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80456A - 花边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及花边针织物 - Google Patents

花边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及花边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80456A
CN1380456A CN01133968A CN01133968A CN1380456A CN 1380456 A CN1380456 A CN 1380456A CN 01133968 A CN01133968 A CN 01133968A CN 01133968 A CN01133968 A CN 01133968A CN 1380456 A CN1380456 A CN 1380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lace
knitted fabric
stringer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3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本谷康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kae La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kae La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kae La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kae La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80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04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1/00Croche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0Open-work fabrics
    • D04B21/12Open-work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0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10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27/12Tensioning devices for individual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需要用其它方法往花边地组织上粘接粘合材料并不损伤花边式样美观的状态下,通过对由形成纵行的纱针织所得到的结构或所得到的花边针织物进行后续处理,制造出皮肤触感好、吸汗性强的花边针织物的针织技术。在制造带有用经纱针织成的纵行的、将纵行相邻的线圈彼此用纬纱进行适当连接而形成的花边针织物的制造中,将可自由伸缩的毛绒形成用伸缩纱在伸长状态下沿纵行编入,同时,从该纵行一侧侧面,在针织方向上一边形成不从连续的线圈中编入的毛绒形成部,一边将由溶解性纤维和非溶解性纤维组成的毛圈纱编入,形成毛绒,将溶解性纤维经溶解除去。

Description

花边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及花边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经纱针织编链形成纵行,将相邻纵行的线圈彼此用纬纱进行适当针织而形成花边针织物的针织技术。
背景技术
上述花边针织物在用例如化学纤维纱作为原材料的场合,具有能够形成不易起球、线条明析的花边式样的优点。但是,在花边直接接触皮肤触的场所,例如用作女性衬衣时,会出现皮肤触感不适及吸汗性差等问题。因此,在以往技术中,在花边地组织的里面用其它方法粘接有用皮肤触感及吸汗性良好的棉纱编成的网状粘合材料,形成有花边式样的表面侧及有该粘合材料的里面侧,里面作为穿着时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一侧,从而改善了皮肤触感及吸汗性等。
但是,这种结构的花边针织物,由于能够通过形成花边式样的透孔看见网状粘合材料,因而,有损于花边式样的美观。结果,在粘接有吸汗性良好的含棉纱等纱量多的粘合材料时,上述的缺点会更加明显。
进一步,在上述方法中,在制造花边针织物的场合,由于粘合材料必须用其它方法操作,因此,必须进行粘合材料和花边地组织的配色作业及粘合材料向花边地组织上粘接的作业等,使制造工艺复杂化,加大成本。另外,粘合材料与花边地组织粘接时,其尺寸形状很难一致,因而很容易造成对其中一方的材料的浪费。
