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8570A - 油压缸 - Google Patents

油压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8570A
CN1468570A CNA031454569A CN03145456A CN1468570A CN 1468570 A CN1468570 A CN 1468570A CN A031454569 A CNA031454569 A CN A031454569A CN 03145456 A CN03145456 A CN 03145456A CN 1468570 A CN1468570 A CN 1468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ole
end cap
groove
hydraul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454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4429C (zh
Inventor
闵庆汉
黄溟龙
李根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468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8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442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442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18Combined units comprising both motor and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15B15/1423Component par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00Chair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A47C1/04Hairdressers' or similar chairs, e.g. beauty salon chairs
    • A47C1/06Hairdressers' or similar chairs, e.g. beauty salon chairs adjus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00Chair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Chairs or stools with rotatable or vertically-adjustable seats
    • A47C3/20Chairs or stools with vertically-adjustable seats
    • A47C3/30Chairs or stools with vertically-adjustable seats with vertically-acting fluid cylind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00Chair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Chairs or stools with rotatable or vertically-adjustable seats
    • A47C3/20Chairs or stools with vertically-adjustable seats
    • A47C3/38Chairs or stools with vertically-adjustable seats with additional seat or additional legs for varying height of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3/00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 B66F3/24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fluid-pressure operated
    • B66F3/245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fluid-pressure operated comprising toggle le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00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with accumulators; Supply reservoir or sump assemblies
    • F15B1/02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with accumulators
    • F15B1/021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with accumulators used for da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08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40Flow control
    • F15B2211/405Flow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flow control means or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70Output members, e.g. hydraulic motors or cylinders or control therefor
    • F15B2211/705Output members, e.g. hydraulic motors or cylinders or control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utput members or actuators
    • F15B2211/7051Linear outpu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ctuator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油压缸,其被构造成允许一物体通过油压被平稳连续地提升而没有摇摆和不必要的转动,同时当一调整杆进行提升和降低操作时油压供应保持不间断,该油压缸包括:其上突出地形成一用于强制产生油压的加压单元的端盖部分,与一物体固定连接并用于提升、止动和降低该物体的操作单元,用于控制物体的提升、止动和降低的调节单元;使主体壳体内部与所述加压单元、操作单元和调节单元相连接的主体部分具有多个用于实现油压操作的油缸和活塞;一底座部分,在下部与所述主体部分接合且在其内具有一预定流路;一个用于控制在一个底座部分内部的油路中的油流的油控件;一操纵单元位于所述端盖部分的一侧,用于同时控制所述加压单元、操作单元和调节单元。

Description

油压缸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目的或座椅中的油压缸,尤其涉及这样一种构成的油压缸,当通过液压提升运动物体时,运动物体(座位部件)平稳提升而没有震动,从而避免运动物体不必要的转动。
发明背景
众所周知,用作车辆千斤顶及其它工业目的或美容院座椅的油压缸装备有一个用于提升或降低一运动物体的调整杆。
举例来说,广泛使用的具有一座位部件的美容院座椅通过一提升机构提升和降低,美容者坐在座位部件上理发。美容院座椅通过直接操纵油压缸,或者油压缸与并行连杆的组合来垂直操作。
美容院座椅采用的是通过油压缸来垂直移动一座位部件的方法,在该座椅的底座上设置有一油压缸,在该油压缸的远端部分安装有一座位部件,以响应设置在油压缸一侧的一活塞杆(一操作杆)的垂直运动来调节座位部件的高度。
