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9181A - 板供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板供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9181A
CN1519181A CNA2004100037144A CN200410003714A CN1519181A CN 1519181 A CN1519181 A CN 1519181A CN A2004100037144 A CNA2004100037144 A CN A2004100037144A CN 200410003714 A CN200410003714 A CN 200410003714A CN 1519181 A CN1519181 A CN 1519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raight line
rotating drive
liner
pump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37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8055C (zh
Inventor
伊藤斡滋
贺司
阪本多贺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creen Manufacturing Cod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creen Manufacturing Co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creen Manufacturing Cod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creen Manufacturing Cod Ltd
Publication of CN1519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9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80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80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8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pneumatic force
    • B65H3/0808Suction grippers
    • B65H3/0816Suction grippers separating from the top of pile
    • B65H3/0825Suction grippers separating from the top of pile and acting on the rear part of the articles relatively to the final separat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3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orientation
    • B65H2301/332Turning, overturning
    • B65H2301/3321Turning, overturning kinetic therefor
    • B65H2301/33214Turning, overturning kinetic therefor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and parallel to the surfa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30Suction means
    • B65H2406/34Suction grippers
    • B65H2406/341Suction grippers being oscillated in arcuate pa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30Suction means
    • B65H2406/34Suction grippers
    • B65H2406/342Suction grippers being reciprocated in a rectilinear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28Printing pl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Forme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板供应装置1在从盒子2中取出一板P并朝向一图像记录装置8传输时允许一支承部分33进行操作,以使支承部分33的枢转角沿循基于被传输板P的类型的优化路径。此外,在控制支承部分33的枢转操作时不必控制支承部分33的枢转位置,且转动驱动脉冲RP容易地产生,以便与由图像记录装置8的控制部分输出的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同步。在板供应装置1中,当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通过抽吸而被保持住时,只有抽吸衬垫31与被传输的板P接触,且当板P被传输辊子51和52传输时,抽吸衬垫31不与板P接触。

Description

板供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板供应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用来从储存板的储存部分中供应一板、同时翻转其板面的板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板供应装置自动地将诸如预敏化(presensitized)(PS)板之类的板供应到一图像记录装置,以便用激光束照射该板而直接将图像记录在其上。用于这种图像记录装置的板由一支承层和一图像记录层组成。由于图像记录层容易损坏,所以,当拿取板时需要特别小心。
传统的板供应装置接纳一储存多个板的盒子。在盒子内,为防止板之间的摩擦可在两板间放置一纸片。然而,为了实现有效地将板储存入盒子内并简化板供应装置的机构,可取消纸片的使用,而只储存板片。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8-242340公开一种板供应装置,它包括多个具有吸板杯的衬垫杆。在吸板杯通过抽吸而固定板的支承层侧的情形中,衬垫杆将吸板杯移动到一预定的位置,这样,板从盒子中取出,然后供应到如上所述的一图像记录装置。
参照图17和18,描述上述传统的板供应装置500的操作。图17是示出板供应装置500和图像记录装置600的结构的示意图,而图18是用来解释运输板P的参考路径的视图。
在图17中,从板供应装置500供应的多个板P储存在放置在倾斜位置上的盒子510内,这样,支承层面向板输送机构520一侧。板输送机构520将板从盒子510输送到图像记录装置600。板输送机构520包括一行进件524,它通过接受环行在两个滑轮521a和521b上的环形同步带522的传动而移动,通过电机M523的驱动致使两个滑轮枢转。行进件524具有一固定在其上的臂526。在臂526的一端上设置有多个抽吸衬垫525,以通过抽吸保持住板P。抽吸衬垫525相对于储存在盒子510内的板P设置在一合适的位置上。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板输送机构520处于电机M523沿逆时针方向驱动同步带522的状态A的情形下,行进件524取出一储存在盒子510内的板,当行进件524朝向左方向移动时(下文中称之为“直线移动方向”),臂526和抽吸垫525沿逆时针方向枢转(下文中称之为“传输转动方向”)。因此,在抽吸衬垫525在状态A中通过抽吸保持住板P的支承层侧的情形中,当臂526和抽吸垫525沿传输转动方向枢转时,行进件524由电机M523的驱动而朝向直线移动方向移动,通过抽吸而被抽吸衬垫525保持住的板P转向,这样,将板面翻转(即,板P的支承层面向下)。此后,板P被传输到包括在图像记录装置600内的输送单元620。应注意到:相对于沿直线移动方向的运动的、沿传输转动方向的转动角是唯一固定的。然后,传输单元620传输已经转向的板P,并由板输送机构520输送到记录鼓610上。在记录鼓610中,板P被固定。
在板输送机构520中的另一示范的枢转系统可以这样:行进件524包括一具有小齿轮的减速齿轮(未示出),小齿轮与平行于同步带522设置的一齿条(未示出)相啮合,减速齿轮具有固定在输出轴上的臂526。在此结构中,当行进件524沿直线移动方向移动时,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并转动,由此,减速齿轮的输出轴也以预定的减速度转动。因此,固定在减速齿轮的输出轴上的臂526和抽吸衬垫525也以预定的减速度沿传输的转动方向绕减速齿轮的输出轴中心枢转。应该注意到:通过改变减速度,相对于沿直线移动方向的运动的、沿传输转动方向的转动角可调整到任何角度值,但一旦调整转动角则唯一地被固定。
接下来,参照图18,描述了一板P相对于沿直线移动方向的运动的、沿传输转动方向的转角。如上所述板P的图像记录层容易被损坏,因此,要防止从盒子510中取出的板P与仍储存在盒子510内的另一板P之间的摩擦。为此目的,如果被传输的板的上端沿循着略微低于一“参照路径”的路线,则被传输的板将获得一优化的路径,其中,参照路径定义为一圆弧,其半径是储存在盒子510内的板的长度,其圆心位于板的下端。如果板的上端沿循着参照路径上方的一路线,则板P将会向上被拖曳,因此,导致被传输的板P和盒子510内的另一板之间的摩擦。另一方面,如果板的上端沿循着一太低于参照路径的路线,则一导致板P返回到其平态的反作用力可能超过抽吸衬垫525的抽吸力,并致使抽吸衬垫525与板P脱开,尤其是当从盒子510中取出一具有高柔度(刚度)的板P时。
现描述示于图18中的传输板P1的盒子。为了简化描述,方便地假定:如果被传输的板P的上端恰沿循着参照路径,则达到了“优化路径”。长度为L1的板P1通过板传输机构520从盒子510中取出,以使板P1的上端沿循着一弧R1。抽吸衬垫525在点e0处(即在上述状态A中的抽吸衬垫525的位置)抽吸储存在盒子510内的板P1的上端。尽管图18的图示已作简化,以使抽吸衬垫525出现在板P1的上端处进行抽吸,但实际上抽吸衬垫525将略低于上端进行抽吸。还作如下假定:当抽吸衬垫525位于点e0时,臂526的枢转点是S0,且臂526相对于水平方向构成一角θ0。为了防止取出的板P1和储存在盒子510内的另一板P1之间的摩擦,取出的板P1从盒子510中的移出必须做到使其下端f1相对于储存在盒子510内的板P1不发生位移。即,应有这样的参照路径:抽吸衬垫525沿圆弧R1从点e0移动到中间点e1,所述圆弧R1的半径为L1,圆心位于下端f1。
如上所述,作为沿直线移动方向运动的函数的、沿传输转动方向的转角是唯一地固定的。在板传输机构520中,这在传输具有不同长度的板P的过程中呈现出困难,例如,在防止上述的摩擦和大弯曲应力时。
例如,在图18中,在具有长度L1的板P1的情形中,当抽吸衬垫525位于传输中点e1时臂526具有一枢转点S1,以及一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角θ1。随着板P1被传输,抽吸衬垫525沿作为参照路径的圆弧R1的路径移动。然而,当使用同样的板传输机构520来传输具有大于长度L1的长度L2的板P2时(在图18中,板P2用虚线表示以区别于板P1)引起了以下问题。
