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5356A - 墨盒 - Google Patents

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5356A
CN1475356A CNA031377890A CN03137789A CN1475356A CN 1475356 A CN1475356 A CN 1475356A CN A031377890 A CNA031377890 A CN A031377890A CN 03137789 A CN03137789 A CN 03137789A CN 1475356 A CN1475356 A CN 1475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aforementioned
print cartridge
connecting portion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377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һ
卓雅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75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53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3Waste ink transport from caps or spittoons, e.g. by su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16538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with brushes or wiper blades perpendicular to the nozzle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41J2/1728Closed waste ink col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其具有至少一个容纳有墨水的墨水袋和与该墨水袋连接且在适当时间与打印机一侧结合进行墨水供给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其在夹有连接部的位置上配有直接接纳并吸收在打印时超出纸张之外而喷出的墨水的第一吸收体和通过直接接纳并吸收伴随对残留在打印头喷出口形成面上的墨水等的刮拭动作而附着上的废墨水而将其去除的第二吸收体。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第一和第二吸收体,回收由于连接部的拆、装而产生的附着或泄漏的墨水。

Description

墨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由拆装地装填到喷墨打印机中供给打印头进行打印时所使用的墨水的墨盒,特别地,涉及具有容纳供给用墨水、同时回收在记录中未起作用的墨水的结构的墨盒。
背景技术
在喷墨打印机中,若纸屑和墨水等附着到形成于墨水喷出口的喷出口面上,则墨水从喷出口的喷出不稳定、导致记录画质下降。特别是,近年来为了在彩色记录中实现高速记录,有这样一些倾向:谋求记录头长大化、大幅度增加同时喷出墨水的喷出口数目、以及提高喷出频率。若这种记录头的长大化继续发展,则每单位时间喷出的墨水量增加,在墨水喷出时产生的雾(墨水雾)也增多,因此,附着在记录头的喷出口面上的雾(墨水)量也进一步增大。并且,现有技术还将喷出口面和被记录材料(介质)的间隔(纸间距离)缩短以提高喷出墨滴的命中精度从而形成高画质的图像。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形成大量墨水(雾)越发附着到记录头表面(喷出口面)上的环境。
在此,为了去除这些附着物,采用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刮片定期从喷出口面上刮去这些附着物(以下简称刮拭)的机构。但是,特别地,如果附着在记录头喷出口面上的墨水较多,则仅采用通常的刮片对喷出口面进行刮拭是不充分的。
因而,配备用于从刮片上去除由于刮拭而从喷出口面拭去且附着在刮片上的纸屑和废墨水、即用于清理刮片的机构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清理,在下次刮拭时,可以防止产生这些附着物反过来从刮片上再次附着到喷出口面上的问题。
作为这样的刮片清理机构,过去提出了多种方案,典型的例子是配备与刮片接触并且收容上述附着物的吸收体(例如,特开平6-237221号)。但是,这样的吸收体的清理能力也是有限的,在不以更换为前提地配备有这种吸收体的情况下,或者在不是以能够在适当时间进行更换的方式配备的情况下,存在已经被收容起来的附着物随着清理动作反过来再次附着到刮片上的可能。这样就不能实现在对刮片进行清理以保持清洁状态下进行喷出面的刮拭的本来的目的。
在特开昭62-113554号中,采用了如下构成:通过装载有记录头的托架的扫描,作为第一去除构件的刮片与喷出口面滑动接触并去除掉附着物之后,作为第二去除构件的吸收体与刮片滑动接触并去除转移到其上的附着物,进而,作为第三去除构件的吸收体与作为第二去除构件的吸收体滑动接触并去除转移到其上的附着物。而且,作为第三去除构件的吸收体,采用与墨盒一体化并将作为第三去除构件的吸收体收容的废墨水导入废墨水容器的结构,其中,所述墨盒具有容纳欲供应给记录头的墨水的墨水袋和废墨水容器。借此,可以降低第三去除构件的污染程度,进而也可以降低第一和第二去除构件的污染程度,并且,由于与墨盒同时更换第三去除构件,所以可以充分地应对反复进行的去除动作,长期确保去除动作的可靠性。
但是,在近年来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有的使用按所需大小切断的记录介质,可以进行与银盐照片一样的没有空白的整个版面印刷。在软件方面有使记录区域大于纸张宽度地在整个版面上印刷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由于将墨水喷出到记录介质端部(纸张宽度)之外,所以在纸张宽度之外的墨水堆积在压板上,对随后供给的记录介质造成污染,因而,通过在压板上的适当位置上配置吸收体并对喷出到纸张宽度的外侧的墨水进行吸收,可以不对随后供给的记录介质造成污染地进行整版面印刷。
但是,由于这样的吸收体具有的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在不以更换为前提地配备这样的吸收体的情况下,或者在不是以能够在适当时间进行更换的方式进行配备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再被吸收的墨水对随后供给的记录介质造成污染,或者这些墨水溢出到装置内并对装置内部造成污损的危险。
因此,在国际公开WO97/06010号中,公开了一种在容纳印刷对象物(记录介质)的盒体中配有储存上述墨水的废墨水回收部的结构。并且,在特开2000-86819号中公开了这样的结构:在压板上设置狭缝,同时在容纳记录介质的盒体内设置吸收体,将吸收体设定为当墨盒安装到打印机主体上时其在与狭缝对应的位置上,借此,从记录介质端部喷出到外部的墨水经由狭缝而被吸收体收容。而且,这些方案中的任何一种都是伴随着盒体的更换,废墨水回收部以及吸收体均被更换。
如上所述,收容伴随刮拭产生的废墨水、或者在进行整版面印刷时从记录介质端部喷出到外部的废墨水的吸收体,设置在容纳喷墨打印机的消耗品(墨水或记录介质)的盒体中,伴随着该盒体的更换,吸收体也被更换,从而,不会发生由于废墨水引起的问题。
发明内容
但是,在喷墨打印机中产生的、未用于记录的墨水,不仅仅是伴随刮拭产生的废墨水和在进行整版印刷时从记录介质端部喷出到外部的废墨水。
