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7583A - 具有德尔塔放电单元布置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 Google Patents

具有德尔塔放电单元布置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7583A
CN1407583A CN02130442A CN02130442A CN1407583A CN 1407583 A CN1407583 A CN 1407583A CN 02130442 A CN02130442 A CN 02130442A CN 02130442 A CN02130442 A CN 02130442A CN 1407583 A CN1407583 A CN 14075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 part
display panel
plasma displ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30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85093C (zh
Inventor
金镛埈
尹次根
徐正炫
柳玟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500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39649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6476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441515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07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7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50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509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6Address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6Address electrodes
    • H01J2211/26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01J2211/326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with respect to cell parameters, e.g. electrodes within the ri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该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设置成其间具有预定的间隙。阻挡肋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以非带状图案形成,阻挡肋限定多个放电空间。在第一基底上沿y方向形成多个地址电极,地址电极形成在放电空间内外。在第二基底上沿x方向形成多个维持电极,维持电极形成在放电空间内外。地址电极包括设置在放电空间之内的较大电极部分和设置在放电空间之外的较小电极部分。如果较大电极部分的宽度是AW,较小电极部分的宽度是Aw,阻挡肋之间沿x方向的距离是D,则AW大于Aw,AW是D的40-75%。

Description

具有德尔塔放电单元布置的等离五体显示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德尔塔(delta)放电单元布置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每组R、G、B放电单元以德尔塔形构形形成。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板(PDP)通常是一种的显示器,该显示器中通过气体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激发荧光粉而实现预定的图像。作为可以由PDP得到高分辨率的结果,很多人认为,等离子体显示板将成为下一代主要平板显示器。
PDP根据放电单元如何分布而分类。两类主要的PDP是带状(stripe)PDP和德尔塔形PDP,在带状PDP中,发生气体放电的空间分布成一个带状图案,在德尔塔形PDP中,每组R、G、B放电单元以三角形(即德尔塔形)形状排列。
在常规的德尔塔形PDP中,每组R、G、B放电单元形成为上基底和下基底之间的德尔塔形形状。在上基底上形成维持电极,在下基底上在对应于放电单元位置的地方形成地址电极。通过例如四边形的阻挡肋实现每个放电单元的德尔塔形分布。
在此德尔塔形PDP中,在地址电极和对应于选定的放电单元的一对维持电极之间施加地址电压Va以进行寻址,并且交替地对包括一对的维持电极施加放电维持电压Vs以持续放电。结果,在持续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激励放电单元中的荧光粉,使得荧光粉发射可见光,由此实现所需的图像。
US5,182,489中公开的PDP就是这种德尔塔形PDP的一个例子。
但是,包括由上述专利公开的德尔塔形PDP的传统德尔塔形PDP中,对应于其中一个放电单元(如G放电单元)的地址电极设置在限定其它放电单元(如R和B放电单元)的肋之下。此结构不同于典型的PDP中建立的结构。结果,当对于G放电单元寻址时,施加到地址电极的地址电压影响R和B放电单元的放电状态。
因此,在德尔塔形PDP中,地址电压的界限(即为维持选定的放电单元的稳定放电状态的地址电压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压差)不能很大,并且地址电压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上限,使得驱动整个PDP变得很难。
另外,在常规的德尔塔形PDP中,维持电极设置成与阻挡肋上的地址电极垂直,呈一简单的线条图案,并且以预定的量部分地位于每个放电单元中。关于这种形式的维持电极的形成,除选定的放电单元外,在地址电极的寻址期间在其它放电单元中也出现放电。这干扰选定的放电单元的稳定寻址,使得整个PDP的驱动变得困难。
本发明在为解决上述问题方面做出了努力。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个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当驱动选定的放电单元时,非选定放电单元的放电状态受到最小的影响,并且增大了地址电压界限,从而实现稳定的寻址。
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以预定的间隙设置。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以非带状图案形成阻挡肋(barrier rib),阻挡肋限定多个放电空间。在第一基底上沿(y)方向形成多个地址电极,地址电极形成在放电空间内外。在第二基底上沿(x)方向形成多个维持电极,维持电极形成在放电空间内外。地址电极包括设置在放电空间之内的较大电极部分,较小电极部分设置在放电空间之外。如果较大电极部分的宽度是AW,较小电极部分的宽度是Aw,阻挡肋之间沿(x)方向的距离是D,则AW大于Aw,AW是D的40-75%。
由阻挡肋形成的每组R、G和B放电空间可以大致布置成三角形形状。
每组R、G和B放电空间可以是矩形形状。
如果地址电极的较大电极部分的宽度为AWR,AWG和AWB,则AWR,AWG和AWB在尺寸上可以不同。
