上,优选在80%以上,未反应的官能团也可以残留在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A)中。
优选这样获得的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00以上,特别优选150000~1500000,进一步优选200000~1000000。
这里,在使用紫外线作为能量线的情况下,通过在上述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A)中添加光聚合引发剂(B),可以减少聚合固化时间和光线照射量。
作为这样的光聚合引发剂(B),具体地说,可列举二苯甲酮、苯乙酮、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异丁醚、苯偶姻苯甲酸酯、苯偶姻苯甲酸甲酯、苯偶姻二甲基酮缩醇、2,4-二乙基噻吨酮、1-羟基环己基二苯甲酮、苄基二苯基硫醚、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偶氮二异丁腈、苄基、联苄基、丁二酮、β-氯蒽醌、(2,4,6-三甲基苄基二苯基)膦氧化物、2-苯并噻唑-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低聚{2-羟基-2-甲基-1-[4-(1-丙烯基)苯基]丙酮}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以上。对于100重量份的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A)(在掺合了后述的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或低聚物成分(D)的情况下,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A)和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或低聚物成分(D)的总量为100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B)的用量优选0.1~10重量份、特别是0.5~5重量份。
在上述粘结剂层11中,在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A)和光聚合引发剂(B)中也可以适当掺合其他成分。作为其他成分,例如可列举没有能量线固化性的聚合物成分或低聚物成分(C)、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或低聚物成分(D)、交联剂(E)、其他添加剂(F)。
作为没有能量线固化性的聚合物成分或低聚物成分(C),例如可列举聚丙烯酸酯、聚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烯烃等,优选重均分子量为3000~250万的聚合物或低聚物。
作为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或低聚物成分(D),例如可列举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酯低聚(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低聚(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交联剂(E),可以使用与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A)等具有的官能团有反应性的多官能性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多官能性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列举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胺化合物、三聚氰胺化合物、氮杂环丙烷化合物、肼化合物、醛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金属烷氧基化合物、金属螯合化合物、金属盐、铵盐、反应性酚醛树脂等。
作为其他添加剂(F),例如可列举紫外线吸收剂、防氧化剂、增粘剂、染料、偶合剂等。
通过将这些其他成分(C)~(F)掺合在粘结剂层11中,可改善固化前的粘结性和剥离性、固化后的强度、与其他层的粘结性、保存稳定性等。这些其他成分的掺合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A),在0~150重量份的范围内适当确定。
以下,说明粘结剂层11以没有能量线固化性的聚合物成分和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或低聚物的混合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情况。
作为用于这样的粘结剂层11的聚合物成分,例如可以使用与上述的丙烯酸系共聚物(a1)同样的成分。这种丙烯酸系共聚物(a1)中,如果选择具有羧基作为官能团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粘结剂层11和信息记录层3的粘结力大,是优选的。
此外,作为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或低聚物,选择与上述成分(D)相同的成分。聚合物成分和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或低聚物的掺合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合物成分,优选多官能单体或低聚物为10~150重量份,特别优选是25~100重量份。
在本粘结剂层11中,也可以掺合上述的其他添加剂(F)。作为上述其他添加剂(F)的掺合量,例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能量线固化型聚合物(A),优选其他添加剂(F)的总量为0~50重量份,更好是0~20重量份。
这里,粘结剂层11的厚度根据光盘基板2上形成的凹凸图形(岛和沟槽)的深度来确定,但通常为1~100μm左右,更好为5~30μm左右。
本实施方式的保护片材12用于保护光盘D1的信息记录层3,构成光盘D1的光接收面。
作为保护片材12的材料,只要基本上是对于用于信息读取的光的波长区域具有充分的透光性的材料就可以,但为了容易地制造光盘D1,优选是刚性或柔软性适度的材料,此外,为了保管光盘D1,优选相对于温度是稳定的材料。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等树脂。
优选保护片材12的线膨胀系数是高温下不引起光盘翘曲的、与光盘基板2的线膨胀系数大致相同的系数。例如,在光盘基板2由聚碳酸酯树脂构成的情况下,优选保护片材12也由相同的聚碳酸酯树脂构成。