例如,在上述特开2000-86819号、和特开2001-146008号中,以串行型喷墨打印机的小型化等为目的,采用以装载记录头的托架上配有用于存储规定量的墨水的存储部,同时对该存储部从墨水供给源以适当的定时、即间歇地供给墨水的形式构成供给系统的方式(以下称为间歇供给方式)。而且,在用于进行记录的主扫描中,采用通过在空间上分隔开存储部和墨水供给源之间的墨水供给系、借此使存储部和墨水供给源之间流体绝缘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为了进行流体的连通和切断需要较为频繁地拆装存储部侧和墨水供给源侧的墨水供给连接部,因而易于发生墨水向该连接部分的附着和墨水从该连接部分的泄漏。并且,有可能由于环境变化和打印机的设置状况(对于可移动式打印机,在移动时)等意外情况而在墨水供给源的墨水供给连接部产生墨水的渗出和泄漏。进而,由于进行记录而产生的雾沉积在墨水供给源的墨水供给连接部的周围,而且可能会成长为墨滴。或者,可以设想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在墨水供给源的墨水供给连接部周围产生结露的情况。并且,这些附着或泄漏的墨水也属于未用于记录的墨水(包含上述结露等液体可以表现为未用于记录的液体),在避免装置内部的污染和对于内部机构的损伤、墨水向操作者的手或衣服上的附着、进而在墨水供给源的墨水供给连接部处发生墨水的混色(墨水供给连接部处的混色可能会造成向存储部供给的墨水的混色和在墨水供给源内部墨水的混色这样的影响)方面,人们强烈要求对它们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回收。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间歇供给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用墨盒,为了收容由于拆装存储部侧和墨水供给源侧的墨水供给连接部而产生的、或按上述设想附着或泄漏的墨水,该墨盒合理配置了用于容纳伴随刮拭而产生的废墨水的吸收体(收容体构件)和在进行整版印刷时收容从记录介质端部喷出到外面的废墨水的吸收体(收容体构件)以便可以有效地将其利用。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墨盒,可以装填到采用可喷出墨水的打印头在打印媒体上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中,具有对于前述打印头根据需要与打印头连接的供给连接部,同时配有用于容纳欲供给的墨水的墨水收容部,其特征在于具备:容纳前述打印头超出前述打印介质之外喷出的墨水的第一收容部;和通过与设置在前述喷墨打印机中的刮片接触来容纳伴随前述刮片对残留在前述打印头的喷出口形成面上的墨水进行的刮拭动作而产生的废墨水的第二收容部,其中,前述第一和第二收容部夹有供给连接部地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的墨盒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墨盒,其特征为:前述第一收容部和前述第二收容部,向着与用于进行前述墨水供给的墨水供给用连接部的接头方向相同的方向露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的墨盒为前一技术方案中的墨盒,其特征为:前述第一收容部和前述墨水收容部,从前述露出部分起,以前述第一收容部为上部而前述墨水收容部位于其下部的顺序重叠。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效果、特征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中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墨盒的概略结构的透视图,图1(b)是图1(a)的IB-IB线的剖视图。
图2是从背面表示图1(a)的墨盒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形式的打印机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以沿着打印介质输送方向的剖面表示根据第一个实施形式的打印机的打印机构的侧剖视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3的打印机中的打印机构的平面图。
图6是拆下图5中的几个结构构件后的、用以说明根据第一个实施形式的打印机中的墨盒安装部的平面图。
图7是图5的打印机构的透视图。
图8至10是放大表示打印机构的一部分的平面图,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第一个实施形式中的墨盒的更换操作。
图11是从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的剖面表示打印机构的侧剖视图,用于说明根据第一个实施形式的打印机的打印机构中的墨水供给部等的结构。
图12是从沿着托架扫描方向的剖面表示打印机构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图,用于说明打印机构中墨盒装填部和用于墨盒抬起的传动机构等的结构。
图13和14是放大表示在打印时沿着托架扫描方向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5和16是表示打印头的清理和刮片清扫情形的剖视图。
图17是从沿着托架扫描方向的剖面表示打印机构的剖视图,用于说明墨盒的装填等。
图18是放大表示用于以压板的旋转轴为中心抬起压板和介质包的结构的打印机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在以压板的旋转轴为中心抬起压板和介质包的状态下的打印机的剖视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可以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形式等的打印机中的控制系统的实施形式的框图。
图21是表示图20的控制系统的控制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打印”(有些情况下称为“记录”)不仅是指形成文字、图形等有意义的信息的情况,还表示形成不论有无意义、或者不论是否以人类可以用视觉感知的方式显性化的、在广泛的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图形、图案等的情况,或者进行打印介质加工的情况。
并且,“打印介质”不仅指在通常的打印装置中使用的纸,还广泛地表示布、塑料薄膜、金属板等、玻璃、陶瓷、木材、皮革等可以接受墨水的材料,但是下面称为“纸张”或简称为“纸”。
进而,“墨水”(在有些场合下也成为“液体”)也应当像上述“打印”的定义那样作广义的解释,是指通过赋予到打印介质上供图像、图形、图案等的形成、打印介质的加工、或墨水处理(例如,赋予打印介质的墨水中的颜料的凝固或不溶解化)的液体。
另外,本发明所适用的记录头可以举出:利用电热转换体产生的热能使液体产生膜状沸腾而形成气泡的形式、利用电机械转换体排出液体的形式、利用静电或气流形成并排出液滴的形式等以喷墨记录方式提出的各种形式,但是从小型化的观点出发,采用电热转换体的打印头特别适用。
(1)第一个实施形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第一个实施形式的结构。
(墨盒的结构)
图1(a)是表示墨盒12的概略结构的透视图,图1(b)是图1(a)的IB-IB线剖视图,图2是从图1(a)的墨盒背面观察到的透视图。
如图1(b)所示,墨盒12在内部层叠容纳有墨水袋86、87、88,在层叠配置的墨水袋上部,用于收容、吸收在全打印时超出记录纸之外喷出的墨水的废墨水吸收体23经由设置在墨盒12上的开口12c朝向外部地配置,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在本例中开口12c被表示为限于在超出纸缘喷出墨水的区域中部分地开口的结构,但是,采用几乎跨越整个面设置的结构当然也可以。各墨水袋86、87、88,与构成用于向供给部送墨的路经的接头壳体90相连接,插入打印头的墨水供给针的墨水连接部90A配置在墨盒12的一侧的端部附近。上述废墨水吸收体23和墨水连接部90A相邻接地配置。墨水连接部90A按下述状态构成,即,在接头壳体90的与墨水袋的连接部分相对的端部上配置封闭各路径的接头橡胶91、92、93,利用接头橡胶压板89相对于接头壳体90推压而固定接头橡胶。隔着墨水连接部90A,在与废墨水吸收体23相反侧的墨盒12的一侧的外端上,配置有用于拭去附着在用于清扫喷墨头墨水喷出面的刮片上的废墨水的刮拭墨水吸收垫108,其由垫架109保持,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说明。
刮拭墨水吸收垫108、墨水连接部90A以及废墨水吸收体23,从墨盒12的一侧的端部按该顺序排列。
并且,如图1(a)和图2所示,刮拭墨水吸收垫108、墨水连接部90A、废墨水吸收体23与墨盒12的一个面相对地配置,所述面是墨盒12安装到打印机上、在优选的打印姿势的状态下形成上面的一个面。
采用这种结构的墨盒,在采用间歇供给方式的情况下,打印头的墨水供给针和墨盒的墨水连接部频繁地拆装,即使在发生墨水向连接部上附着或墨水从连接部泄漏的情况下,也由于收容伴随刮拭产生的废墨水的刮拭墨水吸收垫、以及收容当进行整版印刷时喷出到记录介质端部外部的废墨水的废墨水吸收体配置在夹住墨水连接部的两侧,所以可以利用刮拭墨水吸收垫或废墨水吸收体的任何一个、或者两者从墨水连接部回收墨水。
并且,即使在由于环境变化或打印机的设置状况(对于可移动式打印机是在移动时)等意外情况、在作为墨水供给源的墨盒12的墨水供给连接部90A处发生墨水渗出或泄漏的情况下,进而在喷墨打印机用盒体以面对记录区域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因进行记录而产生的雾沉积在作为墨水供给源的墨盒12的墨水供给连接部90A周围,集结为墨滴的情况下,进而即使在由于环境变化在墨水供给源的墨水供给连接部90A周围产生结露的情况下,仍可以如上所述从墨水连接部90A回收墨水和液体。
