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6950A - 移动式作业机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作业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96950A
CN1496950A CNA031327206A CN03132720A CN1496950A CN 1496950 A CN1496950 A CN 1496950A CN A031327206 A CNA031327206 A CN A031327206A CN 03132720 A CN03132720 A CN 03132720A CN 1496950 A CN1496950 A CN 1496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capstan winch
aforementioned
cantilever support
rea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327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2464C (zh
Inventor
花本贵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lco Cran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96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6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24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24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在配备绞盘和可自由起伏的悬臂的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构架上形成枢转支承悬臂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的左右一对悬臂支承构架、使绞盘的轴向方向的一部分内置于该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并支承绞盘的移动式作业机,其特征为,在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具备沿比内置的绞盘部分的最大直径部位直径小的小直径部分切口的开口部,借此提供一种具有不用将旋转后端半径扩大就能够充分支承绞盘和配重的旋转构架的移动式作业机。

Description

移动式作业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备有绞盘的移动式作业机。
背景技术
图8表示伸缩悬臂式起重机。上部旋转体52旋转自如地搭载于备有履带的下部行驶体51上。在该上部旋转体52上备有可自由起伏的伸缩悬臂53。54是悬臂53起伏用的起伏液压缸。
此外,分别利用从主卷绕绞盘55拉出的主卷绕索55a悬挂保持主吊钩55b,用从副卷绕绞盘56来的副卷绕索56a悬挂保持副吊钩56b。
由于在输送时悬臂53的外伸量很大,所以,要求将悬臂53及支承它的悬臂支承构架52a尽可能地配置在后方。另一方面,为了在狭小的工作现场保持良好的作业性能,则希望装置起重机的旋转后端的半径(从旋转中心到上部旋转体后端的距离)R尽可能地小。进而,从输送的观点出发,上述旋转体的横向宽度也受到限制。从而,不能确保足够的绞盘设置空间。
如特开2001-316080号公报,描述了一种为了节省空间,在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后构架),将绞盘(多个)在下段分左右配置两个,在上段配置一个的结构。
这样,在后构架上集中配置绞盘,进而在后构架的后端部的托架上搭载配重时,则要求后构架有足够的强度。
另一方面,在安装其长度超出后构架的宽度的绞盘时,必须在后构架上设置成为绞盘的最大直径的例如凸缘能够通过的开口。
因此,当搭载提升力更大的大直径绞盘时,其凸缘的直径也变大,上述开口的直径进一步增大而不能确保后构架的规定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在缩小旋转后端半径的同时也能够充分支承绞盘和配重的旋转构架结构的移动式作业机。
本发明的移动式作业机,具有以下的基本结构。即,下部行驶体,可自由旋转地搭载在该下部行驶体上并具有旋转构架的上部旋转体,可以自由起伏地搭载在该上部旋转体上的悬臂。进而,具有枢转支承悬臂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的、形成于旋转构架上的左右一对悬臂支承构架。在该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内置包含绞盘(多个)的最大直径部位的绞盘的轴向方向的一部分的同时,该悬臂支承构架具有沿着比绞盘的最大直径部位直径小的部位切口的开口部。
在本发明中,绞盘的最大直径的部位是绞盘的鼓轮的凸缘,设于绞盘鼓轮的侧部的制动装置,或者减速机的外周部中内置于旋转构架内并且成为最大直径的部位。换句话说,是在以绞盘鼓轮轴作为中心沿径向方向配置的机械部件中成为最大外径的部位。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支承绞盘的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例如在后构架上设置只有绞盘的小直径部分通过的开口部,所以后构架的强度更高,可以强化负荷的支承力。
附图说明
图1A、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伸缩式悬臂式起重机的旋转构架,图1A是其平面图,图1B是其侧视图;
图2A-2C表示连接到图1A,B的后构架上的拆装构架的结构,图2A是其背面图,图2B是其侧视图,图2C是其仰视图;
