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5126A - 镜头筒 - Google Patents

镜头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5126A
CN1395126A CN02124460A CN02124460A CN1395126A CN 1395126 A CN1395126 A CN 1395126A CN 02124460 A CN02124460 A CN 02124460A CN 02124460 A CN02124460 A CN 02124460A CN 1395126 A CN1395126 A CN 1395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rame
cam
cam follower
cam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24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6558C (zh
Inventor
小岩井保
绿川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Olympus Op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95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5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655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655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在镜头筒中,凸轮槽具有一对壁表面。位于旋转框通过凸轮随动件延展后与一个壁表面滑动接触侧上的该壁表面形成为小的倾斜角度。另一壁表面形成为大的倾斜角度。该凸轮随动件具有位于固定框内的轴安装部,并具有一在轴安装部的末端沿轴的圆周表面形成的棱。耦合并与凸轮槽滑动接触的凸轮随动件的表面包括一基端侧锥面和一尽端侧锥面。该基端侧锥面形成于轴安装部侧上,具有小的倾斜角度,与一壁表面滑动接触。尽端侧锥面具有大的倾斜角度,并与另一壁表面滑动接触。利用该结构,在其中镜头框彼此通过如上所述的凸轮机构耦合的镜头筒中,凸轮机构可固定耦合镜头框,即使在镜头筒上施加无意的外力。该结构具有宽的多功能性,不难以浇铸凸轮槽。

Description

镜头筒
本申请主张2001年7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1-196952的权益,这里参考引用其内容。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等的镜头筒,其中,镜头筒具有多个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镜头框,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用于将镜头框彼此固定耦合的镜头筒。
相关技术的描述
通常,在变焦镜头和相机的类似镜头等的镜头筒中,镜头筒彼此通过一凸轮机构来进行耦合,该凸轮机构包括一凸轮槽和一凸轮随动件,使镜头筒可沿其光轴方向光滑地相对移动。
其中设置凸轮机构的凸轮槽的凸轮框通常通过浇铸(注塑)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凸轮槽的截面部具有倾斜表面,该表面由于拔模时施加的限制而逐渐向外扩张。凸轮随动件根据倾斜表面形成为圆锥形。
但是,在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构成的凸轮机构形成的镜头框耦合中,当用户失手坠落相机或当外部(从物体侧)对相机施加某种或一冲击或撞击时,凸轮随动件可能会越过凸轮槽的倾斜表面并移离该表面。
当凸轮槽的壁具有大的倾斜角度时,凸轮随动件移离凸轮槽倾向于增加。当减小倾斜角度以使凸轮随动件难以移离凸轮槽时,难以从浇铸凸轮框中拔取模型。另外,当减少镜头框的直径以降低相机尺寸时,即使未改变凸轮升程的移动量,但因为斜度导入角紧,所以难以从浇铸的凸轮框中拔取模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未审定专利申请7-191252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将每个凸轮槽的一对相对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拍摄区域中的一个小角度,和折叠区域中的一个大角度,用于根据相应凸轮槽的倾斜角度来在凸轮随动件上形成多个锥形表面。
但是,在该现有技术中,凸轮销必须沿圆周方向具有多个锥形角度。这样,当将凸轮槽排列为非线性凸轮槽时,凸轮销不会覆盖非线性凸轮槽的所有区域,这最大地限制了该现有技术的应用。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镜头筒,其中,使用凸轮机构来使镜头镜框彼此耦合。该镜头筒具有宽的多功能性,使浇铸凸轮槽不困难,并且即使无意地向镜头筒施加外力时,也可通过凸轮相机来牢固地耦合镜头镜框。
发明概述
