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2564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2564A
CN1542564A CNA2004100343332A CN200410034333A CN1542564A CN 1542564 A CN1542564 A CN 1542564A CN A2004100343332 A CNA2004100343332 A CN A2004100343332A CN 200410034333 A CN200410034333 A CN 200410034333A CN 1542564 A CN1542564 A CN 1542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eveloper
parts
magnetic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343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4637C (zh
Inventor
铃木裕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077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8053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986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706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42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2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46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463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 G03G15/02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by bringing a charging member into contact with the member to be charged, e.g. roller, brush chargers
    • G03G15/022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e.g. liquid charging apparatus by bringing a charging member into contact with the member to be charged, e.g. roller, brush charger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the charging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Magnetic Brush Develop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充电辊及导电性刷辊。设有第一和第二入口密封件10a,10b,第一入口密封件10a设在磁刷区域上游侧的显影壳体开口部,其前端与感光体鼓1表面接触,相接部分的压力设定为从导电性刷部件脱落的刷毛通过潜像载置体表面移动,能通过相接部分;第二入口密封件10b配置在磁刷与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之间。显影辊内设置磁辊42,设有分别与显影主磁极P1b的上游侧和下游侧邻接的辅助磁极P1a,P1c,显影主磁极的法线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变极点和下游侧变极点之间宽度为60°以下。能防止导电性刷毛脱落而引起的静电潜像紊乱,能长期间防止显影剂飞散,得到高质量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设有导电性刷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充电辊等构成充电部件,使得潜像载置体表面均一带电,上述导电性刷部件清洁充电部件表面。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广泛使用以下图像形成装置:在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使得上述静电潜像成为色调剂像,将该色调剂像转印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由清洁刮板等构成的清洁装置除去色调剂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色调剂,备作以后工序用。
通过充电装置使得作为潜像载置体的感光体均一带电,通过光写入装置等对其进行曝光,在潜像载置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作为上述充电装置,充电辊等构成充电部件,接近或接触感光体表面,在充电辊与感光体之间施加电压,由于具有低臭氧及省电的优点,得到实用化。在这种充电装置中,若在充电辊表面附着有色调剂或纸粉等异物,则会产生带电不匀,难以使得感光体表面均一带电。尤其,近年来,对图像日益要求高质量,高精细化,在显影工序中,倾向于使用小粒径色调剂,小粒径色调剂对清洁装置来说负担加重,易发生清洁不良。因此,没有被清洁而残留在感光体上的色调剂会附着到充电辊上,易发生上述带电不匀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例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221883号(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清洁装置,其通过导电性刷辊除去充电辊表面上附着的异物。
作为显影装置,双组份显影装置为人们所公知,其是使由色调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双组份显影剂(以下简记为“显影剂”)载置在显影剂载置体上,通过显影剂载置体内部的固定磁极形成磁刷,进行显影。
本申请人提出过双组份显影装置,例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305360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2”),其设有辅助磁极,该辅助磁极与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主磁极邻接,调整显影主磁极的半值宽度,使得显影接触部狭窄,用以实现图像高质量。在该显影装置中,磁刷滑擦感光体,磁刷的显影接触部变狭,在磁刷顶端部的色调剂漂移难以发生,结果,减少了“后端色脱落”。再有,由于存在辅助磁极,显影磁极的磁力线变强,在显影接触部内,磁刷形成密集。因此,在显影接触部,在显影剂载置体长度方向,磁刷不离散,充分均一,在长度方向全域,减少了“后端色脱落”。
在双组份显影装置中,例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287503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使用由刮板等构成的显影剂限制部件,限制载置在显影剂载置体上的显影剂的层厚,限制层厚后,通过显影剂载置体的表面移动,将显影剂运送到与潜像载置体对向的显影区域。这时,显影剂受离心力或显影装置内的气流影响,发生载体或色调剂的飞散(以下简记为“显影剂飞散”)。尤其,在使用小粒径载体,小粒径色调剂的装置中,易发生显影剂飞散,成为大问题。作为上述问题的对策,设置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用于遮覆通过刮板所在限制位置后的显影剂层,这为人们所公知。
图1是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一例的概略构成图,该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一端固定在显影壳体的开口缘部(没有图示),显影辊141作为显影剂载置体,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遮覆显影辊141上的通过刮板所在限制位置后的显影剂层D。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顶端接触感光体鼓101,发生挠曲,通过该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塞住开口缘部与感光体鼓101之间的间隙。这样,能抑制显影区域上游部的显影剂飞散。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0-268639号公报(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4”)中,提出除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0a之外,还设置弹性密封部件,其与显影剂载置体的与回转轴平行方向的两端部的非图像形成区域压接,堵塞潜像载置体与显影装置之间的间隙。在该装置中,除了显影区域上游部,还能抑制从显影剂载置体端部所发生的显影剂飞散。
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在初期能防止从显影辊141上的显影剂层D的显影剂飞散。但是,经过长期间后,在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的与显影剂层D的对向面(以下简记为“背面”)上会附着色调剂T,发生色调剂滞留现象。当显影辊141刚开始回转后或图像形成中受到什么冲击时等场合,该堆积起来的色调剂以凝集色调剂块落下到显影区域。该凝集的色调剂块若附着到感光体鼓1上,输出图像上会发生污脏。另外,凝集色调剂块的转印性差,其周围的转印电场紊乱,有时输出图像上会发生色脱落。再有,若通过显影区域,堆积在转印纸的运送导向件等上,则会发生转印纸污脏等不良状况。若显影剂滞留在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的背面,则因显影剂滞留重量,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位置发生变化,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与感光体鼓1的接触部分的压接状况发生变化。这样,显影剂会从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的压接弱的部分泄漏,飞散到显影装置外。