图3是表示将拆装构架连接到后构架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安装主卷绕绞盘和副卷绕绞盘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相对于绞盘的拆装构架及后构架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构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构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同时
图8是表示移动式起重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7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式作业机。它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1A、B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移动式作业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伸缩悬臂式起重机的旋转构架,图1A、B分别表示平面图、侧视图。
下面,一面参照图1B一面说明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1是伸缩悬臂。2是安装有该伸缩悬臂1的基端部1a的旋转构架。在该旋转构架2上搭载机器等而构成上部旋转体。上部旋转体可自由旋转地搭载到备有履带等移动机构的下部行驶体上。
旋转构架2具有一对悬臂支承构架2a、2a,底板2b,前后一对加强构架2c和2d。
所述一对悬臂支承构架2a、2a(下面有时简称为支承构架)以夹持悬臂基端部1a的方式以一定的间隔在左右平行地配置。该构架2a、2a如图所示,呈背面向后上方倾斜的从侧视图中观为大致的三角形的形状,有时称之为“A”构架。
底板2b设置在支承构架2a、2a的下部之间。
前后一对加强构架2c和2d在支承构架的前部中架设在两个构架2a、2a之间。
此外,在加强构架2d上设置旋转马达安装座3,图中未示出的旋转马达的小齿轮与下部行驶体侧的环形齿轮啮合。同时,在加强构架2c、2d的下面侧经由底板2b安装旋转轴承(图中未示出)。经由该轴承将上部旋转体的负荷传递到下部行驶体侧。
此外,在悬臂支承构架2a的后端部2e上,一体形成指向后方的由板构成的一对后构架2g、2g。
该后构架2g、2g向后方形成凸状并用作为骨架的加强构架2h加强。
在后构架2g、2g的上侧前后,配设安装主卷绕绞盘4用的凸起部5a、5b。同样地,在其下侧前后,配设安装副卷绕绞盘6用的凸起部7a、7b。进而,在凸起部7a的下侧附近及凸起部5b的后侧附近,配设后述的连接拆装构架10用的凸起部9a和9b。
在设于后构架2g、2g的上缘部的切口部A上配置主卷绕绞盘4。该切口部A位于主卷绕绞盘4的凸缘4a的车的宽度方向外侧,以部分沿主卷绕绞盘4的减速机的外周面B的方式形成圆弧状切口。
此外,在设于后构架2g、2g的下缘部的切口部C上配置副卷绕绞盘6。该切口部C位于副卷绕绞盘6的凸缘(直径尺寸大的大直径部分)6a的车的宽度方向外侧,以部分沿副卷绕绞盘6的减速机的外周面(直径尺寸小的小直径部分)D的方式形成圆弧状切口。
此外,2i是加强两个后构架2g、2g的下面部的加强筋,2j是将其中间部沿车的宽度方向连接的中间梁。此外,8是跨接两个凸出部5b、7b安装的加强板。这样,将绞盘搭载在旋转构架2的后部。
图2A~2C表示相对于上述后构架2g、2g的后端下部可拆装并与其连接的拆装构架的构成。图2A是其背视图,图2B是其侧视图,图2C是其底面图。此外,后构架2g和拆装构架10构成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
在该图中,拆装构架10形成L形,具有沿前后方向配置的一对侧板部10a、10a,将这些侧板部10a、10a的背面封闭地连接的后板部10b,以封闭侧板部10a、10a的底面的方式连接的底板部10c。进而,在侧板部10a的后方经由后板部10b,固定有用于安装图中未示出的配重(下面,有时简称为CW)的配重安装部11a、11a。
设于两个侧板部10a的上缘部的切口部E以在将拆装构架10连接到后构架2g上时与所述切口部C(参照图1B)对置的方式形成。同时,切口部E以一部分沿副卷绕绞盘6的减速机的外周面D(直径尺寸小的小直径部分)的方式形成圆弧状切口。
即,当该拆装构架10的切口部E和上述后构架2g的切口部C以从上下两侧夹持副卷绕绞盘6的减速机外周面D的方式配置时,构成后面所述的大致的圆形的绞盘开口部S(参照图3)。
此外,拆装构架10的安装孔10d与图1B所示的凸起部9a对应,安装孔10e与凸起部9b对应。
这里,10f是形成在后板部10b上的绞盘检查用开口。10g是形成在底板部10c上的绞盘检查用开口。
图3表示将上述拆装构架10连接到后构架2g、2g上的状态。
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和图1A,B或图2A~2C相同的结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3中,在使拆装构架10的安装孔10d与凸起部9a对应且安装孔10e与凸起部9b对应的状态下,通过将连接用销插入各安装孔和凸起部而将拆装构架10与后构架2g、2g连接成一整体。
在不安装CW的情况下,如果为了能够承受绞盘的重量及其张力而强化主卷绕或副卷绕绞盘4、6的安装用托架,即使没有后构架2g也能够支承旋转构架。但是,在搭载CW的情况下,通过配备后构架2g,形成可以减轻旋转构架2的重量并能进行支承的结构。因此,后构架2g的功能是很优异的。
此外,优选地,将后构架2g在悬臂支承构架2a的后部制成与该构架2a的宽度相同的宽度。这是因为从确保强度和刚性角度出发,是高效率的。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相对于支承构架2a的宽度将宽度缩小,从成为内侧的位置向后方延伸设置、反之在外侧将宽度展宽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采用将与支承构架2a连接部制成锥形连接等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拆装构架10将后构架2g的后端部与下端部连接并与后构架2g一体化。而且,拆装构架10位于副卷绕绞盘6的绞盘鼓轮6a的车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以一部分沿比其凸缘直径小的小直径部位D(参照图1B)、即副卷绕绞盘6减速机的外周面的方式延伸设置。因此,成一整体的后构架2g与拆装构架10可以形成只通过副卷绕绞盘6的减速机部分的绞盘开口部S。从而,提高后构架2g的强度,可以增强负荷支承力。
