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5506A - 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及闪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及闪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95506A CN1495506A CNA2003101148794A CN200310114879A CN1495506A CN 1495506 A CN1495506 A CN 1495506A CN A2003101148794 A CNA2003101148794 A CN A2003101148794A CN 200310114879 A CN200310114879 A CN 200310114879A CN 1495506 A CN1495506 A CN 14955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sh
- charging
- voltage
- flasher
-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3/00—Packages of films for inserting into cameras, e.g. roll-films, film-packs; Wrapping materials for light-sensitive plates, films or papers, e.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dyes, printing inks, adhesiv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22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G03B2215/0503—Built-in uni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2—Details of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in or on camera bod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 Discharge-Lamp Control Circuits And Pulse- Fe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在摄影装置中,将一充电操作件固定在一导向件的前侧,以使其可在接通内置闪光装置的闪光充电开关的ON位置和关闭闪光充电开关的OFF位置之间滑动。导向件被固定在闪光装置的闪光电路板前侧。摄影装置前盖和后盖间的接合处远离高压电流流过处的闪光装置的电路部分。闪光充电开关由一金属触头片和设置在闪光电路板上的接触片构成。金属触头片在弹性臂的底部被弧形弯曲。在ON位置处,充电操作件能保持使臂压至接触片上。当接通闪光充电开关时,闪光装置对一主电容充电,且在充电电压高于预电压时,能自动停止充电。一发光二极管用于显示充电的完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有内置闪光灯的带有镜头的摄影装置,其中具有闪光灯充电按钮和闪光投射器的闪光装置部件在闪光电路板上构成一组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带有镜头的摄影装置或照相机的闪光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已熟知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设有一简单的曝光装置,且在制造厂中便装有一未曝光胶片暗盒,以便任何人在无需考虑安装、倒卷胶片的情况下进行摄影。在后文中,将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简称为摄影装置。
目前,市场上已存在多种摄影装置,这些摄影装置具有内置式闪光灯以便能在黑暗中进行摄影。所述摄影装置主要具有机身,其由用于容纳一卷未曝光胶片的后盖和主体部分构成,具有拍摄镜头的曝光装置,快门机构构成集成组件且安装在主体部分的前部中间区域,闪光装置,其包括内置式闪光灯且被安装在曝光装置一侧的主体部分前方,及一前盖,其盖在主体部分前方以便将曝光装置和闪光装置固定在主体部分上。为了实现闪光摄影,必须对闪光装置的主电容充电以达到预定电压。因此,通常是在进行闪光摄影之前接通闪光充电开关而对主电容充电。
通过操作一充电操作件来接通闪光充电开关。目前具有多种充电操作件:按钮式操作件与前盖一体形成且被弹性下弯以接通闪光充电开关,拉起式操作件被向上拉起以接通闪光充电开关,滑动式操作件可在ON和OFF位置间滑动。所述滑动式操作件可通过一滑动导向件被安装在前盖上,或被固定在前盖和闪光电路板之间。
在充电操作件以滑动方式被安装在前盖的摄影装置中,前盖结构复杂,且在机身的装配工序之前需要另一将充电操作件安装在前盖的工序。因此,这种摄影装置对产量和造价而言是不利的。充电操作件被夹持在前盖和闪光电路板之间的摄影装置虽然对产量和造价是有利的,但在机身装配工序中,必须使充电操作件牢固地定位。由于不利于使摄影装置变薄的需求,所以虽有可能但难于在主体部分上形成充电操作件的导向件。
闪光电路被分为两类:一类为仅在闪光充电开关置于ON时,持续充电;另一类是一接通闪光充电开关片刻便开始充电,即使在关闭闪光充电开关后仍持续充电,且在充电后达到预定值时自动关闭充电。后一类闪光电路被称为自动停止充电型电路。由于通过持续压下按钮型充电操作件而使闪光充电开关保持在ON位置的闪光装置具有最简单的机电结构,因此其造价最低。但是,持续压下按钮型充电操作件直至充电结束显然是麻烦的。一旦压下充电开关便接通闪光充电开关,从而能持续充电直至充电电压达到预定值的闪光装置在工作性能上有所改进并能有效减少电能的浪费。但是,自动停止充电型闪光电路需要更多的电路元件且造价较高。按照这种电路结构,在闪光后,自动停止充电型闪光电路能自动再次开始充电,以便能使连续进行闪光摄影。
另一方面,使用了滑动型或拉起型充电操作件的闪光装置具有这样的优点,即一旦充电操作件被置于ON位置便能持续充电,且通过使充电操作件返回至OFF位置能中断闪光。但是,由于在使用者使充电操作件返回OFF位置之前充电操作不会停止,所以如果使用者忘记关闭闪光充电开关,电池则会跑电进而无法进行闪光工作。
同时,如果使用者不慎使具有内置式闪光装置的摄影装置落入海水中,海水将会渗进摄影装置。由于海水具有导电性,如果那时对闪光装置的主电容充电,则充电电流会通过海水泄漏。若在此状态下,使用者用裸手触及摄影装置,当电流流过海水和手时便会电击使用者。
发明内容
考虑到以上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且在装配前盖以使充电操作件固定在前盖和闪光电路板之间前,能使充电操作件稳定地导向闪光电路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装置,如果象海水这样的导电液体流入摄影装置中,该装置也能防止电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闪光装置,该装置在充电工作性能上有所改进,在低成本下能减少电池能量的消耗,且能使摄影者确定是否触发了闪光灯。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影装置,其设有一闪光充电开关,该开关被安装在闪光装置的闪光电路板前侧,接通所述闪光充电开关而对闪光装置的的主电容充电;一充电操作件,其可在接通闪光充电开关的ON位置和关闭闪光充电开关的OFF位置开关之间滑动,所述充电操作件被设置在闪光电路板和前盖之间,且所述充电操作件的按钮部分经所述前盖的开孔部分伸出;以及一设置在所述充电操作件和闪光电路板之间的导向件,其用于固定充电操作件,以使其可在所述ON位置和所述OFF位置之间滑动。
