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5344A - 中继设备、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以及内容传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中继设备、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以及内容传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5344A
CN1505344A CNA200310117155A CN200310117155A CN1505344A CN 1505344 A CN1505344 A CN 1505344A CN A200310117155 A CNA200310117155 A CN A200310117155A CN 200310117155 A CN200310117155 A CN 200310117155A CN 1505344 A CN1505344 A CN 15053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portable terminal
request message
address
tru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17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0483C (zh
Inventor
Խұ����
越野真行
山田麻由
中村武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5053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53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048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048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4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s 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capabi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port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15Access to distributed or replicated servers, e.g. using bro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继设备、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以及内容传送系统。其包括一RAN连接接收单元、一IP包处理单元、以及一本地内容服务器。RAN连接接收单元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内容请求信息。当根据由RAN连接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而在一设置表中标识出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RAN标识符和IP地址时,IP包处理单元将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所标识的IP地址上。本地内容服务器将与内容请求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信息传送到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中继设备、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以及内容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设备、一种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以及一种内容传送系统,在该系统中移动终端和中继设备与包括有一RAN(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电网络相连。将各种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的内容服务器位于专用网络中,并与中继设备相连,且通过中继设备将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至今已提出了这样一种系统,即在该系统中移动终端通过网络来接收来自内容服务器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该内容服务器用于传送各种内容。在包括有一基本发送接收站和一基站控制器RNC的系统中,移动终端必须接收始终都是通过核心网络而从内容服务器传送来的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上述基站控制器遵照3GPP标准以作为RAN的一模式。
专利文献1:公开号为No.2001-265689的日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4至6,图1)。
然而,在该系统中,当独立安装RAN的操作者设置内容服务器以提供服务时,操作者必须使具有一核心网络的网络操作者进行设置以允许内容服务器与核心网络相连。因此,操作者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劳动来实现上述系统。
在上述系统中,要求移动终端始终都是通过核心网络接收来自内容服务器的感兴趣内容。因此,操作者不能未通过核心网络而提供将原始内容传送到其仅仅与RAN(尤其是RAN遵照3GPP)相连的移动终端的服务,而该RAN不与核心网络相连。
另外,在与互联网相连的移动终端和一般内容服务器之间所发送和所接收的数据相类似,总是通过核心网络来路由在移动终端与内容服务器之间所发送的和所接收的数据。因此,当移动终端接收来自上述内容服务器的感兴趣内容时,其用户必须根据所传送的数量来支付一定的费用。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观点而形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出了一种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以及一种内容传送系统,其允许与专用网络中的一网络相连的内容服务器通过与核心网络不同的专用网络而将感兴趣的内容传送到与一RAN相连的移动终端,该RAN尤其是遵照3GPP。
本发明可获得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移动终端和中继设备与包括有RAN(无线接入网络)的一无线电网络相连,并且位于专用网络中的且可传送各种内容的第一内容服务器与中继设备相连。当内容服务器通过中继设备将一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时,根据来自移动终端的一指令来设置这样一个表。该表包括有一个用于标识一信道的无线电连接标识符以及一个IP地址。通过上述信道来发送和接收移动终端与中继设备之间内容。通过IP地址,在中继设备与第一内容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内容。根据来自移动终端的指令,建立IP地址,然后从移动终端接收内容请求。当根据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而在所设置的表中标识了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无线电连接标识符和IP地址时,将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所标识的IP地址上。根据所传送的内容请求信息,通过中继设备将与内容请求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
根据如上所述的该申请的本发明,第一内容服务器通过专用网络中的网络将内容仅传送到与RAN相连的移动终端。此外,这除去了对下述操作者的需要,即该操作者安装第一内容服务器以进行设置以使第一内容服务器与广域网(核心网络)上的一网络相连。因此,操作者可减少要完成该系统的时间段。