AWR,AWG和AWB可以满足下列条件:
AWR<AWG<AWB
较大电极部分形成为圆形或多边形。
维持电极包括形成在沿(x)方向设置的阻挡肋后部的主电极部分。形成的分支电极部分从主电极部分延伸以位于放电空间内。
如果位于R、G和B放电空间之内的分支电极部分的宽度为SWR,SWG和SWB,则SWR,SWG和SWB在尺寸上可以不同。
SWR,SWG和SWB可以满足下列条件:
SWR<SWG<SWB
如果放电空间内设置的分支电极部分的宽度为SW,则可以满足下列条件:
AW=a×SW(0<a≤1)
(a)可以满足下列条件:
0.5≤a≤1
还可以满足下列条件:
AW=SW-b(0≤b<SW)
(b)可以满足下列条件:
0≤b≤SW/2
分支电极部分可以形成为多边形。
分支电极部分可以包括从主电极部分垂直延伸的第一电极部分和在平行于主电极部分延伸的在第一电极部分的远端上放大的第二电极部分。
分支电极部分可以包括一对第一电极部分和第二电极部分,该对第一电极部分从主电极部分垂直延伸,且该对电极之间有预定的距离,第二电极部分在该对第一电极部分的远端上从该对第一电极部分中的一个延伸到该对第一电极部分的另一个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等离子体显示板处于组装等离子体显示板状态的局部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等离子体显示板的下基底局部平面图;
图4a表示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对于每种象素类型测得的地址电压界限的曲线;
图4b和4c显示了本发明的对比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对于每种象素类型测得的地址电压界限的曲线;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下基底局部平面图;
图6和7是等离子体显示板下基底的局部平面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结构的地址电极实例;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等离子体显示板处于组装状态的局部截面图;以及
图10、11和12是表示图8所示等离子体显示板的不同改型的示例的局部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等离子体显示板处于组装等离子体显示板状态的局部截面图。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中,多个R、G、B放电空间由阻挡肋组限定,每组基本上形成三角形,实现德尔塔形交流PDP。独立控制每个放电空间,从而实现预定的图像。
更具体地说,PDP包括第一基底2(以下称作下基底)和第二基底4(以下称作上基底)。下基底2和上基底4之间以预定的间隙大致平行地设置。
阻挡肋8以非带状图案在下基底2和上基底4之间形成预定的高度。阻挡肋8限定多个放电空间6R、6G和6B。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每组放电空间6R、6G和6B基本上以三角形分布,而各个放电空间6R、6G和6B形成为矩形。
在下基底2上沿方向(y)形成多个地址电极10。地址电极10形成在放电空间6R、6G和6B的内部和外部。另外,第一介电层12还形成在下基底2的整个表面之上,覆盖地址电极10。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地址电极10包括形成在放电空间6R、6G和6B之外、即在位于沿(y)方向延伸的阻挡肋8的下部定向形成的较小电极部分10a,和形成在放电空间6R、6G和6B之内的较大电极部分10b。因此,地址电极10的宽度在较小电极部分10a和较大电极部分10b之间变化。
在上电极4上沿(x)方向形成多个维持电极14。维持电极14形成在对应于放电空间6R、6G和6B之内和之外的区域。即维持电极14包括:主电极部分14a,其对应于沿(x)方向延伸的阻挡肋8部分定位;和分支电极部分14b,该部分从主电极部分14a延伸到对应于形成放电空间6R、6G和6B的区域。在每个放电空间6R、6G和6B中,自不同维持电极14的两个主电极部分14a设置两个分支电极部分14b。这在每个放电空间6R、6G和6B内的每对分支电极部分14b之间提供一个预定的放电间隙G。在第一实施例中,主电极部分14a由不透明材料组成,如Ag金属,并且分支电极部分14b由透明材料组成,如氧化铟锡(ITO)。
透明的第二介电层16形成在上基底4整个面积上,覆盖维持电极14。另外,由MgO制成的保护层18形成在第二介电层16上。
在放电空间6R、6G和6B中分别形成荧光层20R、20G和20B。荧光层20R、20G和20B覆盖第一介电层12并形成得在阻挡肋8的侧壁上向上延伸。
为了增大地址电压的界限,改变地址电极10的宽度。参见图3,图中表示图1中所示等离子体显示板的下基底2的局部平面图,地址电极10的较大电极部分10b的宽度AW大于地址电极10的较小电极部分10a的宽度Aw。即,位于放电空间6R、6G和6B中的较大电极部分10b具有宽度AW,而位于放电空间6R、6G和6B外部并在(y)方向上延伸的阻挡肋8的下部的较小电极部分10a具有宽度Aw。
通过根据其相对于阻挡肋8和放电空间6R、6G和6B的位置而改变地址电极10的宽度,可以改变放电空间6R、6G和6B中的放电分布,即地址电极10的较大电极部分10b的宽度增大得越多,由较小电极部分10a形成的电势对非选定放电单元的放电状态影响越小。
例如,为了截止G象素,给通过G放电空间6G的地址电极10施加70V的电压,并且给通过R放电空间6R和B放电空间6B的地址电极10施加0V电压。相反,在现有的PDP中,在R象素和B象素之间的阻挡肋之下经过,位于G象素中的地址电极的电势分布很大地影响R和B象素的放电状态。根据本发明,例如利用一组R、G、B放电空间6R、6G和6B,位于R放电空间6R和B放电空间6B中的较大电极部分10b的面积显著地大于通过R和B放电空间6R和6B之间的阻挡肋8下方的较小电极部分10a的面积。结果,减小了由较小电极部分10a形成的电势分布对R和B放电空间6R和6B的放电状态的影响。
因此,无论相邻的G象素的ON/OFF(导通/截止)状态如何,R象素和B象素可以维持更稳定的放电状态。这样允许施加到每个地址电极上的地址电压的上限上升,由此增大地址电极的界限。
优选地,位于放电空间6R、6G和6B内的较大电极部分10b的宽度AW为放电空间6R、6G和6B沿(x)方向的宽度D的40-75%,该宽度是位于(y)方向的两个平行阻挡肋8之间的距离。
从整个实验可以判定,如果较大电极部分10b的宽度AW小于放电空间6R、6G和6B宽度的40%,则地址电压界限增大不足,使得难以实现稳定的放电条件。另外,如果较大电极部分10b的宽度AW大于放电空间6R、6G和6B宽度的75%,则在放电空间6R、6G和6B内较小的通过阻挡肋8下方的电极部分10a和较大电极部分10b之间存在显影不足(shortdeveloping)增大的可能性。
图4a、4b和4c分别表示在本发明的PDP(图4a)和对比PDP(图4b和4c中的比较例)中对于R、G、B象素关于维持电压Vs测得的地址电压Va界限的曲线。在图4a,4b和4c的每条曲线中,上面的曲线代表地址电压Va的上限,下面的线条代表地址电压Va的下限。上线条和下线条之间的距离为地址电压界限。
在本发明和比较例中,采用720×540μm大小的R、G、B象素尺寸、即720μm的宽度。在本发明中,地址电极10的较大电极部分10b的宽度AW为300μm,地址电极的较小电极部分10b的宽度Aw为60μm。另一方面,在用于比较例的PDP中,地址电极的较大电极部分分别具有100μm和200μm的宽度。
如图4a,4b和4c所示,与比较型PDP相比,本发明PDP中的G象素的地址电压上限增大。与比较型PDP相比,本发明对于每个R、G和B象素的地址电压的下限减小。结果,与比较型实例相比,本发明的地址电压界限有效增大大约30V。