换句话说,若是采用一油压缸,就用脚重复踩踏一调整杆来提升一座位部件。当该座位部件通过上述方法到达期望位置时,停止调整杆上的踩踏操作从而停止提升座位部件。此后,当将调整杆踏至最下端以使座位部件返回到原始位置时,该座位部件被降低从而恢复到原始位置。
其间,如图1和2所示,如韩国专利号为344036的专利中所述,美容院座椅通过一油压缸与一并行杆组合的方法被提升,设置在底座221上部上的提升机构230包括一构架231、一第一并行连杆250、一第二并行连杆260、一基座233、一第三联杆270以及一油压缸280,其中,该构架231被限定在底座221的上端,第一并行连杆250在其一端与构架231旋转地连接并在其另一端与连接托架232的一连接部件旋转地连接,第二并行连杆260在其一端与基座233旋转地连接并在其另一端与连接托架232旋转地连接,基座233用于支撑一座位部件(未示出),第三联杆270用于将第一并行连杆250连接于第二并行连杆260上,油压缸280安装在构架231上并与第二并行连杆260相连接。
第一并行连杆250由第一联杆251和第一拉杆252组成,其中第一联杆251在其一侧经由轴253与构架231旋转地连接,第一拉杆252位于第一联杆251的下面并在其一侧经由轴255与构架231旋转地连接。
此外,第一联杆251在其另一侧经由轴254与连接托架232旋转地连接,第一拉杆252在其另一侧经由轴256与连接托架232旋转地连接。
第二并行连杆260包括第二联杆261和第二拉杆262,其中第二联杆261在其一远端经由轴263与基座233旋转地连接,设置在第二联杆261下面的第二拉杆262,在其一远端经由轴265与基座233旋转地连接。第二联杆261在其另一远端经由轴264与连接托架232旋转地连接,第二拉杆262在其另一远端经由轴266与连接托架232旋转地连接。
第三联杆270在其一远端经由轴271与一顶端旋转地连接,该顶端相对于第一联杆251的另一远端与轴254相距一预定的距离,第三联杆270在其另一远端与第二联杆261旋转地连接。
油压缸280由油缸筒281和活塞杆282组成,该油压缸经由一导管与油压泵(未示出)连接,并通过操纵调整杆(未示出)自油压泵(未示出)将其压力降低或提高。换句话说,油缸筒281的底座经由油缸轴283与构架231旋转地连接,活塞杆282的远端部分经由轴284与第二联杆261旋转地连接。
在上述的传统提升机构230中,如图2所示,当座位部件(后面将描述)从最低位置向上提升时,例如,当美容师操纵调整杆(未示出)时,油压泵(未示出)通过操纵调整杆(未示出)将液压作用于油压缸280上,从而拉长活塞杆282,由此第二并行连杆260围绕轴264和266向上旋转。
此时,响应第二并行连杆260的旋转操作,第三联杆270拉起第一并行连杆250,由此第一并行连杆250围绕轴253和255向上旋转,从而允许基座233保持水平状态地向上移动。
尽管第二并行连杆260围绕轴264和266逆时针旋转以允许基座233因向上移动而在其中心位置向前移动,但是在协同第二并行连杆260旋转操作时第一并行连杆250围绕轴253和255顺时针旋转,由此连接托架232向后移动的程度与基座233在其中心位置已向前移动的程度相同,这样就保持基座233的中心位置不变。
其间,当座位部件224向下移动时,例如,当踩踏或下压一调整杆(未示出)时,油压泵(未示出)减小油压缸280的压力从而缩短活塞杆282的长度。结果,第二并行连杆260围绕轴264和266向下旋转。
此时,对应于第二并行连杆260的旋转操作,第三联杆270将第一并行连杆250下拉,这样使得第一并行连杆250围绕轴253和255向下旋转,结果,基座233保持水平状态地向下移动。
尽管第二并行连杆260围绕轴264和266顺时针旋转以允许基座233的中心位置响应基座233向下移动而向后移动,但是在协同第二并行连杆260旋转操作时第一并行连杆250围绕轴253和255逆时针旋转,由此连接托架232向前移动的程度与基座233中心位置向后移动的程度相同,这样就防止了基座233的中心位置错位。
但是,通过上文所述的传统油压缸进行提升操作时有一个缺点,就是在通过重复踩踏一调整杆来提升座位部件以到达一预定高度的过程中,座位部件上的人在该调整杆受压阶段的每一步骤中就会感觉不舒服。
在油缸类座椅中还有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座位部件本身产生不必要的旋转,有碍于将座位部件固定在某一期望的方向。
如果与工业油压缸或车辆千斤顶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相比,在座椅中出现的这类缺点也许会被认为不成什么问题,但在工业领域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工业事故。
发明概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这样构成的油压缸,其允许一物体通过油压被平稳连续地提升,而没有摇摆和不必要的转动,同时当一调整杆进行提升或降低操作时油压的供应保持不间断。
按照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由一端盖部分、一主体部分、和一底座部分组成的油压缸,其中所述端盖部分包括:一止挡状端盖;一固定地形成于所述端盖顶面上矩形支撑部分;一操作孔,形成于所述支撑部分的顶面上;一矩形连结凹槽,被限定在所述操作孔的一侧;一连结片,固定地插入所述连结凹槽中;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部分的各远端部分的连结杆;一调节孔,形成于所述端盖的顶面上;一压孔;互相面对的接合孔;一调节部,形成于被所述调节孔所限定的所述端盖圆周的一侧;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包括:一主体壳体;一压杆,用于插入所述端盖的一压孔中,在其下面安装有一固定环;第一活塞,其上具有多个O形圈和一固定垫圈用于安装在压杆下面和在其下形成有一个O形环;第一油缸,插入有所述第一活塞并在其下部圆周具有一螺纹部分;一弹性件,插入所述第一油缸圆周侧且在其一侧与第一活塞的固定垫圈连结;一具有一开口的止挡;第二油缸,经由所述止挡和螺纹部分而接合;一被插入第二油缸的弹性件;第一活塞座,固定地插入所述第二油缸,用于挤压所述弹性件;一操作杆,在其一侧具有一定长度的切割面用于插入所述端盖的操作孔中,且在其下面具有被多个O形圈限定的第二活塞座;第三油缸,在其上具有一切割部以便所述操作杆的插入;一调节杆,被插入所述端盖的调节孔中,在其中上部具有一连结凹槽,在其中部固定安装有一固定环;一控制杆,被设置在所述调节杆的下面,在其上固定地安装有一固定环,在其下面具有以一定距离相隔的第二调节凹槽和第一调节凹槽;一弹性件,经所述控制杆的固定环和一垫片插入;一接合件,在这里控制杆的下部与一插孔固定地接合;其中,所述底座部分包括:一圆形主体;一水平部分,在所述圆形主体上部突出地形成;第一凹槽部分,与所述第一油缸螺纹式接合;第二凹槽部分,与所述第二油缸螺纹式接合;第三凹槽部分,被接合件固定地插入;第四凹槽部分,安装有所述第三油缸;第一单向阀,在所述第一凹槽部分的侧面突出地形成;第一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凹槽部分与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第二通道,在所述第一凹槽部分与所述第二凹槽部分之间形成;第二单向阀,在所述第二通道内部形成;一油控机构,在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通道介于第二凹槽部分与第三凹槽部分之间;第五通道,在第三凹槽部分与第四凹槽部分之间形成。
依照本发明一种油压缸可包括:一端盖部分,其上突出地形成一加压装置、操作装置和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加压装置用于强制产生油压,所述操作装置与一物体固定地连接并用于提升、止动和降低该物体,所述调节装置用于控制该物体的提升、止动和降低;一主体部分,将主体壳体内部与所述加压装置、操作装置和调节装置连接,所述主体部分具有多个用于实现油压操作的油缸和活塞;一底座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的下部接合,且其中有一油路;一油控部分,用于控制所述基底部分内部的油路中的油流;一操纵装置,位于所述端盖部分的一侧,用于同时控制所述加压装置、操作装置和调节装置。
附图的简要说明
为更为全面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所示为依照现有技术的一提升机构在提升状态时的剖视图,该提升机构与一油压缸和一并行连杆组合一体;
图2所示为依照现有技术的一提升机构在降低状态时的剖视图,该提升机构与一油压缸和一并行连杆组合一体;
图3至1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
图3所示为一油压缸的接合连接好(coupled)时的透视图;