发明概述
因此,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不需要用其它方法往花边地组织上粘接粘合材料并不损伤花边式样美观的状态下,通过对由形成纵行的经纱针织所得到的结构或所得到的花边针织物进行后续处理,制造出皮肤触感好、吸汗性强的花边针织物的针织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花边针织物的制造方法的特点如 1所记载的那样,在针织带有用经纱针织成的纵行的、将前述纵行相邻的线圈彼此用纬纱进行适当连接而形成的花边针织物的场合,
将可自由伸缩的毛绒形成用的伸缩纱在伸长状态下沿前述纵行编入,同时,
沿着前述纵行并从该纵行一侧侧面,在针织方向上一面形成从不连续横列线圈中编入的形成毛绒部分,一面将由溶解性纤维和非溶解性纤维组成的毛圈纱编入,
通过针织后的前述毛绒形成用伸缩纱的收缩,形成使前述毛圈纱的形成毛绒部分从前述一侧面突出的毛绒,将前述溶解性纤维溶解除去。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沿着纵行的形成方向(针织进行的方向),在给定的纵行中编入毛绒形成用伸缩纱及毛圈纱。在此,在伸缩纱编入的过程中,该伸缩纱是在预定伸长状态(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进行针织的。另一方面,在毛圈纱的编入过程中,一部分毛圈纱沿着纵行编入,但不从连续的线圈中编入,而是形成从针织物的一侧面突出的部分(该部位称作形成毛绒部分)。这里,该毛圈纱是用任何方法可溶解除去的溶解性纤维和非溶解性纤维的组合纱。在这种场合,所谓的沿着纵行是指在同一纵行进行编入的。
并且,在花边针织物针织之后,将其从针织机上取下来。
在进行这种取下来的操作时,花边针织物恢复到自然状态。即是说,由于沿着纵行编入的毛绒形成用伸缩纱可以收缩,因而,在离开针织机的状态下,便形成了在针织方向上收缩的针织物。
在这种状况下,由于在纵行上编入上述的毛圈纱形成毛绒形成部分,因此,该部位从针织物的一侧面露出来而形成毛绒。于是,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溶解除去溶解性纤维时,便可以得到由非溶解性纤维构成毛绒的毛绒可以从编制物一侧面露出的花边针织物。
在采用这种制造方法的场合,不需要在花边针织物的一侧面贴粘合材料等操作,能够形成毛圈纱可以从针织物一侧面(里面一侧)浮出的花边针织物。另外,由于毛圈纱是沿同一纵行编入的,因此,不会损害花边的式样。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作为毛圈纱的由非溶解性纤维和溶解性纤维组成的纱,针织结束后通过溶解将溶解性纤维除去,因此,例如非溶解性纤维一方可以使用细腻柔软的纤维,能够进行良好的针织和后续处理。另外,即使在使用由非常细的长丝经合丝之后形成单一纱的、在后续处理中各长丝散毛及使织物柔软的纱的场合,也可以进行良好的针织及后续处理。
再者,在具有柔软性的场合,可使用例如棉纱等细纱,但是,这种细纱要在预定方向上捻成。并通过相对于该捻成方向的相反方向的搓捻形成毛圈纱,该毛圈纱利用上文叙述的手法制成时,由于作为从针织物一侧面露出毛绒的纱是解捻的棉纱,因而,可以得到具有柔软性非常好的花边针织物。
另外,在采用上述方法的场合,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那样,前述毛绒形成用伸缩纱可以分别沿每个纵行编入数根。
本发明在编入这种毛绒形成用伸缩纱的场合,如果要得到预定值以上的伸缩性,若使用粗伸缩纱,这时,需要提高对该伸缩纱施加的伸长力来进行针织。进行这样的作业时,用于悬挂伸缩纱的导纱梳栉上作用着过度的力,这会出现针织作业上的问题。
但是,在采用同一纵行中插入数根伸缩纱的结构的场合,由于是将各伸缩纱分配给不同的导纱梳栉,因此作业不会出现问题。在这种场合,在针织物的纵行中,因编入了数根毛绒形成用伸缩纱,因而增加了整体的伸缩阻力。
再者如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那样,在同一纵行中编入数根前述毛绒形成用伸缩纱时,也可以将数根前述毛绒形成用伸缩纱相互交叉地编入。
通过这种交叉作业,由于伸缩纱处于相互连接状态,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伸缩纱脱落的不良现象发生。
再者,这样编入的伸缩纱彼此在特定的部位热粘合时,可以进一步提高位置保持性。
另外,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那样,在针织机的一个动作循线圈过程中,将数根前述经纱编链所形成的数个前述线圈横向并列构成横列,在针织方向上连续形成前述的横列,在编成前述数个纵行的同时,
在至少一部分前述的横列中,跨过数个前述纵行,将在伸长状态下的跨过纵行的伸缩纱编入。
在根据这种方法制造花边针织物的场合,上述的形成毛绒用伸缩纱可以达到上述的伸缩作用和效果。
