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18364A - 盘盒收放装置和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盒收放装置和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18364A CN1418364A CN01806561.9A CN01806561A CN1418364A CN 1418364 A CN1418364 A CN 1418364A CN 01806561 A CN01806561 A CN 01806561A CN 1418364 A CN1418364 A CN 14183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lder
- tray salver
- chassis
- opening
-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3—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01—Details
- G11B17/0405—Closing mechanism, e.g. doo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1—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44—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46—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pivoting loading mean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插入了盘盒(6)的夹(4)以枢轴方式支持在底盘(5)上,向关闭方向施力。门体(1)用枢轴(1a)支持在夹(4)的自由端部,该门体(1)上设有与插入的盘(6)接触的第1斜面(14),和夹(4)上升时与底盘(5)接触的推出片(12)。弹簧对门体(1)朝着接触面关闭夹(4)的开口的方向施力。门体(1)在门打开位置和门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门打开位置是在盘盒(6)插入时,盘盒(6)推接触面而露出夹(4)的开口,而且推出片(12)推底盘(5)抗拒弹簧体的施力而使夹(4)上升的位置;门关闭位置,是随着盘盒(6)的进一步插入,盘盒(6)离开接触面之后,接触面回到闭塞开口的部位,允许夹(4)下降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放内装记录媒体即盘的盒的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盘记录或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早就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将作为记录媒体的盘(60)装在盘盒(6)内的装置。盘盒(6)的上面,可滑动地设有快门(Shutter)(63),打开快门(63)时,盘(60)的一部分露出。盘盒(6)的下面,开设有定位孔(61)、(62)。
图17是将该盘(60)作为记录媒体,对信号进行记录或再生的装置之侧视图。在以下的记载中,将盘盒插入方向作为前方、排出方向作为后方。
装有盘盒(6)的夹(4)的基端部,用枢轴(4a)支持在搭载有转台(7)的底盘(5)的一端上。在夹(4)和底盘(5)之间,配置有保持夹(4)关闭姿势的卡止机构(未图示)。在底盘(5)的前后端部,立设有与盘盒(6)的定位孔(61)(62)相嵌合的定位销(52)(52)。各定位销(52),是从支承盘盒(6)的下面的圆柱状承受轴(58)的上面突出圆锥状的导向突起(59)而构成的,在定位孔(61)(62)的周壁被导向突起(59)导向的同时,盘盒(6)下降,并载置在承受轴(58)的上面。
夹(4)的自由端部一侧开口,盘盒(6)从该开口插入。将夹(4)向上推的扭簧(49)与夹(4)的枢轴支持部(4a)嵌合,从夹(4)的侧面突出的轴(47)与开设在底盘(5)侧面上的圆弧孔(48)的上端接触,防止夹(4)的过度上升。
在对信号进行记录或再生时,首先用手将盘盒(6)插入处于上升位置的夹(4)内。盘盒(6)的定位孔(61)(62)与定位销(52)(52)相向。然后,用手按压夹(4),使其进行下降转动。定位孔(61)(62)与定位销(52)(52)的导向突起(59)嵌合,于是,盘(60)载置在转台(7)上,进行信号的记录或再生。
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盘盒(6)与转台(7)相向而对信号进行记录或再生时,需要做将盘盒(6)插入夹(4)的动作,和将该夹(4)向下按压的动作。也就是说,需要2次手动操作。专利申请人构想进行1次手动操作,改善使用者使用的方便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1次手动操作使盘盒与转台相向。
发明的概述