隔着墨水连接部90A地设置的刮拭墨水吸收垫108和用于吸收当全打印时超出记录纸而喷出的墨水的废墨水吸收体23,其自身成为被作为来自刮片的转印墨水的墨水、和/或超出记录纸而喷出的墨水浸湿的状态,已经被墨水等浸湿的吸收体,其墨水的吸收浸透性比完全没有浸湿的状态的吸收体更高。这也就是说其形成容易回收来自墨水连接部90A的游动墨水的状态,所以其对于墨水回收的目的更加适宜。因此,与设置墨水连接部90A专用的墨水回收用吸收体的结构相比,因其兼用作其它的墨水吸收构件,在具有良好的墨水回收性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简化墨水连接部周边的结构的效果。
因此,可以避免装置内部的污染和对内部机构的损伤、墨水向操作者的手和衣服上的附着、在墨水供给源的墨水供给连接部处发生墨水的混色(由于在墨水供给连接部处的混色可能会造成向存储部供给的墨水的混色和在墨水供给源内部的墨水的混色这样的影响)。
即,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墨盒结构,可以有效地利用收容伴随刮拭而产生的废墨水的吸收体、以及收容在进行整版印刷时从记录介质端部向外喷出的废墨水的吸收体。
另外,在容纳于墨盒12中的墨水袋86、87和88中,分别注入例如黄、深蓝和品红色的墨水。不言而喻,可以设置与打印机使用的墨水的颜色和浓度等种类相对应的个数的墨水袋。
在本实施例中,接头橡胶91、92、93分别对应于各种颜色地设置,但是也可以采用每一种颜色的橡胶都具有密封部分的整体构件并对所有颜色进行密封的方式。
在此,接头橡胶91、92和93可以由弹性体或氯丁橡胶等形成,为了容易地进行后面所述的墨水供给针94、95和96的插入,例如,在具有鸭嘴形状的同时、在中央部位设有狭缝状的贯通切口。不必说,为了能够高可靠性地进行多次拆装,也可以优选地采用其它结构。
在压板89上,设有用于允许打印头墨水供给针94、95和96通过的孔89c、89b和89a。另外,如后面所述,在打印头上设置有定位销97和98,在压板89上对应于定位销97、98设置与所述销配合的孔89d和89e。另外,孔89e为长孔,可以允许存在轴间间距误差。
并且,废墨水吸收体23可以由毛毡或纤维状薄片构成,或者也可以采用能够吸收比未吸收废墨水时的初始体积更多的废墨水的高分子吸收体材料来构成。在后者的情况下,随着吸收废墨水地进行,其体积增大,但这时供给墨水的量减少,装有墨水的墨水袋也变小,因而即使由于吸收废墨水导致高分子吸收体膨胀,也不会对墨水袋加压而引起墨水泄漏。
作为根据本例的优选结构例,上面对刮拭墨水吸收垫108、废墨水吸收体23分别具有吸收性的结构、利用所谓的吸收体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采用通过对于硬质材料(例如也可以是墨盒12的框体本身)设置多个细槽而产生毛细作用力的结构,作为捕获或回收墨水等的结构也可以发挥同等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更优选地采用在槽等毛细管路经的终端等处配置吸收体来回收、保持墨水的结构。
另外,在墨盒12中设有接受为了回收从打印机喷出的废墨水而设置在打印机上的排泄管的开口12b。在开口12b处配置有使从排泄管而来的废墨水不会流回的逆流防止膜22。根据废墨水回收系统和开口12b等结构,该逆流防止膜22没有必须配置的必要性。是在采取更为安全的措施的情况下优选配置的。为了可以进行这样的废墨水回收,如图1(b)所示,废墨水吸收体23形成为大致L字形地配置在墨盒12内。并且,废墨水吸收体23,使通过全打印回收的墨水、和通过恢复动作从打印机的排泄管回收的废墨水不是滞留在其流入的位置上,而是进一步扩散到整个废墨水吸收体中,不会产生在特定部位上溢出废墨水的现象。
(打印机结构)
下面,对装填有上述墨盒的打印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拆去外装壳体的上盖后的该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图4是沿副扫描方向(打印介质输送方向)的侧剖视图。
在图3中,P1是打印机主体,没有外装壳体。P2~P5是作为打印机电源的干电池,所述干电池是串联配置的。P6是打印用纸,在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设有作为空白部分的附翼P6a和P6b,这些附翼可以在打印结束之后分别沿点划线从图示的穿孔线切断,从而可以提供无边照片。P7是用于将打印用纸P6推靠在打印基准面P1a上的弹簧,防止打印用纸的偏移和斜移。
在图4中,P14是打印用纸P6的纸张82堆叠起来的承载台,固定在打印机主体P1上。并且,P15是用于将打印机和其它外部设备连接起来的USB等规格的连接器,安装在主印刷板P16上。P17、P18示例性地表示安装在主印刷板P16上的电气构件。图中未示出的主集成电路也安装在主印刷板上,进行打印机动作控制。
(墨盒装填用开闭盖)
图5是特别放大表示图3结构中的打印机构部分的平面图,图6是表示从图5上拆下托架机构后的打印机的平面图,图7是打印机构部分的透视图。
容纳作为打印用剂的墨水的本例中的墨盒12,在沿托架40的扫描方向的方向上滑动装填到打印机构中。在本结构中,开闭盖19成全开状态,从借此打开的、图6所示开闭盖侧的装填口将墨盒12进行滑动装填。
在图5中,2是锁定滑块,可滑动地配合到用于当输送打印用纸P6时将纸张压在输送辊78(图4所示)上而产生输送力的夹送辊37上。在该夹送辊2上,设有用于防止与在更换墨盒12时开关的开闭盖19形成一体的盖导向板13不经意地滑动的锁定销4,通过锁定滑块2的滑动,锁定销4从盖导向板13脱出,从而可以对开闭盖19进行开关。并且以当开闭盖19打开至全开时锁定销4返回前述锁定位置的方式设定程序,当再次关闭开闭盖19时,通过将盖导向板13压在锁定销4的斜面部分4a(图6所示)上,使锁定销4滑动。而且,在完全关闭开闭盖19的位置上,锁定销4嵌入到盖导向板13的孔13b(如图6所示),锁定开闭盖19。在锁定销4上,成一体地形成有兼用于防止其脱落的接点3。该接点3借助弹簧5向锁定滑块2的端子部2b(参照图8)恒定地施力。当关闭开闭盖19时,利用盖导向板13使锁定销4向弹簧5的方向移动,借此解除接点3和端子部2b的接触状态。而且,当完全关闭开闭盖19并完成锁定时,接点3和端子部2b再次接触。另外,接点3和端子部2b的接触状态可通过后面所述的主集成电路加以确认。
14是当关闭开闭盖19时遮挡用的装饰板,如图6或图8所示,还执行对盖导向板13的连动部13a的导向。15是开闭盖19全开时的棘轮弹簧,利用铆接轴P13和P14固定在打印机主体P1上,在盖导向板13的连动部13a越过棘轮弹簧15的突起部分时,进行棘轮制动(参照图10)。
在图6中,110是将其凸缘部110a安装到沿着轴57的引导移动的抬起滑块58上的锁定连动构件,在与凸缘部110a相对的前端上设有与锁定滑块2的钩部挂接的钩部。在钩部2d和凸缘部110a之间配置有压缩弹簧111,该压缩弹簧111的弹簧力设定得比推压锁定销4的弹簧5大,借此,可以使在关闭开闭盖19时推压锁定销4的情况下,肯定是弹簧5一方被压缩而将锁定销4向弹簧5的方向移动、使接点3和端子部2b分离。并且,当抬起滑块58从图6的状态向远离开闭盖19的方向移动时,由于钩部110b和钩部2d相挂接,锁定滑块2也向相同方向移动与抬起滑块58的移动距离相当的距离,解除开闭盖19的锁定。
(墨盒拆装机构和检测机构)
图5或图6、或者图8~图10所示的24是检测开闭盖19的完全打开状态的全开开关,接片24a被固定在打印机主体P1上的销P15定位,另一方面,开闭盖19如图10所示成为全开,从而当可动接片24b被压在齿条18上时,通过可动接片24b与接片24a接触而接通。
图5或图6、或者图8~图10所示的肘节齿轮25,可旋转地支承在固定于打印机主体P1上的旋转轴P12上。在比与齿条齿轮18啮合的节圆半径小的位置上,配置有与连动杆27的长孔27d配合的驱动销25a,肘节弹簧26连接到驱动销25a上。肘节弹簧26张设在肘节齿轮25的驱动销25a和固定在打印机主体P1上的轴P9之间,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以稳定的方式设定。在打开开闭盖19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伴随着开闭盖19的移动,齿条18移动,并且肘节齿轮25沿箭头所示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在关闭开闭盖19的情况下,伴随着开闭盖19的移动,齿条18移动并且肘节齿轮25向逆时针方向(与箭头相反的方向)转动(动作的形态没有示出)从而解除与齿条18的啮合,借助肘节弹簧26的力回复到图8的状态。