在固定所述前盖以使充电操作件夹持在前盖和闪光电路板之间之前,所述导向件能稳定地将充电操作件导引至闪光电路板。
为了防止由渗入摄影装置的导电液体所造成的带电现象,本发明使摄影装置室中部件间的接合点,如前后盖间的接合点,远离高压电流所流过的闪光装置的电路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该装置包括带有一卷胶片的主体部分,一用于照亮拍摄目标的闪光装置,一用于使胶片曝光于从拍摄目标发出的光线的曝光装置,以及包住主体部分、曝光装置和闪光装置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元件,其中该外壳部件间的接合点应远离高压电流流过的闪光装置的电路部分。
本发明的一种闪光装置设有一升压电路,该电路包括一振荡晶体管和一振荡器用变压器,用于将低源电压升至高电压且通过高压电流对一主电容充电;一连至升压电路的闪光充电开关,用以在接通闪光充电开关时,触发升压电路;一充电操作件,其能在接通闪光充电开关的ON位置和关闭闪光充电开关的OFF位置之间进行转换;一自动断路电路,用于在使主电容充电达到预定值时,断开升压电路;及一由振荡器用变压器供给电压的发光二极管,所述电压在升压电路起动时,与主电容内电压成正比,在主电容充电达到预定值时,发光二极管发光以显示充电的完成。
由于充电操作件能在接通闪光充电开关的ON位置和关闭闪光充电开关的OFF位置之间转换,所以易于方便地进行充电操作。自动断路电路能减少电池耗电量的浪费,发光二极管可在低成本下显示充电完成。
闪光装置设有闪光选择开关,该选择开关可被接通或被关闭,以分别允许闪光放电管闪光或防止闪光放电管闪光,摄影者通过在所述ON位置和OFF位置之间转换充电操作件而确定是否触发了闪光灯。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能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及有益效果,这些最佳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而不应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其中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号应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其中:
图1为一种摄影装置的透视图,该装置中镜头盖被打开且其闪光充电开关置于ON上:
图2为图1中摄影装置的透视图,其镜头盖被关闭且且其闪光充电开关置于OFF上;
图3为图1中摄影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中摄影装置的闪光充电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5为一示意图,用于说明设置在充电操作按钮后部的凸块和闪光充电开关之间的关系。
图6为所述摄影装置的闪光装置的电路图;
图7A和7B为用于说明充电电压和发光二极管间关系的时间图;
图8为用于说明闪光装置操作的时间图;
图9为一局部视图,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反光镜的取景窗和闪光充电状态显示器窗;
图10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摄影装置中主要部件的局部视图;
图11为一局部剖视图,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摄影装置主要部件;及
图12为一用于说明海水对摄影者造成电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摄影装置1由其中具有胶卷暗盒的机身2和绕在机身2中部的商标3组成。机身2设有一简易拍摄装置,该装置包括拍摄镜头7、取景器8、闪光投射器9、闪光充电按钮10、胶片卷绕轮11和快门键12,这些部件位于商标3外侧。另外,在机身2顶部设有光导件4和画格计数窗5,并暴露于商标3的开口处。
在机身2的正面设有镜头盖6,以便其可在图2所示的盖住镜头7和取景器8前部的关闭位置和图1所示的露出部件7和8的打开位置之间水平滑动。
如图3所示,机身2由前盖13,主体部14,曝光装置15,闪光装置16,胶片暗盒17和后盖18构成。主体部分14具有胶卷腔21和在一水平相对侧、与其一体形成的暗盒室23,用于分别容纳胶片暗盒17的腔壳20和从腔壳20中抽出并绕成一卷22a的未曝光胶片22。
这些腔室21和23具有开放式后端,在装上暗盒17后,通过后盖18防光地关闭该后端。暗盒腔21和胶片室23的底侧也是开放的,并通过与后盖18一体构成的下盖板18a和18b以防光方式被关闭。
曝光装置15为一组件,其中由包括快门控制机构,快门机构,胶片卷绕一停止机构和画框计数器的摄影必需件整体装配而成。另外,曝光装置15还装有取景光学系统8a和光导件4。在邻近暗盒腔21的中间区域将曝光装置15安装在主体部分14前部。快门键12也安装在曝光装置15的顶部,以便通过压下快门键12驱动快门机构。当驱动快门机构时,设置在曝光装置15后面的曝光片窗的胶片22被曝光至能通过拍摄镜头7形成物体光学景象。
闪光装置16为一组件,其中闪光投射器9,主电容32,电池33,同步开关34和闪光充电开关35被设置在闪光电路板31上,从而构成闪光电路。闪光装置16装配在曝光系统15和胶片室23之间的主体部分15前部。前盖13装配在主体部分14的前部以覆盖曝光装置15和闪光装置16。
前盖13设有孔13a,13b,13c和13d,这些孔分别用于露出拍摄镜头7,闪光充电按钮10,闪光投射器9和取景光学系统8a。另外,将镜头盖6设置在前盖13上,以使其能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滑动。
将胶片卷绕轮11安装在暗盒腔21的顶部。通过后盖18的一个孔25部分暴露胶片卷绕轮11。在每次曝光后,沿卷动方向转动胶片卷绕轮11,以通过一机构将胶片22卷入腔壳20内,且从胶片室23拉出未曝光部分并将其置于曝光片窗。
光导件4的功能是作为控制条件指示器,如图1所示,当闪光充电按钮10滑到ON位置时,该光导件升起;如图2所示,当闪光充电按钮10滑到OFF位置时,该光导件缩入机身2。当闪光装置16充电并准备闪光时,光导件4发光。
如图4所示,闪光充电按钮10与按钮底板38一体形成。按钮底板38设有孔38a,38b和38c,互连导向件38d和叉形件38e。在闪电路板31和按钮底板38之间设有按钮导板40。按钮导板40在闪光充电按钮10的滑动方向,即图中垂直方向上导引按钮底板38,并相对闪光电路板31设置按钮底板38。