夹(4)的基端部安装有将夹(4)向关闭方向推的弹簧体,门体(1)用枢轴(1a)支持在夹(4)的自由端部上。该门体(1)上设有接触面和推出片(12),其中接触面相对于枢轴支持部(1a)来说,位于盘盒排出侧,并向盘盒插入方向倾斜,推出片相对于枢轴支持部(1a)来说,配置在盘盒插入侧,在夹(4)上升时与底盘(5)接触,门体(1)的接触面被弹簧向闭塞夹(4)开口的方向推。
门体(1)设成可在门打开位置和门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形式,其中,门打开位置是在插入盘盒(6)时,盘盒(6)推接触面而露出夹(4)的开口,且推出片(12)推底盘(5)抗拒弹簧体的施力而使夹(4)上升的位置;门关闭位置,是随着盘盒(6)的进一步插入,盘盒(6)离开接触面后,接触面回到闭塞开口的部位,允许夹(4)下降的位置。
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轴测图。
图2A是上门体的侧视图、图2B是上门体的俯视图。
图3A是下门体的侧视图、图3B是下门体的俯视图。
图4是夹和底盘的分解轴测图。
图5是夹、滑动片、推出杆的分解俯视图。
图6是用包含图4的B-B线的面剖断夹、用包含图4的C-C线的面剖断底盘的剖面图。
图7是底盘和盘盒的俯视图。
图8A、图8B、图8C是表示将盘盒往夹内插入的状态之侧视图。
图9A、图9B是表示盘盒插入时的滑片和推出杆的动作之俯视图。
图10A、图10B是表示盘盒插入时的滑片和推出杆的动作之俯视图。
图11A、图11B、图11C是表示夹打开时的状态之侧视图。
图12是框架的背面图。
图13是推上杆附近的侧视图。
图14A、图14B、图14C是表示排出动作之侧视图。
图15A、图15B是将夹打开位置简化后表示的侧视图,图15A表示第1打开位置,图15B表示第2打开位置。
图16是盘盒的俯视图。
图17是现有盘记录或再生装置的侧视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
(总体概述)
以下,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例作详细说明。
图1是盘记录或再生装置之轴测图。和以往一样,盘(60)装在盘盒(6)内,盘盒(6)上开设有下面开口的定位孔(61)(62)。前侧定位孔(61)是向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后侧定位孔(62)是圆孔。
整个装置形成近似长方形,上盒(3)可开闭地设在下盒(30)上。这种装置被称作slot in型,多半是装在使用者的上衣口袋等内运送,故整体形状设成容易装在口袋内的近似长方形。
图1所示的上盒(3)内安有后端开口的夹(4),下盒(30)内装有底盘(5)。夹(4)及底盘(5),前端面分别固定在上盒(3)、下盒(30)上,夹(4)用枢轴(4a)支持在底盘(5)的前端部上。夹(4)被设在枢轴支持部(4a)附近的扭簧(49)向关闭方向推压。
在夹(4)的右侧面与上盒(3)、以及底盘(5)的右侧面与下盒(30)之间,分别形成有空间,各空间内配置有后述的夹闭锁机构及闭锁解除机构。上盒(3)的后端面开口,右侧后端部向内折弯而形成水平板(31)。
本例的装置,盘盒的插入及排出动作具有特点,以下概略地加以表示。盘盒插入时,如图8C所示,转动上盒(3)的上门体(1),稍打开夹(4)。进一步将盘盒(6)插入时,如图11A、图11B所示,夹(4)经过第1、第2两个阶段的打开位置后,如图11C所示关闭。排出盘盒时,对图12所示的排出杆(100)进行转动操作,强制性地使夹(4)上升,从夹(4)取出盘盒(6)。
(盘盒插脱机构的概况)
图1的夹(4)之自由端部上,用枢轴(1a)支持着覆盖夹(4)的后端开口的横向较长的上门体(1),该枢轴支持部(1a)配置在上门体(1)的内侧。底盘(5)上,用枢轴(2a)支持着与上门体(1)相向的下门体(2)。盘盒(6)的端面与两门体(1)(2)接触,门体是用表面光滑、且具有适当刚性的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制的,以便不损伤盘盒(6),并且,用嵌在枢轴支持部(1a)(2a)内的扭簧(未图示)向关闭方向施力。
图2A是上门体(1)的侧视图,图2B是上门体(1)的俯视图,图3A是下门体(2)的侧视图,图3B是下门体(2)的俯视图。上门体(1),是将板片(11)(11)与帽部(10)的两侧部设成一体而形成的,各板片(11)上开设有和夹(4)构成枢轴支持部的孔(13)。板片(11)越过孔(13)向前方延伸,形成推出片(12)。帽部(10)的下面形成第1斜面(14),该第1斜面(14)如后述,沿着盘盒插入方向向下倾斜。卡止销(15)在孔(13)和帽部(10)之间向外突出。上述孔(13)位于比第1斜面(14)的下端更下侧的位置。
下门体(2)将挂在上述卡止销(15)上的闭锁爪(20)、和从该闭锁爪(20)的下端部沿着盘盒排出方向向下倾斜的突片(21)、和从该突片(21)的基端部附近向下延伸的凸轮推杆(23)设成一体。突片(21)的后端面形成第2斜面(22),在该闭锁爪(20)的下端部,与底盘(5)成为枢轴支持部(2a)的轴(24)向外突出。
(夹和底盘的详细说明)
图4是夹(4)和底盘(5)的分解轴测图。本装置上装有板状电池(700),具体地说装有Ni-Cd电池。底盘(5),是将合成树脂制成的主底盘(50),和将金属板折弯而成的电池夹(51)前后排列起来构成的。电池夹(51),其框架(56)从与主底盘(50)的上面位于同一面内的支持板(55)的右侧突出(见图12),电池(700)装在支持板(55)的下方及框架(56)的内侧。电池(700),被夹持在框架(56)的后壁和主底盘(50)的后壁之间。
