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5751A -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85751A CN1485751A CNA031533051A CN03153305A CN1485751A CN 1485751 A CN1485751 A CN 1485751A CN A031533051 A CNA031533051 A CN A031533051A CN 03153305 A CN03153305 A CN 03153305A CN 1485751 A CN1485751 A CN 14857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point
- computer equipment
- radio
- scanning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3—Access point logical ident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计算机设备,即使接入点的网络名是隐藏时也允许在最优时刻连接到预定接入点。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设备包括:连接清单表53,用于存储可连接网络的识别信息和与识别信息关联地存储指示用于和网络连接的接入点是一个不公布识别信息的“隐藏接入点”的信息;以及,接入点切换软件51,用于在从该连接清单表53中得到信息后通过尝试实际连接到“隐藏接入点”来确认连接,并且用于通过扫描识别信息获得预定识别信息以指定连接对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和外界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可以与无线LAN进行连接的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以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PC)为代表的计算机设备通过称为NIC(网络接口卡)或LAN适配器的接口单元和诸如LAN(局域网)的网络进行连接。早期与网络连接的接口单元是调制解调器,但是目前诸如令牌环或以太网(美国施乐公司的商标)等有线通信是主流。将来,随着笔记本PC、便携式电话和诸如PDA的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预期会推广无线LAN以避免复杂的电缆布线。
其中,对于在移动期间使用的便携式计算机设备例如笔记本PC或移动终端来说,需要在每个移动位置与网络进行连接。由于通常对于各个移动位置网络环境是变化的,首先,便携式计算机设备最好具有多个能在各个移动位置处进行连接的网络适配器。另外,还要有效地从所提供的多个网络适配器中选择一个能用于该位置的网络适配器并且对该位置的该网络适配器进行适当的网络设置。
尽管本发明不直接关心,但与无线LAN系统相关的现有技术之一是带有增强的安全等级的接入点设备以及它的核准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已公布的待审查专利申请No.2001-345819(第4页和5页,图1))
然而,在常规操作系统(OS)中,当一个系统具有多个网络适配器时,不存在明显的用来指明使用哪个网络适配器来与网络进行连接的手段。即,在常规操作系统中,专注于其中假定位置不移动的桌面型PC,并且几乎不需要指明要选择哪个网络进行连接,于是,需要通过去掉网络适配器或网络电缆的物理手段来指示利用常规系统的连接达到网络的切换。
另外,在常规操作系统中,一个网络适配器只允许用来设置一个网络。尤其在用于安装到笔记本PC等的移动技术规范中,当在具有不同设置的办公室和家中之间共享一个网络适配器时,每次连接时都需要不怕麻烦地改变网络设置。而且,对于初学者用户来说设置网络是特别困难的,并且由于逐步出现新的网络例如无线网络、VPN(虚拟专用网络)和宽带网,使得用户更难进行网络连接。
鉴于这种问题,在日本专利申请No.2002-27459中提供一种技术,其中通过应用程序来检测接入点的网络名并且自动地进行诸如无线LAN的网络设置。在用户可以自动地进行网络设置并容易连接到网络方面,所提出的技术是优越的。但是,从安全的角度看来,出现了甚至当接入点的网络名为隐藏时也允许和接入点连接的新要求。
另一方面,在无线LAN适配器中,需要周期地扫描所有支持的信道以发现供连接的接入点。此时,当使用管理802.11b基无线网络和802.11a快速无线LAN的双模式无线LAN适配器时,所支持的信道数量(总共46个信道)多于普通的11b单模式适配器,虽然在802.11b单模式适配器中进行主动扫描(主动搜索:用于从移动终端发送探查帧并且一旦应答搜索接入点的扫描方法),在双模式无线LAN适配器中为支持全球漫游进行被动扫描(被动搜索:用于监视从接入点固定时间周期发送的信标信号的扫描方法)。
由于这个原因,双模式无线LAN适配器中进行一次信道扫描约需100秒。该扫描时间明显地长于扫描时间仅约为2秒的现有802.11b。在进行该信道扫描时,无线客户机不能进入节电方式,这增加平均功耗。
图13是示出双模式无线LAN适配器中功耗变化的曲线。在图13中,横坐标是时间(秒),纵坐标是功耗(瓦)。图中重复100秒的扫描和60秒的节电,其中100秒的扫描消耗1W而60秒的节电消耗0.07W。结果是,在图13中示出的例子中无线LAN设备的平均功耗可达到650mW。在这种情况下,笔记本PC的电池时间缩短30分钟或更多。
本发明可以解决上面提及的技术问题,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即使接入点的网络名为隐藏时仍允许在最佳时刻连接到接入点。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进一步减小具有和无线LAN连接功能的计算机设备中的功耗。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通过预定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可连接网络的识别信息和与识别信息关联地存储指示用于网络连接的接入点是一个不公布识别信息的“隐藏接入点”的信息;连接确认装置,用于在从该存储装置中得到信息后通过尝试实际连接到“隐藏接入点”来确认连接;识别信息获取装置,用于为了指定连接对方通过扫描识别信息获取预定的识别信息;连接执行装置,用于对具有该识别信息获取装置获得的预定识别信息的网络接入点或者对该连接确认装置确认对其连接的接入点执行连接;以及,无线电功能停止装置,用于当该识别信息获取装置未获得该存储装置中存储的识别信息和该连接确认装置未对存储在该存储装置中的识别信息进行连接确认时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
这里,该存储装置可存储附带着连接优先顺序的网络识别信息并且和网络的识别信息关联地存储指示“已发布网络名的接入点”的信息。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例如笔记本PC或者是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设备例如PDA或便携式电话,这一点以下同样适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供进行无线LAN连接的网络信息;判定装置,用于判定是否有可能连接到在该存储装置中存储了其信息的网络;以及,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停止装置,用于当该判定装置判定对于所有在该存储装置中存储了其信息的网络都不可能进行连接时,在系统电源为接通的情况下断开进行无线LAN连接的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这里,该判定装置通过扫描识别信息判定是否可能连接到在该存储装置中已存储其信息的网络,和/或通过尝试实际连接来判定是否可能连接到在该存储装置中已存储其信息的网络。
对于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连接候选清单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包括可连接网络的信息的连接候选清单;连接装置,用于尝试连接到包含在连接候选清单中的网络;以及,设置装置,用于当该连接装置尝试连接的网络不确认用来识别网络的网络名时在该连接候选清单中设置指示“隐藏接入点”的信息。这里,当该连接装置尝试连接的网络确认用于识别网络的网络名时,该设置装置在该连接候选清单中设置指示“具有确认名的接入点”的信息。
从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预定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其中接入点检测装置检测是否存在任何可连接的接入点,无线电功能停止装置在该接入点检测装置未找到可连接的接入点时在保持系统电源接通情况下断开进行无线电连接的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移动状态感测装置感测该设备的移动状态,以及无线电控制装置根据该移动状态感测装置感测到的该设备的移动状态接通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以进行无线电通信。更具体地,该无线电控制装置从该无线电功能停止装置断开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状态接通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这里,该移动状态感测装置利用一个用来感测设备移动的姿态变动传感器感测移动状态,并且这是优选的,因为在系统正运行的情况下移动该设备时漫游移动目的地处的接入点。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通过预定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姿态变动感测装置,用于感测该设备的姿态变动;以及扫描执行装置,用于根据该姿态变动感测装置感测到的该设备的姿态变动扫描接入点。
这里,该计算机设备还包括用于存储接入点的简表的简表存储装置,其中当该姿态变动感测装置感测到该设备的姿态不变动时该扫描执行装置停止扫描,或者当该姿态变动感测装置感测到该设备的姿态变动时该扫描执行装置执行对该简表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简表的扫描。这种结构是优选的,因为它能抑制由于执行无用扫描造成的较低吞吐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计算机设备中通过和预定无线电网络的连接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网络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扫描该计算机设备所处于的环境里的接入点获取网络名的步骤,从存储器中存储的无线电网络连接候选清单中获取不公布网络名的“隐藏接入点”的信息的步骤,按优先级顺序比较通过扫描获得的带有网络名的无线电网络和从连接候选清单中获得的“隐藏接入点”的无线电网络的步骤,当通过按优先级顺序比较得出经扫描获得的带有网络名的无线电网络具有较高优先级时执行连接到通过扫描获得的带有网络名的接入点的步骤,以及当通过按优先级顺序比较得出连接候选清单中获取的“隐藏接入点”的无线电网络具有较高优先级时尝试连接到该“隐藏接入点”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网络连接方法,包括,从存储该计算机设备可连接的无线电网络的识别信息的连接清单表中获取指示用来和无线电网络连接的接入点是一个不发布识别信息的“隐藏接入点”的信息的步骤,通过尝试实际连接到该“隐藏接入点”来确认对该无线电网络的连接的步骤,通过扫描识别信息检索预定接入点的步骤,根据存储在该连接清单表中的信息经该检索到的接入点或者经确认对其连接的该“隐藏接入点”执行通信的步骤,以及当不能连接到在该连接清单表中存储着信息的无线电网络时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网络连接方法,包括,确认是否存在任何可由该计算机设备连接的无线电网络的接入点的步骤,当不存在可连接无线电网络的接入点时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步骤,感测该计算机设备的姿态变动的步骤,以及根据感测到的姿态变动恢复被停止的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步骤。这里,感测姿态变动的步骤包括通过把从姿态变动传感器得到的传感器数据的值和在静止状态下得到的标称值进行比较来感测是否存在任何姿态变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电网络连接方法,包括,感测计算机设备中的姿态变动的步骤,以及基于该计算机设备的姿态变动根据一简表执行对接入点的扫描的步骤。这里,该感测姿态变动的步骤包括使姿态变动传感器感测该计算机设备在经过预定时间后是否存在姿态变动,并且该执行扫描的步骤包括当判定该计算机设备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具有姿态变动时执行该扫描。