抽吸衬垫525将开始抽吸位于点e0处的储存在盒子510内的板P2,它与板P1的位置相同。当抽吸衬垫525位于点e0时,臂526具有枢转点S0和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夹角θ0。应有这样的参照路径:板P2沿圆弧R2传输,所述圆弧R2的半径为L2,圆心位于下端f2。因此,用于传输板P1的参照路径不同于用于传输板P2的参照路径。具体来说,在传输长度为L2的板P2的情形中,当抽吸衬垫525位于中点e2时,臂526相对于水平方向构成夹角θ2。即,在传输板P2的情形中,作为沿直线移动方向运动量的函数的、沿传输转动方向的转角的变化程度必须大于在传输板P1情形中的变化程度。例如,如果根据板P2设定转角来传输板P1,则板P1将因板P1与另一板之间的摩擦等原因而损坏。另一方面,如果根据板P1设定转角来传输板P2,则一不希望的弯曲压力将施加在板P2上,其结果是,因为板P2的柔度(刚度)的缘故,抽吸衬垫525可与板P2脱开。
如上所述,由于用于传输一板的参照路径根据被传输板P的长度而变化,所以,如果相对于沿直线移动方向运动的、沿传输转动方向的转角被唯一固定,则难于支承各种路径。此外,上述“优化路径”也可随如下因素而变化,例如,储存在盒子510内剩余的板P的数量的变化、被传输板P厚度的差异以及P板柔度(刚度)上的差异。因此,需要有这样一种能力,它考虑了各种因素以能支承各种“优化路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板供应装置,当从盒子中取出板并朝向图像记录装置传输时,它能防止被传输的板遭到损坏,并防止被传输的板跌落。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特征来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板供应装置,它用来一个接一个地传输和供应一叠板,同时翻转各板的板面。该装置包括:一用来储存一叠板的储存部分;一板抽吸部分,它用来围绕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被传输的板的一端部进行抽吸;一用来支承板抽吸部分的支承部分;一直线运动驱动机构,它用来沿板的传输方向移动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一转动驱动机构,它通过枢转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来转动由板抽吸部分抽吸的板,它独立于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的沿板传输方向的运动;一直线运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它用来控制板抽吸部分和直线运动驱动机构的操作;一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它根据每单元支承部分沿板传输方向的运动量对转动驱动机构允许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枢转的枢转角进行调整;以及,一供应部分,它用来供应由板抽吸部分抽吸的板,并朝向另一设备装置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一板从储存部分内取出并传输到另一设备装置时,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的枢转角可被调整,以根据被传输的板的类型沿循一优化路径,因此,可防止被传输的板遭到损坏,并防止被传输的板跌落。此外,不需将一用来防止板之间摩擦的纸片交替地放置在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板之间,因此,可减小提供纸片所需要的人时数,再者,可撤去从储存部分取出纸片的机构,由此,大大地减小成本。
上述的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可调整枢转角,直到板从储存部分中移出,这样,板的端部沿循着一偏离至少一个参照路径的路线,该路线是一圆弧,圆弧的中心是板的另一端部,而其半径是板朝向板的另一端部的长度。这样可避免被传输的板的端部沿循一位于参照路径上方的路线,因此,板的另一端部不会以在板与另一板之间造成摩擦的方式从储存部分被向上拖曳。因此,可防止一被传输的板遭到损坏。在一实例中,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可通过调整枢转角来执行一分离操作,这样,在板的端部已刚好提升离开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另一板时的位置处,端部与参照路径的偏离量大于沿板传输方向的其它位置处的端部与参照路径的偏离量。在另一实例中,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可调整枢转角,以使枢转角对每单元的支承部分沿板传输方向的运动量之比,在板从储存部分中移出前和移出后之间各不相同。
上述的直线移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可产生用来驱动直线移动驱动机构的直线移动的驱动脉冲,并将直线移动驱动脉冲输出到直线移动驱动机构。在此情形中,通过移去由直线移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产生的至少一个直线移动驱动脉冲,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可产生用来驱动转动驱动机构的转动驱动脉冲,并将转动驱动脉冲输出到转动驱动机构。通过提供独立于直线移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的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可减少直线移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的处理荷载。通过将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添加到传统的控制部分,可容易地构造一用于控制板供应装置的控制部分。由于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通过移去至少一个输出的直线移动驱动脉冲来产生转动驱动脉冲,所以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可采用简单的圆形结构来实现。此外,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可包括一转动驱动型式的存储器,在其中预先储存了一转动驱动型式表(rotation drive patterntable),以与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板相一致,该转动驱动型式表描述了是否沿板传输方向驱动了与支承部分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相关的转动驱动机构。在此情形中,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通过参照转动驱动型式表,可重新得到关于是否相对于使用直线移动驱动脉冲计算得到的直线移动位置的地址而驱动了转动驱动机构的信息,直线直线,如果转动驱动机构不驱动,则产生转动驱动脉冲,对应于转动驱动的直线移动可从转动驱动脉冲中移去驱动脉冲。通过在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rotation drive pattern memory)内预先储存好一转动驱动型式表,可根据被传输的板的类型在合适的枢转角上执行传输操作。此外,由于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根据转动驱动型式表产生转动驱动脉冲,所以,通过移去至少一个输出的直线移动驱动脉冲,可用简单圆形结构来实现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在一实例中,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可预先储存好多个适于各自期待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板的转动驱动型式表。在此情形中,通过指令直线移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可选择用于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的转动驱动型式表。因此,根据对直线移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的指令,利用合适的转动驱动型式可调整枢转角。在转动驱动型式表中,一从储存部分取出板的型式可以不同于朝向储存部分移动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的型式。具体来说,多个转动驱动型式表可根据被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板尺寸、类型或剩余板的数量,预先储存在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内。因此,枢转角可根据被传输的板的尺寸或类型或剩余板的数量,用合适的转动驱动型式来进行调整。
上述的支承部分可通过压缩弹簧来支承板抽吸部分,以便能上下移动。在此情形中,当板抽吸部分抽吸一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板时,板抽吸部分可借助于其重力和压缩弹簧的压力,沿从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的枢转中心向外的方向移动和定位。因此,当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板被抽吸时,首先板抽吸部分接触板,由此可在板上实施稳定的接触和抽吸操作。此外,在板抽吸部分已经接触到板而压缩弹簧压缩之后,支承部分还沿与板传输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可减小施予板P的冲击力。该板供应装置还可包括:一用来支承板的辊子部分,它通过拉伸弹簧设置在板抽吸部分内,以便上下移动;以及,用于导向的辊子导向轨道,当将板抽吸部分和辊子部分支承的板取出到供应部分时,辊子部分相对于枢转中心移动到一预定的位置。在此情形中,当取出板到供应部分时,可终止供应到板抽吸部分上的负压,借助于其自身的重力使板抽吸部分可沿朝向枢转中心向内的方向移动和定位。因此,当板通过供应部分取出时,板抽吸部分不接触板,这样可进一步防止被传输的板P发生损坏,并且达到板P的稳定的传输。
上述储存部分可包括一将板储存在倾斜位置上的盒子。板传输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板可储存在盒子内,以使它们的图像记录层面向下,且板抽吸部分可抽吸储存在盒子内的板的支承层,支承层是图像记录层的相对侧。供应部分可供应从盒子中取出的板朝向一圆柱形记录鼓,板可围绕该记录鼓的周长进行安装,使图像记录层面向外。直线移动驱动机构可包括:诸水平延伸的直线轴;诸沿直线轴移动的直线移动基座(linear motion base);以及,一使直线移动基座沿直线轴移动用的电机,其中: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可放置成相对于直线移动基座自由转动;而转动驱动机构可包括一相对于诸直线移动基座转动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用的电机,它固定在直线移动基座上。
如果结合诸附图,则从下面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包括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板供应装置1的图像记录系统的示意侧视图;