主底盘(50)上设有转台(7),将电子束照射在盘上的发送器(Pick-up)(70)以可接近和离开转台(7)的方式设在该转台上。支持着盘盒(6)的前端部的轴状的第1、第2承受突起(53)(54)突出在主底盘(50)的前端部两侧,支持板(55)上设有定位销(52),该定位销嵌在盘盒(6)的后端部的定位孔(62)内。在本例中,定位销(52)只设了支持盘盒(6)后部的1根。
另外,第1、第2承受突起(53)(54)和定位销(52)的承受轴(58)支承着盘盒(6)的下面,转台(7)支持着盘盒(6)内的盘(60),转台(7)比第1、第2承受突起(53)(54)及承受轴(58)高。
若用金属板制成主底盘(50)和电池夹(51)两者,则底盘(5)整体变重。而且,必须通过深冲加工来设第1、第2承受突起(53)(54),会导致主底盘(50)变形。也考虑到对主底盘(50)进行外部加工来设第1、第2突起(53)(54),但成本上升。
而用合成树脂形成主底盘(50)和电池夹(51)两者时,可使整个底盘(5)轻量化,但电池夹(51)的强度下降。由于电池夹(51)夹持着电池(700),故受外部冲击时会简单地变形,电池(700)掉下。因此,用金属板制成电池夹(51),用合成树脂制成主底盘(50),提高电池夹(51)的刚性,且使底盘(51)整体重量减轻。
安装有横跨图4的主底盘(50)和电池夹(51)的右侧面、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支持托架(200),滑板(300)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该支持托架(200)上。
支持托架(200)具有:位于后端部,且向内折弯的纵板(210);比该纵板(210)靠前侧设置,且向前、向上倾斜的上升斜面(220);位于该上升斜面(220)前侧、且向下凹的导向槽(230)。
滑板(300)被弹簧(340)向后方推,后端部向内折弯,构成推出板(310)。滑板(30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后侧,形成有向前方、向下倾斜的斜端面(320),斜端面(320)的前方向上设有构成夹闭锁机构的爪片(330)。滑板(300)如后述,在排出盘盒(6)时进行操作。
在滑板(300)和支持托架(200)之间,设有上升杆(400),该上升杆(400)的基端部用枢轴(410)支持在支持托架(200)上。对上升杆(400)向下按压的扭簧(未图示)嵌在枢轴支持部(410)上,从上升杆(400)突出的小轴(420)与滑板(300)的斜端面(320)接触。如后所述,上升杆(400)在排出盘盒(6)时,将上盒(3)的水平板(31)向上推。
下门体(2)的轴(24)(见图3B),嵌在开设于从底盘(5)的侧面突出的支持小片(500)上的孔(未图示)内,构成下门体(2)的枢轴支持部(2a)。
底盘(5)的下面,设有与滑板(300)接触的排出杆(100),该排出杆可在水平面内回转,从夹(4)排出盘盒(6)时,用手转动后述的排出杆(100),将滑板(300)向前方推。即,排出杆(100)构成夹的闭锁解除机构。
夹(4)的上面可前后移动地设有将金属板折弯而成的滑动片(9),该滑动片(9)上设有推出杆(8),其基端部用枢轴支持在夹(4)上。
图5是夹(4)、滑动片(9)、推出杆(8)的分解俯视图。夹(4)的顶面上设有透窗(40),该透窗(40)的周缘部设有4根支持销(41)(41)(41)(41)。滑动片(9)的两侧部开设有与支持销(41)(41)(41)(41)嵌合的4个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孔(92)(92)(92)(92),后端部设有嵌合销(90)。
小板(93)(93)从滑动片(9)的两端部向下突出,导向轴(91)从各小板(93)向外突出。
在夹(4)上,在右侧的支持销(41)(41)之间,设有防脱销(42),开设在推出杆(8)的一端上的嵌合孔(80)与该防脱销(42)嵌合,从而构成推出杆(8)的枢轴支持部(8a)。推出杆(8),被架设在该推出杆和夹(4)之间的拉簧(8b)向逆时针方向施力。
推出杆(8)的自由端部向下弯折,构成压紧片(81),该压紧片(81)通过夹(4)的透窗(40),向盘盒(6)的移行路内突出。推出杆(8)上开设有与夹(4)的嵌合销(90)相嵌合的凸轮孔(82),该凸轮孔(82)将向盘盒插入方向倾斜的第1倾斜孔(83)、曲率中心与嵌合孔(80)的中心一致的圆弧孔(84)、从该圆弧孔(84)的一端向嵌合孔(80)延伸的第2倾斜孔(85)连起来。
夹(4)的右侧壁上开设有透孔(43),该透孔(43)的周缘部安装有板簧(600),该板簧(600)安装有进入夹(4)内的折弯部(610)。从图5所示的该折弯部(610)到夹(4)的左侧壁的距离L,基本与盘盒(6)的宽度相等。另外,也可在夹(4)的左侧壁的内侧,设置与盘盒(6)的侧面接触的突起(未图示)。
盘盒(6)插入夹(4)内时,被夹(4)的左侧壁和板簧(600)的折弯部(610)夹持,限制左右摇动。即,插入夹(4)内的盘盒(6)后侧的定位孔(62)与对应的定位销(52)嵌合,限制前后方向的摇动,利用夹(4)的前端部限制左右摇动。
如图7所示,盘盒(6)前侧的定位孔(61)的周缘与第2承受突起(54)的上面接触,盘盒(6)的前端部左侧被第1承受突起(53)支持。这一点,和盘盒(6)的前后端部与2个定位销(52)(52)嵌合的现有装置不同,于是如后所述,夹(4)的打开量减小。
