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5972A - 通信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5972A
CN1375972A CN02107060A CN02107060A CN1375972A CN 1375972 A CN1375972 A CN 1375972A CN 02107060 A CN02107060 A CN 02107060A CN 02107060 A CN02107060 A CN 02107060A CN 1375972 A CN1375972 A CN 1375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telecom
telecom equipment
information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07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8752C (zh
Inventor
泉通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375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5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87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875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04W8/245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from a network towards a termin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2Verifying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s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了与基于蓝牙协议之类的n对n通信系统中的设备登记和登记后的通信有关的各种问题。向已经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新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息。通过根据蓝牙协议发送寻呼消息,开始与已经登记的设备的通信。当选择以下设备,即响应基于蓝牙协议的查询消息输出登记请求的设备时,存储所选设备的标识信息。在登记时,不显示已经登记的设备。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能够通过例如蓝牙与多个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
诸如无绳电话系统、无线LAN之类的无线终端越来越普遍。此类无线通信系统是由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组成的。
为了不干扰其他无线系统,需要在使用这些设备前,登记其ID号。在上述情况中,需要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手工登记ID号。
作为一种除无绳电话系统之外的例子,日本专利公开No.7-038960提出了一种能够在主设备中登记具有不同ID的从设备的技术,其中在无绳电话系统中,登记主设备和从设备以具有一一对应。
同时,日本专利公开No.8-205239(美国专利No.5,802,477)提出了一种能够在多个主设备中登记一个从设备的技术。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基于蓝牙的无线通信终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原因在于蓝牙能够在任意终端之间通信,完全不需要登记。
然而,正如在现有技术中的那样,当不进行登记就使用蓝牙终端时,由于通过传送所有设备均能接收的查询消息开始通信,所以可能收到该用户并不希望连接的无线终端的响应消息,并且可能显示该无线终端的ID号等。
例如,当用户住宅内的无线终端中进行无线通信时,邻居的无线终端可能接收查询消息,然后发送响应消息。当收到该用户并不希望连接的无线终端的响应消息,并显示该终端的名称和ID号时,操作员必须确定确定是否能够与该终端通信,因此需要一个复杂过程。同时,有可能将数据错误发送到邻居的无线终端。
另一方面,常规无线通信系统是一个1对n通信系统,而基于蓝牙的无线系统是一个n对n通信系统。因此,通信路径的组合数很大,并且很难手工登记所有组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允许在例如蓝牙中轻而易举地登记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简化通信开始序列,以便在进行基于蓝牙的通信时登记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防止登记例如蓝牙通信中使用的设备时出现的错误操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解决n对n通信系统中的各种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某一方面,通过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实现上述目的,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登记装置,用于登记允许其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通知装置,用于响应登记装置进行的登记,向其他已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登记装置登记的第一无线终端有关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方面,通过提供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上述目的,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根据蓝牙协议进行通信,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登记装置,用于登记允许其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通知装置,用于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登记装置登记的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接收的标识信息,其中当与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时,在存储装置中存储该无线通信终端的标识信息,通过根据蓝牙协议发送寻呼消息,开始连接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最佳方面,利用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上述目的,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根据蓝牙协议进行通信,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在设置登记模式时发送查询消息,在登记模式中登记允许其进行通信的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与响应该查询消息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以及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根据显示装置显示的信息选择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最佳方面,通过提供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实现上述目的,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使用蓝牙协议进行无线通信,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切换到登记模式的装置,用于登记允许其进行通信的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用于向登记模式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消息的装置,该消息指示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登记包含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的信息,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用于登记包含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之信息的装置,该装置还用于在收到该消息时,向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消息,该消息指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登记包含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的信息,并且当收到该消息时,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登记包含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最佳方面,通过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实现上述目的,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根据蓝牙协议进行无线通信,该设备包括:登记装置,用于登记允许其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显示装置,当显示与响应基于蓝牙的查询消息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时,以登记装置登记的标识信息以及响应查询消息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为基础,显示与响应查询消息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最佳方面,通过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实现上述目的,该通信设备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其他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发送装置,用于向其他通信设备发送预定消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发送装置发送的消息的响应消息;以及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与发送接收装置接收的响应消息的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其中显示装置显示与存储装置中未存储的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通过连同附图阅读以下说明书,将更加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字符指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说明书中包含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连同以下说明书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之某一实施方式的系统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之实施方式中的传真机101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之实施方式中的无绳电话102的框图;
