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3926A - 船舶及其运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船舶及其运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3926A
CN1433926A CN02151321A CN02151321A CN1433926A CN 1433926 A CN1433926 A CN 1433926A CN 02151321 A CN02151321 A CN 02151321A CN 02151321 A CN02151321 A CN 02151321A CN 1433926 A CN1433926 A CN 1433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d
angle
rudder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51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57547C (zh
Inventor
坂本利伸
石川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3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3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75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754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3/00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ropulsion power plant to propulsiv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42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propulsive elements; 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propellers used therefor only; 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rudders carrying prope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02Initiating means for steering, for slowing 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or for dynamic anchoring
    • B63H25/04Initiating means for steering, for slowing 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or for dynamic anchoring automatic, e.g. reacting to comp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7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 B63H5/125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movably mounted with respect to hull, e.g. adjustable in direction, e.g. podded azimuthing thru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7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 B63H5/125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movably mounted with respect to hull, e.g. adjustable in direction, e.g. podded azimuthing thrusters
    • B63H2005/1254Podded azimuthing thrusters, i.e. podded thruster units arranged inboard for rotation about vertical ax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简化主螺旋桨以外另设POD推进器的支撑机构、旋转机构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的船舶及其运用方法。本发明的船舶的特征在于:包括正转、反转或改变倾角来使船体前进、后退的主螺旋桨2、驱动该主螺旋桨2的发动机、改变上述船体的舵和至少一个POD推进器10A、10B。

Description

船舶及其运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螺旋桨以外还包括POD推进器的船舶及其运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在船舶的推进装置提案中提出:为了援助主螺旋桨产生的推进力的不足,作为辅助推进力的目的,在主螺旋桨的后方或前方的不干扰的位置上设置POD推进器。
图9和图10表示以往技术中(图9是特願2001-199418中所记载的技术)[注:图9和图10表示的是我所已申请的专利(申请人:三菱重工业),因此,可认为是已有技术],图中的符号1是船舶的船体后部,2是产生船舶航行主要推进力的主螺旋桨,10是POD推进器。另外,主螺旋桨2是由柴油机等的图中省略的发动机(一般称为主发动机)来驱动而旋转。
这里利用的POD推进器10由壳11、POD螺旋桨12、支撑13和支柱14所组成。
壳11在近似圆筒形状的后部(参照图5)或前部(参照图6)或前后部两方(图中未示)装有POD螺旋桨12。POD螺旋桨12具有旋转而产生推进力的功能,驱动该POD螺旋桨12的电动机(图中省略)安装在壳11的内部。
