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1177A - 加热烹调器具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21177A CN1421177A CN02123275A CN02123275A CN1421177A CN 1421177 A CN1421177 A CN 1421177A CN 02123275 A CN02123275 A CN 02123275A CN 02123275 A CN02123275 A CN 02123275A CN 1421177 A CN1421177 A CN 14211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und
- guide way
- heating device
- mentioned
- reco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18—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arrangements using lights for heating zone state ind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可将锅等烹调器具可靠地放置在顶板的指定位置上并不会移动,无论谁都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所希望的烹调。在上面设置了平板状的顶板(3)的主体外壳(1)中内藏有对顶板(3)上放置的烹调用器具进行加热的发热体的加热烹调器中,一端由上述主体外壳(1)支撑并将烹调用器具导向放置在指定位置的导向体(20)与顶板(3)抵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烹调器,更详细地说是关于一种能够将锅等烹调器具可靠地放置在顶盘的指定位置上,能够理想地进行烹调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图16是原来的一例加热烹调器的斜视图。主体外壳1的上部开口部设有顶板支持架2,顶板支持架2上安装了由玻璃板等非磁性材料形成的顶板3。4是通过印刷而设在顶板3上、显示烹调器具(以下称为锅)的放置位置的圆形线,5是设在圆形线4前侧的顶板3上的温度显示部,6是在顶板安装架2的后侧开口的外部空气导入口。
7是能自由出入整个面地设置的抽屉状的烤架,8是它的拉手,9是操作部,10是电源开关,11是温度调节旋钮。虽然图中没有显示,但在主体外壳1内的圆形线4的对应位置处,设置了与顶板3下面密合的作为发热体的电磁感应线圈。另外,主体外壳1内,还配置了控制电磁感应线圈的输出的控制基板、对控制基板上实际安装的电子零部件进行冷却的送风机等。
在使用上述加热烹调器进行烹调时,首先将放好了烹调食物的锅放置在圆形线4上,通过温度调节旋钮11设定加热温度,打开电源开关10将电磁感应线圈通电,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对被烹调食物进行加热、进行烹制。这时,温度显示部5显示这时的温度状态(现有技术1)。
图17是实开平7-5293号公报记载的用于电磁烹调器的支架的剖面图。顶板45的开口部46上设有台座47,它的上缘部设置了至少带有3个支撑点的支架48。而且,用具有向中央部深凹的金属陶瓷板51覆盖了台座47内部设置的电磁感应线圈49。
上述电磁烹调器是通过将具有向中央深凹的锅52固定在支架48上,由电磁加热部件50向电磁感应线圈49供电,对锅52内的被烹调食物进行加热、进行烹制的,所以可根据被烹调食物的份量、形状更换锅52进行使用(现有技术2)。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1中,虽然可以参照圆形线4将锅放置在顶板3上,但在房间内的光线很暗或者使用者是老人、孩子时,难以辨别锅的放置位置,而且因为顶板3是平的,会出现烹调中错将锅移动的情况,另外,将两个锅同时放在顶板3上时,锅的把手会互相碰上而使锅产生移动。
象这样,锅如果不能放置在圆形线4的指定位置上,就会产生不仅加热效率降低,而且加热不均所带来的烹调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另外,在房间内的光线很暗或者使用者是老人等的情况下,因为很难看清温度显示部5,对烹调中的温度状态的判断就会产生困难,由此会出现将温度状态看错而达不到预期烹调效果的情况。
在现有技术2中,虽然锅52不会从指定位置移动,但因放置在支架48上的锅52的底部与陶瓷板51没有接触,不仅加热效率低、延长了烹调时间,而且因陶瓷板51不是平的,会带来清洁性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使锅等烹调器具能够可靠地放置在顶板上指定位置上,不会移动,无论谁都能在短时间内如愿地进行烹调操作。
(1)本发明为一种在上面设置了平板状的顶板的主体外壳中内藏有对上述顶板上放置的烹调用器具进行加热的发热体的加热烹调器,其有一端由上述主体外壳支撑、将上述烹调用器具导向放置在上述发热体上指定位置的导向体,其结构为与上述顶板抵接。
(2)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上述(1)的导向体由主体外壳支撑的支撑构件和与上述支撑构件可结合、脱离且能够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的圆形体构成。
(3)另外,上述(2)的圆形体的内径与上述发热体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其外径大。
(4)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上述(1)~(3)中任意一个导向体可装卸地支撑在主体外壳上。