如图8所示,连动杆27通过其长孔27b和27c分别与固定在打印机主体P1上的轴P10和P11配合,可以向着与开闭盖19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滑动。从而,当前述肘节齿轮25借助齿条1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连动杆27向左方(以接近墨盒12的收容部侧的方式)移动,其移动量相当于肘节齿轮25的旋转轴P12和驱动销25a的偏心量。并且,在开闭盖19即将成为全开状态的之前的一刻的状态下、即在齿条18即将从肘节齿轮25脱出之前的一刻,如图9所示,驱动销25a的位置位于从初始状态移动了大约90度的位置上,当进一步移动至开闭盖19全开的状态时,肘节齿轮25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10度左右,驱动销25a使连动杆27向着与到此为止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右方返回,从而,连动杆27不再进一步前进移动。关闭开闭盖19的情况下的齿条18和肘节齿轮25的移动关系也是一样的,这样可以防止连动杆27做不必要的移动。
如图4所示,当墨盒12装填到打印机主体P1中时,压板9的凸状的导向部9h和9i分别嵌入墨盒12的凹部的导向部12d和12e而被定位(另外,在图2和图7所示的墨盒的概略图中,仅表示出了导向部12d)。而且,在用于该定位的凹部的导向部12e的口缘部上,如图6所示,配置有用于表示墨盒12未被使用的突起(以下称为未使用突起)12a(另外,在图2所示的墨盒的概略图中没有示出)。如图8所示,位于该未使用突起12a的最高部的突起部的平坦面12ab不从墨盒12的外装面突出而是与其形成同一平面,防止发生使用者的手指等在将未使用的墨盒12装填到打印机中时不经意弯折未使用突起12a的问题。
图6所示的28是设置在压板9上的检测墨盒12的存在与否的在否检测开关。并且,29是检测杆,如图12所示,其由压板9的轴承部9f被可以以旋转轴104为中心旋转地支承,在装填未使用的墨盒12的情况下,由于未使用突起12a尚未被弯折,所以该未使用突起12a推压检测杆29的凸部29a,克服在否检测开关的可动接片28a的弹簧力向图1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可动接片28a与固定接片28b分离,切断在否检测开关。
这种状态作为装填有新的墨盒12的状态,可以由后面所述的主集成电路进行识别。
如图9所示,伴随着为取出墨盒12而为的开闭盖19的打开操作,如上所述,通过移动连动杆27并且推压并移动检测杆29,使未使用突起12a弯折并发生塑性变形,形成不能复原的状态。并且,这时如图9所示,可动接片28a与固定接片28b接触,再次接通在否检测开关28。从而,在墨盒12没有墨水的情况下,使开闭盖19完全打开,即使在取出该墨盒12的情况下在否检测开关28的接通状态也继续保持,或者即使在由于失误在一度取出没有墨水的墨盒12之后又再次将其装入在情况下,在否检测开关28也不会断开。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机的墨水剩余量记录信息(没有墨水的信息)不清零,该检测机构兼具有可以将没有墨水的墨盒与未使用墨盒区别开来的功能。进而,理所当然,由于如图9所示,开闭盖19一旦全开之后,在未将没有墨水的墨盒12原样取出的情况下,在否检测开关28不断开,因而,主集成电路可以检测出未对墨盒12进行更换。因而,可以防止错误地将没有墨水的墨盒12识别为未使用的墨盒,防止在打印时产生墨水露白等问题。
如图6或图8所示,30是防止墨盒12脱落的挡块,如图8所示,安装在大致为U字形的板簧31上。板簧31设置在形成于压板9的大致形成为U字形的部分9c上。当将未使用的墨盒12装填到装填部中时,利用未使用凸起12a的斜面部12aa推压挡块30,伴随于此,板簧31产生弯曲,在墨盒12的装填结束的状态下,利用板簧31的反弹力使挡块30恢复到原始位置上。而且,这种状态成为若欲取出墨盒12,则未使用突起12a的端部12ac就会碰撞挡块30的状态(图中未示出),可以防止已经装填好的墨盒12被不经意地取出或者脱落等问题。
另一方面,当墨盒12的墨水的残留少量变少而进行墨盒更换时,如图9所示,伴随着开闭盖19的打开动作利用连动杆27的凸部27a推入检测杆29,凸部29a将未使用凸起12a弯曲或切断,因而,到此为止与挡块30抵触的端部12ac逃逸,而且与检测杆29接触的面12ab起着作为与挡块30接触并且使板簧31弯曲的斜面的作用,因而,即使未使用凸起12a的弯曲量不充分,在取出墨盒12时也不会发生任何问题。进而,在未使用凸起12a因弯曲而被切断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与挡块30接触的构件,所以当然可以取出墨盒12。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形式中采用具有作为树脂成型品的框体的墨盒12,但是其材料不仅可以是树脂、也可以是金属制成的,只要可以同样地实现未使用凸起12a的弯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适当的材料。并且,不仅可以采用墨盒12与外包装形成一体的结构,而且也可以采用将单独的构件组装起来的结构。
(压板和墨盒的结合)
在图5中,1是用于驱动供纸辊的马达,利用后面所述的机构对其驱动力的传递路径进行切换并且进行墨盒抬起机构的驱动。
在图5中,6是固定在打印机主体P1上的铰接板,如后面所述,它是用于使压板9墨盒12同时抬起的构件。在铰接板6上突出设置销7和10,分别嵌入到压板9的部分9a和9b中,成为抬起压板9时的旋转轴。8和11是防脱落垫圈,分别防止销7和10的脱落。
压板9是在打印时压住纸张并且将被打印面限制为平整的基准板。如前面所述,在本例中,使开闭盖19成完全打开的状态,从因此打开的装填口滑动装填墨盒12。这时,如图4所示,成为定位基准的凸状的导向部9h及9i分别嵌入墨盒12的凹部的导向部12d及12e,确保装填状态。因而,如后面所述,当压板9在墨水供给时以销7和10为旋转轴抬起时,墨盒12也与压板9成一体地被抬起。并且,在压板9上设置有在进行向纸张的整个面上的打印(全打印)时使超出纸张而喷出的墨水通过的开口部9d和9e。并且,在墨盒12中,在装填结束时分别对应于压板9的开口部9d和9e的位置上设置开口部12c,超出纸张而喷出的墨水经由这些开口部收容到设置在墨盒12内的废墨水吸收体。
另一方面,如图5或图8所示,在打印机主体P1中设有排泄导向板,可以向与盖导向板13相同的方向滑动地支承在打印机主体P1上。如图8所示,在排泄导向板16的钩部16和打印机主体P1之间张设有弹簧17,对该排泄导向板16恒定地向着打开开闭盖19的方向加载。并且,连动部16a或16b与盖导向板13的连动部13a接触。如前面所述,18是固定在排泄导向板16上的齿条,通过排泄导向板16的滑动移动,仅仅一部分齿条(在图8中仅为3个齿)与肘节齿轮25啮合,使肘节齿轮25旋转规定的量。
如图8所示,排泄管20具有固定在排泄导向板16上的大致为L的形状,其一端经由管21连接到图5所示的活塞泵33上。而且,在装填墨盒12、关闭开闭盖19时,如图8所示,其另一端插入到墨盒12的废墨水吸收体23中,在该状态下可以将墨水排泄。
(主扫描机构和打印头)
在图5中,35是丝杠,是用于在打印时在与纸张输送方向(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往复扫描驱动组装有打印头68的托架40的构件。来自驱动马达41的驱动力经由被压入该轴的小齿轮G6和图中未示出的中间齿轮向压入丝杠35的轴中的图中未示出的螺旋齿轮传递,借此丝杠35进行旋转驱动。并且,丝杠35和托架经由挡块112结合起来,该挡块嵌入到托架40的孔部40e中,被偏置弹簧113向托架40的扫描方向加载,通过其一部分与丝杠35的槽配合,伴随着丝杠35的旋转往复驱动托架40。由于在本实施形式中托架40是由主轴42和导向轴46限制其姿势并进行往复移动的,因而,必须与丝杠35相对的挡块112,与作为第三轴的丝杠35相结合。
在装载打印头68(参照图12)的托架40上,作为与主轴42的配合部,固定配置由轴承管44和轴承43、45形成一体的轴承构件。并且,如图12所示,在托架40上设有用于储存打印墨水的容器部40b、40c和40d,在打印时在适当的时刻分别注入黄色、品红、深蓝色等墨水。并且,在容器部40b、40c和40d的内部,分别容纳有浸含墨水用的海绵72、73和74。进而,如图13所示,将树脂制成的盖54接着到各墨水容器上,盖构件56设定成可以经由将气体和液体分离开的膜(以下,成为气液分离膜)55在吸引口40a处形成气体流路。(参照图11、图12)。
打印头68具有配置在与扫描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副扫描方向)上的喷出口列,该喷出口列的数目与所使用的墨水颜色数对应,并列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
如图11所示,墨水供给针94、95和96分别压入到托架40上,在墨水容器40b、40c和40d上形成各自独立的流路。并且,定位销97和98分别在其前端部上具有圆锥形部分97a和98a。而且,圆锥形部分97a和98a设定成低于墨水供给针的前端的位置,如下面所说明的那样,在抬起压板9和墨盒12时,定位销97和98前端的圆锥形部分97a和98a比墨水供给针94、95和96先插入设置在推压板89上的89e、89d而定位。借此,将墨水供给针94、95和96分别准确地插入接头橡胶91、92和93。