通过增大位于放电空间6R、6G和6B中的地址电极10的较大电极部分10b的宽度AW,增大了象素的亮度。在PDP的实际应用中,必须适当地调节R、G和B象素的亮度比。根据本发明,如下调节亮度比。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下基底局部平面图。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PDP中,地址电极30包括位于放电空间32R、32G和32B中的较大电极部分30b和位于放电空间32R、32G和32B之间的阻挡肋34之下的较小电极部分30a。较大电极部分30b具有比较小电极部分30a的宽度AwR、AwG和AWB大的宽度AWR、AWG和AWB
宽度AWR、AWG和AWB根据R、G、B荧光层36R、36G和36B的发光效率而不同。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R、G、B象素的较大电极部分30b的宽度AWR、AWG和AWB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AWR<AWG<AWB
B象素的较大电极部分30b的宽度AWB大于象素R和G的较大电极部分30b的宽度AWR和AWG的原因分别在于B荧光层36B的发光效率低于R和G荧光层36R和36G的发光效率。
通过改变较大电极部分30b的宽度AWR、AWG和AWB,可很容易地调节R、G和B象素的亮度比。另外,如果对于较大电极部分30b的宽度AWR、AWG和AWB以上条件得以满足,则可以提高R、G和B象素的亮度比。
地址电极30的较大电极部分30b的形状不限于矩形,可以做成如图6所示的圆形以及如图7所示的六边形等各种多边形。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PDP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图8中所示PDP处于组装状态的局部截面图。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PDP的基本结构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PDP结构一致。但是,改变了维持电极的结构以提高地址电压界限。
更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PDP包括第一基底40(以下称作下基底)和第二基底42(以下称作上基底)。下基底40和上基底42以预定的间隙大致平行地设置。与上述实施例一样,阻挡肋44在下基底40和上基底42之间以预定高度设置,从而限定多个R、G和B放电空间46R、46G和46B。
另外,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一样,在下基底40上形成多个具有较小电极部分48a和较大电极部分48b的地址电极48以及第一介电层50。在放电空间46R、46G和46b中分别形成荧光层52R、52G和52B。
另外,如第一和第二实施例那样,在上基底42上形成多个每个均具有主电极部分54a和分支电极部分54b的维持电极54、第二介电层56和保护层58。
维持电极54的分支电极部分54b是矩形,并且如图10所示,根据电极位于哪个放电空间46R、46G和46B内,具有不同的宽度SWR、SWG和SWB。维持电极54的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R、SWG和SWB满足下列条件:
SWR<SWG<SWB
此处,SWR指对应于R放电空间46R的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G指对应于G放电空间46G的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和SWB指对应于B放电空间46B的分支电极部分54b。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维持电极54的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R、SWG和SWB不同,以便增大产生的紫外线的量。即,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R、SWG和SWB的增大提高了支撑放电的强度,这因而增大产生的紫外线量。
因此,其荧光层比其它象素的荧光层具有较低发光效率的象素B的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B做得最大,增强了持续放电的强度。另外,其荧光层比其它象素的荧光层具有较高发光效率的象素R的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R做得最小,降低了持续放电的强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为了增大地址电压界限并确保稳定的寻址条件,至少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其中建立了维持电极54的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和地址电极48的较大电极部分48b的宽度AW之间的关系:
AW=a×SW(0<a≤1)
AW=SW-b(0≤b<SW)
在第三实施例中,地址电极48的较大电极部分48b的宽度AW不仅根据象素的较大电极部分48b的位置而做得不同,象上述实施例中一样,而且还相对于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变化。即,位于R放电空间46R中的较大电极部分48b的宽度AW既可以与对应的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R一致,也可以小于宽度SWR。位于G放电空间46G中的较大电极部分48b的宽度AW既可以等于对应的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G,也可以小于宽度SWG。位于B放电空间46B中的较大电极部分48b的宽度AW既可以与对应的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B一致,也可以小于宽度SWB
但是,较大电极部分48b的宽度AW必须至少是分支电极部分54b的宽度SW的1/2。因此,优选的是,上述条件的a值大于或等于0.5,并且b值小于SW/2。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PDP中,除增大了通过地址电极48的较大电极部分48b的地址电压界限外,相对于较大电极部分48b,形成维持电极54的分支电极部分54b,使得在放电空间46R、46G和46B的其中一个中,重叠面积被优化。这降低了重置放电(reset discharge)的强度,使得相对于重置放电的发光量,即重置亮度降低,从而实现稳定的寻址。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分支电极部分的改型实例。
首先,参见图11,分支电极部分60包括从主电极部分62垂直延伸的第一电极部分60a,和在第一电极部分60a的远端扩大以平行于主电极部分62延伸的第二电极部分60b。在一个放电空间内,从相反方向,即从两个不同的主电极部分62延伸到放电空间中的两个第二电极部分60b之间形成一个间隙G。
参见图12,在另一个改型实例中,分支电极部分70包括一对从主电极部分72垂直延伸且其间具有一预定间距的第一电极部分70a,和在该对第一电极部分70a的远端从该对第一电极部分70a的一个延伸到该对第一电极部分70a的另一个上的第二电极部分70b,使得在分支电极70中形成一个具有预定大小的孔70c,该孔被第一电极部分70a和第二电极部分70b包围。
在一个放电空间中,从相反方向,即从两个不同的主电极部分72延伸到放电空间中的两个第二电极部分70b之间形成一个间隙G。
关于如上所述的改型实例的维持电极的分支电极部分的形成,提高了每个放电单元的放电效率,并且增大了地址电压的界限。另外,通过进一步减小维持电极的分支电极部分与地址电极的较大电极部分相对处的面积,减小不必要的重置放电的强度。
