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9687A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9687A
CN1469687A CNA031307477A CN03130747A CN1469687A CN 1469687 A CN1469687 A CN 1469687A CN A031307477 A CNA031307477 A CN A031307477A CN 03130747 A CN03130747 A CN 03130747A CN 1469687 A CN1469687 A CN 1469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body case
top board
induction heating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307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4386C (zh
Inventor
菊池俊男
小池利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69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9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43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438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感应加热烹调器为电气安全及减少磁场泄漏,其构成包括:上部开口的上部主体箱3;上部主体箱的上面配置的由陶瓷材料形成的平面上的顶板30;在开口位置上配置的多个感应加热线圈22;在开口位置上配置的并且具有电控制各感应加热线圈输出的控制部的控制电路板23;以及在感应加热线圈及控制电路板的上方且在顶板的下方,安装于上部主体箱的上面使之与顶板相对并且封闭该上部主体箱开口的以导电材料形成的平板状遮断板27。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烹调器,特别是容易组装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结构为,在树脂制的筐体底面所设置的支柱上装载加热线圈支撑台,用螺栓固定,在该加热线圈支撑台上装载加热线圈,在其上部配置有陶瓷制顶板(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
专利文件1为专利第3163520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以往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在树脂制的筐体底面所设置的支柱上装载加热线圈支撑台,用螺栓固定,在该加热线圈支撑台上装载加热线圈,在其上部配置有陶瓷制顶板,但是该陶瓷制顶板在耐冲击性方面相对较弱,加热烹调过程中置于平坦顶板上的烹调锅会因磁场影响而产生微振动,在炒菜时为使油和菜搅拌的充分均匀而上下颠动烹调锅与顶板碰撞,并且在灶台上面顶板以平面状露出,因此会使炊具落下而产生裂纹和破损,使水等液体侵入筐体内,导致例如频率变换装置等的电气零件发生故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这样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万一在顶板上发生异常也会确保烹调器的电气安全,同时也能够减少从作为发热源的感应线圈产生并向周围泄漏的磁场。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在上面有开口的主体箱中分别配置感应加热线圈和具有电气控制该感应加热线圈输出的控制部的控制电路板,并具备有封闭上述的开口部的由陶瓷材料形成的平板状顶板,在上述顶板的下方具有封闭上述主体箱开口部的以导电材料形成的平板状的遮断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安装于灶台上的剖面图。
图2是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安装于灶台上的斜视图。
图3是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卸下顶板装配体状态的斜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遮断板的弯曲部和感应加热线圈的尺寸说明图。
图6是图2的A-A线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安装于灶台,并卸下顶板装配体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设置于灶台并卸下顶板装配体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遮断板和密封用板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所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安装于灶台状态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板和遮断板的斜视图。