一种镜头筒,具有一第一框和一第二框,该第一框包括一凸轮槽,该凸轮槽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不平行于第二表面,第二框包括一具有第一外圆周表面和一第二外圆周表面的凸轮随动件,该第一外圆周表面与第一表面滑动接触,该第二外圆周表面在凸轮槽深度上以不同于第一外圆周表面的深度处与第二表面滑动接触,将镜头筒放置在不彼此平行的表面之间,第二框相对于第一框移动。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明显。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是沿其光轴获得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相机中设置的用作拍摄镜头的镜头筒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旋转框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通过凸轮机构将旋转框与固定框耦合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凸轮随动件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固定框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通过凸轮机构将固定框与旋转框耦合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固定框的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内侧直径侧上固定框的放大仰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图8中固定框的IX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图8中沿X-X线所取的固定框的截面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图8中沿XI-XI线所取的固定框的截面图。
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4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1。
在图1中,标号1表示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镜头筒。镜头筒1可执行变焦,包括用作第二框的固定框3、用作第一框的旋转框4、变焦框5、第一组框6、第二镜头组11、第二组框7、和线性移动键9。固定固定框3,以覆盖相机主体2的光圈2a的外部;支撑旋转框4,进行旋转,对应于固定框3前进和缩回,由镜头框驱动单元(未图示)旋转驱动;通过旋转框4来支撑镜头框5,进行旋转,相对于旋转框4前进和缩回;第一组框6保持一第一镜头组10;第二组框7保持一第二镜头组12。值得注意的是,在图1中,标号2b表示相机主体2的胶卷轨迹表面。
固定框3具有在其前端(近物体侧)的多个位置(例如两个位置)上沿其内部表面设置的凸轮随动件13,并具有形成于其上的线性运动导槽3a,引导线性运动键沿光轴O方向的线性运动。
旋转框4具有沿其外部圆周表面形成的螺旋形的非线性凸轮槽14。每个凸轮槽14都具有一对相对壁表面,每个壁表面具有如下所述的不同倾斜角度,耦合凸轮随动件13,与凸轮槽14滑动接触。
另外,沿旋转框4的内部圆周表面形成螺旋面内螺纹15,另外,多个(例如三个)凸轮槽16沿旋转框4的内部圆周表面形成,该凸轮槽与螺旋面内螺纹15交叉并在其之上,沿光轴方向螺旋形倾斜。
当旋转框4由镜头框驱动单元(未图示)旋转驱动时,当旋转框对应于固定框3旋转时,从折叠位置伸展到预定的拍摄位置。
线性运动键9包括突出单元9b和键单元9c。突出单元9b沿圆周方向从形成为环形的线性运动键9的基端部9a突出,并滑动地插入固定框3的线性运动导槽3a中。键单元9c从基端部9a向前伸展到镜头筒1,配合并沿形成于第二组框7的线性运动槽7a滑动,通过呈现其旋转来引导第二组框7的线性运动。
在线性运动键9由已知的支撑机构引导以不对应于固定框3旋转地线性运动的状态下,当旋转框4相对线性运动键9旋转时,线性运动键9与旋转框4整体地沿光轴方向前进和缩回。
变焦框5形成为圆周形状,并具有在后端侧的附近沿外部圆周表面形成的螺旋面外螺纹17。螺旋面外螺纹17与旋转框4的螺旋面内螺纹15一起被攻丝。
变焦框5具有在圆周部的三个后端位置形成的导槽5a。导槽5a沿光轴方向从其后端细长地穿过变焦框5。
在其前端(接近物体侧),第一组框6安装并固定在变焦框5的内部。利用该结构,当旋转旋转框4时,变焦框5可相对于旋转框4前进和缩回,因为变焦框5被调整为不由穿过三个凸轮随动件18而形成于第二组框7中的导槽5a旋转,并进一步引导线性地移动。沿第二组框7的相同外圆周表面以基本相同的间隔设置这些凸轮随动件8。
将作为压缩弹簧的压紧弹簧8插入第二组框7的尽端表面和变焦框5的内部尽端表面之间,总沿第二组框7的尽端表面与变焦框5的内部尽端表面分离的方向施压。
由线性移动键9的键单元9c引导第二组框7,以进行线性移动,并通过沿旋转框4的凸轮槽16移动的凸轮随动件18相对于旋转框4前后移动。
三个凸轮随动件18的每一个都形成为三级形状,并具有轴部18a、光轴调整部18b、线性移动引导滑动接触部18c和凸轮槽滑动接触部18d,这些部分具有不同的直径。轴部18a被设置在例如第二组框7的安装孔中,以选择地移离;光轴调整部18b形成为预定厚度,以调整变焦框5的内表面和第二组框7(第二镜头组11的光轴)的外表面之间的间距;设置线性移动引导滑动接触部18c,使其侧表面耦合并与变焦框5的导槽5a滑动接触;设置凸轮槽滑动接触部18d,使其侧表面耦合并与旋转框4的凸轮槽16滑动接触。