图2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和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的示意性操作、从图1所示的板供应装置1的侧向观察的示意侧视图;
图3A是示出图2所示的板传输机构3和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的示意性结构的示意俯视图;
图3B是示出图2所示的板传输机构3和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的示意性结构的示意侧视图;
图4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结构的侧视图,其中,移去图3所示的直线移动基座34a的一部分;
图5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结构的侧视图,其中,略去图3所示的直线移动基座34a;
图6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结构的立体图,其中,略去图3所示的直线移动基座34a的一部分;
图7是示出图1所示的板供应装置的控制部分11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示出一储存在如图7所示的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内的示范的转动驱动型式表;
图9是示出图示在图7中的一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一双稳态多谐振荡器信号FF以及一转动驱动脉冲RP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图10是示出由图1所示的图像记录装置的控制部分83执行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图2所示的板传输机构3执行一抽吸操作的情形的转动驱动型式的示范图表;
图12是用于图2所示的板传输机构3执行一传输操作的情形的转动驱动型式的示范图表;
图13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抽吸储存在如图2所示的盒子2中的板P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一状态的侧视图,其中如图13所示的抽吸衬垫31通过抽吸而保持住板P,且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面向上;
图15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一状态的侧视图,其中如图14所示的海绵轴环32被海绵轴环导向轨道61导向;
图16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一状态的侧视图,其中如图15所示的板P夹在传输辊子51和52之间,并且终止了供应到抽吸衬垫31上的负压;
图17是示出传统的板供应装置500和图像记录装置600的结构的示意图;以及
图18是一用来解释传输板P的参照路径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描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板供应装置。图1是一包括板供应装置的图像记录系统的示意的侧视图。
在图1中,包括板供应装置的图像记录系统包括:一用来取出和传输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的板供应装置1;一用来将图像记录在板P上的图像记录装置8;一馈送和排出盘7,它用来将由板供应装置1传输的板供应到图像记录装置8,并储存具有记录在其上的图像的板P;以及,一板展开装置(未示出),它通过图像记录装置8来展开具有记录在其上的图像的板。
例如,待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是一由一支承层和一图像记录层组成的预敏化(PS)的板。多个板P叠在板供应装置1外面的盒子2内,这样,它们的图像记录层面向下,而不必使用纸片来防止板之间的摩擦。因此,板供应装置1不需要一取走纸片的机构。此外,不管板P的变化尺寸如何,板P总是储存在盒子2内,这样,各板P的上端放置在一预定的位置上。这可根据被储存的板P的尺寸通过预调整设置在盒子2内的、用来支承板P下端的一元件来实现。盒子2插入到板供应装置1内和借助于一盒承载架装置(未示出)从板供应装置1弹出。
板供应装置1将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传输到图像记录装置8,盒子放置在图1所示的板供应位置上。板供应装置1包括:一具有诸衬垫杆(pad rod)的板传输机构3,各衬垫杆包括诸抽吸衬垫(将在下面描述);一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它用来沿图中的水平方向移动板传输机构3(在下文中,图1中的左向将称之为“直线移动方向”,而图1中的右向将称之为“反向直线移动方向”);一对传输辊子51和52,它们用来将已被板传输机构3传输的板P馈送到一馈送和排出盘部分7;一导向部分6,它用来引导一正被传输的板和板传输机构3;以及,一用来控制枢转机构的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将在下文中描述),它包括在板传输机构3内。放置在板供应位置上的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的支承层侧(support layer side)通过抽吸被板传输机构3的抽吸衬垫保持住,然后,通过使衬垫杆沿直线移动方向移动同时保持枢转而得以翻转。此后,如图1所示,板P朝向传输辊子51和52进行传输。然后,朝向传输辊子51和52传输的板P传输到馈送和排出盘部分7的板馈送盘71,并使板P的支承层面向下。
图像记录装置8包括一圆柱形记录鼓81、一记录头82以及一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记录鼓81用来围绕其周长安装一板P,并由一电机(未示出)驱动,以绕其圆柱形轴转动。记录头82用来将图像记录在围绕记录鼓81的周长安装的板P上。记录头82包括许多个光发射装置,以输出通过根据图像信号或诸如此类的信号执行的调制获得的光束。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控制包括在图像记录装置8和板供应装置1内的各机构的操作。此外,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允许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通过一预定的数据传输线来传输数据。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和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可以一体地设置在图像记录装置8内或板供应装置1内。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和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的操作的细节将在下文中予以描述。
一放置在板馈送盘71内的板P传输到设置在图像记录装置8内的记录鼓81。然后,板P围绕记录鼓81的周长安装,并使其图像记录层(image recording layer)面向外,然后,绕记录鼓81的圆柱形轴转动。在此状态下,记录头82利用通过根据图像信号或诸如此类的信号执行的调制获得的光束来照射图像记录层。此后,具有记录在其上的图像的板P排出到板排出盘72。
接下来,参照图2和3,描述板传输机构3和用来从放置在板供应位置上的盒子2朝向传输辊子51和52传输板P的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的示意性的结构和传输操作。图2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和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的操作的、从板供应装置1的侧向观察的示意侧视图,图3A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和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的结构的示意俯视图,而图3B是图3A的示意侧视图。应该注意到:板传输机构3和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具有成对的元件。在下面对于板传输机构3和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的描述中,“a”添加到成对的元件中的一个元件(即,图2中所示的前侧上的元件)的各标号上,而“b”添加到成对的元件中的另一个元件的各标号上。在成对元件中,具有相同结构或类似操作的元件一般可用同一标号来表示,而不在其上添加“a”或“b”。
在图2和3中,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包括直线轴41、同步带42和48、驱动滑轮43、44、46和47、一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以及一驱动传输轴49。板传输机构3包括抽吸衬垫31、海绵轴环32、一支承部分33、一直线移动基座34、一连接支柱346、一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一驱动传输轴36、一驱动滑轮351、361、362和37、同步带352和371以及一衬垫转动轴(pad rotary shaft)372。
通过沿图中所示的″X″方向从板供应装置1的外面移动盒子滑架(cassettecarriage)21,盒子2可放置在板供应位置上(即图2所示的位置)。如上所述,不管板P的变化尺寸如何,板P总是储存在盒子2内,这样,各板P的上端放置在一固定的位置上。板传输机构3从盒子2朝向传输辊子51和52传输一板P。板传输机构3包括一对直线移动基座34a和34b,通过接受来自环形的同步带42a和42b的传动,而同步带42a和42b通过直线移动驱动电机的驱动而致使转动,一对移动基座沿图中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直线轴41a和41b移动。同步带42a和42b分别环绕在驱动滑轮43a和44a和43b和44b上,以便转动。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的驱动力经同步带48通过转动驱动滑轮43a和43b传输到同步带42a和42b。同步带48环绕在驱动滑轮46和47上,以便转动,且驱动滑轮46固定在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的外轴上。驱动滑轮47、43a和43b固定在公共驱动传输轴49上。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转动驱动滑轮47、43a和43b,彼此协调地沿转动方向转动。直线移动基座34a和34b各具有一连接件(将在下文中描述)。同步带42a和42b分别地夹在该连接件之间,直线移动基座34a和34b从中接受驱动。