在壳11的上部安装翼形截面的支撑架13。支撑架13的上端部安装作为POD推进器10整体驱动轴的支柱14。这个支柱14与安装在船体的图中省略的驱动机构联接,POD推进器10使支柱14介于中间,POD推进器10整体相对于船体后部1可以旋转的安装。
这样结构的船舶可以单独驱动主螺旋桨2或单独驱动POD螺旋桨12或同时驱动主螺旋桨2和POD螺旋桨12来产生推进力。还利用以支柱14为中心旋转POD推进器10来发挥支撑13的舵功能,获得操向舵力,使船舶转向。
但是,上述的以往的船舶中,比只单独安装POD推进器10的船舶,可以高速航行。还有,把POD推进器10的支撑13作为舵使用。从而,存在如下问题:在特别高的航行(约超过20海里的航行)时,如果操纵舵,则对支撑13作用过大的流体力,支柱14承受非常大的力。因此,固定支柱14的支撑机构、旋转POD推进器10的旋转机构需要很高的强度,即一定要做成大型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借鉴上述的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仅可以简化主螺旋桨后方安装的POD推进器的支撑机构、旋转机构,还可以降低成本的船舶及其运用方法。
本发明的船舶及其运用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方法。
即本发明之1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正转、反转或改变倾角的方法使船体前进或后退的主螺旋桨、驱动该主螺旋桨的发动机、用于改变上述船体指针航路方向的舵和至少一个的POD推进器。
在这个船舶中,利用主螺旋桨和/或POD推进器来获得推进力,舵和/或POD推进器来进行操舵。
根据本发明之2的船舶,其特征在于:使根据本发明之1所述的船舶具备测定上述船体速度的船速测定装置、利用该船速测定装置测得的信号来控制上述POD推进器舵角的控制装置。
这个船舶中,利用测定船体速度的船速测定装置的信号,即根据船速控制POD推进器的舵角。
根据本发明之3的船舶,其特征在于:使根据本发明之2所述的船舶,当上述船速测定装置所测得的船速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利用上述控制装置使上述POD推进器的舵角固定为0°。
这个船舶中,如果船速超过规定的值,则POD推进器的舵角固定在0°。
即船速超过规定的值时,只利用舵来操舵。
根据本发明之4的船舶,其特征在于:使根据本发明之2所述的船舶,通过上述船速测定装置所测得的船速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上述POD推进器的舵角和上述舵的舵角联动而取得角度。
这个船舶中,POD推进器的舵角和上述舵的舵角联动而取得角度。
即根据舵的舵角取得POD推进器的舵角。
根据本发明之5的船舶,其特征在于:使根据本发明之1所述的船舶中,上述POD推进器利用转换装置可以在0°、+90°、-90°的舵角位置上使用。
这个船舶中,利用转换装置使POD推进器可以在0°、+90°、-90°等舵角位置等几个点上使用。
即利用设定转换装置的0°、+90°、-90°的位置就确定POD推进器的舵角的0°、+90°、-90°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之6的船舶,其特征在于:使根据本发明之1所述的船舶中,利用同一个驱动源来驱动改变上述舵的舵角的操向装置和改变上述POD推进器的舵角的旋转机构。
这个船舶中,改变舵的舵角的操向装置和改变POD推进器舵角的旋转机构由同一个驱动源,比如一个油泵来驱动。
根据本发明之7的船舶运用方法,是包括:通过正转、反转或改变倾角来使船体前进、后退的主螺旋桨;驱动该主螺旋桨的发动机;改变上述船体指针航路方向的舵;至少一个POD推进器;测定船速的船速测定装置;通过该船速测定装置的信号来控制上述POD推进器舵角的控制装置等的船舶的运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述船速测定装置测得的船速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只利用改变上述舵的舵角来改变上述船体的指针航路方向;当上述船速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则并用上述舵和上述POD推进器或只利用上述POD推进器来改变上述船体的指针航路方向和/或前进方向。
根据这个船舶的运用方法,在改变船体的指针航路方向和/或航行方向时,船速超过规定的值的情况下,只利用舵,而船速小于规定的值时,同时使用舵和POD推进器。
这里所说的[指针航路方向]是船头指的指南针方位;而[航行方向]是指船体实际航行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之8的船舶运用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7所述的船舶推进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上述POD推进器的舵角通过上述船速测定装置测得的信号来控制。
根据这个船舶的运用方法,根据测定船体速度的船速测定装置的信号,即根据船速来控制POD推进器的舵角。
根据本发明之9的船舶运用方法的特征在于:使本发明之8所述的船舶的运用方法中,通过上述船速测定装置测得的船速超过规定值时,则利用上述控制装置使POD推进器的舵角固定为0°。
根据这个船舶的运用方法,如果船速超过规定的值时,POD推进器的舵角固定在0°。
即船速超过规定值时,只利用舵来操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船舶的一个实施例的图,(a)是船体后部1的大体的右侧视图,(b)是图(a)的A向视图。
图2是表示安装在本发明船舶的控制POD推进器的舵角的大体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船舶的控制POD推进器的舵角的一例中,表示操作可能的舵角与船速关系的坐标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船舶的控制POD推进器的舵角的另一例中,表示操作可能的舵角与船速关系的坐标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船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大体的右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船舶的又另一个实施例的大体的右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船舶的再另一个实施例的大体的船体后部右侧视图。