下面详细描述固定框3的凸轮随动件13和围绕旋转框4的表面的凸轮槽14。
如图2的旋转框4的透视图所示,绕旋转框4的表面非线性的形成凸轮槽14。如图3的放大截面图所示,每个凸轮槽14具有一对相对的壁表面。一个壁表面、即壁表面14a与凸轮随动件13滑动接触以伸展旋转框4(图3的左侧壁),形成为小的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垂直于光轴O的表面的倾斜角度)θ1,作为一第一表面或作为一第一倾斜表面。另外,每个凸轮槽14b的另一壁表面14b形成为一大的倾斜角度θ2,作为一第二表面或作为一第二倾斜表面。
相反,如图3和4所示,固定框3的每个凸轮随动件13具有插入穿过固定框3形成的插入孔3b内的轴固定部13a。轴固定部13a在其末端具有形成于圆周表面上的棱部13b。当沿凸轮随动件13从插入孔3b退出的方向对随动件施加负载时,棱部13b被插入孔3b的表面止住,以防止凸轮随动件13的退出。
耦合并与凸轮槽14滑动接触的凸轮随动件13的另一圆周表面包括两级的锥面,每个锥面都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即,基端侧锥面13c用作接近轴固定部13a的第一外圆周表面或第一锥面,形成为具有小的倾斜角度θ1的锥面,并与一个壁表面、即壁表面14a滑动接触。另外,尽端侧锥面13d用作第二外圆周表面或第二锥面,形成为具有大的倾斜角度θ2的锥面,并与另一个壁表面、即壁表面14b滑动接触。
如上所述,固定框3穿过固定框3的凸轮随动件13和旋转框4的表面上的凸轮槽14与旋转框4耦合。这样,当沿旋转框4向相机主体2的方向施加一负载而导致用户失手坠落相机或从外部(从物体侧)对相机施加某种或一冲击或撞击时,凸轮槽14的具有小角度θ1的壁表面14a有力地向凸轮随动件13的基端侧锥面13c施压。
因为凸轮随动件13的基端侧锥面13c具有小的倾斜角度θ1,所以它难以越过壁表面14a。利用该结构,固定框3可利用该机构固定地与旋转框4耦合。
当浇铸旋转框4时,可在拔模方向上确保一个大的自由度,因为凸轮槽14的壁表面14b形成为大的倾斜角度θ2,所以可容易地拔模。
另外,因为凸轮槽14通过将一对相对壁表面的一个倾斜角度改变为另一个倾斜角度来实现上述效果,所以即使在非线性凸轮等中也可容易地应用该结构。
下面参照图5和6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2。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实施例2除了在固定框3中形成凸轮槽并将凸轮随动件设置在旋转框4中以外,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即,如图5所示,固定框3具有沿内表面形成的螺旋形和非线性的凸轮槽22。每个凸轮槽22具有一对相对壁表面,每个壁表面具有如下所述的不同倾斜角度。接着,在接近相机主体2垢一侧的多个位置(例如两个位置)上绕旋转框4的外圆周表面插入凸轮随动件21,随动件21耦合并与凸轮槽22滑动接触。
如图6的放大截面图所示,每个凸轮槽22都具有一对相对壁表面。凸轮随动件21与之接触以伸展旋转框4(图6的右侧壁)的该对壁表面中的一个、即壁表面22a形成为小的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垂直于光轴O的表面的倾斜角度)θ1。而相对壁表面的另一个、即壁表面22b形成为大的倾斜角度θ2。
相反,旋转框4的每个凸轮随动件21具有插入形成于旋转框4内的插入孔4a中的轴固定部21a。轴固定部21a在其末端具有形成于圆周表面上的棱部21b。当沿凸轮随动件21从插入孔4b退出的方向对随动件施加负载时,棱部21b被插入孔4b的表面止住,以防止其退出。
耦合并与凸轮槽22滑动接触的凸轮随动件21的表面包括两级的锥面,每个锥面都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即,轴固定部21a侧上的基端侧锥面21c形成为锥面,具有小的倾斜角度θ1,并与壁表面22a滑动接触。另外,凸轮随动件21的尽端侧锥面21d形成为锥面,具有大的倾斜角度θ2,并与另一个壁表面22b滑动接触。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2,固定框3穿过固定框3的凸轮槽22和旋转框4的表面上的凸轮随动件21与旋转框4耦合。这样,当沿旋转框4向相机主体2的方向施加一负载而导致用户失手坠落相机或从前面(从物体侧)对相机施加某种或一冲击或撞击时,凸轮随动件21的基端侧锥面21c有力地向凸轮槽21的壁表面22a施压。
因为壁表面22a具有小的倾斜角度θ1,所以凸轮随动件21的基端侧锥面21c难以越过壁表面22a。利用该结构,固定框3可利用该机构固定地与旋转框4耦合。
当浇铸旋转框4时,可在拔模方向上确保一个大的自由度,因为凸轮槽22的壁表面22b形成为大的倾斜角度θ2,所以可容易地拔模。
另外,因为凸轮槽22通过将一对相对壁表面的一个倾斜角度改变为另一个倾斜角度来实现上述效果,所以在非线性凸轮等中也可容易地应用该结构,并具有宽的多功能性。
下面参照图7和11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3。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实施例3除了在固定框3中形成凸轮槽并将凸轮随动件设置在旋转框4中以外,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即,如图7所示,固定框3具有沿内表面形成的螺旋形和非线性的凸轮槽122。每个凸轮槽122具有一对相对壁表面,每个壁表面具有如下所述的不同倾斜角度。接着,在接近相机主体2垢一侧的多个位置(例如两个位置)上绕旋转框4的外圆周表面插入凸轮随动件121,随动件121耦合并与凸轮槽122滑动接触。
