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8719A - 微距摄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微距摄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08719A
CN1908719A CN 200510088996 CN200510088996A CN1908719A CN 1908719 A CN1908719 A CN 1908719A CN 200510088996 CN200510088996 CN 200510088996 CN 200510088996 A CN200510088996 A CN 200510088996A CN 1908719 A CN1908719 A CN 1908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face
macroshot
sleeve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889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6946C (zh
Inventor
刘哲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Optic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Asia Optical Co Inc
Priority to CN20051008899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06946C/zh
Publication of CN1908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8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69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694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距摄像镜头,包含活动座,装设在该活动座内的镜片单元,套设在该活动座外的导座,装设在该导座与该活动座之间的弹性件,及与该导座螺结的固定座。该活动座的连动筒外设置有二个卡掣块可分别抵于该导座的二个卡掣部,每一卡掣部具有第一抵面与第二抵面可分别供该卡掣块的第一抵部、第二抵部抵置,且该第一抵面与该第二抵面和该第一抵部与该第二抵部其中之一具有高度差。借此,使本发明具有可以近拍、远拍摄影的使用功能。

Description

微距摄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特别是涉及一种施用于数字产品的微距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一般镜头大都是借由凸轮沟(CAM SLOT)设计以调整焦距,进而达到可以远拍、近拍(MACRO,又称巨观)的使用目的,但是就体积日益小型化的数字产品(例如数字相机、手机)而言,想要在小型摄影镜头上制造凸轮沟,不但制造困难度极高,焦距精准度也不易控制,为了解决上述缺失,所以有中国台湾省第90101198号「具近拍启动功能之镜头盖滑动装置」发明专利案的问世,如图1、2、3所示,该专利案主要是在一相机10的一机身11内装设一呈可转动的镜头12,一与该镜头12组接的基座13,一可接收撷取影像并成像的感光元件14,一用以固定住该镜头12与该感光元件14的弹簧15,及借由一滑动装置16组结该镜头12的镜头盖17。
该基座13具有一低平面131、一斜面132及一高平面133,且该低平面131与该镜头12之间的距离大于该高平面133与该镜头12之间的距离。
该镜头12具有一顶柱121,且可借由该弹簧15所施予该镜头12朝向该感光元件14的拉力,使该顶柱121可确实抵住该低平面131、该斜面132、该高平面133并移动。
当一使用者推动该镜头盖17,则可借由该滑动装置16驱动该镜头12转动,配合该顶柱121可抵住该低平面131、该斜面132、该高平面133移动,则可改变该镜头12与该感光元件14之间的距离,进而可改变焦距以具备可近拍的使用功能。
该相机10虽然可以借由推动该镜头盖12开启近拍模式的使用功能,但是仍存有下列缺失:
一、因为该顶柱121是长期抵于该低平面131、该斜面132、该高平面133移动,所以彼此极易产生磨损,导致较易影响摄像焦距精准度的缺失。
二、该基座13不能相对于该感光元件14调整距离,导致有组装时较不方便调到镜头标准焦距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近拍摄影、远拍摄影,可长保摄像焦距精准度,及在组装时可较方便调整到标准焦距的微距摄像镜头。
本发明微距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该微距摄像镜头包含
一活动座,包括一沿一轴线设置有一穿孔的作动块,自该作动块沿该轴线围绕形成一容置孔的一连动筒,及设置于该连动筒的二卡掣块,该卡掣块具有一第一抵部及一第二抵部;
一镜片单元,包括一固置在该容置孔内的镜筒,及固设在该镜筒内的至少一个镜片;