在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的最下游位置,若因显影辊141内的磁极,磁刷处于立起状态,则磁刷的磁穗立起推压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的最下游位置即顶端部的力常时作用着。如图1所示,在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位于显影区域上方场合,因上述推压力,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的顶端部被推向上方。被推向上方的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的顶端部与感光体鼓1发生摩擦,经历长期间后,会损伤感光体鼓1表面,引起黑条纹等异常图像,或引起清洁不良。该推压在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的端部很显著,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的端部与感光体鼓1之间产生间隙,显影剂会从该间隙飞散到显影装置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278287号(以下简记为“专利文献5”)公报中提出了一种显影装置,显影剂载置体的磁场发生装置包括显影主磁极和辅助磁极,上述显影主磁极接近像载置体,上述辅助磁极与该显影主磁极邻接,调整显影主磁极的磁力的半值宽度。在显影主磁极的上游侧,设置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在与该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背面相对的位置,磁刷一时磁穗立起,在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110a的端部磁刷处于倒下状态。
在上述显影装置中,在与该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背面相对的位置,处于磁穗立起的磁刷擦蹭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背面的滞留色调剂,进行回收。因此,能通过磁刷得到清扫上述滞留色调剂的效果。
但是,若在磁刷磁穗立起状态下通过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顶端部,色调剂会从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宽度方向端部绕入到表面,附着到感光体上,引起背景污脏,或显影剂朝显影装置外飞散。
于是,在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顶端部,将磁刷设为倒下状态,磁刷不垂挂在端部。能防止因上述磁刷将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顶端推向显影区域上方而引起的异常图像,防止显影剂朝显影装置外飞散。这样,能解决长期间后色调剂滞留所引起的不良状况,能防止因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顶端而引起的坏影响。
但是,使用上述刷辊作为清洁装置,用以清洁充电部件表面时,会发生图像质量劣化问题,经本发明人研究,其原因如下:
当通过刷辊回收附着在充电部件表面的异物时,不仅刷有刮取作用,还有静电力作用,能提高清洁能力。附着在充电部件表面的几乎所有异物带电极性与施加在充电部件上的带电偏压相逆,因此,刷辊使用导电性材质。若是导电性刷辊,能使刷辊电位与施加在充电部件上的带电偏压相同极性,这样,能静电地回收带逆极性的异物。但是,若长期间使用刷辊,刷毛从辊的金属芯部分掉下,脱下的刷毛有时会附着到潜像载置体表面。这种场合,刷毛随着潜像载置体的表面移动,被运送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与潜像载置体表面相接部分,被夹在上述相接部分,以这种状态滞留着。由于该刷毛具有导电性,该刷毛与潜像载置体表面接触,潜像载置体表面电位状态崩溃,形成在潜像载置体表面的静电潜像紊乱。结果,发生图像质量劣化问题。
如上所述,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通过刷辊除去附着在充电辊表面的异物的装置中,会发生刷辊脱毛或断毛现象。发生脱毛或断毛的刷毛经充电辊移到感光体上,被夹持在感光体与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之间,该被夹的刷毛与显影夹持部的磁刷接触,因此,感光体上的电荷通过上述刷毛漏泄到磁刷上,静电潜像发生紊乱。
在此,为了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飞散,最好使得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顶端部的面与感光体表面密接。但是,若使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顶端部与感光体密接,则刷毛不能滑擦通过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易被夹住,易使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发生紊乱。
在上述专利文献5的装置中,具有清扫所滞留色调剂的效果,且为了防止因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顶端而引起的坏影响,规定了配置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条件。但是,由于显影剂载置体的直径,磁极配置,感光体的直径等原因,对于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顶端部与感光体密接,配置上述专利文献1的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有时难以满足上述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得到高质量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充电部件长期稳定地充电,使用导电性刷清洁充电部件表面,能防止因刷毛脱落而引起的静电潜像紊乱,且能长期间抑制显影剂飞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潜像载置体,载置静电潜像;
充电部件,接触或接近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使其均一带电;
导电性刷部件,用于除去附着在该充电部件表面的异物;
显影装置,设有显影壳体及显影剂载置体,上述显影壳体在与上述潜像载置体的对向部,具有开口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由可回转的非磁性显影套构成,其局部从上述显影壳体的开口部露出,该显影剂载置体以露出状态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对向配置,上述显影套内部设有磁场发生机构,上述磁场发生机构至少包括显影主磁极,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对向配置,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上载置含有色调剂及磁性载体的双组份显影剂,运送到上述开口处,在上述开口部,通过该显影主磁极,使得双组份显影剂磁穗立起,形成磁刷,通过该磁刷,将色调剂供给到上述潜像载置体的潜像上,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
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表面形成磁刷,沿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配置在上述磁刷形成区域上游侧的上述开口部,使得该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前端接触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
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配置在上述磁刷与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之间;
上述磁场发生机构设有辅助磁极,配置为与上述显影主磁极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邻接,用于调整该显影主磁极的半值宽度,上述显影主磁极的法线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变极点与下游侧的变极点之间宽度为60°以下。
(2)在上述(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顶端从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顶端突出0~2mm。
(3)在上述(1)或(2)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显影主磁极配置在从上述显影剂载置体与潜像载置体的最接近位置朝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3°~9°的位置。
(4)在上述(1)或(2)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与上述显影主磁极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邻接配置的辅助磁极使得磁刷磁穗立起,上述辅助磁极所形成的磁穗立起的磁刷滑擦上述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与上述显影剂载置体对向的面,在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和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顶端部,磁刷的磁穗处于倒下状态。
(5)在上述(1)或(2)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和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端部不接触上述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主磁极所形成的磁刷的立起的磁穗。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表面移动的潜像载置体;
充电部件,接触或接近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使其均一带电;
导电性刷部件,用于除去附着在该充电部件表面的异物;