如图8中内侧直径侧上固定框的放大仰视图所示,每个凸轮槽122具有一可进行拍摄的变焦区A、一折叠区C、其中镜头筒的整个长度被折叠、和一位于变焦区A和折叠区C之间的转换区B。
折叠区C是仅当拍摄结束且镜头筒变为容纳状态时使用的区。这样,凸轮随动件121不会停止在折叠区C的中途,并很少位于其中。即,在折叠区C中,凸轮随动件121很少有机会经受振动或外力。旋转框4在折叠端(未图示)的端面处与固定框3邻接,以防止凸轮随动件121移离凸轮槽122。
在转换区B中,每个凸轮槽122的壁表面倾斜角度从变焦区A变到折叠区C,物体侧上的壁表面122b的倾斜角度被设置为从变焦区A到折叠区C的不变倾斜角度θ2,如图9所示。接着,物体侧上与壁表面122b相对的壁表面122a具有一倾斜角度θ1,并在折叠区C中被设置成壁表面122c具有大的倾斜角度θ3,这使得拔模容易。
另外,在转换区B中,凸轮随动件121的锥面121d与之接触的壁表面122b逐渐从区A连接到区C,壁表面122a在逐渐改变的同时与壁表面122c连接。
注意,图9中所示壁表面122b中的倾斜区122e是凸轮随动件121的锥面121d与之滑动接触的部分,且壁表面122a中的倾斜区122f是凸轮随动件121的锥面121c与之滑动接触的部分。
如图10的放大截面图所示,凸轮随动件121与之滑动接触以伸展旋转框4(图10的右侧壁)的该对相对壁表面中的一个、即壁表面122a形成为小的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垂直于光轴O的表面的倾斜角度)θ1。而该对相对壁表面的另一个、即壁表面122b形成为大的倾斜角度θ2。
相反,旋转框4的每个凸轮随动件121具有插入形成于旋转框4内的插入孔4a中的轴固定部121a。轴固定部121a在其末端具有形成于圆周表面上的棱部121b。当沿凸轮随动件121从插入孔4b退出的方向对随动件施加负载时,棱部121b被插入孔4b的表面止住,以防止其退出。
耦合并与凸轮槽122滑动接触的凸轮随动件121的表面包括两级的锥面,每个锥面都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即,轴固定部121a侧上的基端侧锥面121c形成为锥面,具有小的倾斜角度θ1,并与壁表面122a滑动接触。另外,凸轮随动件121的尽端侧锥面121d形成为锥面,具有大的倾斜角度θ2,并与另一个壁表面122b滑动接触。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3,固定框3穿过固定框3的凸轮槽122和旋转框4的表面上的凸轮随动件121与旋转框4耦合。这样,当沿旋转框4向相机主体2的方向施加一负载而导致用户失手坠落相机或在具有高的使用频率的变焦区A中从前面(从物体侧)对相机施加某种或一冲击或撞击时,凸轮随动件121的基端侧锥面121c有力地向凸轮槽122的壁表面122a施压。
因为壁表面122a具有小的倾斜角度θ1,所以凸轮随动件121的基端侧锥面121c难以越过壁表面122a。利用该结构,固定框3可利用该机构固定地与旋转框4耦合。
当浇铸旋转框4时,可在拔模方向上确保一个大的自由度,因为凸轮槽122的壁表面122b形成为大的倾斜角度θ2,所以可容易地拔模。
另外,两个壁表面在壁表面122b的折叠区C中都具有大的倾斜角度θ2,这进一步增大了模的自由度,并可降低成本。
另外,因为凸轮槽122通过将一相对壁表面的一个倾斜角度改变为另一个倾斜角度来实现上述效果,所以在非线性凸轮等中也可容易地应用该结构,并具有宽的多功能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镜头筒中,其中,镜头框彼此通过凸轮机构进行耦合,即使对镜头筒无意地施加外力时,凸轮机构也可牢固地耦合镜头框。如上所述设置的镜头筒具有宽的多功能性,并使得不难以浇铸凸轮槽。
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应该明白,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在不脱离下面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做出不同的改变和变更。

Claims (19)

1.一种镜头筒,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具有一个凸轮槽的第一框,该凸轮槽包括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和一第二表面,上述第一表面是一个不平行于上述第二表面的平面,和