图4是本发明之实施方式中的PC 103的框图;
图5是本发明之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104的框图;
图6是本发明之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05的框图;
图7是一个流程图,表示本发明之实施方式中的登记请求端设备的操作;
图8是一个流程图,表示本发明之实施方式中的登记接收端设备的操作;以及
图9是一个流程图,表示本发明之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的操作。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硬件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的框图。参照图1,参考号数101表示作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传真机。将传真机101连接到公用通信线路,传真机101能够经由基于蓝牙的无线通信与其他通信设备交换数据。
参考号数102表示作为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并且能够进行基于蓝牙的语音通信的无绳电话,参考号数103表示一台PC(个人计算机),作为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并且当将蓝牙卡插入到其PC卡插槽时,能够进行基于蓝牙的无线数据通信。参考号数表示一台数字照相机,作为第四无线通信设备,并且能够利用蓝牙发送照相机拍摄的图像。参考号数105表示一台打印机,作为第五无线通信设备,并且能够打印利用蓝牙从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的数据。参考号数106表示一台打印机,作为第六无线通信设备,并且能够打印利用蓝牙从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的数据。参考号数107表示一台PC,作为第七无线通信设备,并且当将蓝牙卡插入到其PC卡插槽时,能够进行基于蓝牙的无线数据通信。假定打印机106和PC 107所在的组(如,归邻居所有)与无线通信设备101到105所在的组不同。
图2是一个流程图,表示作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传真机的内部结构。参照图2,参考号数201表示作为设备主体之控制器的CPU;202表示用于存储CPU之各种程序和永久数据的ROM;203表示用于登记和记录该系统需要的登记数据(各种软件开关,通信目的数据,电话号码和设备的缩写,以及登记的无线终端的ID信息等)的SRAM。SRAM 203利用原电池作备份,因此在关闭主电源时不会丢失数据。参考号数205表示该设备与另一个无线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的蓝牙处理器。蓝牙处理器205包括一个具有内置CPU的LSI和一个2.4GHz RF电路,其中CPU用于将数据组装成预定的帧格式或者分解预定帧格式中的数据,进行跳频控制,以及执行蓝牙协议处理。
参考号数206表示作为本设备之打印机的公知彩色喷墨打印机。当集成了墨水容器和墨水喷射装置的墨盒沿打印纸的主扫描线移动时,彩色打印机206以360dpi的打印解析度在打印纸上打印二进制数据。组合C、M、Y、K墨水容器和墨水喷射装置的彩色墨盒与组合单色墨水容器和墨水喷射装置的单色墨盒都是可行的。CPU根据墨盒的电气接触的结构,区分打印机安装了彩色墨盒还是单色墨盒。单色打印的最大打印宽度是B4,而安装彩色墨盒的彩色打印的最大打印宽度是A4。
参考号数207表示图像处理器,后者执行图像处理,如将多值图像数据转换为二进制映象的二值化处理,图像放大/缩小,以及主体部分需要的处理。图像处理器207执行解析度转换,并将打印数据传送到彩色打印机,解析度转换将图像数据的解析度转换为打印机206的360dpi的解析度。
参考号数208表示图像扫描仪,用于扫描需要以传真数据方式发送的文件,或进行彩色复印,图像扫描仪包括一个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等。
参考号数209表示以众所周知的G3模式或其他模式进行传真通信时使用的调制解调器(在本实施方式中,除支持v.29,v.21和v.27ter之外,还具有STMF信号识别功能)。
参考号数210表示主体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进行拨号操作、发送各种指令并进行各种设置的键盘输入装置,以及用于指示设备状态和各种数据的液晶显示器和LED;211表示用于输出各种告警音频、铃声和线路上的音频信号的扬声器;212表示用于连接模拟电话线和该设备的公知NCU;213表示使用该设备进行通话的电话听筒。
图3是一个流程图,表示作为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绳电话的内部结构。参照图3,参考号数301表示用于控制无绳电话的CPU;302表示用于存储CPU之各种程序的ROM;303表示用于登记并记录已登记的无线终端之ID信息等的RAM;304表示用于进行各种显示的液晶显示器;305表示具有键盘输入装置的控制面板,后者用于进行拨号、发送各种操作指令并进行各种设置;306表示麦克风;307表示扬声器;308表示蓝牙处理器,蓝牙处理器包括一个具有内置CPU的LSI和一个2.4GHz RF电路,其中CPU用于将数据组装成预定的帧格式或者分解预定帧格式中的数据,进行跳频控制,以及执行蓝牙协议处理。
图4是一个流程图,表示作为第三无线通信设备的PC的内部结构。参照图4,参考号数401表示用于控制该设备的CPU;402表示用于存储CPU之各种程序的ROM;403表示用于登记并记录已登记的无线终端之ID信息等的RAM;405表示硬盘;406表示用于进行各种显示的液晶显示器;407表示包括键盘、定点设备等的控制面板。
参考号数408表示PC卡插槽,该可以在该插槽内安装蓝牙无线通信卡,以进行无线数据通信。蓝牙无线通信卡包括一个具有内置CPU的LSI和一个2.4GHz RF电路,其中CPU用于将数据组装成预定的帧格式或者分解预定帧格式中的数据,进行跳频控制,以及执行蓝牙协议处理。请注意,作为第七无线通信设备的PC 107的结构与图4所示的结构相同。
图5是一个流程图,表示作为第四无线通信设备的数字照相机的内部结构。参照图5,参考号数501表示用于控制该设备的CPU;502表示用于存储CPU之各种程序的ROM;503表示用于登记并记录已登记的无线终端之ID信息等的RAM,RAM 503还用于存储拍摄的图像;504表示用于拍照的CCD;505表示图像处理LSI,用于在RAM503或存储卡中存储CCD 504拍摄的图像时,对图像进行压缩之类的处理;506表示存储卡接口(I/F),用于连接存储卡以存储图像;507表示蓝牙处理器,蓝牙处理器包括一个具有内置CPU的LSI和一个2.4GHz RF电路,其中CPU用于将数据组装成预定的帧格式或者分解预定帧格式中的数据,进行跳频控制,以及执行蓝牙协议处理。
图6是一个流程图,表示作为第五无线通信设备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参照图6,参考号数601表示用于控制该设备的CPU;602表示用于存储CPU之各种程序的ROM;603表示用于登记并记录已登记的无线终端之ID信息等的RAM;604表示USB接口;605表示图像转换处理器,用于进行图像转换以打印图像;606表示喷墨头,用于打印图像转换处理器中的图像;607表示蓝牙处理器,蓝牙处理器包括一个具有内置CPU的LSI和一个2.4GHz RF电路,其中CPU用于将数据组装成预定的帧格式或者分解预定帧格式中的数据,进行跳频控制,以及执行蓝牙协议处理。
以下参照图7和图8解释在作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传真机101中登记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操作。
登记第一终端
以下解释在作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传真机101中登记作为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绳电话102的操作。
无绳电话102上的按键操作启动登记模式。如果已启动登记模式(S701),则无绳电话102开始发送查询消息,作为蓝牙的查询数目(S702)。当收到查询消息时(S801),传真机101、PC 103、数字照相机104和打印机105发送响应消息作为响应(S802)。请注意,各设备发送的查询响应消息为作为其蓝牙设备地址的ID号,以及指示各设备之属性的信息。例如,传真机101发送信息“可用配置文件=打印配置文件,静态图像配置文件,无绳电话配置文件,设备名=FAX1”;PC 103发送信息“可用配置文件=OBEX配置文件,打印配置文件,设备名=PC1”;数字照相机104发送信息“可用配置文件=静态图像配置文件,设备名=DC1”;打印机105发送信息“可用配置文件=打印配置文件,设备名=PRN1”。
当收到查询响应消息时(S703),无绳电话102从查询响应消息中,抽取输出该查询响应消息的传真机101、PC 103、数字照相机104和打印机105的ID号(蓝牙设备地址)和属性信息,然后检查是否包含已登记的设备。如果发现已经登记的设备,则以彼此对应的方式在显示装置上显示除这些设备之外的其他设备的ID号和属性信息(S704)。在以上说明中,由于没有登记任何设备,所以以彼此对应的方式在显示装置上显示所有设备的ID号和属性信息。
如果无绳电话102的操作员从显示的ID号和属性信息中选择传真机101(S705),则无绳电话102通过使用传真机101的ID号向传真机101发送寻呼消息,呼叫传真机101(S706)。无绳电话102在RAM303中存储所选的ID号和属性信息(S707)。
当收到寻呼消息时(S803),传真机101向无绳电话102发送寻呼响应消息,以通知无绳电话102收到寻呼消息(S804)。当收到寻呼响应消息时(S708),无绳电话102向传真机101发送作为其蓝牙设备地址的ID号和指示属性(“可用配置文件=无绳电话配置文件,设备名=CT1”)的信息(S709),并且向传真机101发送登记请求消息(S710)。
