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711C - 微波炉 - Google Patents

微波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711C
CN1165711C CNB981234380A CN98123438A CN1165711C CN 1165711 C CN1165711 C CN 1165711C CN B981234380 A CNB981234380 A CN B981234380A CN 98123438 A CN98123438 A CN 98123438A CN 1165711 C CN1165711 C CN 11657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body
rotation
cooking
mentioned
grat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1234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5820A (zh
Inventor
武井保
古田和浩
米仓正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15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5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7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71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6Circuits
    • H05B6/68Circui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408Supports or co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 H05B6/6411Supports or co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microwave heating apparatus the supports being rotat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78Arrangements for continuous movement of material

Abstract

一种微波炉,能够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在旋转网9停止状态下向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后,旋转网9旋转180°,然后在停止状态下向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即使把烹调物放置在微波集中部,由于烹调物的特定部分不是长时地与激励口7相对,所以将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且旋转网9的网孔形状为点对称,即使旋转180°,网孔形状也不变化,能够恒定地保持烹调室内的微波分布。故能够防止受网孔形状的影响在烹调物上产生加热不均匀。

Description

微波炉
本发明涉及具有放置烹调物旋转体的微波炉。
微波炉受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激励口的位置、烹调室内的驻波等的影响,造成烹调室内的微波分布不均匀。由此,伴随着使旋转体旋转,打乱烹调室内的驻波分布,使微波均匀地照射到旋转体上,降低了旋转体上的烹调物的加热不均匀。
然而,在旋转体的直径尺寸大于烹调物(具体为270mm~330mm左右),特别是烹调物很少时,使微波均匀照射盘旋转体的整个面上将降低效率。为此,考虑过在旋转体中微波集中的部分上放置烹调物,在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加热烹调物。然而,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烹调物中激励口一侧的特定部位易于集中微波,有可能产生加热不均匀。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产生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的微波炉。
第1方案的微波炉具有如下特征,具备在内壁具有激励口的烹调室,在该烹调室内设置的放置烹调物的旋转体,在上述烹调室内通过上述激励口照射微波的磁控管,驱动上述旋转体的马达,驱动控制上述磁控管以及上述马达的控制装置,上述旋转体设置成在旋转「360°/N(N是大于2的整数)」的状态下,与旋转前形状大致相同的旋转对称形,上述控制装置顺序地进行在上述旋转体旋转停止状态下在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使上述旋转体以大约「360°/N(N是大于2的整数)」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的动作,在上述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在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由于顺序进行在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使上述旋转体以大约「360°/N」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的动作,在上述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在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由此,防止烹调物的特定部位与激励口相对而被强烈加热。而且,由于即使旋转体以大约「360°/N」的整数倍单位旋转,旋转体的形状在旋转前后实质上也没有改变,防止受旋转体的形状变化的影响改变烹调室内的微波分布,所以将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第2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具有检测旋转体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角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进行使旋转体停止在基准位置的动作和使旋转体从基准位置以大致「360°/N」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的动作。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由于伴随着使旋转体停止在对应于烹调物的基准位置,能够使烹调室内的微波分布变化为适于烹调物的形态。而且,由于旋转体从上述基准位置以「360°/N」的整数倍单位旋转,所以在烹调物的特定部分不会与激励口相对而被强烈加热的基础上,还由于在旋转前后恒定地保持烹调室内的微波分布,因此烹调物在最佳的微波分布下均匀地有效地被加热。
第3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角度检测装置在旋转体每次以大致「360°/N」的整数倍单位旋转时输出电信号。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由于在使旋转体停止在基准位置时可以减少旋转体的旋转量,所以将缩短旋转体定位所需要的时间。
第4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旋转体构成为具有以大致等间距向直径方向延伸的3根导电部分的120°旋转对称形,圆周方向相邻的导电部分之间形成开口最长尺寸大于微波波长「1/2」的开口。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在旋转体的3根导电部分沿着烹调室内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对于微波分布倾斜的基础上,通过旋转体的开口的微波比例按照旋转体的角度变化。由此,由于能够得到多种丰富的微波分布,所以易于形成对应于烹调物的所希望的微波分布。
第5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旋转体具有以轴芯为中心配置成大致同心圆形状的多个导电群,各导电群构成为具有以大致等间距向直径方向延伸的3根导电部分的以120°为单位具有导电部,即使以120°旋转也不会使导电部的配置不同的旋转对称形。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根据旋转体的角度烹调室内的微波分布发生很大变化。由此,由于微波分布的种类丰富,所以将更易于得到对应于烹调物的微波分布。