(5)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上述(1)~(4)中任意一个导向体是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
(6)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上述(2)~(5)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至少圆形体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由透明材料形成。
(7)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上述(2)~(6)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至少圆形体是由在指定温度下变色的材料形成,或在圆形体上安装了在指定温度下变色的构件。
(8)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上述(2)~(7)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圆形体的一部分具有透镜功能。
(9)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上述(2)~(8)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圆形体上设置了显示加热体的输出状态的温度显示部。
(10)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上述(2)~(9)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圆形体的下面设置了数个凸部。
(11)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上述(2)~(10)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圆形体至少被分割为两部分,而且相互间是能自由弯曲地连接在一起的。
(12)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上述(2)~(11)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圆形体的一部分被切除大致形成C字状。
(13)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在主体外壳上面周围设置了支撑顶板的顶板支撑架,导向体的一部分与这个支撑架接近或抵接地设置。
(14)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是上述(1)~(13)中任意一个主体外壳上设置了数个导向体,其结构为分别独立地与顶板抵接。
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是一种在上面设置了平板状的顶板的主体外壳中内藏有对顶板上放置的烹调由器具进行加热的发热体的加热烹调器中,具有一端由上述主体外壳支撑、将烹调用器具导向放置在指定位置的导向体,其结构为与顶板抵接,所以通过将锅放置在导向体内,就能够将锅可靠地固定在指定位置,使锅能高效地发热。
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中的导向体由主体外壳支撑的支撑构件及和与上述支撑构件可结合、脱离且能够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的圆形体构成,所以对顶板及导向体的清扫很容易。
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是将技术方案2的圆形体制成的内径与上述发热体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其外径大,所以能够将锅可靠地固定在发热体的指定位置上。
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记载的任意一个导向体可装卸地支撑在主体外壳上,这样,对导向体进行清扫时的拆装性良好,清扫后只要将插入主体外壳即可,使用起来很方便。
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记载的任意一个导向体是由非磁性材料构成,所以在发热体使用电磁感应线圈时,不会因电磁感应作用而发热。
技术方案6涉及的发明是技术方案2~5中记载的任意一个导向体的至少圆形体由透明材料形成,所以使用时容易明白顶板的状态,如果顶板和圆形体之间有异物存在时就容易发现并将其除去。
技术方案7涉及的发明是技术方案2~6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至少圆形体是由在指定温度下变色的材料形成,或在圆形体上安装了在指定温度下变色的构件,由于烹调后仍然处于热的状态的情况能够通过变色显示,所以能够提醒使用者注意。
技术方案8涉及的发明是技术方案2~7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圆形体的一部分具有透镜功能,将温度显示部放大,所以在室内光线暗或使用者是老人等时,能够很容易判别出烹调温度。
技术方案9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7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圆形体上设置了显示加热体的输出状态的温度显示部,所以能够正确看到烹调锅的温度,而且使顶板的表面简洁。