当收到无绳电话102的ID号和属性信息时(S805),传真机101检查是否已经在登记表(稍后说明)中登记了所收到的ID号和属性信息(S806)。如果已经登记了该ID号和属性信息(S806),则传真机101以输出该查询的设备的指令(如,打印数据)为基础,执行处理(S807)。如果还没有在登记表中登记所接收的ID号和属性信息,则传真机101在RAM 203中存储接收的ID号和属性信息(S808),并启动定时器(S809)。如果在定时器超时前收到无绳电话102的登记请求消息(S810,S811),则传真机101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一条提示该用户设置登记模式的消息。在此状态中,如果操作员为了启动登记模式而在预定时段内操作传真机101的面板(S814),则传真机101向无绳电话102发送登记响应消息(S815)。
如果在步骤S809中启动的定时器超时前未收到登记请求消息,或者如果传真机101的操作员未在预定时段内执行任何设置登记模式的操作,则传真机101向无绳电话102发送寻呼拒绝消息(S812),以结束以上处理。
如果无绳电话102收到寻呼拒绝消息(S711),则结束处理;如果无绳电话102收到登记响应消息而不是寻呼拒绝消息(S712),则向传真机101发送登记指令消息,该消息指示传真机101登记无绳电话102在步骤S709中输出的ID号、可用配置文件和设备名(S713)。
当收到消息时(S816),传真机101在与无绳电话102的ID号一致的RAM 203中的登记表中,存储在步骤S808中在RAM 203中存储的信息,即,可用配置文件=无绳电话配置文件和设备名=CT1(S817)。随后,传真机101向无绳电话102发送登记指令消息,该消息指示无绳电话102登记在步骤S802中作为查询响应消息输出的传真机101的ID号、可用配置文件和设备名(S818)。
当收到传真机101的登记指令消息时(S714),无绳电话102在与传真机101的ID号一致的RAM 303的登记表中,登记在步骤S707中在RAM 303中存储的传真机101的信息,即,可用配置文件=打印配置文件,静态图像配置文件和无绳电话配置文件,并且设备名=FAX1(S715)。
传真机101进行搜索以查看是否存在另一个已经登记的终端(S819)。在本说明中,由于在此阶段中并未登记除无绳电话102之外的其他终端,所以确定没有登记其他终端,然后传真机101发送登记完成消息(S824),从而结束第一终端的登记处理。
当收到传真机101的登记完成消息时(S716),无绳电话102结束登记处理。
第二终端的登记操作
以下解释在作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传真机101中登记作为第三无线通信终端的PC 103的操作。
启动PC 103之硬盘中存储的通信软件,以便建立与蓝牙卡的连接。此后,可以通过输入AT命令来控制蓝牙卡。
为了登记蓝牙卡,如果PC 103的操作员输入AT@REG,则蓝牙卡启动登记模式。如果已启动登记模式(S701),则PC 103开始发送查询消息(S702)。当收到查询消息时(S801),传真机101、无绳电话102、数字照相机104和打印机105发送查询响应消息作为响应,以通知PC 103作为蓝牙设备地址的ID号和属性信息(S802)。
当收到查询响应消息时(S703),PC 103检查是否已经登记了传真机101、无绳电话102、数字照相机104和打印机105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如果发现已经登记的设备,则PC 103在显示装置上显示除这些设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无绳电话102)之外的其他设备的ID号和属性信息(S704)。如果PC 103的操作员从显示的ID号和属性信息中选择传真机101(S705),则PC 103向传真机101发送寻呼消息(S706)。同时,PC 103在蓝牙卡的存储器中存储所选传真机101的ID号和属性信息(S707)。
当收到寻呼消息时(S803),传真机101发送寻呼响应消息,以通知PC 103收到寻呼消息(S804)。当收到寻呼响应消息时(S708),PC 103向传真机101发送作为其蓝牙设备地址的ID号和指示属性信息(“可用配置文件=OBEX配置文件,打印配置文件,设备名=PC1”)(S709)。同时,PC 103向传真机101发送登记请求消息(S710)。
当收到PC 103的ID号和属性信息时(S805),传真机101检查是否已经在登记表中登记了所收到的ID号和属性信息(S806)。如果已经登记了该ID号和属性信息(S806),则传真机101以输出该查询的设备的指令(如,打印数据)为基础,执行处理(S807)。如果还没有在登记表中登记所接收的ID号和属性信息,则传真机101在RAM203中存储接收的ID号和属性信息(S808),并启动定时器(S809)。如果在定时器超时前收到PC 103的登记请求消息(S810,S811),则传真机101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一条提示该用户设置登记模式的消息。在此状态中,如果操作员为了启动登记模式而在预定时段内操作传真机101的面板(S814),则传真机101向PC 103发送登记响应消息(S815)。
如果在步骤S809中启动的定时器超时前未收到登记请求消息,或者如果操作员未在预定时段内执行任何设置登记模式的操作,则传真机101向PC 103发送寻呼拒绝消息(S812),以结束以上处理。
如果PC 103收到寻呼拒绝消息(S711),则结束处理;如果PC 103收到登记响应消息(S712),则向传真机101发送登记指令消息,该消息指示传真机101登记PC 103在步骤S709中输出的ID号、可用配置文件和设备名(S713)。
当收到消息时(S816),传真机101在与PC 103的1D号一致的RAM 203中的登记表中,存储在RAM 203中存储PC 103的信息,即,“可用配置文件=OBEX配置文件和打印配置文件并且设备名=PC1”(S817)。随后,传真机101向PC 103发送登记指令消息,该消息指示PC 103登记在步骤S802中作为查询响应消息输出的传真机101的ID号、可用配置文件和设备名(S818)。
当收到传真机101的登记指令消息时(S714),PC 103在与传真机101的ID号一致的蓝牙卡的存储器中的登记表中,登记在步骤S707中在蓝牙卡的存储器中存储的传真机101的信息,即,可用配置文件=打印配置文件,静态图像配置文件和无绳电话配置文件,并且设备名=FAX1(S715)。
传真机101进行搜索以查看是否存在另一个已经登记的终端(S819)。作为搜索结果,发现已经登记了无绳电话102。传真机101向PC 103发送已经登记的终端信息消息,该消息包括无绳电话102的ID号和属性信息(设备名(CT1),可用配置文件名(无绳电话配置文件))(S820)。
当收到消息时(S717),PC 103在与无绳电话102的ID号一致的蓝牙卡的登记表中,存储可用配置文件和设备名(S718)。
然后,传真机101启动在无绳电话102中登记PC 103的处理。传真机101向无绳电话102发送寻呼消息(S821)。当收到无绳电话102的寻呼响应消息时(S822),传真机101启动登记信息传送模式。亦即,传真机101向无绳电话102发送已登记的终端信息消息,包括新登记的PC 103的ID号、设备名和可用配置文件(S823)。当收到该消息时,无绳电话102在与PC 103的ID号一致的存储器中的登记表中,存储设备名和可用配置文件。
在完成以上信息传送后,传真机101向PC 103和无绳电话102发送登记完成消息(S824),从而结束登记处理。当收到登记完成消息时,PC 103和无绳电话102结束登记处理(S716)。
借助以上顺序,可以将传真机101、无绳电话102和PC 103登记为能够相互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
第三以及其后终端的登记操作
在登记第三以及其后无线通信设备时,执行相同处理。以设备名=DC1,可用配置文件=静态图像配置文件的形式,在传真机101中登记数字照相机104。
当完成登记处理时,传真机101向数字照相机104发送已登记的无绳电话102和PC 103的ID号、设备名和可用配置文件(S820)。另一方面,传真机101向无绳电话102和PC 103发送数字照相机104的ID号、设备名和可用配置文件(S823)。
以设备名=PRN1,可用配置文件=打印配置文件的形式,在传真机101中登记打印机105。
当完成登记处理时,传真机101向打印机105发送已登记的无绳电话102、PC 103和数字照相机104的ID号、设备名和可用配置文件(S820)。另一方面,传真机101向无绳电话102、PC 103和数字照相机104发送打印机105的ID号、设备名和可用配置文件(S823)。
借助以上顺序,传真机101、无绳电话102、PC 103、数字照相机104和打印机105可以将各设备识别为能够相互通信的终端组中的终端。
在无线通信设备之间通信时的操作
以下使用图9说明在无线通信设备之间通信时的操作示例,即打印PC 103上显示的文档的操作。
如果在PC 103上选择打印操作(S901),则引导蓝牙卡,然后发送查询消息(S902)。响应该消息,蓝牙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设备,即传真机101、无绳电话102、数字照相机104、打印机105和106,以及PC 107,向PC 103发送查询响应消息。
当收到查询响应消息时(S903),PC 103参照存储器中的登记表,检查登记表中是否已经登记了作为查询响应消息接收的ID号(S904),并且在具有已经登记的、所接收的ID号的设备中,搜索能够使用打印需要的打印配置文件的设备(S905)。
在本说明中,由于已经在PC 103中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为传真机101、无绳电话102、数字照相机104和打印机105,所以从通信目标中排除未登记的打印机106和PC 107(S904)。
由于在已登记的设备中,传真机101和打印机105具有作为其可用配置文件的打印配置文件(S905),所以从通信目标中排除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并且在PC 103的打印处理窗口上,显示传真机101和打印机105的ID号和名称(FAX1和PRN1)(S906)。
假设PC 103的操作员选择FAX1,因为他或她更靠近传真机101(S907)。PC 103向所选传真机101发送寻呼消息(S908)。当收到该消息时,传真机101返回寻呼响应消息。
当收到寻呼响应消息时(S909),PC 103启动打印配置文件(S910),并且在协商打印所需的参数后,向传真机101发送打印数据(S911)。当收到打印数据后,传真机101将该数据传送到其内部打印机,以便打印该数据。
如上所述,即使蓝牙无线电波能够到达邻居室内,由于并不显示预先未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名称,因此能够防止向错误目的发送数据。同时,由于存储的可用配置文件和设备名与ID号一致,所以只显示与应用一致的可以操作的无线通信设备,因此可以防止错误地向不能操作的设备传送数据的情况。
以下说明未登记的终端试图进行访问时的操作。假设未在设备101到105的设备组中登记的PC 107试图在传真机101进行打印。
当在PC 107上选择打印操作时,引导蓝牙卡,然后开始发送查询消息。响应该消息,蓝牙范围内的所有无线通信设备,即传真机101、无绳电话102、PC 103、数字照相机104、打印机105和106,向PC 107发送查询响应消息。
当收到查询响应消息时,PC 107显示已收到其查询响应消息的所有无线通信设备的ID号。假定PC 107的操作员选择传真机101进行打印。则PC 107向传真机101发送寻呼消息,以试图建立连接。