第6方案的微波炉具有如下特征,具备在内壁具有激励口的烹调室,在该烹调室内设置的放置烹调物的旋转体,在上述烹调室内通过上述激励口照射微波的磁控管,旋转驱动上述旋转体的马达,驱动控制上述磁控管以及上述马达的控制装置,上述旋转体呈相对上述旋转体的轴心大致点对称的网格状。上述激励口配置在对于上述旋转体的轴芯偏心的部分上,上述控制装置顺序进行在上述旋转体的停止状态下在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使上述旋转体以大致180°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的动作,在上述旋转体的停止状态下在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由于顺序进行在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使旋转体以大致180°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的动作,在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所以将防止烹调物的特定部分与激励口相对而被强烈加热。而且,由于即使旋转体以大致180°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网孔形状实质上也没有变化,所以在旋转前后大致恒定地保持烹调室内的微波分布,总之,将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第7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控制装置根据经过大约一半被设定的烹调时间使旋转体旋转。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由于一旦经过大约一半被设定的烹调时间旋转体就旋转,由此,通过只驱动1次旋转体的简单控制就能够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第8方案的微波炉具有如下特征,具备在内壁具有激励口的烹调室,在该烹调室内设置的放置烹调物的旋转体,在上述烹调室内通过上述激励口照射微波的磁控管,旋转驱动上述旋转体的马达,驱动控制上述磁控管以及上述马达的控制装置,上述旋转体对于通过上述旋转体的轴芯的中心线构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以及前后对称的网孔形状,上述激励口配置在对于上述旋转体的轴芯偏心的部分上,上述控制装置顺序进行在上述旋转体的停止状态下在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使上述旋转体以大致90°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的动作,在上述旋转体的停止状态下在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由于顺序进行在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使旋转体以大致90°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的动作,在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所以将防止烹调物的特定部分与激励口相对而被强烈加热。而且,由于旋转体的网孔形状在旋转前后不变化,在旋转前后大致恒定地保持烹调室内的微波分布,所以将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第9方案的微波炉特征在于激励口设置在烹调室的侧壁上。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虽然在旋转体停止时,烹调物中与激励口相对的特定部分被特别强烈地加热,然而,由于旋转体旋转,所以将防止受激励口的影响在烹调物上产生加热不均匀。
第10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具有检测从烹调物产生的气体量的气体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气体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达到基准值使旋转体旋转。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一旦从烹调物产生的气体量达到基准值旋转体就旋转。由此,即使在没有预先设定烹调时间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使旋转体旋转,使得烹调物的各个部分以大致相同的时间与激励口相对,所以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第11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具有检测烹调物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温度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达到基准值使旋转体旋转。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一旦烹调物的温度达到基准值旋转体就旋转。由此,即使在没有预先设定烹调时间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使旋转体旋转,使得烹调物的各个部分以大致相同的时间与激励口相对,所以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第12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控制装置根据烹调物改变基准值。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即使在对应于烹调物烹调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由于可以使旋转体旋转,使得烹调物的各个部分以大致相同的时间与激励口相对,所以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第13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在每次经过预定时间后使旋转体旋转。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即使在烹调过程中变更烹调时间的情况下,由于在每次经过预定时间后旋转体旋转,因此能够使微波比较均匀地照射到烹调物上,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第14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具有指示在旋转体的中央部位放置烹调物的指示装置。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根据指示把烹调物放置在旋转体的中央部位上,则无论旋转体的旋转角度如何激励口和烹调物的位置关系都大致相等。由此,根据旋转体的旋转角度改变激励口和烹调物的位置关系将防止在烹调物上产生加热不均匀。
第15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激励口设置在烹调室的侧壁中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位并且在旋转体的上方。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在作为激励口正面的旋转体的中央部位上形成微波集中区域。由于该中央部位是使用者无意识之中放置烹调物的部分,所以即使不特别注意也能够把烹调物放置在微波集中区域。
第16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根据烹调物把上述整数N选择为2或4的任一值。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在烹调物是平面的情况下,可以使旋转体连续旋转的同时照射微波。由此,由于均匀地在烹调物整体上照射微波,所以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第17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控制装置在烹调时间内多次反复进行旋转体的停止、旋转、停止。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由于向使用者给出旋转体断续旋转的印象,所以将防止给出旋转体不旋转故障等的不协调感。
第18方案的微波炉的特征在于控制装置使旋转体只停止预先设置的一定时间。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由于能够可靠地使烹调物的各个部分面对激励口的时间恒定,所以烹调物的特定部分被集中地长时间地加热,将可靠地防止在烹调物上产生加热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a是概略地示出总体结构的外观图,b是示出机械室的内部的纵剖正视图)。