显影装置,设有显影壳体及显影剂载置体,上述显影壳体在与上述潜像载置体的对向部,具有开口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局部从上述显影壳体的开口部露出,该显影剂载置体以露出状态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对向配置,显影剂载置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表面上,使其表面移动,通过充电部件使得潜像载置体表面带电,形成静电潜像,使得上述显影剂载置体表面上的显影剂中的色调剂附着到上述静电潜像上,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在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与显影剂载置体表面对向的显影区域,在该潜像载置体表面移动方向上游侧,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一端固定在上述显影壳体的开口缘部,另一端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接触,使得该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成为挠曲状态,堵塞该开口缘部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的间隙;
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另一端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的相接部分的压力设定为这样大小的压力:从上述导电性刷部件脱落的刷毛通过潜像载置体表面移动,能通过上述相接部分。
(7)在上述(6)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厚度为0.05~0.15mm。
(8)在上述(6)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进一步设有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其设在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与显影剂载置体之间,使得载置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表面的显影剂在通过该显影剂载置体表面移动运送到显影区域前,与该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至少局部接触。
(9)在上述(8)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厚度为0.05~0.15mm。
(10)在上述(8)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配置上述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使得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显影区域侧的端部与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显影区域侧的端部同位置。
(11)在上述(8)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配置上述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使得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显影区域侧的端部从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显影区域侧的端部朝接近显影区域侧位置延伸。
(12)在上述(6)-(8)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使用由色调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双组份显影剂;
在上述显影装置中,磁场发生机构固定配置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内部,通过该磁场发生机构产生磁场,使得显影区域的显影剂磁穗立起,接触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显影;
配置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或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及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将其定位在不接触显影区域端部磁穗起立的显影剂的位置。
(13)在上述(1),(2),(6),(7),(8),(9),(10),(11)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以下范围的刷辊作为上述导电性刷部件:
刷纤维粗细:1~20旦尼尔
刷纤维长度:0.3~2.5mm
刷纤维密度:7000~46000根/cm2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磁场发生机构设有辅助磁极,配置为与显影主磁极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邻接,用于调整该显影主磁极的半值宽度,显影主磁极的法线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变极点与下游侧的变极点之间宽度为60°以下。这样,显影接触部狭窄。与显影接触部宽场合相比,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与磁刷处于离开位置。于是,即使从导电性刷部件脱落的刷毛被夹在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与潜像载置体之间,刷毛接触磁刷的可能性低。再有,在磁刷与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之间设置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使得刷毛接触磁刷的可能性更低。因此,能防止潜像载置体上的电荷通过刷毛泄漏到磁刷侧,能抑制静电潜像紊乱。
通过在磁刷与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之间设置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磁刷与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不会直接对向或接触。因此,能减少显影剂附着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背面所形成的色调剂滞留,能减少磁刷接触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前端部对形成图像带来坏影响。再有,对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配置不必考虑要具有除去所滞留色调剂的效果,或要使得磁刷不接触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前端部。即,对于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配置的规定条件变少,能使得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前端部与潜像载置体更密接。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飞散。
这样,在通过充电部件长期稳定地充电,使用导电性刷清洁充电部件表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防止因刷毛脱落而引起的静电潜像紊乱,且能长期间抑制显影剂飞散,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按照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在潜像载置体表面与显影剂载置体表面对向的显影区域,在该潜像载置体表面移动方向上游侧,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一端固定在上述显影壳体的开口缘部,另一端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接触,使得该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成为挠曲状态,堵塞该开口缘部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的间隙。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另一端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的相接部分的压力设定为这样大小的压力:从上述导电性刷部件脱落的刷毛通过潜像载置体表面移动,能通过上述相接部分。因此,从上述导电性刷部件脱落的刷毛能通过上述相接部分,能防止被夹在该相接部分。结果,能防止因刷毛脱落而引起的静电潜像紊乱。
这样,能防止因刷毛脱落而引起的图像质量劣化,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先有技术涉及的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一例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复印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3是设在复印机中的感光体鼓周边构成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复印机的显影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5是设在复印机中的充电装置的刷辊周边构成放大图;
图6是以往复印机的显影区域放大图;
图7例示第二入口密封件顶端比第一入口密封件顶端离显影区域远的说明图;
图8例示第二入口密封件顶端进入显影区域内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复印机的显影区域放大图;
图10是磁辊的主磁极角度为0°时的说明图;
图11是磁辊的主磁极角度为6°时的说明图;
图12是以往磁辊的概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将本发明适用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子照相式复印机场合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复印机是形成单色图像的复印机,但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同样。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复印机的概略构成图。