当收到PC 107的寻呼消息时,传真机101发送寻呼响应消息。响应该寻呼响应消息,传真机101接收PC 107的ID号和属性信息。然而,由于登记表中并未登记从PC 107接收的ID号,并且PC 107并未发送登记请求消息,所以传真机101确定不能与PC 107进行通信,并发送寻呼拒绝消息,从而结束处理。即使收到邻居室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登记请求消息,由于永不进行启动登记模式的操作,所以发送寻呼拒绝消息,从而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即使未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试图错误地建立连接,也能够安全地避免此类连接。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向已经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新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息时,向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以建立无线信道的连接。然而,由于只需向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内容相同的信息,所以通过发送广播消息可以简化登记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定无线通信设备位于室内。然而,在各种其他情况中,也可以在使用这些设备时进行类似分组。
例如,假设在正如会议室之类的封闭空间环境中安装了多个设备。在该会议室中,配备有白板、投影机和打印机,并且会议室的用户携带其PC。正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可以在一个组中登记白板、投影机和打印机。请注意,各通信设备可以使用以下配置文件:
白板=OBEX,静态图像,打印;投影机=OBEX,静态图像;
打印机=打印;PC=OBEX,打印
以下说明当会议室中出现新成员时登记PC的操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诸如会议室之类的环境中,由于需要登记的通信设备交换频繁,所以在登记端执行登记操作。
当用户在PC中输入命令AT@REG时,该PC中所插的蓝牙卡启动登记模式。在启动登记模式后,该PC开始发送查询消息。当收到查询消息时,白板、投影机和打印机发送查询响应消息。
当收到查询响应消息时,该PC在其显示装置上显示输出查询响应消息的白板、投影机和打印机的ID号和属性信息。当该PC的操作员从显示的ID号中选择白板的ID号时,该PC向白板发送寻呼消息。当收到接收寻呼消息的白板发送的寻呼响应消息时,该PC发送其ID号和属性信息(“可用配置文件=OBEX配置文件,打印配置文件,设备名=PC1”),并启动登记处理。
该PC向白板发送登记请求消息,后者包含该白板特有的密码。白板比较所接收的登记请求消息中包含的密码与其存储器中预先存储的密码。如果两个密码不匹配,则白板向PC发送登记拒绝消息,从而结束登记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两个密码匹配,则白板向PC发送登记响应消息。当收到登记响应消息时,该PC向白板发送登记指令消息。当收到该消息时,白板在与该PC之ID号一致的存储器中,存储该PC的信息,即,“可用配置文件=OBEX配置文件,打印配置文件,设备名=PC1”。接着,白板向该PC发送登记完成消息,从而结束登记处理。
白板搜索其他已经登记的终端。假定搜索结果为发现已经登记的投影机和打印机。则白板向该PC发送已经登记的终端的信息消息,包括投影机和打印机的ID号,设备名(PRJ1,PRN1)和可用配置文件名。当收到该消息时,该PC在与投影机和打印机之ID号一致的蓝牙卡的存储器中,存储可用配置文件名和设备名。
随后,白板开始向投影机和打印机登记该PC。白板向投影机和打印机发送寻呼消息。当收到投影机和打印机的寻呼响应消息时,白板启动已登记的信息传送模式。亦即,白板发送已登记的终端的信息消息,该消息包含新登记的PC的ID号,设备名和可用配置文件名。当收到该消息时,投影机和打印机在与PC 103之ID号一致的存储器中,存储设备名和可用配置文件名。
借助上述顺序,可以将进入会议室的新成员的PC登记为能够与该会议室中安装的投影机和打印机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借助于设备之间的通信,识别需要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ID号和设备名。然而,在登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时,也可以使用接收登记信息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控制台,输入ID号和设备名,从而得到相同结果。
既然这样,当接收登记信息的无线通信设备收到需要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息时,就向已经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新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息。同时,该设备向新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已经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需操作接收登记信息的设备,就能进行登记,并且不需要存储密码。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通过发送查询消息开始无线通信。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PC 103执行打印操作时,PC 103显示已经登记的通信设备的名称,并且可以使用已收到其查询响应消息的终端的打印配置文件。
然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果传真机101不能使用打印配置文件,则可以按下述方式从寻呼序列开始通信。
当启动打印操作时,PC 103确认已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可用配置文件。如果该PC确认打印机105能够使用打印配置文件,则向打印机105发送寻呼消息。
当收到打印机105的寻呼响应消息时,该PC进入打印配置文件顺序,此后,执行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处理相同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简化使用蓝牙的设备的登记过程。
当使用蓝牙进行通信时,可以简化与已登记的设备的通信处理。
可以避免登记使用蓝牙之类的通信设备时发生的操作错误。
可以解决n对n通信中的各种问题。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内进行各种更改和变更。因此,由权利要求书定义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30)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登记装置,用于登记允许其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
通知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登记装置进行的登记,向其他已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登记装置登记的第一无线终端有关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通知装置发送所述登记装置登记的第一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根据蓝牙协议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所述登记装置登记根据蓝牙协议接收的蓝牙设备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根据蓝牙协议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所述登记装置登记根据蓝牙协议接收的与标识信息一致的蓝牙配置文件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设备,其中所述通知装置发送登记装置登记的第一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和蓝牙配置文件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通知装置向第一无线终端发送与其他已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根据蓝牙协议进行无线通信,
当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要与已登记其标识信息的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时,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根据蓝牙协议发送寻呼消息,开始连接序列,以及
当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要与还未登记其标识信息的其他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时,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根据蓝牙协议发送查询消息,开始连接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根据蓝牙协议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选择装置,用于选择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能够基于从其他无线通信设备接收的标识信息,与其进行通信,以及
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根据蓝牙协议向所述选择装置选择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寻呼消息,开始连接序列。
9.一种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根据蓝牙协议进行通信,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登记装置,用于登记允许其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
通知装置,用于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所述登记装置登记的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并且