这些发明可以作为一种使计算机设备实现各种功能的程序,其中该计算机设备通过连接到预定网络来进行通信。以安装在计算机例如笔记本PC上或者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中的形式向用户提供该程序,该存储媒体可以是软盘或光盘媒体,其中通过软盘机或光盘机读出该程序、存储到闪速ROM中并且执行。另外,可以由程序传输设备通过网络分发该程序。该程序传输设备可设置在主机侧的服务器上,并且包含用于存储该程序的存储器以及用于通过网络发送该程序的程序发送装置。
该程序使计算机设备实现:通过对该计算机设备所处环境中的接入点的扫描获取网络名的功能,从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无线电网络连接候选清单中获得不公布网络名的“隐藏接入点”的信息的功能,按优先级顺序比较由该扫描获得的带有网络名的无线电网络和从该连接候选清单中获得的“隐藏接入点”的无线电网络的功能,当通过该按优先级顺序比较得出由扫描得到的带有网络名的无线电网络具有较高优先级时执行连接到该由扫描得到的带有网络名的无线电网络中的接入点的功能,以及当通过该按优先级顺序比较得出从该连接候选清单中获得的“隐藏接入点”的无线电网络具有较高优先级时尝试连接到该“隐藏接入点”的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以使诸如笔记本PC的计算机设备实现:从存储该计算机设备可连接的无线电网络的识别信息的连接清单表中获得指示用来连接到无线电网络的接入点是一个不发布识别信息的“隐藏接入点”的信息的功能,通过尝试实际连接到该“隐藏接入点”来确认对该无线电网络的连接的功能,通过扫描识别信息检索预定接入点的功能,根据存储在该连接清单表中的信息经该检索到的接入点或者经确认对其连接的该“隐藏接入点”执行通信的功能,以及当不能连接到在该连接清单表中存储着信息的无线电网络时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程序以使计算机设备实现:从存储该计算机设备可连接的无线电网络的信息的连接清单表中获得无线电网络的信息的功能,判定是否可能连接到在该连接清单表中存储着其信息的无线电网络的功能,以及当判定对所有在该连接清单表中存储着信息的无线电网络都不可能进行连接时在该计算机设备的系统电源为接通情况下断开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功能。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程序以使计算机设备实现:确认是否存在任何可由该计算机设备连接的无线电网络的接入点的功能,当不存在可连接的无线电网络的接入点时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功能,感测该计算机设备的姿态变动的功能,以及根据感测到的姿态变动恢复被停止的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功能。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程序以使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实现:执行对预定简表扫描的功能,感测该计算机设备中的姿态变动的功能,当感测到该计算机设备中的姿态变动时执行对该简表的扫描的功能,以及作为扫描的结果发现简表中列出优先级要比目前高的接入点时漫游接入点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网络连接系统的硬件配置;
图2示出如图1中所示的网络连接系统中的软件配置;
图3是连接清单表中存储的连接候选清单的一个例子;
图4是解释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循环算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更新该连接清单表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举例示出向用户显示的切换清单表;
图7a至7c解释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电源管理方法;
图8是示出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解释通过接通或断开无线电LAN进行电源管理的用户接口;
图10是用于实现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带有姿态运动检测的扫描启动功能的方块图;
图11是示出带有姿态变动检测的扫描启动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一个流程图,示出和姿态变动感测管理程序并行执行的检测运动状态的过程;
图13是示出双模式无线LAN适配器中的功耗变化的曲线;
图14是一条曲线,示出相对于时间接入点和客户机之间的吞吐量是如何跃迁的;以及
图15是一个流程图,显出一个用于带有姿态变动检测的位置简表的漫游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网络连接系统的硬件配置。这里,该系统配置是在作为一种形式的计算机设备的笔记本PC(移动终端单元)上提供的并且包括CPU21和存储器22,其中CPU21充当整个计算机设备的大脑以在OS的控制下执行实用程序和各种类型的程序,存储器22是主存储器,用于向CPU21提供各种程序(指令)包括应用程序并且用于存储数据。CPU21还通过PCI(外设部件互连)总线25和各个外设互连。
PCI总线25能进行相对快速的数据传送,并且按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或64位的规范标准化,最大操作频率是33MHz或66MHz,并且最大数据传送率为132MB/s或528MB/s。外设之一硬盘控制器27控制作为存储装置的硬盘机(HDD)28并且还与PCI总线25连接。未示出的小型PCI槽和PC卡槽也可以与该PCI总线25连接,可以在这些槽中安装(连接)遵守小型PCI标准的无线电LAN卡30。无线电LAN卡30还整体地带有RF天线33,以在该笔记本PC所处环境下和接入点进行无线电(无线)通信。除了整体地和无线电LAN卡30一起提供外,RF天线33可以是一个设置在笔记本PC的机体内的分集式天线,在该机体内RF(射频)信号经一个天线连接件(未示出)通过同轴电缆与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接入点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准备的连接点。
无线电LAN卡30具有一个MAC控制器31和一个RF部分(用于无线电通信的射频电路部分)32,该MAC控制器31具有一个和CPU21的在数据链路层的一较低子层MAC(媒体访问控制)层上的接口,而该RF部分32用于支持国际标准IEEE802.11b下的2.4GHz频带无线电LAN或者支持国际标准IEEE862.11a下的5GHz频带无线电LAN,并且在CPU21的控制下经RF天线33与接入点进行通信。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具有上述系统配置的无线电LAN卡30,在最优时刻连接到接入点。另外,提供一个无线电功能停止装置,用于当发现找不到可连接的有关接入点时在系统主单元的电源为接通的情况下下断开对无线电网络的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从而抑制笔记本PC等的系统中的电池的无用消耗,如后面说明那样。这里,作为一种断开(停止)无线电LAN卡30中的无线电功能的方法,采用的技术是通过CPU21向无线电LAN卡30发送其内置固件可以处理的无线电关闭命令从而停止无线电LAN卡30的RF部分32以断开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
图2示出图1中所示的网络连接系统的软件配置。这里,该网络连接系统包括该实施例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接入点切换软件51,它是一个在CPU21上执行的应用软件用于完成接入点的切换;设备驱动程序52,它是一个按设备来管理无线电LAN卡30的软件;以及,一个记录在硬盘机28中用于存储优先级顺序以及接入点的连接清单信息的连接清单表53。
连接清单表53(存储装置)按照优先级顺序存储一个用于接入点的连接候选清单并且存储各种类型的与网络名有关的信息。接入点切换软件51作为识别信息获取装置运行以向设备驱动程序52输出有关接入点的扫描指令并且获得扫描结果清单。从而,通过参照连接清单表53,有可能确认在该网络系统(例如笔记本PC)周围是否存在任何具有连接候选清单中的接入点的网络名(SSID:服务建立标识)的接入点。
即,在自动切换网络中,接入点切换软件51作为一个应用检测SSID或接入点的识别信息,从而自动进行网络例如无线LAN的设置,并且通过连接执行装置完成连接。在常规操作下,首先通过扫描获得接入点的网络名(SSID),并且接着检索是否在硬盘机28中存储的位置名中登记了含有该SSID的网络的设置简表。并且若找到该位置名,自动切换包含该无线设置在内的所有网络设置。该SSID是用于指定通信对方的识别号并且充当用于彼此核对的个人识别号。除非该SSID匹配,否则不允许各方间的通信,当匹配时该SSID在基础设施方式和802.11AD Hoc方式中是有效的。除SSID之外,通过扫描获得的识别信息可以是MAC地址,以识别在MAC(媒体访问控制)帧中提供的带有不变位计数的传输地址字段和目的地地址字段。
在该实施例中,除了常规操作之外,如果在连接清单表53的连接候选清单中存在不发布网络名(SSID)的“隐藏接入点”,即使当扫描结果是检索到这样的特定接入点时,向部件驱动程序52输出一个连接指令以连接到在连接候选清单中具有较高优先级顺序的候选接入点,并且利用无线电LAN卡30实际尝试该连接,设备驱动程序52通过无线电LAN卡30获得连接结果(连接成功或失败),并且向接入点切换软件51报告该连接结果。以这种方式,接入点切换软件51通过参照连接清单表53组合连接和检索,并且接着尝试连接到该接入点。作为实际连接,规定安全性、为该接入点上的信道设置信道号并且进行网络设置。分配给该网络的连接设置信息是和网络名关联的并且存储在硬盘机28内。
图3示出存储在作为连接候选清单存储装置的连接清单表53中的连接候选清单的一个例子。这里,对SSID的网络名(AAAA至XXXX)设置1到M的优先级顺序(优先级)。并且,在图3中示出的连接候选清单中设置和网络名对应的指示接入点是否是隐藏的标志(隐藏标志)。在图3的例子中,准备了指示隐藏接入点的“H(隐藏)”标志、指示公布网络名的接入点的“P(公开)”标志以及在利用新软件激励以前连接的接入点时指示不明(未知)隐藏点的“U(未知)”标志。在图3中示出的连接候选清单例子中,网络名CCCC和EEEE是隐藏接入点,AAAA是未知接入点,而其它是发布了名字的接入点。