该复印机100主要由扫描部20,复印机本体30,供纸部40构成。在复印机本体30中,配置作为潜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1,充电装置2,作为潜像形成装置的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6,定影装置7,清洁装置8等。
图3是设在复印机中的感光体鼓周边构成放大图。
感光体鼓1可以使用具有光导电性的非晶硅,非晶硒等非晶质金属,双偶氮染料,酞花青染料等有机化合物。考虑环境及使用后的后处理,最好使用有机化合物形成感光体。
如图3所示,充电装置2包括充电辊2a以及与该充电辊2a接续的电源(没有图示),上述充电辊2a是在金属芯外周至少设置弹性层。对该充电辊2a施加高电压,将所定电压施加在上述带有曲率的充电辊2a与感光体鼓1之间,在充电辊2a与感光体鼓1之间发生电晕放电,使得感光体鼓1的表面均一带电。
在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2中,设有刷辊2b作为导电性刷部件,其与上述充电辊2a表面相接,该刷辊2b用于清扫附着在上述充电辊2a表面的异物。
曝光装置3根据上述扫描部20读取的原稿图像数据,或者从没有图示的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传送来的图像数据,通过多面镜马达使得激光3a扫描。这样,激光3a通过反光镜照射在感光体鼓1的表面上,在感光体鼓1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复印机的显影装置4的概略构成图。
显影装置4包括显影辊41,显影壳体46,上述显影辊41作为显影剂载置体,用于载置由色调剂及磁性载体构成的双组份显影剂(以下简记为“显影剂”),上述显影壳体46将显影剂收纳在其内部。显影壳体46在与感光体鼓1表面相对位置设有开口,显影辊41局部从该开口露出。显影辊41从上述开口露出的表面部分与感光体鼓1表面隔开微小间隔。该显影辊41由显影套43及磁辊42构成,上述显影套43呈圆筒状,由导电性且非磁性材料形成,上述磁辊42固定配置在该显影套43内部。若驱动显影套43回转,则显影套43相对磁辊42移动,在显影区域,感光体鼓1表面与显影套43的线速度方向相同。上述显影套43与电源(没有图示)接续,以便施加显影偏压。若对上述显影套43施加显影偏压,则在显影辊41表面与感光体鼓1表面对向的显影区域,形成显影电场。由于该显影电场,载置在显影辊41表面上的显影剂中的色调剂附着到形成在感光体鼓1表面的静电潜像上,进行显影。上述显影时,在显影区域,显影辊41表面上的显影剂中的磁性载体由于受到由磁辊42形成的磁场的作用,处于磁穗立起状态,与感光体鼓1表面接触。
在显影装置4中,还设有刮板44及螺旋45,上述刮板44作为显影剂限制部件,用于限制载置在显影辊41表面被运送到显影区域的显影剂量,上述螺旋45用于搅拌显影壳体46内的显影剂,进行运送。另外,在显影装置4中,设有作为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入口密封件10a(在下文中,也称为“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以及作为显影剂滞留防止部件的入口密封件10b(在下文中,也称为“第二入口密封件10b”)。
在此,上述显影装置4的磁辊42设有若干磁极,具体地说,朝着显影辊43的半径方向配置显影主磁极P1b,辅助磁极P1a,P1c,磁极P4,P5,P6,磁极P2,P3。上述显影主磁极P1b使得显影剂磁穗立起在显影区域部分;上述辅助磁极P1a,P1c配置在上述显影主磁极P1b的两侧,与显影主磁极P1b极性不同;上述磁极P4用于将显影剂汲取到显影套43上;上述磁极P5,P6将上述被汲取到显影套43上的显影剂运送到显影区域;上述磁极P2,P3用于在显影后的区域运送显影剂。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磁辊42由8极磁铁构成,为了提高汲取性,实心黑图像追随性,也可以在磁极P3与刮板44之间,增加磁极,使用以10极或12极构成的磁辊。
通过构成这种显影辊41,上述显影主磁极P1b的半值宽度以及法线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变极点(零高斯点)与下游侧的变极点之间的宽度变小。结果,能使得显影接触部变狭。在该显影装置中,磁刷滑擦感光体鼓1,由于磁刷的显影接触部变狭,在磁刷顶端部的色调剂漂移难以发生,结果,减少了“后端色脱落”。再有,由于存在辅助磁极P1a,P1c,显影主磁极P1b的磁力线变强,结果,接触部的沿法线方向的磁力密度的衰减率变高,接触部内磁刷形成密集。
显影辊41的显影主磁极P1b为高磁力,法线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变极点与下游侧的变极点之间的宽度设为60°以下。这样,若使用上述型式的磁辊42,使得显影主磁极P1b的变极点的宽度狭窄,则磁刷在长度方向不离散,成为充分均一,在长度方向全域能改善“后端色脱落”,改善纵横比问题。
如图3所示,转印装置6由转印带6a,转印偏压辊6b,张紧辊6c构成。上述转印偏压辊6b是在铁,铝,不锈钢等金属芯表面设置弹性层构成。为了使得作为记录材的记录纸与感光体鼓1密接,通过赋能机构(没有图示)对转印偏压辊6b朝感光体鼓1侧施加适当的压力。可以选择各种耐热性材料作为上述转印带6a的基材,例如,以无缝聚酰亚胺薄膜构成。也可以在其外侧设置氟树脂层构成。也可以根据需要在聚酰亚胺薄膜上设置硅酮橡胶层,再在其上设置氟树脂层构成。在上述转印带6a内侧设有张紧辊6c,用于驱动及张紧架设上述转印带6a。
定影装置7包括定影辊7a和加压辊7b,上述定影辊7a具有作为加热机构的加热器,例如由卤灯等构成,上述加压辊7b与上述定影辊7a压接。上述定影辊7a可以形成例如在金属芯表面设置100~500μm厚度的硅酮橡胶等弹性层,更好的是,厚度为400μm左右。为了防止因色调剂粘性而引起粘附,可以形成以氟树脂等构成的脱模性良好的树脂表层。上述树脂表层用四氟乙烯-全氟烃基乙烯醚(tetrafluoroethylene-perfluoro-alkyl vinyl ether,以下简记为“PFA”)管等构成,考虑到机械劣化,其厚度最好为10~50μm程度。在定影辊的外周面,设置温度检测器,控制加热器,使得定影辊的表面温度大致保持在约160~200℃范围,使其大致一定。加压辊是在金属芯表面包覆PFA,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以下简记为“PTFE”)等防止粘附层。与定影辊一样,也可以在金属芯表面设置硅酮橡胶等弹性层。
清洁装置8设有清洁刮板8a,色调剂回收叶轮8d,回收线圈8c。上述色调剂回收叶轮8d用于回收由清洁刮板8a刮取的色调剂,上述回收线圈8c用于运送上述回收的色调剂。还设有色调剂回收罐(没有图示)。上述清洁刮板8a可以由金属,树脂,橡胶等材料构成,较好的是,使用氟橡胶,硅酮橡胶,异丁橡胶,丁二烯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等,其中,聚氨酯橡胶特别好。清洁刮板8a用于除去转印工序后残留在感光体鼓1上的色调剂或纸粉等。
下面,说明设在上述充电装置2中的导电性刷辊2b。
图5是设在复印机中的充电装置2的刷辊2b周边构成放大图。刷辊2b与充电辊2a的沿垂直方向的上面部分相接,其芯轴两端部滑动自如地嵌合在导向槽12中,上述导向槽12设在轴承部件11上。这样,刷辊2b通过自重使得其刷部分与充电辊2a的表面相接。通过这种结构,刷辊2b的刷部分不会过强地与充电辊2a表面相接,能抑制充电辊2a表面摩耗。由于刷辊2b芯轴两端部回转自如地嵌合在导向槽12中,因此,如图中所示,充电辊2a按箭头B方向回转,刷辊2b被充电辊2a带动,按图示箭头A方向回转。这样,刷辊2b随着充电辊2a回转被带动回转,不需要另设驱动装置以驱动刷辊2b,能实现结构简单化。
刷辊2b的刷可以由赋与其导电性的各种纤维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如下:
刷纤维粗细:1~20旦尼尔
刷纤维长度:0.3~2.5mm
刷纤维密度:7000~46000根/cm2
如果刷纤维粗细小于1旦尼尔,则刷纤维过细,与充电辊2a表面相接时,易发生倒毛现象。相反,如果刷纤维粗细大于20旦尼尔,则刷纤维过粗,不能形成具有上述刷纤维密度范围内的高刷密度的刷辊。
如果刷纤维密度小于7000根/cm2,与充电辊2a表面相接的刷根数少,难以有效地进行清洁,不能充分地发挥清洁性能。相反,如果刷纤维密度大于46000根/cm2,刷纤维密度过高,刷纤维间空间少,不能充分地收纳从充电辊2a表面回收的色调剂或纸粉等异物。
如果刷纤维长度小于0.3mm,则不能充分地收纳从充电辊2a表面回收的色调剂或纸粉等异物。相反,如果刷纤维长度大于2.5mm,则刷与充电辊2a表面相接时,易发生倒毛现象。
如上所述,如果刷辊的刷纤维粗细,刷纤维长度,刷纤维密度处于上述范围,则能抑制刷倒毛,能有效地清洁,且能充分地收纳色调剂或纸粉等异物。
更好的是,上述刷辊的刷纤维粗细,刷纤维长度,刷纤维密度处于以下范围:
刷纤维粗细:1.5~2.5旦尼尔
刷纤维长度:1.0~2.0mm
刷纤维密度:25000~27000根/cm2
当对充电辊2a施加充电偏压时,导电性刷辊2b与充电辊2a的表面电位相同。附着在充电辊2a表面上的异物所带电荷相对充电辊静电相吸,即所带极性与充电偏压极性相反。具体地说,是没有转印而残留在感光体鼓1上的逆带电色调剂,或转印时附着在感光体鼓1上的纸粉等。如上所述,由于充电辊2a与导电性刷辊2b电位相同,除了刷辊2b的机械除去作用,还有静电作用,能使附着在充电辊2a表面上的异物移到导电性刷辊2b上。因此,提高了清洁性能,能有效地进行清洁。为了使得充电辊2a与导电性刷辊2b表面电位保持相同电位,较好的是,将刷辊2b的电阻值设为101~108Ω范围。
下面,说明设在显影装置4的入口密封件10a,10b。
显影剂飞散主要在显影区域的沿显影辊41的表面移动方向上游侧,显影剂磁穗立起处,在该磁穗立起处,当显影剂的磁穗从倒下状态移到立起状态时,离心力与磁辊42产生的磁场的磁束缚力的平衡被破坏,易发生显影剂飞散。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不使在该处飞散的显影剂流向机内,设置两个入口密封件10a,10b。上述入口密封件10a,10b可以用弹性片构成,例如用聚氨基甲酸脂(PU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等形成。上述入口密封件10a,10b一端分别固定在显影壳体46开口缘部46a,位于显影区域的沿感光体鼓1的表面移动方向的上游侧。上述入口密封件10a,10b中,第一入口密封件10a起着作为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功能,其顶端与感光体鼓1的表面接触。这样,显影壳体46开口缘部46a与感光体鼓1表面之间的间隙被堵塞。