图8是表示具有以往的主螺旋桨和POD推进器的船舶一例的船体后部右侧视图。
图9是表示具有以往的主螺旋桨和POD推进器的船舶另一例的船体后部右侧视图。
图中符号为,2:主螺旋桨,3:舵,10:POD推进器,10A:POD推进器,10B:POD推进器,11:壳,11A:壳,11B:壳,12:POD螺旋桨,12A:POD螺旋桨,12B:POD螺旋桨,13:支撑架,13A:支撑架,13B:支撑架,21:船速测定装置,22: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有关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并且,和上述的以往技术同样的部分附以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a)是船体后部的大体的右侧视图,(b)是图(a)的A向视图。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符号1是船舶的船体后部,2是主螺旋桨,3是舵,4是支柱,10A、10B是POD推进器,11A、11B是壳体,12A、12B是POD螺旋桨,13A、13B是支撑架,14A、14B是支柱。
该船舶具备主螺旋桨2、位于其后方的使支柱4介于中间并旋转自由地安装在船体后部1的舵3、位于这个舵3的两侧的两个POD推进器10A和10B。
舵3是截面为流线形的板件。舵3的上面安装有铅垂方向的支柱4,这个支柱4的上端与安装在船体的操向装置(图中未示)联接,可以同时旋转舵3和支柱4。
POD推进器10A、10B分别使支柱14A、14B介于中间,相对于船体后部1可以旋转自由地安装的。POD推进器10A、10B包括在后方或前方具有发挥推进力的POD螺旋桨12A、12B(图示的例中是前方)、内部装有电动机等的螺旋桨驱动机构的壳11A、11B和固定在这个壳11A、11B的上部并具有翼形截面的支撑13A、13B。支撑架13A、13B的上部安装铅垂方向的支柱14A、14B,这个支柱14A、14B的上端与安装在船体的旋转驱动机构联接,可以一起旋转支柱14A、14B、支撑架13A、13B、壳11A、11B和POD螺旋桨12A、12B。
这样构成的POD推进器10A、10B中,利用POD螺旋桨12A、12B的旋转产生推进力而使船舶航行,相对于船体后部1的旋转推进器整体而获得操舵功能,可以改变船舶的前进方向。
另外,POD推进器10A、10B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如图所示的驱动POD螺旋桨12A、12B的电动机安装在壳11A、11B内部的形式,另一种是安装在船体的电动机等的驱动源(图中省略)获得驱动力的形式。
这样构成的船舶可以利用单独旋转主螺旋桨2或单独旋转POD螺旋桨12A、12B中的一个或两个,或同时旋转主螺旋桨2和POD螺旋桨12A、12B中的一个或两个来获得推进力。
另外,为了改变船体的指针航路方向和前进方向,以支柱4为中心旋转舵3,或以支柱14A、14B为中心旋转POD推进器10A、10B中的一个或两个,或同时旋转舵3和POD推进器10A、10B中的一个或两个。
主要利用舵3进行改变船体的指针航路方向和/或前进方向时,可以把POD推进器10A、10B的支撑13A、13B的部分做成比以往的小。
由此,POD推进器10A、10B的支撑机构或旋转机构所承受的载荷比较小,可以简化其结构。
从而,需要高速航行时(比如20海里以上),同时旋转主螺旋桨2和POD螺旋桨12A、12B来可以获得推进力。
还有,需要中速航行时(比如12海里程度),单独旋转主螺旋桨2或旋转POD螺旋桨12A、12B来可以获得推进力。
另外,需要出入港等的低速航行时(小于比如5海里),只旋转POD螺旋桨12A、12B来可以获得推进力。
还有,如图2所示,本发明除了这些结构以外,还可以安装测定船速的船速测定装置21、由这个船速测定装置21测得的信号来控制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的控制装置22。
即通过这些装置来可以进行如图3或如图4所示的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的控制。
图3所示的是表示在船速小于5海里时,可以把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控制在±90°(这里所说的0°是指船头的方向)范围内的情形,而船速超过20海里时,可以把推进器10A、10B的舵角控制固定在0°的情形。
即图2所示的船速测定装置21所测得的船速的信息作为信号,传送到控制装置22,控制装置22根据其信号控制POD推进器10A、10B的可取的最大舵角。
另外,图4所示的是船速小于5海里时,控制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可以取±90°(这里所说的0°是指船头的方向)范围内的情形;船速在5~10海里时,控制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可以取±70°的范围内;船速在10~15海里时,控制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可以取±50°的范围内;船速在15~20海里时,控制舵角可以取±30°的范围内;船速超过20海里时,控制舵角固定在0°的情形。
如图3和图4所示,船速超过20海里时,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固定在0°,只利用舵3来改变指针航路,因此,支撑架13A、13B不承受过大的流体力,可以防止支柱14A、14B承受过大的载荷。从而,可以降低固定支柱14A、14B的支撑机构、旋转POD推进器10A、10B的旋转机构的强度,可以简化这些机构,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说明的包括主螺旋桨2、使位于其后方的支柱4介于中间并相对于船体后部1可以自由旋转安装的舵3、位于这个舵3两侧的两个POD推进器10A、10B、测定船速的船速测定装置21、根据这个船速测定装置21的信号来可以控制上述POD推进器10A、10B舵角的控制装置22等的船舶可以如下运用。
例如,需要船速超过20海里的高速航行时,同时旋转主螺旋桨2和两个POD螺旋桨12A、12B来获得推进力的同时,把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固定为0°,使指针航路的改变只利用舵3。
