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6648A - 电子锁的开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锁的开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6648A
CN1466648A CNA018163319A CN01816331A CN1466648A CN 1466648 A CN1466648 A CN 1466648A CN A018163319 A CNA018163319 A CN A018163319A CN 01816331 A CN01816331 A CN 01816331A CN 1466648 A CN1466648 A CN 1466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apparatus
electrical lock
receives
identification code
national treasu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18163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2147C (zh
Inventor
松冈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nwood KK
Original Assignee
Kenwood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nwood KK filed Critical Kenwood KK
Publication of CN1466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6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21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214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the pass enabling tracking or indicating presenc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9/00Details other than those peculiar to special kinds or types of apparatus
    • G07F9/06Coin box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2009/0075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 G07C2009/0076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 G07C2009/0079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active electrical keys with data transmission performed by wireless means by Hertzian wa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打开电子锁的方法,使开锁对象一方的系统无人化从而能节约劳动力,并能提高安全性,包括使用无线电和多个标识码开锁的步骤,其中金库(10)将ID=A作为ID1发送,第一电子锁装置(20)在接收到ID=A作为ID时将ID=B作为ID2发送,第二电子锁装置(30)在接收到ID=B作为ID时将ID=C作为ID3发送,并且金库(10)在接收到ID=C作为ID时进行开锁操作。

Description

电子锁的开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开例如金库这样的开锁对象的开锁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金库开锁方法有例如日本特开60-128764披露的方法。该方法如下。一个金库出纳员来到现场,然后从一个公共电话向电话局里的一个接待台打电话。金库出纳员与接待台的接待员通话,在电话通话期间,金库出纳员用按钮盘发送一个ID号,或者通过声音传递密码。然后,接待台的接待员检查该ID号或密码,如果是得到授权了的,就向该公共电话发送一个解锁命令,同时使该ID号或密码失效以设置一个新ID号或密码。公共电话的锁A的机构被该解锁命令解开,金库出纳员使用复制的钥匙解开锁B。这样就打开了金库。
但是,上述传统的开锁方法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需要一个专职打开金库的操作员,不能节约劳动力。另外,若知道了一个ID号一个人就可以单独打开金库,因此其安全性的保证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针对上述情况开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开锁方法,能使待开锁的对象一方的系统无人化从而节约劳动力并能保证高安全性。
本发明的开锁方法的特征在于,设有能通过无线电发送/接收标识码的开锁对象,以及多个能通过无线电发送/接收标识码的电子锁装置,并使用多个识别码对开锁对象执行开锁操作。
在该开锁方法中,所述多个电子锁装置将开锁对象发出的一个识别码作为起始识别码,如果接收到的识别码正确,则连锁地重复发送不同的识别码,并且开锁对象接收从最后一个电子锁装置发送的识别码,如果该识别码正确,则进行开锁操作。
另一个例子,所述多个电子锁装置将开锁对象发出的一个识别码作为起始识别码,如果接收到的识别码正确,则连锁地重复发送不同的识别码,并且开锁对象接收从多个电子锁装置发送的多个识别码,如果这些识别码正确,则进行开锁操作。
又一个例子,所述多个电子锁装置将开锁对象发出的一个识别码作为起始识别码,如果接收的识别码正确,并且从检测的生物特征确认电子锁装置的持有者是得到授权的持有者,则连锁地重复发送不同的识别码,并且开锁对象接收从最后一个电子锁装置发送的识别码,如果该识别码正确,则进行开锁操作。
附图简述
图1是表示用于解释本发明开锁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金库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详细表示第一金库装置的开锁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用于解释本发明开锁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金库装置的构成图;