按钮导板40具有孔40a,40b,40c,40d,40e和40f,用于容纳闪光电路板31前侧的凸起,如电路元件的腿,焊接点42和闪光充电开关35。按钮导板40在其前侧也具有嵌入按钮底板38的孔38a中的凸起40g和40h,以及嵌入按钮底板38的孔38c中的凸起40i。按钮导板40在其后侧也具有凸起40j,40k和40m,与上述凸起不同,这些凸起被压在闪光电路板31平直前表面。凸起40j,40k和40m能确保将按钮导板40稳定地安装在闪光电路板31前面。
按钮导板40还有一定位孔40n和一定位槽40p。另一方面,与同步开关34底部整体构成的销41通过闪光电路板31的孔31a向按钮导板40伸出。当按钮导板40相对电路板30定位时,将销41插入定位孔40n,从而使从胶卷室23的前壁部分伸出的销44插入定位槽40p。
按钮底板38的孔38a垂直延伸。在孔36a的一侧边缘的中间位置形成有凸起45。嵌入孔38a中的凸起40g实质上是一个宽度稍小于细长孔38a宽度的矩形件。凸起40g在其相对于具有凸起45的孔38a一侧的上下角处具有阶梯形凹槽46和47。因此,孔38a和凸起40g构成一锁定光圈机构,通过该机构,当凸起45卡入凹槽46时,闪光充电按钮10处于ON位置,或当凸起45卡入凹槽47时,闪光充电按钮10处于OFF位置。在孔38a和38b间的一个壁38f应细长,以便当凸起45在凹槽46和47间移动时可弹性变形。
如图5所示,闪光充电开关35由具有一对弹性臂48a的金属触头片48和形成在闪光电路板31上的一对接触片49构成。凸起38g与闪光充电按钮10后部的按钮底板38整体形成。凸起38g通过按钮导板40f的孔40f伸至臂48a。当闪光充电按钮10在OFF位置时,凸起38g与臂48a的凹槽底座部分48b相对,从而很难推动臂48a。当闪光充电按钮10从OFF位置向上滑到ON位置时,凸起38g逐渐向接触片49推动臂48a。当凸起45卡入凸起40g的凹槽46时,臂48a的自由端与接触片49接触,从而接通闪光充电开关35。
金属触头片48在弹性臂48a的底部U形弯曲。通过这种结构,臂48a在较小推力下可充分弯曲。为了使ON-OFF操作可靠,在接触片49和处于OFF位置处的臂48a的自由端之间必须具有一定距离,以使金属触头片48不会因故障而与接触片49接触,从而不会引起闪光电路进行不必要的充电。另一方面,在传统的闪光装置中,电触头从其端子至自由端倾斜弯曲以便提供弹性臂。因此,为了使所述自由端与电路板分离,必须使弹性臂具有一定长度或以较大角度弯曲电触头。由于希望摄影装置和闪光装置的结构更紧凑,因此电触头最好小些。但如果通过缩短弹性臂并以大角度弯曲弹性臂而使电触头变得更小的话,那么必须以较大负载来弯曲弹性臂。所以,在ON位置处的电触头便处于较大应力之下。因为在每次充电作业中要反复弯曲弹性臂,所以在较大应力下,臂的弹性会逐渐减小,从而使ON-OFF操作变得不可靠。通过使弯曲臂48a底部形成U形,弯曲臂48a所需的载荷小于传统电触头所需的载荷。因此,即使长时间压迫臂48a,臂48a的弹性也不会减小。
再参见图4,当镜头盖6移到关闭位置时,互连导向件38d与同镜头盖6一体形成的簧片6a互锁。如果当时闪光充电按钮10处于ON位置,那么簧片6a会碰到导向件38d的斜面53上,且当镜头盖6移到关闭位置时,压下按钮底板38。当镜头盖6移到关闭位置时,簧片6a与导向件38d的水平上表面接触,从而锁定按钮底板38,并使闪光充电按钮10处于OFF位置。用13d表示用于导引簧片6a的导板。导板13d在簧片6a上方并沿水平方向整体形成在前盖13的后侧。
叉形件38e与光导件4的销凸块4a接合,以使光导件4与按钮底板38一起上下移动。当闪光充电按钮10到达ON位置时,设置在光导件4下端的光进入面4b与一发光二极管(LED)55相对,该发光二极管装在闪光电路板31上,且该光导件4的灯头4c伸出机身2。
图6表示在闪光电路板31上形成的一个闪光电路的实施例。该闪光电路可以大致分为升压电路60,光发射电路61和自动切断电路70。该升压电路具有提供1.5V电源电压的电池33,闪光充电开关35和已知的间歇振荡器,该振荡器由一NPN型振荡晶体管67及一振荡器用变压器68构成。升压电路60用于把来自电池的低压升至高电压。
振荡器用变压器68由彼此电感耦合的初级线圈71,次级线圈72和三级线圈73构成。在振荡器用变压器68中,初级线圈71的端子为第一和第二端子68a和68b,三级线圈73的一端子为第三端子68c,与二级线圈72的一端子相连的三级线圈73的另一端子为68d,二级线圈72的另一端子为第五端子72。
将第一和第二端子68a和68b分别连接到振荡晶体管67的集电极和电池33的正极。第三端子68c通过电阻66连接到电池33的正极端。第四端子68d通过闪光充电开关35连接到振荡晶体管67的基极上。振荡晶体管67的发射极连接到电池33的负极,并接地。第五端子68e连接到整流二极管76的阴极,该整流二极管的阳极与光发射电路的负极,即主电容32的负极相连。
当接通闪光充电开关35且电流经电阻66,三级线圈33和闪光充电开关35流入振荡晶体管67的基极时,触发升压电路60。从而根据二级线圈72与初级线圈71匝数比,在二级线圈72上产生如350V的高压电动势。二级线圈72上的电动势经一整流二极管74使次级电流流入光发射电路61,以使次级电流对主电容32进行充电。
光发射电路61包括主电容32,触发电容80,串联至触发电容80上的闪光选择开关81,触发线圈82,同步开关34,闪光放电管或氙管84等。当闪光选择开关81处于ON位置时,与主电容32相同的方式,由升压电路60的次级电流对触发电容80充电。
当闪光充电按钮10分别滑到ON位置或OFF位置时,闪光选择开关81变为ON或OFF。即,闪光选择开关81与闪光充电开关35协同工作。当快门叶片完全打开进行曝光时,接通同步开关34。在接通同步开关34同时闪光选择开关处于ON位置时,触发电容80放电,且所放出的电流流经触发线圈82的初级侧,以便在触发线圈82的次级侧上产生如4KV的高触发电压。触发电压经触发电极84a作用于闪光放电管84。结果,闪光放电管84被击穿,主电容32经闪光放电管84放电,从而引起闪光放电管84烧毁。但是,如果闪光选择开关81置于OFF,则起动触发电容80停止放电,以便即使在主电容32和触发电容80充分充电时,也不会实现闪光。
用于显示主电容32充电完成的发光二极管55与传统方法中用于同样目的的氖灯相比并不昂贵。在这个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55为普通型发光二极管,其阈电压Vf大约1.8V,从而在大约2V的电压下能稳定发光。由于来自电池33的电压并不大到足以触发发光二极管55,所以发光二极管55由从振荡器用变压器68分出的脉冲电压激励,从而与主电容32的充电电压Vc成比例地变化。当充电电压Vc达到闪光所必需的预定值Vcx时,抽头电压达到足以触发发光二极管55的水平。
发光二极管55的阳极连接至三级线圈73的第四端子68d,其阴极经一限流电阻器连接至第三端子68c。发光二极管55通过第四端子68d的电势V4,即振荡晶体管67基极电压和第三端子68c的电势V3间的电势差而被触发。即,发光二极管55是由第三和第四端子的电压(V4-V3)而被触发。
如图7A所示,当在线圈71至73上产生电动势时,第四端子68d的电势V4为由振荡晶体管67的基极一发射极电压确定的常量。假定电池33的负极电势为基准值,即OV,在次级线圈72上产生反电动势时,电势V3产生脉冲波动。第四端子68d的电势V4被保持在与主电容32的充电电压Vc无关的恒定值。
另一方面,在线圈71到73上产生电动势时,第三端子68c的电势V3为恒定值,在第二线圈72上产生反电动势时,电势V3迅速下降。但是,如图7B所示,当充电电压Vc上升时,电势V3下降。这是因为在充电电压Vc上升时。第五端子68e的电势下降,且二极线圈72与三级线圈73形成电感应耦合。在这一闪光电路中,当充电电压Vc上升时,主电容32的负极电势下降。充电电压Vc和第三和第四端子68c和68d的电势V3和V4之间的关系用下列公式表示:
N3/N2(V3-V4)=(-Vc)-V4