一导座,包括分别沿该轴线成型的一第一套筒与一套设于该连动筒外的承架,沿该轴线设置于该承架的二个开槽,及分别自该二个开槽沿该承架的圆周方向设置且相互连通的二个卡掣部与供该二个卡掣块置入的二个容置槽,每一卡掣部各具有相互间隔的一第一抵面与一第二抵面,及一位于该二抵面之间的连结面,且该第一抵面与该第二抵面和该第一抵部与该第二抵部其中之一具有高度差;
一弹性件,是装设在该导座与该活动座之间,并可施予该活动座一远离该导座的偏压力,使该第一抵部抵于该第一抵面,或该第二抵部抵于该第二抵面;
一固定座,具有一固定架,及一自该固定架沿该轴线成型与该第一套筒相互套结的第二套筒;及
一螺结组合体,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套筒的一外筒面的第一螺纹部,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套筒的一内筒面并与该第一螺纹部相互螺结的第二螺纹部。
借由上述组成,在组装时只须转动该导座就可以方便调整到该镜头的标准焦距,此外,当该卡掣块的第一抵部抵于该第一抵面时,则该镜片单元与该影像传感器的距离也就是摄影焦距较短,使本发明具有近拍摄影功能,当驱动该活动座转动使该卡掣块移动,进而转换成该第二抵部抵于该第二抵面,则该活动座带动该镜片单元远离该影像感测器,也就是摄影焦距较长,进而使本发明具有远拍摄影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台湾省第90101198号发明专利案的一侧视示意图,说明一镜头盖滑动装置组设于一相机的状态;
图2是中国台湾省第90101198号发明专利案的一侧视示意图,说明一镜头处于近拍状态;
图3是中国台湾省第90101198号发明专利案的一侧视示意图,说明一镜头处于远拍状态;
图4是本发明微距摄像镜头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组合立体图;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俯视示意图,说明一切换钮与一活动座的组结状态;
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前视示意图,说明处于一近拍摄影状态;
图8是一类似于图6的视图,说明推动该切换钮进而带动该活动座转动的状态;
图9是一类似于图7的视图,说明处于一远拍摄影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微距摄像镜头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5、6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微距摄像镜头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及安装于一手机20的示意图,该较佳实施例包含一可受一切换钮21驱动进而产生转动的活动座30,一装设在该活动座30内的镜片单元40,一套设在该活动座30外的导座50,一装设在该导座50与该活动座30之间的弹性件60,一组结合该导座50的固定座70,一设置在该导座50与该固定座70之间的螺结组合体80,及一固置在该固定座70内的影像感测器90。
该活动座30包括一受该切换钮21驱动的作动块31,一自该作动块31沿一轴线100成型的连动筒32,及设置于该连动筒32的二个卡掣块33。
该作动块31具有呈反向设置的一第一侧面311与一第二侧面312,及一沿该轴线100贯穿该二侧面311、312的穿孔313。
该连动筒32具有自该第二侧面312沿该轴线100圈围并形成一容置孔321的一内筒面322及一外筒面323。
该二个卡掣块33是呈对称设置于该外筒面323,具有一位于中间的凸弧部331,及分别位于该凸弧部331两侧的一第一抵部332与一第二抵部333。较佳地,该活动座30还包括自该作动块31的第一侧面311沿该轴线100延伸并呈等角度设置的三个凸柱34,其中一个凸柱34可与该切换钮21套结,当推动该切换钮21时,就可驱动该活动座30产生转动。
该镜片单元40包括一固置在该容置孔321内的镜筒41,及间隔地装设在该镜筒41内的数镜片42、43。该镜筒41具有一沿该轴线100圈围成形并对齐该穿孔313的穿孔411。
该导座50包括一第一套筒51,一自该第一套筒51沿该轴线100成型的一承架52,沿该轴线100设置于该承架52的二个对称开槽53,及自该二个开槽53沿一圆周方向设置并相互连通的二个卡掣部54与二个容置槽55。
该第一套筒51是由一围绕该轴线100的一内筒面511及一外筒面512所形成。
该承架52具有分别围绕该轴线100的一内环面521与一外环面522,一连结该内环面521与该外环面522的连结端面523,及一设置在该连结端面523与该内环面521之间的阶级部524。
该二个开槽53是分别自该连结端面523朝向该第一套筒51设置并贯穿该内环面521与该外环面522。
每一卡掣部54分别具有与该连结端面523呈不等距离并相互间隔的一第一抵面541与一第二抵面542,及一位于该第一抵面541与该第二抵面542之间的连结面543。
该二个容置槽55是分别供该二个卡掣块33置入进而可与该二个卡掣部54产生卡掣作用。
配合图7所示,在该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抵面541与该连结端面523的距离大于该第二抵面542与该连结端面523之间的距离,且二者的距离差为ΔH。
较佳地,该导座50还包括分别自该连结面543沿该轴线100朝向该第一套筒51延伸的二个导块56,该导块56为一略呈梯形块体而具有一第一导斜面561及一第二导斜面562。