符号说明
1感应加热烹调器、  2灶台、3上部主体箱、4下部主体箱、
22感应加热线圈、   27遮断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安装于灶台上的剖面图,图2是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安装于灶台上的斜视图,图3是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卸下顶板装配体状态的斜视图,图4是图3的A-A线的剖面图,图5是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遮断板的弯曲部和感应加热线圈的尺寸说明图,图6是图2的A-A线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安装于灶台,并卸下顶板装配体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附图中,1是装入灶台2的感应加热烹调器。3是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上面有开口部3a的以金属材料形成的上部主体箱,4是与上部主体箱3的下部成一体并以金属材料形成的下部主体箱,5是分别设置于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后侧左右并将外部空气导入下部主体箱4的外气导入通道。6是在外气导入通道5的吸气口所设置的吸气盖,7是形成于下部主体箱4的后侧并与外气导入通道5的排出口相连通的外气进气口。
8是在上部主体箱3底部所形成的外气连通孔,该底部成为与下部主体箱4的隔板,9是在上部主体箱3的前壁上所形成的外气排出口。10是下部主体箱4的侧壁上所形成的外气排出口。
11是设置于下部主体箱4前侧的有门12的烤箱,13是设置于下部主体箱4后侧的送风机,14是设置于下部主体箱4正中间的装载有变压器和各种电气零件等的电源电路板。15a、15b是设置于烤箱11的前面下侧的烹调器用操作旋钮和烤箱用操作旋钮,16是设置于烤箱11的前面上侧的显示部。
18是分别设置于上部主体箱3内的3个线圈支撑台。该各个线圈支撑台18由边缘有夹持用槽19a的圆形线圈支撑盘19和支承线圈支撑盘19的多个支撑柱20来构成。各支撑柱20的下端安装并固定在上部主体箱3的底部。
22是支撑于各线圈支撑台18的线圈支撑盘19上的卷成螺旋状并由绝缘被覆的导线来构成的感应加热线圈,感应加热线圈22的上面与上部主体箱3的开口部3a略为同一面。23是在上部主体箱3的底部,设置于感应加热线圈22的正下面以外的位置并装载有电气控制感应加热线圈22输出的控制部的控制电路板。
24是形成于上部主体箱3外围边缘上的水平顶板装配体支承部,25是缓冲垫安装部,该部从顶板装配体支承部24弯曲延伸出并且最外边缘有向下的“U”字形沟槽,26是在缓冲垫安装部25的沟槽内例如用粘接剂所固定的主体用缓冲垫。27是遮断板,该遮断板在上部主体箱3的顶板装配体支承部24的内侧例如用粘接剂固定并覆盖上部主体箱3开口部的以导电材料构成。还有,也可用螺栓将遮断板27固定在顶板装配体支承部24上。另外,也可将遮断板27装载于顶板装配体支承部24上。
在该遮断板27上配置于上部主体箱3内的3个感应加热线圈22的上方对应位置上分别形成有比感应加热线圈22的外径略大口径的线圈用开口窗28。该各线圈用开口窗28有向下的弯曲部29。而且,各线圈用开口窗28的弯曲部29的下端部嵌入在线圈支撑台18的线圈支撑盘19周围所设置的夹持用槽19a中,并支撑为夹持状态。该线圈支撑盘19中支撑感应加热线圈22的面与夹持用槽19a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而且如图5所示,遮断板27的弯曲部29的弯曲长度尺寸t与感应加热线圈22的线圈外径d之间的关系设定为下列公式。
                     t≥d
30是用陶瓷材料制成并用来放置烹调锅的平板状顶板,31是支撑顶板30的剖面为U字形的方形框体。该框体31有比顶板30的外形小一圈的顶板用窗32。
34是门型顶板承受器具,该承受器具安装在框体31的内侧底部留有适当间隔并且在浮板部34a上有螺栓孔,36是顶板支撑器具,该支撑器具作为支撑手段由压片36a和与该压片36a连续设置具有台阶并且有螺栓孔的固定片36b来形成。38是安装螺栓,39是在构成框体31的顶板用窗32的内侧壁31a的全部内侧周围上例如用粘接剂所安装的框状密封用缓冲垫。该密封用缓冲垫39的高度尺寸大于框体31的内侧壁31a的高度。
41是框体31与顶板30组装成一体的顶板装配体。
该顶板装配体41将顶板30安装在框体31的内侧壁31a上使之填入框体31的顶板用窗32,并且使各顶板支撑器具36的固定片36b的螺栓孔与安装于框体31内侧底部的各顶板承受器具34的上浮板部34a的螺栓孔相吻合,通过以软质材料形成的保护顶板用缓冲垫40使各顶板支撑器具36的压片36a与顶板30的外围边缘相连接,对各顶板支撑器具36的固定片36b的螺栓孔与各顶板承受器具34的上浮板部34a的螺栓孔用螺栓固定安装螺栓38,组装而成。
如此组装成的顶板装配体41安装到上部主体箱3内,以构成感应加热烹调器1。而且,这样所构成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如图2所示安装在灶台2上。
再者,也可以在灶台2上预先安装下部主体箱4及上部主体箱3,并在该上部主体箱3上装载顶板装配体41。另外,也可以使下部主体箱4和上部主体箱3形成为一体。