其中N2表示二级线圈72的匝数,N3表示三级线圈73的匝数。
在充电的第一阶段,当三级线圈73上产生电动势时第三端子68c的电势V3高于第四端子的电势V4。所以,电压(V4一V3)反向作用于发光二极管55,以使发光二极管55不发光。
当主电容32被逐步充电而使充电电压Vc上升时,间歇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上升,这样电动势和反向电动势更频繁交换。如图7B所示,由于不依赖充电电压Vc,第四端子68d的电势V4未被充电,所以当在三级线圈73上产生电动势时,电势V3最终降至低于电势V4。随后,电压正向作用于发光二极管55。但是,在充电电压Vc未达到相应发光二极管55的阈电压Vf,如265V的显示水平之前,正向电压小于阈电压Vf,所以发光二极管55不发光。
首先,当充电电压高于显示水平时,通过第三和第四端子的电压(V4一V3)高于阈电压Vf,于是每次产生电动势出现时,发光二极管55发光。但是,该阶段所用的电压并不足以让发光二极管55发出足够强的光。当充电电压Vc上升到接近预定充电电压Vcx时,发光二极管55两端的正电压达到足够水平,即2V或更高,以便使发光二极管55发强光。
不管充电电压如何,只要在三级线圈73上产生反电动势,电压(V4一V3)总是反向作用于发光二极管55,所以,发光二极管55不发光。但在使主电容32充电接近预定充电电压Vcx的阶段,间歇振荡器在约10Khz的高频率下振荡,发光二极管55好像不停地发光。在使主电容32充电达到预定值Vcx后,发光二极管55与自动切断电路70协同间歇发光,从而确保对主电容32间歇充电,以补充充电电压Vc。以此方式,发光二极管55发光表示主电容32充电已完成。发光二极管55的光通过光导件4向机身2外发光。
发光二极管55也用于显示是否形成闪光摄影。即,如果发光二极管55连续或间歇地发光的话,每次曝光时闪光灯都伸出。如果不是这样,闪光灯就不伸出。这是因为在主电容32充电几乎达到预定充电电压Vcx时,发光二极管55才发光,同时,闪光充电按钮10处于ON位置,闪光充电开关35和闪光选择开关81都被接通。相反,由于当主电容32的充电电压Vc较低时,或当闪光充电按钮10处于OFF位置且闪光充电开关35和闪光选择开关81都关闭时,发光二极管55不发光;所以,当发光二极管55不发光时,在任何曝光中闪光灯都不伸出。
在仅持续压下充电开关时进行充电,或每次操作充电开关开始充电并在充电电压达到预定值时自动停止的那些闪光电路中,用发光二极管55表示充电条件和表示是否采用闪光摄影。这是因为只要不再按压充电开关或闪光电路停止充电,发光二极管就被关闭。相反,在本发明的闪光电路中,由于闪光充电按钮10用于开始或停止充电以及选择闪光摄影,所以可用发光二极管55表示充电的完成和是否伸出闪光灯。
在充电完成后仍然保持充电开关35被接通的同时,自动切断电路70能确保减小电池33的能耗。自动切断电路70被设置在升压电路60内,且主要由一齐纳二极管76、一PNP型隔流晶体管77和一减噪电容78构成。齐纳二极管76的阳极被连至主电容32的负极,且其阴极被连接至隔流晶体管77的基极。隔流晶体管77的一基极被连接至振荡晶体管67的发射极,隔流晶体管77的一发射极通过闪光充电开关35被连接至振荡晶体管67的基极。
根据这种结构,主电容32的充电电压Vc反向作用于齐纳二极管76。当充电电压Vc达到预定值Vcx时,齐纳电流或反向电流经齐纳二极管76流入隔流晶体管77的基极,以便接通隔流晶体管77。结果,振荡晶体管67的基极和发射基被短路,从而关闭振荡晶体管67,切断升压电路60。以此方式,当对主电容32充电达到预定电压Vcx时,自动切断电路70阻止升压电路60的充电。
只有当主电容32的充电电压Vc高于预定值Vcx时,齐纳二极管76才会使齐纳电流流动并接通隔流晶体管77。因此,由于齐纳电流流动或主电容32自发放电的结果,当充电电压Vc未达到预定值Vcx时,关闭隔流晶体管77,以使升压电路60能再次工作。如果当时闪电充电开关35处于ON,升压电路60重新开始充电。闪光电路的总体工作概况如图8所示。
综上所述,在主电容32充电达到预定电压Vcx后将闪光充电开关35保持在ON时,升压电路60被间歇触发。所以,减小了电池33的能耗,同时,对主电容32补充充电至能保持充电电压Vc接近预定值Vcx。因此,即使摄影者长时间忘记把闪光充电按钮10置于OFF位置,也会减小耗尽电池33和闪光灯失效的可能性。
虽然自动切断电路70导致了闪光电路成本的增加,但如上所述,用较便易的发光二极管55取代传统使用的昂贵氖灯会降低成本的增加。
在上述的自动切断电路70中,齐纳二极管76具有较大的工作电阻,以便在主电容32充电达到预定电压Vcx后以稍微滞后的时间接通隔流晶体管77。因此,当充电电压Vc稍高于预定电压Vcx时,闪光电路便停止充电。所以,充电电压Vc降至低于预定值Vcx要花费一定时间,以便提供从停止充电到再充电的适当时间间隔,从而有效地减小电能消耗。
可使用具有较小工作电阻的齐纳二极管作为齐纳二极管76。在这种情况下,升压电路60以较短间隔或实质上是连续的情况下工作。除了自动切断电路70外,再连接一大容量电容,以使齐纳电流对电容充一次电,并在一定时间内利用其充电电压来接通隔流晶体管77,就会延长升压电路60的间歇时间。当然,可在自动切断电路中将大容量电容与具有较大工作电阻的齐纳二极管结合使用,这样必然会延长充电的间歇时间。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工作如下:
当装配摄影装置1时,首先将曝光组件15安装至主体部分15的前方,且将闪光装置16安装在曝光装置15和上部设有主电容32的胶卷室23之间。随后,将按钮导板40安装至闪光电路板31,并使凸起40g处于前侧,使其定位孔40n和切槽40p分别处于销41和44。因此,孔40f与闪光充电开关35相对,且后部凸起40j,40k和40m与闪光电路板31的平直前表面接触,使按钮导板40牢固地定位在闪光电路板31上。
此后,将按钮底板38安装至按钮导板40上,以便使凸起40g和40h插入开孔38a,同时使凸起40i插入开孔38c。当安装按钮底板38时,使光控制件4设定在收缩位置处,以便通过使凸起45进入凸起40g的凹槽47而使叉形件38e与光控制件4的销凸起件4a接合。以此方式,能非常稳定地定位按钮底板38。随后,将前盖13安装至主体部分14的前侧,以便覆盖曝光装置15和闪光装置16。
此后,将胶片暗盒17从后侧置入主体部分14,且以上述方式使后盖18安装至主体部分14。在以此方式装配机身2之后,绕机身2设置商标3,从而制成成品摄影装置1。
如图2所示,在不使用摄影装置1时,用镜头盖6盖住拍摄镜头7和取景器8。在盖住位置,簧片6a压迫互连导向件38d的水平顶面,从而防止闪光充电按钮10移至ON位置。
当使用摄影装置1时,打开镜头盖6,露出拍摄镜头7。如果需要闪光摄影,则应将闪光充电按钮10移至上侧ON位置。由于簧片6a随同镜头盖6从互连导向件38d移开,所以允许闪光充电按钮10向上移动。当将闪光充电按钮10设定在ON位置时,光导件4从机身2的顶部伸出,且凸起38g压迫金属触头片48的臂48a。结果,使臂48a的端部与接触片49接触,并接通闪光充电开关35。同时,凸起45卡入凹槽46,从而将按钮底板38保持在上部位置。
当将闪光充电按钮10移至ON位置时,接通闪光充电开关35和闪光选择开关81。随后,起动升压电路60以通过整流二极管32开始对主电容32充电。由于闪光选择开关81被接通,所以触发电容80也被充电。
当对主电容32充电至预定电压Vcx时,发光二极管55持续发出足够高强度的光,且齐纳二极管76传导齐纳电流。由于齐纳二极管76的工作电阻很大,因此能以一滞后时间接通隔流晶体管77,从而阻止了振荡晶体管67基极发出的电流,并断开升压电路60。因此,当充电电压Vc略微超过预定电压Vcx时,便会停止对主电容32的充电。
