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1993A - 自动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强度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强度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1993A
CN1881993A CNA2006100927183A CN200610092718A CN1881993A CN 1881993 A CN1881993 A CN 1881993A CN A2006100927183 A CNA2006100927183 A CN A2006100927183A CN 200610092718 A CN200610092718 A CN 200610092718A CN 1881993 A CN1881993 A CN 1881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asthenic lens
focal length
length value
control signal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927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盛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tech and Curitel Communica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tech and Curitel Communica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Pantech and Curitel Communica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881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19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14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 E06C1/16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with hinged struts which rest on the ground
    • E06C1/20Ladders capable of standing by themselves with hinged struts which rest on the ground with supporting struts formed as po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1/00Ladders in general
    • E06C1/02Ladders in general with rigid longitudinal member or members
    • E06C1/38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ladders, e.g. ladders with more or less than two longitudinal members, ladders with movable rungs or other treads, longitudinally-foldable ladders
    • E06C1/39Ladders having platforms; Ladders changeable into plat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16Platforms on, or for use on, ladders, e.g. liftable or lowerable plat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18Devices for preventing persons from falling
    • E06C7/185Devices providing a back support to a person on the ladder, e.g. ca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CLADDERS
    • E06C7/00Component parts, supporting parts, or accessories
    • E06C7/50Joints or other connect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控制闪光灯发光强度的功能的无线通信终端及方法。该无线通信终端包括:摄像模块,用于通过自动聚焦功能拍摄物体图像;控制器,用于输出与聚焦镜头的焦距值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并且根据图像信号传送启动信号,该焦距值根据摄像模块中的计算给出图像的最大锐度;电源,用于向控制器提供根据充电控制信号的电力;和发光单元,用于通过接收来自电源的电力,根据来自控制器的启动信号产生瞬间闪光。

Description

自动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强度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控制诸如闪光灯之类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功能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方法;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控制诸如闪光灯之类的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功能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方法,当自动聚焦功能启动时,使用提供输入图像的最大锐度的的聚焦镜头的焦距值来进行自动控制。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终端是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接收语音、文本和图像数据的便携式终端。该无线通信终端可以是移动通信终端、个人通信业务(PCS)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电话、用于IMT-2000的下一代移动终端和无线局域网(LAN)终端。
总体而言,用于拍照的闪光灯是一种产生类似于阳光的瞬间闪光以帮助在黑暗的室内地点或者在夜间拍照的装置。使用该闪光灯,可以获得恒定的亮度和高图像质量,并且在黑暗地点快速移动的物体也可以被拍摄下来。
另外,闪光灯不仅用作主光源,还用作自然光或者人工光的辅助光源,以获得具有高图像质量的图片。根据闪光灯在无线通信终端中的装配位置,闪光灯分为外部闪光灯和内部闪光灯。
闪光灯也可以分为手动闪光灯和自动闪光灯。手动闪光灯以恒定强度发光,而不考虑周围环境的发光强度。然而,自动闪光灯根据周围环境的发光强度自动控制发光强度,并且以调节后的发光强度发光。
具有诸如闪光灯之类的发光单元的传统无线通信终端没有控制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的功能。因此,只要发光单元的启动条件满足,发光单元就产生具有与充电电流一样多的恒定强度的光。因而,很难获得正常质量的图像,并且电力消耗增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一些传统的通信终端具有控制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的功能。该功能根据用户的设置控制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因此,每当用户拍照时,用户必须主观地根据各种光线环境条件确定闪光灯的发光强度。