图4是详细表示第二金库装置的开锁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用于解释本发明开锁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三金库装置的构成图;
图6是详细表示第三金库装置的开锁操作的流程图。
最佳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开锁方法的实施例。图1是表示用于解释本发明开锁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金库装置的构成图。第一金库装置包括金库10、第一电子锁装置20和第二电子锁装置30。电子锁装置的数目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安全级别增加或减少,但是本实施例中使用两个电子锁装置。
金库10具有一个发送/接收单元11、一个控制单元12、一个闭锁/开锁机构单元13和一个存储器14。“A”和“C”存储在存储器14中作为标识码(下面称为ID)。金库10将存储在存储器14中的ID=A恒定地作为ID1从发送/接收单元11发出。另一方面,当发送/接收单元11接收到一个ID,并且在控制单元12中经过与存储在存储器14中的ID=C比较判断该ID是“C”时,控制单元12将操作闭锁/开锁机构单元13,打开金库10。
第一电子锁装置20由第一开锁人20a持有。第一电子锁装置20具有一个发送/接收单元21、一个判断单元22和一个存储器23。把“A”和“B”作为ID存储在存储器23中。当第一电子锁装置20的发送/接收单元21接收到一个ID,并且经过与存储在存储器23中的ID=A进行比较,判断单元22判断该ID是“A”时,则把存储在存储器23中的ID=B作为ID2从发送/接收单元21发出。亦即,第一电子锁装置20在从金库10接收到一个授权的ID(ID=A)时,将ID=B作为ID2发送。
第二电子锁装置30由第二开锁人30a持有。如同第一电子锁装置一样,第二电子锁装置30具有一个发送/接收单元31、一个判断单元32和一个存储器33,把“B”和“C”作为ID存储在存储器33中。当第二电子锁装置30的发送/接收单元31接收到一个ID,并且经过与存储在存储器33中的ID=B进行比较,判断单元32判断该ID是“B”时,则把存储在存储器33中的ID=C作为ID3从发送/接收单元31发出。亦即,第二电子锁装置30在从第一电子锁装置20接收到一个授权的ID(ID=B)时,将ID=C作为ID3发出。
而且,发送/接收单元11、21和31每个都通过主系统(服务器)和从系统(客户机)之间的近距双向无线通讯系统进行通讯。至于频段,采用不需要专门许可而几乎能在全世界通用的ISM(2.4GHz)。在此无线通讯系统中,终端标识码单独地分配,从而能识别特定终端。终端识别号存储在不可擦写的存储器中使之不能改写。
另外,该无线通讯系统具有在数据通讯开始前检测通讯对方是否进入通讯区的功能。检测到通讯对方后,选择一个连接的对象或者判断连接的对象是否合适,然后执行连接过程(呼叫)以进行数据通讯。
假设执行检测的部件是主系统,该主系统具有检测和连接按钮。用户按下检测按钮,使得主系统发送检测信号并等待接收到应答信号。待检测的部件(从系统)周期性地执行接收操作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在接收到检测信号时发送本终端标识号作为应答信号。
当成功地接收了应答信号时,主系统通过设置例如指示器之类的东西来显示终端标识号。如果用户要建立连接,则选择一个连接对象并按下连接按钮,从而主系统启动连接过程,开始数据通讯。
本实施例在主系统和多个从系统之间建立通信,构成了以主系统为中心的链路。
当用于通讯的连接开始时,主系统给从系统分配一个临时地址。从系统从接收到的地址来判断是否为发给自己的,并且如果是发给自己的就捕获这些数据,如果不是发给自己的就放弃这些数据。即使在主系统和从系统之间进行数据通讯的时候,也能随时通过在上述通讯区内进行终端检测/连接过程来增加一个从系统。另外,当数据通讯完成时,分配给从系统的临时地址可以放弃。这样就可以通过以时分的方式反复增加和释放从系统,与众多终端进行通讯。
下面参照图2的流程图说明该装置中的金库10的开锁操作。金库10把ID=A恒定地作为ID1发送(步骤S1)。第一电子锁装置20接收该ID1(步骤82)。然后第一电子锁装置20判断接收到的ID1是否为ID=A,亦即来自金库10的授权ID(步骤S3)。如果判定ID1为ID=A,则第一电子锁装置20将ID=B作为ID2发送(步骤S4)。第二电子锁装置30接收该ID2(步骤S5)。然后,第二电子锁装置30判断接收到的ID2是否为ID=B,亦即来自第一电子锁装置20的授权ID(步骤S6)。如果判定ID2为ID=B,则第二电子锁装置30将ID=C作为ID3发送(步骤S7)。金库10接收该ID3(步骤S8)。然后,金库10判断接收到的ID3是否为ID=C,亦即来自第二电子锁装置30的授权ID(步骤S9)。如果判定ID3为ID=C,则控制单元12操作闭锁/开锁单元13在金库10中进行开锁(步骤S10)。
根据如上述的装置,仅在第一电子锁装置20和第二电子锁装置30分别由第一开锁人20a和第二开锁人30a持有,与多个ID一同使用,结果ID被正确地发送和接收时,才在金库10中执行开锁操作。因此,安全性得到提高。另外,电子锁装置的数目可以根据保密级别增加或减少,因此可以维持适当的安全级别。另外,金库10的系统可以无人化,因此能节约劳动力。
图3是表示用于解释本发明开锁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金库装置构成图。在第二金库装置中,金库10接收由第一电子锁装置20发送的ID2和第二电子锁装置30发送的ID3,并且在判定ID2和ID3是ID=B和ID=C时,亦即金库10从第一和第二电子锁装置20和30两方接收到授权的ID时,金库10的控制单元12操作闭锁/开锁机构单元13以打开金库10。其它过程的运作方式与图1中的第一金库装置相同,图中相同的部件采用与图1相同的标号。而且,用于比较的ID“B”和“C”存储在金库10的存储器14中,用于判断从第一和第二电子锁装置20和30接收到的ID2和ID3是否为“B”和“C”。
图4的流程图详细显示第二金库装置的开锁操作。金库10把ID=A恒定地作为ID1发送(步骤S21)。第一电子锁装置20接收该ID1(步骤S22)。然后第一电子锁装置20判断接收到的ID1是否为ID=A,亦即是否为来自金库10的授权ID(步骤S23)。如果判断ID1是ID=A,则第一电子锁装置20将ID=B作为ID2发送(步骤S24)。第二电子锁装置30接收该ID2(步骤S25)。同时,金库10接收该ID2并将其存储在金库10的存储器14中(步骤S26)。第二电子锁装置30判断接收到的ID2是否为ID=B,亦即是否为来自第一电子锁装置20的授权ID(步骤S27)。如果判定ID2是ID=B,则第二电子锁装置30将ID=C作为ID3发送(步骤S28)。金库10接收该ID3(步骤S29)并将其存储在金库10的存储器14中(步骤S30)。同时,金库10判断存储在存储器14中的ID3是否为ID=C,以及在步骤S26中存储到存储器14中的ID2是否为ID=B,亦即是否已经从第一和第二电子锁装置20和30接收到授权IDs(步骤S31)。如果判定ID2是ID=B而且ID3是ID=C,则控制单元12操作闭锁/开锁机构单元13以打开金库10(步骤S32)。