图2是示出旋转体对于RT马达的安装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旋转网的顶视图。
图4示出烹调时间与旋转网的旋转状态之间的关系(a是手动烹调时,b是自动烹调时)。
图5是示出电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概略地示出总体结构的外观图)。
图7与图4(b)相当。
图8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例,与图4(a)相当。
图9示出本发明第4实施例,与图3相当。
图10示出本发明第5实施例,与图3相当。
图11与图2相当。
图12示出本发明第6实施例,与图2相当。
图13示出本发明第7实施例,与图2相当。
图14示出本发明第8实施例,与图2相当。
图15示出本发明第9实施例,与图2相当。
图16示出本发明第10实施例,与图3相当。
图17示出本发明第11实施例,与图3相当。
发明的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图1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首先,在图1(a)中,箱体1构成为在外箱1a的内部配置着内箱1b,在内箱1b的内部形成烹调室2。而且,在箱体1上安装着可以转动的门3,烹调室2前面的开口部分,伴随着门3的转动操作而开闭。
如图1(b)所示,在箱体1内部,在位于烹调室2的右侧部分形成着机械室4,在机械室4内,配置着波导管5以及磁控管6。另外,如图1(a)所示,在烹调室2的右侧壁上,位于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位设置着激励口7,该激励口7如图1(b)所示,连通波导管5。该激励口7位于烹调室2内的底部,如果磁控管6动作,则从波导管5通过激励口7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
如图2所示,在箱体1内,位于烹调室2的下方配设着RT马达8。该RT马达由同步马达构成,RT马达8的旋转轴8a突出到烹调室2内的底部,旋转轴8a的前端部分上形成着截面为长方形形状的嵌入部分8b。
在RT马达8的旋转轴8a上安装着相当于旋转体的旋转网9。如图1(a)所示,该旋转网9配置在激励口7的下方,如图2所示,由能够装卸地嵌合在RT马达8的嵌入部分8b外面的套筒9a,构成圆形的框架部分9b,位于框架部分9b内部的网9c构成,网9c如图3所示,对于框架部分9b的轴芯(=套筒9a)构成为点对称的网孔状。
在旋转网9的网9c上,如图1(a)所示,载置着同心圆状的烹调盘10。该烹调盘10由玻璃和陶瓷等微波透射材料构成,烹调盘10上印刷着指示在烹调盘10的中央部位放置烹调物的图标(未图示)。
烹调盘10的中央部位是与激励口7相对的部分,集中照射微波。由此,如果根据图标把烹调物放置在烹调盘10的中央部位上,则微波集中照射到烹调物上,高效地加热烹调物。另外,烹调盘10的图标相当于指示把烹调物放置在旋转网9的中央部位的指示装置。
在烹调室2的左侧壁上,安装着相当于气体检测装置的气体传感器11。该气体传感器11是用于检测从烹调物释放出来的气体量(水蒸汽量)的传感器,输出对应于检测出的气体量的电信号。另外,在机械室4内配置着控制电路板(未图示),在控制电路板上搭载着控制装置12(参照图5)。该控制装置12相当于驱动控制磁控管6以及RT马达8的控制装置,用微机构成主体。
如图1(a)所示,在箱体1中,位于机械室4的前方设置着操作面板13。在操作面板13的前面,如图5所示,安装着自动烹调键14a,时间旋钮14b,起动键14c,液晶显示器件14d。自动烹调键14a是用于选择蒸鸡肉,米饭,烧卖,炖鱼,酒的加热,生食物的化冻等的自动烹调的按键,控制装置12在操作了自动烹调键14a的情况下,根据来自气体传感器11的输出信号判断烹调是否终止。时间键14b是用于设定烹调时间的按键,控制装置12在操作了时间键14b的情况下,在经过了由时间旋钮14b设定的设定时间的时刻结束烹调。
RT马达8的旋转轴8b上,如图2所示,连接着圆形的凸轮板15,在凸轮板15的外周面上,安装着凸起15a。而且,在凸轮板15的侧方安装着限位开关16,在初始状态下,限位开关16的柱塞由凸起15a按压,限位开关16处于导通状态。另外,图2的符号17示出由凸轮板15以及限位开关16构成的角度检测装置。
其次,说明上述结构的作用。另外,下述动作是控制装置12根据预先存储在内部ROM中的控制程序进行的。
<手动烹调>
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出时间旋钮14b的转动操作,则根据时间旋钮14b的操作量设定烹调时间T。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检测出起动键14c的操作,则把电源供给到磁控管6,从波导管5经过激励口7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与此同时,在显示装置14d上显示剩余烹调时间,伴随着烹调的进行,减小剩余烹调时间的显示。
另外,在机械室4内配设着驱动电路板(未图示),如图5所示,在驱动电路板上搭载着磁控管驱动电路6a,控制装置12借助磁控管驱动电路6a驱动控制磁控管6。
在控制装置12的内部ROM中,存储着RT马达8的驱动时间和旋转网9的旋转量的关系,如图4(a)所示,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出从烹调开始经过了时间(T-t)/2,则根据内部ROM的存储数据仅在时间t把电源供给到RT马达8,与RT马达8的旋转轴8b一体地使旋转网9旋转180°,另外,t是旋转网9旋转180°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经过了设定时间T,则控制装置12把磁控管6断电,结束烹调。而且,在把电源供给到RT马达8,使旋转网9旋转以后,由凸轮板15的凸起15a按压限位开关16的柱塞,如果检测出限位开关16导通,则把RT马达8断电,使旋转网9恢复到初始状态。
<基于气体传感器的自动烹调>
在控制装置12的内部ROM中,存储着对应于酒的加热,烧卖等烹调物的气体量基准值,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出自动烹调键14a的操作,则从内部ROM读出对应于被选烹调物的气体量基准值以及烹调程序,写入到内部RAM中。
例如,在选择酒的加热等非平面的烹调情况下,控制装置12如果检测出起动键14c的操作,则根据烹调程序把电源供给到磁控管6,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
如果开始微波的照射,则控制装置12检测来自气体传感器11的输出信号,把该输出信号与内部RAM的气体量基准值进行比较。而且,如图4(b)所示,如果检测出来自气体传感器11的输出信号上升到气体量基准值,则仅在时间t内把电源供给到RT马达8,与旋转网9一起使烹调盘10旋转180°。
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出来自气体传感器11的输出信号的变化率达到了烹调终止值,则把磁控管6断电,结束烹调。接着,驱动RT马达8直到限位开关16导通,使旋转网9恢复到初始状态。另外,预先设定气体量基准值使得在经过了一半烹调时间T的时刻进行旋转网9的旋转。
另外,在选择烧卖等平面烹调的情况下,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出起始键14c的操作,则根据烹调程序把电源供给到磁控管6以及RT马达8中,与旋转网9一起边连续旋转烹调盘10边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而且,如果检测出来自气体传感器11的输出信号的变化率达到了烹调终止值,则把磁控管6断电,使烹调结束。与此同时,驱动RT马达8直到限位开关16导通,使旋转网9恢复到初始状态。另外,烹调结束值预先存储在控制装置12的内部ROM中。
如果依据上述实施例,则在旋转网9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2内照射了微波以后,使旋转网9旋转180°,然后在旋转网9的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由此,即使把烹调物放置在旋转网9的微波集中区域(中央部位)上,由于烹调物的特定部分不会与激励口7相对而被强烈加热,所以也将有效地均匀地加热烹调物。
然而,如图3所示,把沿着旋转网9的网孔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尺寸La设定为大于易于通过微波的[λ/2],把沿着短边方向的长度尺寸Lb设定为小于难于通过微波的[λ/4]。由此,在从烹调室2的底面向上方反射的微波通过网孔时,微波的通过量根据网孔的旋转角度变化。另外,由于流过旋转网9的壁电流被沿着长纵棒9d的延伸方向整流,所以根据旋转网9的旋转角度烹调室2内的微波分布会产生变化。
对此,在上述实施例中,把旋转网9的网孔形状做为点对称。由此,由于即使旋转网旋转180°网孔形状实质上也不变化,恒定地保持烹调室2内的微波分布,所以防止受网孔形状的影响在烹调物上产生加热不均匀。
另外,由于在烹调室2的右侧壁上配置激励口7,所以在旋转网9的旋转停止时,烹调物中面对激励口7的部分被特别强地加热。然而,由于在伴随着旋转网9旋转烹调物的其它部分与激励口7相对的基础上,把旋转网9的网孔形状做成点对称,所以将防止受激励口7的影响在烹调物上产生加热不均匀以及受网孔形状变化的影响在烹调物上产生加热不均匀。