另外,关于本改型实例中的分支电极部分的结构,因为可以减小维持电极的绝对面积,而同时在一个放电空间内在两个相对的分支电极部分之间保持相同间隙,所以减小了持续放电期间的功耗,同时几乎不降低持续放电的强度,使得放电效率进一步提高。
在本发明的如上构成并操作的PDP中,增大了地址电压的界限,使得能够稳定地寻址。降低了重置放电强度以提高对比度。重置电压的降低将功耗量减到最小。
虽然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应该清楚地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之内的各种变化和/或改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7)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被设置得在其间具有预定的间隙;
形成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阻挡肋,该阻挡肋限定多个放电空间;
在第一基底上沿y方向形成多个地址电极,该地址电极形成在放电空间内外;以及
在第二基底上沿x方向形成多个维持电极,该维持电极形成在放电空间内外,
其中,地址电极包括:
设置在放电空间内的较大电极部分;以及
设置在放电空间外的较小电极部分,
其中,如果较大电极部分的宽度是AW,较小电极部分的宽度是Aw,且阻挡肋之间沿x方向的距离是D,则AW大于Aw,AW是D的40-7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多个放电空间包括多组R、G和B放电空间,每组R、G和B放电空间由阻挡肋形成并且大致布置成三角形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每个R、G和B放电空间为矩形形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如果地址电极的较大电极部分的宽度为AWR,AWG和AWB,则AWR,AWG和AWB满足下列条件:
             AWR<AWG<AWB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较大电极部分为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较大电极部分为多边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维持电极包括:
形成在沿x方向设置的阻挡肋后部的主电极部分;以及
形成得从主电极部分延伸并位于R、G和B放电空间内的分支电极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如果位于R、G和B放电空间内的分支电极部分的宽度为SWR,SWG和SWB,则它们满足下列条件:
            SWR<SWG<SWB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如果放电空间内设置的分支电极部分的宽度为SW,则满足下列条件:
            AW=a×SW(0<a≤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a满足下列条件:
                   0.5≤a≤1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如果设置在放电空间内的分支电极部分的宽度为SW,则满足下列条件:
             AW=SW-b(0≤b<SW)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b满足下列条件:
                   0≤b≤SW/2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分支电极部分为矩形。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分支电极部分包括:
从主电极部分垂直延伸的第一电极部分;以及
在第一电极部分的远端上放大并平行于主电极部分延伸的第二电极部分。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分支电极部分包括:
一对第一电极部分,此对电极部分从主电极部分垂直延伸,其间具有一预定的间距;以及
第二电极部分,该电极部分在该对第一电极部分的远端从该对第一电极部分中的一个延伸到该对第一电极部分的另一个上,使得具有预定大小的孔处于分支电极中。
16.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
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设置得其间具有预定的间隙;
形成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阻挡肋,阻挡肋限定多个放电空间,多个放电空间包括多组由阻挡肋形成并大致分布成三角形的放电空间;
在第一基底上沿y方向形成的多个地址电极,地址电极形成在放电空间之内和之外;以及
在第二基底上沿x方向形成的多个维持电极,维持电极形成在放电空间之内和之外,
其中,地址电极包括:
设置在放电空间之内的较大电极部分,以及
设置在放电空间之外的较小电极部分;以及
其中,维持电极包括:
形成在沿x方向设置的阻挡肋后部的主电极部分,以及
形成得从主电极部分延伸并位于放电空间内的分支电极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如果较大电极部分的宽度是AW,较小电极部分的宽度是Aw,阻挡肋之间沿x方向的距离是D,则AW大于Aw,AW是D的40-75%。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较大电极部分为矩形形状。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较大电极部分为圆形。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较大电极部分为多边形。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如果放电空间内设置的分支电极部分的宽度为SW,则满足下列条件:
                  AW=a×SW(0<a≤1)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a满足下列条件:
                      0.5≤a≤1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如果设置在放电空间内的分支电极部分的宽度为SW,则满足下列条件:
                  AW=SW-b(0≤b<SW)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b满足下列条件:
                      0≤b≤SW/2
25.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分支电极部分为矩形。
26.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分支电极部分包括:
从主电极部分垂直延伸的第一电极部分;以及
在第一电极部分的远端上放大并平行于主电极部分延伸的第二电极部分。
2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分支电极部分包括:
一对第一电极部分,该对第一电极部分从主电极部分垂直延伸,且其间具有预定的间距;以及
第二电极部分,该第二电极部分在该对第一电极部分的远端从该对第一电极部分的一个延伸到该对第一电极部分中的另一个上,使得具有预定大小的孔处于分支电极中。