例如,考虑具有图3那样的连接候选清单的笔记本PC在该笔记本PC能和无线电接入点连接的环境下尝试无线电连接的实例。当接收入点切换软件51通过扫描检测到具有如图3中所示的标志P的网络名时,执行对检测到的网络名中优先级顺序最高的接入点的连接。另外,作为例子,在接入点切换软件51搜索SSID但未能检测到带有标志P的接入点的网络名如BBBB、DDDD、FFFF、GGGG等的情况下,它按较高的优先级顺序尝试连接到带有标志H为隐藏接入点的接入点。结果,假如在优先级顺序为M的网络名XXXX上成功连接,直接保持该连接以继续无线电通信。作为另一个例子,假设对SSID搜索的结果是,检索到优先级顺序为第七的网络名GGGG。此刻,接入点切换软件51尝试连接到优先级顺序比网络名GGGG高的并且不带有标志P的接入点。结果,如果可以连接到与网络名CCCC对应的接入点,则保持对该优先级顺序较高的网络名CCCC的连接,以继续无线电通信。
图4是解释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循环算法的流程图,例如,由于当打开笔记本PC的盖重新启动计算机设备时(例如该计算机设备从暂停状态恢复时)的触发,无线功能变为现用,从而启动图4的流程图。这里,该暂停状态意味该笔记本PC处于节电方式,其中可使用最少量的用来保持数据所需的电源量并且停止其它馈电。另外,该恢复意味一种从中断状态启动操作,例如当接通电源或者打开笔记本PC的盖时。
首先,如果接入点切换软件53启动以扫描如图3中所示的连接候选清单以获得网络名(SSID),并且从外围接入点获得网络名(SSID)(步骤101)。并且,从连接候选清单获得标志为U的隐藏SSID的信息(步骤102)。这里,判定是否在该连接候选清单中得到网络名(SSID)(步骤103)。若是,过程转到步骤104,或者或不是转到步骤112。
首先,如果获得网络名(SSID),比较找到的SSID和隐藏的SSID(步骤104)。接着,判定该隐藏的SSID是否具有比找到的SSID更高的优先级顺序(步骤105)。若隐藏的SSID具有较低的优先级顺序或者该找到的SSID具有较高的优先级顺序,进行对带有经扫描找到的SSID的接入点的连接(步骤106),在硬盘机28中留下该连接信息(步骤107),并结束该过程。
如果在步骤105该隐藏SSID具有较高的优先级顺序,根据具有较高优先级顺序的SSID的连接信息尝试对该接入点的连接(步骤108)。这里,判定是否完成该连接(步骤109)。如果连接,在硬盘机28中留下连接信息(步骤107),并且结束该过程。如果未连接,判定是否对所有隐藏SSID都尝试了连接,结果在该清单上不再有隐藏的SSID(步骤110)。如果没有隐藏的SSID,过程转到步骤106以完成对带有通过扫描找到的SSID的接入点的连接,留下连接信息(步骤107),并结束过程。如果在步骤110还有隐藏的SSID,比较下一个优先级顺序较高的隐藏SSID和通过扫描找到的SSID(步骤111),并且过程转到步骤105以重复上述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103未找到SSID,根据连接信息尝试连接到清单中各隐藏SSID中优先级顺序较高的接入点(步骤112)。然后,判定是否完成连接(步骤113)。若连接上,留下连接信息(步骤107),并结束过程。若未连接上,判定是否对所有隐藏SSID都尝试了连接,结果清单上不再有隐藏的SSID(步骤114)。若还有隐藏的SSID,该过程转到步骤112以重复上面的处理。如果没有,在硬盘机28中留下未连接信息(步骤115),并结束过程。如图3所示的连接候选清单中的带有标志U(未知)的网络名按带有标志H(隐藏)的隐藏SSID处理。
以这种方式,在通过图4的处理实现的循环算法中,首先根据图3中所示的连接候选清单确认存在优先级顺序要比通过扫描获得的网络名的接入点(“带有通过扫描识别的SSID的接入点”)更高的“隐藏接入点”。并且尝试连接到该“隐藏接入点”,当连上时经该“隐藏接入点”继续无线电通信。在优先级顺序比“带有通过扫描识别的SSID的接入点”中的优先级顺序最高的接入点更高的所有“隐藏接入点”上进行连接确认,并且若没有完成连接,则通过“带有通过扫描识别的SSID的接入点”中的优先级顺序最高的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
在这种方式下,根据存储在连接清单表53中如图3中所示的连接候选清单进行与接入点的连接,从而在每次实际连接时频繁地更新进行连接所使用的连接候选清单的内容。例如,用户首先输入网络的设置信息,并且按下连接按钮以尝试实际连接,于是发现该接入点的名字已被发布。以这种方式,每次连接时知道该网络名已公布并且它的信息存储在连接清单表53中。当连接成功时,可以先隐藏该网络名,但是以后可以公布,其中把标志从H改变成P。
图5示出更新连接清单表53的过程。由接入点切换软件51进行这一系列的处理。如果启动如图4中所示的循环算法的处理过程,首先获取存储在连接清单表53中的连接候选清单(步骤201)。并且对于标志U(未知),象标志H(隐藏)那样尝试连接(步骤202)。接着,判定是否完成连接(步骤203)。如果未连接上,该过程返回到步骤201以重复该操作,直至覆盖整个连接候选清单,若连接上,判定是否确认网络名(步骤204)。若确认网络名,把标志置成为P(公开)(步骤205)。若未确认网络名,把标志置为H(隐藏)(步骤206)。每次完成对接入点的连接时进行该处理以便更新连接清单表53,并且结束该过程。
图6示出一个向用户显示的切换清单表的例子。在如图6中所示的用于接入点的切换清单表中,根据接入点切换软件51的执行在例如笔记本PC的液晶显示器(LCD)的显示器屏幕上显示连接清单表53中存储的内容。在图6的显示例子中,和优先级顺序以及网络名(SSID)信息一起显示位置简表名。提供位置简表以便简化在进行网络连接时必须决定的参数输入操作,其中没有经验的用户(初学者)可以利用“位置”概念直观地识别网络设置。为了进行网络连接必须决定的参数例如对应于“通信中使用的网络适配器”和“对该网络适配器的网络设置”。如图6中所示,把位置名登记成办公室座位、会议室、在路上、机场、旅店和住宅,从而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它们。用户利用各种指点器(未示出)简单地在移动场所选择预置位置。从而,用户无须复杂的操作就可以通过一次切换接口和连接设置(接口切换和连接设置切换)来进行网络连接。简表信息作为位置简表数据库存储在硬盘机28上,从而指定简表的用户可以调用和使用设置信息。
通过参照如图6中所示的带有优先级顺序的切换清单表中的网络名(SSID),接入点切换软件51尝试连接到接入点。此刻,接入点切换软件51尝试连接到优先级顺序较高的位置简表,从而如图6中所示自动地切换该清单中列出的位置简表。另外,判定该表中是否存在对接入点的检索结果。如果该表中不存在检索结果,从该表中只选择“隐藏网络名(SSID)”,并且实际上尝试在此位置上的对接入点的连接。
这里,作为尝试连接的结果,如果在该连接候选清单中不存在接入点,停止(断开)和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有关的部分(无线电LAN卡30的RF部分32),即:在该实施例中自动地切断无线电LAN的无线电信号以减小功耗。例如,如果断开RF部分32,有可能把无线电LAN卡30的功耗减小到约40mW或更低,由此可以降低笔记本PC中的电池的消耗。
图7a至7c解释依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电源管理方法。在图7a中,该目标笔记本PC在区域1的环境下通过带有网络名(SSID)=东京的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无线电=接通)。现在,假定携带该笔记本PC的用户关上该笔记本PC的盖以结束无线电通信和把该笔记本PC置为暂停状态,并且如图7B中所示移动到区域2的环境。此刻,在区域2的环境下附近不存在供无线电通信的接入点。此时,假定携带该笔记本PC的该用户打开盖,从而该笔记本PC从暂停状态转到恢复状态。由于在区域2的环境下不能进行无线电通信,该笔记本PC的接入点切换软件51通过扫描以及确认对隐藏SSID的连接执行包含对网络名(SSID)检索的循环算法,从而意识到不存在可连接的接入点。根据该认识,接入点切换软件51指示无线电LAN卡30的MAC控制器31停止(切断)RF部分32。一旦用户明确指示并且该笔记本PC重新启动或转到恢复状态时执行该RF部分32的停止(断开),而且继续下去直到执行循环算法。
考虑在图7b的区域2的环境下的用户已携带该笔记本PC移动到图7c的区域3的环境的情况。在区域3的环境下,有可能通过SSID=大阪、SSID=京都和SSID=名古屋对应的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当打开该笔记本PC的盖时或者重新启动该笔记本PC时,该笔记本PC的接入点切换软件51通过扫描以及确认对隐藏SSID的连接执行包含检索网络名(SSID)的循环算法。但是,在如图7中所示的笔记本PC中,没有在该笔记本PC的连接清单表中登记网络名为SSID=大阪、SSID=京都和SSID=名古屋的SSID。从而接入点切换软件51指示在保持整个系统电源的状态下停止(切断)RF部分32,从而该笔记本PC转到对无线电通信的节电方式(低功耗方式)。由此,减少该笔记本PC中的电池的消耗。
接着,考虑携带该笔记本PC的用户移动到如图7A中所示的区域1的环境中的情况。例如,通过把该笔记本PC从暂停置成恢复或重新启动状态接通被停止的RF部分32的电源,从而执行该包括检索网络名(SSID)和确认对隐藏SSID的连接的循环算法。由此,有可能通过具有SSID=东京的网络进行无线电通信。
图8是示出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过程的流程图。例如,如果该笔记本PC从暂停中恢复,则启动该过程,从而接通用来进行无线电LAN的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RF部分32(步骤301)。并且,接入点切换软件51通过参照连接清单表53中存储的SSID尝试对接入点的连接(步骤302)。作为连接的结果,判定是否存在任何可以连接的接入点(步骤303)。
在步骤303,如果存在任何接入点,通过该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步骤304)。在此情况下,检查连接状态(步骤305)。如果不可能连接,过程返回步骤302,以尝试对另一个接入点的连接。若该连接是可能的,继续执行步骤304的无线电通信(步骤306)。如果步骤303不存在要连接的接入点,断开RF部分32以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步骤307)。在显示器上利用图符显示对用户指示无线电通信的断开状态(步骤308),并且结束该过程。以这种方式,在该实施例的节电功能中,通过CPU21向在无线电LAN卡30中内置的固件发送无线电关闭命令,以切断无线电LAN卡30的RF部分32,从而有可能减少该笔记本PC中的计算机系统功耗。
图9解释用于通过接通或断开无线电LAN的电源管理的用户接口。在该笔记本PC的显示器屏幕上显示多个条目以供用户选定。在图9的该例中,显示三个条目“断开无线电”、“自动断开无线电”和“使能节电方式”,以允许用户利用预定的指点部件对它们进行选定。例如,为了如前面所说明的当在连接清单表53中存储的连接候选清单里不存在候选的接入点时自动地切断无线电LAN的无线电信号,用户只需要选定图9中所示的显示器屏幕上的条目“自动断开无线电”。
如上面细叙那样,依据该实施例,通过将扫描和实际连接相结合来进行对接入点的连接,采用这种方法或所谓的混合方法,可以大大缩短连接时间并且可以通过所谓的其中不公布网络名的“隐藏接入点”进行无线电LAN连接。该方法解决了当用户在系统中具有多个连接清单时连接时间变长的问题。另外,作为连接目的地的网络具有和网络名对应的预置优先级顺序,从而在可应用多个无线电网络的环境中选择更优选的网络。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在和网络名关联的连接清单表中存储指示接入点是公布的还是隐藏的或者是否公布诸如网络名(SSID)的识别信息的信息。动态地更新该连接清单表,从而根据连接状态掌握接入点的最新状态,另外,除了接通/断开系统主单元之外,还增加了控制无线电功能的接通/断开的功能,从而可以降低功耗。尤其在使用电池的例如笔记本PC的移动终端设备中,电池的寿命得到延长。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2中,作为一种形式的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设备)的笔记本PC配置有感测该设备(无线客户机)的移动的姿态变动传感器,其中根据该无线客户机的移动决定是否启动扫描。和实施例1相同的功能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不做详细说明。