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接收的标识信息,
其中当与在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其标识信息的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时,1通过根据蓝牙协议发送寻呼消息,开始连接序列。
10.一种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根据蓝牙协议进行通信,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发送装置,用于在设置登记模式时发送查询消息,在登记模式中登记允许其进行通信的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与输出对该查询消息的响应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以及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根据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的信息选择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向已存储其标识信息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新存储其信息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向新存储其信息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已存储其标识信息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仅显示输出对查询消息的响应的无线通信设备中未存储其标识信息的无线通信设备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当该无线通信设备根据蓝牙协议从未存储其标识信息的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到查询消息时,该无线通信设备拒绝与发送查询消息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除非该无线通信设备收到存储标识信息的指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在除登记模式之外的操作期间,当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向存储其标识信息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数据时,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利用基于蓝牙协议的寻呼序列,开始连接序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0的系统,其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与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交换蓝牙配置文件信息的装置,以及
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接收的与合作设备的标识信息一致的配置文件信息。
17.一种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使用蓝牙协议进行无线通信,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切换到登记模式的装置,用于登记允许其进行通信的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
用于向登记模式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消息的装置,该消息指示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登记包含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的信息,
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登记包含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之信息的装置,该装置还用于在收到该消息时,向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消息,该消息指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登记包含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的信息,并且
当收到该消息时,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登记包含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系统,其中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向已登记的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的装置,以及
当收到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时,第三无线通信设备存储彼此一致的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系统,其中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向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已经在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中登记的、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系统,其中当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指示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登记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时,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包含密码的消息,以及
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检查来自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的消息中包含的密码是否为预定密码,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开始一进程以登记与第一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7的系统,其中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以下装置,当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登记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时,向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发送包含与第二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的广播消息的装置。
22.一种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根据蓝牙协议进行无线通信,该设备包括:
登记装置,用于登记允许其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
显示装置,当显示与输出对基于蓝牙的查询消息的响应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时,以所述登记装置登记的标识信息以及输出对查询消息的响应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为基础,显示与输出对查询消息的响应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23.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与其他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发送装置,用于向其他通信设备发送预定消息;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发送装置发送的消息的响应消息;以及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与发送所述接收装置接收的响应消息的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与所述存储装置中未存储的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设备,还包括:
选择用于登记其他通信设备的登记模式的切换装置,
其中当所述切换装置选择登记模式时,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与所述存储装置中未存储的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当不选择登记模式时,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与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25.一种控制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包括:
登记步骤,登记允许其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第一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
通知步骤,响应登记步骤进行的登记,向其他已登记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与登记步骤中登记的第一无线终端有关的信息。
26.一种控制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根据蓝牙协议进行通信,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登记步骤,登记允许其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
通知步骤,向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登记步骤中登记的无线终端的标识信息,并且