按上述方法构成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若对设置于烤箱11的前方下侧的烹调器用操作旋钮15a进行操作,则电源电路板14和控制电路板23等将开始工作并开始给感应加热线圈22供给高频电流。感应加热线圈22所产生的高频磁场若与放置在顶板30上的烹调锅(图示省略)相交链,则烹调锅被感应加热并发热。这样放在烹调锅内的烹调食物被加热烹调。
另外,如果对烤箱用操作旋钮15b进行操作,控制电路(图示省略)就会开始工作并向烤箱11的加热器(未图示)供给电流,加热器发热使烤箱11内的烹调部加热烹调。
另外,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使用过程中,驱动送风机13,使通过吸气盖6吸入外气导入路5的外部空气从下部主体箱4的外气吸入口7进入下部主体箱4内,经过送风机13对电源电路板14和烤箱11进行冷却,并且使之通过外气连通孔8进入上部主体箱3内,对控制电路板23和感应加热线圈22进行冷却,然后从上部主体箱3的外气排出口9、10向外部排出。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由于上部主体箱3的开口部3a由遮断板27覆盖,该遮断板是在顶板装配体支撑部24的内侧固定有外围边缘并有3个线圈用开口窗28的以导电材料形成的,并且在该遮断板27上面设有顶板30,在上部主体箱3内遮断板27的下方位置上配置装有控制部的控制电路板23等,所以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使用过程中即使顶板30上产生裂纹、破损,也能通过遮断板27防止水等进入设置于上部主体箱3内的控制电路板23等。
另外,以导电材料形成的遮断板27有3个线圈用开口窗28,并且在各线圈用开口窗28内配置有在线圈支撑台18的线圈支撑盘19上所支撑的感应加热线圈22,因此运转过程中从感应加热线圈22所产生的磁场几乎全部被烹调锅(图示省略)所励磁,而向周围泄漏的磁场使遮断板27产生感应电流,并可以通过加热将其转换为热能来抑制向周围泄漏的磁场。
还有,由于设置在遮断板27的各线圈用开口窗28上的向下弯曲部29构成对支撑于线圈支撑台18的线圈支撑盘19上的感应加热线圈22周围进行遮蔽的遮断壁,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从感应加热线圈22产生并向周围泄漏的磁场。
另外,由于以导电材料形成的遮断板27装载或者用螺栓固定于以金属材料形成的上部主体箱3的顶板装配体支撑部24上,所以感应加热线圈22的整个周围被有导电性的遮断板27和上部主体箱3所覆盖,这将完全防止从感应加热线圈22产生的电磁波泄漏到上部主体箱3外。
另外,如果线圈支撑盘19上支撑感应加热线圈22的面以及将遮断板27的弯曲部29下端部支撑为夹持状态的线圈支撑盘19的夹持用槽19a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弯曲部29的弯曲长度尺寸t与感应加热线圈22的线圈外径d相同或者弯曲长度尺寸t比感应加热线圈22的线圈外径d大,就会充分抑制从感应加热线圈22产生并向周围泄漏的磁场。
再者,由于导电材料的遮断板27的外围边缘安装或固定在上部主体箱3的顶板装配体支撑部24上并接触,所以能够使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使用过程中被加热而变为高温的遮断板27的热量,通过经常与外部空气接触的上部主体箱3轻易地散发。
实施例2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安装于灶台并卸下顶板装配体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10是表示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遮断板和密封用板的斜视图。
在这些图中,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合,以省略重复的结构说明。
该实施例2中,以导电材料形成的遮断板27的3个线圈用开口窗28分别用以非磁性材料形成的方形密封用板33进行封闭,密封用板33的外围边缘部分例如用粘合剂与遮断板27接合。而且,该密封用板33的正下方成为支撑于线圈支撑台18的线圈支撑盘19上的感应加热线圈22的位置。
该实施例2中,位于各感应加热线圈22正上方并封闭遮断板27的各线圈用开口窗28的密封用板33以非磁性材料来形成,因此感应加热线圈22的磁通不会对密封用板33上的顶板30上所放置的烹调锅带来不良影响。
再者,以导电材料形成的遮断板27的各线圈用开口窗28被密封用板33所封闭,并且在遮断板27与密封用板33之上设有顶板30,因此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使用过程中即使顶板30上产生裂纹、破损等,也能通过遮断板27和密封用板33防止水等进入设置于上部主体箱3内的控制电路板23及感应加热线圈22。
实施例3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该实施例3在实施例1中的遮断板27上设有灯罩孔27a,该灯罩孔27a中嵌入灯罩44,并且灯罩44内配置有显示灯45。
这样,在安装于上部主体箱3的导电材料的遮断板27上所设置的灯罩孔27a中嵌入灯罩44,该灯罩44内配置有显示灯45,在遮断板27侧配置有作为电气零件的显示灯45,在顶板装配体41侧没有作为电气零件的显示灯45及其配线,因此即使从上部主体箱3卸下有顶板30的顶板装配体41,显示灯45等带电部分也不会露出,因而是安全的。
实施例4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该实施例4中,密封用板33的安装方法与实施例2有所不同,同时在遮断板27上安装有显示灯45。