在本发明中,位于广域网中的且可传送各种内容的第二内容服务器与中继设备相连。当根据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而不能在所设置的表中标识出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IP地址时,中继设备将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第二内容服务器。根据所传送的内容请求信息,然后第二内容服务器通过中继设备将所形成的与内容请求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
在这种情况下,当包含在从移动终端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中的地址是第二内容服务器的地址时,中继设备将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该地址。例如,当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地址是第一内容服务器的地址时,不能通过所述第二内容服务器来路由此内容请求信息,所述第二内容服务器根据所发送的数据量而收费。因此,当第一内容服务器的地址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时,操作者允许用户不必根据所发送的数据量来支付费用。
在上述的本发明中,当传送来自第一内容服务器的内容时,用户不用支付该内容的费用,并且当传送来自第二内容服务器的内容时,用户要根据内容量来支付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中继设备只收取从第二内容服务器传送来的内容的费用,所以第一内容服务器的操作者不需任何费用即可将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
在上述的本发明中,对包含在从移动终端所发送的内容请求信息中的源地址进行存储,并且当预定的时间段已经过去时,通过中继设备将内容发送到所存储的源地址上。在这种情况下,当预定时间段已经过去时,第一内容服务器可将感兴趣的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在过去至少被访问过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当通过无线电网络在中继设备与的移动终端之间设置无线电连接标识符时,将第一内容服务器的IP地址发送到移动终端。
最好是,中继设备向DNS服务器查询先前所存储的与第一内容服务器的名字相对应的目的地址。在这种情况下,中继设备将所接收到的来自移动终端的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从DNS服务器所获取的且与名字相对应的地址上。
提供了用于对第二内容服务器与中继设备之间的内容进行中继传输的第二中继设备。该中继设备设置了第二表,该表包括无线接入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所述的无线接入标识符用于标识一信道,通过此信道来发送和接收移动终端与中继设备之间的内容,所述第二标识符用于标识一信道,通过此信道,来发送和接收中继设备与第二中继设备之间的内容。一旦利用如上所述而设置的第二标识符而接收到来自第二中继设备的内容,中继设备可标识所形成的与所设置的第二表中的第二标识符相对应的无线电连接标识符,并且通过利用所标识的无线电连接标识符而将所接收到的内容发送到相关的移动终端。
中继设备设置一张表,此表包括有用于标识一信道的无线电连接标识符和IP地址。通过上述信道来发送和接收在移动终端与中继设备之间的内容。通过所述IP地址,发送和接收在中继设备与第一内容服务器之间的内容。一旦接收到包括有来自第一内容服务器的IP地址的内容,中继设备可标识所形成的与所设置的表中的IP地址相对应的无线电连接标识符,并且通过利用所标识的无线电连接标识符来将所接收到的内容发送到相关的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容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基站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设置内容请求信息的流程图;
图4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RAN标识符与CORE标识符间的对应关系的一表,上述RAN标识符和CORE标识符存储在对应表存储单元中;
图5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连接信息的内容的一表;
图6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本地内容服务器的IP地址的内容的一表;
图7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本地内容服务器名称与本地内容服务器的IP地址间的对应关系的一表;
图8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广告信息的内容和内容请求信息的内容的示意图;
图9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直到移动终端获得了来自本地内容服务器的内容信息为止的过程流程图;
图10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源IP地址与RAN标识符间的对应关系的一表;
图11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用于标识移动终端的IP地址的一表;
图12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帐目附加信息的内容的示意图;
图13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获得来自一般内容服务器的内容信息过程的流程图;
图14给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本地内容服务器自动的将内容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随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值得注意的是整个附图中的相同或相似部件和元件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省去了或简化了对相同或相似元件和部件的说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内容传送系统的基本结构)
参考附图,给出了对根据本发明的内容传送系统的详细说明。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内容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和基站控制器30与一RAN网络80内部(无线网络或专用网络)相连。位于内RAN网络80上的且用于传送各种内容的本地内容服务器40与基站控制器30相连。
在上述内容传送系统中,本地内容服务器40通过基站控制器30将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10。在该实施例中,该内容传送系统包括一移动终端10、一基站发送接收机站20、一基站控制器(中继设备)30、一本地内容服务器(第一内容服务器)40、一DNS服务器50、一网络控制器(第二中继设备)60、一般内容服务器(第二内容服务器)70、内RAN网络80、以及内CORE网络90。
移动终端10是这样的一设备,即该设备接收来自本地内容服务器40或一般内容服务器70的内容信息。该内容信息是由文本、图像等等所组成的广告信息。该内容信息包括一目的IP地址(IP地址用于标识移动终端10)等等。内容信息将被发送到该目的IP地址上。
基站发送接收机站20是这样的一设备,即该设备对在移动终端10与基站控制器30之间所传送和接收的数据进行中继传输。本地内容服务器40传送各种内容。该本地内容服务器40与专用网络上的网络80相连。
DNS服务器50是这样的一设备,即该设备将与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名称相对应的一IP地址发送到基站控制器30上以响应基站控制器30的查询,上述名称存储在基站控制器30中。该DNS服务器50与专用网络上的网络80相连。
在该实施例中,本地内容服务器40、DNS服务器50、以及基站控制器30与专用网络上的网络80相连。值得注意的是,然而,只有基站控制器30和基站发送接收机站20与构成RAN的一网络80相连。
基站控制器30是这样的一设备,即该设备对在基站发送接收机站20与网络控制器60之间所传送和接收的数据进行中继传输。此外,基站控制器30对在基站发送接收机站20与本地内容服务器40之间所传送和接收的数据进行中继传输。
图2给出了基站控制器30的内部结构方框图。如图2所示,基站控制器30包括一RAN连接接收单元31、一IP包处理单元32、一对应表存储单元33、一CORE连接发送单元34、一IP包发送单元35、一CORE连接接收单元36、一IP包接收单元37、以及一RAN连接发送单元38。该基站控制器30与专用网络上的网络80相连并与广域网上的网络90相连。
