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6372A - 空气平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平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26372A CN1426372A CN01808704A CN01808704A CN1426372A CN 1426372 A CN1426372 A CN 1426372A CN 01808704 A CN01808704 A CN 01808704A CN 01808704 A CN01808704 A CN 01808704A CN 1426372 A CN1426372 A CN 14263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pressure
- control
- flow path
- we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18—Power-operated hois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005—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with balanced jib, e.g. pantograph arrangement, the jib being moved manu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3/00—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 B66F3/24—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fluid-pressure operated
- B66F3/242—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fluid-pressure operated suspended jac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3/00—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 B66F3/24—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fluid-pressure operated
- B66F3/247—Devices, e.g. jacks, adapted for uninterrupted lifting of loads fluid-pressure operated pneumatically actu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气平衡装置具有调压阀(20),该调压阀(20)把与升降被运送物体(1)的气缸(2)的作用室(8)连接的供排气流路(10)的压力调整为抵消所述被运送物体(1)重量的压力。另外,设置对应平衡所述被运送物体(1)的重量和从控制流路(28)导入控制压力的反作用力室(42)的作用力而增减控制流路(28)压力的控制阀(38)。该调压阀(20)包括:通过开关阀(48)与控制流路(28)连接的调压室(26),经常导入来自控制流路(10)的导向压力的导向室(30),导入来自供排气流路(10)的导向压力的控制室(32)。通过平衡调压室(26)的作用力和导向室(30)及控制室(32)的作用力,把供排气流路(10)的压力调整为抵消被运送物体(1)重量的压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使被运送物体的重量与供给气缸的压力抵消而吊起被运送物体的空气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众所周知,如特开平10-30609号公报中所述,采用了把被运送物体的重量作用到由隔膜分开的反作用室中的构造。该装置根据由重量变化引起的压力室的压力变化,切换主阀,从压力源向气缸的作用室中供给空气,或把作用室向大气中开放控制作用室的内压,使被运送物体的重量和气缸的作用力平衡,从而吊起被运送物体。
但是,所述现有的装置在升降被运送物体时,使活塞克服气缸中密封部件等的滑动阻力滑动,如果不增减作用室的体积,主阀就无法进行开关,因此存在升降操作沉重,操作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操作容易的空气平衡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本发明的空气平衡装置具有调压阀,该阀把与使被运送物体升降的气缸的作用室连接的供排气流路的压力调整到抵消所述被运送物体重量的压力。
使所述气缸的活塞作用力与所述被运送物体的重量平衡。并设置响应平衡所述被运送物体重量和从控制流路导入控制压力的反作用力室的作用力使所述控制流路压力增减的控制阀。
另外,所述调压阀包括:通过开关阀与所述控制流路连接的调压室、经常从所述控制流路导入导向压力的导向室和从所述供排气流路导入导向压力的控制室。通过使所述调压室的作用力与所述导向室和所述控制室的作用力平衡,所述供排气流路的压力调整到抵消所述被运送物体重量的压力。