根据如上述的第二金库装置,金库10接收来自第一电子锁装置20和第二电子锁装置30两方的ID,因此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图5是表示用于解释本发明开锁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三金库装置构成图。在第三金库装置中,第一电子锁装置20和第二电子锁装置30分别加装了传感器24和34。附加在第一电子锁装置20上的传感器24,检测第一电子锁装置20的持有者的生物特征(例如指纹)以检测第一电子锁装置20的持有者是否为授权持有者(第一开锁人20a)。具体地,由判断单元22将从传感器24获得的信息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23中的授权持有者的生物特征进行比较,以检测第一电子锁装置20的持有者是否为授权持有者。当以上述方式判定该持有者是授权持有者,而且接收到的ID是来自金库10的授权ID(ID=A)时,则第一电子锁装置20发送ID=B作为ID2。
类似的,附加在第二电子锁装置30上的传感器34,检测第二电子锁装置30的持有者的生物特征(例如指纹)以检测第二电子锁装置30的持有者是否为授权持有者(第二开锁人30a)。具体地,由判断单元32将从传感器34获得的信息与预先存储在存储器33中的授权持有者的生物特征进行比较,以检测第二电子锁装置30的持有者是否为授权持有者。当以上述方式判定该持有者是授权持有者,而且接收到的ID是来自第一电子锁装置20的授权ID(ID=B)时,则第二电子锁装置30发送ID=C作为ID3。第三金库装置的其它配置与图1中的第一金库装置的相同,图中相同部件采用与图1相同的标号。
图6是详细表示第三金库装置的开锁操作流程图。金库10把ID=A恒定地作为ID1发送(步骤S41)。第一电子锁装置20接收ID1(步骤S42)。然后,第一电子锁装置20判断接收到的ID1是否为ID=A,亦即是否为来自金库10的授权ID(步骤S43)。如果该ID1是ID=A,则第一电子锁装置20进一步根据来自传感器24的信息判断持有者是否为授权持有者(步骤S44)。如果判定持有者是授权持有者,则第一电子锁装置20将ID=B作为ID2发送(步骤S45)。第二电子锁装置30接收该ID2(步骤S46)。然后,第二电子锁装置30判断接收到的ID2是否为ID=B,亦即是否为来自第一电子锁装置20的授权ID(步骤S47)。如果该ID2是ID=B,则第二电子锁装置30进一步根据来自传感器34的信息判断持有者是否为授权持有者(步骤S48)。如果判定持有者是授权持有者,则第二电子锁装置30将ID=C作为ID3发送(步骤S49)。金库10接收该ID3(步骤S50)。然后,金库10判断接收到的ID3是否为ID=C,亦即是否为来自第二电子锁装置30的授权ID(步骤S51)。如果判定该ID3是ID=C,则控制单元12操作闭锁/开锁机构单元13以打开金库10(步骤S52)。
根据如上述的第三金库装置,再由第一和第二电子锁装置20和30发送ID,通过第一和第二电子锁装置20和30判断持有者是否为授权持有者,因此提高了安全性。
而且,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是打开金库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开锁方法当然也可以用于打开其它需要打开的对象,诸如大门之类的。
根据如上述的本发明的开锁方法,采用了无线电和多个标识码进行开锁,从而可使要开锁的对象一方的系统无人化,节约了劳动力,并且能提高安全性。

Claims (9)

1.一种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能通过无线电发送/接收标识码的开锁对象,以及多个能通过无线电发送/接收标识码的电子锁装置,并使用多个识别码对开锁对象执行开锁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子锁装置将开锁对象发出的一个识别码作为起始识别码,如果接收到的识别码正确,则连锁地重复发送不同的识别码,并且开锁对象接收从最后一个电子锁装置发送的识别码,如果该识别码正确,则进行开锁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子锁装置将开锁对象发出的一个识别码作为起始识别码,如果接收到的识别码正确,则连锁地重复发送不同的识别码,并且开锁对象接收从所述多个电子锁装置发送的多个识别码,如果这些识别码正确,则进行开锁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子锁装置将开锁对象发出的一个识别码作为起始识别码,如果接收的识别码正确,并且从检测的生物特征确认电子锁装置的持有者是得到授权的持有者,则连锁地重复发送不同的识别码,并且开锁对象接收从最后一个电子锁装置发送的识别码,如果该识别码正确,则进行开锁操作。
5.一种电子锁系统,包括一个具有接收/发送单元、存储第一和第n+1 ID的存储器和闭锁/开锁机构(其中n=2,3…)的电子金库;以及
一个具有接收/发送单元的第n电子锁装置,
其中电子金库的接收/发送单元发送第一ID,
第一电子锁装置的接收/发送单元在从电子金库接收到第一ID时发送第二ID,
第n电子锁装置的接收/发送单元在接收到第n ID时发送第n+1ID,并且
当电子金库的接收/发送单元从第n电子锁装置接收到第n+1 ID时启动闭锁/开锁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ID与第n ID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锁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子金库的存储器存储第二ID,并且当该电子金库的接收/发送单元接收到来自第一电子锁装置的第二ID和来自第n电子锁装置的第n+1 ID时,闭锁/开锁机构启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或第n电子锁装置具有检测其持有者的固有信息的传感器,仅当传感器获得的该持有者的固有信息经检测为正确的时,第一或第n电子锁装置发送第二ID或第n+1 ID。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系统,还包括具有接收/发送单元的第二到第n-1电子锁装置,
其中第二电子锁装置在从第一电子锁装置接收到第二ID时发送第三ID,
