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15196Y - 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15196Y
CN2715196Y CNU200420072088XU CN200420072088U CN2715196Y CN 2715196 Y CN2715196 Y CN 2715196Y CN U200420072088X U CNU200420072088X U CN U200420072088XU CN 200420072088 U CN200420072088 U CN 200420072088U CN 2715196 Y CN2715196 Y CN 271519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magnetite
control loop
guide plate
microspu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720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浩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de (sd) Electronic Facto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de (sd) Electronic Facto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de (sd) Electronic Factory Ltd filed Critical Koide (sd) Electronic Factory Ltd
Priority to CNU2004200720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15196Y/zh
Priority to PCT/CN2005/001154 priority patent/WO200601034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1519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1519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固定部分和控制部分,固定部分包括基座(10)、放出环(20)、透镜(42),控制部分包括控制环(40);透镜(42)通过镜筒(40)固定在放出环(20)内,放出环(20)的外侧壁设一个以上数目的磁石(21);控制环(50)上的与放出环(20)的磁石(21)相对应位置的设有磁石(54),所设磁石(54)的极性方向、与放出环上的磁石(21)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利用磁力使放出环(20)相对基座(10)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放出环的行程受到精确的控制,在进行切换时,能提高透镜与感光芯片之间距离的精确度。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避免手动直接对核心部件控制时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对核心部件的损坏。

