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开发一种不需服水,在口腔内靠唾液就使片剂迅速崩解,随吞咽动作入胃起效的新剂型,对于吞咽困难者,尤其是老人、儿童以及取水不便的环境下用药是非常必要的。
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国韦思公司(Weyth)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高孔隙的口服冻干制剂,20世纪9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目前国外已有几十种药物制成该剂型上市销售,
从口腔崩解片制备技术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冻干法和压片法。冻干法开发的最早,在国外已是十分成熟的技术,但此方法设备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片剂强度低,对包装有特殊要求,载药量较小,成本高。其最大的优点是崩解非常快,在口腔中10秒钟内崩解,压片法有多种专利技术,如闪释给药技术(FlashDose),微囊包裹药技术(Orasolv)、湿法压片技术、直接压片技术等,这些方法有的需要专用设备和特殊的包装设备和技术,有的工艺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和工艺,但崩解时间较长,一般为30秒,或口感不好。因此寻找一种采用普通压片设备和工艺制备的具有足够的硬度(强度)而又能在口腔中快速崩解、口感好的口腔崩解片是很有意义的。
有关此类制剂的文献有:
美国专利US6063802“口服恩丹西酮冷冻干燥制剂”,以明胶、甘露醇、阿斯巴甜、甲基羟基安息香酸钠、丙基羟基安息香酸钠为辅料,用冻干法制备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小于10秒,优选5秒。
中国专利ZL98805424.8“固体药物制剂”,采用水溶性的赤鲜糖醇、水不溶性的羟丙氧基含量为7.0-9.9%重量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为辅料,用普通压片设备制备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为5-50秒。
中国专利申请02109760.7中公开了一种口腔速崩片及制备方法,采用微晶纤维素,羟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其含量至少为片重的30%,用普通压片设备制备口腔崩解片,崩解时间为1-40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口腔崩解片及采用普通的压制设备及简单工艺制备口腔崩解片的方法,该口腔崩解片具有足够的硬度(强度),可以满足生产、包装、储运的要求,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口感及较短的崩解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口腔崩解片,包括药物活性成分和辅料,辅料包括稀释剂和崩解剂,其中稀释剂为甘露醇、乳糖;崩解剂为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崩解剂重量不超过辅料总量的25%。
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的重量比为1∶2-75。
甘露醇与乳糖的重量比为1.8-5∶1。
微晶纤维素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比例为4-5∶1,二者之和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比例为1∶0.37-0.67。
该口腔崩解片还可包括药物学可接受的润滑剂、矫味剂等,如阿斯巴甜、微粉硅胶、硬质酸镁、薄荷香精等。
上述口腔崩解片的制备方法如下:
药物活性成分颗粒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药物活性成分,根据其理化性质制粒或进行掩味包衣处理,获得颗粒I;
稀释剂颗粒I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甘露醇、乳糖,将其混匀,加适量水制粒获得颗粒II;
崩解剂颗粒II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匀,加适量水制粒获得颗粒III。
将颗粒I、II、III及规定量的润滑剂、矫味剂等混合均匀,压片。
发明提供的口腔崩解片,单片重150-440mg,载药量2-100mg,硬度10-30牛顿,脆碎度0.4-0.6%,崩解时间少于20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发明提供的口腔崩解片包括:
1、药物活性成分:可以是适于制成或要求制成崩解片的任何药物,如利培酮(精神类药物)、利巴韦林(抗病毒药物)、罗红霉素(抗感染药物)等。上述药物活性成分的最小规格为2mg,最大为100mg。靠加入矫味剂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时,可以对药物活性成分的粉末进行掩味包衣处理,包衣后药物活性成分增重2倍,包衣后颗粒应在200μm以下,以减少口内的沙砾感。
2、稀释剂:选用甘露醇和乳糖。甘露醇溶解吸热,入口有凉爽感。二者皆有甜味,稳定性好,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甘露醇与乳糖的比例为1.8-5∶1。
3、崩解剂:选用微晶纤维素(PH-101)、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XL)。崩解剂遇水膨胀,加速片剂崩解,崩解剂占辅料总重量的10-25%,优选20-25%。崩解剂量太多,虽然缩短崩解时间,但因其不溶于水,口感不好;崩解剂量太少,增加崩解时间。微晶纤维素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比例为4∶1-5∶1,二者之和与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比例为1∶0.37-0.67崩解剂对崩解时间的影响见下表
崩解剂占辅料的比例(%重量)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崩解时间(秒) |