技术方案10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9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圆形体的下面设置了数个凸部,在将导向体固定在顶板上时,这个凸部30与顶板抵接,圆形体的下方与顶板间形成了缝隙,所以即使因为烹调使顶板变成高温,也可以抑制导向体整体的温度上升。
技术方案11涉及的发明是将技术方案2~10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圆形体至少分割为两部分,将它们相互间弯曲自由地连接以调节其高度,所以即使在狭窄的场所也能放置加热烹调器。
技术方案12涉及的发明是将技术方案2~11中任意一个导向体的圆形体的一部分切除大致形成C字状,所以烹调锅很容易并可靠地被固定,放置锅时不会骑在或卡在环形体上的情况。
技术方案13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12中任意一个主体外壳上部周围设置了支撑顶板的顶板支撑架,导向体的一部分与这个支撑架接近或抵接地设置,所以在将导向体可靠地保持在主体外壳中的同时,可充分使用顶板的上表面,清扫起来也容易。
技术方案14涉及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13中的加热烹调器中,主体外壳上设置数个导向体,分别独立地与顶板抵接,所以烹调时可只将必要的导向体固定在顶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形式1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斜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导向体的正面图。
图4为图3的主要部分的分解斜视图。
图5为实施形式1的作用说明图。
图6为表示图1的导向体被取下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形式2涉及的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8为图7的B-B剖面图。
图9为发明实施形式3涉及的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10为图9的C-C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形式4涉及的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形式5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一部分被省略的仰视图。
图13为图12的作用说明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形式6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斜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形式7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斜视图及导向体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
图16为现有的一例加热烹调器的斜视图。
图17为现有的加热烹调器的其他例子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发明的具体实施形式
实施形式1
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式1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斜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是上面开口的主体外壳,上面开口部上通过顶板支撑架2安装了例如用象耐热玻璃这样的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平板状的顶板3;4是通过在顶板3上印刷而设置的表示锅的放置位置的圆形线,其直径大致与后面叙述的发热体的外径相同或大一些;5是在圆形线4前面并沿着圆形线4在顶板3上印刷的温度显示部。
6是设在顶板支撑架2的后部的外部空气导入口,通过它将外部空气导入再通过送风机(图中没有表示)对主体外壳1内设置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7是用来烤制鱼等的抽屉状烤架,被设置成从前面一侧可自由出入于主体外壳1内;9是设置在前面一侧的操作部;10是电源开关;11是温度调节旋钮。
12是主体外壳1内设置的架框,13是上面设置由呈螺旋状卷绕的电磁感应线圈构成的发热体14的线圈安装台,为了使发热体14尽量靠近锅形成具有高效率的磁力线,在线圈支撑台13和框架12间设置了弹簧15对其施力,使发热体14始终保持与顶板13的下面抵接。虽然图中没有表示,主体外壳1内设置了实际安装了许多电子零部件、控制发热体14的温度的控制基板、对这些电子零部件进行冷却的送风机等。
20是与圆形线4对应的可转动地支撑在顶板支撑架2的后部上的导向体,其中一例如图3、图4所示。
21是圆形体,例如可由具有耐热性的非磁性材料形成具有放大镜的框架形状,它的内径D被选择为比圆形线4的外径大。这个圆形体21的一部分或全部由透明材料形成是较为理想的。另外,这种加热烹调器中,因一般情况下不使用直径在27cm以上的锅,所以圆周体21的内径定为27cm的程度。另外,22(参照图2)是为了方便将锅插入而在圆形体21上部内周面设置的倾斜部。
23是与圆形体21下部形成为一体的连接部,它的上端设有窄幅的嵌合部24,这个嵌合部24上设有贯穿孔25。
35是呈大致Y状的支撑构件,由设有贯穿孔38的臂部36和在其下部与其形成一体的脚部37形成,它的脚部37被插入顶板支撑架2上设置的保持孔16而被保持。