Description

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摄影装置中微距模式与普通模式的切换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摄像模块具备有一个透镜的放出装置令到透镜可以从正常的焦距自由移离感光芯片从而达到普通模式与微距模式的切换。
背景技术
现时市面上手机的摄像镜头大多只能拍摄远于400mm的影像,为了使手机上的摄像镜头能够像相机一样能够拍摄近距离的影像(40mm)而必须要一种摄像模块的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现时的摄像模块的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一般为这样的结构:由基座、基座上设的圆筒、放出环、弹簧组成。其中放出环位于圆筒的端面上,并一部分伸入到圆筒内,弹簧将放出环与圆筒连接在一起,使放出环与圆筒紧密接触。摄像模块的感光芯片位于圆筒的底部。放出环内置有透镜。在与所述圆筒的端面接触的放出环的端面上设有若干轮状的凸起,所述圆筒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与凸起相匹配的凹口。在摄像时,当处于普通模式时,凸起镶嵌在凹口内。当要进行微距模式时,可先将放出环的凸起拉出圆筒端面的凹口后,然后再旋转并固定放出环,从而使放出环内的透镜在光轴上移动达到变化焦距的目的。现有技术的切换装置存在这样缺陷:1、在进行模式切换时,因为放出环的旋转和拉力弹簧的存在,放出环上的凸起往往受磨损。放出环上的凸起与圆筒端面的凹口的高度是必须一致的,否则,置于放出环内的透镜相对摄像模块的感光芯片的摄像面会变成倾斜的。所以,容易受到磨损的放出环上的凸起变得高度不致,从而影响摄影效果。2、在现有技术中,弹簧的作用是将装有透镜的放出环拉紧。但是由于弯曲角度的偏差以及变形,弹簧很难施加均一的力度。并且弹簧日久使用会产生变形。因此,放出环往往与圆筒接触得不够紧密,会产生透镜与感光芯片之间距离的误差,从而也影响了摄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该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能够保证透镜与摄像模块的感光芯片的摄像面平行度,并且能提高透镜与感光芯片之间距离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
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结构特点为包括固定部分和控制部分,固定部分包括基座、放出环、透镜,控制部分包括控制环;基座的侧面上设有一个空心体;放出环位于所述的空心体内,放出环与空心体可活动连接,空心体和放出环设有导向结构、限位部件,导向结构与限位部件对空心体和放出环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透镜通过镜筒固定在放出环内,放出环的外侧壁设一个以上的磁石;控制环与固定部分同轴并位于固定部分的左侧,与固定部分的放出环不相接触;控制环上的与放出环的磁石相对应位置的设有磁石,所设磁石的极性方向、数量与放出环上的磁石相对应;控制环利用设在自身上的磁石与放出环上的磁石所产生的吸力或斥力使放出环相对基座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前所述的导向结构由一个以上导向凹位和导向板组成,导向凹位与导向板相匹配;导向凹位设在前所述的空心体的左端部侧壁,导向板设在放出环的外侧壁,导向板从导向凹位伸出空心体外;前所述的限位部件由一个限位环构成,限位环设在空心体的左端,对导向板的行程进行限制。
前所述放出环的内壁内设有螺纹,所述的镜筒采用螺纹旋合的方式固定在放出环内。
前所述放出环的导向板的右面设有遮光片,遮光片位于空心体外侧壁外。
前所述控制环外侧壁设有定位卡块。
前所述控制环左面连接有转环;控制环与转环间设有透明胶片。
前所述的转环上设有手柄。
前所述的控制环的侧壁设有若干凹位,所述的转环环面上设有与所述凹位相对应的锁扣,锁扣扣在凹位内使转环与控制环固定。
前所述的导向凹位数目为两个,导向板的数目为两个,设在放出环的磁石固定在导向板的左面;设在控制环的外侧壁上的磁石数量是设在放出环的磁石数量的两倍;设在控制环的外侧壁上设有安装位,磁石置于安装位内。
前所述的导向凹位数目为四个,四个导向凹位在圆周面上均匀分布;导向板的数目为四个,设在放出环的磁石固定在导向板的左面;前所述的控制环的外侧壁设有四个磁石安装位,安装位与导向板的位置相对应,磁石置于安装位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时,放出环的运动方向是由设在空心体左端部侧壁的导向凹位和空心体的内腔进行导向的。在整个过程中,放出环所进行的都是直线型运动,直线运动使活动的零部件移动平稳、磨损少,能够长期使放出环内的透镜与固定在基座上的感光芯片的摄像面保持比较精确的平衡度,透镜的光轴不会偏移,从而有利于保证摄像效果。另一方面放出环的行程由基座的空心体的端部的定位环和导向凹位控制。放出环的行程受到精确的控制,在进行切换时,使透镜与感光芯片之间距离能达到预设的距离,能提高透镜与感光芯片之间距离的精确度。
2、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磁石间的吸力和斥力来带动放出环的升和下降,磁石的磁力均匀、长久存在,能避免弹簧弯曲角度的偏差以及变形,使力度不均一,从而透镜偏移。同时也不会产生弹簧的日久使用而出现变形的问题。另外,利用磁力对核心部件放出环的移动进行间接控制,可以避免手动直接对核心部件控制时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对核心部件的损坏。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转环、透明胶片和控制环是组装在手机或摄影机的面板上,而镜筒、定位环、放出环和基座则是独立组装在手机或摄影机内,他们间是没有物理上的接触,因此当安装本实用新型到手机或摄影机内时便最为方便。同时只要在手机或摄影机的外壳打开一个特定尺寸的孔,便能把本实用新型安装上去,使本产品对市场上的手机或摄影机具有极高的兼容性。