在充电结束后,当由于主电容32自行放电或齐纳电流传导的结果而使充电电压Vc低于预定电压Vcx时,齐纳二极管76便会停止传导齐纳电流,从而关闭隔流晶体管77。随后,电流开始再次流入振荡晶体管67的基极,且升压电路60重新开始工作。此后,只要闪光充电开关35被置于ON,升压电路60便交替开始和停止工作以间歇供给充电电压Vc,以便保持预定电压Vcx。在间歇补充充电期间,发光二极管55间歇发光。
在通过光导件4看到发光二极管55发出的光而确认充电完成后,摄影者按下快门键12进行拍摄。通过按下快门键12,驱动快门叶片,通过使快门叶片完全处于打开位置以接通同步开关34。由于闪光选择开关81被置于ON,触发电容80放电,以将触发电压作用于闪光放电管84,从而引起主电容32放电。于是,闪光放电管84闪光。
因为主电容32被放电,所以自动切断电路70不阻止升压电路60工作。如上所述,由于闪光充电开关35被置于ON,所以升压电路60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重新工作而对主电容32充电。当主电容32的充电电压Vc达到显示水平时,发光二极管55再次发光。
在关闭镜头盖6同时使闪光充电按钮10处于ON位置时,镜头盖6盖主拍摄镜头7,同时,簧片6a推动互连导向件38d的斜面53以向下推动按钮底板38,从而关闭闪光充电开关35。如果摄影者想不用闪光拍摄照片,用手下移闪光充电按钮10,关闭充电开关35,同时将镜头盖6保持在打开位置。
通过将闪光充电按钮10设置在OFF位置,关闭闪光选择开关81和闪光充电开关35。在主电容32充电之前或之后,可操作闪光充电按钮10。当关闭闪光充电开关35时,电池33与振荡晶体管67的基极断开,于是,升压电路60断开而停止充电。
例如,即使对主电容32充电至高于预定电压Vcx后,如果通过关闭闪光充电开关35而使升压电路60不工作,发光二极管55也关闭。因此,在无需确定闪光充电按钮10位置的情况下,摄影者通过观察发光二极管55的发光状况便能容易地知道是否会闪光。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按下快门键12以接通同步开关34,由于闪光选择开关81被关闭,所以即使在充电时,触发电容80也不放电。结果,主电容32即使在充分充电的情况下也不放电。因而,任何闪光灯均会在这种曝光中闪光。
如果摄影者忘记把闪光充电按钮10返回至OFF位置,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在主电容32充电达到预定值Vcx后,自动切断电路70交替断开和触发升压电路60。与升压电路60被连续起动的情况相比,间歇式起动减小了升压电路60的能耗。因此,在充电开关35处于ON的状态关闭下,减小了电池33的浪费。
上述实施例涉及带镜头盖的摄影装置,本发明也适用于不带镜头盖的摄影装置。光导件4不必是可移动的,而可以是固定的。例如,如图9所示,可在取景窗8b旁设置一显示充电状况的窗口92,并且,通过固定式光导件将发光二极管55发出的光导至窗口92。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振荡器用变压器68的第三和第四端子之间的电势差驱动发光二极管55,以便在三级线圈73上产生电动势时,发光二极管55发光。但是,也可反向接通发光二极管55,以便当产生反向电动势时,发光二极管55发光。这样,当产生反向电动势时,第三和第四端子的电势差高于正向阈电压Vf,且随着主电容32的充电电压Vc升高,发光二极管55的发光间隔变短。具体来说,在充电完成前,每次发光的时间宽度应很短且发光间隔应很长,以致看不到发光二极管55发出的光。重要的是,当充电电压Vc达到预定电压时,发光间隔要短到足以看到光。
代替第三和第四端子的电势差,也可用第三端子和地线间的电势差,即振荡晶体管67的发射极一集极电压来触发发光二极管以显示充电完成。
代替上述实施例中可滑动的闪光充电按钮10,也可用另一种操作件来起动闪光充电开关35和闪光选择开关81,该操作件可在ON位置和OFF位置之间转换,且其切换位置是明显的。为了节省电耗,也可将一机械定时装置与闪光充电按钮结合使用,以便使闪光充电按钮置于ON位置后,在预定时间内自动返回到OFF位置以关闭闪光充电开关和闪光选择开关。
在振荡晶体管67的二级线圈的中间位置可产生电压抽头,并把该电压抽头与一齐纳二极管接通,以便构成自动切断电路。因为电压脉冲的电势随主电容32的充电电压Vc成比例地变化,与上述实施例相比,齐纳二极管可以是一具有较低齐纳电压的较便易的齐纳二极管。
图10和11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摄影装置的主要部件。该实施例的摄影装置可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基本结构。因此,相同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并且省略了对这些部件的描述。压下描述仅涉及那些解释本实施例所需的特别或必须的内容。
闪光装置16的主电容32为铝电解质电容器,其中将一防腐电解质装入具有底部的密封圆柱铝筒内,且通过橡胶或类似物将其密封。因此,避免了防腐电解质的挥发或吸湿,从而防止了防腐电解质特性的恶化。一绝缘乙烯套32b包裹在铝壳32a的外周,且在乙烯套32b的表面上印有极性和其它标记。但包括了主电容32负极的铝壳32a一端32d的中心部分并未包裹在乙烯套32b中。
由于要求摄影装置的结构紧凑,所以应使外壳,如前盖13和后盖18与内部零件,如主体部分14,曝光装置和闪光装置16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小。结果,如果发生了摄影装置落入海水等情况,海水则会停留在外壳和内部零件之间。由于毛细现象,所以沉积的水便会经前盖13和后盖18间的接合点渗出。
如图12所示,如果摄影者用裸手108握住或触及了具有渗出海水106的摄影装置,则具有主电容32的铝壳32a的高压电流导电电路部分105通过海水106和裸手108可能会对电池33的负极造成短路。随后,充电电流流经手,从而对人造成电击。在图12中,109为用于显示主电容32充电至预定电压的氖灯。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根据图10所示的实施例,后盖18在面对主电容32的铝壳32a阴极或一端32d的区域具有一伸向前盖13的凸块107,同时前盖13具有一与凸块170互补的凹槽171。所述凸块170为半圆形,其直径应大于铝壳32a的外径,以便前盖和后盖13和18间的侧接124远离主电容32的阴极32d。由于侧接124借助凸块120和凹槽171绕过主电容32的阴极32d,所以即使海水等渗入摄影装置且经侧接124渗出,渗流水也很难接触铝壳32a。因此,防止了通过海水造成的带电现象。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与前盖13相比,后盖18能覆盖更多的主电容32的阴极32d,所以凸块170形成于后盖18,凹槽171形成于前盖13上,也可不设置凸块170和凹槽171。但是,在沿接合处没有任何凸块和凹槽的情况下,在前盖比后盖覆盖更多的主电容32的阴极32d之处,最好在前盖上设置一凸块且在后盖上设置一互补凹槽。虽然在所示实施例中,凸块170和凹槽171为半圆形,但它们也可为椭圆形,多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除使侧接124绕过主电容32的阴极32d以外,为了防止通过如海水等导电液体产生的带电现象,最好使前盖13和后盖18之间的上部接头177远离能使电流流过闪光放电管84的导电金属簧片173。如图10所示,沿闪光放电管84的轴向,导电金属簧片173被设置在反光镜壳84的上部角落,且包括高电压电流导电电路部分105。