一对直线移动基座34a和34b通过一连接支柱346而连接在一起,这样,它们的位置彼此被固定。连接支柱346具有固定在其上的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的输出轴具有固定在其上的驱动滑轮351。在一对直线移动基座34a和34b之间,驱动传输轴36设置在连接直线移动基座34a和34b的方向上,以便转动。驱动传输轴36具有固定在其上的驱动滑轮361、362a和362b。同步带352环绕在驱动滑轮351和361上,以便转动。通过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的驱动,驱动滑轮361、362a和362b互相协调地沿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的转动方向转动。一对直线移动基座34a和34b具有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的衬垫转动轴372a和372b,以便转动。衬垫转动轴372a和372b分别具有固定在其上的驱动滑轮37a和37b。同步带371a和372b分别环绕在驱动滑轮362a和37a和362b和37b上,以便转动。即,通过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的驱动,驱动滑轮361、362a、362b、37a和37b互相协调地沿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的转动方向转动,由此,衬垫转动轴372a和372b也互相协调地转动。衬垫转动轴372a和372b固定在具有多个抽吸衬垫31和设置在其上的多个海绵轴环32的支承部分33的两端。
板传输机构3和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的这样的结构,根据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的转动,允许板传输机构3沿着直线轴41沿上述直线移动方向和相反的直线移动方向移动。此外,根据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的转动,包括在板传输机构3内的支承部分33可绕连接在一对直线移动基座34a与34b之间的轴(衬垫转动轴372a和372b)转动。即,支承部分33可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枢转(下文中,逆时针方向称之为“传输转动方向”),它独立于上述的直线移动方向和相反的直线移动方向。因此,设置在支承部分33上的抽吸衬垫31和海绵轴环32也可类似地沿直线移动方向和相反的直线移动方向移动,并以上述的方式枢转。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板传输机构3和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中,当抽吸衬垫31通过抽吸保持在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的支承层侧的一端部的周围(即,图2所示的状态A)时,支承部分33的枢转角应控制得使抽吸衬垫31垂直于储存在盒子内的板P,且整个板传输机构3沿相反的直线移动反向移动。然后,在状态A,当通过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的驱动使直线移动基座34沿直线移动方向移动时,支承部分33沿上述传输转动方向以根据直线移动方向的位置的预定的转动角转动,板P的端部夹在传输辊子51与52之间(即,图2所示的状态B)。在状态B中的板传输机构3中,控制支承部分33使其处于直立位置(即,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朝上),且通过一对固定在板供应装置1的主单元的侧表面上的海绵轴环导向轨道61使海绵轴环32被导向到一预定的位置。相继地,在状态B中,被传输的板P由抽吸衬垫31、海绵轴环32以及导向件6支承。关于板P如何被支承的详细的描述将在下文中给出。
参照图4至6,更详细地描述板传输机构3的结构。图4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结构的侧视图,其中,组成直线移动基座34a的背板345a的一部分被移去,且直线移动基座34a用阴影区域表示,以解释直线移动基座34a与其它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5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结构的侧视图,其中,全部的直线移动基座34a被略去,而图6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结构的立体图,其中,略去直线移动基座34a的一部分。在图4至6中,板传输机构3处于支承部分33位于直立位置的状态中,且主要示出了构成一对元件(即,在图2所示的前侧上的诸元件)的一侧的一部分。
在图4至6中,直线移动基座34a构造成使多个板样件结合在一起,并包括侧板341a和342a。一顶板343a、一底板344a以及一背板345a。具有固定在其上的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的连接支柱346连接于顶板343a和背板345a,由此,如上所述,直线移动基座34a和34b的位置得以固定。在图6中,连接支柱346和顶板343a、底板344a以及背板345a的一部分被略去。侧板341a和342a具有通过其间的直线轴41a,并带有设置在侧板之间的直线轴套411a。一连接件421a旋入在底板344a内,而同步带42a夹在底板344a与连接件421a之间。在此结构中,当同步带42a由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转动时,直线移动基座34a沿直线轴41a按照同步带42a的转动而移动。轴承347a和348a的外环固定在背板345a上,而驱动传输轴36和衬垫转动轴372a分别固定在轴承347a和348a的内环上。这种结构使驱动传输轴36和衬垫转动轴372a绕设置在直线移动基座34a上的轴承347a和348a的转动轴线转动。
在图5和6中,支承部分33包括衬垫杆331a和331b、压缩弹簧332a和332b、一衬垫安装板333、一衬垫框架334、一Delurine轴321、拉伸弹簧322a和322b、轮323a和323b、,以及海绵轴环支承板324a和324b。应注意到:衬垫杆331b、压缩弹簧332b、拉伸弹簧322b、轮323b、,以及海绵轴环支承板324b设置在板传输机构3的另一侧上,由于它们与图示在图中前侧上的对应物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它们在图中不再示出。
衬垫转动轴372a和372b固定在衬垫框架334的两侧。衬垫转动轴372a和372b具有分别固定在其上的驱动滑轮37a和37b,它们按照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的驱动而转动,因此,衬垫框架334可绕衬垫转动轴372a和372b枢转。衬垫框架334具有通过直线轴套335a和335b围绕两端穿过其侧表面的衬垫杆331a和331b,以便上下移动。衬垫安装板333固定在各衬垫杆331a和331b的一端上。围绕各衬垫杆331a和331b的另一端形成了一阻挡器来控制沿如图5和6所示的向上的运动。压缩弹簧332a和332b布置在衬垫安装板333与衬垫框架334之间,设置了衬垫杆331a和331b以用作轴。通过这些压缩弹簧332a和332b衬垫安装板333和衬垫杆331a和331b向上方偏置。
衬垫板333具有多个设置在其上的抽吸衬垫31,以便通过抽吸保持住板P。抽吸衬垫31相对于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布置在一合适的位置上。抽吸衬垫31各具有一乳头状突出,以便与一软管(未示出)连接,软管的连接通过一由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控制的电磁阀与一真空泵连通。因此,负压通过对应的软管供应到抽吸衬垫31,且负压由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控制。可根据抽吸衬垫31通过抽吸保持的板P的尺寸,使抽吸衬垫31沿衬垫阵列方向移动(图3A中的向上—向下方向)。应注意到:在图6中,为了图示起见,抽吸衬垫3 1的结构已被简化。
海绵轴环支承板324a和324b固定连接于衬垫安装板333的两端。海绵轴环支承板324a和324b各具有一基本上呈椭圆形开口,其纵向沿图5中的向上—向下方向延伸。具有多个设置在轴上的海绵轴环32的Delurine轴321穿过海绵轴环支承板324a和324b的开口,以便上下移动,同时约束在开口之内。在Delurine轴321的两端设置轮323a和323b,以便独立于Delurine轴321枢转。拉伸弹簧322a和322b安装在Delurine轴321两端附近和海绵轴环支承板324a与324b之间,Delurine轴321相对于海绵轴环支承板324a和324b向下方偏置。因此,在正常状态下,Delurine轴321定位在海绵轴环支承板324a和324b的开口的最下部分(即如图5所示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海绵轴环32的周向表面定位在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的下面的一预定距离处(即在衬垫框架334的一侧)。在Delurine轴321定位在开口最高部分的情形中(即在衬垫框架334的相对侧),海绵轴环32的周向表面定位在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的上面的一预定距离处(即在衬垫框架334的相对侧)。
在具有这样一结构的支承部分33中,当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驱动时衬垫框架334根据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的驱动而围绕衬垫转动轴372a和372b枢转,因此,通过衬垫框架334的两个衬垫杆331a和331b也互相协调地枢转。因此,抽吸衬垫31和海绵轴环32通过固定在衬垫杆331a和331b上的衬垫安装板333而互相连接,它们也围绕衬垫转动轴372a和372b互相协调地枢转。此外,由于衬垫转动轴372a和372b分别设置于直线移动基座34a和34b,所以,当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驱动时抽吸衬垫31和海绵轴环32也可根据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的驱动而沿直线移动方向或相反直线移动方向移动。压缩弹簧332a和332b根据衬垫安装板333施加的载荷拉伸和收缩,因此,衬垫杆331a和331b可根据载荷沿衬垫杆331a和331b穿过衬垫框架334的方向上下移动。海绵轴环32可根据施加到轮323a和323b上的应力上下移动。在板P的传输过程中,由这些机构执行的操作的详细的描述将在下文中给出。
接下来,参照图7,描述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的结构。图7是示出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的结构的方框图。
在图7中,一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包括删除一CPU(中央处理单元)和诸存储单元,如一ROM的存储单元。对于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可输入图像数据PD、板信息PI和一误差信号ES等。图像数据PD是一图像,该图像在图像记录装置8内将被记录在一板P上,板信息PI包含关于板P的各种信息(例如,板的尺寸、厚度、,以及数量),而误差信号ES从设置在图像记录装置8和板供应装置1内的传感器送出。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根据上述的输入将下列信号输出到板供应装置1内: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和用来驱动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的直线移动驱动方向信号DS以及用来规定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的转动驱动型式的转动驱动型式技术规格信号(rotation drive patternspecification signal)RI。上述处理操作的详细描述将在下文中给出。