4、本实用新型的放出环的内壁内设有螺纹,所述的镜筒采用螺纹旋合的方式固定在放出环内。采用螺纹旋合的方式可以旋合固定镜筒的过程同时可以起到调整镜筒内的透镜与基座内的感光芯片的距离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个视角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安上摄影模块后的一个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应用在手机中的一个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不带摄像模块时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具体实施例1:
在图1、图2、图3、图4中,本具体实施由固定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固定部分由基座10、放出环20、透镜42组成,控制部分包括控制环50;基座10的侧面上设有一个空心体13;放出环20位于所述的空心体13内,放出环20与空心体13可活动连接。空心体13和放出环20设有导向结构、限位部件,导向结构与限位部件对空心体13和放出环20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前所述的导向结构由四个导向凹位12和四个导向板22组成,导向凹位12与导向板22相匹配;导向凹位12均匀分布在前所述的空心体13的左端部侧壁,相邻的两个导向凹位12在圆周上的角度为90度角,导向板22设在放出环20的外侧壁,导向板22从导向凹位12伸出空心体13外;前所述的限位部件由一个限位环30构成,限位环30设在空心体13的左端,对导向板22的行程进行限制。前所述放出环30的内壁内设有螺纹25,所述的透镜42固定在镜筒40内,而镜筒40的外侧面设有螺纹41采用螺纹旋合的方式固定在放出环20内。前所述放出环20的导向板22的右面设有遮光片23。遮光片23位于空体外13侧壁外,其向内的面与空心体23的外侧壁面相匹配。遮光片23的面积大于导向凹位12,遮光片23可以避免光线从导向凹位12射入空心体13内,影响摄影效果。前所述放出环20的四个导向板22的左面都设有磁石21,因为导向板22均匀分布在放出环的侧壁的圆周上,因此磁石21也同样均匀分布在放出环的截面圆周上。相邻两块磁石的磁极方向相反。
控制部分的控制环50与固定部分同轴并位于固定部分的左侧,与固定部分的放出环20不相接触;在与放出环20的磁石21相对应的控制环50的侧壁上均匀设有四个安装位53,四块磁石54安装在安装位53内。相邻两块磁石54的磁极方向相反。前所述控制环50外侧壁设有定位卡块52。定位卡块52使控制环50进行微距或普通模式切换时卡在手机的外壳上,限定控制环50的位置使其不能随意转动。前所述控制环50左面连接有转环72;控制环50的侧壁设有若干凹位51,所述的转环72环面上设有与所述凹位51相对应的锁71扣,锁扣71扣在凹位51内使转环70与控制环50固定。控制环50与转环70间设有透明胶片60。转环70的左端面设有凹座73,透明胶片60置于凹座内,并被控制环50压紧在凹座73内。透明胶片60在装置中的作用是保护摄影镜头免受外来的灰尘污染和防止摄影镜头受直接按触和撞击。转环还设有手柄72,手柄72可以便于使用者转动转环。
其工作原理如下:
在图4中,当应用在手机中时,摄像模块91的感光芯片90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空心体底部上。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部分的转环、透明胶片和控制环是组装在手机面板81上,而固定部分的定位环、放出环和基座则是独立组装在手机80内,控制部分与固定部分间没有物理上的接触。假设装置原始状态处普通模式,即控制环上各块磁石极性与其相应的在放出环上的磁石极性相同,磁石间处于产生斥力的状态。此时,导向板处在导向凹位另一端。当用户转动转环时,锁扣便会带动控制环转动,控制环转动相应位置后,控制环上各块磁石极性与其相应的在放出环上的磁石极性相反,磁石间处于产生吸力的状态。此时,放出环的磁石由于吸力的作用,带动放出环轴向移动。放出环的导向板移动到限位环的位置后,放出环停止移动,并继续保持在所停位置。从而装置完成普通模式到微距模式切换。
具体实施例2:
本具体实施的特点为:前所述的导向凹位12数目为两个,两个导向凹位12呈180度分布,导向板22的数目为两个,设在放出环20的磁石21固定在导向板22的左面;前所述的控制环50的外侧壁设有两个磁石安装位53,安装位53与导向板22的位置相对应,磁石54置于安装位内。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相同。
具体实施例3:
本具体实施的特点为:前所述的导向凹位12数目为两个,两个导向凹位12呈180度分布,导向板22的数目为两个,设在放出环20的磁石21固定在导向板22的左面,设在放出环20的磁石21的磁极方向相同;前所述的控制环50的外侧壁设有四个磁石安装位53,四个磁石安装位53在环面上均匀分布,四块磁石54置于安装位内。在放置在安装位的磁石中,相邻两块磁石极性排列方向相反。当旋转控制环50时,控制环50上磁石也跟着改变位置,从而与放出环20上的磁石产生引力或是斥力。这样就可以使放出环进行移动。其余同
具体实施例1相同。
另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前所述的导向结构也可以由一个导向凹位和导向板组成。导向结构的位置与前所述的具体实施例1相同。此时,成偶数磁石可以分别直接镶嵌在放出环、控制环的侧壁,磁石放置位置的原理与前所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原理相同。
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加磁石的磁力效果还可以在放出环上放置更多数目的磁石。此时控制环上的磁石数目也相应地改变。