该实施例4中,如图12所示在以非磁性材料形成的密封用板33的下面向外围边缘稍许内侧设有下垂的安装片33a,并使该安装片33a与遮断板27的弯曲部29的下端部一起呈夹持状态支承于线圈支撑盘19的夹持用槽19a中。
另外,该实施例4中,遮断板27上设有灯罩孔27a,在该灯罩孔27a中嵌入灯罩44,并且灯罩44内配置有显示灯45。
这样,在以非磁性材料形成的密封用板33的下面设有安装片33a,使该安装片33a与遮断板27的弯曲部29的下端部一起呈夹持状态支承于线圈支撑盘19的夹持用槽19a中,并且在遮断板27上封闭该线圈用开口窗28,因此与实施例1用粘接剂所进行的安装不同,可以容易地进行对遮断板27的安装,同时在非磁性材料的密封用板33有破损时也易于更换。
另外,将灯罩44嵌入安装于上部主体箱3中的在遮断板27上所设置的灯罩孔27a,在该灯罩44内配置显示灯45,遮断板27侧配置有作为电气零件的显示灯45,顶板装配体41侧没有作为电气零件的显示灯45及其配线,因此即使从上部主体箱3卸下有顶板30的顶板装配体41,显示灯45等带电部分也不会露出,因而是安全的。
实施例5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该实施例5代替实施例1的遮断板27使用耐热板47,该耐热板采用一部分为耐热塑料或者陶瓷材料的耐热强化玻璃,在感应加热线圈22的周围配置有磁性屏蔽材料48,并在耐热板47上安装显示灯45。
该实施例5中,代替实施例1的遮断板27使用透明的耐热板47,该耐热板47没有设置象实施例1那样的线圈用开口窗28。
在该耐热板47的下面与线圈支撑盘19的夹持用槽19a相当的位置上设有下垂的安装片47a,并且使该安装片47a呈夹持状态支撑在线圈支撑盘19的夹持用槽19a中。而且,耐热板47的外围边缘装置在上部主体箱3的顶板装配体24上。
另外,在线圈支撑盘19的夹持用槽19a中,与耐热板47的安装片47a一起夹持有环状的磁性屏蔽材料48,该磁性屏蔽材料48卷曲地配置在感应加热线圈22的周围。
再者,在该耐热板47的下面设有下垂的灯接合部49,并使显示灯45嵌入安装于该灯接合部49上。
这样,上部主体箱3的开口部以透明的耐热板47进行封闭,感应加热线圈22的周围配置有环状的磁性屏蔽材料48,因此通过磁性屏蔽材料48能够抑制从感应加热线圈22产生并向周围泄漏的磁场。
另外,上部主体箱3的开口部,由于外围边缘安装在顶板装配体支撑部24的内侧,安装片47a被线圈支撑盘19的夹持用槽19a夹持的透明耐热板47所覆盖,该耐热板47之上设有顶板30,并且在上部主体箱3内耐热板47的下方位置上配置装有控制部的控制电路板23等,所以在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使用过程中即使顶板30上产生裂纹、破损,也能通过耐热板47防止水等进入设置于上部主体箱3内的控制电路板23的控制部。
另外,在安装于上部主体箱3中的耐热板47上所设置的灯接合部49中嵌入显示灯45进行安装,耐热板47侧设有作为电气零件的显示灯45,在顶板装配体41侧上没有作为电气零件的显示灯45及其配线,因此即使从上部主体箱3卸下有顶板30的顶板装配体41,感应加热线圈22和控制电路板23也不会露出,因而是安全的。
再者,耐热板47将设置于其下面的安装片47a夹持在线圈支撑盘19的夹持用槽19a中并固定在上部主体箱3内,但是将耐热板47的外围边缘固定于上部主体箱的顶板装配体支撑部24的场合下,也可以没有安装片47a。
另外,由于耐热板47的外表面上在感应加热线圈的上方之外的部分,固定有导电材料及导电涂料等来形成导电部,所以向周围泄漏的磁场使该导电部产生感应电流,并能够通过加热将其转换为热能来抑制向周围泄漏的磁场。
实施例6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斜视图。
该实施例6中,在实施例1的遮断板27上设有的薄玻璃板50,遮断板27上设有灯窗孔27b,该灯窗孔27b内配置有显示灯45。
这样,灯窗孔27b内配置有显示灯45,该灯窗孔27b是被安装在上部主体箱3中的薄玻璃板50所覆盖的遮断板27上设置的,并且在遮断板27侧配置作为电气零件的显示灯45,顶板装配体41侧没有作为电气零件的显示灯45及其配线,因此即使从上部主体箱3卸下有顶板30的顶板装配体41,感应加热线圈22和控制电路板也不会露出,因而是安全的。
另外,由于遮断板27上面设有薄玻璃板50,所以能够在遮断板27上设置灯窗孔27b,并在该灯窗孔27b内配置显示灯45。
再者,由于玻璃板50设置在顶板30和感应加热线圈22之间并覆盖开口部3a,所以能够完全防止因顶板30的裂纹和破损等而进入的水进到上部主体箱3内,再有通过使玻璃板50与顶板30紧密连接,而在两片重叠的状态下成为刚体,也使顶板30的强度得到提高。
实施例7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所涉及的将感应加热烹调器装入灶台的剖面图,图16是表示相同感应加热烹调器的顶板和遮断板的斜视图。
该实施例7中,不使用象实施例1那样的顶板承受器具34和顶板支撑器具36,而通过粘接剂将顶板30粘接固定于框体31上组装成顶板装配体41。也就是说,将顶板30装载于框体31的内侧壁31a使之填入框体31的顶板用窗32,并通过粘接剂52对框体31内侧整个底部和顶板30外围的整个面进行粘接固定,组装成顶板装配体41。
这样,由于采用粘接剂将顶板30粘接固定于框体31上组装成顶板装配体41,所以框体31和顶板30的外围面接触并在两片重叠的状态下成为刚体,使强度得到提高。
另外,该实施例7中,形成于遮断板27的线圈用开口窗28的向下的弯曲部29上形成有台阶部29a,并可装载后述的以耐热玻璃形成的保护板53。而且,该台阶部29a的深度在台阶部29a上装有保护板53时设定成遮断板27的上面与保护板53的上面为同一平面。