图10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通过姿态移动检测来实现扫描启动功能的方块图。这里,硬件配置包括作为无线LAN硬件的无线电LAN卡30以及用于感测该无线客户机是否移动的姿态变动传感器39。姿态变动传感器39例如是一个可以感测倾斜的加速度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一个感测笔记本PC内的震动的传感器(例如,为防止硬盘机受到猛烈震动所需的传感器)。
软件配置包括:作为一个用来控制该无线客户机的应用软件的无线控制软件55,该无线控制软件55由CPU21执行;设备驱动程序52,是一个用来管理无线电LAN卡30的软件;以及姿态变动感测管理程序56,是一个根据姿态变动传感器39的检测结果来感测笔记本PC的移动的软件。
如实施例1中说明那样,当系统从暂停中恢复时或者在系统引导时通过扫描接入点在图6的位置简表中不存在登记的接入点时,有可能通过停止(切断)和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有关的部分,即禁止无线电通信电路(无线电电路),来节约电源。但是,当在某位置未找到接入点时,即使在禁止该无线电电路后在该系统操作情况下改变了位置,在移动目的地该无线电电路仍保持禁止。此刻,即使在该移动目的地处存在任何接入点,也不能进行漫游。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姿态变动传感器39检测该无线客户机是否移动,从而根据该检测将该计算机设备从无线电断开状态转到正常操作方式。
图11是示出通过姿态变动检测来启动扫描过程的流程图。在系统引导后,在接收到来自无线控制软件55的指令时,设备驱动程序52初始化该无线设备(步骤401)。设备驱动程序52通过扫描信道搜索接入点(步骤402)。在步骤403,如果判定存在任务接入点,该计算设备经接入点和网络连接(步骤404)。若判定不存在接入点,根据来自无线控制软件55的指令把该计算设备置为无线电断开状态(步骤405)。该无线电断开状态是节电方式,其中切断强电源并且无线电功能不消耗无用电力。
无线控制软件55对该无线客户机的“移动”周期地轮询姿态变动感测管理程序56。即,该过程等待N分钟(步骤406),并且判定该无线客户机是否移动(步骤407),如图11中所示。若该无线客户机未移动,该过程从步骤406重复。若该无线客户机移动,使能无线电以恢复到正常操作方式下的操作(步骤408),并且该过程接着转到步骤402以指示设备驱动程序52重新启动扫描。
图12是示出通过姿态变动感测管理程序56并行进行的移动状态检测过程的流程图。首先,把移动监视器计时器T(s)置成0以作为初始值(步骤501),并且例如每100msec从姿态变动传感器39获取一次传感器数据(步骤502)。重新计算过去一秒钟的传感器数据的平均值(步骤503),并且计算静止状态下得到的标称值和该平均值之间的差(步骤504)。
然后,判定该计算出的差是否超过预定值(步骤505)。若没有,该过程返回到步骤501。如果超过该预定值,将该移动监视器计时器增加100msec(步骤506)。并判定该移动监视器计时器T是否大于最小有效无线电范围(半径)R(米)除以平均步行速度V(米/秒),即
T>R/V
步骤(507)。如果不大于,该过程返回到步骤502。如果大于,在图1中示出的存储器22中记录存在移动(步骤508)。然后,判定是否存在来自无线控制软件55的轮询(步骤509)。若不存在轮询,该操作等待轮询。若存在轮询,从步骤501开始重复该过程。
以这种方式,依据实施例2,姿态变动传感器39感测该无线客户机笔记本PC的移动(存在姿态变动),并且作为用来控制姿态变动传感器39的软件的姿态变动感测管理程序39记忆感测结果。另一方面,用来控制该无线客户机的无线控制软件55周期地对于“移动”轮询姿态变动感测管理程序56。如果感测到移动并且禁止无线电通信电路(无线电电路),无线控制软件55指示无线LAN的设备驱动程序52使能无线电通信电路并且重新启动扫描。
利用这种配置,即使在“自动切断无线电”方式下为降低无线电LAN的功耗而切断无线电功能时,也有可能通过检测该无线客户机的预定移动状态重新启动对无线电LAN的接入点的扫描。即,当在某位置未发现接入点时,并且在禁止无线电电路后在保持系统运行情况下改变了位置,在移动目的地自动地使能该无线电电路。从而,在移动目的地适当地进行对接入点的漫游,从而减少系统的功耗,并且大大改进了系统的可用性或所谓的使用性。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利用实施例2中的姿态变动传感器39和姿态变动感测管理程序56,根据该设备(无线客户机)是否移动来控制在每个固定时间对接入点的扫描。与实施例1和2相同的功能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不再详细说明。
用于无线控制的实用程序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位置简表漫游。当安装有无线LAN的客户机PC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它进行网络简表切换。为了实现该功能,需要周期地感测(扫描)可通信的接入点。在一专用软件中,每分钟一次地向该无线驱动程序发送这种扫描命令。作为扫描的结果,如果找到比目前优先级顺序更高的列在该简表中的接入点,就进行对该接入点的漫游。
但是,每分钟一次的扫描对适当客户机和接入点的通信具有不利影响。
图14示出相对于时间接入点和客户机之间的吞吐量如何跃迁。横坐标是时间(sec)而纵坐标是吞吐量(Mbps)。在扫描期间客户机必须停止与接入点的通信。从而,如图14中所示,就扫描来说,每秒一次大大降低了吞吐量。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图10中所示的姿态变动传感器39解决了该问题。
更具体地,在进行对预定简表的扫描之前,图10所示的无线控制软件55询问姿态变动感测管理程序56该客户机是否存在移动(姿态变动)。利用姿态变动传感器39感测客户机是否移动。如果未移动,取消扫描并且计时器开始为下次扫描计时(例如,一分钟)。若存在移动,则扫描简表。作为扫描的结果如果发现该简表中有比目前优先级顺序高的接入点,则对该接入点进行漫游,若未发现这样的接入点,计时器开始为下次扫描计数(例如,一分钟)。借助这种配置,抑制由于不必要扫描造成的低吞量。
图15是利用姿态变动检测对位置简表的漫游过程的流程图。无线控制软件55对设备驱动程序52发出根据图1所示的硬盘机28中存储的网络设置简表执行扫描的指令,从而设备驱动程序52操作无线电LAN卡30以执行扫描并找到接入点(步骤601)。
无线控制软件55启动计时器以对下次扫描计数并且等待一分钟(步骤602),并且询问姿态变动感测管理程序56该无线客户机是否存在移动(步骤603)。并根据姿态变动传感器39判定该无线客户机是否移动(步骤604)。若没有移动,该过程返回到步骤602,在此计时器开始计数。若存在移动,进行设置简表的扫描(步骤605)。通过执行扫描,判定是否存在优先级顺序更高的接入点。若没有优先级顺序更高的接入点,该过程返回到计时器开始计数的步骤602。若存在优先级顺序更高的接入点,对该接入点进行漫游(步骤607)。
以这种方式,依据实施例3,利用姿态变动传感器39和姿态变动感测管理程序56,根据该设备(无线客户机)是否移动控制在每个固定时间进行的对接入点的扫描。通常,由于难以估量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接入点的移动,当设备(无线客户机)不移动时几乎想不到会感测新的接入点。在这种情况下,当根据设置进行扫描时,存在如图14中所示的较低吞吐量。但是,依据实施例3,若判定设备(无线客户机)移动,则启动扫描,从而有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扫描并且抑制较低的吞吐量。以这种方式,借助本发明,可以通过在适当条件下选择预定的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
Claims (31)
1.一种能通过预定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可连接网络的识别信息并且与识别信息关联地存储指示用于连接到所述网络的所述接入点是一个不公布识别信息的隐藏接入点的信息;以及
连接确认装置,用于在从所述存储装置中得到所述信息后通过尝试实际连接到所述隐藏接入点来确认连接。
2.依据权利要求1的计算机设备,还包括:识别信息获取装置,用于通过扫描该识别信息获取预定的识别信息以指定连接对方;以及,连接执行装置,用于对具有所述识别信息获取装置获得的所述预定识别信息的接入点或者对所述连接确认装置确认对其连接的接入点执行连接。
3.依据权利要求2的计算机设备,还包括无线电功能停止装置,用于当所述识别信息获取装置未获得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识别信息和所述连接确认装置未对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识别信息进行连接确认时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
4.依据权利要求1的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存储装置在附加连接优先级顺序情况下存储识别信息。
5.依据权利要求1的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存储装置与所述网络的识别信息相关地存储指示公布了网络名的接入点的信息。
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网络信息以进行无线LAN连接;
判定装置,用于判定是否有可能连接到在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了它的信息的所述网络;以及
无线电功能停止装置,用于当所述判定装置判定对于所有在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着其信息的所述网络都不可能进行连接时,在系统电源为接通的情况下断开进行无线LAN连接的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
7.依据权利要求6的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判定装置通过扫描识别信息判定是否可能连接到在存储装置中存储着其信息的所述网络,和/或通过尝试实际连接来判定是否可能连接到在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着其信息的所述网络。
8.一种能通过预定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包括:
连接候选清单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含有可连接网络的信息的连接候选清单;
连接装置,用于尝试连接到包含在所述连接候选清单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所述连接候选清单中的所述网络;以及
设置装置,用于当所述连接装置尝试连接的所述网络不确认用来识别所述网络的网络名时,在所述连接候选清单中设置指示隐藏接入点的信息。
9.依据权利要求8的计算机设备,其中当所述连接装置尝试连接的所述网络确认用于识别所述网络的网络名时,所述设置装置在所述连接候选清单中设置指示该接入点带有确认名的信息。
10.一种能通过预定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其包括:
姿态变动感测装置,用于感测该设备的姿态变动;以及
无线电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姿态变动感测装置感测的该设备的姿态变动接通用于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
11.依据权利要求10的计算机设备,还包括:
接入点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可连接的接入点;以及
无线电功能停止装置,用于当所述接入点检测装置未检测到可连接的接入点时,在系统电源为接通的情况下切断用来进行无线电连接的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
其中所述无线电控制装置从所述无线电功能停止装置断开所述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状态接通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
12.依据权利要求10的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姿态变动感测装置通过一个感测该设备的移动的姿态变动传感器感测姿态变动。
13.一种能通过预定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包括:
姿态变动感测装置,用于感测该设备的姿态变动;以及
扫描执行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姿态变动感测装置感测到的该设备的姿态变动执行对接入点的扫描。
14.依据权利要求13的设备,还包括用于存储接入点的简表的简表存储装置,其中当所述姿态变动感测装置感测到该设备的姿态不变动时所述扫描执行装置停止扫描,或者当该姿态变动感测装置感测到该设备的姿态变动时所述扫描执行装置执行对所述简表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简表的扫描。
15.一种在计算机设备中通过和预定无线电网络的连接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网络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扫描所述计算机设备所处的环境中的接入点获得网络名的步骤;
从一预定存储器中存储的无线电网络连接候选清单获得不公布网络名的隐藏接入点的信息的步骤;
按优先级顺序比较通过所述扫描获得的带有网络名的无线电网络和从所述连接候选清单中获得的所述隐藏接入点的无线电网络的步骤;以及
当通过所述按优先级顺序比较得出经所述扫描获得的带有网络名的所述无线电网络具有较高优先级时执行对通过所述扫描获得的带有网络名的接入点的连接的步骤。
16.依据权利要求15的无线电网络连接方法,还包括当通过所述按优先级顺序比较得出从所述连接候选清单获得的所述隐藏接入点的无线电网络具有较高优先级时尝试连接到所述隐藏接入点的步骤。
17.一种在计算机设备中通过连接到预定无线电网络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网络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存储所述计算机设备可连接的无线电网络识别信息的连接清单表中获得指示用于连接到所述无线电网络的接入点是一个不公布识别信息的隐藏接入点的信息的步骤;以及
通过尝试实际连接到所述隐藏接入点来确认对无线电网络的连接的步骤。
18.依据权利要求17的无线电连接方法,还包括:通过扫描识别信息检索预定接入点的步骤,以及根据存储在所述连接清单表中的信息经所述检索到的接入点或者经确认对其连接的所述隐藏接入点执行通信的步骤。
19.依据权利要求17的无线电连接方法,还包括当不能连接到在所述连接清单表中存储着信息的无线电网络时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步骤。
20.一种在计算机设备中通过连接到预定无线电网络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无线电网络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认是否存在任何可由所述计算机设备连接的无线电网络的接入点的步骤;
当不存在可连接无线网络的接入点时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步骤;
感测所述计算机设备的姿态变动的步骤;以及
根据所述感测到的姿态变动恢复被停止的所述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步骤。
21.依据权利要求20的无线电网络连接方法,其中所述感测姿态变动的步骤包括通过把从姿态变动传感器得到的传感器数据的值和在静止状态下得到的标称值进行比较感测是否存在任何姿态变动。
22.一种带有无线电网络连接方法的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能通过预定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感测所述计算机设备中的姿态的变动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计算机设备的姿态变动根据一简表执行对接入点的扫描的步骤。
23.依据权利要求22的计算机设备,其中所述感测姿态变动的步骤包括使姿态变动传感器感测所述计算机设备在经过预定时间后是否存在姿态变动,并且所述执行扫描的步骤包括当判定所述计算机设备在经过所述预定时间后具有姿态变动时执行该扫描。
24.一种程序,用于使通过连接到预定无线电网络来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实现:
通过对所述计算机设备所处环境中的接入点的扫描获得网络名的功能;
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无线电网络的连接候选清单中获得不公布网络名的隐藏接入点的信息的功能;
按优先级顺序比较通过所述扫描获得的带有网络名的无线电网络和从所述连接候选清单中获得的所述隐藏接入点的无线电网络的功能;以及
当通过按所述优先级顺序比较得出通过所述扫描获得的带有网络名的无线电网络具有较高优先级时,执行对该通过扫描得到的带有网络名的无线电网络的接入点的连接的功能。
25.依据权利要求24的程序,还包括在通过按所述优先级顺序比较得出从所述连接候选清单中获得的所述隐藏接入点的无线电网络具有较高优先级时使所述计算机设备实现尝试连接到所述隐藏接入点的功能。
26.一种程序,用于使通过连接到预定无线电网络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实现:
从存储所述计算机设备可连接的无线电的识别信息的连接清单表中获得指示用于连接到所述无线电网络的一个接入点是一个不公布识别信息的隐藏接入点的信息的功能;以及
通过尝试实际连接到所述隐藏接入点确认对该无线电网络的连接的功能。
27.依据权利要求26的程序,还包括使所述计算机设备实现通过扫描识别信息检索预定接入点的功能,以及实现根据所述连接清单表中存储的信息经所述检索到的接入点或者经确认对其连接的该隐藏接入点执行通信的功能。
28.依据权利要求26的程序,还包括使所述计算机设备实现当不能连接到在所述连接清单表中存储着信息的无线电网络时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功能。
29.一种程序,用于使通过连接到预定无线电网络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实现:
从存储所述计算机设备可连接的无线电网络的信息的连接清单表中获得所述无线电网络的信息的功能;
判定是否可能连接到在所述连接清单表中存储着它的信息的所述无线电网络;以及
当判定对于所有在所述连接清单表中存储着信息的所述无线电网络连接都是不可能时,在所述计算机设备的系统电源为接通的情况下断开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功能。
30.一种程序,用于使通过连接到预定无线电网络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实现:
确认是否存在任何可由所述计算机设备连接的无线电网络的接入点的功能;
当不存在可连接的无线电网络的接入点时停止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功能;
感测所述计算机设备的姿态变动的功能;以及
根据所述感测到的姿态变动恢复被停止的无线电发送和接收功能的功能。
31.一种程序,用于使经接入点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计算机设备实现:
执行对预定简表扫描的功能;
感测所述计算机设备中姿态变动的功能;
当感测到所述计算机设备中的姿态变动执行对该简表的扫描的功能;以及
当作为扫描的结果发现简表中有优先级要比目前高的接入点时漫游所述接入点的功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241136 | 2002-08-21 | ||
JP241136/2002 | 2002-08-21 | ||
JP2003047617A JP4397168B2 (ja) | 2002-08-21 | 2003-02-25 |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接続方法 |
JP047617/2003 | 2003-02-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85751A true CN1485751A (zh) | 2004-03-31 |
Family
ID=32109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031533051A Pending CN1485751A (zh) | 2002-08-21 | 2003-08-08 |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67819B2 (zh) |
JP (1) | JP4397168B2 (zh) |
CN (1) | CN1485751A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31887A (zh) * | 2011-06-21 | 2011-11-02 |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查找隐藏ssid的ap的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
CN101202686B (zh) * | 2006-11-30 | 2012-04-25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确定具有隐藏标识符的无线网络的标识符 |
CN103312527A (zh) * | 2012-03-07 | 2013-09-18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管理方法及相关电子装置 |
CN103379480A (zh) * | 2012-04-17 | 2013-10-3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
CN106031248A (zh) * | 2014-03-03 | 2016-10-1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在连接尝试拒绝时针对备选接入的连接尝试 |
CN106255106A (zh) * | 2016-07-26 | 2016-12-2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
CN106686587A (zh) * | 2017-02-20 | 2017-05-1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保真Wi‑Fi连接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888496A (zh) * | 2017-02-20 | 2017-06-2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保真Wi‑Fi连接方法及移动终端 |