另一方面,跨过数个纵行插入的跨越纵行的伸缩纱,由于是在纵行之间跨越的,因而使针织物具有在所谓横列方向上的伸缩性。结果,能得到在针织方向及与该方向垂直的横列方向上都具有伸缩性的花边针织物。
跨过纵行之间的跨越纵行的伸缩纱的存在,是使花纹试样散乱的主要原因,但是,在纱的数量和种类受到限制的场合,这不会构成大的负面影响的因素。
进一步,如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那样,在针织机的一个动作循线圈过程中,将数根经纱编链所形成的数个线圈横向并列构成横列,在纵向上连续形成前述的横列,在编成数个纵行的同时,将前述纵行的相邻线圈彼此用纬纱进行适当的连接构成花边针织物,在这种制造方法中,
将可自由伸缩的毛绒形成用伸缩纱在伸长状态下沿前述纵行编入,同时,沿着前述纵行并从该纵行一侧侧面,在针织方向上一面形成不从连续的线圈中编入的毛绒形成部分,一面将毛圈纱编入,
将连续形成的前述横列群构成数种,在该数种横列群的各个群中,分别将长度不同的毛绒形成用伸缩纱进行针织,
通过针织后的前述毛绒形成用伸缩纱的收缩,形成使前述形成毛绒部分从前述一侧面突出的毛绒。
在各横列群之间编入使上述伸缩纱的伸长程度不同(可以由伸缩张力差产生)的伸缩纱时,可以得到在这种分群的各横列群之间具有不同伸缩性的花边针织物。
结果,本发明可以得到在花边针织物的一侧面具有良好的柔软性的花边针织物,可以得到在沿着其针织方向(针织物的的纵向,也即图1、图7的上下方向)分群的各横列群之间具有不同伸缩性的花边针织物。
因此,在例如将这种花边针织物作为衬衣使用的场合,根据其穿着部位差别的特性使伸缩性不同,因此,可以得到穿着感觉良好、装饰性优良的衬衣。
以上是本发明花边针织物制造方法的特点,而采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花边针织物具有下述的结构,并且也能够达到上述的作用和效果。
即是说,在带有用经纱针织成的纵行的、将前述纵行的相邻线圈彼此用纬纱进行适当连接而形成的花边针织物中,
将可自由伸缩的数根毛绒形成用伸缩纱沿前述纵行编入,同时,
具有跨过同一纵行的不连续的线圈之间而编入的毛圈纱,用前述毛圈纱的一部分在一侧面形成毛绒,构成突出的花边针织物,在不使用粘合材料的前提下,在针织物一侧面形成毛绒,由此构成伸缩性能比较高的针织物。
进一步,沿同一纵行编入的数个前述毛绒形成用伸缩纱是相互交叉编入的,因而,提高了伸缩纱的位置稳定性。
而且,在前述至少一部分的横列上,跨过数个前述纵列编入处于伸长状态下的跨越纵行的伸缩纱,因此,在横列方向上具有伸缩性。
还有,将连续编成的横列分群形成数种,在该数种横列群的各个群中,前述毛绒形成用伸缩纱的伸长长度不同,因而可以得到对应于使用部位伸缩性不同的花边针织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花边针织物的组织示意图。
图2是从表面一侧观察的组织放大图。
图3是毛圈纱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起毛处理后花边针织物的断面图。
图5是衬入有数个伸缩纱的花边针织物的组织放大图。
图6是另一实施例的衬入有数个伸缩纱的花边针织物的组织放大图。
图7是变化横列宽度的花边针织物组织简图。
图8是表示关于针织机上花边针织物与自然状态的花边针织物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实施起毛处理状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照附图叙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发明花边针织物100的组织,图2示出了从表面一侧看到的经过局部放大的花边针织物100。图3示出了下文要叙述的棉纱与水溶性纤维组成的毛圈纱8的一构成例。另外图4示出了花边针织物100的断面图。
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的花边针织物100通过先由经纱5针织形成编链,由这些编链形成各纵行,再将跨过这些纵行之间的纬纱6从针织物的表面一侧衬入,由此形成地组织。从该地组织表面一侧编入的花纹纱11构成了花纹。另外,从前述地组织里侧编入的毛圈纱8形成了毛绒10。
下文进行详细叙述。
首先,如图1所示,地组织是通过将一系列的经纱(例如化学纤维纱的尼龙纱等)5针织成编链形成纵行1、同时将相邻纵行1的线圈2彼此用纬纱(同样采用例如化学纤维纱的尼龙纱等)6进行适当的针织而形成,通过在纵行1及纬纱6之间形成透孔3、4,可以使花边地组织7具有良好的花边结构。
其次,从地组织的表面一侧编入花纹纱11,形成花边针织物100的花纹,从地组织里面一侧编入毛圈纱8,在从针织机上取下来的状态下,在花边针织物里面(一侧面)形成毛绒10。但是,在针织过程中,这些针织动作是同时进行的。
即是说,如图4所示,在针织物表面一侧编入花纹纱11形成花纹式样,使花纹纱11从花边地组织7的表面一侧显露出来。由此,根据预先的设定可以在针织物表面一侧形成所设定的花纹式样。