图4a和4b所示为一油压缸的分解透视图;
图5a和5b所示为一油压缸端盖部分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6所示为一基底部分的俯视图;
图7所示为一端盖部分的剖视图;
图8a和8b所示为一接合件的透视图和侧割视图;
图9所示为图6中的基底部分的内部俯视图;
图10所示为一油控机构在安装好的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11所示为一油压缸的组成示意图;
图12a至12c所示为操作油压缸时一操纵杆中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3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一控制部件中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4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一端盖部件的透视图;
图15至图21b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
图15a和15b所示为操作油压缸之前和之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6所示为除一基底部分和一端盖部分之外的油压缸分解透视图;
图17所示为一基底部分内部的俯视图;
图18所示为一油控机构在安装好的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19所示为一油压缸的组成示意图;
图20所示当一操作杆达到第三油缸最上端时,表示油分流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21a和21b所示为当在油压缸中横向操纵一调整杆的同时,一调节杆移动状态的俯视图;
图22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一操作杆结构以两个阶段提升时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23所示为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将一安装好的油压缸装配到一并行连杆上的组成示意图。
发明的详细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3至12c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3和4c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油压缸包括:一用于强制产生油压的压杆32;一端盖部分10,在其上突出地形成一操作杆52和一调节杆58,其中所述操作杆52与物体固定地互连以提升、止动和降低该物体,并且调节杆58控制物体的提升、止动和降低;一主体部分30,其在一主体壳体31的内部与压杆32、操作杆52及调节杆58连接,并且形成多个用于实现油压操作的油缸和活塞;一底座部分80具有一个在主体部分30下部接合的油控部分100,且在其内具有一预定的流路并用于控制流路中的油流。
换句话说,端盖部分10为一止挡状端盖11,其上具有一矩形支撑件12,穿过支撑件12的上面设有一操作孔13,操作杆52通过该操作孔13伸出。操作孔13的一侧具有一矩形连结凹槽14,一连结片15嵌接到其中。铰接杆16固定地安装在支撑件12两远端侧。
端盖11在其上形成有调节孔19、压孔21以及两个相对的连接孔18、22,其中调节杆58经由调节孔19伸出、压杆32经由压孔21伸出,如图5b所示。铰接杆16分别与可旋转的调整杆20嵌接,并通过旋转调整杆20,压杆32和调节杆58分别受控制(受压)。操作杆52上的切割面53与连结片15贴合,从而当提升或降低时防止操作杆52旋转。
具有调节孔19的端盖11在圆周上安装有调节部件17。如图7所示,端盖11侧面上的调节部件17具有一孔(无参考标号),一球体27和一弹簧26经由该孔插入,并与一螺钉25接合,这样调节杆58上的连结凹槽59与所述球体27连结,球体的压力被螺钉25控制。
如图5b所示,在端盖11的底面具有一直径大于操作孔13的活动凹槽23,从而允许第三油缸56插入其中,在端盖11上还具有一直径相对大些的凹槽部分件24,从而允许第二油缸44的端盖42在此定位。
其间,主体部件30具有一主体壳体31,在该主体壳体中具有多个油缸和活塞。首先,插入端盖11的压孔21中的压杆32在其下部圆周安装有一固定环33。此外,压杆32的下面还具有第一活塞34,该第一活塞34的上部圆周依次具有多个O形圈35和一固定垫圈36,下部圆周具有一O形圈37,被第一活塞34插入其中的第一油缸38,该第一油缸38在其下部圆周具有一螺纹部分39,插入第一油缸38外侧的一弹性件41,其一端与第一活塞34的固定垫圈36连结。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压杆32的提升操作来移动第一活塞34,由此产生油压。
盖帽42插入端盖11上的凹槽部分件24中,所述盖帽42上具有一开口43,第二油缸44经由盖帽42和螺纹部分45与所述开口43接合,一弹性件47插入第二气缸44中,一第一活塞座48插入地安装在第二油缸44上以给弹性件47施加压力。第一活塞座48上具有一头部部件49且其圆周上有多个O形圈51。
插入端盖11的操作孔13中的操作杆52在其一侧被预定长度的切割面53限定,并且在其下面具有装备有多个O形圈的第二活塞座54,而在其上设有一具有V形切割部分57的第三油缸56。
插入端盖11的调节孔19中的调节杆58在其上中部有一连结凹槽59,并在其中央有一固定环61。调节杆58的下面为一控制杆62,该控制杆62上固定设置一固定环63并且在其下方有第二调节凹槽64和第一调节凹槽67,它们彼此以一预定距离相隔。控制杆62经由固定环63和垫圈68插入弹性件69中,该控制杆62的下部插入接合件71的插孔72中。
如图12a所示,控制杆62上形成具有水平通孔65的第二调节凹槽64,该水平通孔65又经由控制杆62的中央内部与垂直通孔65a连接。
如图8a和8b所示,椭圆柱状接合件71上具有一个被控制杆62插入的插孔72及切割部分76和77。位于接合件71两侧的切割部分77在其上有入口73和出口73b,在该入口和出口周围分别形成有O形圈74。
此外,接合件71一侧的切割部分76上有一用作油槽的切开部分75。
底座部分80包括一油缸主体81、一在主体81上突出形成的水平部分82、一位于主体81和水平部分82之间的O形圈83以及一插入主体81侧面的油控机构100,如图4b、6和9所示。
水平部82上具有用于旋入第一油缸38的第一凹槽部分84、用于旋入第二油缸44的第二凹槽部分88、用于固定插入接合件71的第三凹槽部分91以及装有第三油缸56的第四凹槽部分93。
水平部分82包括第一单向阀86、接合孔87和92,第一单向阀86在第一凹槽部分84的一侧面伸出,彼此相对设置的接合孔用于旋入接合杆78和79。
具有一出口85的第一凹槽部分84经由第一通道84a与第一单向阀86连接。第一单向阀86上设有入口孔86a。第一凹槽部分84与第二凹槽部分88之间形成的第二通道84b中设有第二单向阀95。第二凹槽部分88上具有入口/出口89,第三通道89a形成于第二凹槽部分88与第三凹槽部分91之间,在第三通道89a与第四通道91a之间设有油控机构100。第三凹槽部分91和第四凹槽部分93之间形成第五通道91b,第四凹槽部分93具有一出口孔94。
用于从第三通道89a至第四通道91a控制油流的油控机构100设有一直径大于第三通道89a的通道部分101,如图10所示,在油控机构100的一远端部分具有一开口107,其中具有出口106的管件102插入通道部分101中进行螺纹接合。
旋入管件102中的销钉杆111在其一远端部分具有一调节尖顶112,并在其后部具有一手柄115。自第三通道89a流入的油经由调节尖顶112被手柄115控制,这样油就经由出口106排入第四通道91a中。
此外,管件102与主体81之间、以及销钉杆111与管件102之间设置有多个O形圈103、104和114,用于密封通道部分。
现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描述这种结构的油压缸的操作。
图11所示为一油压缸的示意结构图,其中(A)部分说明了压杆32、第一活塞34和第一油缸38。当压杆32被压时,第一活塞34下降以关闭第一单向阀86同时打开第二单向阀95,由此油仅通过第二通道84b流通。当第一活塞34上升时,第一单向阀打开以允许被注入主体壳体31内部的油流入,同时第二单向阀95关闭以防止第二通道84b中的油向后流。
(B)部分说明了第二油缸44和第一活塞座48的结构。第一活塞座48经由第二通道84b流入的油被抬起,由此,油流入第二油缸44中,同时,经由第三通道89a、油控机构100和第四通道91a流入(C)部分,所述(C)部分被接合件71和控制杆62限定。