CNB021304424A 2001-08-20 2002-08-20 具有德尔塔放电单元布置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50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50081/2001 2001-08-20
KR10-2001-0050081A KR100396493B1 (ko) 2001-08-20 2001-08-20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50081/01 2001-08-20
KR10-2001-0064767A KR100441515B1 (ko) 2001-10-19 2001-10-19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64767/2001 2001-10-19
KR64767/01 2001-10-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7583A true CN1407583A (zh) 2003-04-02
CN1285093C CN1285093C (zh) 2006-11-15

Family

ID=26639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3044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5093C (zh) 2001-08-20 2002-08-20 具有德尔塔放电单元布置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6853136B2 (zh)
JP (1) JP2003068209A (zh)
CN (1) CN1285093C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530C (zh) * 2003-10-20 2007-01-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308990C (zh) * 2004-03-16 2007-04-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型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324633C (zh) * 2003-09-03 2007-07-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331183C (zh) * 2003-10-01 2007-08-08 三星Sdi株式会社 具有改进阻挡肋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
US7274146B2 (en) 2004-03-03 2007-09-25 Au Optronics Corp. Electrode structure of a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0342475C (zh) * 2003-09-04 2007-10-10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00350544C (zh) * 2004-06-04 2007-11-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型等离子体显示器
CN100359624C (zh) * 2004-01-08 2008-01-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显示器结构
CN100449675C (zh) * 2004-01-05 2009-01-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基底上的电极结构
CN100456415C (zh) * 2003-05-21 2009-01-28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交流型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01539819A (zh) * 2008-03-20 2009-09-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59025B (zh) * 2004-02-05 2010-09-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像用的显示装置
CN104251767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基于交流放电等离子体传感器的气体流动场测量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3136B2 (en) * 2001-08-20 2005-02-08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delta discharge cell arrangement
KR100484646B1 (ko) * 2002-09-27 2005-04-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7323818B2 (en) 2002-12-27 2008-01-29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EP1435639B1 (en) * 2003-01-02 2010-07-28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JP2004214166A (ja) * 2003-01-02 2004-07-29 Samsung Sdi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502910B1 (ko) * 2003-01-22 2005-07-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델타 화소 배열 구조를 갖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4137013B2 (ja) * 2003-06-19 2008-08-20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7327083B2 (en) 2003-06-25 2008-02-05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425797B2 (en) * 2003-07-04 2008-09-16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protrusion electrode with indentation and aperture
KR100508949B1 (ko) * 2003-09-04 2005-08-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050001551A1 (en) * 2003-07-04 2005-01-06 Woo-Tae Kim Plasma display panel