图4表示将主卷绕绞盘4和副卷绕绞盘6上下配置在提高强度的后构架2g、2g上的状态。
在主卷绕绞盘4的凸缘4a的两侧,在直径方向反向设置安装用托架12a、12b。这些托架12a、12b之一经由连接销13连接到后构架2g、2g的凸起部5a,其中的另一个经由连接销13连接到凸起部5b上。
在这种状态下,切口部A在凸缘4a的外侧并且前后通过比凸缘的直径小的小直径的部位,与形成于其下方的切口部C之间确保足够的距离L。
另一方面,对于副卷绕绞盘6,也和主卷绕绞盘4一样,设置安装用托架14a、14b。这些托架14a、14b之一经由连接销15连接到后构架2g、2g的凸起部7a,其中的另一个经由连接销15连接到凸起部7b上。
因此,副卷绕绞盘6,如上所述,在夹持后构架2g的切口部C和拆装构架10的切口部E的状态下配置。
此外,后构架2g、2g相对于悬臂支承构架2a具有阶梯差H并延伸设置。借此,可以扩张在后构架2g、2g的纵向方向的长度。其结果是,可以将主卷绕绞盘4和副卷绕绞盘6上下两级合理配置。
图5是从图4的箭头F-F方向观察时看到的向视图,示意地表示副卷绕绞盘6的安装状态。
绞盘一般地将绞盘鼓轮、减速机,油压马达,离合器,制动装置等单元化。对此,支承该绞盘的后构架,为了使之轻量化以及尽可能地将后构架配置在绞盘鼓轮的附近并可靠地并且高效率地支承加在绞盘鼓轮上的负荷,通常将其宽度设置得比绞盘的旋转轴的总长度短。
在图5中,副卷绕绞盘6是一种内置行星齿轮减速机和多板式的湿式制动装置的绞盘。该绞盘6,具有绞盘鼓轮6a,鼓轮轴6b,油压马达6c,离合器装置6d,减速装置6e。
该鼓轮6a备有成为最大直径部位的凸缘部。鼓轮轴6b配置在该鼓轮6a的轴心上。油压马达6c使该鼓轮轴6b旋转。离合器装置6d将该马达6c的输出在传递到鼓轮轴与不传递到鼓轮轴之间的状态切换。减速装置6e将该马达6c的输出减速并传递给绞盘鼓轮6a。
后构架2g、2g的端部在绞盘鼓轮6a的凸缘(大直径部分)6a′外侧(鼓轮轴的轴向方向的外侧)、且位于离合器装置6d给减速装置6e的上侧的外周面上。此外,鼓轮6a内置于构架2g、2g之间。离合器装置6d及减速装置6e位于比凸缘6a′的外径更靠近径向方向的中心侧的部位。
另一方面,拆装构架10的侧板部10a、10a位于鼓轮6a的外侧且在离合器装置6d及减速装置6e的下侧的外周面(小直径部分)上。
即,当令绞盘开口部s的最小尺寸为a,上述绞盘的大直径及小直径部分的直径尺寸分别为b、c时,设定成b>a≥c的关系。
借助这种结构,与在后构架上形成比该鼓轮6a直径大的开口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相比,可以提高后构架2g的强度。
这样,在旋转构架2上,形成沿比内置的绞盘部分的最大直径部位的小直径的部分切口的开口部S。
这里,所谓内置,指的是将绞盘的一部分配置在作为旋转构架2的主要强度构件的左右一对悬臂支承构架2a的几乎整个宽度内的状态。在图1A,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意味着绞盘鼓轮位于旋转构架2的后部的后构架2g、2g之间,马达驱动部,减速机等外装在突出到构架外侧的位置上的状态。该绞盘鼓轮构成绞盘轴向方向的一部分。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减速装置6e内置于绞盘鼓轮6a内(但是,一部分构成在绞盘鼓轮6a向轴向方向突出的小直径部分),油压马达6c的输出轴连接到该减速机6e上将其单元化的结构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以将拆装构架10从后构架2g卸下的方式构成。
与此相对,在将绞盘鼓轮和减速装置及油压马达串列连接,在绞盘鼓轮与减速装置之间可分割地设置绞盘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拆装构架,仅仅在后构架上设置大致圆形的绞盘开口部。
在这种情况下,从后构架2g的上方等开口部将绞盘结构部件内置于构架内,通过开口部S组装该各结构部件构成绞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绞盘开口部S和绞盘6之间设置间隙。不言而喻,也可以使后构架2g的端部与绞盘装置的小直径部接触的方式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绞盘本身也具有作为强度部件的功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刚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其绞盘开口部也设定成b>a≥c的关系。
此外,也可以使后构架2g、2g的切口部与拆装构架10的侧板部10a、10a接触安装托架14a、14a(参照图4)并闭塞开口部S的方式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与上面所述一样,可以使绞盘起着作为强度部件的作用。结果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刚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绞盘鼓轮内置于后构架2g内。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作为绞盘部分的离合器装置、减速装置,马达内置于后构架2g内,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绞盘鼓轮配置在后构架的外侧。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后构架的前后配置绞盘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从悬臂支承构架2a、2a的后端部2e指向后方设置后构架20。该后构架20(悬臂支承构件的后部)20通过将一对下侧后构架20a、20a和一对上侧后构架20b、20b(和各后构架都只表示眼前侧的一个)沿上下方向组合构成。
形成于下侧后构架20a、20a的半圆形的切口部20c、20d分别与形成于上侧后构架20b、20b同样的半圆形的切口部20c′、20d′对置。在将其组合时,形成圆形开口部K、L。
在开口部K、L分别配置主卷绕绞盘21,副卷绕绞盘22。