保护片材12的厚度根据光盘D1的种类和光盘基板2的厚度等来确定,但通常为25~300μm左右,更好为50~200μm左右。
作为剥离片材13,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剥离片材,例如,可以使用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等的树脂膜用硅酮系剥离剂等进行剥离处理后所得的片材。
为了将平滑性赋予粘结剂层11,优选剥离片材13的剥离处理后的一侧(与粘结剂层11接触的一侧)的表面粗糙度(Ra)在0.1μm以下。此外,剥离片材13的厚度通常为10~200μm左右,更好为20~100μm左右。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1如下获得:调制含有构成粘结剂层11的材料和根据需要含有的溶剂的涂敷剂,通过轻触辊涂机、逆向辊涂机、刮涂机、滚轮刮刀涂敷机(roll knife coater)、模涂机(die coater)等的涂敷机将其涂敷在保护片材12上并干燥,形成粘结剂层11后,在该粘结剂层11的表面上重叠剥离片材13的剥离处理面,将两者层合,或者将上述涂敷剂涂敷在剥离片材13的剥离处理面上并干燥,形成粘结剂层11后,在该粘结剂层11的表面上层合保护片材12。
下面,说明使用上述光盘制造用片材1的光盘D1(单面一层式)的一例制造方法。
首先,如图2(a)所示,制造具有由沟槽和岛构成的凹凸图形的光盘基板2。这种光盘基板2通常由聚碳酸酯构成,可通过注射成形等成形法进行成形。
在上述光盘基板2的凹凸图形上,如图2(b)所示,形成信息记录层3。这种信息记录层3通常由无机材料构成的膜或该膜的层合体构成,特别是大多按从下向上的顺序由反射膜31、电介质膜32、相变膜33和电介质膜32’构成的层合体构成。这些膜可通过溅射等方式来形成。
作为反射膜31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Al、Ag、Au、Cu、Ta、W等金属或它们的合金,例如添加了Cr、Pt、Nd等的Al-Cr、Ag-Pt-Cu、Ag-Nd等。反射膜31的厚度通常为3~200nm左右。
作为电介质膜32和电介质膜32’的材料,例如可使用SiO2、ZnS-SiO2、Si-SiO2、TiO2、ZnO、MgO等构成的单一材料或将其组合得到的材料。电介质膜32和电介质膜32’的厚度通常为20~200nm左右。
作为相变膜33的材料,例如可使用Ge-Te系、Ge-Te-Sb系、Ge-Sn-Te系等的硫属元素系合金薄膜、Sb-Te共晶系薄膜等。相变膜33的厚度通常为5~20nm左右。
信息记录层3也可以是从下向上由反射膜和染料膜构成的层合体。作为染料膜的染料,例如可列举聚甲炔系染料、蒽醌系染料、花青染料、酞菁系染料等。染料膜通过旋转涂敷法等来形成,厚度通常为20~2000nm左右。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在信息记录层3包含上述相变膜的情况下,容易获得粘结剂层11产生的光盘热劣化抑制效果。
接着,如图2(c)所示,剥离除去光盘制造用片材1的剥离片材13,露出粘结剂层(固化性层)11,如图2(d)所示,将粘结剂层11压粘在光盘基板2上的信息记录层3表面上。
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能量线照射装置,从保护片材(保护层)12侧或光盘基板2侧对粘结剂层11照射能量线,使粘结剂层11固化。
作为能量线,通常使用紫外线、电子线等。能量线的照射量因能量线的种类而异,例如在紫外线的情况下,优选光量为100~500mJ/cm2左右,在电子线的情况下,优选在10~1000krad左右。
在这样获得的光盘D1中,由于邻接信息记录层3的粘结剂层11的80℃下的比热容量在1.9J/g·℃以下,所以光盘D1的热造成的劣化被抑制,与以往的追记型或重写型光盘比较,重复特性良好。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包括复制压模的凹凸图形的压模接收层的光盘制造用片材。图3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剖面图,图4(a)~图4(g)是表示使用该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光盘的一例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如图3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4由压模接收层(固化性层)41、层合在压模接收层41两面的剥离片材42、42’构成。其中,剥离片材42、42’在光盘制造用片材4使用时被剥离。
压模接收层41是复制了形成在压模上的凹凸图形、构成岛和沟槽的层,并且是形成或粘结了信息记录层3A、3B的层。该压模接收层41由固化后的80℃下的比热容量为1.9J/g·℃以下的固化性材料(高分子材料)构成。通过使邻接信息记录层3A、3B的压模接收层41具有这样的比热容量,可以抑制获得的光盘D2的激光的热造成的恶化,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重复特性。
优选上述压模接收层41固化后的80℃下的导热系数在0.19W/m·K以上。通过使压模接收层41具有这样的导热系数,可以进一步提高上述重复特性。
作为构成压模接收层41的固化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使用与构成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1的粘结剂层11的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而压模接收层41需要维持已复制的凹凸图形的形状,所以优选固化后的储能弹性模量在108Pa以上,更好为108~1011Pa。此外,在形成信息记录层3B时压模接收层41的表面温度上升,所以优选玻璃转变温度在80℃以上。
压模接收层41的厚度根据要形成的凹凸图形(岛和沟槽)的深度来确定,但通常为5~100μm左右,更好为5~60μm左右。
作为剥离片材42、42’,可以使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1的剥离片材13相同的剥离片材,但在剥离片材42、42’中,优选先剥离的一方为轻剥离类型的剥离片材,后剥离的一方为重剥离类型的剥离片材。
本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4如下获得:调制含有构成压模接收层41的材料和根据需要使用的溶剂的涂敷剂,通过轻触辊涂机、逆向辊涂机、刮涂机、滚轮刮刀涂敷机、模涂机等的涂敷机,将其涂敷在剥离片材42的剥离处理面上并进行干燥,形成压模接收层41后,在该压模接收层41的表面上重叠另一片剥离片材42’的剥离处理面,并将两者层合。
下面,说明使用上述光盘制造用片材4和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1的光盘D2(单面双层式)的一例制造方法。