而且,导向体20是其连接部23的嵌合部24嵌入支撑构件35的臂部36之间,将例如开口销那样的支撑轴39可装卸地插通贯通孔38、25中而连接的,通过这样的结构,圆形体21就能以支撑轴39为轴转动并由支撑构件35支撑。这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17是在保持孔16的后面从顶板支撑架2上突出设置的防止导向体20倒向后方的止挡。
其次,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实施形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不使用上述加热烹调器时,使导向体20以支撑轴39为轴向后方转动,如图1左侧所示,在支撑构件35上立起,这时因连接部23与止挡17抵接,不会再倒向后方。
在进行烹调时,使向体20以支撑轴39为轴向前方转动,如图1右侧及图2所示,圆形体21因自重与顶板3密合,定位于圆形线4的外周。这时,如果圆形体21是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则在它与顶板3之间有异物存在就容易看出,可将异物除去而使圆形体21与顶板3密合。
如图5所示,将放入了被烹调食物的锅40固定在圆形体21内,而其底部则被放置在顶板3的圆形线4上。这样,锅40就被可靠地固定在圆形线4的指定位置上。这时,即使万一圆形线4消失,通过圆形体21,锅40也能被可靠地固定在指定位置。然后,通过温度调节旋钮11设定烹调温度,打开电源开关10使发热体14通电,使锅40发热对被烹调食物进行加热、烹调。烹调过程中,温度显示部5显示当时的温度状态。
烹调结束时,转动导向体20使其立在后部一侧。这样一来,顶板3的上面变得宽敞容易进行清扫。另外,对导向体20进行清扫时,既可拔出支撑销39将圆形体21从支撑构件35上取下,也可根据情况使圆形体21保持连接而将支撑构件35从保持孔16中拔出。这样一来,很容易清扫导向体20。这时的状态如图6所示。
烹调用的锅40既可以是专用的也可以用市场上贩卖的,如果发热体40是电磁感应线圈,则必须使用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锅。
另外,在对锅40进行固定时,如果导向体20的圆形体21的厚度极薄,锅40则会偏于圆形体21的上部,锅底与顶板3不能密合,不仅加热效率低下,加热也不均匀。
为了避免这样不利的情况,圆形体21的厚度(高度)t(图5)要尽量加厚到能够将锅40设置在圆周体21内并不会产生移动,例如定为10mm以上是比较理想的。
而且,圆形体21因自重与顶板3密合,从顶板3受热,在烹调结束后也和顶板3同样变热。因此,导向体20中至少圆形体21要由在指定温度下能够变色的材料制成,或设置在指定温度下能够显示温度的例如“注意高温”等文字,则能够促使使用者注意。这时,圆形体21不使用在指定温度下能变色的材料制成,在圆形体21上安装在指定温度下能变色的其它构件也可以(以下实施形式中与此相同)。
另外,在导向体20的连接部23和顶板3之间形成一个缝隙g是较为理想的。由此,圆形体21能够可靠地与顶板3密合,而且,能够防止顶板3被加热而连接部23变形。
实施形式2
图7是本发明实施形式2涉及的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8是图7的B-B剖面图。对与实施形式1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符号,省略了说明。
本实施形式中,导向体20的圆形体21由内径D比圆形线4大的环状的抵接部26和在这个抵接部26内周边缘上立起设置的高度为t1的导向壁27形成,在导向抵接部26上设置了连接部23。
这时,导向壁27的高度t1最好是例如为比锅40的周壁与底部之间形成的圆弧部41高,以便锅40能够在指定位置上被可靠地固定。另外,通过调整这个导向壁27的高度,无论深的锅还是浅的锅或是煎锅等都能被适宜地使用。另外,在导向壁27高的情况下,使用煎锅等时,为了能使其手柄位于圆形体21外,在导向壁27上设置切除部也可以。
而且,在导向体20的连接部23和顶板3之间形成一个缝隙g是较为理想的。由此,抵接部27因自重能够可靠地与顶板3密合,而且,能够防止连接部23被顶板3加热而变形。
本实施形式的作用、效果与实施形式1的情况基本是相同的。
实施形式3
图9是发明实施形式3涉及的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图10是图9的C-C剖面图。与实施形式1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符号,省略了说明。
本实施形式中,在导向体20的圆形体21的外周,与顶板3上设置的温度显示部5相对应地设置了透镜部28。这时,在这个位置上替代透镜部28只设置透明材料也可以。5a是显示温度显示部5的显示灯。
本实施形式中,进行烹调时一旦将导向体20转动,使圆形体21与顶板3密合,透镜部28就定位于温度显示部5上。于是,烹调过程中在温度显示部5上显示灯5a显示的温度通过透镜28被放大,即使在室内很暗或使用者为老人时,对烹调的温度也能够一目了然地进行判断,防止了使用中产生差错。
本实施形式在实施形式2的抵接部26上也可实施。
实施形式4
图11是本发明实施形式4涉及的加热烹调器主要部分的平面图。与实施形式1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符号,省略了说明。
实施形式3表示的是在导向体20的圆形体21的外周上,与顶板3上设置的温度显示部5相对应地设置了透镜部28的情况。而本实施形式中,如图1中所示的那样将顶板3上设置的温度显示部5省略,如图11所示,将圆形体21的前面一侧大约达到一半圆周的直径扩大,形成直径扩大部29,在这个直径扩大部29上设置温度显示部5(包括高温注意显示部)。虽然这里没有图示,在这个直径扩大部29的内部设置了与各温度范围对应的显示灯5a,各个温度显示灯5a与主体外壳1内设置的控制部电连接。