一包括凸轮随动件并相对于上述第一框移动的第二框,所述凸轮随动件具有与上述第一表面滑动接触的第一外圆周部和一在上述凸轮槽深度上以不同于第一外圆周部的深度与上述第二表面滑动接触的第二外圆周部,并且所述凸轮随动件被上述彼此不平行的表面所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槽设置在上述第一框的外圆周表面上,上述凸轮随动件设置在上述第二框的内圆周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槽设置在上述第一框的内圆周表面上,上述凸轮随动件设置在上述第二框的外圆周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表面和上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是在包含上述镜头筒的光轴的平面截面上相对于与上述光轴垂直的线倾斜的倾斜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表面和上述第二表面分别为在包含上述镜头筒的光轴的平面截面上相对于与上述光轴垂直的线倾斜的倾斜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表面和上述第二表面的一个面比另一个面的倾斜平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外圆周表面和上述第二外圆周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为锥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随动件具有插设在上述第二框中的轴安装部件,在该轴安装部件的表面圆周上形成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框还具有另一个不同于上述凸轮槽的凸轮槽,所述另一个凸轮槽连续形成在上述凸轮槽之后,使其与上述凸轮随动件咬合以仅夹持上述凸轮随动件的一个外圆周表面。
10.一种镜头筒,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包括一凸轮槽的第一框,该凸轮槽具有作为滑动接触表面的一第一表面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在与上述第一表面倾斜的斜面中形成的作为滑动接触表面的一第二表面,和
一相对于上述第一框移动并包括一凸轮随动件的第二框,所述凸轮随动件与上述凸轮槽咬合以被夹持在上述滑动接触表面中,其具有一与上述第一表面滑动接触的第一外圆周表面和一在凸轮槽深度上以不同于上述第一外圆周表面的深度与上述第二表面滑动接触的第二外圆周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槽设置在上述第一框的外圆周表面上,上述凸轮随动件设置在上述第二框的内圆周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槽设置在上述第一框的内圆周表面上,上述凸轮随动件设置在上述第二框的外圆周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表面和上述第二表面分别是在包含上述镜头筒光轴的平面截面上相对于与上述光轴垂直的线倾斜的倾斜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表面和上述第二表面中的一个表面比另一个表面的倾斜平缓。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表面和上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为在包含上述镜头筒光轴的平面截面上相对于与上述光轴垂直的线倾斜的倾斜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随动件和上述凸轮槽耦合后滑动连接而被压接一侧的上述凸轮槽的上述第一表面具有一个倾斜角度,该第一表面的倾斜角度小于上述第二表面的倾斜角度,以便伸长由上述第一框和上述第二框形成的镜头筒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框还具有另一个不同于上述凸轮槽的凸轮槽,所述另一个凸轮槽连续形成在上述凸轮槽之后,使其与上述凸轮随动件咬合以仅夹持上述凸轮随动件的一个外圆周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外圆周表面和上述第二外圆周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为锥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用于移动框部件的凸轮槽和凸轮随动件的镜头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轮随动件具有插设在上述第二框中的轴安装部件,在该轴安装部件的表面圆周上形成棱。
CNB02124460XA 2001-06-28 2002-06-27 镜头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655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96952A JP4695298B2 (ja) 2001-06-28 2001-06-28 レンズ鏡筒
JP196952/2001 2001-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5126A true CN1395126A (zh) 2003-02-05
CN1206558C CN1206558C (zh) 2005-06-15

Family

ID=19034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446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6558C (zh) 2001-06-28 2002-06-27 镜头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538826B2 (zh)