另外,在手动烹调时,根据大约经过一半被设定的烹调时间T而使旋转网9旋转180°。由此,由于通过仅驱动1次旋转网9的简单控制,使烹调物的各部分面对激励口7的时间均等,所以将降低加热不均匀。而且,与高频度地使旋转网9旋转180°的情况不同,由于利用旋转网9的旋转搅拌烹调室2内的微波,防止微波分布发生变化,所以从这一点也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还有,在自动烹调时,根据从烹调物产生的气体量达到气体量基准值使旋转网9旋转180°。由此,即使在没有预先设定烹调时间T的情况下,由于也能够以大约经过一半烹调时间的适当的定时使旋转网9旋转,使得烹调物各部分面对激励口7的时间大致均等,所以也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还有,在自动烹调时,根据烹调物变更气体量基准值。由此,尽管根据烹调物烹调时间发生变化,但由于能够以大约经过一半烹调时间的适当的定时使旋转网9旋转,所以无论烹调物的种类如何都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还有,在烹调盘10上印刷图标,指示把烹调物放置在烹调盘10的中央部位。由此,如果根据指示把烹调物放置在烹调盘10的中央部位上,则由于不受旋转网9旋转的影响,无论旋转网9的旋转角度如何激励口7和烹调物的位置关系都相等,所以从这一点也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还有,由于把激励口7配置在烹调室2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位并且位于旋转网9的上方,所以在作为激励口7正面的烹调盘10的中央部位形成微波集中区域。由此,如果把烹调物放置在烹调盘10的中央部位上,则无论旋转网9的旋转角度如何,由于都从激励口7向烹调物集中照射微波,所以能够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而且,由于旋转网9的中央部位是使用者无意识之中放置烹调物的部分,所以具有即使不特别注意也能够把烹调物放置在微波集中区域的优点。
还有,在选择了烧卖等平面烹调物时,从烹调开始至烹调结束驱动RT马达8,使旋转网9旋转的同时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由此,通过旋转网9的旋转搅拌微波,在烹调物整体上均匀地照射微波,所以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其次,根据图6以及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另外,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件。首先,图6中,在烹调室2的顶壁上安装着红外线传感器18。该红外线传感器18相当于检测烹调物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输出对应于烹调物表面温度的电信号。
在控制装置12的内部ROM中,存储着对应于酒的加热,烧卖等的烹调物的温度基准值,控制装置12如果检测出自动烹调键14a的操作,则从内部ROM读出对应于被选烹调物的温度基准值以及烹调程序,写入到内部RAM中。例如,在选择了非平面的烹调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出起动键14c的操作,则根据烹调程序把电源供给到磁控管6,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
如果开始微波照射,则控制装置12检测来自红外线传感器18的输出信号,把输出信号与内部RAM的温度基准值进行比较。而且,如图7所示,如果检测出来自红外线传感器18的输出信号上升到温度基准值,则仅在时间t把电源供给到RT马达8,与旋转网9一起使烹调盘10旋转180°。温度基准值是预先设定的、在烹调时间T经过了一半左右的时刻进行旋转网9的旋转的值。
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出来自红外线传感器18的输出信号达到了烹调终止值,则把磁控管6断电,结束烹调。而且,驱动RT马达8直到限位开关16导通。使旋转网9恢复到初始状态。另外,烹调终止值预先存储在控制装置12的内部ROM中。
另外,在选择了平面烹调的情况下,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出起始键14c的操作,则根据烹调程序把电源供给到磁控管6以及RT马达8,与旋转网9一起连续地使烹调盘10旋转的同时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而且,如果检测出来自红外线传感器18的输出信号达到了烹调终止值,则把磁控管6断电,结束烹调。与此同时,驱动RT马达8,直到限位开关16导通,使旋转网9恢复到初始状态。
如果依据上述实施例,则在自动烹调时,根据烹调物的温度达到温度基准值,使旋转网9旋转180°。由此,即使在没有预先设定烹调时间T的情况下,由于也可以按照大约经过一半烹调时间的适当的定时使旋转网9旋转,使得烹调物的各个部分面对激励口7的时间大致均等,所以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另外,在上述第1以及第2实施例中,在经过大约一半烹调时间T的时刻使旋转网9旋转180°,然而,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烹调时间T每经过大约1/4、1/6……使旋转网9各旋转180°。
其次,根据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另外,与上述第1实例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件。操作面板13上,设置着增加键以及减少键(每1个都没有图示),控制装置12如果在手动烹调时检测出增加键的操作,则根据增如键的操作次数把烹调时间T进行加法运算,如果检测出减少键的操作,则根据减少键的操作次数把烹调时间T进行减法运算。
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开始手动烹调,则控制装置12把电源供给到磁控管6,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而且,每经过预定时间Ta就把电源供给到RT马达8,使旋转网9旋转180°。
如果依据上述实施例,则在每次经过预定时间Ta使旋转网9旋转。由此,即使在烹调过程中烹调时间发生变更,由于也能够对烹调物的各个部分比较均匀地照射微波,所以能够降低加热不均匀。
还有,在烹调时间T内多次反复地进行旋转网9的停止、旋转、停止。由此,由于能够把旋转网9断续地转动的印像提供给使用者,所以将防止提供旋转网9不旋转故障等的不协调感。
还有,使旋转网9仅停止预先设定的一定时间Ta。由此,由于烹调物的各个部分面对激励口7的时间可靠地恒定,所以将可靠防止烹调物的特定部分被集中长时间加热,从而在烹调物上产生加热不均匀。
另外,在上述第1至第3实施例中,使旋转网9旋转180°,然而并不限定于此,总之,只要使烹调物的各个部分以大致均等的时间面对激励口7那样大约旋转180°即可。
另外,在上述第1至第3实施例中,使旋转网9旋转180°,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旋转「180°×(2n+1)」,总之以180°为单位即可。其中,n是自然数。
其次,根据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另外,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件。旋转网9的网9c的网孔形状形成为对于通过轴芯的中心线A1成左右对称,对于中心线A2成前后对称。
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出时间旋钮14b的转动操作以及起动键14c的操作,则在根据时间旋钮14b的操作量设定了烹调时间T后,把电源供给到磁控管6,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而且,从烹调开始每次经过时间T1,T2,T3,只把RT马达8驱动时间「t/2」,使旋转网9各旋转90°。另外,时间T1~T3的详细情况如下述。
T1=(T-3t/2)/4
T2=2(T-3t/2)/4+t/2
T3=3(T-3t/2)/4+t
控制装置12如果检测出自动烹调键14a的操作以及起动键14c的操作,则从内部ROM读出对应于烹调物的气体量基准以及烹调程序,写入到内部RAM中。该气体量基准由第1气体量基准值、第2气体量基准值、第3气体量基准值构成,控制装置12在来自气体传感器11的输出信号每次达到第1气体量基准值、第2气体量基准值、第3气体量基准值时,把RT马达8只驱动时间「t/2」,以烹调时间达到T1~T3的定时使旋转网9各旋转90°。
如果依据上述实施例,在旋转网9的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以后,使旋转网9旋转90°,然后在旋转网9的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由此,即使把烹调物放置在旋转网9的微波集中部位(中央部位),烹调物的特定部分也不会与激励口7相对而被强烈加热,所以能够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与此同时,由于旋转网9的旋转量小于90°,微波对于烹调物的照射均匀,所以从这一点也将降低加热不均匀。而且,把旋转网9的网孔形状形成为左右对称以及前后对称。由此,即使旋转网9旋转90°,网孔形状实质上也不变化,由于恒定地保持烹调室2内的微波分布,所以将防止受网孔形状的影响在烹调物上产生加热不均匀。