在以往的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显影装置中,如图6所示,入口密封件仅仅设置作为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第一入口密封件10a,没有设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在这种结构中,飞散的显影剂(主要是色调剂)附着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与显影辊41对向的面上,色调剂滞留在该面上。若发生上述色调剂滞留,当有什么冲击时,  色调剂块落下,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良状况。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作为显影剂滞留防止部件。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从显影壳体46的内壁部延伸到感光体鼓1表面附近,上述显影壳体46内壁部与通过刮板44处的对向区域运送到显影区域的显影剂对向。并且,通过刮板44处的对向区域的显影辊41上的显影剂在运送到显影区域之前,使得上述显影辊41上的显影剂与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至少局部接触。这样,通过显影辊41的表面移动,朝显影区域运送的显影剂与第二入口密封件10b滑擦,即使飞散的显影剂附着到第二入口密封件10b面上,该附着的显影剂受到由显影辊41运送的色调剂擦蹭,而被回收。因此,通过设置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在与显影剂对向的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面上不会发生色调剂滞留,能抑制因色调剂落下而引起的不良状况。
图7-9是显影区域放大图。
图9表示本实施例的入口密封件10a,10b的配置,如图9所示,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呈挠曲状态,其前端部分的面接触感光体鼓1的表面。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顶端被定位在比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顶端位置稍稍接近显影区域的位置。
如图7所示,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顶端位于比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顶端位置离开显影区域远的位置,则经历长期间后,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与显影辊41表面对向的面上,会滞留少量的色调剂或纸粉。因此,最好将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顶端位置配置成与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顶端同位置,或者比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顶端位置接近显影区域的位置。但是,如图8所示,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顶端被定位于进入到显影区域内,则在显影区域磁穗立起的显影剂的磁穗状态崩溃,妨害正常显影。再有,受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第二入口密封件10b束缚的显影剂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和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被急剧开放,与此同时,形成磁刷,显影剂动作状态不稳定。因此,显影剂易飞散。
根据本发明人的试验可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顶端从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顶端朝显影区域延伸部分的长度最好设定为2mm以下。经这样设定,不会产生色调剂滞留,且不会妨害正常显影。
第1实例
图10和图11是磁辊41的显影主磁极P1b的设置位置说明图,磁辊41的显影主磁极P1b的设置位置最好从最接近显影间隙位置朝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3°~9°的位置。
若该主磁极角度小于3°,例如图10中,磁辊的主磁极角度为0°,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对着辅助磁极P1a,因辅助磁极P1a而引起的磁刷的磁穗立起与感光体鼓1相接。因此,辅助磁极P1a引起的磁刷以及显影主磁极P1b引起的磁刷滑擦感光体鼓1上的静电潜像,图像紊乱。
若该主磁极角度大于9°,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对着显影主磁极P1b,进入显影接触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深入到显影接触部,降低显影能力,不能得到足够的图像浓度。尤其,如本实施例所示,显影接触部狭窄,入口密封件的侵入对显影能力影响大,明显降低显影能力。
图11是磁辊的主磁极角度为6°时的说明图,如图11所示,配置成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不接触显影主磁极P1b引起的磁刷的立起范围,这样,可以说,最好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配置在辅助磁极P1a与显影主磁极P1b的变极点。
为了确认上述配置的效果,使得显影主磁极P1b的主极角度变化,各进行500张复印试验,对发生异常图像的张数进行计数,结果列于表1中。
                   表1
显影辊主极角度(°) 异常图像发生张数/总张数
0 130/500
3 1/500
6 0/500
9 2/500
12 156/500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知,通过将显影主磁极P1b的主极角度设为3°~9°的位置,能大大减少异常图像发生张数。
上述试验的试验条件如下:
显影间隙Gp:0.4mm
显影剂汲取量ρ:90mg/cm2
色调剂粒径:6.5μm
载体粒径:50μm
感光体鼓1的线速度Vs:330mm/sec
感光体鼓1的直径φ:60mm
显影辊41相对感光体鼓1的线速度比:2.5
显影辊41的直径φ:16mm
磁辊42的显影主磁极的法线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变极点和下游侧的变极点之间的宽度为40°以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Y2设为大于或等于0.05mm。若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厚度Y1小于0.05mm,因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与感光体鼓1摩耗,经不住长期间使用。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厚度Y2小于0.05mm,因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与运送来的显影剂摩耗,经不住长期间使用。
在形成图像期间,有时从刷辊2b掉下的导电性的刷毛会被夹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与感光体鼓1表面之间的相接部分。若该刷毛与感光体鼓1及磁刷接触,则感光体鼓1表面的电位状态会通过刷毛泄漏到磁刷侧,发生静电潜像紊乱。
于是,在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4中,使用上述磁辊42,使得显影接触部变狭,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位于离开显影接触部的位置。因此,即使刷毛被第一入口密封件10a所夹,但由于与磁刷之间距离大,刷毛难以与磁刷接触。再有,通过设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刷毛难以与磁刷接触,能防止感光体鼓1表面的电位状态通过刷毛泄漏到磁刷侧,能抑制静电潜像紊乱。
第2实例
为了确认上述本发明结构的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Y2均设为0.2mm。在该评价试验中,从刷辊2b切取四分之一周的刷,使其附着到新的刷辊2b上,各进行500张复印试验,对发生异常图像的张数进行计数,结果列于表2中。
                        表2
显影辊条件 黑条纹异常图像发生张数
以往的显影辊 500/500
本实施例的显影辊 主极角度0° 186/500
主极角度3° 3/500
主极角度6° 0/500
主极角度9° 3/500
主极角度12° 256/500
在表2中,“本实施例的显影辊”是指图10和图11所示的显影辊,“以往的显影辊”是指图12所示的显影辊,如图12所示,没有设置与显影主磁极P1b邻接的辅助磁极P1a,P1c,显影接触部宽。在该以往的显影辊中,由于显影接触部宽,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与显影接触部接近。显影接触部宽场合,在试验中,100%发生黑条纹。在设有显影主磁极P1b以及与其邻接的辅助磁极P1a,P1c的显影辊中,随着主极角度不同,发生张数不同,从整体上看,能见到改善效果。
上述试验的试验条件如下:
感光体鼓1的直径φ:100mm
显影辊41相对感光体鼓1的线速度比:2.0
显影辊41的直径φ:25mm
磁辊42的显影主磁极的法线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变极点和下游侧的变极点之间的宽度为60°以下。
与上述表1试验一样,通过将显影主磁极P1b的主极角度设为3°~9°的位置,能大大减少异常图像发生张数。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涉及的复印机中,设有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作为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配置在沿显影剂运送方向的形成磁刷区域的上游侧的开口部,其前端与感光体鼓1接触;上述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作为显影剂滞留防止部件,配置在磁刷与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之间。
磁辊42设有辅助磁极P1a,P1c,上述辅助磁极分别与显影主磁极P1b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的上游侧,下游侧邻接配置。显影主磁极P1b的法线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变极点和下游侧的变极点之间的宽度为60°以下。这样,显影接触部狭窄,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与磁刷之间距离大,从导电性刷部件掉下的刷毛即使被夹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与感光体鼓1之间,但与磁刷接触的可能性低。再有,在磁刷与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之间设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进一步降低了刷毛与磁刷接触的可能性。因此,能防止感光体鼓1上的电荷通过刷毛泄漏到磁刷侧,能抑制静电潜像紊乱。