第三电子锁装置在从第二电子锁装置接收到第三ID时发送第四ID,并且
第n-1电子锁装置在从第n-2电子锁装置接收到第n-1 ID时发送第n ID。
CNB018163319A 2000-09-26 2001-07-31 电子锁的开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1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92932A JP3864300B2 (ja) 2000-09-26 2000-09-26 開錠方法
JP292932/2000 2000-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6648A true CN1466648A (zh) 2004-01-07
CN1242147C CN1242147C (zh) 2006-02-15

Family

ID=18775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633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147C (zh) 2000-09-26 2001-07-31 电子锁的开锁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903651B2 (zh)
EP (1) EP1331329B1 (zh)
JP (1) JP3864300B2 (zh)
CN (1) CN1242147C (zh)
DE (2) DE01954391T1 (zh)
ES (1) ES2200732T3 (zh)
WO (1) WO200202712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9411A (zh) * 2019-02-28 2019-05-21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密码锁开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644859A (zh) * 2019-08-26 2020-01-03 中山欧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锁具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03280B2 (ja) * 2003-12-16 2010-07-14 亮 田口 割符照合による電子錠の解錠認証システム
JP4489024B2 (ja) * 2004-01-26 2010-06-23 東芝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セキュリティ装置、車両用認証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23352B2 (ja) * 2005-11-10 2011-07-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ユニット
FR2895433B1 (fr) * 2005-12-23 2009-11-06 Serv Trayvou Interverrouillage Systeme de securite appartenant a un dispositif d'interverrouillage comportant un ensemble de cles electroniques
JP4593530B2 (ja) * 2006-07-03 2010-12-08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鍵解除判定システム及び鍵解除判定方法、鍵解除判定装置、分散鍵装置
CN102279984B (zh) * 2010-06-12 2013-07-03 上海鸿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供电票箱内胆
CN102268939A (zh) * 2011-06-23 2011-12-07 湖北盛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群锁系统
CN108765649A (zh) * 2018-05-14 2018-11-06 吴东辉 电子门锁控制方法及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8764A (ja) 1983-12-16 1985-07-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錠のロツク解除方式
FR2585153A1 (fr) * 1985-07-17 1987-01-23 Desgorces Jean Procede de commande d'operations en sequence par presentation d'empreintes digitales, et son application aux salles de coffres
US4918431A (en) * 1988-10-31 1990-04-1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 output power of a transmitter
JPH02171893A (ja) * 1988-12-23 1990-07-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貴重品保管装置
JPH05233896A (ja) * 1992-02-24 1993-09-10 Yuuseidaijin 入退出管理装置
JP2697605B2 (ja) * 1994-04-20 1998-01-1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防盗装置および車両用防盗装置のid番号登録方法
US5668876A (en) * 1994-06-24 1997-09-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H08185587A (ja) * 1994-12-28 1996-07-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機器配設箱
JP3477699B2 (ja) 1994-12-29 2003-12-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盗難防止装置