如图2所述,RAN连接接收单元31(接收单元)、IP包处理单元32(传送单元)、以及CORE连接发送单元34构成了可接收内送包的功能。CORE连接接收单元36、IP包接收单元37、以及RAN连接发送单元38构成了可接收外送包的功能。
RAN连接接收单元31是这样的一单元,即该单元使得RAN连接接收单元31与基站发送接收机站20之间进行通信连接。可形成通信连接的RAN连接接收单元31接收从移动终端10所发送的内容请求信息。
这里,内容请求信息是一指令以请求本地内容服务器40或一般内容服务器70的感兴趣的内容信息。该内容请求信息包括一IP地址和一目的地IP地址(本地内容服务器40或一般内容服务器70)等等。上述IP地址标识了发送该信息的移动终端10。上述目的地IP地址是内容请求信息将被发送到的地址。
当通过网络80而在基站控制器30与移动终端10之间设置了一RAN标识符时,IP包处理单元32将包括有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的一广告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10。移动终端10利用所接收到的广告信息来设置内容请求信息。移动终端10将所设置的内容请求信息发送到IP包处理单元32。
根据包含在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中的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该IP包处理单元32在对应表存储单元33中标识出与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对应IP地址的一IP地址。该IP包处理单元32将内容请求信息发送到与所标识的IP地址相对应的本地内容服务器40上。将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本地内容服务器40上,允许移动终端10获得来自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感兴趣的内容信息(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这里,对应表存储单元33存储多个RAN标识符(无线接入标识符)和多个IP地址,并且根据RAN标识符与IP地址相对应,上述多个RAN标识符可标识出用于在移动终端10与基站控制器30之间发送并接收数据的各个信道。上述多个IP地址用于在基站控制器30与本地内容服务器40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
此外,对应表存储单元33存储多个RAN标识符和多个CORE标识符(第二标识符),并且通过RAN标识符与CORE标识符相对应。上述多个RAN标识符可标识出用于在移动终端10与基站控制器30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各个信道。上述多个CORE标识符可标识出用于在基站控制器30与网络控制器60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各个信道。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来自移动终端10的指令,IP包处理单元32(表设置单元)设置RAN标识符以及与该RAN标识符相对应的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设置RAN标识符以及与该RAN标识符相对应的CORE标识符,并且使对应表存储单元33存储包括这些标识符的一表。
当IP包处理单元32不能标识出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时,该IP地址包含在对应表存储单元33中所存储的表中的内容请求信息中,那么IP包处理单元32将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一般内容服务器70上。
当IP包处理单元32接收到来自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包括有用于标识移动终端10的IP地址的内容信息时,该IP包处理单元32标识出一RAN标识符,利用所标识的RAN标识符将所接收到的内容信息发送到相关的移动终端10。其中上述RAN标识符与在对应表存储单元33中所存储的表中的IP地址相对应。
当IP包处理单元32接收到来自网络控制器60的包括有CORE标识符的内容信息时,该IP包处理单元32标识出一RAN标识符,利用所标识的RAN标识符将所接收到的内容信息发送到相关的移动终端10。其中上述RAN标识符与在对应表存储单元33中所存储的表中的CORE标识符相对应。
RAN连接发送单元38是这样的一单元,即该单元将IP包接收单元37所接收到的内容信息或CORE连接接收单元36所接收到的内容信息发送到基站发送接收机站20。当内容信息是从本地内容服务器40传送而来的,则RAN连接发送单元38执行不需对其内容收费的处理。当内容信息是从一般内容服务器70传送而来的,则RAN连接发送单元38执行要根据其内容信息量而收取费用的处理。
这里,对应表存储单元33还存储用于标识移动终端10的IP地址以及预先拥有移动终端10的用户的银行帐户。该IP地址与银行帐户相对应。
特别是,当收费时,RAN连接单元38标识出来自对应表存储单元33的与移动终端10的IP地址相对应的银行帐户。其中内容信息被传送到上述移动终端10上。该RAN连接发送单元38根据内容信息量而从所标识的银行帐户中扣除了费用。
CORE连接发送单元34是用于将RAN连接接收单元31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发送到网络控制器60的一单元。CORE连接接收单元36是用于接收来自网络控制器60的内容信息的一单元。IP包接收单元37是分别接收来自DNS服务器50或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或内容信息。
根据从基站控制器30传送而来的内容请求信息,本地内容服务器40通过基站控制器30将与内容请求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信息传送到移动终端10。
网络控制器是对在基站控制器30与一般内容服务器70之间所发送和接收的数据进行中继传输的一设备。一般内容服务器70是根据从基站控制器30传送来的内容请求信息而将与内容请求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信息传送到相关移动终端10的一设备。
该一般内容服务器70位于广域网中的网络90上并通过广域网中的网络90与网络控制器60相连。该一般内容服务器70和网络控制器60与广域网中的网络90相连。然而,网络控制器60和基站控制器30也与支持GTP(GPRS隧道协议)的网络90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内容服务器40可包括一个用于存储移动终端的IP地址的地址存储单元41。该IP地址包含在从移动终端10发送而来的内容请求信息中。当预定的时间段已经过去时,本地内容服务器通过基站控制器30将内容传送到存储在地址存储单元41中的IP地址上。
(利用内容传送系统来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
通过下述过程可实现基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内容传送系统的控制内容传送方法。
用于设置内容请求信息的过程
图3给出了用于设置内容请求信息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首先,移动终端10通过基站发送接收机站20和基站控制器30将用于通信连接的一连接请求发送到网络控制器60上(S100)。该连接请求是一请求信息,该请求遵照3GPP标准的激活PDP上下文请求信息。
该网络控制器60根据所接收到的连接请求来激活遵照3GPP标准的设置过程程序。该网络控制器60根据所激活的设置过程程序来设置网络控制器60、基站控制器30、基站发送接收机站20、以及移动终端10之间的一RAB(无线接入承载)。该RAB是一标识符用以标识一信道,通过此信道即可在移动终端10与基站控制器30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同时该RAB还是这样一个标识符,即可标识出在RAN网络80中所发送的和接收的IP包。
网络控制器60设置基站控制器30与网络控制器60之间的GTP。这里,GTP是一标识符用以标识在基站控制器30与网络控制器60之间所发送的和接收的IP包。
随后,如图4所示,基站控制器30形成了所设置的RAB的RAN标识符并形成了所设置的GTP的CORE标识符以使RAN-CORE对应表中的这些RAN标识符与CORE标识符之间相对应。