另外,在上述第1至第4实施例中,使旋转网9从初始位置旋转,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取不设定旋转网9的初始位置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去掉了凸轮板15、凸起15a和限位开关16,所以简化了结构。
另外,在上述第1至第4实施例中,把激励口7设置在烹调室2的右侧壁上,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在烹调室2的左侧壁上,总之,设置在对于旋转网9成偏心的部分上。
其次,根据图10以及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另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件。首先,在图10中,旋转板19是把钢板等导电材料冲压加工成圆盘状的部件,旋转板19上,沿着圆周方向排列形成成为扇形形状的3个开口部分19a,各个开口部分19a的最大尺寸L设定为大于从磁控管6振荡的微波波长λ的「1/2」。另外,旋转板19相当于旋转体,在旋转板19上放置着烹调盘10。
3个开口部分19a是以120°的等间隔配设的,旋转板19上形成着圆板状的底盘部分19b,圆环状边框部分19c,4根撑条19d。这些4根撑条19d相当于导电部分,以120°的等间隔配置,各撑条19d形成向直径方向延伸的直线形状。另外,在旋转板19的下面,如图11所示,位于中央部位固定着圆筒状的隆起部分19e。该隆起部分19e的横断面形成为长方形形状,能够装卸地嵌套在RT马达8的旋转轴8a的嵌入部分8b的外面。
RT马达8的凸轮板15配置在烹调室2的外侧,凸轮板15的上面固定着单销20a和对销20b,单销20a和对销20b配置成把RT马达8的旋转轴8a夹在中间以180°相对。另外,在机箱1的底部固定着透射型的光传感器20c。该光传感器20c在构成□字形的托架的两个端部安装着发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如果凸轮板15旋转,则在发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之间通过单销20a以及对销20b。另外,标号20表示由单销20a,对销20b和光传感器20c构成的角度检测装置。
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出时间旋钮14b的旋转操作以及起动键14c的操作,则根据时间旋钮14b的操作量设定烹调时间T以后,将电源供给到RT马达8中,使得旋转板19以及凸轮板15旋转。这时,如果单销20a通过光传感器20c的发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之间,则由于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单销20b遮挡,没有对于感光元件的入射光,所以从感光元件输出第1基准位置信号。另外,如果对销20b通过发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之间,则由于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由对销20b断续地遮挡,对于感光元件的入射光断续,所以从感光元件输出与第1基准位置信号不同的第2基准位置信号。
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到从光传感器20c输出了第1基准位置信号或者第2基准位置信号,则把RT马达8断电,停止旋转板19。而且,向磁控管6供给电源,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然后,在每次从烹调开始经过时间T1以及T2,就把RT马达8只驱动时间「2t/3」,使旋转板19各旋转120°。另外,时间T1至时间T2的详细情况如下。
T1={T-2(2t/3)}/3
T2=2{T-2(2t/3)/3}+2t/3
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出自动烹调键14a的操作以后检测出操作了起动键14c,则读出相应于自动烹调键14a的选择内容的旋转板19的停止角度θ°、第1气体量基准值G1、第2气体量基准值G2以及烹调程序。
如果旋转板19的旋转角度发生变化,则将产生由于壁电流沿着撑条19d的圆周方向被整流而引起的电场分布的变化、由于开口19a的朝向引起的微波的透射/反射的变化在烹调室2内的微波分布上的变化。上述的停止角度θ°是根据各烹调物实验地求出的可以得到对应于「米饭的加热」、「罐装酒」等烹调物的最佳微波分布的旋转板19的停止角度,定义为2种,即旋转板19从单销20a通过光传感器20c输出第1基准位置信号的第1基准位置的前进角度,旋转板19从对销20b通过光传感器20c输出第2基准位置信号的第2基准位置的前进角度。
如果控制装置12读出对应于烹调物的停止角度θ°,则设定从第1基准位置信号的输出开始仅经过时间「t×θ°/180°」的RT马达8的断开定时,并且把停止角度θ°与60°相比较。这里,如果检测出「θ°<60°」,则设定从第2基准位置信号的输出开始仅经过了时间「t×(θ+60)°/180°」的RT马达8的另一个断开定时。
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出「θ°≥60°」,则设定从第2基准位置信号的输出开始仅经过时间「t(θ-60)°/180°」的RT马达8的其它断开定时。旋转板19由于以等间距配置3个撑条19d,成为120°旋转对称形状,所以如果以预定定时断开RT马达8,则旋转板19在旋转前后以相同的撑条形状停止。
如果设定了RT马达8的断开定时,则控制装置12向RT马达8提供电源,使得旋转板19以及凸轮板15旋转。这时,如果出从光传感器20c检测到输出了第1基准位置信号,则以把第1基准位置信号作为起点的设定定时断开RT马达8,使旋转板19在设定角度θ°停止。另外,如果从光传感器20c检测到输出了第2基准位置信号,则以把第2基准位置信号作为起点的设定定时断开RT马达8,使旋转板19在设定角度θ°停止。
如果使旋转板19停止,则控制装置12把电源供给到磁控管6,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然后,来自气体传感器11的输出信号每次达到第1气体量基准值G1以及第2气体量基准值G2,仅把RT马达8驱动时间「2t/3」,以烹调时间达到上述的T1~T2的定时使旋转板19各旋转120°。
如果依据上述实施例,则由于把旋转板19定位在基准位置,所以烹调室2内的微波分布成为适合于烹调物的形态。而且,使120°旋转对称形的旋转板19从基准位置各旋转120°。由此,在烹调物的特定部分不会面对激励口7被强烈加热的基础上,由于烹调窒2内的微波分布在旋转前后保持恒定,所以能够以最佳的微波分布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另外,由于烹调室2内的形状是大致的立方体,所以烹调室2内的微波分布易于成为左右·前后对称。由此,在使用180°旋转对称形的图3的旋转网9或者90°旋转对称形的图9的旋转网9的情况下,旋转网9的网孔形状沿着烹调室2内的微波分布。
对此,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旋转板19上等间距地设置向直径方向延伸的3个撑条19d,使旋转板19成为120°旋转对称形。由此,根据旋转板19的旋转位置能够得到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微波分布,所以易于形成对应于烹调物的所希望的微波分布。而且,由于旋转板19的形状简单,通过导电板的冲压成形能够制造旋转板19,所以将提高旋转板19的制造作业性。
另外,在检测旋转板19的角度时,由于使用不受微波影响的光传感器20c,所以将提高销20a以及20b的检测精度,能够更可靠地使旋转板19在停止位置θ°上停止。
另外,把凸轮板15、单销20a、对销20b、光传感器20c配置在烹调室2的外部。由此,由于各个部件难以受到来自微波室2内的热影响,所以能够使各个部件的防热构造简化。
还有,用角度检测装置20生成不同的第1基准位置信号以及第2基准位置信号,以第1基准位置信号以及第2基准位置信号的某1个为起点设定RT马达8的断开定时。由此,与用角度检测装置20生成1个基准位置信号,以1个基准位置信号为起点设定RT马达8的断开定时的情况相比较,缩短了从RT马达8的开始旋转到输出基准位置信号的时间以及从输出基准位置信号到RT马达8的断开时间。
其次,根据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另外,对于与上述第5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件。凸轮板15上固定着凸轮21。该凸轮21在一个端部具有1个凸轮突起21a,在另一个端部具有2个凸轮突起21b。1个凸轮突起21a以及2个凸轮突起21b把RT马达8的旋转轴8a夹在中间而以180°相对。