图6是用包含图4的B-B线的面剖断覆盖上盒(3)的夹(4)、用包含图4的C-C线的面剖断覆盖下盒(30)的底盘(5)的剖面图。枢轴(32)从上盒(3)的右壁向内突出,前端部通过上门体(1)的孔(13)与夹(4)嵌合,构成上门体(1)的枢轴支持部(1a)。
在上门体(1)的下方,承受板(57)从框架(56)向内突出,如后所述,上门体(1)的推出片(12)一边与承受板(57)接触、一边转动而打开上盒(3)。上述纵板(210)和承受板(57)之间敞开,如后所述,上门体(1)的推出片(12)进入该间隙内。
(门体及夹的打开动作)
图8a、图8b、图8c是表示将盘盒(6)向上盒(3)内的夹(4)插入的状态之侧视图,图9A、图9B及图10A、图10B是表示盘盒插入时,滑动片(9)和推出杆(8)的动作之俯视图。图9A、图9B、图10A、图10B中省略了扭簧(49)的图示。
盘盒插入时,如图8B所示,首先,上门体(1)打开,允许盘盒(6)进入夹(4)内,接着,夹(4)和上盒(3)打开到第1打开位置。其后,夹(4)及上盒(3)进一步打开到第2打开位置之后关闭。该夹(4)分2个阶段打开的理由将在后面说明。
如图8A所示,在盘盒(6)尚未插入的待机状态,下门体(2)的闭锁爪(20)挂在上门体(1)的卡止销(15)上,防止上门体(1)在不小心时打开。上门体(1)的推出片(12)与底盘(5)的承受板(57)接触。
如图9A所示,滑动片(9)位于最后侧,滑动片(9)的嵌合销(90)嵌在第1倾斜孔(83)的左端部。如上所述,推出杆(8)的推出片(81)通过夹(4)的透窗(40),向盘盒(6)的移行路内突出。
(夹的第1打开位置)
如图8B所示,将盘盒(6)插入夹(4)内时,盘盒(6)的前端部,当初在下门体(2)的第2斜面(22)上与枢轴支持部(2a)的下侧接触。下门体(2)以枢轴支持部(2a)为中心,抗拒弹簧的弹力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卡止销(15)与闭销爪(20)的卡合脱开。盘盒(6)的前端部与第2斜面(22)接触,故沿着第2斜面(22)上升,推上门体(1)的第1斜面(14)。
上门体(1)的枢轴支持部(1a)位于比第1斜面(14)还要下侧的位置,故如图8C所示,上门体(1)以枢轴支持部(1a)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回转。上门体(1),因推出片(12)与底盘(5)的承受板(57)接触,故推出片(12)踢承受板(57),于是打开夹(4)。上门体(1)随着夹(4)上升,故卡止销(15)脱离闭销爪(20)的回转移行路。盘盒(6)插入逐渐打开的夹(4)内,沿着第2斜面(22)上升,故下门体(2)在第2斜面(22)上推枢轴支持部(2a)的上侧,通过嵌在枢轴支持部(2a)上的扭簧而恢复原位。
图11A、图11B、图11C是表示打开夹(4)时的状态之侧视图,省略了推出杆(100)、上盒(3)及下盒(30)。图11A表示从图8C的侧视图稍打开夹(4)的状态,上门体(1)在第1斜面(14)的下端与盘盒(6)的上面接触的同时打开。该位置称作第1打开位置,也可以是上门体(1)打开后的门打开位置。
(夹的第2打开位置)
将盘盒(6)再插入夹(4)时,如图9B所示,盘盒(6)的前端部推压推出杆(8)的压紧片(81),抗拒拉簧(86),以枢轴支持部(8a)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回转。第1倾斜孔(83)的侧缘将嵌合销(90)向前方推,使滑动片(9)前进。
如图11B所示,通过滑动片(9)的前进,导向轴(91)沿着支持托架(200)的上升斜面移动,夹(4)以枢轴支持部(4a)为中心进行上升回转。上门体(1)的推出片(12)的前端与支持托架(200)的纵板(210)接触,上门体(1)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于是,上门体(1)的第1斜面(14)的下端便脱离盘盒(6)的上面。即,上门体(1)被弹簧向关闭方向推压,该推力引起的摩擦力不施加于盘盒(6)。该位置比第1打开位置进一步打开夹(4),称作夹的第2打开位置。
从第2打开位置进一步推入盘盒(6)时,如图10A所示,盘盒(6)使推出杆(8)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回转。可是,即使嵌合销(90)嵌入圆弧孔(84)内,推出杆(8)回转,滑动片(9)也不前进,夹(4)保持在第2打开位置。
将盘盒(6)推到最后位置时,如图10B所示,嵌合销(90)脱离圆弧孔(84)并嵌入第2倾斜孔(85)。第2倾斜孔(85)的侧缘将嵌合销(90)向前方推,使滑动片(90)前进。
夹(4)达到第2打开位置之后,滑动片(9)前进时,夹(4)的导向轴(91)与导向槽(230)的上面开口相同。夹(4)被扭簧(49)向下推,故如图11C所示,导向轴(91)在导向槽(230)内下降。导向轴(91)与爪片(330)的上面接触,一旦将滑动片(300)向前方推,导向轴(91)通过爪片(330)时,滑动片(300)因弹簧(340)的作用而返回,爪片(330)卡住导向轴(91)。夹(4)被底盘(5)闭锁。
随着夹(4)的下降,上门体(1)的推出片(12)和纵板(210)的接触被分开,如图11C所示,上门体(1)恢复原位而关闭。将该位置作为门关闭位置。即,上门体(1)因盘盒(6)的插入,而在门打开位置和门关闭位置之间回转。
如图10B所示,将盘盒(6)放置在转台(7)上,便可进行信号的记录和再生。如图11C所示,导向轴(91)嵌入导向槽(230),限制夹(4)的前后摇动,故与夹(4)卡合的推出杆(8)不动。
(将夹分2个阶段打开的理由)