然后,在超过5海里小于20海里的船速下航行时,单独旋转主螺旋桨2或只旋转POD螺旋桨12A、12B来获得推进力的同时,同时利用可取的最大舵角由船速被控制的POD推进器10A、10B和舵3来改变指针航路。
还有,出入港时需要低速航行的情况下(比如5海里以下),通过只旋转POD螺旋桨12A、12B来获得推进力的同时,并用POD推进器10A、10B和舵3来改变指针航路方向和/或前进方向。
尤其在5海里以下时,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可以取为±90°,所以使POD推进器10A、10B具有船尾推进器的功能,可以容易进行靠、离岸,可以缩短出入港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POD推进器10A、10B的可操作的舵角为以±90°(参照图3和图4)来说明,但不限于这些,可以是±360°。
尤其在船速小于5海里时,如果可以取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为±360°,则靠、离岸时多采用的向后方向的推进力(后进力),可以利用POD推进器10A、10B来获得,从而没有必要启动用于获得后进力的旋转主螺旋桨2的驱动装置(一般称为主发动机)。
另外,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可以与舵3舵角和船速联动。
即如果船速超过20海里时,可以利用上述的控制装置22把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固定在0°。船速在超过5海里而小于20海里时,取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与舵3的舵角成一定比例(例如,舵3的舵角为35°时,取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为+14°,而舵3的舵角为+10°时,取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为+4°)。还有,船速小于5海里时,舵3舵角为+35°时,取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为+90°,舵3舵角为+10°时,取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为+45°。
由于这样的构成,操纵者只要对舵3的舵角给指令,可以同时控制舵3和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可以大幅度地简化操纵船。
另外,可以使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在+90°和-90°位置使用。
即通常的航行中把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固定在0°,只利用舵来操纵船,而靠、离岸时,使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在+90°或-90°的位置,可以使其发挥船尾推进器的功能,不仅容易靠、离岸,可以缩短出入港时间。这个舵角位置的转换可以利用以别的用途安装的转换装置来进行。
由于这样的构成,可以省去用于POD推进器10A、10B的操舵装置,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可以把舵3的操向装置所产生的油压用于改变POD推进器10A、10B舵角的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
即利用安装在舵3的操向装置的油泵(驱动源)所产生的油压用于改变POD推进器10A、10B的舵角的旋转驱动机构,从而可以省去旋转驱动机构的油泵,不仅可以简化旋转驱动机构的结构,还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说明了安装两个POD推进器的情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种情形,如图5所示,在壳11的后部具有POD螺旋桨12的一个POD推进器10,从船头起以主螺旋桨2、舵3、POD推进器10的顺序,龙骨线上成一条直线安装,也是可以的。
另外,如图6所示,在壳11的后部具有POD螺旋桨12的一个POD推进器10,从船头起以主螺旋桨2、POD推进器10、舵3的顺序,龙骨线上成一条直线安装,也是可以的。
进而,如图7所示,在壳11的前部具有POD螺旋桨12的一个POD推进器10,从船头起以主螺旋桨2、POD推进器10、舵3的顺序,龙骨线上成一条直线安装,也是可以的。
根据本发明的船舶及其运用方法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之1的船舶,利用主螺旋桨和/或POD推进器获得推进力,利用舵和POD推进器来获得掌舵,不仅可以获得提高船速,还可以提高船舶的操向性能。
根据本发明之2的船舶,利用测定船速的船速测定装置的信号即根据船速可以控制POD推进器的舵角,从而可以防止POD推进器的支撑机构、旋转机构承受过大的载荷,可以简化这些机构,可以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之3的船舶,如果船速超过规定的值,把POD推进器的舵角可以固定在0°,可以防止POD推进器的支撑机构、旋转机构承受过大的载荷,可以简化这些机构,可以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之4的船舶,可以根据舵的舵角取得POD推进器的舵角,操纵者只操作舵的舵角可以同时控制舵的舵角和POD推进器的舵角,可以大幅度地简化船舶的操纵性。
根据本发明之5的船舶,通过把转换装置设定为0°、+90°、-90°的位置来设定POD推进器的舵角为0°、+90°、-90°位置的结构,可以简化装置整体结构。
即可以省去用于POD推进器的操纵舵角装置,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之6的船舶,通过同一个驱动源驱动改变舵的舵角的操向装置和改变POD推进器的舵角的旋转机构,可以简化驱动这些操向装置和旋转驱动机构的动力源结构,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之7的船舶的运用方法,在改变船体的指针航路方向和/或前进方向时,如果船速超过规定的值,只利用舵;船速在规定值以下时,同时并用舵和POD推进器;不仅可以防止船速超过规定的值时POD推进器的支撑机构、旋转机构承受过大的载荷,还可以提高船速小于规定值时的操作性能。