当第一活塞座48响应(A)部分第一活塞34的压力而上升时,(B)部分挤压第二油缸44内的弹性件47,当释放第一活塞34时,第一活塞座48响应弹性件47的回弹力而下降。
结果,在第一活塞34的挤压和释放过程中,第二油缸44的第一活塞座48将油传送给第三通道89a,由此在提升物体时操作平稳。
油控机构100用于控制自第三通道89a流至第四通道91a的油(压力),在此,控制油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原因在于,第二油缸44中由第一活塞座48所积累的能量随着从第三通道89a流入第四通道91a中的油量的不同而变化,这样当调节油控机构100以允许油较小量地流动时,大部分油经由第二通道84b流入第二油缸44中,当调节油控机构100以允许油较大量地流动时,大部分油经由第二通道84b流入第三通道89a和第四通道91a。
此外,如图10所示,油控机构100的控制是通过操纵手柄115来实现的,从而调节销钉杆111的调节尖顶112与管件102的开口107之间的间隙。
(C)部分执行这些操作,例如,根据三个阶段中由调节杆58和接合件71对控制杆62的操纵,来提升、止动和降低(D)部分的操作杆52。通过这些操作,从第三通道91a流至第四通道91b的油的油路被控制。
(D)部分包括操作杆52和第三油缸56,该(D)部分用于执行这些操作,例如,根据对流入第四通道91b的油的控制,来提升、止动和降低与一物体连接的操作杆52。
现在,将参照图12a、12b和12c描述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这样构造的油压缸的操作。
首先,当提升操作杆52时,压杆32重复进行施加和释放压力操作。这时,与调节杆58相连的控制杆62位于初始位置,这样第一调节凹槽67就位于图12a所示的接合件71的入口73和出口73b处。
结果,第一油缸38内的油通过第一凹槽部分84的出口85、第二单向阀95、第二通道84b、第二凹槽部分88的入口/出口89流入第二油缸44内,同时,当第一活塞34响应压杆施加的压力而降低时,油通过第三通道89a、油控机构100、第四通道91a、接合件71的入口73、控制杆62的第一调节凹槽67、第五通道91b、第四凹槽部分93的出口94以及第三油缸56流动,从而提升第三油缸56的操作杆52。
此外,当释放压杆32以提升第一活塞34时,注入主体壳体31的油经由第一单向阀86和第一通道84a流入第一油缸38内,同时第二油缸44的第一活塞座48通过弹性件47的回弹力受压,由此第二油缸44中的油流经第二凹槽88的入口/出口89、第三通道89a、油控机构100、第四通道91a、接合件71的入口73、控制杆62的第一调节凹槽67、第五通道91b、第四凹槽部分93的出口94和第三油缸,由此提升第三油缸56的操作杆52。结果,在压杆32的上升和降低的过程中,操作杆52被提升。
接下来,为了止动操作杆52轻压调节杆58。这时,调节杆58的连结凹槽59与图7所示的调节部件17的球体27连结,由此控制杆62在图12b所示的位置定位。此时,由于控制杆62将入口73和出口73b关闭,油停止流动。结果,在当前油被切断的状态下,第三油缸56的操作杆52被止动。
如果在当前的状态下再轻压和释放调节杆58,调节杆58通过弹性件69的回弹力被向上回弹,也即,连结凹槽59经过球体27,处于图12a所示的初始位置状态,以允许操作杆52进行提升操作。
其间,当操作杆52将下降时,将调节杆58完全压下从而使控制杆62定位于图12c所示的位置。
这时,来自第四通道的油经由控制杆62的第二凹槽64、水平通孔65、贯穿垂直通孔65a的接合件71的切开部分75以及切割部分76而流入主体壳体31内,同时,填入第三油缸56的油经由第五通道91b逆流。同样,油经由控制杆62的第二调节凹槽64、水平通孔65、垂直通孔65a、接合件71的切开部分75以及切割部分76流入主体壳体31内以降低操作杆52。
接下来,参照图13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作为参考,相同的参考标号指整个附图中相似或相同的元件或部件,对此将不作多余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控制杆62A采用不同的结构构造。
换句话说,这样限定控制杆62A,使第一调节凹槽67A位于第二调节凹槽64的正下方,从而可在每个阶段以不同的方式控制操作杆52,像初始阶段的“止动”、下一阶段的“上升”以及在此之后下一阶段的“下降”。操作和效果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下面,将参照图14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同在第二实施例中一样,相同的参考标号指相似或相同的元件或部件,其说明将省略。
图14示出了不同结构的销15a和通过在支撑件12侧面钻孔而成的销孔15b。换句话说,支撑件12可不必像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具有连结孔14和连结片15。而是,销15a可插入销孔15b中以允许操作孔13紧靠在垂直穿入的操作杆52的切割面53上。操作和效果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接下来,将参照图15a至21b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如先前的实施例一样,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用于表示相似的或相等的部件或部分,以便简化图解和说明。
如图15a至16所示,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油压缸包括:一端盖部分150,在该端盖部分上突出形成一用于强制产生油压的加压装置120,与物体固定相连并用于提升、止动和降低该物体的操作装置130,用于控制该物体提升、止动和降低的调节装置140;一主体部分160,将主体壳体161内部与加压装置120、操作装置130及调节装置140相连,并具有多个用于实现油压操作的油缸和活塞;一底座部分180,与主体部件160的下面接合,并在其内具有一预定的油路;一油控机构170,用于控制底座部分180内形成的油路中的油流;操纵装置190,位于端盖部分150的一侧,用于同时控制加压装置、操作装置130和调节装置140。
换句话说,端盖部分150包括一止挡状端盖151,该端盖的中央顶面上具有一长孔152,该长孔152与在其一侧形成的直径大于该长孔152的操作孔153互连,从而可使操作装置130的操作杆131由此伸出。相对于端盖151的顶面,在距离长孔152预定间隔的位置制出一调节孔154用于垂直接纳调节装置140的调节杆141。在端盖151圆周的一侧具有一水平孔155,从而使操纵装置190的挤压销191横穿长孔152以与调节孔154嵌接。
此外,在与长孔52内部的另一远端成一预定距离的位置上制出一宽度大于长孔152的压孔156,这样加压装置120的压杆121可插入其中。在端盖151上形成的销孔157用于与水平孔155连接。在端盖151上还有多个接合孔158,这样可使多个接合杆78和79从其间垂直穿过。
同时,主体部分160具有主体壳体161,在该壳体中又设有加压装置120。加压装置120还包括:第一活塞126,其在加压装置120的压杆121下部圆周上设有一固定环122,该加压装置120被插入端盖151的压孔156中,在第一活塞126的较低部分具有多个O形圈123和一固定垫圈124,且在其最低圆周部分具有一O形圈125;插有第一活塞126且具有螺纹面127a的第一油缸127;一弹性件128,其插入第一油缸127的周向并在其一侧与第一活塞126的垫圈124连结。因此,在上述结构中,垂直操作压杆121使活塞126移动以产生油压。
端盖151在下面的一凹槽部分处(未示出)具有第二油缸201、上部和下部的弹性件202和203以及第一活塞座205。第二油缸201在其中央顶面有一开口200a,通过该开口可插入一工具例如螺丝刀,从而易于旋转止挡200,并形成有一螺纹面201a,圆周方向具有螺纹面200b的止挡200可插入螺纹面201a中,形成的螺纹面201a从内部圆周上端至一预定深度,以与止挡200的螺纹面接合,从而引导止挡200上升和下降,且在该第二油缸最低端的圆周上具有螺纹面201b。
上部和下部的弹性件202和203分别插入第二油缸201内的上部和下部,以施加各自不同的弹力并相关于止挡200的高度同时施加弹力。第一活塞座205周向设有O形圈204,使其由第二油缸201的下侧气密地插入并将压力作用于上部和下部的弹性件202和203上。
这时,为提高上部弹性件202的弹力使其大于下部弹性件203的弹力,上部弹性件202用粗直径的钢丝或较长自由长度的线圈制成。特别是,上部弹性件202被构造成与下部弹性件203连通,并以足够强的弹力来承受男士的重量,同时弹力较弱的下部弹性件203来承受女士的重量。