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步骤,存储接收的标识信息,
其中当与在存储步骤中存储其标识信息的无线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时,,通过根据蓝牙协议发送寻呼消息,开始连接序列。
27.一种控制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根据蓝牙协议进行通信,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发送步骤,在设置登记模式时发送查询消息,在该登记模式中登记允许其进行通信的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显示步骤,显示与输出对该查询消息的响应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以及
存储步骤,存储根据显示步骤显示的信息选择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
28.一种控制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无线通信设备用于使用蓝牙协议进行无线通信,
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切换到登记模式的步骤,用于登记允许其进行通信的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
用于向登记模式中的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消息的步骤,该消息指示第二无线通信设备登记包含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的信息,
第二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登记包含第一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之信息的步骤,该步骤还用于在收到该消息时,向第一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消息,该消息指示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登记包含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的信息,并且
当收到该消息时,第一无线通信设备登记包含第二无线通信设备之标识信息和可用配置文件类型信息的信息。
29.一种控制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法,无线通信设备用于根据蓝牙协议进行无线通信,该方法包括:
登记步骤,用于登记允许其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的标识;以及
显示步骤,当显示与输出对基于蓝牙的查询消息的响应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时,以所述登记步骤登记的标识信息以及输出对查询消息的响应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标识信息为基础,显示与输出对查询消息的响应的无线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30.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
存储步骤,用于存储与其他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发送步骤,用于向其他通信设备发送预定消息;
接收步骤,用于接收在发送步骤中发送的消息的响应消息;以及
显示步骤,用于显示与发送在接收步骤中接收的响应消息的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
其中显示步骤包括显示与在存储步骤中未存储的通信设备有关的信息的步骤。
CNB021070601A 2001-03-13 2002-03-12 通信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87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070454A JP5105665B2 (ja) 2001-03-13 2001-03-13 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070454/2001 2001-03-1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786152A Division CN1592140B (zh) 2001-03-13 2002-03-12 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5972A true CN1375972A (zh) 2002-10-23
CN100428752C CN100428752C (zh) 2008-10-22

Family

ID=1892832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7861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92140B (zh) 2001-03-13 2002-03-12 通信设备
CNB0210706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8752C (zh) 2001-03-13 2002-03-12 通信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7861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92140B (zh) 2001-03-13 2002-03-12 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6990315B2 (zh)
EP (2) EP1241841B1 (zh)
JP (1) JP5105665B2 (zh)
KR (1) KR100455322B1 (zh)
CN (2) CN1592140B (zh)
DE (2) DE60238573D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8485C (zh) * 2004-08-26 2009-07-0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输入设备、其控制方法以及图像输入系统
CN101155425B (zh) * 2006-09-28 2011-06-2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移动设备系统以及移动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32717B2 (ja) * 2000-10-31 2010-08-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電子メール送信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5105665B2 (ja) * 2001-03-13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0407571B1 (ko) * 2001-06-29 2003-1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가 없는 블루투스 장치에서 사용자정보를 이용하는 방법
JP4644998B2 (ja) * 2001-09-28 2011-03-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認証システム、認証装置およびサービス提供装置
US7123878B1 (en) * 2002-06-14 2006-10-17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connectivity tool in bluetooth devices
US20040203354A1 (en) * 2002-06-29 2004-10-14 Lin Yue Bluetooth remote access device
DE10233606A1 (de) * 2002-07-24 2004-02-12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Datensystem zum Anbinden eines drahtlosen lokalen Netzwerks an eine UMTS-Endstation
US7130582B2 (en) * 2002-11-19 2006-10-31 Timothy Barilovit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023308B2 (ja) * 2002-12-17 2007-12-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7797531B2 (en) * 2003-02-03 2010-09-14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ad-hoc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method for suggesting issuance of attribute certificate and method for requesting issuance of attribute certificate in the terminal, and program for causing the terminal to execute the method
JP2004266342A (ja) * 2003-02-03 2004-09-24 Sony Corp 無線アドホック通信システム、端末、その端末における復号方法、暗号化方法及びブロードキャスト暗号鍵配布方法並びにそれらの方法を端末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US20040176118A1 (en) * 2003-02-18 2004-09-09 Michael Strittmatter Service attribute based filtering system and method
JP4039277B2 (ja) * 2003-03-06 2008-0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その端末における処理方法並びにその方法を端末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4906239B2 (ja) * 2003-04-16 2012-03-28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通信装置、ゲーム機および通信方法