切口部20c和20c′沿主卷绕绞盘的减速机的外周面(直径尺寸小的小直径部分)切口,另一方面,切口部20d和20d′沿副卷绕绞盘的减速机的外周面(直径尺寸小的小直径部分)切口。同时,下侧后构架20a可拆装地连接到悬臂支承构架2a的后端部和上侧后构架20b上。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沿机体宽度方向同轴地配置是困难的、并且上下配置也困难的大直径绞盘,也可以紧凑地配置在后构架上。
此外,后构架20a和20b相对于悬臂支承构架2a、2a可拆装地构成。因此,在起重机移动时,将后构架卸下,可以缩短起重机的整个长度的同时,可以减轻起重机本身的重量。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将绞盘装置配置在后构架的前后的同时,将支承该绞盘装置的后构架经由连杆与悬臂支承构架2a、2a连接。
在该图中,从悬臂支承构架2a、2a的后端部2e指向后方设置后构架23。该后构架(悬臂构架的后部)23主要由一对后构架23a、23a,进而连接在其后方的另外的一对后构架23b、23b(全部构架均只表示眼前侧的一个),将后构架连接在悬臂支承构架2a、2a上的连杆23c、23c以及23d、23d(全部构架连杆均只表示出眼前侧的一个)构成。
在后构架23a上形成凹状切口部M,在后构架23b上形成相同的凹状切口部N。切口部M、N分别配置在主卷绕绞盘21,副卷绕绞盘22上。
此外,连杆23c和23d支承后构架23b的后部和前部的同时,具有关闭切口部M、N的上侧的开口的功能。
切口部M沿主卷绕绞盘21的减速机的外周面(直径尺寸小的小直径部分)的一部分切口。切口部N沿副卷绕绞盘22的减速机的外周面(直径尺寸小的小直径部分)的一部分切口。
在这种情况下,和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一样,即使是沿机体宽度方向同轴地配置是困难的、并且上下配置也困难的大直径绞盘,也可以紧凑地配置在后构架上。
此外,后构架23a相对于悬臂支承构架2a、2a可拆装地连接。后构架23b可拆装地连接到该后构架23a上。从而,可以单独地将主卷绕绞盘21、副卷绕绞盘22配置在后构架上。
此外,优选地为其结构经由连杆23c、23d将后构架23a、23b连接到悬臂支承构架2a、2a上。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即使通过绞盘将扭力传递给后构架23a、23b,也可以用该连接部分吸收扭力的优点。
如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通过将悬臂支承构架后部的绞盘安装部经由绞盘开口部可分割地构成,可以形成容易将内置于构架内的绞盘的一部分插拔的的开口部。借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向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组装绞盘的作业性能。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绞盘安装部沿前后方向分割的结构。不言而喻,只要是能够跨越开口部的结构,就可以沿横向方向分割。此外,也可以是可拆装地构成侧面的仅仅一部分的结构。在图7所示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成为从侧面观察时所看到的绞盘鼓轮的凸缘部以臂后构架及连杆重叠的方式被包围并内置在连接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的构架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将马达和减速机等以突出到绞盘滚轮的侧方的状态安装到外部。
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式作业机。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伸缩悬臂式起重机,也可以应用于格构悬臂式起重机,挖掘机,打桩机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在下部行驶体上搭载备有绞盘和可自由起伏的悬臂的上部旋转体,于该上部旋转体的旋转构架上形成枢转地支承悬臂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的左右一对悬臂支承构架,在以使绞盘的轴向方向的一部分内置于该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来支承绞盘的方式构成的移动式作业机中,其基本结构为,在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备有沿着比内置的绞盘部分的最大直径部位直径小的部分切口的开口部。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旋转构架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强化负荷支承力。
此外,在本发明中,其结构为由固定构架和相对于该固定构架可拆装地连接的拆装构架构成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通过将所述固定、拆装两个构架连接,形成上述开口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卸下拆装构架,通过单元化,可以将总长度比后构架的宽度长的绞盘简便地安装在旋转构架的后部上。
优选地,其结构为在固定、拆装两个构架被连接的状态下,沿绞盘的小直径的部分的外周形成大致圆形的开口部。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开口部的面积抑制到最小限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的强度。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可以将绞盘沿上下方向配置在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此外,也可以沿前后方向配置。
关于沿上下方向配置,由于利用上述基本结构可以提高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的强度,借此能够将绞盘沿上下方向配置在该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可以缩短旋转后端半径。
关于沿前后方向配置,可以将不能沿机体的宽度方向同轴地配置的大直径绞盘紧凑地配置在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上。