通过设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能减少色调剂滞留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背面,能抑制磁刷接触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前端部对形成图像带来坏影响。因此,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配置规定条件变少,能使得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前端部配置为与像载置体更密接,更可靠地防止显影剂飞散。这样,为了通过充电辊长期地实现稳定充电,用导电性刷清洁充电辊表面,在这种使用导电性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防止因导电性刷毛脱落而引起的静电潜像紊乱,且能长期地防止显影剂飞散,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顶端从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顶端突出0~2mm。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顶端与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顶端相比,位于离显影区域远的位置,经过长期间使用后,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与显影辊表面对向的面上会滞留色调剂或纸粉。另外,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顶端从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顶端突出过长,深入到显影区域内,则显影区域内显影剂磁穗立起状态崩溃,妨害正常显影。
通过将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顶端从第一入口密封件10a顶端突出0~2mm,不会发生色调剂滞留,且不会妨害正常显影。
显影主磁极配置在从显影辊与感光体鼓的最接近位置朝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3°~9°的位置。若该主磁极角度小于3°,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对着辅助磁极P1a,因辅助磁极P1a而引起的磁刷的磁穗立起与感光体鼓1相接。因此,辅助磁极P1a引起的磁刷以及显影主磁极P1b引起的磁刷滑擦感光体鼓1上的静电潜像,导致图像紊乱。若该主磁极角度大于9°,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对着显影主磁极P1b,进入显影接触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深入到显影接触部,降低显影能力,不能得到足够的图像浓度。
在与第二入口密封件10b背面对向的位置,由于与显影主磁极P1b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邻接配置的辅助磁极P1a的作用,磁刷一时磁穗立起,滑擦该背面,使得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顶端部,磁刷为倒下状态。这样,即使色调剂或纸粉滞留在第二入口密封件10b背面,也能通过磁刷滑擦,回收所滞留色调剂或纸粉。再有,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顶端部,磁刷为倒下状态,磁刷不会挂在端部上,能防止对顶端部的坏影响。
使得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端部不接触由显影主磁极所引起的磁刷的磁穗立起,这样,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端部,显影剂不会急剧地开放,能抑制显影剂飞散。
作为导电性刷部件,使用以下范围的刷辊:
刷纤维粗细:1~20旦尼尔
刷纤维长度:0.3~2.5mm
刷纤维密度:7000~46000根/cm2
如果刷纤维粗细小于1旦尼尔,则刷纤维过细,与充电辊2a表面相接时,易发生倒毛现象。相反,如果刷纤维粗细大于20旦尼尔,则刷纤维过粗,不能形成具有上述刷纤维密度范围内的高刷密度的刷辊。
如果刷纤维密度小于7000根/cm2,与充电辊2a表面相接的刷根数少,难以有效地进行清洁,不能充分地发挥清洁性能。相反,如果刷纤维密度大于46000根/cm2,刷纤维密度过高,刷纤维之间空间少,不能充分地收纳从充电辊2a表面回收的色调剂或纸粉等异物。
如果刷纤维长度小于0.3mm,则不能充分地收纳从充电辊2a表面回收的色调剂或纸粉等异物。相反,如果刷纤维长度大于2.5mm,则刷与充电辊2a表面相接时,易发生倒毛现象。
如上所述,如果刷辊的刷纤维粗细,刷纤维长度,刷纤维密度处于上述范围,则能抑制刷倒毛,能有效地清洁,且能充分地收纳色调剂或纸粉等异物。
第3实例
试验条件如下:
显影间隙Gp:0.4mm
显影剂汲取量ρ:90mg/cm2
色调剂粒径:6.5μm
载体粒径:50μm
感光体鼓1的线速度Vs:330mm/sec
感光体鼓1的直径φ:100mm
显影辊41相对感光体鼓1的线速度比:2.0
显影辊41的直径φ:25mm
显影辊41的线速度等于或小于250mm/sec场合,可以确认,在显影区域附近不发生显影剂飞散,但是,当显影辊41线速度超过250mm/sec时,显影剂飞散发生,第一入口密封件10a成为必要。
在此,本发明人使用上述复印机进行试验,经长期间使用,图像质量发生劣化。经本发明人研究结果,彻底查明,如上所述,从刷辊2b脱落的导电性刷毛被夹在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与感光体鼓1表面之间的相接部分,这种刷毛被夹状态是图像质量发生劣化的原因。即,由于导电性刷毛被夹,该刷毛使得感光体鼓1表面电位状态崩溃,静电潜像发生紊乱。
于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前端与感光体鼓1表面之间的相接压力设定为以下压力:从刷辊2b脱落的导电性刷毛通过感光体鼓1表面移动,能通过上述相接部分。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行这样的压力设定,将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Y2都设为0.05~0.15mm。若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厚度Y1小于0.05mm,因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与感光体鼓1摩耗,经不住长期间使用。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厚度Y2小于0.05mm,因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与运送来的显影剂摩耗,经不住长期间使用。反之,若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大于0.15mm,则刚性过强,相对感光体鼓1表面的相接压力过高,所脱落的刷毛不能通过上述相接部分,会停留在该相接部分。
使得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Y2变化,形成图像,进行图像评价。在该评价试验中,从刷辊2b切取四分之一周的刷,使其附着到新的刷辊2b上,各进行500张复印试验,对发生异常图像的张数进行计数,结果列于表3中。
                       表3
入口密封件厚度(mm)    异常图像发生张数/总张数
Y1=0.10,Y2=0.10    0/500
Y1=0.10,Y2=0.20    352/500
Y1=0.20,Y2=0.10    103/500
Y1=0.20,Y2=0.20    500/500
Y1=0.20,Y2=0.15    212/500
Y1=0.15,Y2=0.20    409/500
Y1=0.15,Y2=0.15    150/500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知,通过减薄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Y2,能减少异常图像的发生张数。并且,从上述试验结果可知,通过减薄上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Y1以及第二入口密封件的厚度Y2双方,对抑制异常图像发生非常有效。
在本复印机中,在感光体鼓表面和显影辊表面对向的显影区域,在感光体鼓1的表面移动方向上游侧,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作为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一端固定在显影壳体46的开口缘部,另一端与感光体鼓表面接触,使其成为挠曲状态,堵塞显影壳体46的开口缘部与感光体鼓表面之间的间隙。