该弹性件60在该较佳实施例中为一压缩弹簧,是套设在该连动筒32外,具有分别抵置于该作动块31与该阶级部524的一第一端脚61与一第二端脚62,借由该弹性件60的弹张力,可施予该活动座30一远离该导座50的偏压力,进而使该卡掣块33的第一抵部332可确实抵住该第一抵面541,或该第二抵部333可确实抵住该第二抵面542。
该固定座70包括一用以固定于该手机20的固定架71,及一自该固定架71沿该轴线100成型并与该第一套筒51相互套结的第二套筒72。
该第二套筒72具有围绕该轴线100的一内筒面721与一外筒面722,及一连结该内筒面721与该外筒面722的连结端面723。
较佳地,该固定座70还包括自该连结端面723朝向该固定架71沿该轴线100设置的数个点胶口73,及自该固定架71沿该轴线100成型以方便固置于该手机20的数支固定柱74。
该螺结组合体80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套筒51的外筒面512的第一螺纹部81,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套筒72的内筒面721并可与该第一螺纹部81相互螺结的第二螺纹部82。
该影像感测器90在该较佳实施例中是举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 device,CCD)为例进行说明,其是用以与该镜片单元40配合感测影像,且将感测的影像讯号传送至一电路板(图未示),使该影像传感器90所撷取的影像讯号转换为数字讯号及进行数字讯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DSP)。
组装时,首先将该镜片单元40固置在该连动筒32的容置孔321内,然后将该弹性件60套设在该连动筒32外,然后,使该活动座30的二个卡掣块33对准该导座50的二个开槽53,并施一外力使该活动座30朝向该导座50移动,当该二个卡掣块33对齐该二个容置槽55时,再施力使该活动座30产生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可使该二个卡掣块33进入该二个容置槽55内,同时借由该弹性元件60所产生的偏压力与该二个卡掣部54产生卡掣作用,进而完成该活动座30、该镜片单元40与该导座50及该弹性元件60的组装,其次将该导座50借由该螺结组合体80螺锁入该固定座70内,是可借由该第一螺纹部81与该第二螺纹部82的设计使该导座50得以沿该轴线100移动,进而可以改变该镜片单元40与该影像感测器90之间的距离以达调整焦距的作用,当调整至可以清楚成像也就是标准焦距的位置,最后再将粘胶110注入避开该开槽53及该容置槽55的点胶口73,就可使该第一套筒51黏固定位在该第二套筒72内,终完成组装作业。
如图5、6、7所示,当该卡掣块33的第一抵部332借由该弹性件60的偏压力而抵住该卡掣部54的第一抵面541时,因为该第一抵面541与该连结端面523的距离大于该第二抵面542与该连结端面523之间的距离,所以固置在该活动座30的该镜片单元40与该影像感测器90(见图4)之间的距离较短,使该镜头的焦距较短而处于近拍(MACRO,又称巨观)摄影状态。
如图8、9所示,当推动该切换钮21驱动该活动座30产生逆时针方向转动,则该卡掣块33的凸弧部331会沿着该导块56的第一导斜面561顺利地移动至该第二导斜面562,且该第一抵部332在轴向与圆周方向同时脱离该卡掣部54的第一抵面541,转换成该第二抵部333抵住该卡掣部54的第二抵面542,此时,因为该第二抵面542与该连结端面523的距离小于该第一抵面542与该连结端面523之间的距离,且二者的距离差为ΔH,所以当该第二抵部333抵住该卡掣部54的第二抵面542时,同时该活动座30已带动该镜片单元40沿该轴线100远离该固定座70约为ΔH的距离,相对该镜片单元40与该影像传感器90(见图4)之间的距离变长,使得该镜头的焦距较长而处于远拍摄影状态。
相反地,如图5、6、7所示,当推动该切换钮21驱动该活动座30产生顺时针方向转动,则该卡掣块33的凸弧部331会沿着该导块56的第二导斜面562顺利地移动至该第一导斜面561,且该第二抵部333在轴向与圆周方向同时脱离该卡掣部54的第二抵面542,转换成该第一抵部332抵住该卡掣部54的第一抵面541,则因该活动座30已带动该镜片单元40沿该轴线100接近该固定座70约为ΔH的距离,相对该镜片单元40与该影像感测器器90(见图4)之间的距离变短,使得该镜头的焦距变短而再度处于近拍摄影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只需使该第一抵面541与该第二抵面542和该第一抵部332与该第二抵部333的其中之一具有高度差ΔH,就可以达到调变镜头焦距,进而可产生近拍摄影、远拍摄影的使用功能。
归纳上述,本发明微距摄像镜头具有如下所述的功效及优点,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目的:
一、因为本发明是借由该第一抵部332抵住该卡掣部54的第一抵面541,或该第二抵部333抵住该卡掣部54的第二抵面542,达到使该活动座30与该镜片单元40移动进而改变镜头焦距的作用,加上在切换过程中,只有该凸弧部331抵住该导块56的第一导斜面561或第二导斜面562移动,所以可以有效防止该第一、二抵部332、333及该第一、二抵面541、542之间产生磨耗,相对可长保远拍或近拍摄像焦距精准度的功效及优点。
二、因为本发明在该第一套筒51与该第二套筒72之间设置有该螺结组合体80,使得该导座50可以带动该镜片单元40相对该影像传感器90沿该轴线100移动以改变距离、焦距,所以具有在组装时可以方便、快速调整到镜头标准焦距的功效及优点。