首先,如图4(a)~图4(b)所示,制造具有由沟槽和岛构成的凹凸图形的光盘基板2,在该光盘基板2的凹凸图形上形成第1信息记录层3A。至此,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D1的制造方法同样地进行。
接着,如图4(c)所示,将光盘制造用片材4的剥离片材42’剥离除去,露出压模接收层41,如图4(d)所示,将压模接收层(固化性层)41压粘在光盘基板2上的信息记录层3A表面上。然后,如图4(d)所示,将层合在压模接收层41上的剥离片材42剥离除去,露出压模接收层41。
接着,如图4(e)所示,将压模S压粘在露出的压模接收层41的表面上,将压模S的凹凸图形复制在压模接收层41上。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能量线照射装置,从压模S侧或光盘基板2侧对压模接收层41照射能量线,使压模接收层41固化。
压模S由镍合金等的金属材料或降冰片烯树脂等的透明树脂材料构成。再有,图4(e)所示的压模S的形状为板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滚筒状。
在压模接收层41固化后,将压模S与压模接收层41分离。这样,在将压模S的凹凸图形复制、固定在压模接收层41上,形成岛和沟槽后,接着,如图4(f)所示,在压模接收层41的凹凸图形上,形成第2信息记录层3B。该第2信息记录层3B通常由无机材料构成的膜或该膜的层合体构成,特别是大多以从下到上的顺序由反射膜(半透明膜)34、电介质膜32、相变膜33和电介质膜32’构成的层合体构成。此外,有时还在反射膜(半透明膜)34的下侧形成电介质膜。这些膜可以通过溅射等方式形成。
作为反射膜(半透明膜)34的材料,例如可使用Al、Ag、Au、Cu、Ta、W等金属或其合金,例如添加了Cr、Pt、Nd等的Al-Cr、Ag-Pt-Cu、Ag-Nd等。反射膜(半透明膜)34的厚度通常为3~20nm左右。反射膜(半透明膜)34以外的膜的材料与构成第1信息记录层3A、即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光盘D1的信息记录层3的膜的材料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在信息记录层3A、3B由上述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容易获得利用压模接收层41和粘结剂层11的光盘的热劣化抑制效果。
最后,如图4(g)所示,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1的剥离片材13剥离除去,露出粘结剂层11,将该粘结剂层11压粘在信息记录层3B表面上。
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能量线照射装置,从保护片材12侧或光盘基板2侧对粘结剂层11照射能量线,使粘结剂层11固化。
在这样获得的光盘D2中,邻接信息记录层3A、3B的压模接收层41和粘结在信息记录层3B上的粘结剂层11的80℃下的比热容量在1.9J/g·℃以下,所以光盘D2的激光的热造成的恶化被抑制,与以往的追记型或重写型光盘比较,重复特性优良。
[第3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形成可写入光盘中的保护片材的光盘制造用片材,说明包括复制了压模的凹凸图形的压模接收层的光盘制造用片材和将两层信息记录层相互粘结的光盘制造用片材。图5(a)、图5(b)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剖面图,图6(a)~图6(e)是表示使用了该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的一例光盘制造方法的剖面图。
如图5(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光盘制造用片材5由压模接收层(固化性层)51、层合在压模接收层51的一个面(图5中上面)上的保护片材(保护层)52、以及层合在压模接收层51的另一面(图5中下面)上的剥离片材53构成。其中,剥离片材53在光盘制造用片材5使用时被剥离。
作为压模接收层51,可以使用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4的压模接收层41同样的压模接收层。而作为保护片材52和剥离片材53,可以使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1的保护片材12和剥离片材13同样的保护片材和剥离片材。
这样的光盘制造用片材5可以按照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1同样的方法来制造。
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2光盘制造用片材6由粘结剂层61、层合在粘结剂层61两面上的剥离片材62、62’构成。其中,剥离片材62、62’在光盘制造用片材6使用时被剥离。
作为粘结剂层61,可以使用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光盘制造用片材1的粘结剂层11同样的粘结剂层。而作为剥离片材62、62’,可以使用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4的剥离片材42、42’同样的剥离片材。
这样的光盘制造用片材6可按照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4同样的方法来制造。
下面,说明使用上述第1光盘制造用片材5和第2光盘制造用片材6的光盘D3(单面双层式)的一例制造方法。
首先,如图6(a)~图6(b)所示,将第1光盘制造用片材5的剥离片材53剥离除去,将露出的压模接收层(固化性层)51压粘在压模S上,将压模S的凹凸图形复制在压模接收层51上。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能量线照射装置,从压模S侧或保护片材52侧对压模接收层51照射能量线,使压模接收层51固化。
在压模接收层51固化后,将压模S与压模接收层51分离。这样,将压模S的凹凸图形复制、固定在压模接收层51上,形成岛和沟槽后,接着,如图6(c)所示,在压模接收层51的凹凸图形上,形成第2信息记录层3B。该第2信息记录层3B通常由无机材料构成的膜或由该膜的层合体构成,特别是大多以图6中从上到下的顺序由电介质膜32’、相变膜33、电介质膜32和反射膜(半透明膜)34构成的层合体构成。此外,有时还在反射膜(半透明膜)34的上侧形成电介质膜。这些膜可以通过溅射等方式形成。各膜的材料与构成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的光盘D2的信息记录层3B的膜的材料相同。
另一方面,如图6(d)所示,使用第2光盘制造用片材6,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制作由光盘基板2、信息记录层3A、粘结剂层(固化性层)61、剥离片材62构成的层合体(参照图4(a)~图4(d))。