另外,在以可以摆动方式支持摆杆部件的同时,在所述摆杆部件上安装悬吊所述被运送物体的所述气缸,且将所述反作用力室的作用力作用在所述摆杆部件的抵消所述被运送物体重量的方向上。另外,也可以通过所述摆杆部件的摆动使所述控制阀开闭,从而增减所述控制流路的压力。另外,也可设置平衡所述气缸重量的弹压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平衡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2A、B是说明第一实施例的调压阀的具体结构的图;
图3A、B是说明第二实施例的调压阀的具体结构的图;
图4A、B是说明第三实施例的调压阀的具体结构的图;
图5A、B是说明第四实施例的调压阀的具体结构的图;
图6A、B是说明又一实施例的控制阀的图;
图7是另一实施例具有摆杆部件的空气平衡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8是另一实施例具有增速机构的空气平衡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9是另一实施例具有固定气缸的空气平衡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10是另一实施例具有固定气缸的使用摆杆部件空气平衡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11是再一个实施例使用重量压力变换器的空气平衡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示意图;
图12是另一实施例水平配置气缸的空气平衡装置主要部分的构成示意图;
图13是另一实施例在水平配置气缸的同时使用滑轮的空气平衡装置主要部分的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1为被运送物体,悬吊并支持在气缸2上。在气缸2的气缸套4中可以滑动地插入活塞6。当压缩空气供给由气缸套4和活塞6构成的作用室8时,就能使活塞6上升的作用力起作用。
在作用室8连接有供排气流路10,在供排气流路10中安装上升用切换阀12和下降用切换阀14。上升用切换阀12具有连通供排气流路10的连通位置12a和通过可变节流阀16把压缩空气供给作用室8的上升位置12b。下降用切换阀14具有连通供排气流路10的连通位置14a和通过可变节流阀18从作用室8中将压缩空气向大气中放出的下降位置14b。
供排气流路10的另一端与调压阀20连接,调压阀20具有把供排气流路10向大气开放的开放位置20a、阻断供排气流路10的保持位置20b和与使安装抑制阀22的高压流路24连接在供排气流路10上的供给位置20c。
调压阀20通过导入导向压力进行切换。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从控制流路28导向受压面积为X(=Y+Z)的调压室26导入的导向压力p的作用力作用在切换到供给位置20c的方向。另外,使从控制流路28向受压面积为Y的导向室30导入导向压力p的作用力和通过从供排气流路10向受压面积为Z的控制室32的旁通路34导入的导向压力p的作用力作用到切换到开放位置20a的方向。
另外,气缸套4支持有重量空气压变换器36。重量空气压变换器36具有控制阀38。控制阀38具有阻断高压流路24和控制流路28的关闭位置38a及连通高压流路24和控制流路28的开启位置38b。另外,控制阀38在从关闭位置38a切换到开启位置38b时,开度连续变化。
该控制阀38使通过气缸套4加上的重量作用到切换到开启位置38b的方向,使通过弹簧等弹压部件40和从控制流路28向受压面积为B的反作用力室42的反馈流路44导入的导向压力p的作用力作用到切换到关闭位置38a的方向。
另外,控制流路28通过可变节流阀46与大气连通。在控制流路28上,导向式开关阀48安装在可以阻断导向压力p向调压室26的导入位置上。另外,空气贮箱50以能通过控制流路28与调压室26连通地连接。
另外,图2A、图2B说明表示所述调压阀20的具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图2A是用JIS日本技术标准记号表示的图,图2B是表示具体结构的剖面图。另外,从图3A到图5B的图与上述相同。
在调压阀20的阀本体51中形成供气排气室52、供气室54、排气室56。在调压阀20的供气排气室52中连接供排气流路10,供气排气室52与连接高压流路24的供气室54连通。
供气排气室52和供气室54通过可滑动支持的供气阀体58形成连通和阻断。另外,在供气排气室52中与向大气开放的排气室56连通,通过可滑动支持的排气阀体60形成对供气排气室52和排气室56的连通和阻断。
在阀本体51中,形成小径孔62。小径孔62由膜片64分开,在一侧形成控制室32。控制室32通过旁通管路34与供气排气室52连通。在膜片64上连接贯通排气阀体60的杆66。使控制室32的膜片64的受压面积为Z。
在阀本体51形成大径孔67。大径孔67由一对第一第二膜片68、70分开。在第一、第二膜片68、70的两侧形成调压室26和导向室30。
使第一膜片68的受压面积为X,第二膜片70的受压面积为Y。在本实施方式中,受压面积X比受压面积Y大。另外,受压面积Y比控制室32的受压面积Z大(X>Y>Z)。进而,使受压面积X和受压面积Y和受压面积Z之和相等(X=Y+Z)。另外,不仅限于此关系,也可以根据导入到调压室26、导向室30和控制室32流体压力的水平来决定。
当通过旁通管路34从供排气流路10导入控制室的导向压力p作用在受压面积为Z的膜片64上时,通过杆66使排气阀体60滑动,以便供气排气室52和排气室56连通。