在本复印机中,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另一端与感光体鼓表面相接的相接压力设定为从刷辊2b脱落的导电性刷毛通过感光体鼓1表面移动,能通过上述相接部分。这样,从刷辊2b脱落的刷毛能通过上述相接部分,能防止上述刷毛被夹在上述相接部分的不良状态。结果,能防止静电图像紊乱,防止图像质量劣化。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厚度设为0.05~0.15mm,这样,能以简单结构实现合适的相接压力,以使从刷辊2b脱落的刷毛能通过上述相接部分。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和显影辊41之间,设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作为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使得载置在显影辊表面的显影剂在通过显影辊41的表面移动运送到显影区域前,与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至少局部接触。这样,能防止飞散的显影剂(主要是色调剂)附着到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与显影辊41对向的面上,防止显影剂滞留在该面上。结果,如上所述,能防止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所存在的色调剂块落下等种种不良状况。即使色调剂滞留在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上,但由于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受显影辊41上的显影剂滑擦,也能防止色调剂滞留在该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厚度设为0.05~0.15mm,这样,能以简单结构实现合适的相接压力,以使从刷辊2b脱落的刷毛能通过上述相接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配置第二入口密封件10b,使得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的显影区域侧的端部与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显影区域侧的端部同位置,或者从该第一入口密封件10a的显影区域侧的端部朝接近显影区域侧位置延伸。这样,能有效防止色调剂滞留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不会妨害正常显影。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色调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双组份显影剂。在显影装置4,磁辊44作为磁场发生手段,固定配置在显影辊41内部,通过该磁辊44产生磁场,使得显影区域的显影剂磁穗立起,接触感光体鼓表面,进行显影。配置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和第二入口密封件10b,将其定位在不接触显影区域端部磁穗立起的显影剂的位置。这样,显影剂不会在第一入口密封件10a和第二入口密封件10b端部急剧开放,能抑制显影剂飞散。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复印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其它图像形成装置,例如打印机,传真机,复合机等也可以适用。另外,对于相对复印机本体30装卸自如、且至少包含感光体鼓1、充电装置2、显影装置4的成为一体结构的处理卡盒也可以适用。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潜像载置体,载置静电潜像;
充电部件,接触或接近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使其均一带电;
导电性刷部件,用于除去附着在该充电部件表面的异物;
显影装置,设有显影壳体及显影剂载置体,上述显影壳体在与上述潜像载置体的对向部,具有开口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由可回转的非磁性显影套构成,其局部从上述显影壳体的开口部露出,该显影剂载置体以露出状态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对向配置,上述显影套内部设有磁场发生机构,上述磁场发生机构至少包括显影主磁极,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对向配置,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上载置含有色调剂及磁性载体的双组份显影剂,运送到上述开口处,在上述开口部,通过该显影主磁极,使得双组份显影剂磁穗立起,形成磁刷,通过该磁刷,将色调剂供给到上述潜像载置体的潜像上,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
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表面形成磁刷,沿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剂运送方向,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配置在上述磁刷形成区域上游侧的上述开口部,使得该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前端接触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
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配置在上述磁刷与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之间;
上述磁场发生机构设有辅助磁极,配置为与上述显影主磁极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邻接,用于调整该显影主磁极的半值宽度,上述显影主磁极的法线方向磁通量密度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的变极点与下游侧的变极点之间宽度为6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顶端从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顶端突出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影主磁极配置在从上述显影剂载置体与潜像载置体的最接近位置朝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3°~9°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上述显影主磁极的沿显影剂运送方向上游侧邻接配置的辅助磁极使得磁刷磁穗立起,上述辅助磁极所形成的磁穗立起的磁刷滑擦上述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与上述显影剂载置体对向的面,在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和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顶端部,磁刷的磁穗处于倒下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和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端部不接触上述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主磁极所形成的磁刷的立起的磁穗。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表面移动的潜像载置体;
充电部件,接触或接近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使其均一带电;
导电性刷部件,用于除去附着在该充电部件表面的异物;
显影装置,设有显影壳体及显影剂载置体,上述显影壳体在与上述潜像载置体的对向部,具有开口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局部从上述显影壳体的开口部露出,该显影剂载置体以露出状态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对向配置,显影剂载置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表面上,使其表面移动,通过充电部件使得潜像载置体表面带电,形成静电潜像,使得上述显影剂载置体表面上的显影剂中的色调剂附着到上述静电潜像上,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在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与显影剂载置体表面对向的显影区域,在该潜像载置体表面移动方向上游侧,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一端固定在上述显影壳体的开口缘部,另一端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接触,使得该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成为挠曲状态,堵塞该开口缘部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的间隙;
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另一端与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的相接部分的压力设定为这样大小的压力:从上述导电性刷部件脱落的刷毛通过潜像载置体表面移动,能通过上述相接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厚度为0.05~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其设在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与显影剂载置体之间,使得载置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表面的显影剂在通过该显影剂载置体表面移动运送到显影区域前,与该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至少局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厚度为0.05~0.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上述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使得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显影区域侧的端部与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显影区域侧的端部同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上述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使得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的显影区域侧的端部从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的显影区域侧的端部朝接近显影区域侧位置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由色调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双组份显影剂;
在上述显影装置中,磁场发生机构固定配置在上述显影剂载置体内部,通过该磁场发生机构产生磁场,使得显影区域的显影剂磁穗立起,接触上述潜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显影;