其间,插入端盖151的操作孔153中的操作装置130的操作杆131与其下部圆周的第二活塞座133制成一体,该第二活塞座133具有至少不止一个的O形圈132,操作杆131的下面与第三油缸134接合,为了使第二活塞座133经由O形圈132气密地插入并由油压提升和降低,在该第三油缸134的上部周向侧面具有一分流孔134a。
操作杆131的上端具有一锥形面131a,以便物体易于插入,接合销135插入该锥形面131a的周向表面形成的一销孔131b中,这样操作杆131与物体之间的接合不能被拆分。
如图20所示,第二活塞座133的中部周向高度处有一O形圈凹槽部分133a,以便O形圈132易于插入其中。O形圈132的下面具有多个分流孔133b,以使O形圈凹槽部分133a与油路垂直连接。
当操作杆131上升至最高端达到第三油缸134的界限时,O形圈凹槽部分133a与132之间形成间隙,所述O形圈被第三油缸134中的油压压缩。同时,O形圈凹槽部分133a将第二活塞座133的分流孔133b与第三油缸134的分流孔134a连接,从而防止第三油缸134中的油压作用到操作杆131上。
插入端盖151调节孔154中的调节装置140的调节杆141包括:一控制杆142,在其上具有一楔形接触面141a且在其下具有螺纹面141b,在其中央下端具有与螺纹面141b接合的螺纹面142a,在其上部圆周上具有一六边形凸缘面142b,在其下部中央圆周上具有一尖顶楔形面142c;一弹性件143,经由控制杆142的下远端插到圆周面上以在凸缘面142b处连结;一接合件144,在其内具有一阶梯面(无参考标号),这样控制杆142相对于接合在其上的底座部分180由弹性件143插入,从而向上弹性支撑在底座部分180上,在接合件144下部圆周具有一分流孔144b,该分流孔144b在螺纹面144a上部某高度处;一球体145,为了面向接合件144的下部,该球体145插入位于底座部分180主体181内的第四通道182d与第五通道182e之间;位于球体145下面的一弹性件146,用于向上弹性支撑球体145。
这时,球体145被操作杆142的楔形面142c压低,并排出第四通道182d和第五通道182e的油,所述控制杆142与下降的调节杆141相通。
此外,如图17所示,底座部分180由圆形主体181、圆形主体181上面突出形成的水平部分189、圆形主体181与水平部189之间设置的O形圈188以及油控机构170组成。
水平部分189包括:被旋入第一油缸127的第一凹槽部分183a、被旋入第二油缸201的第二凹槽部分183b、插入接合件144的第三凹槽部分183c和装有第三油缸134的第四凹槽部分183d。
此外,水平部分189还包括在第一凹槽部分183a一侧面伸出的第一单向阀184a、对称形成的多个接合孔186和187,这些接合孔用于与接合杆78和79螺纹接合。
具有一出油口185a的第一凹槽部分183a经由第一通道182a与第一单向阀184a连接。第一单向阀184a具有一入油口185b,第一凹槽部分183a与第二凹槽部分183b之间的第二通道182b具有第二单向阀184b。
第二凹槽部分183b具有一入油口/出油口185c,油控机构170位于第三通道182c与第四通道182d之间,该第三通道182c形成于第二凹槽部分183b与第三凹槽183c之间。第三通道部分183c与第四凹槽部分183d之间具有第五通道182e。第四凹槽部分183d设有一出油口185d。
其间,油控机构170用于控制从底座部分180的第三通道182c流向第四通道182d的油。如图18所示,油控机构170具有一直径大于第三通道182c的贯通部171,并具有紧靠该贯通部171和第三通道182c的斜面172。在油控机构170的一远端部分还具有一开口173a,在管件173的圆周侧边具有一出油口173b,管件173从距离开口173a一预定区域插入地旋入贯通件171中。
销钉杆174旋入管件173中,在该销钉杆174一远端部分具有一容纳凹槽174a,在其后部具有一工具插槽174b。销钉杆174的容纳凹槽174a经由弹性件175而容纳一球体176,同时,所制的球体176可容纳于斜面172中。
当采用工具插槽174b将销钉杆174旋转至正向时,在管件173中通过销钉杆174的调节运动而调节弹性件175的强度从而调节球体176的压力,在所述工具插槽174b中插入一工具例如螺丝刀或扳手等,球体176则调节从第三通道182c流向第四通道182d的油压。
此外,为防止油渗漏,管件173与底座部分180一侧的主体181之间的组装间隙中、以及销钉杆174与管件173之间的组装间隙中安装有多个O形圈177和178。
操纵装置190包括:一压杆191,在该压杆191的末端具有一楔形接触面191a使其经由端盖151的水平孔155可插入调节孔154中,从而以直角面向调节杆141的接触面141a,该调节杆141被插入调节孔154中;一旋转杆192,其被旋转地插入水平孔155中并在其内部水平支撑压杆191;一凸起部194,其在偏心位置具有一加压突出部194a,该加压突出部194a被插入长孔152中并经由键193与旋转杆192的周向末端旋转地接合,从而施加或释放来自压杆121的压力,该压杆121被插入端盖151的压孔156中;一接合销195,其经由端盖151的销孔157插入并与插入水平孔155中的旋转杆192上的环形凹槽192a表面接合,该拼命销195旋转该旋转杆192并保持其水平运动;一摩擦构件196,相对于端盖151的长孔152在操作杆131与凸起部194之间插入,用于施加或释放表面摩擦力,以免操作杆131随着凸起部194偏心角的旋转而旋转;一调整杆198,其被插入切割凹槽192b中并经插入销孔192c中的铰销197与旋转杆接合,所述切割凹槽192b在旋转杆192的外端形成,形成于旋转杆192偏心外侧的所述销孔192c响应垂直往复运动将旋转杆192旋转至正向或反向,或响应水平转动推进压杆191;一弹性件199,其相对于旋转杆192和调整杆198距铰销197一预定距离,从而释放调整杆198和压杆191的推力以使调整杆198返回到原始位置。
未作说明的参考标号162在附图中是一过滤器,它位于主体壳体161的第一单向阀184a的入油口185b处,另一参考标号180a为与底座部分180接合的座椅的支脚部分。
现在,将描述这样构造的油压缸的操作和效果。
首先,如图15a和15b所示,当调整杆198垂直往复运动时,与调整杆198相配合并同时与铰销197接合的旋转杆192被旋转,从而旋转经由键193与旋转杆192一端接合的凸起部194。当凸起部194被旋转时,与凸起部194一侧一体形成的加压突出部194a向下旋转,从而挤压位于其下面的压杆121,继而挤压与压杆121下方接合的第一活塞126。压杆121会被加压突出部194a挤压,但当提升第一活塞126时,该压杆121通过弹性件128的弹力被提升至初始状态,由此反向旋转加压突出部194a从而旋转凸起部194。其后,与凸起部194顺序接合的旋转杆192以及调整杆198被提升至初始状态。
压杆121随着调整杆198的提升和降低操作重复进行提升或降低操作,从而允许主体壳体161中的油经由第一单向阀184a流入底座部分180的第一通道182a内。
此时,当向上拉调整杆198时,与调整杆198连接的旋转杆192同向同时旋转,从而使凸起部194同时旋转。当凸起部194向上旋转时,凸起部194的加压突出部194a的一远端部分经由端盖151的长孔152挤压位于凸起部194与操作杆131之间的摩擦构件196,这样使得摩擦构件196紧靠在操作杆131的外表面上,从而防止操作杆131旋转。
其间,如图21b所示,当横向猛拉调整杆198时,调整杆198的对立末端部分围绕着用于铰接调整杆198与旋转杆192的铰销197向内移动,从而推动被插入旋转杆192中的压杆191。当压杆191移动时,在接触面191a的末端挤压位于调节杆141上端侧的接触面141a,从而压低调节杆141,所述调节杆141垂直插入端盖151的调节孔154中。
此外,如图21a所示,当释放调整杆198时,调整杆198通过弹性件199的弹力围绕着铰销197返回至原始状态,该弹性件199相对于调整杆198和旋转杆192的末端位于与铰销197对立的位置。压杆191被控制杆142推至初始状态,该控制杆142在接合件144中通过弹性件143的弹力并同时通过调节杆141的提升操作而被提升。
接下来,将描述有关这样描述的油压缸的内部接合结构的操作。
图19为油压缸的组装示意结构图。(A)部分由压杆121、第一活塞126、第一油缸127和弹性件128组成。在图19中,当推压杆121时,第一活塞126下降从而将第一单向阀184a关闭并同时将第二单向阀184b打开,由此油仅通过第二通道182b流动。当第一活塞126上升时,将第一单向阀184a打开从而允许注入主体壳体161内的油流入,同时第二单向阀184b关闭,从而防止第二通道182b中的油向后流动。
(B)部分包括止挡200、第二油缸201、上部和下部的弹性件202和203以及第一活塞座205。在(B)部分中,第一活塞座205通过由第二通道182b注入的油被提升,由此油流入第二油缸201中,同时,经由第三通道182c、油控机构170和第四通道182d流入第五通道182e中。