因此,如果遮断板27的各线圈用开口窗28采用台阶部29a上装载的保护板53进行封闭,由于遮断板27的上面和保护板53的上面为同一平面,所以能够在遮断板27上装载顶板装配体41的顶板30,遮断板27和保护板53就会与顶板30相连接。
而且,该保护板53的正下方成为支撑在线圈支撑台18的线圈支撑盘19上的感应加热线圈22的位置。
因此,在顶板30为透明而保护板53为不透明的场合下,能够通过印刷等显示出感应加热线圈22的位置,也就是烹调锅的放置部。另外,在顶板30为透明而保护板53也为透明的场合下,由于可看到感应加热线圈22,所以知道烹调锅的放置位置。
另外,在顶板30为不透明的场合下,形成这样的显示部54,该显示部在遮断板27的一部分上,例如图16所示在遮断板27的右上角的上面直接印刷图像及注意事项等的文字来构成,或者采用印刷有图像及注意事项等文字的耐热薄膜来构成,将顶板30上与遮断板27的显示部54相对的部分作为透明部30a来形成,并且在与感应加热线圈22相对的部分上形成对烹调锅的放置部进行印刷而构成的锅位置显示部55。
这样,以耐热玻璃形成的保护板53来封闭遮断板27的各线圈用开口窗28,并且在遮断板27和保护板53的上面设置有顶板30,因此即使感应加热烹调器1的使用过程中顶板30上出现裂纹及破损,也会通过遮断板27和保护板53防止水等进入设置于上部主体箱3内的控制电路板23和感应加热线圈22。
另外,在遮断板27的一部分上形成显示部54,在顶板30上将与该显示部54相对的部分作为透明的部分30a来形成,因此顶板30接收了被加热的烹调锅的热量,但是由于显示部54形成于遮断板27上,所以显示部54受到热量的影响较少,显示部54的热恶化会很小。
再者,由于遮断板27的各线圈用开口窗28采用台阶部29a上装载的保护板53进行封闭,并且遮断板27的上面和保护板53的上面为同一平面,所以通过将顶板装配体41的顶板30装载于遮断板27上并使遮断板27和保护板53与顶板30相接触,而遮断板27和保护板53与顶板30最为接近,因此透过顶板30的透明部30a易于看到形成于遮断板27的一部分上的显示部54,并且遮断板27及保护板53也与顶板30的整体接触,在两片重叠的状态下成为刚体,使强度得到提高。
再有,即使不使遮断板27及保护板53与顶板30相接触而设置空间,也能够透过顶板30的透明部30a看到遮断板27的显示部54,但是不言而喻最好使其空间更加小。
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1~7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是在组装于灶台2的状态下进行说明的,但是不言而喻,该烹调器当然可应用于放在灶台2上使用的形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1~7所涉及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是作为使用3个感应加热线圈22的情形进行说明的,但是对于将3个感应加热线圈22之中1个或2个作为电阻加热线圈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也适用。
再者,遮断板27上形成有倾斜面和沟槽等,可以将万一进入的水等引导到所指定的安全地方例如主体箱以外。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在上面有开口部的主体箱中分别配置感应加热线圈和具有电气控制该感应加热线圈输出的控制部的控制电路板,并且具备封闭开口部的由陶瓷材料形成的平板状顶板,在这样的加热烹调器方面由于在顶板的下方具备封闭主体箱开口部的以导电材料形成的平板状遮断板,所以即使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使用过程中顶板30上出现裂纹及破损,也会产生可以通过遮断板防止水等进入设置于上部主体箱内的控制电路板的控制部等带电零件这样的效果。
另外,由于导电材料的遮断板安装在主体箱的上面,所以也会产生感应加热烹调器的使用过程中所加热的遮断板的热量轻易地散到与外部空气直接接触的主体箱这样的冷却效果。

Claims (3)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在上面有开口的主体箱中,分别配置感应加热线圈和具有电控制该感应加热线圈输出的控制部的控制电路板,并且具备有闭合上述的开口部的由陶瓷材料形成的平板状顶板,
其特征为还包括,在上述顶板的下方封闭上述主体箱的开口部的以导电材料形成的平板状的遮断板,
上述遮断板的外围部装载于上述主体箱的开口边缘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为,上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全部周围由上述遮断板和以金属材料形成的主体箱所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为,在上述遮断板的上面形成显示部,该显示部为直接印刷图像及文字等来构成或者采用印刷有图像和文字等的耐热薄膜或片来构成,并且上述顶板上至少与该显示部相对的部分是透明的。
CNB031307477A 2002-07-19 2003-05-14 感应加热烹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43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0539/2002 2002-07-19
JP2002210539 2002-07-19
JP005925/2003 2003-01-14