另外对毛绒的形成进行说明,在由针织经纱5而形成的纵行1的各个编链中,将一系列毛圈纱8和一系列松紧纱(纤维,本文将该纤维称作毛绒形成用伸缩纱)9沿纵行1编入。
这里松紧纱9的衬入方法是,在同一纵行内跨过所有编链的链节进行衬入的。因此通过该松紧纱(纤维)9使花边地组织7具有伸缩性。
另一方面,毛圈纱8按照一定间隔从花边地组织7的里面一侧针织,露在花边地组织7的里面。从图1、图2可以看出,该毛圈纱8是跨过(即飞跃式地跳过)属于同一纵行1上的不连续横列的编链而从针织物的里面一侧编入,使毛绒形成部8a仅暴露在花边地组织7的里面。在该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是每跨过3个横列的编链编入的,相对两个编链构成毛绒形成部8a。
上文叙述了花边针织物100的构成,下面对本发明的花边针织物100的制造过程进行叙述。花边针织物100的制造是按下述方式进行的,根据上述设计将经纱5、纬纱6、松紧纱(纤维)9、花纹纱11、毛圈纱8进行针织。这时关于松紧纱(纤维)9,考虑到将其编上后的收缩性,通过维持比较高的拉伸状态,可以在伸长状态下进行针织。于是,针织之后该松紧纱(纤维)9收缩,同时使前述毛绒形成部8a从花边地组织里面突出,从而形成良好的毛绒10。
由此,在具有这种组织的针织物针织结束后,将针织物从针织机上取下的状态下,通过作为毛绒形成用伸缩纱的松紧纱9的作用,可以使针织物沿针织方向收缩。同时,在针织物里面形成的毛圈纱8的毛绒形成部8a也在针织物里面凸起形状良好的毛绒10。
到此,还没有涉及到有关毛圈纱8的构成,因此,下文对此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毛圈纱8是将数个纱捻合在一起的捻纱线。在该例中,该捻纱的其中一种纱是所谓的细度为的60号棉纱8b,另一种纱是水溶性纤维8c。在此,该棉纱8b是通常的Z捻捆绑的纱,捻合时还增加了S捻合,将这两种操作的纱合在一起构成所述的毛圈纱。因此,在合纱状态下,该纱具有耐针织操作的强度。进一步,关于棉纱本身是处于所谓的近似于解捻状态。
这种毛圈纱8经过前述制造过程,可在本发明的花边地组织7里面形成毛绒10。
本发明经过上述过程后,对花边地组织7进行水处理,将先前叙述的水溶性纤维8c溶解。结果,本发明的花边针织物100借助于一部分解捻状态下的棉纱8b,便可以得到在里面形成毛绒10的花边针织物。
该花边地组织7从表面一侧观察时,外表美观,里面一侧皮肤触感良好。
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毛绒形成用伸缩纱9从各纵行1单根衬入的例子,但是,为了得到比较强的伸缩性,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各纵行1内衬入数根毛绒形成用的伸缩纱50。在这种场合,毛圈纱的针织构造与在此之前叙述的构造一样。
该数根毛绒形成用伸缩纱50的衬入,在各伸缩纱使用不同的导纱梳栉(图中未示)时可以减轻针织时在各导纱梳栉上的作用力,能够进行良好的作业。
第三实施例
在插入上述的毛绒形成用伸缩纱50的同时,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穿过纵行的伸缩纱60在梳栉横移时跨过纵行1的一个针距插入。这样,可以得到横列方向(图1横向方向上的相对于纵行形成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良好的伸缩性能。
在到此所述的实施例中,在同一纵行1内插入的形成毛绒用伸缩纱的伸缩状态及各个编链的横列的宽度,这不涉及针织过程的进行,全文是以同一种宽度进行说明的。
但是,这种针织要素也可以变更、调节。
即是说,关于伸缩纱的伸长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当来自于装在针织机(图中未示)上的伸缩纱的滚筒(图中未示)的引出阻力增加时,该滚筒纱架(图中未示)的位置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改变伸缩纱的伸缩长度。
另一方面,关于横列的宽度,是通过设定针织机象图7所示那样来变更该宽度(图7的15a、15b)的。于是,在该宽度变化、针织物纵向伸长的场合,花边地组织伸长程度可以变更。
下文对实施这种操作的情况根据例子进行叙述。
第四实施例
例如图7所示,在数个纵行1的至少一部分上分别编入前述的毛绒形成用伸缩纱70。将连续编成的横列群S、R形成数种形式,将该数种横列群S、R的各个毛绒形成用伸缩纱70伸长,以伸长度不同的形式进行针织。伸长度的调整按先前说明的方法进行。
这样,在各个横列群S、R之间编入前述的具有不同伸长程度(可以通过伸缩张力差产生)的毛绒形成用伸缩纱70的伸缩纱,在这样分群的各个群之间可以得到伸缩性不同的花边针织物。
第五实施例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前述各个横列群S、R之间的横列宽度15a、15b也可以是不同的。这种横列宽度15a、15b不同时,可以形成在具有相同伸缩性的横列群之间能够得到具有伸长程度不同的横列部位的花边针织物。图8示出了伸缩特性不同的可伸长区域S和长度不变区域R在针织机上伸长状态下的编制物的状态(用b表示)以及从针织机上取下来的自然状态的针织物的状态(用a表示)。