以下,对夹(4)经过第1、第2打开位置的2个阶段的理由作说明。
图15A、图15B,是将夹(4)的打开位置简化后表示的侧视图,图15A表示第1打开位置,图15B表示第2打开位置。
第1打开位置,夹(4)在盘盒(6)的下面越过底盘(5)的后端部的定位销(52)之前打开。如上所述,转台(7)形成得比定位销(52)的承受轴(58)高,在该第1打开位置的状态下,即使将盘盒(6)插入,盘盒(6)也不会超越转台(7)。
第2打开位置,夹(4)在盘盒(6)的下面超过转台(7)之前打开。在该状态下,将盘盒(6)推入,盘盒(6)的前端部下面与第2承受突起(54)相向。
也就是说,盘盒(6)插入当初,夹(4)稍打开,然后大打开。若夹(4)从盘盒(6)插入当初就打开到第2打开位置,则夹(4)大打开的时间长,尘埃等异物进入底盘(5)的可能性增大。盘盒(6)内的盘(60),众所周知由于信号是高密度记录的,故存在着附着尘埃而导至误动作的危险性。
本例中,夹(4)大打开的时间短,故可减少尘埃等异物进入底盘(5)的可能性。因此,可防止因尘埃等进入而引起的误动作。
(盘盒插入时的技术效果)
本例中,用夹(4)限制盘盒(6)左右摇动,故不在设于底盘(5)前端部的第2承受突起(54)上设导向突起(59)(见图17)。因此,该第2承受突起(54)的高度比定位销(52)低。
如图17所示,以往夹(4)必须在盘盒(6)超过底盘(5)前端部的定位销(52)之前打开。而在本例中,夹(4)在盘盒(6)超过第2承受突起(54)之前打开量小。因此,在这一点上也可防止尘埃等进入。另外,这种装置如上所述,有时在像上衣口袋般狭小的空间内使用,夹(4)的打开量小使用方便。
又,如图16所示,在盘盒(6)的侧面和盘(60)的外周之间,设有间隙F。可是,在夹(4)的两侧面和盘盒(6)的两侧面之间几乎没有间隙。因此,将盘盒(6)插入夹(4)时,即使底盘(5)摇动,盘(60)在两侧也仅偏移间隙F大小。即,盘(60)仅摇摆相当于和盘盒(6)的间隙那么大小的量。这样,盘(60)容易装在转台(7)上。
又因盘装上之后,夹(4)的两侧面与盘盒(6)的两侧面之间几乎没有间隙,故盘(60)的外周面与盘盒(6)的两侧面也不接触。
从夹(4)的第1打开位置经过第2打开位置,直至夹(4)关闭,上门体(1)与纵板(210)接触,第1斜面(14)的下端离开盘盒(6)的上面。弹簧向上门体(1)关闭的方向施力,故此间上门体(1)引起的摩擦力不施加于盘盒(6)上。因此,只向盘盒(6)施加推出杆(8)引起的推压负荷,盘盒(6)插入时的负荷减轻。
(盘盒排出机构)
图12是底盘(5)的框架(56)的背面图,图13是推上杆(400)附近的侧视图。上述排出杆(100)以枢轴(100a)支持在框架(56)的端部上,位于下门体(2)的下方,弹簧(未图示)向逆时针方向施力。排出杆(100)更向上隆起而形成凸面(110),该凸面(110)的侧面形成凸轮面(120),位于从下门体(2)突出的凸轮从动件(23)附近。
排出杆(100)的一端部构成与滑动板(300)的推出板(310)接触的压紧突起(130)。用手将图12所示的排出杆(100)向顺时针方向(图12的X方向)转动时,压紧突起(130)便推压推出板(310),抗拒弹簧(340)的施力而将滑动板(300)向前推。凸轮面(120)推凸轮从动件(23),如图13所示,使下门体(2)以枢轴支持部(2a)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回转。上门体(1)和下门体(2)的闭锁被解除。
图14A、图14B、图14C是表示排出动作的侧视图,用点划线表示上盒(3)和底盘(5)。如图14A所示,随着滑动板(300)的前进,爪片(330)和导向轴(91)的卡合被解除,允许夹(4)上升。
滑动板(300)的斜端面(320)推压推上杆(400)的小轴(420),使推上杆(400)向上方回转。推上杆(400)的自由端部将上盒(3)的水平板(31)向上踢。上门体(1)和下门体(2)的闭锁被解除,故上盒(3)可以以枢轴支持部(4a)为中心回转,抗拒扭簧(49)的力量而上升。导向轴(91)脱离导向槽(230)。
由于解除了导向轴(91)和导向槽(230)的嵌合,故滑动片(9)可以向后方滑动。通过拉簧(86)对推出杆(8)施力(见图10B),与盘盒(6)和推出杆(8)卡合的滑动片(9)向后方移动。图10B所示的滑动片(9)的嵌合销(90)脱离推出杆(8)的第2倾斜孔(85),在圆弧孔(84)内移动,到达图9B所示的位置,即夹(4)的第2打开位置。如图11B所示,滑动片(9)的导向轴(91)与支持托架(200)的斜端面(220)接触。上门体(1),因其推出片(12)的前端与纵板(210)接触而打开,于是,打开盘盒(6)的移行路。盘盒(6)的一部分从夹(4)排出。于离开排出杆(100)时,排出杆(100)因弹簧的作用回到原位,如图14B所示,下门体(2)也复位。滑动板(300)因弹簧(340)的作用而向后方移动,小轴(420)脱开滑动板(300)的推上杆(400)回到原位。
滑动片(9)进一步后退,返回图9A所示的位置。滑动片(9)的导向轴(91)在支持托架(200)的斜端面(220)上后退,夹(4)可下降。
用手从夹(4)中抽出盘盒(6)。夹(4)因扭簧(49)的作用而下降,上门体(1)的推出片(12)和纵板(210)的接触被解除,故如图14C所示,上门体(1)回转而关闭夹(4)的后端开口。上盒(3)和夹(4)下降,上门体(1)的卡止销(15)与下门体(2)的闭锁爪(20)的前端接触,使下门体(2)向逆时针方向回转,通过闭锁爪(20)的前端部时,与因枢轴支持部(2a)的弹簧作用而恢复原位的闭锁爪(20)卡合。上门体(1)闭锁,回到待机状态。