参见附图10,将前盖13和后盖18之间的接合处从一具有触发电极的导电触头片180移至闪光充电管184也利于防止海水等的渗漏。同样,导电触头片180可包括高电压电流导电电路部分105。用于防止带电现象的上述结构可全部应用于一个摄影装置中,或可以在一个摄影装置中使用这些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结构。
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但相反,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情况下,本领域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可对本发明作出多种改进。
Claims (9)
1、一种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带有一卷胶片的主体部分,一用于照亮拍摄目标的闪光装置,一用于使胶片曝光于从拍摄目标发出的光线的曝光装置,及包住主体部分、曝光装置和闪光装置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元件,其中该外壳部件间的接合点应远离高压电流流过的闪光装置的电路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电流流过的电路部分包括闪光装置中主电容的圆柱形金属壳体,且所述接合点应远离靠近所述外壳的金属壳体的工作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电流流过的电路部分包括一导电金属片,该金属片能经闪光放电管导电,且所述接合点应远离该导电金属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电流流过的电路部分包括一导电金属叶片,其能使一触发电压作用于闪光放电管,且所述接合点应远离该导电金属叶片。
5、一种闪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升压电路,其具有一振荡晶体管和一振荡器用变压器,所述升压电路能将一低源电压升至高电压并利用高压电流对一主电容充电;
一连至升压电路的闪光充电开关,用以在接通闪光充电开关时触发升压电路;
一充电操作件,该操作件可在接通闪光充电开关的ON位置和关闭闪光充电开关的OFF位置间滑动;及
一自动切断电路,用以当主电容充电达到预定值时,断开升压电路;及
一由振荡器用变压器供给电压的发光二极管,当升压电路起动时,该电压与主电容的充电电压成正比,当主电容充电至预定值时,发光二极管发光以表示充电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闪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闪光选择开关,在接通闪光充电开关的情况下,闪光选择开关被接通,以允许闪光放电管闪光,在关闭闪光充电开关的情况下,闪光选择开关被关闭,从而防止了闪光放电管闪光。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闪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切断电路包括一齐纳二极管,主电容的充电电压或与充电电压成正比的电压作为反向电压作用于该齐纳二极管,以便当充电电压不小于预定值时,齐纳二极管能传导齐纳电流;及一隔流晶体管,该晶体管由齐纳电流接通,从而使振荡晶体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短路,并切断升压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闪光装置,其特征在于:闪光充电开关被安装至闪光电路板的前部,且该开关包括一具有一对弹性臂的金属触头片和形成在闪光电路板上的接触片,所述金属触头片在弹性臂的底部弧形弯曲,且在ON位置处,所述充电操作件能持续将弹性臂压至接触片,而在OFF位置处,则不会压迫弹性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闪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安装在闪光电路板前方的导向件,用于将充电操作件固定在其前侧,以便在ON位置和OFF位置之间滑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47439/1997 | 1997-12-17 | ||
JP34743997A JP3751137B2 (ja) | 1997-12-17 | 1997-12-17 |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
JP34927297A JPH11183975A (ja) | 1997-12-18 | 1997-12-18 | ストロボ装置 |
JP349272/1997 | 1997-12-18 | ||
JP359056/1997 | 1997-12-26 | ||
JP35905697A JP3745891B2 (ja) | 1997-12-26 | 1997-12-26 |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81117031A Division CN1142460C (zh) | 1997-12-17 | 1998-12-17 | 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5506A true CN1495506A (zh) | 2004-05-12 |
Family
ID=2734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811170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2460C (zh) | 1997-12-17 | 1998-12-17 | 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 |
CNA2003101148794A Pending CN1495506A (zh) | 1997-12-17 | 1998-12-17 | 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及闪光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811170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2460C (zh) | 1997-12-17 | 1998-12-17 | 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6314238B1 (zh) |
EP (3) | EP1380883B1 (zh) |
KR (1) | KR100566061B1 (zh) |
CN (2) | CN1142460C (zh) |
DE (3) | DE69831362T2 (zh) |