因此,用户很难根据传统的控制闪光灯发光强度的方法控制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以获得具有正常质量的图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功能的无线通信终端,该功能使用给出输入图像的最大锐度的聚焦镜头的焦距值来进行自动控制,以便在无需手动控制闪光灯发光强度的情况下拍摄最好质量的图像。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包括:摄像模块,用于通过自动聚焦功能拍摄物体图像;控制器,用于输出与聚焦镜头的焦距值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并且根据图像信号传送启动信号,该聚焦值根据摄像模块中的计算给出图像的最大锐度;电源,用于向控制器提供根据充电控制信号的电力;和发光单元,用于通过接收来自电源的电力,根据来自控制器的启动信号产生瞬间闪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终端中自动控制闪光灯发光强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当自动聚焦功能启动时,根据聚焦镜头的焦距值计算图像的锐度;当计算最大锐度时获得给出图像的最大锐度的聚焦镜头的焦距值;生成与所获得的聚焦镜头的焦距值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和使用与所生成的充电控制信号对应充电的电流产生闪光。
附图说明
参考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优选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征会变得更好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自动控制闪光灯发光强度的功能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框图;并且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自动控制闪光灯发光强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为详尽地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自动控制闪光灯功能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自动控制闪光灯发光强度的功能的无线通信终端的框图。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自动控制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的功能的无线通信终端包括:聚焦镜头11,用于接收物体的图像,并且通过响应镜头驱动单元14在光轴方向上前后移动自己来使物体处于焦点;图像传感器单元12,用于通过聚焦镜头11拍摄物体的图像;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3,用于通过自动对焦逻辑计算图像的锐度,生成与聚焦镜头11的预定焦距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并且将生成的控制信号传送到镜头驱动单元14;镜头驱动单元14,用于根据来自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3的控制信号,在光轴方向上前后移动聚焦镜头11;控制器15,用于监控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3,根据给出图像的最大锐度的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生成充电控制信号,将充电控制信号传送到充电控制单元16,并且响应来自用户的图像信号并将启动信号传送到发光单元17;充电控制单元16,用于提供基于与来自控制器15的充电控制信号对应的电流量的充电电流;和发光单元17,用于根据来自控制器15的启动信号使用充电的电流产生瞬间闪光。
发光单元17可以是用于产生闪光以获得高图像质量的闪光灯或者发光二极管。
此处,如果控制器15是61XXX系列的移动台调制解调器,则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不包括CODEC(编码解码器)。然而如果控制器15是早于61XXX系列的移动台调制解调器,则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终端还包括CODEC。此处,CODEC对来自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 3的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编码,并且将编码后的焦距值传送到控制器15。
控制器15和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3通过IIC(集成电路间)通信进行相互通信。
聚焦镜头11、图像传感器单元12、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3和镜头驱动单元14形成摄像模块。
镜头驱动单元14在光轴方向上前后移动聚焦镜头11。光轴的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表示入射光的方向及其相反方向。一般地,为了在手动相机中调整要拍摄的图像的焦点,顺时针方向旋转或者逆时针方向旋转调焦环从而在向前方向或者向后方向上移动聚焦镜头。光轴的方向表示该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在自动聚焦相机的情况下,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自动对焦逻辑计算输入图像的锐度来自动控制聚焦。因此,其详细的描述被省略。
图像传感器单元12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使用通过图像传感器单元12获得的目标物体的图像的边缘计算锐度。使用自动对焦逻辑来计算锐度。
锐度是一个诸如调制转移函数(M TF)或者对比率之类的数值。如果该数值大,则锐度高,而如果该数值小,则锐度低。因为拍摄一般受到诸如天气之类的外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尽管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物体,仍可能计算出不同的锐度。
同时,当自动聚焦功能被启动时,控制器15监控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3。当图像信号处理单元13计算出最大锐度时,控制器15读出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并且使用该读出的焦距值控制发光单元17的发光强度。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大于预定阈值,则控制器15确定物体离无线通信终端近。因此,控制器15减少闪光灯17的发光强度。相反,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小于该阈值,则控制器15确定物体离无线通信终端远。因此,控制器15增加发光单元17的发光强度。
例如,当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与阈值相同时,控制器15控制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70%发光。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从阈值降低10%以内,则控制器15控制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80%发光。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从阈值降低10%至30%,则控制器15控制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90%发光。另外,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从阈值降低30%以上,则控制器15控制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发光。
相反,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从阈值增加10%以内,则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60%发光,而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从阈值增加10%至30%之间,则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50%发光。另外,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从阈值增加30%以上,则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40%发光。