(抬起机构)
在本实施形式中,采用对于连通到打印头上的副容器40b、40c、40d,根据需要从墨盒供给墨水的间歇供给方式。当进行间歇供给时,抬起墨盒12,如上所述,通过与打印机主体侧的机构相结合,对托架40上的容器部40b、40c和40d进行注入墨水的操作等。对该抬起机构进行说明。
在图4中,57是用于滑动进行抬起的抬起滑块58的丝杠,通过图12所示的行星齿轮机构对成为用于进给纸张P6的驱动源的供纸马达1(参照图5)的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路经进行切换而被驱动。
首先,对该行星齿轮机构进行说明,在图5和图12中,将小齿轮G9压入到供纸马达1的轴上,马达1的动力从小齿轮G9经由减速齿轮G10和G11传递给太阳齿轮G12,进而,一方面经由与太阳齿轮G12同心的小齿轮G12a传递给行星齿轮G16,另一方面从同一小齿轮G12a经由行星齿轮G13传递给行星齿轮G14。行星齿轮G16在图12的状态下与传动齿轮G17分离,只进行空转。与此相对,结合到行星齿轮G13上的行星齿轮G14,由于与安装在丝杠57上的传动齿轮G15啮合,所以处于可以传递动力的状态。
行星齿轮G16、G13和G14分别可旋转地支承在设置于旋转板100上的轴上,在行星齿轮G16上设置用于在太阳齿轮12和同心旋转板100之间施加旋转摩擦的弹簧,旋转板100在与太阳齿轮G12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保持一定摩擦力地旋转。在旋转板100上设置凸部100a,可以在固定于打印机主体P1上的止动销P19和P20之间旋转。并且,在旋转板100上设置凸轮面100b,当设置在输送辊78的端部上的杆102与止动销P21接触时,凸轮面100b与杆102碰撞,使得伴随太阳齿轮G12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不会产生旋转板100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在图12的状态下时,丝杠57可以被马达1正、反向转动。因此,杆102可旋转地嵌入到输送辊78中。并且,在固定于打印机主体P1中的齿轮支承侧板P8和杆102之间设有摩擦弹簧(图中未示出),其设定成使杆102在输送辊78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输送辊时成为与止动销P21碰撞并形成图12所示的状态,而在输送辊7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成为与止动销P22碰撞的状态。此外,当然止动销P21和P22固定在打印机主体P1上。
如前面所述,抬起滑块58借助于丝杠57的正转或反转,可以在与打印头的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滑动移动。在抬起滑块58上,如图6所示设有凸轮面58a和58b,凸轮面58a和58b用于使图5所示的吸引接头48相对于托架40进行连接或脱开。进而,在抬起滑块58上设有用于抬起压板9的抬起凸轮58c,固定于压板9上的抬起销9f配合到其上。进而,在抬起滑块58上设有用于在安装于托架40上的打印头68上安装、拆卸吸引盖60的盖凸轮58d,保持吸引盖60和盖基座62的盖保持板59的配合部59a配合于其上。
根据需要,在托架移动至图17所示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如上所述使丝杠57旋转、使抬起滑块58向内侧滑动,固定在压板9上的抬起销9f沿着抬起凸轮58c移动,如图19所示,压板9以其旋转轴7为中心旋转,抬起墨盒12。在这种状态下,墨水供给针94插入到接头橡胶91中,墨水袋88的墨水可以通过接头壳体90的腔室90e间歇地供给到托架40的墨水容器40b中。
(刮拭机构)
在图15中,105是用于临时吸收由于刮片106刮拭打印头68而附着的废墨水的刮拭墨水吸收体,由海绵等材料形成,位于与打印头68的喷出口形成面基本相同的面上地配置在托架40上。刮片106由橡胶等形成,安装在刮拭保持件107上,可以进行如箭头所示相对于托架40的扫描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的移动(图13)和旋转动作(图16)。即,当刮片106处于上升位置时,其可以与打印头的喷出口形成面配合而进行刮拭动作(图15);而当其处于旋转位置上时,与配置在墨盒上的刮拭墨水吸收垫108配合,附着在刮片106上的废墨水可以传递给墨盒12的刮拭墨水吸收垫108(图16)。
刮拭墨水吸收垫108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地保持在由板簧形成的垫架109上,在墨盒12处于抬起的状态下,借助垫架109的弹簧力将其压接在配置于托架40上的刮拭墨水吸收体105上可以将刮拭墨水吸收体105的废墨水传递给刮拭墨水吸收垫108。另外,当然较之刮拭墨水吸收体105,要使刮拭墨水吸收垫108的废墨水的渗透性高。
(记录)
驱动图4所示的供纸辊80,输送打印用纸P6并将其设置到打印头位置。而且,一边在图13和图14所示的位置之间往复驱动托架40,一边从打印头68向打印用纸P6喷出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墨水,进行打印。这时,通过使墨水喷出到打印用纸P6两侧端部P6a、P6b的外侧进行没有边缘的全面打印(全打印)。这时超出打印用纸P6的区域的墨水被面对设在墨盒12上的开口12c配置的废墨水吸收体23回收。
(2)控制系统的实施形式
利用图20和图21对可以用于上述实施形式的控制系统的实施形式和装置的整体的控制形式进行说明。
图20表示该控制系统的结构例。
在图20中,K101是用于确定托架40打印时的初始位置的传感器、K102是用于控制打印头68的各种颜色的喷墨打印元件的驱动器。K103是编码传感器,用于规定在打印过程中对应于托架40进行扫描(主扫描)时的主扫描位置的打印定时(墨水喷出定时),例如,可以为读取在主扫描方向延伸配置的条形图的光学式传感器。
K104是确认抬起滑块58的初始位置的传感器,用于识别当行星齿轮G14和传动齿轮G15啮合时,抬起滑块58所处位置。K105是检测具有一部分平坦面80a的供纸辊80的旋转移动的传感器,在供纸结束时使应减小输送载荷的平坦面80a朝向纸张方向。K106是用于当纸张由输送辊78输送过来时检测开始打印的纸张位置的传感器。
K107是驱动器电路,用于对应于来自主集成电路K120的控制信号分别驱动设置在装置上的4个驱动马达。K108是作为用于驱动供纸辊和抬起滑块的驱动源的马达,与上述马达1对应。K109是用于驱动输送辊和排纸辊的马达,K110是滑动驱动活塞泵33活塞的马达。K111是用于为了扫描移动(主扫描)托架40而使丝杠35旋转的马达。
K112是按照USB等规格制成的连接器电路,从对应于打印机的图像数据供给源的设备接受与打印相关的图像数据。即,为了进行打印而从个人计算机输入打印图像数据,或直接从数字照相机输入摄影图像的电路。K113是电源电路,用于将如图3所示由4个干电池串联连接构成的电源K114供给的电能控制在规定的电压并供给给驱动器电路K107和主集成电路K120。
K115是用于接通/断开打印机电源的主开关,K116是在更换墨盒12时操作的更换开关,K117是墨盒12是否存在的开关,K118是在开闭盖19全开时接通的盖全开开关,K119是在开闭盖19关闭时动作的盖关闭结束开关。
主集成电路K120对从各传感器而来的信号进行监视,并且负责打印控制的总体控制,包括执行后面所述的处理顺序的CPU、存储对应于其控制顺序等的程序等的固定数据的ROM、具有工作区或图像数据存储区和图像处理用区域等的RAM等。
图21表示根据图20的控制系统的控制顺序的一个例子。以下,与上述实施形式的装置的操作相关联地说明该顺序,不过该顺序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后面所述的其它实施形式。
首先,对通常的打印顺序进行说明。在此,在接通主开关之后,通常采用打印机接受从利用USB等与打印机相连的图像数据供给源而来的打印开始信号并继续进行操作,并且打印的图像数据也从USB等输入的程序,由于对于这些打印开始信号的处理或从USB等进行的图像输入可以采用公知技术,所以在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首先,从步骤S101的开始前进至步骤S102,直到作为打印机电源的主开关K115接通为止处于待机状态。当在步骤S102中,主开关K115接通时,在步骤S103中判断墨盒12的更换开关K116是否被按下,在判断为否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04中进行墨盒12的墨水剩余量的检测。