机壳1内的底部上固定着微动开关22,凸轮21与凸轮板15一起旋转,如果微动开关22的柱塞22a被1个凸轮突起21a按压,则从微动开关22输出一次接通信号。另外,如果微动开关22的柱塞22a连续地被2个凸轮突起21b按压,在从微动开关22连续地输出两次接通信号。另外,标号23表示由凸轮21和微动开关22构成的角度检测装置。
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2把来自微动开关22的单个接通信号处理为第1基准位置信号,把连续的接通信号处理为第2基准位置信号,使得旋转板19在对应于烹调物的角度θ°停止。这种情况下,由于用凸轮21以及微动开关22机械地构筑角度检测装置23,所以将提高角度检测装置23的热强度。
其次,根据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另外,对于与上述第5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件。凸轮板15上以120°的等间距固定着3根销24,如果各销24通过光传感器20c的发光元件和感光元件之间,则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各销24遮挡,从感光元件输出基准位置信号。另外,标号25表示由3根销24和光传感器20c构成的角度检测装置。
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到在自动烹调键14a的操作以后操作了起动键14c,则读出相应于自动内容的旋转板19的停止角度θ°等,设定从基准位置信号的输出开始经过了时间「t×θ°/180°」的RT马达8的断开定时。
如果设定了RT马达8的断开定时,则控制装置12把电源提供到RT马达8,使旋转板19以及凸轮板15旋转。这时,如果检测到从光传感器20c输出了基准位置信号,则以从基准位置信号的输出开始经过了设定时间「t×θ°/180°」的定时把RT马达8断开,使旋转板19在对应于烹调物的角度θ°停止。而且,在烹调室2内照射了微波后,来自气体传感器11的输出信号每达到第1气体量基准值G1以及第2气体量基准值G2就把RT马达8驱动时间「2t/3」,使旋转板19各旋转120°。
如果依据上述实施例,则旋转板19每次旋转120°就从光传感器20c输出基准位置信号,所以将进一步缩短从RT马达的开始旋转到输出基准位置信号的时间以及从输出基准位置信号到断开RT马达8的时间。
另外,在上述第7实施例中,在凸轮板15上固定3根销24,根据使用光传感器20c检测各销24生成基准位置信号,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像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例的图14那样,在凸轮板15上以120°的等间距固定3个永久磁铁26,在凸轮板15的外周部分设置霍尔元件等磁传感器27。这种情况下,如果各永久磁铁26接近磁传感器27,则磁传感器27闭合,从磁传感器27输出基准位置信号。这里,标号28表示由3个永久磁铁26和磁传感器27构成的角度检测装置。
其次根据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例。另外,对于与上述第5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件。在旋转板19的底座19a沿着圆周方向排列形成扇形的3个开口19f。这些3个开口19f以120°的等间距配置,在旋转板19上形成以120°的等间距配置的3个短撑条19g。
各撑条19g相当于导电部分,形成沿着旋转板19的直径方向延伸的短直线形,位于2根长撑条19d之间的圆周方向的中间部分。另外,标号29表示由位于旋转板19的内周部分的3根短撑条19g构成的第1导电群,标号30表示由位于旋转板19的外周部分的3根长撑条19d构成的第2导电群。第1导电群29以及第2导电群30以旋转板19的隆起19e(相当于旋转板19的轴芯)为中心配置成同心圆状,成为即使分别以120°单位旋转形状也不改变的120°旋转对称形。
如果依据上述实施例,则在旋转板19上设置第1导电群29以及第2导电群30。由此,根据旋转板19的停止位置,将进一步加大烹调室2的微波分布,进一步得到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微波分布,所以更易于形成对应烹调物的所希望的微波分布。
另外,在上述第5~第9实施例中,设置增加键以及减少键,在手动烹调中操作了增加键或者减少键的情况下,可以在增加键或者减少键的操作后每经过一定时间Tb使旋转板19各旋转120°。
另外,在上述第5~第9实施例中,使旋转板19各旋转120°,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各旋转480°,总之只要是以120°(120°的整数倍)为单位即可。
另外,在上述第5~第9实施例中,以把旋转板19对应于烹调物的停止位置为基准各旋转120°,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对应于烹调物的停止位置,而从初始状态各旋转120°。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烹调物的各个部分面对激励口7的时间均等的基础上,在旋转板19的旋转前后使烹调室2内的微波分布恒定,所以将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其次根据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10实施例。另外,对于与上述第4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件。旋转板31把钢板等导电材料冲压加工成圆盘形,在旋转板31上沿着圆周方向排列形成4个开口31a。该旋转板31相当于旋转体,在旋转板31上面设置烹调盘10。
4个开口31a以90°的等间距配置,在旋转板31上形成圆板形的底座31b,圆环形的边框31c,4根撑条31d。这些4根撑条31d相当于导电部分,以90°的等间距配置,各撑条31d成为沿着直径方向延伸的直线形。另外,在旋转板31的下面,固定着位于中间部分的圆柱形的隆起31e。该隆起31e形成横断面长方形状,能够装卸地嵌套在RT马达8的旋转轴8a的嵌入部分8b的外面。
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到起动键14c的操作,则把电源供给到磁控管6。而且,无论是手动设定烹调时间T的情况还是设定自动烹调的情况,每经过预定时间Ta(例如10秒)就在时间「t/2」内向RT马达8供给电源,使旋转板31各断续旋转90°直到烹调结束。
如果依据上述实施例,则由于使旋转板31形成90°旋转对称形,顺序地进行在旋转板31的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的动作,使旋转板31旋转90°的动作,在旋转板31的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的动作,所以将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另外,在上述第3以及第10实施例中,使旋转网9以及旋转板31各旋转一定的90°,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各旋转一定的450°,或以180°、90°、180°变化地旋转,总之,只要以90°(90°的整数倍)单位进行旋转即可。
其次,根据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11实施例。另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件。旋转板32把钢板等导电材料冲压加工成圆盘形,在旋转板32上沿着圆周方向排列形成扇形的5个开口32a。该旋转板32相当于旋转体,在旋转板32上面设置烹调盘10。
5个开口32a以72°的等间距配置,旋转板32上形成圆板形的底座32b,圆环形的边框32c,5个撑条32d。这些5根撑条32d相当于导电部分,以72°的等间距配置,各撑条32d成为沿直径方向延伸的直线形。另外,在旋转板32的下面位于中间部分固定着圆柱形的隆起32e。该隆起32e成为横断面长方形形状,能够装卸地嵌套在RT马达8的旋转轴8a的嵌入部分8b的外面。
如果控制装置12检测到起动键14c的操作,则把电源供给到磁控管6。而且,无论是手动设定烹调时间T的情况还是设定自动烹调的情况,每经过预定时间Ta(例如10秒)就在时间「72t/180」内向RT马达8供给电源,使旋转板31各断续旋转72°直到烹调结束。
如果依据上述实施例,则由于把旋转板32形成为72°旋转对称形,顺序地进行在旋转板32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的动作,使旋转板32旋转72°的动作,在旋转板32的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2内照射微波的动作,所以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另外,在上述第4至第11实施例中,根据来自气体传感器11的输出信号判断自动烹调的结束,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像第2实施例那样,根据来自红外线传感器18的输出信号判断自动烹调的结束。
另外,在上述第4以及第10实施例中,使旋转网9以及旋转板31各旋转90°,在上述第5至第9实施例中,使旋转板19各旋转120°,在上述第11实施例中使旋转板32各旋转72°,然而并不限定于此,总之,只要是烹调物的各个部分以大致相等的时间与激励口7相对那样使旋转板各旋转大致90°、大致120°、大致72°即可。