此处,当发光单元17的启动条件满足时,应用上述条件。发光单元17的发光强度与施加到发光单元17的电流量成正比。
可以控制通过发光单元17发光的时间。例如,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大约为预定阈值时,则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70%发光0.4秒。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降低阈值的10%以内,则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80%发光0.5秒。此外,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降低阈值的10%至30%,则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90%发光0.6秒。另外,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降低阈值的30%以上,则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100%发光0.7秒。
相反,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从阈值增加10%以内,则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60%发光0.3秒。此外,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从阈值增加10%至30%之间,则闪光灯1 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50%发光0.2秒。另外,如果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从阈值增加30%以上,则发光单元17以最大发光强度的40%发光0.1秒。
同时,发光单元17的发光强度可以通过修改现有的软件或者电路设计来来控制,而无需额外的电子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发光强度的自动控制模式未被设定时,闪光灯的发光强度和时间可以由用户设定。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自动控制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2,为了清晰地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假定无线通信终端的自动聚焦模式被打开并且无线通信终端的摄像模块拍摄目标物体的图像。并且,周围环境满足发光单元的启动条件。
根据自动聚焦功能的启动,在步骤S201中,根据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图像传感器单元12获得目标物体的输入图像的锐度。使用公知的自动对焦逻辑来计算锐度。
接着,在步骤S202中,当计算出最大锐度时,读出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也就是说,通过自动对焦逻辑根据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计算出锐度,并且读出给出输入图像的最大锐度的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此处,控制器15的版本低,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通过CODEC来编码。
此后,在步骤S203中根据读出的聚焦镜头11的焦距值,生成充电控制信号。
在生成充电控制信号之后,在步骤S204中,发光单元17将根据对应于充电控制信号的电流量充电的电流转换(modulate)成闪光灯的闪光。此处,充电的电流量由充电控制信号决定。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当自动聚焦功能启动时,使用给出输入图像最大锐度的聚焦镜头的焦距值控制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因此,可以在没有对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额外控制的情况下简便易行地获得最佳图像。
本发明包括与于2004年12月15日提交韩国专利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KR2004-0106264相关的主题,该申请的全文通过引用并入这里。
虽然相对特定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9)

1、一种无线通信终端,该终端包括:
摄像模块,用于通过自动聚焦功能拍摄物体图像;
控制器,用于输出与聚焦镜头的焦距值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并且根据图像信号传送启动信号,该聚焦值根据摄像模块中的计算给出图像的最大锐度;
电源,用于向控制器提供根据充电控制信号的电力;和
发光单元,用于通过接收来自电源的电力,根据来自控制器的启动信号产生瞬间闪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如果聚焦镜头的焦距值大于预定阈值,则控制器确定物体离聚焦镜头近并且减少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而如果焦距值小于该预定阈值,则控制器确定物体离聚焦镜头远并且增加闪光灯的发光强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充电控制信号包括发光单元的发光强度和发出闪光的持续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中摄像模块包括:
聚焦镜头,用于接收物体的图像,并且通过在光轴方向上前后移动调整物体的焦点;
图像传感器单元,用于拍摄通过聚焦镜头接收的图像;
图像传感器处理单元,用于计算在图像传感器单元处图像的锐度,并且生成与聚焦镜头的预定焦距值对应的控制信号;和
镜头驱动单元,用于接收生成的控制信号,并且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在光轴方向上前后移动聚焦镜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进一步包括用于对聚焦镜头的焦距值编码的编码解码器。
6、一种在无线通信终端中自动控制闪光灯发光强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当自动聚焦功能启动时,根据聚焦镜头的焦距值计算图像的锐度;
当计算最大锐度时获得给出图像的最大锐度的聚焦镜头的焦距值;
生成与所获得的聚焦镜头的焦距值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和
使用与所生成的充电控制信号对应充电的电流产生闪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生成充电控制信号时,如果聚焦镜头的焦距值大于阈值,则通过确定物体离聚焦镜头近而减少发光强度,如果聚焦镜头的焦距值小于阈值,则通过确定物体离聚焦镜头远而提高发光强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充电控制信号包括有关发光强度和发出闪光持续时间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对聚焦镜头的焦距值编码的步骤。
CNA2006100927183A 2005-05-03 2006-05-08 自动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强度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Pending CN18819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37085A KR20060114890A (ko) 2005-05-03 2005-05-03 플래시 광량 자동 조절 기능을 가지는 무선통신 단말기 및그 방법