WO2018149150A1 (en) * | 2017-02-20 | 2018-08-23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Wireless fidelity connec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
WO2019006662A1 (zh) * | 2017-07-04 | 2019-0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热点扫描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9587720A (zh) * | 2018-01-31 | 2019-04-05 |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在无线设备端提示无线接入点信息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75163B1 (ko) * | 2002-04-08 | 2010-08-10 | 에어마그네트, 인코포레이티드 | 무선 근거리 통신망을 모니터링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
US20050058112A1 (en) * | 2003-09-15 | 2005-03-17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ly managing connectivity for mobile devices through available interfaces |
US7313111B2 (en) * | 2004-01-06 | 2007-12-25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service set identifiers to probe for |
KR100818915B1 (ko) * | 2004-01-28 | 2008-04-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신호의 출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시스템,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
JP4164456B2 (ja) * | 2004-03-05 | 2008-10-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の通信方法、及び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
US7275165B2 (en) * | 2004-03-22 | 2007-09-25 | Dell Products L.P. |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ncluding wireless scanning feature |
US7213057B2 (en) * | 2004-03-31 | 2007-05-01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configuration of notebook computer based on location |
US7822412B2 (en) * | 2004-04-21 | 2010-10-2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network |
JP4640655B2 (ja) * | 2004-06-10 | 2011-03-0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情報端末、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設定プログラム、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KR100959977B1 (ko) * | 2004-07-20 | 2010-05-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네트웍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네트웍 설정 장치,방법 및 기록매체 |
GB0418411D0 (en) * | 2004-08-18 | 2004-09-22 | King S College London | A method of discovering contact means for network access devices |
US8064884B2 (en) * | 2004-10-14 | 2011-11-22 | Novatel Wireles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a wireless device to only be able to access network services within a specific location |
WO2006044654A2 (en) * | 2004-10-14 | 2006-04-27 | Novatel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voice traffic over a residential gateway |
TWI255111B (en) * | 2004-10-22 | 2006-05-11 | Univ Nat Chiao Tung |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ler supporting the mode switching, and its switching method |
US7668508B2 (en) * | 2004-11-12 | 2010-02-23 | Son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nnections in computer |
US7366511B2 (en) * | 2004-12-20 | 2008-04-29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network scanning by a WLAN terminal operable in a multiple-network WLAN system |
US7468966B2 (en) * | 2004-12-30 | 2008-12-23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eighbor tracking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US20050181734A1 (en) * | 2005-01-21 | 2005-08-18 | Knightsbridge Wireless Inc. | Automatic connection of a mobile device to a wireless network |
US20050107038A1 (en) * | 2005-01-21 | 2005-05-19 | Coutts Daryl D. | Automatic connection of a mobile device to a wireless network |
US7647048B2 (en) * | 2005-03-31 | 2010-01-12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Selecting a hidden network to connect a user to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GB0507988D0 (en) * | 2005-04-20 | 2005-05-25 | Connect Spot Ltd |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US8200782B2 (en) * | 2005-04-29 | 2012-06-1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mmunication with a mobile device |
US8856311B2 (en) * | 2005-06-30 | 2014-10-07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coordinated WLAN scanning |
US7970788B2 (en) * | 2005-08-02 | 2011-06-2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elective local database access restriction |
KR100728291B1 (ko) * | 2005-08-19 | 2007-06-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랜 시스템의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
KR100736046B1 (ko) * | 2005-09-07 | 2007-07-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기접속 기록을 사용하여 안정적인 액세스 포인트에결합하도록 가이드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JP2007081579A (ja) * | 2005-09-12 | 2007-03-29 | Canon Inc |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7933923B2 (en) | 2005-11-04 | 2011-04-2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racking and reconciling database commands |
JP4829635B2 (ja) * | 2006-02-17 | 2011-12-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を構成する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
EP1987628B1 (en) * | 2006-02-21 | 2015-02-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ccess for a limited set of mobile stations to a restricted local access point |
US9319967B2 (en) * | 2006-05-15 | 2016-04-19 | Boingo Wireless, Inc. | Network access point detection and use |
US8644828B2 (en) * | 2007-02-05 | 2014-02-04 | Wefi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 wireless network |
US8165101B2 (en) * | 2006-09-29 | 2012-04-2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utomatic detection of hidden networks |