值得注意的是当在基站控制器30与网络控制器60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时,其通过利用CORE标识符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这里,图5给出了与RAN标识符相对应的连接信息的内容的一表。该连接信息包括“使用/不使用”、“发送广告信息”、“帐目”以及“其他”。字段“使用/不使用”标识了RAN标识符是否在使用,字段“发送广告信息”标识广告信息是否被发送到移动终端10。字段“帐目”标识了是否对与已传送广告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信息进行了收费。字段“其他”标识了其他信息。
如图5所示,当在上述S100的处理中设置了RAN标识符时,基站控制器30将字段“使用/不使用”设置为“正在使用”。此外,基站控制器30将字段“发送广告信息设置为“未发送”,因为基站控制器30仍未将广告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10。
随后,网络控制器60将用于标识已设置了RAB的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10,也就是说连接已建立(S110)。该信息是遵照3GPP标准的激活PDP上下文接收信息的信息。
基站控制器30参照其给出了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的列表的一表(参见附图6)。当未设置可用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时,基站控制器30从DNS服务器50中查询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
特别是,基站控制器30从对应表存储单元33中读取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名称。该基站控制器30访问与预定IP地址相对应的DNS服务器50。根据所读取的名称,该基站控制器30向DNS服务器50请求与该名称相对应的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S120),并且从DNS服务器50中获得了与该请求相对应的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S130)。基站控制器30使得对应表存储单元33可存储所获得的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参见图6)。
随后,基站控制器30利用上述所设置的RAN标识符而将包括有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的广告信息发送到相关的移动终端10(S140)。
这里,如图8所示,广告信息包括一“目的地IP地址”、一“源IP地址”、一数据类型(该类型确定了信息是否是广告信息)、以及一“数据段”。“目的地IP地址”标识了广告信息将发送到其上的移动终端10。“源IP地址”标识了发送广告信息的基站控制器30。“数据段”标识了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值得注意的是当设置了RAN标识符时由基站控制器30来设置上述“目的IP地址”。
移动终端10接收从基站控制器30发送而来的广告信息。移动终端10利用所接收到广告信息来设置内容请求信息。如下所述的,移动终端10利用所设置的内容请求信息而从本地内容服务器40或一般内服服务器70中获得感兴趣的内容信息。
这里,如图8所示,内容请求信息包括一“目的地IP地址”、一“源IP地址”、一数据类型(该类型确定了信息是否是内容请求信息)、以及一“数据段”。“目的地IP地址”标识了内容请求信息的目的地的IP地址(本地内容服务器40或一般内容服务器70的IP地址)。“源IP地址”标识了内容请求信息资源的IP地址(移动终端10的IP地址)。“数据段”标识了一内容标识符用以标识将被请求的内容信息。
(2)直到移动终端从本地内容服务器40中获得了与内容请求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信息为止的这样一个过程
图9给出了直到移动终端从本地内容服务器40中获得了与内容请求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信息为止的这样一个过程的流程图。在完成过程(1)之后执行该过程。
如图9所示,首先,移动终端10利用在过程(1)中所设置的RAN标识符而将内容请求信息发送到基站控制器30。该基站控制器30根据所接收到的来自移动终端10的内容请求信息来执行下述处理。
如图2所示,RAN连接接收单元31根据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来执行RAN协议控制处理,该RAN协议遵照诸如MAC(媒介接入控制)和RLC(无线链接控制)这样的3GPP标准。
该RAN连接接收单元31将已经过该处理的内容请求信息输出到IP包处理单元32。图10是给出了一表的内容的示意图。作为在过程(1)中所设置的RAN标识符的内容请求资源,该表与用于标识移动终端10的IP地址相对应。在上述过程(1)中,当将广告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10时,基站控制器30在上述表中设置用于识别移动终端10的IP地址以及所设置的RAN标识符,同时使其两者之间相对应,该表是存储在相应表存储单元33中。
已接收到来自RAN连接接收单元31的内容请求信息的IP包处理单元32标识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中的目的地IP地址(该IP地址用于标识移动终端10)。当在如图10所示的表中未设置所标识的目的地IP地址时,基站IP包处理单元32在上述表中设置所标识的目的地IP地址以及在过程(1)中所设置的RAN标识符,同时使得这两者之间相对应。
随后,当IP包处理单元32可获得了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其中该IP地址与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目的地IP地址一致时,IP包处理单元32将内容请求信息输出到IP包发送单元35。该IP包发送单元35将所输入的内容请求信息发送到相关的本地内容服务器40。根据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本地内容服务器40从内部的一数据库中获得与内容请求信息相对应的内容数据。该内容服务器40将包括有所获得的内容数据的内容信息发送到包含在上述内容请求信息中的资源的IP地址(移动终端10的IP地址)上(S210)。
同时,本地内容服务器40使得一存储器可存储包含在上述内容请求信息中的资源的IP地址(移动终端10的IP地址)以作为一地址记录(参见图11)。
这里,内容信息包括其包含有广告的内容数据、其传送内容数据的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源IP地址)、以及其接收内容数据的移动终端10的IP地址(目的地IP地址)。
此后,已接收到来自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基站控制器30执行下述处理。特别是,根据包含在所接收到的内容信息中的目的地IP地址,IP包接收单元37获得了与目的地IP地址相对应的RAN标识符(参见图10)(S220)。
当包含在所接收到内容信息中的源IP地址与预先设置的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相一致时,IP包接收单元37将包括有“不用付费”帐目信息的附加帐目信息添加到内容信息上,并将内容信息输出到RAN连接发送单元38。这里,如图12所示,附加帐目信息包括例如RAN标识符、帐目信息、其他控制信息、以及IP包。该帐目信息是用于标识该内容是否要收费的信息。
随后,RAN连接发送单元38执行MAC和RLC控制处理。同时,RAN连接发送单元38不需收取费用,因为在所输入的帐目附加信息中设置了“不用收费”(参见图5)(S230)。
该RAN连接发送单元38通过参照图10的表来标识与目的地IP地址相对应的RAN标识符。RAN连接发送单元38将涉及MAC和RLC以及内容信息的控制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10(S240)。根据包含在内容信息中的源IP地址,该移动终端10将用于标识内容信息已发送的确认信息发送到基站控制器30(S250)。该确认信息被构造成其可在RAN中进行传输的帧格式。
(3)直到移动终端10从位于内CORE网络90上的一般内容服务器70中获得了内容信息为止的这样一个过程
图13给出了直到移动终端10从位于内CORE网络90上的一般内容服务器70中获得了内容信息为止的这样一个过程的流程图。在过程(1)完成之后执行该过程。
首先,移动终端10利用在过程(1)中所设置的RAN标识符来将内容请求信息发送到基站控制器30(S300)。该基站控制器30执行与上述用于接收内送包的处理相类似的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当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IP地址是一般内容服务器70的IP地址时,IP包处理单元32将内容请求信息输出到CORE连接发送单元34。