在该位置上,(B)部分挤压这样安装的上部和下部的弹性件202和203,即,当挤压(A)部分的第一活塞126以提升第一活塞座205时,弹性件紧靠第二油缸201内分成两段的所述上部和下部部分。当释放第一活塞126时,第一活塞座205被上部和下部弹性件的弹力压低。
这时,当旋入第二油缸201内的止挡200向上调节时,上部和下部的弹性件202和203可用较小的弹力调节止挡200,但当向下调节止挡200时,上部和下部的弹性件要用较强的弹力调节止挡200。
这是因为,与下部的弹性件203相比,上部的弹性件202是用直径较大的钢丝或较长自由长度的线圈制成的。例如,当体重重的男士坐下时,相对于对第一活塞座205进行油压操作,上部的弹性件202和下部的弹性件203同时被挤压,而当体重轻的女士坐下时,由于对第一活塞座205进行的油压操作比体重重的男士坐下时的要弱些,仅仅下部的弹性件203被挤压。
换句话说,与第一活塞座205的提升操作相联系的上部和下部弹性件202和203分别承受不同的压力变化,从而能够更平稳地调节油的流动。结果,当第一活塞126被加压时,即使当其被释放时,第二油缸201的第一活塞座205也可使油流向第三通道182c,从而可平稳地处理提升物。
油孔机构170调节从第三通道182c流向第四通道182d的油(油压),其中在第四通道中油流的调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第二油缸201中由第一活塞座205所积累的能量随着从第三通道182c流向第四通道182d的油量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当控制油控机构170以允许较少量的油流动时,大部分油通过第二通道182b流入了第二油缸201中,或者,当控制油控机构170以允许较多量的油流动时,大部分油通过第二通道182b流入了第三通道182c和第四通道182d中。
此外,如图18所示,油控机构170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调节,即,当采用一工具例如螺丝刀等旋转销钉杆174时,安装在销钉杆174一远端部分的球体176经由弹性件175调节与斜面172接触的压力,从而控制油流,该油流推动第三通道182c的球体176并经由贯通部171流入第四通道182d中。
(C)部分包括调节杆141、控制杆142、弹性件143、接合件144、球体145以及弹性件146。
在(C)部分中,当挤压调节杆141以降低控制杆142时,球体145下降以允许流入第四通道182d和第五通道185e中的油压经接合件144的分流孔144b排出,当调节杆141没有受到挤压时,控制杆142通过弹性件146的弹力被提升,同时球体145被弹性件146的弹力所操作,这样通过第四通道182d油直接流入第五通道182e中。
(D)部分包括操作杆131、第二活塞座133和第三油缸134,其中与物体相连的操作杆131通过控制流向第四通道182d的油而被提升、降低和止动。
这时,如图20所示,当在第三油缸134内将操作杆131提升至最高端以到达不能再移动的位置时,第三油缸134中的油从第二活塞座133的分流孔133b排至与第三油缸134的分流孔134a相连的通道中,从而没有压力作用于操作杆131并且避免该操作杆131从此处分离。
现在,将参照图22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作为参考,该图中相似或相等的部件或部分采用与第一和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标号。
依照本发明在如图22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中,通过第四油缸135和第五油缸138在两个阶段中提升或降低操作杆131。
换句话说,插入端盖151操作孔153中的操作杆131的外部末端与至少设有不止一个的O形圈132的第二活塞座133一体形成。操作杆131的下面为第四油缸135,该第四油缸135与第三活塞座137装配成一体,该第三活塞座137的下部圆周具有一O形圈136,用于将第二活塞座133经由O形圈132气密地插入从而通过油压提升或降低。操作杆131进一步与其下面的第五油缸138接合,该第五油缸138与底座部分180顶面上形成的第四凹槽183d插入地接合,这样第三活塞座137经由O形圈136可气密地插入,从而通过油压提升或降低。
当油在第五油缸138下面流动而这样构造的操作杆131在初始状态下被降低时,油同时施加压力于第二活塞座133并同时施加于设置在第四油缸135下面的第三活塞座137底面,所述第二活塞座133位于第五油缸138下面的操作杆131的下方,由此将第四油缸135提升至第一阶段的水平面。当将第四油缸135移至第五油缸138的顶端以到达不能再移动的地方时,剩余的油推动操作杆131的第二活塞座133的底部,从而将操作杆131提升至第二阶段的水平面。
结果,当将油压施加于操作杆131或将其释放时,通过第四油缸135和第五油缸138以两个步骤提升或降低操作杆131。
现在,参照图23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再次要说明的是,相似或相等的部件或部分采用与第一和第四实施例相同的标号,不对之作出多余说明。
如图23所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是一用于提升或降低物体的油压缸与一并行连杆的组合结构。换句话说,例如,图19所示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主体壳体161和(A)、(B)、(C)结构直立或平放于底座部分(无参考标号)的一侧,而(D)部分的结构可用已知技术的并行连杆装置210来连通地进行操作。
此外,应该清楚的是,(D)部分的结构下面的油压通道与(C)部分的结构下面的油压通道相连接,主体壳体161一侧的油压通道与(D)部分的结构上部的油压通道相连接,由此使油压能够分流。
从上述文字可清楚地看到,依照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六实施例,上文描述的可应用于工业或车辆千斤顶或座椅的优点在于:可以没有摇摆或震动地平稳提升一物体,并可避免不必要的旋转,由此消除了座椅中的不舒服感,并提高了工业设备的精确度。

Claims (19)

1.一种油压缸,它包括一端盖部分、一主体部分、和一底座部分,
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部分包括:一止挡状端盖;一固定地形成于所述端盖的顶面上的矩形支撑部分;一形成于所述支撑部分的顶面上的操作孔;一被限定在所述操作孔的一侧的矩形连结凹槽;一固定地插入所述连结凹槽中的连结片;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支撑部分的每个远端部分上的铰接杆;一,形成于所述端盖的顶面上的调节孔;一压孔;互相面对的接合孔;一形成于限定有调节孔的所述端盖周向侧的调节部;
其中,所述主体部分包括:一主体壳体;一压杆,在其下面安装有一个固定环,用于插入所述端盖的一压孔中;第一活塞,其上具有多个O形圈和一固定垫圈,以安装在压杆下,并在其下具有一个O形圈;第一油缸,插入有所述第一活塞并在其下部圆周具有一螺纹部分;一弹性件,插入所述第一油缸的圆周侧且在其一侧与第一活塞的固定垫圈连结;一具有一开口的止挡;第二油缸,经由所述止挡和螺纹部分而接合;一被插入第二油缸的弹性件;第一活塞座,固定地插入所述第二油缸,用于挤压所述弹性件;一操作杆,在其一侧具有一定长度的切割面用于插入所述端盖的操作孔中,且在其下面具有被多个O形圈限定的第二活塞座;第三油缸,在其上具有一切割部分以便插入所述操作杆;一调节杆,在其中上部具有一连结凹槽以插入所述端盖的调节孔中,且在其中部固定安装有一固定环;一控制杆,在其上固定地安装有一固定环,以安装在调节杆的下面,且在其下面具有以一定距离隔开的第二调节凹槽和第一调节凹槽;一弹性件,经由所述控制杆的固定环和一垫圈插入;以及一接合件,其中控制杆的下部与一插孔固定地接合;