在步骤S104中进行的墨水剩余量的检测,根据在后面所述的步骤S142中装填了未使用的墨盒12时,重新设定为“满”的墨水剩余量计数来进行。“满”例如也可以为“100%”。而且,在装填该未使用墨盒时达到“100%”的墨水剩余量被存储在设置于主集成电路K120中的EEPROM等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中,在每次进行打印时,根据各种颜色的数据对各种不同颜色减去在打印中使用的墨水量,以该减法计算的结果更新主集成电路内的EEPROM等的存储内容即可。对于所述不断更新并存储起来的值,将剩余量误差考虑在内,可以按照例如在达到10%以下时判断为没有墨水剩余量的方式设定规定的判断基准值。因而,即使在步骤S104判断为没有墨水剩余量的情况下,也并不是一定不可以打印,若是仅使用少量墨水的图像,也许仍可以没有问题地进行打印。但是,对于使用大量墨水的图像(特别是在夜景这样的较暗图像)的情况下,可能会在打印过程中产生墨水中断,在打印图像上产生露白。
在步骤S104中,当判断为没有墨水剩余量时(例如当剩余量在10%以下时)进入步骤S105,墨水中断警告灯点亮。该灯可以设置专用的LED等进行亮灯,也可以不设置特别的显示机构,例如使在电源指示灯中使用的LED从亮灯状态变成闪灯状态。然后,进入到步骤S106,判断墨水剩余量是否变为“0”。在后面将要说明,墨水剩余量为“0”的情况是在墨盒12的更换程序中,应当取出墨盒12但没有取出或者取出了但没有装填未使用的墨盒12的状态下关闭开闭盖19时进行的步骤S146中的处理中将墨水剩余量设置为“0”。
通常,即使发出的墨水剩余量已经没有了的警告变成打印图像产生露白的情况,也不是所有颜色的墨水剩余量为“0”,所以不会产生程序上的问题,从安全角度考虑,经过步骤S146处理后,即使将墨水剩余量设定为“-100%”也没有问题。不管怎样,由于在步骤S106中,当判断墨水剩余量为“0”时,也包含未装填墨盒12的情况,所以其后是返回到步骤S103,而不向步骤S107前进。此外,当在步骤S106中墨水剩余量不为“0”时,对于认为虽然发出警告但可以考虑仍残留有少量墨水,所以即使会产生露白仍要打印这样的用户不禁止打印而是前进至步骤S107。
在这种情况下,或者,在具有判定基准值以上的墨水剩余量、在步骤S104中做出肯定判断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107,进入待机状态,等待经由连接件K112输入打印开始信号。当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输入信号时,返回到步骤S103。在步骤S107中判断出打印开始的输入信号的情况下,执行打印准备动作、打印动作和打印结束动作的程序(步骤S108~S133)。下面,简单说明该程序。
即,在判断出打印开始的输入信号的情况下,将压板和墨盒抬起至图19所示的定位装置(步骤S108),执行墨水供给操作(步骤S109、S110)。当该动作结束时,将压板等设定在执行由盖60盖住打印头68的位置上(步骤S111)、执行往复动作(步骤S112、S113)。接着,将压板等设定在图17所示的下降到最低的位置上(步骤S114),执行如图15和图16所示的刮拭操作(步骤S116~S118)。这些为打印准备操作。
然后,顺次驱动应当进给、输送纸张79的供纸辊80和输送辊78(步骤S119、S120),根据对纸张的检测(步骤S121)使供纸辊80停止在规定的位置(平坦部面对纸张的位置上)(步骤S122)。而且,在纸张前边缘侧到达打印头68进行打印的位置时暂时停止输送(步骤S123),然而直到结束对该纸张的打印为止,交替地重复托架40的主扫描和纸张的规定量的输送而执行打印操作(步骤S124、S125),排出纸张(步骤S126)。这就是打印操作。
进而,作为打印结束操作,进行刮拭处理(步骤S127~S130)和封盖处理(步骤S131、S132),形成可长期保持打印头68的待机状态,并且结束程序(步骤S133)。
下面,对墨盒12的更换程序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3中,当判断为已按下墨盒12的更换按钮K116时,前进至步骤S134,进行墨水剩余量的检测。这是因为在本实施形式中,采用这样的系统:在打开开闭盖19时弯折未使用突起12a,从而即使再次装入一度取出的墨盒12也不能使用,而另一方面,在墨水剩余量仍很充分的情况下,禁止取出墨盒12。因而,在步骤S134中,若判断为墨水剩余量在例如10%以上,则返回到步骤S103,转移至可以进行打印操作的程序。当在步骤S134中判断仍有墨水剩余量并前进至步骤S105的情况下,由于墨水中断警告灯未点亮,因而可以考虑用户几乎不会更换墨盒。因而,通常是在步骤S105中墨水中断警告灯点亮,在步骤S103中按下更换按钮的,而在步骤S134中大部分情况下判断为已没有墨水剩余量,因而,前进至作为墨盒12的更换程序的步骤S135。
对步骤S135~S139的处理进行简单的说明。即,在步骤S134中判断为已没有墨水剩余量的情况下,在将压板等设定为图17所示的下降到最低的位置上(步骤S135)之后,解除开闭盖的锁定(步骤S136),接通墨盒存在与否开关、进而接通盖全开开关,处于待机状态(步骤S137、S138),在确认盖全开开关接通时,进行对锁定销重新设定位置的设定(步骤S139)。
而且,在步骤S139中,通过将锁定销4重新定位至可以固定开闭盖19的位置上,取出没有墨水剩余量的墨盒12,在步骤S140中检测是否装填了未使用的墨盒12。对应于盖打开的处理,至此为止装填的没有墨水剩余量的墨盒12的未使用突起12a被弯折,因而在步骤S140中,由于该弯折而使因未使用突起12a而断开的在否检测开关接通被判断为接通的状态,从而前进至步骤S145。在步骤S145中,检测开闭盖19的关闭是否结束,在未关闭开闭盖19的状态下,返回步骤S140并重复程序。
通常,取出没有墨水剩余量的墨盒12(如前面所述,由于未使用突起12a被弯折,所以可以不与挡块30相干扰,容易地将其取出)装填未使用的墨盒1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未使用突起12a未被弯折,所以在将在否检测开关断开的同时,当完成装填时制动构件30与未使用突起12a相干涉,因此不会不经意地将其取出。因而,可以防止在已经装填了未使用墨盒12,程序前进到步骤S141之后,取出未使用的墨盒12这样的不理想的操作。即,在装填未使用墨盒12并在步骤S140中判断存在与否开关被断开的情况下,可以毫无问题地前进至步骤S141。
在步骤S141中,与步骤S145一样,检测开闭盖19是否完全关闭,在开闭盖19关闭的状态下,使锁定销4一度滑动而使其端子3与锁定滑块的接点2b分开,而当完全关闭时再次接通,通过对此进行检测,前进至步骤S142。
在步骤S142中,通过装填未使用的墨盒12,将墨水剩余量设定为满(例如100%),并前进至步骤S143,墨水剩余量警告灯熄灭(在进行例如LED的闪灯显示的情况下,将闪灯显示切换为通常的点亮显示),前进至步骤S144。在墨盒12的更换中,压板9等位于图17所示的位置上,不能长期保存,因而,在步骤S144中将压板9等抬起至规定的位置,从待机状态返回到步骤S103。
并且,从在步骤S140中判断为在否检测开关接通起,在不取出没有墨水剩余量的墨盒12、或者在取出之后未装填未使用墨盒12的状态下进行关闭开闭盖19这样的不理想的操作的情况下,经步骤S145的判断前进至步骤S146,将剩余墨水计数设定为“0”或“-100%”,通过改写主集成电路的EEPROM等的存储内容,在设置为不能再次打印的状态之后,进入到步骤S144,使压板9处于待机状态,并返回步骤S103。
(3)其它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采用沿着与打印时打印头扫描方向相同的方向相对于压板9滑动装填墨盒12的结构,但是装填方向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垂直于打印头68的扫描方向的方向,即从打印机的底面侧等装填墨盒12的方式,不必说,这样也可以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并且,在上面的例子中,采用通过开闭盖19的打开方向的移动进行墨盒12的未使用突起12a的弯折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通过相对于旋转轴P12将肘节齿轮25的驱动销25a的位置改变180度的相位,也可以利用开闭盖19关闭方向的移动弯折未使用突起12a,不必说,这样也可以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进而,虽然在上例中以墨盒12的未使用突起12a是否弯折作为记忆仅可以装填一次的装填经历记录,但是并不限于弯折,这样的不可逆的机械结构来也不限弯折的形式,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并且,也并不限于这样的机械结构,例如把可以在非常低的电压下熔断的熔丝设置在墨盒12中,一方面在未记录装填经历时该熔丝处于导通状态,可以兼用于在否检测,另一方面,在取出墨盒12时,通过在该熔丝上施加一定值以上的电压,将其熔断而作为装填经历等,根据电导通/不导通进行有无装填经历的检测,这样也可以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而且,采用上面说明的各个实施形式,可以实现小型的墨盒、进而可以实现有助于采用这种墨盒的喷墨打印机的小型化的墨盒。