该CORE连接发送单元34根据所输出的内容请求信息来参照RAN-CORE对应表(图4)并标识出与在过程(1)中所设置的RAN标识符相对应的CORE标识符(S310)。该CORE连接发送单元34利用所标识的CORE标识符来执行GTP协议处理并将包括有GTP控制信息的内容请求信息发送到网络控制器60(S320)。该网络控制器60将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发送到一般内容服务器70。
一般内容服务器70将与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信息发送到CORE连接接收单元36(S330)。该CORE连接接收单元36将所接收到的内容信息输出到IP包接收单元37。
特别是,CORE连接接收单元36通过参照图10的对应表而标识出与包含在内容信息中的目的地IP地址相对应的RAN标识符(S304)。此外,因为包含在内容信息中的源IP地址不是RAN中的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因此CORE连接接收单元36将附加帐目信息添加到内容信息中。该附加帐目信息包括被设置为“付费”的帐目信息以及所标识的RAN标识符。该CORE连接接收单元36将内容信息和附加帐目信息输出到RAN连接发送单元38。
根据包含在所输入的附加帐目信息中的RAN标识符,RAN连接发送单元38参照所形成的与RAN标识符相对应的连接信息并执行诸如MAC和RLC处理这样的处理以将内容信息传送到RAN中。
因为将所输入的帐目附加信息中的帐目信息设置为“收费”,因此RAN连接发送单元38根据内容信息的包大小来收费(S350)。该RAN连接发送单元38将所输入的内容信息转换成其可将内容信息传送到RAN中的帧格式,并且将其发送到移动终端10。
此后,与过程(2)中的处理相类似,已接收到内容信息的移动终端10将所接收到的内容信息的确认信息等等发送到一般内容服务器70。
(4)本地内容服务器40将内容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10而无需向移动终端10请求的过程
图14给出了地内容服务器40将内容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10而无需向移动终端10请求这样一个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本地内容服务器40参照由本地内容服务器40所管理的预定激活触发器所存储在其内的接入终端列表(参见图11)。
例如激活触发器包括一预定时间和一时间间隔等等。该时间间隔是当本地内容服务器40将内容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10的IP地址上的时间段。
该内容服务器40将内容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10的IP地址上,该IP地址包含在被参照的接入终端列表中(S400至S440)。该发送处理与过程(2)中的该处理相同,因此省略了对其的详细描述。
根据该申请的本发明,本地内容服务器40可将内容信息仅仅发送到移动终端10,该移动终端10通过专用网络中的网络80而与RAN相连。另外,对于操作者而言不必安装本地内容服务器以进行设置以允许本地内容服务器40与广域网中的网络90(CORE网络)相连。因此,操作者可减少实现该系统的时间段。
当包含在所接收到的来自移动终端10的内容请求信息中的IP地址是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IP地址时,IP包处理单元32将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IP地址。因此,不用通过与广域网相连的一般内容服务器70来路由内容请求信息,这样当通过广域网来路由内容请求信息时操作者可允许用户不必付费。
当对来自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内容信息进行传送时,RAN连接发送单元38不对该内容信息的收费。然而,当对来自一般内容服务器70的内容信息进行传送时,RAN连接发送单元38要根据内容信息量来收取费用。
因此,RAN连接发送单元38只收取从一般内容服务器70传送来的内容信息的费用,并且因此本地内容服务器40的操作者无需费用即可将内容信息传送到移动终端10。
当预定时间段已过去时,本地内容服务器40可将内容信息传送到在先前已请求接入的移动终端10上。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领会了本发明所披露的内容之后,在不脱离其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作出各种修改。

Claims (6)

1、一种中继设备,该设备与位于专用网络上的第一内容服务器相连并传送各种内容,将第一内容服务器所传送的内容中继传输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和中继设备与包括有一RAN(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电网络相连,该中继设备包括:
一表设置单元,根据移动终端的指令设置一表,该表包括一无线电连接标识符和一IP地址,该无线电连接标识符用于标识一信道,通过此信道即可在移动终端与基站控制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利用该IP地址可在中继设备与第一内容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内容;
一接收单元,该单元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内容请求信息;以及
一传输单元,当根据由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而在由表设置单元所设置的表中标识出无线电连接标识符以及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IP地址时,该单元将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IP地址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
位于广域网上并传送各种内容的第二内容服务器与中继设备相连,并且
当根据由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而不能在由表设置单元所设置的表中标识出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IP地址时,传输单元将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第二内容服务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对来自第一内容服务器的内容进行传送时,中继设备不收取该内容的费用,并且当对来自第二内容服务器的内容进行传送时,中继设备根据内容量来收取该内容的费用。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
当通过无线电网络而在中继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设置了无线电连接标识符时,中继设备将第一内容服务器的IP地址发送到移动终端。
5、一种用于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方法中移动终端和中继设备与包括有一RAN(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电网络相连,位于专用网络上的且传送各种内容的第一内容服务器与中继设备相连,并且第一内容服务器通过中继设备将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上,该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根据移动终端的指令设置一表,该表包括一无线电连接标识符和一IP地址,该无线电连接标识符用于标识一信道,通过该信道即可在移动终端与基站控制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利用该IP地址可在中继设备与第一内容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
第二步骤,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内容请求信息;
第三步骤,当根据在第二接收步骤中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而在由第一步骤所设置的表中标识出无线电连接标识符以及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IP地址时,将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IP地址上;以及