US7208876B2 (en) * 2003-07-22 2007-04-24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517965B1 (ko) * 2003-08-09 2005-09-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28919B1 (ko) * 2003-08-18 2005-1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외광 반사를 줄인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50028182A (ko) * 2003-09-17 2005-03-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방전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KR100603324B1 (ko) * 2003-11-29 2006-07-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89369B1 (ko) * 2003-11-29 2006-06-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50069763A (ko) * 2003-12-31 2005-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89338B1 (ko) * 2004-04-07 2006-06-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어드레스 전극간 캐패시턴스를 낮춘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패널
KR20060031560A (ko) * 2004-10-08 2006-04-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캔 전극과 서스테인 전극을 포함하는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49225B1 (ko) * 2004-11-05 2006-11-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DE602005009107D1 (de) * 2004-11-17 2008-10-02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Anzeigetafel
KR100578936B1 (ko) * 2004-11-30 2006-05-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0927712B1 (ko) * 2005-03-24 2009-11-1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84727B1 (ko) * 2005-06-27 2007-02-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59408B1 (ko) * 2005-08-31 2007-09-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70041269A (ko) 2005-10-14 2007-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31460B1 (ko) * 2005-11-22 2007-06-2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39594B1 (ko) * 2005-12-08 2007-07-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65517B1 (ko) * 2005-12-19 2007-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WO2007105481A1 (ja) * 2006-02-28 2007-09-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4900383B2 (ja) * 2006-02-28 2012-03-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EP1860677B1 (en) * 2006-05-22 2012-12-12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20080017204A (ko) * 2006-08-21 2008-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US20080170003A1 (en) * 2007-01-15 2008-07-17 Pioneer Corporation Plasma display panel
JP2009004317A (ja) * 2007-06-25 2009-01-0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20100011284A (ko) * 2008-07-24 2010-02-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35745A1 (de) * 1974-07-25 1976-02-12 Ibm Deutschland Ansteuerung von gasentladungsdatensichtgeraeten
JP2964512B2 (ja) 1989-12-18 1999-10-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カラー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JP2962039B2 (ja) 1992-04-23 1999-10-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5739180A (en) * 1996-05-02 1998-04-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Flat panel displays and methods and substrates therefor
JP3547267B2 (ja) 1996-09-13 2004-07-2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面放電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3512308B2 (ja) 1996-12-27 2004-03-2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4063959B2 (ja) 1998-06-19 2008-03-1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3312601B2 (ja) 1998-09-28 2002-08-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6479932B1 (en) 1998-09-22 2002-11-12 Nec Corporation AC plasma display panel
JP2001160361A (ja) 1999-09-21 2001-06-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基板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3576051B2 (ja) * 1999-10-28 2004-10-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0408213B1 (ko) * 2000-06-26 2003-12-01 황기웅 폐쇄형 화소로 된 델타 칼라 화소들을 가지는 교류형플라즈마 방전표시기