本发明通过在夹有供给连接部的适当位置上配置第一和第二吸收体,可以回收伴随着间歇供给操作附着到供给连接部上或者从其中泄漏出来的墨水。
即,根据本发明的墨盒,例如这样的墨盒:具有至少一个容纳用于向打印头供给的墨水的墨水袋和连接到该墨水袋上并在适当时机与打印机侧结合以进行墨水供给的连接部,通过设置作为第一容纳构件的吸收在打印时超出纸张之外喷出的墨水的吸收体(超出墨水用吸收体)和作为第二容纳构件的通过吸收伴随着刮片刮拭残留在打印头的喷出口形成面上的墨水等的动作而产生的废墨水而将其去除的吸收体(刮拭用吸收体),不必在打印机的装填墨盒的一侧确保废墨水的保存场所,显著提高打印机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可以大幅度地使打印机小型化。
在此,通过向着与连接部的连接方向相同的方向露出上述超出墨水吸收体和刮拭墨水吸收体,可以构成在打印头的正下方装填墨盒的打印机,同时,可以将墨盒的连接部直接连接到打印头上并进行墨水供给,因此在显著提高墨水供给效率的同时,打印时从打印头喷出的超出墨水也可以被墨盒直接接收。因而,打印机结构的简单化乃至小型化自不必说,此外还可以实现廉价化、进而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故障等的发生。
并且,通过从墨盒的端面顺序配置刮拭墨水吸收体、连接部、超出墨水吸收体,可以利用吸收体直接接收打印时超出纸张的墨水,不需要在现有喷墨打印机中采用的废墨水的强制排泄机构,打印机结构的简单化或小型化自不必说,此外还可以实现廉价化进而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故障等的发生。
进而,在与连接部的开口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由于具有伴随着恢复动作产生的废墨水的连接部,不必在每次为了向打印头供给墨水而进行的操作(在实施形式中为抬起动作)时都使恢复动作的强制排泄的连接部插入和脱离,在墨盒的装填期间可以始终将强制喷出的连接部插入,因而,不必顾虑由于废墨水的温度变化造成的从排泄管的泄漏等。
并且,通过在墨水供给用连接部上设置一对在连接时进行定位的孔,打印机和墨盒侧的墨水供给用结合构件(在实施形式中,分别为设定在打印头上的墨水供给针和墨盒的接头橡胶)的对位可以重复性良好地相对于同一位置进行,因而,可以防止在每一次墨水供给动作和打印时发生连接位置偏离且结合构件(接头橡胶等)产生变形并引起墨水泄漏的问题。因此,在对应于颜色、浓度等所用墨水的种类设置至少三个墨水供给用连接部(例如对应于黄色、品红、深蓝色的3个连接部)的情况下,定位孔配置在各个连接部之间并且形成一对接头,将各连接部的间隔设置得较宽,不会在连接部处产生混色,并且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并且打印机和墨盒一侧的墨水供给用结合构件的耐用性也显著提高。
并且,通过相对于连接方向可进退地弹性保持刮拭墨水吸收体,不仅当连接到打印头部上时,而且在墨盒的抬起量不同的待机位置和恢复位置上也可以将刮拭墨水吸收体连接到打印头的刮拭保持构件上,可以更可靠地进行废墨水的吸收。
进而,超出墨水吸收体和墨水袋从与连接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开口部起,以吸收体处于上部而墨水袋位于其下部的顺序重叠,借此可以确保各个结构要素有最大的面积。这样由于可以将吸收体形成厚度较薄的片状来容纳,因而制造简单,可以实现廉价化,同时,由于废墨水易于扩散到吸收体的整个面上,所以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墨水的泄漏。
此外,通过在与连接部的连接方向垂直的一对外装面上设置凹状的装填导向槽,抬起墨盒时保持部分的长度做得足够长,墨盒的外装结构不需要进行不必要的加强。并且,由于可以减小打印机侧的墨盒装填用开闭盖的面积,打印机的设计自由度显著提高。
以上参照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从前面所述内容可以理解,在不超出本发明更广泛的方面的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并且因此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覆盖了落入本发明主旨的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

Claims (7)

1.一种墨盒,可以装填到采用可喷出墨水的打印头在打印媒体上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机中,具有对于前述打印头根据需要与打印头连接的供给连接部,同时配有用于容纳欲供给的墨水的墨水收容部,其特征为具备:
容纳前述打印头超出前述打印介质之外喷出的墨水的第一收容部;和
通过与设置在前述喷墨打印机中的刮片接触来容纳伴随前述刮片对残留在前述打印头的喷出口形成面上的墨水进行的刮拭动作而产生的废墨水的第二收容部,
其中,前述第一和第二收容部夹有供给连接部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为:前述第一和第二收容部与前述供给连接部接近或接触地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为:从一个端面起顺序配置前述第二收容部、前述连接部、和前述第一收容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为:前述第一收容部和前述第二收容部,向着与用于进行前述墨水供给的墨水供给用连接部的接头方向相同的方向露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为:前述第一收容部和前述墨水收容部,从前述露出部分起,以前述第一收容部为上部而前述墨水袋位于其下部的顺序重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为:前述第一和第二收容部由吸收体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为:前述第一和第二收容部,由毛细管路径和配置在该毛细管路径的终端附近的吸收体构成。
CNA031377890A 2002-06-21 2003-06-23 墨盒 Pending CN14753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82161 2002-06-21
JP182162/2002 2002-06-21
JP182161/2002 2002-06-21
JP2002182162 2002-06-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5356A true CN1475356A (zh) 2004-02-18

Family

ID=29718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377890A Pending CN1475356A (zh) 2002-06-21 2003-06-23 墨盒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866374B2 (zh)
EP (1) EP1375155A1 (zh)
KR (1) KR20030097712A (zh)
CN (1) CN1475356A (zh)
AU (1) AU2003204833A1 (zh)
CA (1) CA2432845A1 (zh)
SG (1) SG107664A1 (zh)
TW (1) TWI2211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2530A (ja) * 2003-04-25 2004-11-18 Canon Inc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7425059B2 (en) 2004-04-19 2008-09-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container, inkjet printing hea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20060120735A1 (en) * 2004-12-07 2006-06-0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to provide a user with an offer related to a used consumable