JP (1) JP4695298B2 (zh)
CN (1) CN1206558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2679C (zh) * 2005-03-08 2008-08-20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镜头
CN102116923A (zh) * 2009-12-30 2011-07-06 索尼公司 透镜镜筒及成像设备
CN102654633A (zh) * 2007-02-08 2012-09-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2681138A (zh) * 2011-03-11 2012-09-19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模块
CN103744163A (zh) * 2013-12-20 2014-04-23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精度的视场切换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9241B2 (ja) * 2003-10-27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影装置
US6937403B2 (en) * 2004-01-20 2005-08-30 Arc Design, Inc. Cylindrical grooved cam for lens driving
JP2006133544A (ja) * 2004-11-08 2006-05-25 Pentax Corp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JP4622696B2 (ja) 2005-06-20 2011-02-02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ム駆動機構
US20080013190A1 (en) * 2006-07-13 2008-01-17 Natec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Structure of cam barrel for zoom lens
WO2008088977A1 (en) * 2007-01-12 2008-07-24 Behr America, Inc. Cam and lever assembly
JP4998076B2 (ja) * 2007-05-09 2012-08-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JP4954000B2 (ja) * 2007-09-20 2012-06-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CN101650513B (zh) * 2008-08-14 2011-03-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机
WO2010058722A1 (ja) * 2008-11-21 2010-05-27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US20220273442A1 (en) * 2021-03-01 2022-09-01 Spinal Elements, Inc. Bone tie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24133A (zh) * 1972-06-23 1974-03-04
JPS5929842B2 (ja) * 1977-04-08 1984-07-24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移動装置
US4707083A (en) * 1984-09-29 1987-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moving device
JPH0233206Y2 (zh) * 1984-10-24 1990-09-07
JPH0192618U (zh) * 1987-12-12 1989-06-16
JPH0651178A (ja) * 1992-07-31 1994-02-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鏡 筒
JPH06250063A (ja) * 1993-02-24 1994-09-09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円筒部材の嵌合機構
JPH0743581A (ja) * 1993-07-27 1995-02-14 Canon Inc レンズ鏡筒
JPH07191252A (ja) * 1993-12-27 1995-07-28 Canon Inc カメラ
JPH08280967A (ja) * 1995-04-18 1996-10-29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JP3811281B2 (ja) * 1997-12-10 2006-08-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鏡筒