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通过一直线移动驱动电机驱动器451根据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和直线移动驱动方向信号DS而被驱动。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包括一存储单元和一用来产生转动驱动脉冲RP的电路,以便根据供应到直线移动驱动电机驱动器451的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和直线移动驱动方向信号DS,以预定的操作型式驱动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包括一直线移动位置计数器111、一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一双稳态振荡器113以及一AND线路114。
具体来说,直线移动位置计数器111包括一可逆计数器。直线移动位置计数器111根据从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输出的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和直线移动驱动方向信号DS计算当前直线移动驱动的脉冲数量,从计数结果计算在板传输机构3内的直线移动的方向的当前位置地址,然后输出直线移动位置地址信号AD。直线移动位置地址信号AD以10比特信号指示板传输机构3的位置地址。
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是一由普通使用的ROM或RAM组成的存储单元。在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中预先储存多个转动驱动型式表,各描述与直线移动位置地址相关的转动驱动操作。图8示出一储存在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内的示范的转动驱动型式表。转动驱动型式表是一数据表,描述是否致动与所有可能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相关的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通过1比特的转动驱动型式数据,板传输机构3可位于所述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例如,在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被致动在一给定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的情形中,转动驱动型式数据“1”赋予给定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在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未被致动在一给定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的情形中,转动驱动型式数据“0”赋予给定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还可这样定义:转动驱动脉冲(在下文中描述)将不产生在转动驱动型式数据读数“1”的任何直线移动位置地址。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储存各种转动驱动型式表,它们根据被传输的板P类型(例如,尺寸、厚度以及材料)、剩余板P的数量、传输操作以及抽吸操作而进行准备的。这些转动驱动型式表可根据从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输出的转动驱动型式技术规格信号RI进行选择。根据由转动驱动型式技术规格信号RI规定的转动驱动型式表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输出转动驱动型式数据RFD(“1”或“0”),它对应于直线移动位置地址信号AD。储存在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内的转动驱动型式表可根据用户输入进行修改,该输入通过一输入装置(未示出)而形成。例如,在供应一新颖板的情形中,可添加与这样的板相一致的新的转动驱动型式表。在改变板P沿其被传输的路径的情形中,转动驱动型数据只相对于给定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进行更新。
双稳态振荡器113是一具有两个稳定状态的电子线路。通过联系这“0”和“1”的两个状态,双稳态振荡器113可保持1比特的信息。在双稳态振荡器113中,根据从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中输出的信号两个状态交替地变化。因此,如果与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同步地从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输出的转动驱动型式数据RFD是“1”,则双稳态振荡器113输出“1”作为双稳态信号FF,而如果转动驱动型式数据RFD是“0”,则双稳态振荡器113输出“0”作为双稳态信号FF。
AND线路114比较双稳态信号FF和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仅当FF和DP的输入均为“1”(高)时才输出“1”。这就是说,AND线路114只输出双稳态信号FF是“1”的那些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而去除双稳态信号FF是“0”的那些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图9是一示出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双稳态信号FF以及从AND线路114输出的转动驱动脉冲RP之间关系的图。如图9所示,从AND线路114输出的转动驱动脉冲RP只由双稳态信号FF是“1”的那些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组成。当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在一直线移动位置地址被致动时,双稳态信号FF是“1”。即,转动驱动脉冲RP是这样一信号,它根据板传输机构3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来致动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并根据选择的转动驱动型式表而产生。
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根据直线移动驱动方向信号DS和从AND线路114输出的转动驱动脉冲RP,通过衬垫转动驱动电机驱动器353而驱动。
接下来,参照图10,描述通过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控制板供应装置1的操作的过程。图10是一示出由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执行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在图10中,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通过用户等的输入(步骤S1)获得关于板P的信息PI。板的信息PI包含这样的信息,例如尺寸(长度、宽度、厚度等)、储存在板供应装置1的盒子2内的板P的类型(材料、板制造商的名称等)以及最初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的数量。
然后,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确定一抽吸操作或一传输操作,在抽吸操作中一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被板供应装置1抽吸,在传输操作中一抽吸的板P通过板供应装置1朝向传输辊子51和52传输(步骤S2)。一般来说,抽吸操作是一沿相反直线移动方向的操作,其中,处于状态B的板传输机构3(如图2所示)移动到状态A所示的位置,而传输操作是一沿直线移动方向的操作,其中,处于状态A的板传输机构3(如图2所示)移动到状态B所示的位置。
随后,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确定一转动驱动型式,它根据板传输机构3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来使支承部分33枢转(步骤S3)。转动驱动型式确定后,根据步骤S1中获得的板的信息PI、步骤S2中确定的操作方向以及储存在盒子2内的当前余下的板P的数量(供应到盒子2的板P的数量,或将在步骤S7中计算的余下的板P的数量,将在下面予以描述)、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选择抽吸衬垫31沿优化路径移动的转动驱动型式。
参照图11和12,描述示范的转动驱动型式。图11示出一用于板传输机构3执行抽吸操作的情形的示范的转动驱动型式,而图12示出一用于板传输机构3执行传输操作的情形的示范的转动驱动型式。图11和12是两个曲线图,示出用于抽吸操作的转动驱动型式和用于传输操作的转动驱动型式之间的关系,其中,水平轴线代表衬垫直线移动位置(mm),它指明板传输机构3沿直线移动方向或相反直线移动方向的位置,而垂直轴线代表衬垫角(°),它指明支承部分33的枢转角。在图11和12中,如图2所示的处于状态B的板传输机构3的位置被认为是初始位置(其中,衬垫直线移动位置是0mm,衬垫角是0°),而处于状态B的支承部分33沿顺时针方向枢转时角度增加。
在图11中,抽吸操作执行如下。首先,处于状态B的板传输机构3沿相反直线移动方向移动,而不枢转支承部分33(状态B→状态C)。接下来,处于状态C的板传输机构3进一步沿相反直线移动方向移动,然后支承部分33沿顺时针方向枢转,直到它接近板P的抽吸角,由此,进入一准备状态(状态C→状态D)。然后,处于状态D的板传输机构3在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上执行一抽吸操作,且支承部分33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枢转,而板传输机构3沿相反直线移动方向移动,不允许现已接触板P的一端的邻近处的抽吸衬垫31的位置相对于板P移动(状态D→状态A)。
在图12中,传输操作执行如下。首先,支承部分33沿传输转动方向枢转,同时沿直线移动方向移动,这样,板P从盒子2中移去,而不使板P的另一端相对于储存在盒子2内的另一板P移动,因此,防止被取出的板P和储存在盒子2内的另一板P之间的摩擦(状态A→状态E)。处于状态A→状态E的抽吸衬垫31移动,以沿循一优化的路径,该路径随传输的板P的尺寸、厚度以及剩余的板的数量而变化。
现描述抽吸衬垫31沿其移动的优化路径。当板传输机构3从盒子2中取出板P时,需要防止发生在被取出的板P与另一板之间的摩擦。为此目的,被传输的板P的上端将沿循一略低于至少该参照路径的线路,其中,参照路径定义为一圆弧(例如,如图18所示的弧R1和R2),圆弧的半径是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的长度,而其中心是板的下端部。如果板P的上端沿循参照路径上方的一路线,则板P将被向上拖曳,因此,造成在板P和另一板之间的摩擦。