JP5729945B2 (ja) * 2010-08-26 2015-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WO2012057755A1 (en) 2010-10-27 2012-05-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essure bag
CN202623517U (zh) * 2011-03-18 2012-1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废液收纳体及液体消耗装置
JP6051627B2 (ja) * 2012-07-06 2016-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1511497S (zh) * 2014-05-14 2015-11-09
USD762261S1 (en) * 2015-03-12 2016-07-26 Brother Industries, Ltd. Ink cartridge
CN107284031B (zh) * 2017-06-09 2023-03-10 万弋林 一种吸附机构单元及整体吸附机构
CN113910776B (zh) * 2021-12-13 2022-03-08 季华实验室 一种oled打印机喷头排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667B2 (ja) 1985-11-13 1995-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US6176565B1 (en) * 1991-09-11 2001-01-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member for ink jet head and ink jet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id cleaning member
JPH06237221A (ja) 1993-02-09 1994-08-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catv用光受信器
EP0786351B1 (en) 1995-08-10 2001-10-3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for ink-jet printers and ink-jet printer
US5905513A (en) * 1995-10-20 1999-05-1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nk jet printhead body having wiper cleaning zone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printhead
EP1580005B1 (en) * 1997-03-03 2007-11-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printer
JP4078725B2 (ja) 1998-09-16 2008-04-23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補強剤を含む変性共役ジエン系(共)重合体組成物
US6168259B1 (en) * 1998-10-09 2001-01-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inter for forming a full-width image on a receiver exclusive of a transverse side of the receiv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printer
JP2001146008A (ja) * 1999-09-10 2001-05-29 Canon Inc メディア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メディアカートリッジを着脱自在に構成された画像記録装置
US6123409A (en) * 2000-01-19 2000-09-2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jet printhead with capillary channels for receiving wiped ink and residue
JP2002086745A (ja) 2000-09-12 2002-03-26 Canon Inc インク供給回復システム、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機構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0121A (en) 2004-01-01
SG107664A1 (en) 2004-12-29
AU2003204833A1 (en) 2004-01-22
US6866374B2 (en) 2005-03-15
EP1375155A1 (en) 2004-01-02
KR20030097712A (ko) 2003-12-31
CA2432845A1 (en) 2003-12-21
US20030234831A1 (en) 2003-12-25
TWI221123B (en) 2004-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11141B1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ading images having an installation unit for installing an image reading head
CN1106286C (zh) 喷墨印刷机及用在其上的记录媒体
CN1138642C (zh) 喷墨打印机
CN100343061C (zh) 喷墨记录装置
US877071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475356A (zh) 墨盒
EP1504911A1 (en) Inkjet consumable cartridge with integrated nozzle cap
EP1188566A1 (en)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and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241735A (zh) 墨粉供应容器和从其接收墨粉的墨粉接收容器
US2009031594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01982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925986A (zh) 成像装置
EP0744299B1 (en) Reading unit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mounting such reading unit thereon
JP20052546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56451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JP20083026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TWI266698B (en) Maintenance device used for cleaning a print head of an ink cartridge
US6371595B1 (en) Ink jet printer
JP20101948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752862A (zh) 显影剂盒与液体型成像装置
CN1224520C (zh) 喷墨打印机
JP2005144910A (ja) 液体吐出装置の維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330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347669B2 (ja) 液体吐出装置の維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292900C (zh) 喷墨记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