JP3615749B2 (ja) * 2003-04-25 2005-02-02 三菱電機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印刷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サービスプログラム
JP2005151258A (ja) * 2003-11-17 2005-06-09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1721421A1 (en) * 2004-02-26 2006-11-15 Novo Nordisk A/S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safe pair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874175B (zh) * 2005-05-31 2010-12-08 张建海 无线呼叫自动变频分段查询信号传输方式及其装置
JP2007104160A (ja) * 2005-10-03 2007-04-19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933292B2 (ja) * 2006-02-28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無線通信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US8300565B2 (en) * 2006-05-08 2012-10-30 Nokia Corporation Multi mode host interface for and remote register and memory acces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JP2007324921A (ja) * 2006-05-31 2007-12-13 Toshiba Corp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機器及び提供サービス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080003959A (ko) * 2006-07-04 2008-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로파일의 선택이 가능한 블루투스 장치 및 그의 데이터전송 방법
JP2008085788A (ja) * 2006-09-28 2008-04-10 Olympus Corp モバイル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モバイル機器
JP2008085785A (ja) * 2006-09-28 2008-04-10 Olympus Corp モバイル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モバイル機器
JP2008085786A (ja) * 2006-09-28 2008-04-10 Olympus Corp モバイル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モバイル機器
JP2008085787A (ja) * 2006-09-28 2008-04-10 Olympus Corp モバイル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モバイル機器
JP4818046B2 (ja) * 2006-09-29 2011-11-16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無線接続方法
KR100834816B1 (ko) * 2007-01-23 2008-06-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블루투스 신호의 세기를 이용하여데이터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398908B1 (ko) * 2007-05-22 2014-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아이피를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이동성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366252B1 (ko) * 2007-06-27 2014-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통신을 이용하여 단말 장치로부터의 소정 포맷의데이터를 인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템플릿 데이터저장 방법
JP5184912B2 (ja) * 2008-02-18 2013-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702490B1 (ko) * 2008-07-20 2017-0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통신에서의 다중 애플리케이션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JP2011077950A (ja) * 2009-09-30 2011-04-14 Fujitsu Toshib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通信端末、及び通信端末の機器選択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7307A (en) * 1988-06-13 1993-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5291549A (en) * 1989-06-07 1994-03-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and line exchange method
US5119414A (en) * 1989-07-18 1992-06-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Key telephone system reading dialing information from a portable memory card
US5245653A (en) * 1989-07-18 1993-09-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mory card connectable to a telephone
JP3120994B2 (ja) * 1990-05-11 2000-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交換装置
JP2744357B2 (ja) * 1991-04-23 1998-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構内交換装置
JP2636686B2 (ja) 1993-07-23 1997-07-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電話装置
EP0656708A1 (en) * 1993-12-03 1995-06-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ransmiss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updated encryption key between two users
US6870874B2 (en) 1994-04-28 2005-03-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A2129200C (en) * 1994-07-29 1999-08-10 Murray C. Baker Access point switching for mobile wireless network node
CA2129199C (en) * 1994-07-29 1999-07-20 Roger Y.M. Cheu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idging wireless lan to a wired lan
JPH08205239A (ja) * 1995-01-25 1996-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電話装置
US6130885A (en) * 1995-03-20 2000-10-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requency hopp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communicating different data and frequency hopp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3611261B2 (ja) * 1995-11-20 2005-0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0164089B1 (ko) * 1995-12-20 1998-12-01 양승택 무선원격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JP3544056B2 (ja) * 1996-03-19 2004-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周波数ホッピング方式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5774802A (en) * 1996-04-10 1998-06-30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il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045985B2 (ja) * 1997-08-07 2000-05-29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接続確立方法、通信方法、状態変化伝達方法、状態変化実行方法、無線装置、無線デバイス、及びコンピュータ
KR19990059613A (ko) 1997-12-31 1999-07-26 전주범 패킷길이를 이용한 가정자동화시스템의 동작제어방법
CN1230842A (zh) * 1998-03-30 1999-10-06 邱宏哲 传真机外部资料编辑装置
JP3552199B2 (ja) * 1998-12-28 2004-08-11 株式会社東芝 機器制御装置及び通信ノード
ES2316177T3 (es) * 1999-01-29 2009-04-01 Wistron Corporation Descubrimiento de servicios segun un criterio de proximidad.