向下偏离参照路径的较佳的偏移量随板传输机构3的直线移动位置而变化。例如,在板P的一端刚好提离储存在盒子2内的另一板的状态中,向下的偏离量最好大于在其它直线移动位置的偏移量。这实现所谓的“分离操作”,通过略微地下推和弯曲取出的板P,以抖离粘连在被传输的板P的图像记录层侧的任何板。
此外,向下偏离参照路径的较佳的偏移量随被传输的板P的柔度(刚度)而变化。板的刚度由板的厚度、材料等确定。在具有高刚度的板P从盒子2取出的情形中,如果向下的偏离量太大,则致使板P返回到其平的状态的反作用力可变得大于抽吸衬垫31的抽吸力,导致抽吸衬垫31脱离板P。根据被传输的板,通过设定合适的偏离如上所述的参照路径的偏离量,即可获得板供应装置1所要设定的优化路径。
现描述一控制优化路径的实例,在该实例中,根据板P的长度相对于如图18所示的传输板P1和P2的情形控制优化路径。为了简化描述,假定被传输的板P的上端沿循上述的参照路径。
长度为L1的板P1借助于板传输机构3从盒子2中取出,这样,板P1的上端沿循一圆弧R1。抽吸衬垫31在点e0处抽吸储存盒子2内的板P1的上端。尽管图1 8的图示已被简化,以使抽吸衬垫3 1出现在板P1的上端处进行抽吸,但实际上抽吸衬垫31将略低于上端进行抽吸。在此状态中,板传输机构3定位在直线移动位置S0,而支承部分33相对于直线移动位置形成一角度θ0。然后,板传输机构3移动到直线移动位置S1,而板P1的上端从点e0移动到点e1。在此点上,支承部分33相对于直线移动方向形成一角度θ1。
长度为L2的板P2借助于板传输机构3从盒子2中取出,这样,板P2的上端沿循一圆弧R2。抽吸衬垫31在点e0处抽吸储存盒子2内的板P2的上端。在此状态中,板传输机构3定位在直线移动位置S0,而支承部分33相对于直线移动方向形成一角度θ0。然后,板传输机构3移动到直线移动位置S1。由于板P2以板P2的上端沿循圆弧R2的方式取出,所以,板P2的上端从点e0移动到点e2。在此点上,支承部分33相对于直线移动方向形成一角度θ2。即,当板传输机构3移动到直线移动位置S1时,对于传输板P2的情形的支承部分33的角度θ2不同于对于传输板P1的情形的支承部分33的角度θ1。通过这样控制沿直线移动方向板传输机构3的操作,以及根据板P的长度支承部分33的角度,板P的上端所沿循的路径发生变化。
接下来,支承部分33沿传输转动方向枢转,而处于状态E的板传输机构3进一步沿直线移动方向移动,由此,支承部分33的衬垫角变为0°(状态E→状态F→状态G)。当处于状态E的板传输机构3移动到状态F所示的位置时,被抽吸衬垫31抽吸的板P完全地提离盒子2。然后,当板传输机构3移动到状态G所示的位置时,支承部分33枢转而呈直立位置(即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向上)。此后,处于状态G的板传输机构3沿直线移动方向移动,而不枢转支承部分33,然后,在状态B板P的端部夹在传输辊子51和52之间(状态G→状态B)。
这样的转动驱动型式可根据下列因素预先确定,例如尺寸(长度、宽度、厚度等)、板P的类型(材料、板制造商的名称等)、板传输机构3的操作方向以及当前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的余量,这样,抽吸衬垫可沿对应的优化路径移动。在步骤S3,根据板的信息PI、操作方向以及板P的余量,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从各种转动驱动型式中选择一优化的转动驱动型式。如上所述,包含这些转动驱动型式的转动驱动型式表(见图8)预先存储在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内。
回过来参照图10,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输出转动驱动型式技术规格信号RI到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如在步骤S3所确定的,将包含转动驱动型式的转动驱动型式表通知到板供应装置1(步骤S4)。响应于在步骤S4的转动驱动型式技术规格信号RI,如上所述,选择被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112使用的转动驱动型式表。
接下来,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将用来驱动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的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和直线移动驱动方向信号DS,输出到直线移动驱动电机驱动器451和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还将直线移动驱动方向信号DS输出到衬垫转动驱动电机驱动器353(步骤S5)。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根据步骤S2确定的操作,输出直线移动驱动方向信号DS。在抽吸操作的情形中,通过控制上述的负压泵和电磁阀(例如,在状态D中开始供应负压),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从预定的直线移动位置开始供应预定水平的负压到抽吸衬垫31。
如上所述,响应于输出到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的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和直线移动驱动方向信号DS,根据在步骤S3确定的转动驱动型式,一与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同步的转动驱动脉冲RP产生在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内,然后,转动驱动脉冲RP输出到衬垫转动驱动电机驱动器353。因此,直线移动驱动电机45通过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的控制而被驱动,根据与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同步选择的转动驱动型式而驱动衬垫转动驱动电机35。
然后,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确定板传输机构3(其操作当前已受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所控制)是否已经到达操作的结束(步骤S6)。这种确定可以这样的方式来实施:通过为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记数,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计算当前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然后,在当前直线移动位置地址与设定为终点地址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之间进行比较。或者,可在板供应装置1中设置位置传感器(未示出),它用来探测板传输机构3已经到达直线移动方向的终点位置,以及相反直线移动方向的终点位置,这样,根据位置传感器的输出可作出上述确定。如果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确定板传输机构3已经到达操作的终点,则前进到下一步骤S7的处理。在传输操作的情形中,通过控制负压泵和电磁阀,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终止对抽吸衬垫31的负压供应。另一方面,如果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确定板传输机构3还未到达操作的终点,则继续进行步骤S5的处理。
在步骤S7,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计算放置在板供应装置1的板供应位置上的盒子2内的板的余量。具体来说,执行该计算是从初始供应的板数量中减去由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执行的操作过程的数量(即,已经供应到图像记录装置8的板P的数量),上述初始供应的板数量是由步骤S1中的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获得的板的信息PI所指明的。
然后,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确定是否结束从板供应装置1中将板P供应到图像记录装置8(步骤S8)。
如果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确定板P的供应继续,则处理返回并继续步骤S2。如果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确定结束板P的供应,则根据此流程图结束处理过程。
如上所述,板供应装置控制部分11可以预定的转动驱动型式并结合板传输机构3的直线移动操作来枢转支承部分33,而不需规定支承部分33的转动位置。也在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中,仅通过控制沿直线移动方向和相反直线移动方向的驱动脉冲可控制转动,不需规定支承部分33的转动位置。
参照图13至16,描述在传输操作过程中板传输机构3的抽吸衬垫31、海绵轴环32以及支承部分33的操作。图13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抽吸储存在盒子2中的板P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4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一状态的侧视图,其中抽吸衬垫31通过抽吸而保持住板P,且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向上;图15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一状态的侧视图,其中如图14所示状态的海绵轴环32被海绵轴环导向轨道(sponge collar guide rail)61导向;而图16是示出板传输机构3的一状态的侧视图,其中如图15所示状态的板P夹在传输辊子51和52之间,并且终止了供应到抽吸衬垫31上的负压。在图13至16中,为了简化描述,略去直线移动驱动机构4和直线移动基座34,仅示出在一侧上(即在如图2所示的前侧上的元件)的那些元件。
在图13中,在板传输机构3中支承部分33的枢转角这样进行控制:抽吸衬垫31垂直于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而抽吸衬垫31通过抽吸保持在板P的支承层侧的端部周围。这里,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向上且支承部分33位于直立位置的角是0°,而如图13所示的抽吸衬垫31的角是θd。由于板P储存在盒子2内,所以,θd>90°。在此点上,抽吸衬垫31、衬垫杆331、衬垫安装板333以及海绵轴环支承板324的总重量(下文中、,称之为“衬垫重量Wpd”)、海绵轴环32、Delurine轴321、轮323的总重量(下文中、,称之为“海绵轴环Ws”)以及诸拉伸弹簧322的总重量W322都沿一个方向施加,这样,衬垫杆331a和331b相对于衬垫框架334朝板P侧移动(下文中称之为“拉伸方向”,而相对的方向在下文中称之为“收缩方向”)。此外,压缩弹簧332a和332b的组合的弹性力(下文中称之为“压缩力F332”)也沿拉伸方向作用,因此,衬垫杆331a和331b移动到一点上,在该点上形成在衬垫杆331a和331b的另一侧上的阻挡器和衬垫框架334互相接触。