其中,所述底座部分包括:一圆形主体;一水平部分,突出地形成在所述圆形主体的上部;第一凹槽部分,与所述第一油缸螺纹接合;第二凹槽部分,与所述第二油缸螺纹接合;第三凹槽部分,被接合件固定地插入;第四凹槽部分,安装有所述第三油缸;第一单向阀,突出地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部分的侧面;第一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部分与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第二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部分与所述第二凹槽部分之间;第二单向阀,形成在所述第二通道内部;一油控机构,形成在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之间,所述第三通道介于第二凹槽部分与第三凹槽部分之间;以及第五通道,形成在第三凹槽部分与第四凹槽部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在其一远端部分与一调整杆接合,用于控制所述压杆和调节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部分的调节部在所述端盖的一侧面具有一孔,一球体和一弹簧插入该孔中并经由一螺钉与其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部分的支撑部分还具有一穿过一侧面形成的销孔,一销钉固定地插入该销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在其一底面具有一直径大于所述操作孔的活动凹槽,并具有一用于插入所述第二油缸的止挡的凹槽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上的第一活塞座在其上具有一压头部件,并且在其圆周上具有多个O形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的第二调节凹槽具有一水平通孔,该水平通孔向下与穿过所述控制杆中央内部的一垂直通孔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件包括:椭圆柱状接合件,该椭圆柱状接合件包括:切割部分,在三个侧面成形为一椭圆形柱体;一入口和一出口,分别形成于所述切割部分的两侧边;分别形成在所述入口和出口的外圆周上的O形圈;以及形成在所述切割部分的下面的用作油槽的一切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一控制杆在第二调节凹槽的正下方具有第一调节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孔机构包括:一通道部分,其直径大于第三通道的直径;一管件,插入通道部分以与其螺纹接合,且在其一远端部分具有一开口以被多个O形圈气密地密封,并在其一侧具有一出口;一销钉杆,在其一远端部分具有一调节尖顶以控制从第三通道经由出口流向第四通道的油,从而插入管件中进行螺纹接合并被多个O形圈气密地密封,且其后部具有一手柄。
11.一种油压缸,它包括:一端盖部分,其上突出地形成一加压装置、操作装置和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加压装置用于强制产生油压,所述操作装置与一物体固定地连接以用于提升、止动和降低该物体,所述调节装置用于控制该物体的提升、止动和降低;一主体部分,使主体壳体内部与所述加压装置、操作装置和调节装置连接,并具有多个用于实现油压操作的油缸和活塞;一底座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的下部接合,且在其内具有一油路;一油控部分,用于控制所述底座部分内部的油路中的油流;以及操纵装置,位于所述端盖部分的一侧,用于同时控制所述加压装置、操作装置和调节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部分包括;一长孔,位于止挡状端盖上部的中央;一操作孔,与所述长孔的一侧互连,且直径大于所述长孔的直径,以致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杆可从此处伸出;一调节孔,处于相对于所述端盖的顶面与所述长孔相隔一预定距离的位置,以垂直容纳所述调节装置的调节杆;一水平孔,位于所述端盖圆周的一侧,这样所述操纵装置的挤压销横穿所述长孔与所述调节孔插接;一压孔,宽度大于所述长孔的宽度,并相对于所述长孔的内部与另一远端隔开一预定距离,这样所述加压装置的压杆可被插入其中;一销孔,位于所述端盖上,用于与所述水平孔连接;多个接合孔,形成在所述端盖的顶部,这样就可使多个接合杆垂直穿过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部分还包括一个第二油缸、上部和下部的弹性件以及第一活塞座,其中,所述第二油缸的中央顶面有一开口,经所述开口可插入一工具例如螺丝刀以容易旋转一止挡,该第二油缸还具有一螺纹面,周向具有螺纹面的所述止挡可被插入其中,从所述第二油缸内圆周上端至一预定深度所形成的一螺纹面用于与所述止挡的螺纹面接合从而引导止挡上升或下降,且在该第二油缸最低端的圆周上也具有螺纹面;所述上部和下部的弹性件被分别插入所第二油缸内部的上部和下部,从而施加各自不同的弹力并相关于所述止挡的高度同时施加弹力;所述第一活塞座沿周向具有一O形圈,从而由所述第二油缸的下侧气密地插入,并将压力施加给所述上部和下部的弹性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的弹性性具有比所述下部的弹性件更大的弹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一操作杆,在其上端被插入所述端盖的操作孔中,并在其下部周向上与具有至少一个以上O形圈的第二活塞座一体形成;第三油缸,在其上部圆周侧具有一分流孔,并在其下部与所述底座部分的第四凹槽插入地嵌接,以便使所述第二活塞座经由O形圈气密地插入并通过油压提升和降低,其中,所述第二活塞座在其中部圆周某高度具有一个使O形圈容易地插入其中的O形圈凹槽部分,并具有多个分流孔,用于使所述O形圈凹槽部分与一油路垂直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一操作杆,在其上端被插入所述端盖部分的操作孔中,并在其外部末端与具有至少一个以上O形圈的所述第二活塞座一体形成;第四油缸,与在其下部圆周具有一个第二活塞座的O形圈的第三活塞座装配成一体,用于使所述第二活塞座经由O形圈气密地插入并被油压提升或降低;第五油缸,其下部与所述底座部分的第四凹槽部分插接,这样所述第三活塞座可经由O形圈气密地插入从而通过油压被提升或降低。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调节杆,在其上端被插入端盖部分的调节孔中,并在其顶面具有一个接触面,且其还具有一螺纹面;一控制杆,在其中央顶面具有用于与所述螺纹面接合的一螺纹面,在其上部圆周具有一六边形凸缘面且在其中央下端还具有一尖点楔形面;一弹性件,经由所述控制杆的下远端插入一外圆周从而与上述凸缘面连结;一接合件,在其内具有一阶梯面,这样所述控制杆相对于接合在其上的底座部分经由所述弹性件插入,从而向上弹性支撑在底座部分上,并在其下部圆周具有一分流孔,该分流孔在螺纹面上部某高度处;一插入于第四通道与第五通道之间的球体以面向接合件的下部,该第五通道形成于所述底座部分的一主体内部;一弹性件,位于所述球体的下面,用于向上弹性支撑该球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控机构包括:一个位于所述底座部分的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之间的贯通部;一斜面,用于连接所述贯通部与所述第三通道之间的一边界部分;一管件,在其远端具有一开口,用于与所述贯通部螺纹接合并通过多个O形圈气密地密封,并且在其周向一侧还具有一出口,该出口与所述开口相隔一预定距离;一销钉杆,在其一远端部分具有一接收凹槽,用于与其螺纹接合并通过多个O形圈气密地密封,且在其后端还具有一工具插槽;以及一球体,经由一弹性件被所述销钉杆的所述连通凹槽容纳,并同时被所述斜面所容纳。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装置包括:一压杆,在其末端具有楔形接触面,使其经由所述端盖的水平孔插入所述调节杆中,从而与被插入所述调节孔的所述调节杆接触面以直角面对;一旋转杆,旋转地插入所述水平孔中并水平支撑其内的所述压杆;一凸出部,在其偏心位置具有一加压突出部,该加压突出部插入一长孔中并经由一键与所述旋转杆的周向末端旋转地接合,从而施加或释放来自所述压杆的压力,该压杆被插入所述端盖的压孔中;一接合销,由所述端盖的销孔插入并与插入所述水平孔中的所述旋转杆上的环形凹槽表面接合,该接合销旋转所述旋转杆并保持其水平运动;一摩擦构件,相对于所述端盖的长孔位于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凸起部之间,用于施加或释放表面摩擦力,以免所述操作杆随着所述凸起部偏心角的旋转而旋转;一调整杆,插入一切割凹槽中并经由被插入销孔中的铰销与所述旋转杆接合,所述切割凹槽在所述旋转杆的外端形成,所述销孔形成于所述旋转杆偏心外侧,响应于垂直往复运动将所述旋转杆旋转至正向或反向,或响应于水平转动将所述压杆推进;以及一弹性件,相对于所述旋转杆和调整杆与所述铰销相距一预定距离,从而释放所述调整杆和压杆的推力并使该调整杆返回到原始位置。