上述记载中,省略了开闭盘盒(6)的快门(63)的机构,该开闭机构设在夹(4)内,是众所周知的结构。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将盘盒(6)插入夹(4)时,门体(1)回转而露出夹(4)的开口,同时,夹(4)通过推出片(12)抗拒弹簧体的施力而上升。在此状态下,将盘盒(6)插入,当盘盒(6)离开接触面时,接触面向关闭开口的方向返回。解除推出片(12)对夹(4)的抬起,允许夹(4)下降,夹(4)通过弹性体而关闭。
也就是说,若将盘盒(6)插入,盘盒(6)插入当初夹(4)打开,盘盒插入后夹(4)关闭。这样,以插入盘盒(6)的一次手动动作,便可使盘盒(6)与底盘(5)上的转台(7)相向,与现有装置相比,可改善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
Claims (9)
1.一种盘盒收放装置,其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夹(4)和搭载有转台(7)的底盘(5),该开口用于插入装有盘(60)的盘盒(6),底盘以枢轴(4a)支持夹(4)的基端部,其特征在于:
夹(4)的基端部设有向关闭夹(4)的方向施力的弹簧体,门体(1)用枢轴(1a)支持在夹(4)的自由端部之开口处,该门体(1)上设有接触面和推出片(12),其中接触面相对于枢轴支持部(1a)来说位于盘盒排出侧,并向盘盒插入方向倾斜,推出片相对于枢轴支持部(1a)来说配置在盘盒插入侧,在夹(4)上升时与底盘(5)接触,门体(1)的接触面被弹簧向闭塞夹(4)开口的方向作用,
门体(1)设成可在门打开位置和门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形式,其中门打开位置是在插入盘盒(6)时,盘盒(6)推接触面而露出夹(4)的开口,且推出片(12)推底盘(5)抗拒弹簧体的施力而使夹(4)上升的位置;门关闭位置,是随着盘盒(6)的进一步插入,盘盒(6)离开接触面后,接触面回到闭塞开口的部位,允许夹(4)下降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收放装置,底盘(5)上设有与盘盒(6)的后端部嵌合的定位销(52),在门体(1)的门打开位置,夹(4)使盘盒(6)的下面位于定位销(5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收放装置,夹(4)上设有推盘盒(6)的滑动片(9),该滑动片可在盘盒插脱方向上移动,底盘(5)上设有上升部件,该部件与滑动片(9)卡合,随着滑动片(9)向盘盒插入方向移动而使夹(4)上升,
在滑动片(9)与上升部件卡合的夹(4)的打开位置,盘盒(6)的下面位于转台(7)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盒收放装置,底盘(5)上设有减小摩擦的机构,该机构在将门体(1)保持在门打开位置、且夹(4)打开的位置上,与推出片(12)接触而进一步打开门体(1),使接触面离开盘盒(6)的上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盒收放装置,其减少摩擦的机构具有纵板(210),该纵板从底盘(5)突出,进入推出片(12)的回转移行路,抗拒弹簧施力而打开门体(1)。
6.一种盘盒收放装置,它具有形成有开口的夹(4)和底盘(5),其中夹(4)用于插入装有盘(60)的盘盒(6),底盘(5)以枢轴(4a)支持着该夹(4)的基端部,并搭载有转台(7),其特征在于:
夹(4)的基端部设有将夹(4)向关闭方向施力的弹簧体,在夹(4)的自由端部,上门体(1)在包含盘盒插入方向、且与底盘(5)上面垂直的面内可自由回转地设置着,在底盘(5)上、在与上门体(1)对应的部位设有下门体(2),该下门体在和上门体(1)同一平面内可自由回转,
在两个门体(1)、(2)之间,设有闭锁机构,该机构在夹(4)关闭的状态下将门体(1)、(2)闭锁住,
下门体(2)上设有导向部件,引导插入夹(4)内的盘盒向上门体(1)移动,
在盘盒(6)与导向部件接触时,下门体(2)可向解除与上门体(1)的闭锁关系的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盒收放装置,导向部件是形成于下门体(2)上、且沿着盘盒排出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22)。
8.一种盘记录或再生装置,它具有由搭载有转台(7)的主底盘(50),和将夹持电池(700)的电池夹(51)排列而构成的底盘(5),
该主底盘(50)是用树脂制成的,电池夹(51)是将金属板弯折而形成的。
9.一种盘盒收放装置,它具有插入装有盘(60)的盘盒(6)的夹(4),和以枢轴(4a)支持该夹(4)的基端部、且搭载有转台(7)的底盘(5),底盘(5)的后端部设有定位销(52),该定位销从支承着盘盒(6)的下面的承受轴(58)的上面突出导向突起(59),其特征在于:
夹(4)前端部的内侧宽度L形成得与盘盒(6)的宽度基本相等,底盘(5)的前端部设有承受突起(54),该突起用于支承盘盒(6)的下面,高度基本与承受轴(58)相等,
盘盒(6)的前后端部,在载置于承受轴(58)和承受突起(54)的状态下,通过盘盒(6)与定位销(52)的嵌合来限制前后摇晃,由于夹(4)的内侧部与盘盒(6)的前端部接触,故限制其左右摇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71926/2000 | 2000-03-15 | ||