JP2000131589A (ja) * 1998-10-23 2000-05-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ムフォロワおよびレンズ鏡筒
US6198578B1 (en) * 1998-10-23 2001-03-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Cam follower and lens barrel
JP4521916B2 (ja) * 2000-02-10 2010-08-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用カム筒、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メラ
JP4580516B2 (ja) * 2000-07-12 2010-11-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鏡枠装置
JP2002296476A (ja) * 2001-03-29 2002-10-0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枠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2679C (zh) * 2005-03-08 2008-08-20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镜头
CN102654633A (zh) * 2007-02-08 2012-09-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1241219B (zh) * 2007-02-08 2012-09-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2654633B (zh) * 2007-02-08 2014-11-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2116923A (zh) * 2009-12-30 2011-07-06 索尼公司 透镜镜筒及成像设备
CN102681138A (zh) * 2011-03-11 2012-09-19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模块
CN102681138B (zh) * 2011-03-11 2015-02-18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镜头模块
CN103744163A (zh) * 2013-12-20 2014-04-23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精度的视场切换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002173A1 (en) 2003-01-02
CN1206558C (zh) 2005-06-15
JP2003015013A (ja) 2003-01-15
US6538826B2 (en) 2003-03-25
JP4695298B2 (ja)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6558C (zh) 镜头筒
CN1303577C (zh) 显示器
CN1107308C (zh) 光盘播放机
CN1670603A (zh) 伸缩镜头系统以及采用该伸缩镜头系统的照相机
EP2078220B1 (en) Lens barrel, camera and information device
JP4645105B2 (ja) 沈胴式カメラ
CN1940617A (zh) 数码相机镜头模组
CN1574861A (zh) 滑动式移动通信终端
CN1064133C (zh) 变焦镜头镜筒
CN1104188C (zh) 一种专门用于支撑植物的容器
CN1131495A (zh) 显示装置用光学滤光器
CN1581885A (zh) 安装有相机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408532A (zh) 带镜筒的光学元件的成形模具
CN1218618C (zh) 铰链装置
CN1413148A (zh) 转动轮
TWI385412B (zh) Adjustable lens group and lens module
CN1834711A (zh) 光轴调整装置
CN1217226C (zh) 相机伸缩镜头镜筒结构
JPH0710711U (ja) レンズのカム機構
CN206450890U (zh) 高倍率光学变焦镜头
CN1175158A (zh) 顶角可变棱镜和摄像机
CN1921509A (zh) 可旋动的滑盖型移动通信终端和可滑动及旋动的合叶模块
CN1311266C (zh) 可变焦距透镜单元
US20060123439A1 (en) Pick-up angle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optical disk apparatus
CN1908719A (zh) 微距摄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