三、因为本发明是先转动该导座50调整得到标准焦距后,再将黏胶注入该点胶口73,使该第一套筒51黏固定位在该第二套筒72内,所以具有可以方便、快速完成组装作业的优点。

Claims (6)

1.一种微距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该微距摄像镜头包含
一活动座,包括一沿一轴线设置有一穿孔的作动块,自该作动块沿该轴线围绕形成一容置孔的一连动筒,及设置于该连动筒的至少一个卡掣块,该卡掣块具有一第一抵部及一第二抵部;
一镜片单元,包括一固置在该容置孔内的镜筒,及固设在该镜筒内的至少一个镜片;
一导座,包括分别沿该轴线成型的一第一套筒与一套设于该连动筒外的承架,沿该轴线设置于该承架的至少一开槽,及分别自该开槽沿该承架的圆周方向设置并相互连通的一卡掣部与供该卡掣块置入的一容置槽,该卡掣部具有相互间隔的一第一抵面与一第二抵面,及一位于该二抵面之间的连结面,且该第一抵面与该第二抵面和该第一抵部与该第二抵部的其中之一具有高度差;
一弹性件,是装设在该导座与该活动座之间;及
一固定座,具有一固定架,及一自该固定架沿该轴线成型与该第一套筒相互套结的第二套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距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套筒具有数个点胶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距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该卡掣块还具有一位于该第一抵部与该第二抵部之间的凸弧部,该导座还包括分别自该二连结面沿该轴线延伸的二导块,每一导块各具有一第一导斜面与一第二导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距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套筒具有一设置在该连结端面与该内环面之间的阶级部,该弹性件是套设于该连动筒并具有分别弹抵于该作动块、该阶级部的一第一端脚、一第二端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距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该微距摄像镜头还包含一固设在该固定架内的影像感测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距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该微距摄像镜头还包含一螺结组合体,包括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套筒的一外筒面的一第一螺纹部,及设置于该第二套筒的一内筒面并与该第一螺纹部螺结的一第二螺纹部。
CN2005100889967A 2005-08-04 2005-08-04 微距摄像镜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694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889967A CN100406946C (zh) 2005-08-04 2005-08-04 微距摄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0889967A CN100406946C (zh) 2005-08-04 2005-08-04 微距摄像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8719A true CN1908719A (zh) 2007-02-07
CN100406946C CN100406946C (zh) 2008-07-30

Family

ID=37699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8899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6946C (zh) 2005-08-04 2005-08-04 微距摄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06946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8089A (zh) * 2018-10-16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微距成像的方法及终端
CN112166358A (zh) * 2018-05-30 2021-01-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2584018A (zh) * 2020-12-08 2021-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50569T2 (de) * 1986-05-12 1995-05-04 Asahi Kogaku Kogyo K.K., Tokio/Tokyo Zwischenlinsenverschlusskamera mit zoomobjektiv.