如图6(e)所示,将剥离片材62从上述层合体中剥离,露出粘结剂层61后,将两层合体压粘,以使该粘结剂层61和形成了上述第2信息记录层3B的层合体(保护片材52+压模接收层51+信息记录层3B)的第2信息记录层3B重叠。
然后,使用能量线照射装置,从保护片材52侧或光盘基板2侧对粘结剂层61照射能量线,使粘结剂层61固化。
在这样获得的光盘D3中,粘结在信息记录层3A、3B上的粘结剂层61和邻接信息记录层3B的压模接收层51的80℃下的比热容量在1.9J/g·℃以下,所以光盘D3的激光的热产生的劣化被抑制,与以往的追记型或重写型光盘比较,重复特性优良。
上述光盘的制造方法仅是一例,本实施方式的利用光盘制造用片材的光盘制造方法不限于这些制造方法。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各要素还包含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所有设计变更或等价物。
例如,第2实施方式的光盘制造用片材D2的粘结剂层11也可以由公知的粘结剂构成,而实施例3的光盘制造用片材D3的压模接收层51也可以由公知的固化性材料构成。
此外,也可省略光盘制造用片材1、4、5、6中的剥离片材13、42、42’、53、62、62’。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使80重量份的丙烯酸正丁酯和20重量份的丙烯酸在醋酸乙酯/丁酮混合溶剂(重量比50∶50)中反应,得到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固含量为35重量%)。
在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中,添加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以使其相对于共聚物中100当量的丙烯酸达到30当量,在氮气氛中40℃下反应48小时,获得作为能量线固化性基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平均侧链导入率为9.2mol%、重均分子量(Mw)为约85万的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
相时于得到的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溶液的固态成分100重量份,添加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3.0重量份的低聚{2-羟基-2-甲基-1-[4-(1-丙烯基)苯基]丙酮}(lamberti spa社制,ESACUER KIP150)、以及作为交联剂的0.4重量份的金属螫合化合物(Kawaken Fine Chemicals Co.,Ltd制,ARUMIKIRETOD),将固含量调整为约25重量%,形成粘结剂层用涂敷剂。
在用硅酮树脂剥离处理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单面的剥离片材(LINTEC Corp.制,SP-PET3811,厚度:38μm,表面粗糙度(Ra):0.016μm)的剥离处理面上,通过刮刀涂敷机涂敷得到的粘结剂层用涂敷剂,并在90℃下干燥1分钟,以使其干燥膜厚为22μm,形成粘结剂层。
将该粘结剂层和作为保护片材的聚碳酸酯膜(帝人社制,Pure-AceC110-78,厚度:78μm)贴合,将其作为光盘制造用片材A。
[实施例2]
相对于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的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溶液的固态成分100重量份,添加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4.0重量份的低聚{2-羟基-2-甲基-1-[4-(1-丙烯基)苯基]丙酮}(lamberti spa社制,ESACUER KIP150)、能量线固化性多官能单体和能量线固化性多官能低聚物构成的组合物100重量份(大日精化社制,Seika-Beam14-29B)、以及多异氰酸酯构成的交联剂1.2重量份(Toyo InkManufacturing Co.,Ltd.制,Oribain BPS-8515),将固含量调整为约40重量%,形成压模接收层用涂敷剂。
另一方面,准备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单面用重剥离型的硅酮树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重剥离型剥离片材(LINTEC Corp.制,SP-PET3811,厚度:38μm,表面粗糙度(Ra):0.016μm)、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的单面用轻剥离型的硅酮树脂进行了剥离处理的轻剥离型剥离片材(LINTEC Corp.制,SP-PET38GS,厚度:38μm,表面粗糙度(Ra):0.016μm)。
在上述重剥离型剥离片材的剥离处理面上,通过刮刀涂敷机涂敷上述压模接收层用涂敷剂,并在90℃下干燥1分钟,以使其干燥膜厚为22μm,形成粘结剂层。在该压模接收层的表面上层合上述轻剥离型剥离片材,将其作为光盘制造用片材B。
[实施例3]
相对于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的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溶液的固态成分100重量份,添加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5.0重量份的1-羟基环己基二苯甲酮(CibaSpecialty Chemicals Inc.制,Irgacure 184)、作为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的100重量份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日本化药社制,KAYARAD DPHA)、以及作为交联剂的0.7重量份的金属螯合化合物(Kawaken Fine Chemicals Co.,Ltd.制,ARUMIKIRETO D),将固含量调整为约40重量%,形成压模接收层用涂敷剂。
使用得到的压模接收层用涂敷剂,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获得光盘制造用片材C。
[比较例1]
使75重量份的丙烯酸正丁酯、22重量份的丙烯酸乙酯、3重量份的丙烯酸、0.5重量份的丙烯酸2-羟乙酯在醋酸乙酯溶剂中反应,获得重均分子量(Mw)约为80万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固含量30重量%)。