在该编制物中,各区域的伸缩性可以不同。
在上述针织过程结束后,可以对花边针织物100进行起毛处理。这种起毛作业的状态在图9中示出。起毛机(图中未示)由并排设置在起毛对象的花边地组织7所设置的部位上的可回转操作的作为起毛装置的起毛针和金刚砂辊12等构成,在本发明的场合,花边地组织7的里面设置成处于与该金刚砂辊12接触的状态。于是,在由输送辊13将适当的张力作用在花边地组织7上的状态下,通过沿着与辊1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对移动,便完成了起毛作业。
在起毛过程中,通过辊12沿着构成地组织的纵行1的形成方向(作为针织方向的图1中的自下而上的方向)的转动对毛绒10进行起毛处理。因此,可以避免构成地组织的纱(特别是经纱5)5、6与设置在辊12上的起毛用针凸起12a等的作用,不会损伤地组织,可以进行良好地起毛作业。
在上述本发明的花边针织物100的制造中,沿着由经纱5构成的纵行1的方向编入毛圈纱8,同时在花边地组织7的里面一侧使该毛圈纱8突出,这样,不会损伤花边特有的外观,可以得到美观、皮肤触感好、吸汗性强的花边针织物100。
下文简单叙述除上述实施例之外的其它实施例。
1、虽然上述的花边地组织结构比较复杂,但是,作为本发明的对象,该花边针织物可以是整体配置有尺寸大致一定的规则的透孔的针织物。
2、也可以是不编入花纹纱的花边针织物。
3、上述的花边针织物也可以是将形成相邻纵行的经纱彼此相互编入形成透孔的花边针织物。
4、花边针织物的种类并不限于拉舍尔经编花边,还可以是例如利巴花边(リバ-レ-ス)。
5、作为起毛装置,一般是采用备有前述起毛针部滚子或金刚砂辊的弗兰茨(フランツミユ-ラ)起毛机或者备有金刚砂辊的比巴金刚砂(ビ-バ-エメリ-)起毛机,但是,在本发明的场合,为了在花边地组织一侧面突出毛圈纱的毛圈形成部,可以使用任意的起毛机,都能构得到良好的起毛效果。
6、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中,经纱、纬纱采用化学纤维纱的尼龙纱,取而代之,也可以采用聚脂纱、真丝纱、棉纱等。
另一方面,关于毛圈纱的非溶解性纤维,可以采用棉纱、真丝纱、人造丝纱、羊毛纱、尼龙纱、聚脂纱等,而花纹纱可以采用尼龙纱、聚脂纱、棉纱、真丝纱、人造丝纱、羊毛纱等。
再者,关于毛圈纱的溶解性纤维,可以采用除了水溶性纤维之外的其它可任意处理的溶解性纱。

Claims (4)

1、一种花边编织物,是带有用经纱编织成的纵行的将前述纵行的相邻线圈彼此用纬纱进行适当连接而形成的花边编织物,其特征是,
将数根可自由伸缩的形成毛绒用的伸缩纱沿前述纵行编入,同时,具有跨过同一纵行的不连续的线圈之间而编入的毛圈纱,用前述毛圈纱的一部分在一侧面形成毛绒,构成突出的花边编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边编织物,其特征是,沿同一纵行编入的数个前述形成毛绒用的伸缩纱是相互交叉编入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边编织物,其特征是,在前述至少一部分的横列上,跨越纵行的伸缩纱是在伸长状态下跨过数个前述纵行编入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花边编织物,其特征是,将连续编成的横列分群形成数种,在该数种横列群的各个群中,前述毛绒形成用伸缩纱的伸长程度不同。
CN01133968A 1996-02-23 2001-08-15 花边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及花边针织物 Pending CN13804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036416A JP3020863B2 (ja) 1996-02-23 1996-02-23 レース編物の編成方法及びレース編物
JP36416/96 1996-02-23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0291A Division CN1080337C (zh) 1996-02-23 1997-02-23 花边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及花边针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0456A true CN1380456A (zh) 2002-11-20

Family

ID=124692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02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337C (zh) 1996-02-23 1997-02-23 花边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及花边针织物