TW (1) | TW3640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62679A (ja) * | 2000-03-28 | 2002-06-07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カメラ |
JP2003015203A (ja) * | 2001-06-29 | 2003-01-15 |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 カメラ |
US6755833B1 (en) * | 2001-12-14 | 2004-06-29 | Kamaljit S. Paul | Bone support assembly |
JP3864777B2 (ja) * | 2001-12-25 | 2007-01-10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カメラの移動部材係止装置 |
JP2005283931A (ja) * | 2004-03-29 | 2005-10-13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撮影装置 |
CN101377983B (zh) * | 2007-08-29 | 2012-03-14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家用电器操作装置和指示单元操作方法 |
JP4836902B2 (ja) * | 2007-09-06 | 2011-12-14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CN101730362B (zh) * | 2008-10-27 | 2013-02-20 |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 闪光灯控制电路 |
KR101309514B1 (ko) * | 2012-09-19 | 2013-10-14 | 주식회사 만도 | 전기 자전거 구동 장치 |
KR20140038043A (ko) * | 2012-09-19 | 2014-03-28 | 주식회사 만도 | 전기 자전거 구동 장치 |
JP6305091B2 (ja) | 2014-02-13 | 2018-04-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発光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撮像装置 |
CN111031633B (zh) * | 2020-01-09 | 2021-09-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闪光灯驱动电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338794C3 (de) * | 1973-07-31 | 1978-04-06 | Agfa-Gevaert Ag, 5090 Leverkusen | Fotografische Kamera |
US4068150A (en) * | 1975-03-14 | 1978-01-10 | West Electric Co., Ltd. | Voltage indication means for an electronic flashing device |
US4231645A (en) * | 1979-07-03 | 1980-11-04 | Polaroid Corporation | Camera with telescoping dual actuators |
JPS5847822U (ja) * | 1981-09-24 | 1983-03-31 |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カメラのリレ−ズ制御装置 |
DE3740572C2 (de) * | 1986-12-01 | 1997-08-07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Einwegkamera |
US5315332A (en) * | 1991-04-11 | 1994-05-24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Lens-fitted photographic film package and flash unit |
US5424797A (en) * | 1991-06-03 | 1995-06-13 | Nikon Corporation | Flash lighting apparatus |
US5608486A (en) * | 1993-03-03 | 1997-03-04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Lens-fitted photographic film package |
US5608477A (en) * | 1993-12-03 | 1997-03-04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Instant camera |
EP0683421B1 (en) * | 1994-05-18 | 2001-10-04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and electronic flash device for use therewith |
US5581321A (en) * | 1994-10-21 | 1996-12-03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Cover assembly for camera |
JP3492812B2 (ja) * | 1995-02-07 | 2004-02-03 |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
US5784658A (en) * | 1995-03-09 | 1998-07-2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Optical data recording device of camera and lens-fitted photographic film unit |
JPH10104800A (ja) * | 1996-09-26 | 1998-04-24 | Konica Corp | レンズ付きフィルムユニット |
EP0836113A3 (en) * | 1996-10-14 | 2000-08-02 | Konica Corporation | Lens-fitted film unit with electronic flash |
CN1268226A (zh) | 1997-08-25 | 2000-09-27 | 富士摄影胶片株式会社 | 闪光装置 |
US5822640A (en) * | 1997-09-30 | 1998-10-13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Camera including dual sided auxiliary circuit board |