US8050241B2 (en) * | 2006-11-30 | 2011-11-0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Determining identifi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US8141100B2 (en) | 2006-12-20 | 2012-03-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dentifying attribute propagation for multi-tier processing |
US7774020B2 (en) * | 2007-01-05 | 2010-08-10 | Connectsoft,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certaining whether multiple radios are associated with a single wireless device |
US8495367B2 (en) | 2007-02-22 | 2013-07-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Nondestructive interception of secure data in transit |
US20090049519A1 (en) * | 2007-08-13 | 2009-02-19 | Motorola, Inc. | Terminal and access point finding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stealth access point |
RU2010118520A (ru) * | 2007-10-08 | 2011-11-20 |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US) | Управлени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передачей на основе состояния узла |
US11212733B2 (en) * | 2007-10-08 | 2021-1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based on node status |
US20090109941A1 (en) * | 2007-10-31 | 2009-04-30 | Connect Spot Ltd. |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
US8261326B2 (en) | 2008-04-25 | 2012-09-04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Network intrusion blocking security overlay |
JP4334602B1 (ja) * | 2008-06-17 | 2009-09-30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WO2010076369A1 (en) * | 2008-12-31 | 2010-07-08 | Nokia Corporation | Movement based network scan |
JP5477890B2 (ja) * | 2009-04-22 | 2014-04-23 |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8351935B2 (en) * | 2009-05-04 | 2013-01-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motion sensor data to select full band scans |
FI20096174A0 (fi) * | 2009-11-11 | 2009-11-11 | Ekahau Oy | Automaattisesti moodia vaihtava langaton signaalilähetin-vastaanotin sekä menetelmä |
JP5304668B2 (ja) * | 2010-01-22 | 2013-10-0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5498212B2 (ja) | 2010-03-17 | 2014-05-21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US9258703B2 (en) * | 2011-07-05 | 2016-02-09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ly connecting a device to a network |
TWI432058B (zh) | 2011-08-10 | 2014-03-21 | Acer Inc | 低耗能無線通訊方法 |
US9191699B2 (en) * | 2011-12-29 | 2015-11-17 | Sono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ng an audio controller to a hidden audio network |
US20150237560A1 (en) * | 2012-09-05 | 2015-08-20 | Nec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istribution server |
US8831643B2 (en) | 2012-11-05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zing hidden access points |
JP5979245B2 (ja) | 2012-11-30 | 2016-08-2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端末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9432916B2 (en) * | 2012-12-27 | 2016-08-30 | Intel Corporation | Situation aware sensor power management |
JP5660242B1 (ja) | 2013-09-06 | 2015-01-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接続プログラム |
TWI514902B (zh) * | 2013-11-15 | 2015-12-21 | 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智慧家電之無線網路設定方法及系統 |
JP5986597B2 (ja) * | 2014-03-07 | 2016-09-06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CN108076469B (zh) * | 2016-11-08 | 2022-01-04 |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接入点桥接的方法与路由器 |
CN107071865B (zh) | 2016-12-07 | 2019-09-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保真快速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JP6922462B2 (ja) * | 2017-06-16 | 2021-08-18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CN115565355A (zh) * | 2018-06-14 | 2023-01-03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无线传感器系统、无线终端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
JP7418114B2 (ja) * | 2019-11-27 | 2024-01-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CN112163125A (zh) * | 2020-09-22 | 2021-01-01 |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71838A (ja) | 1989-11-29 | 1991-07-25 | Alpine Electron Inc | 自動車電話装置のパワーセーブ方法 |
US5499386A (en) | 1993-07-09 | 1996-03-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 Best server selection in layered cellular radio system |
US5586338A (en) * | 1994-12-22 | 1996-12-17 | Bell Atlantic Mobile Systems, Inc. | System identification (SID) list for selecting operating frequencies |
JP2826522B2 (ja) | 1996-08-20 | 1998-11-18 |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移動局 |
JP3111909B2 (ja) | 1996-09-27 | 2000-11-2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移動電話機 |
JPH10178429A (ja) | 1996-12-18 | 1998-06-30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無線lanシステム |
JP3673149B2 (ja) * | 2000-07-11 | 2005-07-20 |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 無線lanの高速ローミング方法 |
US7039027B2 (en) * | 2000-12-28 | 2006-05-02 |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 Automatic and seamless vertical roaming betwe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and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WAN) while maintaining an active voice or streaming data connec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program products |
US6967944B2 (en) * | 2001-03-30 | 2005-11-22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Increasing link capacity via concurrent transmissions in centralized wireless LANs |
KR100419617B1 (ko) * | 2002-02-19 | 2004-02-25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무선랜시스템에 있어서 무선랜카드의 운영 방법 |
US20030200455A1 (en) * | 2002-04-18 | 2003-10-23 | Chi-Kai Wu | Method applicable to wireless lan for security control and attack detection |