此外,在借助上述基本结构来确保规定强度的悬臂支承构架上,可以设置安装配重用的配重安装部。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借助上述基本结构能够提高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的强度,可以在悬臂支承构架后端部上设置安装配重用的配重安装部。
如上所述公开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Claims (6)

1.一种移动式作业机,包括:
下部行驶体;
可自由旋转地搭载在前述下部行驶体上的上部旋转体,该上部旋转体具有旋转构架;
可自由起伏地搭载在前述上部旋转体上的悬臂;以及
枢转支承前述悬臂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并形成于前述旋转构架上的左右一对悬臂支承构架,将包含绞盘(多个)的最大直径部位的绞盘的轴向方向的一部分内置于该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同时,该悬臂支承构架具有沿着比前述最大直径部位的直径小的小直径部位切口的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作业机,前述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由固定构架和相对于该固定构架可拆装地连接的拆装构架构成,在将所述两个构架连接时,形成前述开口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作业机,在将两个构架连接起来的状态下,沿前述绞盘的小直径部位的外周形成大致圆形的前述开口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作业机,前述绞盘沿上下方向配置在前述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作业机,前述绞盘沿前后方向配置在前述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作业机,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前述悬臂支承构架的后部的安装配重用的配重安装部。
CN03132720.6A 2002-09-30 2003-09-30 移动式作业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24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5726/02 2002-09-30
JP285726/2002 2002-09-30
JP2002285726A JP4016783B2 (ja) 2002-09-30 2002-09-30 移動式作業機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6950A true CN1496950A (zh) 2004-05-19
CN1262464C CN1262464C (zh) 2006-07-05

Family

ID=32025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3272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2464C (zh) 2002-09-30 2003-09-30 移动式作业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86547B2 (zh)
JP (1) JP4016783B2 (zh)
CN (1) CN1262464C (zh)
HK (1) HK106599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4998B (zh) * 2007-05-03 2012-09-05 帕尔芬杰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绞盘的调节机构及应用其的起重机臂和起重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53894B2 (en) * 2006-12-29 2013-01-15 St. Jude Med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Division, Inc. Catheter platfor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1327894B (zh) * 2007-06-22 2010-06-09 上海宝松重型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回转式起重机
KR100979429B1 (ko) * 2008-02-27 2010-09-02 볼보 컨스트럭션 이키프먼트 홀딩 스웨덴 에이비 건설기계의 상부프레임
EP2423149B1 (de) * 2010-08-24 2016-11-23 Manitowoc Crane Group France SAS Rüsten eines Hilfshubwerks an einem Mobilkra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86032A (en) * 1931-04-11 1932-11-01 Byers Machine Company Excavating machine
US2186372A (en) * 1936-03-11 1940-01-09 Koehring Co Collapsible a-frame structure for shovels, cranes, or the like
US2144760A (en) * 1937-01-11 1939-01-24 Harnischfeger Corp Excavator base and frame
US2458271A (en) * 1945-07-05 1949-01-04 William M Huston Rotating base for load handling machines