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的固态成分100重量份,添加作为交联剂的0.6重量份的金属螯合化合物(Kawaken Fine Chemicals Co.,Ltd.制,ARUMIKIRETO D),将固含量调整为约25重量%,形成粘结剂层用涂敷剂。
使用得到的粘结剂层用涂敷剂,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光盘制造用片材D。
[比较例2]
相对于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的能量线固化型共聚物溶液的固态成分100重量份,添加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4.0重量份的低聚{2-羟基-2-甲基-1-[4-(1-丙烯基)苯基]丙酮}(lamberti spa社制,ESACUER KIP150)、100重量份的能量线固化性二官能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日本化药社制,KAYARADUX-3204)、以及多异氰酸酯构成的变联剂1.2重量份(Toyo Ink ManufacturingCo.,Ltd.制,Oribain BPS-8515),将固含量调整为约40重量%,形成压模接收层用涂敷剂。
使用得到的压模接收层用涂敷剂,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获得光盘制造用片材E。
[比较例3]
使80重量份的丙烯酸正丁酯和20重量份的丙烯酸在醋酸乙酯/丁酮混合溶剂(重量比50∶50)中反应,得到重均分子量约为85万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固含量为30重量%)。
相对于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的100重量份的固态成分,添加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5.0重量份的1-羟基环己基二苯甲酮(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Inc.制,Irgacure 184)、作为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的100重量份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日本化药社制,KAYARAD DPHA)、以及作为交联剂的0.7重量份的金属螯合化合物(Kawaken Fine Chemicals Co.,Ltd.制,ARUMIKIRETO D),将固含量调整为约40重量%,形成压模接收层用涂敷剂。
使用得到的压模接收层用涂敷剂,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获得光盘制造用片材F。
[试验例1]
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Rheometrics社制,装置名称:DYNAMICANALYZER RAD II)测定实施例1~3和比较例1~3中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A~F的粘结剂层或压模接收层的固化前的储能弹性模量在1Hz、25℃的值。其结果示于表1。
此外,对于上述粘结剂层或压模接收层照射紫外线(使用LINTEC株式会社制、装置名称:Adwill RAD-2000m/8。照射条件:照度310mW/cm2,光量300mJ/cm2),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Orientech株式会社制,装置名称:Rheovibron DDV-II-EP)测定固化后的粘结剂层或压模接收层的储能弹性模量在3.5Hz、25℃的值。其结果示于表1。
而且,根据JIS K7123,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Perkin-Elmer社制,Pyrisl),按升温速度20℃/min来测定各光盘制造用片材A~F中固化的粘结剂层或压模接收层的比热容量。其结果示于表1。
[试验例2]
使用由实施例1~3和比较例1~3获得的粘结剂层用涂敷剂或压模接收层用涂敷剂,通过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在两张剥离片材间形成厚度20μm的固化性层。对于得到的层合体,与试验例1同样照射紫外线,在使固化性层固化后,将层合体切成50mm×50mm的尺寸,将其作为试样。
分别测定上述试样和剥离片材的80℃下的导热系数,根据这些导热系数的值,计算固化性层的固化后的80℃下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是:将各试样或剥离片材五张进行层合,使用导热系数测定装置(AGUNE制,ARC-TC-1型),按照温度倾斜法来进行。再有,在层合的各试样或各剥离片材之间,为了排除空气的影响,涂敷高导热性润滑脂。结果示于表1。
[制造例1]
将在单面侧形成间距0.32μm的导向沟、厚度1.1mm、外径120mm、内径15mm的聚碳酸酯制的光盘基板通过注射成形进行成形。在该光盘基板的形成了导向沟的一侧的面上,通过溅射装置依次形成Ag和Au的合金构成的反射膜、Zn-SiO2构成的电介质膜、Ge-Sb-Te(2∶2∶5)构成的相变膜和Zn-SiO2构成的电介质膜,获得信息记录层。
在将实施例1中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A通过预先冲切加工切割成与上述光盘基板同样的形状后,将剥离片材剥离,将露出的粘结剂层与上述光盘基板上的信息记录层(电介质膜)进行层合,以29N的压力压粘。
接着,从保护片材侧照射紫外线(使用LINTEC株式会社制、装置名称:Adwill RAD-2000m/8。照射条件:照度310mW/cm2,光量300mJ/cm2),使粘结剂层固化而得到重写型光盘A。
[制造例2]
与制造例1同样,形成光盘基板并形成信息记录层。
在将实施例2中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B通过预先冲切加工切割成与上述光盘基板同样的形状后,将轻剥离型剥离片材剥离,将露出的压模接收层与上述光盘基板上的信息记录层(电介质膜)进行层合,以29N的压力压粘。
接着,将重剥离型剥离片材与压模接收层剥离,将树脂(日本ゼオン社制,ゼオノア)制的压模放在露出的压模接收层上,,在29N的压力下压粘,将压模的凹凸图形复制在压模接收层上。接着,从光盘基板侧照射紫外线(使用LINTEC株式会社制、装置名称:Adwill RAD-2000m/8。照射条件:照度310mW/cm2,光量300mJ/cm2),使压模接收层固化,固定所述凹凸图形。
在将压模与压模接收层分离后,在压模接收层的表面上,通过溅射装置依次形成Zn-SiO2构成的电介质膜、Ag和Au的合金构成的半透明膜、Zn-SiO2构成的电介质膜、Ge-Sb-Te(2∶2∶5)构成的相变膜和Zn-SiO2构成的电介质膜,获得半透明的信息记录层。