CNB031454569A 2002-05-17 2003-05-16 油压缸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442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0015055/2002 2002-05-17
KR2020020015055U KR200288461Y1 (ko) 2002-05-17 2002-05-17 유압 실린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8570A true CN1468570A (zh) 2004-01-21
CN1254429C CN1254429C (zh) 2006-05-03

Family

ID=36748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4545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4429C (zh) 2002-05-17 2003-05-16 油压缸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993905B2 (zh)
JP (1) JP3779284B2 (zh)
KR (1) KR200288461Y1 (zh)
CN (1) CN1254429C (zh)
DE (1) DE10322222B4 (zh)
GB (1) GB23906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9093A (zh) * 2019-12-19 2020-04-24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车载油缸回转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73764B2 (ja) * 2005-03-31 2010-06-02 タカラベルモント株式会社 椅子昇降用油圧装置
WO2007011142A1 (en) * 2005-07-15 2007-01-25 Young-Hwan Yoon The flow control mechanism and stopper mechanism of hydraulic device
KR100777611B1 (ko) 2005-07-15 2007-11-21 윤영환 유량조절기구
EP3135946B1 (en) * 2015-08-24 2022-01-05 Nabtesco Corporation Caliper device and disc brak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D793786S1 (en) * 2016-01-22 2017-08-08 Ascion, Llc Leg assembly for support frame
USD800193S1 (en) 2016-03-19 2017-10-17 Mark F. Pelini Hydraulic cylinder with base tab
CN112249954B (zh) * 2020-10-16 2021-12-17 周建威 一种稳定性高且方便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用剪式千斤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641A (en) * 1896-01-22 1900-03-06 Gideon Sibley Dental chair.
US1964003A (en) * 1930-09-24 1934-06-26 Gerald S Carrick Hydraulic jack
US1999848A (en) * 1932-11-11 1935-04-30 Max Wocher & Son Company Hydraulic lift
US3146592A (en) * 1959-05-20 1964-09-01 F & F Koenigkramer Company Hydraulic lift with rotation lock for beauty chair
US3230712A (en) * 1963-03-21 1966-01-25 Emil J Paidar Company Manual hydraulic jack
FR1503659A (fr) * 1965-10-01 1967-12-01 Schwarzkopf Fa Hans Fauteuil de service avec siège montant et descendant
DE2164943C3 (de) * 1971-12-28 1981-03-19 Fritz Bauer + Söhne oHG, 8503 Altdorf Hydraulisch blockierbare Hubvorrichtung
US4384700A (en) * 1980-10-10 1983-05-24 Deere & Company Velocity sensitive seat damper system
JP2000014475A (ja) * 1998-07-02 2000-01-18 Ohiro Seisakusho:Kk 理美容椅子
JP3072541U (ja) * 2000-04-17 2000-10-20 株式会社大廣製作所 理美容椅子の脚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9093A (zh) * 2019-12-19 2020-04-24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车载油缸回转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88461Y1 (ko) 2002-09-10
US20030213665A1 (en) 2003-11-20
JP3779284B2 (ja) 2006-05-24
GB2390644A (en) 2004-01-14
US6993905B2 (en) 2006-02-07
DE10322222B4 (de) 2007-04-19
GB2390644B (en) 2005-07-13
DE10322222A1 (de) 2003-12-04
JP2004003654A (ja) 2004-01-08
CN1254429C (zh) 2006-05-03
GB0310987D0 (en) 2003-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4429C (zh) 油压缸
CN1483639A (zh) 容器
CN1070274C (zh) 真空阀控制装置和真空阀
CN1201105C (zh) 夹紧阀
DE60023172T2 (de) Zusammenbau eines verdichters
CN1846568A (zh) 特别适用于办公椅的扶手
DE60302000T2 (de) Giessvorrichtung
CN1160169C (zh) 用于制造压制粉末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6497C (zh) 内燃机中的阀操作系统
CN1192714A (zh) 高速高负荷液压缸系统和其控制方法
CN1745689A (zh) 优化减压的压力烹调设备
CN1366486A (zh) 增压器和压力加工装置
CN1639018A (zh) 合成树脂制盖子、封闭装置和容器装饮料
CN101080853A (zh) 包括螺母或功能部件的电缆终端衔套、生产它们的方法
CN1426273A (zh) 有进水口过滤器的喷射器及其装配方法
EP1306201A3 (en) Machine press
KR102068329B1 (ko) 멀티 스텝 높낮이 조절 장치
CN219606980U (zh) 一种照明高度可调的照明路灯
CN1139352C (zh) 用于带孔压力锅的安全装置
CN207510571U (zh) 高度调整装置
CN1267610C (zh) 道路井盖用的高度调整方法和高度调整装置
NL8102140A (nl) Hijswerk voor een patientenlift.
CN1820682A (zh) 理发美容室用的椅子及升降轴的升降装置
CN1474721A (zh) 隔膜支承以及在一个压敏元件内初始密封的方法
CN1506005A (zh) 回转椅用高度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