US6853136B2 (en) * 2001-08-20 2005-02-08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delta discharge cell arrangement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6415C (zh) * 2003-05-21 2009-01-28 三星Sdi株式会社 交流型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324633C (zh) * 2003-09-03 2007-07-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US7358667B2 (en) 2003-09-04 2008-04-15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00342475C (zh) * 2003-09-04 2007-10-10 三星Sdi株式会社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331183C (zh) * 2003-10-01 2007-08-08 三星Sdi株式会社 具有改进阻挡肋结构的等离子显示板
US7391155B2 (en) 2003-10-01 2008-06-24 Samsung Sdi Co., Ltd. Plasma display panel with improved barrier rib structure
CN1293530C (zh) * 2003-10-20 2007-01-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7557507B2 (en) 2004-01-05 2009-07-0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0449675C (zh) * 2004-01-05 2009-01-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等离子显示器面板基底上的电极结构
CN100359624C (zh) * 2004-01-08 2008-01-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显示器结构
CN101459025B (zh) * 2004-02-05 2010-09-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像用的显示装置
US7274146B2 (en) 2004-03-03 2007-09-25 Au Optronics Corp. Electrode structure of a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308990C (zh) * 2004-03-16 2007-04-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型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00350544C (zh) * 2004-06-04 2007-11-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交流型等离子体显示器
CN101539819A (zh) * 2008-03-20 2009-09-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39819B (zh) * 2008-03-20 2013-05-2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51767A (zh) * 2013-06-28 2014-12-31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基于交流放电等离子体传感器的气体流动场测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853136B2 (en) 2005-02-08
US7166960B2 (en) 2007-01-23
US20070114933A1 (en) 2007-05-24
US20030034734A1 (en) 2003-02-20
US20050077824A1 (en) 2005-04-14
CN1285093C (zh) 2006-11-15
JP2003068209A (ja) 2003-03-07
US7598675B2 (en) 2009-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5093C (zh) 具有德尔塔放电单元布置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63894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622264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722350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658362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
CN1294611C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291437C (zh) 等离子体显示屏
CN1855347A (zh) 等离子管阵列
JP2004228071A (ja) デルタ画素配列構造を有す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574165A (zh) 交流型等离子体显示板和形成地址电极的方法
CN1179393C (zh) 平板显示器
CN1725423A (zh) 等离子显示板
CN1533583A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707578A (zh) 显示装置
CN1849688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电极和磷光体结构
CN1783401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05067A (zh) 具有改善的排气效率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10697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和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CN1790455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812043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包括pdp的平板显示器
CN1892963A (zh)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731555A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CN1306548C (zh) 交流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N1308990C (zh) 交流型等离子显示面板
CN1763818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15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