根据本发明之8的船舶的运用方法,根据测定船速的船速测定装置的信号,即根据船速控制POD推进器的舵角,所以可以防止POD推进器的支撑机构、旋转机构承受过大的载荷,可以简化这些机构,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之9的船舶的运用方法,如果船速超过规定的值,则POD推进器的舵角固定在0°,可以防止超过规定值的船速下航行时POD推进器的支撑机构、旋转机构承受过大的载荷。

Claims (9)

1、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正转、反转或改变倾角的方法使船体前进、后退的主螺旋桨、驱动该主螺旋桨的发动机、用于改变上述船体指针航路方向的舵和至少一个POD推进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船舶的推进装置包括测定上述船体速度的船速测定装置、利用该船速测定装置测得的信号控制上述POD推进器的舵角的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如果上述船速测定装置测得的船速超规定值,则利用上述控制装置使上述POD推进器的舵角固定为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船速测定装置所测得的船速小于规定值时,使上述POD推进器的舵角与上述舵的舵角联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省略任意改变上述POD推进器的舵角的转弯驱动机构,而包括比如在0°、+90°、-90°等几个舵角位置使用的舵角转换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改变上述舵的舵角的操向装置和改变上述POD推进器的舵角的转弯驱动机构利用同一个驱动源来驱动。
7、一种船舶的运用方法,是包括正转、反转或改变倾角来使船体前进、后退的主螺旋桨、驱动该主螺旋桨的发动机、用于改变上述船体指针航路方向的舵、至少一个POD推进器、测定船速的船速测定装置、通过该船速测定装置的信号来控制上述POD推进器的舵角的控制装置的船舶的运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船速测定装置测得的船速超过规定值时,则只改变上述舵的舵角来改变上述船体的指针航路方向;上述船速小于规定值时,则并用上述舵和上述POD推进器或只利用上述POD推进器来改变上述船体的指针航路方向和/或前进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运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船舶推进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上述POD推进器的舵角利用上述船速测定装置的信号来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运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述船速测定装置所测得的船速超过规定值时,则利用上述控制装置使POD推进器的舵角固定为0°。
CNB02151321XA 2002-01-22 2002-11-15 船舶及其运用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575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13034 2002-01-22
JP2002013034A JP3958051B2 (ja) 2002-01-22 2002-01-22 船舶およびその運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3926A true CN1433926A (zh) 2003-08-06
CN100457547C CN100457547C (zh) 2009-02-04

Family

ID=19191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1321X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57547C (zh) 2002-01-22 2002-11-15 船舶及其运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013820B2 (zh)
EP (1) EP1329379B1 (zh)
JP (1) JP3958051B2 (zh)
KR (1) KR100498967B1 (zh)
CN (1) CN100457547C (zh)
AT (1) ATE340735T1 (zh)
DE (1) DE60308563T2 (zh)
NO (1) NO335549B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2578A (zh) * 2012-12-06 2013-05-22 王军辉 双船舵多动力可制动船舶
CN103121504A (zh) * 2013-03-11 2013-05-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一种加速四桨驱动船舶转弯的协控装置及其协控方法
CN103482032A (zh) * 2013-09-23 2014-01-0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小型工程船
CN103482037A (zh) * 2013-09-23 2014-01-0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小型拖船
CN101730644B (zh) * 2007-07-06 2014-03-05 阿克北极科技公司 改进船的破冰性的方法和根据该方法构造的船
CN116620492A (zh) * 2023-07-25 2023-08-22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可变形无人船及变形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0101008D1 (de) * 2001-10-05 2003-12-24 Peter Meyer Fahranlage für Schiffe, insbesondere für Kreuzfahrtschiffe