另外,在第一、第二膜片68、70与杆66的前端接触,当从控制流路28的导向室30导入的导向压力p作用到受压面积为Y的第二膜片70上时,通过杆66使排气阀体60滑动,使供气排气室52和排气室56连通。另外,当从控制流路28向调压室26导入的导向压力p作用到第一膜片68上时,通过杆66使供气阀体58滑动,形成连通供气排气室52和供气室54的作用。
从而,在控制室32和导向室30的作用力超过调压室26的作用力时,就切换到开放位置20a,在调压室26的作用力超过控制室32和导向室的作用力时,就切换到供给位置20c。另外,当两方的作用力平衡时,就处于保持位置20b。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平衡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没有悬吊被运送物体1的状态,调整重量气压变换器36的弹压部件40的弹性力。通过使由气缸2的重量产生的作用力与由弹压部件40的弹性力平衡,控制阀38切换到关闭位置38a,当稍微增加一些重量时,切换到开启位置38b一侧,高压流路24和控制流路28以节流连通方式调整。
重量气压变换器36的气缸2一侧的重量一增加,在开启位置38b侧形成的高压流路24和控制流路28之间的连通开度增加,通过可变节流阀46在向大气中放气的同时,与重量成比例地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增加。
当把下降用切换阀14切换成下降位置14b时,作用室8内的压缩空气通过供排气流路10,下降用切换阀14和可变节流阀18向大气中排出。使活塞6下降,安装被运送物体1。然后,在将下降用切换阀14切换成连通位置14a的同时,将上升用切换阀12切换到上升位置12b。
由此,通过可变节流阀16、上升用切换阀12和供排气流路10向作用室8供给压缩空气。这样被运送物体1和活塞6一起上升。把被运送物体1上升到规定的高度以后,把上升用切换阀12切换到连通位置12a。
当被运送物体1的重量W加在重量气压变器上,控制阀38切换到开启位置38b,使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增加。控制阀切换到在被运送物体1的重量W与弹压部件40的弹性力和向受压面积为B的反力室导入的导向压力p的作用力之和的平衡位置。此时,在重量W,导向压力p和受压面积B之间的关系式p×B=W成立。
另外,把导向式开关阀48打开,向调压室26导入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在导向室30中同样导入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在控制室32中导入从供排气流路10的导向压力p。
调压阀20把将从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导入调压室26,向供气位置20c侧切换的作用力起作用。另外,在导向室30中也导入从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向开启位置20a侧切换的作用力起作用。进而,在控制室32中通过旁通管路34导入从供排气流路10的导向压力p,使向开启位置20a侧切换的作用力起作用。
调压室26、导向室30和控制室32的各受压面积X、Y、Z,满足关系式X=Y+Z。把活塞6的受压面积定为A,将供排气流路10的压力定为p,在被运送物体1和气缸2平衡时,有关系式P×A=W成立。然后,当反作用力室42的受压面积B和活塞6的受压面积A相同时,与被运送物体1平衡时,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和供排气流路10的压力P相等。
在供排气流路10的压力P比与被运送物体1平衡的压力低时,切换到供给位置20c,通过供排气流路10从高压流路24来的压缩空气供给到作用室8。在供排气流路10的压力p比与被运送物体1平衡的压力高时,切换到开放位置20a,压缩空气从作用室8通过供排气流路10向大气中放出。
在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和供排气流路10的压力p相等时,调压室26的作用力与导向室30和控制室32的作用力之和平衡。调压阀20切换到保持位置20b。在此状态下,导向式开关阀48关闭时,在调压室26、空气贮箱50中保存此时的导向压力p。
然后,把被运送物体1提起时,加在控制阀38上的重量减少,切换到关闭位置38a侧。这样,由于通过可变节流阀46从控制流路28向大气中排出,使得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下降。导入导向室30的导向压力p也下降,调压阀20切换到供给位置20c,高压流路24和供排气流路10连通。通过供排气流路10向作用室8供给压缩空气,辅助提升被运送物体1。
当停止提升被运送物体1时,将被运送物体1的重量W加在控制阀38上,切换到开启位置38b一侧。这样,从高压流路24向控制流路28供给压缩空气,导向压力p上升。在控制阀38中,该导向压力p导入反作用力室42,在被运送物体1的重量W与弹压部件40的弹性力和反作用力室42的作用力之和平衡的位置,决定控制阀的开度。
另外,由于导入导向室30的导向压力p上升,调压阀20切换到开放位置20a,从供排气流路10向大气中放出压缩空气。然后,当保存在调压室26中导向压力p的作用力与导向室30的作用力和控制室32的作用力之和平衡时,切换到保持位置20b,使作用室8的作用力和被运送物体1的重量W平衡。
另外,在使被运送物体1下降,控制阀38切换到开启位置38b,从高压流路24向控制流路28供给压缩空气,导向压力p上升。该导向压力p导入导向室30,调压阀20切换到开放位置20a。作用室8通过供排气流路10与大气连通,压缩空气放出。作用室8内的压力下降,被运送物体1因自重而下降。