DE19516992C1 (de) * 1995-05-09 1996-04-04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iebstahlschutz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Diebstahlschutzeinrichtung
US5777547A (en) * 1996-11-05 1998-07-07 Zeftron, Inc. Car identification and ordering system
DE19722424C5 (de) * 1997-05-28 2006-09-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Verfahren zum Sichern eines Zugreifens auf ein fernab gelegenes System
US6795920B1 (en) * 1999-06-30 2004-09-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ault controller secure depositor for managing secure communica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9411A (zh) * 2019-02-28 2019-05-21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密码锁开锁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644859A (zh) * 2019-08-26 2020-01-03 中山欧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锁具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31329A4 (en) 2007-05-09
DE60135864D1 (de) 2008-10-30
EP1331329A1 (en) 2003-07-30
EP1331329B1 (en) 2008-09-17
US6903651B2 (en) 2005-06-07
ES2200732T3 (es) 2009-03-01
ES2200732T1 (es) 2004-03-16
JP2002097825A (ja) 2002-04-05
US20040012484A1 (en) 2004-01-22
WO2002027126A1 (fr) 2002-04-04
CN1242147C (zh) 2006-02-15
DE01954391T1 (de) 2004-04-15
JP3864300B2 (ja) 200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1007C (zh)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和服务器设备
US5365580A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unauthorized use of identifiers
KR101308802B1 (ko) 사람이 액세스할 수 있는 영역, 특히, 도어에 의해폐쇄되는 영역에 대한 액세스를 제어하는 방법
US6466781B1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for wireless transceiver activation
US7627904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ntrolling locking function
CN1242147C (zh) 电子锁的开锁方法
US2002002658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ion control method
US7079833B2 (en) Mobile radio terminal and network commerce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507602A (zh) 具有自动手指接触探测功能的指纹识别装置
CN111325885A (zh) 一种基于5g技术的面部识别智能锁控制系统
CN1310280A (zh) 具有确认打开和设定功能的锁和用于该锁的ic卡
WO2000035178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cess control by use of mobile phone
EP1011285A1 (e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for performing a subscriber authenticating process
CN1326654A (zh) 一种用于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09768A (zh) 电子锁及其控制方法
US20100062712A1 (en) Customized bluetooth enabled identification device
CN1860812A (zh) 用于匹配移动电话与个人卡的方法
US75105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liminate theft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existing telephone jack
CN1096802C (zh) 无线电呼叫接收机
KR101024284B1 (ko) 도어락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96647A (zh) 电信系统控制
US6253095B1 (en) Telephone set,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of setting security functions in telephone set
JP2002216196A (ja) 建物内通行管理装置
KR20020046058A (ko) 무선 통신기기를 이용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CN111599115A (zh) 一种银行服务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15

Termination date: 20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