海绵轴环重量Ws沿拉伸方向施加于拉伸弹簧322a和322b。然而,通过如下设定拉伸弹簧322a和322b的组合拉力(下文中称之为“拉力F322”):
F322>Ws sin(θd-90°)                          (1)海绵轴环32设置在板P的相对侧上的海绵轴环支承板324a和324b的开口内。
通过如上所述的支承部分33的操作,当板传输机构3开始执行对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的抽吸操作时,首先,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接触于板P,因此,可在板P上实施稳定的接触和抽吸操作。此外,在板传输机构3在抽吸衬垫31已经接触板P之后进一步沿相反直线移动方向移动的情形中,压缩弹簧332a和332b被压缩,由此,可减小施加到板P上的力。
在图14中,在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向上,抽吸衬垫31通过抽吸保持住板P(即抽吸衬垫31的角为0°)的情形中,板P因为其自身重量而发生弯曲,因此,板P被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和海绵轴环32的周缘表面所支承。在此点上,衬垫重量Wpd、海绵轴环重量Ws、拉伸弹簧322的重量W322以及板P的重量Wp都以沿衬垫杆331a和331b的收缩方向的力施加作用力。另一方面,压缩弹簧332的压缩力F332沿拉伸方向作用。因此,衬垫杆331a和331b保持沿收缩方向移动,直到它们达到一点,此时,它们各自的重量和压力得到平衡,即,该点满足下列关系式:
F332=Wpd+Ws+W332+Wp...               (2)海绵轴环重量Ws的一部分和板P的重量Wp的一部分进一步沿收缩方向施加于拉伸弹簧322a和322b。因此,海绵轴环32放置在板P的相对侧上的海绵轴环支承板324a和324b的开口内。
在图15中,当处于如图14所示状态的板传输机构3以支承部分33的一恒定的角度(a constant angle of the support section 33)沿直线移动方向移动时,轮323a和323b沿一对固定在板供应装置1的主单元的侧表面上的海绵轴环导向轨道61被导向,由此,处于如图14所示状态的轮323a和323b沿海绵轴环支承板324a和324b的开口向上方移动(即沿着从衬垫框架334向外的方向)。通过轮323a和323b的运动,具有轮323a和323b设置在其上的Delurine轴也向上方移动。因此,设置在Delurine轴321上的多个海绵轴环32向上方移动。这里,板P的重量Wp通过海绵轴环32、Delurine轴321以及轮323a和323b被一对海绵轴环导向轨道61接纳。拉伸弹簧322a和322b的张力F322沿衬垫杆331a和331b的伸展方向作用。此外,包括板P自重和致使弯曲的板P返回到其平态的力的总的力(下文中称之为“板反作用力Fp”)沿衬垫杆331a和331b的伸展方向作用在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上。因此,处于如图14所示状态的衬垫杆331a和331b保持沿伸展方向移动,直到它们到达一点上,此时,它们各自的重量和力平衡,即,该点满足下列关系式:
F332+F322=Wpd-Fp...             (3)
这里,较佳地设定压缩弹簧332的压缩力F332、拉伸弹簧322的张力F322、海绵轴环导向轨道61的位置以及支承部分33的相对的尺寸,以使Delurine轴321放置在海绵轴环支承板324a和324b的开口的中间位置上。
在图16中,当处于如图15所示状态的板传输机构3进一步沿直线移动方向以支承部分33的一恒定的角度移动,且轮323a和323b通过海绵轴环导向轨道61的水平部分的导向而移动时,板P的一端bei夹在传输辊子51和52之间。然后,在图像记录装置控制部分83的控制下,终止对抽吸衬垫31供应。这里,板P的重量Wp通过海绵轴环32、Delurine轴321以及轮323a和323b被传输辊子51和52以及一对海绵轴环导向轨道61接纳。板P的板反作用力Fp不作用在衬垫杆331a和331b上,因为抽吸衬垫31没抽吸板P。另一方面,拉伸弹簧322a和322b的张力F322沿衬垫杆331a和331b的伸展方向作用。因此,衬垫杆331a和331b保持移动,直到它们到达一点上,此时,它们各自的重量和力平衡,即,该点满足下列的关系式:
F332+F322=Wpd...             (4)。
这里,由于板的反作用力Fp不作用在衬垫杆331a和331b上以使它们沿伸展的方向移动,所以,处于如图15所示状态的衬垫杆331a和331b沿收缩方向移动。即,尽管附连在轮323a和323b和海绵轴环32上的Delurine轴321连续地处于被海绵轴环导向轨道61导向的状态下,但其它的元件(即抽吸衬垫31、衬垫杆331、衬垫安装板333以及海绵轴环支承板324)沿收缩方向移动。因此,当终止供应负压时,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与板P脱离。因此,当传输辊子51和52将板P传输到图像记录装置8时,可防止板P与抽吸衬垫31的抽吸表面相接触。此外,通过调整弹簧的模量和压缩弹簧332和拉伸弹簧322的尺寸以满足上述的表达式(1)至(4),可容易地实现支承部分33的上述的操作。
如上所述,当从盒子中取出板并将该板传输到图像记录装置时,板供应装置1允许支承部分33进行操作,以使支承部分33的枢转角沿循一基于被传输的板P的类型的优化路径,因此,可防止被传输的板P遭到损坏,并防止正传输的板P跌落。因此,在储存在盒子2内的诸板P之间不需设置用来防止板之间摩擦的纸片,因此,减少在板之间交替地提供纸片所需要的人、时数,因此,从盒子2中取出纸片的机构可从板供应装置1中撤去,由此,实现成本大幅度的降低。此外,就支承部分33的枢转操作的控制来说,不必控制支承部分33的枢转位置,而转动驱动脉冲RP可容易地产生,以便与从图像记录装置8的控制部分输出的直线移动驱动脉冲DP同步。而且,在板供应装置1中,当一储存在盒子2中的板P通过抽吸保持住时,只有抽吸衬垫31与传输的板P相接触,且当板P通过传输辊子51和52传输时,抽吸衬垫31不接触于板P。因此,可进一步防止传输的板P发生损坏,从而达到板P的稳定的传输。
板供应装置1可将板P供应到各种图像记录装置,例如,一外鼓扫描仪,其中,板P安装在记录鼓的外表面上,以及一内鼓扫描仪,其中,板P安装在记录鼓的内表面上。
在上述的描述中,放置在板供应装置1内的盒子2定位在一倾斜的位置上,但不用说,即使盒子2放置在水平方向上,也可实现本发明。
在本实施例中,盒子2用手工插入板供应装置1内,以及借助于盒子承载架任意地从板供应装置1中弹出。然而,盒子2可自动地从板供应装置1移出,例如,借助于一诸如公开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2000-351460(USP6341932)中的自动盒子移出装置。
此外,衬垫杆331和衬垫安装板333从衬垫框架334突出的长度可通过电机等进行调整。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储存在盒子2内的板P的数量变化很大,板P也可充分地被抽吸衬垫31所抽吸。在变化衬垫杆331和衬垫安装板333从衬垫框架334突出长度的情形中,最好根据这样的变化来改变直线移动驱动机构和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型式。
如果可变化衬垫杆331和衬垫安装板333从衬垫框架334突出的长度,则当板P从盒子2取出时,可有意地多次伸展或收缩衬垫杆331。因此,即使另一板P粘连在被取出的板P的背侧上,粘连的板P也可抖开。
多个型式表可包含这样一种型式,其中,转动角的变化程度是水平运动量的函数。
尽管本发明已经作了详细的描述,但上述的描述在所有方面都只是说明性而无限制形性。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设计出许多其它的改型和变体。

Claims (16)

1.一种板供应装置,它用来一个接一个地传输和供应一叠板,同时翻转各板的板面,该装置包括:
一用来储存一叠板的储存部分;
一板抽吸部分,它用来围绕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被传输的板的一端部进行抽吸;
一用来支承板抽吸部分的支承部分;
一直线运动驱动机构,它用来沿板的传输方向移动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
一转动驱动机构,它通过枢转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来转动由板抽吸部分抽吸的板,它独立于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沿板传输方向的运动;
一直线运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它用来控制板抽吸部分和直线运动驱动机构的操作;
一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它根据每单元支承部分沿板传输方向的运动量来调整转动驱动机构允许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枢转的枢转角;以及
一供应部分,它用来供应由板抽吸部分抽吸的板,并朝向另一设备装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调整枢转角,直到板从储存部分中移出,这样,板的端部沿循一偏离至少一个参照路径的路线,它是一圆弧,圆弧的中心是板的另一端部,而其半径是板朝向板的另一端部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通过调整枢转角来执行一分离操作,这样,在板的端部已刚好提升离开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另一板时的位置处的端部与参照路径的偏离量大于沿板传输方向的其它的位置处的端部与参照路径的偏离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调整枢转角,以使枢转角对每单元的支承部分沿板传输方向的运动量之比,在板从储存部分中移出前和移出后之间各不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直线移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产生用来驱动直线移动驱动机构的直线移动的驱动脉冲,并将直线移动驱动脉冲输出到直线移动驱动机构;以及
通过移去由直线移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产生的至少一个直线移动驱动脉冲,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产生用来驱动转动驱动机构的转动驱动脉冲,并将转动驱动脉冲输出到转动驱动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包括一转动驱动型式的存储器,在其中预先储存了转动驱动型式表,以与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板相一致,转动驱动型式表描述了是否沿板传输方向驱动与支承部分的直线移动位置地址相关的转动驱动机构;以及
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通过参照转动驱动型式表可重新得到关于是否驱动转动驱动机构的信息,所述转动驱动机构是关于使用直线移动驱动脉冲计算得到的直线移动位置的地址,如果转动驱动机构不驱动则产生转动驱动脉冲,对应于转动驱动的直线移动驱动脉冲可从转动驱动脉冲中移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可预先储存多个适于各自期待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板的转动驱动型式表;以及