当停止下压被运送物体1的时,所加的重量减少,控制阀38切换到关闭位置38a,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下降。在控制阀38中,该导向压力p导入反作用力室42,在被运送物体1的重量W与弹压部件40的弹性力和反作用力室42的作用力之和平衡位置,决定控制阀38的开度。
另外,在调压阀20中,导入该导向压力p的导向室30的作用力下降,调压阀20向供给位置20c切换。由此,通过供排气流路10从高压流路24向作用室8供给压缩空气。当导入导向压力p的导向室30的作用力和控制室32的作用力的和与调压室26的作用力平衡时,调压阀20切换到保持位置20b,保持住被运送物体1。
这样,在所述的空气平衡装置中,通过控制阀38和可变节流阀46把被运送物体1的上升和下降变换成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切换调压阀20,将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变成与供排气流路10的大流量相同的压力而协助进行被运送物体1的上升和下压。然而,不受活塞6的密封部件类的滑动阻力而操作被运送物体1。
以下,结合图3A、B说明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调压阀20不同的第二实施例的调压阀80。另外,对于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赋予同一编号并省略具体的说明。以后也同样处理。
第二实施例的调压阀80用膜片64把小径孔62分成为控制室32和第二调压室82。控制室32和第二调压室82的受压面积Z相同。另外,用膜片84把大径孔67分成为第一调压室86和导向室88。第一调压室86和导向室88的受压面积Y相同。然后,再通过连接流路90使第一调压室86和第二调压室82连通。第二实施例的调压阀80的动作与第一实施例的调压阀20相同。
以下参照图4A、B说明第三实施例的调压阀100。
在调压阀100的阀本体101上,可滑动地支承滑阀柱102。通过滑阀柱102的滑动形成供排气流路10和高压流路24的连通及阻断的切换和供排气流路10和大气的连通及阻断的切换。
另外,在滑阀柱102的两端形成控制室104和第二调压室106,通过导入控制室104和第二调压室106的导向压力的作用,形成使滑动滑阀柱102的作用力起作用的结构。形成控制室104和第二调压室106,以分别形成为受压面积Z。
在控制室104和第二调压室106中分别放置有螺旋弹簧108、110,螺旋弹簧108、110,为使滑阀柱102在后述的保持位置上,将滑阀柱102从两侧压靠。另外,该螺旋弹簧108、110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
在阀本体101中,形成大径孔112,大径孔112由膜片114分开,在其两侧形成第一调压室116和导向室118。通过导入第一调压室116和导向室118的导向压力,形成使滑阀柱102滑动的结构。
第一调压室116和导向室118的受压面积相同均为Y。在第一调压室116中,通过导向式开关阀48与控制流路28连接,同时通过连通流路120与第二调压室106连接。导向室118中与在导向式开关阀48和控制阀38之间的控制流路28连接,同时控制流10通过旁通管路34与供排气流路10连接。
在第三实施例的调压阀100中,通过从控制流路28导入第一调压室116和第二调压室106的保存的导向压力p的作用,使调压阀100切换到供给位置100a。另外,通过从供排气流路10导入控制室104的导向压力P和通过控制流路28导入导向室118的导向压力p的作用,使调压阀100切换到排气位置110c。在两方的作用力平衡时,切换到保持位置100b。
以下,参照图5A、图5B说明第四实施例的调压阀130。
该调压阀130是所谓的高降压减压阀。在阀本体131中可以滑动地支承着阀体132。阀体132通过向形成在阀本体131上的阀座134的支承和分离,构成可以阻断、连通高压流路24和供排气流路10的结构。阀体132通过螺旋弹簧136靠压在支承在阀座134的方向上。
在阀本体131中形成小径孔138。小径孔138由膜片140分开,在一方形成控制室142。在控制室142内阀体132的前端突出,阀体132的后端突出到阀本体131的外部。
在阀体132中,在其轴方向贯通形成排气孔144,排气孔144形成使控制室142与大气连通的结构。在阀体132的前端膜片140接触形成可以关闭或打开排气孔144的结构。另外,控制室142内的膜片140的受压面积为Z。
在阀本体131中,形成大径孔146。大径孔146由第一、第二这一对膜片148、150分开。在第一、第二膜片148、150的两侧形成调压室152和导向室154。
第一膜片148的受压面积形成为X(=Y+Z);第二膜片150的受压面积形成为Y。各受压面积X、Y、Z的关系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调压阀20情况相同。
调压室152与控制流路28连接,通过导向式开关阀48的开关形成能与控制流路28连通或切断的构成。导向室154与导向式开关阀48和控制阀38之间的控制流路相连接。控制室142通过旁通管路156与供排气流路10连接。
在第四实施例的调压阀130中,通过导入调压室152的导向压力p的作用,使高压流路24和供排气流路10连通。另外,通过导入导向室154的导向压力p和导入控制室142的导向压力p的作用,使供排气流路10和大气连通。
以下,参照图6A、图6B说明重量气压变换器36的另一实施例。