FI20030556A0 (fi) * 2003-04-11 2003-04-11 Abb Oy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laivan ohjaamiseksi
US7070468B2 (en) * 2004-07-01 2006-07-04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Multi-hull watercraft with amidships-mounted propellers
DE102004054061B4 (de) * 2004-11-05 2017-10-1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eegehendes Schiff
JP4667993B2 (ja) * 2005-07-26 2011-04-13 横河電子機器株式会社 操舵装置
JP4699282B2 (ja) * 2006-05-23 2011-06-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舶
FR2902403B1 (fr) * 2006-06-20 2008-09-19 Aker Yards Sa Systeme de propulsion electrique de navire et navire ainsi equipe
JP5247669B2 (ja) * 2009-12-22 2013-07-24 ジャパンマリンユナイテッド株式会社 複合型推進装置および船舶
FI123164B (fi) * 2010-12-21 2012-11-30 Waertsilae Finland Oy Vesialus
EP2626290B1 (en) * 2012-02-09 2015-09-23 ABB Oy Propulsion arrangement in a ship
JP5972711B2 (ja) * 2012-08-22 2016-08-1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二重反転プロペラ推進方式の船舶
WO2014046608A1 (en) * 2012-09-24 2014-03-27 Rolls-Royce Ab Counter rotating pod with flap
CN104417739A (zh) * 2013-09-05 2015-03-18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一种水华防控机器人运动系统
JP2017509527A (ja) * 2014-03-12 2017-04-06 ボン ソン、キル 遠心力推進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船舶
CN103921921B (zh) * 2014-04-07 2017-08-25 深圳市云洲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吊舱式全回转泵喷射矢量推进器
US10969787B2 (en) 2016-08-05 2021-04-06 Zf Friedrichshafen Ag Sailboat stee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eering a sailboat
JP6618869B2 (ja) * 2016-08-19 2019-12-11 ジャパンマリンユナイテッド株式会社 船舶の推進システム
KR102090074B1 (ko) * 2018-11-19 2020-03-17 심창섭 선박용 추진장치
DE102019214772A1 (de) * 2019-09-26 2021-04-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Gondelantriebssystem und dessen Betrieb
CN110624261A (zh) * 2019-10-18 2019-12-31 东莞市环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驾驶道具船装置
CN113565665A (zh) * 2021-08-11 2021-10-2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可利用潮流能发电的拖式吊舱推进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46776C (de) * 1952-04-13 1956-08-02 Adolf Friederichs Schiffsantrieb, bestehend aus einer Hauptschraube und einer hinter dieser angeordneten, als Steuerschraube ausgebildeten Zusatzschraube
US3596625A (en) * 1969-02-24 1971-08-03 Manfred H Guenther Trolling attachment for outboard motors
DE2438147C2 (de) * 1974-08-08 1983-03-24 Schottel-Werft Josef Becker Gmbh & Co Kg, 5401 Spay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Schiffe
JPS6030598B2 (ja) * 1979-04-24 1985-07-1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尾整流装置
DE3207398C2 (de) * 1982-03-02 1986-03-06 Licentia Patent-Verwaltungs-Gmbh, 6000 Frankfurt Schiffspropulsionsanlage mit einem Haupt- und einem Kontrapropeller
JPS58211994A (ja) * 1982-06-02 1983-12-0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二重反転プロペラ船
JPS59211994A (ja) * 1983-05-14 1984-11-3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