配置上述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或显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及色调剂滞留防止部件,将其定位在不接触显影区域端部磁穗起立的显影剂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6,7,8,9,10,11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以下范围的刷辊作为上述导电性刷部件:
刷纤维粗细:1~20旦尼尔
刷纤维长度:0.3~2.5mm
刷纤维密度:7000~46000根/cm2
CNB2004100343332A 2003-04-11 2004-04-12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63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7786/03 2003-04-11
JP2003107786A JP4280537B2 (ja) 2003-04-11 2003-04-11 画像形成装置
JP107786/2003 2003-04-11
JP198662/2003 2003-07-17
JP198662/03 2003-07-17
JP2003198662A JP4070672B2 (ja) 2003-07-17 2003-07-17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2564A true CN1542564A (zh) 2004-11-03
CN100504637C CN100504637C (zh) 2009-06-24

Family

ID=32871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433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4637C (zh) 2003-04-11 2004-04-12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27753B2 (zh)
EP (1) EP1467261B1 (zh)
CN (1) CN10050463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5671B (zh) * 2006-07-13 2011-01-12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1876A (ja) * 2003-03-07 2004-09-30 Ricoh Co Ltd 現像剤担持体、現像方法、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194223B2 (en) * 2004-12-07 2007-03-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andem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09124B2 (ja) * 2005-03-16 2011-01-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599650B2 (en) * 2005-11-04 2009-10-06 Ricoh Company Limited Developer bearing memb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995934B2 (en) * 2007-09-20 2011-08-09 Ricoh Company, Limited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unit
JP5429587B2 (ja) 2008-04-01 2014-02-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9032412A (ja) * 2017-08-07 2019-0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帯電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これら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08369A (ja) * 1986-10-24 1988-05-13 Canon Inc 乾式現像装置
JPH0755564Y2 (ja) * 1986-12-29 1995-1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磁性粉体保持装置
JPH10268639A (ja) 1997-03-27 1998-10-09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288887A (ja) * 1997-04-16 1998-10-27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6144820A (en) * 1998-04-17 2000-1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a sealing member having an insulating layer and a conductive portion
JP2000305360A (ja) 1999-02-17 2000-11-02 Ricoh Co Ltd 現像方法、現像装置、磁石ローラ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95696B2 (ja) 2001-01-25 2005-09-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78178A (ja) * 2001-03-21 2002-09-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78287A (ja) 2001-03-21 2002-09-27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US6882818B2 (en) * 2001-03-21 2005-04-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development apparatus forming a magnetic brush separated from a latent image carrier outside a development area
JP4070421B2 (ja) 2001-03-23 2008-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ユニット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87488A (ja) * 2001-03-27 2002-10-03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02287530A (ja) 2001-03-28 2002-10-0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5671B (zh) * 2006-07-13 2011-01-12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258431A1 (en) 2004-12-23
EP1467261A8 (en) 2004-12-29
CN100504637C (zh) 2009-06-24
EP1467261B1 (en) 2011-11-02
EP1467261A1 (en) 2004-10-13
US7027753B2 (en) 2006-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10C (zh) 复制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54884C (zh) 图象形成装置、彩色图象形成装置以及传送带组件
CN2632728Y (zh) 处理单元及影像形成设备
CN1196036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04463C (zh) 带电方法、带电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22192C (zh) 包含接触式充电部件的图象形成设备
CN1658085A (zh) 显影装置和印刷装置
CN158475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处理卡盒及其中使用的色调剂
CN1228694C (zh) 显影装置
CN178290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N1497367A (zh) 采用无载像构件清洁器的系统的成像设备
CN10103846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673884A (zh) 带电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旋转毛刷及其清洗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508638A (zh)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处理盒以及显影盒
CN1959564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892477A (zh) 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279409C (zh) 带电系统、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667531Y (zh) 图象形成设备
CN1267791C (zh) 具有泡沫弹性部分的充电元件、充电装置、处理盒和图象形成装置
CN1584756A (zh) 成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499318A (zh) 处理盒的翻新方法
US8634755B2 (en) Cleaning unit, image carri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54256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603970A (zh)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746794A (zh) 处理卡盒以及设有该处理卡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