重量气压变换器36不仅限于所述的控制阀38的情况,也可用于图6A所示的控制阀160上。控制阀160具有把控制流路28向大气开放的开启位置160a和把控制流路28关闭的关闭位置160b。
通过气缸2加到控制阀160的重量起切换到关闭位置160b的作用,弹压部件162的弹性力和通过回馈管路166从控制流路28导入反力室164的导向压力p的作用力起切换到开启位置160a的作用。另外,控制流路28通过可变节流阀168与高压流路24连接。
该控制阀160重量增加时,就切换到关闭位置160b,所以可通过可变节流阀168从高压流路24向控制流路28提供压缩空气。另外,当重量减少时,就通过弹压部件162和反作用力室164的作用切换到开启位置160a一侧,使控制流路28与大气连通,使控制流路28的压力减少。
另外,用于如图6B所示的控制阀170的重量气压变换器也可以实施。
在该控制阀170与控制流路28和高压流路24连接。控制阀170具有把控制流路28向大气开放的排气位置170a、关闭控制流路28的保持位置170b、连通控制流路28和高压流路24的供给位置170c。
通过加到控制阀170的重量,起切换到供给位置170c的作用,通过导入受压面积为B的反力室172的导向压力p的作用形成切换到排气位置170a的结构,该导向压力p是通过从控制流路28的反馈管路174的。设置与气缸2的重量平衡的弹压部件176,当被运送物体1的重量和反作用力室172的作用力平衡时,切换到保持位置170b。此时在控制流路28也产生对应所加重量的导向压力p。
另外,也不限于将气缸2和被运送物体1的重量直接加到控制阀38的情况,如图7所示,也可以将气缸2悬吊支持在摆杆部件202的一端,该摆杆部件以可以摆动方式支持支点销200的转动。另外,也可以以可转动方式把滚柱204支持在摆杆部件202的另一端,通过滚柱204将气缸2和被运送物体的重量加到控制阀38上。此时,也可以在摆杆部件202上形成卡孔206,可以调整吊起的气缸2的位置。
设支点销200到气缸2的吊起中心的距离为a,设支点销200到滚柱204的中心距离为b,此时被运送物体1的重量W和反作用力室42的作用力有以下关系:
(a/b)×W=p×B
设活塞6的受压面积为A,则变成A=(b/a)×B的关系。然后,当导入反作用力室42的导向压力p和作用室8的压力P相等时,(p=P),在W=AP时平衡。即是,在活塞6的受压面积A和反作用力室42的受压面积B不相等时,也可以检查出所加的重量。
进而,如图8所示,也可以设置增速机构210。在增速机构210上,使用螺旋机构212将钢索216缠绕在滚筒214上,并将被运送物体1吊起在安装在钢索216的头部的钩218上。另外,将气缸套4安装在支持摆杆部件202的框架220上,通过止推轴承224将杆222安装在滚筒214上。在此,当设螺纹的导程为L,设滚筒的节圆直径为D时,则下式成立:
B=(L/πD)×(a/b)×A
使用该增速机构210时,通过驱动气缸2可以增速。
另外,如图9所示,固定安装气缸套4,并将控制阀38的阀本体51固定在气缸2的杆上。然后,形成使被运送物体1的重量通过吊起部件226加在控制阀38上。这样,也可以形成使控制阀38和被运送物体1同时升降的结构。
或者,如图10所示,把摆杆部件240以可摆动方式支承在支点销242的周围。在摆杆部件240的一端与把气缸套4支持在固定端的气缸2的杆连接。在摆杆部件240的另一端吊起支持支持部件244。
该支持部件244上以可在支点销248的周围可以摆动方式支持控制杆部件246。在控制杆部件246的一端吊起被运送物体1,在另一端配置重量气压变换器36。作为这样的结构,也可以将重量气压变换器36配置在升降一侧。
另外,也可以采用图11所示的重量压力变换器250。该重量压力变换器250具有以可摆动方式支持在支点销252周围的摆杆部件254,将气缸2吊起支持在摆杆部件254上。重量压力变换器250单个配置控制阀38、反作用力机构252和弹压部件40。
以支点销252作为中心点,在气缸2的对面一侧设置反作用机构252和弹压部件40。反作用力机构252通过反馈管路把来自控制流路28的导向压力p导入反作用力室42,通过反作用力室42的作用,产生与被运送物体1重量相对的反力。控制阀38通过摆杆部件254的摆动切换到开启位置38a和关闭位置38b。在此时与所述重量压力变换器36同样地动作。另外,在图11中,控制阀38为正常打开形式,与图6A所示的正常打开形式与开启位置38a和关闭位置38b的关系相反。
另外,通过如图12那样的配置,也可以不在重量压力变换器260上设置弹压部件44。此时,水平配置气缸2将气缸套4安装在竖直设置的摆杆部件262的一端。摆杆部件262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持在支点销264的周围,以支点销264为中心,在对面一侧配置重量压力变换器260。在以可摆动方式支承的控制杆部件266的一端吊起支承被运送物体1的同时,在控制杆部件266的另一端连接气缸2的杆。因此,由于气缸2的重量没有加上重量压力变换器260的重量,所以可以不要弹压部件44。
进而,也可以如图13进行配置,不在重量压力变换器260上设置所述弹压部件44。此时在水平配置气缸2的同时,固定气缸套4。在以可以转动方式把滑轮270支持在气缸套4的同时,在杆272上也以可转动方式支持滑轮274。在挂在两滑轮270,274的钢索276的一端吊起被运送物体的同时,另一端与以在支点销278周围可摆动方式支持的摆杆部件280的一端连接。
在摆杆部件280的另一端的配置重量压力变换器260。在此时由于气缸2的重量没有加上重量压力变换器260的重量,所以可以不要弹压部件44。此时,下式成立。
B=(a/2b)×A