另外,在上述第1至第11实施例中,根据RT马达8的驱动时间控制旋转网9、旋转板19、旋转板31、旋转板32的旋转量,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用伺服马达构成RT马达,根据来自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旋转网9、旋转板19、旋转板31、旋转板32的旋转量。
另外,在上述第1至第11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检测放置在旋转盘10上的烹调物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根据来自重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自动地设定烹调时间T。
另外,在上述第1至第11实施例中,在保持驱动磁控管6的状态下使旋转网9、旋转板19、旋转板31、旋转板32旋转,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旋转网9、旋转板19、旋转板31、旋转板32的旋转时停止驱动磁控管6。
另外,在上述第1至第11实施例中,进行指示使得把烹调物放置在烹调盘10的中央部位,仍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进行指示使得把烹调物放置在对于烹调盘10中央部位的偏心位置上,烹调物的放置位置最好是微波的集中部分。
另外,在上述第1至第11实施例中,把本发明适用于炉灶烹调专用微波炉中,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把本发明适用于例如具有加热器烹调功能的微波炉中。
如从以上的说明所知,本发明的微波炉具有以下的效果。
如果依据第1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顺序地进行在上述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在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使上述旋转体以大约「360°/N」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的动作,在上述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在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因此将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如果依据第2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使旋转体从基准位置以大约「360°/N」的整数倍单位进行旋转,所以能够以最佳的微波分布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如果依据第3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在每次以大约「360°/N」的整数倍单位使旋转体旋转时输出电信号,所以将缩短用于把旋转体定位在基准位置上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依据第4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在旋转体上设置大于微波波长「1/2」的开口,并且使导电部分向直径方向延伸,所以将得到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微波分布,易于形成对应于烹调物的所希望的微波分布。
如果依据第5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在旋转体上设置了多个导电群,所以将进一步丰富微波分布的种类,更易于形成对应于烹调物的微波分布。
如果依据第6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在旋转体的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内照射微波以后,使旋转体以大约180°的整数倍单位进行旋转,然后在旋转体的停止状态下在烹调室内照射微波,所以将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如果依据第7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根据经过大约一半烹调时间使旋转体旋转。由此,能够对应于只驱动1次旋转体的简单控制。
如果依据第8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在上述旋转体的停止状态下在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以后,使上述旋转体以90°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然后在上述旋转体的停止状态下在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因此将均匀地有效地加热烹调物。
如果依据第9方案的微波炉,则虽然在烹调室的侧壁上设置激励口,然而由于使旋转体断续地旋转,因此将防止受激励口的影响在烹调物上产生加热不均匀。
如果依据第10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根据从烹调物产生的气体量达到基准值使旋转体旋转。由此,即使在没有预先设定烹调时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均匀加热烹调物的各个部分。
如果依据第11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根据烹调物的温度达到基准值使旋转体旋转。由此,即使在没有预先设定烹调时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均匀加热烹调物的各个部分。
如果依据第12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根据烹调物变更气体量基准值或者温度基准值,由此,即使在对应于烹调物烹调时间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均匀加热烹调物的各个部分。
如果依据第13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在每次经过预定时间后使旋转体旋转。由此,即使在烹调过程中变更烹调时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均匀加热烹调物的各个部分。
如果依据第14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进行指示使得在旋转网的中央部位放置烹调物,因此,不受旋转体旋转的影响将减少烹调物的加热不均匀。
如果依据第15方案的微波炉,则激励口设置在烹调室的侧壁中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位并且在旋转网的上方,因此,即使使用者不特别注意也能够把烹调物放置在旋转体的微波集中区域。
如果依据第16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在烹调物是平面的情况下可以使旋转体旋转的同时在烹调室内照射微波,因此即使是平面烹调物也将降低加热不均匀。
如果依据第17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在烹调时间内反复多次进行旋转体的停止、旋转、停止,所以能够防止向使用者给出旋转体不旋转故障等的不协调感。
如果依据第18方案的微波炉,则由于使旋转体只停止预先设置的一定时间,所以能够可靠地使烹调物的各个部分面对激励口的时间恒定,能够可靠地防止在烹调物上产生加热不均匀。

Claims (18)

1.一种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内壁具有激励口的烹调室;
在该烹调室内设置的,放置烹调物的旋转体;
在上述烹调室内通过上述激励口照射微波的磁控管;
旋转驱动上述旋转体的马达;
驱动控制上述磁控管以及上述马达的控制装置,
上述旋转体设置成在旋转了360°/N,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的状态下与旋转前形状大致相同的旋转对称形,
上述控制装置顺序进行在上述旋转体旋转停止状态下向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使上述旋转体以大约360°/N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的动作,在上述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状态下向上述烹调室内照射微波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旋转体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检测装置,