于是,在使用导向体20进行烹调时,发热体14的温度状态(输出状态)由与此对应的温度显示部5的显示灯5a点灯而显示,容易且正确地看到发热体14的温度(输出),另外,如果导向体20是被转动且立起设置的,能够得到表面上没有任何显示的简洁的顶板3。虽然上述说明中表示了在圆形体21的前面一侧设置了直径扩大部29且在直径扩大部29上设置了温度显示部5,但在圆形体21上任何地方设置直径扩大部29都可以。另外不将圆形体21的一部分的直径扩大,在圆形体21上直接设置温度显示部5也是可以的。
实施形式5
图12是本发明实施形式5涉及的一部分被省略的加热烹调器的导向体的仰视图,图13是它的作用说明图。与实施形式1具有的相同部分使用相同符号,省略了说明。
本实施形式中,圆形体21的下面设置了相互具有大致等间隔的且高度为t2(参照图13)的数个凸部30。31是在圆形体21的下面突出设置的高度与凸部30大致相同的移动防止壁。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形式中,一旦使导向体20以支撑轴39为轴转动,使圆形体21与顶板3抵接,圆形体21的凸部30就与顶板3抵接,如图13所示,圆形体21的下方只被定位于顶板3上方高度为凸部高度t2的位置处,两者间形成了间隙g1,因此即使顶板3变成高温,也可将整个导向体20的加热抑制得较低。
另外,一旦将圆形体21放在顶板3上,如图13所示,移动防止壁31就与顶板支撑架2抵接,防止了导向体20的移动
实施形式6
图14是本发明实施形式6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斜视图,与实施形式1具有的相同部分使用相同符号,省略了说明。
本实施形式中,将导向体20的圆形体21从大约中央部沿水平方向分为两部分,将两者例如用铰链或带子等连接,在180°的范围内能自由弯曲。但是,本实施形式中,省略了顶板3上的温度显示部5,而在圆形体21上设置了温度显示部5。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中,在将导向体20固定在顶板3的情况下,如图14右侧所示,将圆形体21展开,使其整体直接或通过凸部30与顶板3抵接。另外,在不用导向体20时,如图14左侧所示,将导向体20转动立起,立起前或立起后使圆形体21从图中虚线位置向后方(或向前方)弯曲,降低其高度。
通过这样使圆形体21弯曲的结构,可使导向体20所占的空间减小,即使在狭窄的场所也能放置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在上述说明中,虽然表示的是将圆形体21从大约中央部沿水平方向分为两部分的情况,但分割位置并不限定在中央部,在合适的位置分割即可,而且并不限定分为两部分,分为三部分或更多部分也是可以的。
实施形式7
图15是本发明实施形式7涉及的加热烹调器的斜视图及导向体的其他例子的说明图,与实施形式1具有的相同部分使用相同符号,省略了说明。
虽然在实施形式1~6中表示的导向体20的圆形体21是被制成圆环形的情况,本实施形式中设置了将圆形体21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的切除部21a,如图15(a)所示,圆形体21形成大致呈C字状,或如图15(b)所示,形成大致呈马蹄状(以下将两者共同称为C字状)。但是,在图15(a)中,省略了顶板3上设置的圆形线4,另外温度显示部5也被省略,而在圆形体21上设置温度显示部5。
本实施形式中,导向体20的圆形体21是如上述所述地形成的,在将导向体20固定在顶板3上进行烹调时,因为能够从切除部21a一侧将锅40插入设置在顶板3,操作起来很容易。所以放置锅40时不会出现骑在或卡在环形体21上的情况。
上述说明中,只表示了在主体外壳1上设置了两个导向体20的情况,根据主体外壳1的规模等,设置一个或三个以上也可。
另外,上述说明中,将电磁感应线圈作为发热体14使用,表示了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使锅40发热进行烹调的情况,而本发明还可以实施在发热体14使用例如由电阻材料制成的加热器的加热烹调器中。这时,使用非磁性材料以外的材料制成的锅也是可以的。而且,还可省略顶板3上设置的圆形线4。
另外,导向体20的底面上安装能够测出顶板3表面温度的传感器(包括电路电线的配置图中没有表示),通过这个传感器能够在电力上控制发热体14的输出。另外,如果通过电子零部件使圆形体21发光,即使室内很暗的情况下,对锅40的放置也很容易进行。通过能够对上述顶板3的表面温度进行测定的传感器,在圆形体21上显示出被测出的温度或发热体14的输出情况,能够提供使用上更加便利的烹调器。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所表示的是附图中的加热烹调器中设置了本发明涉及的导向体20的情况,在具有其他构造的加热烹调器中设置导向体20也是可以的。而且,虽然对本发明涉及的加热烹调器通过实施形式1~7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各实施形式可以分别单独实施,或将它们合理的组合后实施也可以。
Claims (14)
1.一种加热烹调器,在上面安装了平板状的顶板的主体外壳中内藏有对顶板上放置的烹调用器具进行加热的发热体,其特征是:具有一端由上述主体外壳支撑、将上述烹调用器具导向放置在上述发热体上指定位置的导向体,其结构为与上述顶板抵接。
2.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导向体由主体外壳支撑的支撑构件及与上述支撑构件可结合、脱离且能够转动地连接在一起的圆形体构成。
3.权利要求2记载的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圆形体的内径与上述发热体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其外径大。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导向体可装卸地支撑在主体外壳上。