KR37085/05 2005-05-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1993A true CN1881993A (zh) 2006-12-20

Family

ID=36693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927183A Pending CN1881993A (zh) 2005-05-03 2006-05-08 自动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强度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51411A1 (zh)
EP (1) EP1720342A3 (zh)
KR (1) KR20060114890A (zh)
CN (1) CN188199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8435A (zh) * 2009-05-07 2012-06-13 诺基亚公司 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02529A (zh) * 2015-08-13 2020-05-29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信号源的生理探测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09247B1 (ko) 2006-11-22 2008-02-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디지털 촬상 장치의 자동 초점 탐색 방법
US9288371B2 (en) * 2012-12-10 2016-03-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mage capture device in a networked environment
US9237275B2 (en) 2013-12-20 2016-0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lash photograph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36475A1 (de) * 1989-11-02 1991-05-08 Westdeutscher Rundfunk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lichtstaerke einer kameraleuchte
US6445884B1 (en) * 1995-06-22 2002-09-03 3Dv Systems, Ltd. Camera with through-the-lens lighting
JPH10322580A (ja) * 1997-05-20 1998-12-04 Minolta Co Ltd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H11119289A (ja) * 1997-10-17 1999-04-30 Nikon Corp 自動調光装置
JP2000047297A (ja) * 1998-07-28 2000-02-18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
JP2003174586A (ja) * 2001-12-07 2003-06-20 Seiko Precision Inc 撮像装置および携帯電子機器
US20030122957A1 (en) * 2001-12-31 2003-07-03 Emme Niels Peter Mobile terminal with digital camera and method of capturing images
JP2004157417A (ja) * 2002-11-08 2004-06-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そのaf制御時の露出設定方法
JP4389546B2 (ja) * 2003-10-23 2009-12-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システム
TWI274952B (en) * 2005-01-26 2007-03-01 Asia Optical Co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 flash intensity of camera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8435A (zh) * 2009-05-07 2012-06-13 诺基亚公司 设备、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02529A (zh) * 2015-08-13 2020-05-29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信号源的生理探测系统
CN111202529B (zh) * 2015-08-13 2023-03-28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信号源的生理探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14890A (ko) 2006-11-08
EP1720342A3 (en) 2007-10-17
EP1720342A2 (en) 2006-11-08
US20060251411A1 (en) 200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09127A (zh) 具有闪光装置的图像摄取仪器
TWI419063B (zh) 照相式行動通訊裝置及其閃光燈控制方法
CN100557500C (zh) 提供不同类型摄像发光的摄影发光系统、成像装置和方法
CN101068311A (zh) 摄像装置及其程序
CN1249512C (zh) 具有调整曝光的摄影部的便携设备及曝光调整装置
CN1815341A (zh) 照相机自动调整闪光强度的方法及系统
JP572849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発光量制御方法
CN103188423A (zh)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EP3544271B1 (en) Mobile terminal-based flash assembly and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993982A (zh)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及摄像控制程序
CN104618637B (zh) 一种照明补充调整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摄影装置
CN1662039A (zh) 图像摄取装置、图像摄取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程序、及存储媒体
CN102138103A (zh) 闪光单元的发光控制
CN1881993A (zh) 自动控制发光单元发光强度的无线通信终端及其方法
CN102480562A (zh) 照相式移动通讯装置及其闪光灯控制方法
JP6465671B2 (ja) 調光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撮像装置
US7567292B2 (en)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and program for varying light illuminance used therein
CN1740896A (zh) 控制数字拍摄设备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数字拍摄设备
JP2008236032A (ja) 撮影装置
CN1656795A (zh) 电子摄像机
JP4740675B2 (ja) 撮像装置
JP2009288657A (ja) ストロボ撮影装置
CN1265620C (zh) 数字照相机
CN103685964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1101484B1 (ko) 자동 초점 보조광을 이용한 촬상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