另一方面,在将实施例1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A预先通过冲切加工切割成与上述光盘基板同样的形状后,将剥离片材剥离,层合在上述电介质膜上,以29N的压力进行压粘。
接着,从保护片材侧照射紫外线(使用LINTEC株式会社制、装置名称:Adwill RAD-2000m/8。照射条件:照度310mW/cm2,光量300mJ/cm2),将粘结剂层固化,获得重写型光盘B。
[制造例3]
除了使用实施例3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C来取代实施例2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B以外,与制造例2同样制造重写型光盘C。
[制造例4]
除了使用比较例1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D来取代实施例1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A以外,与制造例1同样制造重写型光盘D。
[制造例5]
除了使用比较例2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E来取代实施例2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B以外,与制造例2同样制造重写型光盘E。
[制造例6]
除了使用比较例3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F来取代实施例2制造的光盘制造用片材B以外,与制造例2同样制造重写型光盘F。
[试验例3]
对于制造例1~6获得的重写型光盘A~F,测定进行重写时的抖动值。测定条件如下。
激光波长:405nm
物镜数值孔径:0.85
线速度:5m/s
调制方式:(1-7)调制
表1表示在上述测定条件下进行从100次到2000次重写时的抖动上升率(ΔJ)。
[表1]
  比热容量(80℃)[J/g·℃] 导热系数(80℃)[W/m·K]        储能弹性模量(Pa) 抖动上升率ΔJ
  固化前   固化后
实施例1     1.86     0.19  1.14×104  2.59×108     0.20
实施例2     1.82     0.22  7.42×104  1.62×109     0.10
实施例3     1.75     0.20  7.25×104  5.54×108     0.15
比较例1     2.00     0.17  1.86×105  1.86×105     1.10
比较例2     2.07     0.19  3.13×104  1.09×1010     1.10
比较例3     2.16     0.17  5.10×104  7.94×107     0.90
从表1可知,粘结剂层或压模接收层的固化后的80℃下的比热容量在1.9J/g·℃以下的情况,抖动上升率小,重复记录特性优良。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重复进行信息的记录、删除或再现的情况下,也可获得能够正确地再现记录信息的光记录介质。即,本发明适用于重复进行信息的记录、删除或再现的光记录介质。

Claims (19)

1.一种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作为与可写入光记录介质中的信息记录层相邻的层,具有固化后的80℃下的比热容量在1.9J/g·℃以下的固化性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层的固化后的80℃下的导热系数在0.19W/m·K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记录层是无机材料构成的膜或该膜的层合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记录层是反射膜、电介质膜、相变膜和电介质膜的层合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层层合在保护层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层是压模接收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层的固化前的储能弹性模量为103~106Pa,固化后的储能弹性模量在106Pa以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性层以能量线固化性的材料作为主要成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线固化性的材料是侧链上有能量线固化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线固化性基的平均侧链导入率为0.1~20mol%。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线固化性基是不饱和基,并且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00以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线固化性的材料是侧链上有能量线固化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与、能量线固化性的多官能单体和/或低聚物的混合物。
13.一种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其是使用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制造的。
14.一种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
信息记录层;以及
与所述信息记录层相邻的、80℃下的比热容量在1.9J/g·℃以下的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信息记录层相邻的层的80℃下的导热系数在0.19W/m·K以上。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护层,与所述信息记录层相邻的层是粘结所述信息记录层和所述保护层的粘结层。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信息记录层相邻的层是压模接收层,在所述压模接收层的至少单侧上层合所述信息记录层。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记录层是无机材料构成的膜或该膜的层合体。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写入光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记录层是反射膜、电介质膜、相变膜和电介质膜的层合体。