KR890000311A (ko) * 1987-06-24 1989-03-13 이나바 고오사꾸 아이들 프로펠러장치
SE459249B (sv) * 1987-12-09 1989-06-19 Kamewa Ab Kombinerad roder- och propelleranordning
JPH07121717B2 (ja) * 1992-08-07 1995-12-25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舶用二重反転プロペラ
SE506926C2 (sv) 1996-06-06 1998-03-02 Kamewa Ab Marint framdrivnings- och styraggregat
DE19654511C2 (de) 1996-12-27 1999-02-18 Raytheon Anschuetz Gmbh Verfahren zum Begrenzen der Drehgeschwindigkeit eines Wasserfahrzeuges
US6446311B1 (en) 2000-01-06 2002-09-10 Kotec's Co., Ltd. Loop pin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644B (zh) * 2007-07-06 2014-03-05 阿克北极科技公司 改进船的破冰性的方法和根据该方法构造的船
CN103112578A (zh) * 2012-12-06 2013-05-22 王军辉 双船舵多动力可制动船舶
CN103121504A (zh) * 2013-03-11 2013-05-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一种加速四桨驱动船舶转弯的协控装置及其协控方法
CN103121504B (zh) * 2013-03-11 2015-09-0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一种加速四桨驱动船舶转弯的协控装置及其协控方法
CN103482032A (zh) * 2013-09-23 2014-01-0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小型工程船
CN103482037A (zh) * 2013-09-23 2014-01-01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小型拖船
CN103482032B (zh) * 2013-09-23 2016-07-27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小型工程船
CN116620492A (zh) * 2023-07-25 2023-08-22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可变形无人船及变形方法
CN116620492B (zh) * 2023-07-25 2023-10-24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可变形无人船及变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40836A1 (en) 2003-07-31
KR20030063214A (ko) 2003-07-28
DE60308563D1 (de) 2006-11-09
CN100457547C (zh) 2009-02-04
KR100498967B1 (ko) 2005-07-04
NO335549B1 (no) 2014-12-29
JP3958051B2 (ja) 2007-08-15
US7013820B2 (en) 2006-03-21
NO20026137D0 (no) 2002-12-19
EP1329379B1 (en) 2006-09-27
NO20026137L (no) 2003-07-23
DE60308563T2 (de) 2007-06-21
EP1329379A1 (en) 2003-07-23
JP2003212189A (ja) 2003-07-30
ATE340735T1 (de) 2006-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33926A (zh) 船舶及其运用方法
CN102887217B (zh) 一种自治式水下航行器矢量推进装置
JP6982681B2 (ja) アジマススラスター、船舶、浮遊式プラットフォーム、潜水装置及び潜水艦
CN1049397C (zh) 船用反作用鳍板装置
CN1161254C (zh) 方位螺旋桨装置
EP1013544A2 (en) Azimuth propeller apparatus and ship equipped with the apparatus
CN1162301C (zh) 船舶推进设备
US20060166569A1 (en) Outboard drive for boats
CN1749104A (zh) 仿鱼形吊舱推进器
CN1236951C (zh) 船身和螺旋桨结构
CN1745016A (zh) 船的导向和推进设备
US7090549B2 (en) System to propel an air powered boat
KR101261867B1 (ko) 포드형 추진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선박
CN110304224A (zh) 侧推潜航器及潜航方法
CN101056795A (zh) 用于链带船的加速系统
CN202609072U (zh) 船用表面桨推进装置
CN1043025C (zh) 船用半浸入式推进器
CN213109745U (zh) 一种上下可调式半浸式螺旋桨推进装置
CN1440346A (zh) 用于船用螺旋桨的防空泡管筒
CN114435569A (zh) 一种可调螺距半浸桨推进装置
CN87209963U (zh) 反体双身船
US20120214366A1 (en) Mud runner out boord motor
CN2637321Y (zh) 拖船牵引的多体连接船
SE470285B (sv) Drivaggregat för fartyg
CN2806310Y (zh) 动力式船艇的推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16

Address after: Yokohama City,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