5.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导向体是由非磁性材料构成。
6.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导向体的至少圆形体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由透明材料形成。
7.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导向体的至少圆形体是由在指定温度下变色的材料形成,或在圆形体上安装了在指定温度下变色的构件。
8.权利要求 ~3中任一项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导向体的圆形 一部分具有透镜功能。
9.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导向体的圆形体上设置了显示加热体的输出状态的温度显示部。
10.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导向体的圆形体的下面设置了数个凸部。
11.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导向体的圆形体至少被分割为两部分,相互间能弯曲自由地连接。
12.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导向体的圆形体的一部分被切除大致形成C字状。
13.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上述主体外壳上部周围设置了支撑顶板的顶板支撑架,导向体的一部分与上述支撑架接近或抵接地设置。
1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载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是:在上述主体外壳上设置了数个导向体,其结构为分别独立地与顶板抵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62493/01 | 2001-11-28 | ||
JP362493/2001 | 2001-11-28 | ||
JP2001362493 | 2001-11-28 | ||
JP2002015357A JP3743935B2 (ja) | 2001-11-28 | 2002-01-24 | 加熱調理器 |
JP15357/2002 | 2002-01-24 | ||
JP15357/02 | 2002-01-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21177A true CN1421177A (zh) | 2003-06-04 |
CN100430012C CN100430012C (zh) | 2008-11-05 |
Family
ID=26624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2327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0012C (zh) | 2001-11-28 | 2002-06-14 | 加热烹调器具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743935B2 (zh) |
KR (1) | KR100497905B1 (zh) |
CN (1) | CN100430012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07968C (zh) * | 2003-07-04 | 2008-08-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嵌入式加热烹调器 |
CN103349490A (zh) * | 2007-01-15 | 2013-10-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加热烹调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63005A (ja) * | 2003-06-06 | 2004-12-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加熱調理器 |
JP4000523B2 (ja) * | 2003-06-19 | 2007-10-3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加熱調理装置 |
KR101983769B1 (ko) * | 2012-12-21 | 2019-05-30 | (주)쿠첸 | 인덕션 레인지의 용기 이탈방지 구조체 |
KR101589701B1 (ko) * | 2015-08-13 | 2016-01-28 | (주)피스월드 | 스마트 언더렌지용 조리용기 받침장치 |
KR200483117Y1 (ko) * | 2016-09-08 | 2017-04-05 | 김기현 | 인덕션 레인지 거치대 |
KR102145685B1 (ko) * | 2019-03-20 | 2020-08-18 | 송현지 | 온도변화를 통해 발열판부의 색이 변하는 가열기구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84744U (zh) * | 1975-12-22 | 1977-06-24 | ||
JPS6230797Y2 (zh) * | 1980-02-09 | 1987-08-07 | ||