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这些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形式。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空气平衡装置由于减少了气缸中部件的滑动阻力,可以实现以很小的力量很容易地对被运送物体进行升降操作的效果。
Claims (3)
1、一种空气平衡装置,其具有调压阀,该阀把与使被运送物体升降的气缸的作用室连接的供排气流路的压力调整到抵消所述被运送物体重量的压力,使所述气缸的活塞作用力与所述被运送物体的重量平衡,其特征在于:
设置根据平衡所述被运送物体重量和从控制流路导入控制压的反作用力室的作用力使所述控制流路压力增减的控制阀;
另外,所述调压阀包括:通过开关阀与所述控制流路连接的调压室、经常从所述控制流路导入的导向压力的导向室和从所述供排气流路导入的导向压力的控制室,
通过使所述调压室的作用力与所述导向室和所述控制室的作用力平衡,把所述供排气流路的压力调整到抵消所述被运送物体重量的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可摆动方式支持摆杆部件的同时,在所述摆杆部件上安装悬吊所述被运送物体的所述气缸,且将所述反作用力室的作用力作用在所述摆杆部件的抵消所述被运送物体重量的方向上,另外,通过所述摆杆部件的摆动使所述控制阀开闭,从而增减所述控制流路的压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平衡所述气缸重量的弹压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130052 | 2000-04-28 | ||
JP130052/2000 | 2000-04-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26372A true CN1426372A (zh) | 2003-06-25 |
CN1138697C CN1138697C (zh) | 2004-02-18 |
Family
ID=18639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0870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8697C (zh) | 2000-04-28 | 2001-05-01 | 空气平衡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02241B2 (zh) |
EP (1) | EP1277692A1 (zh) |
JP (1) | JP4163415B2 (zh) |
KR (1) | KR20020091250A (zh) |
CN (1) | CN1138697C (zh) |
WO (1) | WO200108335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59282A (zh) * | 2019-11-12 | 2020-02-07 | 齐齐哈尔大学 | 一种智能化起重装置 |
CN112262264A (zh) * | 2018-06-13 | 2021-01-22 | Smc株式会社 | 气缸的流体回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52269B1 (ko) * | 2002-03-11 | 2004-10-12 | 바이텍산업(주) | 에어밸런스 시스템 |
WO2005045257A1 (ja) * | 2003-11-07 | 2005-05-19 |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 流体シリンダを用いた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チョークバルブ装置 |
US8350584B2 (en) | 2006-12-29 | 2013-01-08 | Intest Corporation | Test head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
TWI439709B (zh) | 2006-12-29 | 2014-06-01 | Intest Corp | 用於使負載沿平移軸線平移之操縱器與負載定位系統 |
US7602562B2 (en) * | 2007-05-21 | 2009-10-13 | Electro Scientific Industries, Inc. | Fluid counterbalance for a laser lens used to scribe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substrate |
KR100881978B1 (ko) | 2007-05-22 | 2009-02-05 | 주식회사 셀파코리아 | 무게자동감지형 에어발란스 |
DE102007025059B4 (de) * | 2007-05-29 | 2018-02-01 | Konecranes Lifting Systems Gmbh | Pneumatische Steuereinrichtung für ein Drucklufthebezeug |
ITMO20120261A1 (it) * | 2012-10-25 | 2014-04-26 | Teco Srl | Un apparato di movimentazione verticale bilanciata |