CN01133968A Pending CN1380456A (zh) 1996-02-23 2001-08-15 花边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及花边针织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02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337C (zh) 1996-02-23 1997-02-23 花边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及花边针织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0791673A3 (zh)
JP (1) JP3020863B2 (zh)
KR (1) KR19980069878A (zh)
CN (2) CN1080337C (zh)
TW (1) TW3584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056B (zh) * 2006-10-19 2011-07-06 泰克斯蒂尔玛股份公司 针织带及其用途
CN102560866A (zh) * 2012-01-19 2012-07-11 广州市天海花边有限公司 柔软舒适及延伸性好的内衣花边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62041A (zh) * 2021-03-30 2021-07-02 厦门福励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超柔毛绒手感和高弹性的蕾丝花边及其生产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810014U1 (de) * 1998-06-04 1998-08-13 Tec Knit Tech Gewirke Rückhaltenetz zur Befestigung in Innenräumen von Pkw
DE19915722A1 (de) 1999-04-08 2000-10-12 Huesker Synthetic Gmbh & Co Textile Gitterstruktur, insbesondere Geogitter
CN100387766C (zh) * 2003-12-03 2008-05-14 吴家秀 水晶线千千珠的编织方法及其编织品
JP2008240211A (ja) * 2007-03-28 2008-10-09 Kuroda Tex Co Ltd 編レー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編レース
FR3029943B1 (fr) * 2014-12-11 2016-12-30 Texinov Geosynthetique de renforcement de sol a comportement multi-module
JP6625378B2 (ja) * 2015-09-07 2019-12-25 宮城レース株式会社 レース地及びレース地の編成方法
KR101866540B1 (ko) * 2017-02-07 2018-06-11 정승원 레이스 원단 제조 방법
CN108796807B (zh) * 2018-06-15 2019-11-15 广州舒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裆结构的编织方法及其男士内裤的编织方法
JPWO2020031383A1 (ja) * 2018-08-10 2021-08-02 株式会社クロダレース レース編地
WO2022132101A1 (en) * 2020-12-15 2022-06-23 Aydin Örme San. Ve Ti̇c. A.Ş. Use of lyocell yarn in the production of la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65346C (de) * 1944-05-13 1953-02-02 Franz Stoll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lastischer, formgewirkter Artikel
FR1560862A (zh) * 1967-04-18 1969-03-21
DE1760398A1 (de) * 1968-05-14 1971-11-25 Blum & Koniarski Gmbh & Co Elastische Spitzenbaender und -plains mit Fallblechraschelmuster und Vorrichtung zu deren Herstellung