第四步骤,根据在第三步骤中所传送的内容请求信息,通过中继设备将所形成的与内容请求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
6、一种内容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系统中移动终端和中继设备与包括有一RAN(无线接入网络)的无线电网络相连,位于专用网络上的且传送各种内容的第一内容服务器与中继设备相连,并且第一内容服务器通过中继设备将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上,其中中继设备包括:
一表设置单元,根据移动终端的指令设置一表,该表包括一无线电连接标识符和一IP地址,该无线电连接标识符用于标识一信道,通过该信道即可在移动终端与基站控制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利用该IP地址可在中继设备与第一内容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
一接收单元,该单元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内容请求信息;以及
一传输单元,当根据由接收单元所接收到的内容请求信息而在由表设置单元所设置的表中标识出无线电连接标识符以及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IP地址时,该单元将内容请求信息传送到包含在内容请求信息中的IP地址上,并且
其中第一内容服务器根据从传输单元传送而来的内容请求信息而通过中继设备将所形成的与内容请求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传送到移动终端。
CNB2003101171555A 2002-12-04 2003-12-02 中继设备、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以及内容传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048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52170 2002-12-04
JP2002352170A JP4133274B2 (ja) 2002-12-04 2002-12-04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及びコンテンツ配信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5344A true CN1505344A (zh) 2004-06-16
CN1270483C CN1270483C (zh) 2006-08-16

Family

ID=32310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1715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0483C (zh) 2002-12-04 2003-12-02 中继设备、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以及内容传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63341B2 (zh)
EP (1) EP1427225B1 (zh)
JP (1) JP4133274B2 (zh)
CN (1) CN1270483C (zh)
DE (1) DE60323446D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8350A1 (fr) * 2006-04-14 2007-10-25 Zte Corporation Dispositif relais, système de distribution de contenu sans-fil à bande large et procédé de maintien et de distribution d'un tel contenu
CN100459695C (zh) * 2005-08-18 2009-02-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传输方法及其传输系统
WO2009117891A1 (zh) * 2008-03-26 200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1800946A (zh) * 2009-02-10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WO2010099717A1 (zh) * 2009-03-03 2010-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的入网方法及系统
CN101867872A (zh) * 2009-04-20 201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基站向中继节点转发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23804B (zh) * 2006-08-11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继的网络接入方法及系统及一种中继站
CN1964561B (zh) * 2006-11-28 2011-06-08 耿直 移动无线数据处理方法
CN102118869A (zh) * 2010-01-05 2011-07-0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于数据中继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CN101384073B (zh) * 2007-09-07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通过信道借用中继接入网络的方法
CN104541492A (zh) * 2012-05-11 2015-04-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域名系统查询的系统和方法
CN106850290A (zh) * 2017-01-22 2017-06-13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优化网络架构的方法及网络架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57419A (ja) * 2003-08-01 2005-03-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GB2416276B (en) * 2004-07-14 2009-06-17 Vodafone Plc Providing services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DE102006013872A1 (de) * 2006-03-23 2007-09-27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Übertragen von Daten
KR100796958B1 (ko) * 2006-06-22 2008-01-22 신가정 휴대 기기로 컨텐츠를 전송하는 ip 어댑터 및 이를이용한 컨텐츠 전송 방법
CN102123493B (zh) * 2008-03-26 2014-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注册方法及装置
US9686380B1 (en) * 2009-02-20 2017-06-20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ypassing internet traffic
US8982738B2 (en) 2010-05-13 2015-03-1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pparatus for content delivery for internet traffic and methods thereof
US9294895B2 (en) 2010-10-22 2016-03-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aching at the wireless tower with remote charging services