CN113753786B (zh) * | 2021-08-16 | 2023-01-31 | 四川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气控自动平衡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39200A (ja) | 1995-03-03 | 1996-09-17 | Hirotaka Eng:Kk | エアバランス装置 |
US5644966A (en) * | 1995-07-05 | 1997-07-08 | Hirotaka Engineering Co., Ltd. | Pressure regulating circuit |
JPH1030609A (ja) | 1996-04-19 | 1998-02-03 | Hirotaka Eng:Kk | 圧力調整回路 |
JP3780032B2 (ja) | 1996-05-16 | 2006-05-31 | Smc株式会社 | 荷重−空気圧変換器 |
-
2001
- 2001-05-01 KR KR1020027014449A patent/KR20020091250A/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1-05-01 EP EP01926107A patent/EP1277692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05-01 WO PCT/JP2001/003784 patent/WO2001083358A1/ja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1-05-01 CN CNB018087043A patent/CN113869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5-01 US US10/258,401 patent/US680224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5-01 JP JP2001580796A patent/JP416341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62264A (zh) * | 2018-06-13 | 2021-01-22 | Smc株式会社 | 气缸的流体回路 |
CN110759282A (zh) * | 2019-11-12 | 2020-02-07 | 齐齐哈尔大学 | 一种智能化起重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697C (zh) | 2004-02-18 |
KR20020091250A (ko) | 2002-12-05 |
EP1277692A1 (en) | 2003-01-22 |
US20030106421A1 (en) | 2003-06-12 |
WO2001083358A1 (fr) | 2001-11-08 |
US6802241B2 (en) | 2004-10-12 |
JP4163415B2 (ja) | 2008-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697C (zh) | 空气平衡装置 | |
CN1151037C (zh) | 具有车轴控制器的工程车辆 | |
CN1751200A (zh) | 流量控制阀 | |
CN1237285C (zh) | 用于控制液压驱动机械的执行器的液压回路 | |
EP1762534A3 (en) | Cylinder apparatus for hydraulic lift jack with transmission | |
CN1030971A (zh) | 阀多用叠加底座 | |
CN100335336C (zh) | 驾驶室翻转用电动/手动举升装置 | |
CN1869344A (zh) | 工作机 | |
CN1308108C (zh) | 气动锯 | |
CN1197164A (zh) | 可变容量压缩机用控制阀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55769C (zh) | 压力/流量控制阀 | |
CN1759248A (zh) | 空气压缩机单元入口控制 | |
CN1774548A (zh) | 液压驱动装置 | |
CN1201959C (zh) | 用于倾斜车辆座舱的液压倾斜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车辆 | |
CN1515758A (zh) | 工程机械的液压回路 | |
CN1278050C (zh) | 油压驱动装置 | |
CN1284932C (zh) | 挖掘旋转作业车辆的悬臂液压缸用转换阀 | |
CN218672884U (zh) | 一种具有压力调节功能的制氧机 | |
CN1712220A (zh) | 平面丝网印花机的印染机构升降装置 | |
CN207421461U (zh) | 一种低噪音进气阀 | |
CN1469840A (zh) | 空气平衡装置 | |
CN1585868A (zh) | 液压控制动作阀 | |
CN101318247A (zh) | 钢坯定心孔加工装置 | |
CN111168268A (zh) | 一种带阻尼功能的电火花沉积接触力控制装置 | |
CN205956082U (zh) | 高效率水锤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