CNB2004100714633A 2003-04-18 2004-04-16 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和光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46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14698A JP4133539B2 (ja) 2003-04-18 2003-04-18 光記録媒体製造用シートおよび光記録媒体
JP114698/2003 2003-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1046A true CN1571046A (zh) 2005-01-26
CN100356467C CN100356467C (zh) 2007-12-19

Family

ID=32906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146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467C (zh) 2003-04-18 2004-04-16 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和光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005174B2 (zh)
EP (1) EP1469466B1 (zh)
JP (1) JP4133539B2 (zh)
KR (1) KR101019949B1 (zh)
CN (1) CN100356467C (zh)
AT (1) ATE426891T1 (zh)
DE (1) DE602004020139D1 (zh)
TW (1) TWI33133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5973A (zh) * 2010-07-13 2013-03-2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39648B2 (ja) * 2002-08-08 2008-08-2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製造用シート
JP2004319045A (ja) * 2003-04-18 2004-11-11 Lintec Corp 光ディスク製造用シート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US20040174806A1 (en) * 2004-04-19 2004-09-09 Johnson Kent Christian Optical disc having lenticular surfa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JP2005332522A (ja) * 2004-05-21 2005-12-02 Lintec Corp 光記録媒体製造用シート
JP4140726B2 (ja) * 2004-09-14 2008-08-27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
CN101027723A (zh) * 2004-09-24 2007-08-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及感光性粘接片
JP2006236421A (ja) 2005-02-22 2006-09-07 Toshiba Corp 記憶媒体、再生方法及び記録方法
JP4942303B2 (ja) * 2005-03-16 2012-05-3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
US20060233091A1 (en) * 2005-04-01 2006-10-19 Schut David M Storage device having storage cells having a size less than a write light wavelength
JP4656991B2 (ja) * 2005-04-14 2011-03-2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光硬化性転写シート、これを用いた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JP4547294B2 (ja) * 2005-04-14 2010-09-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光硬化性転写シート、これを用いた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JP4764055B2 (ja) * 2005-04-14 2011-08-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光硬化性転写シート、これを用いた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JP4945150B2 (ja) * 2006-02-28 2012-06-0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ウレタン系塗膜の保護シート
JP2007305220A (ja) * 2006-05-11 2007-11-22 Lintec Corp 光記録媒体製造用シートおよび光記録媒体、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4658858B2 (ja) * 2006-05-24 2011-03-2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光硬化性転写シート、これを用いた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JP4703542B2 (ja) * 2006-11-15 2011-06-15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5192542B2 (ja) * 2008-04-10 2013-05-0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貫通孔・凹凸パターンを有する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US8877298B2 (en) * 2008-05-27 2014-11-04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nting using a structure coated with ultraviolet radiation responsive material