JP2000071926A JP3754264B2 (ja) | 2000-03-15 | 2000-03-15 | カートリッジの収納装置 |
JP2000071916A JP2005209232A (ja) | 2000-03-15 | 2000-03-15 | カートリッジの収納装置 |
JP71932/2000 | 2000-03-15 | ||
JP2000071932A JP2005209234A (ja) | 2000-03-15 | 2000-03-15 | カートリッジの収納装置 |
JP71916/2000 | 2000-03-15 | ||
JP2000073220A JP3806570B2 (ja) | 2000-03-16 | 2000-03-16 | カートリッジの収納装置 |
JP73228/2000 | 2000-03-16 | ||
JP73220/2000 | 2000-03-16 | ||
JP2000073228A JP2005209236A (ja) | 2000-03-16 | 2000-03-16 | ディスク記録又は再生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18364A true CN1418364A (zh) | 2003-05-14 |
CN1210706C CN1210706C (zh) | 2005-07-13 |
Family
ID=27531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80656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0706C (zh) | 2000-03-15 | 2001-03-12 | 盘盒收放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07669B2 (zh) |
EP (1) | EP1291862A4 (zh) |
CN (1) | CN1210706C (zh) |
AU (1) | AU2001241105A1 (zh) |
WO (1) | WO200106959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16484B2 (ja) * | 2003-03-20 | 2008-07-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収納ケース及び電子デバイス |
TWI221602B (en) * | 2003-07-21 | 2004-10-01 | Benq Corp | Emergent disc-withdrawing apparatus |
FR2954571B1 (fr) * | 2009-12-21 | 2014-07-11 | Sagem Comm | Boitier destine a recevoir un disque dur extractible et comprenant une came basculante pour extraire ce disque dur |
JP6538607B2 (ja) * | 2016-03-31 | 2019-07-03 |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電子機器 |
US11810600B2 (en) | 2021-08-18 | 2023-11-07 |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 Read-write device for an archival data storage library |
US11862203B2 (en) | 2022-01-22 | 2024-01-02 |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 Disk cartridge data storage librar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30081A (en) * | 1981-10-20 | 1985-07-16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 Door structure for record players |
US4686594A (en) * | 1983-07-04 | 1987-08-11 | Citizen Watch Co., Ltd. | Cartridge type floppy disk drive |
DE3610803A1 (de) * | 1985-04-01 | 1986-10-23 | Canon K.K., Tokio/Tokyo | Aufzeichnungs- oder wiedergabegeraet |
JPS6459953A (en) | 1987-08-31 | 1989-03-07 | Fujitsu Ltd | Manufacture of compound integrated circuit |
JPH0159953U (zh) * | 1987-10-13 | 1989-04-14 | ||