JP5717862B2 (ja) * 2010-10-22 2015-05-13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遠隔課金サービスを伴うコンテンツ・キャッシング
EP2695411A1 (en) * 2011-04-06 2014-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elivery of internet based service to user equipment
KR101904482B1 (ko) 2011-12-26 2018-10-08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콘텐트 전송 시스템, 그 시스템에서의 네트워크 중복 전송 트래픽 최적화 방법, 중앙 제어 장치 및 로컬 캐싱 장치
GB201201915D0 (en) * 2012-02-03 2012-03-21 Nec Corp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system
US9686226B1 (en) * 2014-05-15 2017-06-2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Domain name system (DNS) query response providing loop-back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to non-activa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DE112016002652T5 (de) * 2015-06-12 2018-03-01 Sony Corporation 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programm
WO2017098810A1 (ja) * 2015-12-07 2017-06-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BR112022019675A2 (pt) * 2020-04-01 2022-12-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realizados por um sistema de gerenciamento de rede e por uma função de gerenciamento de acesso e mobilidade, sistema de gerenciamento de rede, e, dispositivo de função de gerenciamento de acesso e mobilida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2664A (ja) * 1997-09-30 1999-04-23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基地局装置
JPH11113058A (ja) * 1997-09-30 1999-04-23 Toshiba Corp 基地局装置
JPH11113057A (ja) * 1997-09-30 1999-04-23 Toshiba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管理制御装置
JP3822997B2 (ja) * 1998-03-19 2006-09-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放送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US7025209B2 (en) * 1998-05-29 2006-04-11 Palmsour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internet access
KR100429182B1 (ko) * 1998-09-07 2004-06-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에이티엠백본망에서의이동통신패킷데이터네트워크및이동통신패킷데이터서비스제공방법
JP2001077773A (ja) * 1999-09-03 2001-03-23 Hitachi Ltd 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DE19948458A1 (de) * 1999-10-08 2001-04-19 Alcatel Sa Server zur Unterstützung des Aufbaus von Fernsprechverbindungen über ein IP Netz
JP2001169355A (ja) * 1999-12-09 2001-06-22 Ntt Docomo Inc 情報提供方法、移動通信網及び移動通信端末
JP2001265689A (ja) 2000-03-23 2001-09-2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利用権管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3563666B2 (ja) * 2000-03-30 2004-09-08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AU2000245676A1 (en) 2000-05-22 2001-12-03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nn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TE291317T1 (de) * 2000-06-26 2005-04-15 Cit Alcatel Adressierungsschema für ein ip basiertes funkzugriffsnetz
JP3810991B2 (ja) * 2000-08-02 2006-08-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サーバ及び無線回線制御装置
FI20001740A (fi) * 2000-08-02 2002-02-03 Nokia Networks Oy Tilaajasuhteen kautta saavutettavien palveluiden määrittäminen
JP3739260B2 (ja) * 2000-08-24 2006-01-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US7158497B2 (en) * 2000-08-31 2007-01-0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icro-mobility with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JP2002135350A (ja) * 2000-10-30 2002-05-10 Sony Corp データ配信方法、データ受信方法、端末状態通知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および通信端末
JP2002165262A (ja) * 2000-11-28 2002-06-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
JP4596208B2 (ja) * 2001-05-16 2010-12-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番組中継装置、番組中継方法、番組中継プログラム及び番組中継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
US7380022B2 (en) * 2001-12-28 2008-05-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wired data voice over IP data and wireless data through a common IP core network
US7489672B2 (en) * 2002-03-26 2009-02-1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RLA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RAN IP gateway and methods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9695C (zh) * 2005-08-18 2009-02-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传输方法及其传输系统