US20040147249A1 (en) * | 2003-01-29 | 2004-07-29 | Wentink Maarten Menzo | Embedding class of service information in MAC control frames |
-
2003
- 2003-02-25 JP JP2003047617A patent/JP439716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8-08 CN CNA031533051A patent/CN1485751A/zh active Pending
- 2003-08-21 US US10/645,402 patent/US756781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2686B (zh) * | 2006-11-30 | 2012-04-25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确定具有隐藏标识符的无线网络的标识符 |
CN102231887A (zh) * | 2011-06-21 | 2011-11-02 |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查找隐藏ssid的ap的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 |
CN103312527A (zh) * | 2012-03-07 | 2013-09-18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管理方法及相关电子装置 |
CN103379480A (zh) * | 2012-04-17 | 2013-10-3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
US10470093B2 (en) | 2014-03-03 | 2019-11-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nection attempt to alternative access upon connection attempt rejection |
CN106031248A (zh) * | 2014-03-03 | 2016-10-1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在连接尝试拒绝时针对备选接入的连接尝试 |
CN106031248B (zh) * | 2014-03-03 | 2019-12-1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一种对接入网络选择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6255106A (zh) * | 2016-07-26 | 2016-12-2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
CN106686587B (zh) * | 2017-02-20 | 2020-01-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保真Wi-Fi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介质 |
US10299197B2 (en) | 2017-02-20 | 2019-05-21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Wireless fidelity connec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CN106888496B (zh) * | 2017-02-20 | 2019-10-1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保真Wi-Fi连接方法及移动终端 |
WO2018149150A1 (en) * | 2017-02-20 | 2018-08-23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Wireless fidelity connec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
CN106888496A (zh) * | 2017-02-20 | 2017-06-23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保真Wi‑Fi连接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6686587A (zh) * | 2017-02-20 | 2017-05-1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保真Wi‑Fi连接方法及移动终端 |
US10728223B2 (en) | 2017-02-20 | 2020-07-2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WI-FI connect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
US11044766B2 (en) | 2017-02-20 | 2021-06-2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for Wi-Fi connection and related products |
WO2019006662A1 (zh) * | 2017-07-04 | 2019-0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热点扫描方法及电子设备 |
US11197236B2 (en) | 2017-07-04 | 2021-12-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otspot scann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9587720A (zh) * | 2018-01-31 | 2019-04-05 |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在无线设备端提示无线接入点信息的方法 |
CN109587720B (zh) * | 2018-01-31 | 2022-04-22 | 上海尚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在无线设备端提示无线接入点信息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4140778A (ja) | 2004-05-13 |
JP4397168B2 (ja) | 2010-01-13 |
US20040110530A1 (en) | 2004-06-10 |
US7567819B2 (en) | 2009-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85751A (zh) |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 |
US10667303B2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US933249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short range wireless network in portable terminal | |
CN1324854C (zh) |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装置 | |
CN100571466C (zh) | 计算机、计算机安全设置方法 | |
US20040114601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sett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EP2007068A9 (en) | The method of managing devices in user network and the managing entity of user network | |
US8451810B2 (en) | Wireless LAN system, a terminal and a recording medium readable by a computer | |
JP4232043B2 (ja) | ベース装置、無線通信チャンネル切り替え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チャンネル切り替えプログラム | |
EP1499149B1 (en)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 |
JP2007104432A (ja) | 携帯通信装置 | |
JP2003110572A (ja) | 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 |
US11246112B2 (en) | Position-based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portable device | |
CN1853436A (zh) | 在无线广域网与无线局域网之间的切换 | |
KR20100122492A (ko) | 무선 액세스 포인트 디바이스 | |
KR20080049894A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무선랜 검색 방법 및 장치 | |
CN1578319A (zh) | 无线网络客户机的配置 | |
CN1894903A (zh) | 无线局域网中的自发的客户端重新关联 | |
US7911989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a recording medium | |
WO2016154912A1 (zh) | 通信连接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 |
JP2002268778A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CN1492639A (zh) | 无线局域网系统和用于在该系统中设置频率的方法 | |
US8315625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a portable terminal | |
CN1703925A (zh) | 便携装置的智能连接管理 | |
CN101044775A (zh) | 无线移动站装置和通信切换判断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LIAN XIANG(SINGAPORE)PRIVATE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 Effective date: 20061201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61201 Address after: Singapore Changi Applicant after: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Address before: New York, USA Applicant befor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C20 |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