通过指令直线移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可选择在产生转动驱动脉冲时用于选择转动驱动机构控制部分的转动驱动型式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动驱动型式表中,一从储存部分取出板的型式不同于朝向储存部分移动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的型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转动驱动型式表根据被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板的尺寸、类型,或其剩余的板数,预先储存在转动驱动型式存储器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支承部分通过压缩弹簧来支承板抽吸部分,以便能上下移动;以及
当板抽吸部分抽吸一储存在储存部分内的板时,板抽吸部分可借助于其重力和压缩弹簧的压力,沿从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的枢转中心向外的方向移动和定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用来支承板的辊子部分,它通过拉伸弹簧设置在板抽吸部分内,以便上下移动;以及
用于导向的辊子导向轨道,当取出被板抽吸部分和辊子部分支承的板到供应部分时辊子部分相对于枢转中心导向到一预定位置,
在此情形中,当取出板到供应部分时终止供应到板抽吸部分上的负压,借助于其自身的重力,板抽吸部分可沿朝向枢转中心向内的方向移动和定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储存部分包括一将板储存在倾斜位置上的盒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板传输方向是水平方向。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板可储存在盒子内,以使它们的图像记录层面向下;以及
板抽吸部分抽吸储存在盒子内的板的支承层,支承层是图像记录层的相对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供应部分供应从盒子中取出的板朝向一圆柱形记录鼓;以及
板围绕记录鼓的周长进行安装,使图像记录层面向外。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板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移动驱动机构包括:
水平延伸的直线轴;
沿直线轴移动的直线移动基座;以及
一用于使直线移动基座沿直线轴移动的电机,其中:
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放置成相对于直线移动基座可自由转动;以及
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一用来相对于直线移动基座转动板抽吸部分和支承部分的电机,它固定在直线移动基座上。
CNB2004100037144A 2003-01-30 2004-01-30 板供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80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22609A JP4076217B2 (ja) 2003-01-30 2003-01-30 刷版供給装置
JP2003022609 2003-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9181A true CN1519181A (zh) 2004-08-11
CN1288055C CN1288055C (zh) 2006-12-06

Family

ID=32951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371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8055C (zh) 2003-01-30 2004-01-30 板供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64151B2 (zh)
JP (1) JP4076217B2 (zh)
CN (1) CN1288055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9769A (zh) * 2009-09-18 2011-04-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8408442A (zh) * 2018-01-12 2018-08-17 北京印刷学院 一种纵向输纸装置
CN110040564A (zh) * 2019-04-23 2019-07-23 杭州君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图像管理打印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4113B2 (ja) * 2005-08-30 2010-06-16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刷版供給装置
US20070138733A1 (en) * 2005-12-16 2007-06-21 Chris Gray Pick mechanism
JP4757222B2 (ja) * 2007-03-30 2011-08-24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刷版供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6170A (en) * 1977-09-29 1979-05-22 Pako Corporation Stepper motor control
US4212263A (en) * 1978-11-15 1980-07-15 Tasope' Limited Printing plate processing machine
DE3610660C1 (de) * 1986-03-29 1987-04-16 Agfa Gevaert Ag Roentgenblattfilmkassetten-Beladegeraet
JPH03205235A (ja) * 1989-12-29 1991-09-06 Brother Ind Ltd 給紙装置における紙分離方法
JPH07251966A (ja) 1994-03-10 1995-10-03 Canon Inc 記録または読み取り装置、及びシート吸着装置
IL110467A (en) * 1994-07-26 1996-07-23 Scitex Corp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veying printing plates
JP3539646B2 (ja) 1995-03-03 2004-07-07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円筒内面走査装置
JPH0971348A (ja) 1995-06-30 1997-03-18 Keitsuu Pro:Kk 感光プレートの自動供給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6675712B2 (en) * 2002-04-05 2004-01-13 Agf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icking a single printing plate from a stack of printing plates
JP2004131223A (ja) 2002-10-09 2004-04-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材料枚葉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9769A (zh) * 2009-09-18 2011-04-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2019769B (zh) * 2009-09-18 2012-09-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8408442A (zh) * 2018-01-12 2018-08-17 北京印刷学院 一种纵向输纸装置
CN110040564A (zh) * 2019-04-23 2019-07-23 杭州君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图像管理打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64151B2 (en) 2008-04-29
US20040188915A1 (en) 2004-09-30
CN1288055C (zh) 2006-12-06
JP2004231365A (ja) 2004-08-19
JP4076217B2 (ja) 200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67C (zh) 续纸器
CN1228264C (zh) 玻璃板加工机械
CN1191749C (zh) 零件安装装置及其方法
CN1668178A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288055C (zh) 板供应装置
CN1656866A (zh) 对基板作业系统
CN101962127B (zh) 折叠纸自动进纸装置和方法
CN1942093A (zh) 电子元件组装装置
CN1270918A (zh) 输送装置
CN1387748A (zh) 元器件安装装置及方法
CN100534266C (zh) 电子零件安装装置
CN206848183U (zh) 全自动视觉检测装置
JP2002344200A (ja) 電気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CN1898045A (zh) 压力机中用于运输工件的传送机
CN1802736A (zh) 薄板状物的位移量检测方法和位移量修正方法
CN102774129A (zh) 印刷装置
US7581459B2 (en)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parts for supplying machines
JP4978600B2 (ja) 駆動力伝達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CN106679726A (zh) 全方位视觉检测取像装置
CN216188527U (zh) 一种机器人视觉系统控制滚筒料仓加料的柔性选料机
CN102651965A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方法
CN109911609A (zh) 一种自动收料输送机构
CN1243228C (zh) 棒状透镜阵列检测装置、棒状透镜阵列检测方法和传送装置
CN1422114A (zh) 芯片元件排列装置
CN1911662A (zh) 记录装置、被记录材料传送方法、液体喷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06

Termination date: 201501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