EP1406118B1 (en) | 1997-10-06 | 2005-05-25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Method for sticking labels on a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
-
1998
- 1998-12-04 TW TW087120220A patent/TW36407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12-09 US US09/207,620 patent/US631423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12-16 EP EP03022675A patent/EP138088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12-16 DE DE69831362T patent/DE69831362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12-16 DE DE69824535T patent/DE69824535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12-16 DE DE69833704T patent/DE69833704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12-16 EP EP98310325A patent/EP092455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12-16 EP EP03022674A patent/EP138088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8-12-17 CN CNB981117031A patent/CN114246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12-17 CN CNA2003101148794A patent/CN1495506A/zh active Pending
- 1998-12-17 KR KR1019980056582A patent/KR10056606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
- 2001-02-27 US US09/793,778 patent/US651614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6314238B1 (en) | 2001-11-06 |
CN1142460C (zh) | 2004-03-17 |
KR19990063255A (ko) | 1999-07-26 |
CN1220412A (zh) | 1999-06-23 |
DE69824535D1 (de) | 2004-07-22 |
EP0924554B1 (en) | 2004-06-16 |
EP1380883A1 (en) | 2004-01-14 |
US6516144B2 (en) | 2003-02-04 |
DE69824535T2 (de) | 2004-11-11 |
TW364070B (en) | 1999-07-11 |
DE69831362D1 (de) | 2005-09-29 |
US20010006581A1 (en) | 2001-07-05 |
DE69833704T2 (de) | 2006-08-17 |
DE69833704D1 (de) | 2006-05-04 |
DE69831362T2 (de) | 2006-03-09 |
EP1380882A2 (en) | 2004-01-14 |
KR100566061B1 (ko) | 2007-05-14 |
EP1380883B1 (en) | 2006-03-08 |
EP0924554A3 (en) | 1999-09-15 |
EP1380882B1 (en) | 2005-08-24 |
EP1380882A3 (en) | 2004-01-21 |
EP0924554A2 (en) | 1999-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2460C (zh) | 装有镜头的摄影装置 | |
CN102854705A (zh) | 附件、相机、附件控制程序及相机控制程序 | |
JP5310899B2 (ja) | アクセサリー、カメラ、アクセサリーシュー、及びコネクター | |
TW201620290A (zh) | 用於行動裝置的外掛閃光燈的拍照方法 | |
CN1268226A (zh) | 闪光装置 | |
JPH0587814B2 (zh) | ||
CN1881993A (zh) | 自动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强度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 |
TWI240139B (en) | Indicate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flash | |
CN202834802U (zh) | 节能便携闪光设备 | |
CN1215369C (zh) | 带闪光灯发光部的照相机 | |
CN216901272U (zh) | 一种投影灯灯光变焦调光组件 | |
CN213904025U (zh) | 一种大功率机顶闪光灯 | |
KR100631839B1 (ko) | 고휘도 내장형 플래시 모듈을 구비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 |
US6381414B2 (en) | Oscillation circuit and strobe device employing the oscillation circuit | |
JP2003233155A (ja) | カメラ電子システム及び組み立て方法 | |
KR200390932Y1 (ko) | 휴대폰용 크세논 램프 플래쉬 모듈 | |
CN1811578A (zh) | 闪光装置 | |
CN202815387U (zh) | 一种相机辅助闪光灯 | |
KR200380057Y1 (ko) | 카메라폰의 스트로브 플래시 모듈 | |
JP2006292794A (ja) | カメラの照明システム | |
JP2584653B2 (ja) | フラッシュ装置内蔵カメラ | |
CN1472588A (zh) | 照相机用的闪光灯装置 | |
KR200399656Y1 (ko) | 카메라와 캠코더 기능이 있는 휴대폰에서 사용되는 연속발광 광원인 파워 발광다이오드와 펄스광 광원인 제논플래시 일체형 보조 광원 모듈 | |
KR20060071680A (ko) | 카메라폰의 스트로브 플래시 모듈 | |
JP2003330078A (ja) | ストロボ内蔵カメ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601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60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