JP2978324B2 (ja) | 1992-01-22 | 1999-11-15 |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H06282977A (ja) * | 1993-03-30 | 1994-10-07 | Ricoh Co Ltd |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US5917795A (en) * | 1995-04-28 | 1999-06-29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Disk device having a drive unit and a cam plate which moves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a disk holder for providing a thin structure |
JPH1140954A (ja) | 1997-07-18 | 1999-02-12 | Sony Corp | 記録再生装置 |
JP2000067501A (ja) | 1998-08-24 | 2000-03-03 | Sony Corp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4005747B2 (ja) * | 1999-09-29 | 2007-11-14 | 株式会社東芝 | 扉装置 |
-
2001
- 2001-03-12 WO PCT/JP2001/001921 patent/WO2001069599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3-12 US US10/182,738 patent/US680766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12 AU AU2001241105A patent/AU200124110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3-12 CN CN01806561.9A patent/CN121070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3-12 EP EP01912277A patent/EP129186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01241105A1 (en) | 2001-09-24 |
WO2001069599A1 (fr) | 2001-09-20 |
EP1291862A1 (en) | 2003-03-12 |
US20030011928A1 (en) | 2003-01-16 |
CN1210706C (zh) | 2005-07-13 |
EP1291862A4 (en) | 2006-06-28 |
US6807669B2 (en) | 2004-10-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8184C (zh) | 盘装载装置 | |
CN1152773A (zh) | 磁盘盒及其装载用托盘 | |
CN1214511A (zh) | 具有改进停靠臂的盘盒装入装置 | |
CN1210706C (zh) | 盘盒收放装置 | |
CN1126091C (zh) | 记录载体重放/记录装置 | |
CN1132171C (zh) | 存储介质加载机构和存储介质存储和/或重放装置 | |
CN1249711C (zh) | 光盘装置 | |
CN1064169C (zh) | 防止双插入的活门和具有该活门的磁/光盘播放机 | |
CN1113350C (zh) | 容纳在盒中的盘的记录装置 | |
CN1145948C (zh) | 信号记录或再现的装置以及盒式盘装载和卸载的方法 | |
CN1154102C (zh) | 光磁盘记录及/或再生装置 | |
CN1085376C (zh) | 盒式盘更换装置 | |
CN220324140U (zh) | 一种掀盖式光驱外盖锁紧装置 | |
US6538970B1 (en) | Disk device for loading and ejecting disks | |
CN1126873A (zh) | 盘加载装置 | |
US6226250B1 (en) | Loading mechanism of disk type data storage device | |
CN1174408C (zh) | 盘的信号记录或再生装置 | |
CN1360721A (zh) | 装有磁盘的盒式磁盘及在该磁盘上进行信号记录或再现的装置 | |
CN1221180A (zh) | 防止盒式记录载体误插入的结构 | |
EP1087391A1 (en) | Disc unit | |
KR960013009B1 (ko) | 미니디스크플레이어 | |
JP3863881B2 (ja)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
JP2006185521A (ja) | ディスクセンタリング装置。 | |
CN1288229A (zh) | 盘播放器 | |
US7516461B2 (en) | Disk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