US2440199A (en) * 1945-07-05 1948-04-20 William M Huston Gantry structure
US2605002A (en) * 1948-03-01 1952-07-29 William Blaylock Steele Mobile crane
US4398698A (en) * 1981-05-29 1983-08-16 Fmc Corporation Freefall winch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4469186A (en) * 1982-05-24 1984-09-04 Kidde, Inc. Crawler to base frame connection
US5240129A (en) * 1990-06-04 1993-08-31 Link-Belt Construction Equip. Co. Heavy duty crane with self-retracting/erecting live mast
US5353940A (en) * 1993-01-08 1994-10-11 The Manitowoc Company, Inc. Alignment system for crane works and method of alignment
US5598935A (en) * 1993-03-18 1997-02-04 American Crane Corporation Frame structure for lift crane machinery
JPH08169689A (ja) * 1994-12-14 1996-07-02 Komatsu Mec Corp 移動式クレーン等作業車におけるウインチ装置の取付部構造
US6152425A (en) * 1998-02-18 2000-11-28 Boyer; Mark L. Boom mounted winch
JPH10167673A (ja) * 1996-12-10 1998-06-23 Komatsu Ltd クレーン車におけるウインチとガイドシーブの配置構造
JPH10310371A (ja) * 1997-05-13 1998-11-24 Tadano Ltd ホイールクレーンにおけるウインチ取付構造
JP2000289984A (ja) * 1999-04-02 2000-10-17 Komatsu Ltd 移動式クレーン車
JP3478239B2 (ja) 2000-05-11 2003-12-15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クローラクレーン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4998B (zh) * 2007-05-03 2012-09-05 帕尔芬杰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绞盘的调节机构及应用其的起重机臂和起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123243A (ja) 2004-04-22
HK1065991A1 (en) 2005-03-11
US20040060885A1 (en) 2004-04-01
US7086547B2 (en) 2006-08-08
CN1262464C (zh) 2006-07-05
JP4016783B2 (ja) 200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2261C (zh) 电梯
US7565982B2 (en) Crane and boom hoisting device thereof
CN104925673B (zh) 一种多起重机联合作业辅助起吊装置及方法
CN102502422B (zh) 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
CN1762784A (zh) 卷扬机
CN1448332A (zh) 具有自升式桅杆的起重机
CN1958960A (zh) 缆索检查车
CN107377550B (zh) 一种贮箱结构的自动化清洗设备
CN1262464C (zh) 移动式作业机
JP2001080885A (ja) クローラ走行式の作業機械
CN1131842C (zh) 作业罐笼用升降装置
CN1572982A (zh) 建筑机械
CN203229338U (zh) 简易的辅助起吊装置
CN1926052A (zh) 电梯用曳引机
CN203639040U (zh) 旋挖钻机起吊装置、起吊系统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CN101031495A (zh) 电梯装置
CN213294489U (zh) 用于道路修建的防摆动起重机械
JP2001316080A (ja) 建設機械
CN109132883B (zh) 一种基于扁平异形回转平台起重机
CN201882828U (zh) 设置有分体式回转支撑装置的起重机
CN217708669U (zh) 一种臂架伸缩卷扬双马达驱动装置及工程车辆
CN1878721A (zh) 移动式吊车
CN201865571U (zh) 一种小型旋挖钻机
CN220519999U (zh) 一种工作臂及具有其的井下起重车
JP2008007278A (ja) クレー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59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OBELCO CRANE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OBELCO CONSTR MACHINERY LTD.

Effective date: 200610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10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Kobelco Cranes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Japanese city of Hiroshima

Patentee before: Shinko Building Machine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