JPS58146394U (ja) * | 1982-03-26 | 1983-10-01 | 株式会社東芝 | 誘導加熱装置 |
JPS6038492U (ja) * | 1983-08-23 | 1985-03-16 | 昭和マツタカ株式会社 |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における器物安定載置用シ−ト |
JPS61206288U (zh) * | 1985-06-13 | 1986-12-26 | ||
JPS6271893U (zh) * | 1985-10-25 | 1987-05-08 | ||
JPS62195888A (ja) * | 1986-02-21 | 1987-08-2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CN87200542U (zh) * | 1987-01-15 | 1988-01-06 | 胡冬和 | 多工位自动烹调器 |
JPH0341830A (ja) * | 1989-07-10 | 1991-02-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移動無線通話回線保持方法 |
JPH0929808A (ja) * | 1995-07-20 | 1997-02-04 | Toshiba Mach Co Ltd |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加工機の特性評価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2368407Y (zh) * | 1999-02-07 | 2000-03-15 | 邓志雄 | 一种平面板电磁炉固定活动的锅架 |
CN2435662Y (zh) * | 2000-05-16 | 2001-06-20 | 赖惠雯 | 电磁炉具 |
-
2002
- 2002-01-24 JP JP2002015357A patent/JP374393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4-23 KR KR10-2002-0022127A patent/KR10049790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6-14 CN CNB02123275XA patent/CN10043001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07968C (zh) * | 2003-07-04 | 2008-08-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嵌入式加热烹调器 |
CN103349490A (zh) * | 2007-01-15 | 2013-10-1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加热烹调器 |
CN103349490B (zh) * | 2007-01-15 | 2016-04-1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加热烹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497905B1 (ko) | 2005-06-29 |
JP3743935B2 (ja) | 2006-02-08 |
JP2003229241A (ja) | 2003-08-15 |
KR20030043579A (ko) | 2003-06-02 |
CN100430012C (zh) | 2008-1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33966B1 (ko) | 적외선 가열 조리기 | |
CN1690521A (zh) | 炉具 | |
CN1593313A (zh) | 组合式烧烤炉以及具有该组合式烧烤炉的多功能烹调设备 | |
CN1421177A (zh) | 加热烹调器具 | |
CN1213249C (zh) | 电加热烹调器 | |
CN1951150A (zh) | 加热烹调器 | |
CN1264383C (zh) | 加热烹调器 | |
CN100579432C (zh) | 旋转烧烤器 | |
CN109965729B (zh) | 一种多士炉 | |
CN1264386C (zh)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
CN1275499C (zh) | 电加热烹调器 | |
CN1888547A (zh) | 燃气炉的混合气体供应装置 | |
TWM586774U (zh) | 智能升降分壓盤之排油煙機 | |
CN201476108U (zh) | 一种微波炉 | |
CN1165711C (zh) | 微波炉 | |
CN200959791Y (zh) | 电烤炉的烤炉部结构 | |
CN1612645A (zh) | 感应加热烹饪器 | |
CN207613651U (zh) | 烤串炉 | |
CN1895063A (zh) | 电烤箱照明灯 | |
JP4508489B2 (ja) | 加熱調理器 | |
KR200444391Y1 (ko) | 꼬치구이 장치 | |
CN210383607U (zh) | 一种自动升降火锅 | |
CN1264384C (zh)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
CN1575702A (zh) | 嵌入式加热烹调器 | |
CN218606215U (zh) | 升降式多功能奶酪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0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