SE522344C2 (sv) * 1999-02-26 2004-02-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och anordning för trådlös telekommunikation
SE514264C2 (sv) * 1999-05-07 2001-01-2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tt kommunikationssystem
GB2350971A (en) * 1999-06-07 2000-12-13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Security Architecture
US6691173B2 (en) * 1999-07-06 2004-02-10 Widcomm, Inc. Distributed management of an extended network containing short-range wireless links
WO2001003370A2 (en) * 1999-07-06 2001-01-11 Widcomm, Inc.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forwarding data to wireless devices moving among networks having different ip addresses
US8041359B1 (en) * 1999-08-02 2011-10-18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communication link in wireless network groups
ATE343267T1 (de) * 1999-08-03 2006-11-15 Eta Sa Mft Horlogere Suisse Elektronischer wandler eines akustischen signals in ein pseudo-digitales signal und bidirektionelles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durch schallwellen
KR100677078B1 (ko) * 1999-11-26 2007-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장착 기기간 네트워크 운영 방법
DE69923981T2 (de) * 1999-12-06 2006-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in einem Telekommunikationsnetz
WO2001048977A2 (en) * 1999-12-23 2001-07-05 Sony Electronics Inc. Information gateway system and method
US6374079B1 (en) * 2000-01-04 2002-04-16 Pni Corporation Modular RF communication module for automated home and vehicle systems
KR20000030200A (ko) 2000-02-03 2000-06-05 심건 가정전기기구용 쌍방향 무선 송수신 시스템
JP3441422B2 (ja) * 2000-05-31 2003-09-02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機制御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システム
US20020012329A1 (en) * 2000-06-02 2002-01-31 Timothy Atkinson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discovery of remote devices
JP3939080B2 (ja) * 2000-07-18 2007-06-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KR20010015972A (ko) 2000-07-26 2001-03-05 박진규 블루투스칩을 내장한 pos 시스템
KR100364368B1 (ko) * 2000-10-18 2002-1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기술을 이용한 사설 네트워크 및 이를 이용한통신 방법
KR100655576B1 (ko) * 2000-10-25 2006-12-0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블루투스 억세스포인트의 등록 기능을 이용한 블루투스아이디 등록 방법
JP5105665B2 (ja) * 2001-03-13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161923B2 (en) * 2001-08-31 2007-01-0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bluetooth communication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8485C (zh) * 2004-08-26 2009-07-0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输入设备、其控制方法以及图像输入系统
CN101155425B (zh) * 2006-09-28 2011-06-2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移动设备系统以及移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41841A3 (en) 2004-03-31
DE60238573D1 (de) 2011-01-27
US20020132584A1 (en) 2002-09-19
US20050170833A1 (en) 2005-08-04
DE60238356D1 (de) 2010-12-30
EP1241841B1 (en) 2010-12-15
EP1562336A1 (en) 2005-08-10
EP1562336B1 (en) 2010-11-17
EP1241841A2 (en) 2002-09-18
CN1592140B (zh) 2010-04-28
CN100428752C (zh) 2008-10-22
JP2002271335A (ja) 2002-09-20
US6990315B2 (en) 2006-01-24
KR20020073276A (ko) 2002-09-23
KR100455322B1 (ko) 2004-11-06
JP5105665B2 (ja) 2012-12-26
CN1592140A (zh) 2005-03-09
US7286796B2 (en) 2007-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75972A (zh) 通信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0142510B2 (en) Pri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50358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S9407786B2 (en) Cooperativ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ooperativ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70123739A1 (en) Control method of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6012910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669231A (zh)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以及通信设备
CN1943170A (zh) 通信控制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CN1573805A (zh) 根据打印参数的设置进行记录的记录设备和记录控制方法
CN107404770B (zh) 通信装置、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59600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JP7302050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1629410B (zh) 通信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
JP672012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86770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978203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program
JP2005027321A (ja) ファックス送信のためのファックス番号の遠隔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012772B2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077918A (ja) 通信方法
JP6701317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36291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165196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067518A (ja) 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2