JP2010086619A (ja) * 2008-10-01 2010-04-15 Bridgestone Corp 成形樹脂の製造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79142B2 (ja) 1996-04-23 1999-04-05 アグファ・ゲヴェルト・ナームロゼ・ベンノートチャップ 金属ヒートモード記録材料の製造方法
US5962181A (en) * 1996-04-23 1999-10-05 Agfa-Gevaert, N.V.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metal heat mode recording element
JPH11265529A (ja) 1998-03-16 1999-09-28 Asahi Chem Ind Co Ltd 光学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成膜装置
JP3355309B2 (ja) 1998-07-31 2002-12-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凹凸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EP1047055A1 (en) 1999-04-22 2000-10-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storage medium
JP2003091868A (ja) 1999-05-24 2003-03-28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067029B2 (en) * 2000-12-28 2006-06-27 Kitano Engineering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disc including a single layered disc and a four layered adhesive sheet member for use therein as well as a rolled member thereof
JP4359411B2 (ja) 2001-10-09 2009-11-0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製造用シート
JP4089383B2 (ja) * 2001-10-30 2008-05-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JP4229613B2 (ja) * 2002-01-09 2009-02-2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用保護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5973A (zh) * 2010-07-13 2013-03-2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85973B (zh) * 2010-07-13 2015-11-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69466A2 (en) 2004-10-20
JP2004319046A (ja) 2004-11-11
CN100356467C (zh) 2007-12-19
KR101019949B1 (ko) 2011-03-09
EP1469466B1 (en) 2009-03-25
EP1469466A3 (en) 2005-08-31
KR20040090904A (ko) 2004-10-27
TW200501148A (en) 2005-01-01
JP4133539B2 (ja) 2008-08-13
US20040247816A1 (en) 2004-12-09
TWI331334B (en) 2010-10-01
ATE426891T1 (de) 2009-04-15
US7005174B2 (en) 2006-02-28
DE602004020139D1 (de) 200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1046A (zh) 光记录介质制造用片材和光记录介质
CN1185644C (zh) 光信息介质及其制造、检查方法
CN1296923C (zh) 用于记录和再现数据的光记录介质
CN1290107C (zh) 光盘及其制造方法
CN1299285C (zh) 光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于溅射工艺的靶
CN1412755A (zh) 光盘制造用片材
CN1667069A (zh) 粘接剂组合物、光盘制造用薄片以及光盘
CN1357142A (zh) 光学存储介质
CN1926615A (zh)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CN1871645A (zh) 光信息介质
CN1220195C (zh) 光学记录媒体以及在其上光学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406179A (zh) 聚碳酸酯制品的粘合剂组合物
CN1244099C (zh) 光学记录介质和它的制造方法
CN1277264C (zh) 光盘保护膜及应用所述膜的光盘
CN1662976A (zh) 光敏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光敏树脂组合物的光敏元件
CN1236439C (zh) 光记录介质和在这种光记录介质上用光学方法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249701C (zh) 用于光学介质的辐射固化组合物
CN1135542C (zh) 信息记录媒体
CN1470055A (zh) 光存储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
CN1577553A (zh) 相变型光记录媒体
CN101055737A (zh) 可记录型信息记录介质及光盘设备
CN101057279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及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00347776C (zh) 光盘制造用片材
CN1701363A (zh) 光盘及其制造方法
CN1647177A (zh) 光信息介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