JP2003005925A JP3937404B2 (ja) 2002-07-19 2003-01-14 誘導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9687A true CN1469687A (zh) 2004-01-21
CN1264386C CN1264386C (zh) 2006-07-12

Family

ID=30002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3074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4386C (zh) 2002-07-19 2003-05-14 感应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937404B2 (zh)
KR (1) KR100518069B1 (zh)
CN (1) CN126438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3586B2 (ja) * 2007-11-05 2012-09-26 株式会社マルゼン 電磁調理器
JP4859883B2 (ja) * 2008-06-30 2012-01-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169970B2 (ja) * 2009-04-21 2013-03-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WO2012137481A1 (ja) * 2011-04-08 2012-10-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800730B2 (ja) * 2012-02-28 2015-10-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N109983840B (zh) * 2016-11-21 2022-04-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饪设备以及显示其烹饪信息的方法
KR102305835B1 (ko) * 2016-11-21 2021-09-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도 가열 조리 장치 및 유도 가열 조리 장치의 조리 정보 표시방법
WO2018212587A1 (en) 2017-05-18 2018-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X-ray input apparatus, x-ray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x-ray input apparatus
JP7302527B2 (ja) * 2020-05-08 2023-07-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加熱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37404B2 (ja) 2007-06-27
JP2004103544A (ja) 2004-04-02
KR20040010099A (ko) 2004-01-31
KR100518069B1 (ko) 2005-09-28
CN1264386C (zh) 2006-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0391C (zh) 通信机器的散热构造
CN1264386C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507783A (zh) 电烤炉
CN1245591C (zh) 微波炉用变压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组件的微波炉
CN1723368A (zh) 嵌入式加热烹调器
CN1751635A (zh) 发热内胆式微波锅
CN1942914A (zh) 平板显示装置
CN1113194C (zh) 加热烹调装置
CN1327143A (zh) 金属熔炼设备
CN1242492A (zh) 可以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食品的温度的加热调理装置
CN1951150A (zh) 加热烹调器
CN1264383C (zh) 加热烹调器
CN1264384C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264385C (zh) 加热烹调器
CN1248632C (zh) 电饭煲
CN1313772C (zh) 微波炉和温度灵敏开关及微波炉用变压器组件
CN1397766A (zh) 设有排气炉罩的高频加热装置
CN1421177A (zh) 加热烹调器具
CN1165711C (zh) 微波炉
CN1575702A (zh) 嵌入式加热烹调器
CN1231871A (zh) 加热烹调器
CN1803077A (zh) 烧烤炉及加热烹饪器
CN1136413C (zh) 电子炉灶
CN1895062A (zh) 电烤箱过滤装置固定构造
CN2520801Y (zh) 一种节能无油烟的共振式微波炒菜与烧烤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12

Termination date: 201505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