JP3253360B2 (ja) * 1992-08-21 2002-02-04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TW455738B (en) * 2001-01-18 2001-09-21 Acer Comm & Amp Multimedia Inc Lens lid sliding device having close photographing start function
CN2715196Y (zh) * 2004-07-29 2005-08-03 高达(顺德)电子厂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6358A (zh) * 2018-05-30 2021-01-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09788089A (zh) * 2018-10-16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微距成像的方法及终端
US11405538B2 (en) 2018-10-16 2022-08-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acro imaging method and terminal
US11683574B2 (en) 2018-10-16 2023-06-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acro imag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2584018A (zh) * 2020-12-08 2021-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06946C (zh) 2008-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0289C (zh) 照相机组件的镜头定位设备
JP4645105B2 (ja) 沈胴式カメラ
US8045277B2 (en) Lens barrel, camera and information device
KR101212961B1 (ko) 수납식 촬영 렌즈
CN101064779A (zh) 一种实现微型摄像头自动对焦的方法及其微型摄像头
CN102967913B (zh) 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CN1740836A (zh) 透镜镜筒装置
JP4835095B2 (ja) レンズ鏡筒
CN1297833C (zh) 摄像透镜装置和具有摄像功能的便携式设备
CN1841107A (zh) 变焦透镜装置
JP2006058455A (ja) 鏡筒駆動機構
CN1908719A (zh) 微距摄像镜头
CN1064133C (zh) 变焦镜头镜筒
US7969662B2 (en) Lens barrel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296767C (zh) 镜头装置和照相机
CN1873457A (zh) 具有微距功能的便携式终端用镜头组件
CN2844953Y (zh) 可翻转收纳镜头组
JP4730500B2 (ja) レンズ装置
US20020003955A1 (en) Lens interlock mechanism and lens interlock method, camera and portable terminal having lens interlock mechanism
CN100428047C (zh) 可翻转收纳镜头组
CN1277138C (zh) 镜头移动机构、摄像单元以及电子机器
CN1768288A (zh) 透镜保持装置、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
TWI354182B (en) Lens structure
CN1913540A (zh) 设置有固定支撑部的移动通信终端
CN2718918Y (zh) 数字式照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NTH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SIA OPTIC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6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619

Address after: First, second, third industrial parks, Li Songlang Industrial Zone, Gongming Town, Shenzhen, Guangdong, Bao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2, No. three, south two road, Taichung processing and export area, Taichung County, Taichung County, Taiwan

Patentee before: ASIA OPTICAL Co.,In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