IT998427B (it) * 1973-08-21 1976-01-20 Mignone G Indumento di tessuto elastico a rete preconfezionato con zone a elasticita differenziata
US5187952A (en) * 1991-09-26 1993-02-2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tretchable stitchbonded fabric
ES2094631T5 (es) * 1993-11-16 2004-12-16 Sakae Lace Co. Ltd. Encaje y su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on.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056B (zh) * 2006-10-19 2011-07-06 泰克斯蒂尔玛股份公司 针织带及其用途
CN102560866A (zh) * 2012-01-19 2012-07-11 广州市天海花边有限公司 柔软舒适及延伸性好的内衣花边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62041A (zh) * 2021-03-30 2021-07-02 厦门福励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超柔毛绒手感和高弹性的蕾丝花边及其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43A (zh) 1997-12-03
JP3020863B2 (ja) 2000-03-15
KR19980069878A (ko) 1998-10-26
EP0791673A3 (en) 1998-11-11
TW358481U (en) 1999-05-11
JPH09228203A (ja) 1997-09-02
EP0791673A2 (en) 1997-08-27
CN1080337C (zh) 2002-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37C (zh) 花边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及花边针织物
CN1152641A (zh) 复合变形丝,用于制造该复合变形丝的方法,用该复合变丝制作的机织和针织织物,以及用于生产该变形丝的设备
CN1200158C (zh) 含高纱细度纱线的中间衬料用纺织品
CN104911804B (zh) 一种负泊松比二维经编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450217A (zh) 弹性疏水/亲水复合纱线和由其制成的水分控制弹性织物
CN108385266A (zh) 一种可透视双贾卡提花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328423A (zh) 在衣服的布料上形成凸凹的方法及衣服
KR20180113891A (ko) 경편기, 경편지의 제조방법 및 경편지
CN1197496C (zh) 花纹围巾及其生产方法和织机
CN101297070A (zh) 能编织出半转有x纱半转有y纱结构组织的方法及导纱嘴
JP4873246B2 (ja) 起毛経編布帛
CN106998838A (zh) 生产织造物品的三维织造织物
KR101757244B1 (ko) 삼베와 같은 질감을 갖는 인견직물 및 그의 제직 방법
CN107419416A (zh) 一种带有金银闪光的尼龙超柔软面料制备方法
CN1126477C (zh) 用于加强衬衫衣领的纺织支承物
CN107489039A (zh) 一种精梳棉、改性锦纶织物及其生产工艺
CN208121303U (zh) 一种抗菌针织面料
CN1678780A (zh) 筒状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120612A (zh) 针织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JPH02118143A (ja) 弾性一重丸編地
JP4475011B2 (ja) 肌着用編地
JP3614831B2 (ja) 柄模様入り編レースおよび製造方法
JPH10506688A (ja) ファイバーおよび/またはフィラメントから繊維製品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および得られた製品
JP6938194B2 (ja) 立体構造経編地
CN1277011C (zh) 应用经编缺压组织开发雪尼尔银丝枫叶呢的编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