17.2 |
14.1 |
12.5 |
11.3 |
10.1 |
9.1 |
9.1 |
药物活性成分与其它成分的比例为1∶2-75,片重150-440mg。
本发明还可包括药物学可接受的、润滑剂、矫味剂等,如阿斯巴甜、微粉硅胶、硬质酸镁、薄荷香精等。
实施例(各实施例均以1000片计):
实施例1-4的药物活性成分为利培酮,其组成及硬度和崩解时间见下表:
|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利培酮 |
2g |
2g |
2g |
2g |
甘露醇 |
77g |
96.5g |
77g |
77g |
乳糖 |
39g |
19.5g |
39g |
39g |
微晶纤维素 |
16.5g |
16.5g |
21g |
16.5g |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
4.125g |
4.125g |
4.125g |
4.125g |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
9.375g |
9.375g |
9.375g |
13.875g |
阿斯巴甜 |
1g |
1g |
1g |
1g |
微粉硅胶 |
1.5g |
1.5g |
1.5g |
1.5g |
硬质酸镁 |
1.5g |
1.5g |
1.5g |
1.5g |
丙烯酸树脂 |
3g |
3g |
3g |
3g |
癸二酸二丁酯 |
0.3g |
0.3g |
0.3g |
0.3g |
十二烷基硫酸钠 |
0.15g |
0.15g |
0.15g |
0.15g |
薄荷香精 |
适量 |
适量 |
适量 |
适量 |
片重(mg) |
155 |
155 |
160 |
160 |
硬度(牛顿)/崩解时间(秒) |
10-20/8-12 |
20-30/9-14 |
21-25/9-12 |
17-24/10-14 |
制备工艺如下:
利培酮掩味颗粒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利培酮,用丙烯酸树脂尤特奇EPO水分散体(含有癸二酸二丁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利培酮粉末进行掩味包衣处理,获得小于200μm的颗粒;
稀释剂颗粒I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甘露醇、乳糖,将其混匀,加水制粒(同时加入薄荷香精)获得颗粒II;
崩解剂颗粒II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匀,适量水制粒获得颗粒III。
将颗粒I、II、III及规定量的阿斯巴甜、微粉硅胶、硬质酸镁混合均匀,并过40目筛,使混合料中0.125-0.4mm的颗粒重量占总重量的60%以上。用Φ8浅弧形冲模压片。
实施例5-6的药物活性成分为利巴韦林,其组成及硬度和崩解时间见下表:
|
实施例5 |
实施例6 |
利巴韦林 |
50g |
100g |
甘露醇 |
77g |
102.7g |
乳糖 |
39g |
52g |
微晶纤维素 |
16.5g |
22g |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
4.125g |
5.5g |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
9.375g |
12.5g |
阿斯巴甜 |
1g |
1.3g |
微粉硅胶 |
1.5g |
2g |
硬质酸镁 |
1.5g |
2g |
薄荷香精 |
适量 |
适量 |
片重(mg) |
200 |
300 |
硬度(牛顿)/崩解时间(秒) |
10-20/13-16 |
12-25/11-16 |
制备工艺如下:
利巴韦林颗粒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利巴韦林,加水制粒,40目整粒,获得颗粒I;
稀释剂颗粒I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甘露醇、乳糖,将其混匀,加水制粒(同时加入薄荷香精)获得颗粒II;
崩解剂颗粒II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匀,适量水制粒获得颗粒III。
将颗粒I、II、III及规定量的阿斯巴甜、微粉硅胶、硬质酸镁、混合均匀,以Φ11.5平面冲模压片。
实施例7的药物活性成分为罗红霉素,其组成及硬度和崩解时间见下表
|
实施例7 |
罗红霉素 |
50g |
甘露醇 |
145g |
乳糖 |
87g |
微晶纤维素 |
33g |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
8.25g |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
18.75g |
阿斯巴甜 |
2g |
微粉硅胶 |
3g |
硬质酸镁 |
3g |
丙烯酸树脂 |
75g |
癸二酸二丁酯 |
11.25g |
十二烷基硫酸钠 |
3.75g |
薄荷香精 |
适量 |
片重(mg) |
440 |
硬度(牛顿)/崩解时间(秒) |
10-28/13-20 |
制备工艺如下:
罗红霉素颗粒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罗红霉素,用丙烯酸树脂尤特奇EPO水分散体(含有癸二酸二丁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罗红霉素粉末进行掩味包衣处理,获得小于200μm的颗粒I;
稀释剂颗粒I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甘露醇、乳糖,将其混匀,加水制粒(同时加入薄荷香精)获得颗粒对罗红霉素,搅拌均匀,真空干燥,除掉部分水分含有一定量水分的混合料破碎40目整粒,获得颗粒I;
稀释剂颗粒I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甘露醇、乳糖,将其混匀,加水制粒(同时加入薄荷香精)获得颗粒II;
崩解剂颗粒III的制备:称取规定量的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匀,适量水制粒获得颗粒III。
将颗粒I、II、III及规定量的阿斯巴甜、微粉硅胶、硬质酸镁、混合均匀,以Φ11.5平面冲模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