WO2007118350A1 (fr) * 2006-04-14 2007-10-25 Zte Corporation Dispositif relais, système de distribution de contenu sans-fil à bande large et procédé de maintien et de distribution d'un tel contenu
CN101395941B (zh) * 2006-04-14 2012-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装置、宽带无线内容发放系统及其内容维护与发送方法
CN101123804B (zh) * 2006-08-11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继的网络接入方法及系统及一种中继站
CN1964561B (zh) * 2006-11-28 2011-06-08 耿直 移动无线数据处理方法
CN101384073B (zh) * 2007-09-07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终端通过信道借用中继接入网络的方法
WO2009117891A1 (zh) * 2008-03-26 2009-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1547142B (zh) * 2008-03-26 201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1800946A (zh) * 2009-02-10 2010-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WO2010091591A1 (zh) * 2009-02-10 2010-08-19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800946B (zh) * 2009-02-10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
WO2010099717A1 (zh) * 2009-03-03 2010-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的入网方法及系统
CN101827451B (zh) * 2009-03-03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的入网方法及装置
US8625480B2 (en) 2009-03-03 2014-0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relay node to access a network
CN101867872B (zh) * 2009-04-20 2012-1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通过基站向中继节点转发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67872A (zh) * 2009-04-20 2010-10-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基站向中继节点转发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18869A (zh) * 2010-01-05 2011-07-0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于数据中继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CN102118869B (zh) * 2010-01-05 2015-01-2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于数据中继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CN104541492A (zh) * 2012-05-11 2015-04-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域名系统查询的系统和方法
CN104541492B (zh) * 2012-05-11 2018-03-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域名系统查询的系统和方法
CN106850290A (zh) * 2017-01-22 2017-06-13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优化网络架构的方法及网络架构
CN106850290B (zh) * 2017-01-22 2020-04-17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优化网络架构的方法及网络架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27225A3 (en) 2006-06-21
CN1270483C (zh) 2006-08-16
EP1427225B1 (en) 2008-09-10
US20040110484A1 (en) 2004-06-10
JP2004187045A (ja) 2004-07-02
EP1427225A2 (en) 2004-06-09
DE60323446D1 (de) 2008-10-23
US7363341B2 (en) 2008-04-22
JP4133274B2 (ja) 2008-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0483C (zh) 中继设备、控制内容传送的方法、以及内容传送系统
CN1232052C (zh) 能够选择低费用呼叫类型的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CN1254045C (zh) 访问权管理系统、便携式终端、网关和内容服务器
CN1453709A (zh) 把数据存储于存储装置的服务管理方法和实施服务的系统
CN1859445A (zh) 一种移动终端ip地址分配方法
CN1829345A (zh) 实现移动终端间数据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628330A (zh) 通信系统
CN1439969A (zh) 信息分配设备、系统和方法、信息终端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411667A (zh) 一个消息业务
CN1267433A (zh) 增强了移动性管理的分组数据无线电业务
CN1503474A (zh) 无线接入网络系统、无线接入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697456A (zh) 在具有多个接口的移动站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960565A (zh) 演进的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向演进的3g接入网络注册方法
CN1732661A (zh) 混合网络
CN1764138A (zh) 无线网络装置和使用该无线网络装置的通信方法
CN101075987A (zh) 一种传送消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01075886A (zh) 分布式内容计费方法和装置
CN1787611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770779A (zh) 对分配给移动站的ip地址进行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510960A (zh) 无线接入网络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控制服务器及数据服务器
CN1711785A (zh) 用于管理通信网络到移动终端的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437367A (zh) 移动网络中实现多播业务的方法
CN1738269A (zh) 同步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中继地址表与服务器地址池的方法
CN1656747A (zh) 信息处理系统
CN1374782A (zh) 信息提供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16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