Claims (10)

1、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部分和控制部分,固定部分包括基座(10)、放出环(20)、透镜(42),控制部分包括控制环(50);基座(10)的侧面上设有一个空心体(13);放出环(20)位于所述的空心体(13)内,放出环(20)与空心体(13)可活动连接,空心体(13)和放出环(20)设有导向结构、限位部件,导向结构与限位部件对空心体(13)和放出环(20)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透镜(42)通过镜筒(40)固定在放出环(20)内,放出环(20)的外侧壁设一个以上的磁石(21);控制环(50)与固定部分同轴并位于固定部分的左侧,与固定部分的放出环(20)不相接触;控制环(50)上的与放出环(20)的磁石(21)相对应位置的设有磁石(54),所设磁石(54)的极性方向、数量与放出环上的磁石(21)相对应;控制环(50)利用设在自身上的磁石(54)与放出环(20)上的磁石(21)所产生的吸力或斥力使放出环(20)相对基座(10)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前所述的导向结构由一个以上导向凹位(12)和导向板(22)组成,导向凹位(12)与导向板(22)相匹配;导向凹位(12)设在前所述的空心体(13)的左端部侧壁,导向板(22)设在放出环(20)的外侧壁,导向板(22)从导向凹位(12)伸出空心体(13)外;前所述的限位部件由一个限位环(30)构成,限位环(30)设在空心体(13)的左端,对导向板(22)的行程进行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前所述放出环(20)的内壁内设有螺纹(25),所述的镜筒(40)采用螺纹旋合的方式固定在放出环(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前所述放出环的导向板(22)的右面设有遮光片(23),遮光片(23)位于空心体(13)外侧壁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前所述控制环(50)外侧壁设有定位卡块(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前所述控制环(50)左面连接有转环(70);控制环(50)与转环(70)间设有透明胶片(6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前所述的转环(70)上设有手柄(7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前所述的控制环(50)的侧壁设有若干凹位(51),所述的转环(70)环面上设有与所述凹位(51)相对应的锁扣(71),锁扣(71)扣在凹位(51)内使转环(70)与控制环(50)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前所述的导向凹位(12)数目为两个,导向板(22)的数目为两个,设在放出环(20)的磁石(21)固定在导向板(22)的左面;设在控制环(50)的外侧壁上的磁石数量是设在放出环(20)的磁石数量的两倍;设在控制环(50)的外侧壁上设有安装位(53),磁石(54)置于安装位(53)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前所述的导向凹位(12)数目为四个,四个导向凹位(12)在圆周面上均匀分布;导向板(22)的数目为四个,设在放出环(20)的磁石固定在导向板(22)的左面;前所述的控制环(50)的外侧壁设有四个磁石安装位(53),安装位(53)与导向板的位置相对应,磁石(54)置于安装位(53)内。
CNU200420072088XU 2004-07-29 2004-07-29 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71519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72088XU CN2715196Y (zh) 2004-07-29 2004-07-29 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
PCT/CN2005/001154 WO2006010341A1 (fr) 2004-07-29 2005-07-29 Dispositif de commutation en mode microdistance et en mode ordinaire pour module de photographi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72088XU CN2715196Y (zh) 2004-07-29 2004-07-29 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15196Y true CN2715196Y (zh) 2005-08-03

Family

ID=34874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72088XU Expired - Lifetime CN2715196Y (zh) 2004-07-29 2004-07-29 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715196Y (zh)
WO (1) WO200601034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6946C (zh) * 2005-08-04 2008-07-30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微距摄像镜头
CN102231004A (zh) * 2009-10-16 2011-11-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2738A (ja) * 1994-09-12 1996-03-26 Canon Inc 接写カメラ
JP4033669B2 (ja) * 2001-12-04 2008-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0469432B1 (ko) * 2002-07-26 2005-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
JP2004163830A (ja) * 2002-11-15 2004-06-10 Sharp Corp カメラの焦点切換構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6946C (zh) * 2005-08-04 2008-07-30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微距摄像镜头
CN102231004A (zh) * 2009-10-16 2011-11-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102231004B (zh) * 2009-10-16 2013-08-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10341A1 (fr) 2006-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83702A1 (en) Ois motor, and four-axis tilt ois anti-shake structure employing balls
KR101771439B1 (ko) 자동 초점 조절장치
US7990625B2 (en) Camera module
KR101314178B1 (ko)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US20190258076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device
US20130141541A1 (en) Compact camera actuator and compact stereo-scopic image photographing device
TWI724412B (zh) 鏡頭驅動模組與電子裝置
US20060228099A1 (en) Digital camera with electromagnetic focusing module
CN108777760B (zh) 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US8842382B2 (en) Position sensor assembly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8106168A (ja) 駆動機構
KR20140036448A (ko)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US11187965B2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with stopping assembly
CN111683197A (zh) 摄像头模组以及摄像装置
WO2022000836A1 (zh) 一种相机模块、具有拍摄功能的电子设备
US11966097B2 (en) Camera actuator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2715196Y (zh) 摄像模块微距与普通模式切换装置
US11683587B2 (en) Camera device with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CN211481353U (zh) 一种自动对焦摄像头模组
KR20210014875A (ko) 렌즈 어셈블리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230101871A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KR20180076165A (ko) 카메라 모듈
TWI440886B (zh) 致動器及相機模組
JP2022541785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20220269147A1 (en) Optical component driving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GUANGDONG GAODA ELECTRONIC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GAODA(SHUNDE) ELECTRON FACTOR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Zip Bang Industrial Zone, Shunde District Daliang street Guangdong city of Foshan Province: 5283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Da Da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Zip Bang Industrial Zone, Shunde District Daliang street Guangdong city of Foshan Province: 528300

Patentee before: Gaoda (Shunde) Electronics Factory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