控制装置根据角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进行使旋转体停止在基准位置的动作和从基准位置使旋转体以大致360°/N的整数倍单位旋转的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角度检测装置在旋转体每次以大致360°/N的整数倍单位旋转时输出电信号。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旋转体构成为具有以大致等间距向直径方向延伸的3根导电部分的120°旋转对称形;
在邻接圆周方向的导电部间形成开口最长尺寸在微波波长的二分之一以上的开口部。
5.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旋转体具有以轴芯为中心配置成大致同心圆形状的多个导电群,
各导电群构成为具有以大致等间距向直径方向延伸的3根导电部分的以120°为单位具有导电部,即使以120°旋转也不会使导电部的配置不同的旋转对称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体相对于上述旋转体的轴心呈略点对称的网孔状,上述激励口配置在相对于上述旋转体的轴芯偏心的部分上,并且上述整数N为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控制装置根据经过大约一半设定的烹调时间使旋转体旋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转体对于通过上述旋转体的轴芯的中心线构成为大致左右对称以及前后对称的网孔形状,上述激励口配置在对于上述旋转体的轴芯偏心的部分上,并且上述整数N为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激励口设置在烹调室的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从烹调物发出的气体量的气体检测装置,
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气体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达到基准值使旋转体旋转。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烹调物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温度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达到基准值使旋转体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控制装置根据烹调物改变基准值。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控制装置在每次经过预定时间时使旋转体旋转。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在旋转体的中央部位具有指示设置烹调物的指示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激励口设置在烹调室的侧壁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位并且在旋转体的上方。
16.如权利要求1记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根据烹调物把上述整数N选择为2或4的任一值。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
控制装置在烹调时间内多次反复进行旋转体的停止、旋转、停止。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炉,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使旋转体只停止预先设定的一定时间。
CNB981234380A 1997-10-24 1998-10-23 微波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57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254297 1997-10-24
JP292542/1997 1997-10-24
JP292542/97 1997-10-24
JP182720/98 1998-06-29
JP182720/1998 1998-06-29
JP18272098A JP3611454B2 (ja) 1997-10-24 1998-06-29 電子レン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5820A CN1215820A (zh) 1999-05-05
CN1165711C true CN1165711C (zh) 2004-09-08

Family

ID=26501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2343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5711C (zh) 1997-10-24 1998-10-23 微波炉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611454B2 (zh)
KR (1) KR100316868B1 (zh)
CN (1) CN1165711C (zh)
TW (1) TW4365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4241A (ja) 2002-04-01 2003-10-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熱調理器
EP1930660A1 (en) 2005-08-30 2008-06-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ooking device
EP2239994B1 (en) * 2009-04-07 2018-11-28 Whirlpool Corporation A microwave oven with a regulation system using field sensors
CN103672992B (zh) * 2012-09-25 2018-05-25 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 微波炉的蒸汽料理控制方法
TWI701011B (zh) * 2019-02-27 2020-08-11 張莞榆 食品烘烤裝置
JP7442032B2 (ja) * 2019-10-09 2024-03-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316868B1 (ko) 2002-01-15
JPH11190523A (ja) 1999-07-13
TW436599B (en) 2001-05-28
JP3611454B2 (ja) 2005-01-19
KR19990036588A (ko) 1999-05-25
CN1215820A (zh) 1999-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19170Y (zh) 带有蒸汽发生功能的高频加热装置
CN1272575C (zh) 微波炉
CN1201634C (zh) 高频加热器具
CN1271374C (zh) 微波炉
CN1166892C (zh) 微波加热装置
CN1201119C (zh) 微波炉
CN1950645A (zh) 微波加热方法及装置
CN1165711C (zh) 微波炉
CN1942711A (zh) 烹调装置和烹调方法
CN1542324A (zh) 高频加热烹调器
CN1672467A (zh) 高频加热装置
CN1091861C (zh) 在微波炉中使用蒸汽传感器自动控制烹调的方法
CN1242492A (zh) 可以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食品的温度的加热调理装置
US8258436B2 (en) Heating device
CN1603692A (zh) 微波炉
CN1253676C (zh) 微波炉解冻方法
CN2598294Y (zh) 高频加热装置
CN1421177A (zh) 加热烹调器具
CN1128336A (zh) 控制微波炉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微波炉和对食物的烹调和加热的应用
CN1277073C (zh) 电子微波炉
CN219500850U (zh) 盖体及烹饪器具
CN201166408Y (zh) 微波炉器皿
CN1264384C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888558A (zh) 一种微波炉
CN1135031A (zh) 加热烹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